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青花瓷的精美散文领略别样的魅力

关于青花瓷的精美散文领略别样的魅力
关于青花瓷的精美散文领略别样的魅力

关于青花瓷的精美散文领略别样的魅力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关于它的散文也是那样的美丽。下面是给大家带来的关于青花瓷的精美散文,供大家欣赏。

素绢涵墨染,淡痕指凝香。依亭绿盈韵,蝶雨润花芳。浓雾锁重楼,漫步依阑珊。水韵江南逸,伊人度忧伤?

;;题记

喜欢青花瓷,细细观赏,淡淡的散发芳菲;古朴凝香、纯净高雅,墨落幽芳,纯静中有丝丝的雅韵,青花瓷剔透着古典的美,一种古朴宁然的芳菲满溢,又如同青瓷一样静处涵芳,时光深处,屡屡墨香,感慨流年的轻逝。青花瓷不因时光流逝而褪色,青花瓷拥有永恒的美丽。

水墨江南,烟雨轻拂,如诗如画,梧桐经雨胭脂透,翠色凝波含烟,伊人执笔染绢芳。烟雨濛濛醉流年,伊人为谁独憔悴?

流年似水,阡陌花开。书写着青花瓷隶书的人也渐渐把青花瓷变得更精致婉约。青花瓷上满溢流年的芳醇,流逝的岁月磨灭不了青花瓷的雅韵。幽月悄悄照进书台,莹莹在青花瓷上,有种朦胧的感觉,素洁凝芳,淡雅含蓄,温婉柔美,宛若一位女子娇俏。

《青花瓷》,优雅着江南的韵,如诗如梦云雾轻拂,宛若佳人白衣翩翩水云间轻舞霓裳,幽香成一方书卷凝芳,文字意韵,笔笔凝情

幽,心思清泉涌,字字婉转凝芳。《青花瓷》,拥云水禅心清泉潺潺流,飞瀑明净欢畅。清浅的旧时光,留下的美丽如初。回眸,清香满溢,岁月的脚步匆匆,永恒的美丽依旧!

月色下好美,我踏着心路走来。一卷书香,染指流年。守着心灵间的相约,文字韵律染卷墨芳,拥恬静的情怀,浅浅行于世间,任凭花开花落,静夜聆听着心灵间的幽曲,古琴的韵律,缓缓如流水轻奏。笔墨吟诗意浅,染笔凝香流年芳,默默轻拾记忆,含笑嫣然,你眼眸中的浅笑,如青花瓷走下的温婉女子,含情脉脉,恬静间收藏一份美好的情愫,盈盈着一份深情馥郁清香。任时光流逝,美丽依旧!

依稀记得你唇间那抹浅笑,婷婷漫入人间,流年时光淡墨痕,清浅悠然入云端。轻飘飘的旧时光,怡然远去留回忆翩翩如诗如梦,你轻灵如梦,婉约凝香,绕指柔。轻飘飘的旧时光流逝,留不住芳华,只留书卷凝香,绕指凝香!遐思翩翩,画诗写意,书卷的意韵轻拂,暗香盈尘间!华年悄悄流逝,时光绕指凝香,且借文字留馨菲!美好盈于心间!清浅的旧时光似水流逝,墨芳点点醇,文字指尖绽,舒卷凝涵芳!漫步人生路,岁月淡墨痕,执着相守意,青花瓷,几度爱与愁,你缓缓漫步,传世青瓷,千年温婉若水,青花瓷溢彩似画,古朴典雅,赋诗吟篇,瞬间凝永恒!

用心灵的墨笔去描绘青花瓷的婉约,心海涌浪,繁花翩翩开,让美丽心灵步步溢涟,步步莲花开。

天涯梦何处?婉约留诗行,暗芳盈盈处,幽亭依漫行。那样淡落墨幽芳的情致,点点芬芳。若可以,我愿是那一脉荷芳,扶摇于碧波

荡漾间。浅浅一笑嫣然花开!为你洗尽铅华。我愿是竹林里的竹,脉脉清香,静静依偎你的身边。《青花瓷》如一位温婉女子婷婷而来,浅浅笑意,留香岁月凝芳华,情致婉约,留脉脉清香,留一世芳华,留永恒的美好常驻!

关于青花瓷的精美散文:爱上青花瓷散文作者: 低吟浅唱999

最近不知道是从哪儿刮来的风,忽然就一下子爱上了青花瓷,而且被它迷得到了有些废寝忘食的地步儿。引用老公说我的一句怨言,就是“疯了”。“疯了”又如何?青花瓷是一杯千年的陈酿,醉在她的清香里,我心甘情愿。

真的,青花瓷真是一杯陈酿,捧起它,就能嗅到岁月沉淀的清香。这清香,不让李杜的诗篇,不逊易安的清愁,不亚于元曲意犹未尽的深刻。它在唐诗,宋词,元曲里浸泡了千年,我不知道该怎样从这些浓浓的文韵墨香中拎出它,即便我小心翼翼地把它呵护于掌心,那种历史文化沉淀结晶出来的气韵,也不是我这般凡夫俗子三言两语所能描绘表达出来的。捧着它,我无语,千言万语也化作沉默。有人说,沉默是一种无语的深刻。而这深刻,不是属于我的,是属于那些芬芳四溢的青花瓷的。在它面前,我所能做的,只有陶醉,陶醉,再陶醉。渺小的我,别无选择。

若说青花瓷是一个貌若天仙的女子,那也是一位身着旗袍,气质如兰,举止端庄,神态优雅的女子。她脚蹬水晶鞋,咯咯嘚嘚地踏着湿漉漉地青石板,由江南的烟雨深巷中袅绕而来。浑身散发着江南山水的秀气,带着江南烟雨的梦呓,含娇带嗔的明眸,婉约了多少美丽

的篇章;滴着晶莹雨珠的发丝,搭湿了羽衣香袂。是谁的十指尖尖,弹拨的琴音若山泉的叮咚,悠扬而明媚地涌进烟雨的梦里,空濛中漂浮着雨丝般温润的缠绵,挥袖挥不走,抹也抹不去。陷进江南缠绵悱恻的幻境里,倚竹阁,扶栏杆,望尽青山远。青花瓷就这样沐浴着江南的烟雨,从湿露露的岁月深处跋涉飘摇而来。这一路的烟雨行舟,造就了它温润的心境和柔媚亮泽的容颜。青山秀水的拥抱,让它有了江南女子的灵秀与飘逸,有了江南女子的妩媚和温柔,更有着江南女子的缠绵和多情。

其实,爱上青花瓷,并不是无来由的偶生情愫。只是,母亲从我幼时就给我埋下了这份情结的种子,而我却从未察觉,直到现在爱上它,才恍然醒悟。从懵懂记事起,我每天清晨睁开眼睛,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母亲拿着抹布,小心翼翼地擦拭着她的嫁妆---那一对青花瓶和一对桃花美女的盖碗,另外还有一只漂亮的带着大红苹果的肥皂盒。这些瓷器是母亲的爱物,母亲每天都要叮嘱我们不许碰它们,生怕一不小心,就被年幼无知的我们打碎了。母亲每天早起的第一件事就是把这些漂亮的瓷器,用干净的抹布仔仔细细地擦拭一遍,母亲认真的表情,就像在完成一件很郑重的任务。直到把每一件瓷器擦得一尘不染。我记得那时候,我们家的桌子非常的旧,有些漆都已经剥落了。这使得桌子上的瓷器更加的光彩照人。那时候很小,母亲的世界也是我的世界。母亲喜欢的东西,我自然也很喜欢,认为那一定是世界上最好的东东,不然,母亲怎么会这样在乎呢?一直到我出嫁时,母亲依然还是这个习惯,一如既往地爱护着,擦拭着她得瓷器。母亲

曾对我说过,那是外婆给她的陪嫁,待我出嫁时,她也要把她得嫁妆再陪嫁给我。但我看到母亲如此地喜欢,这些瓷器她擦拭了几十年,也陪伴了她几十年,它们已经成了母亲生命中的一部分。我不忍让母亲割爱,就拒绝了母亲的这份厚爱,让它们在母亲的身边一直陪伴着。

青花瓷,你这个尘世间爱的小精灵,你不仅占尽了唐诗宋词的风采,浸透了江南烟雨的灵秀,也染上了红尘中的脉脉温情。你闪耀了旧岁月,也扮靓了新生活。抚于掌心,山水生辉;拥你在怀,日月入梦。

关于青花瓷的精美散文:青花瓷“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

;;青花瓷。

伴着委婉的中国风曲调,你渐渐地走出尘封的历史,重新展现沉淀了千年的美丽。

指尖轻轻划过桌上的青花瓷,那釉色却如丝如雨般流进我的心中。素白玉胚素面无华,天然去雕饰,清水出芙蓉。侧锋勾勒的玄青色牡丹如回眸一顾的盈盈笑靥,含蓄美丽如含苞未放的花蕾。人间四月笼烟雨,江南清明多惆怅。袅袅烟,蒙蒙雨,朦胧而婉约的美,千里江风,丝丝醉人面,这美随着江风飘去,去到了那我去不了的地方。细雨飘霏清风摇。是谁在窑烧边经千年的等待?

幽幽魂归,翻转这青花瓷,背面竟是一幅古典传统的仕女图。天然瑰丽,楚楚动人,在微风中婀娜摇曳。忽视的瓶底原有临摹的古隶书,如天马行空透着神俊和飘逸。青色的刻花掩映着青色的天空,骤

雨潇潇。曾一度沉迷于你淡雅的色泽,纯白色的底使勾勒的青花更显明亮,而湛蓝的青花又让单纯的底色不显孤单。没有色彩斑斓的喧闹,只是安静的青花使人宁静致远;没有棱角分明的庄重,只是清新自如的飘逸使人思绪飞扬。

青花,在岁月中,走过唐宋的诗风词韵,在风尘里,携来元明的底蕴高雅,随着一曲悠扬的古调,在瓶底上落笔的,款款深情中,带着天青色的烟雨,打湿记忆的年轮,用青花的颜色,诱发七彩的情愫,沿着江南的风情,伴着如诗的月色,在素色的胚胎上刻一段缠绵的心事。在犹如泼墨的山水里,在侬情的前世今生里,在如梦如烟的风景中,听青花吟唱,那江南时庭院记忆的浅淡。而你的绝代风姿,早已把我的目光深深地锁定,让我随着你典雅的韵味,不由自主地浸在这传世的青花瓷中,看你自顾自美丽。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关于青花瓷的精美散文:青花瓷在上海东方明珠的历史陈列馆,看见一只细腰的青花瓷瓶,天青色的瓷胚上,勾勒着几笔素雅的青花,它被搁置在“十里洋场”的一处“典当行”的橱窗里,在一束幽暗的灯光下,显得那么静,那么凉。

静,如入了禅;凉,如秋夜里,长空瘦月倾泻下的一缕白月光!

我知道,这姿态,这温度,这气息,和我已然隔了一段百年甚至更为久远的苍凉时光,有着无比苍茫的远意,但彼时,却又是那样地近,近在咫尺。

而我猜想,它的一生曾经是颠沛流离的吧,却又充满了九曲传奇。

出了窑,先是落户在某位王孙贵族的宅第里,装点着主人的门楣,亦或是静笃地呆在偶尔读读诗书,略有几分闲情的大小姐的闺房里。那朝天的瓶口处,曾经插过一枝经了雪的寒梅,孤削如笔,花吐胭脂。它们彼此成就着,青花瓷瓶更雅,更古朴,梅更有韵味,更空灵。

只是,只是到后来,小姐一时兴起,新插了柳,而那支清瘦的梅终究只能成为它生命中的一个匆匆过客,别后便不再重逢!只是,只是经年里,那一支梅的暗香却总是在瓶口浮动,毕竟来过!又彼此相拥过呀!

说不清是宿命,还是只是一次偶然。

多像尘世中的我们,在人生中,结过一段又一段未能永生永世的尘缘。一次邂逅,近在咫尺,一次别离,从此天涯!却在某一个时刻,总是会在不经意间想起我们曾经在一起的时光,和那些共同的过往,把一些流光碎影慢慢拼凑。

亦如我与这只青花瓷瓶的这一次相遇,虽然短暂,可纵使别离后,纵使此生再无机缘重逢,我也确信,它的气息在我的生命中,将是再也挥之不去了!

而我以为,这只遗落在上海的青花瓷瓶,也一定会记得我来过,途经过它的岁月,途经过它遗失的那一场旧梦。在它的记忆里,一定有过一位素衣素面的女子,曾经带着扬州城立秋后的第一抹气息,站在它的面前,以朝圣的目光看着它,看着它,想着一段久远的关于它

的故事,那故事带着千百年前的烟尘气息,带着漫天风雪的味道,曾经那番荡涤过一个平凡女子的内心,彼时,她的心头是那样湿漉漉的汪了一大片沁凉的水呀。

还是说说后来吧,后来贵族没落了,迫于生计,家眷们拿着青花瓷瓶去典当,当年的小姐或者公子们都沦为了平民,不幸沦落在了市井,多少次经过那家当铺门口,几回回梦里,于千万次回眸处,看见的是一个家族的兴衰史,看见的是命运中的那几分无奈,泪,便潸然而下了……

岁月呀,忽已晚!!

青花瓷,青花瓷!

念在口里真怕一不小心就碎了,多像我们曾经那么小心地去呵护过一段如瓷的爱情呀。爱情如瓷般珍贵,又如瓷般容易碎在这苍茫的时空里。

当“青花瓷”这三个字轻轻地落于我的唇边,我看见有一笔青花落在了瓷上,那么诗意,是恰好的一次相逢,没有早一秒,也没有晚一秒,像尘世中相遇的一份暖,那么妥帖!

青花,是素的,安然地落在瓷上,瓷,是光洁的,泛着微寒的光,却又是饱满的,温暖的,那么满足地托着青花,它们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情投意合。

青花落在瓷上,是一段好姻缘!

青花瓷,应是一个女子和一个男子,在红尘中的一次邂逅,是彼此生命的一次永久相拥,是彼此灵魂的一种高度契合,还是它们的一

种相互成就,是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恋。

没有青花的瓷,形单影只,太单调,太突兀,像一个单身汉,即使外表光鲜,终究还是寂寞的,生活也是潦草的。

青花只有落在瓷上,才显得更雅,虽然素,却是那样勾魂摄魄;而瓷上只有落了青花,才登得了大雅之堂,才能更显生命的华章,青花和瓷彼此成就着,成为一个整体,可看着却又是那么分明。

瓷若碎了,青花的身子和心房便会寸寸是伤。

瓷,一定是位温厚,有抱负的男子,经得起火的历练,时间的打磨,而青花则是一位和瓷共同经历着煅烧,漂洗的女子,揣着一颗素心,一路熬过来,相遇的刹那,彼此一见倾心。天青色在等烟雨,而我在等你!

赵明诚就是一方瓷,而落在他生命上的青花便是易安,他们相互倾慕,彼此默契,一个眼神的交汇,彼此便能了然对方的心意,可以说没有赵明成,也就没有易安在诗词上的成就,而没有易安,也不会有历史上家喻户晓的赵明诚。

他们的爱情好似青花瓷,素雅,高洁,端着静笃的姿态,千秋万代地传下去,传下去。

想来,红尘中的男女们,一定都曾希翼过自己的人生中,能有如青花和瓷般那样恰好的一次相逢吧,守着爱情,地老天荒。

我常想,或许我的前世,就是那一笔青花吧,曾经那么欢喜,那么端庄地,落在一方瓷上!从此安好!

谢克锋:青花瓷的艺术特色及色彩体系

一、青花瓷的艺术特色 大瓷网(daciwang)小编:典雅素净的“青花瓷”是景德镇特有的陶瓷艺术品种,是景德镇陶瓷装饰中珍贵的传统艺术。青花瓷是一种彩绘装饰瓷,是高温釉下彩瓷之一,是白地青花瓷器的专称。它以含氧化钴为着色剂,先在瓷坯上以简练的描绘花纹和单纯色彩表达丰富的艺术语言,再施一层透明釉,入窑经l30O℃左右高温烧制而成。青花瓷呈色倾向青蓝色,虽然着色单一,但它较五彩瓷器更显清丽、娟秀,因而广为众人所爱。景德镇青花瓷造型优美,色彩绚丽,装饰精美,是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一。它无铅无毒,耐酸耐磨.面色经久不退,素有“永不调谢的青花”之称,被誉为“瓷国明珠”,一直位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为世人所推崇。我国青花瓷器从唐而宋而元,从元而明清至今,已经有l300多年的历史了! 青花瓷具有很高的艺术成就,以其胎、釉精细,青花艳丽,造型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在清康熙时期达到了历史的高峰,被称为青花瓷器的黄金时代。青花使用分水技法描画所形成的深浅、浓度、层次、变化的多样性,更使青花装饰具备较强的装饰效果和艺术感染力,颇具中国传统水墨画的神韵。景德镇青花瓷的烧造始于北宋时期(公元960—1l27年)。到了元、明(公元l3—17世纪)两代,青花瓷器的逐渐流行和对外贸易的不断扩大,使得景德镇青花瓷的生产技术和规模上得以进一步提高。清代(公元l644一l911年)是青花瓷的鼎盛时期,景德镇青花瓷以其烧造精致而独占鳌头,成为中国近代青花瓷的代表。新中国建立后,在景德镇设立了人民瓷厂专门生产青花瓷器。1979年景德镇青花瓷曾荣获国家金质奖章。l985年又连续获得莱比锡、布尔诺、波尔滋南国际博览会3枚金质奖章,自此景德镇青花瓷扬名世界。是目前中国陶瓷行业获奖最多、规格最高的名优产品.远销世界各地。 二、青花瓷艺术的色彩体系 与水墨画相同,青花瓷艺术设计的最基本特征之一同样是单色绘画,具有中国国画的笔致趣味。由于它是用毛笔把图象直接抒画在瓷器上,烧成后在洁白光润的瓷面上,透出青色的国画般的艺术形象,而且青白相映,幽靓苍翠,十分富有艺术魅力。如果说以墨代色是中国水墨画高雅凝重、超凡脱俗的表现形式,形成了一个黑白体系。那么以青蓝颜色为主形成另一个蓝白体系世界的中国青花瓷艺术设计,则有着与中国水墨画异曲同工的效果。说到“青花”的由来,历史长河里有过这样一段关于青花色彩的小折子,主管烧造瓷器的大臣请示五代后周皇帝柴荣拟烧瓷器颜色,柴荣大笔一挥:“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烧将来”。皇帝的潇洒,却难为了烧瓷的大臣和窑工们。“这般颜色”想象的空间大着呢。但是,中国百姓高智商者毕竟不少,终归烧出了令主子满意的类似天青的青花瓷作品。所以,到了宋代人们就索性将青花叫作“天晴”、“天青”,这可能是对青花瓷艺术设计的色彩最早的记录。 青花瓷在元代迅速发展是大家公认的历史事实。元代青花瓷流行的原因,与元代蒙古族统治者崇尚青色和白色有着直接的关系。再加上我国历史上就有对青色与白色组合的喜爱。“青与白相次也”(《考工记·画缋之事》)。这与其说是一种巧合,不如说是一种历史机遇,一种促使青花瓷迅速发展的历史机遇。瓦·康定斯基说:“色彩和谐统一的关键最终在于人类心灵有目的的启示激发,这是内在需要的指导原则之一。人类需要色彩对情感的调节,问题是色彩如何调节人的情感。”观赏一件民间青花瓷器,首先给我们强烈印象的是其青白相间的色彩,特别是那白釉中突现出的蓝色纹给人以一种幽雅、恬静、清闲的感觉,有如蓝天大海、青山绿水、青原绿洲使人赏心悦目、心旷神怡。从审美的角度来说,蓝色可谓是人类共同的天然爱好。所以,青花瓷器在元代一经产生就那

元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及纹样特征

xx1,2 (1.武汉理工大学,湖北武汉430007;2.安徽三联学院艺术系,安徽合肥230601)摘要: 元代的青花瓷是中国陶瓷艺术史上非常特别的一个篇章,具有一种震撼人心的美感。 它特定的历史时期和背景,以及草原游牧民俗与中原汉民族传统文化交融所形成的别具一格的装饰纹样,加之数量的稀少,仅有一定数量的青花瓷器传世,使之成为世界各大博物馆的珍藏品与各种拍卖会上的抢手货。本文通过阐述元代青花瓷的特殊历史背景及其纹样特征,试图翻开这一特殊时期的瓷器不一样的一面。 关键词: 元代青花瓷;历史背景;伊斯兰文化;纹样特征 中图分类号: TQ174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3-2596 (2013)07-0242-02 一、青花瓷概况 青花瓷,是指一种用钴料直接在瓷胎上绘制花纹图案,然后再施透明釉,在高温下一次烧成,是呈现蓝白色相间效果的釉下彩瓷器,色调明快典雅,釉面光洁莹润,弥久犹新。“青花瓷”这一名称最早可以追溯到成书于元代至正九年(1349年)汪大渊的《岛夷志略》中,他记载了作者从1330年至1339年间数度到南洋诸国所看到的情况,其中在有关当时中国对外交易记述中就有多处列有“青白花碗”、“青白花器”、“青白花瓷器”等名称。在中国传统文化中青色有着不同寻常的意义,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与深刻的文化内涵。《荀子·劝学》云: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青色(蓝色)也是其他民族普遍喜欢的颜色,如青色(蓝色)在蒙古族象征着兴旺、永恒、坚贞和忠诚,是最高贵、最神圣的颜色,蒙古人的地名、人名都喜欢用“青”(呼和)字,内蒙古首府“呼和浩特”就是“青城”的意思。在青花瓷的绘制过程中,将中国画的笔墨效果与艺术魅力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是中国青花瓷艺术的一大特色。成熟青花瓷具有众多的优点,如色彩素雅大方、幽静明快、纹饰丰富、易与中国传统书画艺术相结合、彩料不易磨损、无铅毒等等。清代龚轼《景德镇陶格》中赞誉青花瓷的诗句“白釉青花一火成,花从釉里透分明。可参造化先天妙,无极由来太极生”,被人们广为传诵。 据专家考证,青花瓷最早出现在唐代,此时河南巩县窑附近地区已有原始青花制作,遗存的青花瓷器及考古发现残片可以佐证。宋代青花瓷虽有生产,但仍属于初级阶段,发展缓慢,传世器物很少。元代的青花瓷制作工艺趋向成熟,尤以江西景德镇生产最为精致。本文主要是通过阐述元代青花瓷的特殊历史背景及纹样特色,来翻开这一特殊时期的瓷器不一样的一面。 二、元代青花瓷的历史背景 元代是中国古代瓷器生产发展史上的特殊时代,瓷器生产开始出现了新的发展特色。虽然元代以前,在唐代和宋代,已发现有青花瓷器的生产,但是,白地蓝花的青花瓷器到了元代才真正达到了烧制的成熟期。据记载,青花瓷并非为元朝皇室所使用。在明清两朝的皇宫收藏中没有元青花,在传统的瓷器收藏记录中也没有元青花,在早期的中国陶瓷艺术研究领域更没有元青花的位置。 元代青花瓷是在l4世纪中及稍后输往西亚、南非、欧洲和东南亚等地。这些地区的元青花现有传世藏品和出土物两类,其中传世藏品主要集中于西亚的土耳其首都伊斯坦布尔的托普卡珀博物馆和伊朗德黑兰的阿尔德比尔神庙,都是体形巨大,青花发色鲜艳、绘制精美的大型至正型青花。土耳其托普卡珀博物馆,位于首都伊斯坦布尔,作为欧、亚、非三州的交汇点,是连接东西方的枢纽,历史上曾是古“丝绸之路”的终点。千百年来,土耳其王国的宫殿中收藏了数量惊人的中国瓷器,其中有数十件是大型元青花,是世界上收藏元青花数量最多、质量最精的博物馆。伊朗德黑兰的阿尔德比尔神庙是一个元青花的宝库。早在l7世纪初,阿巴斯王将l600多件中国瓷奉献给神庙,这些盖上印章的

康熙,雍正,乾隆青花瓷器特点

一.顺治时期的青花瓷(1644---1661年) 1.造型: 造型、釉色、纹饰既有明代遗风,也开创清代特色,处于过渡时期。祭器有炉、瓶、净水碗、杯、盖罐等。造型单调,大盘出现双层底。晚明是筒状炉,顺治为钵式炉。 2.工艺: 粗糙不修胎。足根露胎,有跳刀及缩釉现象。双层底,又称隔漏底,外足高而内底低,只有顺治康熙时有。 3.胎釉: 胎骨疏松,瓷化程度不好。 4.青花: 用回青少,用石子青多。顺治早期呈色灰暗,顺治晚期浓艳发紫。顺治时多数为酱口,康熙时继续,雍正时就少,以后则不见。 5.纹饰: 明代写意花卉、云龙纹多。清代青花瓷上山水画有“四王”笔意,用皴法。画龙凤留白边,画石是瘦削玲珑石。画花卉叶子旁题诗,顺治到康熙初都有。如画梧桐叶,旁题诗: “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或“梧桐叶落,天下皆秋”。个别还有写“红叶传书信,寄与薄情人”诗句的。 6.款识: 有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也有大明顺治年制,可能是窑工有抗清情绪所致。祭器多干支纪年款。如“顺治丁酉”净水碗。篆书款有“玉堂佳器”、“百花斋”等。伪托款有楷书“嘉靖”“万历”款。 二.康熙时期的青花瓷(1662---1722年)

这一时期成就最大,造型千变万化,工艺细致精巧,色调青翠。《陶雅》上说: “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康雍青花,能分多层,少则五色,多则九色。 1.造型: 前期比较敦厚,器型变化不多。后期厚薄皆有,以薄为主。器型前所未有,变化多端。常见以盘碗盖罐及日用器皿为多。后期则观赏,陈设器物增多。大到屏风、龙缸,小到鸟食罐等。碗变化较多,有洗式、墩式、四方菱角式、斗笠式、二折腰、三折腰等。特别是斗笠式碗最典型,特征是胎体薄。还有凤尾尊、花觚、笔筒、象腿瓶、筒式瓶等。 2.工艺: 碗,深腹高圈足,盘碗底足深,圈子大,足直、足根圆,俗名灯草根。露底布分能见一道道很细的旋坯痕。部分是璧形足和隔漏底足。笔筒底中有脐形,瓶罐接口不明显。盘碗底部都有极细缩釉点,象针鼻眼。 3.胎釉: 前期疏松,瓷质灰白;后期坚致,瓷质细白,如糯米粉。前期釉色白中闪青,含铁,后期出现浆白釉,光亮。釉面能见桔皮纹,白度增强。明代青花有影青味,清带青花则雪白。 4.青花: 前期以石子青为主,色灰暗。后期有石子青、回青,但以回青为主,呈色鲜丽明快、洁亮。青花原料好、底釉白,画风讲究,具有清初大画家“四王”的笔法,出现层次。好的青花有玉质感。青花种类有白地青花、外酱色内青花、青花釉里红、豆青青花、青花加紫等。祭蓝釉中有洒蓝、雪花蓝,还有花觚与笔筒,主要是青花,口沿及圈足处用暗花卷草纹装饰之。 5.纹饰:

优美散文欣赏——杏花的遐想

杏花的遐想 作者:

清代青花瓷的特征

清代青花瓷的特征 一.顺治时期的青花瓷(1644---1661年) 1.造型:造型、釉色、纹饰既有明代遗风,也开创清代特色,处于过渡时期。祭器有炉、瓶、净水碗、杯、盖罐等。造型单调,大盘出现双层底。晚明是筒状炉,顺治为钵式炉。 2.工艺:粗糙不修胎。足根露胎,有跳刀及缩釉现象。双层底,又称隔漏底,外足高而内底低,只有顺治康熙时有。 3.胎釉:胎骨疏松,瓷化程度不好。 4.青花:用回青少,用石子青多。顺治早期呈色灰暗,顺治晚期浓艳发紫。顺治时多数为酱口,康熙时继续,雍正时就少,以后则不见。 5.纹饰:明代写意花卉、云龙纹多。清代青花瓷上山水画有“四王”笔意,用皴法。画龙凤留白边,画石是瘦削玲珑石。画花卉叶子旁题诗,顺治到康熙初都有。如画梧桐叶,旁题诗:“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皆秋”。或“梧桐叶落,天下皆秋”。个别还有写“红叶传书信,寄与薄情人”诗句的。 6.款识:有顺治年制,大清顺治年制,也有大明顺治年制,可能是窑工有抗清情绪所致。祭器多干支纪年款。如“顺治丁酉”净水碗。篆书款有“玉堂佳器”、“百花斋”等。伪托款有楷书“嘉靖”“万历”款。 二.康熙时期的青花瓷(1662---1722年) 这一时期成就最大,造型千变万化,工艺细致精巧,色调青翠。《陶雅》上说:“世界之瓷,以吾华为最;吾华之瓷,以康雍为最”。康雍青花,能分多层,少则五色,多则九色。 1.造型:前期比较敦厚,器型变化不多。后期厚薄皆有,以薄为主。器型前所未有,变化多端。常见以盘碗盖罐及日用器皿为多。后期则观赏,陈设器物增多。大到屏风、龙缸,小到鸟食罐等。碗变化较多,有洗式、墩式、四方菱角式、斗笠式、二折腰、三折腰等。特别是斗笠式碗最典型,特征是胎体薄。还有凤尾尊、花觚、笔筒、象腿瓶、筒式瓶等。 2.工艺:碗,深腹高圈足,盘碗底足深,圈子大,足直、足根圆,俗名灯草根。露底布分能见一道道很细的旋坯痕。部分是璧形足和隔漏底足。笔筒底中有脐形,瓶罐接口不明显。盘碗底部都有极细缩釉点,象针鼻眼。 3.胎釉:前期疏松,瓷质灰白;后期坚致,瓷质细白,如糯米粉。前期釉色白中闪青,

《青花瓷》优质课公开课教案 (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了解与认识青花瓷的悠久历史与工艺的高度成就,多角度感受青花瓷的艺术美和人文美,提高视觉审美能力。 2、过程与方法目标:了解青花瓷器型与纹样的特点并能运用一定的方法尝试绘制纹样。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热爱中国青花瓷艺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重难点: (1)难点:了解青花瓷纹样的主要特征。 (2)难点:独立利用蓝色彩笔装饰纹样。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 1、播放视频《青花瓷》,学生倾听。 2、导入:《青花瓷》欣赏完了,这首歌就和它的名字一样,恰似那“自顾自美丽”的青瓷极品,洗尽铅华,古朴典雅,清新流畅,那么青花瓷到底是什么样子的,你对青花瓷有多少了解呢?那么这节课就让我们走近青花瓷,了解青花瓷,并尝试绘制青花纹样。 3、赏析《鬼谷子下山》(课件)这件元代青花瓷器,主体纹饰为“鬼谷子下山图”,描述了孙膑的师傅鬼谷子在齐国使节苏代的再三请求下,答应下山搭救被燕国陷阵的齐国名将孙膑和独孤陈的故事。该器物于2005年7月12日伦敦佳士得举行的“中国陶瓷、工艺精品及外销工艺品”拍卖会上,以1400万英镑拍出,折合人民币约2.3亿,创下了当时中国艺术品在世界上的最高拍卖纪录。 4、青花瓷的造型美,花纹美,而最重要的还有她清新淡雅的色彩。在洁白的瓷体上辅以蓝色的花纹,蓝白相映、千年如新,永不褪色,所以成为历年历代收藏爱好者的至爱。观赏青花瓷制作视频。 5、板书课题:青花瓷 二、讲授新课 (一)走近青花瓷,了解青花瓷。 1、小组互相交流课前收集的资料。 2、小组汇报 请同学用概括性的语言简单交流你对青花瓷的认识 (从青花瓷的历史发展、器型、花纹、艺术价值等方面) 3、教师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