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字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工字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工字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工字钢悬挑脚手架施工方案

一、编制依据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130-2011)《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JGJ59-2011)

《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JGJ80-2016 )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14)

《建筑施工手册》(第五版)施工图纸

二、工程概况

本工程门诊住院楼:总建筑面积20131.19m 2,主楼地下一层,地上九层,消防计算高度38.50m ;医技楼A四层,高度18.95m ;医技楼A (门诊大厅部分)二层、高度11.85m ;本工程设计等级为中型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

三、脚手架布置原则

1 、此方案脚手架只做地上主体结构施工时的操作架和安全防护使用,不作为任何材料的堆放架,且不做装修外架使用。

2、以结构外边线+0.35m 作为外墙脚手架内排立柱的位置。

3、主楼工程脚手架:二层顶板以上至九层顶板悬挑结构外脚手架、二层以下双排外脚手架,九层顶板以上结构按双排外脚手架,共分为三个独立的脚手架系统。

二层以下双排外脚手架从基础底一直搭设至二层顶板,从二层顶板上开始搭设双排悬挑脚手架至九层顶板,分两次悬挑,九层以上的结构另在九层楼面做双排落地式外手架。

4、医技楼A (门诊大厅部分):采双排落地式外脚手架。

5、医技楼B (四层结构):一层上采用悬挑式外脚手架至顶层。

四、脚手架所用材料

1、钢管:脚手架钢管采用外径48mm ,壁厚3.5mm 的焊接钢管,钢材强度等级Q235-A ,钢管的检查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1.1 新钢管:具有产品质量合格证和质量检验报告;钢管表面平直光滑,没有裂

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外径-0.5mm 、壁厚-0.5mm 、钢管两端面切斜偏差 1.7mm ;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1.2旧钢管:钢管表面锈蚀深度w 0.5mm ;钢管弯曲变形符合《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表8.1.5的规定:各种杆件钢管的端部弯曲L W 1.5m ‘△W mm。

1.3 立杆钢管弯曲:当3m v L<4m , △^W2mm ;当4m v L=6.5m ,

△^W Omm 1.4平杆、斜杆的钢管弯曲:L話.5m ‘△W Omm 。

2、扣件:采用机械性能不低于KT-33-8 的可锻铸铁制作的扣件,在螺栓拧紧扭力矩达65N m时,不会发生破坏。旧扣件使用前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十字扣、一字扣、回转扣符合规范要求,与钢管管径相匹配。附件材料符合Q235 钢的规定,螺纹符合《普通螺纹》的规定。

3、脚手板:脚手板使用厚度50mm ,板宽200-300mm ,两端使用10-14 号镀锌钢丝捆紧。禁止使用有扭纹、破裂的木板。

4、安全网:立面采用密目式安全网,密目应满足2000目/100cm2,做贯穿不穿透,颜色满足环境效果要求,选用绿色,要求阻燃;水平网采用大眼锦纶网。所有使用的安全网必须是经国家指定监督检验部门监定许可生产的厂家产

品。

5、水平悬挑梁:采用16 号工字钢,钢材强度等级Q235-A ,要求工字钢表面平整,无锈蚀。

6、搭设架子前应进行保养,除锈并统一涂色,颜色力求环境美观。

五、脚手架设计

1 、悬挑脚手架

悬挑脚手架底部选用16 号工字钢作为悬挑梁,间距为 1.5m ,长度 3.0m ,用①16的钢筋制作卡环将其预埋在楼面现浇顶板内,前一个地锚设置在距建筑物结构外皮0.4m 处,后一个设置在距建筑物结构外皮 1.6m 处。挑梁与钢丝绳(采用

6*19、『5.5 )组成承力架。然后在承力架上向上搭设双排单立杆脚手架。以上各层

设置悬挑杆,在窗口位置设置拉结与结构拉结牢固,每隔三层设置

钢丝绳卸荷,拉结点设在框梁上。

在四周转角处及其他薄弱环节处,设置①48 X3.5钢管斜撑杆。同时要求脚手架与主体结构刚性拉接,必须每层设置,各转角处两边设置,距离不大于1 m, 水平间距约6m左右。在下层设置斜向支撑用来卸荷。设置一道大横杆与挑杆

固定,将立杆固定于大横杆上。每层都与主体结构作拉接。

2、双排落地式脚手架待筏板基础施工完成后,搭设双排落地脚手架。落地脚手架搭设高度为16m ,基础至二层采用双立杆。将立杆固定在大横杆上,大横杆固定在立杆上,小横杆固定在大横杆上。将脚手板固定在小横杆上,作业面必须满铺木脚手板。脚手板对接处必须设双排小横杆,两小横杆间距不得大于300mm 。脚手架立于地面上,每根立杆下设置垫木。脚手架底层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下皮不大于200mm 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柱上。在操作层的脚手架外侧立杆上支设1.2m 护身栏杆和180mm 挡脚板。

在脚手板下层兜设水平安全网(采用大眼锦纶网),每层设置一道,网眼不大于10cm 安全网内外边固定牢固。在操作面外立杆的内侧满挂密目网,且下口封严,必须使用网绳绑扎不得用火烧丝铁丝代替。

钢管每层与柱拉结牢固。

脚手架外侧设连续剪刀撑,采用?48钢管按50。角度4跨立杆设置。

在建筑的39 轴至41 轴处设置安全通道,宽度为3m ,长度为4m ,两侧用

密目网封严。

六、构造要求

1、立杆

1.1每根立杆底部设置垫板,垫板宽度》200m。

1.2立杆与大横杆必须用直角扣件扣紧(大横杆对立杆起约束作用,对确保立杆承载能力的关系很大),不得隔步设置或遗漏。

1.3 对接、搭接符合下列规定:

1.3.1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小于500mm ;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步距的1/3 。

1.3.2 立杆除顶层顶部外,不得搭接,必须对接。若采用搭接,搭接长度不小于1m ,采用不少于3 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小于

100mm 。

2、大横杆

2.1 上下横杆的接长位置错开布置在不同的立杆纵距中,与相邻立杆的距离不大于纵距的三分之一。

2.2 同一排大横杆的水平偏差不大于该片脚手架总长度的1/250 ,且不大于

50mm 。

2.3 相邻步架的大横杆错开布置在立杆的里侧和外侧,以减少立杆偏心受力情况。

3、小横杆

贴近立杆布置(设于双立杆之间),搭于大横杆之上并用直角扣件扣紧。在相邻立杆之间,根据需要加设 1 根或 2 根。在任何情况下,均不得拆除作为基本构架结构杆件的小横杆。

4、连墙杆

连墙杆从底层第一步纵水平杆处开始,垂直向上层层设置,每根框柱均设置

拉结点。

5、剪刀撑与横向斜撑

5.1 每道剪刀撑跨越立杆的根数为4 跨,斜撑与地面的倾角为50°,局部有

调整的部位不小于6m ,倾角在45°~ 60 °之间

5.2 脚手架外侧立面的两端及中间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由底至顶连续设置。

5.3 剪刀撑斜杆的接长采用搭接,剪刀撑斜杆用旋转扣件固定在与之相交的横向水平杆的伸出端或立杆上,旋转扣件中心线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大于

150mm ,除两端用旋转扣件与脚手架的立杆或大横杆扣紧外,在其中间应增加2-4

个扣结点。

5.4 横向斜撑在同一节间,由底至顶层呈之字型连续布置。

6、安全通道及护头棚

入口处设安全通道并搭设护头棚,护头棚上满铺双层脚手板,并在入口处明显位置挂安全提示标识。

七、脚手架搭设

1、施工准备

1.1 按施工方案向架设和使用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1.2 按本方案第4 条中脚手架所用材料的要求对钢管、扣件、脚手板等进行检查验收,不合格产品不得使用。

1.3 清除搭设场地杂物,平整搭设场地,并使排水畅通。

2、地基与基础

落地脚手架搭设的基础为筏板外伸部位,筏板强度为C40 混凝土,经计算能满足承载脚手架传递荷载。

3、脚手架搭设

3.1 落地脚手架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超过相邻墙件以上二步。

3.2 悬挑脚手架以两层或三层为一个体系向上搭接,当能满足两层或三层悬挑架施工的配合完成以后,再向上搭设一层脚手架作为两套悬挑架之间的连接层,当中间连接层配合施工完成以后,从中间层往上的即为另一独立的体系,此处注意标高,下层和上层分开,以便下层拆除。

3.3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按本规范的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3.4 杆件在结扎处的端头伸出长度应不小于0.1m 。

3.5 立杆下铺跳板采用长度不少于2 跨,厚度为50mm 的垫木,准确的放在定位线上。

3.6 立杆搭设符合下列规定:

3.6.1 严禁将外径48mm 与51mm 的钢管混合使用;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