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在写景散文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引导学生欣赏文中优美的景物描写?如果更好地引导学生品味作者寄托在景物当中的情?这是许多教师一直在探索的问题。在很多教学案例中往往会设计这问题来切入文本:你喜欢文中的哪一段景物描写?为什么?请找出体现作者感情的句子,并仔细品味。我认为这样引导学生去品散文中的景与情,还不能够使学生真正地入景入情,还只是停留在比较抽象的层面上来理解课文。因此,在教《小石潭记》时,我就做了以下尝试:选准突破口,带领学生进入小石潭的景,体会作者的感情。

一、以画为突破口,带领学生领略小石潭的美景。

每一首好诗总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而柳宗元的游记散文《小石潭记》同样是一幅极美的画。因此在教学中,我有意识地设计了这个环节画小石潭,让学生展开想像,画出自己心中的小石潭。学生为了要画好小石潭,就必须深入阅读谭文,以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来构思画面。这样一来,既能提高学生主动品味课文的积极性,又能使学生真正地走进小石潭的情境中。而在评画的教学环节,学生一定要引用课文的原句,来评析每一幅画的优点与不足。这样,在评画的过程中,学生加深了对课文句子的理解,一个幽静清秀的小石潭的形象也逐渐清晰地展现在学生眼前,展现在学生的心中。柳宗元笔下的小石潭就不再是一个抽象模糊的影像了。

二、以音乐为突破口,引导学生体会柳宗的情。

《小石潭记》不仅生动地描写了小石潭美静秒的景沟,还抒发了作者贬官后孤忧愤之情。在这个教学环节中,我就以一首古筝乐曲为

突破口,让学生在音乐中思考:这段乐曲能为课文朗诵配乐吗?因此,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就得结合课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的身世去思考,去品评:这段乐曲表现怎样的感情?它与课文思想内容相吻合吗?它能体现作者的思想感情吗?在这里,音乐成为了一个媒介,在时缓时疾的古筝乐曲声中,不似乎看到了作者孤独的身影,触摸感受到了作者悲凉愤懑的心情。音乐拉近了学生与作者的距离,引导学生走进文中创设的情境,与作者的感情形成了共鸣。

《小石潭记》的教学设计,以画和音乐赏析作为突破口,力图给学生营造读出个人体验和感情的环境,给学生自由展示的空间,以达到景在画中现,情在曲中悟的目的。因此,只有善于找到突破口,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走进文本的深处。才能让散文教学更活,更美,更精采。

篇二:《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今天是《小石潭记》第二课时。整体感觉比较失败,职业道德让我们总是把失败原因归属于己,但客观上讲没有学生的因素吗?这样的问法好像彰显了教师的无能乏技,那就这样问: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样的学生的现状呢?

第一课时以尝试自读的方式,学生自己读通读顺文本,通过串读来订正音韵节奏,并进行了个别词语的解释以助读。这样处理是因为初三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文言文的语感能力,自己完全有可能读准大部分内容。在个别处如下见(现)小潭参差(eni)披拂,教师一点即好。然后是自己译读,通过课下注释和自己的参悟能够大部分读懂文本。在课堂上,学生只对曰恕己,曰奉壹有点误读,其他的

都可通过参悟或引导自己解决。从这里可见,选入八年级语文下册,难度是偏低的,正好适于对学生进行读译的自学训练。只要给学生时间,贴近学生思维引导,是能够达到较好的效果的。然后让学生思考一个问题:这篇文章叫《小石潭记》,文中称作小石潭你认为贴切不贴切?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昭示了我这个问题的方向性错误。学生普遍回答文本是以小石潭为中心来描摹景物抒发情感的。我立即调整问题:文中把这个潭称为小石潭你认为贴切不贴切?并板书上在三个字下分别加点突出。学生思考。第一节课结束。

第二节课。回顾问题:文中把这个潭称为小石潭你认为贴切不贴切?学生在短暂的思考后,开始举手回答。有的说从闻水声,如鸣佩环中,可见溪流之小,说明潭小;有的说从伐竹取道,下见小谭,可见作者明写潭小,且如果不是潭小绝无人迹的话就不会伐竹取道了;有的说从全石以为底,可见以一整块石头为底,潭必不大;有的说从潭中鱼可百许头,可见潭小能直视鱼的总体数目;还有的说从四面竹树环合可见潭小,所以被树木所遮掩。学生的分析有几个超出了我的文本解读,也合情合理,非常欣喜。最后我补充了一个小丘,从此可见此处景物的玲珑娇小之态,能蜗居在小丘一侧的潭,必不大。

石体现在何处?这个问题可能是挑战性不大,学生回答的积极性不强。但是就我的此潭为小石坑的论断,引起了学生的反驳。他们认为此潭不可能如此之小。师生争论的结果是达成了文中描写的结论无论大些小些,都是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的一个石质的坑。借此引导石坑积满水,谓之潭。之所以把这个石坑称为潭是因为有水。水是潭的内容。那么水有何特点呢?

有的学生说水尤清冽,特点是清;有的说全石以为底也可见水清;有的说潭中鱼一节,都可见水清。同样的原因可能是因为此问题缺乏挑战性,学生的积极性不高,也影响了我的情绪,开始有些焦躁。

对于接下来的问题:如果说小、石、潭是此潭可见的形貌的话,那么小石潭的神貌是如何的呢?可用那个字来概括?学生很容易找到以其境过清的清字。追问,此清作何讲?生答凄清。此情此景为何会给人以凄清之感呢?生答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来述说。然后引申:作者在此文中前后的心情有巨大的反差,你能发现吗?可能是这个问题是最没有挑战性的,或者我给学生的时间太短,太急促,以致有些催促冒进,也可能是铺垫不够,学生给我一片沉默。前面的乐与后面的凄清的心境的对比,可以引发一个很有价值的探究问题:为什么他的心情会有如此巨大的反差呢?从而进入心境的探寻。但是这个问题并没有顺理成章的达成。时间就到了。

我预设,此心情的转变有两个因素契合的原因:凄清冷寂的景致又唤起了作者原本的孤寂苦闷的心情。根本原因是一种孤独落寞之感。由此可见,前面两处写乐,实是一种欲忘情山水的苦中作乐;而后面的凄清孤寂是他一直隐藏的真实的精神色彩。至此方能了解作者的精神状态和心理底色。可惜没有探究完成。

究其失败原因我想:一是教师并不能把文本当中的引人至深之处挖掘出来,无法激发学生的探究乐趣,这可能与问题的设计和引导的方式方法有直接的关系。还是不细致,不精巧,不能准确及时的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不能给足学生思考表达的时间,进行引申开发成为新

的课程资源,也就是当下意识并不强烈。二是,给自己的失败找个客观理由,是不是文本本身就缺乏强有力的吸引力呢?文言文的距离感如何打破,如何带动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很好的路子可行。语文的千文千面,很难成行可操作的规律性措施。再就是学生的学习氛围和学习习惯的养成。是不是教师的努力和激发是一方面,而学生的相应和配合也是一方面呢?如果大家都隅于脸面的问题而不肯发言,即有也不说,是不是教师也很无奈呢?当然,学生的投入不够,更多的是折射出教师的设计无新意,课堂无特色,引导缺方法吧。最有可能的是节奏出了问题。前后的关联性较差,以致出现脱节,思维跟不上,所以发言沉闷,情感瘀滞吧。

努力改进中。

篇三:《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是永州八记之一,是紧接《钴坶谭西小丘记》之后写的。柳宗元在游小丘后数日又和他的朋友吴武陵、龚古以及他的弟弟宗玄等游西山,在小丘西边百二十步的地方发现了小石潭,他就写了这篇游记。这是一篇充满诗情画意的山水游记,在这篇山水游记里作者主要是记小石潭,他写潭水、写岩石、写树木、写游鱼,宛如一幅优美风景画,通过刻画优美的景色,着力渲染了凄冷幽深的环境,借景来表达自己在贬官生涯中孤寂凄凉的心境。我认为像这样富有诗意的散文,而且又写得极为精美,可以激发学生对古典文学的热爱,陶冶他们的审美情操。因此我决定在教学时以情感人,在积累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的同时,体会景物描写中融注的思想情感,理解作者凄苦孤寂的心境。

今天我上的是《小石潭记》的第一课时。在教学之前,针对所教班级学生的情况,对他们提出了预习要求:(1)利用工具书给生字注音,并自主试读三遍;

(2)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将不懂的字词句作圈划;

(3)查找有关资料,了解柳宗元和《永州八记》。在这节课上我尝试自读的方式,学生自己读通读顺课文,通过串读来订正音韵节奏,并进行了个别词语的解释以助读。在个别处如下见(现)小潭

参差(ēn ī)披拂,教师一点即好。之后是自己译读,通过课下注释和参考书翻译课文内容。然后让学生理清文章的写作线索,学生思考交流之后是课堂检测,第一节课结束。

可是在第二天上课时,我却发现学生的朗读还不过关,对课文一些字词句的理解不到位,在反思这篇课文的教学过程时,发现主要问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没有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疏忽了文言文教学诵读这个根本环节。他们毕竟只是八年级的学生,接触文言文还不多,再加上我所教两个班的学生有一半以上都是周边农村孩子,不仅语文底子单薄,而且缺少良好的自学习惯,所以他们的文言文语感很差。在课堂上没有很深入的指导学生朗读,有些句子长的也只是稍微点了一下,读的还不够。

第二,基础知识落实的还不到位,这对课文的朗读带来了一定的困难。文言文的阅读要建立在理解字词的基础上,只有弄懂了课文意思,读起来才会连贯、流畅。否则的话,对培养学生的语感和阅读理解能力都将造成一定的影响。

第三,对问题的设计不够理想。在学生初读课文之后,我给学生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小石潭之美,美在。从学生对这个问题的回答,昭示了我这个问题的方向性错误。在初读课文之后,学生只是能读通课文,未能很好的理解课文,而这个问题不应出在初读课文之时,而应在理解课文之后,我相信如果在理解课文内容之后,这个问题对学生不是很难。

以后在文言文教学的过程中,还是要注重朗读和字词的教学,不能忽视这类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落实。另外,文言文尽管不如现代文那么明白晓畅,但学生仍然应该作为学习的主体,给他们自主发现、自主探究的机会。

篇四:《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小石潭记》是一篇文言文,此次教学这篇课文,我将教学目标定为两条,即让学生积累文中一些常用的文言实词的含义;通过朗读,品味文中描写景物的短句,体会作者在文中寄托的思想感情.教学时间为一课时.

教学之前,针对所教班级学生情况,对他们提出了预习要求: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师; 对,刘禹锡被贬到凄凉的巴山楚地,一去就是23年,柳宗元的命运也差不多,被贬来到了永州,正值三十多岁施展才华之时,一呆就是10 年,后又被贬柳州.在永州时,他不被重视,只有游遍永州山山水水,写成《永州八记》.如果说,李白是苦闷时借酒消愁愁更愁 ,那么柳宗元则是

生:借景消愁愁更愁

师:他是想寄情山水,优美的景色,清脆的天音,自在的鱼儿,的确让他忘记了忧愁,但毕竟是短暂的,空寂的环境,冰凉的石头,让他再一次

涌起了失意之感.

淡淡的喜,浓浓的愁,缓缓的流淌出的是一首抑郁哀怨的古典曲子.

老师再播放一首乐曲相配,让我们以这样的情调一起读一读全文,感受作者的失意与哀伤吧.

师:读得真好,一代失意的文人其心态透过文字显现出来了.音乐帮助我们解读了文学作品的情感基调了.

其实呀,中国文人太多这种遭遇了:怀才不遇,抱负难施,惟有借文学抒写出来,柳宗元是一位,我们从文学作品中还了解其它人吗教学中也发现一些不足之处,主要是学生预习不够到位.如:

师:同学们对照注释默读了课文,现在我请一位同学来朗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一些词语的正确读音.

生:朗读.

此环节该同学就出现了读错字现象.读错的词语有:坻,佁,俶,差.而且读得结结巴巴.其实前三个字,书上注释都有,不应该出错.而差字,第一段中出现了参差披拂他读得正确,而后文的犬牙差互却读错,这是我没有预料到的.

这说明课前预习要落实到位,教师要有预见性,要在备课时预设一些学生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这样课堂教学才能环环相扣,不出意外.最好先用一节课时间让学生人人都对字,词,句,篇有所了解.利用工具书和

注释的词语注音,读准字音,这样在朗读时就不会出错,,并且要读熟课文,让学生将查到的有关作者的资料如写作背景,学过的诗,文,相关的

人物等,在全班互相交流,有利于学生对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正确体会作

者思想感情.对作业的检查发现,学生阅读课外文言文难点是对实词的理解,以致影响到对内容的理解.因此,今后的文言文教学,依然要加强对文言词语的积累,课文的朗读和对课文的理解.

篇五:《小石潭记》教学反思

教《小石潭》记,我采用的是学生自读自学的方式。在学生已经基本能背诵和依照注释解释全文的基础上,我以你从文中哪些地方体会到了小石潭的小这个问题来检验大家对课文的理解程度,并且以此来拓宽教学的境界。取得了不错的学习效果。

下面是课堂教学的部分实录:

师:课文题目是《小石潭记》,你从文中那些地方体会出了石潭的小啊?可以是正面描写的,也可以是侧面描写的。

生:潭中鱼只有百许头,这潭真是很小啊!

生:从文中对鱼的描写来看,这些鱼怡然不动,叔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这些鱼体态轻盈、动作轻灵,应该是不太大的鱼。小石潭中生小鱼,这也符合一般的规律!

生:而且从字里行间来看,作者一直都是近距离观鱼,才会看到鱼们皆若空游无所依,能够这样近距离观看的,应该这个小石潭也不大。

生:小石潭是全石以为底,以整块石头为底,这石头再大也大不了哪里去吧。可见小石潭不大。

生:我是从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一句感受到石潭的小的,既然整个石潭四周完全是被树枝藤蔓缠绕了,这种景象如果是

在原始森林里的话可能很好理解,但在一般的树林中,如果潭太大的话就形不成这种奇异的景象了。

生:对,后文还谈到四面竹树环合,能够有环合景象的,肯定不会是太大的潭。

生:水声是如鸣佩环,佩环的声音是好像人身上佩戴的佩环碰击发出的声音。如果是大江大湖发出的声音应该是激越彭湃的或者波涛汹涌的,只有小溪流小湖水的声音才可能如鸣佩环。

生:我觉得水犹清冽也从侧面说明了小石潭的小,因为虽然大湖大江也有清澈的,但是要达到犹清冽的地步,一般来说潭不会太大,大了水就容易浑浊了,而且也不太会给人特别清凉的感觉。

生:第一句是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小丘对小潭,很自然嘛!众笑)

生:我觉得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也说明了潭的小,潭的形状像北斗星那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蛇和北斗星都不是宽阔的东西,作者这样形容其实也说明了石潭不会太大。

生:我觉得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也从侧面说明了石潭的小。从全文来看,要产生幽邃之感,不应该是境界阔大的地方,如果地方很大的话,心里忧伤的感觉就应该用苍凉来形容了。

师:很有意思!举个例子如何?

生:比如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生:不太一样,这是沙漠的景象。

生: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这一句也挺忧伤的,还是春天的景象,因为境界阔大,所以产生的忧伤就不会是幽邃悄

怆。

师:杨雅云的这个发现很有意思,这已经涉及到中国古代的审美艺术了。她的体会很独特。景物的逼仄有时候会导致心理感受的逼仄,景物的特点往往影响人的情绪啊!就好像我们经常所说的一句话生:一切景语皆情语!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