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

为适应新形势下教育改革和发展的需要,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升教育发展水平,根据《苍溪县教育局关于加快推进苍溪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标准化建设的通知》精神,我校本着以基础性建设为基础,以突出教育教学管理为重点的原则,制定本实施方案,以确保创建工作高质量顺利完成。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实施素质教育为核心,以培养创新人才为目标,以教育的现代化为标志,努力建成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的,具有现代的教育观念、优化的教育结构、多元化的办学体制、先进的教学设施、高素质的教师队伍、高水平的教育质量的基础教育体系。

二、标准化学校创建领导小组

组长:罗光杰

副组长:龚中勇李献章

成员:康晓春龚成文向毓戴博生唐春旭向爱平

三、建设标准

(一)基本指标

1、入学率100%,95%以上的初中毕业生升入上级学校。

2、规模不低于24个班,班额不超过50人。

3、实现信息化。建立完备的教育信息网络。

(二)学校管理和师资队伍建设

1、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机构

(1)管理机构和管理人员少而精,工作高效。

(2)管理人员熟悉教育教学和学校管理业务,具有较强的教育研究能力,遵纪守法,廉洁奉公,团结实干,勇于开拓。

(3)重视学校内部管理体制改革和管理手段现代化。

2、管理目标

(1)严格执行《中小学学校管理规程》。

(2)团结求实的校风、严谨求实团结进取的校训反映学校的办学思想和办学方向,并在工作中得到体现,并将“校风正、校纪严、管理有序、管理育人、强化管理、依法治校”作为管理目标。

3、教工管理

(1)全体教职工熟知并遵守《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班主任熟知并遵守《中小学班主任工作暂行规定》。

(2)教职工管理制度健全,奖惩考核合理,教职工工作积极性高。

4、学生管理

(1)学校有健全的学生管理制度如:纪律检查、值勤值日、评比奖惩、学籍管理制度等。

(2)学生干部队伍(班、团队、学生会等)建立健全,较好地发挥了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作用。

(3)重视学生安全工作。安全教育、安全检查制度化,学生人身安全得到保障。

5、德育管理

(1)依据《中学生思想品德评定方案》,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评定。

(2)有改革、创新的试点或计划

6、教学管理

(1)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标准》和“教学计划”。

(2)学校对教师备课、授课、作业批改、辅导、考试等基本环节有准确的要求、常规教学管理制度健全。

(3)教学秩序井然,学生对教师的工作满意。

(4)有教学研究、教改实验项目,并取得一定的成效。

7、体育卫生管理

积极改善学校卫生环境和教学卫生条件,加强学生健康教育、体格检查和卫生监督;对传染病、学生常见病的预防有宣传、有措施、有效果;学生“防近”工作得到应有的重视。让学生养成了良好的卫生习惯 8、艺术教育管理

(1)艺术教育面向全体学生,按规定开展好音乐、美术、书法等教育活动。

(2)成立音体美微课外活动小组,培养学生爱好和特长

9、信息技术教育与劳技教育管理

(1)按“新课程标准”要求,开设计算机必修课,重视并积极开展计算机辅助管理和辅助教学工作。

(2)按标准要求开设并上好劳技课。

(3)劳技课具有技术教育的特征,讲究效率,渗透职业指导教育;组织指导学生参加自我服务、公益劳动和其他劳动。

10、校内外环境管理

(1)执行《中小学校园环境管理的暂行规定》,做到环境育人。(2)校园清新幽雅,整洁美观,无卫生死角,无出售儿童食品、冷饮的商店和摊点。

(3)教育宣传阵地和设施(栏、牌、板报、旗杆)规范,内容健康;阅报栏展示内容、学生作品展览等按时更换。

(4)各专用教室和有关场所,规范地悬挂伟(名)人画像、名(格)言等。

11、学生素质管理

牢固树立素质教育观念,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积极进行教育教学改革,发展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意识以及终身学习的兴趣和能力,培养学生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科学素养和人文精神,强健的体魄和健康的心理,使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建立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学生素质综合评价体系。

12、师资队伍

教师具有资格证书,认真执行《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承担相应职务的教育教学的能力和水平,以法执教,为人师表。教师学历都在专科以上,其中本科学历达到90%。教职工的技能和信息技术等必须达到与其任职所要求的等级。

(三)校园校舍规划和校园文化建设

1、校园物质文化建设

校内建筑:

(1)校园从东到西依次分设成生活区、运动区、教学区;

(2)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完成教学实验综合楼、学生公寓楼的建设;

五年规划——校门重建、运动场改选、洗浴中心建设、围墙建设、校门口教师周转房建设、原镇中教工宿舍楼的改建;

(3)建筑风格——矩形

(4)建筑颜色——生活区以白色为主,教学区以靛蓝为主;

校园绿化美化:以校园规划图为准

(1)绿化物种

A绕围墙内侧以高大常绿乔木(香樟和银杏树)为主;

B校园内树木以黄果树和桂花树为主;

C校内花园外沿种栀子花、矮灌木;

D校内花园以三叶草为主;

(2)地面绿化

A校门左侧圆形花坛,花坛中心种黄果树;

B校门右侧为高大乔木;

C旧教学楼前建花园,花园内建三条读书长廊;

D教学楼内院建斜坡绿化园;

E操场里侧建斜坡绿化园;

F新教工宿舍前和学生公寓前设长方形花园,园内种若干桂花树; G操场东侧建读书长廊一条,草坪中保留原高大柏树;

(3)墙体绿化

文宣设施

(1)宣传栏

A校门口左侧设四张宣传栏;

B教学楼内院设报栏一张;

C教学楼内院设黑板报三张;

D食堂前设黑板报一张;

E食堂内设宣传栏各一张;

F每间教室后设黑板报一张;

(2)标语

A旧教学楼上设永久性标语:让人们因我的存在感到幸福

B新教学楼东侧外墙设永久性标语:全面贯彻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教育质量;

C食堂楼顶设永久性标语:教育首先是人学,每个儿童就是一个完整的世界;

其他设施设备

(1)果皮箱:因地设置,教学楼内、运动场上、生活区内、花园内样式各异;

(2)垃圾房:操场边;

(3)厕所:在教学楼、公寓楼、综合楼设置;

(4)教室:课桌椅统一规范,布置具有班情特色的标语;

(5)实验室:生物、物理、化学实验室各一间;

(6)多媒体教室一间;

(7)图书室、阅览室各一间;

(8)美术室一间;

(9)语音室一间;

(10)音乐室、形体室合用一间;

(11)食堂在周围墙壁上布置标语和图片;

(12)宿舍:规范、标准、整洁,个性化布置;

2、校园精神文化建设

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办学效益;

办学理念:学生成才,教师成功,学校发展;

办学思路: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活动育人,环境育人

办学目标:用三到五年时间,把龙山中学打造成硬件一流、管理一流、质量一流、环境一流,辐射巴中、阆中的优质农村初中品牌学校。

校训:厚德明志,知行合一。

校风:和谐尚美奋进求真

教风:博学严谨敬业拓新

学风:勤学善思明辨笃行

领导班子建设目标:勤政务实团结高效

教师队伍建设目标:师德高尚素质精良敬业奉献勇于创新

校歌:《巍巍卧牛山》

3、制度文化建设

继续完善《学校管理制度》、《教职工考核制度》、《班级考核制度》、《教学工作制度》《德育工作制度》、《学生管理制度》等等,使学校管理更具有人性化、合理化。

四、主要措施

1、明确职责,实行职能部门的工作责任制

成立学校标准化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加强对这项工作的领导。实行目标责任制,要把学校标准化建设重要议事日程。

2、科学规划,优化教育资源配备

根据学龄人口变化的趋势,进一步修订、完善教育发展规划,采取合并重组、资产置换、

3、形成多元化的办学格局

义务教育阶段以政府办学为主,社会力量办学为辅;非义务教育阶段以政府办学为主导,积极鼓励社会力量办学。调动广泛的社会资源,拓宽教育投入渠道。学校依法自主办学。

4、深化改革,加强管理,把素质教育落实到实处

标准化学校要以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更新教育观念,端正办学思想入手,充分发挥教改科研的优势,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招生考试制度,改革课堂教学,改革评价制度。要切实强化学校基础管理工作,建立健全学校管理制度,实行科学规范管理,力求通过管理出质量,出效益,从根本上促进学校提高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

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和大力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自己深感责任重大,同时也清醒地看到,自身的各方面的能力和水平离当前学校发展对自身能力的要求以及上级领导对自己的殷切期盼还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为了真正实现在五年的培养过程中更好地提升自己,努力使自己的教育管理水平、教学领导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都有长足的进步,努力使自己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学习型、研究型和创新型的校长,真正把学校办成让学生喜欢、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学校,实现学校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更好地引领区域教育的发展。现制定以下发展规划: 一、自我现状分析: (一)自身优势: 1、具有较为丰富的基层管理经验和高尚的人格魅力。 在十几年的教育生涯中,本人先后当过小学教师、教导主任、小学校长,自2005年9月份开始,进入到小学校长行列。应当说,基础教育的各个学段自己都经历过。从干部队伍建设到教师专业发展,从教育教学管理到课堂教学改革,从学校德育工作到学生的全面发展等等自己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逐步培养了自己驾驭全局的能力,坚定了自己依靠科研和创新引领学校发展的信心。十几年的教育实践,既磨炼了自己的意志品质,也培养了自己处惊不乱、攻坚克难的能力,这为自己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顺利地创造性开展好各方面工作奠定了基础。十几年来,不管在什么工作岗位上,自己都能够以诚待人,以教师发展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真心实意地对待每一位教师和学生,言行举止注意做广大师生的表率,努力做让广大师生永远值得信赖的伙伴和朋友,不断推动学校更好更快地发展。 2、善于学习,注重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自我。 十几年来,可以说自己与书籍结下了不解之缘。工作之余,自己不仅喜欢阅读反映古今中外教育名家及教育大师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理念方面的书籍,也非常喜欢阅读教育教学理论方面的专著,不断地丰富自己的教育理论素养,升华自己的办学理念。同时还特别注意学习反映全国各地名校成功的办学特色等方面的各种权威报刊,教育管理水平和教育实践能力得到了明显提高。十几年来,自己特

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国际化发展(二)

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国际化发展(一) 1-1 1-2 1、哪个表明中国的教育水平处于中等收入的国家平均水平之上。ABC A全民的教育检测报告 B世行的评估 C undp的人类发展指数 2、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A正确 3、2020年之后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和继续教育融合混搭将成为常态。A正确 1-3 1、未来的学校会往个性化、定制化、弹性化、多元化的方向发展。A正确 2、未来的学习方式应该是混合学习和合作学习。A正确 新时代教育改革与国际化发展(二) 1、基础教育国际化首先是思维方式的国际化,眼界的国际化,理念的国际化。 A 正确2\提高教师国际化素养并不是成功办学国际化的关键。B错 1-2 1、教育的本质是学习知识和技能。B错 2、在亚洲,教育理念以及家长并不鼓励孩子个性化的发展以及多样性的发展。A对 1-3 1、国际化课堂是具有多元化和多样性的。A对 2、听说是判断母语和非母语的一个很重要标志。B错 1-4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的四个学会是ABDE学会求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处,学会生存

2、在中国IB课程授权的学校有多少所。 A 119所 1-5 1、国际学校处理素质教育和应试教育应该两手抓两手都要硬。A对 2、君华国际学校提出的新六艺是礼乐射御书数。A对 1-6 1、素质教育体现在学习者、学校和社会三个方面。B错 2、教育的主要矛盾是劳动力和教育需求的矛盾。A对 3、国外大学对学生的全面考察包括ABC A成绩B专业研究和探索C社会责任 1-7 1、孔子十四年携弟子周游列国,是国际教育的先行者。 A 对 2、御在过去指驾车能力,现在指领导力,自信力,自律性。A对 1-8 1、产品发布会锻炼了学生的创造力,发现能力和展示能力。A对 2、 1-9 1、未来我国随着老龄化的到来和经济社会的发展,唯一能够持续增长的是经济创新。A对 2、浙江地区,老师是全科教学,由一个老师教多门学科。A正确 1-10 1、CAS教育每一个课题都是围绕着一种思维模式进行训练。A对 2、CAS课程初中阶段要避免进入绘画写实误区。A对 1-11 1、TOEFL家族测评考试的特点之一是语言测试的语境基于学术场景。A对 2、TOEFL考试后30天会出纸质成绩证书,并寄送学校。A对 1-12 1、

2018继续教育《全面深化改革_推进国家文明发展》试题(卷)与答案

2018继续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文明发展》试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实行责任内阁制的国家是()。 A. 美国 B、英国 C、法国 D、瑞士 2.在经济社会发展考评中加大资源节约、环境保护、生态效益指标的权重,建立生态环境损害( )制度。 A.离任审计 B.责任终身追究 C.利益补偿 D.年度考核 3.时代精神的核心是指()。 A. 改革创新 B、继承传统 C、稳中求进 D、共同发展 4.当前我国社区建设存在明显的不平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各地区人民心理不平衡 B、城乡社区发展不平衡 C、各地区城市社区发展不平衡 D、社区内部组织发展不平衡

5.要动员全党全国全社会力量,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注重扶贫同()相结合。 A. 扶志、扶智 B、扶志、扶治 C、扶智、扶治 D、扶志、扶质 6.改革开放后监督体制改革力度较大,直接表现为()。 A. 监督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增多 B、监督机构减少,人员编制减少 C、监督机构减少,人员编制增多 D、监督机构增加,人员编制减少 7.北部湾海域边境的勘划非常成功,是海洋领域的划界典范。这一问题的解决是由哪两个国家主导的?() A. 中国和越南 B、日本和中国 C、印尼和越南 D. 澳大利亚和中国 8. “好篱笆造就好邻居”,“修建篱笆”指的是哪种行为?() A. 断绝贸易往来 B、签订划定领土条约 C、相互学习语言 D、与相邻国家共享资源 9.下列不属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是()。(X) A. 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共同繁荣 D、同步富裕 10.监察委员会除了监督、调查、处置三项职责之外,尚应有()职责。 A. 预防 B、制定相关法律 C、制定规章制度 D、司法审判 11.《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公布与我国的南海断续线发生巨大的冲突,冲突是() A. 没有把南海四大群岛划入进去 B、海洋权益跟中国南海公布断续线权益有重叠 C、不承认断续线 D、不承认中国海洋权益 12.关于城市带动农村的理解正确的是( )。 A.主要靠小城镇来带动农村发展 B. 主要靠县城来带动农村发展 C. 县城带动农村发展,地级市或中心城市配合 D. 三级政府都有支持农村的责任,三类城市都有带动农村的功能。 13.全面深化改革,必须立足于我国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个最大实际,解决我国所有问题的关键是()。 A. 坚持改革 B. 坚持发展 C. 坚持创新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教育 Company number【1089WT-1898YT-1W8CB-9UUT-92108】

新高考制度改革下的课程与教学改革 一、梳理学习内容与流程,温故而知新 本次学习,有专家讲座,有学校的经验介绍,有各学科的具体做法,有学科的面对面交流,有学程的编制,有学科基地建设的介绍。笔者根据主讲专家和教师上课顺序,把时间分为13个时段。 第一时段:由浙江省金华市教研室主任王荣文主讲的《高考改革浙江与上海方案对比解读》。 第二时段:由浙江师大教师教育学院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兼治研究员周晓燕讲《从核心素养到学科核心素养》――教师的课程理解及学科课程建设。 第三时段:由浙江省义乌四中陈报化校长主讲《义乌四中特色课程建设经验介绍》。 第四时段:由浙江省义乌中学副校长杨胜大主讲《满足选择,全科走班》――行政班和教学班双轨并行走班模式。 第五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年级管理中心主任刘东升老师主讲《顺应新常态的年级管理工作思考》。 第六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二地理、英语、化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七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年级管理中心主任陈亚利主讲《在综合平衡中稳步前进》。用一份自开学初到第十周的周历事表流水帐的形式向在座学员详细介绍了年级管理日常。 第八时段:浙江师大附中高一物理、政治、数学教研组长分别作本科组经验介绍以及面对面交流。

第九时段:由浙江师大附中周建锋主任主讲《选课走班模式下教育新常态》――浙师在附中因应高考改革的实践与探索。分别从浙江高考看教育新常态,为适应新高考的选课走班及新教育模式“三园一导”。 第十时段:由浙江师大课程发展中心主任朱红彪主讲《适应分层走班的学程建设》;介绍什么叫学程?为什么编制学程?如何编制学程? 第十一时段:由华东师大附中副校长高三教师孟祥萍主讲《新高考背景下让每一个学生的潜能都能够得到充分发展》,介绍了华东师大附中及该校在新高考背景下为适应新高考的一些做法; 第十二时段:由浙江省嘉兴一中沈微微老师主讲《高中数学学科基地工作汇报》,分享了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做法。 第十三时段:由浙江省嘉兴高级中学省政治学科基地潘新华老师主讲《努力寻找适合学生的教育》,分享了政治学科基地建设的经验。 二、浙江和上海新高考改革方案 1.浙江新高考改革 (1)考试科目:分必考和选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为必考科目,其中语文和数学只高考一次,外语可考两次,以最高成绩为准。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科为选考科目。 (2)考试模式:“3+3”模式,必考三科和选考三科,即必考语文、数学、外语三科;另在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信息技术七门选考科目里任选三科参加高考。 (3)考试时间:必考科目语文、数学在高三年级的六月份全国统考时间考一次,英语可以在高三上的10月份考一次和高三下的六月份再考一次,以最高成绩计入高考得分;选考科目可以分别选择在高二年级后的十月份和四月份参加考试。

新形势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 2019年教育文档

新形势下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若干思考当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和教育事业正处在全面发展的新时期,普通高中的教育发展更是处在新形势之下。然而,高中教育的特色发展现状令人堪忧。分析了普通高中教育改革中遇到的问题,并对我国普通高中的教育发展提出了一些看法和思考。 新形势普通高中教育改革若干思考高中教育阶段,是学生的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一个时期,是学生从稚嫩走向成熟的关键期,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学生作为独立的个体,生理发育已经基本完成,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也已初步形成,也初步有了自己的学习兴趣和职业方向。因此,高中教育是学生的重要基础,高中教育的好坏也影响着学生的一生。良好的高中教育,不仅有利于学生的顺利成长,还可以帮助学生面对在小学、初中阶段的一些挫折,因此,要特别重视高中教育阶段。然而,目前我国的高中阶段教育成为教育系统中的瓶颈,现状令人堪忧。高中教育的本质是什么?是为了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还是在题海战术,高分压力下成为缺乏创新的高分低能者。人们越来越重视高中教育,但是关注的焦点不是学生的发展和成长,而是片面的追求成绩和升学率,这样的教育怎能不让人忧心忡忡。高中阶段的教育必须要进行一系列的课程和教学改革,制定科学合理的课程和教学目标,切实保证人才培养的全面性和切实性。.

一、当前制约我国普通高中教育改革的问题分析 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全面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高中阶段的教育也已逐渐普及,高等教育更是实现了大众化。当今世界发展日益全球化,国际间的交流与合作也更加密切,国际之间的竞争更是人才的竞争。在这种形式下,普通高中教育作为教育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要应对新的挑战,顺应时代的变革。然而近年来,国家对高等教育和义务教育的投入力度大,关注程度高,远远高于普通高中教育,致使普通高中教育一直处于被忽视的地位,发展水平偏低,并且不均衡。国家的教育经费大部分用在了义务教育上,政府对高中教育的投资明显不足,学校因此面临着资源短缺和运转困能的局面,不能把更多更好地经历投入到课程和教学的改革中。资金短缺的同时,也使得不少学校的教学设备、教学实验器材严重不足,如实物投影仪、多媒体等电教设备,药品、模型等教具,还用专门用来开展实践活动和研究学习的专业教室以及教师的办公设备等。这些设备的不足,直接制约着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探索的能力,也使得学校无法有利地进行教学和课程的改革发展。此外,普通高中的教师数量和结构不均衡,学生的受教育机会也不均衡。根据有关规定,普通高中的教师和学生的比例应该是1?U13,然而实际上普通高中教师的数量有很大的缺口,学生多,教师少,大班教学问题突出,师生比例严重失调,直接影响着课程和教学的有效实施。此外,普通高中的教师结构不尽合理,高中的教师的学历.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感想

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感想 通过对本章教材的阅读,我首先懂得了教育在改革中发展,在发展中改革,创新是教育进步的不竭动力。同时,在这个基础上教育的发展又要求保持相对稳定。 现代教育到现在一共进行了三次改革 1.现代教育的曙光(19世纪末—20世纪30年代) 2.“二战”后的教育大发展(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 3.面前新世纪的教育改革(20世纪80年代至今) 下面我就具体分析及感悟三个阶段的教育改革 现代教育的曙光 第一阶段的大背景是工业革命大浪潮的兴起,这个阶段的教育是大工业生产所孕育的产物。工业的发展要求所有劳动者不仅要有读写算的能力,还必须具有一定的文化科学技术知识,同时需求大量的中高级技术人才,为这一阶段的教育发展和变革规定了方向。 这阶段的主要特征有以下几个方面:延长普及教育年限、发展初等教育、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改革中等教育等。在中国,教育的近代化也在19世纪的下半叶展开,但与世界改革的潮流不同,中国教育改革的核心在科举制的废改,传统文化的改造与扬弃,对西方教育经验的吸收与接纳中推进。 这阶段的教育改革适应了社会发展同时满足了社会的需要,成为时代进步的推动力,不仅促进了世界的近代化的进程,并且也促进了教育的近代化脚步。 “二战”后的教育大发展 第二阶段的教育改革的推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对技术工人特别是高技术工作者的更大需求,强烈刺激了教育的发展。美苏两大阵营的国际竞争也成为改革和发展教育事业的重要动力。 这个阶段特征有:教育投资大幅度增加以及教育规模迅速扩大、教学内容科学化教学手段现代化等。在中国,由于帝国主义的封锁和我们自我封闭,因此我们没有及时跟上这一改革步伐。 这个阶段教育改革目标大致是为美苏两大阵营培养新生力量,不断充实各自阵营的实力,为争霸提供强有力的科技人才。 面向新世纪的教育改革 这个阶段的大背景时代处于大变动,全球范围内各种矛盾的加剧和新技术革命的兴起改变了世界基本力量的对比,孕育着世界格局的根本转折。为应对全球内的经济和科技的竞争,很多国家纷纷制定了教育发展战略。 这个阶段教育改革最大的特点就是面向21世纪进行教育规划,教育不再是被动追随时代,而主动适应时代。除此,这个阶段的教育改革的特征是高度重视教育改革突出教育的战略地位、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核心、加强和改进道德教育重视提高师资水平、教育公平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主题。 这个教育改革具有持续性、整体性的特点。在中国,建设和谐社会的战略思想指导下教育公平在中国也备受关注;这次改革是全面的和整体性的,涉及多层次教育,与整个国家经济发展状况、社会保障机制相联系。把这三次教育改革连起来看,每一次教育改革都是为了适应社会的需求而做出的改革,这一改革不仅为社会提供了高技术人才同时也促进教育本身的发展。 创新教育是小学教育改革的趋势教育适度超前,建立合理的教育发展理论已经成为政府、学界和民众的共识。但小学教育改革的体制应如何构建?仍需认真研讨。面对2

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的改革与发展 11 化本 1 班 李石磊 2011364142 一、中国教育改革背景 自我国改革开放至今的 30 多年,中国教育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也仍存在一些不 足。面对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必须清醒认识到,我国教育还不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 人民群众接受良好教育的要求。现在,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 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b5E2RGbCAP NO1. 中国教育发展中取得的成就 1、中国已拥有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 改革开放 30 多年来,我国教 育事业发展十分迅速。高等教育已由改革开放之初的“精英式教育”发展成“大众式教 育”;p1EanqFDPw 2、义务教育进入全面普及巩固的新阶段,基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 3、职业教育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在改革和创新中加快速发展。 4、高等教育跃上新的台阶,人才培养和创新服务能力明显增强。 5、教师队伍建设迈开新的步伐,教师整体素质水平不断提高。 6、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7、教育法制建设开辟了新的局面,教育对外开放水平不断提高。 8、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稳步展开,成效显著。 NO2. 中国教育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教育发展不平衡,教育公平问题仍然突出。 中西部的教育明显落后于东部的教育。同一地域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教育差距较大。从 学校与学校之间的比较看,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正规学校教育和非正规的学历教育之间, 也不够协调。DXDiTa9E3d 2、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长期严重不足。 3、教育行政化色彩较浓厚,学校办学自主权短缺。 由于受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我国教育的行政化色彩较为浓厚。这使得教育权利过于集 中于政府,而各类学校则往往缺乏必要的办学自主权。RTCrpUDGiT 4、国民总体教育程度不高,职业教育水平较差。 目前我国的整体教育程度和劳动力的素质仍然是较低的。目前大概全世界十分之一的文 盲还在我们国家,受劳动力素质的制约,我国的劳动生产率、科技创新的能力也相对较低。
5PCzVD7HxA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1、学前教育 基本普及学前教育;明确政府职责;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1/6

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思 考 Document number:BGCG-0857-BTDO-0089-2022

关于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 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 2016年自治区人民政府、自治区教育厅发布了《广西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和《广西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两个文件确立了我区新的高校考试制度基本框架,。如何抓住这一改革发展的契机,认真总结经验,突出问题导向,进而形成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新思路和新举措,是当前每位校长、学校管理层和教师必须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一、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的主要问题分析 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以来,课程改革措施各具特点,但基本处在学校课程的顶层设计实施阶段,新高考方案下普通高中教育教学改革的将高中课改深层次的问题进一步凸显出来;同时,也为高中学校的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在新高考制度下,普通高中课程建设应主要围绕以下六大问题展开: 一是对学校课程改革价值功能的重新审视。真正实现从分数唯一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转变,意味着对考试文化的根本性突破。 二是在行政班基础上,推进必修课程全面而实质性的走班制。 三是新高考方案赋予学生前所未有的考试选择权,要求学生必须学会选择、规划人生;同时对教学实施和学生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四是考试内容和考试重点的转变,要求学科课程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还要关注社会实际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课程结构的重组将带来教师专业结构和数量的变化。 五是新高考方案中把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新学生的依据和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作为高校录取新生的重要参考,分数不再是唯一的招生录取依据,考试的区分度降低,如何实施真实有效公正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成为学校必须研究的重要议题。 六是在进一步加大学校自主排课权的情况下,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学校如何建构符合本校实际的课程推进模式和方式,从而进一步形成个性化的办学特色。 另外,学校教学的具体安排也面临诸多新问题。如有些学校没有看到新高考方案的实施是一个系统工程,所以将其窄化为排课表等教务工作,在一些具体问题上产生纠结;学校为应对学生选定的高考科目,在课程设计上出现偏科,在教学上甚至重新回到唯分数论的老路上,实施新的教育教学模式,我校也面临办学条件严重不足的问题出现等。 以上问题都是我校改革前进中的问题,分析和把握这些问题的目的在于围绕主题、聚焦问题、交流研讨、才会取得共识。 二、应统筹设计与实施课程体系的思路和对策 学校课程体系的统筹设计与实施是推进新高考方案落到实处的关键,当务之急是围绕主题,聚焦问题,研究可行的解决方案。以下五方面的问题是我们当前必须思考和认真解决的。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 高等教育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发展水平和发展潜力的重要标志。办好高等教育,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这是党和国家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关键时期,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又提出“发展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特别强调“以经济社会发展需要为导向,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加快‘双一流’建设,支持中西部建设有特色、高水平的大学”。这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发展新的动员令,是高等教育最紧迫的战略任务。 从规模到质量,中国高等教育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高等教育结构也更加科学合理。但是,在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也面临着不能完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构不够合理、东中西部区域发展水平不平衡的矛盾。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持续推进教育领域改革,谋篇布局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党和国家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加大高等教育投入,中国高等教育体系更趋完备,教育公平迈出重大步伐,综合改革纵深推进,人才培养质量和科学研究水平稳步提升,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从规模、结构、质量方面都有了明显提高。 高等教育规模持续扩大,体系逐步健全。去年,中国高校数量已达2914所,高等教育在学总规模达到3699万人,居世界第一,占全球规模的1/5。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42.7%,比2012年提高12.7个百分点,已提前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确定的40%的目标。 高等教育体系进一步健全,博士培养规模稳步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加快发展,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在招生总数中占比不断攀升,博士专业学位研究生

继续教育《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文明发展》试题及解答

《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国家文明发展》在线考试 时间限制:90分钟 离考试结束还剩 1小时 17分 24秒 (到时间后将自动交卷) 一、单项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 1.下列不属于市场经济缺陷的是()。 A.盲目性 B.多元性 C.自发性 ?D.滞后性 2.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在()基本实现共同富裕。 A.?2020年? B、2025年?

C、2050年? ?D、2035年 3.下列不属于中国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的是()。 A.?民族平等? B、民族团结? C、共同繁荣? ?D、同步富裕 4.关于党委和纪委的关系问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答案不确定) A.?强调系统垂直领导为主,容易达到党内高度集中统一的目的? B、强调党委领导,会出现对地方党委主要领导权力过大,监督不到位的问题? C、强调党委领导,很难达到党内高度集中统一的目的? ?D、强调系统垂直领导为主,会出现对地方党委主要领导权力过大,监督不到位的问题5.南沙群岛上的主要岛屿,从数量上来看,霸占最多的国家是()。

A.?中国? B、越南? C、泰国? ?D、菲律宾 6.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要加强社区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社会治理重心()。 A.?上移? B、向基层下移? C、向社会组织迁移? ?D、分散化 7.党内监督的开山之作是()。 A.?《关于成立中央及各级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的决定》? B、《关于成立党的中央和地方监察委员会的决议》? C、《中国共产党第三次修正章程决案》?

?D、《关于加强党的监察机关的决定》 8.“对印度来说,我们拥有强大的地理优势”的原因是()(答案不确定) A.?切断西里古里走廊? B、喜马拉雅山地理位置优越? C、亚东的重要性? ?D、方便右侧进入印度河平原 9.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十四条基本方略中,第()条强调要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A.?五? B、四? C、六? ?D、三 10.本讲提到,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靠的就是()的建设。 A.?化组织?

聚焦新时代教育改革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聚焦新时代教育改革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 在新时代教育改革下高校不断追求新的教育理念和改革方案,新课程改革一直是学术界探讨的主提,越来越多的学者看到了课程改革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教育要与时俱进,要与社会发展相融合。本文围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所存在的问题展开了探讨,从目前中国高校体育教育的现状,在倡导素质教育的新时代背景下如何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进行了自己的阐述,目的是为了提高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进程,培养更多的高素质人才、增强学生的民族精神。 思想政治教育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身心修养和民族精神,它可以帮助高校学生增强自我认可度和提升自信心。我国越来越注重高校思想政治的教育问题,中国的综合实力也在世界上斩落头角。当前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学存在着很多的实质性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做重大课题和研究。 一、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经济水平的提高,各大高校对于培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非常的看重。国家发展伴隨的就是国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支持,高校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重视度也随之提高。从目前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来看,我国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成为制约着思想政治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1、我国的教育依旧沿用苏联的教育理念,教育方式过于陈旧不够灵活。在教学上,对于学生的需求和社会的需求粘结性不够,无法把创新元素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和积极性做得不够完善。2、没有引导学生对于知识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教师很多都毕业于专业的院校,在教学水平和能力上比较欠缺,综合素质和学习能力及科研能力略显薄弱,无法跟上社会前进的步伐。3、高校的教师在上学阶段接受教学已无法跟上时代和社会的要求,任教后会把这种传统教学继续沿用至自己的授课过程中,没有做到理论和术科方面的双重提高,无法把新的知识和思想传递给学生。 二、对于我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施的建议 在新课改的浪潮下怎样进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改革,怎样把教学和社会相结合认为可以从如下几点着手: 1、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理念 在高校的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育理念没有跟上时代的步伐和社会的要求,就无法提高教学理念和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教学活动的客体。在这样传统的教育和教学理念中,教师是主动在讲,学生被动的在听。这种传统的学习方式,只会有板有眼的进行,不会激发学生的热情和积极性,让学生失去了学习活动的主动权,和被动的在学习、接受知识。新时代的教师,应积极地探索新课改转变教学的理念,将学习的主动权交到学生手里,不再是被动强制的让学生去接受知识。在教学的课堂中,

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

教育改革发展心得体会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心得体会 《纲要》指出的战略目标是:到2020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发展任务包括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民族教育、特殊教育。体制改革包括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试招生制度改革、建设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 坚持德育为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加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教育,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坚持能力为重。就是着力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教育学生学会知识技能,学会动手动脑,学会生存生活,学会做事做人,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和行为习惯,养成善于思考、实践和创造的优秀品质,促进学生主动适应社会,开创美好未来。中国经济建设高速发展,必须要走独立自主创新发展的道路,就必须依靠人才资源建设。教育的进步,将源源不断的为社会培养数以千万计的普通劳动者和无数专家学者等专门人才。“行行出状元”,只要是有社会责任感,具备实践创新能力,敬业奉献精神,为国家为社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并有所贡献,都是社会需要的人才。

坚持全面发展。促进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使学生成为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严格教师资质,提升教师素质,努力造就一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高素质专业化教师队伍”。这是《纲要》五十一条中对今后教师队伍提出的要求。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国家在不断提高教师待遇、社会地位的同时,也对教师这一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作为战斗在一线的教育工作者,要以颁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为契机,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和研究,努力提高自己的业务素质,扩大自己的知识视野,丰富自我知识内涵,不断提升和锻炼自己的教育教学能力。教师也要做一只辛勤的蜜蜂,在当今知识爆炸的花园中,勤奋地耕耘,汲取知识的花粉,酿出新时代的蜂蜜。为做一名新时期合格的人民教师做好知识上的储备,奠定坚实的基础!在思想道德上,教师也应走在时代的前头,率先垂范,为人师表,加强学习,提高思想觉悟,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自觉为教育事业奉献出自己毕生的精力!时刻以“高素质专业化教师”的标准来要求自己,努力使自己做到: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知识渊博、专业过硬的合格教师!

浅谈新形势下影响教育改革的因素及对策

浅谈新形势下影响教育改革的因素及对策 摘要:2010年国家出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教育改革成为十二五期间社会发展的重要议题。然而,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必然会出现新的变化和挑战,教育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对可能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通过对影响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进行分析,分别在行政组织、教师观念、学生、家庭和社会的参与等方面提出解决问题的看法,旨在帮助教师们积极面对挑战,不断进步,促进教育更快、更好地发展。 关键词:教育改革障碍对策 一、引言 中国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以及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推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发展中最为重要和紧迫的任务之一。 改革开放以来,虽然我国的教育改革经历了非常大的变化,但是我国教育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接受良好 教育的要求。教育观念相对落后,内容方法比较陈旧,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素质教育推进困难;学生适应社会和就业创业能力不强,创新型、实用型、复合型人才紧缺;教育体制机制不完善,学校办

学活力不足;教育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城乡、区域教育发展不平衡,贫困地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滞后;教育投入不足,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尚未得到完全落实。接受良好教育成为人民群众强烈期盼,深化教育改革成为全社会共同心声,教育改革成为必然趋势。 在这种背景之下,2010年国家出台《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成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必要条件。 然而,在新一轮的教育改革中,必然会出现新的变化和挑战,教育在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必然会伴随各种各样的问题,要对可能存在的障碍和问题提前做好准备。因此,对于学校行政机关、课程改革者和一线的教师而言,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显得尤为重要。 二、改革中的障碍与对策 影响教育改革的主要因素包括学校行政组织结构、教师观念、部门之间缺乏联系、学生的参与、家庭和社会的参与等。 1.行政组织。在中国,国家在很大程度上形成了对教育的垄断。校长往往是整个学校的最终决策者,而校长工作往往以完成政府任务和实现自我目标为出发点。由于缺乏影响力,一线教师往往只能根据校长的意图进行教学。学校发展过多地着眼于短期效果,从而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日志 [转] 2011年招考《教育规划纲要》模拟题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以下简称《教育规划纲要》) 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指导未来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20字工作方针是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其中,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2.《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到202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两基本、一进入”,即: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基本形成学习型社会,进入人力资源强国行列_。 3.《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保障公民依法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建成_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体系,逐步实现_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缩小区域差距。 4.教育优先发展主要体现为“三个优先”,即切实保证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__教育投入_,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5.《教育规划纲要》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提出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_学生健康成长_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6.《教育规划纲要》提出,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主题,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的时代要求,其核心是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的重大问题,重点是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主要实现途径是“三个坚持”,即:_坚持德育为先_、坚持能力为重、坚持全面发展_。 7.《教育规划纲要》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提出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教育公平的关键是机会公平,基本要求是_保障公民依法享有受教育的权利_,重点是_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和扶持困难群体_,根本措施是合理配置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边远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加快缩小教育差距。 8.《教育规划纲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提出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把_促进人的全面发展_、_适应社会需要_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9.《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_大力发展职业教育_、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10.《教育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提出教育改革的六项任务是:_人才培养体制改革__、考试招生制度改革、_建设现代学校制度_、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 11.《教育规划纲要》提出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六大保障措施是:_加强教师队伍建设_、保

学习笔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

学习笔记: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有什么样的评价指挥棒,就有什么样的办学导向。 坚决克服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 一、总体要求 (一)指导思想 引导全党全社会树立科学的教育发展观、人才成长观、选人用人观,推动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主要原则 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 破立并举,推进教育评价关键领域改革取得实质性突破 提高教育评价的科学性、专业性、客观性 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坚持中国特色,扎根中国、融通中外,立足时代、面向未来 (三)改革目标 到2035年,基本形成富有时代特征、彰显中国特色、体现世界水平的教育评价体系。 二、重点任务 (一)改革党委和政府教育工作评价,推进科学履行职责 1.完善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体制机制。各级党委要…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学校各项工作的生命线紧紧抓在手上,贯穿学校教育管理全过程,牢固树立科

学的教育发展理念,坚决克服短视行为、功利化倾向。。 2.完善政府履行教育职责评价。 3.坚决纠正片面追求升学率倾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正确政绩观,不得下达升学指标或以中高考升学率考核下一级党委和政府、教育部门、学校和教师,不得将升学率与学校工程项目、经费分配、评优评先等挂钩,不得通过任何形式以中高考成绩为标准奖励教师和学生,严禁公布、宣传、炒作中高考“状元”和升学率。对教育生态问题突出、造成严重社会影响的,依规依法问责追责。 (二)改革学校评价,推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1.坚持把立德树人成效作为根本标准。坚决克服重智育轻德育、重分数轻素质等片面办学行为 2.完善幼儿园评价。国家制定幼儿园保教质量评估指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完善幼儿园质量评估标准。 3.改进中小学校评价。国家制定普通高中办学质量评价标准。 4.健全职业学校评价。重点评价职业学校德技并修、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育训结合、学生获取职业资格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毕业生就业质量、“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等情况;完善与职业教育发展相适应的学位授予标准和评价机制;将承担职业培训情况作为核定职业学校教师绩效工资总量的重要依据,推动健全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 5.改进高等学校评价。改进学科评估,强化人才培养中心地位,淡化论文收录数、引用率、奖项数等数量指标…纠正片面以学术头衔评价学术水平的做法,教师成果严格按署名单位认定、不随人走;探索建立应用型本科评价标准,突出培养相应专业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改进高校国际交流合作评价;探索开展高校服务全民终身学习情况评价,促进学习型社会建设。 (三)改革教师评价,推进践行教书育人使命 1.坚持把师德师风作为第一标准。坚决克服重科研轻教学、重教书轻育人等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 目录 序言 第一部分总体战略 第一章指导思想和工作方针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方针 第二章战略目标和战略主题 (三)战略目标 (四)战略主题 第二部分发展任务 第三章学前教育 (五)基本普及学前教育 (六)明确政府职责 (七)重点发展农村学前教育 第四章义务教育 (八)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 (九)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 (十)减轻中小学生课业负担 第五章高中阶段教育 (十一)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 (十二)全面提高普通高中学生综合素质 (十三)推动普通高中多样化发展 第六章职业教育 (十四)大力发展职业教育 (十五)调动行业企业的积极性 (十六)加快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 (十七)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 第七章高等教育 (十八)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 (十九)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十)提升科学研究水平 (二十一)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二十二)优化结构办出特色 第八章继续教育 (二十三)加快发展继续教育 (二十四)建立健全继续教育体制机制 (二十五)构建灵活开放的终身教育体系 第九章民族教育 (二十六)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 (二十七)全面提高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水平 第十章特殊教育 (二十八)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二十九)完善特殊教育体系 (三十)健全特殊教育保障机制 第三部分体制改革 第十一章人才培养体制改革 (三十一)更新人才培养观念 (三十二)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三十三)改革教育质量评价和人才评价制度 第十二章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四)推进考试招生制度改革 (三十五)完善中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三十六)完善高等学校考试招生制度 (三十七)加强信息公开和社会监督 第十三章建设现代学校制度 (三十八)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 (三十九)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 (四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大学制度 (四十一)完善中小学学校管理制度 第十四章办学体制改革 (四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改革 (四十三)大力支持民办教育 (四十四)依法管理民办教育 第十五章管理体制改革 (四十五)健全统筹有力、权责明确的教育管理体制 (四十六)加强省级政府教育统筹 (四十七)转变政府教育管理职能 第十六章扩大教育开放 (四十八)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 (四十九)引进优质教育资源 (五十)提高交流合作水平 第四部分保障措施 第十七章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五十一)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 (五十二)加强师德建设 (五十三)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五十四)提高教师地位待遇 (五十五)健全教师管理制度 第十八章保障经费投入 (五十六)加大教育投入 (五十七)完善投入机制 (五十八)加强经费管理 第十九章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 (五十九)加快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六十)加强优质教育资源开发与应用 (六十一)构建国家教育管理信息系统 第二十章推进依法治教 (六十二)完善教育法律法规 1

2019年咨询工程师继续教育-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70分

一、单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最终目的是()。 A.满足需求 B.产业升级 C.经济发展 D.体制改革 用户答案:[A] 得分:10.00 2.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的时间是()。 A.2014年 B.2015年 C.2016年 D.2017年 用户答案:[D] 得分:0.00 3.下面哪一项不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 A.去产能 B.去库存 C.去赤字 D.去杠杆 用户答案:[C] 得分:10.00 4.下面哪位不是西方供给学派的代表人物()。

A.蒙代尔 B.拉弗 C.罗伯茨 D.凯恩斯 用户答案:[D] 得分:1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2道题】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主要任务包括()。 A.三去一降一补 B.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C.扩大出口规模 D.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用户答案:[ABD] 得分:10.00 2.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与西方供给学派实践的不同之处在于()。 A.发展阶段 B.制度环境 C.政策手段 D.动力机制 用户答案:[BC] 得分:0.00 三、判断题【本题型共4道题】 1.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需要进一步畅通国民经济循环,形成国内市场和国外市场、工业生产与农业生产、传统产业与新兴产

业的良性循环。()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0.00 2.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将制造业等行业现行16%的税率降至13%,将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行业现行10%的税率降至9%。()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可以形象地表述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Y.对 N.错 用户答案:[Y] 得分:10.00 4.2018年,投资仍是我国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但消费的促进作用在增强。() Y.对 N.错

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论文

浅析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 近年来,人们对基础教育的理解越来越深化,基础教育改革也步步深入, 我国的基础改革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九年义务的普及、办学条件的改善、教师 在课堂中角色的变化都体现着我国基础教育改革的成就。但在改革与发展的过 程中,也出现了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第一,师资力量仍然比较薄弱。教师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题,是推行新 课程改革的关键。然而,目前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跟不上基础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近几年基础教育改革的过程中,教师创新意识的欠缺也渐渐显露出来,他们 原有的知识体系和教学理念已不能适应新形式的发展要求,教学方式和手段也 不能适应教育现代化和素质教育的要求。此外,现阶段进行的教师培训注重知 识方面, 忽视了对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教学中的相关培训和指导,因此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师资问题仍然是制约我国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关 键问题之一。 第二,班级编制不合理。我国中小学班级人数过多的问题普遍存在,在基 础教育改革中给任课教师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在美国,中小学每个课堂的人数 是我国的一半,而且他们的很多教室同时也是实验室,能够保证课堂教学的需要。而在我国,教师在推行新课程改革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新的 学习方式时,由于班级人数过多, 教师很难控制课堂,这样,教学效果势必受到影响。实验室和其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不是很方便,这就需要教师付出加倍 的精力。基础教育改革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都反映,由于工作压力太大,很多 时候都感觉没有充分的时间来研究教学。 第三,教学过程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在基础教育改革的实施过程中,教 师的确应该坚持学生主体地位,勇于探索课堂教学的最佳模式,这是新的课程 理念所倡导的。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由于教师对教育改革精神领会不透彻,教学出现了形式化的倾向, 课堂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效果并不理想。例如, 有的教师注重以各种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师生间的简单问答频繁,没有多大的价值;有的教师在课前精心编排,课内学生以表演、对话等多种形式实现 互动, 却很难与课堂知识密切联系;有的教师在课堂上过多地运用多媒体组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