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桩基础施工方案

钻孔桩基础施工方案
钻孔桩基础施工方案

目录

第一章编制说明 (1)

1、工程概况 (1)

2、编制依据 (1)

3、编制原则 (2)

第二章施工准备及部署 (2)

1、现场平面布置图 (2)

2、技术准备 (2)

3、劳动力需用计划 (3)

4、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4)

5、基础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4)

6、区段划分及施工布署 (4)

第三章施工目标 (5)

1、质量认识 (5)

2、质量目标 (5)

3、工期目标 (5)

第四章基础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5)

1、测量放线 (5)

2、钻孔桩施工 (6)

第五章工期保证措施 (14)

1、工期保证措施 (14)

2、工期特殊保证措施 (14)

3、工期保证技术手段 (14)

第六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5)

1、保证安全措施 (15)

2、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15)

第一章编制说明

2、建筑设计概况

2.1 本工程名称为重庆市铜梁县电子园区廉租房7号、8号楼,建筑面积为12815.39㎡。工程地址位于铜梁县电子园区。7号、8号楼住宅结构型式为钢筋混凝土抗震墙结构,附属商业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建筑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地震设防烈度为6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0.05g,场地特征周期0.35,设计地震分组为第一组,建筑抗震设防类别为丙类;建筑场地类别:Ⅱ类,抗震等级:住宅抗震墙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附属商业钢筋砼框架结构抗震等级为四级;建筑耐火等级为二级,地下室耐火等级为一级,屋面防水等级为Ⅱ级;建筑合理使用年限为五十年。

2.2设计范围及内容

规划道路红线及用地界限范围内,由批准初步设计所确定的总平面及本项目建筑单体施工图设计。

3、编制依据

3.1 设计图《基础设计总说明、基础施工图》及地质工程勘察院提供的《岩土工程一次

性勘察报告》。

3.2 国家现行法律、法规、技术规程、操作规程等,主要内容如下:

(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

(3)建筑桩基技术规范(JGJ94-94)

(4)重庆市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50/5001-1997)

(5)基桩低应变动力检测规程(JGJ/T93-95)

(6)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91)

(7)混凝土强度检验评定标准(GBJ107-87)

(8)工程测量技术规范(GB50026-93)

(9)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02)

(10)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11)《结构施工图平面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03G101-1)

(12)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1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14)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99)

(15)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建设工程安全管理条例

4、编制原则

4.1 执行国家现行规范并以其指导施工。

4.2 严格遵守并认真履行合同文件各项条款要求,执行业主或其授权人士及监理工程师指令、要求。

4.3 坚持技术先进性、针对性、科学性、合理性、适用性与实事求是相结合的原则。4.4 确保工程质量目标、工期目标、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目标的实现。

4.5 维护业主及公共利益、社会形象。以言必信、行必果的态度、作风开展工作

第二章施工准备及部署

1、现场平面布置图

根据项目场地情况,建筑物特点,对场地的规划如图所示

2、技术准备

2.1 内业技术准备

2.1.1 学习施工图纸、施工规范、操作程序,及时进行设计交底。

2.1.2 制定相应技术措施及作业指导书报技术负责批准。

2.1.3 学习施工方案,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进行施工技术交底。

2.1.4 施工员认真向工人进行施工技术交底及施工安全技术交底。

2.1.5 备齐施工过程中的技术规范和参考资料。

2.1.6 提供业主和监理工程师合同文件中要求的其它资料。

2. 2 外业技术准备

2.2.1 现场详细调查及土建施工情况监控,特别是基础开挖过程岩石的取样和开挖面岩石切面的完整性。

2.2.2 原材料计划、劳动力计划具体实施,组织入场及检验工作。大型设备入场安装、验收。原材料、劳动力均由考核合格的供货方、合格劳务承包商提供。

2.2.3 出具相关材料及设备的测试、检测、试验合格资料。

2.3 技术准备工作由项目经理分工,技术负责负责具体实施。必须做到:准备项目齐全、执行目标正确、内容完整齐备。

3、劳动力需用计划

劳动力需用计划如下表

4、机械设备使用计划

项目基础施工阶段设备计划如下表:

5、基础施工进度网络计划

工序流动及土石方调运工作。按计划,5台钻孔机循环开始作业施工,预计20天完成施工工作,其他浇筑砼、基础梁施工25天,基础工程总共工期45天。

6、区段划分及施工布署

6.1 施工布署

6.1.1 桩钻孔前平基施工

项目进场后,将场地平场情况作了详细的测量。将测量结果与设计图纸桩顶标高、地坪标高核对后可知,需对场地进行平基施工。

6.1.2 场地硬化处理

由于场地表均为回填土方,平均厚度超过2米,极不利于基础施工。为了为基础施工创造有利条件,保证成型质量,便于轴线网的投设及排水治理,需对场地作局部硬化处理措施如下:

6.1.2.1 桩孔边的局部硬化。

6.1.3 施工污水、雨水排放

工程必须在基础施工前就策划好排污线路,是保证基础顺利施工保障基础施工人身安全、质量,主体工程顺利进行的一项重要工作。项目部初步确定在硬化场地时,设截水沟、集水坑,采用水泵排放。

具体施工措施详见补充方案措施。

6.2 施工区段划分:

6.2.1 根据本工程施工平面布置,场地内使用功能需要。

第三章施工目标

1、质量认识

牢固树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思想,具备“质量责任重于泰山”的责任心,发挥“诚信守约、精心施工、产品优良、创新发展”的企业精神,把“严抓管理,重在工序”的指导方针并结合公司质量环境管理运用于本工程特别是运用于施工过程中,以实现本工程的质量工期目标。

2、质量目标

基础工程质量合格。

3、工期目标

基础工程总工期45天。

第四章基础工程主要施工方法

1、测量放线

1.1 放线依据及高程依据

铜梁县规划科放线办公《工程放线回单》提供角3点。

根据放线办定出的4个角点,将引测至建筑物或永久性边坡、建筑物上,形成矩形定位控制网,作为施工复测依据.

其它轴线同样引测至附近建筑物及永久性建筑物上,所有控制轴线点均加作固定混凝土标桩.

1.2 测设方法

采用电子光学经纬仪测设,主控网(点、线)定出后,用内分法定出各分控制线,并复核。

各控制线点、线投放于场地当中,并设置固定不易被破坏且易通视的混凝土标桩标注。

高程控制点由原始点转测而成,在距新建建筑物临近建筑物上设置,要求与原始点转测后误差不大于2mm。基础施工时建立4个固定复测水准点标桩以便施工引测。

基础施工阶段,将所有轴线标高设至四周建筑物上,用油漆标识明显标志清楚。1.3 标桩设置规定

标桩用混凝土制作,呈倒棱柱形,断面为200×200×300mm。标桩埋入场地300mm,要求牢固、稳定。

1.4 人员配备

现场配置测量施工负责一名,配备二名测量工协助。进行轴线及标高控制点的引测及传递工作。其它细尺寸和辅助检查线,施工平面标高测设由施工员亲自实施。

1.5 仪器设备配置

电子光学经纬仪1台;S3水准仪1台;50米钢卷尺~2把;30米钢卷尺1把;5米钢卷尺6把;墨斗2个;吊线锤5个;5米铝合金塔尺2根;粗、细丝广线若干米;油漆(红色)15Kg,红、蓝铅笔20支。

1.6 测量复查、验收程序

测量负责将工程定位测量平面控制网、高程控制网引测完成,须由专职质检人员检查认同后,申请公司质量部门进行定位验收。公司验收合格后,请业主、监理、放线办进行定位验收合格并手续完善后方可进入基础开挖工序。未经验收不允许进入下道工序施工。

下道工序施工前专业施工员须对上道工序施工轴线、标高进行复测,即“换手复测”,减少因失误造成重复、累计误差。

1.7 质量要求

标高测设±10mm,测距误差1/10000内;测角精度10''内。

2、钻孔桩施工

2.1 施工前准备工作

2.1.1 了解岩层分布、岩面走向等情况,以便实际开挖时核对。

2.1.2 进一步熟习施工图纸与设计交底纪要;调查场地及邻近建筑物区域地下管线分布情况,制订相应措施以配合基础施工。

2.1.3 组织原材料、劳动力进场。核实原材料质保书、抽检报告。

2.1.4 由技术负责人向施工员进行技术交底,详细交待施工注意事项、施工要点、施工顺序、安全注意事项等。

2.1.5 施工员向工人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规定质量标准。

2.2 施工阶段划分及桩位编号

2.2.1 因本工程桩较多,可根据工程场地情况及工作面按6~7个组流水开挖,每根桩由两个工作班作业,尽早成孔。

2.2.2 为施工方便,各方在施工技术上洽谈便于统一口径及理解,将基础桩位进行流水号编号,具体详基础桩位编号示意图(附后)。

2.3 施工工艺及技术措施

主要施工方法及有关技术措施,参照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流程

3、钻孔桩护筒施工

3.1.1 护筒制作

钢护筒在市场定制。为防止护筒变形,护筒内设置2~3道临时米字型剪刀撑,随着护筒的下沉,及时把剪刀撑取出。

3.1.2护筒施工

钢护筒在钻孔平台上利用振动锤及导向设施来完成。依据桥位控制点,用全站仪放出钢护筒(即桩基位置)的准确位置,并在平台上设桩位临时控制点。在沉设护筒时,随时检查其平面位置,发现偏移立即进行校正。为了控制钢护筒下沉垂直度,导向架拟定3米高。钢护筒在导向架内振动下沉,并在下沉过程中随时对护筒垂直度进行检查校正。人工与附着式震动器结合方式埋设。要求所埋护筒必须位置准确、垂直、稳固,护筒中心与桩中心重合,偏差不得大于2cm,倾斜偏差不大于1%,护筒埋设深度约2.7米,护筒高出地面0.3米,并且高出地下水位1.0─2.0米。护筒与孔壁间隙用粘土捣实,防止松动、漏水。护筒下沉过程中,根据全站仪定出桩位中心和四个控制桩,进行钢护筒平面位置控制。用两台经纬仪进行护筒垂直度观测。如果出现较小倾斜,可在下沉过程中用导链以反方向拉力进行纠正,如果出现较大倾斜,需拔出重新下沉。

3.2 钻机就位

钻机就位前由技术人员对原定桩位进行复核,桩位偏差要求小于10mm,用“+字线”定位,钻机就位:要求钻机支垫牢固,钻尖对中(偏差小于20mm),钻杆垂直(钻孔垂直度偏差不得大于1/300),采用相应精度的水平尺测量)。为保证钻孔垂直度,场地需平整,机架滑车中心,磨盘中心、桩位中心三点必须成一直线,磨盘一定水平,钻进时随时校验,确保钻机垂直。

3.3 泥浆的调制

桩布置一个沉淀池和一个大的蓄浆池。泥浆池和蓄浆池的尺寸根据现场实际情况确定。钻孔开始阶段,泥浆一般由水、粘土(或膨润土)和添加剂按适当配合比配制而成,其性能指标如下表。中间及后期的钻孔泥浆采用已完成基桩的泥浆,运送方式采用泵送或

罐车运输。

泥浆性能指标表

注:①地下水位高时,指标取高限,反之取低限;

②地质状态较好,孔径较小的取低限,反之取高限;

3.4 钻孔

3.4.1 钻机安装就位后,底座和顶端应平稳、牢固,在钻进过程中不致产生倾斜位移。钻机顶部的起吊滑轮转盘中心与钻孔中心保持在同一铅垂线上,钻进过程中经常检查,如有问题及时纠正。

3.4.2 泥浆系统:采用就地挖泥浆池的方法进行施工。为了方便钻孔桩灌注砼,设置临时蓄浆池。在正常钻进时,泥浆比重要求为1.1-1.2,泥浆粘度要求18-22S,含砂率<8%。在正常循环中,大量泥砂在开挖的沉淀池沉淀下来,需要人工及时清理。施工中备有蓄浆池,将废浆暂时储存,调节外运,以保持场内清洁。

3.4.3 开钻时均应慢速钻进,钻进采用三翼式合金钻头,开孔后先用小水量给水,慢速轻压、平稳,待导向部位或钻头全部进入地层后,方可加速钻进,以避免粘土糊钻,钻具需使用有一定高度的筒状导正器,钻进时细致观察记录进尺情况,当遇软硬变换时,应轻压慢转,以防钻孔偏斜。需要注意:在粉砂土地层要慢速钻进,防止扩孔系数过大。

3.4.4 钻孔作业应分班连续进行,填写钻孔施工记录,交接班时应交待钻进情况及下一班应注意事项。应经常对钻孔泥浆进行检测和试验,不合要求时,应随时改正。应经常注意地层变化,在地层变化处均应捞取渣样,判明后记入记录表中并与地质剖面图核对。3.4.5 现场实际土质为回填土,钻孔容易塌孔,须灌注约2米深的砼护壁C30。

3.4.5 保持护筒内水头稳定,护筒内外水头差保持在3.0m左右。

3.4.6 钻进过程中采用增重减压钻进,保持孔底承受的压力不超过钻具重量之和(扣除浮力)的80%,以避免斜孔、弯孔和扩孔现象。

3.4.7 在钻孔排渣、提钻头除土或因故停钻时,应保持孔内具有规定的水位和要求的泥浆相对密度和粘度。处理孔内事故或因故停钻,必须将钻头提出孔外。

3.4.8 根据以往施工过几座黄河大桥的钻孔施工经验,成孔过程中,必须做好泥浆的维护

管理工作。每0.5小时测一次泥浆的稠度和相对密度。根据泥浆成分的变化分析孔内、护筒脚等部位的变化而做出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密切注意黄河流量与水位情况,及时调整泥浆面位置。

6.5 清孔

成孔后应对孔深、孔径进行检查,符合要求后方可清孔。因为对沉淀厚度(≤15㎝)要求标准比较高,确定采用气举反循环或泵吸反循环方式清孔。

泵吸反循环:直接利用大功率砂石泵通过钻杆将砂、石、粘土块等钻渣排出到沉淀池,利用循环系统使泥浆通过泥浆槽流回到钻孔内。

气举反循环:将高压金属气管沿钻杆下放至孔底,金属管端部弯曲伸入钻杆内,启动大功率空压机(≥9m3)利用高压气流带动,将砂、石、粘土块等钻渣排出到沉淀池,利用循环系统使泥浆通过泥浆槽流回到钻孔内。

在清孔过程中,以相对密度较(1.03~1.1)的低含砂率优质泥浆沿井壁注入,将钻孔内的悬浮钻渣和相对密度较大的泥浆换出,清孔时要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清孔后,孔口、孔中部和孔底提出的泥浆相对密度应1.03~1.1,粘度为17~20秒,含砂<2%;胶体率>98%,孔底沉淀土厚度不大于15CM。

3.6 钻孔检查

钻孔在终孔和清孔后,用专用仪器对孔径、孔形和倾斜度进行测定,测试检查合格后,书面上报监理工程师复查,并做好下放钢筋笼的准备。

3.7 制作、安装钢筋笼

根据设计要求,钢筋笼主筋采用焊接连接技术进行连接。施工工艺为:施工时须首先清除钢筋连接位置的铁锈、油污、砂浆等附着物。焊接接头必须进行复检,使用前须进行试验,合格后并经监理工程师认可方可使用。

钢筋笼和检测管先行分节制作,制作在加工场地集中进行。钢筋笼每节长约12m。制作过程中,注意把检测管与箍筋焊接牢固,且位置准确。利用吊机现场吊装。首先下放第一节钢筋笼,然后在检测管内注满清水,随即下放第二节钢筋笼,并组织专业钢筋工进行上下两节钢筋笼的挤压套管连接,时间控制在0.5小时内,连接完成后,继续下放钢筋笼,并用型钢临时固定,然后再次在检测管注入清水。以后钢筋笼的安装重复以上程序。钢筋连接采用绑条焊接。

施工中要注意上下钢筋笼的位置正确,轴线一致,防止笼身弯折,以避免上提导管时钩挂钢筋笼,造成施工困难。另外,所有连接接头应按规范错开布置,施工时控制时间在10小时以内,以免操作时间过长造成坍孔。

钢筋笼内加设加强筋,以保证在搬运、吊放过程中不致变形,并每隔2m按照图纸设保护层钢筋,以保证钢筋笼位置正确,且有一定厚度保护层,钢筋笼放入孔内,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应采用适当措施防止钢筋笼上浮。

3.8 导管

混凝土灌注采用2套400mm的导管,每套长150米。导管采用螺旋连接套连接。吊装前应试拼,并经试压(压力1.7MPa)确保不漏水。现场拼接时要保持密封圈无破损,接头严密,管轴顺直。

3.9 灌注水下混凝土

灌注混凝土前,利用导管进行二次清孔,对孔底沉淀层厚度、泥浆指标进行检测,达到要求后,立即灌注水下混凝土。

混凝土拌和采用HZS-60 A型混凝土拌和站拌和,2辆混凝土罐车运输;为延缓混凝土初凝时间,提高混凝土和易性,混凝土掺加监理工程师认可的缓凝减水剂,使混凝土初凝时间延至7~8小时,在8小时内完成灌注。灌注首批混凝土时,导管下口距孔底距离宜保持在20~25cm,导管埋入混凝土中深度大于1 m。

混凝土灌注过程中,随时控测混凝土顶面高程,导管埋深控制在3m左右,混凝土连续灌注,并防止导管内形成空气囊。

当混凝土面接近钢筋笼时,要使导管保持较大的埋深,并放慢灌注速度,以减小混凝土的冲击力,防止钢筋笼上浮。当混凝土进入钢筋笼一定深度后,应适当提升导管,使钢筋笼在导管下口有一定的埋深。

在最后灌注时,要核对混凝土的灌注量,使混凝土产生较大的冲击力,以增加混凝土的压力,提高混凝土密实性。为了保证桩头混凝土质量,最后灌注时导管在1~2米范围内上下移动,桩顶超灌1m左右的混凝土。

为了减少后期桩头破除的难度,混凝土灌注桩灌注完成后,及时用特制吸浆泵系统进行超灌混凝土水泥浆的排除,但注意桩顶以上50cm内混凝土不得挠动。

3.10 混凝土灌注桩检测

混凝土灌注桩超灌混凝土经吸浆泵处理后,及时进行骨料清除。当桩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后,即可进行混凝土灌注桩超声波检测,确定混凝土灌注桩质量。检测顺序:AB→BC→CA。

由于桩位排列较密,万一灌注桩发生质量事故,不宜补桩。要求施工中必须谨慎,强化管理,加强对各个施工环节的控制,保证各个环节均达到规范和质量标准要求,确保成桩质量全部合格。

4

4.1 保证质量的主要措施

建立以项目总工负责的质量管理体系和以技术负责人负责的质量保证体系,强化责任制,完善技术及质量管理,确保工程质量,创优良工程。

(1)项目部设专职质检人员。施工过程中严格实行三级质检制度,技术负责人全面管理质量,质检人员全过程跟踪检查,施工机组自检、互检并随时接受项目经理部和监理的监督检查。每道工序都必须经过检查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2)严格工艺流程,认真执行施工技术规范、技术标准及有关技术操作规程,开工前进行详细的技术交底和培训,做到操作有工艺,施工有图纸。

(3)积极开展全面质量管理,认真贯彻“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施工中积极开发QC 小组活动,QC小组全面负责质量标准的制定,并且贯彻监督经常化、抽样具体化、质量意识教育经常化、信息反馈及时化、各方联系经常化的原则,对工程质量实施预控,执行以防为主的原则,建立质量保证体系,设立质量控制点,对关键工程的关键部位实行重要控制和监督。

4.2 质量保证体系见附件

4.3 加强设备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为避免出现机械设备及孔内事故,每机台班组设立专职机械设备管理员,强化岗位责任制,精心检查和保养机械设备各部件的正常运转,并做好机械设备易损件的配件及打捞工具的准备,如发现故障及时进行处理,维修和更换。

4.4 加强技术资料管理

各机组及质检员必须真实、齐全的填写有关施工记录和施工日志、决不允许掩盖施工中出现的问题。质检员应及时收集、填写和整理关于灌注桩施工的如下主要技术资料。

(1) 开工通知单;

(2) 钻孔班报表;

(3) 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4) 技术交底报告及记录;

(5) 孔位放线记录及平面图;

(6) 施工日志及工程图片

(7) 灌注记录

(8) 变更记录表

5、安全措施

5.1 安全生产

(1)建立以项目经理部负责的安全管理体系,成立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设立专职安全员,强化岗位责任制,制定工地安全管理操作制度,加强监督检查,确保工地施工安全。见图五

(2)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实行安全生产目标管理。

(3)加强安全意识教育,自觉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狠抓班组安全生产管理,现场安全生产管理和安全生产技术交底等工作。

(4)各机组班前班后进行检查、总结,及时清除隐患,施工中积极采取安全措施,杜绝各类事故的发生。

(5)对危险作业,设立安全监督岗,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预控,达到“突出重点、全面控制、确保安全”的目的。

(6)项目部设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切实作好工地安全保卫和防盗防火工作。

5.2 现场安全生产具体要求

①施工现场用电统一规划,由专职电工统一管理,严禁乱接、乱拉电缆、电线。用电器应设有二级漏电保护器,保证用电安全。

②施工机械的安全防护装置应齐全,严禁私自拆除,操作人员应严格按设备操作规程操作。

③工作按要求着装上岗,按规程认真操作,严禁在现场打闹和睡觉,以免发生意外,严禁酒后上岗,严禁串岗操作,进入施工现场必须配戴安全帽。

④各机组间保持立放钻塔和提放钻杆的安全距离,不得相互影响施工和安全。

⑤已施工过的钻孔做好标记,以免掉下工具或发生人身事故。

⑥夜间照明要充分,普通照明与局部照明相结合,孔口、运转机械、重要道路、泥浆循环系统须有照明。

⑦搬运大件要作好充分准备,听从统一指挥;严禁将物件从高处自由滚动,以免伤人或损坏物品。

⑧施工车辆在场内移动,司机须仔细检查道路,避免意外。

⑨混凝土灌注过程中,严格按操作规范进行,防止出现断桩现象。

6、文明施工

6.1施工场区内场地布置,施工顺序严格要求统一规划和安排,材料指定地点堆放,并做好水泥防潮和钢材防锈,避免各种材料浪费,设备、工具摆放整齐,严禁乱放乱堆。6.2保证施工区和生活区的正常秩序和环境卫生,及时清理垃圾,并把垃圾运至指定地点。

6.3施工现场应尽量减小噪音,施工人员按指定地点和时间活动,尽量不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工作和生活。

6.4泥浆循环槽及排水沟必须保持畅通,泥浆池必面及时清理,严禁漫溢。

6.5施工人员应严格要求自己,科学、严谨、文明施工,工作中服从指挥,积极配合甲方及项目经理部,共同创造文明和谐的施工环境。

7、组织管理

7.1 拟投入2各钻机施工队,共14台钻机,每台钻机配备12名人员。

7.2 钢筋笼下放及混凝土灌注由主桥一队~三队负责;钢筋笼的制作由主桥四队负责。

7.3专业测量小组负责桩位的放样。

8、预防补救措施

1、5T电磁铁一套

2、冲抓抓斗一套

3、180偏心钩一套

4、滚刀钻头一套

5、反循环泵一台

第五章工期保证措施

1、工期保证措施

确保各分项工程的工期以保证基础工程总工期。经综合分析,确定基础工程目标45天。1.1 狠抓分项工程工期,突出重点、难点,本项目将从施工准备抓起,做好基础工作,制定出网络计划及详细的旬、月施工计划表。严格检查计划落实情况,发现问题时,分析原因并及时向监理工程师汇报,提出修正方案。

1.2 调遣精兵强将,强化管理,本项目以“干一项工程,创一处精品,留一处赞美,树一座丰碑”为指导思想,以一流管理,一流质量按期完成合同工程。

1.3 坚持管理人员跟班作业制度。坚持深入施工现场,跟班作业,及时掌握进度、质量的第一手信息。

1.4 工人员进场后,做好一切准备工作,抓住时机,掀起施工高潮,并开展有利于施工生产的劳动竞赛等活动,继续发扬优良传统作风。

1.5 对质量好,进度快的施工班组及人员进行工资总额的6℅优质奖励,鼓励他们更加努力把好进度、质量关口。

1.6 为了保证现场机具设备的正常运行,每月对现场的设备运行状况、机具状态进行一次检查。以保证其正常运转,减少故障的发生。坚决不使用已接近大修期的机具设备。2、工期特殊保证措施

2.1 按确定的进场人员、机械、设备的数量和进场时间组织进场做到三快,即“进场快、安家快、开工快。”

2.2 做好各分部、分项工程的资源保障工作,确保项目资源配置。

2.3 实施施工计划交底制度做到各级施工人员对各分部、分项工程的施工的施工安排心中有数,以便专业施工员采取措施,实施计划。

2.4 在施工组织上各项分项工程采取平行分段流水作业,随机应变,适当调节各项工程施工力量。

2.5 现场负责人及时反馈各分部工程实际进度情况。施工过程中,发现问题后,立即研究对策并对该部分实行重点突击,以追回迟滞的工期,保证后段施工不受影响。

3、工期保证技术手段

3.1 合理配置水平、垂直运输设备,合理供应项目用水、用电,加强保证能力。3.2 把好各工序质量关,每道工序开工前,施工员有交底;先施工样板,有督促检查,把质量问题消灭在萌芽当中。实施好工序管理,杜绝发生质量问题后返工重来。

3.3 合理利用空间,认真研究并解决各工种之间的穿插施工矛盾,找到最佳工作程序。3.4 尽量采用先进施工方法和工艺,提高工效,加快进度。

3.5 季节性施工措施提前制订,以保证连续施工。

3.6 善于掌握气象信息,及时作出反应。生产时尽量为不利天气状况下的施工创造工作面,工作条件。

第六章安全生产、文明施工

1、保证安全措施

1.1 安全施工组织机构安全施工组织机构详《文明施工规划》

1.2 对入场的工人进行入场教育,提高安全施工意识。

1.3 坚持安全“三宝”使用,做好“四口”、“五临边”的防护。

1.4 施工现场的坑、井、沟和各种孔洞、变压器周围必须设置安全标志、围栏或盖板,夜间要设红灯警示。

1.5 电焊机上要有防雨盖,下有防潮垫,二次电线接头处要有防护装置,二次使用接线柱,一次电源线采用橡套电缆或穿塑料软管,长度不大于3m。

1.6 合理布置消防栓和灭火器材,并派人定期检查,保持有效。消防栓周围严禁堆物,消防通道保持畅通。

1.7 塔吊、钢管、脚手架等一切伸向高空的金属架子,设避雷装置,并有可靠接地系统,以防雷击。

1.8 垂直运输设备严禁超载与带病作业,并组织专业检查维修班组进行经常性的检查与维修。

2、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措施

2.1 施工现场四周砌2.2m高砖围墙和彩钢板围墙进行封闭,

2.2 施工现场设置明显的施工标牌及门前三包责任书,工人及管理人员在现场均按职佩带上岗证。

2.3 在施工现场出入口处,地面作C15混凝土硬化处理,设置出入车辆冲洗设施与沉砂井。

2.4 建立门卫制度施工现场主要出入口必须设“六牌二图”即工程概况牌,现场出入制度牌,安全纪律牌,防火须知牌,文明施工标准牌,门前三包责任书及现场平面布置图,建筑物剖面图。

2.5 禁止在施工现场焚烧油毡、橡胶、塑料等会产生有毒、有害烟尘和恶臭气体的物质。2.6 抓好项目基础施工阶段“防尘害管理”。严格控制施工粉尘的飘散,对有粉尘材料全部入库管理。现场楼层的清扫、建筑垃圾做到先湿润后清扫,再外运。

2.7 现场材料成品、半成品等按施工总平面图布置图定点分区堆放,做到成垛成堆,成捆有序。施工做到工完场清,按工序保持现场清洁。

2.8 厕所和办公场派专人负责打扫清洁卫生。

2.9 争创文明施工现场,为建筑企业树产良好的榜样。

2.10 现场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其他规定详《文明施工规划》方案。

重庆市涪陵区展一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二零一三年一月六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