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方案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方案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方案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方案

西安财经学院行知学院《形势与政策》课改革方案

一、指导思想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文件精神,有效落实“党委宣传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牵头负责,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开展形式与政策教育的新方式与新途径,针对我院学生兴奋点和思想特点,基于我院办学实际,通过课程改革把理论学习与实践活动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与生活体验结合起来,使大学生正确把握当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主流和方向,帮助大学生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为我院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方向指引。

二、课程改革目标

本次课程改革按照“党委、教学、学工”三位一体的领导和组织模式,旨在整合校内各项资源,将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和接班人作为课程设计的落脚点和出发点,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提高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体现课程的科学性、实践性和开放性。

三、课程改革

(一)师资力量

例教学等方法,从理论的传授过渡到方法的学习。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利用矛盾分析法和历史分析法思考问题的实践技能,使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与学生个人的现实感悟紧密结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案例分析,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和互动交流意识,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重视对学生进行启发式教学。在学生思考和分析时,教师要注重引导和提示。最终达到学生“独立(或换位)思考——分析、推理、选择——归纳整理、深刻理解——吸收创新”逐层递进的能力目标。(三)教学保障

1.构建新型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文件精神,高校有必要落实“党委宣传部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管理机构牵头负责,教务部门、学生工作部、团委直接参与的教育教学领导机制和工作机制”。

2.构建联动奖惩机制。通识教学部对该门课程组织开展情况进行总体部署、监督和考核。按照备课质量(20%)、整个教学组织效果(30%)、学生优秀调研报告数量(50%)对任课教师进行业绩排序;此外,根据教学改革实际效果,每学期分年级对改革推进得力,成绩突出的辅导教师予以奖励。考核结果亦作为辅导员工作量化考核的重要参考。

3.经费保障。按此方案,除去教学大纲修订、教学资料购置等费用,每学期该门课程全院三个年级共需经费12000元左右,较之以往有大幅缩减。

通识教学部

二〇一五年六月十五日

《形势与政策》课实践教学组织方案

一、教学原则与形式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学生形势与政策教育的通知》(教社政【2004】13号)文件精神,现将《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学原则和形式拟定如下:

1.实践教学的原则。形势与政策的实践教学要与学校开展的“六个一”社会实践活动、“三下乡”“青年志愿者”等活动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调研实践中接受教育,增长才干。

2.实践教学的形式。任课教师利用实践调研、网络教学、网上讨论等灵活多样的方式组织实践教学;组织学生以小组的形式,到学校及周边、社区、街道、农村等进行专题调研,使《形势与政策》实践教学生动、活泼、有实效。

二、实践教学的具体操作

1.指导教师的职责。各班辅导员是本班《形势与政策》课任课教师,也是该课程实践教学的指导老师,负责实践教学组织及指导工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