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的工程实例word精品文档6页

“绿色建筑”的工程实例word精品文档6页
“绿色建筑”的工程实例word精品文档6页

“绿色建筑”的工程实例

在气候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共识的背景下,从资源消耗型增长模式向“低碳经济”转型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经济发展大趋势。在哥本哈根会议上,中国作出了两条承诺:“一、争取到2020年中国单位GDP的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二、争取到2020年非化石能源占一次性能源消费比重达到15%左右。” 要达到这个目标就要建设低碳建筑;低碳建筑是指在建筑材料与设备制造、施工建造和建筑物使用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减少化石能源的使用,提高能效,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低碳环保建筑在各个国家的叫法也不尽相同,在欧洲叫生态建筑,在美国和中国则被称为绿色建筑。

近年来,建筑节能设计越来越引起我国广大建筑工作者的重视。许多发达国家先进的建筑节能理念、技术、材料,以及应用成果被介绍到国内,向人们展示了通过优秀设计和高新科技相结合所创造的优雅、舒适且节能环保的新型建筑发展前景。但是,这些大量应用高科技的节能措施往往成本很高,一次性投入比较大,连发达国家目前也难以大规模推广。我们还应当注意到,目前发达国家的建筑节能技术主要是针对当地的气候特点开发应用的,而这些技术本身也不是十分完善,在其他地区是否能达到预期的效果还没有十足的把握。所以说如何根据实际的工程特点,在综合考虑造价的状态打造切实可行的“绿色建筑”是摆在广大设计人员面前的难题。以下是某工程实例,供广大设计人员借鉴。

一、工程概况

宁波某学校座落于美丽的东钱湖畔,地块北侧为规划道路,南侧为已

建道路,与东西侧两条规划河道围合成梯形地块。校区按浙江省九年制义务教育普通学校II类标准、48班规模来进行设计。主要功能分为教学楼、财智楼、行政楼、图书馆、报告厅、教工食堂、教师公寓楼、体育馆,同时建设250米环形跑道的标准运动场、篮排球场等。为响应东钱湖低碳园区的号召,在设计阶段以“一星”绿色建筑标准为要求,来优化方案设计。

二、场地规划与室外环境设置

好的绿色建筑要结合当地气候环境的要求,从建筑空间布局本身解决好环保节能问题,而不能过分依赖高科技的手段。就遮阳隔热降温来说,我们通过设计完善的自然通风系统和绿化等途径,把我们的学校设计成通风顺畅的校区就可以降低对空调的依赖。校园建筑均采用南北向布置,单廊,日照良好、形成南北通风的布局形式,减少了不必要的建筑能耗。在西侧窗户加设百叶式遮阳窗,反射不必要的日照,控制室内温度;在日晒多的墙面安装低辐射玻璃以减少热量的传播;同时在西墙上采用了垂直绿化的形式;在房屋屋顶种植树木花卉,以这种不占用地面积的绿化形式,帮助顶层散热,降低顶层温度,改善热岛效应。在教学楼走廊和阳台上设置花池,夏天茂盛的植物可以遮挡阳光,冬天落叶植物保证充足阳光。

单一的大面积的草坪不但维护费用昂贵,生态效果也不理想,其生态效益也远远小于灌木乔木。以乔木为主,合理搭配乔木、灌木和草坪,能够提高绿地的空间利用率、增加绿量,使有限的绿地发挥更大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益。因此,本工程在景观设计中避免了单一大面积草坪的出现,增加了乔木的数量。

三、非传统水源利用

3.1雨水利用

校园的铺地摒弃混凝土路面,而采用透水地面,可以使地表水及时被地表吸收,不致于形成地面水流;将雨水排放的非渗透管改为渗透管或穿孔管,兼具渗透和排放两种功能;另外,采用景观贮留渗透水池以增加渗透量。在屋顶和校园内设雨水搜集点,绿化用水采用雨水灌溉;非雨季可采用校园东西两侧的河水加以利用,解决绿化用水的问题。

3.2中水利用

生活污水通过中水处理装置,将出水水质处理达到《城市污水再生利用、城市杂用水水质》GB/T19820-2002标准,并用于不与人体直接接触的用水――即冲洗便器。本设计的中水处理采用“格栅井+水解调节池+MBR 反应器+二氧化氯消毒”的处理工艺。

四、光导照明的应用

照明方面我们采用节能的建筑设备。教室?炔捎媒谀艿疲欢月ヌ莸裙?共部位照明采用节能自熄开关控制;应急照明平时采用就地控制,火灾时断电自动点亮;校园内半地下车库、体育馆采用光导照明。光导照明指的是利用室外自然光为室内提供照明;是通过采光装置聚集室外的自然光线并将其导入系统内部,然后经过光导装置强化并高效传输后,由漫射器将自然光均匀导入室内需要光线的任何地方。从黎明到黄昏,甚至是阴雨天气,该照明系统导入室内的光线仍十分充足。俗话说“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其实就是人类在享受日光时而产生的自然生物节奏。建筑中每使用1,000套这种日光照明系统,一年可以降低能耗43万千瓦时。在使用煤炭发电的地区,这种能耗的降低同时意味着阻止了1306万克的CO2气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