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教育技术期刊列表(整合版)

国外教育技术期刊列表(整合版)
国外教育技术期刊列表(整合版)

精选的:

期刊其他名称出版地ISSN编号期刊级别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society

Canada ISSN-1436-4522 SSCI来源

期刊

Educational Technology Educational Technology

Magazine for Managers

of Change in Edu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view

U.S. ISSN-0013-1962

Computers & Education Computers and

Education

U.S. ISSN-0360-1315 SC I来源期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 Development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U.S. ISSN-1042-1629 SSCI来源

期刊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ritain ISSN-0007-1013 SSCI来源

期刊

Journal of Computer Assisted Learning Journal of

Computer-assisted

Learning

Britain ISSN-0266-4909 SSCI来源

期刊

主要教育技术期刊英文简介和链接:

?Australian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JET) - a refereed academic journal publishing research and review articles i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structional design, educational applications of computer technologies, educ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and related areas.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BJET) - provides readers with the widest possible coverage of developments in international educational and training technology. Subscrīption required.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 peer-reviewed, scholarly journal published 3 times annually by AMTEC.

?Computer Assisted Language Learning (CALL)- international, peer-reviewed journal which leads the field in its total dedication to all matters associated with the use of computers in language learning (L1 and L2). It provides a forum to discuss the discoveries in the field and to exchange experience and information about existing techniques.

?Computers & Education - journal discussing the educational aspects of computers.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articles emphasize the practical aspect of any application, but also tie theory to practice, relate present accomplishments to past efforts and future trends, identify conclusions and their implications, and discuss the theoretical and philosophical basis for the applicati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nd Society - a quarterly journal which seeks academic articles on the issues affecting the developers of educational systems and educators who implement and manage such systems.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view - publication which is designed to provide a multi-disciplinary forum to present and discuss all aspects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in all learning environments. ?From Now On (FNO) - journal on educational technology for engaged learning and literacy.

?错误!未找到引用源。- termly electronic journal of the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ervice at the University of Warwick. This web-based publication aims to keep staff informed about teaching and learning technology methods, media, support and innovation going on...

?Interactive Educational Multimedia - journal intended as a space for dialogue and reflection about the application of the multimedia technologies in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Media - focuses on quality research and presents articles about ongoing programs in instructional media and educati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encouraging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in any aspect of technology and design education...

?Interpersonal Computing and Technology Journal (IPCT-J)- focus is on computer-mediated communication, and the pedagogical issues surrounding the use of computers and technology in educational settings.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Higher Education - publishes peer-reviewed essays, reviews, reports, and research articles that contribute to our understanding of the issues, problems, and research associated with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and educational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Computing in Teacher Education- a refereed journal published quarterly by the Special Interest Group for Teacher Educators (SIGTE) of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for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STE). The journal provides a forum for sharing information among departments, schools, and colleges of education that are confronting the issues associated with providing computer and technology education for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teacher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Computing Research- a refereed journal discussing the use of computer-based technologies at all levels of the formal education system, business and industry, home-schooling, lifelong learning and unintentional learning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edia- aim is to stimulate and represent international and interdisciplinary discussion in the field with a particular focus on research contributing to practice and practical experiences with media in education.

?Journal of Instruction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JIST) - international peer reviewed journal on instructional technology.

?Journal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Research (JILR)- publishes papers related to the underlying theory, design, implementation, effectiveness, and impact o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of interac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s.

?Journal of Interactive Media in Education (JIME) - publication discussing interactive media in education.

?Journal of Research 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publishes articles that report on original research, system or project descrīptions and evaluations, syntheses of the literature, assessments of the state of the art, and theoretical or conceptual positions that relate to educational computing.

?Journal of Technology Education - provides a forum for scholarly discussion on topics relating to technology education. In addition, the Journal publishes book reviews, editorials, guest articles, comprehensive literature reviews, and reactions to previously published articles.

?Journal of Technology & Teacher Education (JTATE) - serves as a forum for the exchange of knowledge about the us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teacher education.

?Language Learning & Technology (LLT) - a refereed journal for second and foreign language educators.

?Meridian - electronic journal dedicated to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computer technology in middle school classrooms.

?The New Curriculum TNC - designed to provide essential resources to help teachers integrate technology into their classes, including annotated links and a biweekly column or two on practical tech-integration ideas. You will also find columns on issues, such as leadership and school policies, that are important to the successful integration of technology at schools.

主要教育技术期刊及中文简介:

A V Guide

《视听指南》由Scrantan Gillette Communications, Inc.出版发行,(原名:Educational Screen & AV Guide)主要介绍视听设备产品及其应用方面的技术和发展。

Adult Education Quarterly

《成人教育季刊》由美国成人与继续教育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dult & Continuing Education)出版,刊载成人教育研究和理论、成人教育史和教育效果比较等方面的文章、评论和简讯。

Adult learning

《成人学习》由美国成人与继续教育学会(American Association for Adult & Continuing Education)编辑出版发行,刊载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课程、学习环境和教学形式以及成人教育发展等方面的文章。

Adult Learning

《成人学习》由英国的成人继续教育学会(National Institution of Adult Continuing Education)出版,主要刊载成人教育和职业培训等继续教育方面的文章和述评。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美国远距离教育杂志》由美国宾夕凡尼亚州立大学教育学院(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 College of Education)出版,刊载成人教育和继续教育的教学和体系等方面的文章和简讯。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英国教育技术杂志》由教育技术国际委员会(National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Technology)出版发行,主要刊载教育与培训技术问题的研究论文。包括教学方法、教学行政管理、计算机应用、教学心理学和职业技术培训系统等方面的内容。

Distance Education

《远距离教育》由原成立于1973年的澳大利亚和南太平洋外来研究协会(Australia and South Pacific External Studies Association)(ASPESA)编辑,后改为1993年成立的澳大利亚开放和远距离学习协会(Open and Distance Learning Association of Australia)(ODLAA)编辑,南昆士兰大学出版社(The University of Southern Queensland Publications)出版,论述远距离教育的历史、政策和管理等问题。

Education Equipment

《教育设备》由Benn Publications Ltd.出版发行,主要介绍教学用设备与器材,包括电化教育设备、课堂设备、图书馆设备和体育设施设备。

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国际教育媒体》由教育媒体国际委员会(International Council for Educational Media)编辑出版,刊载广播、电视、影片、教具、模型、书刊等教育媒体和教学方法及效果等方面的文章。

Educational Technology

《教育技术》由Educational Technology Publications, Inc. 出版发行,主要刊载计算机和视听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方面的文章和简讯,包括计算机辅助教学、资料检索和电化教育等。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教育技术研究与发展》由美国教育通讯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 Technology)出版发行,主要刊载教育技术研究与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论文、简讯、书评和文摘等。

Innovations in Education and Training International

《国际教育培训技术》由英国教育和培训技术协会(The 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 and Training Technology)编辑出版,主要刊载计算机等现代化设备和技术在教育培训领域的应用,以及教育理论研究方面的文章。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Lifelong Education

《国际终身教育杂志》由英国Taylor & Francis出版发行,刊载终身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方面的文章,探讨终身教育的各种形式、社会意义,包括成人教育、儿童教育、启蒙教育、职业培训等各个方面。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阅读网络版]

《远距离教育杂志》由加拿大远距离教育协会(Canadian Association for Distance Education)编辑出版。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多媒体和超媒体教学杂志》由美国教学计算进展协会(Association for the Advancement of Computing in Education)出版发行,刊载教学领域多媒体和超媒体,包括图象、声音、文字和数据融为一体的高功效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方面的论文、评论、实例分析、报告、辅导资料和书评。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

《教育技术系统杂志》由美国Baywood Publishing Co., Inc. 出版发行,主要刊载计算机技术和设备在教学中的应用,以及软件开发等方面的研究论文和简讯。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levision

《教育电视杂志》由英国教育电视Education Television Association编辑,Carfax Publishing Company出版,刊载电视教学的理论与应用方面的文章与书评。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教学计算研究杂志》由本刊编辑部出版发行,主要刊载计算机研究和计算机在各级教育中心的应用方面的研究论文和简讯。

Open Learning

《开放学习》由英国朗曼公司(Longman Group UK Ltd.)出版,刊载有关各国广播、电视和函授等远距离教学手段理论与实践研究方面的文章。

Open Praxis

《开放行为》

TechTrends

《技术趋势》由美国教育通讯技术协会(Association for Educational Communications & Technology )出版发行,刊载教育技术与学习环境相结合方面的文章。

Training and Development

《训练与发展》由美国培训与发展学会(American Society for Training & Development)出版发行,原名《培训与发展杂志》(Training & Development Journal),主要论述工商业和政府机关工作人员的培训、进修和考核等问题,介绍计算机、视听器材等培训设备及其应用技术。

Vocational Education Journal

《职业教育杂志》由美国职业协会(American Vocational Association)出版发行,原名《美国职业杂志》(American Vocational Journal ),刊载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趋势和专业问题的论述和简讯。

这其中,远程开放教育期刊包括:

· American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 Distance Education

· Journal of Distance Education [阅读网络版]

· Open Learning

· Open Praxis

其他教育技术期刊包括:

· 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Education Equipment

· Educational Media International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MultiMedia and HyperMedia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Systems

·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levision

· Journal of Research on Computing in Education

· TechTrends

706教育技术学基础

一、考试基本要求 本考试大纲适用于报考深圳大学教育技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教育技术学基础》是为招收教育技术学硕士生而设置的具有选拔功能的水平考试,它的主要目的是测试考生对教育技术学的基本概念和知识的熟悉程度,以及运用教育技术学的理论方法分析、解决教育信息化相关问题的能力。 二、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 (一)试卷成绩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 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题型结构 名词解释题:5小题,每小题6分,共30分 简答题:3小题,每小题15分,共45分 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 三、考试内容和考试要求 1、教育技术学概述 (1)理解教育技术学的学科性质和研究方法,牢固掌握教育技术学概念的内涵; (2)熟悉教育技术学的哲学基础和一般科学理论基础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分析这些知识与教育技术学理论的关联; (3)能够从不同角度和脉络分析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掌握国内外教育技术发展各阶段的特点; (4)熟悉当前教育技术研究与实践的前沿动态。 2、学习资源和学习环境 (1)掌握学习资源、媒体资源、网络教育资源的概念、分类和特点; (2)掌握网络学习环境、网络教学系统与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结构特点和功能; (3)掌握幕课资源、微课资源的结构功能以及教育价值。 3、技术支持的教学过程 (1)熟悉典型的学习过程理论,并能够分析这些理论对信息化教学策略和教学方法的影响;(2)掌握网络教育支撑平台的主要教育功能,能够在网络教学支持平台中设计教学活动;(3)掌握有代表性的信息化教学策略与教学方法。 4、教学系统设计 (1)熟练掌握教学系统设计的含义、影响教学系统设计发展的主要因素等内容; (2)深入掌握不同类型教学设计的模式方法; (3)能够设计线上和线下教学的安排和转换; (4)熟悉幕课课程、翻转课堂的教学设计的主要特征。 5、教学系统开发 (1)掌握教学系统开发的含义、教学系统开发的技术,熟悉当前网络教学系统开发的新技术; (2)掌握网络课程设计中的需求分析、结构设计、界面设计和技术路线; (3)掌握网络教育的学习支持服务的设计与应用的知识; (4)掌握计算机多媒体教学软件、网络教学软件和移动学习软件开发的技术方案。

2018版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7年11月17日公布)

2018版中国科技核心期刊目录(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2017年11月17日公布)资料编辑:伯辰期刊网 (自然科学卷) code 期刊名称 F034 ACTA BIOCHIMICA ET BIOPHYSICA SINICA C096 ACTA MATHEMATICA SCIENTIA B030 ACTA MATHEMATICA SINICA ENGLISH SERIES I051 ACTA MATHEMATICAE APPLICA TAE SINICA C105 ACTA MECHANICA SINICA M100 ACTA METALLURGICA SINICA I209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G218 ACTA PHARMACEUTICA SINICA B G001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I062 ADV 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I124 ADV ANCES IN POLAR SCIENCE I282 ASIAN JOURNAL OF ANDROLOGY G780 CANCER BIOLOGY & MEDICINE I072 CELL RESEARCH I139 CHEMICAL RESEARCH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I710 CHINA COMMUNICATIONS I165 CHINA FOUNDRY E158 CHINA OCEAN ENGINEERING B023 CHINESE ANNALS OF MATHEMATICS SERIES B D031 CHINESE CHEMICAL LETTERS I154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I207 CHINESE HERBAL MEDICINES I166 CHINESE JOURNAL OF ACOUSTICS I122 CHINESE JOURNAL OF AERONAUTICS G011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I037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T100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C070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PHYSICS I116 CHINESE JOURNAL OF ELECTRONICS E012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D017 CHINESE JOURNAL OF POL YMER SCIENCE I200 CHINESE JOURNAL OF TRAUMA TOLOGY I201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G126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I071 CHINESE OPTICS LETTERS C106 CHINESE PHYSICS B C058 CHINESE PHYSICS C C059 CHINESE PHYSICS LETTERS B022 CHINESE QUARTERLY JOURNAL OF MA THEMATICS C095 COMMUNICA TIONS IN THEORETICAL PHYSICS

何克抗《教育技术学》课后习题及详解(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圣才出品】

第2章教育技术的发展历史 1.什么是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来研究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概况和特点? 答:(1)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分析,教育技术历史的发展概况是: ①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来把握教育技术的内涵 教育技术是技术的子范畴,从技术角度来看,教育技术应该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与观念形态的教育技术,它们构成了教育技术发展的两个主要方向。实际上,这与教育技术发展史上的“媒体论”和“过程论”的观点相对应,而且涵盖了教育技术发展中出现的两个核心概念,视听媒体和系统方法,它们分别代表了物化形态的教育技术和观念形态的教育技术。这两个并行的发展方向此起彼伏,互相影响,互相促进,融合起来构成了教育技术学。 ②从技术的三个发展阶段来把握教育技术发展概况 在人类文明史上,技术的发展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即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技术体系;不论技术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它都包含物化技术和观念技术两方面内容。由于教育技术的发展起源于技术在教育中的运用,所以可根据技术发展的三个阶段将教育技术的发展也划分为三个阶段: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以机电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和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并根据各个阶段的特点分别简称为传统教育技术、视听媒

体教育技术和信息化教育技术。 (2)从技术的两个发展方向和三个发展阶段来看,教育技术发展历史的特点如下: ①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教育技术体系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这个时期的教育技术主要是指教育者的言语技巧和教学技能以及黑板、粉笔、图片、模型、实物等的运用。 ②视听媒体教育技术是以各种视听教学媒体的使用为标志,初期只重视硬件的使用,后来逐渐重视软件的开发和应用。在视听媒体物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同时,观念形态的技术也取得辉煌的成绩,教育技术中的“过程论”的观点逐渐形成。这阶段的教育技术的领域既包括媒体又包括系统方法。 ③信息化教育技术主要是指微电子技术、计算机技术和通讯技术为基础,以信息处理为核心,并更加注重对人的作用。与第二个阶段相比,这个阶段教育技术有以下重要特点:a.信息化教育技术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为主要标志。 b.教育技术直接用于促进学习,而不仅仅是辅助教学;除了传统的教学设计外,还要考虑基于信息技术和建构主义理论的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 c.教育技术在企业培训方面有愈来愈强烈地应用需求。 2.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有哪些启示? 答:美国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脉络清晰完整,在世界上影响也最大,其他国家均以美国的教育技术理论模式为借鉴。我国教育技术起步比较晚,且源于欧美的视听教育。在发展的过程中需要借鉴其他国家的经验,积极吸取有益的理论成果。 美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我国教育技术发展的启示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CSSCI核心期刊名单

CSSCI来源期刊(2006-2007) (共493种) 管理学:管理世界科研管理管理科学学报外国经济与管理 中国软科学科学学研究南开管理评论中国管理科学管理工程学报预测中国科技论坛经济管理(新管理)研究与发展管理科学管理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管理现代化经济体制改革中国行政管理商业经济与管理软科学科技管理研究管理科学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未来与发展科技进步与对策宏观经济管理 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教学与研究国外理论动态 马克思主义研究当代世界社会主义问题社会主义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研究 毛泽东邓小平理论研究高校理论战线科学社会主义毛泽东思想研究 哲学:哲学研究世界哲学自然辩证法研究自然辩证法通讯哲学动态中国哲学史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孔子研究道德与文明现代哲学周易研究管子学刊 宗教学:世界宗教研究宗教学研究中国宗教世界宗教文化 语言学:当代语言学外语教学与研究现代外语外国语中国语文方言语言研究 外语界世界汉语教学语言文字应用语言教学与研究中国翻译外语与外语教学究 国外外语教学民族语文语文研究外语教学汉语学习外语研究外语学刊 古汉语研中国俄语教学 中国文学文学评论文学遗产文艺理论研究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 当代作家评论中国比较文学南方文坛中国文学研究明清小说研究鲁迅研究月刊 新文学史料当代文坛民族文学研究红楼梦学刊 外国文学外国文学评论外国文学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当代外国文学俄罗斯文艺 艺术学:中国音乐学文艺研究中央音乐学院学报音乐研究音乐艺术当代电影 电影艺术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新美术北京电影学院学报民族艺术电视研究 中国音乐戏剧艺术人民音乐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中国书法 历史学:历史研究近代史研究中国史研究清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史学史研究 中国历史地理论丛抗日战争研究史林史学月刊世界历史安徽史学西域研究史学集刊华侨华人历史研究当代中国史研究历史档案民国档案中国边疆史地研究敦煌学辑刊中国史研究动态历史教学文献历史教学问题中国地方志 考古学:考古学报文物考古考古与文物华夏考古敦煌研究江汉考古 经济学:经济研究中国工业经济金融研究经济社会体制比较世界经济会计研究 中国农村经济国际经济评论经济科学改革经济学动态中国农村观察财贸经济 农业经济问题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国际金融研究经济学家财经研究南开经济研究 国际贸易经济评论中国经济问题上海经济研究宏观经济研究国际贸易问题

教育技术学

一、填空(10×1’=10) 1、评价是对一个事物的价值的确定。 2、教育技术网络化的最明显标志是互联网应用的快速普及。 3、微格教室一般由一个主控室和若干个微型教师组成。 4、课件点播系统其实就是一个适用于教学的视频点播系统。 5、Authorware是基于设计图标和流程图结构的编辑平台,具有丰富的函数和程序控制功能有丰富的交互方式。 6、Flash是一款二维动画软件,可模仿动作轨迹,通过其动作语言语言能够制作出复杂的交互性课件。 7、最常用的媒体开发工具是PPT。 8、当前输入文本最方便的工具是语音,输入文本最规范最熟练的是手写。 9、Flash的功能:绘图,创建动画(逐帧、补间),交互功能,视频处理。 10、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布鲁姆将教育目标分为三类:认知领域、情感领域、动作技能领域。 11、在多媒体中,操作最频繁的是电脑,常用的是投影仪。 12、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 二、选择(10×2’=20) 1、P118,四种分析方法。 2、P119,教学目标的分类。 3、P120,教学目标的编写方法,ABCD. 4、P134,自主学习的设计方式。 5、P217,五类媒体。 6、P110,三种实施模式。 三、判断(10×1’=10) 1.在上课之后,为了延长电脑、投影仪等的使用寿命,应当马上断电。(×) 2.上课之后,教师应当马上关闭投影仪。(√)【投影仪在使用后不能马上断电】 3、微格教室上课时间一般为5—10分钟。(√) 四、名词解释(4×3’=12) 1、教育技术 AECT94定义:为了促进学生的学习,对有关的学习过程与学习资源进行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理论和实践。 AECT2005定义:通过创造、使用、管理适当的技术过程和资源,促进学习和改善绩效的研究和符合道德规范的实践。 2、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国家及教育部门的统一规划和组织下,在教育系统的各个领域全面深入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促进教育改革和加速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 信息化教育:在现代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指导下,主要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开发教育资源,优化教育过程,以培养和提高学生信息素养为重要目标的一种新的教育方式。 3、信息素养:是指能够有效地、高效地获取信息,能够熟练地、批判地评价信息,能够精准地、创造性地使用信息;并且具备以独立学习的态度和方法,在信息社会中履行一定的社会责任,将这些信息技能运用于信息问题的解决并进行创造性思维的综合的信息能力。 4、信息化教学环境:建立在多媒体计算机和互联网基础上,是在现代教育理论

教育技术学十位国内外著名专家

国内外教育技术专家 1、南国农(西北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现任教育技术与传播学院、网络学院名誉院长,国家级学术刊物《电化教育研究》杂志主编,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西北五省电教协会理事长,甘肃教育学会会长,甘肃省政协常委等职务。 主要研究方向:电化教育、现代教育技术原理 详细资料: 1943年毕业于前国立中山大学教育专业,1947年赴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育研究院攻读比较教育与视听教育专业,获硕士学位。1953年任教国立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1978年以来,致力于我国电化教育的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著作甚丰, 主编我国第一本《电化教育学》《电化教育学》和《电化教育研究》杂志,是当代知名的电化教育专家,在全国电化教育界享有崇高威望。科研方向是:电化教育理论,教育传播学和电化教育试验研究等。南先生曾于1992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08年获得甘肃省教学名师奖,2010年获“中国教育技术事业杰出贡献奖”,2010年获“情系陇原、献身教育”特别荣誉奖,2011年获得全国教育科学研究终身成就奖等。 成就: 1978年以来,电化教育重新起步,南先生、萧先生一起从理论和实践上竖起电化教育这面大旗,使电化教育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大发展。 1978年,将电化教育赋予了教育的身份进入教育学。 1979年——1982年,在西北师范大学举办了电化教育研讨班,被誉为中国电化教育的“黄埔军校”。 1980年,创办《电化教育研究》杂志,该杂志成为电化教育的理论阵地。 1983年,在华南师范大学创办新中国第一个电化教育本科专业。 1984年——1990年,担任全国电化教育课程教材编审组组长,该组现为中国教育技术协会,先后担任该协会的负责人有南国农、顾明远、何克抗、徐福荫。1990年以后,担任中国教育技术协会顾问等职。 代表作品: 《电化教育基础》 《电化教育学》 《教育传播学》 《信息化教育概论》 《中国电化教育(教育技术)史》 2、何克抗(北京师范大学) 教授,博导,现任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我国一位教育技术学博士生导师。北京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教授、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所长,现为东北师范大学荣誉教授(终身教授)。长期从事教育技术理论与应用研究(特别是基于Internet的网络教育应用研究)。 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应用、中文信息处理、教育技术基本理论、信息化教育、教学系统设计。 详细资料: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简析

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简 析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简析 北京师范大学信息科学院黄荣怀曾兰芳余冠仕 摘要:本文分析和探讨了目前我国教育技术理论和实践领域存在的问题,包括软硬件建设不能同步、重效应轻效果、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存在较大差距、实践领域的管理体制欠完善、支持教育技术的青金欠充足、照搬国外理论和经验等,并提出了与教育技术发展息息相关、尚待解决的实际问题。文章最后预测T教育技术未来的发展趋势,认为庄谊重视教育技术实践性和支持性研究,更全面审视和研究计算机教育应用,更关注技术环境下的学习心理研究,更重视学习活动的设计与支持以及需要进一步完善教育技术学科建设。关键词:教育技术教师培训学习活动学习支持 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制高点和突破口.已成为人们住目的焦点。那么,教育枝术如何更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促进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如何把握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这已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 一、教育技术目前存在的问题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育技术极大地促进了我国教育的发展,这值得我们欣喜。但我国的教育技术丁作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问题还很严重,如果不重视,不解决,势必会阻碍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事业产生不良影响: 1.几个误区 (1)硬件、软件建设不同步。这是一个我国教育技术发展过程十的老问题.往往是重硬件,轻软什。70年代末日。年代初,我国出现过一哄而上搞电视课堂搬家的现象,造成了很大的浪费。90年代以后,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兴起,教育信息化成为世人瞩目69焦点。据2000年底不完全统计,全国中、小学各类计算机没备242万台,建立校园网的学校5700所。至此,硬件建设已取得一定成绩.但软件建设还是没有跟上硬件建设的步伐,·软件匮乏”成为开展教育技术工作的瓶颈。因此,我们应该关注硬件和软件的并行建设,探索出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软件建设的路子。 (2)重效应轻效果。这反映在多个方面:其一,重技术轻理论。教师热衷于学习技术,而对教育技术理论则持怀疑、否定甚至拒绝的态度。其二,重制作轻应用。人们在制作教育教学软件时,认为“只要运用了教育技术,就一定能够促进教学”,而不注重教学过程的设计、教学的反馈和评价,致使真正优质的教育教学软件稀缺。其三,重评奖轻实用。许多教师运用教育技术手段只是为了获得参加各种比赛、公开课的机会。 (3)理论研究与实践需求存在较大差距。一方面,教育拄术的研究人员普遍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另一方面,教育技术的实际工作者,尤其是一线教学人员,存在重实践轻理论的现象。教育技术是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实践是理论的先导,同时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检验和修改理论。这是一个反复的过程。教育技术研究人员和一线教师各有优势和不足,如果能够协力合作,交流沟通,优势互补,将会促进教育技术在理论和实践领域的更快发展。近几年,在这方面我国取得了一些进展,像"小学语文四结合教学改革试验研究”就是一个理论与实践、专家与教师密切结合的成功范例。 2.几个问题

医学科技核心期刊一览表

2016年中国科技核心期刊最新目录(生物医学期刊)G001 ACTA PHARMACOLOGICA SINICA G002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G003 基础医学与临床 G004 北京生物医学工程 G005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G006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G007 中草药 G008 药学学报 G009 中国药学杂志 G010 中医杂志 G011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G012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G013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G014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G016 北京医学 G017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018 病毒学报 G019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G020 大连医科大学学报 G021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G023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G024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G025 工业卫生与职业病 G026 广东医学 G027 广东药学院学报 G028 广西医科大学学报 G030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 G031 贵阳医学院学报 G033 哈尔滨医科大学学报 G034 航天医学与医学工程 G035 河北医科大学学报 G036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G038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G039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1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G043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G044 华西药学杂志 G045 四川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7 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 G048 解放军医学杂志 G049 解剖学报 G050 解剖学杂志 G052 军事医学 G053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G054 中华肝脏外科手术学电子杂志 G055 中华肩肘外科电子杂志 G056 免疫学杂志 G057 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G058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G059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G060 中华结直肠疾病电子杂志 G061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G062 山东大学学报医学版 G063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G064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G066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G067 现代免疫学 G068 复旦学报医学版 G069 上海医学 G070 神经解剖学杂志 G071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 G072 生殖与避孕 G073 首都医科大学学报 G076 天津医药 G077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G079 卫生研究 G08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G082 中国新生儿科杂志 G083 心肺血管病杂志 G087 药物分析杂志 G088 医用生物力学 G089 营养学报 G091 浙江大学学报医学版 G092 浙江中医药大学学报 G093 针刺研究 G094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G095 VIROLOGICA SINICA G096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G097 中国超声医学杂志 G098 中华地方病学杂志 G099 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 G100 中国法医学杂志 G101 中国天然药物 G102 中国公共卫生 G103 中国骨伤 G104 中国海洋药物 G105 中国寄生虫学与寄生虫病杂志G106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G107 中国抗生素杂志 G108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G109 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G110 中国麻风皮肤病杂志 G111 中国免疫学杂志 G112 中国人兽共患病学报 G114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G115 中国生物医学工程学报 G116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

四大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

四种中文核心期刊评价体系资料介 绍 对中国内地出版的期刊中核心期刊的认定,目前国内比较权威的有以下几种版本: 第一种是中国科技信息研究所(简称中信所)每年出一次的《中国科技期刊引证报告》(限理工科期刊,以下简称《引证报告》)。中信所每年第四季度面向全国大专院校和科研院所发布上一年的科研论文排名。排名包括SCI、Ei、ISTP 分别收录的论文量和中国期刊发表论文量等项指标。《引证报告》以1300多种中、外文科技类期刊作为统计源,报告的内容是对这些期刊进行多项指标的统计与分析,其中最重要的是按类进行“影响因子”排名。 第二种是北京大学图书馆与北京高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究会联合编辑出版的《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以下简称《要目总览》)。《要目总览》不定期出版,1996年出版了第一版,2000年出了第二版。《要目总览》收编包括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等各种学科类别的中文期刊。其中对核心期刊的认定通过五项指标综合评估。 《引证报告》统计源期刊的选取原则和《要目总览》核心期刊的认定各依据了不同的方法体系,所以二者界定的核心期刊(指科技类)不完全一致。 在《引证报告》和《要目总览》中每次都被评为核心期刊的期刊在其刊名前面加注了“#”,共597种。被《要目总览》1996年版,2000年版都定为核心期刊的社科类期刊,加注“=”,共434种。此外,被1999年EI和SCI收录的期刊,分别注以“+”(71种)或“ &”(28种)。 第三种是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http://159.226.100.178/html/lyqkb.htm,限于理工科期刊)。它是由中国科学院文献情报中心建立的, 分为核心库和扩展库。核心库的来源期刊经过严格的评选,是各学科领域中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核心期刊。我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核心库中的刊物均认定为核心期刊。 第四种是《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要览》。它是由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和社科文献计量评价中心共同建立的核心期刊库,我校在科研成果认定中均认定为核心期刊。 国内核心期刊,我院以最新版(目前以2004版)《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为基础,在此基础上将核心期刊分为A、B、C、D四类。 国际国内重要检索系统简介

教育技术学专业核心期刊引证排名及投稿方式

教育技术学专业核心期刊引证排名及投稿方式序号刊名投稿方式(邮编)电话邮箱 1教育研究xxxxxx46号 (100031) 620118jyyjzz@ (200031) 021-643740 jyfz@ 3中国电化教育北京复兴门内大街l60号312信箱 4电化教育研究兰州西北师范大学内31- 5中国远程教育北京复兴门内大街l60号 (100031) 6教育理论与实践太原解放路东头道巷九号-7全球教育展望上海市中山北路3663号3405 8比较教育研究北京新外大街19号北师大英东楼教育探索哈尔滨南岗区中兴街19号79 10中国教育学刊北京市亚运村邮局158信箱,中国教育学刊杂志社收 11xx教育研究xx人民xx 31- 12人民教育北京西单大木仓胡同35号014986 13教育科学大连沙河口区黄河路851号116029 14教育评论福州市梦山巷27号350001 15教育科学研究北京市朝阳区北四环东路95号1001

以上为教育\综合类目期刊引证指标前15名 1中国电化教育北京复兴门内大街l60号312信箱 3中国远程教育北京复兴门内大街l60号 (100031) 4外语电化教学上海市大连西路上海外国语大学511信箱 《外语电化教学》编辑部 200083wydhjx204@ 5中国医学教育技术西安市朱雀大街205号西安交通大学医学校区710061 7现代教育技术北京清华大学电教中心100084 8教育信息化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教育信息化杂志社 9现代远距离教育哈尔滨市和兴路92号150080 0451-63014 10远程教育杂志xxxx教工路42号 (310012)T:,email: 11现代远程教育研究四川省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3号四川电大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部, 610073。"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 院系:班级:姓名:学号: 随着社会不断的发展和进步,我国的教育技术也呈现出较好的发展势头,然而,它将如何发展?或者说它的未来发展趋势是怎样的?现在我们就来整体探讨一下。 首先,我们要清楚,何谓教育技术?美国是教育技术产生最早、发展较快的国家。教育技术作为一个专业和领域的出现,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20年代美国的“视听教育运动”。从1963年到1994年,美国教育技术界对教育技术进行了多次定义。而我国的学者在多年的研究和实践当中,对教育技术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看法,并针对新兴技术和传统技术的结合,提出了现代教育技术的概念。综合国内外学者对于教育技术的理解和定义,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1)媒体—工具论:这种观点主要存在于教育技术发展的早期,认为教育技术是用于教学的各种媒体和工具。代表媒体—工具论的典型定义如美国教育技术委员会(AECT)1970年定义和Lumsdaine.A.A的1964年定义。 2)手段—方法论:这种观点认为教育技术是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的总和,以系统方法为核心更有效地发挥教育手段的作用。比较典型的定义如AECT1972年定义、尹俊华等的1996年定义和南国农的1997年定义。 3)理论—实践论:这种观点是伴随着教育技术的发展,尤其是美国教育技术协会1994年定义的提出而逐渐为人们接受和认可的。理论—实践论认为教育技术由教育技术学理论和教育技术实践两个部分组成。关于这种理论和实践的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还存在着不同的理解。 虽然关于教育技术,目前在我国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或描述,但是从各种定义可以分析得出:(1)教育技术支持和优化教学,最终促进学习者的学习;(2)教育技术围绕教学过程和教学资源展开理论研究和实践;(3)教育技术的基本要素包括方法、工具、技能。 如今,教育技术作为教育改革的重点和出口.已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可是,教育枝术如何更有效地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加快我国教育信息化进程?如何把握教育技术的发展趋势这已是人们共同关注的问题,我们乐观的看到,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教育技术在我国的教育发展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和成就,但是,我国的教育技术确实还存在不少问题,有的问题还很严重,如果不重视起来,及时解决,势必会阻碍我国教育技术的发展,对我国的教育改革事业产生不良影响,接下来,我们来分析一下,目前我国的

AECT教育技术学定义

AECT教育技术学定义 年美国AECT关于教育技术的演变: 1963 Audiovisual communications is that branch of educational theory and practice concerned with the design and use of messages which control the learning process. It undertakes: (a) the study of the unique and relative strengths and weaknesses of both pictorial and nonrepresentational messages which may be employed in the learning process for any reason; and (b) the structuring and systematizing of messages by men and instruments in an educational environment. These undertaking include planning, production, selection, management, and utilization of both components and entire instructional systems. Its practical goal is the efficient utilization of every method and medium of communication which can contribute to the development of the learners' full potential.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 摘要: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在科学技术发达的今天,教育一方面为 科学技术的发展培养着大批的后备军,另一方面提高了科学技术群体的素质;同时,教育具有的经济功能、精神文明建设功能、科学功能、培养人才的功能及社会智囊功能,正是科学技术发达的根基所在。 加强综合国力依靠的是科学技术,科学技术的发展取决于掌握科学技术的人才,人才的培养依靠教育,特别是处在主导地位的担负着培养高素质、高水平人才任务的高等教育。 关键字:教育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发展影响 一、研究的重要意义 当今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对政治、经济、文化乃至人们的日常生活都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观念也日益深入人心。各国都力争保持科学技术上的优先性,以在国际竞争中取得主动,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科学研究方面的优势也日益得到认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对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其它各方面的进步起推动作用。我国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科学技术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必须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立足国情,以人为本,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推动我国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在这样的背景下对高等教育在科学发展和技术创新中的作用进行深入地、全面地研究,理清教育在科技创新中的作用,既有理论意义,也有现实意义。 二、高等教育为科技发展培养了后备军。 科学技术的发展与社会整体科学能力密切相关。社会整体科学能力包括科学家队伍的总体研究能力、综合性实验技术装备的数量和质量,信息网络系统的效率、科学劳动结构的优化程度以及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等。其中科学家队伍的总体研究能力是最重要的因素,是反应一个国家科学技术水平的重要标志,要发展我国的科学技术水平,就必须培养造就一支优秀的科技队伍。要想在世界科学技术发展中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造就和培养一支年龄和结构、规模庞大的高质量的科学家队伍,就必须以教育为基础,只有通过发展教育才能造就一大批优秀的科技后备力量。 教育在科学技术的发展过程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任何科技人才的智力、知识、技能、科学方法以及思想品德都不是天生的,都是通过教育、学习、实践逐步形成的。教育的发展状况,直接关系到科学技术人才后备军的培养,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凡是教育发达的地区或国家,出现的人才也就多,科学技术也就越发达。 三、高等教育对科学发展的贡献 高校科技工作者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这些特点为大学发挥推动科技发展作用提供了可能:一是学科综合齐全。大多是高校纹理工农医学科兼而有之,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结合,互相交叉渗透,容易产生新的研究方向,孕育新的学科生长点和创新成果。二是学术氛围宽松。高校学术氛围浓厚,文化氛围自由,科研的任务性交较弱,

教改类的核心期刊有哪些

教改一般指教育改革,教育改革是以"有意义的转变"为标志的,也就是说,教育改革有着 显见的具体效应或结果,意味着教育的最初状态与以后状态的明显不同。关于教育改革的论 文发表,那么教改类的核心期刊有哪些呢? 《教育研究》教育理论刊物。反映我国教育科学理论研究与教育改革成果,探讨有中国 特色的社会主义教育理论体系,发表关于教育思想与办学方向、教育史、教育评估、教育管 理体制改革等方面的文章。 《教育理论与实践》反映教育理论及教育改革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栏目有教育基本 理论、教育决策与管理、思想品德教育、教学理论、课程论、教育心得、比较教育、教师论坛、青年论苑、学术动态等。读者对象为教育理论、教学、教育管理工作者及师范院校学生。 《》杂志已成为2008-2009CSSCI扩展版来源期刊,2010-2011CSSCI来源期刊,是以 传播优秀的高等教育学术研究成果为主,探讨国内外教育评估的理论与实践,为发展和繁荣 中国高等教育研究事业,逐步建立和完善中国特色的高等教育质量保障评估体系服务。 《》初、中等教育专业刊物。其宗旨是推动中小学课程。教材和教法的理论研究,总 结和交流改革中小学课程及各科教材教法的经验,探讨教学理论与教学规律。主要内容有:课 程教学研究、教学改革、教学方法、国内外教育改革动态、教材建设、师范院校课程设置等。读者对象为广大中小学教师、教育科研工作者及师范院校师生。 《》本刊为中国教育学会教育实验研究会会刊,刊登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关注教育热 点问题,致力于教育改革实验和实验技术的开发,报道中小学教育实验最新动态。主要栏目 有教育纵横谈、教育心得研究、教育实验研究、学校专栏。读者对象为中小学教师、师范院 校师生及教育科学工作者。主要阅读群:全国教育行政人员、教育科研人员、师范院校以及 中小学校。 《教育学报》为综合性教育理论刊物,注重学术性和理论性,服务于国内外教育理论 工作者、教育行政管理者、教育教学实际工作者及关注教育理论问题的各界人士。“繁荣教育学术、深化理论研究,让中国教育学术乾坤教育实际、迈入国际前沿”,是她的努力方向;: 拥有国际视野,关注本土教育;注重学术规范,提倡原创研究“,是她的办刊宗旨。

职业教育类核心期刊都有哪些

职业教育是指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职业或生产劳动所需要的职业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的 教育。目的是培养应用型人才和具有一定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技能的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 主义建设者,与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相比较,职业教育侧重于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那么职业教育类核心期刊都有哪些呢? 《》(月刊)创办于1985年,是由江西科技师范学院主办,受教育部职成司指导、面向全 国公开发行的职业技术教育综合性刊物。本刊坚持刊物的专业性、理论性、指导性定位,坚 持为职教事业服务、为广大职教工作者服务的宗旨,注重科学性、先导性、开放性、言论性 和可读性,杂志发行覆盖面已遍及全国31个省(市、区),是我国具影响的职教刊物之一。 《教育与职业》是全国教育类,以繁荣教育科学研究,倡导教育理论和实践创新,服 务教育学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和发展为办刊宗旨。杂志现为旬刊,上旬刊为全彩色印刷,主 要刊登有关教育与职业方面综合内容,中、下旬刊内文为黑白印刷,主要刊登教育研究学术 论文。栏目设置有研究与探索、教育管理、师资建设、德育研究、成人教育、课程与教学、 交流平台。 《》(旬刊)创刊于1993年,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主管,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 心研究所、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和高等教育出版社共同主办的一份综合性中文期刊,集政 策指导性、学术理论性和应用服务于一身,是教育部指导全国职业教育工作的重要舆论工具,是服务各级各类职业教育机构的主要阵地。 《职业技术教育》(旬刊)创刊于1980年,由吉林工程技术师范学院主办,宣传国家职 业技术教育的方针政策,开展教学理论研究,介绍教学改革新鲜经验,为职教教师和教学工 作者提供理论与方法借鉴。栏目设置有教改视点、综合研究、高等教育、中等教育、成人教育、社区教育、教育技术、德育。 《》(月刊)创刊于2003年,是由辽宁省民办教育协会主办,以职业教育、成人教育、 民办教育机构及学校和培训部门的管理者、教师、教科研人员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性学术 期刊。以宣传党和国家关于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民办教育等方面的方针、政策、以及交流、推广和介绍本领域国内外的教科研成果和先进经验为宗旨;以引导和推动本领域的教育管理、 教育研究工作为已任。

《教育技术学》知识点何克抗、李文光版

1、先行组织者(《教学系统设计》P132) 所谓先行组织者是指安排在学习任务之前呈示给学习者的引导性材料,他比学习任务具有更高一层的抽象性和包容性。 提供先行组织者的目的就在于用先前学过的材料去解释、整合和联系当前学习任务中的材料(并帮助学习者区分新材料和以前学过的材料)。可以是比较性的,也可以是讲解性的。 2、学习资源 教学资源(《教育技术学》P74):指的是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支持教与学的所有资源,即一切可以被师生开发和利用的、在教与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貌似蒋XX说学习资源就是教学资源) 学习资源是指在教学系统和学习系统所创建得到学习环境中,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显现的或潜隐的条件。可用于学习的一切资源 3、掌握学习(《教学系统设计》P134) 掌握学习是由布卢姆等人提出的一种旨在把教学过程与学生的个别需要和学习特征结合起来、让大多数学生都能掌握所教内容并达到预期教学目标的教学策略。 4、教学系统开发(《教育技术学》P186) 教学系统设计是教育技术学的核心内容,是连接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桥梁。在教学系统设计过程中不仅要把学习理论、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及教学过程)联系起来,而且还要把这两种理论和教学资源的开发过程联系起来;与后一个环节相关的全部过程就称之为教学系统开发。教学系统开发通畅包含“分析、设计、开发、实践和维护”等五个阶段。 5、学习媒体 也称为教学媒体(《教育技术学》P80——P86) 按媒体的表达方式分类:口语媒体、印刷媒体、电子媒体 按媒体作用的感官和信息的流向分类:视觉媒体、听觉媒体、视听媒体、交互多媒体 特性:恩定性(固定性)、传播性(扩散性)、重复性、组合性、工具性、独立性。 △几种常用教学媒体特性比较(《教育技术学》P84) 选择依据:依据学习者(教学对象)的特征、依据教学(学习)任务、依据客观条件、依据媒体特点与教学功能 6、教育资源(《教育技术学》P74) 教学资源指的是在学校教学过程中,支持教与学的所有资源,即一切可以被师生开发和利用的,在教与学过程中使用的物质,能量和信息,包括各种学习材料,媒体设备,教学环境以及人力资源等。 7、知识管理(《教育技术学》P315) 知识管理是将可得到的各种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知识管理的原则:积累原则、共享原则、交流原则。知识管理的基本活动:对知识的识别,获取,分解,整合,使用和储存。 8、学习策略(《教育技术学》P111) △学习策略主要是指在学习活动中,学生能够自觉的用来提高学习成效的谋略,即为达到一定的学习目标而应掌握的学习规则,程序和技巧。 学习策略包括: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和资源管理策略三个部分 ①认知策略:复述策略,精细加工策略,组织策略②元认知(原始的、最根本的、対认知的认 知)策略:计划策略,监视(注意)策略, 调节策略 ③资源管理策略:学习<时间、环境、程度> 管理和雪球支持策略 9、绩效技术(《教育技术学》P286) 绩效技术是运用分析,设计,开发,试试和 评价的系统方法来提高个人和组织机构的工 作业绩的研究领域。有很多解释,但其特征 就有这样一些典型:1):强调“以人为本” 2):系统性和整合性 3):目的性 4):程序性 5):动态性与开放性 6):始终追去“高效性”——高效果,高效 率,高效益 10、传播基本理论(《教育技术学》P25) 教育传播是教育者按照一定的目的要求,选 择合适的信息内容,通过有效的媒体通道, 把知识,技能,思想,观念等传送给特定对 象的一种活动。(7W模式:Who、say What、 in which Channel、To Whom、With What Effect、Why、Where) 传播理论揭示教学传播过程的基本阶段 1):确定教学传播信息 2):选择教学传播媒体 3):通道传递 4):接受和解释 5):评价和反馈 6):调整和再传送 11、教育技术的五个范畴(《教育技术学》 P3) ①设计:设计室详细的说明学习条件的过程, 其目的是为了生成策略或产品。 ②开发:开发是指针对学习资源和学习过程, 按照实现设计好的方案予以实施将其转化为 物理形式的过程。 ③利用:利用时通过教与学的过程和资源来 促使学习者的学习活动的过程, ④管理:管理指的是通过计划,组织,协调 和监督来控制教学。 ⑤评价:评价是对一个事物价值的确定。 12、教学组织形式含义(《教育技术学》P124) 教学组织形式就是指围绕既定教学内容,在 一定的时空环境中,师生相互作用的方式, 结构与程序。 △教学组织形式分为三类:集体授课,个别 化学习和小组协作学习。 13、教育技术学的理论基础(《教育技术学》 P18): 1):哲学基础(技术主义,人文主义) 2):一般科学理 论基础 系统科学(基本 原理有整体原 理,反馈原理, 有序原理) 系统方法(分析 目标背景条件假 设、调研搜集事 实资料、比较权 衡利弊、最优方 案、研制试验纠 正、应用推广) 14、几大学习理论主要观点(《教育技术学》 P29、P143) ①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刺激——反应——强 化” ②认知主义学习理论:认得认识不是由外界 刺激直接给予的,而是由外界刺激和认知主 体内部心理过程相互作用的结果。 ③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习是学习者在与环 境交互作用的过程中主动地建构内部心理表 征的过程,知识不是教师讲授得到的,而是 学习者通过意义建构而获得的。(学习者为中 心、发挥学习者主动性、就只是改组重构新 信息意义建构、社会性交流合作、情境性情 境创设、资源重要性) 15、教育技术发展四阶段(《教育技术学》 P43) 直观(传统)教学→视觉教学→视听教学→ 视听传播→教育技术 16、学习风格分类(《教育技术学》P112) 学习风格是指学习者身上一贯表现的带有个 性特征的学习方式和学习倾向。 ①学习风格的认知成分:场独立型——场依 存型、具体型和抽象型、冲动型和沉思型 ②学习风格的情感成分:学习兴趣、态度、 焦虑、价值观等 ③学习风格的意动成分:以利与坚持、言语 表达、动手操作【上三为心理性层面】 ④学习风格的生理性倾向成分:声音、光线、 温度、学习时间、感觉通道的偏爱; ⑤学习风格的社会性倾向成分:独立或结伴 学习、竞争或合作学习【后两种构成学习风 格的生理性和社会性层面】 克内克的研究:1:信息加工的风格 2:感知或接受刺激所用的感 官 3:感情的需要 4:社会性的需要 5:环境和情绪的需要 劳克斯的学习风格分类: 1:情感1学习者喜欢在群体中学习,对他人 非常敏感,根据他人的情感进行决策 2:情感2学习者关心生活的意义和目的,他 们根据道德和美学进行决策 3:认知1学习者喜欢关心生活的实践方面, 并根据精确的信息进行决策 4:认知2 学习者喜欢用事实建构和理解理 论 17、戴尔的经验之塔的理论(《教育技术学》 P43) 美国视听教育家戴尔1946年写了一本书《视 听教学法》,其中提出了“经验之塔”的理论, 对经验是怎样得来的,认为经验有的是直接 方式、有的是间接方式的来的。各种经验, 大致可根据他的抽象程度,分为三大类(抽 象、观察和做的经验)、十个层次。如下图: “经验之塔”理论的基本观点 1).宝塔最底层的经验最具体,越往上升则 越抽象。但不是说秋去任何经验都必须胫骨 从底层到顶层的阶梯,也不是说下一层的经 验闭上一层的经验更有用。化分阶层是为了 说明各个经验的具体或抽象的程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