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绿素测定仪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叶绿素测定仪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叶绿素测定仪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叶绿素测定仪的使用步骤和注意事项

叶绿素测定仪是指在叶绿素仪中,那些可以直接拿在手上,带到田间进行叶绿素含量测定的仪器。正因为该仪器体积小巧,可以随时手持,因此被称为叶绿素测定仪。手持叶绿素计的测量原理是在测量两种波长范围内的透光系数,来确定叶片当前叶绿素的相对数量。手持叶绿素计的测量范围为0.0-99.9 SPAD。现在很多叶绿素含量是通过SPAD值来显示的,因为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因为通过测定SPAD值可以了解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另外,在植物体研究中,我们还经常会用活体叶面积仪等仪器来对植物叶片面积进行测定,是我们进行作物产量预估的重要步骤。

叶绿素测定仪(SPAD502)具体工作流程如下:二个LED光源发射二种光,一种是红光(峰波长650nm),一种是红外线(940nm),二种光穿透叶片,打到接收器上,光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模拟信号被放大器放大,由模拟/数字转换器转换成数字信号,数字信号被微处理器利用,计算出SPAD值并显示在显示器上,也自动储存到内存中。其内部流程可以表示为光照系统->接收器->放大器->模拟/数字转换器->微处理器->显示器。

植物SPAD值与叶绿素含量有着一定的比例关系,SPAD值越高,其生长状况越好。我们在使用叶绿素测定仪时,方法比较简单。你只要手持叶绿素测定仪,然后将仪器的测量头夹在叶片两端,按下测量头,就可以得到植物的SPAD值。

具体操作为:

(1)在校准过程中,测量头不夹样品,二个LED次序发光,被接收的光转换成电信号,光强度的比率被用来计算。

(2)在测量头夹住样品后,二个LED再次发光,通过叶片传输的光打到接收器上,被转换成电信号,传输光的强度比率被计算。

(3)步骤1和2的值用于计算SPAD测量值,即表示夹住的样品叶片当前叶绿素相对含量。

在使用叶绿素测定仪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读数校验卡只能在检查模式下使用。2.只有随机的读数校验卡(与机器有机同序列号)能提供精确值。3.读数校验卡不能在户外使用,不能在阳光直射、高温、高湿的环境中使用。4.测量值与读数校验卡上的值不同时,不能通过输入补偿值修正。5.不要碰读数校验卡的玻璃表面,如果脏了,可用湿的、软布处理。6.要将读数校验卡放在附件包里保护,并且不能放在高温、高湿环境中

TCL各机芯软件升级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TCL各机芯软件升级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 第一节3DI98S机芯使用USB升级文件需要注意的地方 1、主程序: 命名必须为:V8-MSN98XX-LF1XXXX 如:3D机芯的为:V8-MSN9810-LF1V001 文件路径放在U盘的根目录下,选择功能设置-软件升级-USB升级系统会显示软件升级中,会将升级文件解压,放在U盘的Target文件夹下,然后自动重启,进行升级。 无屏升级方法:在生成了Target文件夹后就可以使用该文件夹进行无屏升级,方法是插上USB后,按住MEMU键上电,这个时候就会检测USB进行无屏升级。 需要注意的是:主程序是先解压,重启了以后才升级,如果当前的待机模式为开机待机的话需要先将机器开起来才能自动升级。 2、MBOOT程序: 命名必须为:MBoot.bin 文件放在U盘的根目录下,进入工厂的Service Menu-USB update-Mboot Update 用右键选择后进行升级,过程与主程序一样,会自动重启,正常开机后才升级。 需要注意的是:只有在发布的V8-MSN9810-LF2V005以后的MBOOT才能使用USB升级。 3、MEMC程序: V8-MSN9810-LF1V048版及其之前版本的主程序配合6m30软件(MEMC程序)通过USB升级时,6m30软件文件必须为命名为:MST.BIN文件放在U盘的根目录下,进入工厂的Service Menu-USB update-MEMC SW Update选择是后进行升级,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花屏现象,升级完成后自动重启,这个是在重启前已经完成了升级。 针对D42P6100D/3DI98S/CM2的机器目前6M30升级(USB升级)时间大概3到5分钟,升级过程面板按键指示灯闪烁。升级完成后,系统自动重启。 V8-MSN9810-LF1V050版以后的主程序配合6m30软件通过USB升级时,6m30软件(MEMC 程序)文件名需要改为tcl_6m30rs.bin(以前名为MST.BIN)。 4、HDCP KEY程序 命名必须为:HDCP.KEY 文件放在U盘的根目录下,进入工厂的Service Menu-USB update-HDCP SW Update 选择是后进行升级,升级完成后自动重启。

倒闸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倒闸操作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倒闸操作制度及有关规定 1、倒闸操作制度 倒闸操作是一项十分复杂、重要的工作。为了防止误操作事故的发生,保证电力系统的安全生产,经济运行,电气运行人员应严格遵守倒闸操作制度及有关方面的规定。 倒闸操作制度主要强调以下几个方面: (1)、操作指令的发受:属于系统调度管辖的设备,由系统 值班调度员发令操作,且一个操作指令只能由一个值班调度员下达,每次下达操作指令,只能给一个操作任务,只有变电所的副值班员以上的当班人员,才能接受调度的操作指令,同时,必须履行一定的发、受令程序。 (2)、倒闸操作票的填写:倒闸操作前,必须根据调度下达的命令票的要求,按安全规程、现场规程和典型操作票,将操作项目按先后顺序填写成倒闸操作票,按调度命令的项目和顺序逐项操作。 (3)、操作的监护:这是防止误操作事故发生的较后关卡,无论是简单操作或复杂操作,正常操作时都必须有合格的监护人进行监护。操作时,监护人应与操作人一起校对设

备名称和编号,并始终认真监视操作人的每一个动作,发现错误,立即纠正。 2、倒闸操作的有关规定 (1)倒闸操作至少有两人进行,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监护人应由比操作人职务高一级的人员担任,一般可由副值班员操作,正值班员监护。较为复杂的操作由正值班员操作,值班长监护。特别复杂的操作,应由值班长操作,站长或技术负责人监护。 (2)、操作中发生疑问时,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值班长或调度员询问清楚,不得擅自更改操作顺序和内容。 (3)操作中一定要按规定,使用合格的安全用具(如验电器、绝缘棒等),操作人员应穿工作服、绝缘鞋(雨天穿绝缘靴),在高压配电装置上操作时,应戴安全帽。 (4)雷雨时禁止进行倒闸操作。 (5)操作时,操作人员一定要集中精力,严禁边操作边闲谈或做与操作无关的事,非参与操作的其它值班人员,应加强监护,密切注视设备运行情况,做好事故预想,必要时提醒操作人员。 (6)、为避免误操作的发生,除紧急情况及事故处理外,交接班时一般不要安排倒闸操作,条件允许时,重要的操作应尽可能安排在负荷低谷时进行,以减少误操作时对电网的影响。

快速水分测定仪标准操作规程

目的: 规范XM60快速水分测定仪的使用和操作,杜绝违章操作,降低仪器故障率。 范围: XM60快速水分测定仪的使用和维护。 责任:车间使用人员,设备管理人员 内容: 1原理 仪器采用环形管卤素加热方式,快速干燥样品,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仪持续测量并即时显示样品丢失的水分含量%,干燥程序完成后,最终测定的水分含量值被锁定显示。 2.操作 2.1准备工作 2.1.1仪器尽量避免放于通风、腐蚀、振动、过冷或过热、过湿的环境中。 2.1.2调节仪器后的水平角,直至水平仪内的气泡位于中心。 2.1.3接通电源,预热至少30分钟。 2.2操作过程(标准操作模式) 2.2.1按ON/OFF键,启动仪器。 2.2.2开启水分测定仪的封盖,将一个空样品盘平放在样品盘支架上,再将样品盘支架放置在称量室内,保证样品盘支架的把舌严密卡入风罩单元槽口内。 2.2.3按T(ins)去皮键,将水分仪归零。 2.2.4将样品均匀放入样品盘,关闭封盖,屏幕随即显示样品初始重量。 2.2.按Start/Stop 开始/停止键,水分测定仪开始干燥与测量过程。 2.2.6在运行或完成后,重复按循环键clr,屏幕将显示不同数据:水分含量、固体含量,同时可显示测定时间和加热温度(105℃),如温度。 2.2.7当测定完成后,仪器加热自动停止,屏幕显示测定结果。 2.2.8如需要,可以按Print键打印测定结果。 2.2.9按下T(ins)键,可以开始下一个测量过程。

打开封盖,小心从加热室中取出样品盘支架,移出样品。 设备使用完毕后,按ON/OFF键,关闭仪器,使仪器处于待用状态。清洗样品盘,晾干,待用。 及时填写《仪器使用记录》。 3仪器维护保养 3.1 使用过程中要用手指轻按按键,避免用指甲,更禁止用尖锐 的硬物。 3.2 放样品前应清洁样品盘,且无论何时均应使用样品盘支架, 以防热样品盘灼伤。 3.3样品量最好在5~10g,在这个范围内,测定重复性较好。 3.4 封盖要轻提轻放。 3.5 测试的最后一个显示状态将在屏幕中保留,直至按去皮键。第二次往后的测试应尽快,防止水分的散失。 3.6 当仪器处于待用状态,无须预热即可使用。 3.7 使用该仪器前认真检查电源电压与仪器要求是否相符,插座及设备插头是否完好无损,如有损坏请勿使用。下班前或长时间不用仪器请关闭总电源开关,没有总开关的拨下电源插头放于仪器旁边。

升级操作说明

升级操作说明 本文档中的升级包名称和截图示例仅供参考,请登录中兴通讯终端官方网站()下载对应手机的软件版本升级包程序进行升级操作。 一.信息备份还原和注意事项 注意:在备份过程中请不要移除内存卡,也不要中途取消备份过程,以免造成数据丢失。 1.升级前请使用“一键备份”(工具-->手机助手-->一键备份)功能将手机中的信息 进行备份(手机需插入内存卡并保持足够的剩余存储空间),如下图所示: 2.点击“手动备份”菜单,按照界面提示进行电话本、短信、通话记录的备份。

3.升级完成后使用“还原数据”功能,将已备份的信息完成恢复操作。 二.升级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注意: (1)升级前请取出SIM卡; (2)请勿修改升级包的文件名和扩展名,保持“”不变; (3)保证电池电量充足,若电池电量不足请先充电。禁止一边充电,一边执行升级操作,避免造成升级失败; (4)升级过程中,请勿在手机上做其他操作。

1.将官网下载的升级包解压缩,提取出“”文件并放置在内存卡根目录下。 2.点击如下路径:工具-->设置-->高级设置-->升级-->存储卡升级-->内存卡如下截图红色方框所示。

3.点击确定和立即更新,手机开始升级。约2分钟后升级完成手机自动重启。

注意: (5)若手机无法开机,可以按照如下操作尝试恢复手机。 1.将官网下载的升级包解压缩,提取出“”文件并放置在内存卡根目录下。 2.在关机状态下,一直长按音量上键再按开机键进入Recovery模式。 3.在recovery模式界面,请按音量键选择“apply update from sdcard”菜单项,并按开关键确定。

金蝶 KIS 升级到 K3 方法与注意事项

以下是金蝶公司的标准升级教程: KIS升级K/3工具操作手册 升级前准备工作 一、在进行升级工作前,必须检查KIS账套是否符合升级条件,具体升级条件包括: 1、KIS的版本为KIS7.5、KIS7.5SP1、KIS7.5SP 2、KIS7.6; 2、KIS的账套类型为标准版、迷你版、小企业专版、业务版、标准模式+业务模式; 3、KIS账套的期间为自然月份天数或者非自然月份天数的12期或13期; 4、KIS账套(往年账套除外)各模块(出纳模块除外)的当前期间不能有任何数据(否则升级会出现数据错误),出纳模块当前期间不能扎账; 5、KIS账套已经启用模块的期间必须一致; 6、KIS业务模式账套存在业务单据的情况下,没有单价为0的单据; 二、升级前必须对KIS账套进行以下处理: 对准备升级的KIS账套进行数据库检查,查看是否存在数据库表丢失或者其他数据问题(可以使用安装包中的check3000工具进行检查),如果存在数据问题要求必须进行修复数据后(可以自行修复数据或者提交技术支持部协助解决账套数据问题)再进行升级,避免出现升级后数据错误的情况; 三、升级前需要对KIS账套进行以下处理: 1、KIS业务模式账套存在业务单据的情况下,检查部门和业务员是否为空,如果为空建议手工在KIS账套的部门和业务员录入一条记录后再升级; 2、检查KIS业务模式账套是否存在存货资料没有计量单位的情况,如果存在该情况建议在KIS账套指定计量单位再升级,也可以通过升级工具的升级过程中指定内容来处理; 四、特殊操作 目前升级工具对于KIS账套升级出现问题时默认停止继续执行(只对该账套),这样就只能知道该账套只有存在当前问题不能继续升级,不能清楚获取该账套是否还有其他问题造成不能升级,需要重复多次升级才可以全部知道,为此升级工具还提供了一个变通处理。 变通处理方法如下: 在升级工具的存放路径:操作盘:\Program Files\Kingdee\KIStoK3DBUpgrade下查找文件UserProfile.ini,双击打开,查看如果Debug=False,则修改Debug=true即可,保存修改内容。这样修改后在升级工具执行时对所有的KIS账套均不中断升级,会将该账套所有不符合升级的内容在升级前检查报告和升级报告中说明。 注意修改后会出现以下问题: 1、修改后升级工具对于不符合升级的账套也进行升级前检查,但是不能直接在升级前检查中体现该账套不能升级,不过可以在升级前检查报告中查到账套不支持升级的内容(不升级内容的状态=X); 2、修改后升级工具对于不符合升级的账套也进行升级处理,但是不能直接在升级界面体现该账套升级是否有效,不过可以在升级报告中查到账套不支持升级的内容(不升级内容的状态=X),这样代表了账套即使升级了也是不可用的;

叶绿素的提取及理化性质的鉴定

植物生理学实验 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其理化性质 姓名 学号 系别 班级 实验日期 同组姓名

摘要:为探究植物叶绿素理化性质,根据不同的叶绿体色素分子结构不同,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性和吸附剂上的吸附性差异,本实验在提取菠菜叶片叶绿体色素(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后,利用纸层析法将不同的色素分离的方法,对植物叶绿素的理化性质进行观察与检验。 一、实验原理及实验目的 实验原理: 1、提取: 叶绿体中含有叶绿素(叶绿素a与b)和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这两类色素均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常用乙醇、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 2、分离: 当溶剂沿支持物不断向前推进时,由于叶绿体中不同色素分子结构不同,在两相(流动相与固定相)间具有不同的分配系数,因此它们移动速率不同。对叶绿体色素进行层析可将不同色素分离。 3、理化性质的观察: 叶绿素是一种二羧酸酯,在碱作用下,发生皂化反应;在弱酸作用下,叶绿素中镁可被氢原子取代而成为褐色的去镁叶绿素,后者遇铜则成为绿色的铜代叶绿素,叶绿素具有荧光,故从与入射光相垂直的方向观察叶绿素溶液呈血红色。叶绿素的化学性质不稳定,易受强光氧化,特别是当叶绿素与蛋白质分离后,破坏更快。 分子吸收光能后,从基态转变到激发态。叶绿素分子有两种单线激发态,对应两个主要的光吸收区。 分子在激发态停留的时间不超过数纳秒(10-9秒) 由激发态回到基态的过程称为衰变(Decay)。 叶绿素a:C 55H 72 O 5 N 4 Mg,MW=893.4891 叶绿素b:C 55H 70 O 6 N 4 Mg,MW=907.4727 胡萝卜素:C 40H 56 , MW= 536.8726 叶黄素:C 40H 56 O 2 , MW=568.8714 实验目的: 以植物叶片组织为材料,提取叶绿体色素;以纸层析法分离其成分;鉴定叶绿体色素的理化性质. 二、实验材料和方法 1、实验材料:菠菜 2、实验用具:天平、研钵、三角漏斗、滤纸、层析缸、毛细管、分光镜、量筒、烧杯、试 管等 3、实验试剂:丙酮、碳酸钙、层析液(石油醚:丙酮=25:3),20%KOH-甲醇、乙醚、1%HCl、 醋酸铜 三、实验步骤 1、叶绿体色素的提取 (1)取新鲜菠菜叶片2克,擦干,去中脉,剪碎放入研钵; (2)加入少许石英砂和CaCO 3 ,再加入无水丙酮10ml,研磨成匀浆,再加丙酮15ml; (3)用漏斗滤去残渣,得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置于暗处). 2、纸层析分离叶绿体色素 (1)层析样纸制备,将优质滤纸剪成3cm×9cm的长条,将一端剪成中央留约1cm×0.5cm的

穿脱隔离衣的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穿脱隔离衣 【操作前准备】 1.护士自身准备:衣帽整洁、整齐;修剪指甲、取下手表;卷袖过肘、洗手。 2.用物准备:隔离衣一件,刷手及泡手准备 3.环境准备:清洁、宽敞 【操作步骤】 步骤要点与说明 穿隔离衣 1.取衣手持衣领取下隔离衣,将隔离衣清洁面 朝向自己,污染面向外,衣领两端向外折,对齐肩峰,露出肩袖内口 2.穿衣袖一手持衣领,另一手伸入一侧袖内, 举起手臂,将衣袖穿好;换手持衣领,依上法穿好另一袖 3.系衣领两手持衣领,由前向后理顺领边,扣 上领口 4.扎袖口扣好袖扣或系上袖带,需要时用橡皮 圈束紧袖口 5.系腰带自一侧衣缝腰带下约5cm处将隔离衣 逐渐向前拉,见到衣边捏住,再依法将另一侧衣边捏住。两手在背后将衣边边缘对齐,向一侧折叠,按住折叠处,将腰带在背后交叉,回到前面打一活结系好 脱隔离衣 1.解腰带解开腰带,在前面打一活结 2.解袖口解开袖口,在肘部将部分衣袖塞入工 作衣袖内 3.消毒双手 4.解领口解开领口 5.脱衣袖一手伸入另一侧袖口内,拉下衣袖过 手(遮住手)再用衣袖遮住的手在外面拉下另一衣袖,两手在袖内使袖子对齐,双臂逐渐退出 6.挂衣钩双手持领,将隔离衣两边对齐,挂在 衣钩上;不再穿的隔离衣,脱下后清洁面向外,卷好投入污物袋中当工作服可能被传染性的分泌物、渗出物污染时需要穿隔离衣 隔离衣的衣领和隔离衣内面视为清洁面 取隔离衣时看清隔离衣是否完好、合适,有无穿过;确定清洁面和污染面 系衣领时污染的袖口不可触及衣领、面部和帽子 后侧边缘须对齐,折叠处不能松散 手不可触及隔离衣的内面 如隔离衣后侧下部边缘有衣扣,则扣上 穿好隔离衣后,双臂保持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不得进入清洁区,避免接触清洁物品 如隔离衣后侧下部边缘有衣扣,则先解开 不可使衣袖外侧塞入袖内 消毒手时不能沾湿隔离衣 注意保持衣领清洁 衣袖不可污染手及手臂 双手不可触及隔离衣外面 如为一次性隔离衣,脱时应使清洁面向外,衣领及衣边卷至中央,弃后消毒双手 【注意事项】 1.隔离衣的长短要合适,须全部遮盖工作服,如有破洞,应补好后再穿 2.隔离衣每日更换,如有潮湿或污染,应立即更换 3.穿脱隔离衣过程中避免污染衣领和清洁面,始终保持衣领清洁 4.穿好隔离以后,双臂保持在腰部以上,视线范围内;不得进入清洁区,避免接触清洁物品 5.消毒手时不能沾湿隔离衣,隔离衣也不可触及其他物品 6.脱下的隔离衣如挂在半污染区,清洁面向外;挂在污染区则污染面向外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期间安全注意事项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期间安全注意事项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安全监控系统升级改造期间安全注意事项 1、施工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经考核合格领取合格证并持证上岗。 2、安全监控设备投入使用前要在地面经48小时的通电运行,调试合格方可安装。安装后要进行运行前的调试,各项指标合格后方可使用。 3、安全监控设备投入运行的最初 2 日内,要进行第一次调试校正。 4、电网电压必须与甲烷断电仪电源电压相同,电网电压波动不超过±15%。 5、安装分站时,严禁带电作业,严禁带电搬迁或移动电器设备及电缆 , 并严格执行谁停电谁送电制度。 6、井下传输电缆在大巷敷设或检查时 , 如果有车辆行驶 , 敷设或检查人员要选择安全地点躲避, 严禁行车时敷设或检查传输电缆。 7、在轨道下山巷道敷设或检查传输电缆时,首先要和下车场把钩工、上车场司机联系好,明确不准提升后,方准进入巷道内敷设或检查传输电缆 , 严禁行车时工作。 8、安全监测监控升级改造期间,现场工作人员注意事项: (1)安全监控系统中心站值班员应认真监视系统所显示的各种信息,详细记录系统各部分的运行状态,如实填写《中心站运行日志》; (2)对检测数据进行检测分析,当发现井下某一地点的气体浓度及温度异常时,工作人员应密切注意观察气体及温度的变化情况,并进行核实。当甲烷浓度超过%,一氧化碳浓度超过%时,应立即汇报通防工区值班人员、调度、通防等,并做好详细记录(包括时间、地点、显示值、变化情况等)。上述人员接到通知后应立即根据曲线图和实际情况进行认真

说课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1、开头话语不宜过长,最好直接切入课题,语言应干脆利落。 2、说课过程中尽量脱稿,注意与评委进行目光交流,脸上表情丰富一些,最好面带微笑。 3、说课语言声音宏亮、口齿清楚、使用普通话,不要重复,停顿、迟疑次数不能较多,注意语言的过渡、承转要顺畅,若能做到言简意赅、抑扬顿挫则更好。 4、教材分析要全面、重点突出,如地位和作用、教学目标、重点、难点等应条理清楚,详略得当。 5、教学过程和教材分析、教法与学法各环节应合理分配时间,把握重点,教学过程应略讲。 6、教法和学法设计要体现“学生为中心”的理念,一定要让学生活动起来。教学环节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师生互动、启发思考、迁移类比、重难解析等。教法和学法的设计立意要高,注重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等能力。 7、板书设计应线索分明、科学新颖、版面布局合理,字号稍大、工整大方、书写速度不宜太慢。 8、布置作业巩固课堂所学知识,若作业能兼有拓展延伸旧知、引入后续新知等功能则更妙。 1、基本素质不错,教案完整、板书设计合理,语言流畅。

2、切入标题应直接,多余废话不说,大标题应板书在黑板中上。 3、啰嗦语言尽量避免,语言要具有亲和力、喜闻乐见、幽默,能体现“寓教于乐”思想最好。说课过程中表述不能出错,引经据典、广泛联系实际时留心遣词造句的细节,如“建构主义”不能说成“构建主义”;说课中若能随口说出一些饱含哲理、寓意深刻的教育教学经典名句则更能令评委感觉耳目一新。 4、教学目标设定应是“三维目标”。 5、板书设计应简洁、工整、大方,板书书写应和说课同步进行,不要等到最好再进行,不要让评委等待看你写板书。 6、说课小结能起到由厚变薄、提纲挈领、画龙点睛之用。 说课基本步骤 今天我说课的课题,准备从四个方面进行:(宜开门见山、直接切题) 一、说教材 1、教材地位分析(强调承前启后、继往开来、宏观把握,说课时语言分段、清晰、适时停顿) 2、教学目标(必须设定三维目标) 3、教材重点和难点(透彻分析教材得出,重点和难点不宜太多) 二、说教法(教学设计思路,说出教学实践、行为的理论依据)

水分测定仪的原理和使用方法

水分测定仪(水分测定仪怎么分类): 能够检测各类有机及无机固体、液体、气体等样品中含水率的的仪器叫做水分测定仪,按测定原理可以分类物理测定法和化学测定法两大类。物理测定法常用的有失重法、蒸馏分层法、气相色谱分析法等,化学测定方法主要有卡尔费休法(Karl Fischer)、甲苯法等,国际标准化组织把卡尔费休(Karl Fischer)方法定为测微量水分国际标准,我们国家也把这个方法定为国家标准测微量水分。 常见的失重法水分仪有卤素水分测定、红外水分测定仪、微波水分测定仪等; 常见的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主要有容量法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和库仑法(电量法)卡尔费休水分测定仪。 另外还有便携式水份测定仪 红外线水分测定仪: 红外线水分测定仪,采用热解重量原理设计的,是一种新型快速水分检测仪器。水分测定仪在测量样品重量的同时,红外加热单元和水分蒸发通道快速干燥样品,在干燥过程中,水分仪持续测量并即时显示样品丢失的水分含量%,干燥程序完成后,最终测定的水分含量值被锁定显示。与国际烘箱加热法相比,红外加热可以最短时间内达到最大加热功率,在高温下样品快速被干燥,其检测结果与国标烘箱法具有良好的一致性,具有可替代性,且检测效率远远高于烘箱法。一般样品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测定。

仪器操作简单,测试准确,显示部分采用红色数码管,示值清晰可见,分别可显示水分值,样品初值,终值,测定时间,温度初值,最终值等数据,并具有与计算机,打印机连接功能。 水分仪可广泛应用于一切需要快速测定水分的行业,如医药,粮食、饲料、种子,菜籽,脱水蔬菜、烟草,化工,茶叶,食品、肉类以及纺织,农林、造纸、橡胶、塑胶、纺织等行业中的实验室与生产过程中。

U9升级方法及注意事项docx - U9服务支持系统

1.特别重点强调** 1:不能假定正式服务器比测试服务器快。大家要耐心等待。 2:一定要在测试环境认真测试。以确保客户的应用场景都覆盖到了,都验证通过了。 3:建议使用安装盘安装U9,不建议拷贝部署(后患无穷),详细见下面的讲解。 2.升级过程建议 2.1.升级前准备安装 1.安装前仔细阅读安装过程文档。 如果是从2.1上市版之前的版本升级到2.5,则需要重新安装V2.5金盘。 本版本安装过程有所调整,尤其是报表方面(改到安装工具中进行添加安装)。 2.V2.5金盘支持.net4.0,则在服务器上添加.net 3.51角色服务、并且安装正式版本的.net 4.0。 (绝对不可以安装.net 4.5 Beta,否则引起环境问题) 注:.net 3.51是.net 2.0的升级版。 .net 3.51和.net4.0是两个平行版本,需要分别安装。 3.数据库服务器内存最好大于等于数据库.mdf文件的大小。 4.数据库服务器服务器硬盘剩余空间。数据库最好6倍于.mdf文件大小。 4.1、数据文件存放磁盘(包括tempdb存放的磁盘)需要20G左右的空间,如果是老用户,最好预留更大的空间; 4.2、如果经费允许,多配置一些磁盘。将数据库的.mdf,ndf,ldf。以及tempdb内的每个文件分别存放在各自独立的物理磁盘上。扩大I/O能力。 具体配置方法咨询 4.3、从数据安全角度考虑,不推荐使用SSD磁盘。 5.数据库服务器升级过程中,最好保证只用户升级,避免其他应用程序的干扰; 6.补丁服务器,需要存放补丁备份文件,需要预留磁盘空间大于1G的空间。 7.涉及“委外”的业务流程需要都已经走完成。 如果项目上涉及到采购驱动的全程委外业务,则需要处理完相关业务; 8.所有调度任务是否已经完结。 如果升级前存在未执行结束的调度方案,建议执行完成后,再继续升级; 具体咨询祁宏伟qihw@https://www.360docs.net/doc/a18809220.html, 9.如果是V2.1之前的版本,需要重新升级加密信息; 10.确认客开程序是不是需要重新进行编译; 2.2.备份数据库 1.将数据库设置为“简单恢复模式”

叶绿素的提取分离

华南师范大学实验报告 生姓名罗玉玲学号 20102501014 业生物科学年级、班级 10科四 程名称植物生理学实验实验项目植物生理学第一次实验 验类型□验证□设计□综合实验时间 2012 年 11 月 8 日 实验指导老师叶庆生、冷佳奕实验评分 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及理化性质的鉴定 1.实验目的 1.1学会叶绿体色素提取和分离的方法。 1.2了解叶绿体色素的荧光现象、皂化反应等理化性质。 2.实验原理 2.1叶绿体中含有绿色素(包括叶绿素a和叶绿素b)和黄色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两大 类,这两类色素都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故可用乙醇或丙酮等有机溶剂提取。 2.2叶绿素是二羧酸酯,与强碱反应形成绿色的可溶性叶绿素盐,可与有机溶剂中的类胡萝卜素分 开;在酸性或加温条件下,叶绿素卟啉环中的Mg2+可依次被H+和Cu2+取代,形成褐色的去镁叶绿 素和绿色的铜代叶绿素;叶绿素受光激发,可发出红色荧光,反射光下可见红色荧光。 3.实验器材和试剂 3.1实验仪器与器具 研钵、漏斗、剪刀、、圆形滤纸、分光光度计、电子天平、量筒、移液管、滴管、试管、试 管架、酒精灯等 3.2实验试剂 丙酮、石英砂、碳酸钙、四氯化碳、无水氯化钠、乙醚等 3.3实验材料

勒杜鹃叶片 4.实验步骤 4.1叶绿素提取 取2g 勒杜鹃叶片 去掉主脉,剪碎 研磨 圆形滤纸过滤 收集提取液 4.2荧光现象观察 透射光下观察溶液颜色 叶绿素提取液 反色光下观察溶液颜色 4.3光对叶绿素的破坏作用 色素提取液少许等量分装于两试管 一支处于黑暗 、另一支于太阳光下 经2h 后观察两支试管的颜色 4.4铜代反应 取一支作为对照 各取色素提取液2ml 于两支试管中 取另一支 变褐色后 观察颜色的变化 4.5皂化反应 加入20mL 丙酮 少量乙酸铜粉末 滴加一滴稀盐酸 少量石英砂、碳酸钙 △

显微镜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一)正置显微镜 1、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使镜体保持直立.桌面要清洁、平稳,要选择临窗或光线充足的地方.单筒的一般放在左侧,距离桌边3~4厘米处. 2、清洁 检查显微镜是否有毛病,是否清洁,镜身机械部分可用干净软布擦拭.透镜要用擦镜纸擦拭,如有胶或粘污,可用少量二甲苯清洁之. 3、对光 镜筒升至距载物台1~2厘米处,低倍镜对准通光孔.调节光圈和反光镜,光线强时用平面镜,光线弱时用凹面镜,反光镜要用双手转动. 若使用的为带有光源的显微镜,可省去次步骤,但需要调节光亮度的旋钮. 4、安装标本 将玻片放在载物台上,注意有盖玻片的一面一定朝上.用弹簧夹将玻片固定,转动平台移动器的旋钮,使要观察的材料对准通光孔中央. 5、调焦 调焦时,先旋转粗调焦旋钮慢慢降低镜筒,并从侧面仔细观察,直到物镜贴近玻片标本,然后左眼自目镜观察,左手旋转粗调焦旋钮抬升镜筒,直到看清标本物像时停止,再用细调焦旋钮回调清晰. 操作注意:不应在高倍镜下直接调焦;镜筒下降时,应从侧面观察镜筒和标本间的间距;要了解物距的临界值. 若使用双筒显微镜,如观察者双眼视度有差异,可靠视度调节圈调节.另外双筒可相对平移以适应操作者两眼间距. 6、观察 若使用单筒显微镜,两眼自然张开,左眼观察标本,右眼观察记录及绘图,同时左手调节焦距,使物象清晰并移动标本视野.右手记录、绘图. 镜检时应将标本按一定方向移动视野,直至整个标本观察完毕,以便不漏检,不重复. 光强的调节:一般情况下,染色标本光线宜强,无色或未染色标本光线宜弱;低倍镜观察光线宜弱,高倍镜观察光线宜强.除调节反光镜或光源灯以外,虹彩光圈的调节也十分重要. (1)低倍镜观察 观察任何标本时,都必须先使用低倍镜,因为其视野大,易发现目标和确定要观察的部位. (2)高倍镜观察 从低倍镜转至高倍时,只需略微调动细调焦旋钮,即可使物像清晰. 使用高倍镜时切勿使用粗调焦旋钮,否则易压碎盖玻片并损伤镜头. 转动物镜转换器时,不可用手指直接推转物镜,这样容易使物镜的光轴发生偏斜,转换器螺纹受力不均匀而破坏,最后导致转换器就会报废.

微量水分测定仪简易操作步骤

微量水分测定仪简易操作步骤(型号) 操作步骤 1标定仪器 可用标有水分含量的甲醇或乙二醇甲醚标定,也可用0.5微升微量进样器,注入纯水来标定仪器。当注入0.1微升纯水时,“水分量”应显示100±8微克。一般标定2-3次,若标定符合要求,就可对样品进行测定。 2测定试样 2.1液体样品 2.1.1用带针头的注射器吸入待测样品,清洗2-3次,再吸入一定量的样品,为注样作好准备。 2.1.2按下“启动”键。 2.1.3把样品通过进样塞注入到电解池中(务必使注射器针头全部浸入)。 2.1.4 蜂鸣器响,说明测定结束,此时,仪器“水分量”所指示的就是所注入样品中含有的实际水分量。在打印机已经设置为允许打印的情况下,仪器自动打印测定结果。若未预先设置好相关参数,则需要进入打印设置页面设置好有关参数后,方可打印。 2.2固体样品 2.2.1 固体样品不能与电解液起负反应,若为颗粒,必须进行粉碎。 2.2.2 固体进样器,首先准确地称量固体进样器地重量。然后,取下固体进样器的盖子,把试样装入,并立即盖好。 2.2.3 再次对固体进样器称重(含试样),该重量与进样器净重之差,即为待测试样的重量; 2.2.4 按“启动”键,然后取下滴定池上的试样注入旋塞和进样器盖,把进样器插入试样注入口。若此时“水分量”开始增加,说明大气中的水分已进入阳极室,不要进行任何其它操作,待蜂鸣器响,再次按“启动”键,然后将进样器旋转180度,使试样落入池中,即开始对试样进行测定。测定结束,蜂鸣器响,仪器自动显示并打印测定结果(允许打印时)。 3注意事项 3.1在正常的测定过程中,每100毫升试剂可与不小于1克的水进行反应,若测定时间过长,试剂敏感性下降,应更换新试剂。

叶绿素提取实验

实验二、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分离与性质分析 一、实验目的 ?掌握叶绿体色素的提取方法;掌握板层析法分离叶绿体色素的原理和步骤;掌握叶绿体色素的部分理化性质。 二、实验原理 (一)叶绿体色素: 1.叶绿素 叶绿素a:叶绿素b=3:1 2.类胡萝卜素 胡萝卜素:叶黄素=2:1 叶绿素:类胡萝卜素=3:1 (二)叶绿素的光学性质 叶绿素a在663nm有吸收峰;叶绿素b 在645nm有吸收峰。但在蓝光区也有一个吸收峰。 胡萝卜素和叶黄素的吸收峰是在蓝光区(440nm)。 三、叶绿素含量测定: 1.取新鲜叶片,擦净组织表面污物,剪碎(去掉中脉)混匀。 2.称取剪碎的新鲜样品1.0g ,放入研钵中,加少量石英砂及2-3ml (或80%丙酮)研成匀浆,继续研磨至组织变白,静置3-5分。 3.取滤纸1张,置漏斗中,用80%丙酮湿润,沿玻棒把提取液倒人漏斗中,过滤到25ml。 4.用滴管吸取80%丙酮,将滤纸上的叶绿体色素全部洗入容量瓶中。 直至滤纸和残渣中无绿色为止。最后用80%丙酮定容至25ml,摇匀。 5.把叶绿体色素提取液倒入比色杯内。以80%丙酮为空白,在波长663nm、645nm下测定吸光度。 6 计算:按下列公式: Ca(mg/L)=12.7OD663-2.69 OD645 Cb (mg/L) =22.9OD645-4.68 OD663 C总(mg/L) = Ca+ Cb分别计算叶绿素a、b的浓度。 四、光合色素鉴定(板层析) ?支持物:硅胶层析板 ?流动相:石油醚:丙酮:(v:v=65:35) ?步骤:1、取板划线 2、点样 3、配展开剂 4、展开 5、前沿到达2/3处时停止,取出凉干并观察各色素带计算Rf值 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桔黄色 叶黄素:黄色 六:叶绿素前驱物的荧光观察 七、作业 1、计算你的实验中植物叶片中叶绿素的含量。 2.研磨提取叶绿素时,为何要加入CaCO3? 3.画图说明叶绿体色素板层析结果,并解释原因。

TEM操作步骤及注意事项

FEI TECNAI 20透射电镜 目录 电镜操作面板...................................... - 2 - 使用步骤:.......................................... - 4 - 一.放置样品 ..................................... - 4 - 二.合轴 ............................................. - 4 - 三.拍形貌 ......................................... - 5 - 四.踩带轴 ......................................... - 6 - 五、拍衍射 ...................................... - 6 - 六、能谱分析 .................................. - 7 - 七、高分辨 ...................................... - 7 - 八、拔样品杆及关机 ...................... - 8 -

电镜操作面板

镜筒 注意事项 1. 使用电镜时,首先要观察电镜的状态。 2. 有黄色背景的按钮,要谨慎。 3. 观察一系列数值,包括:最佳电流值、Spot size 、样品各坐标是否都归零等。

使用步骤: 一.放置样品 1.放样品时,夹子不能碰到银环,放置后,用手振动玻璃管,使样品至中间状态,然后用螺丝帽压紧(不可过紧,固定住即可) 2.插入样品杆时,要使杆上小柱的位置对准左上角螺丝,插至凹槽完全进入,然后连上数据线。确认在双束(双倾台不是双束)下,点两下回车。打开抽真空示意图→Vacuum Overview ,开始抽真空。 3.两次抽真空完毕后,逆时针旋转小柱对准Close ,插入。抽真空共分成两段时间,第二个倒计时结束后,即红灯一灭,必须在20秒内将样品杆逆时旋入。旋入样品杆时,要一手拿着,一手托着,放置进入过快。然后点Tube on 。然后点Col Values Closed 。 检查 4.关灯,取下蒙皮。 5.点击→Search ,即可看到样品所在位置。开始找样品中心空洞。 二.合轴 1.在Spot size 为1,低倍(6200X 或8700X )下找到薄区(朝着光亮处找)。然后调焦。选择最佳物镜电流值9 2.5854(按Eucentric focus )。 2.放大倍数至86000X ,然后将光斑移至孔区域,开始合轴。观察光斑是否为圆形,非圆形时要进行调圆→condenser ,调圆后点→ None

32-64升级注意事项

32bit-64bit porting work注意事项 64位服务器逐步普及,各条产品线对64位升级的需求也不断加大。在本文中,主要讨论向64位平台移植现有32位代码时,应注意的一些细小问题。 什么样的程序需要升级到64位? 理论上说,64位的操作系统,对32位的程序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即使全部换成64位平台,依然可以良好的运行32位的程序。因此,许多目前在32位平台上运行良好的程序也许不必移植,有选择,有甄别的进行模块的升级,对我们工作的展开,是有帮助的。 什么样的程序需要升级到64位呢? 除非程序有以下要求: ●需要多于4GB的内存。 ●使用的文件大小常大于2GB。 ●密集浮点运算,需要利用64位架构的优势。 ●能从64位平台的优化数学库中受益。 ILP32和LP64数据模型 32位环境涉及"ILP32"数据模型,是因为C数据类型为32位的int、long、指针。而64位环境使用不同的数据模型,此时的long和指针已为64位,故称作"LP64"数据模型。下面 由上表我们可以看出,32位到64位的porting工作,主要就是处理长度变化所引发的各种问题。在32位平台上很多正确的操作,在64位平台上都不再成立。例如:long->int等,会出现截断问题等。下面将详细阐述具体遇到的问题,并给出修改策略。

截断问题 截断问题是在32-64porting工作中最容易遇到的问题。 部分的截断问题能够被编译器捕捉到,采用-Wall –W进行编译,永远没有坏处。这种问题处理方法也非常简单,举个例子来说: long mylong; (void) scanf("%d", &mylong);// warning: int format, different type arg (arg 2) long mylong; (void) scanf("%ld", &mylong);// ok 但有很多情况下,一些截断性问题并不能被良好的诊断出来。 例如: long a; int b; b = a; 在这种情况下,编译器会直接进行转换(截断处理),编译阶段不报任何警告。当a的数据范围在2G范围内时,不会出问题,但是超出范围,数据将出现问题。 另外,采用了强制转换的方式,使一些隐患被保留了下来,例如: long mylong; (void) scanf("%d",(int*)&mylong);//编译成功,但mylong的高位未被赋值,有可能导致问题。 采用pclint可以有效的检查这种问题,但是,在繁多的warning 中,找到需要的warning,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因此,在做平台移植的时候,对于截断问题,最根本的还是逐行阅读代码,详细检测。 在编码设计的时候,尽量保持使用变量类型的一致性,避免发生截断问题。 建议:在接口以及数据结构的定义中不要使用指针,long,以及用long定义的类型(size_t, ssize_t, off_t, time_t),由于字长的变化,这些类型不能32/64位兼容。 一个讨厌的类型size_t:在32bit平台上,它的原形是unsigned int,而在64bit平台上,它的原形式unsigned long。这导致在printf等使用时:无论使用%u或者%lu都会有一个平台报warning。目前我们的解决办法是:采用%lu打印,并且size_t强制转换为unsinged long。在小尾字节序(Little-endian)的系统中,这种转换是安全的。 常量有效性问题 那些以十六进制或二进制表示的常量,通常都是32位的。例如,无符号32位常量0xFFFFFFFF通常用来测试是否为-1; #define INV ALID_POINTER_V ALUE 0xFFFFFFFF 然而,在64位系统中,这个值不是-1,而是4294967295;在64位系统中,-1正确的值应为0xFFFFFFFFFFFFFFFF。要避免这个问题,在声明常量时,使用const,并且带上signed 或unsigned。 例如: const signed int INV ALID_POINTER_V ALUE = 0xFFFFFFFF; 上面一行代码将会在32位和64位系统上都运行正常。或者,根据需要适当地使用“L”

叶绿素的提取实验报告

叶绿素的提取及叶绿素铜钠的合成及测定生物资源系食卫101 韦琪(20102023) 指导老师:张倩、刘新梅 一、实验目的 1.从蚕沙中提取叶绿素并计算提取率; 2.研究用叶绿素合成叶绿素铜钠的工艺条件; 3.分析叶绿素铜钠产品的纯度,计算产率; 4.通过试验提高综合能力及练习巩固各种相关操作。 二、实验原理 蚕沙是桑蚕的排泄物,由蚕沙制取天然色素——叶绿素酮钠盐,是国外普遍采用的最佳途径。叶绿素是一种酯,因此不溶于水,而溶于乙醇、丙酮、乙醚等有机溶剂。 叶绿素是植物吸收太阳能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色素,叶绿素是一种含有卟吩环的天然色素,在叶绿素的结构中,含有一个由四个吡咯环和四个次甲基交替相联形成的卟吩环.卟吩环闭合的共轭体系提供了包围镁离子(或其它相似离子)的刚性平面.高等植物中含有叶绿素a和叶绿素b分子式如下: 蚕沙中含有丰富的叶绿素,其纯含量达0.8—1.0%,居所有天然色素之首,故可用蚕沙来提取叶绿素,由于叶绿素易溶于乙醚、苯、丙酮、乙醇的脂性溶剂,故可用乙醇、丙酮混合液来提取。所得的叶绿素由于遇热、光、酸、碱等易分解,且又不溶于水。110度左右会分解,故把叶绿素制备成叶绿素铜钠,其性质更稳定溶解性也会有所提高。 叶绿素分子中的镁原子和四个吡咯上的氮原子相结合,环上是双羧酸的酯,一个被四所酯化,另一个被叶醇基所酯化,故可以发生皂化反应生成钠盐:

C55H72MgN4O5 + 2 NaOH →C34H30O5N4MgNa2 + CH3OH + C20H39OH 在酸性介质中,叶绿素钠盐分子中的镁极易被氢原子取代生成褐色的叶绿素酸: C34H30O5N4MgNa2+ 4 H+→C34H34O5N4 + Mg2+ + 2 Na+ 叶绿素酸可与铜盐加热条件下生成叶绿素铜酸析出,将叶绿素铜酸溶于丙酮,再与碱反应就生成叶绿素铜钠盐: C34H34O5N4 + Cu2+→C34H34O5N4Cu + 2 H+ C34H34O5N4Cu + 2 NaOH →C34H34O5N4CuNa2 + 2 H2O 由叶绿素转化成叶绿素铜钠的过程也可用化学反应方程表示: (1)皂化: COOCH3COONa C32H30ON4Mg + 2NaOH → C32H30ON4Mg + CH3OH + C20H39OH COOC20H39 COONa (2)酸化: COONa COOH C32H30ON4Mg + 2H2SO4 → C32H30ON4H2 + MgSO4 + NaSO4 COONa COOH (3)铜代: COOH COOH C32H30ON4H2 + CuSO4 → C32H30ON4Cu + H2SO4 COOH COOH (4)成盐: COOH COONa C32H30ON4Cu + 2NaO H → C32H30ON4Cu + 2H2O COOH COONa 三、实验仪器和试剂 1.仪器:(一个),分液漏斗(2个),250mL锥形瓶(1个),烧杯(100ml、250 mL、 500mL )各1个,容量瓶(100mL、250mL)各1个,蒸馏装置,减 压过滤装置,玻璃棒,电子天平,圆底烧瓶(250mL)2个,酸度计, 分光光度仪(一台)。 2.试剂:(50g)、95%乙醇,丙酮,石油醚,2%~5%NaOH乙醇溶液,硫酸铜溶

自己染发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自己染发的步骤及注意事项 在“3·15”消费者权益日即将到来之际,市卫生局组织执法人员对全市染发剂生产企业依法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执法检查。针对检查情况,市卫生局日前发布健康警示,提醒消费者自己染发要选择天然染发剂。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染发已经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尤其是在青年、中老年人群中消费需求很大。值得注意的是,染发剂质量的好坏与消费者健康密切相关。 市卫生局提醒广大消费者,自己在选购使用染发剂染发时应注意下列事项: 一、识别包装标识。标签上应当注有产品名称、厂名、卫生许可证编号、批准文号;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应当注有生产日期、有效使用期限、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标签、小包装或者说明书上不得注有适应症,不得宣传疗效,不得使用医疗术语。 二、少用永久性染发剂的化学染发膏。例如一洗黑、一梳黑等混合在一起使用的快速上色的染发膏。

三、切记染发禁忌症。有疮疖、皮肤溃疡的人,不宜染发。 陶博士天然染发剂是纯植物成份,不含任何致敏致癌的化学物质,是适合自己染发最好的天然染发剂。陶博士天然染发剂染发操作简单,更能享受自己染发带给我们的成就感。 自己染发的一般步骤 操作前准备: 自己染发时,使用非焗油型洗发水清洁头发表层的油污(记住,一定要是不含焗油成分的洗发水哦。因为焗油成分会附在发丝表面形成保护膜,导致黑色植物精华比较难渗透),再用毛巾擦干至6-7成干,这样有利于植物黑发素的渗透,提高黑发效果。 两步操作: 第一步:用梳将第一剂(1剂植物黑发精华)染发剂涂至头发,根据头发长短决定用量,用梳子正反方向反复梳理均匀,戴上浴帽用加热帽加热10分钟后关掉开关保温状态加热20-30分钟。对多年没染发的纯白干枯发质,可适当延长加热时间。然后用清水简单清洗,用毛巾擦至不滴水(注意:在清水的时候不要清洗过度,稍微用水简单清洗一下头发的表皮层即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