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2017年)

附件2

《国家先进污染防治技术目录(环境噪声与振动控制领域)》

(2017年)

序号技术名称工艺路线主要技术指标技术特点适用范围技术类别

1阵列式消声

技术

根据项目通风量、声源的频谱特性以及控制点的控制

标准,考虑允许阻力损失、允许气流再生噪声等因素,

在传播途径上设置规格一致的柱状吸声体并排阵列式

分布,吸声体在宽度和高度方向上灵活调整,通过反

复优化调整,选取最适合的阵列式消声器性能,达到

噪声控制目标。

通流面积为50%、刚性外

壳、有效长度1m时,消声

量≥20dB(A),比同规格

的传统片式消声器提高消

声量10dB(A)以上。

有效提升低频、高频段降噪

效果。通风阻力小,节省运

行成本;对于同样降噪效

果、同样压力损失要求的前

提下,阵列式消声器体积较

小;配合灵活、性能提高、

安装难度降低。

适用于大风量、低压头的

通风消声,如地铁隧道通

风空调和大型建筑风道

等通风噪声控制。

推广

2阻尼弹簧浮置

道床隔振系统

通过专业设计形成不同尺寸、不同载荷和不同固有频

率的浮置道床,外套筒事先预埋于混凝土道床之中、

然后放置阻尼弹簧组件(由特殊钢制螺旋压缩弹簧、粘

滞阻尼结构和上下壳体组成)并完成顶升的工艺,下限

频率低、隔振效果好,可大幅度降低振动和二次结构

噪声。

正常轨道结构高度条件

下,阻尼弹簧浮置道床Z

振级隔振效果可达17dB以

上,系统阻尼比≥0.08,

车辆通过时轨面动态下沉

量≤4mm,组件抗疲劳寿命

≥500万次。

可在获得较低系统固有频

率的同时保持较高的轨道

精度;满足各项安全和运营

平顺性要求,同时具有失效

指示、应急限位等。

适用于减振效果要求较

高的特殊地铁路段(涉及

居住、文教、文物古迹、

医院等的路段),电厂、

建筑物、桥梁等需要特殊

减振、降噪的部位。

推广

—13—

序号技术名称工艺路线主要技术指标技术特点适用范围技术类别

3噪声地图绘制

技术

通过道路交通数据、地理信息数据的收集与处理,结

合实际调研和校正工作,根据计算要求将多类数据进

行整合处理,通过模型选择、声源转换和参数设定,

得出高精度的噪声地图,计算并呈现城市范围内由规

划、设计和固定噪声源及交通状况改变等引起的噪声

污染问题,应用于城市区域尺度的噪声控制与管理。

计算方法符合《户外声传

播的衰减的计算方法》

(ISO9613-2:1996)和《环

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声

环境》(HJ 2.4-2009)要

求,考虑声绕射、反射以

及折射算法;直达声区域

噪声预测精度不低于3

dB(A);噪声地图绘制网格

分辨率不低于10m×10m。

综合计算机仿真、数据库技

术、物联网、云计算等,凭

借科学的声学预测模型,实

现噪声地图绘制三维可视

化,准确预测区域内环境噪

声变化趋势,控制声环境质

量,为环境噪声管理提供有

力支撑。

城市区域噪声预测,城市

区域噪声水平的计算和

展示。

推广

4集中式冷却塔

通风降噪技术

统一设置顶部整体式隔声吸声棚,在冷却塔上部平台

与顶棚安装结构之间设置可拆卸式密闭隔声吸声结

构,形成膨胀式消声结构,在膨胀式消声结构上的顶

棚设置大风量复合消声器及防雨消声风帽,同时根据

工程需求在进风段设置吸声结构。

进、出风通道分设,杜绝

进出风短路;出风消声通

道消声量≥25dB。

集中式通风降噪系统,景观

性能良好,成本较低。进出

气通道的分设,有利于改善

冷却塔的热工性能。

适用于多台冷却塔、热泵

集中设置情况下的噪声

控制。

推广

5全采光隔声通

风节能窗

双层窗设计,根据室外风速选择自然通风或开启机械

辅助通风满足通风需求,采用抗性和多层薄空腔共振

宽频消声技术,设置抗性消声——双层薄空腔共振宽

频消声——抗性消声——双层薄空腔共振宽频消声的

四级消声。

在隔声通风通道开启状态

下,新风进入室内的同时

降低环境噪声≥23dB(A)。

在隔声通风通道关闭状态

下,有效降低环境噪声≥

30dB(A)。

在满足通风需求同时,吸收

环境噪声,采用隔热断桥铝

型材和塑料型材两大类型

材,选用中空玻璃,保温隔

热效果良好。

适用于大多数建筑物墙

体。

推广

6电抗器隔声

技术

采用隔声、消声、吸声等综合降噪措施,在保证设备

正常运行的前提下,综合设计声学系统、通风系统、

消防系统及维护系统等,形成模块化的罩壳及其辅助

系统用于降低电抗器等设备的噪声辐射对外界环境影

响。

隔声间整体隔声量≥

25dB。

模块化设计,有利于快速拆

装与维护,通风降噪效果

好,能够实现自动控制。

适用于较高通风要求和

消防要求的高噪声设备

的噪声控制。

推广

—14—

序号技术名称工艺路线主要技术指标技术特点适用范围技术类别

7预制短板浮置

减振道床

由阻尼弹簧隔振器(螺旋压缩弹簧、阻尼结构、上下

壳体)、混凝土道床、套管、剪力板及限位器组成。

根据需求进行前期模块化设计,在工厂按照设计预埋

好套管等辅助零件,然后经模具化制造完成产品预制。

正常轨道结构条件下,直

线段Z振级减振效果可达

16dB以上,曲线段Z振级

减振效果可达15dB以上,

阻尼比0.08-0.12;预制板

动态下沉量≤4mm;批量化

生产,预制板强度达到C50

及以上,弹簧隔振元件使

用寿命≥50年,疲劳实验

前后平均静刚度变化<±

5%。

基于快速施工的拼装技术

的应用,预制短板连接采用

刚性连接和柔性连接,提高

连接后形成的道床系统的

综合受力能力,结构简单、

安装运输方便,后期维护方

便。

主要应用于新建或改建

的减振要求高的地铁路

段。

示范

8橡胶基高阻尼

隔声技术

根据不同工程需要,设计材料配方和调整结构参数,

通过配料、混炼、涂层、硫化,生产高阻尼橡胶,通

过壁板结构吸收声能量。

面密度10kg/m2以上,按

《建筑隔声评价标准》

(GB/T50121-2005),

3.8mm高阻尼板隔声量R

W

≥42dB。

通过阻尼材料配方及其与

金属板的组合工艺的改进,

提高结构的隔声性能,形成

兼有减振、隔声双重性能的

新型材料。

适用于传播途径的隔声。示范

9水泵复合隔振

技术

根据最佳荷载,选定复合隔振台座型号及技术参数,

按照复合隔振台座进行结构设计,选取碳钢钢板裁

切、折板,焊接上、下隔振台,打磨及涂装防腐层,

形成在一次隔振结构的基础发展的双自由度隔振体

系。

系统综合隔振效率η≥

90%。

采用二次隔振技术,有效提

高隔振效率。

水泵机组的隔振。示范

10应用微型声锁

结构技术的隔

声门

通过在门页和门框间采用密封圈,同时在密封圈之间

设置多孔材料,形成“微型声锁结构”,克服密封不良

导致的隔声效果不足,提高整体结构隔声量。

隔声门隔声量≥45dB。

应用便利,门窗开启方便,

有效提升整体结构的隔声

效果。

有较高需求的门窗产品

隔声。

示范

—15—

序号技术名称工艺路线主要技术指标技术特点适用范围技术类别

11尖劈错列阻抗

复合消声器

综合考虑压力损失及气流再生噪声等因素,根据消声

要求布置多层尖劈状吸声体,各层间留有一定间隙,

尖劈面迎风布置,各层正交错开排列,使气流与尖劈

状吸声体有更多的接触。

4层尖劈吸声体布置情况

下,消声量≥50dB(A)。

与同规格的传统阻性片式

消声器相比较,有效气流通

道面积较大,风速较低,有

利于减少气流压力损失和

气流再生噪声。

通风换气系统的消声。示范

12页岩陶粒吸声

板降噪技术

轮轨源头降噪,主材页岩陶粒内部具有大量细微孔隙,

当声波传入后,引起孔隙内部空气振动,利用孔壁的

摩擦作用和粘滞阻力,将声能(空气振动)变为热能,

从而达到吸声并减小噪声向外传播的目的。

吸声系数≥0.8(混响室

法);CRH列车速度250~

300km/h情况下,距轨道中

心线8m以内的近测点位

置,降低环境噪声≥

4dB(A)。抗压强度(28d)

≥5.0MPa;干表观密度≥

800kg/m3;透水系数(15℃)

≥1.0×10-2cm/s。

以页岩陶粒为主材,配以胶

凝材料制成吸声构件,采用

固定限位方式,铺设在铁路

无砟轨道顶面,在源头吸收

降低铁路轮轨区域噪声。

适用于轨道交通的轮轨

噪声控制。

示范

备注:1.本目录以最新版本为准,自本领域下一版目录发布之日起,本目录内容废止;

2.示范技术具有创新性,技术指标先进、治理效果好,基本达到实际工程应用水平,具有工程示范价值;推广技术是经工程实践证明了的成熟技术,治理效果

稳定、经济合理可行,鼓励推广应用;

3.所列技术详细信息和典型应用案例见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网站(https://www.360docs.net/doc/a210253053.html,)“技术目录”栏目。

—16—

2018年中国便利店门店数量及销售额分析,价值链数字化转型成趋势「图」

2018年中国便利店门店数量及销售额分析,价值链数字化转型成趋势「图」 一、便利店行业概述 1927年,美国南方公司首创便利店原型,1948年创造了世界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便利店,并将店铺命名为"7-Eleven";我国内地便利店起步较晚,1995年1月上海牛奶公司开设的可的食品便利店,为国内首家便利店,2004年7-Eleven首次进入中国内地,到了2017年便利店成了资本追逐的风口,新型无人便利店和创业公司如雨后春笋一般冒出。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从世界便利店的发展历程来看,通常被划分为两种类型:传统型(Traditional)和加油站型(Petroleum-Based)。传统型便利店通常位于居民住宅区、学校以及客流量大的繁华地区,营业面积在50~150平方米不等,营业时间为15~24小时,经营品种多为食品、饮料,以即时消购物的便利性费、小容量、应急性为主,80%的顾客是目的性购买(如7-Eleven、Circle K)盛行于亚洲的日本,中国台湾。加油站型便利店通常指以加油站为主体开设的便利店(如BP、ESSO),在地域广阔且汽车普及的欧美地区发展较为迅猛。我国传统型便利店代表企业有美宜佳、天福、红旗等,加油站型便利店有易捷、昆仑好客等。 更多内容相关报告:华经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9-2025年中国便利店市场运行态势及行业发展前景预测报告》 二、便利店行业现状 2018年便利店行业火热,年初开始大量资本进入便利店行业,以及新兴技术加持,促使便利店行业快速发展,2018年中国便利店实现销售额2,264亿元,同比增长18.8%。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据统计,2015-2018年,我国便利店门店数从9.1万家增加至12.2万家,2018年便利店门店数较2017年增长15%;便利店日均销售额从3576元增加至5299元,2018年便利店日均销售额较2017年增长7.4%。 资料来源:公开资料整理

2018版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基本情况分析报告

2018版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基本情况分析报告

序言 本报告针对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基本情况进行深度分析,并对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基本情况主要指标即连锁总店数,门店数,年末从业人员,年末零售营业面积等进行了总结分析。 借助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基本情况整体状况,从全面立体的角度了解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基本情况现状,把握行业前景。本报告借助权威多维度数据分析,客观反映当前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基本情况真实状况,趋势、规律以及发展脉络,相信对了解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基本情况现状具有极高的参考使用价值,亦对商业决策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基本情况分析报告数据来源于中国国家统计局、零售和餐饮连锁企业统计年报。

目录 第一节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基本情况整体现状概况 (1) 第二节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连锁总店数指标分析 (2) 一、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连锁总店数现状统计 (2) 二、全国连锁零售企业连锁总店数总值现状统计 (2) 三、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连锁总店数占全国连锁零售企业连锁总店数总值比重统计 (2) 四、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连锁总店数(2015-2017)统计分析 (3) 五、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连锁总店数(2016-2017)变动分析 (3) 六、全国连锁零售企业连锁总店数总值(2015-2017)统计分析 (4) 七、全国连锁零售企业连锁总店数总值(2016-2017)变动分析 (4) 八、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连锁总店数同全国连锁零售企业连锁总店数总值(2016-2017)变 动对比分析 (5) 第三节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门店数指标分析 (6) 一、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门店数现状统计 (6) 二、全国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总值现状统计分析 (6) 三、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门店数占全国连锁零售企业门店数总值比重统计分析 (6) 四、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门店数(2015-2017)统计分析 (7) 五、全国连锁零售便利店门店数(2016-2017)变动分析 (7)

论1994年-2017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

论1994年-2017年人民币汇率制度演变由于国内经济形势和国际经济环境处于动态的调整过程,因此汇率制度选择是一个中、短期呈现静态、长期呈动态的变化过程。汇率制度是货币比价一系列关系总和,人民币汇率制度只不过是中国经济体制中关于外汇资源配置的一种价格机制,但反映着不同利益主体的利益关系,不仅涉及到国内经济主体之间,而且还涉及到国际经济主体之间的利益关系,演变为一种国际政治关系。 一、人民币汇率制度的改革 1.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从1994年1月1日起,人民币官方汇率与外汇调剂市场汇率并轨,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取消以前官方汇率与调剂汇率并存的制度。企业和个人按规定向银行买卖外汇,银行进入银行间外汇市场进行交易形成市场汇率。中央银行设定一定的汇率浮动范围,并通过调控市场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但是,人民币名义汇率进行了一次性贬值,至1994年年初人民币元/美元下浮8.17人民币元/美元,同时,中行汇买价、中行钞卖价|汇卖价、央行中间价成同等趋势的下降。由于现汇的买入需要支付包装费、运费、保险费等费用,所以中行钞买价略低于中行钞卖价。 2.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 在1997年的东亚金融危机的冲击下,我国为稳定货币不贬值,在多重压力下,最终选定了汇率不贬值,并逐渐演变为事实上的钉住美元的汇率制度。因此,我国货币基本没有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人民币现汇和现钞买卖价保持相对稳定。 2001年我国加入WTO后,对外开放进入了制度性开放阶段,僵化的、事实上的钉住汇率制度也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对外开放和经济发展的需要,在2001年9月31日,现钞买价陡然上升到了819.38,比上个月上升了12.33。因此人民币汇率制度的再次市场化是适应外部环境的必然结果。 3.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形成机制 2005年7月21日,中国人民银行发布《关于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的公告》,宣布自公告起我国开始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这说明人民币汇率不再单一钉住美元,人民币汇率在向更富弹性的方向转变。人民币的升值同时导致现钞和现汇买卖价持续下降,中行的尽管汇率水平在发生积极的变化,但是,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变化并不明显,这说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尚待进一步完善。

2018-2024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2018-2024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前景预测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出版时间]: 2018年11月 [交付形式]: e-mali电子版或特快专递 第一章便利店行业相关概述 1.1便利店相关概述 1.1.1便利店的概念 1.1.2便利店的分类 1.1.3与超市的区别 1.2便利店业态特征 1.2.1距离的便利性 1.2.2即时的便利性 1.2.3时间的便利性 1.2.4服务的便利性 第二章零售及新零售行业发展状况分析 2.1零售和新零售行业概述 2.1.1零售业基本介绍 2.1.2新零售概念阐述 2.1.3新零售特征分析 2.1.4零售与新零售对比 2.2零售行业运行状况 2.2.1行业发展变革 2.2.2行业发展特点 2.2.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2.2.4百强企业零售规模 2.2.5行业发展业态 2.2.6存在问题分析 2.2.7发展方向及建议 2.3新零售行业发展状况 2.3.1新零售的特点

2.3.2技术基础分析 2.3.3发展规模分析 2.3.4发展效益及成本 2.3.5行业发展热点 2.3.6重点细分市场 第三章2016-2017年国际便利店行业发展综况3.1日本便利店行业发展状况 3.1.1便利店销售额 3.1.2便利店普及情况 3.1.3便利店客流量 3.1.4便利店求职倍率 3.1.5市场集中度分析 3.1.6品牌发展状况 3.2美国便利店行业发展状况 3.2.1市场发展现状 3.2.2市场业务分析 3.2.3企业并购案例 3.2.4便利店经营典例 3.3中国台湾便利店行业发展 3.3.1行业发展特点 3.3.2行业发展规模 3.3.3O2O运营模式 第四章2016-2018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发展环境4.1经济环境 4.1.1世界经济发展形势 4.1.2中国宏观经济概况 4.1.3服务业运行状况 4.1.4国内宏观经济展望 4.2社会环境 4.2.1人口结构分析 4.2.2居民收入水平 4.2.3居民消费水平 4.2.4消费市场特征 4.3政策环境 4.3.1零售业供给侧改革 4.3.2零售创新转型意见 4.3.3供应链发展指导意见 4.3.4促进消费升级相关政策 4.3.5内贸流通发展规划 4.3.6居民生活服务规划 4.3.7区域配套扶持政策 第五章2016-2018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发展分析5.12016-2018年便利店市场发展状况 5.1.1市场销售规模

2018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2018年中国零售行业发展分析报告

前言 2016年,我国社会经济保持平稳健康发展,实现了“十三五”良好开局,新发展理念引领经济转型新实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催生创新发展新成效,流通体制改革持续推进,消费市场平稳较快增长。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32316亿元,比上年增长10.4%,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9.6%;消费对经济增长“稳定器”和“压舱石”作用日益增强,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4.6%。 2016年,零售行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取得显著成效,零售法人企业数量快速增长,商品零售额增速缓中趋稳,行业劳动效率小幅提升,网络零售发展更加成熟,质量水平全面提升。下半年以来,大型零售企业销售情况明显好转,实体零售出现结构性回暖迹象,全年便利店、购物中心、超市销售额增长较快。零售行业正在酝酿新一轮变革,互联网技术创新应用活跃,整合全渠道资源,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服务,实体门店数字化程度提高,支付方式更加多元高效,品牌连锁经营快速发展,零售商品结构不断升级。同时,零售行业变革发展仍然面临一系列挑战,商业网点发展不均衡、结构性过剩、配套设施不完善等问题依然存在,零售企业物流成本、租金成本、人工成本上涨压力较大,数据驱动经营决策的发展格局尚未形成,零售市场公平秩序有待进一步优化,传统零售商业模式创新转型亟待加强。

2017年,我国宏观经济形势出现明显好转,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应用更加普遍,居民消费需求深刻变化,催生零售行业新供给新模式。伴随零售业发展的宏观、政策、技术、需求环境持续改善,尤其是《关于推动实体零售创新转型的意见》的出台,为实体零售创新转型指明了方向,营造了良好环境。2017年,零售企业线上线下全方位深入融合、社交化场景化多元消费场景、多业态协同提供一站式聚合服务、供应链体系智能高效等特征将日益明显。 综合来看,2017年零售行业将继续保持平稳较快发展,质量、效益和服务水平将不断提升。 二○一七年六月

我国便利店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Advances in Social Sciences 社会科学前沿, 2020, 9(4), 418-426 Published Online April 2020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0253053.html,/journal/as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a210253053.html,/10.12677/ass.2020.94064 Development Status and Countermeasures of Convenience Stores in China Huyu Shao Institute of Psychology, Shanghai University of Sport, Shanghai Received: Mar. 23rd, 2020; accepted: Apr. 6th, 2020; published: Apr. 13th, 2020 Abstract At present, convenience stores in China, as a new business form, still maintain the momentum of rapid developmen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with the opening of convenience stores abroad, many well-known international convenience store companies have entered our country. Our convenience stores have also ushered in a new stage of development. This has also brought many challenges to domestic convenience stores, but also exposed many problems. Th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onvenience stores is still immature. In this context, how to achieve the stabl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domestic convenience stores, there are many development issues need to study and explore effective countermeasures. Based on the development origin and back-ground of convenience stores, this paper summarize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of convenience stores in China and the advanced experience of famous convenience stores abroad. Through case analysis and situation analysis, and with the help of the data of China’s convenience store devel-opment report in 2018, this paper studies the related problems in the development of conveni-ence stores in China, such as market positioning, commodity selection, location of stores and re-gional differences. Around these problems, som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such as improving service, differentiated marketing, using Internet to help and narrowing regional differences. Keywords Convenience Stores, Management, Development 我国便利店的发展现状与对策建议 邵呼雨 上海体育学院心理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20年3月23日;录用日期:2020年4月6日;发布日期:2020年4月13日

中国政法大学国家奖学金公示名单

附件: 中国政法大学2017—2018学年 国家奖学金获奖名单 法学院(23人) 硕士(9人) 2016级(7人) 金鲁铭王柳于昊文亚雄冯鹏一董亚威吴国邦 2017级(2人) 张佳琪吴希阳 博士(6人) 2016级(5人) 童海浩杨扬周敬敏宋烁戴昕琦 2017级(1人) 陈悦 法学实验班(8人) 2017级(4人) 陈东辉时武涛马鑫鑫李鑫 2018级(4人) 温颂恒孙幸娟李真睿王睿康 民商经济法学院(24人) 硕士(17人) 2016级(8人) 王英州朱溁潘郎峰王佳敏盛盛王佳倡赵若汀赵石诚

2017级(9人) 赵峰邓敏胡翔洲曾晓梅张怀文陈雨萌周征宇韩萍倪淑萍 博士(7人) 2016级(5人) 李丹龙汪源郝俊淇施小雪郁舜 2017级(2人) 黄军王约然 国际法学院(8人) 硕士(5人) 2016级(3人) 刘炜关琳琳胡启良 2017级(2人) 王宏喆杨育晗 博士(3人) 2016级(3人) 祁壮魏求月鲁洋 刑事司法学院(15人) 硕士(10人) 2016级(5人) 刘佳加卫婷毕琳沈奕含马龙 2017级(5人) 孙振宇蓝子良赵常成王逍奕相羽 博士(5人) 2016级(2人)

兰哲郭笑 2017级(3人) 谢澍邵俊吴尚聪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9人)硕士(6人) 2016级(4人) 宿金梦常冰秦兆凯黄棣 2017级(1人) 胡冲 MPA(1人) 2017级(1人) 冯子恺 博士(3人) 2016级(3人) 何炜王法强李益斌 商学院(8人) 硕士(3人) 2016级(2人) 宋金国李天驰 2017级(1人) 王振齐 博士(1人) 2016级(1人) 魏家齐 MBA(4人)

人民币汇率走势分析

问题: 调查一月内人民币汇率变化,分析人民币短期汇率走势及其影响。学习者提交一 份一月内汇率变化数据表(限任一自然月),并三言两语概括汇率走势。 首先,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内容来看,中央政府把20178经济工作的重点放在让住房回归居住功能,及如何防范金融风险上。而要做到这两点 一是要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转型,由投机炒作为主导的住房市场转型为以消费为主导的住房市场。对此,尽管政府职能部门一直在说,要鼓励居民的住房消费,但是对2016年房地产市场热点城市来说,如果不挤出房地产泡沫,不让房价下跌,而要保持房价稳定,要想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转型或回归到居住功能简直是天方夜谭,根本就不可能。而让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转型,让房价下跌必然会在短期内冲击2018年GDP增长。根据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精神,预计中央政府可能会放弃既定的经济增长目标,让GDP增长目标在6.5%以下,长痛不短痛。如果这样房地产化经济将会调整,而房地产化经济短期调整必然会对GDP的增长带来冲击,而这种短期冲击也会对人民币汇率产生较大的影响,人民币的贬值预期有可能在这过程中得以强化。 二是中央政府要防范金融体系的系统性风险,金融市场的去杠杆可能是2018年货币政策的主要倾向。对此,尽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2018年仍然保持货币政策的稳健性,但是这种稳健性与2017年货币政策相比,会处于偏紧的态势。在这种偏紧的货币政策下,有些资产泡沫可能会引爆。如果这种情况发生,人民币汇率同样可能处于贬值的劣势地位。 三是当前中国防范金融风险的底线思维,尽管可以让中国货币政策当局及政府成为金融市场的主动监管者及参与者,可缓解金融市场所面对危机。但是这样做也可能让整个金融市场的道德风险充斥,逆向选择泛滥。在这种情况下,金融机构及市场投资者更是会进行更多更高风险投资,肆意扩张信用,因为他们知道如果市场出现问题或发生危机,政府会来保底。在这种情况下,中国金融体系的风险更是累积增多而是减少。这既不利于降低中国金融市场风险,也使得去杠杆的效果更差。从

农历新年前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及形势分析

农历新年前后的人民币汇率走势回顾及形势分析 横华国际研究部 2017.02.08 继上一份报告已经过去了两周的时间,这两周里最重要的事莫过于农历新年,在这里给大家拜个晚年,祝各位身体健康、财源广进、心想事成。农历新年国内放长假,金融市场也不例外,但离岸人民币市场这两周可没闲着,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回顾一下过去两周人民币的走势吧。 过去两周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的汇率走了一个小幅过山车,到2月3号又回到了前期低位6.80水平,这已经是过去一个月以来美元兑离岸人民币第三次跌破6.80水平了(图1)。相较而言在岸人民币汇率的走势则平稳地多,期间美元兑在岸人民币汇率基本处于 6.85~6.90区间,农历新年假期回来也仅仅是兑美元小幅走强,整体上走势也弱于离岸人民币。 图1:美元兑离岸/在岸人民币汇率对比(资料来源:Bloomberg ) 6.75 6.86.856.96.957USD/CNH USD/CNY

同期的香港银行同业人民币隔夜拆息利率(CNH ON HIBOR )(图2)则相当平淡,始终处于5%以内的水平,流动性一直维持在正常水平。 图2:香港银行同业人民币隔夜拆息利率与离岸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对比 (资料来源:Bloomberg ) 相较之下美元指数(图3)的波动则大得多,自2017年1月初上升至103的高位后,一路震荡下跌,截至2017年2月3日已经跌破前期的支撑位100关口,从技术角度看似乎“破位”了,上一次美元指数在100以下的水平已经是3个月前,2016年11月的事了。 6.65 6.76.756.86.856.96.9570 10203040506070CNH ON HIBOR%USD/CNH (右轴)

最新近十年人民币汇率改革资料

近十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影响 2014级财务管理6班樊聪慧201442206 2017/3/26

精品文档 近十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影响 汇率变化对经济各方面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最为主要的汇率对于贸易收支、价格水平、资本移动、外汇储备、财政税收、收入分配以及对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关系。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指在国民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中,人民币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的需要而不断调整人民币与其他货币比价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变更的过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在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以2005年7月作为中国汇改的元年,人民币市场化进程的开启在十年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从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汇改,不再单一盯住美元,也正式拉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道路的序幕。短短三年时间内,即期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8.11飙升到6.84,升值幅度接近20%。2006年1月,央行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改进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从汇改的表述上来看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质上则是人民币汇率只能在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这个幅度会慢慢放开,但只要还存在着中间价和浮动区间,就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浮动汇率。汇率政策还是以管控为主,离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基于市场供求的汇率形成机制尚存距离。 2.第二个阶段是从2008年8月到2010年7月。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局面到2008年金融危机就中断了,在这个周期内人民币实际上又回到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图中可以发现曲线开始横向移动,而人民币对欧元在持续贬值,因此人民币指数反映的情况是下跌的,幅度在2%左右。

2017年人民币汇率方向展望

2017年人民币汇率方向展望2015年811汇改以来,人民币汇率持续下跌,至2016年底,人民币汇率已由汇改前的6.116跌至6.95。2017年初,人民币汇率又出现大幅波动。 2017年1月4日,离岸人民币兑美元大涨700点,连续升破多个关口。1月5日,离岸人民币维持涨势,离岸人民币对美元一度涨破6.87关口,最高达到6.8648,较4日低点涨幅超过900个基点。 展望2017年,人民币汇率将如何变化? 2017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情景分析 展望2017年,人民币汇率将继续较大程度受美元走势影响,而美元走势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美国经济复苏进程,因此,在考虑美国经济复苏进程的情况下,笔者认为,2017年人民币汇率走势有三种可能: 情景一:美国经济强劲复苏 如果美国经济超预期强劲复苏,对中国的有利因素在于,中国对美国出口将扩大,贸易顺差也将扩大,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创造良好的外围环境,缓解国内经济压力,进而缓解人民币贬值压力。不利因素在于,美联储加息步伐将会加快,中美息差扩大,短期资本外流可能继续承压。因此,人民币汇率的总体表现可能为,先下跌后上升,外储规模也可能是先下降后上升。

情景二:美国经济温和复苏 如果美国经济符合预期温和复苏,考虑到当前汇率已部分反映了这一预期,因此人民币汇率下跌空间存在,但较为有限,极限跌幅空间可能不会超过5%。待中国经济企稳回升后,贬值压力将消除。 情景三:美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 如果美国经济复苏不及预期,此种情景对中国最为有利, 一方面,美联储加息速度将会放缓。考虑到当前人民币汇率存在一定的“超调”,人民币汇率也将一定程度反弹,短期内资本将重新实现净流入,外汇储备小幅回升; 另一方面,为中国经济企稳回升赢得了时间,待中国经济确认底部回升之后,人民币在长期内将重拾升值趋势。因此,在此种情景下,无论是在短期内还是中长期内,人民币汇率大概率处于走强趋势,外汇储备也将持续增加。 因此,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不论哪种情景,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都相对有限。考虑到与811汇改前相比,人民币汇率已经跌幅较大,较为充分的释放了贬值预期,未来人民币跌幅空间并不大。只要中国经济自身能够完成触底过程,人民币贬值压力也将不复存在。 特朗普政策对人民币汇率的影响分析

近十年人民币汇率改革

近十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影响 2017/3/26

近十年人民币汇率改革及其影响 汇率变化对经济各方面产生的作用和影响是不同的,其中最为主要的汇率对于贸易收支、价格水平、资本移动、外汇储备、财政税收、收入分配以及对于国际经济关系的关系。 人民币汇率改革是指在国民经济的不同发展时期中,人民币为适应国民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的需要而不断调整人民币与其他货币比价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变更的过程。改革的主要内容是:人民币汇率不在盯住单一美元,而是选择若干种主要货币,赋予相应的权重,组成一个货币篮子。同时,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计算人民币多边汇率指数的变化,维护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但参考一篮子不等于盯住一篮子货币,它还需要将市场供求关系作为另一重要依据,据此形成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 以2005年7月作为中国汇改的元年,人民币市场化进程的开启在十年间大致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 1.第一个阶段是从2005年7月到2008年7月。2005年7月21日央行宣布汇改,不再单一盯住美元,也正式拉开人民币汇率市场化道路的序幕。短短三年时间内,即期外汇市场美元对人民币汇率从飙升到,升值幅度接近20%。2006年1月,央行引入询价交易方式和做市商制度,改进了人民币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从汇改的表述上来看是“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实质上则是人民币汇率只能在中间价上下一定幅度内浮动,这个幅度会慢慢放开,但只要还存在着中间价和浮动区间,就不算是真正意义上的浮动汇率。汇率政策还是以管控为主,离真正的浮动汇率制度和基于市场供求的汇率形成机制尚存距离。 2.第二个阶段是从2008年8月到2010年7月。人民币持续升值的局面到2008年金融危机就中断了,在这个周期内人民币实际上又回到了盯住美元的汇率制度,从美元对人民币汇率的图中可以发现曲线开始横向移动,而人民币对欧元在持续贬值,因此人民币指数反映的情况是下跌的,幅度在2%左右。这段期间人民币市场化进程似乎暂停了,又回到了2005年汇改之前盯住美元的状态。 3.第三个阶段是从2010年8月至今。金融危机风波稳定之后,人民币又重启了汇改进程,其间扩大了人民币对非美元国际货币的直接交易,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单日价格浮动幅度也从%扩大至1%,后来又扩大至2%。从2012年4月后,人民币离岸市场得到较快发展,从2012年下半年开始人民币对美元在岸汇率与离岸汇率价差变大。这个

人民币汇率变动及趋势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0253053.html, 人民币汇率变动及趋势分析 作者:杨欣胡增芳 来源:《安徽商贸职业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01期 摘要:自改革开放以来,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了5个时期的改革,才逐渐形成了目前的 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状况、国际收支状况、货币国际化程度、政治因素、财政政策等。从长期看,人民币汇率基础比较稳定,国际地位将进一步提升,将保持长期稳定并有一定的升值空间;从短期看,尽管受国际因素干扰,有升值或贬值的压力,但人民币汇率整体保持稳定,可能略有小幅波动。 关键词:人民币汇率;变动;历史;因素;趋势 中图分类号:F83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9255(2017)01-0029-04 近几年来,随着我国经济对外开放程度的加深,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大贸易国。人民币国际化步伐进一步加快,人民币汇率的市场化、国际化程度也越来越高。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连续10年较大幅度升值后又持续3年贬值。2016年10月1日起,人民币正式加入特别提款权(SDR)货币篮子,成为继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后的第五种世界储备货币。这一系列事件,将人们的视线再次聚焦到人民币汇率问题,也产生了“人民币汇率被高估”和“人民币汇率被低估”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笔者以为:首先必须从历史的角度来分析人民币汇率的变动,然后应进一步分析影响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因素,最后结合当前国内、国际现状和未来各影响因素的变化,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才能作出合理的判断。 一、人民币汇率变动的历史分析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大致经历了5个时期。 (一)1981-1984年,由单一汇率制到双重汇率制改革 1980年之前,我国长期实行单一汇率制。1981年起为加强经济核算并适应外贸体制改革的需要,国务院决定实行两种汇价制度:继续保留官方牌价作为非贸易外汇结算价,另外制定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即所谓的“双重汇率制”或“汇率双轨制”。1981年1月到1984年12月四年间,我国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为1美元兑换2.80元人民币;官方公布 的外汇牌价为1美元兑换1.50元人民币。80年代初期,随着美元的大幅升值,我国也相应调低了人民币官方外汇牌价。到1984年底,人民币官方外汇牌价己调至1美元兑换2.7963元人民币,与贸易外汇内部结算价基本持平。 (二)1985-1990年,实行新双轨制汇率制度

2019中国便利店发展报告-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19.5-35页

2019年中国便利店 发展报告 2019年5月

王洪涛毛健

前言 毕马威通过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合作,对全国范围内的便利店企业状况以及市场未来趋势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探究中国便利店行业的发展现状并展望未来的成功之道。 我们对84家便利店企业(含石油系)进行了定量调研,对包括销售表现、运营成本、关键指标、数字化发展以及资本合作等方面做了量化分析。同时,我们对毕马威在往年业务中积累的文献、案例以及市场数据等信息进行了相关话题的整理与总结,旨在更加全面,更加深入地掌握中国便利店行业的当前情况和未来发展的关注点。 毕马威与中国连锁经营协会 共同探究中国便利店的未来成功之道 调研样本企业年销售额分布 (元人民币) 调研样本企业门店数量分布 (家)

目录 01 13 一 二 现状综述 趋势展望

2018年中国便利店行业呈现出九大发展现状 2018年中国便利店实现销售额2,264亿元,门店数量达到12万家,行业增速达到19% 便利店商品结构进一步优化,自有品牌占比有所提高 门店运营成本保持高位,人才投入成为主要关注点单店日均销售额接近5,300元人民 币,较去年同期增长约7% 便利店加盟体系在逐步改善,加盟店 比例达到46%,头部标杆企业示范 作用明显 资本合作潜力巨大,但行业心态趋于 理性 盈利能力略有改善,但运营能力和供 应链效率仍需加强 政策形势整体趋好,政策细则有待 优化 数字化转型和会员管理体系积极推进 01 04 0702 05 08 03 06 09

2018年中国便利店实现销售额2,264亿元, 门店数量达到12万家,行业增速达到19% 中国便利店行业销售额 (亿元人民币) 中国便利店门店数量 (万家) 01 信息来源:2018年CCFA 便利店调研

1981-2017人民币市场汇率(年平均汇价)(美元、日元、港币)

1981-2017年人民币市场汇率(年平均汇价) 单位:人民币元 1981 170.50 0.77 30.41 1982 189.25 0.76 31.15 1983 197.57 0.83 27.36 1984 232.70 0.98 29.71 1985 293.67 1.25 37.57 1986 345.28 2.07 44.22 1987 372.21 2.58 47.74 1988 372.21 2.91 47.70 1989 376.51 2.74 48.28 1990 478.32 3.32 61.39 1991 532.33 3.96 68.45 1992 551.46 4.36 71.24 1993 576.20 5.20 74.41 1994 861.87 8.44 111.53 1995 835.10 8.92 107.96 1996 831.42 7.64 107.51 1997 828.98 6.86 107.09 1998 827.91 6.35 106.88 1999 827.83 7.29 106.66 2000 827.84 7.69 106.18 2001 827.70 6.81 106.08 2002 827.70 800.58 6.62 106.07 2003 827.70 936.13 7.15 106.24 2004 827.68 1029.00 7.66 106.23 2005 819.17 1019.53 7.45 105.30 2006 797.18 1001.90 6.86 102.62 2007 760.40 1041.75 6.46 97.46 1522.13 2008 694.51 1022.27 6.74 89.19 1286.64 2009 683.1 952.7 7.30 88.12 1071.97 2010 676.95 897.25 7.73 87.13 1045.72 2011 645.88 900.11 8.11 82.97 1036.39 2012 631.25 810.67 7.90 81.38 1000.12 2013 619.32 822.19 6.33 79.85 967.93 2014 614.28 816.51 5.82 79.22 1012.91 2015 622.84 691.41 5.15 80.34 953.44 2016 664.23 734.26 6.12 85.58 898.55 2017 675.18 763.03 6.02 86.64 869.88

2017-2018学年度中国政法大学研究生国家奖学金公示名单

中国政法大学2017—2018学年 国家奖学金获奖名单 法学院(23人) 硕士(9人) 2016级(7人) 金鲁铭王柳于昊文亚雄冯鹏一董亚威吴国邦 2017级(2人) 张佳琪吴希阳 博士(6人) 2016级(5人) 童海浩杨扬周敬敏宋烁戴昕琦 2017级(1人) 陈悦 法学实验班(8人) 2017级(4人) 陈东辉时武涛马鑫鑫李鑫 2018级(4人) 温颂恒孙幸娟李真睿王睿康 民商经济法学院(24人) 硕士(17人) 2016级(8人) 王英州朱溁潘郎峰王佳敏盛盛王佳倡赵若汀赵石诚 2017级(9人)

赵峰邓敏胡翔洲曾晓梅张怀文陈雨萌周征宇韩萍倪淑萍 博士(7人) 2016级(5人) 李丹龙汪源郝俊淇施小雪郁舜 2017级(2人) 黄军王约然 国际法学院(8人) 硕士(5人) 2016级(3人) 刘炜关琳琳胡启良 2017级(2人) 王宏喆杨育晗 博士(3人) 2016级(3人) 祁壮魏求月鲁洋 刑事司法学院(15人) 硕士(10人) 2016级(5人) 刘佳加卫婷毕琳沈奕含马龙 2017级(5人) 孙振宇蓝子良赵常成王逍奕相羽 博士(5人) 2016级(2人) 兰哲郭笑

2017级(3人) 谢澍邵俊吴尚聪 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9人)硕士(6人) 2016级(4人) 宿金梦常冰秦兆凯黄棣 2017级(1人) 胡冲 MPA(1人) 2017级(1人) 冯子恺 博士(3人) 2016级(3人) 何炜王法强李益斌 商学院(8人) 硕士(3人) 2016级(2人) 宋金国李天驰 2017级(1人) 王振齐 博士(1人) 2016级(1人) 魏家齐 MBA(4人) 2017级(4人)

重庆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公示名单

重庆大学2017年硕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公示名单 序号学生姓名性别民族基层单位专业 1 王玮女土家族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2 卢佳尉男汉族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 3 陈抒妤女汉族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应用经济学 4 罗丽女汉族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5 王烽权男汉族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6 张小漫女汉族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7 刘丹女汉族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8 姚媛女汉族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 9 朱安明女汉族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管理科学与工程 10 张明妮女汉族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11 廖芮女土家族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12 姚珍珍女汉族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工商管理 13 韩层女汉光电工程学院光学工程 14 朱相宜男汉光电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 15 魏靖男汉光电工程学院光学工程 16 胡发飞女汉光电工程学院仪器科学与技术 17 刘雷光男汉光电工程学院光学工程 18 李文杰男汉光电工程学院光学工程 19 郝迥越男汉光电工程学院光学工程

20 张莹莹女汉光电工程学院仪器仪表工程 21 宛楠男汉光电工程学院仪器仪表工程 22 胡琳彬男汉族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 23 吴刚娥女汉族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4 曹宇男汉族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5 范泽宇男汉族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6 许卿云女汉族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7 胡周男汉族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8 肖杰男汉族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 29 吴法霖男汉族动力工程学院动力工程 30 汪统岳男汉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 31 王卓男汉建筑城规学院城乡规划学 32 陈启泉男汉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硕士 33 查红叶女汉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硕士 34 靳泓男汉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硕士 35 李享男汉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硕士 36 何世林男汉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 37 尹泺枫男汉建筑城规学院城乡规划学 38 李铭玥女汉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学 39 刘玮璠女汉建筑城规学院建筑学硕士 40 何纯夫男汉建筑城规学院城市规划硕士 41 梁斐斐女汉建筑城规学院风景园林硕士

中国历年人民币汇率统计

中国历年人民币汇率统计 中国历年人民币汇率统计(1985-2009)(年平均价) 单位:人民币元 年份100美 元 100日 元 100港 元 100欧 元 1985 293.6 6 1.245 7 37.57 1986 345.2 8 2.069 4 44.22 1987 372.2 1 2.579 9 47.74 1988 372.2 1 2.908 2 47.70 1989 376.5 1 2.736 48.28 1990 478.3 2 3.323 3 61.39 1991 532.3 3 3.960 2 68.45 1992 551.4 6 4.360 8 71.24 1993 576.2 5.202 74.41 1994 861.8 7 8.437 111.5 3 1995 835.1 8.922 5 107.9 6 1996 831.4 2 7.635 2 107.5 1 1997 828.9 8 6.860 107.0 9 1998 827.9 1 6.348 8 106.8 8 1999 827.8 3 7.293 2 106.6 6 2000 827.8 4 7.686 4 106.1 8 2001 827.7 6.807 5 106.0 8 2002 827.7 6.623 7 106.0 7 800.5 8 2003 827.7 7.146 6 106.2 4 936.1 3

2004 827.6 8 7.655 2 106.2 3 1029. 00 2005 819.1 7 7.448 4 105.3 1019. 53 2006 797.1 8 6.857 102.6 2 1001. 90 2007 760.4 6.463 2 97.46 1041. 75 2008 694.5 1 6.742 7 89.19 1022. 27 2009 683.1 7.298 6 88.12 952.7 注:欧元自2002年开始进入市场流通。摘编自《中国统计年鉴20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