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安全培训课件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检验科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参照WHO《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国家《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手册》以及《贵州省卫生厅关于一、二级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规定》和医院??管理及“三甲”创建中有关实验室安全的要求,开展一系列,保证实验室安全的顺利实施。 一、加强管理,提高对实验室安全工作的认识 1、完善实验室安全层级管理体系。 2、广泛宣传,树立安全意识。每半年至少开展一次实验室安 全培训。科室将通过板报、专题讲座等形式,大力宣传实 验室安全的重要性,努力营造建设实验室安全的工作氛围。 二、综合整治、确保实验室安全工作的成效 1、定期检查。每个季度组织人员进行实验室安全的全面检查 2、认真做好检查记录,发现隐患及时解决 三、实验室安全主要工作安排 1、个体防护用具的完善,力争在有生物安全要求的部门配备 规范的防护服(如隔离衣、连体工作服、围裙)、一次性使 用橡胶手套、安全眼镜、护目镜、洗眼装置、防护罩(面 具)和应急淋浴设备(洗涤设施)。 2、实验室硬件设施的完善:完成实验室装修,明确实验室分 区,绿色环保实验室

3、连续仪器设备的实验室安全全面检查: 1)所有仪器设备是否都经过安全使用认证? 2)在对仪器设备进行维护之前,是否进行了清除污染工作?3)生物安全柜和通风橱是否进行定期检测和保养? 4)高压灭菌器和其他压力容器是否定期检查? 5)离心机的离心桶及转子是否定期检查? 6)是否有盛放玻璃器的安全容器和是否配备并使用供丢弃锐器的容器? 4、工作人员的健康与安全 1)在重要地点放置急救箱; 2)在显著和必须位置张贴生物安全标志; 3)与医院职工保健部门共同制定与实验室工作有关的免疫计划; 4)举行正确的生物安全操作的培训,鼓励实验室成员报告潜在的暴露事件 5、实验室培训生物安全培训计划: 1)职业暴露和化学危险品溢出后的应急预案; 2)实验室安全的全面认识。

关于医院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医院生物安全管理体系 1 目的 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体系,使之有效运行,明确相关部门及微生物实验室人员职责,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责任制,做到权责统一。 2 适用范围 适用于与病原微生物实验活动相关的科室和人员。 3 组织机构 生物安全管理实行院长责任制。 医院院长组织并授权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生物安全工作,同时委派一名主管副院长或医务科长具体主管;相关科室的主任应对所辖科室的生物安全工作承担相应的领导责任。科负责人或项目负责人负责科室或具体项目的运行管理;各级人员应认真阅读、理解本手册,并在相关实验活动中严格遵守,在发生生物安全隐患、意外事件或事故时应及时报告。其他相关职能部门对生物安全体系的运行提供所需保障。 4 各部门或人员职责 院长 对生物安全负总责; 负责建立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管理体系; 组织并授权生物安全委员会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工作; 批准和发布生物安全手册。 生物安全委员会 负责全院生物安全管理工作; 督导生物安全制度的执行和措施的落实; 组织重大实验室生物安全事故的认定、危害评估和处置方案的制定; 负责领导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建设、管理、使用、维护; 协调与实验室生物安全相关科室部门的工作。 负责制定生物安全管理工作规范、操作技术指南及规范性技术文件并定期进行评价和更新; 提供生物安全相关技术和政策咨询; 批准和发布生物安全相关的技术文件。 检验科负责人

负责实验室的日常管理、实验技术和生物安全工作; 负责组织制订修订《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组织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有关法规、制度、规程的宣贯; 组织相关人员按要求进行培训、考核、体检和预防接种; 决定进入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及实验项目; 监督有关法规和操作规程的执行,纠正出现的违规活动并有权停止实验; 定期组织对实验室设备各项技术参数的检查和实验室装备的维护保养; 负责实验室紧急情况及事故的处理并向生物安全管理小组报告; 实验室技术人员及实验活动辅助人员 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严格遵守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制度,按规定接受培训、考核、体检和预防接种; 按要求执行标准操作规程和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做好实验记录; 发现生物安全隐患或发生事故及时向有关上级报告; 参与相关工作的危害评估及生物安全事故认定与处置。 质量监督员 有权力监督实验室制度、操作规程的实施,发现不符合规定的行为或安全隐患有权要求有关人员进行纠正; 对于发现的严重问题及时向实验室主任报告或直接向生物安全管理小组报告; 做好监督记录。 医务科 负责全院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管理工作; 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方面的考核及内外联系、协调等工作; 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教育培训。 做好院领导及相关人员参与现场疫情处理的生物安全防护工作 负责协调制订修订《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 负责组织生物安全技术和感染控制工作 负责实验室生物安全有关的质量控制工作以及处理相关投诉; 负责监督生物安全技术资料的档案管理 负责组织落实实验室生物安全监督检查 负责本院实验废弃物的管理。 检验科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试题及答案二 (1)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试题姓名:成绩: 一、单选题 1.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的是: (D) A 生物安全柜 B 防护服 C 口罩 D 缓冲间 2.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B ) A 规范操作 B 戴眼罩 C 加强人员培训 D 改进操作技术 3.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须有不少于2 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下哪种运输方式目前是不允许的( A )A 城市铁路 B 飞机 C 专车 D 轮船 4.国务院颁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 B )A 2004 年12 月 1 日 B 2004 年11 月12 日 C 2005 年1 月1 日 D 2005 年6 月1 日 5.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配备的设备是( C ) A 生物安全柜、培养箱 B 生物安全柜和水浴箱

C 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器 D 离心机和高压灭菌器 6.PCR 实验室要求严格分区,一般分为以下四区(B ) A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B 试剂准备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C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试剂准备区 D 主实验区、试剂准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7.作为甲类传染病的霍乱进行大量活菌的实验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 B ) A BSL- 1 B BSL-2 C BSL-3 D BSL-4 8.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放置要求不正确的(B ) A 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等必须放在安全柜内而不应放在安全柜之外 B 因其体积大的放在生物安全柜一侧就可以 C 污染的吸管、容器等应先在放于安全柜中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消毒1h 以上,方可处理 D 消毒液后的废弃物方可转人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中进行高压灭菌等处理

环境保护培训课件

环境保护培训课件 授课人 XXX 环境保护培训共分为四个部分:环保意识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筑工程环保措施、办公、差旅、家具篇。 一、环保意识篇 1、第一个因温室效应消失的国家:因温室效应引起的海平面上升,2001年11月15日,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屿小国图瓦卢政府总理向世界各国庄严宣布,这个国家的全体人民将于2002年举国迁往新西兰。 2、我国发生的部分环境事件 090620重庆一村莫名大面积爆发癌症 090727内蒙古赤峰自来水污染千人就医 090817公司排污董事长获投毒罪 090817凤翔铅中毒事件 090818汞中毒-她两次流产 1003全国大风沙(连日本、台湾都受影响) 10西南大旱 10/05/06/07大涝 100703铜酸水渗漏事故——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101008匈牙利铝厂毒废水污染多瑙河 10大台风——莫兰蒂、凡亚比、鲇鱼 3、全球八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能源危机、酸雨、水污染、海洋污染、生态环境恶化与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环境问题。亚洲

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 二、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1 中国环境保护 1.1.1中国环境保护方针:“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統一” 1.1.2中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1.1.3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全面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污染者负担;国家干预 1.1.4中国环境保护的总体框架: 环境立法:各级人大,政府 环境行政管理:各级环境保护局 环境监理:各级政府的监督执法机构 环境监测:各级环境监测站 环境科学研究:各级环境科学研究院所 1.2 环境保护立法体系 人大与常委会 ---- 全国通行,是制定其他法规的依据 国务院 ---- 行政立法 国务院各部门 ---- 行政规章 地方人大与常委会 ---- 地方法规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答案)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的是: ( ) A生物安全柜B 防护服 C口罩D 缓冲间 2.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的有效方法:( ) A 规范操作 B 戴眼罩 C 加强人员培训 D 改进操作技术 3.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须有不少于2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以下哪种运输方式目前是不允许的( ) A 城市铁路 B 飞机 C 专车 D 轮船 4.国务院颁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的?( ) A 2004年12月1日 B 2004年11月12日 C 2005年1月1日 D 2005年6月1日 5.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配备的设备是( ) A 生物安全柜、培养箱 B 生物安全柜和水浴箱 C 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器D离心机和高压灭菌器 6.PCR实验室要求严格分区,一般分为以下四区( ) A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B 试剂准备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C 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试剂准备区 D 主实验区、试剂准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7.作为甲类传染病的霍乱进行大量活菌的实验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的实验室? ( ) A BSL- 1 B BSL-2 C BSL-3 D BSL-4 8.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放置要求不正确的( ) A 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的容器等必须放在安全柜内而不应放在安全柜之外 B 因其体积大的放在生物安全柜一侧就可以 C 污染的吸管、容器等应先在放于安全柜中装有消毒液的容器中消毒1h以上,方可处理 D 消毒液后的废弃物方可转人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中进行高压灭菌等处理 9.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实验操作注意点( ) A 微生物接种环直径应为2~3mm并且完全闭合,柄的长度不应超过6cm B 应该使用密闭的微型电加热灭菌接种环,最好使用一次性的、无需灭菌的接种环 C 小心操作干燥的痰标本,以免产生气溶胶 D 以上都是 10.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露时,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立即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并在( )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详细版

文件编号:GD/FS-9137 (管理制度范本系列) 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详 细版 The Daily Operation Mode, It Includes All Implementation Items, And Acts To Regulate Individual Actions, Regulate Or Limit All Their Behaviors, And Finally Simplify The Management Process. 编辑: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

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详细版 提示语:本管理制度文件适合使用于日常的规则或运作模式中,包含所有的执行事项,并作用于规范个体行动,规范或限制其所有行为,最终实现简化管理过程,提高管理效率。,文档所展示内容即为所得,可在下载完成后直接进行编辑。 (一)人员管理 1.科室主任为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其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 2.实验室除辅助工作人员外,从事实验室活动的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正规院校学或生物学教育经历,具有医师或技师等专业技术资格。 3.必须经过较系统的生物安全技术专业培训,并经实验室所在单位考核合格。 4.实验室要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 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应穿着工作服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不应穿着实验室工作

服离开实验室。 (二)环境、设施管理 1.在实验入口处应粘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注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和负责人电话。未经许可,非授权人员不应进入实验室,实验室门应保持关闭状态。 2.实验室必须是独立的实验区域,实验室内严禁设立生活区和办公区。 3.实验室出口处应设立专用的感应式或手柄式开关的洗手池、干手器。 4.实验室内应设有适当的空气消毒装置,可进行良好的通风换气;配备合格并满足实验室需要的生物安全柜;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期检查验证合格。 5.实验室需配有专用的工作服,常备乳胶手套,

实验室人员生物安全培训及证书45490

培训签到表

培训容安排表

培训容 一、实验室安全知识 1.实验室不能穿拖鞋、凉鞋、高跟鞋等露脚面的鞋子;不能穿背心或群裙子等暴露过多批 复的衣服,应穿白色实验衣,长发应绑好。 2.实验台上务必保持干净,不得放置与实验无关的物品或书本,实验室严禁吸烟。 3.实验完毕,清理实验用具并整理桌面,避免发生实验意外事故。 4.保持实验室地面的清洁,一旦泼洒试剂或样品,有负责人及时处理,未处理时,在受污 染区域做好标识,以防事故的发生。 5.凡取用固体须用药匙,取用液体须用杯状容器,切勿用手拿取,若用剩余,切勿倒回试 剂瓶。 6.挥发性溶剂,如酒精、丙酮、乙醚、苯、二硫化碳、冰醋酸、石油醚、甲苯、二甲苯等, 均极易燃烧,故切勿靠近火源。不溶于水的有机溶剂着火时,切勿用水灭火,以免助长火势蔓延。酒精、丙酮、冰醋酸均可溶于水,故可用水灭火。 7.加热或蒸发溶液时,不得擅自离开,万一不得已离开,务必交代同事小心留意或者停止 加热。 8.在实验室遇有刺激眼睛的气体,多半是看不见的汞蒸气、CO、H2S、HCN、NH3、HCl等, 应立即以洗眼器冲洗眼睛。身体若感不适,应立即到室外身呼吸新鲜空气。 二、移液管和移液辅助器的使用 1.应用移液辅助器,严禁用口吸取。 2.所有移液管应带有棉塞以减少移液器具的污染。 3.不能向含有感染性物质的溶液中吹入气体。 4.感染性物质不能使用移液管反复吹吸混合。 5.不能将液体从移液管用力吹出。 6.污染的移液管应完全浸入适当的消毒液中,并在消毒液中浸泡适当时间后再进行处理。 7.盛放废弃移液管的容器应当放在生物安全柜。 8.为了避免感染性物质从移液管中滴出而扩散。 9.在工作台面应当放置一块吸有消毒液的纸。 10.使用后将其按感染性废弃物处理。 三、实验室生物安全 1.各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的个人防护要求: BSL-1实验室: 1)工作人员实验时应穿工作服,戴手套,必要时带防护眼睛。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材料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材料 一、我科根据危险度评估结果将微生物因子归入二级生物安全水平要进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的设施、仪器、操作和规程。实验室操作时加防护服、生物危害标志放实验台外需BSC 用于防护可能生成的气溶胶。生物安全水平对设施最低要求高压灭菌器、生物安全柜。 二、二级生物安全水平实验室要求 1人员防护 1、在实验室工作时何时候都必须穿着工作服。 2、在进行可能直接或意外接触到血液、体液以及其他具有潜在感染性的材料或感染性动物的操作时戴上合适的手套。手套用完后先消毒再摘除后必须洗手。 3、在处理完感染性实验材料后及在离开实验室工作区域前必须洗手。 4、为了防止眼睛或面部受到泼溅物、碰撞物或人工紫外线辐射的伤害须戴安全眼镜、面罩具其他防护设备。 5、严禁穿着实验室防护服离开实验室如去餐厅、办公室、员工休息室和卫生间 6、不得在实验室内穿露脚趾的鞋子。 7、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进食、饮水、吸烟、化妆和处理隐形眼镜。 8、禁止在实验室工作区域储存食品和饮料。 9、在实验室内用过的防护服不得和日常服装放在同一柜子内。

2操作规范 1、严禁用口吸移液管。 2、严禁将实验材料置于口内。严禁舔标签。 3、所有的技术操作要按尽量减少气溶胶和微小液滴形成的方式来进行。 4、应限制使用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皮下注射针头和注射器不能用于替代移液管或用作其他用途。 5、出现溢出、事故以及明显或可能暴露于感染性物质时须向实验室主管报告。实验室应保存这些事件或事故的书面报告。 6、必须制订关于如何处理溢出物的书面操作程序予以遵守执行。 7、污染的液体在排放到生活污水管道以前必须清除污染用化学或物理学方法根据所处理的微生物因子的危险度评估结果能需要准备污水处理系统。 8、需要带出实验室的手写文件必须保证在实验室内没有受到污染。 3基本生物安全设备 1、生物安全柜以下情况使用 ——处理感染性物质果使用密封的安全离心杯在生物安全柜内装样、取样这类材料可在开放实验室离心 ——空气传播感染的危险增大时 ——进行极有可能产生气溶胶的操作时括离心、混匀、剧烈摇动、打开内部压力和周围环境压力不同的盛放有感染性物质的容器以及采集感染性组织 .。

实验室生物安全人员培训制度(20200515192832)

人员培训制度 1 目的 为了加强对实验室相关人员的生物安全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技术水平和安全防护技能, 确保实验室生物安全。 2范围 生物安全管理人员,包括实验室管理层人员。 所有从亊与实验室检验检测、实验辅助、管理有关的人员。 实习、进修、科研合作,与实验设备维护工作有关的人员。 3职责 生物安全负责人负责培训工作的领导和资源保障。 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负责培训方案的制定,并承担培训组织工作。 实验室负责人负责本科所/实验室培训工作的组织实施。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主管部门负责培训工作、上岗证的考核、登记、 发放,以及生物安全培训档案的建立与保存。 4培训内容和要求 实验室 实验室应根据需要制订生物安全相关培训计划报生物安全委员会批 准后组织实施。培训内容应包括为实现实验操作目标所必须掌握的知识或技术、解决工作中可能出现意外事件的能力以及消防、生物危险 和传染预防、急救等。如国务院《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GB19489—2008)、《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WS233—2002)、生物安全手册、实验室各项装备的使用、搡作规程、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相关内容等。培训计划和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新任单位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 新任单位负责人、实验室负责人必须参加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及政策法

规、管理规范、本单位/科所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的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新任实验室负责人。 新任实验室负责人必须参加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及政策法规、管理规 范、技术规范、本实验室环境、仪器设备,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样 本和工作内容等培训,培训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新调入的实验室技术人员。 新调入的实验室技术人员必须参加相关生物安全知识及政策法规、管理规范、与所从亊工作有关的标准操作规程、仪器设备操作规程、 生物安全基本情况、生物安全风险,个人防护和实验室意外亊件的紧急处置原则和程序,实验室常规消毒程序和方法,处理生物安全亊故的知识和技术,生物安全亊故的紧急处理原则和上报程序等培 训,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考核,考核合格后持证上岗,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新指定的质量管理人员、安全保卫人员和健康监护人员。 新指定的质量管理人员,安全保卫人员和健康监护人员必须参加生物 安全知识、政策法规、操作规范,操作技术和责任范围内生物安全基 本情况等培训,参加生物安全知识、技能考核培训及考核记录作为培 训档案由生物安全管理部门保存。 新上岗的实验活动辅助人员、专职消毒人员、废弃物管理人员、洗刷 人员、清洁人员等。 新上岗的实验活动辅助人员、专职消毒人员、废弃物管理人员、洗刷 人员、清洁人员等必须参加生物安全知识和技术、个体防护和实验室意外事件的紧急处置原则和程序,生物安全事故的紧急处理原则和上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试题(答案)

检验科生物安全培训考核试题 姓名:(职务/职称:)得分: 一、填空题(2分/空)共计30分 1.运送医疗废物应当使用防渗漏、防遗撒、无锐利边角、易于装卸和清洁的 专用运送工具。 2.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当对医疗废物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 无破损、渗漏和其他缺陷。 3.Ⅰ级生物安全柜至少装置一个高效空气过滤器对排气进行净化,安全柜上部为观察窗,下部为操作窗口,工作状态时保证工作人员不受侵害,但不保证试验对象不受污染。 4.三级和四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工作人员在开始工作前必须留本底血清进行有关检测,以后定期复检。 5.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将医疗废物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 二、选择题(单项)每题4分,共计20分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 A、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B、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C、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D、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2、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3、三级、四级实验室应当通过实验室国家认可,颁发相应级别的生物安全实验室证书,证书有效期为()年。 A、3年 B、4年 C、5年 D、6年 4、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以上的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A、1名 B、2名 C、3名 D、4名 5、实验室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的实验档案保存期,不得少于()年。 A、10 B、20 C、30 D、40 答案:1、AB 2、B 3、C 4、B 5、B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计50分) 1、何为消毒 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到无害化的处理。

环境保护培训课件.doc

环境保护培训课件 授课人XXX 环境保护培训共分为四个部分:环保意识篇、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建筑工程环保措施、办公、差旅、家具篇。 一、环保意识篇 1、第一个因温室效应消失的国家:因温室效应引起的海平面上升,2001年11月15日,南太平洋的一个岛屿小国图瓦卢政府总理向世界各国庄严宣布,这个国家的全体人民将于2002年举国迁往新西兰。 2、我国发生的部分环境事件 090620重庆一村莫名大面积爆发癌症 090727内蒙古赤峰自来水污染千人就医 090817公司排污董事长获投毒罪 090817凤翔铅中毒事件 090818汞中毒-她两次流产 1003全国大风沙(连日本、台湾都受影响) 10西南大旱 10/05/06/07大涝 100703铜酸水渗漏事故——9100立方米的污水顺着排洪涵洞流入汀江 101008匈牙利铝厂毒废水污染多瑙河 10大台风——莫兰蒂、凡亚比、鲇鱼 3、全球八大环境问题: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能源危机、酸雨、水污染、海洋污染、生态环境恶化及生物多样性减少、城市环境问题。亚洲是世界上受荒漠化影响的人口分布最集中的地区,遭受荒漠化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依次是中国、阿富汗、蒙古、巴基斯坦和印度 二、中国环境保护法律法规 1.1 中国环境保护 1.1.1中国环境保护方针:“经济建设、城乡建设、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的統一” 1.1.2中国环境保护的三大政策:“预防为主,防治结合;谁污染,谁治理;强化环境管理” 1.1.3中国环境保护的基本原则:环境保护同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全面规划、合理利用自然资源;污染者负担;国家干预 1.1.4中国环境保护的总体框架: 环境立法:各级人大,政府 环境行政管理:各级环境保护局 环境监理:各级政府的监督执法机构 环境监测:各级环境监测站 环境科学研究:各级环境科学研究院所 1.2 环境保护立法体系 人大及常委会----全国通行,是制定其他法规的依据 国务院----行政立法 国务院各部门----行政规章 地方人大及常委会----地方法规 地方人民政府(特批政府)----地方规章

经典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doc

医院生物安全管理制度 (一)人员管理 1.科室主任为生物安全第一责任人,其指定专人监督检查实验室技术规范和操作规程的落实情况。 2.实验室除辅助工作人员外,从事实验室活动的相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必须具备正规院校学或生物学教育经历,具有医师或技师等专业技术资格。 3.必须经过较系统的生物安全技术专业培训,并经实验室所在单位考核合格。 4.实验室要对固定的工作人员建立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必要的预防接种。 5.实验室工作人员在工作时应穿着工作服采取标准预防措施做好个人安全防护。不应穿着实验室工作服离开实验室。 (二)环境、设施管理 1.在实验入口处应粘贴“生物危害”警告标志,注明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等级和负责人电话。未经许可,非授权人员不应进入实验室,实验室门应保持关闭状态。 2.实验室必须是独立的实验区域,实验室内严禁设立生活区和办公区。 3.实验室出口处应设立专用的感应式或手柄式开关的洗手池、干手器。 4.实验室内应设有适当的空气消毒装置,可进行良好的通风换

气;配备合格并满足实验室需要的生物安全柜;配备高压蒸汽灭菌器,并按期检查验证合格。 5.实验室需配有专用的工作服,常备乳胶手套,消毒剂。 6.实验室需配备专用于保存标本和菌(毒)种的冰箱,保存明确含有病原微生物标本和菌(毒)种的冰箱需配备双锁。 (三)病原微生物的分类、采集、运输管理 1.实验室按照《人间病原微生物分类目录》进行病原微生物分类。根据实验室活动的性质、所涉及的病原微生物种类,从事与本实验室相当的实验活动。 2.病原微生物的才具应当具有:①与采集病原微生物样本所需的生物安全相当的防护水平;②掌握相关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工作人员;③有效地址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措施;④保证病原微生物样本质量的技术方法和手段;⑤采集过程中应当防止病原微生物扩散和感染,并对样本来源,采集过程和方法等做详细记录。 3.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取得《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转运证》后方可运送,并严格按照要求进行运转。(四)操作管理 1.实验室应围绕生物安全管理中病原微生物标本的接收、登记、保存、实验操作、生物安全柜、高压蒸汽灭菌器的使用与维护,菌(毒)种运输、保存等环节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操作技术规范、应急预案。 2.指定专人对涉及含有致病性微生物标本、菌(毒)种的一切实验活动进行如实的、可溯源的记录。记录内容应使用客观计量指标,

xx公司环保培训课件.doc

XX公司环保知识培训资料 一、环保的基本知识 (一)几个有关环保的概念 环境保护是我国确立的一项基本国策。环保是环境保护的简称。 1、什么叫做环境?我们平常所说的环保究竟保护的是什么? 环境保护中的“环境”是指:人类赖以生存、生活和生产必需的 自然条件和自然资源的总称。它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动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乡村等。 2、什么是环境污染? 由于大气、水、土壤等的扩散、稀释、氧化还原还有生物降解等作用。所以人类向环境排放污染物质的浓度和毒性会自然的降低,这种现象叫做环境的自净作用。如果排放的物质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环境质量就会发生不良变化,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存, 这就发生了环境污染。也就是说:环境污染是指人类直接或间接地向环境排放超过其自净能力的物质或能量,从而使环境的质量降低,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系统和财产造成不利影响的现象。具体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噪声污染、放射性污染等。 3、环境保护概念 环境保护是指人类为解决现实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 环境的关系,保障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而采取的各种行动的总称。环

境保护其方法和手段有工程技术的、行政管理的,也有法律的、经济的、宣传教育的等。环境保护包含三个层面的意思: 第一:对自然环境的保护,防止自然环境的恶化。 第二:对人类居住、生活环境的保护,使之更适合人类工作和劳动的需要。 第三:对地球生物的保护。 2、环保工作的重要性 环境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环境为我们生存和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资源和条件,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环境问题不是一个单一的社会问题,它是与人类社会的政治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 二、环保法律法规以及公司的各项环境管理制度 (-)环境保护法 1、环境保护法 《屮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于1989年12月26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1989年12月26日屮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第22号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2、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 环境保护法的立法目的包括三方面的任务,一是合理地利用环境与资源,防治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二是维护清洁适宜的生活环境,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考试题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考试题 姓名科室得分 一、填空题 1、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的相关技术标准有:《》( )和《》( )。 2、实验室生物安全的目标不仅是保护( )不感染和不受伤害,还包括保护( ) 不受污染,周围人不受伤害,保护( )不受污染,保持本来性质。 3、国务院《》根据病原微生物的( )、( )后对个体或者群体的( )程度,将病原微生物分为四类。 4、生物安全柜在实验室安装后,应进行全面,检测尤其是( ),包括( )、( )、( )和( )检测。进入BSL-2级实验室时,应在工作服外加( )、( )、( ),( )不得清洗和再次使用。 5、根据《》(GB19489-2004)的规定,BSL-2和BSL-3实验室,应配备( )或( )。 6、感染性材料是造成实验室感染的根源,因此实验室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有关 的( ),( )并在实际工作中严格执行。二、是非题〔答题时在( )内?打或打×〕 1、负压生物安全实验室主要目的是为了防止外界病原微生物污染实验样本。( ) 2、国家实行统一的实验室生物安全标准,实验室应当都要符合国家标准和要求。( ) 3、高致病原微生物是指所有有引起人或动物致病的细菌、病毒和真菌等。( ) 4、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的菌毒种或样本,只要按照国家规定的包装要求后,并经上级 部门批准,可以通过任何交通工具进行运输。 5、实验室在条件不完全符合生物健全要求的情况下,只要工作重要,领导批准,也可以开

展工作。( ) 6、实验室废弃只要通过高压灭菌,就可以确保环境安全。( ) 7、 BSL-2级实验室应有可自动关闭的门和防节肢动物设施。( ) 8、实验室仪器设备的装备应坚持安全稳定、技术先进、经济实用、资源共享、分级和重点 装备相结合的原则。( ) 9、生物安全实验室各项工作也应纳入质量管理体系进行管理。( ) 10、病原微生物的稳定性是指其抵抗外界环境的存活能力。( ) 11、洁净工作台的洁净度可以达到100级,完全可以代替生物安全柜使用。( ) 12、 PCR实验室可以是组合的,也可以是分散时的布局,但都应该具备试剂配制、样 品处理、核酸扩增及产物分析四个区。( ) 13、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室工作的专业售货员不仅要求具备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核技 术,同时要求较强的专业技术能力和良好的业务素质。( ) 14、外来进修学习、实习生和合作人员等只要通过生物安全知识培训,就可以在实验室 内独立开展工作。( ) 15、生物气溶胶是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为0。001~100微米的固态或液态粒子形成 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 ) 三、单选题 1、国务院颁布的《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体 系所依据的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什么时候公布的,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答案)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卷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地是: () A生物安全柜B防护服 C口罩D缓冲间 2.下列哪项措施不是减少气溶胶产生地有效方法:( ) A规范操作B戴眼罩 C加强人员培训D改进操作技术 3.运输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者样本须有不少于2人护送,并采取相应地防护措施,以下哪种运输方式目前是不允许地()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A城市铁路B飞机C专车D轮船 4.国务院颁布《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经管条例》是建立实验室生物安全经管体系所依据地主要法规,该法规是何时公布地?()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A 2004年12月1日 B 2004年11月12日 C 2005年1月1日 D 2005年6月1日 5.二级生物安全实验室必须配备地设备是( ) A生物安全柜、培养箱B生物安全柜和水浴箱C生物安全柜和高压灭菌器D 离心机和高压灭菌器 6.PCR实验室要求严格分区,一般分为以下四区() A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B试剂准备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C主实验区、样本置备区、产物扩增区、试剂准备区 D主实验区、试剂准备区、产物扩增区、产物分析区 7.作为甲类传染病地霍乱进行大量活菌地实验操作应该在哪种级别地实验室? ()A BSL- 1 B BSL-2 C BSL-3 D BSL-4 8.生物安全柜操作时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地容器放置要求不正确地( ) A废物袋以及盛放废弃吸管地容器等必须放在安全柜内而不应放在安全柜之外B因其体积大地放在生物安全柜一侧就可以 C污染地吸管、容器等应先在放于安全柜中装有消毒液地容器中消毒1h以上,方可处理D消毒液后地废弃物方可转人医疗废物专用垃圾袋中进行高压灭菌等处理 9.避免感染性物质扩散实验操作注意点( ) A微生物接种环直径应为2~3mm并且完全闭合,柄地长度不应超过6cm B应该使用密闭地微型电加热灭菌接种环,最好使用一次性地、无需灭菌地接种环C小心操作干燥地痰标本,以免产生气溶胶 D以上都是 10.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菌(毒)种或样本在运输过程中发生被盗、被抢、丢失、泄露时,承运单位、护送人、保藏机构应立即采取必要地控制措施,并在()内向有关部门报告. 资料个人收集整理,勿做商业用途 A 1小时 B 2小时 C 3小时 D 4小时 11.生物安全柜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正常指标,不包括() A噪声B气流量

2019年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 科室______姓名______分数______ 1.气溶胶是指悬浮于气体介质中粒径一般为()的固态或液态微小粒子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分散体系。分散相含有生物因子的气溶胶。 1.A.0.1-100μm 2.B.0.001-100μm 3.C.0.01-100μm 4.D.0.001-10μm 2.去除生物污染不一定杀灭微生物。所以操作中需要:()。 1.A.安全柜内操作 2.B.向室外排放的空气要用高效空气颗粒(high-efficiencyparticulateair,HEPA?滤器过滤, 3.C.排出的废水和废物要进行高压灭菌,对传出的仪器和样本容器表面进行消毒。 4.D.以上都是 3.下列不属于实验室一级防护屏障的是()。 1.A.生物安全柜 2.B.防护服 3.C.口罩 4.D.缓冲间 4.《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424号于2004年11月5日 国务院第69次常务会议通过()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1.A.2004"年"12"月"1"日" 2.B.2004"年"11"月"12"日" 3.C.2005"年"1"月"1"日" 4.D.2005"年"6"月"1"日" 5.生物实验室中产生微生物气溶胶的操作有()。 1.A.接种环操作:培养和划线培养、在培养介质中“冷却”接种环、灼烧接种环等 2.B.吸管操作:混合微生物悬液、混合微生物悬液、吸管操作液体溢出在固体表面等 3.C.针头和注射器操作:排除注射器中空气、从塞子里拔出针头、接种动物、针头从注射器脱落等 4.D.其他操作:离心、搅拌、混合、灌注和倒入液体、打开培养容器、感染性材料溢出、在真空中冻 干和过滤、接种鸡胚和培养物收取等 5.E.以上都是 6.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和兽医主管部门负责()级实验室的备案。 1.A.一 2.B.二 3.C.三 4.D.一和二 7.生物安全实验室所在单位的上级主管部门设立的生物安全专家委员会职责有()。 1.A.对涉及感染因子、动物使用、重组DNA以及基因修饰物质等研究方案进行审查和分析危害程度评 估; 2.B.负责对下属单位生物安全的日常监督、检查; 3.C.负责制定新的安全政策以及仲裁安全事故纠纷;

检验科实验人员生物安全培训制度

检验科实验人员生物安全培训制度 1.目的 使实验室工作人员熟悉工作环境和所从事工作面临的病原微生物的危害,了解生物安全知识、传染病流行趋势及国家和有关部门的相关法规,掌握意外事故时的处理程序。 2.适用范围 检验科各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 3.职责 检验科主任负责制订培训计划、组织培训和培训后的评估;实验室组长负责本室人员的培训档案管理和具体指导。实验室全体工作人员必须接受科室组织的所有生物安全培训。 4.具体要求 (1)所有实验室的相关工作人员必须是受过专业教育的技术人员,在独立进行工作前还须在中、高级实验技术人员指导下进行技术和操作技能培训,并达到合格标准。 已在实验室工作的同志要按科室的要求定期参加业务培训。 (2)所有实验室相关工作人员在上岗前要参加生物安全相关的培训。实验室负责人必须告知新到岗位工作人员所从事工作存在的潜在危险,并对其进行实验室安全教育和进行生物安全防护操作技能指导,使其达到上岗要求。 (3)实验室组长必须对从事病原微生物实验工作前要认真学习《实验室生物安全手册》和所有项目与仪器的SOP文件。 (4)检验科每半年至少进行一次生物安全培训,每年进行一次考核,保证相关工作人员掌握实验室标准操作技术、操作规范、生物安全防护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5)培训要有计划和可持续性,并有完整的培训记录;培训内容至少要包括: ①个人防护知识 ②病原微生物知识 ③国家相关的政策法规 ④与季节有关的传染病及相关病原体常识

⑤实验室消毒与废弃物处理 ⑥本实验室的《实验室突发事件处理预案和程序》。 (6)根据传染性疾病的流行情况,实验室及时组织有针对性的临时性培训与考核。

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

2011年实验室生物安全培训试题 姓名: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10分) 1.什么是生物危害? 2.什么是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二、不定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实验室分____ 个生物安全防护级别。 A、1 B、2 C、3 D、4 2.实验室工作人员配备个人防护用品____ 。 A、个人防护服 B、防毒面具 C、安全眼镜 3.实验室意外事故原因____ 。 A、粗心 B、对危险性认识不足 C、缺乏培训、知识或经验 4.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指____ 。 A、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B、第二类病原微生物 C、第三类病原微生物 D、第四类病原微生物 5.乙肝肝炎病毒按危害程度分类,属于第几类病原微生物?____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6.结核分枝杆菌,按危害程度分类,属于第几类病原微生物?____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7.属于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____ 。 A、第一类 B、第二类 C、第三类 D、第四类 8.运输高致病性微生物菌种或者样本,应当由不少于____ 的专人护送,并采取相应防护措施。

A、1人 B、2人 C、3人 D、4人 9.从事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相关实验活动应当有____ 以上工作人员共同进行。 A、1名 B、2名 C、3名 D、4名 10.二级生物实验室硬件设施方面必须具备的条件____ 。 A 、送排风系统 B、三区两缓布局 C、 UPS电源 D 、自动闭门系统 三、判断题(每题4分共20分) 1.高致病性病原微生物是第一类病原微生物。() 2.《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在2004年修订。() 3.实验室分为四个生物安全防护级别。() 4.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洗手池应在最里面。() 5.二级生物安全防护实验室的试验台表面不透水、耐腐蚀、耐热。() 四、简答题(每题10分共20分) 1.二级生物安全设计和建造的特殊要求? 2.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登记分哪几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