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方经济学名词:供给需求

2018年西方经济学名词:供给需求
2018年西方经济学名词:供给需求

2018年西方经济学名词:供给需求感谢凯程考研李老师对本文做出的重要贡献

研究生教育与本科教育的最大不同在于,其本身旨在培养高层次研究人才,而不仅局限于综合素质的培养。那么,“考研热”日益升温的过程中,成功考研也不再像从前那样“只要肯付出努力、坚持到最后,就能考取”了。考研比拼的是意志力、忍耐力、心理素质,利用好每一分钟都意味着分数差距的拉开。现凯程教育为考研考生们带来重要信息。

每个学科都有自己的专业名词,而在考试中每个学科也都会考一些专业名词,2016年考研的复习节奏已经暗涌不断,考生们需要抓住每一个复习的机会与知识点,为了帮助大家更好更快的组建知识架构,小编为大家整理考研西方经济学中的名词解释中供给与需求及有关概念,帮助同学们备考。

1.经济人:经济生活中一般人的抽象,本性被假设为利己的。经济人在一切经济行为中都是理性的,即以利己为动机,力图以最小的经济代价去追求获得最大的经济利益。经济人假设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本的假设之一。

2.完全信息:信息的充分和信息的对称。即市场主体可以了解一切信息,并且市场的所有主体都可以准确迅速的获得这些信息。

3.需求:消费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需求。

4.供给:生产者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提供的该商品的数量。是有效供给。

5.需求函数:表示一种商品需求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需求函数拥有负斜率,形式为Qd=f(p)

6.供给函数:表示一种商品供给量和价格之间存在着一一对应的关系的函数。供给函数拥有正斜率,形式为Qs=f(p)

7.需求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需求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8.需求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需求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需求曲线的移动。

9.供给量的变动:在其他因素保持不变时,仅由价格的变动引起的某种商品的供给的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在给定的一条供给曲线上的点的运动。

10.供给的变动:在价格保持不变时,由其他因素变化引起的对某种商品的供给数量的变动。它表现为个供给曲线的移动。

11.内生变量:在经济模型中,该模型所要决定的量,它可以在模型体系内得到说明。

12.外生变量:由模型以外的因素所决定的已知的变量,它是模型据以建立的外部条件,本身不在模型内得到说明。外生变量决定内生变量。

13.参数:数值通常不变的变量,即可变得常数,也可被看作外生变量。

14.静态分析:根据既定的外生变量来求得内生变量值的分析方法。他考察的是在一定条件下某一经济事物,在经济变量相互作用下所实现的均衡状态的特征。

15.比较静态分析:研究外生变量变化对内生变量的影响方式,以及比较不同数值的外生变量下内生变量的不同数值。他考察的是当外部条件发生变化时,原有均衡状态会发生什么变化,并分析比较新旧均衡状态。

16.动态分析:在引进时间序列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时点上变量的相互关系。他考察在时间变化过程中均衡状态的形成和变化过程。

17.弹性:表示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即当一个经济变量发生1%的变化时,由它引起的另一经济变量变化的百分比。它和变量所用的单位无关,分为点弹性和弧弹性。

18.点弹性:表示当自变量变化趋于无穷小时,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

公式:e = dY/dX"X/Y

19.弧弹性:表示当自变量由一点变化到另一点时(两点间),因变量对自变量反应的敏感程度。公式:(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0.需求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量变动的百分比。公式:Ed=(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1.供给的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供给量变动对于该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供给量变动的百分比。公式:Es=(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22.需求的交叉价格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相关商品价格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来那个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EXY =(无法显示,请自己补充)。

当EXY >0时,两种商品互为替代品;当EXY <0时,两种商品为互补品;当EXY =0时,两种商品不存在相关关系。

23.需求的收入弹性:在一定时期内,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于消费者收入变动的反应程度。即当消费者收入变动1%时,该商品的需求来那个变动的百分比。

公式:EM=(无法显示)

当EM<0时,说明该商品是劣等品;当EM>0时,说明该商品是正常品;当EM>1时,说明该商品是奢侈品;当0>EM>1时,说明该商品是必须品。

24.替代品:如果两种商品可以相互替代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种欲望,那么他们互为替代品。他们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XY >0。

25.互补品:如果两种商品必须同时使用,才能满足消费者的某种欲望,那么这两种商品为互品。他们的需求交叉价格弹性EXY <0。

26.恩格尔定律: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食物支出在收入中所占的比例,随着收入的增加所减少。即,在一个家庭或一个国家中,富裕程度越高,食物的支出的收入弹性越小;反之越大。

27.市场界定:判断一个市场该包括哪些买者和卖者。

28.套利:人们从一个地方低价买进,从另一个地方高价卖出的行为。

2018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形考任务2

形考任务2(第六章至第九章) 一、填空题(21道,共20分) 1.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 2.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总量。 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相交点被称为收支相抵点;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点被称为停止营业点。 4在长期边际成本曲线与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之前,长期边际成本小于长期平均成本;而在相交之后,长期边际成本大于长期平均成本。 5.在经济分析中,利润最大化的原则是边际收益等于边际成本(MR=RC)。 6.根据市场集中度、行业进入限制、产品差别,可以把市场分为完全竞争、垄断、垄断竞争、寡头四种类型。 7.在完全竞争市场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而在其他市场上,一般是平均收益大于边际收益。 8.垄断企业是价格的决定者,它按照自己规定的价格出售产品,而不像完全竞争企业那样是价格的接受者,按照既定的市场价格出售产品。 9.在垄断市场上,企业的成功取决于产品差别竞争。 10.现代寡头理论就是运用博弈论来研究寡头行为。 11.在完全竞争市场上,企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取决于生产要素。 12.劳动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这表明劳动的需求量与工资成反方向变动。 13.由于资本而提高的生产效率就是资本的净生产力。 14.经济租是指生产要素所有者所得到的实际收入高于他们所希望得到的收入的差额。 15.正常利润是一种特殊的工资,其特殊性就在于其数额远远高于一般劳动所得到的工资。 16.收入再分配政策主要有两大类,即税收和社会福利政策。 17.公共物品是由集体消费的物品,它的特征是消费的非排他性和非竞争性。 18.外部性指某种经济活动给与这项活动无关的主体带来的影响。 19.价格管制是政府控制垄断者产品的价格。这种方法主要用于自然垄断行业,其原则有三种,一是边际成本定价,二是平均成本定价,三是确定一个合理的资本回报率,按成本加这种回报率定价。 20.拥有信息多的一方以自己的信息优势来侵犯拥有信息少的一方的利益,实现自己利益的可能性被称为道德危险。 21.由于政府引起的资源配置失误就是政府失灵。 二、选择题(15道,共20分) 1.经济学分析中所说的短期是指:(C) A.1年内 B.只能调整一种生产要素的时期 C.只能根据产量调整可变生产要素的时期 D.全部生产要素都可随产量而调整的时期

2018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形考任务1(第一章至第五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20分)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__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曲线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_替代__效应和_收入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品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扩张线。 二、选择题(20分)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D)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D.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D)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 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3.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A)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习题详解(含考研真题)(第3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萨缪尔森《微观经济学》(第19版) 第3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课后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一、概念题 1.供给与需求分析(supply-and-demand analysis) 答:供给与需求分析是经济学的基本分析方法,是指将市场中来自于追求利润最大化的企业的供给问题与来自于追求效用最大化的消费者的需求问题结合起来,综合分析市场达到供求相等时的均衡状态,在此基础上考虑市场机制是如何解决生产什么、如何生产、为谁生产这三大基本经济问题。 2.需求表或需求曲线(DD)(demand schedule or curve,DD) 答:需求表或需求曲线是用来表示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时,一种商品的市场价格与其需求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工具。 (1)需求表是某商品的各种价格和相应的需求数量的数字序列表,把需求表里的数字序列用曲线形式表示出来就是需求曲线。 (2)需求曲线是表示商品需求数量与价格之间函数关系的曲线,一般表示需求量的函数关系。它表明,在其他情况不变时,一个特定群体(在特定情况下也可以指单个的个人)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价格水平下所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 3.需求向下倾斜规律(law of downward-sloping demand) 答:需求曲线向下倾斜规律,又称需求规律或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的互为反方向变化的依存关系。在其他条件保持不变的情况下,一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大小,取决于该商品价格的高低。如果商品价格上升,则消费者对该商品的需求量就相应减少;反之,如果该商品的价格下降,其需求量就增加。也就是说,消费者对一种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减少,随着商品价格的下降而增加,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方向的变动关系。因此需求规律就是市场上的价格与其需求量之间关系的描述。如果把需求规律反映在坐标图上,则这一规律就表现为需求曲线具有的负的斜率,即需求曲线自左上方向右下方倾斜。应注意的是,需求规律适用于所有正常商品和大部分低档商品;对于一些特殊的低档物品(如吉芬商品),则不适用,消费者对吉芬商品的需求量是随着商品价格的上升而增加的。 4.影响需求曲线的因素(influences affecting demand curve) 答:需求是指居民户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每一价格水平下,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量。给定某一价格,一系列因素均会对需求曲线产生影响:平均收入水平、人口规模、相关商品的价格及其可获得性、个人和社会的偏好,还有其他特殊因素等。

需求与供给-经济学原理论文

****大学 《经济学原理》课程作业 需求与供给理论 成绩 姓名 学号 班级 二0一一年六月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时,彩电相当紧俏,有人就是靠“倒彩电”发了财。尽管国家控制着价格,但与当时的收入水平相比,价格还相当高。买彩电凭票,据说有的彩电厂把彩电票当作奖金发给工人,每张票卖到好几百元。20世纪90年代之后,彩电供求趋于平衡,再以后就是彩电卖不出去,爆发了降价风潮,拉开了中国价格战的序幕。 随着人们收入普遍增加,彩电成为首选的奢侈品,能买得起1200元左右一台14英寸彩电的人相当多,于是彩电需求剧增。当时彩电价格仍受到严格控制,所以,无法用调高价格来抑制需求。彩电生产受到生产能力的制约,供给无法迅速增加,这就产生过度需求或供给不足,为“倒彩电”和彩电票变为货币创造了条件。 彩电的短缺刺激了国内各地引进彩电生产线,建设彩电厂。彩电业在全国开花,除西藏外各省市都有了彩电厂。这就引起彩电市场走向均衡,甚至很快又走向过剩。 关键词:商品的需求、商品的供给、供给弹性 引言:经济学是研究如何利用稀缺的资源满足无限多样需要的一门社会科学,可分为宏观经济学与微观经济学,是使用国民收入、经济整体的投资和消费等总体性的统计概念来分析经济运行规律的一个经济学领域。微观经济学又称个体经济学,小经济学,主要以单个经济单位(单个生产者、单个消费者、单个市场经济活动)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单个生产者如何将有限资源分配在各种商品的生产上以取得最大利润;单个消费者如何将有限收入分配在各种商品消费上以获得最大满足;单个生产者的产量、成本、使用的生产要

素数量和利润如何确定;生产要素供应者的收入如何决定;单个商品的效用、供给量、需求量和价格如何确定等。从中我们可以看到商品的需求与供给是解释价格如何决定的经济模型,在市场经济中供给与需求理论发挥着一定的作用。 正文:1.商品的需求 需求是指消费者在某一特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条件下愿意购买而且能购买的某种商品的数量。例如案例中,在八十年代,彩电价格较高,人们没有经济能力去购买彩电,即使有购买的愿望,也不能形成有效的需。需求与需要不同,需要仅仅表示人们对某种商品的欲望,八十年代人们生活中不是一定需要有彩电,彩电只是一种生活水平提高的象征,而需求是指人们对某种商品购买力的需要。在需求之中存在一些主观上的必要因素,需求是对于市场与消费者来说的。彩电的价格是影响消费者对其购买的主要因素,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彩电价格达到1200,成为一种奢侈品,人们有能力支付它,所以需求量增加。相比之前人们没有足够的经济能里去买彩电,可见商品的价格是影响需求的原因。一般来说,商品自身价格、消费者偏好、消费者收入、替代品的价格是影响市场需求的主要因素。在商品与价格之间存在一定的理论关系,对于一般商品来说,随着价格上涨,伴随着消费者需求量减少;反之,随着价格下降,伴随着消费者需求量减少,例如鸡蛋。但是有些商品却有反向的影响,商品的价格越下降,需求越小。例如,珠宝、项链等装饰品。出现这些商品需求量与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2018年7月国开(中央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说明:试卷号码:2143; 适用专业及层次:工商管理(工商企业管理方向)、工商管理(市场营销方向)、会计学(财务会计方向)、会计学(会计统计核算方向)、金融(保险方向)、金融(货币银行方向)、金融(金融与财务方向);专科。 一、单项选择题 1.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B)。 A.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 B.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 C.西方经济学和政治经济学 D.理论经济学和应用经济学 2.下列哪-项会导致某种商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B) A.消费者收入增加 B.互补品价格上升 C.替代品价格上升 D.该商品的价格下降 3.供给的变动引起(C)。 A.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B.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C.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D.均衡价格同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反方向变动 4.如果一种商品的价格从5元上升至 5.50元,需求量从200下降至190,因此该种商品的需求(B)。 A.富有弹性 B.缺乏弹性 C.有无限弹性 D.单位弹性 5.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C)。 A.边际产量为正 B.边际产量为负 C.边际产量为零 D.边际产量与平均产量相等 6.每个企业都可以充分自由地进入或退出某个行业的市场是(A)。 A.完全竞争市场 B.垄断市场 C.垄断竞争市场 D.寡头市场 7.在垄断市场上,企业数量是(A)。 A.一家 B.二家 C.三家 D.四家 8.随着工资水平的提高(B)。 A.劳动的供给量一直增加 B.劳动的供给量先增加,但工资提高到一定水平后,劳动的供给不仅不会增加反而会减少 C.劳动的供给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就不会增加也不会减少了 D.劳动的供给量先减少,后增加 9.个人收入与个人可支配收入的差别是(A)。 A.个人所得税 B.间接税 C.公司未分配利润 D.折旧 10.引起摩擦性失业的原因(C)。 A.最低工资法 B.效率工资 C.经济中劳动力的正常流动 D.工会的存在 11.产生价格黏性的原因在于(C)。 A.垄断企业控制着价格 B.价格的变动与物品供求的变动同步 C.调整价格需要花费成本 D.价格的变动与工资的变动不同步 12.在IS曲线不变的情况下,货币量减少会引起(C)。 A.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下降 B.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利率上升 C.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上升 D.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利率下降 13.奥肯定理是说明(C)。

2018年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4()

形考任务4(第十四章至第十七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1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3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30% 一、填空题(21道,共20分) 1.某银行吸收存款1000万元,按规定应留200万元作为准备金,这时的法定准备率为20% ;通过银行的信贷活动,可以创造出的货币额为5000 万元。 2.银行所创造的货币量与最初存款的比例称为简单货币乘数,货币供给量与基础货币两者之间的比例是货币乘数。 3.中央银行控制货币供给量的工具主要是:公开市场活动、贴现政策以及准备率政策。 4.LM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明在货币市场上国内生产总值与利率成同方向变动。 5.长期中存在的失业称为自然失业,短期中存在的失业是周期性失业。 7.如果把1995年作为基期,物价指数为100,200l年作为现期,物价指数为115,则从1995年到200l年期间的通货膨胀率为15% 。 8.紧缩性缺口引起周期性失业,膨胀性缺口引起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 9.市场上具有垄断地位的企业为了增加利润而提高价格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称为利率推动的通货膨胀。 10.菲利普斯曲线是用来表示失业与通货膨胀之间交替关系的曲线。 11.顶峰是繁荣的最高点,谷底是萧条的最低点。 12.在宏观经济政策工具中,常用的有需求管理、供给管理以及国际经济政策。 13.财政政策是通过政府支出和税收来调节经济的政策。 14.货币筹资是把债券卖给中央银行,债务筹资是把债券买给中央银行以外的其他人。 15.简单规则的货币政策就是根据经济增长的需要,按一固定比率增加货币供给量。 16.反馈规则与固定规则之争的实质是要不要政府干预经济。 17.贸易赤字是指出口小于进口。 18.对国内产品的支出=国内支出+净出口。 19.在开放经济中,国内总需求的减少会使AD曲线向右下方移动,从而使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贸易收支状况改善。 20.浮动汇率制分为自由浮动和管理浮动。 21.一国总需求与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对别国的影响,称为溢出效应。反过来,别国由于“溢出效应”所引起的国内生产总值增加,又会通过进口的增加使最初引起“溢出效应”的国家的国内生产总值再增加,这种影响被称为回波效应。 二、选择题(15道,共20分) 1.中央银行规定的银行所保持的最低准备金与存款的比率是:(D) A.简单货币乘数 B.货币乘数 C.贴现率 D.法定准备率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版习题详解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 第2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课后复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定异常炎热的天气会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解释为什么冰淇淋价格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市场出清水平。 答:如图2-3所示,假设短期内供给完全无弹性,则供给曲线是垂直的。供给曲线S与初始的需求曲线 D相交,确定均衡价格为1P,均衡数量为1Q。异常炎热的天气 1 会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当前价格 P上造成短期需求过剩,消费者为获 1 得冰淇淋,愿意为每一单位冰淇淋出价更高。在需求压力下,冰淇淋价格将上升,直到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 图2-3 冰淇淋的供求分析 2.请运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说明以下各事件会怎样影响黄油的价格、销售量及购买量:

(1)人造黄油价格上升; (2)牛奶价格上升; (3)平均收入水平下降。 答:(1)人造黄油和黄油是一对替代品。人造黄油价格上升将导致黄油消费量的上升,因此黄油的需求曲线将从 D向右移动至2D,均衡价格将从1P上升至2P,均衡 1 数量将从 Q增加至2Q,如图2-4所示。 1 图2-4 人造黄油价格上升的影响 (2)牛奶是黄油的主要原料。牛奶价格上升将增加黄油制造成本。黄油的供给曲线将从 S向左移动至2S,在更高的价格2P实现均衡,同时供给量减少到2Q,如图 1 2-5所示。 图2-5 牛奶价格上升的影响 (3)假设黄油是正常商品。平均收入水平下降将导致需求曲线从 D向左移动至 1 D,结果价格降至2P,需求量也下降至2Q,如图2-6所示。 2 图2-6 平均收入下降的影响 3.如果玉米片价格上升3%而使其需求量下降6%,那么玉米片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解: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2018年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3(最新)

形考任务3(第十章至第十三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题(15道,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 任务要求: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22道,共20分) 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2.GDP-折旧=国内生产净值。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4.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5.长期中的失业是指自然失业,短期中的失业是指周期性失业。 6.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是技术进步。 7.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被称为资本——产量比率。 8.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9.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原因是货币量增加。 10.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11.效率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的工资。 1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13.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利率效应最重要。 14.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15.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小,物价水平下降。 16.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 。 17.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消费,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总支出等于总供给。 18.净现值是指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收益的现值与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 19.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 20.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21.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小。 22.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支出(总需求)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15道,共20分) 1.在下列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 A ) A.汽车制造厂新生产出来的小汽车 B.旅游公司用于载客的小汽车 C.工厂用于运送物品的小汽车

北语18春《西方经济学》

18春《西方经济学》作业_1 一、单选题( 每题4分, 共15道小题, 总分值60分) 1.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替代率与另一种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成()。 A. 反比 B. 正比 C. 固定不变 D. 不能确定 答案:A 2.《纯粹经济学要义》是()的著作。 A. 马歇尔 B. 凯恩思 C. 瓦尔拉斯 D. 帕雷托 答案:C 3.在西方经济学中,TR表示的含义是()。 A. 总收益 B. 平均收益 C. 边际收益 D. 会计收益 答案:A 4.私人物品与公共物品的主要区别在于()。 A. 前者是私人提供的,后者是政府提供的 B. 前者是私人使用的,后者是使用提供的 C. 前者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后者则没有 D. 前者具有非竞争性和非排他性,后者则没有

5.两种商品中若当其中一中的价格变化时,这两种商品的购买量同时增加或减少,则两者的交叉需求弹性系数为()。 A. 负 B. 正 C. 0 D. 1 答案:A 年包子的价格是1元,汉堡的价格是3元,2001年包子的价格是2元,汉堡的价格是4元,假设这两种商品在生活中的重要程度是4:1,则相对于2000年,2001年的消费价格指数是()。 A. % B. % C. % D. % 7.生产与交换的帕累托同时最优的条件是()。 A. 每个消费者消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等于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B. 每个生产者生产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技术替代率都等于这两种商品的边际转换率 C. 每个消费者消费任意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都等于生产者生产这两种商品的转换率 D. 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生产者生产这两种商品的转换率之比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格 8.在LM曲线的左上方,货币需求()货币供给。 A. 大于 B. 小于

微观经济学需求-供给分析

1、局部均衡 指在其它条件不变时,一种商品的价格只取决于它本身的供求状况,而不受其它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影响。 局部均衡用来分析单个市场、单个商品的价格与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 2、一般均衡 指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仅受它本身供求的影响,而且要受到其它各个市场、各种商品的供求与价格的影响。亦即一种商品的价格与供求的均衡,只有在所有商品的价格与供求达到均衡时才能确定。 一般均衡用来分析市场上所有各个市场、所有各种商品的价格和供求关系的变化情况。 二、均衡价格的决定 1、均衡价格。在西方经济学中,认为产品市场价格的形成,取决于供需双方。如果用图形表示,也就是市场需求曲线和市场供给曲线的交点决定了该产品的市场价格。这个市场价格,称之为均衡价格,而与均衡价格所对应的数量,称之为均衡数量。 均衡价格是指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和市场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 2、均衡价格形成过程。商品的均衡价格表现为商品市场上需求和供给这两种相反的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是在市场的供求力量的自发调节下形成的。当市场价格偏离均衡价格时,市场上就会出现需求量和供给量不相等的状态。一般来说,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这种供求不相等的非均衡状态会逐步消失,实际的市场价格会自动恢复到均衡价格水平。 (1)当市场价格高于均衡价格时,由于需求少,供给多,一方面会使需求者压低价格来得到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减少商品的供给量。这样,必将导致价格下跌。在此过程中,只要供求曲线不发生移动,价格就会一直下跌到P0为止,从而使供求量相等,又恢复了均衡。 (2)当市场价格低于均衡价格时,由于需求量大于供给量,一方面迫使需求者提高价格来得到他所要购买的商品量,另一方面,又会使供给者增加商品的供给量。这样,必使价格上升。在此过程中,只要供求曲线不发生移动,价格就会一直上升到P0为止,从而使供求量相等,又恢复了均衡。

2018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答案 形考任务3-考试

形考任务3(第十章至第十三章) 一、填空题(22道,共20分) 1.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主要有支出法、收入法以及部门法。 2.GDP-折旧=国内生产净值。 3.名义国内生产总值是指按当年价格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 4.物价水平普遍而持续的上升称为通货膨胀。 5.长期中的失业是指自然失业,短期中的失业是指周期性失业。 6.经济增长的源泉是资源的增加,核心是技术进步。 7.生产一单位产量所需要的资本量被称为资本---产量比率。 8.根据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型,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9.根据货币数量论,在长期中通货膨胀发生的惟一原因是货币量增加。 10.摩擦性失业是经济中由于正常的劳动力流动而引起的失业。 11.效率工资是指企业支付给工人的高于市场均衡工资的工资。 12.总需求曲线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向右上方倾斜的线。 13.在影响总需求的财产效应、利率效应和汇率效应中,利率效应最重要。 14.在短期,价格的粘性引起物价与总供给同方向变动。 15.根据总需求-总供给模型,总供给不变时,总需求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物价水平下降。 16.平均消费倾向与平均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 ,边际消费倾向与边际储蓄倾向之和等于 1 。 17.消费函数图中的45°线表示在这条线上任何一点都是收入等于消费,在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中,45°线上表示任何一点都是总支出等于总供给。 18.净现值是指一笔投资未来所带来的收益的现值与现在投入的资金现值的差额。 19.加速原理表明投资的变动取决于产量变动率。 20.根据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消费减少,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储蓄增加,均衡的国内生产总值减少。 21.边际消费倾向越低,乘数越小。 22.简单的凯恩斯主义模型说明了在短期中,总支出(总需求)是决定均衡国内生产总值的最重要因素。 二、选择题(15道,共20分) 1.在下列情况中作为最终产品的是:(A) A.汽车制造厂新生产出来的小汽车 B.旅游公司用于载客的小汽车 C.工厂用于运送物品的小汽车 D.公司用于联系业务的小汽车 2.最全面反映经济中物价水平变动的物价指数:(C)

2017-2018年最新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整理

2017-2018年最新电大《西方经济学》 形成性考核册及答案整理 电大《西方经济学》形成性考核册1及答案一、填空题 1.“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资源配置___问题。 2.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6.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_ 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

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曲线的最高点。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出生产扩张线。 二、选择题: 1.稀缺性的存在意味着:( D ) A.竞争是不好的,必须消灭它 B.政府必须干预经济 C.不能让自由市场来作重要的决策 D. 决策者必须作出选择 2.下列哪一项属于规范方法的命题?( D ) A.20世纪80年代的高预算赤字导致了贸易逆差 B.低利率会刺激投资 C.扩张的财政政策会降低利率 D.应该降低利率以刺激投资 3.光盘价格上升的替代效应是:( A ) A.光盘价格相对其他商品价格的上升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B.光盘价格上升引起光盘供给的增加 C.光盘需求的价格弹性 D.光盘价格上升带来的消费者实际收入减少对光盘需求的影响 4.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表示表示当一种商品价格(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习题详解(第2章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汇编

平狄克《微观经济学》(第7版) 第2章 供给和需求的基本原理 课后复习题详解 跨考网独家整理最全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解析资料库,您可以在这里查阅历年经济学考研真题,经济学考研课后习题,经济学考研参考书等内容,更有跨考考研历年辅导的经济学学哥学姐的经济学考研经验,从前辈中获得的经验对初学者来说是宝贵的财富,这或许能帮你少走弯路,躲开一些陷阱。 以下内容为跨考网独家整理,如您还需更多考研资料,可选择经济学一对一在线咨询进行咨询。 1.假定异常炎热的天气会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解释为什么冰淇淋价格会上升到一个新的市场出清水平。 答:如图2-3所示,假设短期内供给完全无弹性,则供给曲线是垂直的。供给曲线S 与初始的需求曲线1D 相交,确定均衡价格为1 P ,均衡数量为1Q 。异常炎热的天气会使冰淇淋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在当前价格1 P 上造成短期需求过剩,消费者为获得冰淇淋,愿意为每一单位冰淇淋出价更高。在需求压力下,冰淇淋价格将上升,直到供给与需求达到均衡。 图2-3 冰淇淋的供求分析 2.请运用供给曲线和需求曲线来说明以下各事件会怎样影响黄油的价格、销售量及购买量: (1)人造黄油价格上升; (2)牛奶价格上升; (3)平均收入水平下降。 答:(1)人造黄油和黄油是一对替代品。人造黄油价格上升将导致黄油消费量的上升,因此黄油的需求曲线将从1D 向右移动至2D ,均衡价格将从1 P 上升至2P ,均衡数量将从1Q 增加至2Q ,如图2-4所示。

图2-4 人造黄油价格上升的影响 (2)牛奶是黄油的主要原料。牛奶价格上升将增加黄油制造成本。黄油的供给曲线将从1S 向左移动至2S ,在更高的价格2P 实现均衡,同时供给量减少到2Q ,如图2-5所示。 图2-5 牛奶价格上升的影响 (3)假设黄油是正常商品。平均收入水平下降将导致需求曲线从1D 向左移动至2D ,结果价格降至2P ,需求量也下降至2Q ,如图2-6所示。 图2-6 平均收入下降的影响 3.如果玉米片价格上升3%而使其需求量下降6%,那么玉米片的需求价格弹性是多少? 解:需求价格弹性指某种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率与价格变化的百分率之比,它用来测度商品需求量变动对于商品自身价格变动反应的敏感性程度。 所以,玉米片的需求价格弹性是:623D P Q E P %?-%===-%?% 。在这里,需求价格弹性的绝对值大于1,表明它在需求曲线的富有弹性区域。

2018年西方经济学电大全试题及答案

中央电大六套模拟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稀缺性就是指资源的___相对___有限性。 2.生产可能性曲线是在资源__既定的条件下所能达到的两种物品最大产量的组合。 3.西方经济学是研究___市场经济___制度下,资源配置和利用的科学。 4.经济学根据其研究对象的不同,可分为_____微观经济学和宏观经济学__;根据其研究方法的不同,可分为_实证经济学和规范经济学___。 5.经济学研究方法中的实证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__是什么_,规范方法要回答的问题是_应该是什么_。 7.是否以一定的__价值判断__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9.同一条需求曲线上的移动称为_需求量的变动_,需求曲线的平行移动称为需求的变动。 10.供给曲线向_右上方_倾斜,表示某种商品的价格与供给量之间_同方向变动。11.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_供给量_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__供给__的变动。 12.供给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___反____方向变动,均衡数量___同____方向变动。 13.替代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__减少__,收入效应使价格上升的商品需求量_减少_。 14.当市场供求关系实现均衡时,需求价格与供给价格相等,需求量与供给量也相等,处于这种均衡状态的市场称为市场处于_____市场出清___状态。 15.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_富有_弹性的商品。 16.影响供给弹性的最重要的因素是_时间_。 17.研究消费者行为的基数效用论认为,效用可以_计量并加总求和_,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表示。 18.当边际效用为正数时,总效用是增加的;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效用_达到最大_;当边际

2018年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经典题库及参考答案

2018年电大《西方经济学》期末考试经典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_效应和收入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2.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3.“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_资源 配置___问题。 4.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5.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6.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7.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同方向变动。 8.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 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缺乏弹性。 1 11.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 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余。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量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 为机会主义行为。 19.总产量曲线、平均产量曲线、边际产量曲线都是先上升而后下降,这反映了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20. 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平均产量的曲线的最高点。 21.适度规模就是指生产规模的扩大正好使收益递增达到最大。 22.不同的等成本线与不同的等产量线相切,形成不同的生产要素最适组合点,将这些点连接在一起就可得 出生产扩张线。 1.会计成本与机会成本之和称为经济成本。 2 2.短期边际成本是短期内每增加一单位产量所增加的成本总量。 3.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交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相交点被称为收支相抵点; 短期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这个点被称为停

2微观经济学需求供给与价格

Demand,Supply & Equilibrium Price 需求、供给和均衡价格 微观经济学的形成 市场需求的现代理论是以Alfred Marshall (1842-1924)建立的体系为基础的。 他的代表作是1890年的 Principles of Economics 《经济学原理》。 经济学术史: 古典学派的创始人是Adam Smith (1723-1790)。 他的代表作是An Inquiry into Nature and Causes of the Wealth of Nation《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 2.1 Demand

需求 2.1-1 Demand and Price 需求与价格 (1)Definition of Demand 需求的定义 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人们所愿意购买的某种商品数量的集合(muster)。 需求(demand)不仅仅是人的需要(needs)、想要(wants)或欲望(desires),而必须有支付能力。 需求有以下三个要点: 不仅仅是主观的, 而是与市场价格相关的。 需求是意愿(willing), 还不是实际的购买。 这个变量是流量而不是存量, 也因此,需求的大小与时期相关。 需求也可以定义为:“在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有与价格相应的支付能力的欲望”。 需求有个别需求和 市场需求的区别: 所有消费者个别需求 之和即是市场需求。 (2)The Demand Schedule 需求表 A、Definition 定义: 需求表是价格与需求数量关系的一览表。 B、The Demand Schedule of Simple 简单需求表 即,仅考虑价格与需求数量关系的需求表。 这个需求数量既可以是个别需求量,也可以是市场需求量。 (3)The Demand Curve 需求曲线 A、定义: 用几何图形表示的 价格与需求数量之间关系,就是需求曲线。 当需求曲线即使正好是一条直线时,也总是这样称呼它。

18年作业答案[0468]《西方经济学(下)》

单项选择题 1、 假定货币需求为 L=ky-hr ,货币供给增加10亿美元而其他条件不变,会使LM ( )。 1. 右移10亿美元除以k 2. 右移k 除以10亿美元 3. 右移k 乘以10亿美元 4. 右移10亿美元 2、 如果某人刚刚进入劳动力队伍尚未找到工作,这种失业属于( )。 1. 摩擦性失业 2. 周期性失业 3. 永久性失业 4. 结构性失业 3、 扩张性财政政策对经济的影响是( )。 1. 缓和了通货膨胀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2. 缓和了经济萧条但增加了政府债务 3.加剧了通货膨胀但减轻了政府债务 4. 缓和了萧条也减轻了政府债务 4、 通常认为紧缩货币的政策是()。 1. A. 增加货币供给 2.提高贴现率 3.降低法定准备率 4.中央银行增加购买政府债券 5、如果中央银行采取扩张的货币政策,可以()。 1.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商业银行减少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2.在公开市场买入债券,商业银行减少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3.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商业银行减少准备金,促使利率下跌 4.在公开市场卖出债券,商业银行减少准备金,促使利率上升

6、 根据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 )与收入水平相关。 1. 交易性货币需求 2. 流动性陷阱 3. 投机性货币需求 4. 边际消费倾向 7、 下列哪种情况中增加货币供给不会影响均衡收入( )。 1. C. LM 垂直而IS 陡峭 2. E. LM 陡峭而IS 平缓 3. LM 和IS 一样平缓 4. LM 平缓而IS 垂直 8、 中央银行在公开市场卖出政府债券是试图( )。 1. D. 收集一笔资金帮助政府弥补财政赤字

2018电大西方经济学形考任务1答案

形考任务1 (第一章至第五章) 任务说明:本次形考任务包含填空题(22道,共20分),选择题(15道,共20分),判断 题(15道,任务要求:共20分),计算题(3道,共10分),问答题(3道,共30分)。下载任务附件,作答后再上传,由教师评分。 任务成绩:本次形考任务成绩占形成性考核成绩的20%,任务附件中题目是百分制。教师 在平台中录入的成绩=百分制成绩*20% 一、填空题(20分) 1. “生产什么”、“如何生产”和“为谁生产”是人类社会所必须解决的基本问题,这三个问题被称为—资源配置—问题。 2 ?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的差别主要表现在三个基本问题上,一是决策机制不同, 二是协调机制不同,三是激励机制不同。 3 ?微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配置,宏观经济学解决的问题是资源利用。 4 ?是否以一定的价值判断为依据,是实证方法与规范方法的重要区别之一。 5?两种互补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反方向变动,两种替代商品之间价格与需求成 曲线方向变动。 6. 需求定理表明的商品价格与需求量反方向变动的关系是—替代—效应和—收入_效应共同作用的结果。 7. 在供给与供给量的变动中,价格变动引起 供给量变动,而生产技术的变动引起供给的变动。 &需求的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9?市场经济就是一种用价格机制来决定资源配置的经济体制。 10. 当某商品的价格上升5%,而需求量减少8%时,该商品属于需求富有弹性。当某商品的价格下降5%而需求量增加2%时,该商品属于需求价格弧弹性。 11. 如果交叉弹性为负值,则两种商品为互补关系。 12. 能够做到薄利多销的商品是需求富有弹性的商品。 13. 如果某种商品需求缺乏弹性而供给富有弹性,则税收就主要落在消费者身上。 14. 基数效用论采用的是边际效用分析法,序数效用论采用的是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15. 如果把无差异曲线与消费可能线合在一个图上,那么消费可能线必定与无数条无差 异曲线中的一条相切于一点,在这个切点上就实现了消费者均衡。 16 ?消费者愿意对某种物品所支付的价格与他实际支付的价格的差额称为消费者剩不 O 17.技术效率是投入的生产要素与产品的关系,经济效率是成本与收益的关系。 18?代理人在不违背合约的情况下,以违背委托人的利益为代价来实现自己的利益,代理人的这种行为被称为机会主义行为。 19. 总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