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

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
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

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

(2009.09)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战略日益成为牵动整个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外界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也日益强化。2009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0周年的大庆之年,新中国外交也走过了60年不平凡的历程,此时对中国外交进行一个评估可以说适得其时。

以改革开放为分界点,60年中国外交可以大致分为两部分——前30年是反对外部威胁、巩固国家独立、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30年;后30年则是适应形势的发展和变化,为国内经济建设创造良好周边环境,促进发展的30年。60年来,中国外交在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捍卫民族尊严和利益方面的成就是值得肯定的;近30年来,中国外交在推动中国融入世界、保障改革开放、引进外资和先进经验等方面也是成绩斐然。

外交的历史命运和国家的历史命运是休戚相关的。相对于中华五千年的文明史来说,60岁的共和国还很年轻;但就现代中国外交的历史而言,这60年的外交历程却是意义非凡的。早在清代以前,历代虽有礼部、鸿胪、典属国等机关处理外事,但与近代国际关系的外交意义相去甚远。清朝立国之初,虽然礼部和理藩院有着部分外交职能,但由于清朝长期推行闭关锁国政策,这两个机构并没有发挥外交的作用。鸦片战争以后,从清朝的总理衙门、外务部到北洋政府外交部再到中华民国的外交部,虽然外交机构和机制在逐步完善,但中国半殖民地社会的性质没有变,这一时期的中国外交始终处在列强的操控之下,没有独立的外交人格。1949年新中国成立彻底改变了近代屈辱外交的状况,第一次以独立自主的外交角色登上国际舞台。经过60年的发展,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磨炼,现今的中国已经是一个熟练运用现代外交游戏规则进行现代外交的大国了。

中国外交思想现状与理论创新

中华人民共和国一贯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恪守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早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就明确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政策的原则为保障本国独立、自由和领土主权的完整,拥护国际的持久和平和各国人民之间的友好合作,反对帝国主义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中国现行宪法也明确指出:“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坚持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展同各国的外交关系和经济、文化的交流”,“为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人类进步事业而努力”。60年来,国际格局风云变幻,中国的外交政策也随之不断调整,然而,中国外交独立自主的基本立足点没有变,中国外交“和”的理念没有变,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是中国外交工作的基石。

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外交也在探索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形成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观。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认真分析了

当时的国际形势,作出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论断,并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果断地把国家的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将中国外交的重心放在为现代化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上。改革开放30年中国经济腾飞的事实检验了这一次时代观革新的正确性。如今中共中央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这两个大局出发,在“和平与发展”的表述中加上了“合作”二字,在丰富了时代观内容的同时,也为下一步中国外交的发展定下了基调。在和平与发展的年代,现有的国际体制与日益增长的全球秩序需求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围绕这一矛盾衍生出来的各种具体矛盾很多都属于非对抗矛盾及非零和博弈。解决这些矛盾的根本途径是合作而不是斗争。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全球性问题的解决也离不开中国,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深入,中国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进一步开放,扩大国际合作,中国外交需要在国际合作中谋求和平的发展环境、在国际合作中谋求自身发展。

其次,形成了“全方位外交”的外交战略。外交战略是指导一国外交的总方针,具有重要意义。建国60年来,中国的外交战略几经变迁,最初是“一边倒”,反对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然后是反两霸,侧重反对苏修;进而发展为“一条线,一大片”,缓和了同西方的关系,全力应对苏联霸权主义的威胁。冷战结束之后,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新的战略机遇期,开始从“小舞台”走向“大舞台”,从以政治外交为主的“小外交”走向涵盖政治外交、经济外交、文化外交、科技外交等多元内容的“大外交”,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大幅提升,外交为国家利益服务的效能和作用日益凸显。鉴于此,中国外交的新战略被定义为四大块: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舞台。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战略相比,新的外交战略紧扣时代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真诚地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愿望,指明了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

再次,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是中国外交理论的又一创新。纵观世界近代史上的大国崛起,无不充斥着暴力与冲突、征服与掠夺。中国的崛起却挑战了这种历史的怪圈。面对一度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用“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外交实践有力地予以回应。“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奉行防御性的国防政策,不搞军备竞赛,反对各种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永远不称霸,永远不搞扩张。”——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上全面阐述了这一理论。建国60年来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中国的经济发展是在一个相对稳定的国际环境中取得的,中国的发展离不开和平,中国对和平的期待与对发展的渴求一样迫切。中国外交应该为经济发展服务,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服务。中国既要通过维持和平来发展自己,又要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以谋求更大的发展。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是由中国文化传统决定的,也是由中国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决定的。

最后,构建了“和谐世界”理论。这是中国外交最新的理论创新。2005年4月,在雅加达召开的亚非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首次提出了“共同构建一个和谐世界”的主张。同年9月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庆典上,胡锦涛主席发表了题为《努力建立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讲话,指出构建“和谐世界”,就应该“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坚持包容精神,实现文明对话”。2006年8月,胡锦涛在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是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要求,也是我们实现和平发展的重要条件。此后,国家领导人在各种场合不断地阐释和谐世界的丰富内涵,强调构建和谐世界的重要性。构建和谐世界,就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准则,在国际事务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倡

导国与国之间政治上的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互相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在全球公共问题上相互帮助、协力解决。“和谐世界”这个命题随着时间的推移和实践,由一个概念逐步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特色鲜明并在世界上得到一定影响的中国外交新理论。“和谐世界”既是全人类共同的追求,又是对中国现实外交行动的指导方针,它的提出为中国外交特别是多边外交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同时,它也为世界各国发展对外关系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提供了一种不同以往的全球治理模式。

中国外交结构现状与实践创新

建国60年来,为了适应国内国际形势的变化,中国的外交战略布局几经调整。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积极发展与不同社会制度、不同发展水平、不同文化价值传统国家的关系,实现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此基础上,中国注重合理配置宝贵的外交资源,逐步形成了“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重要舞台”的外交战略布局。近年来,软实力的建构和议题外交等新内容也逐渐渗透到中国外交布局结构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中国外交的结构经历了传统的由线到面的转变,现在正朝着由外到内、由表及里的立体化方向发展。按照中国外交的四部分内容,中国近年来取得的外交成就与实践创新体现在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作为中国外交重中之重的大国外交经过不断调整和发展已经越来越成熟。这种成熟不仅表现在中国稳妥地应对了各种危机和矛盾,而且成功探索出保持和发展大国关系的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机制,从而为中国与大国关系的长期稳定发展提供了保证。以中美关系为例,两国关系近年来之所以保持持续健康的发展势头,其重要原因在于双方构建了一系列战略合作体制,如2009年7月举行的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这种战略对话机制对中美减少误解、扩大共识、增强互信、促进合作颇有裨益。此外,中国还致力于建立同大国之间面向21世纪的新型关系,1996年,中俄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2001年,中俄签署《睦邻友好合作条约》,将“世代友好”的和平思想用法律形式固定下来。1997年,中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表明两国愿共同积极寻求发展一种长期稳定的、合作性而非对抗性的关系。1998年,中国与欧盟建立建设性伙伴关系,与日本建立友好合作伙伴关系。这些举措为中国构筑了有利的大国关系框架,为大国外交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第二,发展睦邻友好外交,营造了稳定的周边环境。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始终把发展与周边邻国的关系置于外交工作的首要位置。贯彻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加强同周边国家的睦邻友好和务实合作,以积极友善态度处理与邻国间存在的历史遗留问题。中俄边界的成功划定,成为中国与邻国解决这类问题的典范。目前中国已经同绝大多数陆上邻国解决了边界问题。此外,中国还积极推进东亚地区一体化,倡导开放性地区合作,积极参与地区性多边对话,创设了上海合作组织这一区域合作平台,在解决朝核问题的过程中创设了六方会谈机制,为东北亚地区的稳定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周边外交政策的根本在于营造长期和平稳定的周边国际环境,谋求与周边国家的共同发展与繁荣,目前,中国与邻国的关系从睦邻友好走向了伙伴关系,并且在互利共赢的合作过程中,这种关系不断发展巩固。仅以东盟为例,1978年中国与东盟贸易额仅为8.59亿美元,2007年猛增到2025.5亿美元。中国对东南亚国家的贸易有巨额逆差,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给东南亚国家的发展提供了机遇。

第三,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友好合作,巩固了传统友谊。中国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历史上有着共同的遭遇,今天又面临着发展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共同课题,彼此拥有广泛的共同利益,在国际政治中有相似的立场。在过去几十年的相互关系中,中国与广大的发展中国家互相支援,中国的发展得到了众多发展中国家的帮助,发展了的中国也对发展中国家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进入21世纪以来,以中国、印度、巴西、俄罗斯“金砖四国”为代表的一批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成为当今世界经济发展的新引擎。中国与新兴发展中大国初步探索出了一条相互协商、互利共赢的新途径,已经形成了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战略合作关系。2006年1月,中国政府发表了《中国对非洲政策文件》,提出了中国愿与非洲建立和发展政治上平等互信、经济上合作共赢、文化上交流互鉴的新型战略伙伴关系。以共同举办中非合作论坛为代表的中非关系新发展为今后中国与发展中国家的关系开启了新局面。现存国际秩序仍有诸多不公正不合理之处,中国与广大发展中国家已成为推动国际秩序向着更加公正、合理方向发展的主要力量。

第四,多边外交成为中国外交积极开拓的重要领域。近年来,特别是“和谐世界”理念提出之后,中国的多边外交呈现出了蓬勃发展的态势,中国参与多边外交的方式更加多样,成效更加显著。中国逐步建立、积极拓展、有效利用了以越来越多的国际组织或会议为载体的多种形式的多边合作机制,采用了以多边首脑外交、多边政府外交、多边政党外交、多边军队外交和多边民间外交等越来越多的不同形式,更加广泛地参与了多边经济、社会领域的各项活动,在环境、粮食、预防犯罪、禁毒、难民、妇女等全球性问题上发挥出越来越积极的作用。中国更全面、更深入地参与了联合国及其他国际组织的活动,发挥了自己的作用,积极参与、大力推进了区域性国际组织的发展,致力于构建新的多边外交区域制度平台。在多边的舞台上,积极发展同大国间的多边合作,并进一步加强了同发展中国家的传统友好合作关系,在地区事务和全球事务中发挥了更加重要的影响力,为中国经济发展营造了和平友好的国际环境,在合作与共赢中实现了国家利益。

第五,软实力建构成为中国外交的一项重要内容。“软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家通过自身吸引力,而不需要诉诸武力威胁或经济制裁,以实现自身发展的非物质力量。近年来,中国“内强素质,外塑形象”,在日益增强的经济实力基础上凭借自身的文化影响力、外交魅力以及在国际舞台上的表现,成功地塑造了“负责任的大国”这一良好的形象。除了经济的稳定增长、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中国政府在应对危机时的卓越表现等因素外,中国外交在中国国际形象建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具体表现在中国的文化外交、论坛外交以及对外援助等方面。文化外交是一国软实力建构的重要手段,中国通过设立孔子学院加强汉语传播、建立海外文化基地、开展“文化年”以及促进中外青年友好交流等多样的文化活动积极推进文化外交,在国际上有效传播了中国的文化形象。近年来,特别是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积极参与多边论坛,同与会国商议解决全球热点问题,并在其中发挥了关键作用,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影响力。对外援助对于一国软实力的提升也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随着国家实力的不断增长,中国对外援助的力度也在不断增强,在重大灾害突发需要国际救援时,中国总是在第一时间伸出援助之手,仅2005年一年,中国就向20个国家提供了26笔人道主义援助。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也始终把援助其他发展中国家,帮助其实现可持续发展视为己任,在技术和经济方面提供力所能及的援助,这一切都增强了中国的亲和力,为中国赢得了世界人民的尊重。

第六,积极开展议题外交,分享国际话语权。所谓议题外交,就是指一国主动制造或参与国际热点议题,并提出自己的主张,以提升本国国际影响力,掌握国际话语权的外交行为。

随着国家实力的增长,中国外交开始努力改变中国在国际文化结构和世界话语体系中的弱势地位,在积极融入全球体系的同时努力改变自身在国际政治经济秩序中所处的被动地位,提高自身的制度认知能力和创新能力。主办中非论坛北京峰会、举办奥运会、申办世博会和亚运会、举办全球智库峰会等都是中国制造国际热点议题的有益尝试;积极解决朝核问题、应对全球金融危机、开始参与全球治理等都是中国参与国际热点议题的具体实践;G20峰会上中国提出改革国际金融秩序的六项主张,中国围绕铁矿石定价问题进行的谈判等,都显示了中国在提升国际话语权方面的要求和决心。虽然中国的议题外交尚处在起步阶段,但已经取得的成就令人鼓舞,这是中国由大国走向强国的必由之路。

第十一次使节会议精神和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

第十一次驻外使节会议于2009年7月17日至20日在北京召开,会议围绕着应对金融危机这一核心议题展开。胡锦涛主席在会上发表重要讲话强调,中国外交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不断提高外交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营造良好国际环境和外部条件。

不断提高外交工作能力和水平,努力使我国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经济上更有竞争力、形象上更有亲和力、道义上更有感召力,这“四个更有力”给中国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做好未来外交工作提出了要求,也指明了方向。

首先,在政治上更有影响力,这是对中国外交整体实力提出的要求。建国60年来,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为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作出了积极贡献。在这个过程中,中国的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外交已经从“小外交”走上了“大外交”,从政治外交扩展到经济、金融、文化、教育、科技、体育、军事外交,中国的公众外交和公共外交也越来越活跃。中国外交的舞台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广阔;中国外交能够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为世界和平与发展所贡献的力量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巨大;中国人民对外交的关注也从来没有像如今这样深切。中国外交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时期。在这种背景下,总书记在“四个更有力”中强调“政治上更有影响力”,无疑为中国外交在新的起点上,“百尺竿头,更进一步”,指明了方向。

其次,在经济上更有竞争力,这是为了使中国外交更好地服务国内发展大局提出的要求。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坚定不移地推进体制改革,毫不动摇地促进对外开放,取得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由温饱不足向总体小康的历史性跨越,赢得了中国在国际经济社会中影响力和地位的空前提高,中国经济社会的面貌从此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国民经济上大台阶,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实现了由弱到强的巨大转变,经济总量居世界位次稳步提升。中国1978年刚实行开放时,国际贸易总额才206亿美元,2008年这一数字达2.46万亿美元,中国同各国合作的规模、深度和广度前所未有。经济总量的加速扩张大大缩小了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的差距。30多年来,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的位次由1978年第10位上升到目前的第3位,仅次于美国、日本。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外交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正因为此,总书记在“四

个更有力”中强调“经济上更有竞争力”,无疑也为中国外交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服务国家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

再次,形象上更有亲和力,这是为了使中国外交更好地树立国际形象而提出的要求。中国是一个主张和平发展、和谐发展的国家。在国内,中国重视构建和谐社会,在国际,中国主张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2005年9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联合国庆祝成立60周年的首脑大会上指出:“在人类漫长的发展史上,各国人民的命运从未像今天这样紧密相连、休戚与共。共同的目标把我们联结在一起,共同的挑战需要我们团结在一起。让我们携手合作,共同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而努力!”中国外交围绕着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如今,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越来越多的国家和人民接受了和谐世界的理念和主张。中国在世界上的和平形象和负责任大国形象,也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总书记在“四个更有力”中强调“形象上更有亲和力”,主张要同世界各国一道推动建设和谐世界,致力于同世界各国相互尊重、扩大共识、和谐相处,同各国深化合作、共同发展、互利共赢,积极倡导多边主义,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推动国际文化交流,实现共同繁荣。无疑也为中国外交在新的起点上更好地树立国家的和谐形象,致力于建设和谐世界指明了方向。

最后,道义上更有感召力,这是为了从根本上提升中国外交软实力提出的要求。由于受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中国在对外交往事务中,本着永远不称霸、不干涉别国内政的原则,从来不把自己的主张强加给别国,在“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以邻为伴,与邻为善”等外交理念和方针指导之下,中国外交不仅重视同世界所有国家发展友好合作关系,平等民主地处理国际关系,而且在国际交往中,中国外交处处体现着以人为本的思想,如大力支持发展中国家,尤其是支持非洲贫穷落后国家的发展,主动开展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积极开展国际维和、国际援助和国际人道主义救助,平时中国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世界各国领导人间的贺电、慰问电经常见诸媒体,这些外交努力,大大提升了中国的感召力,如今中国外交已经由小舞台走向大舞台、由小外交走向大外交、由小合作走向大合作,在这个过程中,与中国建立和发展战略伙伴关系的国家越来越多,中国的朋友遍天下,这也应了“四海之内皆兄弟”那句话。在这种外交氛围中,总书记在“四个更有力”中强调“道义上更有感召力”,无疑也为中国外交在新的起点上加强公共外交和人文外交指明了方向。

中国外交未来的发展战略

从2008年到2009年,有两件大事加速了中国国际地位的提升。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获得了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可,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全新的大国形象。金融危机的爆发冲击了现有的国际金融和国际关系格局,各国的实力对比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的表现备受世界各国瞩目,外界对中国抱有极高期待。然而,这些期待和评价的到来比我们预想的要早,一些潜在的矛盾和问题被较早地提上了议程,中国外交不得不提前面对这些困难并加以解决。

中国外交在相当长的时间里是内向化的。虽然建国60年来中国的经济获得了飞速发展,但中国内部仍受到巨大挑战,三大问题制约着中国外交的发展。首先是政治稳定问题,发生在拉萨的“3?14”事件、发生在乌鲁木齐的“7?5”事件都反映了这一问题的紧迫性和严重性。其次是经济现代化问题,中国的经济发展很不平衡,区域之间、城乡之间的经济发展水

平有很大差异,这种差异影响着中国经济的整体发展。第三是统一问题,虽然海峡两岸关系目前维持了稳定发展的良好局面,但台湾问题关乎中国的核心国家利益,在没有实现中国完全统一之前,这一问题始终牵制着中国外交的精力和物力。不解决以上三大内部问题,中国外交在向外进取的过程中很难做到轻松上阵。除此之外,中国的综合实力发展还不够,2008年美国的国内生产总值是14.26万亿美元,而中国这一年的国内生产总值是4.34万亿美元,虽然中国的这一数字已经接近日本,但与美国相比仍有很大差距;在军事、科技、文化软实力等方面,中国同美国的差距更大。因此,面对外界对中国的过高评价和期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在内部的三大问题解决之前,中国的外交战略仍应趋于保守。只有等外部矛盾酝酿成熟,内部矛盾基本解决,中国的国内生产总值也达到20万亿美元以上的时候,中国才能成为真正有影响力的大国。

当前中国外交在同世界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三对矛盾已经显现。

首先,在主观上,中国对自身的身份认同存在内部冲突。国家身份对国家界定利益、确定战略和执行政策都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国家战略的两难选择往往是国家基本身份的不确定性和不同身份之间的张力造成的,是国家基本身份发生变化之时被认知的身份和实际身份之间的差距造成的。如果说中国过去是国际体系之外的成员,甚至被视为体系的挑战者的话,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已经逐渐地融入到了体系中,成为体系内部的重要成员。目前,中国自我定义为发展中国家,但很多具体的利益又和发达国家趋同。中国在现有的国际体系权力结构中处于重要位置,但在现有国际制度结构中却处于弱势地位,中国以何种身份继续融入现行国际体系,以何种身份要求改造现行的国际秩序,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成为中国外交主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中外对中国的认知差异问题已经凸显。外国人习惯从集体的角度看中国,看到的是中国GDP总量,是中国日益增长的力量;中国人习惯从个人角度看中国,看到的往往是个体之间的差异,看到的是问题。基于对中国国情的认知差异,中外对中国身份定位也有很大不同,如何让外国朋友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减少对中国实力增长的误解和恐惧,如何让中国实力的增长转化为合理的国际权力与国际话语诉求,给中国一个内外都比较容易接受的国际身份定位,这同样是中国外交必须面对和思考的问题。

再次,在客观上,中国内外政策互动的问题更加突出。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国际制度国内化和国内问题国际化的趋势比以往都更加明显,信息化时代的外交活动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公开透明。中国3亿网民的出现成为一支体现外交民意的新兴力量,中国外交在获得更广泛关注的同时,中国与外部政策的互动越来越受到来自内部各方的民意制约。如何平衡内外的压力,协调各方的利益诉求,成为制定下一步外交政策面临的难题。

为了使中国外交更好地解决上述矛盾,与世界互动的同时更有力地维护自身的利益,以下原则可以作为参考:

第一,应该全面地认识中国国情,在国际体系中对中国进行合理定位。既不妄自尊大,也不妄自菲薄。在发展中树立国际责任意识,积极参与全球治理、加强国家软实力建设、通过制造和参与国际热点议题,增强中国外交的政治影响力。

第二,应该清楚地认识到随着中国海外利益的扩展,中国外交“走出去”越来越有现实

意义,应不断加强外交的政策能力和国家能力建设,加强国防现代化,特别是加强远洋海军的建设,同时提高国家的非军事干预能力,为中国扩大对外开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

第三,创造有利于提升中国经济地位的国际贸易、国际金融和国际产业分工体系,提升中国在体系中的发言权和决策权,增强中国经济的竞争力。

第四,正确认识中国外交新的国内政治背景,努力协调更广泛的参与部门和更多元的利益诉求,面对非传统的参与者,应该加以适应。

第五,积极推进中国外交的立体化发展,加强外交的协调作用,积极开展公共外交、文化外交、多边外交等,在外交过程中充分考虑客体的情况制定合理的外交策略,在和谐互动中传播中国良好的国际形象,增强中国外交的形象亲和力。

第六,高举和平发展大旗,坚持国际正义,在西方主导话语权的大背景下,积极发出中国声音,注重参与策略,在西方国际规范、中国国家利益、发展中国家利益之中寻求平衡点,增强中国外交的道德感召力。(金灿荣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教授;董春岭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博士)

文章来源:《当代世界》2009年第9期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 外交政策:总体始终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每个阶段有所调整。 第一阶段:新中国成立——50年代中期 面临环境:美国的孤立敌视政策 外交目标:争取国际社会的承认 外交政策:外交三大决策,“一边倒”“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重点是发展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 1、基本肃清了帝国主义在华的特权,巩固了新生的政权; 2、与几乎所有的社会主义国家建交(南斯拉夫除外,受苏南关系的影响)与一 些民族主义和北欧的国家建交; 3、赢得了朝鲜战争的胜利,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显示了新中国的地位和作用; 4、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受到国际社会的认可和赞誉。 第二阶段:50年代中期——60年代末 面临环境:世界动荡、分化、改组;中苏出现分歧并扩大;国内全面开始建设社会主义 外交目的:推进世界革命 外交政策:放弃“一边倒”的政策,提出依靠广大的亚非拉国家,反对帝国主义,重点是发展与广大的亚非拉国家的关系 该阶段成果; 1、与包括法国在内的20多个国家建交 2、由于中国的睦邻友好政策,用大约十年左右的时间基本解决了与接壤国家的 陆上边界问题和华侨的双重国籍问题。 3、中法(1964年建交)建交使该时期的重要成果。 该时期外交特点: 1、夸大了广大亚非拉国家的力量对世界的形势估计过于乐观,并带有强烈的意

识形态色彩(而不是以国家利益为外交政策的依据) 2、该时期的外交树敌过多,具有四面出击的特点,但是总体来说,中国外交还 是不断前进的。 第三阶段:60年代末——70年代末 面临环境:中苏严重对峙,中美关系开始缓和 外交目标:缓解苏联的威胁,改善所处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一条线”“一大片”的联美反苏政策。一条线,即按照大致的纬度画一条线连接从美国到日本、中国、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和欧洲的战略线。一大片即并团结该战略线以外的国家,就是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共同反对苏联的霸权主义。 该阶段成果: 1、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席位,1972年中美关系改善; 2.70年代中国同70多个国家建交基本完成了与西方国家的建交过程形成第三次建交高潮,至1979年底已与120个国家建交,国际地位日益提高。 第四阶段:80年代——90年代 面临环境:国家局势缓和,中国开始启动改革开放; 外交目标: 为国内的经济建设创造一个有利的国际环境; 外交政策: 1、继续坚持独立自主的原则,同时又赋予了新的内涵; 2、科学判断战争与和平的形势(提出和平与发展两大主题) 3、开展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政策; 3、确立了对外开放为长期的基本国策; 4、以“一国两制”来促进国家统一; 第五阶段:21世纪以来 面临环境:国际多极化、民主化趋势加强 外交目标:中国获得国际社会的认可,积极谋求建立新型的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提出“和谐世界”的理念。 综述 外交政策必须服从国家总的形势和国家利益的需要,服从于现代化建设的大局,故国家利益的需要是其唯一的依据,而不是以意识形态和政治色彩的为依据。

一 中国外交发展阶段

一中国外交发展阶段: 联苏反美(一边倒):1949-1960 反美反苏(两面开弓):1961-1971 联美反苏(一条线、一大片):1972-1981 不结盟的独立自主:1982- 二毛泽东“中间带理论” 1946年8月,毛泽东首次提出“中间带理论”:美苏之间有辽阔的地带,这里有欧、亚、非三洲的许多资本主义国家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美国在压服这些国家之前是谈不上进攻苏联的。1956年苏伊士运河事件中,毛泽东又意识到有两个中间地带:一部分是亚洲、非洲、拉丁美洲的广大经济落后的国家,一部分是指以欧洲为代表的帝国主义国家和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两部分都反对美国的控制。在东欧各国则发生反对苏联控制的问题。这些都是中国可以联合的力量。 三“独立自主不结盟”的政策 主观认识:①中国领导人对战争与和平问题的认识经历了从战争与革命到和平与发展的转变 ②中美交往过程中发现结盟和建立外交关系不一定是维护国家利益的最佳选择 客观形势:①国家工作重点转移 ②一条线政策出现偏差,已到非要纠正不可的地步,重新强调独立自主不结盟 四“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政策 不抗旗:中国仍走社会主义道路,但不取代苏联的旗手位置 不当头:中国是第三世界最有影响的国家中国坚决不当这个头 不树敌:在东欧国家出现政局变化时坚持不干涉内政,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同他们发展关系 不对抗:与西方国家发展关系时,在涉及国家主权与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不寻求和他们的对抗 超越意识形态:在处理国际关系时,仍坚持1982年以来的超越意识形态,不以意识形态化线的这种做法 适当超脱:在涉及和我国国家利益和利害关系不大的一些国际热点问题上采取一种适度超脱的态度 从国际关系角度,谈谈新中国成立的历史意义1、新中国的成立对国际形势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产生了直接影响,从根本上改变了旧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展了新中国独立自主的外交,开创了中国对外关系的新纪元。2、引领着国际的政治潮流,打击了国际帝国主义,加强了社会主义力量,鼓舞着亚非拉人民的解放斗争。简述新中国建立初期的主要外交政策1、另

15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doc

江苏省阜宁中学2010届历史一轮复习教学案 必修一·专题五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 考点二、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内容标准】 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概括我国在外交方面所取得的重大成就。 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探讨其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教学要求】 1.简述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基本史实。 2.概括中国20世纪70年代的重大外交成就。 3.感受新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4.了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主要史实。 5.探讨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6.认识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和平,也有利于各自的社会经济的发展。 【考试说明】 20世纪70年代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2、中美关系正常化; 3、中日建交; 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考点解读】 1、中国恢复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71年,中国国际地位提高的最主要标志。) (1)背景 ①20世纪70年代,广大发展中国家取得独立并在国际事务中成为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 ②美国坚持了20多年的孤立新中国的政策逐渐破产; ③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日益提高,越来越多的国家,特别是第三世界的国家,要求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根本原因) ④是中国长期坚持和平外交的结果。 (2)重返联合国的经过 ①美国“双重代表权”方案的破产。 ②联合国2758号决议: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3)意义

①这是美国孤立中国政策的破产,是中国外交事业的重大胜利. ②它使中国在国际事务中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中国的国际地位进一步提高. ③它大大地增强了第三世界在联合国的力量. 2、中美关系正常化(70年代外交突破的关键) (1)原因:70年代中美关系的改善是中美两国的共同要求 美国方面:①中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根本)②孤立中国政策的失败③与苏联争霸中处于守势(直接)④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 中国方面:①有利于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②有利于牵制和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③有助于实现和平解决台湾问题 (2)、经过(最敏感问题:台湾问题) ①“乒乓外交”,以民促官。(1971第31届世乒赛,日本)②基辛格秘密访华:1971年7月 ③尼克松访华:1972年2月,尼克松访华,在上海签订《中美联合公报》,标志着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美国声明“美国认识到,在台湾海峡两边的所有中国人都认为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美国政府对这一立场不提出异议”。 ④1978年,《中美建交公报》: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 ⑤中美建交:1979年1月1日,两国关系实现了正常化。 3、中日建交(最敏感问题:历史问题) (1)原因 ①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对日本国内产生影响(根本)②中美关系的改善直接促进了中日关系的改善(直接)③日本许多对华友好政党和团体的推动 (2)过程 ①田中角荣访华:1972年9月②中日建交:1972年9月,田中角荣访华期间,双方签署了两国建立外交关系的《中日联合声明》,“日本方面痛感过去由于战争给中国人民造成重大损失的责任,表示深刻反省。日本政府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的惟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这样,日本早于美国与中国正式建立外交关系。③1973年,中日两国互设大使馆,互派大使。 (3)阻碍中日关系的问题 ①日本政要参拜靖国神社②日本不承认侵略历史,篡改历史教科书③日本不承认南京大屠杀④慰安妇问题 4、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对国际关系产生的重要影响。 (1)中美关系正常化的意义 ①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新篇章。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②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打破了中国50年代以来的外交困境,许多资本主义国家与我国建立了外交关系 (2)中日关系的改善的意义 ①、结束了长期敌对的历史,揭开了两国友好交往的新篇章。②、有利于促进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缓和世界紧张局势。

中国外交战略

中国外交战略 新中国外交的指导方针和差不多原则 毛泽东和邓小平的外交思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进展观是中国对外工作的指导方针 为了同旧中国的半殖民地外交一刀断,爱护新中国的独立和主权,19 49年春夏之际,毛泽东提出“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另起炉灶”,“打扫洁净房子再请客”,是指:往常对国民党政府同各国政府建立的旧的外交关系一律不予承认,对驻在旧中国的各外国使节只当作侨民对待,而不作为外交代表;对旧中国同外国签订的一切条约和协定都要进行重新审查处理,把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努力和特权逐步进行肃清,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和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同世界各国建立新的外交关系。“一边倒”是指:倒向社会主义一边。这是因为,在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时期,国际上显现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同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尖锐斗争的局面。美国站在中国人民的对立面,支持蒋介石打内战。而苏联对中国人民的革命长期给予同情和支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我们就不能不考虑到:新中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对新中国进行武装干涉的可能性,这就决定了新中国同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各国联合的必要性。因此,毛泽东在《论人民民主专政》一文中公布宣布新中国倒向社会主义一边。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全方位的对外开放方针,我们不仅要向社会主义国家开放,也要向资本主义国家开放;不仅同进展中国家,也要同发达国家进展友好合作关系。如何处理意识形状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同国家利益之间的关系,成为我们党在对外交往中面临的重大理论和实践咨询题。邓小平同志从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有利的国际环境和拓展对外关系新局面的大局动身,明确提出“考虑国与国之间的关系要紧应该从国家自身的战略利益动身”,“不去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的差别”,“以自己的国家利益为最高准则来谈咨询题和处理咨询题”。(12)这就为我们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国家关系和党际关系中的意识形状咨询题提供了明确的指导方针。所谓不计较社会制度和意识形状差异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当代大学生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 摘要:进入新时期,国际格局发生沧海桑田之多重变化。中国和平崛起,革旧寻新,前所未有地靠近世界舞台中心,前所未有地接近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目标。十八大召开以来,中国在大战略视角下展开外交 战略的新布局,给世人展现出清新而强有力的外交新貌。当代大学生作为日后社会发展的中坚力量,如何理解、如何全面理解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将从什么是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当代大学生的理解、当代大学生如何更加全面的理解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国外交战略布局大战略 一、中国外交战略的基本涵义 经过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和经济实力积累,中国经济总量已跃居 世界第二,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服务贸易第三大进口国和第四大出口国,从而为拓展外交空间奠定了坚实基础。当前,中国处于国内体制改革和外交战略转型的双重机遇期,需要研究如 何扮演大国角色,在经济实力和实际影响力之间实现有效的相互转化,构筑稳定的国际环境,进而实现国家利益。在这种背景下,中国外交既要有延续性,又要开拓新思路。十八大以来, 新一届政府更加强 调外交的“顶层设计”和“统筹协调”,在大国外交、周边外交、发展中国家外交和多边外交等方面进行整体布局,外交工作更加精细, 外交活动所要维护的国家利益更加复杂。[1]因此,在理论层面上强 化对中国外交战略布局的认知是十分必要的。 1、“大战略”及“中国大战略”的概念定位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来,狭隘的战略观念不能适应大规模战争的需要,人们对战略问题进行了更为深入的思考。进入20世纪20年代,随着科技和现代工业的发展,军队日益机械化,战争的前方和后方联系日 益紧密,战略家对战争的思考在空间和范畴上更加扩大,战略研究开 始进入经济、政治等领域, 大战略的概念应运而生。“大战略”来源 已不可考, 但最早系统阐述的学者是利德尔·哈特,他将大战略定义 为“协调和集中国家的全部资源用于实现由国家政策规定的在战争中

简述新中国外交发展的几个阶段

新中国外交政策发展历程和背景 一、50年代历程 1方针政策: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为此,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的三条方针。 2、背景:国际方面⑴以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国家对新中国采取经济封锁、外交故里、军事包围和威胁.国内方面⑴新中国成立,是中国能够执行独立自主外交的前提⑵政权急待巩固,经济急待恢复,创造和平的建设环境 二、60年代历程 1方针:“两个拳头出击” 2、背景:60年代国际形势变化的特点是大分化、大动荡、大改组。从苏共二十大开始,苏联推行霸权主义政策,中苏关系急剧恶化,美国也也继续推行敌视中国的政策。为捍卫国家主权,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实行了这样的外交政策。 三、70年代历程 1、方针:“一条线、一大片”、三个世界的提出 2、背景:苏美两个超级大国的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苏联的方向发展。苏联凭借其迅速膨胀起来的军事实力到处伸手,而美国由于侵越战争拖累,力量相对削弱。苏美争霸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美国为集中力量对付苏联的挑战,谋求从越南脱身,寻求同中国接近。 四、80年代至今

1、方针:无敌国外交政策调整: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实行不结盟政策,全面对外开放 2 背景:中国外交方面从幼稚开始走向比较成熟。 外交定义: 国家以和平手段对外行使主权的活动。通常指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外交部长和外交机关代表国家进行的对外交往活动。 外交的活动形式: 外交的活动形式多样,主要有访问、谈判、交涉、缔结条约、发出外交文件、参加国际会议和国际组织等。 外交过程: 在外交过程中,不是取悦别人,而是怎么样从他身上得到利益,同样外交不是政治游戏的筹码,,外交的实质是合作学习对立三个不同的属性。- 3、主要成就:①新中国成立第一年就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②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解决中印之间的国家准则,也成为解决国家之间的基本准则,反映了我国外交的政策的成熟③日内瓦会议凸显了我国作为世界五大国的地位④万隆会议提出的“求同存异” 主张,不仅是的万隆会议成功召开,而且成为“万隆精神”的核心内容。中国联合国恢复合法地位5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并建立外交关系③ 中日建立外交外交关系6形成了建国以来的建交高潮。7 至今成就,

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

中国外交现状与发展战略 随着中国国际地位的上升,中国的外交政策及战略日益成为牵动整个国际格局变化的重要因素,外界对中国外交的关注也日益强化。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稳步推进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不断完善,中国外交也在探索实践中形成和发展了自己的理论,取得了丰富的成果,这些理论创新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形成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观。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同志认真分析了当时的国际形势,并提出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果断地把国家的发展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如今中共中央从世界形势的变化和中国国内形势的变化这两个大局出发,在“和平与发展”的表述中加上了“合作”二字,在丰富了时代观内容的同时,也为下一步中国外交的发展定下了基调。 2形成了“全方位外交”的外交战略。中国外交的新战略被定义为四大块: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外交是舞台。同新中国成立以来的外交战略相比,新的外交战略紧扣时代主题,内容更加丰富全面,更具开放性和包容性,真诚地表达了中国愿与世界各国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友好合作关系的愿望,指明了未来中国外交的发展方向。 再次,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的道路。面对一度甚嚣尘上的中国威胁论,中国用“始终不渝地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论和外交实践有力地予以回应。“中华民族是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始终是维护世界和平的坚定力量。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是由中国国情决定的,是由中国文化传统决定的,也是由中国适应世界发展潮流决定的。 最后,构建了“和谐世界”理论。这是中国外交最新的理论创新。构建和谐世界,就要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恪守国际法和公认的国际准则,在国际事务中弘扬民主、和睦、协作、共赢的精神,倡导国与国之间政治上的相互尊重、平等协商,经济上互相合作、优势互补,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在全球公共问题上相互帮助、协力解决。 中国外交未来的发展战略 北京奥运会的成功举办使中国30多年来的经济发展获得了世界各国的一致认可,在国际舞台上树立了全新的大国形象。金融危机的爆发冲击了现有的国际金融和国际关系格局,各国的实力对比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在应对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的表现备受世界各国瞩目,外界对中国抱有极高期待。然而,这些期待和评价的到来比我们预想的要早,一些潜在的矛盾和问题被较早地提上了议程,中国外交不得不提前面对这些困难并加以解决。 当前中国外交在同世界进行互动的过程中,三对矛盾已经显现。 首先,在主观上,中国对自身的身份认同存在内部冲突。目前,中国自我定义为发展中国家,但很多具体的利益又和发达国家趋同。中国在现有的国际体系权力结构中处于重要位置,但在现有国际制度结构中却处于弱势地位,中国以何种身份继续融入现行国际体系,以何种身份要求改造现行的国际秩序,最大程度地维护自身的利益,成为中国外交主观上需要解决的问题。 其次,中外对中国的认知差异问题已经凸显。外国人习惯从集体的角度看中国,看到的是中国GDP总量,是中国日益增长的力量;中国人习惯从个人角度

当代中国外交-笔记

中美 2.简述新中国成立以来中美关系的演变; 答:(1)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初期50年代,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上封锁,军事上威胁,政治上孤立的策略 (2)第二阶段:60年代中美关系时好时坏。美国对中国采取武力威胁和拉拢的双面政策,妄图使中国倒向自己一边。而中国站在中立立场上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对美国的进攻都予以坚决的反击。 (3)第三阶段:70、80年代,79年中美建交,握手言和。 (4)第四阶段:90年代至今,中美互利和互相竞争,在许多问题上仍存在较大分歧。 3.简述中美建交的背景及其过程及其影响。 1)背景:美国方面:①70s中国国际地位提高,②“遏止和孤立”政策失败,③陷入越战泥潭;中国方面:①苏联陈兵中国北方边境,②有利于改善中国地位,③解决台湾问题,实现中国统一 2)过程:①乒乓外交:毛泽东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打开了两国人民友好往来的大门。②1971年7月8日,基辛格在访问巴基斯坦期间,秘密访华。7月9日至11日,周恩来同基辛格进行了会谈揭开中美建交序幕。③1972年2月21日,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2月28日,中美签订了《上海公报》,奠定了两国关系正常化的基础。④1978年12月15日,中美《中美建交公报》发表,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中国唯一合法政府。1979年1月1日《中美建交公报》正式生效,中美正式建交。 3)影响:①结束了长期的对话,开始了两国关系的新阶段。 ②提高了两国的战略地位,改变了国际战略格局,对亚太地区的和平与稳定有重大的意义。 ③有利于两国的经济、贸易、科技、文化、金融等各方面的交流与发展。④中国处于美苏之间的关键性制衡地位,使中国战略地位空前提高。⑤尼克松访华,促使西方国家同中国建交,形成中国外交史上第三次建交高潮。 简述中美关系中的三个联合公报; 答:(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应周恩来总理的邀请访华。尼克松访华期间,中美双方于1972年2月28日在上海发表了《中美联合公报》(“上海公报”),标志着中美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 (2)1979年1月1日,中美两国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系,美国宣布断绝同台湾的所谓“外交关系”,并于年内撤走驻台美军,终止美台《共同防御条约》(即“断交、废约、撤军”)。 (3)1982年8月17日,两国政府发表《中美联合公报》(“八?一七公报”),美方承诺“它不寻求执行一项长期向台湾出售武器的政策,它向台湾出售的武器在性能和数量上将不超过建交以来近几年的水平,准备逐步减少它对台湾的武器出售,并经过一段时间导致最后解决”。 中国对美政策的演变 第一,联美反苏的“一条线”政策(1971-1982)。 第二,独立自主的“不结盟”政策(1982-1989)。 第三,“韬光养晦”政策(1989-2000)。 邓小平提出战略策略: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

关于中国外交的论文

篇关于中国外交的论文,急需, [ 标签:中国外交,论文 ] 匿名回答:1 人气:311 解决时间:2009-11-02 11:11 满意答案好评率:100% 新时期中国外交不仅在外交指导思想上不断完善与发展,而且在实践中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不断提高同国际社会交往的本领”、“掌握处理国际事务的主动权”,中国外交更加主动、更加灵活、更加适应时代的发展和需求,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在对外关系实践中不断发展,表现出新的特点。 一、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的发展道路是一条和平发展道路,提出了构建和谐世界的理念。这是新时期中国外交最大的特点 和谐世界的思想是中国向世界表明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政策宣言。中国不仅希望和平,而且追求在和平的基础上缓和国家间关系。我们不仅考虑自己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考虑自身经济发展与其他国家的关系,争取与它们共同发展和繁荣。中国政府在建立多极世界、维护世界和平战略思想的指导下,提出了中国走和平发展的道路,这不仅对世界和平作出了庄严的承诺,而且也成为中国外交的重要指导思想。它明确了中国自身发展与外部关系是一个和谐相处的关系。 中国的经济发展需要一个和谐的世界。中国改革开放30年来。已经开创出一条既适合本国国情又适合时代特点的战略道路:在同经济全球化相联系而不是脱离的进程中独立自主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是一条和平发展的新道路。中国和平发展就是要充分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努力发展和壮大自己。同时又用自己的发展,维护世界和平。中国的发展不会妨碍任何人,也不会威胁任何人,也不会牺牲任何人。中国现在不称霸,将来强大了也永远不会称霸。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在维护世界和平中发展自己、又以自身发展促进世界和平的道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道路;一条勇于参与和平国际竞争又坚持广泛合作的道路。中国选择这条道路,就是要顺应时代潮流,在平等互利的基础上发展同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实现互利共赢;就是要超越传统模式,坚持主要依靠中国自身的力量和改革创新,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实现全面、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和谐世界”是中国既往外交思想的深化。“建设和谐世界”的核心是“和谐共处”。“和谐共处”相对于“和平共处”,是“更上一层楼”了。它不仅要求维护和平,实现“和平共处”,而且要超越和平,促进和睦、合作和共同繁荣,实现“和谐共处”。中国是一个致力于国际和平事业的负责任的大国。中国的和平发展已经并且必将是对世界和平与发展的贡献。中国的和平发展将是推动国际秩序朝着公正合理方向演进的重要因素。 二、“执政为民”、“外交为民”的外交工作指导思想更加明确,是新时期中国外交的一个显著特点 随着中国经济的迅速增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外交政策以捍卫国家经济利益为内涵,以维护国家的尊严、主权和领土的完整为底线,采取了灵活而不僵化,抗争而不对抗的外交思路。在外交实践中大力贯彻“以人为本、外交为民”理念。 “外交为民”是中国外交这几年来最大的变化之一。中国的外交工作,在民间一度被误解为只处理国家大事的活动,与老百姓似乎无关。但现在我们看到,从2003年9月开始,中国外交部不仅有了对外“开放日”,老百姓可以走进神秘的大厦去参观。而且外交部公开了一批已失去保密价值的外交档案,公民可以自由查阅;外交部长在网上与网民交流,回答网民提出的问题。所有这些,都体现出新时期外交工作朝着“以人为本,外交为民”方向迈进的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当前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战略的变化 摘要: 新中国成立半个多世纪以来,中国外交理念经历了许多变化。特别是近几年国际形势风云激荡, 各种矛盾交错发展, 挑战纷呈, 世界局势错综复杂, 变化剧烈。这种状况将继续延续并影响到当前国际形势的发展。在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网络化、科技高新化的背景下,我国外交战略也发展了变化。谈及中国外交的“战略转型”,中国过去三十年外交的成功经验就是在不同身份间保持了平衡。中国跟发展中国家、发达国家、周边国家、多边国际对话机制都保持了良好的关系,并把这多种关系细腻地缝合在一起。中国外交从经济角度追求双赢,从全球治理的角度维护稳定,这两方面都很重要。全球化进程是在西方发达国家主导下实现的,它从经济、政治、意识形态三个方面加强了美国及西方的国际地位,同时给中国的外部环境带来巨大压力;中国要想顺利融入全球化,分享全球化所带来的机遇和利益,在21世纪初期必须在顶住“西化”和“遏制”压力的同时,与西方国家保持良好的关系。机遇蕴含在挑战中,只有成功应对挑战,才能抓住机遇。 关键词:国际形势、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信息科技、中国外交 外交是国内政治的延续,但有别于内政。研究外交并制定对外政策,需要知己知彼、学贯东西;必须立足于对世界大势和各国国情的深刻认识,而绝不可以一厢情愿、以己度人、或单纯地“以德报怨”。无论是两国间的双边关系、抑或更为广阔的国际关系的格局,实质上是各国在实力基础上通过各种手段追求国家利益而相互博弈的结果。实力是决定格局的基础,格局反过来又加强或削弱一国的实力。在国际斗争中,一国在世界上的地位不仅取决于其政治、经济和军事的综合力量,还在于该国运用何种外交战略。高明的外交手段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弥补一国实力的不足。 因此,我们必须十分清晰地了解我们的对手国际行为的特点和规律、思维方式、民族心理以及相应的外交战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有效地和最大限度地实现我国的国家利益。新中国外交仍不同程度地受到“重脸面而轻实利”、“和为贵”等传统儒家思想的影响。 一.当前国际形势 全球化包括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多个层面,正如德国学者乌尔里希·贝克所说的,“伴随全球资本主义的是一种文化与政治的全球化过程”。不过,经济全球化是全球化的核心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2000字论文

深入理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十八大以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应环境变化和历史要求,提出了一系列具有鲜明时代特征、既契合中国利益又符合世界发展利益、既具有中国特色又具有世界影响的外交新理念。 落实“中国化”或“中国特色”。为达到这个要求,就必须全面深入地总结中国历史上特别是当代外交实践中积累的极其丰富的经验,以奠定牢固的实践基础。我们要以中国外交历史和现实问题为中心和出发点,以中国外交在解决这些问题中积累的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为素材。在总结外交经验的过程中,我们要始终“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包括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还要不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中的精华,倡导中国式外交理念和价值观,这是实现外交学中国化的民族文化基础。 在构建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过程中,还必须落实“系统化”的要求。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按照系统方法来全面地总结外交实践经验,构建完整的而不是片断的、互相联系的而不是相互孤立的中国特色外交理论体系。系统化还要求我们在大力发掘中国优秀思想宝库的同时,能够海纳百川,具有开放性,充分吸收国外特别是西方外交学的积极成果,使中国特色外交理论的内涵更加深厚丰富。 中国特色外交理论必须符合“科学化”的要求,理论概念和范畴要十分严谨,具有科学的内在逻辑。科学理论研究的目的是发现规律,解释现象,预测未来,指导改造世界的社会实践。科学理论需要用科学方法来构建,在研究程序上至少要包括发现问题、提出假设、概念操作化、实证检验、得出结论几个环节。外交学应当是兼具学理性与实践性的科学理论体系。但迄今为止,无论是国外包括西方的外交学著作还是中国已经面世的外交理论体系,多数更加注重的是外交学的实用性和操作性,而缺少高度的学理性、科学性。 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已经深刻的改变了世界格局。现阶段,国际形势日益复杂,各个国家利益集团的斗争暗流涌动,中国的外交布局已然发生了变化。特别在十八大之后,习总书记对中国和平发展的外交战略更是进行了深刻的论述,强调要增强战略定力,坚持和平发展,要始终不渝地走好和平发展这条道路,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在这个过程中,中国还要切实地维护好自己的核心利益,中国不惹事也不怕事,决不会屈服于任何的外来压力。可以说中国外交的总体布局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概括起来是四句话,大国是首要,周边是关键,发展中国家是基础,多边是舞台。 关于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地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还提出,我们主张,在国际关系中弘扬平等互信、包容互鉴、合作共赢的精神,共同维护国际公平正义。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成为中国对外交往的旗帜。这面旗帜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合作共赢”的理念。合作共赢是国与国之间更好的、更和谐的共处方式,追求的是一种1+1 >2的和谐发展,既利人,又利己;既合作,又竞争;既相互促进,又相互激励;既不是逃避现实,也不是拒绝竞争,是以理性的态度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首先,中国在积极探索新型大国关系之路。近两年,习近平主席多次同美俄领导人会晤,为中国同美俄的新型大国关系发展规划了路线图。新型大国关系核心在于坚持互利共赢,求同存异的理念,抛弃冷战思维。中国同美俄等大国在经济,文化等领域有着深远的合作,开放合作是现代国家特别是崛起中大国发展的必由之路。过往经验告诉我们,闭门造车是永远行不通的,中国经济已然同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虽然在一些地方“中国威胁论”依然存在,但只要中国保持和平发展的势头,在与其他大国开展外交关系中坚持互利共赢的理念,就一定有信心赢得新型大国关系的未来。其次,在与周边的外交关系上,中国致力于塑造一个更加和平稳定、发展繁荣的周边环境。目前,中国周边形势并不平静,无论是“钓鱼岛”问题还是南海问题,都是目前摆在中国政府面前最棘手的问题。究其原因,还是由于中国的迅速崛起导致周边地区的不安,“中国威胁论”依然在某些周边国家盛行。加之某些域外大国的干预和挑拨,一些周边国家对中国能否和平发展还存有疑虑。然而,只要中国坚持和平发展和繁荣稳定的方针,诚心诚意地与周边地区开展合作交流,夯实睦邻关系的社会基础,终有一天会解决这些问题。 再次,在与发展中国家的外交关系上,中国大力弘扬新型义利观,构建与发展中国家

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_廖宏斌

2007年第5期N o 5 2007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 l of S i chuan U niversity(So cia l Science Ed iti on) 总第152期 Sum N o 152 公共管理研究 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 廖宏斌 (西南财经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四川成都610074) 摘 要:在初步厘定公共外交概念的基础上,对公共外交的地位、作用和我国公共外交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就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公共外交;中国公共外交现状;公共外交的对策建议 中图分类号:D80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6 0766(2007)05 0111 04 公共外交是一国政府通过文化交流、信息项目等形式,了解、获悉国外情况和影响国外公众,以提高国家形象和国际影响力,增进本国国家利益的外交方式。长期以来,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于公共外交的确切含义存在许多争议 ,对于其形成的原因和在现代外交战略中的作用,也缺乏应有的重视[1]x iii。这给公共外交的理论研究 和实践 造成了诸多不便。本文在全面梳理相关概念,初步厘定公共外交定义的基础上,对公共外交的地位、作用和在我国的发展现状进行初步分析,并就现阶段我国公共外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关对策和建议。 一、公共外交的界定 自1965年公共外交一词 出现以来,人们对于它的定义一直存在争议,至今仍见仁见智,众说不一[2]2。从总体上看,学界关于公共外交概念的歧见,主要集中在行为主体、行为方式和活动目的等领域[3]42。其具体表现在: (一)关于公共外交的主体。一种意见认为,公共外交的主体只能是一国政府;而另一种意见则认为,凡针对他国公众开展外交活动的行为主体,都是公共外交的主体。例如,卡特政府时期美国国际交流署第一任署长约翰 莱茵哈特(John R ei n hardt)认为,公共外交是指美国政府旨在进入国际观念市场的行为[2]2。显然,此处界定的公共外交主体仅指一国政府。而美国学者阿瑟 S 霍夫曼(Arthur S.H off m an)却认为,公共外交就是政府、个人和社会团体直接影响外国公众的态度和舆论的努力[4]3。埃尔默 斯塔尔茨(E l m er Staats)也认为,公共外交就是 公众 参与的国际信息、教育和文化活动 [2]2。显然,霍夫曼和斯塔尔茨定义的公共外 如欧洲一些主要国家一般将公共外交与文化外交视为同一个概念,而美国学者多数认为公共外交不仅包括文 化外交,还包括政府直接或间接资助开展的国际信息活动项目等;在我国,公共外交又被称作 公众外交 ,它主要包括对外宣传和文化交流工作。另据笔者不完全统计,目前仅美国学界和官方关于公共外交的定义就多达20余种。对此,美国学者伯纳德 罗希科(Berna rd R oshco)认为,人们对公共外交的定义,好比 瞎子摸象 , 他们所描述的只是其所触摸到的那一部分。 参见文末参考文献[1]。 例如,美国资深公共外交官艾伦 C.汉森(A llen C.H ansen)认为,公共外交的概念令人费解,无论是普通公众还是国会议员,对公共外交的确切含义都毋庸置疑地抱有某种程度的神秘感。美国国务院政策规划室官员小阿尔弗雷德 H.帕多克(A lfred H.P addock Jr.)在一次关于公共外交的专题讨论会上也明确指出,公共外交的概念之争 令人苦恼不堪 。参见文末参考文献[2]。 如美国约翰逊政府时期的一位大使认为,公共外交就是要新闻处工作人员报道他所参加的外交活动,以便保持他在国内的知名度;另一名非职业大使则认为,公共外交就是通过各种方式取悦他想取悦之人,等等。参见文末参考文献[3]。 公共外交一词是由美国前外交官艾德蒙特 古里昂(Ed m und G ullion)在1965年发明并率先使用的。 收稿日期:2007 07 01 作者简介:廖宏斌(1972-),男,四川宣汉人,博士,研究方向为国际政治、西方政治学和比较政治制度。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和平崛起战略

中国外交政策的演变及和平崛起战略 一、中国外交政策的历史演变 自建国至今,我国外交政策及国际战略大致经历了以下几个发展阶段: 1、建国初期到50年代中期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 建国初期中国实行“一边倒”外交政策是当时的历史条件决定的。 第一、建国初期,我国遭到美国为主导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敌视,孤立封锁和包围威胁,无法与他们建交。 第二、长期的战争之后,中国急需寻求外来经济援助和政治盟友,需要较好的国际环境,以愎复经济,建设国家,实行“一边倒”外交可以迅速消除苏联领导对中共的疑虑,赢得苏联的信任、支持和经济援助,也可一定程度牵制一心要颠覆中国政权的美国,使之有所顾忌。 第三、当时国际形势是以美、苏两大国为首的两大阵营的对立格局,中国没有中间道路可走,倒向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是历史的必然选择。 2、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初期确定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指导的外交政策 1953年12月31日,周恩来总理在北京接见印度谈判代表团时,首次系统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4年4月29日,中印达成《中印关于中国西藏地方和印度之间的通商和交通协定》,序言中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定为指导两国关系的准则。6月,周恩来应邀先后访问印度和缅甸,分别与两国总理尼赫鲁和吴努发表联合声明,一致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指导中印、中缅双边关系的基本原则,并倡议以此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准则。1955年4月,亚洲、非洲29个国家在印尼的万隆召开首脑会议,中国代表团团长周恩来在发言中再次重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将其中的“互相尊重领土主权”改变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至此,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表述正式确定为:“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此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不仅成为中国外交政策的指导方针和贯彻始终的主线,也成为国际社会广泛共识和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以此原则为指导,中国打破了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国家封锁,扩大了外交和国际活动空间,逐步与许多周边邻国和亚非欧国家建立了友好外交关系。 3、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初期“两个拳头打人”的外交政策 60年代中期以后,毛泽东对国际形势作出了“战争与和平”是时代主题的判断,认为世界大战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因而将一切工作的立足点转向打战上,为早打、大打、打核战争作准备,全国都进入备战、临战状态,不仅使经济工作付出了很大代价,也影响了外交工作。实行“两个拳头打人”战略,一度把推进世界革命,实现社会主义在全世界的胜利定为外交工作基本方针,“过火”的行动带来了外交工作严重的损失,孤立了自己,影响了国家关系。 4、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三个世界”理论的提出与“一条线”外交政策 1974年2月,毛泽东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时,完整地提出了“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其中第一世界是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第二世界是亚洲(除日本外)、非洲、拉丁美洲的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是指处于两者之间的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三个世界”理论表述的提出,标志着毛泽东对世界结构认识发展到一个新阶段。他对中国的明确定位是:“中国是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也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属于第三世界。”基于这一理论,中国实行了“一条线”外交战略。即依靠第三世界,联合第二世界及一切中间力量,反对美苏两霸,而其中对美国又团结又斗争,谋求中美关系正常化,与西方结成统一战线,孤立与打击苏联霸权主义。在这一外交战略指导下,中国与美国,日本等国家实现了国家关系正常化,与一些西方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克服了发展外交关系的障碍,使中国愎复了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外交工作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 “第三世界”这一概念是法国经济学家阿尔弗莱德·索维于1952年在他的论文“三个世界,一个星球”中首次提出的,即资本主义世界和共产主义世界之间还有一个第三世界。1973年9月,第四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通过的《政治宣言》第一次将第三世界的概念写入国际会议的纲领性文件。1974年2月,毛泽东正式提出“三个世界”划分的战略思想,但在这里所指的第三世界与索维和国际社会所指的基本内涵相同。而第一,第二世界与前却本质上不同,这个变化是毛泽东对当时国际形势变化的基本概括,也是中国的国际战略思想,据此解决国际关系中的敌我友关系问题。尤其是对中国的国家定位,对中国的外交政策的制定与实践具有重大指导意义。同年,邓小平在第六届特别联合国大会上作了关于三个世界的发言,专门就第三世界概念的含义和特征作了阐述。此后,第三世界概念才为国际社会广泛认同,并在国际组织、国际会议、国际文件及媒体宣传中普遍采

中国外交政策及特点

中国外交政策 中国外交政策指的是我国在处理同包括社会主义国家在内的一切国家的各方面关系如政治经济文化外交边界关系中,一贯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等,以及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发展演变而来的其他政策措施处理办法,在我国外交政策的指导下

1957年,毛泽东主席在莫斯科向全世界庄严宣告,中国坚决主张一切国家实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63年底至1964年初,周恩来总理出访亚洲、非洲和欧洲14个国家时,提出了中国经济援助的八项原则,把五项原则扩展到经济领域。1974年,邓小平同志在联大特别会议上再次强调国家之间的政治和经济关系都应建立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1988年,邓小平同志又率先明确提出以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主张。 2000年7月6日,国家主席江泽民在访问土库曼斯坦期间,就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阐述了中国一贯坚持的四项原则。 原则 一、维护和平、反对武力。二、相互尊重、主权平等。三、自主选择、求同存异。四、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中国高举和平、发展、合作旗帜,坚持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坚持互利共赢的对外开放战略,既通过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促进和平。 中国将继续推动世界多极化,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促进经济全球化朝着有利于各国共同繁荣的方向发展。积极倡导多边主义和树立以互信、互利、平等、协作为主要内容的新安全观,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推动国际秩序向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中国在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方针,加强与周边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互利合作,维护与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利益。进一步发展同发达国家的关系,努力寻求和扩大共同利益汇合点,妥善处理分歧。积极参与多边外交,维护和加强联合国及安理会的权威和主导作用,努力在国际事务中发挥建设性作用。同时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国际上产生深远影响,被越来越多的国家接受,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 目标 中国政府和人民愿与世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建设一个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成果 在当前国际形势中,和平、发展、合作仍是主流,中国和平发展的机遇大于挑战。2005年,中国外交积极主动地开展工作,利用机遇、应对挑战,进一步塑造了为世界和平、发展、合作而不懈努力的国际形象,展现了坦诚、负责、务实、灵活、开放的外交风格和坚持原则、仗义执言的社会主义国家风范。从中国和世界和平发展的利益出发,中国外交全面运筹同周边国家关系、同大国关系、同发展中国家关系及多边外交,增强外交软实力,取得一系列新的成果。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下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当前国际战略形势下中国外交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外交是内政的延续,强大国力是外交的坚强后盾。“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秀才不出屋能知天下事”。国际形势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世界少不了中国,中国离不开世界。及时了解当前国际战略形势,更能增强我们在生活中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忧患意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变革大调整之中。”这一科学论断精辟概括了当前一个时期国际形势演变的基本特征,也反映了当今国际战略形势的主要特点。目前国际战略形势中出现的深刻变革和复杂调整,是在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和社会信息化三大趋势深入发展的推动下,各国利益出现新的变化、实力出现新的消长、政策出现新的变动等多方面因素交织互动的结果。概括起来,当前国际战略形势发展演变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各国相互依存不断加深。当前,以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新能源技术、新材料技术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不断取得突破,有力地推动了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同时也使世界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发达国家纷纷把传统产业转移到国外,而发展中国家也借此加快本国产业升级、技术进步、经济发展和制度创新。这样,通过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和优化配置,世界经济正逐渐融合为一个难以分割的整体。这为各国发展提供了更多的机遇和空间。经济全球化也推动了区域一体化的发展,区域一体化是各国应对经济全球化形势下的国家竞争、提高自身地位的重要手段。 二、世界经济复苏基础仍较脆弱。其一,发达国家普遍面临高财政赤字风险,这可能成为影响世界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因素。目前从欧洲到美国,财政赤字和政府债务都呈现加剧的状况,一旦主权债务危机爆发,金融市场将大幅震荡,拖累经济的恢复性增长。其二,主要发达国家的失业率居高不下。09年以来,全球经济的复苏主要是政策刺激的结果,是“无就业增长”的复苏。目前美国和欧元区失业率都达10%的较高水平。就业状况的暗淡,将直接打击人们的消费信心,发达经济体缺少国内消费的拉动,经济恢复的基础很不牢固。其三,贸易保护主义抬头。当前国际上形形色色的贸易保护主义明显抬头,一些主要国家不断出台各种贸易保护措施。不断加剧的贸易保护主义严重影响着外需的复苏,使中国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