选修一 第一章 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选修一 第一章 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选修一 第一章 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选修(1)[人教版]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教学目标:

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了解油脂的结构。

2、了解食用油脂对人体健康的意义、科学的摄取油脂,预防高血脂病。。

3、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导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油脂的概念、油脂的结构。

教学方法:汇报、演讲、探究、归纳。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可口的饭菜离不开油脂,油脂是人类的主要实物之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下面我们来学习油脂的成分与性质。

[板书]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汇报]实践活动(生活中有那些食用油脂):

1、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豆油、棉籽油、花生油等。

2、花生油、豆油。

3、油脂在化学成分上都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所生成的酯。

4、在室温,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叫做油。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脂肪和油统称油脂。

[板书]一、油脂的成分

[讲解]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它的结构怎样呢?

[启发]写出硝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写出乙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

[讲解] 常见的高级脂肪酸有硬脂酸、软脂酸和油酸。当R1、R2、R3相同时,叫单甘油酯。当R1、R2、R3不相同时,叫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都是混甘油酯。

[板书] 单甘油酯、混甘油酯

[思考]油脂的熔点与什么因素有关?

[阅读]P10最后一自然段。

[练习]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由重要影响:不饱和烃基相对含量越,熔点越;反之,饱和烃基相对含量越,熔点越。动物油通常程固态植物油通常呈液态的原因是。

[板书]二、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讲解]在人体中,油脂进入小肠后被消化吸收。小肠内接近中性的环境,也有利于脂肪酶的作用。胰液中含有消化油脂的脂肪酶。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油脂被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投影]图示:

[阅读]资料卡片—人体内的脂肪

[讲解]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

1、供给人体能量

油脂是热能最高的营养成分,1g油脂在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时放出热量约为39.3kJ,大约是糖类(约17.2 kJ/g)或蛋白质(约18kJ/g)的2倍。因此,它是重要的供能物质。正常的情况下,每人每日需进食50g~60g脂肪,约能供应日需总热量的20%~25%。人体中的脂肪还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备用能源。

2、脂肪酸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相当于“能量”的储存。

的油脂是热能最高的营养成分,1g油脂在完全氧化(生成CO2和H2O)时放出热量约为39.3kJ,大约是糖类(约17.2 kJ/g)或蛋白质(约18kJ/g)的2倍。因此,它是重要的供能物质。正常的情况下,每人每日需进食50g~60g脂肪,约能供应日需总热量的20%~25%。人体中的脂肪还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备用能源。

………

[板书] 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1、供给人体能量

2、脂肪酸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相当于“能量”的储存。

3、合成人体所需其它化合物原料。

4、多种生理功能。

[思考]那种脂肪的营养价值高?

[阅读]资料卡片:“必需脂肪酸”,主要是指人体必需的又无法直接合成的只能通过食物摄取的亚油酸(n-6)、α-亚麻酸(n-3)。如果长期缺乏必需的脂肪酸,会对婴儿湿疹、前列腺素分泌、皮炎、注意力和认知过程等产生严重影响。而人体所需的其他主要脂肪酸主要是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这些主要脂肪酸失衡,就是引发

心脑血管疾病等多种慢性疾病的罪魁祸首。因此,科学合理的脂肪酸摄入,是人们保持心脑血管健康的有力保证。

亚油酸linoleic acid一种脂肪酸。分子式CH3(CH2)4CH=CHCH2CH=CH(CH2)7COOH。学名顺,顺-9,12-十八(碳)二烯酸:

亚油酸与其他脂肪酸一起,以甘油酯的形式存在于动植物油脂中。动物脂肪中的含量一般较低,如牛油为 1.8%,猪油为6%;

优质亚麻酸和脂肪酸不足和主要食物营养元素不平衡,是当前中国食物发展和膳食营养改善的重中之重。一般说来植物油及海洋鱼类脂肪中必须脂肪酸的含量高。

[阅读]资料卡片,思考油脂为何酸败?

[讲解]含双键,双键被氧化。防止方法:加入食品抗氧化剂:

[小结]略

[课堂练习]

l.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油脂属于酯类 B.油脂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油脂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油脂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2.下列物质既能使溴水褪色,又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的是

A.植物油B.甲苯 C.裂化汽油D.直馏汽油

3.油脂皂化反应后,为使肥皂和甘油充分分离,可以采取下列操作中的

A.盐析 B.分液 C.过滤 D.萃取

4.甘油跟新制的Cu(OH)2悬浊液相混时,能生成一种绛蓝色物质(如图)实验室常用此方法来检验多羟基化合物。下列有关甘油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甘油的水溶液显酸性;②甘油分子中的羟基表现了极弱的酸性;

③甘油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比一元醇分子中羟基上的氢原子活泼;

④甘油不能跟酸发生酯化反应。

A.①和③ B.②和③ C.③和④ D.①和④

5.提取植物种子里所含的丰富油脂,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加水溶解后分馏B.用有机试剂溶解后分馏

C.用碱液溶解再蒸发D.榨取

6.实验室中要清洗沾有下列物质的试管,试填写所用的试剂。

(1)苯________ (2)硫________ (3)碘________ (4)铜________

(5)银镜________(6)苯酚________(7)豆油________(8)MnO2________

7.根据下列实验,确定物质A和B是矿物油还是动物油.

(1)实验:取少量油状液体放在洁净试管里,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冷却后加水振荡。

(2)现象:盛A的试管内出现肥皂的泡沫,盛B的试管内无明显现象。(3)结论:A是________,B是________。(4)分析依据: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D。2.A 。3.A。 4.B。5.B。

6.(1)汽油 (2)CS2或热NaOH溶液 (3)酒精 (4)稀HNO3 (5)硝酸 (6)NaOH溶液 (7 )NaOH溶液 (8)浓HCl 。

7.(3)动物油矿物油 (4)动物油在NaOH溶液中能水解,矿物油不水解。

[作业]P13 1、2、3、4、5

[板书计划]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一、油脂的成分

单甘油酯、混甘油酯

二、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1、供给人体能量

2、脂肪酸储存在脂肪细胞中,相当于“能量”的储存。

3、合成人体所需其它化合物原料。

4、多种生理功能。

知识拓展

脂肪酸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化合物,是中性脂肪、磷脂和糖脂的主要成分。自然界存在的脂肪酸有40多种。有几种脂肪酸人体自身不能合成,必须由食物供给,称为必需脂肪酸。近年来的研究证明只有亚油酸和亚麻酸是必需脂肪酸。通过每天补充优质的复合型亚麻酸,尤其是其中所含的a-亚麻酸,可以有效的迅速改善中国人的营养失衡问题。简单地说,a-亚麻酸是人体必不可少的多不饱和脂肪酸,多存在于深绿植物中,是构成人体组织细胞的重要成分,是一种生命核心物质。它在人体内参与磷脂的合成和代谢,维系人体进化,保持身体健康。它能减少胆固醇在血管壁上的附着,有保护血管、心脏的功能。美国心脏学会营养委员会的研究表明,常食用富含单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植物油,不但不会诱发动脉粥样硬化,反而可能减少血液中的“甘油三脂及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坏血脂”的含量,提升“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这种“好血脂”的含量。血液中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减少动脉内壁有害血脂的沉积蓄存,防止形成斑块粘附并可以有效清除已经粘附于动脉内壁的斑块。可见,不饱和脂肪酸具有极高的营养价值和治疗价值。a-亚麻酸主要存在于植物油中,而人体内又不能合成a-亚麻酸,必须从体外摄取,人体一旦长期缺乏a-亚麻酸,将会导致脑器官、视觉器官的功能衰退,诱发老年性痴呆,并会引起高血脂,高压血、癌症等现代发病率的上升。

目前我国人均a-亚麻酸的日摄入量还不及世界卫生组织推荐量穴每日一克雪的三分之一!(摘自《大众医学》)亚麻酸作为人体中不可缺乏但又不能自身合成的不饱和脂肪酸,它能促进脑神经的生长、发育,保障人体一系列的代谢和生物合成。因此适量摄取优质的复合型亚麻酸,能使高密度脂蛋白水平上升,将胆固醇运送至肝脏进行代谢排出体外,从而防止胆固醇形成。同时,摄入适量必要脂肪酸能有效防治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肥胖症等

多种常见的“富贵病”。

长期的科学实验发现,如缺乏必需的脂肪酸,人体所有系统均会出现异常。但人体自身不能合成亚麻酸,必须靠从食物中摄取,而一般的食用植物油如菜籽油不能供给人体正常需要的亚油酸。亚麻酸不仅自身具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而且由其衍生的EPA和DHA具较高的降血脂能力,有抑制血小板集聚作用,食用a-亚麻酸可防止人类动脉硬化症,在体内能明显掏EAC腹水瘤,6C3HED淋巴瘤及浮腺瘤的生长,亦有明显减肥功能。

高中化学选修1之巩固练习_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1)

【巩固练习】 一、选择题(每题有1-2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油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属于酯类 B .酯键“ ”不能发生加成反应,故油脂不能使溴水褪色 C .石蜡油与菜籽油是同系物 D .酯的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叫皂化反应 2.关于油、脂和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 A .油是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单甘油酯,是纯净物 B .脂是高级脂肪酸的混甘油酯 C .油和脂是由于所含的饱和烃基或不饱和烃基相对量的不同引起熔点的不同而相互区分的 D .脂是高级脂肪酸中所含饱和烃基较大的混甘油酯,脂属于酯类 3.某天然油脂10g ,需1.8g NaOH 才能完全皂化,又知该油脂1000g 催化加氢时耗氢12g ,则该油脂1mol 含碳碳双键( )。 A .1.2 mol B .3 mol C .4 mol D .5 mol 4.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油脂属于酯类 B .没有固定的熔、沸点 C .是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D .都不能使溴水褪色 5.(2016 福建省八县一中期末考)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油脂的是( )。 ①花生油②润滑油③甘油④棉籽油⑤牛油⑥汽油 A .①② B .②③⑥ C .③④ D .②⑤⑥ 6.下列物质的水解产物中无甘油的是( )。 A .花生油 B .芝麻油 C .乙酸乙酯 D .玉米油 7.下列物质中,在常温下为液态酯类的是( )。 A .油酸 B .硬脂酸甘油酯 C .油酸甘油酯 D .硬脂酸钠 A .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B .R 1、R 2、R 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C .若R 1、R 2、R 3都是饱和烃基,称为单甘油酯 D .若R 1、R 2、R 3都是不饱和烃基,称为混甘油酯 9.(2016 天津一中期末考)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羧酸与醇生成的酯就是油脂 B .液态油催化加氢后可以生成固态脂肪 C .天然油脂都是单甘油酯 D .植物油兼有酯类和烯烃的性质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常情况下,植物油的熔点比动物油的熔点高 B .人体中,油脂主要在胃中被消化吸收 C .质量相同的油脂和葡萄糖完全氧化时,油脂产生的能量比葡萄糖的高 D .油脂在人体中能够被氧化放出能量的主要原因是油脂水解生成甘油 1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油脂、煤油和汽油都属于油类,具有相同的组成 —C —O — O

人教版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第一节教案

教学过程

[探讨]给具体实例,图例,请学生分析图中包含的信息。 [引导]现在大家看到的都是直观和表面的信息,有没有更深层次的信息?或者我们将得到的信息稍稍处理一下,能否得到更有价值的信息呢?思考,回答 断开1molH-H键需要吸收436kJ的能量;断开1molCl-Cl键需要吸收243kJ的能量;形成1molH-Cl键能放出431kJ的能量; 计算 1molH2和1molCl2反应得到2molHCl要放出183kJ的能量 [分析]给出反应热的定义 [质疑]Q是什么?H又是什么?△H又是什么? [分析]化学反应都伴随能量的变化,所以可以将化学反应分为两类 分析反应热之前,弄清楚两个概念:环境和体系[板书]放热反应:体系环境 H △H < 0为“-” Q > 0 [结论]△H 和Q的角度不同,△H从体系的角度 Q从环境的角度思考 回答: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阅读书本 回答: 自己分析:吸热反应 体系环境 H △H>0为“+” Q< 0 [提问]看看两幅图分别表示什么反应,这一段差值表示什么? A B 回答: A图表示方热反应,△H<0 B图表示吸热反应,△H>0 差值表示反应热。 [提问]考考大家一个有难度的问题:预测生成 2molHF 和2molHCl时,哪个反应放出的热量多?并说出你的理由?思考,回答:生成HF放出的热量多。因为F2比Cl2活泼能量高,而HF比HCl稳定,能量低,所以如此。 [评价]非常好,同学知道从物质活泼性和稳定性的角度来分析问题,非常好。 [提问]如何验证你们的预测呢?这里老师提供键能的数据。 [分析]我们可以从反应热的角度判断反应发生的难易程度,这是反应热的一种应用。计算,结论:的确生成等物质的量的HF 放出的热量多 第二课时 [提问]石墨能否自动转化为金刚石?如果要达到目的,需要采用什么办法? [讲解]反应热还有其它的应用:计算燃料的用量回答:不能;需要加热 H Cl H Cl H H H H Cl Cl Cl Cl ++ 436 kJ/mol 243kJ/mol 431 kJ/mol 能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四第一章 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在理解反应热和中和热的基础上,从宏观上理解辨识燃烧热的概念,能正确书写关于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学会关于燃烧热的相关计算。 2.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在日常生活和化工生产中,形成科学合理利用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意识和能源节约意识,认识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 一、燃烧热 1.燃烧热的概念 在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是kJ·mol-1。 2.燃烧热的意义 甲烷的燃烧热为890.31 kJ·mol-1,或ΔH=-890.31 kJ·mol-1,它表示25 ℃、101 kPa时,1 mol 甲烷完全燃烧生成CO2和液态H2O时放出890.31 kJ的热量。 3.燃烧热的计算 由燃烧热定义可知:25 ℃、101 kPa时,可燃物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可燃物的物质的量× 其燃烧热,即Q放=n(可燃物)×|ΔH|;或变换一下求物质的燃烧热:ΔH=-Q放 n(可燃物) 。此公式中的ΔH是指物质的燃烧热,而不是指一般反应的反应热。

1 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能表示可燃物燃烧 热的是( ) A .CO(g)+12O 2(g)===CO 2(g) ΔH =-283 kJ·mol - 1 B .CH 4(g)+2O 2(g)===CO 2(g)+2H 2O(g) ΔH =-802.3 kJ·mol - 1 C .2H 2(g)+O 2(g)===2H 2O(l) ΔH =-571.6 kJ·mol - 1 D .2H 2(g)+O 2(g)===2H 2O(g) ΔH =-484.0 kJ·mol -1 答案 A 解析 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要求1 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燃烧产物。符合要求的只有A 项。 特别提示——书写表示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的注意事项 (1)注意燃烧热的符号,ΔH 一定为负值,单位为kJ·mol -1。 (2)生成物必须为稳定的氧化物。 (3)可燃物的化学计量数必须为1,然后配平其他物质的化学计量数。

高考化学复习专项练习:关注营养平衡_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_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_练习(1)(附答案)

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课后练习(1) 1.A、B两种溶液,一种是植物油,一种是矿物油。现各取少量,放在两只洁净的试管里,加入NaOH溶液并加热,冷却后加水振荡,A出现泡沫,B无明显现象。由此可推出:A为________,B为________;理由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2.某物质在酸性条件下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两种物质A、B,且A和B的相对分子质量相等,该物质可能是() A.甲酸乙酯(HCOOC2H5) B.硬脂酸甘油酯C.葡萄糖(C6H12O6) D.淀粉(C6H10O5)n 3.要证明硬脂酸具有酸性, 正确的实验方法是() A.把硬脂酸溶于汽油, 向溶液中加入石蕊试液, 溶液变红 B.把纯碱加入到硬脂酸中并微热, 产生泡沫 C.把硬脂酸加热熔化, 加入金属钠, 产生气泡 D.把稀烧碱溶液加入硬脂酸, 并滴入几滴酚酞试液, 微热, 红色变浅, 甚至无色 4.云南特色小吃“过桥米线”做法如下:先用滚沸的鸡汤一碗,上罩浮油,再辅以切得极薄的生肉片、乌龟片、火腿片、葱头等,最后把主料米线放入拌食即成。“过桥米线”汤鲜、肉嫩、料香、米线滑润,吃起来别有一番风味。以下有关“过桥米线”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上层浮油沸点较高,难以挥发 B.浮油对下层汤水起到很好的“液封”作用,使下层汤水及热量难以外逸 C.去掉上面的一层浮油,将减弱“过桥米线”的保温效果 D.上层浮油高温水解即产生美味的物质 5.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①人类的营养物质②制取肥皂③制取甘油④制取高级脂肪酸⑤制取汽油 A.①②③B.①③⑤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 6.最近国家工商局发现XX牌珍珠大米疑为打蜡毒米,已全部查封。打蜡毒米是将液态石蜡(石蜡油)涂在陈年大米表面,以增加其光鲜度,以次充好,欺骗顾客,危害群众的身体健康。石蜡油和食用油从结构和性质上看是完全不同的,以下关于两种物质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两者都是烃类物质 B.两者都是酯类物质 C.两者都是有机物D.两者都是高分子化合物 7.脂肪是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物质之一,下列关于脂肪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化学选修5练习 第4章 第1节 油脂

第四章第一节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④润滑油⑤花生油⑥石蜡 A.①②B.④⑤ C.①⑤D.①③ 解析:油脂的主要成分是一分子甘油与三分子高级脂肪酸脱水形成的酯,故②、③均不对。润滑油和石蜡的主要成分是烃,故④、⑥不对。 答案:C 2.(2014·经典习题选萃)油脂能发生的反应有() ①加成反应②氧化反应③皂化反应④使溴水褪色⑤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 A.①②③B.①③④ C.①②③④D.①②③④⑤ 解析:该油脂中含有不饱和烃基-C17H33和-C17H31,可发生反应①②④⑤;油脂在碱性条件下都能发生皂化反应。 答案:D 3.(2014·无锡调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石油裂解和油脂皂化都是由高分子生成小分子的过程 B.食用植物油和裂化汽油都能使溴水褪色 C.乙酸乙酯和食用植物油均可水解生成丙三醇

D.油脂和蛋白质在空气中完全燃烧均转化为二氧化碳和水 解析:油脂不是高分子化合物,选项A错误;乙酸乙酯水解生成乙醇,选项C错误;蛋白质含氮元素,因此燃烧时除生成CO2和H2O外,还有其他物质生成。 答案:B 4.下列关于油脂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从溴水中提取溴可用植物油作萃取剂 B.用热的烧碱溶液可以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 C.生产盐酸和人造脂肪都必须用氢气做原料 D.硬水使肥皂的去污能力减弱,是因为发生了沉淀反应 解析:植物油中含有不饱和键,会与溴发生加成反应,不宜用作从溴水中提取溴的萃取剂。 答案:A 5.(2014·云南统考)下列常见有机物中,既能发生取代反应,又能与溴的CCl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的是() A.甲苯 C.植物油D.CH3COOH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有机反应,意在考查考生对有机物官能团的种类和性质的理解能力。在一定条件下四种物质都可以发生取代反应,只有植物油能与溴发生反应而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故选C。 答案:C 6.下列各组液体混合物中有两种成分,可以用分液漏斗分离的是() A.甲苯和油脂B.乙酸和乙酸乙酯 C.豆油和水D.豆油和四氯化碳 解析:两种成分不互溶且密度不同,才可以分层,能用分液漏斗分离。 答案:C 7.油脂皂化反应后,要使肥皂和甘油等充分分离,采用的方法是() A.盐析B.分液 C.结晶D.过滤 解析:高级脂肪酸盐在混合体系中形成胶体分散系,因而采用加入食盐而使胶体盐析的分离方法。 答案:A 8.下列涉及有机物的性质或应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干馏煤可以得到甲烷、苯和氨等重要化工原料

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第一节和第二节(教师版有详细的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 第1课时焓变反应热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能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理解化学反应中能量变化的本质,正确认识和判断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2.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能辨识化学反应中的能量转化形式,形成能量可以相互转化的观念,正确理解反应热和焓变的概念。 焓变反应热 1.化学反应的实质和特征 2.焓变、反应热 (1)焓与焓变 (2)反应热和焓变的关系 反应热是化学反应热的简称,是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释放或吸收的热量。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焓变等于反应热,因此常用ΔH表示反应热。 3.焓变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关系 (1)体系与环境简介 被研究的物质系统称为体系,体系以外的其他部分称为环境。例如,研究物质在水溶液中的反应,溶液就是体系,而盛溶液的烧杯和溶液之外的空气等便是环境。 (2)用图示理解焓变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 ①放热反应,反应体系向环境释放能量,反应体系能量降低,规定ΔH为“-”,ΔH<0。 ②吸热反应,反应体系从环境中吸收能量,反应体系能量升高,规定ΔH为“+”,ΔH>0。 用图表示如下:

(1)化学变化中的能量变化都是化学能与热能间的相互转化( ) (2)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有能量的变化( ) (3)伴有能量变化的一定是化学反应( ) (4)加热条件下发生的反应均为吸热反应( ) (5)在一个化学反应中,当反应物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的总能量时,反应放热,ΔH 为“-”( ) (6)放热反应的ΔH <0;而吸热反应的ΔH >0( ) (7)化学反应中必然存在化学键的变化( ) (8)浓硫酸溶于水,体系的温度升高,该过程属于放热反应( ) 答案 (1)× (2)√ (3)× (4)× (5)√ (6)√ (7)√ (8)× (1)焓只有正值,而焓变有正值、负值之分,正值代表吸热,负值代表放热。 (2)任何化学反应都有反应热。 (3)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是针对化学反应而言,物质三态之间的变化有能量的变化,但属于物理变化,故不属于放热反应或吸热反应。 1.浓硫酸溶于水,生石灰溶于水都会有大量热放出,所以这两个变化都是放热反应,对吗?请说明原因。 提示 不对。 放热反应、吸热反应均指化学反应,而浓硫酸溶于水是物理变化,不能称为放热反应。生石灰溶于水时发生CaO +H 2O===Ca(OH)2,是放热反应。 2.下列变化中,属于吸热反应的是______,其中焓变(ΔH )为负值的是______。(填序号) ①液态水汽化 ②将胆矾加热变为白色粉末 ③浓H 2SO 4稀释 ④HClO 3分解制O 2 ⑤生石灰跟水反应生成熟石灰 ⑥CaCO 3高温分解 ⑦CO 2+C=====高温 2CO ⑧Ba(OH)2·8H 2O 与固体NH 4Cl 混合 ⑨C +H 2O(g)=====高温CO +H 2 ⑩Al 与盐酸反应

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学设计、知识点、习题、答案】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课标要求 1.认识食品中对人类健康有重要意义的常见有机物。 2.了解人体新陈代谢过程中的某些生化反应。 ●课标解读 1.掌握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以及与熔点的关系。 2.了解油脂在体内的变化及脂肪酸在人体内的功能。 ●教学地位 本节知识与必修2“基本营养物质”一节紧密相联。侧重讲解油脂的组成和结构以及油脂在体内的变化等知识,通过本节学习能够丰富学生的生活常识,指导学生正确处理饮食、营养、健康等日常生活问题。本节知识是“促进身心健康”的基础,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健康观念,认识化学在促进人类健康方面的重大作用。 ●新课导入建议 随着现在人民生活条件越来越好,犯肥胖症的人越来越多。好多人为了能让自己的身材更苗条,对于“入口”的食物十分苛刻,恨不能让一切带“脂”的食物远离自己。其实那些“谈脂色变”的认识是不对的,油脂也是人类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你知道油脂在人体内是如何转化的,有哪些功能?油脂属于哪一类物质?让我们认真学习本节知识找到问题的答案吧! ●教学流程设计 步骤1:课前预习。 (1)结合【课前自主导学】内容,预习教材P10、11内容,能够完成填空并回答【思考交流】题目。 (2)自主调查厨房中常用的油脂有哪些?各种油脂的成分和消耗量有什么不同??步骤2:知识问题化,检测学生掌握程度。 (1)将知识以问题的形式,提问学生,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2)对重点问题,出错问题进行重点讲解和点拨。如“单甘油酯”、“混甘油酯”等。?步骤3:重点讲练,实例突破。 (1)结合【课堂互动探究】内容,例题和变式训练,以具体题目为引导,突破重点难点。 (2)总结归纳出油脂的结构、性质及在体内的变化。?步骤4:课堂小结,达标测评。 (1)结合【课堂小结】准确提炼本节要点精华。 (2)学生自主完成【当堂双基达标】内容,根据完成情况作出评价和点拨。 (3)安排学生课下完成【课后知能检测】。

化学选修四第一章知识点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焓变反应热 1.反应热:一定条件下,一定物质的量的反应物之间完全反应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2.焓变(ΔH)的意义:在恒压条件下进行的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1).符号:△H(2).单位:kJ/mol 3.产生原因:化学键断裂——吸热化学键形成——放热 放出热量的化学反应。(放热>吸热) △H 为“-”或△H <0 吸收热量的化学反应。(吸热>放热)△H 为“+”或△H >0 ☆ 常见的放热反应: ① 所有的燃烧反应② 酸碱中和反应③ 大多数的化合反应④ 金属与酸的反应 ⑤ 生石灰和水反应⑥ 浓硫酸稀释、氢氧化钠固体溶解等 ☆ 常见的吸热反应:① 晶体Ba(OH)2?6?18H2O与NH4Cl② 大多数的分解反应③ 以H2、CO、C为还原剂的氧化还原反应④ 铵盐溶解等 二、热化学方程式 书写化学方程式注意要点: ①热化学方程式必须标出能量变化。 ②热化学方程式中必须标明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聚集状态(g,l,s分别表示固态,液态,气态,水溶液中溶质用aq表示) ③热化学反应方程式要指明反应时的温度和压强(25℃101KPa可以不标注)。 ④热化学方程式中的化学计量数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⑤各物质系数加倍,△H加倍;反应逆向进行,△H改变符号,数值不变 三、燃烧热 1.概念:25 ℃,101 kPa时,1 mol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化合物时所放出的热量。燃烧热的单位用kJ/mol表示。 ※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四、中和热 1.概念: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而生成1mol H2O,这时的反应热叫中和热。2.强酸与强碱的中和反应其实质是H+和OH-反应,其热化学方程式为: H+(aq) +OH-(aq) =H2O(l) ΔH=-57.3kJ/mol 3.弱酸或弱碱电离要吸收热量,所以它们参加中和反应时的中和热小于57.3kJ/mol。4.中和热的测定实验 五、盖斯定律 1.内容:化学反应的反应热只与反应的始态(各反应物)和终态(各生成物)有关,而与具体反应进行的途径无关,如果一个反应可以分几步进行,则各分步反应的反应热之和与该

高中化学选修1 第一章 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教案

第一章关注营养平衡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教学目标】 1、使学生掌握油脂的组成、结构、在人体中的代谢及其功能。 2、通过引导学生了解油和脂肪的区别;油脂在人体内的功能 3、类比酯类的化学性质,推出油脂在人体中的消化过程 【教学重点】油脂的结构和在人体内的功能。 【教学难点】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教学方法】探究、归纳。 教学过程: 【引入】前面我们学习过糖类,我们知道糖吃多了,人也会发胖,人体胖了,就意味着什么增多了?此时我们的基础能源——糖类,由于能量的过剩,就有转变为一种更高能量的物质——油脂。油脂是人类主要食物之一,是人体中重要的能源物质。 日常生活,炒菜做饭,油脂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人体内的重要营养物质——油脂。 一、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油脂是 和 的统称。在室温,植物油脂通常呈 ,叫做油。动物油脂通常呈 ,叫做脂肪。 (一)油脂的成分 油(液态,如植物油脂) 如:菜籽油、花生油、豆油 油脂 属于酯类 脂肪(固态,如动物脂肪) 如:猪油、牛油 (二)结构:(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

【提问】从结构上油脂属于哪一类的有机物?能否发生水解反 应,水解的产物将是什么? 油脂的结构 【讲解】油脂是 与 所生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即油脂属于酯类,与用来做燃料的汽油、柴油不是同一类化合物;汽油、柴油属于烃类化合物。 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R1、R2、R3相同为单甘油酯,R1、R2、R3不同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酯。 【思考】天然的油脂的水解产物可以有多少种? 【讲解】油脂分子烃基里所含有的不饱和键越多,其熔点越低。 【设问】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与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哪种的分子中的双键会更多? 【讲解】饱和的硬脂酸或软脂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呈固态,即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而由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呈液态,即植物油通常呈液态。 注:植物油(双键较多)——熔点低,常温下为液态。 动物油(双键少或者没有)——熔点高,常温下为故态。 【追问】从结构上分析,请你预测花生油可能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从性质上讲植物油和动物油哪种性质更加稳定?应当如何保存油脂?为什么? 【阅读】阅读课本12页的资料卡片二——“油脂的变质——酸败” 【讲解】脂酸败对食品质量影响很大,不仅风味变坏,而且营养价值降低。因为酸败不仅破坏脂肪酸,而且脂溶性维生素等也被破坏。长期食用酸败油脂对人体健康有害,轻者呕吐、腹泻,重者能引起肝脏肿大,造成核黄素(维生素B2)缺乏,引起各种炎症。故为防止油脂的酸败,一般会在油脂中加入抗氧化剂。 二、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功能 1.油脂的消化过程:

第二节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4)

油脂练习 一、单选题 1.分子式为的有机物在酸性条件下水解生成和,且在一定条件下能转化为,则有机物可能的结构有( ) A.1种 B.2种 C.3种 D.4种 2.除去乙酸乙酯中含有的乙酸,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 A.蒸馏 B.用足量饱和碳酸钠溶液洗涤后分液 C.水洗后分液 D.用饱和食盐水洗涤后分液 3.某同学用食用油进行实验。以下是实验操作和现象: 实验操作将食用油滴入水中往食用油中滴加溴水将少量食用油与纯碱(主要成分是Na2CO3)溶液混合加热 实验现象油浮在水面上溴水褪色分层现象消失 下列关于食用油的实验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食用油的密度比水小 B.食用油中含有碳碳不饱和键 C.食用油在碱性条件下会水解生成可溶于水的物质 D.食用油是一种有机酸 4.区别植物油和矿物油(源于石油)的正确方法是( ) A.加入酸性KMnO4溶液,振荡 B.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煮沸 C.加入KOH溶液, 煮沸 D.观察两者的颜色、状态及透明度 5.下列属于油脂的用途的是( ) ①人体的营养物质 ②制取肥皂 ③制取甘油 ④制备高级脂肪酸 ⑤制备汽油 A.①②③ B.①③⑤ C.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 6.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不含其他杂质的天然油脂属于纯净物 B.肥皂的有效成分是硬脂酸钠和甘油 C.油脂的烃基部分饱和程度越大,熔点越低 D.各种油脂水解的产物中都有甘油 7.关于油和脂肪的比较中,错误的是( ) A.油的熔点较低,脂肪的熔点较高 B.油含有不饱和烃基的相对量比脂肪少 C.油和脂肪都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汽油、乙醇、苯等有机溶剂 D.油经过氢化反应可以转化为脂肪 8.某天然油脂的分子式为。1该油脂水解可得到1甘油、1脂肪酸和2直链脂肪酸。经测定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80,原子个数比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的分子式为 B.脂肪酸能发生取代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4.1油脂教案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5 4.1 油脂教案(2)(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 -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第一节油脂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油脂的组成、结构和性质; 2、初步了解肥皂去污原理和合成洗涤剂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通过“结构决定性质”来讲解油脂的性质和应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初步形成将化学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实践的意识。 2、提高科学素养,丰富生活常识,正确地认识和处理有关饮食营养、卫生健 康等日常 生活问题,让学生体验到这就是“身边的化学”“生命的化学”。 【教学重点】油脂的概念、结构;油脂的化学性质、油脂的氢化及皂化反应等概念。 【教学难点】油脂的结构、油脂的皂化反应及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 【教学过程】 【引入】营养不良的图片 第四章生命中的基础有机化学物质 营养素:能提供动物生长发育维持生命和进行生产的各种正常生理活动所需要的元素或化合物。 六大营养素:蛋白质、脂类、糖类、无机盐、维生素和水。 【过渡】这些营养素在生命活动中起到了什么作用它们有哪些性质呢

第一节 油脂 一、组成和结构 1、有关概念: 油脂:由高级脂肪酸与甘油形成的酯。天然油脂都是由不同的甘油酯组成的混合物。 说明:R 、R ’、R ’’分别代表高级脂肪酸的烃基,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 高级脂肪酸:碳原子数为15或以上的脂肪酸。 【讲解】组成油脂的脂肪酸种类较多,但多数是含偶数个碳原子数的直链高级 脂肪酸,其中以含16和18个碳原子的高级脂肪酸最为常见,有饱和 的也有不饱和的。 【P74】油脂中常见的高级脂肪酸:饱和脂肪酸:软脂酸(十六酸,棕榈酸)C 15H 31COOH (固态) 硬脂酸(十八酸) C 17H 35COOH 不饱和脂肪酸:油酸(9-十八碳烯酸) C 17H 33COOH (液态) 亚油酸(9,12-十八碳二烯酸)C 17H 31COOH 【看书】P74资料卡片——必需脂肪酸:不能在人体中合成、但是又是维持正常生命活动必需的脂肪酸:亚油酸、亚麻酸和花生四烯酸等 P75资料卡片——鱼油:DPA (心脑血管)和DHA (记忆) 【板书】简单甘油酯:R 、R'和R''相同 混合甘油酯:R 、R'和R''不同 CH R'R''CH 22O O O C C C O O O R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参考教案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参考 教案 Final revision on November 26, 2020

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教学目标: 1、了解油脂的概念、用途以及物理性质;了解油脂的结构。 2、了解食用油脂对人体健康的意义、科学的摄取油脂,预 防高血脂病。。 3、用结构决定性质这一化学基本思想指导学习。 教学重点、难点:油脂的概念、油脂的结构。 教学方法:汇报、演讲、探究、归纳。 课时划分:一课时 教学过程: [导课]可口的饭菜离不开油脂,油脂是人类的主要实物之一,是人体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下面我们来学习油脂的成分与性质。 [板书]第二节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汇报]实践活动(生活中有那些食用油脂): 1、我们日常生活中食用的猪油、牛油、羊油、豆油、棉籽油、花生油等。 2、花生油、豆油。 3、油脂在化学成分上都是高级脂肪酸跟甘油所生成的酯。

4、在室温,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叫做油。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脂肪和油统称油脂。 [板书]一、油脂的成分 [讲解]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与甘油生成的酯。它的结构怎样呢? [启发]写出硝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写出乙酸甘油酯的结构简式 [讲解]常见的高级脂肪酸有硬脂酸、软脂酸和油酸。当 R1、R2、R3相同时,叫单甘油酯。当R1、R2、R3不相同时,叫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都是混甘油酯。 [板书]单甘油酯、混甘油酯 [思考]油脂的熔点与什么因素有关? [阅读]P10最后一自然段。 [练习]形成油脂的脂肪酸的饱和程度对油脂的熔点由重要影响:不饱和烃基相对含量越,熔点越;反之,饱和烃基相对含量越,熔点越。动物油通常程固态植物油通常呈液态的原因是。 [板书]二、油脂在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 [讲解]在人体中,油脂进入小肠后被消化吸收。小肠内接近中性的环境,也有利于脂肪酶的作用。胰液中含有消化油脂的脂肪酶。在脂肪酶的作用下,油脂被水解为甘油和脂肪酸。 [投影]图示: [阅读]资料卡片—人体内的脂肪

2化学选修4 第一章第二节

教师姓名廖伟东学生姓名张旖苇填写时间年级高一学科化学上课时间 阶段 基础(√)提高() 强化()课时计划 第()次课 共()次课 教学目标1、理解燃烧热的概念 2、区别燃烧热与焓变的关系 3、掌握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重难点1、燃烧热的概念 2、燃烧热与焓变有的关系 3、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课后作业: 教师评语 及建议: 科组长签字:

燃烧热能源 一、燃烧热 ⑴定义:在101 ..燃烧生成稳定 ..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 ...某物质完全 ...kP..a.时,1.mol 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而生成CO(g)属于不完全燃烧。 又如H2燃烧生成液态H2O,而不是气态水蒸气。 (2)注:①燃烧热通常是由实验测得的。 ②可燃物以1mol作为标准进行测量。 ③计算燃烧热时,热化学方程式常以分数表示。 例题分析 1、CH4(g)+2O2 (g)=CO2 (g)+2H2O (l) ΔH= -890.31kJ/mol,甲烷的燃烧热是多少? 答案:甲烷的燃烧热是890.31kJ/mol 2、已知:2C8H18(l)+25O2(g)=16CO2(g)+18H2O(l) △H=-11036kJ/mol,则C8H18的燃烧热是多少? 3、下列热化学方程式中,表示25℃时燃烧热的是( ) A.C(s)+O2(g)=CO(g); ΔH= -110.5 kJ/mol B.C(s)+O2(g)=CO2(g); ΔH= -393.5 kJ/mol C.2H2(g)+O2(g)=2H2O(l); ΔH= -571.6 kJ/mol D.H2(g)+1/2O2(g)=H2O(g); ΔH= -241.8 kJ/mol E. H2(g)+1/2O2(g)=H2O(l); ΔH= -285.8kJ/mol 二、.注意事项: ①研究条件:25℃,101 kPa 。在未说明时,一般指25℃、101 kPa。 ②燃烧物的量:1mol(纯物质)。因此其它物质的计量数常出现分数。 ③完全燃烧:指最终生成稳定化合物。 如: C→CO2(g) 、H → H2O(l)、 S → SO2(g)、 ④燃烧一定放热,所以ΔH<0;而某物质的燃烧热则是××KJ/mol,无“—” 号。 2、中和热 1)定义:在稀溶液中,酸跟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水时的反应热叫做中和热。 2)中和热的表示:H+(aq)+OH-(aq)=H2O (l);△H=-57.3kJ/mol。 3)要点 ①条件:稀溶液。稀溶液是指溶于大量水的离子。 ②反应物:(强)酸与(强)碱。中和热不包括离子在水溶液中的生成热、电解质电离的吸热所 伴随的热效应。 ③生成1mol水,中和反应的实质是H+和OH-化合生成 H20,若反应过程中有其他物质生成,这 部分反应热也不在中和热内。

化学选修4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化学反应与能量 一、反应热 热化学方程式 1、反应热 (1)任何化学反应在发生物质变化的同时都伴随着能量的变化。 (2)在生成物回到反应物的起始温度时,所放出或吸收的热量称为化学反应的反应热。 (3)焓变是指生成物与反应物的焓值差。符号:H ? 单位:1kJ mol -? 2、放热反应与吸热反应 (1)放热反应0H ?<,体系的能量降低,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大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2)吸热反应0H ?>,体系的能量升高,反应物具有的总能量小于生成物具有的总能量。 3、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1)在方程式右边标明反应热的符号,数值,单位。 (2)注明反应热的测定条件。 (3)必须注明物质的聚集状态。 (4)化学计量数仅表示物质的量,既可以是整数,也可以是分数。 (5)当化学计量数加倍,H ?随之加倍;当反应方向变化时,H ?随之变号。 4、燃烧热与中和热 (1)燃烧热:101kPa 时,1mol 纯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不同的反应物,燃烧热不同 (2)中和热:在稀溶液中,强酸与强碱发生中和反应生成1mol 2H O 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中和热。 不同反应的中和热大致相同,157.3H kJ mol -?=-? 5、中和反应反应热的测定 测定强酸强碱温度变化,依据Q cm t =?算出中和热。 (1)用强酸强碱的稀溶液。 (2)不能用弱酸弱碱,因为电离吸热。 (3)使碱液稍稍过量,保证完全被中和。 (4)环形玻璃搅拌棒。 (5)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再读数 (6)取三次数据的平均值。 二、盖斯定律 化学反应热的计算 1、盖斯定律:不管化学反应是一步完成或是几步完成,其反应热总是相同的。 2、依据热化学方程式计算反应热:H ?与各物质物质的量(质量,气体体积)对应成比例。 3、依据键能计算反应热:反应热等于反应物键能总和与生成物键能总和之差。 4、反应热的比较 5、盖斯定律与物质稳定性 若为放热反应,则生成物能量较低,生成物稳定;若为吸热反应,则反应物能量较低,反应物稳定。 6、依据盖斯定律计算反应热 依据盖斯定律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热化学方程式进行移项,变向,乘以一个系数,相加减得出一个新的化学方程式,从而计算反应热。

2019-2020年人教版化学选修4 第一章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教案

2019-2020年人教版化学选修4第一章第二节燃烧热能源教案 一学习目标:燃烧热,中和热,能源 二学习过程1、燃烧热 什么是燃烧热?是不是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就叫燃烧热呢?1)定义:在25℃,101 kPa时,1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燃烧热通常可由实验测得。 2)在理解物质燃烧热的定义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①研究条件:25℃,101 kPa ?②反应程度:完全燃烧,产物是稳定的氧化物。 ?③燃烧物的物质的量:1 mol ?④研究内容:放出的热量。(ΔH<0,单位kJ/mol) ?⑤在未有特别说明的情况下,外界压强一般指25℃,101kPa.所谓完全燃烧也是完全氧化,它是指物质中的下列元素完全转变成对应的稳定物。如:C→CO 2(g)、H→H 2O(l)、S→SO 2(g) [练习1]分析以下几个热化学方程式,哪个是表示固态碳和气态氢气燃烧时的燃烧热的?为什么? A.C(s)+O 2(g)===CO(g);ΔH=110.5 kJ/mol B.C(s)+O 2(g)===CO

2(g);ΔH=-393.5 kJ/mol C.2H 2(g)+O 2(g)===2H 2O(l);ΔH=-571.6 kJ/mol D.H 2(g)+ 2(g)===H 2O(g);ΔH=-241.8 kJ/mol 你能根据题中信息写出表示H 2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吗? 由于计算燃烧热时,可燃物质是以1 mol作为标准来计算的,所以热化学方程式的化学计量系数常出现分数。 2、燃烧热的计算及应用[例题]1.在101 kPa时,1 mol CH 4完全燃烧生成CO 2和液态H 2O,放出890.3 kJ的热量,CH 4的燃烧热为多少?1000 L CH 4(标准状况)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为多少?CH 4的燃烧热为890.3kJ/mol,1000LCH 4(标准状况)完全燃烧产生的热量为3.97×104

人教版高二化学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课后练习(上册)

人教版高二化学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课后 练习(上册) 查字典化学网小编为同学们整理了高二化学重要的体 内能源油脂课后练习,希望同学们好好利用这篇文章,巩固学习的内容,加深对学过知识的印象,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1.(2019?玉林高二检测)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是高级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 B.米饭在嘴中越咀嚼越甜的原因是淀粉水解生成甜味物质 C.油脂、乙醇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 D.水果因含有酯类物质而具有香味 【解析】选C。油脂是人体必需的营养物质,而乙醇不是。 2.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解析】选C。油脂是由高级脂肪酸(如硬脂酸、软脂酸、油酸等)与甘油所形成的酯;构成A的酸是乙酸和丙酸,不是高级脂肪酸;B属于高级脂肪酸;构成D的醇是乙二醇,不符合油脂的结构特点,不是油脂。 【补偿训练】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①豆油②汽油③煤油④润滑油⑤花生油⑥石蜡 A.①② B.④⑤ C.①⑤ D.①③ 【解析】选C。豆油和花生油是植物油,属于油脂;而汽油、煤油、润滑油和石蜡都是石油分馏的产物,是烃的混合物。

3.下列叙述中,关于植物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植物油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C.植物油在人体内水解的产物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D.植物油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和吸收 【解析】选B。植物油是由不饱和脂肪酸和甘油生成的酯,可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A对、B错;植物油水解的产物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C对;在人体内,油脂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和吸收,D对。 【补偿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质量相同的油脂和葡萄糖完全氧化时,油脂产生的能量比葡萄糖的高 B.人体中,油脂主要在胃中被消化吸收 C.通常情况下,植物油的熔点比动物油的熔点高 D.油脂在人体中,能够被氧化放出能量的主要物质是油脂水解生成的甘油 【解析】选A。人体中,油脂主要在小肠中被消化吸收,B 错;植物油在常温下为液体,动物油在常温下为固体,植物油的熔点比动物油的熔点低,C错;油脂在人体中能够被氧化释放出能量的主要是油脂水解生成的高级脂肪酸,D错。 4.(2019?南昌高二检测)下列关于油脂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油脂在小肠内的消化产物是硬脂酸和甘油

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重要体内能源——油脂》教学设计

物油脂通常呈固态,叫做脂肪。 【讲授】油脂 一、油脂的结构和性质 1.结构: 油脂的结构 【提问】从结构上油脂属于哪一类的有机物?能否发生水解反应,水解的产物将是什么? 【讲解】油脂是高级脂肪酸与甘油所生成的酯,称为甘油三酯,即油脂属于酯类,与用来做燃料的汽油、柴油不是同一类化合物;汽油、柴油属于烃类化合物。 R1、R2、R3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当R1、R2、R3相同为单甘油酯,R1、R2、R3不同为混甘油酯,天然油脂大多数为混甘油酯。 【讲解】油脂分子烃基里所含有的不饱和键越多,其熔点越低。 【设问】豆油、花生油等植物油与猪油、牛油、羊油等动物油哪种的分子中的双键会更多? 【讲解】饱和的硬脂酸或软脂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高,呈固态,即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而由不饱和的油酸生成的甘油酯熔点较低,呈液态,即植物油通常呈液态。 【讲授】植物油(双键较多)——熔点低,常温下为液态。 动物油(双键少或者没有)——熔点高,常温下为故态。 【追问】:从结构上分析,请你预测花生油可能有什么样的化学性质?能发生什么类型的化学反应。从性质上讲植物油和动物油哪种性质更加稳定?应当如何保存油脂?为什么? 【阅读】:阅读课本12页的资料卡片问题导入式教学 以学生高一第二学期必修二学过的知识→酯化反应来导入新知识学习,巩固旧知识,同时也降低了学习难度,

板书 2、结构: (R1、R2、R3相同——单甘油酯,R1、R2、R3不同——混甘油酯) 3、油脂饱和程度对熔沸点的影响 植物油(双键较多)——熔点低,常温下为液态。 动物油(双键少或者没有)——熔点高,常温下为故态。 二、油脂的变质——酸败 三、油脂在人体内的消化和功能 1.油脂的消化过程: 2、脂肪在人体内的存在 3、脂肪酸在人体内的主要功能 (1)重要的供能物质。 (2)人体的备用油箱 (3)合成其他物质的原料,合成如磷脂、固醇等的主要原料。 (4)承担多种生理功能。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个人觉得贴近生活的内容是学生本爱学的,而且学生们都有爱国的情怀,愿意祖国强大,本课介绍项松茂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动手做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操作能力。但在讲解上教师还是讲的多了一些,应更注重学生自主学习,在日后的教学中多改进。 水 高级脂肪酸甘油 水解 酶 高级脂肪酸甘油 二氧化碳+ + + 热量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一1.2重要的体内能源——油脂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 知能巩固提升/知能达标演练 一、选择题 1.下列物质中不属于油脂的是( ) A.花生油 B.汽油 C.棉籽油 D.牛油 2.下列叙述中,关于植物油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植物油可以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 B.植物油的主要成分是饱和脂肪酸甘油酯 C.植物油在人体内水解的产物为甘油和高级脂肪酸 D.植物油主要在小肠内被消化和吸收 3.油脂水解后的共同产物是( ) A.硬脂酸 B.甘油 C.软脂酸 D.油酸 4.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

5.某花生油企业的广告说:“5S压榨花生油富含油酸和亚油酸,有利于心脑血管健康”。关于该广告语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花生油是由油酸和亚油酸等高级脂肪酸组成的混合物 B.心脑血管病人不能食用动物脂肪 C.花生油中含有不饱和键,容易被氧化 D.花生油为单甘油酯 6.(2012·济南高二检测)亚油酸在玉米油中的含量高达60%以上,经常食用玉米油可降低胆固醇,有防止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栓形成的作用,因此玉米油被誉为“健康油”、“长寿油”。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玉米油属于酯类,是天然高分子化合物 B.纯净的玉米油属于纯净物 C.亚油酸能使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也能使溴水褪色 D.玉米油营养价值高是因为饱和脂肪酸含量高 7.(2012·德州高二检测)我国某地区曾发现用石蜡油等工业矿物油加工的“毒大米”,严重危害人体健康。下列关于石蜡油和食用油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食用油属于纯净物,石蜡油属于混合物 B.食用油不能溶于水,石蜡油可以溶于水 C.食用油属于有机物,石蜡油属于无机物 D.食用油属于酯类,石蜡油属于烃类 8.下列关于人体内脂肪的生理功能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脂肪在人体内不能直接被氧化 B.脂肪可以作为人体对外界的屏障,防止人体热量的过多损失 C.脂肪过多,看上去肥胖臃肿,毫无用处,因此比较肥胖的人不能吃油脂

人教版选修四第一章第二节 燃烧热 能源 教案

《燃烧热能源》教案 一、教材内容分析 内容:本节位于《化学反应原理》第一章第二节,本节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了燃烧热,其中突出了对燃烧热定义的介绍,并引导学生从诸多因素出发讨论选择燃料的标准,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能力;第二部分,结合燃烧热的利用介绍了能源的开发与利用,特别是化石燃料的利弊以及能源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 1.了解燃烧热概念,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知道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原因,能说出常见的能量转化形式。 3.通过查阅资料说明能源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基础,了解化学在解决能源危机中的重要作用。知道节约能源、提高能量利用效率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重难点 燃烧热概念及相关计算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检查,检查学生的预习情况,统计学生对该知识点的了解情况,然后进行教学过程。(若有预习检测,就利用其来检验学生的预习情况,根据学生的 情况来进行上课精讲部分的调整。) (二)情景导入,展示目标 列举一部分燃烧反应,要求学生观察其热化学方程式是否正确,然后从中提出燃烧热的概念。(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并引入本节课的重难点——燃烧热) [板书] 第二节燃烧热能源 一、燃烧热 1.定义:在 25 ℃、101 kPa时,lmol物质完全燃烧生成稳定的氧化物时所放出的热量,叫做该物质的燃烧热。 [问题] 解释H2的燃烧热为285.8 kJ / mol所表示的含义:

H2(g)+1/2O2(g)=H2O(l)ΔH=-285.8kJ/mol 实验测得25oC,101kPa时1molH2完全燃烧生成液态水放出285.8 kJ的热量。 [讨论]你是如何理解燃烧热的定义的?(5’) (1)条件:25 ℃、101 kPa (2)可燃物的用量:lmol (3)生成稳定的氧化物:如C完全燃烧应生成CO2(g), H2燃烧生成H2O(l),S生成SO2 (4)单位:kJ / mol (5)书写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时,以1mol可燃物为配平标准,其余可出现分数。 [板书]2.研究物质燃烧热的意义 (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找到人们研究燃烧热的意义,增强学生处理课本和整理信息的能力) 燃烧热的定义:了解化学反应完成时产生热量的多少,以便更好地控制反应条件,充分利用能源。 [探究] 分析教材中表1-1,讨论应根据什么标准来选择燃料。试举例说明 [提示] 可根据物质的燃烧热、燃料的储量、开采、储存的条件、价格、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综合考虑。 [板书]3.有关燃烧热的计算 (利用优化设计P11有关燃烧热的计算的例子,给学生讲解这部分内容,并得到一个结论:Q放=n×▏ΔH▕(ΔH表示燃烧热)) [过渡]我们已经知道利用物质燃烧放出的热量,那么怎样合理的利用这些物质的燃烧,这是世界各国普遍关注的能源问题。 [板书]二、能源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能源的定义及分类。 能源就是能提供能量的自然资源,它包括化石燃料、阳光、风力、流水、潮汐及柴草等等。我国目前使用的主要能源是化石燃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