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郑植仁,姚凤凤。 讲义。

光学

郑植仁姚凤凤

《光学》教材提纲挈领、深入浅出地

讲述了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

《光学习题课教程》是与《光学》教材配套的光学习题课教材,简明地介绍了光学的基本概念和公式,透彻地讲述了光学问题的基本类型和基本解题方法。给出了《光学》习题的解答以及模拟试题的解答。

人类认识世界的目的归根到底是为了适应世界、进而改造世界,因此学习任何一门知识都应当做到既明白道理又能够解决问题,也就是既要学懂弄通所学知识的基本概念,又要掌握运用基本原理解决相关问题的基本方法。

参考书:

(1)《光学》赵凯华、钟锡华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2)《光学》,E. 赫克特等著,

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3)《光学》,潘笃武等编著,

复旦大学出版社出版(4)《光学》,蔡履中等编著,

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5)《现代光学基础》钟锡华编,

北京大学出版社

学好光学课的重要意义?当今科研前沿的热门学科

?光学学科是我校的国家重点学科和博士点?光学课程是光学方面课程的基础启蒙课程如:光学,激光原理与技术,量子光学,信息学光纤光学,集成光学,光谱学,光子开关术全息光存储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原理,非性光学晶体光学,原子光学,光电信号检测技术等

光学课的特点

内容新:中学学得不多,光学发展很快,新内容不断涌现

分支多:几何光学,干涉,衍射,偏振,光与物质的相互作用

公式多:大约有200多个公式

课程编排特点:

重点是物理光学部分(干涉,衍射,偏振)

如何学好光学课程

?课前预习

?按时听课

?及时复习

?独立完成作业

?主动答疑

课程安排?光学理论授课

?光学习题课

?观看光学实验演示

绪论

一、光学发展的概况

人类感官感觉外部世界的总信息量中有90%以上通过眼睛接收

光学是一门古老的学科,又是一门新兴的年青学科

激光器诞生后,光学开始了迅猛发展,成为科研前沿极为活跃的学科

五个时期

一、萌芽时期

公元前500年 ̄公元1500年

经历大约2000年

面镜、眼镜和幻灯等光学元件

已相继出现

二、几何光学时期

1500 ̄1800,大约300年

1、建立了光的反射定律和折射定律,

奠定了几何光学的基础

2、研制出了望远镜和显微镜等光学仪器

3、牛顿为代表的微粒说占据了统治地位

4、其对折射定律的解释是错误的

三、波动光学时期

1800 ̄1900,近100年

1、杨氏利用实验成功地解释了光的干涉象

2、惠更斯-菲涅耳原理成功地解释了光的

衍射现象

3、菲涅耳公式成功地解释了光的偏振现象

4、麦克斯韦的电磁理论证明光是电磁波

5、傅科的实验证实光在水中传播的速度小

于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6、波动光学的理论体系已经形成,光的波

动说战胜了光的微粒说

四、量子光学时期

1900 ̄1950,近50年

1、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说,成功地解释了黑体辐射问题

2、爱因斯坦提出了光子假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问题

3、光的某些行为象经典的“波动”

4、另一些行为却象经典的“粒子”

5、光是一种几率波,又具有可分割性,光具有“波粒二象性”

五、现代光学时期

从1950年至今

1、全息术、光学传递函数和激光的问世

是经典光学向现代光学过渡的标志2、光学焕发了青春,以空前的规模和速度

飞速发展

1)智能光学仪器

2)全息术

3)光纤通信

4)光计算机

5)激光光谱学的实验方法等等

第1章几何光学

1.1几何光学的基本规律

1. 几何光学三定律

2. 全反射临界角

3. 光的可逆性原理

4. 三棱镜的最小偏向角

1. 几何光学三定律

1)光的直线传播定律:光在均匀介质里沿直线传播。

2)光的反射和折射定律:反射线与折射线都在入射面内注意:(1)称为介质的绝对折射率

(2)折射率较大的介质称为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介质称为光疏介质

(3)适用条件:反射和折射面积远大于光波长时上述定律才成立

1'1i i =2211sin sin i n i n =21n n ;

2. 全反射临界角)/(sin 121

n n i c ?=3.光的可逆性原理:

当光线的方向反转时,它将逆着同一路径传播,称为光的可逆性原理。

4.三棱镜的最小偏向角

(1)棱镜:由透明介质做成的棱柱体称为棱镜

(2)三棱镜:截面呈三角形的棱镜称作三棱镜

(3)主截面:与棱边垂直的平面称作棱镜的主截面

(4)偏向角δ

哈尔滨工业大学《代数与几何》期末试题和答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代数与几何》期末试题 (此卷满分50分) 注:本试卷中()R A 、'A 、* A 分别表示A 的秩,A 的转置矩阵、A 的伴随矩阵;E 表示单位矩阵.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若4阶方阵A 的特征值为0,1,2,3,且A 与B 相似,则行列式2||+=B E . 2.过点(1,2,3)-,垂直于直线 456 x y z ==且平行于平面789100x y z +++=的直线方程为 . 3.设123,,ααα是3维欧氏空间的标准正交基,则模12322-+=ααα . 4.若A 为4阶方阵,且R (A )=3,则方程组0*=A X 的基础解系含 个线性无 关的解向量. 5.yOz 坐标面上的抛物线20z y x ?=?=? 绕y 轴旋转一周,所生成的旋转曲面的方程为 .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设A 是n m ?矩阵,则线性方程组AX =b 有解的充分条件是 【 】 (A )()R m =A ; (B )A 的行向量组线性相关; (C )()R n =A ; (D )A 的列向量组线性相关. 2.二次型222 123123121323,,)f x x x tx tx tx x x x x x x =+++++(正定的充要条件为 【 】 (A )1t >; (B )0t >; (C )1t >-; (D )1 2 t > . 3.设462414, 26,41.848?????? ? ? ?=== ? ? ??????? A B C 则A 与B 【 】 (A )A 与C 相似且合同; (B )A 与B 相似且合同; (C )B 与C 相似且合同; (D )B 与C 相似但不合同. 4.设,αβ是4维非零列向量,T A E =+αβ,则在A 的特征值中,至少有 【 】 (A )1个1; ( B )2个1; ( C )3个1; ( D )4个1. 5.设1234,,,αααα是3维向量,则下列命题正确的为 【 】 (A )如果12,αα线性相关,34,αα线性相关,则1324,αααα++线性相关;

科学技术发展史心得体会(哈工大)

《科学技术发展史》课程心得 在开课之前,我以为《科学技术发展史》这门课的大概只会讲一些历史上的发明创造之类的内容。当时对科学技术并没有明确的概念,更没有把它和哲学联系起来。一直觉得科学技术是工科生学习研究的东西,而哲学一类是文科类的。而当我上了《科学技术发展史》第一节课时,老师却是从古希腊哲学开始讲起。当时就更加迷惑,这门课到底是要讲什么,而科学技术和哲学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呢?通过上课以及课后上网阅读更多的资料,我渐渐了解了古希腊哲学与科学的联系以及对科学的影响等等。 在课堂上,老师向我们灌输了一个观念,总结起来,哲学就是爱智慧。哲学所研究的内容,其中一方面是人与自身所存在的世界之间的关系。人类都有好奇心,尤其是对周围事物缺少了解的时候,古希腊人为了能更好的生存,也必然会对周遭的事物产生疑问。对于这些疑问,当时的古希腊人并没有进行逻辑推理,但也会开始思考这些问题的答案。那时候人类的知识有限,当哲学渐渐产生,也是众说纷纭的状态,并不能像现在这样各门学科都有自己的知识体系并且分门别类十分有条理。当时的古希腊哲学出现了一些学派,像我们课堂上讲过的毕达哥拉斯、柏拉图、亚里士多德都是各个学派的创始人。毕达哥拉斯认为无论是物质世界还是精神世界,一切都离不开数。他把数学看得十分重要,甚至想要用数来解释一切。我也是第一次知道原来勾股定理是毕达哥拉斯发现的,毕达哥拉斯所做的一切对之后的数学发展应该做出了很大的贡献。柏拉图也对数学有着自己独特的看法,他认为数学是独立于现实世界的一个独立的存在,是永恒的不依赖于其他的。不只是数学,柏拉图认为我们所能够理解和认知的东西都是固定不变的,我们不能真正认识那些在变换的事物。而亚里士多德研究的方面非常广泛,对于他的研究方面这里就不予赘述。说了这么多古希腊哲学方面的话题,我认为古希腊哲学起源于古希腊人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和疑问,而科学技术发展的历程是人类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过程,这样就发现了哲学和科学技术的一点关联。总之,古希腊哲学家们对自然的探究,为近代科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通过了解到以上这些内容,我认为是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思考解决问题的态度推动了哲学和科学的产生和发展。如果只是拘泥于书本的知识,没有独立思考的能力,那最多只是能将课本的涉及的东西读懂,而不能做到融会贯通,没有

哈尔滨工业大学材料力学期末考试试题(A卷)

哈工大2002年春季学期 一、单选或多选题(每小题3分,共8小题24 分) 1. 图中应力圆a 、b 、c 表示的应力状态分别为 A 二向应力状态、纯剪切应力状态、三向应力状态; B 单向拉应力状态、单向压应力状态、三向应力状态; C 单向压应力状态、纯剪切应力状态、单向拉应力状态; D 单向拉应力状态、单向压应力状态、纯剪切应力状态。 正确答案是 2.一点的应力状态如右图所示,则其主应力1σ、2σ、 3σ分别为 A 30MPa 、100 MPa 、50 MPa B 50 MPa 、30MPa 、 -50MPa C 50 MPa 、0、-50MPa D -50 MPa 、30MPa 、50MPa 正确答案是 3.下面有关强度理论知识的几个论述,正确的是 。 A 需模拟实际应力状态逐一进行试验,确定极限应力; B 无需进行试验,只需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说; C 需要进行某些简单试验,无需关于材料破坏原因的假说; D 假设材料破坏的共同原因。同时,需要简单试验结果。

4.对于图示的应力状态,若测出x 、y 方向的线应变x ε、 y ε,可以确定的材料弹性常有: A 弹性模量E 、横向变形系数ν; B 弹性模量E 、剪切弹性模量G ; C 剪切弹性模量G 、横向变形系数ν; D 弹性模量 E 、横向变形系数ν、剪切弹性模量G 。 正确答案是 5.关于斜弯曲变形的下述说法,正确的是 。 A 是在两个相互垂直平面内平面弯曲的组合变形; B 中性轴过横截面的形心; C 挠曲线在载荷作用面内; D 挠曲线不在载荷作用面内。 6.对莫尔积分 dx EI x M x M l ?=?)()(的下述讨论,正确的是 。 A 只适用于弯曲变形; B 等式两端具有不相同的量纲; C 对于基本变形、组合变形均适用; D 只适用于直杆。 7.压杆临界力的大小, A 与压杆所承受的轴向压力大小有关; B 与压杆的柔度大小有关; C 与压杆所承受的轴向压力大小无关; D 与压杆的柔度大小无关。 正确答案是 8. 长为l 、横截面面积为A 的匀质等截面杆,两端分别受1F 和2F 力作用(1F <2F ) ,杆内 应力沿杆长的变化关系(不计摩擦)是 。 A x l A F F d 212+= σ; B x l A F F d 212 -=σ; C A F F d 12 -=σ; D A F F d 12 +=σ

参观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史馆有感

参观哈尔滨工业大学校史馆有感 满怀着憧憬与激情,我们xxxxxxx班级,12月20日上午参观了哈工大校史馆,参观之前我们在门口沧桑的台阶,照下了最美的景观,哈工大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踏进门的一瞬间,我感受到了一座高等学府最智慧结晶的伟大。接受哈工大历史传统教育,接受精神洗礼。同学们在校史馆老师引导下井然有序进入校史馆,同学们簇拥在讲解老师的周围,聚精会神地聆听着哈工大的发展历程,仿佛置身于历史的长河,与前辈学长们共同书写着哈工大近百年的沧桑与辉煌。遇到展板上的精彩内容,或者珍贵的实物档案资料,好多同学还拿出手机拍照,希望参观结束后能够随时翻阅,有同学说要把拍摄的资料发给家长,与家里人共同了解哈工大的历史,品味哈工大的文化。各个展厅按时间顺序排布,共6个展馆两层楼,分工大历史展区,优秀校友展区,一线科技成果展区等。同学们从第一个展厅开始参观,学校从建立经过发展一直到达今天取得辉煌成就所经历的诸多波折历历在目:历代校长不变的严谨务实的精神、国家领导人邓小平对工大发展方向的指导、哈工大师生当年参加抗日活动的史料、从哈尔滨中俄工业学校一步步发展到今天哈工大的历史进程表、荟萃着两院院士和共和国将军的巨幅展板,哈工大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目标的提出、学校最新的科研成果展板上详细的资料,展台上精确的比例模型,还有展柜中保存完好的见证工大历史的物品,甚至是那些伟大的前辈用过的物品,一只眼眼镜,一封信,一张张的荣誉证书,一段段文字,一幅幅照片,一件件实物,都给同学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学们都表示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和激励,并以作为一个工大人而自豪。通过学习校史,同学们增进了对哈工大历史与传统的了解,让新同学们感受到哈工大的历史和精神,珍惜在哈工大学习的时光,更加明确自己肩负的责任,用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精神鞭策自己,发扬爱国奉献的精神,为国家、民族作出哈工大人应有的贡献。校史馆将哈工大在风雨里成长的历程一一呈现,每一个成就、每一次获

哈尔滨工业大学结构力学期末试卷及答案

哈工大 2003 年春季学期 结构力学试卷 一.是非题(将判断结果填入括弧:以O 表示正确,X 表示错误)(本大题分3小题,共7分) 1.(本小题 3分)图a. b 所示三铰拱的支座反力相同。( ) (a ) (b) 2.(本小题 2分)图示结构中的反力H =-M /L 。( ) 3.(本小题 2分)力矩分配法中的分配系数 ,传递系数与外界因素(荷栽,温度变化等)有关。 ( ) 二.选择题(将选中答案的字母填入括弧内, 本大题分 3小题,共9分) 1. (本小题 4分) 连续梁和M 图如图所示,则支座B 的竖向反力F By 是: A. 1.21(↑) B.5.07( ↑) C.11.07(↓) D.17.07(↑)。 ( ) 2 (本小题 3分) 在位移法中,将铰接端的角位移,滑动支撑端的线位移作为基本未知量: A,绝对不可; B.一定条件下可以; C.可以,但不必; D.必须。 ( ) 3 (本小题 2分) 图示体系为: A. 几何不变无多余约束 B. 几何不变有多余约束 C. 几何常变 D. 几何瞬变 三.填充题(将答案写在空格内)(本大题分2小题,共9分) 1.(本小题 4分)图示刚架支座反力F By = , C 截面的弯矩M C = ,剪力F Q C = 2.(本小题 5分) 虚功原理应用条件是:力系满足 条件;位移是 的。 四(本大题 4分)对图示体系作几何组成分析 q 20 kN 15.85

五(本大题7分)用力法计算图示梁,取支座D的竖向链杆为多余约束,代以方向向上的多余力X1,求得δ11=l3/(EI),Δ1P= -ql4/(24EI),求作其M图。 六(本大题7分)求图示桁架杆件a,b的内力 七(本大题8分)已知图示结构的M图, 作F Q , F N图。八(本大题10分)作图示结构F Q B左,M F的影响线。 九(本大题12分)用力矩分配法计算并作图示对称结构的M图。已知:q=40 kN/m各杆EI相同。 十(本大题13分)用位移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M图,横梁为无穷刚梁EI→∞,两柱刚度均为EI。 十一(本大题13分)用力法计算并作图示结构的M 图。 q M (kN·m) F P=1 h h h A 3 m 3 m 7

最新哈工大考研心得体会分享

哈工大考研心得体会分享 考研是教育主管部门和招生机构为选拔研究生而组织的相关考试的总称,由国家考试主管部门和招生单位组织的初试和复试组成。这里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考研心得体会,供大家参考。 考研心得体会1 我觉得考研是个自己为自己战斗的过程。到现在为止,我就只经历过两个对我的人生有很大影响的考试:高考、考研。高考给我的感觉就好像是全世界都要你学,你周边的同学、老师、家长,每一个人都在为你高考能取的好成绩而帮助你,鼓励你;在高考时,你所要做的就是一心一意的准备考试,其他的都不用管!而到了考研,我觉得很多事情需要你自己去争取,要你自己做决定,你的免修需要自己争取,你的师兄,老师需要你自己去找,你学习的教室也需要自己去找,你要自己决定学什么,怎么学,在哪学,这一次不像高考,没有模拟考试,没有老师同学给你压力,有的只是自己心中想考上研究生的强烈渴望。 考研也让我认识到关心你的人其实并没有几个!大学里的同学关系本就松散,我选择考研之后,与周围同学接触就更少了,每天早出晚归的,反倒跟自习室的同学有更多交流,因为平时都呆在自习室了,只有在下午洗澡和晚上会去睡觉才会回去,一天复习下来,累的已经不想再讲话了,而且周围同学大多都是打游戏看电视剧的,也就更没什么好聊了。跟周边同学之间的交流少到什么程度呢,我室友只有在我回去洗澡和晚上睡觉才能看见我,其他人基本见不到我,而我有室友甚至不知到我在准备考研,知道的也不知道我考哪里。

考研也让我认识到了拥有一个清晰而明确目标的重要性,以及写计划对于实现一个目标的重要性。以前我也知道有一个清晰明确的目标很重要,知道哪些有成就的人都是很早就有一个目标的人,但我也只是知道而已,并没有深刻体会到,正所谓熟知不等于真知。这次通过考研,我算是比较深刻的认识到了有一个目标的重要性。当我确立我要考的学校之后,我觉得我努力的方向有了,我知道自己要干什么了,每次想到这个目标,我都会不由自主的激动起来;想象着实现这个目标时的兴奋喜悦,就会觉得眼前的一切困难好像都不在是困难,像是挑战,像是为我实现目标的垫脚石;越到备考的后期,我想要考上研究生的_就越强烈,那时我一心只想着考研,对于其他以前看得很重的东西,现在也变得不再那么重要了。当你没有一个目标时,你会觉得每一个十字路口都会将你引向一个不一样的人生,但是当你有一个明确的目标时,你会觉得不论选择哪条路,最终都会到达自己想要的地方!这可能就是有目标和没目标的区别吧。 而计划的重要性在于让你时刻知道自己还有什么事情没有完成。我觉得写计划的目的不是为了让你一定要按时完成,而是让你知道你还有什么没有完成。这样子你就不会在你看似空闲的时候选择去打游戏、逛街、看电影等等,而是清楚知道我还有什么没完成呢! 考研心得体会2 首先呢,得明确一下,决定考研的就一定要全身心投入,切不可一颗红心两手准备。那样是绝对考不上的。这个我就不论证了,我从大二就开始决定要考研了,可是一直摇摆摇摆,也没复习进去,半点作用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学年春季学期《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附件)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7学年春季学期《机械原理》期末考试试题与答案 一、问答题(15分) 1.什么是连杆机构的压力角、传动角?(2分) 答:不考虑运动副中的摩擦力、构件的惯性力,运动副中力的作用线与受力点速度方向所夹的锐角称为压力角,压力角的余角称为传动角。 2.什么是基本杆组?机构的组成原理是什么?(2分) 答:机构中,结构最简单、不可再分的、自由度为零的构件组称为基本杆组。任一机构都可以看作是由若干个基本杆组依次连接于原动件和机架上所组成的,这就是机构的组成原理。 3.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有几种?其主动件与从动件的运动转换各有什么特点?(2分) 答:常用的间歇运动机构有:棘轮机构、槽轮机构和不完全齿轮机构。棘轮机构把一个往复摆动转换为间歇单向转动;槽轮机构把一个连续单向转动转换为间歇单向转动;不完全齿轮机构把一个连续单向转动转换为间歇单向转动。 4.什么是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2分) 答:槽轮的运动时间与拨盘的运动时间的比值称为槽轮机构的运动系数。 5.通常,机器的运转过程分为几个阶段?各阶段的特征是什么?(3分) 答:机器的运转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启动阶段,稳定运转阶段和停车阶段。启动阶段的特点:原动件速度由零上升到稳定运转速度,系统驱动力所做的功大于阻抗力所消耗的功。 稳定运转阶段的特点:在一个周期内,系统驱动力所做的功等于阻抗力所消耗的功。 停车阶段的特点:系统驱动力所做的功小于于阻抗力所消耗的功,原动件速度由稳定运转速度下降为零。 6.利用飞轮进行机器的周期性速度波动调节时,飞轮一般安装在高速轴还是低速轴上?为什么?(2分) 答:安装在高速轴上。这样可以使飞轮的质量减小。(2分) 7.平行轴外啮合斜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什么? 答:模数相等、压力角相等、螺旋角大小相等旋向相反。 二、下图机构中,已知NO LM JK ////,并且NO LM JK ==,FG GH EG ==,FH EF ⊥,求该机构的自由度。若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主及虚约束,请说明。(10分) 解:I 处为局部自由度,LM 构件引入虚约束,FG 构件或者H 构件引入虚约束,C 、E 、O 处为复合铰链,Q 或R 处为虚约束。n =12,L 17P =,H 1P =,则自由度: L H 3231221711F n P P =--=?-?-=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卷八剖析

(答案全部写在答题纸上,写在试卷上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近代中国社会性质是() A. 前期是封建社会后期是半殖民地 B. 殖民地社会 C.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D. 资本主义社会 2.清政府彻底沦为帝国主义附庸成为其利益代理工具的标志是() A.洋务运动 B.《马关条约》 C.《辛丑条约》 D.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的设立 3.洋务运动的目的是() A.挽救清政府的统治危机 B.增强本国的实力 C.购买和制造洋枪、洋炮镇压农民起义 D.发展资本主义 4.新文化运动期间,在中国大地上率先举起马克思主义旗帜的是() A.李大钊 B.陈独秀 C.鲁迅 D.毛泽东 5.毛泽东在《反对本本主义》中提出的著名科学论断是 ( ) A.枪杆子里面出政权 B.没有文化的军队是一支愚蠢的军队 C.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D.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 6.挽救了党和红军,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的会议是()A.八七会议 B.中共七大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届二中全会 7.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策略总方针的会议是() A. 洛川会议 B. 瓦窑堡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六届六中全会

8.大革命时期的统一战线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A.都有共同的政治纲领 B.均采取党内合作方式 C.皆有各阶层广泛参加 D.全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 9.1956年党的“八大”指出今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A.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B.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 C.人民对于经济文化迅速发展的需要同当前经济文化不能满足人民需要的状况之间的矛盾 D.生产力与上层建筑还不适应之间的矛盾 10.成为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的思想先导。 ( ) A.中共十一大宣告“文化大革命”结束 B.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C.科学地评价毛泽东和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D.《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讲话 二、辨析题(对命题做判断,并说明理由,共2题,每题5分,共10分)1.资本主义是中国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对象。 2.新文化运动具有新民主主义的革命性质。

2020考研哈工大考研冲刺实录

时针指向深夜11点,哈工大大四男生宿舍楼的通宵教室,20平方米的屋内,挤了20多个学生。花布套袖、保温杯、面前一尺多高的复习资料……这些“地标式”的物件,无声地标注着他们的身份:考研族,最新称呼是“研徒”。 日前,《新晚报》记者走进哈市几所高校的图书馆、自习楼、附近的出租房内,记录“研徒”们考研最后冲刺的日子。 复制的昼夜 黑板上的倒计时、书桌上堆得一尺多高的复习资料,一天都不摘下去的套袖……他们说这是考研的节奏。 晚上10点整,此时很多人已进入梦乡了,而以考研闻名的哈工大正心楼还是一派灯火通明。 每天自习结束的“铃声”全凭看楼大爷的一声吼。负责看楼的大爷,每晚一到10点就挨层楼扯开嗓子:“到点了,关灯了啊!”瞬间,楼内“收拾声”一片,电梯处候满了人,而更多的人则以百米冲刺的速度跑下楼梯,跑回宿舍楼,抢占24小时自习室。 前半场刚结束,后半场即将登场。 张威高中曾经800米不及格,而此刻他跑在“第一梯队”中,他说备考两个月的时间,跑步速度也与日俱增。速度意味着机会,晚了座位就没了。 所谓的24小时自习室,是在每个大四宿舍楼内,配有4间24小时开放的自习室,没有熄灯时间,也不会关门。 晚上10点10分,张威背着书包跑进了自习室。坐在了堆满资料的一张桌前,将桌上的资料一推,将腾出来的地方,迅速摆上了自己的资料。“研徒”多、座位少,在这里一切的“占座”方式都不好使,只有本人坐在这才能留得住座位,去趟厕所超过10分钟,再回来都有可能被人占了。 在这里大家一切动作都会很谨小慎微,离开座位时会把椅子抬起再向后拉,手机都由震动改成了静音,“一天天静坐式的复习,大家都有些烦躁,有一

哈工大模电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一、 填空(16分) 1、在电流控制方式上,双极型晶体管是__电流控制电流源____型,而场效应管是__电压控制电流源___型;二者比较,一般的由_____场效应管___构成的电路输入电阻大。 2、放大电路中,为了不出现失真,晶体管应工作在___放大___区,此时发射结___正偏______,集电结___反偏______。 3、负反馈能改善放大电路性能,为了提高负载能力,应采用___电压___型负反馈,如果输入为电流源信号,宜采用___并联___型负反馈。 4、正弦波振荡电路应满足的幅值平衡条件是___AF=1____。RC 振荡电路、LC 振荡电路及石英晶体振荡电路中,___石英晶体振荡电路___的频率稳定性最好。 5、直流电源的组成一般包括变压器、_整流电路__、_滤波电路_和_稳压电路_。 6、下列说法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放大电路的核心是有源器件晶体管,它能够实现能量的放大,把输入信号的能量放大为输出信号的能量,它提供了输出信号的能量。 ( × ) (2)共集组态基本放大电路的输入电阻高,输出电阻低,能够实现电压和电流的放大。 ( × ) (3)图1所示的文氏桥振荡电路中,对于频率为01 2f RC π=的信号,反馈信 号U f 与输出信号U o 反相,因此在电路中引入了正反馈环节,能产生正弦波振荡。 ( × ) 第 1 页 (共 8 页) C C R R + + + +R R 3 4 o U ?f U ?t 图1

试 题: 班号: 姓名: 二、(18分)基本放大电路及参数如图2所示,U BE =0.7V ,R bb ’=300?。回答下列各问: (1) 请问这是何种组态的基本放大电路?(共射、共集、共基) (2) 计算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 (3) 画出微变等效电路。 (4) 计算该放大电路的动态参数:u A ,R i 和R o (5) 若观察到输出信号出现了底部失真,请问应如何调整R b 才能消除失真。 图2 答:(1)是共射组态基本放大电路 (1分) (2)静态工作点Q : Vcc=I BQ *R b +U BEQ +(1+β) I BQ *R e ,即15= I BQ *200k ?+0.7V+51* I BQ *8k ?, ∴I BQ =0.0235mA (2分) ∴I CQ =βI BQ =1.175mA , (2分) ∴U CEQ =V cc-I CQ *R C -I EQ *R E ≈V cc-I CQ *(R C +R E )=15-1.175*10=3.25V (2分) (3)微变等效电路 o (4分) (4)r be =r bb ’+(1+β)U T /I EQ =0.2+51*26/1.175=1.33K ? A u =-β(R c //R L )/r be =-50*1.32/1.33=-49.6 (2分) Ri=R b //r be ≈1.33K ?; (2分) Ro ≈Rc=2K ? (2分) (5)是饱和失真,应增大R b (1分)

哈工大威海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2009 / 2010 学年 秋季学期 中国近代史纲要 试题卷(A )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20分)请将所选答案代码 涂写在答题卡上,只写在答卷上不予计分。 1.鸦片战争前中国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 ) A.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 B.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C.资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矛盾 D.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矛盾 2.1839年组织编写成《四洲志》,向中国人介绍西方情况的是( ) A.林则徐 B.魏源 C.马建忠 D.郑观应 3.太平天国由盛而衰的转折点是( ) A.永安建制 B.北伐失利 C.天京事变 D.洪秀全病逝 4.“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暗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首诗表达了爱国者满腔悲愤的心情。这首诗写作的时间最有可能的是( )。 A.19世纪40年代 B.19世纪50年代 C.20世纪初 D.20世纪30年代 5.“用大刀、肉体和联军相搏,虽然被联军打死了几万人,伤亡枕籍,还是前仆后继,其勇锐之气殊不可当,真是令人惊奇佩服。所以经过那次血战之后,外国人才知道中国还有民族思想,这种民族是不可消灭的”。这句话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A 太平天国运动 B 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 C 黄花岗起义 D 义和团运动 6.“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毛泽东这个观点指出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在于( )。 A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帝的革命纲领 B 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C 不能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 D 没有提出彻底的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7.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是( ) A.《中华民国宪法》 B.《钦定宪法大纲》 C.《中华民国约法》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8.1935年12月,中国共产党确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的会议是( ) A.遵义会议 B.瓦窑堡会议 C.洛川会议 D.晋绥干部会议 姓名: 班级: 号:

哈工大能源学院专业课历年考研真题

2007 工程流体力学(90分)(必选) 一、解释下列概念(20分) 1.旋转角速度、角变形速度 2.动能修正因数、动量修正因数 3.时间平均流速、断面平均流速 4.恒定流动、缓变流动 5.点源、点汇 二、推求不可压缩流体恒定流动的动量方程(15分) 三、推求圆管层流的速度分布规律,并求通过圆管中的流量及沿程阻力损失因数。 (15分) 四、推导说明圆柱外伸管嘴出流流量增大的原因(10分) 五、有长为L,直径为D的圆柱体,在图示位置上恰好处于平衡状态。不计摩擦力, 试计算1.圆柱体的重量;2.对壁面的作用力。(15分) 六、水沿两根同样长度L1=L2=40m,直径d1=40mm,d2=80mm的串联管路由水箱A 自由流入水池B中。设λ1=0.04,λ2=0.035,h=20m。(15分) 试确定:1.流量为多少?2.对L1、d1管并联同样长度及直径的支管时,流量为多少?

(1) 试导出圆柱体内的一维径向稳态导热微分方程,并给出边界条件;

燃烧学试题(60分)任选之三 1.解释下列专业名词(15分): (1)化合物的生成焓; (2)理论燃烧温度; (3)火焰传播速度; (4)燃料的高位发热量; (5)比表面积。 2.说明下列概念(20分): (1)阿累尼乌斯定律; (2)扩散火焰和预混火焰; (3)影响热力着火的着火温度的主要因素; (4)链锁反应。 3.在研究碳的燃烧过程中,根据燃烧条件不同可分为几个燃烧特性区,在不同的燃 烧特性区如何强化燃烧过程?(7分) 4.利用非绝热条件下谢苗诺夫热自燃理论分析燃料发热量对着火的影响。(8分) 5. 假定:1)油滴为均匀对称的球体;2)油滴随风飘动,与空气没有相对运动;3)燃烧进行得很快,火焰面很薄;4)油滴表面温度为饱和温度;5)忽略对流与辐射换热;6)忽略油滴周围的温度场不均匀对热导率、扩散系数的影响;7)忽略斯蒂芬流。试计算火焰锋面的直径、油耗量,以及油滴直径与时间的关系。(10分)

哈工大matlab期末考精彩试题精彩试题及问题详解(95分)分解

春季学期MATLAB期末作业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设计及其自动化 学号: 班号: 姓名:

2013年春季学期 MATLAB 课程考查题 姓名: 学号: 学院:机电学院 专业:机械制造 一、必答题: 1.matlab常见的数据类型有哪些?各有什么特点? 常量:具体不变的数字 变量:会根据已知条件变化的数字 字符串:由单引号括起来的简单文本 复数:含有复数的数据 2.MATLAB中有几种帮助的途径? (1)帮助浏览器:选择view菜单中的Help菜单项或选择Help菜单中的MATLAB Help菜单项可以打开帮助浏览器; (2)help命令:在命令窗口键入“help”命令可以列出帮助主题,键入“help 函数名”可以得到指定函数的在线帮助信息; (3)lookfor命令:在命令窗口键入“lookfor 关键词”可以搜索出一系列与给定关键词相关的命令和函数 (4)模糊查询:输入命令的前几个字母,然后按Tab键,就可以列出所有以这几个字母开始的命令和函数。 注意:lookfor和模糊查询查到的不是详细信息,通常还需要在确定了具体函数名称后用help命令显示详细信息。 3.Matlab常见的哪三种程序控制结构及包括的相应的语句? 1.顺序结构:数据输入A=input(提示信息,选项) 数据输出disp(X) 数据输出fprintf(fid,format,variables) 暂停pause 或 pause(n) 2.选择结构: If语句: if expression (条件)

statements1(语句组1) else statements2(语句组2) End Switch 语句: switch expression (表达式) case value1 (表达式1) statement1(语句组1) case value2 (表达式2) statement2(语句组2) ... ... case valuem (表达式m) statementm(语句组m) otherwise statement (语句组) end 3.循环结构: For循环: for variable=expression(循环变量) statement(循环体) end While循环: while expression (条件<循环判断语句>) statement(循环体) end 4.命令文件与函数文件的主要区别是什么?

哈工大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考试试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2009年考试试卷: 一、问答题:(13分) 1.1840年以后,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中国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请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呈现的各种矛盾?(4分) 2. 请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2分) 3.请列举出抗战胜利后中国存在的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4分) 4.请列举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学生爱国运动。(至少举出三个)(3分) 二、论述题:(15分) 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你最感兴趣的人物是谁?请说出名字并系统论述理由。 三、材料题:(12分) 下面是一组关于抗日战争的历史资料: 材料一: 在抗日战争期间,中国战场年平均牵制日本陆军的74%以上,最高年份达90%。日军在海外作战中损失的287万人中,有150万人伤亡在中国战场。 材料二: 苏联元帅朱可夫说:“甚至我们最艰苦的战争年代里,日本也没有进攻苏联,却把中国淹没在血泊中,稍微尊重客观事实的人都不能不考虑到这一明显而无可争辩的事实。” 材料三: 美国总统罗斯福说:“假如没有中国,假如中国被打垮了,你想一想有多少师的日本兵可以因此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会占领澳大利亚,占领印度,会和纳粹的大规模钳形攻势在近东某处会合,完全切断俄国同外界的联系,瓜分埃及,切断经过地中海的所有交通线,难道不会这样吗?” 材料四:

据不完全统计,抗日战争期间,中国军民伤亡3500多万人。按1937年的币值折算,中国直接经济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经济损失5000多亿美元。 请回答: 请根据上述材料,分析中国抗日战争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地位和作用。 四、论文题(20分) 1840年后,中华文明面临新旧嬗变。为了救亡图存,中国人吸收西方成果,先后提出各种主张及文化变革与融合范式,如:(1)“师夷长技以制夷”;(2)“中学为体,西学为用”;(3)托古改制;(4)“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5)打倒孔家店或全盘西化;(6)“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 请以这些主张及文化变革与融合范式为关键点,写一篇小论文,阐明中国近现代史上先进的中国人探索国家出路的历程,并做出相应的评价。 要求: 1. 题目自拟; 2.观点鲜明,条理清晰,逻辑严密; 3.论文字数800字左右。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试题答案要点 一、问答题:(13分) 1.1840年以后,随着近代中国从封建社会演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社会阶级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动,中国社会的矛盾呈现出错综复杂的状况。请指出近代中国社会呈现的各种矛盾?(4分) 中华民族与资本帝国主义的矛盾 农民和地主阶级的矛盾 资产阶级与地主的矛盾 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的矛盾 封建阶级内部各集团派系的矛盾 各帝国主义在中国争夺的矛盾 2. 请指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2分) 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 3.请列举出抗战胜利后中国存在的三种政治力量和三种建国方案。(4分)

哈工大八百壮士

哈工大八百壮士

什么是“八百壮士”? 在哈工大,人们习惯上用“八百壮士”这样的称呼来形容过去和现在对这所大学做出贡献的教师们。马祖光就是哈工大第一代“八百壮士”的代表。提起“壮士”人们往往会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的诗句,记起“壮士”所共有的义无反顾、舍生忘死的情怀。 今天,在国内高等教育界,很多人都知道哈工大有一支以八百壮士著称的师资队伍,然而却鲜有人知道“八百壮士”产生的历史背景和这一称呼的由来。 “八百壮士”是如何产生的? “八百壮士”产生于哈工大,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哈工大历任校领导都十分重视人才、珍惜人才。成立于1920年的哈工大,知道1949年仍然是中长铁路隶属下的一所小型技术高校,绝大部分是俄罗斯学生,教师几乎全部是俄国人,1949年5月,松江省主席冯仲云兼任哈工大校长,揭开了哈工大校史的新一页。为了扭转哈工大缺少高水平中国籍教师的现象,当年7月,冯仲云就赴当时刚解放的上海聘请教师,从此开始了这支队伍的建设。冯仲云校长经常请内地来的教师到他家中吃便饭;陈康白校长专注于引进人才,时任副校长的高铁为单身教师找对象,主持集体婚礼;爱才如命的李昌校长更是唯才是举,主张“打着灯笼找人才” 到1957年,哈工大的教师队伍已经发展到800多名,平均年龄只有27.5岁,他们承担了全校的教学任务,其中与部分人开始科学研究,挑起了学校教学、科研的大梁。这批年轻的师资队伍,成为哈工大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依靠力量,处于对这只队伍的自豪,时任哈工大校长的李昌盛赞这只队伍为“八百壮士”。 光明日报发表的一篇文章《三代“八百壮士”与哈工大的昨天、今天和明天》是这样描述“八百壮士的”: 三代“八百壮士”无私奉献、艰苦创业,用自己的心血,奠定了哈工大国内一流大学的地位。 1956年,按照国家领导人的指示,由各省派来学习的优秀青年教师及首届研究生、本科生经出国培训回来任教的人员,构成了哈工大第一代师资主体,总数约为800人,这些人年轻有为,风华正茂,所以有“八百壮士”之称。在他们手中,一个基本适应当时国民经济建设需要,以机、电、仪、动力、土建、工程经济为主要内容的专业教学体系建立起来了。 1958年,按照邓小平同志的指示,哈工大走上民转军新阶段。学校抽调一批教师来开辟新领域;精选在校优秀本科生到国内兄弟院校代培,成规模的有两批近800人,逐渐形成了哈工大第二代“八百壮士”。哈工大后来居上,跃上

哈尔滨工业大学至学数学分析期末考试试题A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至2005学年数学分析期末考试试题A 哈尔滨工业大学2004 -2005 学年秋季学期 工科数学分析期末考试试卷(答案)试题卷(A)考试形式(开、闭卷):闭 答题时间:150(分钟)本卷面成绩占课程成绩70%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下列叙述中不正确者为(D ) (A)如果数列收敛,那么数列一定有界。 (B)如果,则一定有。 (C)在点处可导的充要条件是在点处可微。 (D)如果函数在点处导数为,则必在该点处取得极值。2.设在[0,1]上则下列不等式正确者为( B ) (A)(B) (C)(D) 3.若在上可积,则下列叙述中错误者为(D) (A)连续(B)在 上可积 (C)在上由界(D)在上连续 4.若,则(D) (A)

(B) (C) (D) 5.(D) (A)(B) (C)(D) 二.填空题(每题2分,共10分) 1.的间断点为:,其类型为:第一类间断点。2.的全部渐近线方程为:。 3.摆线处的切线方程为:。4.=: 1 。 5.设在上可导,, 则=: 三.计算下列各题:(每小题4分,本题满分20分) 1.若,求 解:2, 则

2., 解:, 3. 解: = = 4. 解: 5. 已知,求 解: =, 所以。故

四.解答下列各题:(每小题5分,本题满分10 分) 1.已知数列,, 求证:收敛,并且 证明:1)证有界 因为,所以。假设, 则。故有界。 2)证单调 因为,故为单调上升数列。 由1)和2)知道收敛。设,由,所以 有解得。而且为单调递增数列,所以。 故。 2.设,曲线与三条直线所围平面部分绕x轴旋转成的旋转体的体积为取何值时,最大? 解:, 由得,。 当时, 故当时,达到极大值,且为最大值。 五:证明下列各题:(1,2题各4分,3,4题各6分,本题满分20分)

2017年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854考研真题

2016年哈工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854考研真题 I.数据结构 一、选择题 1.设n是描述问题规模的非负整数,下面程序片段的时间复杂度是()。 Int x = n * n; While (x >= 1) { X = x / 2; } A.O(log2n) B.O(n) C.O(nlog2n) D.O(n1/2) 2.需要分配一个较大的存储空间并且插入和删除操作不需要移动,元素满足以上特点的线 性表存储结构是()。 A.单向链表 B.静态链表 C.线性链表 D.顺序表 3.已知字符串S为”ababcabcacbab”,模式串T为”abcac”。若采用KMP算法进行模式匹配, 则需要()遍(趟匹配),就能确定T是S的子串。 A. 3 B. 4 C. 5 D. 6 4.已知某棵二叉树的前序序列是1,2,3,4,则不可能为该二叉树的中序序列的是()。 A.1,2,3,4 B.2,3,4,1 C.1,4,3,2 D.3,1,4,2 5.将森林F转换为对应的二叉树T,F中任何一个没有右兄弟的结点,在T中()。 A.没有左子树 B.没有右子树 C.没有左子树和右子树 D.以上都不对 6.一个含有n个顶点和e条边的无向图,在其邻接矩阵存储结构中共有()个零元素。 A. e B.2e C.n2-2e D.n2-e 7.在一棵高度为2和7阶B树中,所含关键字的个数最少是()。 A. 5 B.7 C.8 D.14

8.设待排序的元素个数为n,则基于比较的排序最坏情况下的时间复杂度的下界为()。 A.log2n B.n C.nlog2n D.n2 9.下面关于B树和B+树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B树和B+树都能有效地支持随机检索 B.B树和B+树都能有效地支持顺序检索 C.B树和B+树都是平衡的多路树 D.B树和B+树都可以用于文件的索引结构 10.若待排序关键字序列在排序前已按其关键字递增顺序排列,则采用()方法比较次数最 少。 A.插入排序 B.快速排序 C.堆排序 D.选择排序 二、填空题 11.在一棵n个结点的二叉树中,所有结点的空子树个数为11 。 12.若二叉树的一个叶结点是其某子树的中序遍历序列中的第一个结点,则它必是该子树的 后序遍历序列中的第12 个结点。 13.在有n个选手参加的单循环赛中,总共将进行13 场比赛。 14.在有4033个叶子结点的完全二叉树中,叶子结点的个数为14 个。 15.一个有向图G1的反向图是将G1的所有有向边取反而得到的有向图G2,若G1和G2 的邻接矩阵分别为A,B,则A与B的关系为15 。 16.N个顶点e条边的无环路有向图,若采用邻接表作为存储结构,则拓扑排序算法的时间 复杂度为16 。 17.在10阶B树中根结点所包含的关键字最多有17 个,最少有18 个。 18.在具有12个结点的平衡二叉树(A VL树)中,查找A VL树中的一个关键字最多需要 (18)次比较。 19.对初态有序的表,最少时间的排序算法是(19)。 三、简答题 20.在n个数据中找出前K个最大元素,可以采用堆排序或败者树来实现。分别说明上述两 种实现方法的基础步骤,并分析每种方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 21.假设举办一个1000人参加的学术会议,作为会议报道组的负责人,你会收到会务组为 每名参会者开具的包含其英文名字的注册费发票,同时还会收到为每位参会者提供的印有其英文名字的参会胸牌和其他会议资料。请回答以下问题: (1)如何有效地把每个参会者注册费发票和参会胸牌等其他会议资料放在一起形成一份参会资料? (2)如何在会议报道日更有效地把每份资料发放给参会者? 要求:说明你所使用的主要技术和相关步骤。 四、算法设计题 按以下要求设计算法: (1)描述算法设计的基本思想; (2)根据设计思想,采用C或C++或Java语言描述算法;

哈工大物期末试卷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2012/2013 学年秋季学期 大学物理试题卷(A) 考试形式(开、闭卷):闭卷答题时间:120 (分钟)本卷面成绩占课程成绩 70 % 题 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卷面 总分 平时 成绩 课程 总成绩 分 数 一、选择题(每题 2 分,共18 分) 1. 一质点作简谐振动,周期为T.当它由平衡位置向x轴正方向运动时,从二分之一最大位移处到最大位移处这段路程所需要的时间为[] (A) T /12. (B) T /8. (C) T /6. (D) T /4. 2. 一平面简谐波在弹性媒质中传播,在某一瞬时,媒质中某质元正处于平衡位置,此时它的能量是[] (A) 动能为零,势能最大. (B) 动能为零,势能为零. (C) 动能最大,势能最大. (D) 动能最大,势能为零. 3. 用波长为的单色光进行双缝干涉实验,若用薄玻璃板遮住双缝中的一个缝,已知玻璃板中的光程比相同厚度的空气的光程大 3.5 ,则屏上原来的暗条纹处[] (A) 变为明条纹; (B) 仍为暗条纹; (C) 既非明纹也非暗纹; (D) 无法确定是明纹,还是暗纹. 4.使单色光垂直入射到双缝光栅上观察光栅衍射图样,发现在其夫琅禾费衍射包线的中央极大宽度内恰好有9条干涉明条纹,则光栅常数d和缝宽a的关系是[] (A) d=3a. (B) d=4a. (C) d=5a. (D) d=6a. 得分

5.一定频率的单色光照射在某种金属上,测出其光电流的曲线如图中实线所示.然后在光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增大照射光的频 率,测出其光电流的曲线如图虚线所示.满 足题意的图是:[ ] 6. 关于不确定关系η≥??x p x ()2/(π=h η,下面的几种理解正确的是[ ]。 (1) 粒子的动量不可能确定. (2) 粒子的坐标不可能确定. (3) 粒子的动量和坐标不可能同时准确地确定. (4) 不确定关系不仅适用于电子和光子,也适用于其它粒子. (A) (1),(2). (B) (2),(4). (C) (3),(4). (D) (4),(1). 7.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贮于某一容器中,温度为T ,气体分子的质量为m .根据理想气体 的分子模型和统计假设,分子速度在x 方向的分量平方的平均值为 (A) m kT x 32 = v . (B) m kT x 3312 =v . (C) m kT x /32=v , (D) m kT x /2 =v . [ ] 8. 速率分布函数f (v)的物理意义为: (A) 具有速率v 的分子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B) 速率分布在v 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中的分子数占总分子数的百分比. (C) 具有速率v 的分子数. (D)速率分布在v 附近的单位速率间隔中的分子数. [ ] 9. 所列四图分别表示理想气体的四个设想的循环过程.请选出其中一个在物理上可能实现的循环过程的图的标号. [ ] p V p V p V p V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