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种各样的矿物

各种各样的矿物
各种各样的矿物

各种各样的矿物

一、教材分析

《各种各样的矿物》是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课。主要是通过感官来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矿物。让学生明白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矿物。依靠这些矿物原料,可以生产出成千上万种产品供人们使用。让学生对矿物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了解矿产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形成保护矿产资源的可持续发展观。

二、学情分析

学生对部分矿物有一定的了解,如各种岩石、煤等,但对它们的了解也只是表面的现象,这些矿物的特点,人类如何开发利用,学生并没有清楚的认识。在课前需要学生查阅相关资料,有选择地进行课前研究,这对课堂上进一步的了解矿物和矿产会有很大的帮助。

三、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引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了解能源与人类的关系。

(二)能力目标

运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煤等能源矿主的形成,培养学生收集、整理资料的能力;初步学习用简单的方法和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

(三)情感目标

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四、教学要点分析

(一)教学重点

认识各种矿物,了解矿产与人类的关系。

(二)教学难点

用自己的方式描述矿物的性质,用简单的工具认识常见的矿物。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关于矿产、能源方面的视频资料;课件,矿物标本。

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矿物》随堂练习及答案

5.各种各样的矿物 一、填一填: 1.通常人们把叫做矿产。 2.矿产的开采方法是不同的。分布于地表或埋藏得较浅的煤,可以 开采;埋藏得较深的煤,需要开采。 3.在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的学说指导下,我国相继开发了一个又一个大油田,使我国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4.地球上矿产资源,又不可,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利用。 二、当好小法官: (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重要的能源矿产。() (2)从金属矿产中提炼金属的过程十分简单,只要敲敲打打,挑出金属就行了。() (3)“石油”一词是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的。() (4)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许多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低。() (5)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因而可以尽量开采,放开使用。() 5.各种各样的矿物 参考答案 一、填一填: 1.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 2.露天地下 3.李四光石油 4.有限再生 二、当好小法官: (1)√(2)×(3)×(4)√(5)×

五、各种各样的矿物 1常见的矿物有:硫磺、石墨、石英、滑石、黄铁矿、斜长石、方解石、金刚石等。能源矿产有煤、石油、天然气,金属矿产有金、银、铜、铁、铝,非金属矿产有石英、石膏、滑石 2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成为矿产。 3煤的形成:很早以前,地球上的植物被埋入地下,由于巨大压力和适宜温度的作用,逐渐变为煤。 4煤的用途:作燃料,制燃料,制药,制杀虫剂,制消毒剂。 5可以开发新能源: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能。地热能 7人类对矿产的开采要领:接纳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像石油这样液体质的矿产,接纳管道开采。 9矿产的开采方法不同。分布于地表或埋藏得较浅的煤,可以(露天)开采;埋藏得较深的煤,需要(地下)开采。 10在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李四光的学说指导下,我国相继开发了一个又一个大油田,使我国的石油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11地球上矿产资源有限,又不可再生,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利用。 12煤、石油、天然气都是重要的能源矿产。(√) 13从金属矿产中提炼金属的过程十分简单,只要敲敲打打,挑出金属就行了。(×) 14“石油”一词是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的。(×) 15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许多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

五年级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矿物》

5各种各样的矿物 教材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2、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3、认识能源与人类的关系。 4、意识到合理开发、利用能源矿产的重要性。 5、意识到科学技术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好处。 教学重点:能运用简单的工具对常见的矿物进行观察研究;会查阅书刊及其它信息源;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教学难点: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活动准备: 教师准备:煤、石油、天然气开采图片或制成的课件、录像;煤、石油提炼物的图片制成的课件;煤、石油、天然气的形成过程课件;能生产"石油"的植物图片。 学生准备:学生搜集的相关资料。 教学过程: 一、音乐及问题导入,激发兴趣 1、播放课件,歌曲《咱们工人有力量》,谈话导入新课生举手发言,提出问题。同学们提出的问题可真多!我们今天就来研究矿产(板书课题:各种各样矿物) 【音乐深受学生的喜欢,用音乐导入的方式。使学生从下课到上课有个思维转换的过程,优美的乐曲可以使学生迅速集中注意力,很快地转换到课堂角色中。】 2、利用学生的问题,开展学习活动。 煤、煤气、柴火、天然气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 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作能源 二、交流观察,探究新知 (1)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师:关于能源矿产,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1: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 生2:能源矿产怎样开采? 生3:能源矿产能不能采完? 生4: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 …… (2)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①教师引导谈话: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最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工具,因为人类懂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能够运用智慧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那么人类是怎样利用智慧和力量开采煤炭的呢?请随着图片和文字来一次"地下之旅"吧! ②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组进行研究。 ③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相互补充。 ④教师播放课件: 井底下的昨天:马拉车运煤图和《天工开物》中记载的古法开采图以及宋代的开采工具--木制勺子等。

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矿物》

科学教案:《各种各样的矿物》 一、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小刀)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观点。 2、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煤、煤气、柴火、天然气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提问: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它们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像煤、天然气、汽油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它们都叫作能源。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能源矿产方面的知识。 2、学习新课 (1)出示图片,了解认识各种各样的矿产 (2)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师:关于能源矿产,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1: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 生2:能源矿产怎样开采? 生3:能源矿产能不能采完? 生4: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 …… (2)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①教师引导谈话: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最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工具,因为人类懂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能够运用智慧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那么人类是怎样利用智慧和力量开采煤炭的呢? ②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组进行研究。 ③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相互补充。 ④教师播放课件 四、科学与生活 (1)矿产与人类的关系 ①教师播放课件。 ②小组讨论 ③汇报交流 (2)矿产的利用 ①教师播放课件。

各种矿物详细图文解析

各种矿物详细图文解析 (Siver) 名字来源:源于古代文明社会; 化学组成:成分中常含Au、Cu、Hg等;类别:自然元素-金属元素-自然铜族晶系和空间群:等轴晶系,Fm3m; 晶胞参数:a0=0.4077nm; 形态:单晶呈立方体和八面体或两者的聚形,但极少见。集合体成树枝状、不规则薄片状、 粒状和块状; 颜色:新鲜断口呈银白色,但表面往往呈灰黑的锖色;条痕:银白色 透明度:不透明

光泽:金属光泽 硬度:2.5 解理和断口:无解理,锯齿状断口; 比重:10.5g/cm3 (纯银) 其他性质:具延展性,是电和热的最良导体;鉴定特征新鲜断口呈银白色,锯齿状断口,比重大,富延展性; 成因和产状:热液成因的自然银见于一些中低温热液矿床,它呈显微粒状分布于铅锌热液矿 床的硫化物中。外生成因的自然银见于硫化物矿床的氧化带。 主要用途:为银的唯一来源; 著名产地:墨西哥和挪威。 (Selenium) 名字来源:来源于希腊语Selene,意思是月之女神; 化学组成:主要成份是硒,含有微量的硫;类别:自然元素-半金属元素-自然硒族;晶系和空间群:三方晶系,P3221;晶胞参数:a = 0.4366nm,c = 0.4954nm;形态:为粒状或浸染状分布于基质中;颜色:灰,灰紫色或微红色;

条痕:红色; 透明度::不透明; 光泽:亚金属光泽; 硬度:2; 解理和断口:(0112)完全解理;比重:4.81 g/cm3;g/cm3 其他性质:晶体易弯曲,具有挠性;鉴定特征: 成因和产状:自然硒为硒化物的风化产物,常由硒铅矿变来,与褐铁矿共生并被其胶结。 主要用途:硒的最显著性质是它的光电效应,由此它可作光电池,用于电视方面;还可用于 玻璃工业、橡胶工业等部门,玻璃中加入硒可消除铁杂质引起的绿色,再橡胶配料中加入硒, 能提供橡胶的抗热、抗氧化及耐磨性; 著名产地:玻利维亚Potosí,意大利Liguria,美国Nevada。 (Antimony)

五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 《各种各样的矿物》 青岛版

5.各种各样的矿物 【教学内容】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五课 【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小刀)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2.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知道什么是矿产,认识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和非金属矿产。 教学难点:了解矿产在生活中的应用及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准备:每组准备小刀、放大镜、未上釉的瓷片、矿物标本和相关资料。 教师准备:有关矿物方面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各种矿物标本,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猜谜语导入新课。(课件出示谜语:南边来了个黑大哥,炉里钻来火里坐,只要火里坐一阵,黑大哥变成红大哥。猜一物) 2.学生猜谜语。 3.教师引导:同学们猜的很准确是“煤”。煤可以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煤是各种各样矿物中的一种。关于“矿物”你想知道哪些问题? 4.学生提出问题。 5.教师小结并揭示课题:同学们提出了这么多有价值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和研究各种各样的矿物,共同揭开矿物神秘的面纱。(板书课题5.各种各样的矿物)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的问题和教师的总结,自然过渡到这节课的研究主题——各种各样的矿物】 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

1.观察认识各种各样的矿物 (1)师生谈话: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老师为同学们提供了几种常见的矿物,(课件出示常见的矿物图片)咱们可以从哪些方面来观察认识这些矿物呢? (2)各小组讨论、交流。) (3)学生汇报认识矿物的方法。 预设: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探究经验汇报,从矿物的颜色、硬度、用途方面研究。 (2)教师总结研究矿物的方法。(出示课件:研究矿物从颜色、硬度、光泽、条痕等方面进行研究。课件展示什么是矿物的颜色、光泽、硬度和条痕等。)用眼睛看形状、大小(可用尺子量)、颜色、光泽、花纹(可利用放大镜);用指甲、小刀测硬度等。可以用矿物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划擦留下的粉末颜色来测矿物的条痕。 【设计意图:对矿物特征的了解,学生是首次接触,所以教师要加以提示,使学生明确:认识矿物可以从颜色、色泽、硬度、矿物的条痕等几个方面进行描述和研究。】 (3)教师引导:同学们,那么我们在研究时还要注意什么呢? 预设:用小刀时不要划着手,观察要仔细等等。 (4)教师补充探究注意事项。(课件出示:仔细观察,使用小刀时要注意安全,互相合作,合理分工,及时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5)教师讲述:现在就请同学们开始研究这些矿物的特征,并将研究成果记录在下面的表格中。(教师给各小组分发矿物标本) (6)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研究,并填写记录表。 三、汇报交流,评价质疑。 1.学生汇报观察结果,教师进行评价。

第七课 各种各样的矿物重点讲义资料

第七课各种各样的矿物 一、课文说明 本课继第7课之后,指导学生认识矿产的形成和开采,并向学生进行保护矿产的教育;在能力培养方面,属于“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的系列。 课文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矿产的形成。这部分内容分为两层: 1.概括地介绍矿产的成因:各种矿产都是在一定条件下形成的,有的是在岩浆活动过程中形成的(例如铁矿、金刚石矿),有的是在岩石风化、沉积过程中形成的(例如煤、石油等)。 2.重点指导学生认识煤的形成过程。这部分内容分为三个步骤: (1)提供有关煤的成因的事实。“煤在地下的分布是一层一层的,大多夹在砂岩、页岩等岩层中”,这可以启发学生推想煤是在沉积的过程中形成的。“煤层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化石,有的煤层还有完整的树干形状的煤”,这可以启发学生推想煤可能是由植物变成的。 (2)启发学生根据以上事实并参考“煤的形成示意图”,推想煤是怎样形成的。这个步骤可以启发学生认识煤的形成过程,并能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和想像能力。因为砂岩、页岩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而煤层多夹在砂岩或页岩之间,由此可推想煤也是在沉积过程中形成的。因为化石都是生物变成

的,而煤层中含有大量的植物化石,甚至有完整的树干状的煤,所以煤可能是由植物(树)变成的。关于想像能力的培养,主要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中插图的描绘,想像古代植物的样子,以及它们变成煤的过程。 (3)在以上事实和思考的基础上,总结出煤的形成过程:大约在二三亿年前,地球上气候温暖潮湿,植物生长茂盛(图1)。在湖泊和海边有大量的植物堆积,并被沉积的泥砂覆盖起来,时间久了,泥砂越积越厚,植物越埋越深(图2)。这些植物在地下与空气隔绝,同时受到高温高压的作用,经过亿万年,变成了煤(图3)。经过多次地壳变动,有的煤层埋得更深,有的煤层露出地表(图4)。通过煤的形成,可以使学生体会到矿产形成需要特定的条件和很长很长的时间,不可再生,必须进行保护。 第二部分指导学生认识矿产的开采。主要介绍了三种开采方法: 1.露天开采。 2.地下开采。课文插图是地下机械化采煤。 3.钻井开采。课文插图是石油井架和海上采油平台。 第三部分讲解我国矿产的蕴藏,我国开采和利用矿产的悠久历史,本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我国在勘探、开采、利用矿产方面的迅速发展,科学家李四光的贡献,以及合理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意义。这部分内容可以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和保护大自然的教育。

最新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1

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1

《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矿物方面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各种矿物标本,放大镜,小刀、砂纸,观察记录表。 2、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矿物(砂岩、花岗岩、大理石、煤、长石、铁矿石、沥青块等) 教与学的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小刀等)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2.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望 1、同学们,老师让你们搜集各种“石头”,你们都搜集到了什么? (学生展示矿物) 2、所有的这些还有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能聚在一起具有开 采价值的矿物成为能源矿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各种各样的矿产》。 (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深入学习了解 关于能源矿产,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 (怎样认识能源矿产?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能源矿产怎样开发?能源矿产能不能开采完?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 怎样研究? 1、研究矿物的方法 (1)交流对所搜集的矿物的认识。(介绍自己的矿物) (2)讨论认识矿物的方法:从矿物的颜色、光泽、硬度、条痕、等几个方面进行。用眼睛看形状、大小(可用尺子量)、颜色、光泽、花纹(可利用放

大镜)等;用鼻子闻气味,摩擦后的气味;用指甲、小刀测硬度等。教师指导学生在利用放大镜、小刀时,应注意的事项。 认识能源矿产还可以查资料;上网。…… 2、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先看视频,然后讨论煤的形成过程。由此推想,石油和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 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三、科学与生活 3、能源矿产怎样开发?师播放课件:煤井下的今天与昨天。 看完课件,你有什么想说的?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4、能源矿产能不能开采完?我国人口众多,对煤炭、石油的需求量很大,我们该怎么办? 生汇报。(节约使用不浪费,不让小煤矿滥开采,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5、煤和石油、天然气除了可做燃料外,还能做什么? 小组讨论和交流、汇报。 四、收获与总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对你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对大家的表现满意吗? 五、拓展活动 调查家乡的矿产及现状,说出自己的保护措施。

青岛版小学科学《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1

《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1、教师准备:有关矿物方面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各种矿物标本,放大镜,小刀、砂纸,观察记录表。 2、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矿物(砂岩、花岗岩、大理石、煤、长石、铁矿石、沥青块等) 教与学的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小刀等)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2.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求知欲望 1、同学们,老师让你们搜集各种“石头”,你们都搜集到了什么? (学生展示矿物) 2、所有的这些还有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能聚在一起具有开采 价值的矿物成为能源矿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各种各样的矿产》。(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深入学习了解 关于能源矿产,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 (怎样认识能源矿产?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能源矿产怎样开发?能源矿产能不能开采完?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 怎样研究? 1、研究矿物的方法 (1)交流对所搜集的矿物的认识。(介绍自己的矿物) (2)讨论认识矿物的方法:从矿物的颜色、光泽、硬度、条痕、等几个方面进行。用眼睛看形状、大小(可用尺子量)、颜色、光泽、花纹(可利用放大

镜)等;用鼻子闻气味,摩擦后的气味;用指甲、小刀测硬度等。教师指导学生在利用放大镜、小刀时,应注意的事项。 认识能源矿产还可以查资料;上网。…… 2、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先看视频,然后讨论煤的形成过程。由此推想,石油和天然气是怎样形成的? 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互相补充。 三、科学与生活 3、能源矿产怎样开发?师播放课件:煤井下的今天与昨天。 看完课件,你有什么想说的?你有什么感受?生谈感受。 4、能源矿产能不能开采完?我国人口众多,对煤炭、石油的需求量很大,我们该怎么办? 生汇报。(节约使用不浪费,不让小煤矿滥开采,开发风能、水能、太阳能等新能源) 5、煤和石油、天然气除了可做燃料外,还能做什么? 小组讨论和交流、汇报。 四、收获与总结 这节课你知道了什么?你对你自己的表现满意吗?对大家的表现满意吗? 五、拓展活动 调查家乡的矿产及现状,说出自己的保护措施。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各种各样的矿物》习题 (2)

小学科学青岛版五年级上册高效课堂资料 《各种各样的矿物》习题 一、基础过关 1.填一填 (1)通常人们把叫做矿产。 (2)矿产的开采方法是不同的。分布于地表或埋藏得较浅的煤,可以开采;埋藏得较深的煤,需要开采。 (3)在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的学说指导下,我国相继开发了一个又一个大油田,使我国的资源得到了充分的利用。 (4)地球上矿产资源,又不可,必须有计划地开采、利用。 2.当好小法官: (1)煤、石油、天然气都是重要的能源矿产。() (2)从金属矿产中提炼金属的过程十分简单,只要敲敲打打,挑出金属就行了。()(3)“石油”一词是我国地质学家李四光提出的。() (4)我国矿产资源丰富,许多矿产的储量居世界前列,但是我国人口多,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非常低。() (5)我国是一个矿产资源大国,因而可以尽量开采,放开使用。() 二、综合训练 1.什么叫矿产? 2.人类对矿产的开采方法有哪些? 三、拓展应用 1.生活中的科学。 煤是怎样形成的?

参考答案 一、基础过关 1.填一填 (1)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 (2)露天地下 (3)李四光石油 (4)有限再生 2.当好小法官: (1)√(2)×(3)×(4)√(5)× 二、综合训练 1.岩石由矿物组成,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 2.人类对矿产的开采方法:采取露天开采、地下开采。像石油这样液体性质的矿产,采取管道开采。 三、拓展应用 1.在几千万年、几亿年前,地球上的气候非常温暖湿润,生长着松柏、银杏等许多高大茂密的树木,地球上到处覆盖着浓密的原始森林,由于气候的变化,植物大量死亡,死去的树木被泥沙掩埋。如果这些死亡的植物被沉积物覆盖而不透氧气,植物就不会完全分解,而是在地下形成有机地层。在细菌的作用下,树木慢慢腐烂分解,后又经地下高温高压作用,最后变成了煤层。因埋藏深度和埋藏时间的差异,形成的煤也不尽相同。由于地壳的运动,有些煤层被埋的更深,而有些煤层接近或露在地表。

最新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反思精品版

2020年青岛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上册《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教学设计反思精品 版

《各种各样的矿物》 一、教学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小刀)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查阅石油、天然气等矿场资源的形成过程相关资料;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观点。 2、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二、教学重难点 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以及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三、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同学们每天要吃饭、喝水,用什么来煮饭、烧水呢?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把生米做成熟饭、把生水烧开都需要能量。煤、煤气、柴火、天然气等在燃烧时都能提供能量。 提问:开动汽车、火车、飞机等交通工具需要消耗什么呢? (学生根据经验交流。) 师小结:汽油、柴油燃烧时也能提供能量,它们是从石油中提炼出来的。像煤、天然气、汽油等等能够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我们把

它们都叫作能源。人们的生活、生产、科研都离不开能源。今天我们一起研究能源矿产方面的知识。 2、学习新课 (1)出示图片,了解认识各种各样的矿产 (2)引导学生提出要探究的问题。 师:关于能源矿产,你想了解哪些方面的问题? 生1: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 生2:能源矿产怎样开采? 生3:能源矿产能不能采完? 生4: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 …… (2)指导学生认识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①教师引导谈话:人类之所以是“万物之灵”,最重要的是因为人类懂得运用工具,因为人类懂得追求更美好的生活,能够运用智慧从事各种各样的活动。那么人类是怎样利用智慧和力量开采煤炭的呢? ②学生利用自己搜集的资料,分组进行研究。 ③汇报研究结果,小组之间相互补充。 ④教师播放课件 四、科学与生活 (1)矿产与人类的关系

新版青岛版科学五年级上学期《各种各样的矿物》教案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以任意修改,直接打印使用!) 《各种各样的矿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在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中,70%以上是矿产资源。矿产资源泛指一切埋藏在地下或露出地表的、可供人类利用的矿物资源。人类的衣、食、住、行等各个方面都离不开矿物。比如建造房屋所需要的各种石头、随身佩戴的宝石,日常食用的食盐、制造铅笔芯的石墨都是矿物。人类依靠这些矿物原料,可以生产出成千上万种产品。让学生对矿物进行探究,可以让学生了解人们对资源的利用,使学生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利用和保护矿产资源的价值观。 学情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矿物产品,但是他们并不知道或者不理解那些生活用品与矿物的关系,所以也难以形成保护矿物的意识。本节课引导学生初步认识矿物的特点,进而引申到生活中对于矿物的利用,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学习目标 1.会查阅书刊及其他信息源;能运用简单的工具(放大镜、小刀等)对常见矿物进行观察研究;能倾听和尊重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 2.愿意合作与交流;意识到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3.知道主要的能源矿产、金属矿产及其提炼物的名称;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重难点 重点: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探究它们是怎样形成的。 难点:了解能源矿产的开采方法。 评价任务 1.认识煤、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 2.认识到保护资源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有关矿物方面的文字、图片、视频资料,各种矿物标本,放大镜,小刀、砂纸,观察记录表。 学生准备:各种各样的矿物(砂岩、花岗岩、大理石、煤、长石、铁矿石、

沥青块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老师让你们搜集各种“石头”,你们都搜集到了什么? (学生展示矿物) 2.所有的这些还有石油、天然气等都属于能源矿产,能聚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成为能源矿产。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各种各样的矿物》。(师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1.关于能源矿产,你们想了解哪些问题? (怎样认识能源矿产?能源矿产是怎样形成的?能源矿产怎样开发?能源矿产能不能开采完?煤、石油、天然气有没有其他的用途?……) 2.研究矿物的方法。 (1)交流对所搜集的矿物的认识。(介绍自己的矿物) (2)讨论认识矿物的方法:从矿物的颜色、光泽、硬度、条痕、等几个方面进行。用眼睛看形状、大小(可用尺子量)、颜色、光泽、花纹(可利用放大镜)等;用鼻子闻气味,摩擦后的气味;用指甲、小刀测硬度等。教师指导学生在利用放大镜、小刀时,应注意的事项。 (3)学生观察研究,并填写记录表。 认识能源矿产还可以查资料、上网…… (4)岩石和矿物有什么关系呢? 岩石由矿物组成的。聚集在一起具有开采价值的矿物称为矿产。 3.了解矿产和人类的关系。 (1)人类是怎样开发和利用矿产的呢? (2)小组讨论和交流、汇报。 (3)教师课件展示古代和现代炼铁的过程,及海上、陆地的矿产开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