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和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和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用户和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发展模式可以归纳为“用户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双模模型。在这个“双模模型”中,一边是用户模式,包括用户规模、用户体验、用户黏性三个要素;另一边是盈利模式,包括前向收费模式、后向收费模式、衍生收费模式。

移动互联网正在创造新的商业模式。我们深入分析了互联网行业的成功企业的发展历程及其商务模式,结合移动互联网正在产生的新的生态模式,总结了移动互联网的商业模式分析框架。移动互联网的商业发展模式可以归纳为“用户模式”和“盈利模式”的双模模型。在这个“双模模型”中,一边是用户模式,包括用户规模、用户体验、用户黏性三个要素;另一边是盈利模式,包括前向收费模式、后向收费模式、衍生收费模式。

在互联网出现之前的传统商业模式中,“用户模式”往往不在考虑范畴之内。传统的商业更多从“盈利模式”开始考虑,所谓无利不起早,一定是有利可图、想清楚了盈利模式才会去做这个生意。但在互联网业务,企业首先要集中精力考虑用户模式,首先考虑怎么发展客户,怎样以某种方式获得客户,以某种方式获得很好的用户体验,进而形成一定规模的客户平台,等到形成了一定的用户规模和用户忠诚度(或称黏性)之后,再来考虑如何开发这些用户资源来赚钱。比如YouTube,在网站开办之后很长的时间内并没有确定的盈利模式,但它的网络视频给了用户全新的体验,用户规模迅速扩大,成功地创造了自己的用户模式,而为相应的盈利模式创造了坚实的基础。

移动互联网的“双模模型”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可以同时考虑用户、客户发展和盈利模式,但是应该明确两者要分开考虑,并考虑好它们之间的时间发展顺序——先建立“用户模式”,通过聚集人气、黏住客户,形成巨大的用户空间;然后建立“盈利模式”,即在这个已经形成的用户空间里寻找合适的商业价值,来达到商业目标。

用虚拟空间映射实体世界

移动互联网是一个虚拟的空间,是一个由众多个人组成的社会化网络空间,根据消费者在这个社会化网络空间中的商业消费行为的两大类,我们可以把社会化网络中的这个虚拟空间分成两个子空间:数字消费空间和实体生活映射空间。

先来看数字消费空间。这个空间里的产品是纯数字化的消费品,听音乐、读书都是可以数字化消费的。传统的书籍和唱片,那些有形的东西其实都只是载体,我们真正消费的是音乐本身和文字所带来的信息,而不是光盘和纸张。所有这些信息产品现在都已经数字化,所有这些信息化产品的生产和传播都可以在网上实现,不再需要建立任何一个有形的载体。

再来看实体生活映射空间。我们现实生活的许多消费行为,比如吃饭喝酒,没有办法放到虚拟空间去进行,还必须让我们的真身到实地去消费,但即使是餐饮、娱乐、旅行这些实体生活中发生的事情,也是可以通过信息映射到网络空间,我们把这个空间称为做实体生活映射空间。我们通过映射到这个虚拟空间的信息,去驱动和影响我们在实体世界中的行为。比如电子商务、网上购物,都是通过网上信息去驱动的一个个消费行为。

当我们寻找移动互联网业务机会的时候,应该清楚移动互联网究竟给我们带来什么。本质上,移动互联网给我们带来的是一个虚拟空间,在这个空间里,我们尽最大的努力去真实地、完整地映射我们的实体世界。

在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中寻找新定位

在整个互联网、移动互联网的生态中,大家没有必要一窝蜂地都去追App store这个热潮。应该看到,苹果的App Store只是苹果自己这个半封闭的生态中的一个部分。但这个部分是最值得仿效的最重要部分吗?我们认为,在开放的移动互联网生态中,最重要的是形成网上社区。在这个网上社区中,用户能够把用户个人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社会活动、行为、偏好等都真实而完整地映射出来,创造出全新的数字化生活,从而为增值业务带来巨大的创新机会。

移动互联网给运营商、给服务提供商(SP)/内容供应商(CP)等行业参与者的机会和挑战在哪里?无论是对个人移动互联网还是对于企业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会,我们都需要研究移动互联网的生态图,只有理解了整个生态环境,我们才能找到机会和定位。

在个人移动互联网生态系统中,其价值链主要是四个环节:内容生产、内容聚集、内容发送、内容接收。内容生产部分包括音乐、电影、新闻、体育、电视节目、网络视频等各种内容形态,其提供者主要是各种电视节目、电影视频及音乐等制作方和发行方;内容聚合部

分包括内容管理、内容编排、内容转码、内容呈现、标准变换等,其典型参与者有YouTube、优酷网、土豆网、Facebook,新浪微博等互联网企业;内容发送部分则是把聚合后的数字化内容分发到移动终端的网络,包括有线/IPTV/卫星,下一代无线网(4G,LTE),无线电,平面等,这其中包括中国电信、东方有线、Comcost和AT&T等运营商。最后是内容接收部分是各种移动终端,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PDA等,其典型参与者,包括苹果、诺基亚、索爱等终端制造商。需要说明的是,有些企业只参与价值链其中的一个环节,而有些企业则参与了价值链的多个环节。如索尼公司,在内容生产和内容接收环节都有参与。

以上便是由不同的层次所形成的整个个人移动互联网的生态环境,其中各个层面,从终端、应用、开发社区到运营商的能力开放,都有非常多的商业机会,原本完全不同领域的不同角色在新的价值链中努力寻找自己的定位。

移动互联网应用在企业信息化领域,正在产生一个全新的ITC(IT and Communications –信息通信)生态,这将会给整个IT和通信行业带来新一轮创新机会。在这个新的生态中,个人或者中小型公司的创新力量会得到更好的价值体现。中小规模的SP、CP或AP(Service Provider,Content provider, Application Provider)公司,只要在新的生态系统中找到自己能强有力发挥作用的位置,都会找到很好的商业机会,获得巨大的市场回报。以前做SP和CP的,都是将面对个人消费者的服务产品放到运营商的平台上运行,然后跟运营商分成,现在简单产品放进去不会再有那么好的收益。如果从企业信息化移动应用当中找到服务企业所擅长的应用,哪怕是简单的应用,只要在某一方面能发挥创意,把移动性和创造性很好地利用起来,企业都会得到很多很好的机会。在企业移动信息化方面,中小型企业乃至个人相信都会有潜在的巨大的机会。

移动互联网是用户为王的时代

移动互联网时代我们用什么来概括?以前有人说是内容为王的时代,现在有人说是应用为王的时代。我们认为,移动互联网应该是用户为王的时代。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是给每一个个体都获得更多的能力;所有的信息化手段都是带给我们一种全新能力,这些能力让人们可以去做更多的事情。

移动互联网将是一个用户为王的时代,而开发者作为应用的供应商,决定了运营商/互联网公司想打造的平台是否能吸引更多的消费者并带来收入。企业面对移动互联网应用开发的需求,信息化技术生态需要更加多元,IT系统架构需要更加开放、动态,才能让更多的开发者加入其中,让更多人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赢家。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的构成要素 第一章链接 一、链接概述 构成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结构性维度的第一个词或许应当是“链接”(links,interlinks)。从本意上讲,链接是指在电子计算机程序的各模块之间传递参数和控制命令,并把它们组成一个可执行的整体的过程。在实践中,链接也称超级链接,是指从一个网页指向一个目标的连接关系,所指向的目标可以是另一个网页,也可以是相同网页上的不同位置,还可以是图片、电子邮件地址、文件、甚至是应用程序。 链接是否有层次?链接什么?这是颇值得玩味的。一般来说,链接有多个层次。早期的计算机的外部链接是在组织与组织之间进行链接,这就是跨组织管理信息系统(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IOIS),如著名的宝洁与沃尔玛之间的组织间信息系统。跨组织信息系统也可以称为组织间信息系统,或称为电子数据交换(Electronic Data Interchange,简称EDI)。我们认为,跨组织信息系统以信息与通讯技术为基础,特别是以网际网络为基础,跨越组织疆界来实现两个或多个组织之间的信息流动,其主要目标是使用电子数据交换系统(EDI)进行有效的交易处理,是让买卖双方进行沟通、意见分享、广告竞标、交易、管理库存等商业行为的网络平台,例如传送订单、票据和支付等。这个网络平台表现出合作(Collaboration)、协调(Coordination)与沟通(Communication)等三个方面的特性。这个信息系统可以提升公司的生产力、弹性与公司的

竞争力。 二、链接的层次 今天,移动互联网的链接已经远远超出了组织与组织之间的链接,可以分为四层。第一层,链接人和人;第二层是链接人和服务;第三层是链接自我;第四是链接万物(物联网)。 第一层,链接人和人。 典型的表现就是移动的社交应用,社交是很重要的维度,从商业的角度看,社交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信息不对称性,使传统的商业模式走向衰亡。在移动互联网世界,“生命不息,社交不止”,社交应用层出不穷,除掉微信、移动QQ这样的超级APP,现在还出现了很多垂直的社交,例如脉脉主攻人脉社交应用,ZANK切割了“同志”市场,课程格子则基于课程表开展移动社交,帮助学生朋友们了解课程安排的同时有机会认识一起上课的同学……。因此,从这个角度而言,移动互联网最重要的基础是关系,移动营销是基于关系链接的营销,而不是简单的信息推动的营销。 第二层,链接人和服务。 近两年兴起的很多商业模式,比如滴滴打车、快的打车、易到用车,包括大众点评、58同城、航班管家、有道词典等等基于人的工作和生活服务类的移动互联网应用,都是通过移动互联网在链接人和服务。百度在2014年推出了直达号,就是希望人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可以直接一步直达商家,而缩短路径,提高效率,这也是链接人和服务的代表。企业如何通过移动互联网链接人和服务,还有很大的创新和想象空间。 第三层,链接自我。 通过移动互联网,每一个人都可以量化自我,谷歌把这个称之为

DO 用户感知解决方案

DO 用户感知解决方案 诺基亚全球服务部

DO的接口数据源和主要功能

方案特点 创新核心方法:五步法贯穿端管云?自主创新核心方法:贯穿流程,左手无线,右手核心,洞察终端与业务。纳入集团集中性能核心方法 开放式的移动互联网感知管理?统一2/3/4G移动互联网性能和感知管理方法和流程; ?兼容多厂家网络环境; ?打通业务和网络,以信令大数据,关联网络性能(无线,核 心网)等信息,联接业务SOC和 网络NOC运维; 4G数据业务性能与感知管理

DO端到端数据业务优化 数据业务信令大数据:2G Gb/3G IuPS/4G S1-U, S1-MME, S6a, S11,SGs,UU, X2,……网络测量,投诉工单,终端 库,业务库 数据共享关联层终端投放专题 23G流量迁移专题 大事件保障 APP众筹路测 高铁用户感知专题 室内用户感知专题 APP业务质量专题 ……. 移动互联网端到端质量分析VoLTE端到端质量分析 CSFB端到端业务质量分析 批量用户投诉智能 处理…… 4G驻留比提升 GIS可视化引擎 网络管理视图 网络业务性能监控 KQI/KPI专家分析 客户感知溯源 端到端工单派发 终端性能管理 APP业务洞察 …… 涵盖4G全业务拉通管理和生产视图面向市场专题创新

观察业务过程,映射用户感知的关键网络运维优化要素“五步法”穿越移动互联网业务信令流程

该网络4G 网络体验对标结果优秀: 1.上网时延短,达到0.6秒; 2.上网成功率高,87%; 3. 上网速率较快,达到1.5Mbps ; 在某市4G 移动上网业务质量评估 该网络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潜力: 1. 网络:4G 网络和流量占比较低(约30%),通过4G 网络建设可以进一步拉动用户流量;2.业务:视频流量占比26%,可进一步拉动流量; 3. 终端:现网3G 用户中有30%持有4G 终端,可优先转化为4G 用户;现网2.6%终端只支持TDL 制式,可提供终端升级建议; 能不能上网? 上网快慢? 主流业务占比?

移动互联网的关键技术综述[优质文档]

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的研究 摘要: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根据有关方面的统计,截止2013年底,中国手机网民超过5亿,占比达81%。伴随着移动终端价格的下降及wifi的广泛铺设,移动网民呈现爆发趋势。基于对移动互联网研究现状的分析和演进趋势的预测,文章对移动互联网关键技术进行了简要的介绍。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MI),关键技术 1 引言 移动互联网(Mobile Internet, 简称MI)是一种通过智能移动终端,采用移动无线通信方式获取业务和服务的新兴业务,包含终端、软件和应用三个层面。终端层包括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MID等;软件包括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安全软件等。应用层包括休闲娱乐类、工具媒体类、商务财经类等不同应用与服务。随着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未来,LTE(长期演进,4G通信技术标准之一)和NFC(近场通信,移动支付的支撑技术)等网络传输层关键技术也将被纳入移动互联网的范畴之内。 从宏观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由移动终端和移动子网、接入网络、核心网络3部分组成,如图1[1], 图1 移动互联网的体系结构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如图2[2], 图2 移动互联网的参考模型

1.1 研究背景 在如今这个快速发展的数字时代中,最令我们惊喜的变化或许就是移动设备的大量普及。对于任何品牌或者公司营销领域的人士来说,这都是一个值得引起注意的变化。因为这一变化意味着我们需要告知自己的客户“消费者、用户接入企业网站、服务的方式已经发生了改变,而企业需要对此作出应对。”对于这一变化所发生的速度以及普及程度,我们或许可以用如下一系列数字进行说明: (1)在美国地区,如今的智能手机用户数量已经是计算机用户数量的四倍。 (2)苹果在2011年总共卖出了4800万部移动设备,而同期苹果卖出的笔记本以及Mac 机的数量则仅为490万台。 (3)48%的美国移动订阅数字内容用户都使用智能手机。 (4)2012年的智能手机用户使用率同比2011年上升了50%。 (5)91%美国人无时无刻都保持自己的移动设备在可触及的范围内(即无论去哪,都会随身带着移动设备)。 (6)2013年,移动手机将超越PC成为接入互联网的最主要途径。 (7)有大约七分之一的搜索是通过手机完成的。 (8)在2012年的“黑色星期五”期间,有24%的交易都是通过移动设备完成的。 (9)94%的用户通过智能手机查找本地商家、或本地信息,其中有90%的用户在查找完成后会进行后续动作,比如进行购物或打电话进一步询问。 (10)只有20%的企业专门建立了针对移动设备的网站。 1.2 研究意义 移动互联网继承了移动通信随时、随地、随身和互联网分享、开放、互动的优势,将互联网延伸至任何可移动通信终端,从而真正实现人类沟通和数字化生产的大解放,被视为信息产业的下一个金矿[3]。然而,移动互联网在移动终端、接入网络、应用服务、安全与隐私保护等方面还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其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的研究,对于国家信息产业整体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MI关键技术 纵览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历史和演进趋势,其关键技术主要包括终端先进制造技术、终端硬件平台技术、终端软件平台技术、网络服务平台技术、应用服务平台技术和网络安全控制技术,如图3所示,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现状及其趋势 班级: 姓名: 学号: 学院 【摘要】在我国,移动互联网正在成为主流的无线网络业务。得益于移动互联网的方便性和全面性,大量行业和企业有了快速发展。未来,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将继续影响这些行业和企业。随着移动互联网的迅速发展,在业务、模式创新以及全球性战略竞争与布局围绕移动互联网全面展开。其中,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模式和格局尚在形成之中,其发展趋势将对未来的互联网产业、移动通信产业乃至电信业和整个信息产业的影响巨大化。本文对移动互联网的特点及发展趋势,以及移动互联网迅速发展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深入思考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潜力。 【关键词】移动换联网、现状、发展趋势 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已经到了极为迅速的程度,在此基础上,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成熟和发展,我国的移动互联网成为新的发展先锋。由于移动互联网比基于PC端的“传统互联网”更加方便、快捷,因此更受人们的青睐,同样也引起了市场和企业的注意。大量行业龙头借助移动互联网实现了扩张,而一些原本发展乏力的行业焕发了生机。 一、移动互联网 广义上说,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利用移动协议和设备将手持终端接人互联网的联结方式。从技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指的是基于IP宽带技术并能够提供数据和多媒体开

放式业务的电信网络。从终端角度看,移动互联网由网络、终端和应用共同构成,即用户借助手机、平板电脑或笔记本电脑,利用移动网络,借助各类应用实现信息查询和数据的传递。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便携。移动互联网终端以手机和平板电脑为主,现在市场上也出现了智能手环、智能手表和智能眼镜等随身设备,这些设备在“智能化”以前本就是人们随身携带的物品,因此这些智能设备与以往相比并没有增加用户使用中的不便,便携性能依然优越。便捷。移动互联网与“传统”互联网不同,能够通过不同的方式与互联网相连,只要有移动网络,就能联网,不再依赖于接线插口或其他端口,因此使用过程中更加便捷。即时。移动互联网使人们能够利用“碎片时间”处理一些简单事物,例如收发简单的邮件或接受工作指令,如果用户愿意的话,可以24小时都联网接收和处理信息,不会再有重要信息被错过。强制。移动互联网的“强制性”是一种相对的特点,与“传统”互联网相比,移动互联网使人们习惯于不断查看手机或其他移动设备,每一条信息都有声音或其他提示,这使用户不得不及时处理这些信息。这也体现了移动互联网的软性强制性。封闭。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移动互联网由于基于移动通信信号,因此可以说与用户的手机号码“绑定”了,而无论用户是否用手机号码在各大网站注册,相对于“传统”互联网来说,监控范围更广泛,而人们的视角也相对更加封闭。 三、移动互联网的现状 PC端流量增长出现瓶颈,移动端流量上升。从总体来看,现在整个PC互联网的用户和流量方面的增长已经出现瓶颈。虽然CNNIC的报告当中,PC互联网或者整体互联网的用户规模仍存在放缓式的增长,网民每年增长500。万左右。但根据监测,在PC互联网上用户产生的流量已经开始有下滑的趋势;许多基于PC的网络服务电子邮箱、网页搜索、社区、独立SNS、博客等,其日均覆盖用户开始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在过去半年时间里,PC客户端的日均覆盖人数下降了7.9%,PC网页端的日均覆盖人数下降15.4%。而在移动APP和移动网页上,这一数字分别增长了46%和41.6%,其中以即时通讯、移动网络购物、应用商店的日均覆盖人数增长尤为迅速。使用APP和用官方浏览器去查看移动网页的用户都有快速的增长,在过去8个月当中,增长率超过了40%。据艾瑞的统计数据,用户使用APP和他们浏览网页的总时间的比例发生了非常惊人的变化。这说明目前大家在PC领域浏览网页的时间仅仅是移动互联网APP使用总时间的2倍左右,而且移动互联网的发展速度还会继续加快。整个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实际上只有两三年的时间,但是用户在移动智能终端花费的时间已经出现了非常快速的增长。 PC主要服务流量下降,移动端各项服务流量上升。目前很多基于PC的网络服务时长开始出现一些下降,如电子邮箱、网页搜索、社区、独立SNS,以及博客等的数据都在迅速下滑,下降幅度最大的是博客。博客服务早已过了它的辉煌时期,现在还在使用博客的用户已经不多了,用户都转移到了其他的社交服务。同时,PC端的其他社交服务,比如独立SNS、社区等,也都呈现出下滑的趋势。相对来说,PC端服务下降幅度最小的是网页搜索,可见搜索仍然是PC端最重要的入口之一。相比PC端的流量全线下降,移动端各项服务都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增长,其中增速最高的是网络购物。这几年,淘宝“双11”活动对于移动购物是一个极大的促进,很有力地培养了用户在移动端的购物习惯。因此,移动网购应用的覆盖人数出现了突下漏讲的增长。 此外,移动端的即时通讯服务几年来却涨幅颇大,即时通讯服务是移动端最为重要,也是最基础的服务类型之一,这个类别的快速增长主要是由于微信的带动。微信已经成为移动端的杀手级应用,其增长是有目共睹的,因此移动端即时通讯服务也借了微信的

如何利用app赚钱,app盈利模式详解

本文系转载,不过希望对你有用! 目前国内的移动互联网市场app应用赚钱的不多,为什么 摘自App方案推广大全网() 对于大多数移动应用开发者而言,依靠移动广告实现盈利,还是一个遥远的梦想。很多Android开发者经常调侃到,其累计广告收入还不够一顿饭钱。事实上,在各个应用商店内排名前20的应用内,你看到过内嵌的Banner广告条么问题是,如果不嵌广告,那开发者如何盈利 我们先看全球数据: iOS开发者常见4大盈利模式: 1)付费下载、2)应用内购买、3)虚拟货币交易、4)移动广告; Android开发者4大盈利模式 1)移动广告,2)付费下载,3)虚拟货币,4)应用内购买。 国内的用户有国内用户的习惯,国内98%的用户没有主动为应用付费的习惯(你懂得);其次,移动支付手段滞后,用户的支付习惯尚未养成;第三,免费应用越来越多,收费应用推广越来越难。 付费下载模式在国内市场基本无路可走,移动广告似乎成了唯一选择。但严峻的现实是,这并不是明智的选择。开发者仅依靠移动广告很难实现盈利,相反,如果广告投放不恰当,容易影响用户体验,造成用户流失。 如何拓宽移动app盈利模式

细数一下admob上的广告,你会发现90%以上的所谓广告都是各种应用的交叉推广,大家期望的品牌广告很少出现。这种在广告位上推广应用的方式,通常被称为House AD,或称”垃圾广告”,收入很低。是admob的广告销售能力不足吗但Google拥有全球最多的广告客户!一个新媒体要获得广告主普遍认同,还需要很长的时间。 针对国内的移动广告平台来说,这种垃圾广告的比例更高,有的平台甚至100%都是这种垃圾广告。国外应用推广商很多可以通过应用收费或虚拟货币获得可观的收入,因此Admob 上即使垃圾广告,分成收入也还算苟且。不幸的是,最近admob开始限制中国用户访问广告了;幸运的是,国内忽然出现了很多的同类平台。但是,国内的应用推广上单价低得可怜,开发者们发现,广告收入更低了。 问题的根源在于,用Banner广告条的形式来推广其他应用,根本就是对“广告位”资源的浪费。骚扰了无数用户,耗费了无数流量,通常只有%的有效点击,一个点击收入才元。但国内还没有一家移动广告平台能做到有足够多的品牌广告客户为每天数千万用户买单,哪怕,卖出去10%也是个奢望。 结果,大家的“广告位”上就被填满了各种应用推广类的广告。如果都是做应用交叉推广,有必要占用Banner广告条这样宝贵的资源么 国内移动应用app盈利模式路在何方 国内移动开发者应该同时掌握三大盈利模式,其先后顺序应该是:1)虚拟货币交易,2)应用内购买,3)移动广告。虽然还是那些老模式,但做法要有不同: 1)虚拟货币交易 虚拟货币交易是介于纯广告和收费之间的一个中间模式。通常由广告商赞助虚拟货币,由应用开发者提供服务,用户从广告商(免费)获得虚拟货币,广告商向开发者支付现金的新型交易模式。他和纯广告的区别是,让广告主帮用户买单,最终让用户、开发者、广告主同时收益。

案例-常州-移动互联网用户感知主动性测试七维十步法(重点推荐)

移动互联网用户感知主动性测试七维十步 法 摘要: 随着移动互联网业务和行业应用的日益丰富,用户感知问题成因复杂,由于无线接入不同于有线接入的某些特性,单单无线侧或IP侧都不能全面定位移动互联网用户感知问题,现网中很多的问题都是非信号类的感知问题,如何将IP 包和无线信令相关联是打通端到端移动互联网用户感知分析的关键。 本创新基于大量用户感知投诉的案例,江苏公司融合IP和无线技能,深度挖掘Wireshark/Shark、QXDM等专业工具与专业网管能力,针对非信号类的感知问题,在业界首先提出用户感知测试十步法及移动互联网感知分析七维度,分析用户IP数据报文,精确匹配业务模型、终端类别,快速解决传统手段难以定位的业务层面感知问题。 该成果在江苏经过两年的规模使用,提升了自有APP、电信合作SP、行业用户、明星机型的运营能力。直接挽回农行、二院、中天钢铁等大客户行业应用损失,可量化经济效益近两百万元;改善了电信自有产品爱游戏、翼支付的使用感知,提升了市场竞争力;并协助合作客户定位了乐视视频、华泰证券、苏宁易购产品的缺陷,产生了间接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用户感知、移动互联网、QXDM、Shark、Wireshark

一、背景介绍 1.1移动互联网业务日益丰富,用户感知问题成因复杂 随着4G的发展,现在的移动互联网业务已经非常的丰富,除了手机侧的业务以外,物联网或者行业应用的发展已经非常普遍,涉及到了各个领域,各种各样用户的感知问题形成的原因非常复杂,终端、软件、无线网、核心网、SP等都有可能出问题。 图1 移动互联网业务丰富 1.2无线接入有别于有线接入、单无线或IP侧都难以定位问题 有线接入网基本是点对点的业务,障碍很容易定位到具体的节点;但是无线接入是有别于有限接入的,中间涉及的网关和节点都非常的多,仅仅无线侧或仅仅IP侧都是非常难以定位最终的问题。 图2 端到端网络结构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 及趋势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 当今社会,移动互联网正在如火如荼的发展着,我国的移动手机互联网也是在不甘落后的追随着时代的步伐,现在不管是身边的朋友同事谁的手机拿出来不是一个智能手机,走在大街小巷也是随处可见大众的手中正拿着手机在刷微博,玩微信,聊q呢? 现在的智能手机就是好,就是一个掌上电脑了,上网,看视频,玩游戏,社交,看图片,发电子邮件等等这些以前在电脑上才能完成的事情现在只需要一个手机就能完成了,并且可以随时随地的分享周边的任何事,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网络都可以使用,不像以前只能坐在办公室内用电脑操作,方便而且时尚,坐在咖啡厅里面喝着咖啡,用手机办公,那是多么的惬意。 中国人口众多这是大家都熟知的,据先关统计表明,统计认为,中国是全球目前最大的智能手机市场,世界四分之一的“网民”来自中国,真的是力量大啊。中国移动互联网已经进入了2亿时代:仅仅过去半年,国内智能移动设备用户增加了1.15亿达到2亿,从高端用户为主突然就“漫延”进入了中国社会的主流用户们(更多的女性、学生、蓝领、民工们)这样爆发式浪潮在世界科技史上都是极为罕见的。 为什么智能手机这么受欢迎呢?当然也有他的原因,智能手机的功能提升音乐娱乐应用:随着产品、服务的革新和跨越,“中国好声音”走下了电视,进入了智能手机。唱吧、爱唱提供了更智能、更好玩的“卡拉ok”,超越了过去的mp3听歌类产品。同样的,游戏从2d简单单机游戏进入了更完整,强美术/3d的游戏。

移动互联网是电信、互联网、媒体、娱乐等产业融合的汇聚点,各种宽带无线通信、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技术都在移动互联网业务上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从长远来看,移动互联网的实现技术多样化是一个重要趋势。 新的市场,当然有新的商机,新的商业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目前移动互联网主要是以流量、图铃、广告这些传统的盈利模式仍然是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的主体,而新型广告、多样化的内容和增值服务则成为移动互联网企业在盈利模式方面主要的探索方向。手机广告也渐渐被大众所接受。 局限观数据表明,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5亿用户是一个新的目标,5亿移动互联网用户将激起巨浪:技术改变生活,生活改变商业。承载着5亿用户的日常时间和行为决策,移动互联网将在中国激起巨浪。改变社交、资讯、游戏、娱乐会比较快,但与线下商业、服务业的深度融合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移动互联网将成为每个人链接世界、认知社会、传播智慧的首要通道。 手机二维码可以印刷在报纸、杂志及个人名片上,用户通过手机扫描二维码或输入二维码下面的号码即可实现快速手机上网,随时下载图文、音乐、视频、获取优惠券、参与抽奖、了解企业产品信息。同时,还可以方便地用手机识别和存储名片、自动输入短信,获取公共服务(如天气预报),实现电子地图查询定位、手机阅读等多种功能,使用者只需使用手机摄像头对准平面上的黑方块一拍,即可直接联入一个此码对应的唯一的wap网站页面。 现在许多企业都是有自己的企业网站,随着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许多企业将自己的网扎移动到手机上,wap网站实在是很流行,将自己的网站以一个客户端的形式,用户可以进行下载,用手直接可以访问到企业的网站。 重庆网站建设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研究报告

2013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研究报告(一) 第1页:手机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报告要点 3G网络的发展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发展,都加速了中国的移动互联网进程。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的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3.56亿,同比增长17.5%,其中,智能手机网民规模达到1.9亿,渗透率达到53.4%。 为了了解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属性及其在移动互联网应用方面的特征,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ZDC进行了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查。本次调查共回收问卷12001份,其中手机用户有效问卷为9560份,平板电脑用户有效问卷为2344份。 通过对这些第一手数据的分析,ZDC推出《2012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调研研究报告》,本报告共包括移动互联网手机用户及移动互联网平板电脑用户两大部分,其中手机部分分为手机终端使用、手机上网、手机软件使用、手机阅读、手机游戏、手机支付六部分。平板电脑部分分为平板电脑终端使用、平板电脑上网、平板电脑阅读、平板电脑游戏四大部分。本次发布的报告为手机移动互联网用户特征及手机终端使用调查报告。 注:由于调研样本主要来源于ZOL网站,可能会对调研结果产生影响。 报告要点 ·从年龄及地区来看,参与调查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以男性为主,占比九成以上;25-34岁人群是移动互联网用户主力军;广东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比最高;移动互联网用户主要集中在城镇。 ·从职业、学历、收入来看,在校学生及企业技术人员占比较高;移动互联网用户以大专及本科学历为主;移动互联网用户月收入(税前)以2000-5000元为主 ·调查者对移动互联网的整体认知度较高。从性别、年龄及地区来看,男性对移动互联网“非常了解”的比例高于女性,34岁以下调查者对移动互联网认知度较高,城镇调查者对移动互联网认知度明显高于农村。 ·从学历与收入来看,学历高的调查者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水平较高,收入与对移动互联网的认知水平呈一定的正相关关系。 ·使用手机的移动互联网用户占绝对主流,其中国际品牌手机仍为调查者的集中选择,男性与女性在手机品牌选择方面存在明显差异。 ·从手机终端的特征来看,Android系统成为主流选择,1000-2000元价格段机型为调查者的集中选择,八成以上调查者所用手机支持3G。 第2页:移动互联网用户属性—性别、年龄

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

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 3G的发牌和启动,最高兴的莫过于移动互联网企业了,终于看到了希望。但是,从希望到赢利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移动互联网还处在“摸着石头过河”的阶段,从产品到盈利模式到商业模式等,都还在一边做一边探讨和完善当中。其中,最短的短板莫过于盈利模式,目前绝大多数企业还在烧风投的钱,只是程度的不同而已。 今天就来探讨一下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也许有人会说,人家手里有大把的钱,你急什么呀,真是皇帝不急太监急。也有道理,不过有人急总比没人急要好吧? 移动互联网可谓移动和互联网融合的产物。正因为这样,有意思的事情就来了:移动通信是典型的前向收费——先买票后上车;互联网则相反,免费上车,不过得忍受广告,并且要想舒服的座位,那就得收钱了。移动互联网该怎么办个人认为,移动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更多的是随互联网。 结合手机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来看,移动互联网未来的盈利模式将是以免费为核心,通过免费应用聚集人气,然后挖空心思去掏用户的腰包。 为什么能够免费因为成本低,玩来玩去都是数据,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存储和传输的成本接近于零,当然可以免费。 怎么盈利大概有几种模式: 一、“吉列”模式。 KingGillette在多次失败后总结出来屡试不爽的盈利模式:刀架低价格甚至免费,刀片做成一次性的,促使用户频繁更换,赚取利润。以游戏为例,游戏免费玩,但道具收费,仅此一项就赚死了盛大,手机游戏不照样可以如此么? 二、“1:99”模式。为1%的“先富起来的人”提供更好的服务,当然这个是需要收费的,如果不愿意交这个钱,也可以,但是只能享受基本的服务。仍然以游戏为例,超级玩家可以随便踢人,而普通玩家不行,就这一招让很多QQ游戏玩家成为忠实的超级玩家,当然这也是需要掏钱的。 三、广告模式。免费享受服务,但对不起,需要忍受广告。不用多说了,互联网用得最多。

面向5G移动网络用户感知大数据探析体系探究

面向5G移动网络用户感知大数据探析体系探究面向5G移动网络用户感知大数据探析体系 探究 摘要,为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通过对中国联通网络现状和客户需求进行深入分析,建立了网络质量评价、网络价值评估、用户追踪与评估的方法,构建了移动网络用户感知大数据分析体系,实现了海量、多维数据的整合和综合分析以及高价值区域、高价值用户的评价、呈现,为建设、维护和市场提供了决策依据。通过移动网络用户感知大数据分析体系的研究和开发,河南联通NPS值和用户感知大幅提升,彰显了系统分析定位感知类问题的准确和高效 关键词,5G 用户感知多维数据大数据 NPS 1 引言 随着科研机构和高校正在进行的室内外定位技术研究不断成熟,通过专用设备改造,将室内外位置信息与用户数据和大数据结合、与网络优化工作相结合联系发展,也会给未来高价值区域、高价值用户的感知提升带来新的方法 由于今后一段时间内将多网并存,且5G也即将商用,移动通信网络的规模和结构会变得日益复杂,用户对移动网络的服务及质量需求还将进一步提升。与此同时,随着我国城 1 镇化建设的不断推进,也会产生新的网络需求,如大量新建的居民区、写字楼、隧道、地铁等,,网络覆盖和质量将亟待提升 移动网络优化工作是移动通信网运行质量和用户感知提升的重要手段,也是一项长期持久的工作。而面向移动网络用户的质量评价则是提升用户感知的重要内容和急需攻克的课题,笔者曾针对如何建立相对客观的评价体系进行了研究,面对目前

4G+和即将到来的5G,如何提升用户的感知仍然是一项重要内容,值得运营商进行持续地研究 鉴于当前开展网络优化工作的系统种类多、数据量大,用户对业务质量关注度不断提升的现状,急需建设基于移动网络用户感知的大数据分析系统,通过高价值用户、高价值区域业务和网络感知的提升,持续改善中国联通网络的NPS,Net Promoter Score,净推荐值, 2 移动网络用户感知大数据分析系统的 定位 2.1 系统的定位 面向5G,聚焦4G+,借助运营商多维数据和大数据手段,建立“面向网络、面向市场、面向用户”的分析格局和科学的评价体系,持续提升网络质量和用户感知,1,面向网络,建立“规建维优”一体化分析体系,实现精准建设,重点区域、高价值用户的分等级维护和优化,不 2 断提升网络侧运行质量和市场支撑能力 ,2,面向客户,建立基于业务的分析能力和响应支撑能力,提升用户 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有效覆盖率和业务质量,提升用户感知,改善中国联通网络的NPS ,3,面向业务,实现全网用户的业务拍照分析,针对不同区域、不同时段、不同用户等级建立全业务分析能力 综上所述,通过对以上方面及多维数据的整合,构建中国联通移动网络用户感知大数据分析系统,结合业内先进的室内外精,识ㄎ患际酰,识别高价值用户、高价值区域,洞悉高价值用户的业务行为特征,建立完善的“发现问题、闭环处理、业务预

移动互联网现状和发展趋势

中国移动互联网市场现状及趋势
艾瑞咨询集团 研究院院长 曹军波 2011年12月
https://www.360docs.net/doc/a19082833.html, 北京?上海?广州?东京?硅谷

目录
? ? ?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移动互联网应用服务 移动互联网用户属性及行为特征

2011年全球移动智能终端出货量超过PC
智能移动终端出货量 超过PC
Source:摩根士丹利,2011.2
3

苹果和谷歌正在重塑移动消费电子产业的竞争格局
2 0 1 1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使用手机终端品牌分布
诺基亚 三星 H TC /多普达 索尼爱立信 摩托罗拉 O PPO 苹果 联想 步步高 天语 其他品牌 0% 5. 2% 5. 0% 4. 3% 3. 3% 1. 8% 1. 8% 1. 6% 1. 5% 1. 3% 8. 8% 20% 40% 60% 80% 65. 2%
2 0 1 1 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的手机操作系统分布
S ym b i an Ja va W i n d o w s M o b il e A n d ro i d IO S W eb O S Li n ux R IM O S 其他操作系统 不知道操作系统 0% 10% 4. 1% 1. 9% 1. 0% 0. 8% 0. 6% 1. 7% 13. 1% 20% 30% 40% 50% 8. 6% 25. 0% 43. 2%
————————————————————————————————————————— 样本描述:N = 21488,于2011年1-2月在13家主流手机网站及客户端联机调研所得。
—————————————————————————————————————————
样本描述:N = 21488,于2011年1-2月在13家主流手机网站及客户端联机调研所得。
Source:艾瑞咨询

201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分析报告

2019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分析报告

目录 一、用户分类 (4) 1、性别结构 (4) 2、年龄结构 (5) 3、学历结构 (6) 4、职业结构 (7) 5、收入结构 (8) 二、用户生活方式/态度 (9) 1、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段 (9) 2、用户每天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长 (10) 3、用户使用手机上网的场所 (11) 4、用户使用手机上网行为分布 (12) 三、用户消费观念/态度 (13)

通过对移动生活服务用户的调研,以及对公开数据的整理。从移动互联网用户基本属性、用户行为方式以及用户消费方式三方面进行分析。 从结果来看,“低年龄、低学历、低收入”的年轻群体已经成为中国移动互联网的主体用户,年轻化趋势凸显。这其中很大一部分是学生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些人养成的使用习惯将更稳定。 随着移动互联网整体的快速发展,用户对于网络使用程度的逐渐加深,用户的需求已经由原来的娱乐逐步向消费行为转变。移动互联网正在重新定义用户获得信息的方式,并改变用户的消费行为。

一、用户分类 1、性别结构 在移动互联网用户性别结构中,男性移动互联网用户明显高于女性。2010年和2011年,分别有57.7%和58.1%的男性用户。截止2012年9月,2012年,男性用户占整体的57.6%,高出女性用户15.2个百分点。

2、年龄结构 移动互联网用户中,青少年用户比例较高。2010年,10—29岁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总体用户的68.9%;2011年,10—29岁移动互联网用户占总体用户的65.8%,青少年用户为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主体。一是由于青少年对新生事物接受能力较强,二是该部分网民对社交、娱乐感兴趣,习惯通过手机联络朋友、阅读、游戏等。这部分青少年群体随着年龄的增长,将养成更为稳定的使用习惯,并具备付费能力。厂商应重视对这类群体的推广和营销。 中国移动互联网用户年龄结构逐步趋于合理。截止2012年9月,10—19岁移动互联网用户在总体用户中占比28.5%,20—29岁移动互联网用户在总体用户中占比35.7%。青少年仍是移动互联网的使用主体,但份额正逐年减少,这主要是由于该部分人群的移动互联网使用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

移动互联网商业模式分析 联想集团IPG新业务开发部刘小帅 引言: 在最近10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产业。迄今,全球移动用户已超过23亿,互联网用户也已逾17亿。中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已达到7.56亿、互联网用户数已达到2.68亿。而且随着3G技术的逐步成熟和应用,人们越来越希望能在移动的过程中高速地接入互联网,获取急需的信息,完成想做的事情。 因此,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趋势是历史的必然。丰富多彩的移动数据应用比如无线娱乐、位置服务和手机银行、手机购物等应用正在渗透到人们工作生活的方方面面。移动互联网产业链也将伴随着业务和应用的变化而发生变化。而产业链中各参与企业如何在变化中设计优秀的商业模式,从而获取客户、投资者的青睐,进而创造利润,同时凭借其深入了解客户需求、建立良好的内部整合,来建立竞争壁垒,保证利润不受侵犯。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什么样的商业模式适合移动互联网业务 商业模式的概念 当前,无论是在理论界还是在实际工作中,对“商业模式”、“商业运作模式”或“商务模式”(Business Model)的理解一直存在着不同的看法,甚至其叫法也不相同。但是,任何一个组织,无论是否涉及商业领域,都存在着一个模式问题。 商业模式至少要满足两个必要条件:第一,商业模式是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整体,并具有一定的结构;第二,各组成因素之间具有内在联系,可以将各因素有机地关联起来,使它们互相作用,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要理解这一定义,必须抓住商业模式的两个关键特征: (1)商业模式是一个由多种因素组成的整体的、系统的概念,包括广告费、咨询费、注册费等收入模式,向客户提供的价值(在价格还是在质量上竞争)、组织架构(各业务部门、整合网络)等,虽然这些都是商业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但这只是其中一部分。 (2)在商业模式中,各组成因素之间具有非常高的内在联系,这个内在联系可以使它们互相作用,支持,而且各个因素都能够有机地关联。但是要准确的把握这一联系,还需要能够非常清晰地描述出该商业活动中所有参与者扮演的角色,以及他们之间相互的关联、相互作用,以及他们之间物流、信息流、资金流的是如何流动的。 因此,商业模式在具体应用时,如果从商业组织的角度来看,商业模式是企业为公司、客户、合作伙伴创造价值的来源,是企业通过准确界定自己在价值链中的位置而获得的收益,

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

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 发表时间:2016-09-28T11:33:31.327Z 来源:《基层建设》2015年31期作者:朱巧华龙涛 [导读]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规模在全球正在飞速的扩展,层出不穷的新颖网络业务。此时,互联网的用户数量也越来越多,对互联网用户行为进行研究同时掌握用户的访问规律对于今后互联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更多的学者把目光放在了互联网用户行为的研究上。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东莞分公司 523000 摘要:近年来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互联网的规模在全球正在飞速的扩展,层出不穷的新颖网络业务。此时,互联网的用户数量也越来越多,对互联网用户行为进行研究同时掌握用户的访问规律对于今后互联网的发展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所以更多的学者把目光放在了互联网用户行为的研究上。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用户;用户行为 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指的主要是互联网用户基本的特点,其表现在用户在网络使用与访问上的一些规律。就目前阶段来说,互联网用户行为是系统性的研究互联网用户行为的学科,隶属于互联网知识管理与发现的范畴。它具有人为特点明显,这一特征就决定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行为有着不确定性,且用户行为对内容涉猎广泛,这就需要有关人员对其认识与处理,本文将以此作为背景,简单分析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行为。移动互联网有着了巨大的发展潜力。其网络规模仍在起步阶段,网络业务也没有传统互联网的多样化,随着用户数量逐渐扩大,原来流行在传统互联网的网络业务也必将被逐步引入进移动互联网当中,随着通信技术在逐渐发展,以手机作为主要终端节点的移动互联网对人们的网络生活将不断更新,所以说,对于新网络类型下用户行为的研究,特别是针对移动互联网下用户行为的研究,已渐渐发展成为当今热点之一。 一、互联网行为的定义与分析 1、互联网行为定义 互联网行为,是指行为主体为实现其特点的目标,把互联网当成媒介来进行的有意识的一种社会活动。互联网行为有着基本构成要素与社会行为的特点。但按照其实质来说,互联网行为只存在虚拟网络空间中,具有局限性,所以说这种行为通常不具有物理行为的特点。同时,互联网用户不存在有空间上的距离,这一特点就能决定互联网用户有着互联网优势,可以对长距离、超长距离上的信息传输进行实现。 2、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 (1)预处理阶段。根据种种可利用的数据资源,记录并对互联网内容使用,并对数据提取同时完成。预处理是分析用户行为的基础性过程,基本内容包括有记录预处理、信息结构预处理、内容预处理等。目前来说,比较常见的用户行为分析模式包括主要有:①依赖模式;②序列分析;③统计分析;④联系模式。(2)模式分析:对本模式中的不感兴趣规则过滤,按照知识查询机制来解决问题。 (3)建立互联网用户行为模式。 二、互联网用户行为特征分析 1、互联网用户行为的基本特征 现阶段而言,互联网用户行为指的主要是用户的信息行为,在这个背景下互联网用户行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上网驱动力 本文对不同互联网人群的上网浏览信息进行简单统计,具体结果如表1。 由表1可见,不同年龄段的人群上网驱动力差异比较大,但从图表中有关组成要素来看,信息传输网页所占比例是最大的,因此可见,用户对移动搜索的需求的最大的。 (2)网络使用偏好 用户移动互联网应用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分别是移动新闻、通信与移动浏览器,这吻合于现代人们生活的趋势。与此同时,移动电子商务、移动办公、网上银行支付等新型电子信息正不断的在兴起,使移动互联网覆盖范围进一步扩大。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出现对用户终端的便携性进行扩大,用户能够对移动设备随身携带,并能够在不同地点对所需要的内容进行阅览,比如说听音乐、刷微博等;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网的存在对信息的时效性提高了,用户可通过短信、新闻网站、微博等许多渠道对信息进行收集,用户也可以根据移动互联网,将信息转发给目标人群,能够提高信息的传递性。从使用频率上看,50% 的用户会在一天内对移动互联网多次使用,82.3% 的用户每天都会使用;从使用时间上看,37.1% 的用户对于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时间超过1小时,61.9% 的用户对移动互联网的使用时间超过30分钟,而且数据正呈缓慢增长趋势,这说明移动互联网用户的一些行为得到持续的加强。 2.数据收集模式下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 互联网捕获用户行为信息是数据收集模式下对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分析的代表。在信息时代下,能够根据对互联网信息捕获的方式,查看和监控数据包的形式,也能够对用户行为有效判断。数据收集模式只在大型城市适用,因此在分析数据包中我们可以发现,移动互联网用户行为主要集中在移动搜索与移动消费两个方面。快速增长的移动消费是移动互联网行为的代表。移动互联网终端正在快速发展,移动终端有着丰富的功能,再加上多数商家的推广,使移动消费在网络消费中的比例呈不断上升状态。移动消费不受受教育程度、地点等因素的限制,用户能够可随时随地的查询消费信息。比如,用户通常会针对某种商品来形成一个讨论区,共同讨论此商品的服务性能、特点等,能够推动用户理智消费。与此同时,微博与微信等微技术的兴起逐渐占据了传统通信的比例。用微信举例,微信对人与人之间的语言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趋势 摘要:移动互联网,就是将移动通信和互联网二者结合起来,成为一体。在最近几年里,移动通信和互联网成为当今世界发展最快、市场潜力最大、前景最诱人的两大业务,它们的增长速度都是任何预测家未曾预料到的。随着2009年3G牌照正式发放,智能手机普及率提高,移动应用服务日趋丰富,移动互联网产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本文叙述了我国移动互联网业务的应用情况,分析了我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市场前憬和发展趋势。 关键词:移动互联网应用发展趋势 一.移动互联网的定义 移动互联网,顾名思义,如同移动电话是相对于固定电话而言,移动互联网是相对固定互联网而言的。目前业界对移动互联网尚无一个相对统一的定义,但对其概念却有一个基本的判断,即从网络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指以宽带IP为技术核心,可同时提供语音、数据、多媒体等业务服务的开放式基础电信网络;从用户行为角度来看,移动互联网是指采用移动终端通过移动通信网络访问互联网并使用互联网业务,这里对于移动终端的理解既可以认为是手机也可以认为是包括手机在内的上网本、平板电脑等多种移动终端,这里前者是对移动互联网的狭义理解,后者是对移动互联网的广义理解。 二.移动互联网的特点 与传统的的网络技术与业务相比,移动互联网具有其自身的特点。 (1)终端移动性:移动互联网业务使得用户可以在移动状态下接入和使用互联网服务,移动的终端便于用户随身携带和随时使用。 (2).终端和网络的局限性:移动互联网业务在便携的同时,也受到了来自网络能力和终端能力的限制:在网络能力方面,受到无线网络传输环境、技术能力等因素限制;在终端能力方面,受到终端大小、处理能力、电池容量等的限制。 (3).业务与终端、网络的强关联性:由于移动互联网业务受到了网络及终端能力的限制,因此,其业务内容和形式也需要适合特定的网络技术规格和终端类型。 (4).业务使用的私密性:在使用移动互联网业务时,所使用的内容和服务更私密,如手机支付业务等。 一方面,伴随着移动接入带宽的提高特别是3G技术的商用、智能终端和移动浏览器功能的增强,互联网上基于Web2.0 的应用向移动互联网迁移,并结合移动网固有的随身性、可鉴权、可身份识别、可判断位置等特性,产生了许多独特的业务形态。另一方面,移动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