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语网院18春《国际经济学》作业_1

北语网院18春《国际经济学》作业_1
北语网院18春《国际经济学》作业_1

------------------------------------------------------------------------------------------------------------------------------ 单选题

1(4分) : 利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两种相同货币汇率的不一致,以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该种货币来谋取利润的一种外汇交易称为()。

A: 套利交易

B: 套汇交易

C: 外汇期权交易

D: 外汇期货交易

2(4分) : 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A: A.重叠需求理论

B: B.要素比例理论

C: C.规模经济理论

D: D.垄断竞争理论

3(4分) : 设三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8.2345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前一年上升8%,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A: A.8.3870

B: B.8.085

C: C.10.2931

D: D.6.5876

4(4分)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之一是:它是一个全球性的()。

A: 国际金本位制

B: 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C: 国际银本位制

D: 国际复本位制

5(4分) : 在货币政策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只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那么从内部平衡看,政府减少支出,会导致()。

A: 国民收入增加

B: 通货膨胀缓解

C: 失业减少

D: 总需求增加

6(4分) : 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

A: A 技术转让

B: B 信息交流

C: C 信息回授

D: D 示范效应

7(4分) : 关于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 A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的根源在于贸易条件的恶化

B: B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C: C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会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

D: D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8(4分) : 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又称()

A: A购买力平价

B: B铸币平价

C: C铸币数量

------------------------------------------------------------------------------------------------------------------------------ D: D铸币本位

9(4分) : 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金融账户的内容?()

A: A 证券投资

B: B 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C: C 债务减免

D: D 直接投资

10(4分) : 幼稚工业保护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汉密尔顿和()

A: 李斯特

B: 李嘉图

C: 萨伊

D: 托马斯·孟

多选题

1(4分) : 基本项目收支差额包括()

A: A.商品贸易收支

B: B.服务贸易收支

C: C.资本项目收支

D: D.官方结算收支

E: E.金融资产变动项目收支

2(4分) : 影响一国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 经济增长

B: 国际收支

C: 资本流动

D: 通货膨胀率

3(4分) :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内容包括()。

A: 商品贸易收支

B: 对外投资收支

C: 劳务收支

D: 经常转移

4(4分) : 贸易管制包括()等非关税壁垒。

A: 关税政策

B: 进口配额

C: 技术壁垒

D: 环境壁垒

5(4分) : 以下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说法正确的有()。

A: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推行浮动汇率制,减少外汇风险

C: 建立多边结算体系

D: 美国可利用该国际货币制度谋取特殊利益

判断题

1(4分) : 购买力平价法不能够反映不同经济体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消费差异,但是能够反映不同国家商品的质量差异。

A: 对

B: 错

------------------------------------------------------------------------------------------------------------------------------ 2(4分) : 根据西方比较普遍的看法,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A: 对

B: 错

3(4分) :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A: 对

B: 错

4(4分) : 自由贸易区是指由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A: 对

B: 错

5(4分) : 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只有当一个国家至少有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绝对高于其他国家时,才有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取贸易利益的可能。

A: 对

B: 错

6(4分) : 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

A: 对

B: 错

7(4分) : 按照H-O定理,一国应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A: 对

B: 错

8(4分) : 两缺口模型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部资源的必要性。

A: 对

B: 错

9(4分) : 比较优势原理只能应用于简单的两国模型中,而不能应用于现实中众多国家参与贸易的情况。

A: 对

B: 错

10(4分) :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

A: 对

B: 错

单选题

1(4分) : 利用同一时间、不同地点两种相同货币汇率的不一致,以低价买入、高价卖出该种货币来谋取利润的一种外汇交易称为()。

A: 套利交易

B: 套汇交易

C: 外汇期权交易

D: 外汇期货交易

2(4分) : 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

A: A.重叠需求理论

B: B.要素比例理论

C: C.规模经济理论

D: D.垄断竞争理论

------------------------------------------------------------------------------------------------------------------------------ 3(4分) : 设三年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是1美元等于8.2345元人民币,假设美国的物价比前一年上升8%,而中国的物价水平上升10%,则美元与人民币之间理论上的汇率为()A: A.8.3870

B: B.8.085

C: C.10.2931

D: D.6.5876

4(4分) :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特点之一是:它是一个全球性的()。

A: 国际金本位制

B: 国际金汇兑本位制

C: 国际银本位制

D: 国际复本位制

5(4分) : 在货币政策保持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只采取紧缩的财政政策,那么从内部平衡看,政府减少支出,会导致()。

A: 国民收入增加

B: 通货膨胀缓解

C: 失业减少

D: 总需求增加

6(4分) : 经济非均衡的无形传导方式不包括()

A: A 技术转让

B: B 信息交流

C: C 信息回授

D: D 示范效应

7(4分) : 关于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下列命题不正确的是:()

A: A出口的贫困化增长的根源在于贸易条件的恶化

B: B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不是一种普遍的现象

C: C出口的贫困化增长会降低本国的福利水平

D: D出口的贫困化增长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现象

8(4分) : 货币的含金量之比又称()

A: A购买力平价

B: B铸币平价

C: C铸币数量

D: D铸币本位

9(4分) : 以下选项中,哪个选项不属于金融账户的内容?()

A: A 证券投资

B: B 其他投资和储备资产

C: C 债务减免

D: D 直接投资

10(4分) : 幼稚工业保护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汉密尔顿和()

A: 李斯特

B: 李嘉图

C: 萨伊

D: 托马斯·孟

多选题

------------------------------------------------------------------------------------------------------------------------------ 1(4分) : 基本项目收支差额包括()

A: A.商品贸易收支

B: B.服务贸易收支

C: C.资本项目收支

D: D.官方结算收支

E: E.金融资产变动项目收支

2(4分) : 影响一国汇率变动的主要因素有()。

A: 经济增长

B: 国际收支

C: 资本流动

D: 通货膨胀率

3(4分) :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经常项目的内容包括()。

A: 商品贸易收支

B: 对外投资收支

C: 劳务收支

D: 经常转移

4(4分) : 贸易管制包括()等非关税壁垒。

A: 关税政策

B: 进口配额

C: 技术壁垒

D: 环境壁垒

5(4分) : 以下关于布雷顿森林体系说法正确的有()。

A: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B: 推行浮动汇率制,减少外汇风险

C: 建立多边结算体系

D: 美国可利用该国际货币制度谋取特殊利益

判断题

1(4分) : 购买力平价法不能够反映不同经济体的社会经济结构的差异、消费差异,但是能够反映不同国家商品的质量差异。

A: 对

B: 错

2(4分) : 根据西方比较普遍的看法,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国与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A: 对

B: 错

3(4分) : 亚当.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和大卫.李嘉图的比较利益学说都是从劳动生产率差异的角度来解释国际贸易的起因。

A: 对

B: 错

4(4分) : 自由贸易区是指由签订了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组成的经济一体化组织。

A: 对

B: 错

5(4分) : 按照斯密的绝对利益学说,只有当一个国家至少有某种商品的劳动生产率绝对高

------------------------------------------------------------------------------------------------------------------------------ 于其他国家时,才有参与国际贸易并获取贸易利益的可能。

A: 对

B: 错

6(4分) : 关税同盟的建立可能促成新的垄断的形成。

A: 对

B: 错

7(4分) : 按照H-O定理,一国应出口该国相对丰裕和便宜的要素密集型的商品。

A: 对

B: 错

8(4分) : 两缺口模型强调了发展中国家利用外部资源的必要性。

A: 对

B: 错

9(4分) : 比较优势原理只能应用于简单的两国模型中,而不能应用于现实中众多国家参与贸易的情况。

A: 对

B: 错

10(4分) : 布雷顿森林体系确认了浮动汇率合法化。

A: 对

B: 错

国际经济学双语习题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e (Krugman) Chapter 1 Introduction 1.1 What Is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About? 1) Historians of economic thought often describe ________ written by ________ and published in ________ as the first real exposition of an economic model. A) "Of the Balance of Trade," David Hume, 1776 B) "Wealth of Nations," David Hume, 1758 C) "Wealth of Nations," Adam Smith, 1758 D) "Wealth of Nations," Adam Smith, 1776 E) "Of the Balance of Trade," David Hume, 1758 Answer: E Question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2) From 1959 to 2004, A) the U.S. economy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B) U.S. imports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C) the share of US Trade in the economy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D) U.S. Imports roughly tripled as compared to U.S. exports. E) U.S. exports roughly tripled in size. Answer: C Question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3) The United States is less dependent on trade than most other countries because A) the United States is a relatively large country. B) the United States is a "Superpower." C) the military power of the United States makes it less dependent on anything. D) the United States invests in many other countries. E) many countries invest in the United States. Answer: A Question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4) Ancient theories of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from the 18th and 19th Centuries are A) not relevant to current policy analysis. B) are only of moderate relevance in today's mo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y. C) are highly relevant in today's mo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y. D) are the only theories that actually relevant to modern international economy. E) are not well understood by modern mathematically oriented theorists. Answer: C Question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5) An important insight of international trade theory is that when countries exchange goods and services one with the other it A) is always beneficial to both countries. B) is usually beneficial to both countries. C) is typically beneficial only to the low wage trade partner country. D) is typically harmful to the technologically lagging country. E) tends to create unemployment in both countries. Answer: B Question Status: Previous Edition

国际经济学试题

第一章绪论 二、单项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的研究对象是( ) A、商品和要素在国际间的流动 B、 汇率决定 C、国际收支平衡 D、 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配置 2、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 A.重商主义 B.古典的自由贸易论及其自由贸易的政策 C.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D.重农主义 3、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4、生产者剩余是指( ) A. 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B. 供给曲线以下,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 C. 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上和纵轴围成部分 D. 供给曲线以上,价格曲线以下和纵轴围成部分5.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 A.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 第二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1、在绝对成本说和相对成本说中,机会成本( ) A、不变B、递增C、为零D、递减 2、关于国际贸易中的国际交换比价和国际贸易利益,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有( ) A、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能进行 B、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对两个国家都有好C、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给两个国家带来的好处就相等 D、只要国际交换比价处在开放前两国国内交换比

价之间,则国际贸易就可增加世界总福利3、下列哪个理论不是建立在比较利益的思想基础之上的( ) A、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 B、大卫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 C、赫克歇尔俄林的要素禀赋理论 D、用规模经济来解释贸易原因的新贸易理论4、“两利相权取其重,两弊相权取其轻”是对比较利益理论的高度概括,这一理论是由经济学家( )提出的。 A、亚当?斯密 B、赫克歇尔和俄林 C、大卫?李嘉图 D、大卫?休谟5、属于“贸易三角”构成部分的几何图形是( ) A.国际比价线B.提供曲线C.生产可能性边界D.相互需求曲线6、在绝对成本说与相对成本说中,机会成本分别是( ) A递增、递增B不变、不变C递减、递增D递增、递减7、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 比价( )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8、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 )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魁奈9、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 )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B.技术水平的差异C.产品品质的差异D.生产要素成本的差异 10、绝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 ) A、斯密B.李嘉图C.奥林D.魁奈11、“两害相权取其轻,两利相权取其重”这句话可以直接说明哪种理论的基本思想( ) A. 绝对优势理论B. 相对优势理论C. 要素禀赋理论D.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第三章要素禀赋理论 二、单项选择题 1、根据要素禀赋理论中的有关定理,下列论述不正确的有( ) A、进口关税将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B、进口关税将降低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C、商品的出口将提高出口部门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D、商品的进口将提高进口竞争商品密集使用的生产要素的实际报酬 2、根据要素价格均等化原理,下列那个不是要素价格均等化的真正原因( ) A、商品价格未实现均等化B、关税、非关税壁垒等障碍C、运输成本的存在

第十八章国际经济学

第十八章国际经济学 一.选择题 1.劳动力资源比较富裕,资本资源比较贫乏的国家通过什么途径可从对外贸易中得到 收益 A.生产资本密集型的商品; B.生产劳动密集型的商品; C.征收高额的进口税; D.采用生产成本随唱片增加而上升的生产方式。 2.通过对外贸易,一国 A.可以达到超过生产可能性边界的实际消费 B.只能达到生产可能性边界的消费水平 C.不能改变原来的生产方式 D.更局限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内的消费 3.比较优势说认为通过国际贸易可以获利 A.如果一国专门生产更有效率的产品 B.只有在规模经济条件下才可能 C.如果两国的机会成本是相同的 D.只有两国都存在比较优势和绝对优势的情况下 4.假定等量的资源在X国能生产两个电视机和四个照相机,在Y国能生产一个电视机和两个照相机,那么 A.X国应向Y国出口电视机进口照相机 B.X过应向Y国出口照相机进口电视机 C.不管汇率如何,X国能在Y国低价出售这两种产品 D.两国对这两种产品的交易无利可图 5.如果收益来自毛衣,比较优势说的必要假设是 A.一国在生产两种产品时无绝对优势 B.一国必须比另一国大得多 C.生产要素在这两国间必须自由流动 D.一国在生产其中某一产品时更有效率 6.假定某国的农业生产在世界上效率最高,那么 A.该国就不会进口食物 B.该国将出口食物 C.根据此假设仍不能决定该国将出口或进口食物 D.该国因生产自给而不能从贸易中获利 7.若劳动和资本量不变,X国可生产20吨钢或20吨煤,Y国可生产10吨钢或16吨煤,成本不变情况下Y国应向X国 A.进口煤出口钢 B.进口煤和钢 C.出口煤和进口钢 D.出口煤和钢 8.成本不断上升情况下,生产相同产品的两个国家

国际经济学作业答案

C h a p t e r7I n t e r n a t i o n a l F a c t o r M o v e m e n t s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 Which of the following differs in its essential analytical framework (a) I nternational trade in goods (b) I nternational conflict resolution (c) I nternational trade in services (d) I nternational trade in factors of production (e) I nternational borrowing and lending Answer: B 2. The slope of the production function measures (a) t he physical increase in output as country grows. (b) t he dollar-value increase in output as a country grows. (c) t he increase in number of workers as immigration proceeds. (d) t he marginal product of labor. (e) t he marginal product of capital.

Answer: D 3. International free labor mobility will under all circumstances (a) i ncrease total world output. (b) i mprov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everyone. (c) i mprov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workers everywhere. (d) i mprove the economic welfare of landlords (or capital owners) everywhere. (e) N one of the above. Answer: E 4. If the world attained a perfect Heckscher-Ohlin model equilibrium with trade, then (a) w orkers in the labor abundant country would migrate to the capital abundant country. (b) w orkers in the labor abundant country would wish to migrate to the capital abundant country. (c) w orkers in the labor abundant country would have no desire to migrate to the capital abundant country.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解析

第18章 第十八章浮动汇率制下的内外平衡 1.浮动汇率下的政策环境和目标与固定汇率下有什么区别? 答案提示:不同于固定汇率下的情况,浮动汇率可自动调节国际收支,使一国经济达到对外平衡,这样汇率调节就完成了固定汇率下政府必须考虑的内外均衡两个任务中的一个。现在,只剩对内平衡一个目标需要考虑。在浮动汇率制度下,政府的政策目标将只有一个,即通过宏观经济政策的实施达到充分就业和物价稳定。 2.比较固定汇率和浮动汇率下的各种宏观经济政策的效果,并对之加以解释。 答案提示:在资本具有完全流动性的情况下,如果实行固定汇率制度,财政政策有效,而货币政策完全无效;如果实行浮动汇率制度,财政政策完全无效,而货币政策是有效的,即一国货币当局在浮动汇率下可以实行独立的货币政策。 3.试解释浮动汇率下的财政政策的“挤出效用”。 答案提示:参考本章第二节。 4.假设A国和B国经济联系紧密,均实行浮动汇率制度,A国遭遇严重失业问题,遂采取放松银根政策,B国是否会受到影响? 答案提示:B国会受到影响。A国实行宽松的货币政策,将导致物价上升和货币贬值,随着A国出口的增加,B国国内市场将相对减小,不利于B国的就业和生产的增加。 5.试分析在资本完全不流动的情况下,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 答案提示:通过画图进行分析,此时BP曲线为垂直的。 6*. 试讨论资本不完全流动下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的作用,与资本完全流动下的作用效果 有何差异? 答案提示:在这种情况下,汇率的变化会引起BP曲线的移动。 7.在资本完全流动情况下,试分析在下列两种情形下,固定汇率与浮动汇率对国内经济的稳定作用。 (1)国内货币供给突然自发增加;

国际经济学答案答案中文版

Home's PPF 200400600800200400600800 Q apple Q banana Foreign's PPF 200400600800100080160240320400 Q*apple Q*banana Chapter 2 1a.画出本国的生产可能性边界: b. 用香蕉衡量的苹果的机会成本是, 5.1=Lb La a a c .劳动力的自由流动使两部门的工资率相等,自由竞争使得他们生产两种产品的机会成本相同。相对价格等于相对成本,后者可以表示为(*)/(*)a a b b w a w a ,由于两部门间的工资率相等,a b w w ∴=,只有在Lb La b a /a a /P P =,两种商品才都会被生产。所以 1.5 /P P b a = 2a. b. 3 a. a b b a /P P /D D =∵当市场达到均衡时, 1b a ) (D D -**=++=b a b b a a P P Q Q Q Q ∴RD 是一条双曲线 x y 1 =

b.苹果的均衡相对价格由RD 和RS 的交点决定: RD: y x 1 = RS: 5 ]5,5.1[5.1],5.0(5.0) 5.0,0[=∈=??? ??+∞∈=∈y y y x x x ∴x=0.5, y=2 ∴2/=b P a P e e c. ∵b a b e a e b a P P P P P P ///>>**∴只有两个国家的时候,本国专门生产苹果,出口苹果并进口香蕉:外国则正好相反。 d . 国际贸易允许本国和外国在阴影区内任何一点消费,专门生产某种产品然后和另一个国家进行贸易的间接方式,要比直接生产该商品的方式更有效率。在没有贸易时,本国要生产3单位的香蕉必须放弃2单位的苹果,外国要生产1单位的苹果要放弃5单位的香蕉。贸易允许两国以两单位香蕉交换一单位苹果。通过出让2单位苹果,本国可以获得四单位的香蕉;而外国可以用2单位向交换得1单位苹果。所以两个国家都从贸易中获利。 4. RD: y x 1 = RS: 5 ]5,5.1[5 .1] ,1(1)1,0[=∈=?? ???+∞∈=∈y y y x x x →5.13 2==y x →5.1/=b P a P e e 在这种情况下,外国将专门生产并出口香蕉,进口苹果。但本国将同时生产香蕉和苹果,并且香蕉相对于苹果的机会成本在本国是相同的。所以本国既没有得益也没有受损,但外国从贸易中获益了。 5.在这种情况下,劳动力总量加倍了而劳动生产率减半,所以有效劳动力总量仍是相同的。答案类似于第三小题,两国都从贸易中获益了。但是,相对于第四小题,外国的获益减少了。 6.实际上,相对工资率由相应的劳动生产率和对产品的相对需求决定。韩国的低工资率反映了韩国大部分行业的劳动生产率比美国低。和低劳动生产率,低工资率的国家进行贸易可以提高像美国那样高劳动生产率国家的福利和生活水平。所以这种贫民劳动论是错误的。

中南财大国际经济学双语期末试卷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年第—-学期期末考试试卷 国际经济学(闭卷)卷 学院专业年级班级课堂号姓名 (单选,共20题,每题2分) 1, Under Ricardian model, If one country's wage level is very high relative to the other's (the relative wage exceeding the relative productivity ratios), then ( ) A.it is not possible that producers in each will find export markets profitable. B.it is not possible that consumers in both countries will enhance their respective welfares through imports. C.it is not possible that both countries will find gains from trade. D.it is possible that both will enjoy the conventional gains from trade. 2, According to Ricardo, a country will have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 in which its ( )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8175157.html,bor productivity is relatively low.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8175157.html,bor productivity is relatively high.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8175157.html,bor mobility is relatively low. https://www.360docs.net/doc/a218175157.html,bor mobility is relatively high. 3, If Australia has more land per worker, and Belgium has more capital per worker, then if trade were to open up between these two countries, ( ) A.Australia would export the land-intensive product. B.Belgium would import the capital-intensive product. C.Both countries would export some of each product. D.Trade would not continue since Belgium is a smaller country. 4, Under The Specific Factors model, At the production point the production possibility frontier is tangent to a line whose slope is ( ) A.the price of manufactures. B.the relative wage. C.the real wage. D.the relative price of manufactures. 5, The Heckscher-Ohlin model predicts all of the following except: A.which country will export which product. ( ) B.which factor of production within each country will gain from trade. C.the volume of trade. D.that wages will tend to become equal in both trading countries.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考试形式:闭卷 考核对象(专业或班级):贸易经济、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 学、保险学 学号:姓名: 说明:所有答案请答在规定的答题纸或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册上的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计20分,每小题1分)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2.如果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另一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则()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上升 B、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上升 D、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下降 3.如果机会成本是递增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国际贸易将导致()。 A、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且生产成本下降 B、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产品生产成本不变 C、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D、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4.()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需求重叠理论 D、绝对优势学说 5.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绝对优势学说 D、规模经济理论

国际经济学答案word精品

《国际贸易理论》作业题 专业班级 学号 姓名 任课教师 2012年下学期

作业一 单项选择题 1. 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作为划分界限的基本经济单位是()。 A. 企业 B. 个人 C. 政府 D. 国家 2. 国际经济学理论体系发展阶段不包括()。 A. 重商主义 B. 古典的自由贸易理论 C. 现代国际经济理论 D. 重农主义 3. 微观经济学研究的是单个社会的资源配置问题,而国际贸易理论研究的是()。 A. 一国的资源配置问题 B. 两国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C. 地区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D. 世界范围内的资源配置问题 4. 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 A. 商品 B. 资本 C. 人员 D. 技术 5. 一个国家(),能够在其生产可能性边界线之外的点上进行消费。 A. 没有任何时候 B. 在充分就业的情况下 C. 同其他国家进行贸易时 D. 所有生产要素全部投入生产的时候 6. 在封闭条件下,如果一国生产技术的改进降低了小麦的机会成本,那么面粉的价格(),小麦的生产数量()。 A. 下降,下降 B.上升,减少 C. 下降,增加 D. 上升,增加 7. 本国生产a、b、c、d 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 ,外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 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 A. d、a B. c 、b C. a、d D.b 、c 8. 如果机会成本递增,则国际贸易将导致()。 A. 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的生产成本不变 B. 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而且生产成本下降 C. 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D. 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而且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9. 对于两国贸易模型来说,国际均衡价格一定处于两国贸易前的()。 A. 最低相对价格水平之下 B. 最高相对价格水平之上 C. 相对价格水平之间 D. 根据 具体情况而定 10. 重商主义认为衡量国家财富的标准应是()。 A. 商品 B. 生产力 C. 金银 D. 购买力 二、多项选择题 1. 在进行自由贸易后,一国的收入分配会发生如下变化()。 A. 受到进口品竞争压力的国内生产者遭受损失。 B. 作为整体的国家会受益,而个人则会受到损失。 C. 消费者受损,生产者受益。 D. 收入由消费者转向生产者。 E. 出口商品的生产者会受益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Last revision on 21 December 2020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 课程考试试卷( A )卷 课程名称:国际经济学考试形式:闭卷 考核对象(专业或班级):贸易经济、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金融 学、保险学 学号:姓名: 说明:所有答案请答在规定的答题纸或答题卡上,答在本试卷册上的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总计20分,每小题1分) 1.李嘉图的比较优势理论指出,()。 A、贸易导致不完全专业化 B、即使一个国家不具有绝对成本优势,也可以从出口绝对成本劣势相对较小的产品中获益 C、与不具备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相比,具有绝对成本优势的国家可以从贸易中获利更多 D、只有具备比较优势的国家才能获得贸易余额 2.如果一个劳动力丰富的国家与另一资本丰富的国家进行自由贸易,则() A、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上升 B、两国工资水平都会相对资本成本下降 C、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上升 D、前一国家的工资会相对后一国家下降 3.如果机会成本是递增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国际贸易将导致()。 A、每个国家完全专业化,且生产成本下降 B、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出口产品生产成本不变 C、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上升 D、每个国家不完全专业化,且生产出口产品的机会成本下降 4.()可用于解释发达国家之间的制成品贸易。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需求重叠理论 D、绝对优势学说 5.可以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是()。 A、比较优势学说 B、要素禀赋理论 C、绝对优势学说 D、规模经济理论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就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与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瞧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与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就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与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就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与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就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就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

国际经济学双语习题3说课材料

国际经济学双语习题 3 International Economics, 8e (Krugman) Chapter 3 Labor Productivity and Comparative Advantage: The Ricardian Model 3.1 The Concept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1) Trade between two countries can benefit both countries if A) each country exports that good in which it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B) each country enjoys superior terms of trade. C) each country has a more elastic demand for the imported goods. D) each country has a more elastic supply for the exported goods. E) Both C and D. Answe r: A

Question Previous Edition Status: 2) In order to know whether a country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the production of one particular product we need information on at least ________ unit labor requirements one A) two B) three C) four D) five E) Answe D r: Previous Edition Question Status: 3) A country engaging in trade according to the principles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gains from trade because it is producing exports indirectly more efficiently than it A) could alternatively. is producing imports indirectly more efficiently than it B) could domestically. is producing exports using fewer labor units. C) is producing imports indirectly using fewer labor units. D) None of the above. E) B Answe r: Previous Edition Question Status:

国际经济学考试试题完美版,含答案.

全国2007年4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国际经济学试题 课程代码00140 一、单项选择题25小题1分25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十五世纪初到十八世纪中叶A A.重商主义 B.重农主义 C.重金主义 D.货币主义 2.采取进口替代战略的国家不倾向使用的政策是D A.对进口关税设置壁垒 B.对非关税设置障碍 C.对外汇实行管制 D.对本国货币低估对外价值 3.相对技术差异论的提出者是B A.斯密 B.李嘉图 C.奥林 D.赫克歇尔 4.关税与贸易总协定进行了多轮多边贸易谈判C A.日内瓦回合 B.东京回合 C.乌拉圭回合 D.安纳西回合 5.世界贸易组织成立于C A.1993年 B.1994年 C.1995年 D.1996年 6.一般而言不属于外汇市场主要参与者的是D A.商业银行 B.中央银行 C.外贸公司 D.居民个人 7.国际收支平衡表中最重要的收支差额是D A.官方结算差额 B.商品贸易差额 C.基本收支差额 D.经常项目差额 8.国际收支调整的重要基础理论是C A.调整论 B.货币论 C.弹性论 D.平衡论 9.从总体上看 产品的需求弹性的绝对值将A A.大于1 B.小于1 C.等于1 D.不确定 10.在开放经济条件下c=0.6s=0.3 考虑政府的财政收入部分C A.10/9 B.5/3 C.5/2 D.10/3 11.下列属于非关税壁垒的措施是D A.反倾销税 B.反补贴税 C.进口附加税 D.国内最低限价 12.最佳关税来源于B A.进口国厂商 B.出口国厂商 C.第三国出口厂商 D.第三国进口厂商

国际经济学作业答案-第八章

Chapter 8 The Instruments of Trade Policy Multiple Choice Questions 1. Specific tariffs are (a) import taxes stated in specific legal statutes. (b) import taxes calculated as a fixed charge for each unit of imported goods. (c) import taxes calculated as a frac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imported goods. (d) the same as import quotas. (e) None of the above. Answer: B 2. Ad valorem tariffs are (a) import taxes stated in ads in industry publications. (b) import taxes calculated as a fixed charge for each unit of imported goods. (c) import taxes calculated as a fraction of the value of the imported goods. (d) the same as import quotas (e) None of the above. Answer: C 3. The excess supply curve of a product we (H) import from foreign countries (F) increases as (a) excess demand of country H increases. (b) excess demand of country F increases. (c) excess supply of country H increases. (d) excess supply of country F increases. (e) None of the above. Answer: D 4. If a good is imported into (large) country H from country F, then the imposition of a tariff in country H (a) raises the price of the good in both countries (the “Law of One Price”). (b) raises the price in country H and cannot affect its price in country F. (c) lowers the price of the good in both countries. (d) lowers the price of the good in H and could raise it in F.

克鲁德曼国际经济学PPT第18章

Chapter 18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1870-1973

12/4/20142Chapter Organization ?Macroeconomic Policy Goals in an Open Economy ?International Macroeconomic Policy Under the Gold Standard, 1870-1914 ?The Interwar Years, 1918-1939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and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Fund ?Internal and External Balance Under the Bretton Woods System ?Analyzing Policy Options Under the

Chapter Organization ?The External Balance Problem of the United States ?Worldwide Inflation and the Transition to Floating Rates ?Summary 12/4/20143

Introduction ?The interdependence of open national economies has made it more difficult for governments to achieve full employment and price stability. –The channels of interdependence depend on the monetary and exchange rate arrangements. ?This chapter examines the evolution of the international monetary system and how it influenced macroeconomic policy. 12/4/20144

(完整版)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这是我在网上找的,大多数题目都有,朋友们可以参考一下!有一点不确定的是G—L指数,大家再上网查看看,是乘100还是乘1?希望可以给你们帮助,预祝大家顺利通过! 第二章古典国际贸易理论 在古典贸易模型中,假设A国有120名劳动力,B国有50名劳动力,如果生产棉花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2吨,B国也是2吨;要是生产大米的话,A国的人均产量是10吨,B国则是16吨。画出两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并分析两国中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哪一国拥有生产大米的比较优势? 思路:B国由于每人能生产16吨大米,而A国每人仅生产10吨大米,所以B国具有生产大米的绝对优势。 从两国生产可能性曲线看出A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为0.2,而B国为0.125,所以B国生产大米的机会成本或相对成本低于A国,B国生产大米具有比较优势。 1.下表列出了加拿大和中国生产1单位计算机和1单位小麦所需的劳动时间。 假定生产计算机和小麦都只用劳动,加拿大的总劳动为600小时,中国总劳动为800小时。 (1)计算不发生贸易时各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 (2)哪个国家具有生产计算机的比较优势?哪个国家具有生产小麦的比较优势? (3)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2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参与贸易可以从每单位的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中国可以从每单位进口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如果给定世界价格是1单位计算机交换24单位的小麦,加拿大和中国分别可以从进口每单位的货物中节省多少劳动时间? (4)在自由贸易的情况下,各国应生产什么产品,数量是多少?整个世界的福利水平是提高还是降低了?试用图分析。(以效用水平来衡量福利水平)思路: (1)中国生产计算机的机会成本为100/4=25,加拿大为60/3=20

国际经济学名词解释双语

1. 国际经济学:以经济学的一般理论为基础,研究国际经济活动和国际经济关系,是一般经济理论在国际经济活动范围中的应用与延伸,是经济学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研究对象有国际贸易理论与政策、国际收支理论、汇率理论、要素的国际流动、国际投资理论、开放的宏观经济均衡等。 2. 绝对利益:由英国古典经济学家亚当·斯密提出,是指在某种商品的生产上,一个经济在劳动生产率上占有绝对优势,或其生产所耗费的劳动成本绝对低于另一个经济。若各个经济都从事自己占绝对优势的产品的生产,继而进行交换,那么双方都可以通过交换得到绝对的利益,从而整个世界也可以获得分工的好处。 3. 比较利益:英国古典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决定国际贸易的基础是比较利益而非绝对利益。国际分工中若两个贸易参与国家生产力水平不相等,甲国在生产任何产品时成本均低于乙国,处于绝对优势;而乙国则相反,其劳动生产率在任何产品上均低于甲国,处于绝对劣势。 4. 国际分工:即各国之间的劳动分工,生产的国际专业化,它是经济发展的必然,是社会分工从一国国内向国外延伸的结果。各国对于分工方式的选择以及分工的变化,反映了彼此之间的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以及各国经济联系的程度。国际分工主要有产业间、产业内、垂直、水平以及不同要素密集度之间的分工等类型。 5. 贸易乘数:是指乘数理论在对外贸易研究中的运用,探讨对外贸易与国民收入与就业之间的关系。在贸易乘数公式中,它是边际储蓄倾向的和的倒数。贸易乘数原理主要分析在边际储蓄倾向和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小于1的条件下,增加出口有利于提高有效需求,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量。 6. 贸易创造:是指在关税同盟内部取消成员国之间的关税后,国内生产成本高的商品被成员国中生产成本低的商品所取代,来自成员国的低价进口商品替代了昂贵的国内生产的商品,成员国之间的贸易被创造出来。 7. 贸易转移: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间的关税同盟建立后,成员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将从低成本供应国(非成员国)转向高成本供应国(成员国),这就是贸易转移。这对进口国是种福利损失。 8. 流动借贷:流动借贷是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并且进入了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是决定汇率变动的因素。它对国际收支的平衡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有着重要的决定性影响。 9. 固定借贷:是指国际借贷中形成了借贷关系,但尚未进入实际支付的那种债权、债务关系,对国际收支从而对汇率的走向没有实质的决定性作用,有时甚至会产生相反的汇率表现(固定借贷的发生有时会促使本币汇率上升),即债务存在时汇率反而走高。 10.国际收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对国际收支的定义为:国际收支是一种统计报表,系统的记载了在一定时期内经济主体与世界其他地方的交易。大部分交易在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进行。 11.边际进口倾向:是指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行进口的比重,通常中公式中用m来表示。边际进口倾向大,则每一单位增量国民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重大,乘数效应对于经济的刺激作用就会较小,反之则较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