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0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含解析)

【人教版】2020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含解析)
【人教版】2020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含解析)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含解析)

一、单选题

1.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渍可用下列哪种物质除去()

A. 水

B. 食盐

水 C. 汽

油 D. 泥沙

2.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 NaCl

B. CuSO4

C. CaCO3

D. FeCl3

3.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这里食盐所起的作用是( )

A. 与坚冰发生化学反应使之融化

B. 使冰的熔点降低从而促使其融化

C. 主要为了加大摩擦力防止人们滑倒

D. 起消毒杀菌作用

4.衣服上沾有碘极难洗净.有下表分析,在家庭去碘污渍最好选用()

A. 水

B. 苯

C. 汽

油 D. 碘酒

5.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 NaCl

B. CuSO4

C. CaCO3

D. FeCl3

6.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为纯净物

B. 重庆水资源丰富,没有必要节约用水

C. 只有用蒸馏的方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

D. 在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往往比较快且充分

7.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蔗

糖 C. 酒

精 D. 花生油

8.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挥发逸出,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相似的是()

A. 用洗涤剂洗

B. 用白醋除去水垢

C. 用纯碱除去衣服上的油

污 D. 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9.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生理盐水

B. 碘

酒 C. 牛

奶 D. 可乐

10.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安装天燃气报警器要安在灶台的下方

B. 用酒精洗去圆珠笔油

C. 灯泡中充入稀有气体,可使灯泡经久耐用

D. 厨房中的一些铝制品无需防锈

11.碘单质有毒,它在下列三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实验室里除去试管内的碘最好选用()

A. 水

B. 酒

精 C. 苯

D. 加热使之升华

1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 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

具 B.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

灭 D. 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

13.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制

取氧气

C. 向一定质量的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

D. 某

温度,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14.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

A. 蒸馏水

B. 酒

精 C. 汽

油 D. 生理盐水

15.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食品是()

A. 淀粉

B. 辣

酱 C. 香

油 D. 蔗糖

16.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 碳酸钙和水

B. 高锰酸钾和汽

油 C. 碘和

水 D. 二氧化碳和水

17.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后挥发逸去,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了。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不相似的是()

A. 用洗洁精洗

B. 用水除去衣服上的汗渍

C.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

污 D. 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18.生活中的下列事件,利用了溶解原理的是()

A. 将硬水变为软

B.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

污 D. 海水晒盐

19.下列关于溶液颜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氯化亚铁溶液是黄色

的 B. 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

C.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

的 D. 葡萄

糖水是无色的

20.在室温下,将下列物质各1g分别放入20g水中,现象最相似的是

A. 蔗糖、NaCl

B. 植物油、蔗

糖 C. CaCO3、CuSO4 D. KMnO4、NaCl 21.探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四组实验,胶头滴管盛装的是液体,烧瓶中盛装的是气体、固体或液体,当胶头滴管滴几滴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实验组合是:()

A. A

B. B

C. C

D. D

22.溶解适量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

A. 蒸馏水

B. 医用酒

精 C. 汽

油 D. 生理盐水.

二、解答题

23.从微观角度说明为什么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并举例说明这一道理在实验室或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24.乙醇俗名叫酒精,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透明液体,为了探究“乙醇能否溶于水”的问题,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①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2mL乙醇,不要振荡,发现乙醇与水分层;②振荡试管,观察现象:③问题讨论

(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什么?

(2)在操作步骤①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③.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25.厨房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和蔗糖,请你选择合适的方法加以区分.

三、实验探究题

26.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乙实验,若电解18g 水,则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

(3)丙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四、综合题

27.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___ .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____ .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 .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___ .

28.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b图中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的功能.

29.小明陪妈妈到医院输液,不小心将护士手中的盘子打翻,碘酒洒在了小明的白衬衣上,白衬衣上立即出现了一大块紫黑色的痕迹.为找到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的最好方法,小明与几位同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案并进行实验:①用水洗;②用无水酒精洗;③用汽油洗;④用四氯化碳洗;⑤用肥皂水洗;⑥用淀粉液洗.请你与小明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留在白衬衣上的紫黑色物质是什么?

(2)衣服上能留下痕迹的原因是________ .

(3)如果用白布条进行实验,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你认为该实验中需控制哪些实验条件?

(4)为了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小明和几位同学用白布条下按图所示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是⑤、⑥几乎完全褪色;②略带颜色;③、④略为变浅;①几乎不

变.

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解析部分

一、单选题

1.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渍可用下列哪种物质除去()

A. 水

B. 食盐

水 C. 汽

油 D. 泥沙

【答案】C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解:A、油渍都溶于水,用水不能将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渍除去,故选项错误. B、油渍都能与食盐水反应,用食盐水不能将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渍除去,故选项错误.

C、汽油能溶解油渍,利用的是溶解原理,可将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渍除去,故选项正确.

D、油渍不与泥沙反应,用泥沙不能将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渍除去,故选项错误.

故选C.

【分析】根据洗涤油渍的原理进行分析,洗涤的原理主要有三种:利用溶解原理,利用乳化作用,利用物质与油污等发生化学反应,据此进行分析判断.

2.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 NaCl

B. CuSO4

C. CaCO3

D. FeCl3

【答案】A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解: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液体;

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

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溶液;

氯化钠溶液是无色的.

故选A

【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就是溶液.

3.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这里食盐所起的作用是( )

A. 与坚冰发生化学反应使之融化

B. 使冰

的熔点降低从而促使其融化

C. 主要为了加大摩擦力防止人们滑倒

D. 起消毒杀菌作用【答案】B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在其它条件相同时,积雪上洒盐水是掺有杂质,积雪的熔点降低,即熔点低于当地温度,使雪熔化,交通方便.故选B.

【分析】影响晶体熔点高低的因素:物质的种类、压力的大小、是否有杂质.种类不同,熔点一般不同;压力越大,熔点降低;当有杂质掺入时熔点降低.

4.衣服上沾有碘极难洗净.有下表分析,在家庭去碘污渍最好选用()

A. 水

B. 苯

C. 汽

油 D. 碘酒

【答案】C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解:A、碘不溶于水,不能用水清洗来清除碘,故A错误;

B、碘能溶解于苯但苯有毒故不能用;故B错;

C、碘易溶于汽油,可用汽油除去玷污;故对;

D、碘可溶于酒精但碘酒中本来就溶解了较多的碘,因此不能用碘酒清除碘;故错.

故选C

【分析】根据碘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和各溶剂的性质来判断.

5.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 NaCl

B. CuSO4

C. CaCO3

D. FeCl3

【答案】A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完成此题,大家首先要了解几点常识:硫酸铜溶液是蓝色的;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氯化铁溶液是黄色的;氯化钠溶液是无色的.所以选A

【分析】本题要了解物质的溶解性和几种特殊溶液的颜色

6.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为纯净物

B. 重庆水资源丰富,没有必要节约用水

C. 只有用蒸馏的方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

D. 在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往往比较快且充分

【答案】D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都是混合物,所以A不正确;B、地球表面约71%被水覆盖,但大部分是咸水,不能直接被人类利用,淡水资源较为匮乏,所以B不正确误;C、生活中常用加热煮沸的方法来降低水的硬度,所以C不正确.D、在溶液中物质的分子或离子接触更充分,反应速率会更快,所以D正确.所以答案为:D

【分析】本题考查对水的有关认识.地球上可以利用的淡水资源有限,我们应该节约用水.

7.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盐

B. 蔗

糖 C. 酒

精 D. 花生油

【答案】D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食盐溶于水中,食盐中的钠离子和氯离子会均匀的分散在水中,形成氯化钠溶液,所以A不正确;B、蔗糖溶于水中,蔗糖分子会均匀的分散到水中,形成蔗糖溶液,所以C不正确;

C、酒精能与水互溶,酒精分子会均匀的分散到水中,形成酒精溶液,所以C不正确;

D、花生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所以D正确.

所以选D.

【分析】了解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

8.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挥发逸出,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相似的是()

A. 用洗涤剂洗

B. 用白醋除去水垢

C. 用纯碱除去衣服上的油

污 D. 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答案】D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甲胺易溶于乙醇,属于相似相溶原理。A、用洗涤剂洗碗,属于乳化作用;

B、用白醋除去水垢,白醋与水垢反应生成可溶性物质,属于化学反应原理;

C、用纯碱除去衣服上的油污,属于乳化作用;

D、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属于相似相溶原理。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根据题意可知该原理为溶解原理,而洗涤剂清洗油污是乳化原理,白醋洗水垢是化学反应分析。

9.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生理盐水

B. 碘

酒 C. 牛

奶 D. 可乐

【答案】C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生理盐水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A不符合题意;

B、碘酒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B不符合题意;

C、牛奶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正确;C符合题意;

D、可乐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错误;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溶液是一种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在不改变条件时,溶液的组成和浓度都不会发生变化,要与悬浊液和乳浊液区分;溶液的特征是:均一性——指溶液中各部分的浓度和性质都相同。稳定性——外界条件不变(温度、压强不改变,溶剂不蒸发)时,溶质、溶剂不分层,也不会析出固体。

10.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A. 安装天燃气报警器要安在灶台的下方

B. 用酒精洗去圆珠笔油

C. 灯泡中充入稀有气体,可使灯泡经久耐用

D. 厨房中的一些铝制品无需防锈

【答案】A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A、天然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泄漏后向上扩散,天燃气报警器要安在灶台的上方,所以错误.

B、酒精是优良的有机溶剂,圆珠笔油易溶于酒精,所以正确.

C、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极不活泼,能作保护气,故灯泡中充入稀有气体,可使灯泡经久耐用,所以正确.

D、铝在常温下易和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保护摸,能阻止内部进一步被氧化,耐腐蚀,所以正确.

故选A.

11.碘单质有毒,它在下列三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如表所示:

由表中提供的信息判断,实验室里除去试管内的碘最好选用()

A. 水

B. 酒

精 C. 苯

D. 加热使之升华

【答案】B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碘微溶于水,不能用水清洗来清除碘,故选项错误;

B、碘可溶于酒精,能用于清洗碘;

C、碘易溶于苯,但是苯有毒,不能用于除去试管内的碘,故选项错误;

D、碘单质有毒,不能用加热使之升华的方法除去,故选项错误;

故实验室里除去试管内的碘最好选用酒精.

故选:B.

【分析】根据题意,结合碘在三种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结合碘单质有毒、苯(有毒),进行分析判断.

12.根据你的生活经验和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A. 用钢丝球洗刷铝制炊

具 B.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C. 油锅着火用锅盖盖

灭 D. 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

【答案】A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铝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起到保护作用,用钢丝球在洗去铝锅内脏物的同时,也会刷去表面的氧化铝薄膜,A符合题意;

B、油污可以溶解于汽油,可以汽油溶解衣服上的油污达到除去的目的,B不符合题意;

C、油锅着火用锅盖盖,能隔绝空气而灭火,C不符合题意;

D、用热水洗去附着在烧杯底部的硝酸钾,是硝酸钾溶解在水中,形成了溶液,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本题难度不大,掌握溶解原理、金属的化学性质、灭火原理等并能灵活运用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A、根据金属的化学性质,铝在空气中能生成致密的氧化物保护膜,进行分析判断;

B、根据汽油能溶解油污,进行分析判断;

C、根据灭火原理:①清除或隔离可燃物,②隔绝氧气或空气,③使温度降到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进行分析判断;

D、根据硝酸钾易溶于水,且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进行分析判断.

13.下列四个图象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实验操作的是( )

A. 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

B. 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制

取氧气

C. 向一定质量的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

D. 某

温度,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

【答案】C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加热一定质量的高锰酸钾随着时间的增加,反应后的产物有二氧化锰和锰酸钾,剩余固体的质量不会为零,A不符合题意;

B、用等质量、等质量分数的双氧水制取氧气,生成氧气的质量与有无催化剂没有关系,故B错误;

C、向一定质量的大理石(杂质不参加反应)中滴加稀盐酸,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随着稀盐酸的质量增加而增加,当大理石反应完全后,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再增加,C符合题意;

D、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不能再溶解同种物质。某温度,向一定量饱和硝酸钾溶液中加入硝酸钾晶体,加人的硝酸钾晶体不能再溶解,D不符合题。

故答案为:C。

【分析】A,反应前是高锰酸钾的质量,反应后有质量损失,但还剩,锰酸钾和二氧化锰

B、催化剂只能改变反应速率,不能改变产量

C、稀盐酸和碳酸钙制二氧化碳,完全反应后气体质量就不在增加

D、饱和的溶液中继续加入同种溶质,不会在溶解的

14.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

A. 蒸馏水

B. 酒

精 C. 汽

油 D. 生理盐水

【答案】B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解:A、蒸馏水是纯水不具有杀菌消毒作用; B、点易溶于酒精,且酒精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所以说该答案正确;

C、汽油虽然能溶解碘但是用作消毒不合适,不符合题意;

D、生理盐水不能很好的溶解碘,不适合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

故选B.

【分析】根据碘不易溶于水而易溶于酒精,还要考虑所用溶剂是否具有消毒作用来回答本题.

15.放入水中能形成溶液的食品是()

A. 淀粉

B. 辣

酱 C. 香

油 D. 蔗糖

【答案】D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淀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乳浊液,不属于溶液,错误;A不符合题意;

B、辣酱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属于溶液,错误;B不符合题意;

C、香油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悬浊液,不属于溶液,错误;C不符合题意;

D、蔗糖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正确。D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D。【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溶液由两部分组成——溶剂和溶质。能溶解其他物质的物质叫做溶剂。被溶解的物质叫做溶质。

16.下列各组物质能够得到溶液的是()

A. 碳酸钙和水

B. 高锰酸钾和汽

油 C. 碘和

水 D. 二氧化碳和水

【答案】D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错误;A不符合题意;

B、高锰酸钾不溶于汽油,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错误;B不符合题意;

C、碘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不能和水形成溶液,错误;C不符合题意;

D、二氧化碳能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正确。D符合题意;

【分析】溶液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溶液的基本特征:均一性、稳定性的混合物;

17.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后挥发逸去,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了。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不相似的是()

A. 用洗洁精洗

B. 用水除去衣服上的汗渍

C. 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

污 D. 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

碘洗掉

【答案】A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

【分析】根据“甲胺易溶于乙醇”可判定是利用“溶解”而除去

A、洗涤剂不能使油污溶解但能起到乳化作用从而去污;

B、汗迹能溶于水;

C、汽油是优良的有机溶剂,油污易溶于汽油;

D、碘能溶于酒精;

【解答】A、洗涤剂不能使油污溶解但能起到乳化作用从而去污与上述原理不相似;

B、汗渍能溶于水,与上述原理相似;

C、汽油是优良的有机溶剂,油污易溶于汽油,与上述原理相似;

D、碘能溶于酒精,与上述原理相似;

故选A

【点评】此题是对去除原理的探讨,通过类比的方式可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化学来源于生产、生活,也服务于生产、生活,与生产、生活相关的化学知识,是中考热点之一,在学习过程中要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领会知识,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

18.生活中的下列事件,利用了溶解原理的是()

A. 将硬水变为软

B. 用洗洁精洗去餐具上的油污

C. 用汽油洗去衣服上的油

污 D. 海水晒盐

【答案】C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将硬水变为软水是加热煮沸,A不符合题意;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能将大的油滴分散成细小的油滴随水冲走,B不符合题意;

C、用汽油清洗油渍,是利用汽油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利用的是溶解原理,C符合题意;

D、海水晒盐,是蒸发结晶,D符合题意.

【分析】A、将硬水变为软水是加热煮沸;

B、洗涤剂具有乳化作用;

C、用汽油清洗油渍利用的是溶解原理;

D、海水晒盐是利用水分的蒸发.

19.下列关于溶液颜色的判断不正确的是()

A. 氯化亚铁溶液是黄色

的 B. 高锰酸钾溶液是紫红色的

C. 硫酸铜溶液是蓝色

的 D. 葡萄糖水是无色的

【答案】A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解: A、氯化亚铁溶于水得到的是浅绿色溶液,故A错;

B、高锰酸钾溶于水得到的是紫红色溶液,故B对;

C、硫酸铜本身是白色固体,但是溶于水后显示蓝色,故C对;

D、葡萄糖的水溶液是无色的,故D对.

故选A.

【分析】根据物质的性质,及溶于水后所显现的颜色来判断.

20.在室温下,将下列物质各1g分别放入20g水中,现象最相似的是

A. 蔗糖、NaCl

B. 植物油、蔗

糖 C. CaCO3、CuSO4 D. KMnO4、NaCl 【答案】A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蔗糖和氯化钠都是易溶于水的白色固体,溶于水形成无色溶液,现象相似;所以A正确.B、植物油不溶于水,分散在水中会形成不均一、不稳定的乳浊液,蔗糖易溶于水,现象不同;所以B不正确.C、碳酸钙不溶于水,硫酸铜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现象不同;所以C不正确.D、高锰酸钾溶于水后形成紫红色溶液,而氯化钠溶液是无色.所以D不正确.所以选A.【分析】本题主要考查集几种常见物质的溶解性和溶液的颜色,比较简单。

21.探究小组利用如图装置进行四组实验,胶头滴管盛装的是液体,烧瓶中盛装的是气体、固体或液体,当胶头滴管滴几滴液体后,能观察到气球变大的实验组合是:()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氢氧化钙和氨气不反应,压强不变,气球无明显变化;A不符合题意;

B、锌和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烧瓶中的压强变大,气球变小;B不符合题意;

C、氢氧化钠和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气体减少,压强变小,气体变大;C符合题意;

D、浓硫酸稀释放出大量的热,故烧瓶中的温度升高,压强变大,气球变小。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分析】】要使气球变大,那么烧瓶中的压强要变小。要使烧瓶中的压强变小,方法有:使烧瓶中的温度降低,瓶中空气遇冷体积收缩或烧瓶中的气体被吸收,体积减少。

22.溶解适量固体碘制成消毒液,应该使用()

A. 蒸馏水

B. 医用酒

精 C. 汽

油 D. 生理盐水.

【答案】B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A、碘不溶于水,蒸馏水不能配制碘溶液;所以说该答案不正确;B、碘易溶于酒精,且酒精具有杀菌消毒作用,所以该答案可以;C、汽油能溶解碘,但是汽油易燃,对人体有害,用作消毒不合适,所以说该答案不正确;D、生理盐水不能溶解碘,不适合溶解适量的固体碘制成消毒液.所以说该答案不正确;所以选B.【分析】知道碘酒中溶质是碘,溶剂是酒精.碘易溶于酒精不溶于水。

二、解答题

23.从微观角度说明为什么在溶液中进行的化学反应比较快?并举例说明这一道理在实验室或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答案】解:溶质溶解实质上是溶质的分子或离子扩散到水中,均一地分散到水分子中间,由于分子或离子均匀分散到溶液中,因此化学反应时,两种物质分子接触比较充分,因此反应比较快.如泡沬灭火剂中用酸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反应.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分析】溶液中的溶质往往是以离子的状态均匀存在于溶剂中,在溶液中反应时离子相互接触的很充分,反应速度就变快.

24.乙醇俗名叫酒精,常温下是一种无色有特殊气味的透明液体,为了探究“乙醇能否溶于水”的问题,某化学兴趣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

[操作步骤]①在盛有2mL水的试管中滴入2~3滴红墨水,振荡.然后加入2mL乙醇,不要振荡,发现乙醇与水分层;②振荡试管,观察现象:③问题讨论

(1)在水中滴入红墨水的目的是什么?

(2)在操作步骤①中,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实验操作时应注意什么?

(3)要证明乙醇能溶于水,还应进行操作步骤③.请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答案】(1)为了便于观察乙醇与水是否有分层

(2)应该用胶头滴管将乙醇轻轻滴入水中,防止有震荡而直接混合

(3)震荡试管后静置一会儿,发现上面无色液体变红,分层现象消失.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1)直接将酒精溶解在水中没有明显的现象,因为两者都是无色透明的液体,滴入红墨水震荡后,液体呈红色,而乙醇是无色的液体.所以答案为:是为了便于观察乙醇与水是否有分层;(2)为了确保乙醇与水有明显的分层现象,加入乙醇时一定不要震荡.所以答案为:应该用胶头滴管将乙醇轻轻滴入水中,防止有震荡而直接混合;(3)乙醇在红色水的上面,要想证明乙醇溶于水,需要震荡.所以答案为:震荡试管后静置一会儿,发现上面无色液体变红,分层现象消失.

【分析】此题要了解课本实验操作的步骤和原理,了解操作的目的和意思。

25.厨房有两瓶白色固体分别为食盐和蔗糖,请你选择合适的方法加以区分.

【答案】方法一:各取少量固体品尝,甜的为蔗糖,咸的为食盐;方法二:各取少量固体分别溶于水,测其导电性,导电的为食盐,不导电的为蔗糖.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方法一:各取少量固体品尝,甜的为蔗糖,咸的为食盐;方法二:各取少量固体分别溶于水,测其导电性,导电的为食盐,不导电的为蔗糖.

【分析】可从食盐与糖形成的溶液后的性质解决,糖水甜,盐水咸,溶液的导电性也不同.

三、实验探究题

26.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甲实验的目的是________。

(2)乙实验,若电解18g 水,则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质量为________g 。

(3)丙实验,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的现象是________。

【答案】(1)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

(2)16

(3)a 、c 不变色,d 比b 先变红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1)甲实验是对比实验,目的是比较高锰酸钾在水和汽油中的溶解情况。(2)乙实验中,试管2内得到的气体是氧气,设电解18g 水生成氧气的质量是x 。

2H 2O

2H 2↑+

O 2↑ 36

32 18g

x = ,解得x=16g (3).二氧化碳不能使干燥的石蕊试纸变红,二氧化碳可与水反应生成碳酸,生成的碳酸能

使石蕊试纸变红,所以二氧化碳能使湿润的石蕊试纸变红。丙实验中,a、c不变色,d比b先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密度大于空气且能与水反应。

【分析】根据溶解性的影响因素分析;根据水的质量代入方程式计算氧气质量分析;根据二氧化碳能与水反应生成碳酸分析。

四、综合题

27.小华在实验室帮老师整理药品时,发现一瓶失去标签的白色固体,老师告知是NaOH、CuSO4、NaCl、CaCO3中的一种.小华思考片刻后,认为取少量白色固体放入水中就能确定其成分,她的理由是:

(1)若不溶于水,则是________ .

(2)若溶于水形成蓝色溶液,则是________ .

(3)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升高,则是________ .

(4)若溶于水溶液温度基本不变,则是________ .

【答案】(1)CaCO3

(2)CuSO4

(3)NaOH

(4)NaCl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1)四种物质中只有碳酸钙不溶于水;(2)四种物质中只有硫酸铜溶于水溶液呈蓝色,其它溶液均为无色;(3)四种物质中只有氢氧化钠固体溶于水放热;(4)四种物质中溶于水温度不变的白色故团体只是氯化钠;【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溶于水的一些现象.

28.根据图片中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a图中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

(2)b图中用洗涤剂去除油污是因为洗涤剂具有________的功能.

【答案】(1)C6H12O6;

(2)乳化.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1)葡萄糖注射溶液中溶质是葡萄糖,化学式为C6H12O6;(2)洗涤剂清除油污的方法是洗涤剂具有乳化的功能,所以用洗涤剂去除油污.【分析】此题考查乳化作用,要注意掌握生活中常见的乳化剂,并注意乳化与溶解之间的区别.

29.小明陪妈妈到医院输液,不小心将护士手中的盘子打翻,碘酒洒在了小明的白衬衣上,白衬衣上立即出现了一大块紫黑色的痕迹.为找到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的最好方法,小明与几位同学进行了探究,提出了以下几个方案并进行实验:①用水洗;②用无水酒精洗;③用汽油洗;④用四氯化碳洗;⑤用肥皂水洗;⑥用淀粉液洗.请你与小

明一起探究,并回答下列问题.

(1)你认为留在白衬衣上的紫黑色物质是什么?

(2)衣服上能留下痕迹的原因是________ .

(3)如果用白布条进行实验,为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你认为该实验中需控制哪些实验条件?

(4)为了去掉白衬衣上的痕迹,小明和几位同学用白布条下按图所示方法进行了实验,结果是⑤、⑥几乎完全褪色;②略带颜色;③、④略为变浅;①几乎不

变.

由此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________ .(答出一点即可)

【答案】(1)碘

(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隙

(3)白布条与白衬衣上的布料一样;几个实验中白布条的大小一样;所浸碘的量一样;试管中的液体用量一样;所处的环境(周围温度)一样;观察时间一样等

(4)小明的衣服用肥皂水或用淀粉液洗效果都很好;碘几乎不溶于水

【考点】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解析】【解答】(1)由于碘酒是碘的酒精溶液,沾在衣服上的碘酒,其中的溶剂酒精具有挥发性,会不断的挥发掉,所以残留在衣服上紫黑色固体物质是碘单质;(2)碘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并且衣料之间存在着空隙,碘分子不断的运动到衣料的间隙中,所以能够留下痕迹;(3)控制变量法就是要控制其他的变量一致,只让一个变量发生改变,所以应该准备与白衬衫相同白布条,且控制相同的条件,例如时间、碘的量、温度等;(4)根据题目的图像信息可以知道⑤⑥全部消失,说明碘能够溶于肥皂水和淀粉溶液,②中的颜色较浅说明碘在酒精中的溶解较多,③、④略为变浅,说明碘在汽油和四氯化碳中溶解较少,①几乎不变说明碘不溶于水,所以答案为:(1)碘(2)分子是不断运动的,分子间有间隙(3)白布条与白衬衣上的布料一样;几个实验中白布条的大小一样;所浸碘的量一样;试管中的液体用量一样;所处的环境(周围温度)一样;观察时间一样等(4)小明的衣服用肥皂水或用淀粉液洗效果都很好;碘几乎不溶于水,但能溶于酒精

【分析】此题主要了解碘酒的成分,以及根据碘在几种物质的溶解能力的不同进行解答。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氢气(含答案)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氢气(含答案) 一、选择题 1.在化学实验过程中下列做法不正确的是() A.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检验气体的纯度 B.氢氧化钠不慎沾到皮肤上,要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C.用嘴吹灭酒精灯的火焰 D.配制稀硫酸时,将浓硫酸沿烧杯壁慢慢加入水中,并不断搅拌 2.利用所学知识判断,错误的一组是() A.安全常识B.生活中的物质 H2、CH4都是可燃气体﹣﹣点燃前须检验纯度炒菜油锅不慎着火﹣﹣立即用锅盖盖灭 签字笔芯的塑料管材﹣﹣属有机合成材料矿泉水煮沸,蒸汽冷凝后﹣﹣得到的水为软水 C.化学常识D.元素与人体健康 一大化学发明﹣﹣将水转变为汽油 一则广告用语﹣﹣本产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 缺铁﹣﹣易引起贫血喝牛奶﹣﹣有利于补钙 A.安全常识B.生活中的物质 C.化学常识D.元素与人体健康 3.对下列事实的说明中,有错误的是() A.氢气能还原氧化铜,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 B.常温下氯酸钾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说明氯酸钾的溶解性跟溶剂有关C.相同条件下,湿衣服摊开比堆着干得快,说明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D.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和铁丝都具有可燃性 4.下列实验操作符合安全要求的是() A. 验证氢气的可燃性

B. 闻气体气味 C. 移走蒸发皿 D. 稀释浓硫酸 5.在加热条件下,向装有10gCuO的硬质玻璃管中通入H2一段时间,最终玻璃管中剩余固体8.4g.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与CuO反应,H2是过量的 B.反应生成Cu的质量为8.4g C.反应生成H2O的质量为1.6g D.参加反应的CuO占原总质量的80% 6.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A.H2还原氧化铜实验中,反应结束后先停止通入H2 B.稀释浓硫酸实验中,将浓硫酸沿烧杯内壁慢慢加入水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C.固体药物都可以直接放在天平的托盘上称量 D.过滤操作中,漏斗下端置于烧杯中央 7.检验氢气纯度时,判断氢气较纯的现象是() A.听到尖锐的爆鸣声B.听到轻微的爆鸣声 C.未听到声音 D.试管炸裂 8.下列是化学与能源、资源、材料和环境相关内容的叙述,其中错误的是()

2019中考化学专题练习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

溶解现象与溶解原理(含解析) 一、单选题 1.衣服上沾有少量的油渍可用下列哪种物质除去() A. 水 B. 食盐 水C . 汽 油D . 泥沙 2.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 NaCl B. CuSO4 C. CaCO3 D. Fe Cl3 3.严冬,我国北方某些城市曾用食盐融雪,这里食盐所起的作用是( ) A. 与坚冰发生化学反应使之融 化 B. 使冰的熔点降低从而促使其融化 C. 主要为了加大摩擦力防止人们滑 倒 D. 起消毒杀菌作用 4.衣服上沾有碘极难洗净.有下表分析,在家庭去碘污渍最好选用() 溶质溶剂 水酒精苯(一种有机物,有毒)汽油 碘难溶可溶易溶易溶

A. 水 B. 苯 C. 汽 油 D. 碘酒 5.分别将下列物质加入到足量水中,能得到无色、澄清溶液的是 A. NaCl B. CuSO4 C. CaCO3 D. Fe Cl3 6.下列有关水的知识,其中正确的是() A. 水是一种最常见的溶剂,自然界中的水大多数为纯净物 B. 重庆水资源丰富,没有必要节约用水 C. 只有用蒸馏的方法才能降低水的硬度 D. 在水溶液中发生化学反应,反应速率往往比较快且充分 7.把少量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A. 食 盐 B. 蔗 糖 C. 酒 精 D. 花生油 8.鱼类腥味产生的原因是由于鱼身上存在有机化学物质甲胺,甲胺易溶于乙醇,因此,煮鱼时加些酒,能使甲胺溶于乙醇并随加热挥发逸出,经过这样烹饪的鱼就不再有腥味。下列过程与上面所述原理相似的是() A. 用洗涤剂洗 碗 B. 用白醋除去水垢 C. 用纯碱除去衣服上的油 污 D. 用酒精将试管壁上的碘洗掉 9.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下列物质不属于溶液的是() A. 生理盐 水 B. 碘酒 C. 牛奶 D. 可乐 10.请用你所学的化学知识判断,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完整word版)初三化学溶解度练习题

九年级化学溶解度练习二 基础练习 1.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最主要的错误是未指明()A.100g水中B.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C.温度D.36g为最大量 2.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水后,溶质的溶解度() A.变小B.变大C.不变D.不一定变 3.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 A.溶质和溶剂的量 B.溶液的温度

C.溶质的性质 D.溶剂的性质 4.当温度升高时,其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是() A.硝酸钾B.氯化钠C.氢氧化钙D.氧气 5.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 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A.全部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 6.氯化钠溶解度曲线是()

A.一条略为上升的曲线B.一条略为上升的直线 C.一条陡峭上升的曲线D.一条略为下降的曲线 9.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有:①增大压强;②减小压强;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 10.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有下列方法: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加水 D.加硝酸钾

(1)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3)能增大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4)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1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有如下关系,请按要求填表: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题

练习10 爱护水资源 自主学习 1.下列有关水的认识错误的是( ) A.地球上水的存量很大,但淡水资源并不充裕,且分布也不均匀 B.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C.爱护水资源,要节约用水,还要防止水体污染 D.水被污染后,会给人类造成灾难 答案:B 2.下列工业、农业、生活用水方式不宜提倡的是( ) A.园林喷灌B.工业用水重复使用 C.口杯接水刷牙D.不间断地边注水边洗衣 答案:D 3.下面四个标志中,属于节水标志的是( ) 答案:B 4.消耗淡水量最大的是( ) A.水力发电B.农业生产 C.工业生产D.生活用水 答案:B 5.水污染的主要原因是( ) A.水生动物的繁殖 B.天然水与空气、岩石和土壤长期接触 C.城市污水的大量排放 D.工业生产中的“三废”排放及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使用不当 答案:CD 6.下列污染因素中会对水造成重大污染的是( ) ①频频发生的沙尘暴②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含磷洗衣粉③造纸厂排放污水④乱砍乱伐森林 A.①②B.②③C.③④ D.①④ 答案:B 基础巩固 7.我国水资源的状况是( ) A.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总量大但人均水量少 C.主要是贫困地区缺水D.目前还没有地方因缺水而影响生产生活 答案:B 8.近年来我国很多地方政府都通过了有关的地方性法规,规定不得销售和使用含磷洗衣粉.这是因为这类洗衣粉中的磷会污染( ) A.大气B.河流、湖泊C.耕地D.食品 答案:B

9.“赤潮”是水质恶化的一种表现,在我国沿海多次发生,造成重大经济损失.下列可能造成此现象的是( ) A.鱼虾的大量养殖B.沿途建水电站 C.工业废水排放D.大量含磷物质的使用排放入海 答案:D 10.从太空看地球是一个美丽的蔚蓝色的星球,这是由于地球表面积的________被水覆盖.水在地球上广泛存在,除了江河、湖泊、海洋以外,在地层里、大气中,以及动植物体内都含有大量水.如人体含水量约占人体质量的________,然而,可供利用的淡水资源十分贫乏,不到总水量的________. 答案:71%65%~70%1% 能力提高 11.水是生命之源,保护水资源、节约用水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下列做法不能节约用水的是( ) 答案:D 1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水是一种很好的溶剂,任何物质都能溶解在水里 B.水中溶有少量氧气,所以鱼类等水中生物可以在水中生存 C.海水呈蓝色,湖水呈绿色.因此,水具有各种颜色 D.地球表面约3/4是被水覆盖的 答案:BD 13.1998年3月,江苏电视台“大写真”栏目报道:“长江下游,水产资源急剧下降,一些名贵的鱼类濒临绝种或产量在大幅度减少……”.造成这种后果的无关因素是( ) A.前些年违章乱捕B.长江汛期水位上升 C.长江沿岸化工厂污水任意排放D.长江沿岸人口增加,生活污水排放量增大 答案:B 14.下列产品的开发和利用与环境保护无关的是( ) A.加碘食盐B.无磷洗衣粉C.无铅汽油D.无氟冰箱 答案:A 15.水利部门今年已引8亿多立方米长江水人太湖以治理污染.教育家在肯定“引江济太”工程的同时指出,这项工程只是治表,要治本必须依靠全社会的重视.下列措施中正确的是 ( ) ①工矿企业污水排放要达标②城市污水处理系统的建设③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 ④提倡节约用水⑤禁用含磷洗衣粉,能改善太湖水质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⑤ C.①③④⑤ D.全部 答案:D 16.每年的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作为“地球村”的“村民”,你保护水资源的行动是(与化学有关的知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人类须臾离不开的重要自然资源有

陕西省中考化学题型解读:溶解度及溶解度曲线(含答案)

(2018中考说明题型示例第189页32题)1.下表是Ca(OH)2和NaOH 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数据。请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C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Ca(OH)20.19 0.17 0.14 0.12 0. 09 0.08 NaOH 31 91 111 129 313 336 (1)根据上表数据,绘制Ca(OH)2和NaOH的溶解度曲线,下图中能表示NaOH溶解度曲线的是(选填“A”或“B”)。 (2)要想把一瓶接近饱和的Ca(OH)2溶液变成饱和溶液,具体措施有: ①加入氢氧化钙;②升高温度;③降低温度;④加入水;⑤蒸发水后再恢复到原温度;⑥加入生石灰。 其中措施正确的是(填序号)。 A.②④⑥ B.③④ C.①③⑤⑥ D.①②⑤⑥ (3)20°C时,将191g饱和NaOH溶液蒸发掉10 g水后,再降温到20°C,可析出NaOH晶体的质量为。(4)现有20°C时Ca(OH)2的饱和溶液甲,向其中加入一定量CaO后得到溶液乙,此时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选填“>”“?”或“=”)20°C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5)现有60°C时含Ca(OH)2和NaOH两种溶质的饱和溶液,若要得到较纯净的NaOH晶体,应采取的物理方法是。 【答案】(1)A (2)D (3)9.1g (4)?(5)降温结晶,过滤 补充选题 1.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回答: (1)交点K的含义是。 (2)t2℃的C物质的饱和溶液变到t1℃时,是 (选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 (3)三种物质的溶解度为B>C>A时的温度范围是 ℃。 (4)在t3℃时,将40gC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 【答案】(1)t3℃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答案补充:t3℃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2)不饱和(3)t2~t3(4)37.5% 2.根据图一的甲、乙溶解度曲线和图二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一中,甲物质的四种溶液状态“a、b、c、d”中,处于不饱和状态的是 (填写编号)。 (2)90g甲的饱和溶液从t3℃冷却到t2℃点,析出的无水晶体质量是g。 (3)在某温度范围内,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在水中,所得现象如图二所示,则两溶液质量分数甲(填“>”或“<”)乙,实验时控制温度t的范围是时,均能出现这种现象。 【答案】(1)b(2) 15 (3)<小于t2℃ 3.NaCl、KNO3、Ca(OH)2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1与图2所示。请回答: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溶解度练习题

2019-2020年中考化学溶解度练习题 1.食盐的溶解度是36g,这句话最主要的错误是未指明() A.100g水中B.是否达到饱和状态 C.温度D.36g为最大量 2.在一定温度时,某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加入一些水后,溶质的溶解度() A.变小B.变大C.不变 D.不一定变 3.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 A.溶质和溶剂的量 B.溶液的温度 C.溶质的性质 D.溶剂的性质 4.当温度升高时,其溶解度降低的物质是() A.硝酸钾B.氯化钠 C.氢氧化钙 D.氧气 5.溶解度曲线图可表示的意义是() ①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 ②不同种物质在同一温度时的不同溶解度数值 ③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大小 ④比较某一温度下各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 A.全部B.①②C.①②③ D.①②④ 6.氯化钠溶解度曲线是() A.一条略为上升的曲线B.一条略为上升的直线 C.一条陡峭上升的曲线D.一条略为下降的曲线 7.在0℃,压强为101kPa时,1L水里最多能溶解5L气体A,则0℃时,A压强的溶解度为() A.5L B.5 C.500L D.0.2 8.在20℃时,氧气的溶解度为0.031,其含义是() A.20℃时,100g水中溶解0.031g氧气形成饱和溶液 B.20℃时,1体积的水中最多溶解0.031体积的氧气 C.20℃时,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31g氧气 D.20℃时,氧气压强为101kPa时,1体积水最多能溶解0.031体积的氧气

9.增大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可采用的方法有:①增大压强;②减小压强;③升高温度; ④降低温度,其中可行的是() A.①③B.②③C.①④ D.②④ 10.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升高而增大,有下列方法: 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 C.加水 D.加硝酸钾 (1)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能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是________; (3)能增大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4)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是________。 11.6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110g,其含义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固体物质的溶解度与溶解性有如下关系,请按要求填表: 13.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例如________;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________,例如________;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________,例如________。 16.图7-4分别为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按下列各小题要求,把适当的答案填入各空格内。 图7-4 (1)A、B、C三种物质中,属于可溶性物质的是________,属于微溶性物质的是________,属于难溶性物质的是________; (2)在上述三种物质中,随着温度升高,溶解度增大的物质有________;随着温度升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题14

化学式与化合价 自主学习 1.关于“H 2”表示的意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表示氢气这种物质 B .表示2个氢气原子 C .表示1个氢气分子 D .表示每个氢分子是由2个氢原子构成的 答案:B 2.下列符号能代表2个分子的是 ( ) A .MgCl 2 B .Re 2O 3 C .2O 2 D .2Al 答案:C 3.下列计算或结果正确的是 ( ) A .Ca(OH)2的相对分子质量=40+16+1×2=58 B .SO 2中硫元素与氧元素的质量比是2:1 C .CO 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44 12×100% D .54g 水中含有氢元素6g 答案:D 4.下列化合物中,锰元素的化合价显+6价的是 ( ) A .MnO 2 B .MnCl 2 C .K2MnO 4 D .KMnO 4 答案:C 5.A 元素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B 元素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则A ,B 两种元素构成 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 ) A .A B B .AB 2 C .BA 3 D .BA 答案:D 6.某元素氧化物的化学式为M 2O 3(M 无变价),则下列化学式错误的是 ( ) A.MCl 3 B .MPO 4 C .MSO 4 D .M 2(SO 4)3 答案:C 7.下列化学用语书写正确的是 ( ) A .铁离子Fe 2+ B .钙离子Ca +2 C .高锰酸钾K 2MnO 4 D .硫酸铝Al 2(SO 4)3 答案:D 基础巩固 8.我国“神舟三号”宇宙飞船的火箭燃料的化学式为C 2H 8N 2,下列对燃料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 .它由碳、氢、氮三种分子组成 B .它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2 C .该燃料中碳、氢、氮的质量比为6∶2∶7 D .该燃料含氢气 答案:C 9.某化合物分子的质量是碳一12原子质量的4倍,则此化合物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 ) A .12 B .3 C .36 D .48 答案:D 10.我国最新研制的高温超导材料氮化硼,经测定该材料中两种元素的原子个数比为1∶1, 该材料的化学式为 ( )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初三化学中考专题(5)溶解度曲线练习及答案 1.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将t1℃时b的饱和溶液加水可变为不饱和溶液 B.将t2℃时a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溶液质量不变 C.t2℃时,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a>b D.将t2℃时a、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至t1℃,两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2.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 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3.下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将甲、乙、丙三种物质t2℃时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关系正确的是 A.甲>乙>丙 B.甲=乙=丙 C.甲=乙>丙 D.丙>甲=乙 4.(多选)甲、乙两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甲物质的溶解度为20g B.t1℃时,30g甲加入到50g水中最多可得70g溶液 C.t2℃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变成不饱和溶液 D.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时,所得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 5.(多选)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下列叙述正 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实验过程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A溶液和C溶液 C.实验过程中,只有B溶液和D溶液属于饱和溶液 D.实验过程中,B溶液与E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6.(多选)甲、乙、丙三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将50g甲物质放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后得到100g甲溶液 B.t2℃时配制等质量的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甲所需要的水最少 C.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 丙 D.分别将t2℃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丙溶液中无晶体析出 7.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据图回答: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3)要使接近饱和的丙物质溶液变为饱和,可采取的一种措施是; (4)当溶液的浓度都用溶质的质量分数(m)表示时,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选填序号)。 A.t1℃时,甲、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两种溶液浓度也相等 B.t2℃时,甲、乙、丙三种溶液的浓度可能相等 C.将t2℃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为降至t1℃时,甲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最多 D.将t2℃的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的温度分别降至t1℃时,所得溶液浓度的大小顺序为m(乙)> m(甲)=m(丙) E.将t1℃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升温,其浓度可能都不发生变化 F.将t2℃的甲、乙、丙三种溶液分别降温,其浓度都可能发生变化

中考化学总复习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知识讲解含解析

溶液、溶解度和溶质的质量分数(基础) 【考纲要求】 1.掌握溶液、溶质、溶剂、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溶解度、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概念。 2.掌握溶解度曲线的意义及应用;了解溶解过程中的放热和吸热现象。 3.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初步学会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知识网络】 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组成:溶质和溶剂 定义:在一定温度下,某固态物质在100g溶剂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所溶解的质量 固体大多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KNO3 溶解度变化规律: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 溶解度极少数固体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C a(O H)2常用溶解度曲线表示 气体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小,随压强增大而增大 溶液 溶质的质量分数=×100% 配制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的步骤:计算、称量、溶解 定义:固体溶质从饱和溶液中析出的过程 方蒸发溶剂,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不大的物质 结晶法冷却热的饱和溶液,适于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变化大的物质 放热,如:NaOH 浓H2SO4 溶解现象吸热,如NH4NO3 变化不明显,如NaCl 乳化现象:洗洁精洗衣物和餐具上油污是发生了乳化现象 【考点梳理】 考点一、溶液、溶解现象、饱和溶液和不饱和溶液 1.溶液 (1)定义: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2)组成:溶质和溶剂。 (3)特征:溶液具有均一性和稳定性。 均一性指溶液各部分密度、浓度、性质都相同。 稳定性指外界条件不改变,溶液久置不出现沉淀,不分层。 2.溶解现象 (1)影响溶解快慢的因素 ○1溶剂的温度: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2固体溶质的颗粒大小:颗粒越小,溶解越快。 ○3搅拌加速溶解。 (2)溶解时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物质溶解时,往往会引起温度的改变。溶解的过程发生两个变化: ○1溶质的分子或离子向水中扩散的过程,要吸收热量;

2017年中考化学专题练习溶解度

溶解度 一、选择题 1.如图是KNO3和NH4Cl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C时,KNO3的溶解度大于NH4Cl B.t2°C时,KNO3和NH4Cl的溶解度相等 C.t3°C,两溶液中KHO3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NH4Cl D.NH4Cl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大于KNO3 2.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C.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50% D.40℃时,将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20℃,得到乙的不饱和溶液 3.如图所示为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40℃时.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20℃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D.20℃时,把3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为饱和溶液4.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a物质的溶解度大于b物质的溶解度 B.t1℃时,a、c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t2℃时,30ga物质加入50g水中得到80g溶液 D.t2℃时,c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时有晶体析出 5.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 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B.t1℃时A物质和B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C.降温能使B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100g水中溶解25gA物质恰好达到饱和 6.如图为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1℃时,甲、乙两物质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均为15% C.要使接近饱和的乙溶液转化为饱和溶液,可以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t2℃时,将50克甲物质放入100克水中,得到溶液的质量为150克 7.如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物质的溶解度一定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C.将甲溶液从t2℃时降温到t1℃时,一定有晶体析出 D.将t2℃时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降温的方法 8.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所获信息不正确的是() A.在t1℃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大小为B>C>A B.当A中混有少量B、C时,可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提纯 C.在t2℃时,A、B、C三种物质中B的溶解度最小

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中考化学计算题专项练习 1. 现有一含杂质的固体氯化钡样品(杂质不溶于水),取1 2.5g样品放入烧杯中,然后加入39.6g水使其充分溶解,静置后滤去杂质,取10g滤液,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完全反应后生成沉淀2.87g。试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 (1)滤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2)样品中氯化钡的质量分数。 2. 碘盐就是在食盐中加入一定量的碘酸钾(KIO3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14),食用碘盐可以有效地预防碘盐缺乏病,(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_________mg碘酸钾中含碘20mg (2)成人每天约需0.15mg,假设这些碘盐主要是从碘盐中摄取的,若1000g碘盐中含碘20mg,则成人每天需食用碘盐____________.g 3、某课外兴趣小组对一批铁样品(含有杂质,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进行分析,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进行实验,其中只有一位同学所取用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实验数据如下表:

请你认真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哪位同学所取的稀硫酸与铁样品恰好完全反应; (2)计算样品中铁的质量分数; (3)计算恰恰好完全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烧杯的质量为25.4g;计算结果精确到1%) 4、把4g硫粉放在给定质量的氧气中燃烧,有关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第一次实验中,参加反应的S的质量、O2的质量与生成的SO2的质量比是:_________. (2)请你通过计算求出第二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多少克? (3)在表中填写第三次实验生成二氧化硫的质量。

5、将10g不纯的氯化镁样品(杂质不溶于水),50g水中,充分搅拌,待样品中的氯化镁全部溶解后过滤(滤液损失不计),将所得滤液与63.3g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生成5.8g白色沉淀。 求:(1)样品中氧化镁的质量。 (2)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6、“骨质疏松症”是由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乳酸钙(CaC6H10O6·5H2O)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出售乳酸钙片剂每片含乳酸钙200mg.一个成年缺钙病人每天服用20片乳酸钙片剂可达到补钙目的。 计算:(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1)乳酸钙中各元素的质量比。 (2)该成年缺钙病人改用喝牛奶(每100mg牛奶中含钙0.104g)来补钙,每天至少需喝多少毫升牛奶。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

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大题培优) 一、初中化学溶解度 1.常温下进行下列各组对比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对比实验①和②,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B.对比实验①和③,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C.对比实验②和④,可研究不同溶质在相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D.对比实验③和④,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 【答案】D 【解析】 【分析】 在设计对比实验时,一定要注意控制变量。 【详解】 A、对比实验①和②,没有控制水和汽油的量相等,选项A不正确; B、对比实验①和③,同样没有控制水的量相等,选项B不正确; C、对比实验②和④,没有控制碘和高锰酸钾的量相等,选项C不正确; D、对比实验③和④,符合控制变量的要求,可研究相同溶质在不同溶剂里的溶解性,选项D正确。故选D。 2.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t2℃时,在两个各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 B.t1℃时,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等于乙 C.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D.t2℃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甲溶液析出晶体的质量大于乙

【答案】A 【解析】 试题分析:A、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t2℃时,甲的溶解度=50g,而乙的溶解度<50g,故在两个各盛有l00g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50g的甲、乙两种固体,充分搅拌,甲能全部溶解,而乙有剩余,故所得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不等,正确,B、t1℃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但没有指明是饱和溶液,故等质量甲、乙溶液中所含溶剂的质量甲不一定等于乙,错误, C、从溶解度曲线可看出,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变化较大,而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变化较小,故乙中含有少量甲,可以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乙,错误,D、没有指明高温时的溶液是否是等质量,故无法判断析出晶体量的多少,错误,故选A 考点:溶解度曲线的意义 3.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分别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1;然后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2;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3.由这一过程可知() A.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B.4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大小无法比较 C.从20℃到50℃,b溶液质量分数不变 D.图3中表示a的溶解度曲线是N 【答案】C 【解析】 【分析】 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可以:①查出某物质在一定温度下的溶解度,从而确定物质的溶解性,②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从而判断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③判断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判断通过降温结晶还是蒸发结晶的方法达到提纯物质的目的. 【详解】 图1中,溶剂质量相等,甲中物质溶解的质量小于乙中物质,所以M表示的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N表示的是b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A、30℃时,甲、乙溶液是否达到饱和状态不能确定,所以甲、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也不能确定,错误;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全国中考化学化学溶解度的综合中考真题汇总及答案解析 一、初中化学溶解度 1.在不同温度下,将一定量的NaCl和KNO3分别加入100 g水中,实验情况记录于下表中,有关结论正确的是( ) A.KNO3的溶解能力一定大于NaCl B.40 ℃时NaCl的溶解度一定大于KNO3的溶解度 C.将实验3所得溶液分别降温至20 ℃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NaCl < KNO3 D.将实验2所得溶液分别升温至80 ℃后,溶液的浓度:NaCl > KNO3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 A.由表中数据可知,20℃时,在100 g水中,最多溶解36gNaCl,最多溶解31.6gKNO3,即此温度下,NaCl的溶解度是36g,KNO3的溶解度是31.6g,此温度下KNO3的溶解能力较小,选项A错误; B、由表中数据可知,40℃时,在100 g水中,加入36gNaCl全部溶解,加入31.6gKNO3全部溶解,但由于不能确定是否饱和,故无法判断40℃时NaCl与KNO3的溶解度的大小,选项B错误; C、根据上面的分析可知,将实验3所得溶液分别降温至20℃后,两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是NaCl36g>KNO331.6g,选项C错误; D、将实验2所得溶液分别升温至80℃后,溶解均为不饱和溶液,但溶质质量分数不变,仍等于实验2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由40℃时,在100 g水中,加入36gNaCl全部溶解,加入31.6gKNO3全部溶解,可知溶液的浓度是NaCl>KNO3,选项D正确。故选D。 2.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 B.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 C.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D.t1℃时,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 【答案】B 【解析】 【详解】 A、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 B、t2℃时,甲的溶解度为50g,题中未加单位,故B错误,符合题意; C、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甲中混有少量的乙时,可用降温结晶的方法提纯甲,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 D、t1℃时,甲、乙的溶解度相等,所以甲、乙两种饱和溶液恒温蒸发等质量的水,析出晶体的质量相等,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3.KNO3和NaNO3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KNO3的溶解度大于NaNO3的溶解度 B.t1℃时,在50g水里加入5gKNO3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1:6 C.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时,必须采用蒸发溶剂的方法 D.分别将t1℃时KNO3、NaNO3饱和溶液加热至t2℃时,KNO3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小于NaNO3溶液 【答案】D 【解析】 【详解】 A. 没有指明温度范围,KNO3的溶解度大于NaNO3的溶解度,说法错误; B. t1℃时,硝酸钾的溶剂给杜是20g,在50g水里加入5gKNO3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5g:50g=1:10,故错误; C. KNO3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大,从硝酸钾溶液中获得硝酸钾晶体时,采用降温结晶的方

初中化学溶解度练习题汇编

溶解度练习题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C)。 A.饱和石灰水一定是浓溶液 B.无色的液体一定是溶液 c.溶液一定是均一、稳定的 D.溶液一定是固体溶于水形成的 2.20℃时.在一支试管里盛10g水,放入0.1g熟石灰,搅拌,有白色固体沉降到试管底部,对于试管内上层澄清的液体,说法错误的是(D )。 A.无色的溶液 B.属于稀溶液 C.是饱和溶液 D.属于浓溶液 3.20℃时将某饱和溶液加水稀释,下列因素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A)。 A.溶解度 B.溶剂质量 C.溶液质量 D.溶质质量 4.在某温度时,400g水中最多能溶解A物质10g,则A物质在诙温度的溶解度是(B )。 A.40g B.10g C.5g D.2.5g 5.关于溶解度的说法正确的是(D )。 A.20℃时,10g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10g B.20℃时.100g食盐溶液里溶解有20g食盐,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是20g C.某物质在l00g水中溶解20g,恰好达到饱和,该物质的溶解度是20g D.20℃时,72g食盐溶解在200g水里,恰好达到饱和,所以20℃时,食盐的溶解度为36g 6.能证明一杯硝酸钾溶液是饱和溶液的方法是(B )。 A.蒸发5g水后,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B.把温度降低到0℃时: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C.加入少量硝酸钾后搅拌,加入的硝酸钾晶体的量不减少 D.加入少量硝酸钾后升温,硝酸钾晶体溶解 7.一定能使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是( )。

A.降低温度 B.升高温度 C。增大压强 D.其他条件不变,不断加溶质 8.将70℃的KNO ,饱和熔液降温冷却到20℃,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3 A.溶液的质量不变 B.溶剂的质量不变 c.溶液中溶质质量不变 D.溶液中溶质质量减小 9.图9—6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则: (1)a、b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时的温度是__________。 (2)t 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 3 10.已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现有下列方法: A.升高温度 8.降低温度 C.加水 D.加硝酸钾E.蒸发水 (1)能使接近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有 (填序号,下同): __________; (2)能使饱和的硝酸钾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 (3)能增大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有:___________; (4)能减小硝酸钾溶解度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 11.烧开水时,加热不久在锅底会出现许多气泡,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_________。打开汽水瓶盖时,有大量气泡从瓶口逸出,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图9—7为硝酸钾和氯化钠的溶解度曲线。由图可知: (1)当温度约_______________时,硝酸钾与氧化钠的溶解度相等。 (2)当温度________________时,氯化钠的溶解度大于硝酸钾的溶解度。 (3)图中P点表示硝酸钾的_______________溶液。 (4)当温度为10℃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_________________。 能力提高

中考化学专题练习题

碳和碳的氧化物 金刚石、石墨和C60 自主学习 1.下列物质中可用来刻划玻璃的是( ) A.大理石 B.石墨 C.金刚石 D.铝 答案:C 2.下列关于石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熔点高,有滑腻感,可用于制润滑剂 B.质软,在纸上划过留痕迹,可用于制铅笔芯 C.有良好的导电性,可用于制干电池中的电极 D.耐高温,可用于制作刻划玻璃的工具 答案:D 3.人们把活性炭加入红糖溶液中脱色,这是利用了它的( ) A.氧化性 B.吸附性C.还原性D.不溶于水 答案:B 4.下列物质属于混合物的是( ) A.冰和水B.金刚石和石墨 C.四氧化三铁D.二氧化碳 答案:B 5.古代的字画经久不变色,其原因是( ) A.颜料质量好 B.字画保存得好 C.碳的化学性质在常温下稳定D.因为是黑色的 答案:C 6.下列关于碳的化学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碳和氧气反应时,产物只能是二氧化碳 B.碳和氧气反应无论生成物是什么,都要放出热量 C.炽热的碳能还原二氧化碳 D.碳和氢化铜反应中,碳有还原性 答案:A 基础巩固 7.金刚石和石墨都是由______________组成的______________,它们的____________性质存在巨大差异,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碳元素单质物理碳原子的排列不同 8.石墨可用来做电极,因为它有______________;金刚石可以做石油钻机的钻头,因为它是______________;活性炭用来除臭、脱色是利用它的______________;制造墨、油墨等需用______________;冶炼生铁需用______________. 答案:良好的导电性自然界最硬的物质吸附性炭黑焦炭

2018中考化学试题溶液和溶解度曲线汇编

中考化学试题分类汇编——溶液 1、(安徽)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 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t1℃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1℃时,甲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为50% 2. (福州)实验室用硝酸钾固体配制100.0 g溶质质量分数为 3.0% 的硝酸钾溶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用50mL量筒量水 B. 将固体放于托盘天平的右盘称取 C. 将固体直接投人童筒中溶解 D. 将配好的溶液装人贴有标签(如图4)的试剂瓶中,塞好瓶塞 3. (呼和浩特)20℃时,将等质量的a、b两种固体,分别加入到盛有lO0g水的烧杯中,充分搅拌后现象如图甲,升温到50℃时,现象如图乙,a、b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X,X,K] A.图丙中M表示b的溶解度曲线 B.图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a大于b C.图乙中a、b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 D. 30℃时a、b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相等 4. (苏州)实验室配制50g溶质质量分数为15%的氯化钠溶液。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实验的步骤为计算、称取、量取、溶解、转移 B.溶解过程中玻璃棒的作用是搅拌,以加快氯化钠的溶解速率 C.把配制好的氯化钠溶液倒入刚用蒸馏水润洗过的试剂瓶中,并贴上标签 D.量取水时,用规格为50mL的量筒量取42.5mL蒸馏水 5. (苏州)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5所示。下 列分析正确的是 A.t1℃时,A、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相等 B.t2℃时,把50gA放入50g水中能得到A的饱和溶液, 其中溶质和溶液的质量比为1∶3 C.将t2℃时,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B>C=A D.将C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升温的方 法 6. (重庆B卷)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

【精品】四川省2020版中考化学:溶解度习题(含答案)

溶解度 一、选择题 1.如图表示的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35℃时100g甲的溶液中含甲的质量60g C.降低温度可使接近饱和的甲溶液变成饱和溶液 D.10℃时甲、乙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2.如图是MgS04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1℃时,MgS04和NaCl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t2℃时的MgS04饱和溶液,不管温度升高还是降低均有晶体析出 C.t2℃时,MgS04饱和溶液升温后变为不饱和溶液 D.t2℃时的NaCl饱和溶液升温至t3℃时,溶质的质量分数增大 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要配置相同质量分数的甲、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应该将温度控制t1℃ B.t2℃时,将30g甲物质加入到50g水中不断搅拌,形成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37.5% C.要从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获得晶体甲,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 D.将丙物质的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可以采用加水或降温的方法 4.如图所示,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t℃时,甲、乙、丙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相等 B.在两份相同质量的水中分别加入甲与丙,达到饱和时溶解甲的质量大于丙 C.相同温度时,甲、乙、丙三种饱和溶液,其质量分数关系为:甲>乙>丙 D.甲中混有少量丙时,可采用高温制成热的饱和溶液,再蒸发结晶提纯甲 5.海洋资源开发前景广阔.海水晒盐能够得到粗盐和卤水,卤水中含有MgCl2、KCl和MgSO4等物质,如图是它们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t1℃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最大的是MgCl2 B.t1℃时,分别在100g水中溶解了等质量的MgCl2、KCl,两溶液都可达到饱和

中考化学专题训练《填空题》

专题训练(填空题) 1.化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1)合理搭配饮食是我们健康生活的理念。比如早餐搭配:牛奶、面包、黄油、水果等,其中 含有的营养素有油脂、水、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和。 (2)目前市场上有“补血口服液”、“高钙奶粉”等,这些铁、钙应理解为(填原子、 分子、元素、单质);人体缺铁可能会引起。 (3)厨房中常备的物品有:食醋、食盐、纯碱、蔗糖、花生油、大米、矿泉水等。利用以上物质能够完成的实验是__________。 A.区分食盐和纯碱B.检验自来水的酸碱性 C.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D.试验以上物质是否能溶于水 2.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1)化石燃料包括煤、天然气和。生活中若发生火灾时,常用的灭火材料有水、沙子、泡沫灭火器等。利用沙子灭火的主要原理是。 (2)目前我区很多家庭仍在使用液化石油气作为燃料。 请回答: ①根据右图提供的信息归纳丁烷的化学性质有; ②写出丁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的化学方程 式。(3)“低碳生活”是指减少能源消耗、节约资源,从而减少 二氧化碳排放的生活方式。下列做法中符合“低碳生活”理念的是。 A.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替代传统能源 C.分类处理生活垃圾 D.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4)医院使用的生理盐水是溶质质量分数为0.9%的(填化学式)溶液。 (5)水是一种最常用的溶剂。在A、B、C、D四个烧杯中分别装有等量的水,在t℃时,向A、B、C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5g、5g甲物质,向D烧杯加入25g乙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下图1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图1四个烧杯的溶液中,(填“A”、“B”、“C”或“D”,下同)烧杯中的溶液一 定是饱和溶液。 ②图2分别为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其中可表示乙物质的是(填“a”或“b”);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