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理论研读1-4章练习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理论研读1-4章练习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理论研读1-4章练习题及答案

现代教育理论研读填空、判断题及答案

第一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陶行知是中国现代教育史上著名的(人民教育家),也是一位民主(革命家)和(大众诗人)。毛泽东主席称赞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2、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核心观点。

3、社会即学校是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另一个重要命题,是伴随“生活即教育”而来的。

4、陶行知社会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是(教学做合一)。

5、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在反对传统的旧的教育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主张(教育)要与(生活实际)相联系,教育要在(生活中)进行,学校要与(社会)建立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对改造(旧教育),(洋化教育)脱离生活,脱离国情的情况是非常有价值的。

6、陶行知认为,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教育。

7、创造教育有不可或缺的两大要素:(行动和思想。)

8、儿童是有创造力的,这是千千万万祖先,至少经过五十万年与环境适应斗争所获得而传下来之才能之精。基于这种认识,陶行知坚信(“人人是创造之人”),在千百万孩子中一定有一贯孩子是天才,是一个(创造者),(发明者。)

9、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陶行知的回答是:(创造宽松的环境,解放儿童的创造力)为此,他提出了著名的“六大解放”的见解。

10、陶行知先生不但以自己一生的教育实践,树立起高高师德的典范,被尊之为(万世师表),堪称(师德楷模)

第二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1、在苏霍姆林斯基看来,“教师的职业就是(要研究人),长期不断地深入的复杂的(精神)世界。”

2、教师的工作就其本身的(逻辑)(哲学)基础和创造性质来说,本来就不可能不带有(研究)的因素。

3、教师应该拥有丰富多彩的(智力)活动。

4、校本研究的核心要素是(教师个人),(教师集体),专业研究人员三者的整合。

5、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扩大(知识)范围。

6、教育叙事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

7、案例研究具有(故事性),(问题性)和(典型性)等特性。

8 苏霍姆林斯基是苏联杰出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

9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理论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他本人也被誉为(“教育思想的泰斗”)

10苏霍姆林斯基注重教育在适应社会发展的同时还应有利于人(个性)的发展,十分注重在教育中注入尽可能多的(人情)、(人道)和(人性)。

11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培养(个性全面和谐发展的人)

12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和谐全面发展的核心是(高尚的道德)。

13 苏霍姆林斯基将(教会学生学习)作为教学的主要目标和方法

14苏霍姆林斯基认为真正的教师必是(读书)的爱好者。

15苏霍姆林斯基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注意发展学生的(知识兴趣)和(爱好)

16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思维习惯,大体而言,可以分为(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

17同伴互助的具体形式有(对话)(协作)(帮助)

18专业引领的具体途径主要有(学术专题报告)(理论学习辅导讲座)(教学现场指导)(教学专业咨询)以及专家与教师共同(备课)、(听课)、(评课)

19校本教研中的研究方法包括(教育叙事研究)(案例编写)(教育网志或博客)(行动研究)(学生追踪研究)(课堂观摩)(案例分析)(创建学习型组织)

20教育叙事的基本品格是(亲历性)(真实性)

21、苏霍姆林斯基通过对自己几十年教学生活的思考,关注到了(教学各个环节)以及课堂以外的(读书和活动),他尤其重视学生头脑中的(思维活动)。无论是阅读还是教学只有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获得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真正发展。

22.无论是阅读还是教学只有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获得学生在(知识和技能上)的真正发展。

23、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

24、苏霍姆姆林斯基在其一生的教育实践中,高度重视教学方法的(创造性运用)和(教学方法的改革)。

25、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力,(训练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分析、思考、(探究问题)的能力和(独立学习)的能力,苏霍姆姆林斯基创造了“(记忆法)”、(“思维课”)、和(“研究性学习法”)等教学方法。

26、苏霍姆姆林斯基认为,(课堂教学)是发展学生智力的重要途径。

27、苏霍姆姆林斯基在(半个多世纪以前)就提出了“研究性学习”的理论。他在《让学生进行独立的脑力劳动——研究性学习法》,在他看来研究性学习的本质就是学生对学习对象采取(研究的态度),进行(独立的思考—)。

二、判断题:

1、教师丰富的知识储量能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而不是自己的教学内容。(对)

2、苏霍姆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学习法更多的是一种教学和学习法,和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是一样的。(错)

3、研究性学习,是单独设立的课程。(错)

4. 我们一般所说的“后进生”,无外乎思想觉悟上或者学习成绩上落后或者两个方面兼而有之。(对)

第三章多元智能理论

1、多元智能理论是由美国哈佛大学《零点项目》的负责人,著名的认知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来的。2、加德纳提出了八种智能:(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人际交往智能)、(自我认识智能)、(自然观察者智能)。

3、智能需要有具体的(生活情景)才能表现。

4、智能的核心能力是(解决问题能力)即是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语言智能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表现为个人能够顺利而高效地利用语言(描述事件),(表达思想)并与人交流的能力。、第四章,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试题

1、(建构主义)与(多元智能理论)是支撑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两大理论基础。

2、(情境)、(协作)和(交流)、(意义建构)成为学习的四大要素。

3、(意义建构)是学习的最终目标,也是建构主义的核心思想。

4、学习者特征分析涉及(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两个方面。与(非智力因素)有关的特征则包括兴趣、动机、情感、意志和性格。

5、学习策略分为四类:(主动性策略)、(社会主义策略)(协作式策略)和(情景式策略)。

6、抛锚式教学的主要特点之一就是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结合。

7、问题解决研究学习模式一般分(问题情境)、(解定问题)、(提出假设)(找出答案)四个步骤展开。

8、学习的认知能力按照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理论分为六个等级:(知道)(领会)(应用)(分析)(综合)(评价)。

9、认知结构变量有三个:认知结构的(“可利用性”)、认知结构的(“可分辨性”)、认知结构的(“稳定性”)。

10、评价通常包括(形成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它们在教学过程中起着不同的作用。

第一章陶行知的教育思想

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生活及教育;社会及学校;教学做合一.。

2. 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的观点的内涵?/////“我听见了我就忘记了,我看见了就记住了,我做过了就理解了”。试用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分析之。⑴教育与人类生活是相伴而生的。⑵生活与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⑶教育具有终身性。⑷教育具有全面性。

3. 如何理解陶行知的“教学做合一”的观点?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社会教育理论的教学论。基本含义是三者不可分割,做是教与学的中心。教学做三者是密切相关的,但是都统一在做上。做是教的中心,也是学的中心。教者学者都是在做中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种田为例来谈,强调在“做”的过程中学习知识。

4.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谈一谈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给了你哪些启示?⑴陶行知的生活教育论在反对传统教育上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他的教育思想反映了教育的客观规律和教学方法。对改造注入式教学具有推动作用。⑵过于强调生活价值,否定传统学校,淡化学校教育功能,弱化知识和课程的系统性。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所表达的思想与我们正在进行的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十分吻合。

5.陶行知提出的创造教育的含义. 创造教育,即是培养民族活力的教育,是把行和知,手和脑统一起来,培养学生独出心裁的教育。创造教育有不可或缺的两要素:行动与思想。

6.陶行知提出的创造教育的方法. (1)要了解儿童,相信儿童具有无限的创造力(2)创设宽松的环境,解放儿童的创造力(3)组织集体生活,培养创造能力(4)培养儿童的主动性。(5)开展设疑问难活动

7.你是怎样理解“人人都是创造之人”这句话的?⑴相信儿童具有创造力,并努力发挥、加强与培养这种创造力,是进行创造教育的前提。⑵他们的创造、想象常常是优质的、不成熟的,但也常有合理的成分,好好保护,星星之火是可以燎原的。

8.怎样培养孩子的创造力?创设宽松的环境,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9、陶行知“六大解放思想”的内涵是什么?⑴解放学生的双眼。⑵解放学生嘴巴。⑶解放学生的双手。⑷解放学生的大脑。⑸解放学生的空间。⑹解放学生的时间。

10、一位教师讲解秦牧的《土地》时,……“你少钻牛角尖,你的成绩还会更好些吧!”请用陶行知的创造教育的观点分析。⑴要了解儿童,相信儿童具有无限的创造力。创设宽松的环境解放儿童的创造力。⑵民主化是最利于创造了发挥的首要条件。⑶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包容、宽恕学生的一些“幼稚可笑”行为。

11、有的家长说孩子作业多,哪有时间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你对此有何看法?创设宽松的环境,解放儿童的创造力。⑴解放学生的双眼。⑵解放学生嘴巴。⑶解放学生的双手。⑷解放学生的大脑。⑸解放学生的空间。⑹解放学生的时间。

12、有位母亲,因孩子把她刚刚买回家的一块金表当成新鲜玩具拆卸摆弄坏了,就狠狠地揍了孩子一顿,并把这件事告诉了孩子的老师。如果你是这位老师怎样帮助母亲解决这个问题。解放儿童的双手,给孩子以动手的机会,让儿童自己动手操作,使他们在首脑并用中发展创造力。为此,必须打破不让儿童动手的旧思想。虽然孩子弄坏金表是不对的,但是这种创新积极性和能力是要保护的。比如说:爱迪生的母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爱护、支持孩子动手能力对于培养创造力很重要。

13、一位教师在教《草船借剑》一课时,……用“骗剑”是否更恰当?用陶行知教育理论分析。

开展设疑问难活动。设疑问难是通向创造的第一步阶梯,是创造教育的重要方法。陶行知指出“学贵知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不疑则不进”。⑴要使学生处在疑难的地位。⑵要使他审视所遇到的是什么疑难。

⑶要使他想出多种可以解决这个疑难的办法。⑷要使他推测各种解决方法的效果。⑸要使他使用最有成效的方法。⑹要使他审查试用的效果,究竟能否解决这个疑难。⑺要使他印证,使用的方法是否有效。

14、实施创造教育需要哪些条件?⑴民主化是最利于创造力发挥的主要条件。⑵因材施教是培养儿童创造力的条件之一。⑶在实践过程基础上思考。⑷教师要有创新意识和能力。

15、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哪一点对你启发最大?⑴教师要树立科学的学生观,相信每个孩子都有创造力。

⑵教师要有宽容的心态,包容、宽恕学生的一些“幼稚可笑”行为。⑶教师要为学生的创造力搭建平台,提供和创设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⑷教师首先要有创造力,不断改进和创造教学方法

16、陶行知的师德思想给你哪些启示?请结合实际谈一谈现代教师应该具有哪些修养?

启示:⑴解放学生的双眼。⑵解放学生嘴巴。⑶解放学生的双手。⑷解放学生的大脑。⑸解放学生的空间。⑹解放学生的时间。修养:⑴教师对事业要有赤诚之心。⑵教师要热爱学生,爱满天下。⑶教师要友爱同事,团结合作。⑷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⑸教师要勤奋好学,富有开拓进取精神。

17、陶行知曾告诫师范生,“切不可党教育事业是住旅馆的样子”。是分析这句话的含义。教师对教育事业要有赤诚之心。(1)教师要有奉献精神(2)教师要有乐业精神(3)教师要有强烈的责任心。18、下面是陶行知先生的故事,请仔细阅读并谈一谈你的感想。教师要以身作则,为人师表。教师要严格要求自己。陶行知要求教师“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都要修养到伟人修养的地步”;要求学生做到的老师首先要做到。比如:要学生有创造力、要学生成为品德高尚的人、时时躬身实践,处处严以律己,给学生做出表率。

第二章苏霍姆林斯基的教育思想

1 简答苏霍姆林斯基主要的教育思想和观点

(1)全面和谐发展的教育目的论(2)德育情感化(3)发展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4)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观点和能力(5)重视方法指导和阅读书籍的教学思想

2 简答为了实现学生的个性全面和谐发展,教师应该处理好那些问题

(1)处理好学生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的关系,使两者处在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和谐状态之中(2)处理好学生各种才能的发挥问题,是其个方面的表现能和谐发展。(3)处理好学生的情绪和情感动力问题,鼓励学生以自信的心态来实现全面发展

3 苏霍姆林斯基概括了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具体方法是什么?

开设“思维课”、提倡研究性学习、明确知识理解目标、借助抽象概括概念

4 苏霍姆林斯基教学思想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案p4

5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应该怎样维持学生对知识的兴趣?首先,教学应该在学生面前揭示出一种新的东西,激发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面前的惊奇感。其次,兴趣的源泉还在于把知识加以应用,使学生体验到一种理智高于事实和想象的“权威感”。再次,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而要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快乐。最后,广泛的阅读也会激起孩子对于学习的兴趣。

6.苏霍姆林斯基对于教师开展科学研究有些什么论述?你读后对自己今后的教学研究有什么构想么?

论述:(1)教师应该拥有丰富多彩的智力活动。(2)教师研究的问题应该是教育实际工作中遇到的问题。(3)教师应该不断学习,扩大知识范围。(4),教师应该充满感情地研究学生的世界。构想:1、有详细的读书计划,不断充实自己的知识存量。2坚持每天写教育日记,掌握教育研究的第一手资料。3、面对一些有价值的教育问题,要积极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迎难而上。4、对自己的教育实践要积极反思,在反思中获得经验。5、要深入学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掌握每个学生的思维特点。7。校本研究有哪些核心要素?他们又有着怎样的内在关系?

核心要素有“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三个方面。这三方面相对独立,同时又是相辅相成、相互补充、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关系。“自我反思”是教师进行校本研究最基本的途径,体现了行动研究中的“教师与自我对话”。“同伴互助”指教师在自我反思的同时,开放自己,加强教师及其集体之间的切磋、协调和合作,共同分享经验、互相学习、彼此支持、共同成长。同伴互助的具体形式有(1)对话A信息交换B经验共享C深度会谈D专题讨论“(2)协作(3)帮助专业引领”是校本研究向纵深持续性发展的关键。8。你所在的学校,有哪些校本教研的活动?通过对苏霍姆林斯基教研观点的学习,你对你们学校的教研活动有些改进的建议么?

一、我校的校本教研活动。 1 教师个人的教学、教育反思。2、师徒教研。3、年组每周的教学、教育备课。4 学期末教师个人的教学案例和教育案例分析。5、学校每年召开“教师研究发表会”。6、学校设有“教学研究部”,组织培训活动进行专业引领。7 组织“青蓝工程”、“希望工程”、“名师工程”教学大赛,以此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8网上设有论坛,为教师交流搭建平台。二、改进建议:1、加强教师间的信息互换,定期召开信息发布会和读书汇报会等形式进行间信息的交换。2、进行专题讨论,围绕某个问题畅所欲

言,交流意见和看法。3、教师进行教育叙事研究、行动研究和学生追踪研究。

9. 我会答应钱锡同学的要求。原因如下:

(1)苏霍姆林斯基认为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即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如果说写作文算智育的话,那么钱锡同学对绘画的热爱就应算是美育。我们不能因为自己是语文老师就扼杀了学生对美术的热爱。(2)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作为教师要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注意发展学生的兴趣和爱好。(3)苏霍姆林斯基指出不要使掌握知识的过程让学生感到厌烦,而要使他的整个身心都充满快乐。断然拒绝孩子的要求,必然增加他对写作的反感,即使被迫以老师要求的方式完成,效果也不会好(4)当然,作为语文老师,我们不能对孩子的写作薄弱现象听之任之,怎么办呢,我觉得可以在钱锡画完画后,带着欣赏的情感与他交流,让他讲讲画的内容,并潜移默化地对他的表达进行指导,不断地鼓励他把口头表达转化成书面表达,从而使他不但爱画画,也爱写作。正像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的那样,使美育成为一种教育策略,让厌学的孩子爱上学习这件事情。

10、苏霍姆林斯基对课堂教学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答:(1)学生经过思考才能真正理解新内容(2)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映(3)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巩固交给学生来完成(4)引导学生产生和解决疑问(5)分层教学(6)上次学习内容、家庭作业的检查。

11、“昨天上课时,学生们都很好地理解了所学的新内容,回答得也很好;可是,今天上课时,班上大半的学生对学过的的东西就有些模糊了,个别的竟然一点都不记得了。我还发现,许多学生在完成家庭作业时遇到了很大的困难,而在昨天上课时,学生们在讲解例题之后的练习完成得很顺利呀!”苏霍姆姆林斯基描述的这种现象,很多老师肯定也曾经遇到过。请你说说原因是什么?答题要点:这是因为学生仅仅是懂得或理解了知识,但这并不等于知识已经牢固或能够灵活运用,这中间缺乏学生对新内容的独立思考过程。教师在第一次教新内容时,一定要有学生的独立工作,使学生在独立工作过程中思考事实,思考教材前后的因果联系和意义联系。“思考知识时的脑力劳动越有效,学生完成家庭作业所需的时间就越少,下一节课上检查功课所花的时间就越少,因而可用来讲解新教材的时间就越多。”

12、根据苏霍姆林斯基有关课堂教学的论述,写一篇关于反思和改变自己课堂教学现状的改进计划:答:一、我认为自己当前课堂教学现状存在以下问题:1. 没有引发学生思考的兴趣和热情,在教学方面多数情况下运用了“给予”,没有很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去发现。2. 在引导学生产生和解决疑问方面做得还不够尽善尽美。3. 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没能很好地给予不同的教学。二、针对以上问题,根据苏有关课堂教学的论述,我做了以下改进计划:1.在第一次教新内容的时,一定要有学生的独立工作,使学生在独立工作过程中思考事实,思考教材前后的因果关系和意义联系。2.关注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反映教师丰富的知识储量能使自己在教学过程中有更多的时间去关注学生,而不是自己的教学的内容。在课堂上,教师不仅要想到所教的学科,而且要注意到学生;注意到学生的感知、思维、注意力和脑力劳动的积极性。

3. 知识的概括、总结和巩固交给学生来完成。教师在讲课过程中要慷慨地提供事实而吝啬地给予概括。要让学生感到自己是一个研究者、思考者、而不是消极的知识“掌握者”。课堂上,我们都专门留出时间,让学生去独立地深入思考各种事实、现象和事件之间的相互关系。4.引导学生产生和解决疑问引导学生产生疑问,教师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一旦学生产生了疑问,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抽取和获得以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现在的问题。5.分层教学对于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我们应给予不同的教学。但是,这种分层不能让学生知道和觉察。6. 对上次学习内容、家庭作业的检查教师在检查功课的时候,尽量应该想办法让使所有的学生都能对提出的问题进行思考。苏建议的做法是,教师向全班出示试题,学生们各自在自己的练习册上完成,也不要让学生到黑板上做题。教师们留家庭作业一定要避免那些过于强调机械反复的作业内容

13、怎样才能引导学生产生疑问呢?教师应该怎样做?

答:要做到这一点,教师就必须知道:哪些东西要讲,而哪些东西则留着不要讲完。没有讲完的东西,就好比是给学生的思维埋一下段“引火线”。至于哪些地方应用来埋线,一切都取决于具体教材内容和学生现有的实际知识。一旦学生产生了疑问,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去抽取和获得以前学习的知识来解决现在的疑问。为了使学生从思考中获取知识,教师必须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充分的了解。教师在引导学生回顾旧知识

时,就得充当学生脑力劳动的指导员,使每一个学生在听教师的讲解时,都能按照他自己的路子,从意识的仓库储存的东西抽取出来。如果有些人的思路在某处断了线,那就得补充讲解,填补这个空白,克服思路脱节的现象。重复讲解已经学过的教材需要教师有高度的技巧和艺术,以便学得最好的学生也能从中发现某些新东西。凡是学生的知识并没有什么空白和脱节的地方,就可以简短地讲解。对于这种获取知识的形式,苏霍姆姆林斯基称之为学生对自己思想的“回顾”,对自己的知识仓库的“清点”。

14、苏霍姆姆林斯基论教学方法:“记忆法”,“思维课“,”研究性学习法“

15、苏霍姆姆林斯基采用了哪些教学方法来训练学生的思维?你是打算在自己的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答:苏霍姆姆林斯基创造了“记忆法”、“思维课”和“研究性学习法”等教学方法。我非常赞同在教学中适当地运用这些策略来提高学生的思维水平。如:在英语阅读教学中我们可以采用“研究学习法”,教学时赋予学生具体深刻问题或任务,这些问题或任务的完成演变成一种“小研究”,使思维具有解决问题的性质。这样就可以让学生在自主思考中完成阅读理解的过程。

16、苏霍姆姆林斯基论中课外教学活动的内容是什么?答:(1)课外阅读;(2)课外活动小组;

17、苏霍姆姆林斯基论研究性学习法的作用是什么?答:第一,它能增强学生对周围世界现象的兴趣;第二,发展他们看出各种事物的和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能力;第三,能在记忆中保持得更加牢固和深刻;第四,更为重要的是能使学生养成一种在日后实践中更完善的运用这些知识的志向。

18、苏霍姆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法”与当前我国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有何异同?

答:苏霍姆姆林斯基的研究性学习学习法更多的是一种教学和学习法,不同于新课程中的研究性学习。后者属于综合实践活动的一种课程类型。所谓研究性学习,就是在教学过程中创设一种类似科学研究的情境或途径,让学生在教师引导下,从学习、生活及社会生活中去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去探索、发现和体验。

19.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一个好教师应该是怎样的?(1)热爱孩子(2)精通他所教的科目据以建立的那门科学(3)精通心理学和教育学(4)精通某项劳动技能

20、苏霍姆姆林斯基对后进生的教育方法是什么?答:(1)情感交融(2)共同兴趣(3)尊重孩子(4)减轻负担(5)扩大阅读(6)智力训练(7)吸引注意(8)家长学校(9)学会学习(10)自我教育。21、有一位学生由于他不太讲话、瘦弱、成绩差等多方面的原因,总是受到一些强势同学的欺负,当然都是老师不在的场合下。老师也曾想到过给他调到前排桌等办法来保护他,但是,还是会有同学欺负他,而且他也不敢讲出这些学生的名字。如果你是老师,你讲怎么处理这件事呢?

答题要点:根据苏霍姆姆林斯基对“后进生”中学习困难者分为的三种类型。这属于第三类:“理解力差和头脑迟钝”的“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对待应当深思熟虑仔细耐心地研究儿童的智力发展、情感发展和道德发展的情况,找出儿童在学习上感到困难的原因,采取一些能够照顾个人特点和个人困难的教育设施。教师应该认识到,儿童学生困难的原因在绝大多数情况下都在于儿童在童年早期所受教育和他周围的条件不够好。我觉得教师应用“后进生”教育方法中的“情感交融法”、“共同兴趣法”、“学会学习”等。

第三章多元智能理论

1、多元职能理论的表现///////多元职能理论给你哪些启示?

(1)令人耳目一新的智能观(2)丰富多彩的智能内容(3)别具一格的智能特性A智能的文化性和情景性B智力的实践性和创造性C智力的多元性和差异性D智能的独立性和组合性

2.智能的定义:只能是在特定的文化背景下或社会中,解决问题或制造产品的能力。

3.智能的含义:(1)智能需要具体的生活情景才能表现(2)智能的核心能力是个体解决问题能力(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

4.加德纳提出的八种智能:(1)语言智能(2)数理逻辑智能(3)音乐智能(4)空间智能(5)身体运动智能(6)人际交往智能(7)自我认识智能(8)自然观察者智能

5、什么是数理逻辑智能?主要是指有效地运用数字进行运算和推理的能力。表现为个体善于处理物质世界中的数量关系。数理逻辑职能的发达的人对事物因果关系敏感,擅长推理,具有强烈的探索欲。

6、什么是自我认识智能?自我职能,也是自省职能,主要指认识、洞察、反省自我内心世界的能力。这

种类型的人有较强的自我评价能力,自尊和自律,自制力。善于运用这种能力引导自己的人生。

7、什么是智力的多元性和差异性?多元性是指每个个体都有八种或更多种能力,而且各种智力都是多方位地,相对独立地表现出来而不是整合的方式表达出来。不仅如此,,多元职能理论还没有认为每个个体各种能力的发现也是多样的。能力的差异性是指各种能力在每个个体身上有着不同方式,不同程度组合,而且每个人智力的表现也是不一样的,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优势智力和弱势智力。

8.多元智能理论在教育实践中的应用有哪些?(1)多元智能理论在学科教学中大放异彩(2)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策略(3)多元智能理论对评价领域的影响(4)小班环境下多元智能理论的实践(5)多元智能理论在实践应用中的思考

9、你打算如何把多元职能理论运用在你的教学实践?

(一)确立“为理解而教”的课堂教学目标为真正理解并学以致用而教的含义是:首先,看学生能不能用自己的语言解释所学的概念,进行知识的内化。其次,看学生能否对新知识进行迁移并生发出新的推论,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第三,能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并有所创新,这是理解的最高层次,也是理解要达到的真正目标。(二)运用多元智能教学的策略1、多元导入2、多元切入理解教材3、多元化的作业(三)“多元智能问题连续体”教学模式

10.多元智能理论视角下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策略有哪些?(1)多主体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开发(2)多元选择综合实践活动课的内容(3)多元途径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4)建立教师智能团队(5)实施弹性课时是综合实践活动可测混挂出保证

11.请谈一谈你在教学中是如何运用多元职能理论对学生进行评价的?

1、拓展评价内容,实现评价目标多元化。

2、学习参与评价的全过程。

3、综合运用不同方法,实现评价方法的多元化。(1)优化纸笔测试A分数在试卷上消失。B题目变得生动有趣。(2)重视表现性评价(3)实现课堂观察性评价

4、实现评价过程的开放性。

5、学生家长教师共同参与实现评价过程的开放性,让每个学生发挥自己的优势,体会到成功的乐趣。

12.请谈谈你是如何利用多元职能理论分析学生的差异的?

(1)、观察法(2)、测试法运用测试法应注意以下问题:A测查做到三结合B测查要尽力科学有信都C测查要结合本校和本班的情况D学生的多元智能情况不是一成不变的

13.小班环境下多元智能教室的建立注意什么?(1)课桌和座位的设计(2)教师的格局(3)教室的色彩

14.多元智能理论存在的问题////15.我们对多元智能理论的反思:(本章最后两页)

第四章:建构主义理论的应用

1.建构主义的基本理念是什么?(1)知识观(2)学习观(3)学生观(4)教学观(5)师生观

2.下面是一个关于科学主题的两种设计。你认为哪种更符合建构主义对学生观和学习观的认识?试简要分析。

分析:我认为教学设计二更符合建构主义的观点。(1)建构主义重视学生先前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结构,认为学生的学习总是建立在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形成自己的独特认识。设计一简单的把学生的观念假定为与亚里士多德一样,这显然是忽视了学生原有的知识背景,错误的扭曲了学生的前概念,并认为学生的前概念完全都的错误的。而设计二中教师则允许学生拥有多种看法,肯定了前概念并不一定都是错误的。这是对学生前概念的重视。(2)建构主义者认为学习是一个学习者主动建构的过程,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中的积极作用,学习者是主动的、积极的探究者。设计二并没有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性,知识是采用传统的灌输式,虽然也是通过实验和演示,但学生只是旁观者,并没有加入其中。设计二则创造了一个问题情境,充分激发了学生主动建构的欲望,学生在求证、论辩的过程中结合自己原有的知识结构,达到了对新知识的完全理解,有效建构。(3)建构主义重视情境的作用,他们认为学生通过解决情境性问题可实现知识的有效应用、灵活迁移。设计二中教师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这是典型的建构主义的问题定向学习。综述所上,我认为设计二更符合建构主义的学习观和学生观。

3.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观点是什么?(1)科学知识与学生的知识(2)学生如何获得正确的科学知识(3)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特征与策略

4.什么是前概念?在你的学科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否受到了错误前概念的不利影响?你一般都是怎么克服?Q1:前概念是前科学概念的简称,也有人称为日常概念。它是指学生在正式学习某个科学概念之前业已形成的与公认的科学概念相悖的观念和理解。前概念不仅来自日常生活经验,而且在教学学习中也会令学生形成前概念。前概念并不一定都是错误的,但人们常常研究前概念中的错误概念。前概念具备以下特点:(1)自我中心性:前概念多是人以自我为中心的立场发展起来的;(2)可解释性:前概念足以解释和理解有限的个别现象;(3)不自恰性:他们可能是不相干的和不自恰的;(4)多错误性:对于通常的概念教学来说,他们多是阻力。

5、建构主义的学习活动一般由哪些要素组成?(1)情境。(2)协作与对话。(3)意义构建。

6、列举建构主义学习的基本特征和策略

基本特征:(1)积极的学习建构主义强调学习者在学习活动的积极作用,学习者是主动的积极的知识探究者。(2)建构性的学习(3)累计性学习(4)目标指引的学习(5)反思性学习学习策略:(1)探究定向的学习。(2)情境化学习。(3)问题定向的学习。(4)基于案例的学习。(5)社会学习。

7.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对教师的要求有几种?(1)为学生提供探究的机会,创设具体情境,让学生在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和应用知识。(2)引入具体的案例进行教学,辅助学生更好的理解概念与原理(3)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如好奇心,兴趣,求知欲。(4)引导学生在社会交往中学习

8、建构主义的教学理念有哪些?支架式建构主义教学、抛锚式教学以及随即通达教学模式又是如何体现这些教学理念的?

Q1:(1)学生是教学情境中的主角。(2)教学激发学生建构知识的过程。(3)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辅助者、资料提供者。(4)教学活动体现为合作、探究的方式。(5)教学活动的展开是一个过程。(6)教学评价要趋于多元化。(7)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教科书。

Q2:无论是支架式教学、抛锚式教学还是通达式教学,都存在这样的几个环节:将学生引入某种具体情境——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协作交流解决问题——多元评价。具体情境的创设体现了“教学是激发学生构建知识的过程”;独立探索环节证明了“学生是教学情境的主角”;协作交流是“合作、探究”教学活动的体现;三种教学方式的评价原则则充分体现了“教学评价多元”这一理念;在三种模式的教学中,教师设计教学环节,引导学生的每一程序的活动,为教学活动提供情境、资料,对学生活动进行指导、分析,在成就学生“主体”角色的同时,扮演了一个引导者、辅助者、资料提供者的角色;建构主义还强调,教学活动的开展是一个过程,在三种模式的教学评价中,都体现着对“过程”中学生的探究表现、研究能力等的关注,强调“结果对错”不是评价的唯一标准。而这也充分体现了学生的学习还包括研究能力的提高、学习方法的改进……而这正说明了“学生的学习不仅限于教科书”。

9、基于建构主义的教学设计流程,对你自己的一堂课进行这样的设计。

创设情境: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这种情境要真实,用真实的情境任务激发学生的主动构建的欲望。

独立探索: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探索的的目的是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适当引导,让学生沿着知识框架攀升。协作学习:在小组讨论中确定解决问题的的最终方案,让知识概念明朗、清晰。并最终解决问题。效果评价:要求评价多元,评价对象包括学生、小组,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能力、探索能力,构建能力及学习结果。

10、在教学《摩擦起电》一课,教师用一把塑料梳子,在一名学生的头上轻轻梳几下,然后将梳子接近另一个同学的头发,奇迹出现了,梳子像着了魔似的把头发吸引住而不掉下来,在学生惊奇不已之时导入新课。试用建构主义的相关理论对这种课堂导入方式的合理性进行分析。

其一,建构主义认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引导者,为学生创设真实的、具体的情境,情境的创设要促进学生的知识迁移,要让学生能应用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本课导入中教师引入的案例真实、具体,在简单的道具运用中将学生引入问题情境,学生也自然会在学习后理解生活中类似诸种现象的产生。其二,建构主义要求教师在情境创设的选择上要足以激发内在的学习动力,引发学生的探究欲望。本课教学中,教师成功地引起了学生的“惊奇感”,让学生在好奇中对探究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构建的强烈愿望。综上所述,本课的导入是以建构主义为指导的成功案例。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