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猜调》教案4

《猜调》教案4
《猜调》教案4

《猜调》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聆听学唱歌曲《猜调》,了解歌曲诙谐欢快的风格特点。初步掌握几种基本的演唱形式。

2、通过多种演唱形式的结合演绎,体验云南儿童游戏歌曲的特点。

3、通过对几首对歌的对比聆听,激发学生对民族音乐文化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通过聆听《猜调》,了解其风格特点

2、能通过多种形式来表现歌曲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二、导入。

今天老师想带大家一起走进我国的西南边陲,去感受一下那里的音乐文化。

(在慢速度猜调的音乐背景下,简要介绍云南地区的音乐文化。)

师:少数民族聚居之地云南,那是一个山美水美的地方,是一个神仙都向往的彩云之地。我们现在听的这首歌,就是云南地区一个非常著名的歌曲,我们用心的听听,听完后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

三、欣赏《猜调》。

1、初听《猜调》。

师:听完这首歌,大家有什么感受呀?

速度越来越快了——真棒。

那么你们觉得唱这首歌的人的情绪是怎样的?

欢快,开心——非常好。

师:真是首有趣的歌曲。

2、复听《猜调》。

师:那我们一起带着欢快的情绪听老师演唱一遍,听听这首歌曲到底都说了什么?(听老师唱)。

谁听出来了?举手来告诉老师。

师:听的真仔细,我们一起翻开书本,看看同学们都说对了没有?

老师请一个同学来把歌词念一遍。(填歌词,念歌词,解释云南特色语言“称水为海”,皆念“该”。)

刚才,我们听了2段的歌词,老师把第三段的歌词留给大家,你们也来猜一个吧。我们刚才经过了念歌词,填歌词,那么哪个同学能告诉老师这首歌曲的第一段都是什么呀问句。

第二段呢?答句。那么这种形式我们称它为……?

生:问答歌(对歌。)

师:你们太棒了。

(1)找特点。

师:刚才我们说了,这是首很有趣的问答歌,下面我们再听一遍,找出你们觉得最有趣、最有特点的句子。

(2)说特点。

(学生说一个特点,就把准备好的对应的卡片贴到黑板上。)

开头“小乖乖……”,声音高,带有呼唤性,吸引对方的注意。

问问题的时候,越来越快,因为想考倒对方。

回答问题的时候也越来越快,表现自己思维敏捷,没有被人考倒。

结束句衬词,具有地方特色,装饰音的加入,表现了对歌者得意的表情。

“我们说给你们猜”中“说”的下滑音。

(做好板书——“小乖乖”、越问越快、答得也快、结尾下滑音、“说”。)

(根据学生的回答跟进解释。)

(学生回答不全面时说)师:同学们都找出了自己觉得有趣的句子,老师刚才也找到了老师觉得有趣的句子,老师觉得……有趣,你们发现了吗?

(3)试着演唱歌曲唱出歌曲的特点。

师:老师把同学们和老师找出的特点总结了下,这么多有趣的特点,大家试着唱一唱好吗?(唱的时候注意提示和末尾的装饰音。)

老师弹琴,学生唱。

3、用几种不同的演唱形式来表现《猜调》。

师:我们都知道,这首歌曲是一问一答,问答歌的形式,那么同学们想想,这样的问答歌我们可以用什么演唱形式来表现呢?

生:对唱。

师:对唱?恩,这方式不错,那谁来问谁来答呢?(学生举手。)

师:那刘老师提个建议,男生先问,女生回答好吗?

(跟琴演唱第一段对唱形式)。

师:同学们唱的真不错,那自问自答可以吗?

生:可以。

师:那我们也来试一试吧。

生齐唱。师:同学们刚才分段用2种形式演绎了猜调,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其他学校的小朋友的表演唱,我们看看,他们都用了什么形式?

师:你们跟他们想到一块了是吗?

《猜调》是儿童的猜谜歌,是云南儿童游戏时唱的对歌,这首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幽默诙谐的云南童谣以“绕口令”式的节奏表现了孩子们问答对歌的活动情趣。

4、欣赏不同版本的《猜调》。

师:通过刚才的聆听学习,相信同学们对歌曲猜调都很熟悉了,下面我们一起来听2段用树叶、古筝演奏的《猜调》,相信又会给大家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师:听了这些,你们一定对这首歌曲的了解是不是更深一层了呢。

四、拓展。

师:其实对歌的演唱形式在民歌中是经常能听到的,这种形式也广泛的应用到了我国的戏曲作品、影视作品中,下面我们一起走进这些优秀的歌曲片段,去领略另一种独特的味道吧。

聆听不同地方的对歌:《对花》、《打猪草》、《刘三姐片段》等,扩大学生对对歌形式的了解。

五、师总结。

欢乐的音乐课很快就结束了,今天我们一起欣赏并学习了云南民歌《猜调》,还欣赏了许多不同地区的对歌,相信你们对对歌这种的演唱形式已经十分熟悉了,希望同学们在平时的生活中能用心收集,也去找找我们身边的对歌。

六、下课。

中班纸袋玩偶教案

中班纸袋玩偶教案 1 教案一:纸袋玩偶 活动目标: 1、学习用纸袋按照要求制作出漂亮的玩偶。 2、体验自制玩具的快乐。 活动准备: 白色纸袋、彩笔、剪刀、抹布、各种人物、动物的五官

浆糊每张桌子一盒 玩偶范例。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起幼儿兴趣。 1、教师出示纸袋小熊猫,以熊猫的口吻说:小朋友,你们知道我是谁吗?我是小熊猫。 今天,我是到你们班来找小伙伴的,请你们照我的样子做几个小伙伴好不好。 二、引导幼儿观察纸袋小熊猫的制作方法。

1、在纸袋上部适当位置贴上小熊猫的眼睛、嘴巴,也可以用彩笔画出来。在纸袋上面适当位置贴上小熊猫的两只耳朵。 2、在纸袋两边中下部剪两个小孔,大小能伸进手指即可。 3、把一只手伸进纸袋,大拇指和小指分别伸进纸袋两边的小孔,做小熊猫的手,纸袋玩偶就做好了。 三、交代要求,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1、下面请小朋友来为小熊猫做伙伴,老师这里有许多小动物头像,可以先看看他们长得怎么样,然后在想想你想做哪种小动物,用什么方法做。幼儿先看玩偶范例,然后动手

制作,每个小朋友要尽量注意跟别人做的不一样。 2、鼓励能力强的幼儿制作两个不一样的玩偶,帮助能力差的幼儿完成作业。 四、总结评价,结束活动。 教师评价作品,可从五官位置、色彩的选用去评。 幼儿将玩偶套在手上,两两对话,学习用玩偶的口吻对话和表述。活动延伸: 将好的玩偶放在语言角内,供幼儿练习讲话,促进幼儿语言发展,培养相互交往的能力。 五、评价幼儿的作品并鼓励幼儿大胆的展示自己的作品。

1、表扬认真制作的小朋友。 2、鼓励幼儿大胆的展示自己的作品。 活动延伸: 把折好的纸袋玩偶放在美工区,展览,回家的时候和爸爸妈妈说说你制作的纸袋玩偶。 引导幼儿区域活动时再次制作纸袋玩偶。 2

小学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人教旧版)

古诗两首(人教旧版)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习古诗的兴趣。 4.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学习《绝句》这首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引导同学们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由此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两首诗:9 古诗两首 (二)自学《绝句》 1.读题、解题,作者简介。

《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这首诗是唐朝另一个著名诗人杜甫写的,当时唐朝开始衰败,又发生叛乱,诗人历尽艰辛才辗转到四川,在四川成都郊外建造了一间草堂,诗中描写的就是草堂前明媚秀丽的景色。 2.教师范读。 强调多音字:行(háng)泊(bó) 3.自学字词,理解词语,教师检查,学生质疑。 黄鹂:一种小鸟,也叫黄莺,叫声很好听。 白鹭(lù):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细长,吃小鱼,小虾。 东吴(wú):古时候的东吴,就是今天江浙一带。 鸣:这里指鸟叫。 翠柳:绿色的柳树。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含(hán):包含。 西岭: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这时是虚指。“千秋雪”指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万里:指非常遥远,不是实指。 4.检查自学诗意情况,想像画面。

(1)指名读诗句。 (2)练说每句诗意。 (新绿的柳枝上一对黄鹏在欢唱,蔚蓝的天空上,有一行白鹭从溪上飞起,向远处天空飞去。远处,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样的景色就像嵌在窗户里一样。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 (观看彩图,诵读全诗,想像画面。) (整首诗描绘了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景色。) 5.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1)指导朗读。 我们要以欢快的语调,来读这首诗,读诗时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和轻重快慢。 (2)教师范读。 (3)学生朗读。 两个/黄鹏//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干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4)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感情?(抒发了作者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三)体会写法 诗人为什么能描绘出这么美的画面呢?他运用了什么方法?你们想知道吗?齐读全诗,仔细体会。

Book 4 Unit 4 阅读 教案 (2)

Period 1 Contents: 1. V ocabulary disorder, pack, cab, relative, arouse, admiration, admire, neighbourhood, neighbour, blindness, technically, technical, skyscraper, symbolize, symbol, mobile, suitable, suit, kingdom, Indonesian, advanced 2. Structure arrive in, packs of, struggle for, worry about, become friends with, be blessed for, not at all, translate…into…,dig into, make a decision 3. Dialogue or Reading: China in my eyes Objectives: 1. Instructional objectives (language knowledge and language skills) 1) To talk about countries and regions 2) To practise skimming and scanning. 2. Educational objectives (affect, learning strategy and cultural awareness) 1) To know China in foreigners’ eyes 2) To know the communication between language and culture. 3. Personal objectives Learn to introduce your country to foreigners and love your country. Focal points: How to introduce a country or region. Difficult points: 1)How to improve students’ reading ability 2)How to improve students’ spoken English. Procedures and Time Allotment Stage 1 Getting students ready for learning ( … mins) Step 1. Greetings Greet everyone as usual. Stage 2 Pre-stage (… mins) Step 1 V ocabulary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设计概论教学大纲

《设计概论》 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xxxxxxxxxx 编写日期:2010年9月 一、开设系(部): 信息技术系 二、教学对象: 艺术设计学专业学生 三、教学目的: 本课程是艺术设计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充分认识设计的地位及本质、设计的基本原则、设计演变的基本规律以及设计与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并在此基础 上,为以后的设计实践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及早树立正确的设计观。 四、教学要求: 1、通过学习《设计概论》,使学生比较广泛和深入了解有关设计的理论,认识理解设计的基本原则及方法论。 2、在了解各设计流派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理解设计与设计美学、科学工艺、地域文化、生态环境、上层建筑等社会生活各层面的关系。 3、从历史、社会、文化、经济、生活方式、科学技术、材料等各个角度,了解工业设计的本质意义和发展趋势。 4、教学中应坚持整体的原则,并针对当代设计的现状进行分析讲解,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增强理论知识的实用性,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加深学生对讲课内容的理解。五、教学课时及其分配: 总学时:64学时 六、考核: 考核形式——期末考试; 试卷结构——试题分为四大类型:填空、名词解释、简答、论述; 分值分配:平时(30%)+期末(70%)=总评成绩(100%);

题量——90分钟 七、教材: 《设计概论》赵平勇主编,设计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 八、主要参考书目: 1、(美)梅格斯,《20世纪视觉传达设计史》,湖北美术出版社,1989年 2、(日)大治浩,佐扣七郎合编,《设计概论》,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3、李砚祖,《工艺美术概论》,吉林美术出版社,1991年 4、王受之,《世界工业设计史略》,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7年 5、柳冠中,《工业设计概论》,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6、朱淳泽,《世界工艺史》,浙江美术学院出版社 7、尹定邦,《设计目标论》,暨南大学出版社 8、约翰. 沙克拉,卢杰、朱国勤译,《设计—现代主义之后》,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9、李砚祖,《设计概论》,湖北美术出版 10、李妲莉、何人可、刘景华,《美国工业设计》,上海科技出版社 九、讲授提纲 设计概论 第一章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2学时) 【学习目的和要求】 1、初步了解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2、了解艺术设计的特征 3、掌握艺术设计的方法 4、了解艺术、科学与技术相互之间的关系 【本章主要内容】 第一节艺术设计的定义 一、设计在世界上的定义 二、艺术设计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艺术设计的原理 一、艺术设计的艺术性原理 二、艺术设计的科学性原理 三、艺术设计的技术性原理 第三节艺术设计的特征 一、设计的创意性特征 二、设计的图形性特征 三、设计的产品型特征 四、设计的科学性特征 五、设计的工艺性特征 六、设计的市场性特征 第四节艺术设计的方法 一、对比设计的方法

节约用纸教案_

节约用纸 教学目标: 1.知道看书,写作业等等都离不开纸,纸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 2.体会纸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节约。 3.认识到节约用纸就是保护森林,保护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保护地球妈妈的同时实际是在保护我们人类。 教学重难点: 体会纸来之不易,要珍惜节约。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作为学生,我们平时和纸打交道最多,看书,写作业等等都离不开纸,可以说,纸已经成为我们学习生活中的一部分。 师:想想在我们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纸? 生:我们上课用的课本;写作业用的作业本;美术课画画用的白纸;写信要用信纸;吃完饭嘴上有油要用餐巾纸;手工可要用得色卡纸;上完厕所要用卫生纸...... 二、纸的制作过程。(体会纸来之不易,所以我们要珍惜节约) 师:说得不错!你们刚说的物品都是用纸做成的,在我们身边还有许多东西也需要用到纸,比如:我们得的奖状,各种商品的包装盒,人民币,画家画画用到纸,写信时要用的邮票等等,既然纸对我们这么重要,那你们知道纸是怎样制成的吗?生汇报。 师:询问、上网都是学习的好途径,同学们能用这么多的方法学习老师真为你们感到高兴!你们说得都对,纸是由树木、麦秸秆、稻草等农作物经过加工制造而成的,不过树木是纸的主要来源,但是要想让这高大粗壮的树木变成着白白的纸,中间还有许多复杂的工作要做,你们想不想看看呢? 师:看完了造纸的过程孩子们你们想说些什么吗?生汇报。 师:嗯,老师和同学们想得一样,原来造纸这么麻烦,我们使用的每一张纸都来

之不易,我们还发现,纸的原材料是树木。 1.大量的纸是用木材制造的,全国一年造纸消耗木材1000万立方米。 2.现在世界上主要造纸国家几乎全部用木材纤维造纸,所以全世界都在砍树。 3.有关资料告诉我们,制造一吨纸需要砍树17棵,用掉1500升燃油。可以说小小的一页纸,就是大大的一页金。 我们算了一笔帐,回收一吨废纸可生产800吨再生纸,减少砍伐17棵大树,节省3立方米的垃圾填埋场空间,减少35%的造纸污染。 前两天老师做了一个每天用纸情况调查,就以1个班为例,如果我们每人每天用8张纸,全班有45人,我们一天就用去约360张纸,一本书90页,大约就是4本书那么厚,如果全校有30个班,如果每人每天用8张纸,全校有1350人,学校每天就要约用去10800张纸,你们觉得多吗?(多)而我们全国有那么的学校那么多学生那么多的书,那得用多少张纸呀!如果我们全国小学生每人每天节约一张纸的话,一天就可以节约出一片森林来,这样对我们的生活有很大的帮助!同学们,真是不算不知道,一算吓一跳啊。事实的数字告诉我们,我们一定要节约用纸。可是我们生活中浪费纸的现象非常严重。 师:我们每天都要用掉大量的纸张,如果再不注意节约,不注意回收,就会造成更多的森林被砍伐,造成更多资源的浪费,造成更严重的水土流失,人类生存环境的破坏。 师:那你们谁知道树木,尤其是森林对我们人类有什么好处呢? 生:森林可以放出氧气让人们吸收。森林可以阻挡洪水和沙尘暴。 森林还可以...... 师:同学们懂得课外知识可真多!老师把你们说的话总结一下。(课件出示森林的作用) 看来森林对我们的贡献挺大的!如果没有它们,我们的世界会变成什么样子呢?(出示树木被破坏的图片) 师:孩子们看完这组图片你们的心情如何? 生:心情非常不好!心里很难受!看着特别不舒服!…… 师:那你们有什么要跟老师说的吗?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案:4、《古诗两首》

4、《古诗两首》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两首古诗。 2、学会本课的3个生字,理解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想象古诗描绘的画面,感受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养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 1、通过诵读,理解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熟读成诵。 2、结合古诗简洁的语言想象丰富的画面,先说再写。 教学难点: 1、诵读古诗,体会作者从听觉、触觉、视觉等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学习作者边观察边想像以及动用各种感官从多角度观察事物的方法。 2、透过诗中描写的景物,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并把自己的感受写下来。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调动积累,揭示课题 1、启发学生回忆背诵过的描写春天景色的古诗。 2、引出诗题“江南春”:顾名思义,江南的春天。全诗描写了江南春天的绮丽景色。

●二、自学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 要求:(1)读准字音,注意节奏。 (2)边读边想诗句的意思,画出不理解的词句。 2、借助工具书,自己理解诗意。 3、小组合作学习,弄懂诗意。 4、检查学习效果 (1)指名朗读,集体正音。然后齐读全诗,注意停顿。 (2)解释词语: “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南朝”、“楼台”、“四百八十寺” (3)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大致即可) ●三、反复诵读,体会意境 (一)前两行——写今 1、学生自由诵读古诗,边读边思考:《江南春》写出了江南春天的哪些特点?(到处是黄莺宛转啼鸣,到处是绿叶红花相互映衬。依山临水的城乡,迎风招展的酒旗。) 2、诗的前两句抓住了黄莺、红花、绿叶、水乡、山城、酒旗、春风等七种景物来描写,共同构成了一幅春天江南的画面。

幼儿园中班教案《纸》

幼儿园中班教学计划《纸》 中班教学计划《纸》适用于中班的主题教学活动,让孩子们根据孩子们歌曲的语言格式创作孩子们的歌曲,收集各种纸制品,并理解纸的不同用途。快来看看幼儿园班《纸》。 活动目标: 1.收集各种不同的纸产品,以了解纸的不同用途。 2.根据儿童歌曲的语言格式创建儿童歌曲。 3.用纸来改变不同的物体并体验幸福。 4,对儿童学习纸起源的兴趣。 5.培养您敢做,努力学习和学习的优良品质。 活动准备: 磁带,录音机,教具-各种纸制品(餐巾纸,纸碗,纸盘,信头纸,小纸伞,绘画纸,报纸,皱纹纸,书籍,纸箱)。手绘图纸,记录纸。 活动程序: 1.取出各种纸制品,请仔细观察,然后再谈。 -这些是用来干什么的? -你在哪里看的? -还知道那里有什么纸制品吗? -人们如何使用它?

简介:工厂的叔叔和姨妈处理过的纸张可以变成我们生活中经常使用的很多东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请孩子们和爸爸妈妈一起回家,看看纸是什么。在上一课中,我们一起唱了孩子们学到的一首歌,“纸上的爱变了”。 2.孩子们一起唱歌《 Paper Love Variant》,并指导孩子们根据孩子歌曲的语言格式改编歌词。 (1)引导孩子根据歌词创作动作。 -孩子们唱歌时会变成什么? -然后,除了油条,您还要用纸折叠吗? (2)引导孩子改写歌词。 例如:孩子说,“我将风扇折起来。老师指导孩子变成一而变成小风扇。“ 3,孩子在桌面上拿一张纸,根据自己的经验来折叠各种东西。 -因此,现在孩子们已经改变了台式机上的资料,看看您可以更改什么? 孩子们可以自由地在桌子上拿纸,并根据自己的经验折叠各种东西。老师巡逻,引导并记录孩子折叠的各种纸玩具。 肖克克: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它与指南针,火药和印刷技术相结合,为中国古代文化的繁荣提供了物质技术的基础。纸张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很可能起源于中国南部。

4 古诗两首_教案教学设计

4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利用各种方法学习诗句,体会感情,体验作者的创作过程,感受诗文的意境。 3.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学会生字,理解诗句。2.通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人喜悦的心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这首诗。4.培养学生运用方法理解诗句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体会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感情。 一、揭题、释题、了解作者。 1、以前我们学过哪些描写春景的古诗?这些古诗都从不同侧面向我们展示了春天的生机和美丽。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描写春景的古诗《宿新市徐公店》。 2、介绍诗人: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万里写的。他一生为官清廉,为*相所害,被罢官闲居十五年。他的诗大量吸收民间语言,描述细腻,形象鲜明,平易自然。因为他长期居住农村,,对农村

的田园生活十分熟悉,所以描写自然景物也就更加真切感人,别有风趣。 3、理解题目意思:宿:过夜新市:地名 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在新市姓徐的人开的客店里过夜)作者住在新市徐公店时见到一幅怎样的画面呢?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感情呢? 二、小组自学,初读理解。要求: 1.不理解的字、词划出讨论,初步理解每句诗意。 2.诗中抓住哪些景物写出了暮春时节的美丽。 三、导读古诗,感受诗意。 1.指名读,检查读的情况。 2.你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一起讨论、交流。 3.齐读一、二句: a.写了哪几种景物?有什么特点? 篱落:篱笆疏疏:稀疏径:小路深:深远 理解时“调”一下:稀疏的篱笆旁边,有一条小路深向远方。 过渡:这句诗是作者站在徐公店外,远望到的。紧接着作者收回视线,从远望到近观,又看到了什么呢? b.齐读第二句,又抓住了什么景物? 理解:树头:树枝头未:没有阴:树荫 为什么没形成树荫?(因为叶子未长大)。理解时应“补”枝头上的花已经落了,但叶子还未长大,还没有形成树荫。这一点,可见这一天天气怎样?(丽日当空,地面上有斑驳的树影,星星

最新【幼儿园中班数学练习题】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教案.doc

【个人简历范文】 折纸艺术在我国源远流长,历史悠久。折纸活动取材简便,易学易做,低碳环保。下面是为大家准备的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教案,希望大家喜欢!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教案范文1 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用四角向中心折纸的技能。 2、引导幼儿继续学习按图示折纸的方法。 3、培养幼儿仔细、耐心的习惯。 准备 正方形彩纸、图示 过程 1、入活动,引起兴趣 “小朋友,在八月二十的集场上,你看到哪些东西呢?今天我们就来折许多新衣服,这好后摆一个衣服摊好吗?” 2、引导幼儿学习按图示折纸 “今天我们要来学习一种新的折纸本领,就是从四角向中心折,请小朋友看图示” 图(1) 将正方形纸两次对边折 图(2)然后打开找到中心妈妈(中心点) 图(3)四个角是四个孩子,他们都要找到中心妈妈和她亲一下。这就是四角向折,在这个基础上再按图4"图7折 3、请幼儿操作,教师指导 “要看着图示一步一步地折,一步也不能丢掉” 图(4) 翻过来在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 图(5) 再翻过来在折一次四角向中心折

图(6)翻过来将四个正方形打开成长方形 图(7)最后对折成衣服。在折衣服的基础上学折裤子“衣服有了,没有裤子怎么办呢?”“看,衣服还会变魔术呢!一变变成了一条裤子。”请幼儿说说是怎样变裤子的。 4、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提醒幼儿注意对齐抹平,四角向中心折共折三次。 5、展评幼儿的作品,把衣裤穿在绳上,可以做集场的角色游戏。 幼儿园中班折纸活动教案范文2 一、活动目标 1、学习沿正方形的宽边对称对折。 2、练习反复折叠,折出可爱的小田鸡。 3、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功感。 4、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次折纸活动。 5、培养幼儿对折纸的爱好。 二、活动预备 1、小田鸡折纸成品若干。 2、白色长方形图画纸、油画棒、胶棒等每人1份。 三、活动重点难点 1、在小田鸡折纸上进行装潢。 1、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这次折纸活动。 三、活动进程 1、引导幼儿欣赏小田鸡折纸成品,引发幼儿的爱好。 师看,这些小田鸡多可爱呀!你最喜欢哪个小田鸡?为何喜欢它? 师你看到了甚么样的小田鸡?它们是怎样折出来的?你想折一个小田鸡吗?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第4课《古诗两首》教案

设计意图: 本课中的两首古诗都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山行》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秋色图。内容形象生动,色彩明丽,尤其“霜叶红于二月花”给了使我们以美的享受。两首诗都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 二年级的学生虽小但对于古诗的了解并不少,这两首诗有不少学生早已会吟诵。教学时要充分了解学生的实际经验,创设特定的情境,启发想象,感受意境;反复朗读,引导背诵;美读品味,体会诗情。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交流其他古诗,激发学生对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丰富学生的积累。 预设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 3、喜欢背诵古诗,背诵课文以外的古诗。 教学重点:学习生字词;朗读、背诵,在反复诵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和意境的美好。 教学难点:“擎雨盖、傲霜枝、坐”的意思。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 同学们,请看图。[出示两幅插图]你们猜猜看这两幅图画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为什么?秋天到,大地还会发生什么变化呢?今天,我们来学习两首写秋天的古诗。板书:古诗两首。指导书写“首”。 宋朝的苏轼和唐朝的杜牧用独特的语言表达了对秋天的喜爱,我们先来看看苏轼的《赠刘景文》[ 出示诗句]。 二、初读古诗 1、简介作者,解释题意 苏轼是宋朝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赠刘景文》这首诗是诗人赠送给好友刘景文的一首诗。教学“刘”,指导书写。 2、通古诗。 (1)自由读古诗。 (2)小老师带读生字。[ 出示生字] (3)再读诗句。(个别读——齐读)[ 出示诗句] 3、初步理解诗意。 (1)、请同学们再去读读诗句,圈出不理解的词语。 (2)、学生质疑。 (3)、师生共同释疑。出示课件,帮助理解擎雨盖、傲霜枝。 你见过霜吗?冰箱里白色的东西就是霜。北方秋天气温很低,地面上或草叶上全凝结一层薄薄的白色冰晶,就是霜。 4、再次放声朗读全诗。 三、朗读激情 1、边读边想象:你都看到了什么?哪一句诗告诉你的。 2、诗人认为最美的的是什么呢? 出示“橙黄橘绿”的课件。秋天还有什么美丽的景色呢?拓展说话,欣赏课件。

《设计史》教学大纲

《设计史》教学大纲 修订单位:韩山师范学院美术系 执笔人:吴文轩 一、课程基本信息 1.课程中文名称:设计史 2.课程英文名称:A History Of Desing 3.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理论课) 4.适用专业:环境艺术设计(非师范)专业本科 5.总学时:36学时 6.总学分:2学分 二、实践教学目标 《世界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理论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通过课堂讲授通过系统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的掌握世界现代设计史的基础知识,了解现代设计运动的背景,各国优秀的现代设计传统和辉煌的现代设计成就,认识现代设计的发展状况,提高学生的设计方面的鉴赏能力、审美判断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为更好的进行设计提供必要的理论指导。 三、实践内容与要求

四、教学文件与教学形式 教材:《世界现代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2年9月第一版2004

年1月第三次印刷。 参考书: 1、《世界平面设计史》王受之著中国青年出版社,2000年版 2、《新艺术运动大师图典》周宏遍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3、《贡布里希论设计》范景中选编―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年版。 4、《全彩西方工艺美术史》张夫也著―宁夏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5、《现代西方设计概论》钱凤根编著―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6、《工业设计史》何人可编著—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7、《工业设计全书》张道一著—江苏科技出版社1998年版。 教学形式:课堂讲授,作品赏析,作业辅导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 考核方式:平时成绩以每次作业作为考核的主要方式 成绩评定:百分制,以平时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总平均

幼儿中班折纸手工教案

幼儿中班折纸手工教案 【活动设计背景】 本班幼儿平时都比较喜欢画画和动手方面的活动但由于刚刚小班升中班的缘故并考虑到幼儿安全方面的因素很少使用剪刀但幼儿渴望能够亲手制作出奇妙的物品利用幼儿好奇的心理让其发挥大胆的奇思妙想开展此活动开发幼儿的想象空间 【活动目标】 通过此活动让幼儿明白和认识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等几种在折纸中出现的简单的折纸要求 【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制作小马的步骤和所需注意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让幼儿理解几种线条的折法即线条名称 【活动准备】 1、教师事先做好的一匹小马的样品 2、A4白纸【每人一张】水彩笔【每人一盒】剪刀【每人一把】 3、A3白纸【教师备用】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事先做好的样品吸引幼儿注意力并引导幼儿说出小动物【小马】试着让幼儿说出其特点 2、引导幼儿观察制作小马的办法 3、教师用A3的大纸演示【在室内来回走动】便于幼儿看得清楚

【1】、教师讲解制作小马的方法和步骤 【2】、鼓励小朋友说出自己的想法并给幼儿足够的时间自由讨论其制作方法 【3】、引导幼儿认识和运用虚线、折线、翻折、弯曲折线这几种折纸中常出现折法 4、让接受快的小朋友可以充当‘小老师’的角色给其他幼儿讲解经验【毕竟孩子之间有更好的交流方式】 5、鼓励幼儿将折好的作品打开重新再折一遍目的是让幼儿记得更深刻 6、重新折好后让幼儿用自己喜欢的颜色给【小马】画出五官即涂色并用剪刀剪出马的四条腿 7、最后将自己的作品装进自己的袋子内活动结束 【教学反思】 1、折纸属于纯手工作业幼儿非常感兴趣并表现出极大的积极性 2、所谓‘初生牛犊不怕虎’他们敢于大胆的尝试各种方法 3、但由于此次活动幼儿刚刚才接触出错最多的地方是嘴巴的处理那一块缺乏对基本常识的理解和认识还有就是使用剪刀也不是很熟练需要以后经常练习相信以后对此类活动会逐步熟练的 4、也有个别幼儿出错可能是不理解教师讲解的意思也或许是对此活动的陌生所导致的因素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古诗两首》教案

4、古诗两首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古、诗、首、眠"等13个生字,会写"古、声、多、知、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感受春天的美好,培养学生喜爱春天、喜爱大自然之情。 教学重点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理解意境 教学准备有关春天的图片及春天的古诗。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揭题 1、通过这一单元课文的学习,我们了解了许多有关春天的知识。谁愿意把自己所知道的春天和大家交流一下? 2、师:柳绿花红、莺歌燕舞、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春天不仅我们喜欢,许多古代的诗人也很喜欢,他们还写下一首首诗赞美春天美丽的景色呢!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描写春天的古诗。板书课题,齐读。学习“古、诗、首”两个字。 二、学习《春晓》 (一)出示整首诗,读通。 1、师:这首诗是唐朝大诗人孟浩然写的。(齐读诗题)很多同学都会背这首诗,请大家看拼音,认真读一读,呆会儿我们来比赛背诗,看谁能把每个字音背准。 2、学生借助拼音自由读诗。 3、指名背诵。 4、认记汉字。春眠春晓处处闻啼鸟 (二)理解感悟 1、由理解“春晓”引入,这首诗描写的是春天早晨的景色,读读第一句。 2、请同学们再把这首诗读一遍,看看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哪些地方看不懂。 3、交流讨论学习。 (1)这首诗写了春天的哪些景物?(鸟、风雨、花) (2)春天,鸟儿怎样?你从哪儿知道的?(理解“处处”“闻”“啼”) 播放一段鸟儿鸣叫的录音。耳听鸣叫声,想象鸟儿飞翔的画面,读好第二句。(体会春天所带给人的美好、愉悦) (3)诗中所描写的花怎样?(理解“知多少”,也可画画帮助理解) 这花与风雨之间有什么关系? 花落了这么多,你有什么想法?(很可惜、很美)把你体会的情感通过朗读表现出来。 (三)吟诵。 1、通过这首诗的学习,你又知道春天是怎样的? 2、朗读全诗,背诵。 四、拓展延伸 查阅作者孟浩然的其他诗句。 五、课堂检测

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设计史课程教学大纲 英文名称:modern design history课程编码: 学时:32 学分:2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课程类别:理论课 先修课程:中外工艺美术史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视觉传达,公共艺术 一、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现代设计史是艺术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本课程重点讲述现代设计的发展状况,包括主要思想、风格、流派、典型作品代表设计师等史实的分析,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现代设计与文化、经济和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对视觉传达设计的本质、范围、手段、发展、意义等有更深入的认识,为其更好的进行创造性的视觉传达设计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与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现代设计的发展状况。 2、了解现代设计中主要思想、风格、流派、典型作品代表设计师等史实的分析。 3、使学生了解现代设计与文化、经济和社会和生活的密切关系,从而对现代设计的本质、范围、 手段、发展、意义等有更深入的认识。 三、课程的基本内容与教学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讲授,使学习者了解现代设计的起始时间,理解设计与经济、艺术、科学的关系。[本章主要内容]: 1.1“design”——“设计”的定义 1.2 现代设计的起始时间; 1.3设计与经济、艺术、科学的关系; 1.4现代设计艺术分类标准与方法;设计思维 [本章重点]:设计与经济、艺术、科学的关系;现代设计艺术分类标准与方法 [本章难点]:现代设计产生根源:工业革命、发明创造、现代艺术流派等的影响 第二章现代设计的滥殇时期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节的讲授,使学习者了解现代设计产生的前提和社会历史条件,理解英国工艺美术运动主要成就。 [本章主要内容]:

中班美术纸山楂树教案

中班美术纸山楂树教案 1 教学目的: 1、让了解纸团粘贴的方法。 2、巩固学过的团球、粘贴等技能。 3、引导幼儿体验画面的立体美和操作活动的乐趣,培养认真、仔细操作的良好习惯。 4、启发动手操作,大胆表现自己的意愿。

2 教学准备: 紫红色绉文纸、绿色树叶、白纸、彩笔、胶水若干,大幅范画一幅,抹布每组一块。 3 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活动一一秋天到了,秋天是个收获的季节,各种各样的果树都结满了果实,不仅好吃也很好看。请小朋友说说,秋天都有哪些果树?(引导说出有山楂树)今天,

我们就来做一棵丰收的山楂树。 2、出示大幅范画,引起的兴趣。 引导幼儿观察、感受画面的半立体美,激励动手制作的愿望。 教师:小朋友,你们摸一摸这幅画,说说你有什么感觉?(走到幼儿中间,让每个幼儿都能摸一摸,亲自感受一下。)这幅画看上去怎么样?与其它彩笔画的画有什么不同?这幅画是用什么材料做的?怎样做的?(启发说出这幅画是用纸团成球,粘贴在纸上) 3、示范制作方法。 今天,我们做的山楂树是用纸和纸球粘贴的。怎样做成的呢?先要在作业纸上画出山楂树简单的树形(树冠可以画成

大圆形,也可以画成大三角形)随后,将紫红色绉纹纸用力团成一个个小纸球,再把团好的纸球蘸上胶水,粘贴在树冠上;然后把树叶粘贴在适当位置;最后,用彩笔把树干涂满颜色。一棵丰收的山楂树就做好了。 4、交待要求,动手操作,巡回指导。 (1)提醒画山楂树时,只画出简单的轮廓。 (2)重点指导用力团紧纸球和粘贴纸球的方法。 (3)提醒,纸球和树叶都要粘贴在适当的位置。 (4)能力强的,粘贴结束后,可以用彩笔添画其它景物

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第4课“古诗二首”教案

4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6个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图文结合,想象画面,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 4.培养学生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重点 1.掌握本课生字生词,有感悟地朗读、背诵课文。 2.图文结合,想象画面,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积累、背诵古诗的兴趣。 教学准备 1.生字词卡片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1课时 《赠刘景文》 一、新课导入。 现在是什么季节?大家喜欢秋天吗?你能用《识字1》当中的一些词语来说说你所看到的秋天的景色吗? 从同学们的话中,我感到大家都很喜欢秋天,古人也很喜欢秋天,他们常常吟诗作词来赞美秋天。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赠刘景文》。 (板书诗题、作者)

二、走近作者。 苏轼(1037—1101):宋代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清新豪放,善用夸张比喻,在艺术表现上独具一格。 三、初读古诗。 1自由读古诗,要求读正确、流利。 2同桌相互听一听,看看他读得对吗? 反馈: (1)指名读,谁愿意把这首诗读给大家听一听? 评价:听了他的朗读,你有什么评价? (2)引出生字教学:刘、菊、残、君、橙、橘 你是用什么方法记住它们的? (3)学生说说识记生字的方法。 3朗读这首诗,谁能大声地再来读读? 四、品味赏析。 1出示:荷尽已无擎雨盖。 (1)想一想,这是描绘什么季节的荷叶的?初夏的荷叶又是怎样的?大家学过杨万里的一首诗吗?里面是怎样描绘初夏的荷叶的?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到了盛夏,荷叶又是怎样的呢?你们能用一句话说说吗? (学生若不知道,老师补充“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3)到了秋天,荷花就像诗中描绘的这个样子,指名学生说深秋荷叶的样子。 2出示:菊残犹有傲霜枝。 (1)你们能给“犹有”换个词吗?(还有。) (2)“傲”字是什么意思?指自高自大吗? (霜给人一种天气寒冷的感觉,菊花凋谢了还有枝条在风霜中傲然挺立,可见菊花有坚强不屈的精神。) 3指导朗读第一、二句。 4理解第三、四句。

高中英语《Book2 Unit4 Wildlife Protection Reading》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Book2 Unit 4 Wildlife Protection 教学设计 —综合视野下的高中英语阅读教学 “阅读的过程是读者与文本及其作者进行对话和沟通的过程。有效的阅读体验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提高读者的阅读能力,提升读者的阅读思维品质,并使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感受语言的魅力”(傅咏梅,2014) 基于上述考虑,结合该文的话题性强、脉络清晰、情感教育意义深远等特点,笔者从思维 和情感两个层面入手设计本课的教学。 一、思维层面——巧设任务,提高学生的高阶思维能力 根据认知心理学理论,阅读是一种积极的信息加工过程,是大脑运用语言和非语言的思维活动的过程(Goodman,1967,转引自李杰,2012)。阅读教学就是训练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通过阅读教学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尤其是高阶思维能力,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 1.设计思索性问题 Sadker&Sadker(1991)认为,思索性问题是指那些不能仅仅依赖记忆(memory)或回忆(recall),而是需要更多的思考才能回答的问题。通过梳理其先前获得的表层信息,继而进行分析与综合,才能作答。且该类问题并无既定答案,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学生可以充分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只要言之有理,言之有物,即为有效思考。通过对思索性问题的回答,可以有效地促使学生积极开动脑筋,增强其分析和综合思维能力。 例如:在本课的第二环节,教师通过追问“ Are these “good” things really good enough?” “Is this solution the best way to solve the problem?” 引发学生的思考,使学生在深入理解文本信息的同时,将阅读所获取的信息与自己的经验进行比较,逐步形成自己的观点。在学生小组讨论中,实现了观点与观点的碰撞,在碰撞中逐步完善自身观点。继而进行辩论,在辩论过程中学生审辩他人观点,展示自己的观点,培养了审辩式思维能力。在整个环节中学生一直处于审判式思考之中:从识别文章的主要观点,到获取支持观点的论据,再到最终思考政府的做法是否妥当,教师一直鼓励学生思考,与文本互动。在理解这些信息的基础上,学生就会将文章内容与自己的经验进行比较,不断对自己提问:文章内容与我的想法是一致的还是矛盾的?作者给出了哪些理由?我是否被这些理由说服了?我的依据又是什么?我自己有得出了什么结论?我自己的观点是否令人信服? 在这一系列的质疑、碰撞、调整的互动中,学生进行了大量的、积极的思维活动,审辩式思维的 训练贯穿了整节阅读课,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审辩式思维意识得到了强化和提升。 教师提出的思索性问题的答案并不能从阅读文本中直接获得,而是需要学生进行深入思考。 英语阅读教学是教师以文本为载体,引导学生获得信息、学习语言和发展思维的过程。在获取信息、解读文本内容的过程中,学生往往会认为课文的内容肯定是对的。教师若能引导学生质疑文本的内容,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极富挑战性的任务。通过质疑文本,大大提升学生的审辩式思维能力。 2.制作思维导图 思维导图又称心智图(mind map),是一种将知识结构和思维图像化的图形技术,它可以用色彩、图画、代码和多维度来加以修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来增强记忆效果(东尼·博赞、

工业设计史的概述

湖南大学工业设计专业是国内最早成立的工业设计专业之一,1977年成立工业造型研究所,1993年获得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同年在国内首先获的工业造型艺术硕士点。1995年以来本专业一直是全国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分委员会主任单位,本课程主持人何人可教授为现任主任委员。《工业设计史》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基础课程,其教学目的是使学生了解人类历史中,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设计发展演变的脉络,包括各种设计学派、设计风格、著名设计师及其作品以及设计发展的历史条件。这对于学生正确理解工业设计内在动力与源泉,把握工业设计的未来发展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1982年--1987年为课程阶段的初创阶段。1982年湖南大学工业设计系正式成立,开始着手建设《工业设计史》课程,邀请日本著名工业设计教育家吉冈道隆来校讲学,并提供了一批欧、美、日原版的设计史教材和参考书。在翻译、整理有关资料的基础上,开始编写讲义并拍摄制作了一批教学幻灯片。 2.1988年--1998年为课程建设阶段。1988年,留学欧、美、日的青年教师先后回到工业设计系,带回了大量设计史和设计理论方面的书籍和研究成果,并实地拍摄了大量图象资料,为编写工业设计史教材奠定了坚实基础。何人可从丹麦皇家艺术学院回国后,根据工业设计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定的教学大纲,于1991年出版了国内第一本统编教材《工业设计史》,李妲莉、何人可编写的《美国工业设计史》、揭湘沅编写的《国外当代设计名家名作1》等教学参考书也相继出版,教学用幻灯片制作完成。《工业设计史》教材经湖南大学、北京理工大学、浙江大学、武汉理工大学、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江南大学等百余所大学的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获得了普遍的好评。1996年该教材获得了机械工业部第三届高等学校机电类优秀教材青年奖,何人可获得机械工业部优秀青年教师奖。1997年湖南大学工业设计系被列为湖南省重点建设示范性专业。 3.1999年--2003年为课程体系发展和完善阶段。1998-1999年,何人可公派赴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立大学访问,考察了美国相关课程的情况,回国后根据工业设计学科的最新发展和设计史研究的最新成果,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调整和增补,着重介绍了绿色设计、信息时代的工业设计等内容,使教材更加完善。本教材图文并茂,还为教师配发了教学用光盘。与此同时,本专业的系列教学参考书《设计艺术丛书》由湖南大学出版社出版,多媒体技术和互动式的教学得到广泛的应用,课程体系趋于完善。其主要特征有:(1)全方位、多角度的动态教学。突破先前静态的文字和图片教学的局限,通过视频、Flash动画等方法,更加全面地展示设计历史发展的文化背景;(2)由平面走向三维。通过虚拟现实再现历史上经典的工业设计作品,使学生可以生动地、立体地进行深入分析;(3)交互性。通过工业设计史资料库的建设,学生可以依据人物、流派、风格、公司类型等主题进行检索、分类,方便学生进行自主的学习和研究。上述三点无论在理论构建还是在实际应用都具有较高的价值。目前国内外还未见类似的《工业设计史》教材,使我国的设计史教学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并为整个工业设计专业的教学提供一个很好的平台。 2002年《工业设计史》获国家级优秀教材一等奖,并列入"十五"国家级重点规划教材和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案

《古诗两首》(咏柳、春日)教案 1.会认4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碧玉、妆成、裁出、剪刀、万紫千红"等词。 2.背诵两首诗,能用自己的话说出的意思。 情感:体会诗人热爱春天、大自然的感情,感悟大自然的美好。 教学重难点:大体了解诗句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记背诗句。 教学时数:2课时 第一课时 一、导入 回忆你记忆中的春天是怎样的,给大家说一说。 二、检查预习 1.自读生字,在文中为生字注音。

2.抽读。 3.小老师教写生字。 易错音:妆、滨、裁 易混淆:咏泳、滨宾、载裁、紫紧 4.抽读、齐声读 三、学习《咏柳》 1.简介贺知章:唐朝诗人,字箱子真,代表作《回乡偶书》《采莲》 2.解题:春天里的柳树是怎样的呢?春天百花成天的景象是什么样的?能用语言或学过的诗句来形容吗?(自由说)看看古代的诗人是怎样描述春天景色的。齐读课题: 咏柳:咏即赞美

3.诗人是怎样赞美柳树的呢?大家自读古诗,说说你读懂了什么。(结合注释读),不懂的作上记号。 4.交流汇报1.2句 (1)碧玉:绿色的玉 妆:打扮 一树:满树 万条:枝条多 绦:一种丝带 前两句的意思是:高高的柳树上,长满了翠绿的新叶,看上去好像用碧玉装饰打扮的一样。 (2)思考:作者把什么比作什么,这样的比喻好吗?(引导学生想象,春天万物复苏,柳树也会发出新叶,新叶刚长出来的颜色,光泽接近碧玉)

(3)朗读 5.交流汇报3.4句: (1)细叶:细细的嫩叶 似:好像 裁:裁剪 这两句的意思是:这细细的嫩叶是谁裁剪出来的呢?原来是二月春风这把剪刀裁出来的呀! (2)思考:这两句采用了什么样的形式?(自问自答)把什么比作什么?你从这个比喻中体会到什么? (3)指导朗读 6.朗读全诗,感悟诗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