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维有限体积法计算热传导及源码

二维有限体积法计算热传导及源码
二维有限体积法计算热传导及源码

电力系统计算程序设计(包含源程序)

电力系统计算程序设计(包含matlab源程序)

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 2007年1月 第一章原始数据 电力系统原始数据是电力系统计算的基础。电力系统每个计算程序都要求输入一定的原始数据,这些数据可以反映电力网络结构、电力系统正常运行条件、电力系统各元件参数和特性曲线。不同的计算程序需要不用的原始数据。 第一节电力网络的描述 电力网络是由输电线路、电力变压器、电容器和电抗器等元件组成。这些元件一般用集中参数的电阻、电抗和电容表示。为了表示电力网络中各元件是怎样互相连接的,通常要对网络节点进行编号。电力网络的结构和参数由电力网络中各支路的特性来描述。 1.1.1 线路参数 在电力系统程序设计中,线路参数一般采用线路的Π型数学模型,即线路用节点间的阻抗和节点对地容性电纳来表示,由于线路的对地电导很小,一般可忽略不计。其等价回路如下: r+jx -jb/2 对于线路参数的数据文件格式一般可写为: 线路参数(序号,节点i,节点j,r,x,b/2) 1.1.2 变压器参数

在电力系统程序设计中,变压器参数一般采用Π型等值变压器模型,这是一种可等值地体现变压器电压变换功能的模型。在多电压级网络计算中采用这种变压器模型后,就可不必进行参数和变量的归算。双绕组变压器的等值回路如下: k Z T k:1 Z T (a)接入理想变压器后的等值电路(b) 等值电路以导纳表示 (c) 等值电路以导纳表示 三绕组变压器的等值回路如下: 综合所述,三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电路可以用两个双绕组变压器的等值电

路来表示。因此,对于变压器参数的数据文件格式一般可写为:变压器参数(序号,节点i,节点j,r,x,k0) 其中,k0表示变压器变比。 1.1.3对地支路参数 对地支路参数一般以导纳形式表示,其等价回路如下: i g-jb 对地支路参数的数据文件格式一般可写为: 接地支路参数(序号,节点i,g i,b i) 第二节电力系统运行条件数据 电力系统运行条件数据包括发电机(含调相机)所连接的节点号、有功与无功功率;负荷所连接的节点号、有功与无功功率;PV节点与给定电压值;平衡节点的节点号与给定电压值。 1.2.1节点功率参数 电力系统中有流入流出功率的称为功率节点,有流入功率的称发电节点,一般为各发电站、枢纽变电站等节点;有流出功率的称负荷节点。对于电力系统稳态计算来说,功率节点都用有功功率P和无功功率Q来简单表示。其等价回路如下: Q G P G P L Q L 节点功率参数的数据文件格式一般可写为:

(完整版)大连理工大学高等数值分析抛物型方程有限差分法

抛物型方程有限差分法 1. 简单差分法 考虑一维模型热传导方程 (1.1) )(22x f x u a t u +??=??,T t ≤<0 其中a 为常数。)(x f 是给定的连续函数。(1.1)的定解问题分两类: 第一,初值问题(Cauchy 问题):求足够光滑的函数()t x u ,,满足方程(1.1)和初始条件: (1.2) ()()x x u ?=0,, ∞<<∞-x 第二,初边值问题(也称混合问题):求足够光滑的函数()t x u ,,满足方程(1.1)和初始条件: ()13.1 ()()x x u ?=0,, l x l <<- 及边值条件 ()23.1 ()()0,,0==t l u t u , T t ≤≤0 假定()x f 和()x ?在相应的区域光滑,并且于()0,0,()0,l 两点满足相容条件,则上述问题有唯一的充分光滑的解。

现在考虑边值问题(1.1),(1.3)的差分逼近 取 N l h = 为空间步长,M T = τ为时间步长,其中N ,M 是 自然数, jh x x j ==, ()N j ,,1,0Λ=; τ k y y k ==, ()M k ,,1,0Λ= 将矩形域G {}T t l x ≤≤≤≤=0;0分割成矩形网格。其中 ()j i y x ,表 示网格节点; h G 表示网格内点(位于开矩形G 中的网格节点)的集合; h G 表示位于闭矩形G 中的网格节点的集合; h Γ表示h G -h G 网格边界点的集合。 k j u 表示定义在网点()k i t x ,处的待求近似解,N j ≤≤0,M k ≤≤0。 注意到在节点()k i t x ,处的微商和差商之间的下列关系 ((,)k j k j u u x t t t ????≡ ? ????): ()() ()ττ O t u t x u t x u k j k j k j +??? ????=-+,,1 ()() ()2112,,ττ O t u t x u t x u k j k j k j +??? ????=--+ ()()()h O x u h t x u t x u k j k j k j +??? ????=-+,,1 ()() ()h O x u h t x u t x u k j k j k j +??? ????=--,,1 ()() ()2112,,h O x u h t x u t x u k j k j k j +??? ????=--+ ()()() ()2 222 11,,2,h O x u h t x u t x u t x u k j k j k j k j +???? ????=+--+ 可得到以下几种最简差分格式

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

第四章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 第一节概述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最基本、最常用的计算。根据系统给定的运行条件、网络接线及元件参数,通过潮流计算可以确定各母线的电压(幅值及相角),各元件中流过的功率、整个系统的功率损耗等。潮流计算是实现电力系统安全经济发供电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作环节。因此潮流计算在电力系统的规划设计、生产运行、调度管理及科学研究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电力系统潮流计算分为离线潮流计算和在线潮流计算。前者主要用于系统规划设计和安排系统的运行方式,后者则用于正在运行系统的经常监视及实时控制。本章主要讨论离线潮流计算问题,它的基本算法同样适用于在线潮流计算。 潮流计算在数学上是多元非线性方程组的求解问题,求解的方法有很多种。自从五十年代计算机应用于电力系统以来,当时求解潮流的方法是以节点导纳矩阵为基础的逐次代入法(导纳法),后来为解决导纳法的收敛性较差的问题,出现了以阻抗矩阵为基础的逐次代入法(阻抗法)。到六十年代,针对阻抗法占用计算机内存大的问题又出现了分块阻抗法及牛顿-拉夫逊(Newton-Raphson)法。Newton —Raphson法是数学上解非线形方程式的有效方法,有较好的收敛性。将N-R法用于潮流计算是以导纳矩阵为基础的,由于利用了导纳矩阵的对称性、稀疏性及节点编号顺序优化等技巧,使N-R法在收敛性、占用内存、计算速度方面的优点都超过了阻抗法,成为六十年代末期以后普遍采用的方法。同时国内外广泛研究了诸如非线形规划法、直流法、交流法等各种不同的潮流计算方法。七十年代以来,又涌现出了更新的潮流计算方法。其中有1974年由B、Stott、O、Alsac 提出的快速分解法以及1978年由岩本伸一等提出的保留非线性的高 129

【毕业设计(论文)】二维热传导方程有限差分法的MATLAB实现

第1章前言 1.1问题背景 在史策教授的《一维热传导方程有限差分法的MATLAB实现》和曹刚教授的《一维偏微分方程的基本解》中,对偏微分方程的解得MATLAB实现问题进行过研究,但只停留在一维中,而实际中二维和三维的应用更加广泛。诸如粒子扩散或神经细胞的动作电位。也可以作为某些金融现象的模型,诸如布莱克-斯科尔斯模型与Ornstein-uhlenbeck过程。热方程及其非线性的推广形式也被应用与影响分析。 在科学和技术发展过程中,科学的理论和科学的实验一直是两种重要的科学方法和手段。虽然这两种科学方法都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一些研究对象往往由于他们的特性(例如太大或太小,太快或太慢)不能精确的用理论描述或用实验手段来实现。自从计算机出现和发展以来,模拟那些不容易观察到的现象,得到实际应用所需要的数值结果,解释各种现象的规律和基本性质。 科学计算在各门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与工程科学中其越来越大的作用,在很多重要领域中成为不可缺少的重要工具。而科学与工程计算中最重要的内容就是求解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中出现的各种各样的偏微分方程或方程组。 解偏微分方程已经成为科学与工程计算的核心内容,包括一些大型的计算和很多已经成为常规的计算。为什么它在当代能发挥这样大的作用呢?第一是计算机本身有了很大的发展;第二是数值求解方程的计算法有了很大的发展,这两者对人们计算能力的发展都是十分重要的。 1.2问题现状 近三十年来,解偏微分方程的理论和方法有了很大的发展,而且在各个学科技术的领域中应用也愈来愈广泛,在我国,偏微分方程数值解法作为一门课程,不但在计算数学专业,而且也在其他理工科专业的研究生的大学生中开设。同时,求解热传导方程的数值算法也取得巨大进展,特别是有限差分法方面,此算法的特点是在内边界处设计不同于整体的格式,将全局的隐式计算化为局部的分段隐式计算。而且精度上更好。 目前,在欧美各国MATLAB的使用十分普及。在大学的数学、工程和科学系科,MATLAB

热传导计算

热传导计算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芯片的尺寸越来越小,同时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发热量也就越来越大,如英特尔处理器3.6G 奔腾4终极版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最大可达115W ,这就对芯片的散热提出更高的要求。设计人员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散热工艺和性能优异的散热材料来有效的带走热量,保证芯片在所能承受的最高温度以内正常工作。 如图 1所示,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散热方式是使用散热器,用导热材料和工具将散热器安装于芯片上面,从而将芯片产生的热量迅速排除。本文介绍了根据散热器规格、芯片功率、环境温度等数据,通过热传导计算来求得芯片工作温度的方法。 芯片的散热过程 由于散热器底面与芯片表面之间会存在很多沟壑或空隙,其中都是空气。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空气间隙会严重影响散热效率,使散热器的性能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发挥作用。为了减小芯片和散热器之间的空隙,增大接触面积,必须使用导热性能好的导热材料来填充,如导热胶带、导热垫片、导热硅酯、导热黏合剂、相转变材料等。如图2所示,芯片发出的热量通过导热材料传递给散热器,再通过风扇的高速转动将绝大部分热量通过对流(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的方式带走到周围的空气中,强制将热量排除,这样就形成了从芯片,然后通过散热器和导热材料,到周围空气的散热通路。 表征热传导过程的物理量

在图3的导热模型中,达到热平衡后,热传导遵循傅立叶传热定律: Q="K"·A·(T1-T2)/L (1) 式中:Q为传导热量(W);K为导热系数(W/m℃);A 为传热面积(m2);L为导热长度(m)。(T1-T2)为温度差。 热阻R表示单位面积、单位厚度的材料阻止热量流动的能力,表示为: R=(T1-T2)/Q=L/K·A (2) 对于单一均质材料,材料的热阻与材料的厚度成正比;对于非单一材料,总的趋势是材料的热阻随材料的厚度增加而增大,但不是纯粹的线形关系。 对于界面材料,用特定装配条件下的热阻抗来表征界面材料导热性能的好坏更合适,热阻抗定义为其导热面积与接触表面间的接触热阻的乘积,表示如下: Z=(T1-T2)/(Q/A)=R·A (3) 表面平整度、紧固压力、材料厚度和压缩模量将对接触热阻产生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与实际应用条件有关,所以界面材料的热阻抗也将取决于实际装配条件。导热系数指物体在单位长度上产生1℃的温度差时所需要的热功率,是衡量固体热传导效率的固有参数,与材料的外在形态和热传导过程无关,而热阻和热阻抗是衡量过程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芯片工作温度的计算 如图4的热传导过程中,总热阻R为: R="R1"+R2+R3 (4) 式中:R1为芯片的热阻;R2为导热材料的热阻;R3为散热器的热阻。导热材料的热阻R2为: R2=Z/A (5) 式中:Z为导热材料的热阻抗,A为传热面积。芯片的工作温度T2为: T2=T1+P×R (6)

用matlab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题目:潮流计算与matlab 教学单位电气信息学院姓名 学号 年级 专业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指导教师 职称副教授

摘要 电力系统稳态分析包括潮流计算和静态安全分析。本文主要运用的事潮流计算,潮流计算是电力网络设计与运行中最基本的运算,对电力网络的各种设计方案及各种运行方式进行潮流计算,可以得到各种电网各节点的电压,并求得网络的潮流及网络中的各元件的电力损耗,进而求得电能损耗。本位就是运用潮流计算具体分析,并有MATLAB仿真。 关键词:电力系统潮流计算 MATLAB Abstract Electric power system steady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of the static safety analysis. This paper, by means of the calculation, flow calculation is the trend of the power network design and operation of the most basic operations of electric power network, various design scheme and the operation ways to tide computation, can get all kinds of each node of the power grid voltage and seek the trend of the network and the network of the components of the power loss, and getting electric power. The standard is to use the power flow calculation and analysis, the specific have MATLAB simulation. Key words: Power system; Flow calculation; MATLAB simulation

【文献综述】热传导方程差分格式的收敛性和稳定性

文献综述 信息与计算科学 热传导方程差分格式的收敛性和稳定性在实际研究物理问题过程中, 往往能给出问题相应的数学表达式, 但是由于实际物理问题的复杂性, 它的解却一般不容易求出. 由此计算物理应运而生, 计算物理是以计算机为工具, 应用数学的方法解决物理问题的一门应用性学科, 是物理、数学和计算机三者结合的交叉性学科. 它产生于二战期间美国对核武器的研究, 伴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发展. 计算物理的目的不仅仅是计算, 而是要通过计算来解释和发现新的物理规律. 这一点它与传统的实验物理和理论物理并无差别, 所不同的只是使用的工具和方法. 计算物理早已与实验物理和理论物理形成三足鼎立之势, 甚至有人提出它将成为现代物理大厦的“栋梁”. 在一个物理问题中一个数值解往往比一个式子更直观, 更有价值. 在实际求解方程时, 除了一些特殊的情况下可以方便地求得其精确解外, 在一般情况下, 当方程或定解条件具有比较复杂的形式, 或求解区域具有比较复杂的形状时, 往往求不到, 或不易求到其精确解. 这就需要我们去寻找方程的近似解, 特别是数值近似解, 简称数值解. 这里主要研究的是热传导方程. 有限差分法是微分方程和积分微分方程数值解的方法. 其基本思想是把连续的定解区域用有限个离散点构成的网格来代替, 这些离散点称作网格的节点;把连续定解区域上的连续变量的函数用在网格上定义的离散变量函数来近似;把原方程和定解条件中的微商用差商来近似, 积分用积分和来近似, 于是原微分方程和定解条件就近似地代之以代数方程组, 即有限差分方程组, 解此方程组就可以得到原问题在离散点上的近似解. 然后再利用插值方法便可以从离散解得到定解问题在整个区域上的近似解. 热传导的差分法是求解热传导方程的重要方法之一. 对于差分格式的的求解, 我们首先要关注差分格式的收敛性和稳定性. 对于一个微分方程建立的各种差分格式, 为了有实用意义, 一个基本要求是它们能够任意逼近微分方程, 即相容性要求. 一个差分格式是否有用, 就要看差分方程的精确解能否任意逼近微分方程的解, 即收敛性的概念. 此外, 还有一个重要的概念必须考虑, 即差分格式的稳定性. 因为差分格式的计

芯片散热的热传导计算

芯片散热的热传导计算(图) 讨论了表征热传导过程的各个物理量,并且通过实例,介绍了通过散热过程的热传导计算来求得芯片实际工作温度的方法 随着微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芯片的尺寸越来越小,同时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发热量也就越来越大,如英特尔处理器3.6G奔腾4终极版运行时产生的热量最大可达115W,这就对芯片的散热提出更高的要求。设计人员就必须采用先进的散热工艺和性能优异的散热材料来有效的带走热量,保证芯片在所能承受的 最高温度以内正常工作。 如图1所示,目前比较常用的一种散热方式是使用散热器,用导热材料和工具将散热器安装于芯片上面,从而将芯片产生的热量迅速排除。本文介绍了根据散热器规格、芯片功率、环境温度等数据,通过热传导计算来求得芯片工作温 度的方法。 图1散热器在芯片散热中的应用 芯片的散热过程 由于散热器底面与芯片表面之间会存在很多沟壑或空隙,其中都是空气。由于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所以空气间隙会严重影响散热效率,使散热器的性能大打折扣,甚至无法发挥作用。为了减小芯片和散热器之间的空隙,增大接触面积,必须使用导热性能好的导热材料来填充,如导热胶带、导热垫片、导热硅酯、导热黏合剂、相转变材料等。如图2所示,芯片发出的热量通过导热材料传递给散热器,再通过风扇的高速转动将绝大部分热量通过对流(强制对流和自然对流)的方式带走到周围的空气中,强制将热量排除,这样就形成了从芯片,然后通过散热器和导热材料,到周围空气的散热通路。 图2芯片的散热 表征热传导过程的物理量

图3一维热传导模型 在图3的导热模型中,达到热平衡后,热传导遵循傅立叶传热定律: Q=K·A·(T1-T2)/L (1) 式中:Q为传导热量(W);K为导热系数(W/m℃);A 为传热面积(m2);L 为导热长度(m)。(T1-T2)为温度差。 热阻R表示单位面积、单位厚度的材料阻止热量流动的能力,表示为: R=(T1-T2)/Q=L/K·A (2) 对于单一均质材料,材料的热阻与材料的厚度成正比;对于非单一材料,总的趋势是材料的热阻随材料的厚度增加而增大,但不是纯粹的线形关系。 对于界面材料,用特定装配条件下的热阻抗来表征界面材料导热性能的好坏更合适,热阻抗定义为其导热面积与接触表面间的接触热阻的乘积,表示如 下: Z=(T1-T2)/(Q/A)=R·A (3) 表面平整度、紧固压力、材料厚度和压缩模量将对接触热阻产生影响,而这些因素又与实际应用条件有关,所以界面材料的热阻抗也将取决于实际装配条件。导热系数指物体在单位长度上产生1℃的温度差时所需要的热功率,是衡量固体热传导效率的固有参数,与材料的外在形态和热传导过程无关,而热阻和热阻抗是衡量过程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图4芯片的工作温度 芯片工作温度的计算 如图4的热传导过程中,总热阻R为: R=R1+R2+R3 (4) 式中:R1为芯片的热阻;R2为导热材料的热阻;R3为散热器的热阻。导热材 料的热阻R2为: R2=Z/A (5) 式中:Z为导热材料的热阻抗,A为传热面积。芯片的工作温度T2为: T2=T1+P×R (6) 式中:T1为空气温度;P为芯片的发热功率;R为热传导过程的总热阻。芯片的热阻和功率可以从芯片和散热器的技术规格中获得,散热器的热阻可以从散热器的技术规格中得到,从而可以计算出芯片的工作温度T2。 实例 下面通过一个实例来计算芯片的工作温度。芯片的热阻为1.75℃/W,功率为5W,最高工作温度为90℃,散热器热阻为1.5℃/W,导热材料的热阻抗Z为5.8℃cm2/W,导热材料的传热面积为5cm2,周围环境温度为50℃。导热材料

基于MATLAB的潮流计算源程序代码(优.选)

%*************************电力系统直角坐标系下的牛顿拉夫逊法潮流计算********** clear clc load E:\data\IEEE014_Node.txt Node=IEEE014_Node; weishu=size(Node); nnum=weishu(1,1); %节点总数 load E:\data\IEEE014_Branch.txt branch=IEEE014_Branch; bwei=size(branch); bnum=bwei(1,1); %支路总数 Y=(zeros(nnum)); Sj=100; %********************************节点导纳矩阵******************************* for m=1:bnum; s=branch(m,1); %首节点 e=branch(m,2); %末节点 R=branch(m,3); %支路电阻 X=branch(m,4); %支路电抗 B=branch(m,5); %支路对地电纳 k=branch(m,6); if k==0 %无变压器支路情形 Y(s,e)=-1/(R+j*X); %互导纳 Y(e,s)=Y(s,e); end if k~=0 %有变压器支路情形 Y(s,e)=-(1/((R+j*X)*k)); Y(e,s)=Y(s,e); Y(s,s)=-(1-k)/((R+j*X)*k^2); Y(e,e)=-(k-1)/((R+j*X)*k); %对地导纳 end Y(s,s)=Y(s,s)-j*B/2; Y(e,e)=Y(e,e)-j*B/2; %自导纳的计算情形 end for t=1:nnum; Y(t,t)=-sum(Y(t,:))+Node(t,12)+j*Node(t,13); %求支路自导纳 end G=real(Y); %电导 B=imag(Y); %电纳 %******************节点分类************************************* * pq=0; pv=0; blancenode=0; pqnode=zeros(1,nnum); pvnode=zeros(1,nnum); for m=1:nnum; if Node(m,2)==3 blancenode=m; %平衡节点编号 else if Node(m,2)==0 pq=pq+1; pqnode(1,pq)=m; %PQ 节点编号 else if Node(m,2)==2 pv=pv+1; pvnode(1,pv)=m; %PV 节点编号 end end end end %*****************************设置电压初值********************************** Uoriginal=zeros(1,nnum); %对各节点电压矩阵初始化 for n=1:nnum Uoriginal(1,n)=Node(n,9); %对各点电压赋初值 if Node(n,9)==0;

一维导热方程 有限差分法 matlab实现

第五次作业(前三题写在作业纸上) 一、用有限差分方法求解一维非定常热传导方程,初始条件和边界条件见说明.pdf 文件,热扩散系数α=const , 22T T t x α??=?? 1. 用Tylaor 展开法推导出FTCS 格式的差分方程 2. 讨论该方程的相容性和稳定性,并说明稳定性要求对求解差分方程的影响。 3. 说明该方程的类型和定解条件,如何在程序中实现这些定解条件。 4. 编写M 文件求解上述方程,并用适当的文字对程序做出说明。(部分由网络搜索得到,添加,修改后得到。) function rechuandaopde %以下所用数据,除了t 的范围我根据题目要求取到了20000,其余均从pdf 中得来 a=0.00001;%a 的取值 xspan=[0 1];%x 的取值范围 tspan=[0 20000];%t 的取值范围 ngrid=[100 10];%分割的份数,前面的是t 轴的,后面的是x 轴的 f=@(x)0;%初值 g1=@(t)100;%边界条件一 g2=@(t)100;%边界条件二 [T,x,t]=pdesolution(a,f,g1,g2,xspan,tspan,ngrid);%计算所调用的函数 [x,t]=meshgrid(x,t); mesh(x,t,T);%画图,并且把坐标轴名称改为x ,t ,T xlabel('x') ylabel('t') zlabel('T') T%输出温度矩阵 dt=tspan(2)/ngrid(1);%t 步长 h3000=3000/dt;

h9000=9000/dt; h15000=15000/dt;%3000,9000,15000下,温度分别在T矩阵的哪些行T3000=T(h3000,:) T9000=T(h9000,:) T15000=T(h15000,:)%输出三个时间下的温度分布 %不再对三个时间下的温度-长度曲线画图,其图像就是三维图的截面 %稳定性讨论,傅里叶级数法 dx=xspan(2)/ngrid(2);%x步长 sta=4*a*dt/(dx^2)*(sin(pi/2))^2; if sta>0,sta<2 fprintf('\n%s\n','有稳定性') else fprintf('\n%s\n','没有稳定性') error end %真实值计算 [xe,te,Te]=truesolution(a,f,g1,g2,xspan,tspan,ngrid); [xe,te]=meshgrid(xe,te); mesh(xe,te,Te);%画图,并且把坐标轴名称改为xe,te,Te xlabel('xe') ylabel('te') zlabel('Te') Te%输出温度矩阵 %误差计算 jmax=1/dx+1;%网格点数 [rms]=wuchajisuan(T,Te,jmax) rms%输出误差

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

高等电力系统分析 (潮流计算的计算机算法)PQ分解法潮流计算(IEEE14)

目录 一、MATLAB源程序 二、对支路参数(B1)、节点参数(B2)的说明 三、带入数据,运行结果

一、MATLAB源程序 clear close all n=input('请输入节点数:n='); n1=input('请输入支路数:n1='); isb=input('请输入平衡节点号:isb='); pr=input('请输入误差精度:pr='); B1=input('请输入支路参数:B1='); B2=input('请输入节点参数:B2='); n2=input('请输入PQ节点个数:n2='); Y=zeros(n); for i=1:n1 p=B1(i,1); q=B1(i,2); Y(p,q)=Y(p,q)-1/(B1(i,3)+B1(i,4)*1j); %非对角元 Y(q,p)=Y(p,q); Y(p,p)=Y(p,p)+1/(B1(i,3)+B1(i,4)*1j)+B1(i,6)*1j; %对角元 Y(q,q)=Y(q,q)+1/(B1(i,3)+B1(i,4)*1j)+B1(i,6)*1j; end disp('导纳矩阵Y='); disp(Y) %--------------------------------------------- %---------------下面是求P,Q,V,O矩阵--------------- V=zeros(1,n);O=zeros(1,n);P=zeros(1,n);Q=zeros(1,n); G=real(Y);B=imag(Y); for i=1:n P(i)=B2(i,3); Q(i)=B2(i,4); V(i)=B2(i,5); O(i)=B2(i,6); end B3=B(1:n-1,1:n-1); %不含平衡节点,由节点导纳虚部构成 B4=B(1:n2,1:n2); %所有PQ节点 %---------------------------------------------- %---------------下面是求ΔP,ΔQ矩阵--------------- DX=0;ICT=1;Mp=1;Mq=1; while ICT~=0 m1=1;m2=1; for i=1:n

潮流计算C++程序

程序为计算书3-4的过程 程序可以解决开式单直网络和树状网络的计算。树状网络计算时要自己先设定好支路的起始节点和终止节点标号以及计算顺序源代码: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include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node{//节点类 int i;//节点编号 double U,P,Q,delta;//额定电压计算负荷电压相角 }; struct line{//线路类连接父节点子节点 node f_node,s_node;//父节点子节点 double R,X,B;//线路参数R X B/2 double P_in,Q_in,P_out,Q_out,d_P,d_Q,D_U,d_U;//线路输入输出功率以及线路消耗功率 void Set_node(node nod1,node nod2){ f_node=nod1; s_node=nod2; } }; void fun1(line &lin){//由后往前递推功率 double p=lin.P_out; double q=lin.Q_out; double u=lin.s_node.U; lin.d_P=(p*p+q*q)/u/u*lin.R; lin.d_Q=(p*p+q*q)/u/u*lin.X; lin.P_in=lin.d_P+lin.P_out; lin.Q_in=lin.d_Q+lin.Q_out; }; void fun2(line &lin){//由前往后推电压 double p=lin.P_in; double q=lin.Q_in; double u=lin.f_node.U; lin.D_U=(p*lin.R+q*lin.X)/u; lin.d_U=(p*lin.X-q*lin.R)/u; lin.s_node.U=sqrt(pow(lin.f_node.U-lin.D_U,2)+pow(lin.d_U,2));//子节点电压 lin.s_node.delta=lin.f_node.delta-atan(lin.d_U/(lin.f_node.U-lin.D_U)); }; void fun3(line &lin){//由前往后推电压不计横向分量 double p=lin.P_in; double q=lin.Q_in;

aspen导热油换热计算

请看图片,导热油是Therminol 你在ASPEN里面直接寻找物性输入Therminol Mobiltherm600是美孚公司600系列的导热油,是导热油。 我觉得没必要重新去模拟导热油的,仅仅做换热计算的话是可以直接调用数据库的。 采用Aspen Properties的数据库搜索"Therm”关键字即可搜索到更多导热油组分,但是在版本中有个bug,就是一部分导热油组分是从B-JAC数据库转移过来的,比如Therminol-66计算出来的物性都是错误的,这个bug已经在中修好了。 另外注意:这些导热油组分都为专属设定,不必选择物性方法,比如无论你用NRTL或者是PR方程,计算出的物性都是一样的! 导热油种类繁多,软件只能把一些最著名并且知名公司的部分代表产品列出来,大家在计算的时候可以根据后面的Tb沸点自己选择需要的导热油,在实际采购中,国内的大多数厂商也都遵循这些典型产品的规律。

下面简单介绍下导热油的分类,这样大家就清楚aspen properties软件中各个导热油组分代表的含义,Aspen软件也没用包含下述所有的导热油,但下面的介绍一定会对大家选择那种导热油组分有帮助: 导热油从结构上可分为合成型与矿油型两大类。合成型导热油又称热传导液,是以石油化工或化工产品为原料经有机合成工艺制得,是纯的或比较纯的化学品,其特点是稳定性好,使用寿命长,可再生,但其价格也相对较高。矿油型导热油又称热传导油,是以石油某线馏分为原料,经过加工调配制成,是多种烷烃组分的混合物。矿油型导热油的原料来源较为广泛,生产工艺简单,价格低廉,但其热稳定性和抗氧化性受其多组分物质特性的影响相对较差。 一、合成型 ①联苯-联苯醚。由%联苯醚和%联苯组成,是一种共沸体系,沸点257°,最高使用温度400°。这是美国Dow公司30年代开发的一种产品,也是使用最早、使用时间最长的产品,优点是热稳定性好,积炭倾向小,缺点是渗透性强,气味难闻,有致癌作用。由于环保的要求,取缔它的呼声很高,但由于其性能优良,在一定程度上仍被广泛使用。主要品牌有.1:美国Dow 化学公司的Dowtherm A、美国孟山都公司(Monsanto)的Therminol VP-1、法国Gilotherin DO、德国拜尔(Bayer)的Diphyl、日本新日铁(Nippon stee1)公司的Therm-S350。 ②氢化三联苯。是邻、间、对氢化三联苯混合物,其中对位比例不超过30%,否则出现沉淀。使用温度-10~340°。目前氢化三联苯在国外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为许多热载体装置的首选传导液,其特点是高温稳定性好,蒸气压低,但低温流动性稍差。氢化三联苯在生产过程中有较大的灵活性,可根据使用温度的不同来选择氢化的程度。主要品牌有.1:美国Mansanto公司的Therminol 66、日本新日铁公司(Nippon stee1)的Therm S 900、英国石油公司(BP)的Transcol SA。 ③苄基甲苯和二苄基甲苯。两者都是性能较好的热传导液,单苄基甲苯使用温度-80~350°,二苄基甲苯的使用温度范围是一30-350"C,但单苄基甲苯沸点280°,在300°以上要作为气相传导液使用。二苄基甲苯沸点355~400°,可在350℃高温下长期使用。主要品牌有:德国赫斯公司(Hills)marlotherms S、日本东槽有机与综研工程公司(ssken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td.)的Neosk—oil1400等。

热传导计算

第二节热传导 本节主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 热传导热流产生的原因及热流的方向; 2 热传导热流的大小; 3 平壁及圆筒壁稳定热传导的计算。 4-4 傅立叶定律 一、温度场和等温面 温度场某一时刻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和。 物体的温度分布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即t=f(x、y、z、θ) t—温度; x、y、z—空间坐标; θ—时间。 对于一维场的温度分布表达式为:t=f(x、θ) 稳定温度场:温度场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称该温度场为稳定温度场。 不稳定温度场:温度场内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称该温度场为不稳定温度场。 等温面:温度场中,同一时刻相同温度的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温面。不同等温面彼此不能相交。 二、温度梯度 相邻两等温面的温度差Δt与两面间的法向距离Δx之比的极限称为温度梯度,即 温度梯度是向量,规定其以温度增加的方向为正。与热量传递方向相反。 对稳定的一维温度场,温度梯度可表示为d t/d x。 三、傅立叶定律

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与温度梯度及垂直于热流方向的截面积成正比,即 x t dA dQ ??-=λ Q —单位时间传导的热量,简称传热速率,W ; A —导热面积,即垂直于热流方向的表面积,m 2; λ—比例系数,称为物质的导热系数,W/(m 2·K)(或W/(m 2·℃)。式中的负号是指热流方向和温度梯度方向相反,即热量从高温向低温传递。 傅立叶定律是热传导的基本定律。 4-5 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单位导热面积、单位温度梯度、在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故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导热能力的一个参数,为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 物质的导热系数是一物性参数,其值依物质的组成、结构、密度、温度和压力等不同而异。导热系数值由实验测定。当物质一定时,通常不考虑压力对其影响而考虑温度因素。工程计算时,遇到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取平均温度下的导热系数值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固体的导热系数大于液体的导热系数,而气体的导热系数最小。导热系数大的材料可用于制造换热设备,如金属;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可用于保温或隔热设备,如石棉。玻璃棉等。非金属建筑材料和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组成及结构的紧密程度有关。 表4-1常用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 固体 温度, ℃ 导热系数W/(m 2·℃) 铝 300 230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大作业

电力系统分析潮流计算大作业(源程序及实验报告)

源程序如下: 采用直角坐标系的牛顿-拉夫逊迭代 function chaoliujisuan() m=3; %m=PQ节点个数 v=1;%v=PV节点个数 P=[-0.8055 -0.18 0]; %P=PQ节点的P值 Q=[-0.5320 -0.12 0]; %Q=PQ节点的Q值 PP=[0.5];%PP=PV节点的P值 V=[1.0];%V=PV节点的U值 E=[1 1 1 1.0 1.0]'; %E=PQ,PV,Vθ节点e的初值 F=[0 0 0 0 0]'; %F=PQ,PV,Vθ节点f的初值 G=[ 6.3110 -3.5587 -2.7523 0 0; -3.5587 8.5587 -5 0 0; -2.7523 -5 7.7523 0 0; 0 0 0 0 0; 0 0 0 0 0 ]; B=[ -20.4022 11.3879 9.1743 0 0; 11.3879 -31.00937 15 4.9889 0; 9.1743 15 -28.7757 0 4.9889; 0 4.9889 0 5.2493 0; 0 0 4.9889 0 -5.2493 ]; Y=G+j*B; X=[]; %X=△X n=m+v+1;%总的节点数 FX=ones(2*n-2,1);%F(x)矩阵 F1=zeros(n-1,n-1);%F(x)导数矩阵 a=0;%记录迭代次数 EF=zeros(n-1,n-1);%最后的节点电压矩阵 while max(FX)>=10^(-5) for i=1:m %PQ节点 FX(i)=P(i);%△P FX(n+i-1)=Q(i);%△Q for w=1:n FX(i)= FX(i)-E(i)*G(i,w)*E(w)+E(i)*B(i,w)*F(w)-F(i)*G(i,w)*F(w)-F(i)*B(i,w)*E(w); %△P FX(n+i-1)=FX(n+i-1)-F(i)*G(i,w)*E(w)+F(i)*B(i,w)*F(w)+E(i)*G(i,w)*F(w)+E(i)*B(i ,w)*E(w); %△Q end

热传导计算

第二节 热传导 本节主要讨论以下三个问题: 1 热传导热流产生的原因及热流的方向; 2 热传导热流的大小; 3 平壁及圆筒壁稳定热传导的计算。 4- 4 傅立叶定律 一、温度场和等温面 温度场 某一时刻物体内各点温度分布的总和。 物体的温度分布是空间和时间的函数,即t =f (x 、y 、z 、θ) t —温度; x 、y 、z —空间坐标; θ—时间。 对于一维场的温度分布表达式为:t =f (x 、θ) 稳定温度场 : 温度场中各点温度不随时间而改变,称该温度场为稳定温度场。 不稳定温度场: 温度场内各点温度随时间而改变,称该温度场为不稳定温度场。 等温面 : 温度场中,同一时刻相同温度的各点组成的面称为等温面。不同等温面彼此不能相交。 二、温度梯度 相邻两等温面的温度差Δt 与两面间的法向距离Δx 之比的极限称为温度梯度,即 温度梯度是向量,规定其以温度增加的方向为正。与热量传递方向相反。 对稳定的一维温度场,温度梯度可表示为d t /d x 。 三、傅立叶定律 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与温度梯度及垂直于热流方向的截面积成正比,即 x t dA dQ ??-=λ Q —单位时间传导的热量,简称传热速率,W ; A —导热面积,即垂直于热流方向的表面积,m 2; λ—比例系数,称为物质的导热系数,W/(m 2·K)(或W/(m 2·℃)。式中的负号是指热流方向和温度梯度方向相反,即热量从高温向低温传递。 傅立叶定律是热传导的基本定律。

4-5 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单位导热面积、单位温度梯度、在单位时间内传导的热量,故导热系数是表征物质导热能力的一个参数,为物质的物理性质之一。 物质的导热系数是一物性参数,其值依物质的组成、结构、密度、温度和压力等不同而异。导热系数值由实验测定。当物质一定时,通常不考虑压力对其影响而考虑温度因素。工程计算时,遇到温度变化的情况,可取平均温度下的导热系数值进行计算。 一般来说,固体的导热系数大于液体的导热系数,而气体的导热系数最小。导热系数大的材料可用于制造换热设备,如金属;导热系数小的材料可用于保温或隔热设备,如石棉。玻璃棉等。非金属建筑材料和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与温度、组成及结构的紧密程度有关。 表4-1常用固体材料的导热系数 固体温度, ℃导热系数W/(m2·℃) 铝300 230 镉18 94 铜100 377 熟铁18 61 铸铁53 48 铅100 33 镍100 57 银100 412 钢(1%) 18 45 船舶用金属30 113 青铜189 不锈钢20 16 石墨0 151 石棉板50 0.17

潮流计算简答题

潮流计算数学模型与数值方法 1. 什么是潮流计算潮流计算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潮流计算,电力学名词,指在给定电力系统网络拓扑、元件参数和发电、负荷参量条件下,计算有功功率、无功功率及电压在电力网中的分布。 潮流计算是电力系统非常重要的分析计算,用以研究系统规划和运行中提出的各种问题。对规划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检验所提出的电力系统规划方案能否满足各种运行方式的要求;对运行中的电力系统,通过潮流计算可以预知各种负荷变化和网络结构的改变会不会危及系统的安全,系统中所有母线的电压是否在允许的范围以内,系统中各种元件(线路、变压器等)是否会出现过负荷,以及可能出现过负荷时应事先采取哪些预防措施等。 2. 潮流计算有哪些待求量、已知量 (已知量:1、电力系统网络结构、参数 2、决定系统运行状态的边界条件 待求量:系统稳态运行状态 例如各母线上的电压(幅值及相角)、网络中的功率分布以及功率损耗等) 3. 潮流计算节点分成哪几类分类根据是什么 (分成三类:PQ 节点、PV 节点和平衡节点,分类依据是给定变量的不同) 4. 教材牛顿-拉夫逊法及有功-无功分解法是基于何种电路方程可否采用其它类型方程 答:基于节点电压方程,还可以采用回路电流方程和割集电压方程等。但是后两者不常用。 5. 教材牛顿-拉夫逊法是基于节点阻抗方程、还是基于节点导纳方程进行迭代计算的试阐述这两种方程的优点与缺点。 1.不能由等值电路直接求出 2.满秩矩阵内存量大 3.对角占优矩阵。。 节点导纳矩阵的特点:1.直观容易形成2.对称阵3.稀疏矩阵(零元素多):每一行的零元素个数=该节点直接连出的支路数。 6. 说出至少两种建立节点导纳矩阵的方法,阐述其中一种方法的原理与过程。 方法:1.根据自导纳和互导纳的定义直接求取2.运用一节点关联矩阵计算3.阻抗矩阵的逆矩阵 节点导纳矩阵的形成:1.对角线元素ii Y 的求解)1,,0(=≠==i j I i ii U i j U U I Y 【除i 外的其他节点接地,0=j U ,只在i 节点加单位电压值】解析ii Y 等于与i 节点直接相连的的所有支路导纳和2.互导纳),0,1(j k U U U I Y k j j i ij ≠===,ji ij Y Y =(无源网络导纳之间是对称的)解析:ij Y 等于j i ,节点之间直接相连的支路导纳的负值。 7. 潮流计算需要考虑哪些约束条件 答: 为了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必须满足以下的约束条件: 对控制变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