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

直肠癌
直肠癌

什么是直肠癌

直肠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5%左右)。病因多与饮食结构、癌前病变、遗传因素等有关。直肠癌根据肉眼观察及组织学分为不同的类型。

什么是直肠癌[07-18]

直肠癌的病因[07-18]

直肠的解剖生理[07-18]

直肠癌的分型[07-18]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07-18]

直肠癌的检查诊断[07-18]

直肠癌的转移扩散[07-18]

直肠癌的临床分期[07-18]

什么是直肠癌

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时间:2009-07-18 点击:21次

直肠癌是指从齿状线至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之间的癌,是消化道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直肠癌发病率仅次于胃和食道癌,是肠癌的最常见部分(占65%左右)。绝大多数病人在40岁以上,30岁以下者约占15%,男性较多见,男女之比为2~3:1 。

直肠癌是一种生活方式病。目前,它已在癌症排行榜中跃居第二位了,所以饮食,生活方式,是癌症的祸根。直肠癌位置低,容易被直肠指诊及乙状结肠镜诊断。但因其位置深入盆腔,解剖关系复杂,手术不易彻底切除,术后复发率高。

中下段直肠癌与肛管括约肌接近,手术时保留肛门及其功能是手术的一个难题,也是手术方法上争论最多的一种疾病。

直肠癌的病因

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时间:2009-07-18 点击:66次

1.饮食结构(酸性食品与碱性食品):

癌症患者是一个典型的酸性体质,而酸性体质的由来恰恰是酸性食品的摄入过多或是生活习惯的错误。癌细胞是一个典型的喜酸性细胞。酸性体质的形成使正常的细胞癌化,使已经形成的癌细胞加倍的生长。且流行病学研究显示结直肠癌的发生与经济状况、饮食结构有明显的联系。经济发达地区、饮食中动物脂肪和蛋白质所占比例高、纤维素含量低的地域和群体发病率明显高。饮食结构与结直肠癌发生之间的关系,确切机理尚不完全清楚,一般认为可能与动物脂肪的代谢产物、细菌分解产物以及由于低纤维素饮食状态下,肠蠕动减慢,肠道的毒素吸收增加等因素有关。

2.肠息肉:

肠息肉可分为腺瘤性息肉、增生性息肉、炎性息肉和错构瘤性息肉。根据息肉的组织学结构腺瘤性息肉可分为绒毛状息肉和管状息肉;根据肠息肉的多少及其遗传性,腺瘤性息肉又可分为单发、多发和家族遗传性息肉病。

家族性腺瘤性息肉病。此病以形成数百个大肠腺瘤为显著特征,如图所示一段结肠黏膜上的成百上千个大小各异的腺瘤。此病通常发生于20~40岁。

3.直肠慢性炎症:

酸性体质造成了慢性溃疡性肠炎、慢性血吸虫病形成的肉芽肿等与直肠癌的发生有直接的关系。其病程愈长,发生直肠癌的可能性愈高,患病20年以上的溃疡性肠炎患者直肠癌的发生率约为20~40%。

4.遗传因素:

除了家族性息肉病或溃疡性肠炎恶变引起的直肠癌患者外,在其他直肠癌患者中,约有5~10%的患者有明显的家族肿瘤史,统称为遗传性非家族息肉病性结直肠癌(Hereditary Nonpolyposis Colorectal Cancer, HNPCC),又称Lynch综合征。具体表现为:

①家庭成员中有三人以上患有结直肠癌,其中两人以上为同一代;

② 至少相近的两代人均有发病;

③其中至少有一人是在50岁以前诊断为结直肠癌。

总之,肠癌的形成是由许多因素造成,最关键的是体液的酸化,给癌细胞的生长创造了良好的生存空间。而所有的外部影响因素,主要是通过体液酸化起作用的,所以酸性体质是直肠癌的真正元凶。

5.局部放疗史

在接受过盆腔放射线治疗的患者中,放疗后10~20年可在原放射野内出现结直肠癌,癌变危险性随剂量增加而增加。发病人群多为女性宫颈癌、盆腔肿瘤接受放射治疗者。

直肠的解剖生理

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时间:2009-07-18 点击:12次

下段直肠和肛管解剖。肛管为从肛门直肠环到齿状线和肛门边缘的中点之间的区域。肛缘由肛管

远侧,包括肛周皮肤组成。

1.形态

直肠上接乙状结肠,下连肛管,长约12~15厘米,起自第三骶椎平面,沿骶骨凹向下向前,到尾骨尖又转向后,形成两个弯曲,这在临床做乙状结肠镜检查时必须注意,以免损伤肠壁。直肠上1/3前面和两侧有腹膜,中1/3的腹膜向前返折成直肠膀胱或直肠子宫陷凹、腹膜返折距会阴部皮肤7~8cm,女性较低。下1/3无腹膜。直肠腔上段较窄,下面扩大成直肠壶腹。肌层是不随意肌,内环外纵,环肌层在直肠下段伸延并增厚,成为肛管内括约肌。纵肌层下端与肛提肌和内、外括约肌相连。在参予括约肌和排便活动中起一定作用。粘膜较厚,粘膜下层松弛,易与肌层分离。在壶腹部还有上、中、下三个横的半月形皱襞,叫直肠瓣。直肠下部因括约肌收缩,粘膜成纵皱襞,叫直肠柱也叫肛柱,长1~2cm,约10个,相邻两个直肠柱基底之间有半月形皱襞,叫做肛瓣,肛瓣与直肠柱之间的粘膜形成口向上,底在下的袋状小窝,叫做肛窝(隐窝),深约3~5mm,底部有肛腺开口,此处常积存粪屑,容易感染,发生肛窦炎,肛管与直肠柱连接的部位,常有三角形乳头状隆起,称为肛乳头。

2.血管

直肠有直肠上动脉、直肠下动脉及骶正中动脉分布,彼此间有吻合。直肠上动脉为肠系膜上动脉的直接延续;行于乙状结肠和肠系膜根内,经骶骨岬左前方下降至第3骶椎高度分为左、右两支,由直肠后面绕至两侧下行,分支前与乙状结肠动脉之间有吻合,分布于直肠。直肠下动脉多起自髂内动脉前干,经直肠侧韧带进入直肠下部,主要分布于直肠。骶正中动脉有分支经直肠后面分布于直肠后壁。上述各动脉皆有同名静脉伴行,在直肠肌层和粘膜下层内,吻合成丰富的静脉丛。

3.淋巴

直肠的淋巴多伴随相应的血管回流,直肠上部的淋巴管沿直肠上血管引流,向上注入肠系膜下淋巴结。直肠下部的淋巴管向两侧沿直肠下血管注入髂内淋巴结;部分淋巴管向后注入骶淋巴结;

部分淋巴管穿肛提肌至坐骨直肠窝。直肠与肛管的淋巴管通过吻合支彼此相通,淋巴道转移是直肠癌主要的扩散途径,手术要求彻底清除。

4.功能

直肠无消化功能,只有少量吸收、分泌和排泄作用。

直肠癌的分型

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时间:2009-07-18 点击:115次

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直肠癌发病率略高于结肠癌,与结肠癌相比约1.5:1;好发于直肠中下段,低位直肠癌所占比例约75%,可通过直肠指诊触及,早期治疗预后较好。

1.大体分型:可分为三类。

(1)肿块型:又称菜花型癌。癌肿向肠腔内突出,浸润肠壁少,癌肿增大时表面可产生溃疡,预后较差。

(2)溃疡型:多见,占50%,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四周浸润,易出血,分化程度低,较早转移。

(3)狭窄型:少见,又称浸润性。癌肿沿肠壁蔓延浸润,易引起肠壁狭窄,转移早且预后差。

2.组织学分类

(1).腺上皮癌

1)乳头状腺癌:肿瘤组织全部或大部分呈乳头状结构,发生率为0.8%~18.2%。

2)管状腺癌:肿瘤组织形成腺管状结构,发生率为66.9%~82.1%。此型又可分为三级,①高分化腺癌;②中分化腺癌;③低分化腺癌。

3)粘液腺癌:癌细胞分泌大量粘液并形成"粘液糊"。

4)印戒细胞癌:肿瘤由印戒细胞构成,无腺管状结构。

5)未分化癌:癌细胞弥漫成片或呈团块状浸润性生长,不形成腺管或其他组织结构。

6)腺鳞癌:亦称腺棘细胞癌,此类肿瘤细胞中的腺癌与鳞癌成分混杂相间存在。

(2).鳞状细胞癌癌中以鳞状细胞为主。

(3).类癌起源于神经脊来源的神经内分泌细胞,也可由腺上皮衍化而来。

直肠癌的临床表现

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时间:2009-07-18 点击:9次

直肠癌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仅次于胃癌。发病年龄多在30~60岁之间,男多于女,如能早期发现及时治疗,预后较佳。其临床表现有:

1、便血:肿瘤体积较小的由于粘膜尚完整,一般不出现便血症状。随着瘤体的增大,由于炎症血运不畅、机械刺激等原因,粘膜发生糜烂、溃疡,甚至肿瘤破裂发生出血,由于恶性肿瘤的癌组织质脆,渗出性强,血供与肿瘤生长不协调,所以便血出现较早。严重者出现脓血便。

2、腹痛与腹部不适:主要是因为肿瘤局部侵犯、肿瘤所致肠道刺激以及肿瘤所致肠梗阻、穿孔等。疼痛的性质可分为隐痛、钝痛、绞痛、呈阵发性及持续性,隐痛常发生于肿瘤侵及肌层后,肿瘤侵透肠壁与周围组织粘连后,疼痛持续性加剧。阵发性绞痛以肠梗阻多见,而突发性剧痛伴腹膜刺激症状提示并发肠穿孔。

3、急、慢性肠梗阻:当肿瘤生长到一定大小时,可引起肠腔阻塞致完全性及不完全性肠梗阻,常呈进行性加重。非手术方法难以缓解。

4、慢性消耗性表现:主要表现为贫血,主要是由于急性或慢性出血、肿瘤所致摄入障碍或胃肠功能紊乱、肿瘤消耗营养物质或者肿瘤对造血器官的破坏。

5、直肠指检可触及包块,手套粘血性粘液。

6、腹胀晚期肝大、腹水,导致病人腹胀。

7、乙状结肠、直肠镜检可观察到癌肿的形态、色泽、部位。

直肠癌的检查诊断

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时间:2009-07-18 点击:10次

直肠癌患者除早期无症状外,大部分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临床表现。临床上对初诊有便血、腹泻、腹痛的患者往往诊断为肠炎、痢疾等,给予相应的抗炎及对症治疗,往往有一定程度的缓解而延误了诊断的时间,所以必须详细询问病史,认真体检,有步骤的进行X线、内窥镜及病理检查,即可以避免误诊。

(1)直肠指诊简单易行,是早期发现直肠癌的关键性检查方法,但常被忽视。一般可发现距肛门7~8cm之内的直肠肿物,若嘱病人屏气增加腹压,可达到更高的部位。鉴于我国60%~75%的大肠癌患者为直肠癌,而且直肠癌患者中75%以上肿瘤位于下段直肠即肿瘤下缘距肛门7~

8cm以内,因此大部分直肠癌可通过直肠指诊检查发现。凡遇病人有便血、直肠刺激症状、大便变形等症状均应进行直肠指诊,检查时动作要轻柔,切忌粗暴,要注意有无肿物触及,肿物距肛门距离、大小、硬度、活动度、粘膜是否光滑、有无压痛以及与周围的关系,是否侵犯骶前组织,如果肿瘤位于前壁,男性必须明确与前列腺的关系,女性患者尚需做阴道指诊,查明是否侵犯阴道后壁。指诊检查完毕应观察指套有无血迹。简单的直肠指诊也是为选择直肠癌手术方式不可省略的最基本、最重要的检查方法。

(2)内镜检查包括直肠镜、乙状结肠镜、直肠腔内超声内镜、三维直肠超声内镜。

①直肠镜检查“直肠下段癌”最为方便,无需肠道准备,可以观察肿瘤位置,侵犯范围,瘤缘与肛缘的距离,并可做活体组织检查,确定肿瘤的类型。对于直肠下段癌,需病理确诊后方可实施腹会阴联合根治术。

②乙状结肠镜可检查距肛门25cm以内的全部直肠及部分乙状结肠,仅需清洁下段大肠,可发现60%~70%以上的大肠癌患者。

③直肠腔内超声内镜检查可了解肿瘤侵犯深度以及侵犯周围组织情况,并可以发现盆腔有无淋巴结转移,为直肠下段癌选择保肛手术提供依据。

④三维直肠超声内镜检查不但提高了二维腔内超声的准确率,而且对于梗阻的病人可以了解肿瘤的侵犯情况。

上述的内镜检查,不仅直接观察到病变,而且同时摘取活体组织作病理诊断(取活检)。取活检时需注意取材部位,作多点取材。如果活检阴性而临床表现为大肠癌患者,应重复取材以免漏诊。漏诊造成的恶果更为严重。

(3)X线钡灌肠检查钡剂灌肠对直肠癌的诊断帮助不大,故不列为常规检查,仅为排除直肠多发性肿瘤时应用。目前,必须依赖钡灌肠作诊断的病例已不多,因此已很少应用。

一般的钡灌肠检查不易发现直径2 cm以下的病灶,但有经验的检查医师用低张气钡造影法可发现直径1cm以下的直肠癌。对临床疑有低位大肠癌症状的病人应首先采用直肠指检及硬管乙状结肠镜检查,因为这两种方法对距肛20cm内的低位大肠癌检查较钡灌肠更为可靠。对已有肠梗阻

表现的大肠癌病人是否要做钡灌肠检查必须慎重,因有加重梗阻及导致梗阻部位以上结肠穿孔的可能。

(4)CT、磁共振、腔内B超目前此3种检查主要用于了解直肠癌的浸润状况。

直肠中段癌,广泛盆腔淋巴结转移

①CT对局部浸润广泛的直肠癌及直肠癌术后盆腔复发的诊断有所帮助,可以直接观察是否肿瘤侵犯盆腔肌肉(提肛肌、闭孔内肌、梨状肌等)、膀胱、前列腺。肌肉轮廓消失或体积增大常提示肿瘤侵犯肌肉。盆骨受侵时则表现为浸润性骨质破坏。膀胱有腔外性肿块存在时,应考虑为膀胱受浸润。术后3个月时可作一盆腔CT检查,作为基础片,以便日后随访时对照用。如日后CT 片示软组织增大,其凸面向前,软组织中央出现低密度区或弥散性钙化,则可能有复发。当诊断不确定时,可在CT引导下作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

②磁共振在了解直肠癌浸润范围及盆腔内复发上意义与CT相仿。

③直肠腔内B超可较细致地显示直肠癌肠壁内、外的浸润深度,对临床研究是否需要作术前放疗等方面提供参考依据。

64切CT大肠立体导航

64切CT虚拟大肠3D重组

64切CT虚拟大肠立体透视影像

此三种检查对确定直肠癌有无淋巴结转移的意义仍有限,因为它们均难发现小的淋巴结,而有癌转移的淋巴结可有78%其直径≤5mm。它们可发现直径10~15mm以上的淋巴结,但大的淋巴结不一定是转移的。近年来螺旋CT利用三维成像的原理可对空腔脏器进行检查。螺旋CT结肠镜检查技术有望成为大肠肿瘤检查的一种新的方法。

(5)实验室检查

①大便潜血检查:此种方法简单易行,可作为直肠癌诊断的辅助检查。临床上已有化学方法、免疫学方法以及单克隆抗体技术等,多种检测大便潜血的方法,由于直肠癌特别是早期癌出血往往是间断性的,而且各种方法存在有假阴性结果,应连续3次检查为宜。对可疑患者进一步作纤维结肠镜等检查。

②癌胚抗原(CEA)检查:CEA不具有特异性诊断价值,因此不适于作普查或早期诊断用,但对评估预后、检测疗效与复发有一定的帮助。直肠癌术后复发可以在其它临床检查无任何异常前出现血清CEA水平升高,有国外学者提出:直肠癌术后CEA水平持续上升,或2-3月连续不降,可以作为二次开腹探查的指证。CEA水平升高的患者,如果经治疗后CEA水平下降表示效果良好,反之如CEA水平不下降或继续升高则效果不佳。

③其它血清相关抗原检查:血清CAl9-9、CA242及CA50检测已应用于直肠癌检查,其检测敏感性及特异性在直肠癌临床应用方面并不优于CEA指标。

直肠癌的转移扩散

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时间:2009-07-18 点击:13次

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就已出现程度不同的播散,因此手术时,应针对不同的播散程度来选择手术切除范围和手术方式。

直肠癌的播散途径有直接浸润、淋巴道转移、血行转移、种植播散。

(1)直接播散

肿瘤沿肠内壁局部扩散,或呈环形浸润,累及肠管全周形成环形狭窄,或向纵轴蔓延。一般来说,大肠癌的生长速度较慢,其环绕肠管扩展一周需18~24个月,即每5~6个月扩展四分之一周。当癌浸润至粘膜以下的粘膜下层、肌层及浆膜下层时,癌的纵向蔓延要比粘膜层广。所以手术切断肠管的距离要长于肿瘤的距离,方可保证肠管切缘无癌浸润。

肿瘤可穿过肠壁向肠外浸润,肿瘤浸润的程度取决于肿瘤的生长特性(肿块型、溃疡型、狭窄型)、分化程度(恶性程度)及早中晚期。大肠癌浸润穿透肠壁时,即可直接浸润邻近组织器官。直肠癌可累及膀胱、子宫、阴道、前列腺、精囊或骶骨。

(2)淋巴道转移

直肠癌淋巴道转移率为40%~50%,早期癌转移率约为10%。

①淋巴道转移率与肿瘤的生长类型和分化程度有关,高分化癌其转移率明显低于低分化癌。

②淋巴道转移率也与浸润肠壁的深度密切相关。极少数早期患者肿瘤只限于粘膜层时,由于粘膜层中无淋巴管存在,所以不至于发生淋巴转移。但多数患者肿瘤已经突破粘膜层浸润粘膜下层时,就有可能发生淋巴道转移。随着癌向肠壁深层及肠壁外浸润,淋巴结转移的机会明显增加。

淋巴道转移方式,通常沿淋巴管转移至相应“区域淋巴结”。但有时也可发生跳跃式转移及逆向转移。一旦发生“区域淋巴结”转移病人已属晚期(Ⅲ期或Ⅳ期)。

腺癌。(a)高倍镜显示中分化腺癌,癌细胞核形不规则、核深染,核仁突出及核分裂象。(b)经淋

巴结活检证实有转移。

(3)血行转移

肝为直肠癌血行转移最常见的部位,其次为肺、肾上腺、卵巢、脑、肾及皮肤等处。

直肠癌肺转移

(4)种植播散

直肠癌浸润肠壁浆膜层时,癌细胞可从肠壁脱落进入腹腔而发生种植播散。广泛的种植播散可产生癌性腹水;可发生在直肠子宫窝或直肠膀胱窝;种植卵巢则形成Krukenberg式癌。

直肠癌的临床分期

来源:未知作者:admin 时间:2009-07-18 点击:9次

直肠癌手术方式、放化疗的选择取决于临床分期。临床分期根据①肿瘤浸润肠壁的深度及侵犯邻近器官(用T表示);②淋巴结有无转移(用N表示);③远处器官转移情况(用M表示)。

1、我国直肠癌分期:

我国直肠癌临床病理分期如下:

Dukes A期:癌浸润深度未穿出肌层,且无淋巴结转移。进一步分为三个亚期: A1期:病变限于粘膜层或粘膜下层;A2期:癌侵犯浅肌层;A3期:癌侵犯深肌层,但未穿出肌层。

Dukes B期:癌侵入浆膜层、浆膜外或直肠周围组织,但无淋巴结转移。

Dukes C期:除上述改变外,癌已发生淋巴结转移。

Dukes D期:有远处器官的癌转移或腹腔转移,或广泛侵入邻近脏器无法切除者。

修正的Dukes结直肠癌分期。B期和C期(图中未显示)表示肠穿孔或侵犯相邻器官或结构(T4)。TNM分期提供更为准确的分期系统:Dukes’B包含预后较好(T2N0)和较差(T3N0,T4N0)两类,同

样Dukes’ C也包含T X Nl和T X N2两类。

2、TNM临床分期

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 American Joint Committee on Cancer)在2002年用TNM分期(Table 1)替代了Dukes分期。肿瘤标示:T表示肠壁浸润深度,而不是肿瘤的大小。AJCC分期系统包含了两个重要的生存预测指标:转移淋巴结数量和肠壁浸润深度。4个或更多阳性淋巴结或大体病理下肠壁浸润者生存时间缩短。某些II期病人同淋巴结阳性病人一样有很高的复发风险。

原发肿瘤:

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

T0:没有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局限于基底膜(上皮内)或固有层(粘膜内)内而无粘膜肌层扩散

T1:侵犯肌粘膜下层

T2:侵及肌层

T3:侵及浆膜下层,或无浆膜覆盖的结肠周围,直肠周围组织。

T4:侵及其它器官或组织,和/或穿透脏层腹膜。通过浆膜表面直接扩散被认为是T4。在直肠周围或结肠周围脂肪内直径>3mm肿瘤结节,没有在它范围内的其余淋巴结的组织学证据,应被作为直肠周围或结肠周围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来分类。然而,一个直径≤3mm的肿瘤结节被作为不连续扩散归类到T3

区域淋巴结:

Nx:淋巴结状况无法评价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 1~3个阳性淋巴结。在结肠周围或直肠周围脂肪内或在邻近肠系膜(结肠系膜脂肪)内没有其余淋巴结组织的证据的转移结节或病灶等同于区域淋巴结转移。在结肠周围脂肪内仅能通过显微镜看到的多个转移灶应该认为是单个淋巴结转移。在结肠周围或直肠周围脂肪内的直径>3mm肿瘤结节而没有在其它范围内其余淋巴结的组织学证据,应被作为直肠周围或结肠周围的区域淋巴结转移来分类

N2: 4个或更多阳性淋巴结

远处转移:

Mx:远处转移无法评价

M0:无远处转移

M1:有远处转移。髂外或常见髂总淋巴结的转移被认为是M1

分期

0期: Tis N0 M0

I期: T1~2 N0 M0

II期: T3~4 N0 M0

III期:任何T N1~2 M0 IV期:任何T 任何N M1

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护理

直肠癌患者术前术后心理护理 发表时间:2014-04-08T11:20:00.640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13年36期供稿作者:张谊群 [导读] 患者直肠癌的诊断一旦被证实出于对癌症的恐惧,却不愿面对自己患直肠癌这个现实,对病情采取回避态度。 张谊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内蒙古赤峰 024000) 【摘要】目的旨在提高直肠癌患者的治愈率和生存率。方法对直肠癌患者的心理特征以及如何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等进行探讨。结论重视直肠癌患者的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是直肠癌患者得到科学治疗的保障。 【关键词】直肠癌手术前后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3)36-0226-02近年来,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饮食习惯和饮食结构的改变以及人口老龄化,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保持上升趋势大多数患者发现时已属于中晚期。治疗方法:直肠根治术为首选,对肿瘤位置较低的病人,需终身在腹壁上另造一个人工肛门,改变原来的排便通道,给病人带来生活上的不便,影响了直肠癌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针对患者产生的恐惧心理,重视直肠癌术前、术后心理护理,了解和掌握患者的心理特征,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思想负担,提高患者对疾病治疗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手术,对于提高直肠癌患者生存率和术后的康复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临床资料我科2010 年以来收治内窥镜检查,术后病理确诊,术后人工肛门患者20 例,其中男16 例;女4 例,年龄36-60 岁之间。 2、心理特征及表现恐惧心理直肠癌的患者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初发病时不愿承认自己患有癌症,希望肿瘤是良性的,经过治疗能够很快康复,抱有侥幸心理。由于人们对直肠癌认识存在不同程度的片面性,普遍存在“谈癌色变”的情况,认为癌症就是“绝症”,得了癌症就等于判了死刑,因而患者在未确诊前,非常害怕自己所得的就是癌症,表现为情绪低落,沉默寡言,不思饮食,失眠,对突如其来的打击没有足够的思想准备。 怀疑心理患者在疾病确诊前常有恐癌心理,怀疑自己得的可能就是癌症,而一旦确诊为癌症,患者又怀疑是不是医院搞错了,对恶性肿瘤的诊断产生怀疑,不愿也不敢相信,思想负担加重,表现为:烦躁、紧张、焦虑,反复到各大医院进行重复检查。 否认回避心理和幻想心理患者直肠癌的诊断一旦被证实出于对癌症的恐惧,却不愿面对自己患直肠癌这个现实,对病情采取回避态度。 表现为沉默寡言、心存幻想,同时担心手术治疗效果不好会转移,感到悲观绝望,严重的产生轻生的念头。待确定手术治疗行直肠根治人工肛门时,对治疗没有足够的信心,担心手术不成功,不彻底,术后人工肛门带来机体上的不适,精神上和身体上的双重压力导致情绪失控,年轻人担心影响工作、婚姻、事业等。老年人怕为家人增加负担,产生抑郁心理。总之不同的患者由于治疗方法不同心里状态也多种多样,各有不同。 3、心理护理(一)术前心理治疗患者入院后接触一个新的环境,常常会感到陌生、孤独、无助。护理人员对癌症患者要有高度的责任心和同情心,在充分掌握直肠肿瘤患者的心理特征,了解患者的心理活动之后,针对患者不同的心理特征,有的放矢的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工作,在生活上主动关心体贴患者,与他们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精神上给予关心、鼓励,充分尊重患者,无论年龄、性别、职业、文化程度、乡村城市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在治疗方面让患者满意放心,使患者保持一个良好的心理状态。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建立在良好的护、患之间的关系上,对于直肠根治术的患者护理人员要随时与患者进行充分的心理交流,加深患者和家属与护士之间的理解和信任,在护理工作中充分运用理解、支持、鼓励等心理治疗手段来纠正患者的负性心理,讲解手术的简要过程及有关手术的效果,做好心理疏导,并向患者介绍此手术治疗的经验及疗效。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及时做好患者术前宣教和指导,使其了解手术的目的、方法、术后效果及注意事项。在心理护理工作中选择合适的语言,给患者安慰、鼓励和开导,用所学的医学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患者解释有关的诊断、手术和护理知识,让患者接受患病的事实,并对即将手术的过程有全面的了解。从而使患者消除顾虑,树立信心,积极配合完成手术及术后治疗和护理,确保各项治疗方案和疗程的顺利实施。 (二)术后心理护理直肠癌手术后有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做人工肛门,护理人员在做好术后心理护理的同时注意观察伤口的血运情况,指导患者保持伤口周围皮肤的清洁干燥,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同时要注意了解病情,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工作,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问题,沟通交流,及时消除患者的各种心理障碍,做好术后健康指导。尤其是术后人工肛门的患者,由于排便地点的改变,术后患者会不同程度的出现肠功能异常,生活质量也将受到很大影响,一时间难以适应。患者会产生苦恼情绪和自卑心理,护理人员要耐心细致地做好疏导和解释,多关心体贴患者,使患者得到心理安慰,坚定生活信念尽快康复。并根据病情需要及时给予康复指导,术后常规禁食水,待肠蠕动恢复排气后先给流食,3-5 天后选择易消化,低渣无刺激食物,少食油脂易产气及粗纤维坚硬食物,养成定时排便的好习惯,防止便秘,避免负压过高的运动,生活要有规律,积极参加社会活动消除自卑感,提高生活质量。 总结: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 心理- 社会模式转变,掌握直肠癌患者的心理护理知识,实施个性化护理已成为不可缺少的护理措施。癌症患者的心理护理已经引起了临床护理人员的重视,个性化的心理护理正逐渐成为护理措施中重要的一部分。直肠癌患者和其他癌症患者一样心理反应往往是多样的,不同的年龄、性别、职业、文化水平、不同的家庭经济情况、社会地位、不同家庭的病人对癌症的认识和态度是不尽相同的。 患者的心理状态也因个体差异、疾病的严重程度不同而不同。通过对20例直肠癌患者在手术前后不同治疗阶段进行心理护理,我体会到:把握好癌症患者的心理活动,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关键环节之一。和蔼的态度,可亲的语言,关心体贴的行动,才能取得患者在治疗上的配合,有利于提高对直肠癌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心理护理必须建立在生活护理的基础上,也就是护理人员在护理患者的过程中,用自己的语言、表情和态度、行为去影响或改变患者的感受和认识,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帮助他们建立起有利于治疗和康复的最佳身心状态。 用高度的同情心和责任感,热情关怀和尊重患者,耐心倾听患者的陈述,与患者建立良好的关系,向他们讲解相关知识,让他们看到希望,从而提高直肠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自我护理及康复能力。医护人员要充分运用心理安抚,调整和帮助患者正确对待癌症及癌症的相关规律,使他们保持良好的情绪,这样患者机体内的各种有利因素就能充分调动起来,从而更有利于癌症患者的好转和康复。

直肠癌根治术手术配合(miles术)

手术配合 常规消毒 铺巾 酒精棉球消毒皮肤 切开皮肤:23#刀切皮,干纱布备用。 切开皮下层.打开筋膜.肌肉及腹膜 探查腹腔:递生理盐水洗手探查,并递腹腔拉钩,牵开切口。 保护肠管及切口周围组织:垫皮肤保护器,递温盐水纱垫。 显露术野。 剪开乙状结肠外侧腹膜及腹膜反折处分离乙状结肠系膜:递中弯剪刀剪开侧腹膜,长弯钳分离,钳夹止血或中弯钳夹4#线1#线结扎。 分离直肠前壁 切断直肠两侧侧韧带.结扎直肠中动脉.静脉:递长剪刀分离.长弯钳夹,剪刀断开,中弯钳夹7#线结扎或缝扎。 切断肠系膜下血管:递电刀或剪刀分离,递长弯钳钳夹,剪刀断开,中弯线钳夹7#线结扎。切断肠系膜上动.静脉:剪刀分离,中弯钳钳夹,剪刀断开,中弯钳夹7#线结扎。 游离结肠 切断乙状结肠:肠钳夹住近端,准备消毒棉球,消毒残端,用干纱布包裹。残端用手套包裹,用10号线扎紧。 会阴部手术:此处电刀、吸引器、器械、敷料不可与腹部切口并用,清点。备无菌物品一份。1)再次消毒肛门 2)封闭肛门:用圆针双10号线缝合肛门。3)距肛门2-3厘米处做一椭圆型切口切开皮肤.下脂肪4)切断两侧的提肛肌5)分离切断直肠周围组织,游离直肠,并拉出直肠及乙状结肠 6)冲洗切口 7)于骶前腔内放置引流管8)固定引流管 9)逐层缝合10)覆盖切口 人工肛门腹壁造瘘:1)左下腹偏外方做一皮肤椭圆型切口同时切去一小块皮肤及腹外斜肌腱膜2)逐层切开至腹膜3)将近端直肠自此切口拉出:小圆针1#线从腹膜开始由内向外缝合固定,直至皮肤层,递小角针1#线缝合把肠管口皮肤缝合于腹壁4)用造瘘袋覆盖。 准备关腹:腹膜用大圆针10号线缝,前鞘用大圆针7号线,皮下1号线,缝皮换角针1号线。 缝合完毕:酒精棉球消毒,覆盖伤口敷料贴。

结直肠癌流行病学

结直肠癌是全球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报道,结直肠癌是男性第三位和女性第二位常见的恶性肿瘤。2012年全球男性结直肠癌新发病例为746000例,占所有恶性肿瘤10%;女性结直肠癌新发病例为614000例,占所有恶性肿瘤9.2%。在世界范围内,不同地区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差异都非常大,这一差异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具有显著的相关性。根据WHO的2012年数据,发病率最高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结直肠癌的发病率是发病率最低的西非国家的10倍左右;死亡率最高的西非国家结直肠癌的死亡率是中东欧国家的6倍左右。 大肠癌作为中国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是目前最受关注的恶性肿瘤之一。在2012年诊断的全球1361000例结直肠癌中,中国结直肠癌的新发病例数达到253000例,占全球结直肠癌新发病例的18.6%。作为全球结直肠癌每年新发病例最多的国家,开展积极的肿瘤防治对策,对降低中国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具有重要的意义。在制定具有本国特色的防治特色时,既需要结合本国的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特征,同时又需要积极应用欧美发达国家在结直肠癌筛查普查中的既得经验,节省摸索时间和费用,因此对全世界、全亚洲、西方发达国家和本国的结直肠癌流行病学研究,能够帮助政府制定流行病学筛查普查策略、预算相关人力物力的投入,并开展相关的流行病学及临床基础研究。 可惜的是,目前整个中国在结直肠癌领域仍然缺乏足够完善的流行病学数据库及数据系统,对全国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征难以获得可信赖的分析结果,而难以获得在全国具有普遍适用性的相关政策或筛查普查方案。而在东南沿海发达城市,如北京、上海、广州等地,以地区为主的流行病学数据相对较完备,其分析结果具有局部地区适用性,由于结直肠癌被认为是一种生活方式疾病,对其分析结论对周边或其他具有类似生活方式的地区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本文将简单分析中国结直肠癌在亚洲及世界中的发病率变化情况,并重点依托上海市的流行病学数据及与美国的相关数据进行比较,对结直肠癌的流行病学特征进行总结分析。上海作为中国的发达地区,近30年来生活方式越来越西方化,对上海,特别是上海市区人群(覆盖约619.5万市区居民)近30年来流行病学特征的分析,对其他经济逐步发展、生活方式逐步西方化的地区制定流行病学策略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二、大肠癌的发病率的变迁

直肠癌患者护理查房

直肠癌患者护理查房 令狐采学 参加人员:外一科全体 护士长:大家好,由于这段时间直肠癌的病人较多,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一下直肠癌病人的护理措施。直肠癌是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癌肿,是消化系统常见的恶性肿瘤,发病率高,在我国占全身癌肿的第三位。发病年龄多在40岁以上,但近年来有年轻化趋势。男女比例为2-3:1。直肠癌以中下段多见。占70-80%,多能通过直肠指诊发现。早起治疗愈后较佳。下面由责任护士***进行一下病例介绍。 ***:患者、***、男性、72岁,主因间断性脓血便2个月于3月11号9:02分入院,入院时测T:36.7 P:70次/分BP:140/80mmhg R:18次/分,测血糖10.42mmol/L,由于血糖高所以对病人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等治疗,血糖正常后于3月21号17:00进行直肠癌根治术。现术后第4天病人现禁食水、保留导尿、抗炎补液等对症治疗。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的病因。 田华:直肠癌的病因尚不清楚,但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1、饮食因素高蛋白、高脂肪、低纤维素饮食与直肠癌的发病有密切关系。 2、直肠腺瘤癌变腺瘤可分成管状腺瘤、绒毛状腺瘤及混合性腺瘤三类。其中绒毛状腺瘤癌变率高。家族性多发性腺瘤

也被视为癌前期病变,若不治疗其恶变率几乎达到百分之百。 3、直肠慢性炎症刺激溃疡性结肠炎和克隆病等由于肠黏膜破坏,溃疡修复增生,肉芽组织形成过程中发生癌变。血吸虫病虫卵在直肠黏膜沉积,引起血吸虫性肠炎,其发生癌变也高于正常人。 4、其它如遗传因素、既往大肠癌、乳癌病史等。 护士长:请***说一下直肠癌病人的分型及分期***: 分型: (一)大体分型可分为三类: 1、肿块型又称菜花型预后较差。 2、溃疡型多见,占50%以上,转移较早。 3浸润型少见,转移早愈后差 (二)组织学分型:以腺癌最多见占75-85%,粘液腺癌次之占 10-20%愈后较腺癌差。其它还有未分化癌、 鳞状细胞癌,未分化癌预后最差。 (三)转移途径主要有四种: 1、淋巴转移这是直肠癌的主要转移途径。 2、直接浸润直接浸润周围脏器。 3、血行转移癌栓通过门静脉进入肝脏,其次还可以转移至肺、骨、肾等处。 4、种植转移癌细胞可脱落直接在腹膜种植,较少见。 根据Dukes分期原则将其分为四期: A期:癌肿限于直肠壁内。

Miles术和Dixon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Miles术和Dixon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对比 摘要】目的比较Miles术和Dixon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2009~2012年间收治的12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Miles术治疗组(M组)和Dixon术治疗组(D组),每组各64例,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术后复 发情况。结果Dixon术治疗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排便次数以及导尿管拔出时间均 少于Miles术治疗组患者,组间差异可见统计学意义(P<0.05)。对患者进行1~ 2年的随访发现,Dixon术治疗组患者复发率为3.1%(2/64)均显著低于Miles术 治疗组患者的23.4(15/64),复发率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Dixon术治疗直肠癌患者临床疗效确切,且术后吻合口及吻合口周围复发率 较低,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使用。 【关键词】直肠癌 Miles术 Dixon术临床疗效 直肠癌是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临床主要采取手术治疗,但 由于癌变多发生于从直肠乙状结肠交界处至齿线之间,解剖关系较为复杂,因此 给手术带来了一定的困难[1]。以往临床多采取经腹会阴直肠切除术(Miles术)治疗,但术后会形成永久性的腹部结肠造口,给患者带来了巨大痛苦,严重影响到了患 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临床对手术治疗直肠癌有了新的认识,低位直肠前切除术(Dixon术)逐渐取代了传统Miles术,本文将对Miles术和Dixon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临床疗效作进一步的比较,现将相关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09~2012年间收治的128例直肠癌患者,随机分为Miles术治疗 组(M组)和Dixon术治疗组(D组),每组各64例,其中M组男性35例,女 性29例,年龄48~72岁,平均年龄(62.3±2.6)岁。Dukes分期:A期12例,B 期37例,C期9例,D期6例。病理分型:管状腺癌33例,乳头状腺癌20例, 粘液腺癌11例。D组男性33例,女性31例,年龄42~74岁,平均年龄 (62.8±2.4)岁。Dukes分期:A期16例,B期35例,C期8例,D期5例。病 理分型:管状腺癌37例,乳头状腺癌21例,粘液腺癌6例。两组患者在性别、 年龄、临床分期以及病理分型等方面的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具 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M组:采用电刀切除直肠癌下缘距肛缘直径5cm的皮肤、肛管及肛门括约肌,切除后在结肠近端经左下腹行体外造瘘,缝合后关闭会阴切口。 D组:肠管的上切缘到肿块的上缘约为10~15cm,下切缘到肿块下缘距离 2~4cm,锐性生分离直肠系膜脏层和壁层,沿直肠和系膜行低位前切除,要求远 端切缘距离癌肿的下缘3cm以上。切除完成后使用双吻合器吻合,然后向肛门内 注入50~100mL空气,检查吻合口是否有渗漏,并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和盆腔, 骶前放置引流管。两组患者术后均给予禁食,并给予使用抗生素,以减少术后并 发症的发生。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排便次数、导尿管拔出时间,同时对患者进 行1~2年的随访,观察吻合口复发及吻合口周围复发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结直肠癌综述

结直肠癌综述 2014-06-27 17:50来源:丁香园作者:张波 字体大小 -|+ 本文就是一篇关于结直肠癌得研究进展,于2014 年4 月26 日由Hermann Brenner发表于《柳叶刀》杂志。 结直肠癌就是当今最常见得疾病之一,每年全球有约120 万名患者被确诊为结直肠癌,而有超过60 万名患者直接或间接死于结直肠癌。其在各地区得发病率有显著差异,这与所谓西方式生活有密切联系。男性结直肠癌得发病率高于女性。此外,结直肠癌得发病率会随着年龄得增大而增加,比如发达国家得结直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为70 岁。 虽然遗传因素就是结直肠癌得得危险因素,但大部分结直肠癌都就是散发得,并在几年内以腺瘤- 肿瘤得形式发生。 当前结直肠癌最主要得治疗手段就是外科手术、新辅助放射治疗(患者就是直肠癌)以及辅助化疗(患者为III、IV 期或高风险得II 期结肠癌)。 在生存期方面,I 期患者得5 年生存率可达90% 以上,而IV 期患者只有略大于10% 得生存率。内镜或血液筛查已被证实能有效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与死亡率,但大部分国家仍未开始实施有组织得筛查。 1、流行病学分析 1、1 发病率与死亡率 结直肠癌就是人类主要恶性肿瘤之一,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分别位于第三位与第四位。每年有120 万新确诊得病例,并且有超过60 万名患者死于结直肠癌。结直肠癌发病率在50 岁以下年龄段较低,但会随着年龄得增大而增加。发达国家得结直肠癌发病中位年龄为70 岁。 该病在欧洲、北美与大洋洲较为多发,而在南亚、中亚及非洲则比较少见。如图1 所示,在2008 年,按每百万人标准人口计算得年龄标准化发病率从4、3(中非,男性)到45、7(澳大利亚与新西兰,男性)与3、3(中非,女性)到33(澳大利亚与新西兰,女性)。

直肠癌患者的护理个案综述

直肠癌患者的护理个案 引言:大肠是消化系统的最后一部分,长约1.5米,由结肠和直肠组成。直肠癌是乙状结肠直肠交界处至齿状线之间的恶性肿瘤, 是消化道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仅次于胃癌。人工肛门 手术或肠造口术是指因治疗需要,在患者腹壁上先做一个开 口,将一段肠管拉出腹腔外并将肠管开口固定在腹壁上,用于 排泄粪便,粪便可收集于贴于开口处的特制塑料袋内,因此, 人工肛门是重新构建的一个排出粪便的人为肠道开口。 一、病史介绍: 主诉:于5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血便。 现病史:患者,刘桂英,女,78岁,于2014年10月4日08:15入院,入院时测T:36.5℃,P:72次/分,Bp:115/65mmHg,体重:43kg。主诉:于5个月前在无明显诱因下出现血便,为暗红色血性液体,量约10~30ml,无里急后重感,无腹痛腹胀,便血间歇性发作,无呕血黑便。为求进一步治疗,门诊拟“直肠占位”收治入院。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肠镜示:直肠占位。病理示:直肠腺癌。肝胆胰脾B超示:胆囊结石。腹部增强CT示:肝脏未见明显转移性病灶,直肠占位。血常规、凝血四项、大生化、肺功能测定、心脏彩超均未见明显异常。 既往史:患者于9年前因结肠癌行手术治疗。 二、病理生理及手术方式: 直肠癌发病原因通常有三个方面:直肠慢性炎症;饮食与致癌

物质;遗传因素。临床表现常会出现:1、排便异常,即直肠刺激症状;2、粪便反常,如血便、粘液便或脓血便、粪形变细等;3、梗阻症状,为直肠被癌肿梗阻,有排便困难,伴有腹胀腹痛等。大体分型可分为:肿块型,也称菜花型,向肠腔内生长,预后相对较好。溃疡型,多见,向肠壁深层生长并向周围浸润,易发生出血、感染或穿孔,转移较早。浸润型,癌肿沿肠壁周围浸润,使肠腔狭窄,预后较差。检查及诊断的方法有:1、直肠指检,是诊断直肠癌最直接和主要的方法;2、肠镜,是诊断肠癌最有效、最可靠的方法,可直接取组织做病检;3、大便隐血试验是高危人群的初筛方法及普查手段。直肠癌的处理原则主要是手术治疗,临床根据肿瘤的位置、大小以及患者身体状况决定手术方式:肿瘤距肛缘5cm以上的患者可以行保留肛门的手术,即直肠癌经腹前切除术(Dixon术);当肿瘤距肛缘5cm 以内的患者行不保留肛门的手术,即直肠癌经腹会阴联合切除术(Miles术);当肿瘤有远期转移或患者年老体弱、不能承受根治性手术时,只能行姑息性手术,即Hartmann术。 三、治疗方案: 辅助检查:直肠镜、病理检查、B超、腹部增强CT 治疗方案:直肠癌根治术,但因术中发现肿瘤已侵犯肠壁全层及骶前筋膜,如果分离肿瘤,易导致致命性大出血,故 实施姑息性结肠造瘘术,给予止血、抗炎、营养等补液治 疗,留置导尿管、胃管、盆腔引流管。 四、护理诊断:

直肠癌根治术手术记录

术前诊断:1.直肠Ca 2.支气管哮喘 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 4.COPD 5.前列腺增生 术中诊断:1.直肠Ca 2.支气管哮喘 3.高血压病2级极高危组 4.COPD 5.前列腺增生 手术名称:直肠Ca根治术(Miles术) 手术者:助手:手术护士: 麻醉方法:全麻麻醉者:巡回护士: 手术体位:截石位切口部位:下腹部、会阴部输血量:无术中用药:详见麻醉单 手术经过: 麻醉成功后,患者取截石位,戴无菌手套直肠指检:确认肿瘤位于直肠后位,距肛门3cm,肿块环绕肠壁,质硬不能推动,可扪及肿块上缘。常规消毒铺巾术野,取下腹部正中切口,上至脐上1cm,下至耻骨联合上缘,逐层进腹,保护膀胱。腹腔探查:腹盆腔未见腹水,未见明显转移结节。肝脏表面光滑,红褐色,质软且脆,脾门网膜未见转移结节。全结肠、腹主动脉旁及肠系膜下动脉,乙状结肠、盆腔侧壁无转移肿大淋巴结。膀胱及前列腺未见肿块侵犯。决定行Miles’手术。用纱布条于肿瘤近端结扎后提起乙状结肠,沿乙状结肠系膜左侧根部及降结肠发腹膜返折处剪开,并向盆腔部延长到直肠膀胱陷凹,向左分离盆腔腹膜,显露并保护左侧输尿管、精索血管。向右游离乙状结肠系膜到腹主动脉分叉处。切开乙状结肠系膜的右侧根部,上至肠系膜下动脉根部,下至直肠膀胱陷凹,与对侧切口相会合,并认清右侧输尿管的走向。切断肠系膜下动、静脉,近端双重结扎。再清扫双侧髂内外动脉间脂肪组织及淋巴结和髂内静脉周围组织。提起乙状结肠及其系膜,钝性分离直肠后壁直达尾骨尖肛提肌平面。分离直肠前壁和两侧直肠侧韧带,将直肠前后、左右都分离到肛提肌平面。切开直肠后腹膜向Douglas窝延长,再切开直肠前浆膜后,将膀胱底部精囊腺前列腺予直肠分开并结扎。切除双侧直肠侧韧带。在左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作一直径约3cm的圆形切口,切除皮肤、皮下组织和腹外斜肌腱膜,分开腹内斜肌、腹横肌后切开腹膜。用一把肠钳由造口处伸入腹腔内,夹住近端乙状结肠,远侧再夹一把止血钳后,在两钳间切断乙状结肠。将近端乙状结肠断端自造口处拉出腹腔外4cm,采用开放吻合法作人工肛门,即将肠壁边缘全层与周围皮肤间断缝合一周,针距约1cm。观察造口处结肠血供正常。远端结肠断端结扎后用橡皮手套套上,送入骶前凹内。

心理护理在直肠癌Miles术病人中的应用

心理护理在直肠癌Miles术病人中的应用【摘要】总结了50例直肠癌Miles术的患者围手术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对其存在的心理问题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从而缓解了患者的焦虑恐惧、自我形象紊乱、依赖等一系列不良的情绪,消除顾虑,积极配合治疗,从而促进患者生理、心理和社会的康复,提高生活质量。 【关键词】心理护理直肠癌Miles术应用 直肠癌是普外科常见的疾病,Miles术适用于距肛门7CM以内的直肠癌,是治疗直肠癌患者的重要措施,但术后常需在腹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这种方式改变了患者原有正常的生活排便方式,且不能随意控制,这给患者的生活造成极大的不便,并使其承受躯体、心理等多方面的痛苦,从而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因此,做好Miles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帮助其解决不健康的心理问题,增强患者的生活信心及提高生活质量是十分重要的。 1临床资料 选取自2010年5月至10月直肠癌行Miles术的患者50例,其中女性19例,男性31例,男女之比为2:1,年龄25-85岁,平均年龄55岁.患者经心理护理均消除了焦虑、恐惧的心理,能积极配合治疗,均无并发症发生,痊愈出院。 2心理问题 2.1焦虑恐惧患者由于对手术缺乏一定的了解,恐惧手术的心理明显,尽管手术已经结束,连日来的忧郁情绪、精神长期处于紧张状

态仍未消除,担心手术的效果、预后情况、疼痛及家庭经济负担等。术后2-3天人工肛门的开放,随时有稀便和肠分泌物流出,患者对稀便无法自主控制,恐惧排便,不敢进食,致使机体营养得不到足够补充,影响肉芽组织的生长,不利于伤口的愈合。

2.2自我形象紊乱术后患者认为人工肛门很难护理,又脏又臭,而且影响消化功能,妨碍正常的生活和社交,产生孤立、绝望的情绪。当造瘘口有粪便溢出时,患者又表现出高度惊恐、不能接受,产生自卑、羞怯的心理,认为自己是残疾人,不能过正常人的生活,拒绝外出和社交。 2.3依赖性:肠造口开放早期,大量的肠液及粪水流出,患者表现为无可是从,大多依赖医务人员和家属护理。 3心理问题的护理措施 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良好的护患关系对Miles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入院时护士应热情接待,语言亲切,主动与患者交谈,介绍医院和病区的环境,主管医生、责任护士,使之尽快适应病人的角色,得到安全感。通过耐心、细致、热情地与之交谈,及时开导病人,了解患者的需求,保护患者的隐私权,尊重患者的知情权,护理操作轻巧,增强患者的抗病信心。 3.2稳定情绪,消除顾虑 3.2.1为患者创造良好的环境 良好的生活环境有利与身心放松,增强心理治疗的效果,使患者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达到治疗的目的。 3.2.2消除顾虑

手术记录模板-直肠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Miles)

1.全麻后取低膀胱截石位,常规消毒铺巾,导尿。 2.取脐上正中切口,穿刺充入二氧化碳建立气腹,压力维持15mmHg左右,右下为主操作孔,右中、左中、左下为辅助操作孔,置入腹腔镜器械,探查腹腔内无明显出血,没有明显粘连,无明显腹水,肿瘤位于腹膜返折下,未侵及浆膜层,周围未见明显肿大淋巴结,直肠指诊肿瘤距肛缘4㎝(距齿状线约 1.5㎝),遂决定行“腹腔镜下直肠癌根治术(Miles)”。 3.用超声刀沿直肠及乙状结肠系膜根部两侧分离骶前间隙(先内侧后外侧),骶前筋膜完整,未损伤双侧输尿管及腹下神经,向上分离至肠系膜下动静脉根部,于根部动脉夹钳夹切断肠系膜下动脉,钛夹钳夹肠系膜下静脉,清扫该处淋巴脂肪组织。向下分离至腹膜返折下,完全分离全直肠系膜;前方切开腹膜返折,断扎左右侧韧带,游离直肠至膀胱精囊腺后方至提肛肌平面。肿瘤下缘距肛提肌层面约 1.5㎝。向上分离至乙状结肠中段,距肿瘤25cm,于肠旁血管弓下断扎切除该段肠系膜。 4.于左下腹壁切除直径为3cm的圆形皮肤、皮下组织,十字切开腹外斜肌腱膜,分离腹内斜肌及腹横肌,于腹膜外分离隧道达侧腹壁,将乙状结肠拟造口段自此隧道钳夹提出,于肿瘤上20㎝缝合器闭合切断乙状结肠,远端亦缝合器闭合并放回腹腔。 近端乙状结肠肠壁浆肌层与腹外斜肌腱膜间断缝合8针待造口。 5.会阴部操作: 环形荷包缝合一圈缝闭肛门,距肛缘约3cm作梭形切口(切除范围主要为后侧),切开皮肤、皮下,注意保护尿道,切除肛管及坐骨肛管间隙内淋巴脂肪组织、肛提肌及直肠,取出标本。冲洗腹腔,检无出血,于骶前留置引留管一根,经左侧会阴部戳口引出固定。分层缝合会阴部切口。 1/ 2

青年人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分析

青年人结直肠癌的病理特征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青年人结直肠癌的临床病理特点及相关预防措施防护方法。方法将我院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类、大体类型、Dukes分期,分别进行分析总结。结果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病理组织学分类:高分化腺癌9例占25%;中分化腺癌16例占44.4%;低分化腺癌4例占11.1%;黏液腺癌6例占16.7%;未分化癌1例占2.8%。Dukes分期:A期13例占36.1%;B期12例占33.3%;C期7例占19.5%;D期4例占11.1%。大体类型:浸润型4例占11.1%;溃疡型22例占61.1%;肿块型9例占25%;弥漫小结节型1例占2.8%。结论青年结直肠癌患者较多临床症状不典型,其具有分化差、发展快、病程短等特征,应注意早期诊断。 【关键词】青年;结直肠癌;临床表现;病理 结直肠癌多见于中老年人,青年人发病率低,约占同期结直肠癌患者的1.6%~23%[1]。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结直肠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青年患者也逐渐增多[3]。青年人结直肠癌具有症状隐匿、发展快、浸润转移早、恶性程度高、误诊率高等特点,待确诊时多已属晚期。为了解青年人患结直肠癌的临床及病理特点,现对36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我院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中男29例,女17例,男女比为1.7:1。年龄15~34岁,平均27.3岁。所有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均送病理。 1.2 临床表现结直肠癌36例青年人患者大多以血便为主,部分患者伴有便秘及大便性状改变;不同程度腹痛、腹泻与便秘交替、腹部包块;顽固性贫血;低位肠梗阻;伴有全身乏力、消瘦、腹水、血腹等症。 1.3 病理组织学分类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中病理组织学分类:高分化腺癌、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未分化癌。 1.4 大体类型浸润型、溃疡型、肿块型、全大肠弥漫分布的小结节(弥漫小结节型),其中部分患者伴发结直肠息肉。 1.5 Dukes分期结直肠癌分期按Dukes分期标准,分为四期A、B、C、D期。 1.6 方法将我院36例青年人结直肠癌患者手术后,病理组织学分类、大体类型、Dukes分期,分别进行分析总结。 1.7 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率的差异显著性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意义。

解读左右结直肠癌生存期差异很大

解读左右结直肠癌生存期差异很大 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占胃肠道肿瘤的第三位。好发于左侧结肠,最多见于直肠及直肠与乙状结肠交界处,亦有发生于右侧结肠者。二者的治疗方案、治疗敏感性不完全相同。2016年6月5日的ASCO口头报告加利福尼亚大学Alan P. Venook教授等人进行的CALGB80405研究的回顾性研究结果,关于不同解剖部位与转移性结肠癌生存率的结果。数据显示,原发病灶的解剖部位不仅与药物治疗效果有关,亦与预后有联系,原发于右侧结肠(盲肠和升结肠)者预后较原发于左侧结肠(脾曲、降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者差。肿瘤原发部位在左半结肠的mCRC 比原发在右半结肠患者生存期显著延长。原发于左半结肠者西妥昔单抗比贝伐珠单抗更优生存获益(36 个月比31.4 个月),原发于右半结肠者,贝伐珠单抗优于西妥昔单抗(24.2 个月比16.7 个月)。大量临床、基础研究表明近端和远端的结直肠癌致癌的信号通路不同。原发于右侧结肠者更倾向于膨胀性生长,有高度的微卫星不稳定性、CpG甲基化和BRAF突变;相比之下,原发于左侧结肠者则更倾向于浸润生长,存在染色体不稳定和非整倍体现象。除手术切除外,化疗药物联合应用靶向药也是结直肠癌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CALGB/SWOG 80405 (Alliance)关于KRAS野生型的转移性

结直肠癌药物研究结果在2014年的ASCO年会上就已报道过,使用贝伐单抗或西妥昔单抗联合化疗,即FOLFOX(甲酰四氢叶酸/氟尿嘧啶/奥沙利铂)或FOLFIRI(甲酰四氢叶酸/氟尿嘧啶/伊立替康),疾病整体生存率和无进展生存率都没有显著差异。但是,研究者在一个小的系列研究中发现,当结直肠癌原发病灶在右半结肠时,西妥昔单抗不能发挥治疗作用。CALGB/SWOG80405 III期临床研究数据,纳入了293例右半结肠癌患者、732例左半结肠癌患者,上述患者KRAS基因均为野生型。研究结果显示,原发于左半结肠癌中,西妥昔单抗治疗对比贝伐珠单抗获得了更长的生存获益(36月vs. 31.4月),而原发于右半结肠癌中,贝伐珠单抗较西妥昔单抗显示出了更好的生存获益(24.2月vs. 16.7月),该研究首次在两种分子靶向治疗的头对头研究中发现这种重要临床现象,即KRAS野生型左、右半结肠癌患者选择西妥昔单抗或贝伐珠单抗存在预后差异。于是,研究者对数据重新分析,结果显示对于原发于左半结肠的转移性大肠癌生存时间较长、西妥昔单抗治疗有效率较高;而对于原发于右半结肠的转移性大肠癌生存时间较短、贝伐单抗治疗有效率较高。但是上述现象仅发生于KRAS野生型的转移性结直肠癌,对于KRAS突变型转移性结直肠癌,解剖位置则与生存率、药物治疗有效率无关。Dana-Farber癌症研究所的Deborah Schrag对结直肠癌患者做了前瞻性队列研究,

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直肠癌造口术患者的心理反应及护理对策 发表时间:2011-08-18T17:29:47.030Z 来源:《医药前沿》2011年第13期供稿作者:邵美霞1 谢玲2 [导读] 经调查研究说明低位直肠癌围手术期病人心理反应波动大。 邵美霞1 谢玲2 (1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普外科 716000;2陕西省延安市人民医院创伤外科 716000)【中图分类号】R473.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3-0086-02 【摘要】目的探讨低位直肠癌根治术作永久结肠造口术患者手术前后的心理反应及护理特点。方法通过对98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临床资料,总结出其心理反应,采取专科护理和相关知识宣教。结果 98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术前情绪稳定,无不良心理反应;术后能积极配合治疗、护理,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能正确面对现实,改变知识观念,并能掌握人工肛门的自我护理方法。结论通过对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术后心理护理及宣教有效增加了患者的自信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关键词】直肠癌患者 Miles手术作永久性结肠造口心理反应护理对策直肠癌是我国胃肠道常见的恶性肿瘤,占全身癌肿第三位,约50%-60%的直肠癌患者需要做永久性结肠造口术,好发于40-60岁。腹壁造口成形术的患者其生活质量和社会交流活动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现将我科2008年10月—2010年10月,98例直肠癌患者行低位直肠切除、造口成型术对其术前术后的心理状态进行分析、总结,提出心理疏导、安慰为主的护理对策,取得了较好的护理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资料:本组98例直肠癌患者均已行直肠癌根治性切除术(Miles术后)。其中男性58例、女性40例;年龄在23-77岁之间;65岁以下的74例,65岁以上的24例;中专以上学历25例,占25.5%,中专以下学历73例,占74.5%。 1.2方法:病人入院后通过对病人或家属的接触交流,了解病人发病时间及发病过程;了解病人患病后所表现出的思想及行为情况。 2 术前心理反应特点 2.1焦虑型:患者因为害怕手术而产生紧张心理和担心手术预后及经济上的压力等问题产生焦虑心理。表现为紧张、害怕。内心慌张,寝食难安。总想试图让医生用药物或其他方法把病治好。 2.2抑郁型:患者因对预后没有信心和将来生活没有把握。表现为抑郁寡欢、沉默不语、情绪低落。甚至哭泣、悲观厌世,对医生和护士的检查处置表现出不情愿的配合。 2.3悲愤型:患者将自己患病归于过于轻视,总是认为无大碍,吃吃药、打打针就好了,结果使病情隐匿发展;归咎于亲属的关怀不周,使患者冷漠、易发脾气、吵架等。 3 护理对策 3.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争取患者的信任,要以亲人的角度去关心病人,平时多同病人聊天,鼓励患者表达内心感受,耐心倾听患者的表达。耐心给病人讲解疾病的发生、发展规律和治疗方法。用治愈或好转的典型病例去鼓励患者战胜疾病,树立信心以打消病人的恐惧心理。让患者逐渐克服紧张、低落的情绪,使之对今后的生活有足够的信心和希望。 3.2专科知识辅导:术后护士应经常巡视病房,了解病人病情,正确的给病人做结肠造口护理并指导患者及家属参与造口护理,学会使用人工肛门袋,指导病人学会造口扩张方法,并让他们学会自我护理方法。指导患者改善和调节饮食,饮食要规律、营养搭配合理,避免产气食物,以免引起腹胀。养成造口定时排便习惯。 3.3指导患者家属密切配合,共同参与术后日常生活及治疗,让亲朋好友、同事多探望多鼓励,以减轻焦虑,增强其自信心。 4 小结 经调查研究说明低位直肠癌围手术期病人心理反应波动大。如果能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相应心理疏导,就能减轻或消除患者的思想顾虑,使他们敢于面对疾病、积极配合治疗,顺利度过围手术期。近年来癌症病人有明显增多趋势,因患病和手术所致的病人生活质量和社会交流下降也呈上升趋势,患者随之产生的心理反应因疾病的不同而表现各异。因此,心理护理在特殊疾病的治疗和护理中也占有重要地位。因能有效减轻或消除患者心理压力,提高病人生理和社会两方面生活质量。应引起同业人员的重视。参考文献 [1]彭莉: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自我护理状况及健康要求的调查.泸州医学院报,2008,31(2):231—233. [2]秦巧云,魏向丽.直肠癌Miles手术患者手术清华的心理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8.8(5):1123—02. [3]黄静.结肠造口护理的体会[J].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1996,2(2):49. [4]周令明,夏征.直肠癌肠造口病人的心理护理[J].当代护士,2003,(9):5759.

直肠癌Miles术与保肛术疗效对比分析

直肠癌Miles术与保肛术疗效对比分析 目的:比较Miles术与保肛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选取2006年8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6例直肠癌患者,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106例,其中对照组行Miles术治疗,观察组行保肛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癌肿复发率、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以及生存质量的差异。结果:术后随访1年,对照组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6.25%、13.75%、61.25%;观察组的复发率、远处转移率、5年生存率分别为6.60%、13.21%、61.32%,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的生存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les术与保肛术治疗直肠癌的疗效相当,保肛术患者术后生存质量明显优于Miles术患者,在病情允许的情况下,临床应首选保肛术治疗直肠癌。 标签:Miles术;保肛术;直肠癌;临床疗效 直肠癌是临床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的治疗方法包括放疗、化疗和手术等几种手段单独或联合应用。传统的Miles术一直以来都是治疗直肠癌的“金标准”,但由于腹部造口等原因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生理和心理痛苦,导致生存质量下降[1]。近年来,保留直肠癌患者肛门括约肌功能的手术越来越广泛地应用于临床,受到广大患者的欢迎。笔者所在医院对比了直肠癌Miles术与保肛术的临床效果,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6年8月-2012年7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186例直肠癌患者,年龄45~78岁,平均(58.8±10.1)岁;其中男128例,女58例。按照中国抗癌协会制定的直肠癌临床分型进行分类,其中溃疡型101例,肿块型60例,浸润型25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80例和观察组106例,对照组行Miles术治疗,观察组行保肛术治疗。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全部患者均进行全身麻醉或连续硬膜外麻醉,对照组采用Miles术,切除乙状结肠、全部直肠、肛管、肛提肌、坐骨直肠窝内脂肪和肛周约3~5 cm皮肤等,肠系膜下动脉根部或结肠左动脉分出处下方结扎,清扫动脉旁淋巴结。左下腹部作一永久性结肠造口,会阴部伤口一期缝合或用纱布填塞[2]。观察组酌情采用Dixon术、吻合器吻合术、改良Bacon术、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等方式治疗。其中包括Dixon术12例,吻合器吻合术15例,改良Bacon术11例,套入式结肠直肠黏膜吻合保肛术68例。

直肠癌miles术的手术笔记

Miles术的手术笔记 太和县中医院手术室崔辉 一、病历介绍: 病人姓名:李某某性别:男年龄:65岁 系腹痛、大便带血半年余入院 辅助检查:大便潜血试验阳性,电子结肠镜检显示直肠距离肛缘5厘米处见一环腔有约三分之二不规则的溃疡物。 诊断:直肠恶性肿瘤 拟施手术名称: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根治术即Miles术 二、应用解剖: 直肠:直肠是大肠的末端,肛缘起向上全长10—15厘米,周围多脂肪,位于膀胱和生殖器官的背面。上端平第3骶椎处接乙状结肠,沿骶骨与尾骨前面下行,穿盆膈终于肛门,两者以盆膈为界。 直肠并不直,在矢状面上有两个弯曲,一是凸向后的弯曲称骶曲,距肛门7---8厘米;一是凸向前的弯曲称会阴曲,距肛门3---5厘米。 直肠与小骨盆腔脏器的毗邻关系男女不同,男性直肠的前面有膀胱、前列腺和精囊腺;女性则有子宫和阴道。因此临床指诊时经肛门可触查前列腺和精囊腺或子宫和阴道等。 三、手术适应症:Miles术的适应症:1. 肛管和肛门周围恶性肿瘤。2. 直肠低位癌, 肿瘤下缘距离齿线6厘米以内的(如肿瘤分化低,局部浸润深,可延长到8厘米以内)且无远距离转移者。 四、术前准备 1.术前一日访视病人:客观介绍手术效果、并发症,让患者对疾病有正确的认识,主动配合各项治疗措施;有条件时让病人与已接受Miles手术的康复患者交流,消除顾虑,减轻心理负担,同时给病人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保持情绪稳定 2.病人手术风险评估:手术切口为二类切口,手术类别为器官切除手术,手术时间可能超过三小时 3.术前根据手术核查表行三方核查 4特殊物品准备:长电刀头、超声刀、温盐水、碘伏小纱布、凡士林纱布、石蜡油、凝胶体位垫、截石位腿架架、月牙凳等等。 5.待病人建立好麻醉后,协助医生摆放截石位:在摆放截石位时,支腿架外侧要垫上软垫或啫喱垫,腿架不宜过高,应与大腿在仰卧曲髋时的高度相等,腿架应拖在小腿肌肉丰满的部位,与小腿平行,双下肢分开约80°—90°,以避免对腘窝的直接压迫,同时避开了对腓骨的挤压,有利于避免腓总神经及肌肉韧带的损伤。 五、手术配合步骤: 1.洗手护士术前提前15~20分钟洗手,整理无菌器械车,检查手术器械、自动拉钩的螺丝是

直肠癌Miles术患者造口护理的阶段式健康教育

·健康教育· 直肠癌Miles术患者造口护理的阶段式健康教育 李卫平,张秋娥 Stage-wise health education on stoma care indicated to patients receiving  Miles operation for rectal cancer∥Li Weiping,ZhangQiu′e 摘要:目的探讨阶段式健康教育对减少直肠癌Miles术患者造口并发症的作用。方法将720例直肠癌Miles术造口患者,按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370例)与对照组(350例)。对照组给予直肠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于术前、术后、出院时及出院后进行阶段式健康教育。结果观察组造口相关知识掌握率及相关操作达标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均P<0.01)。结论实施个性化阶段式健康教育,能提高健康教育效果,减少造口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关键词:直肠癌; Miles术造口; 并发症; 护理; 阶段式健康教育 中图分类号:R473.6;R19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1-4152(2012)08-0082-02 DOI:10.3870/hlxzz.2012.08.082作者单位:湖南省肿瘤医院肠道外科(湖南长沙,410013)李卫平:女,本科,主管护师收稿:2011-12-10;修回:2012-01- 15 直肠癌近年来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我国直肠癌的发病率占大肠癌总发病率的60%~70%, 并以腹膜反折以下的中低位直肠癌占大多数[ 1] 。经腹会阴联合直肠癌切除,永久性乙状结肠造口术即Mi- les手术的特点是切除病变彻底、 治愈率高,为下端直肠癌的主要手术方法。缺点是手术损伤大,永久性肠 造口,排便途径从隐蔽的会阴部移到了腹部,并且不能随意控制, 护理不当容易出现造口相关并发症,影响患者生理和心理。为此,本研究对370例直肠癌Miles术患者造口相关知识实施阶段式健康教育,取得较好的效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我科2009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治直肠癌患者720例,男478例、女242例,年龄45~79岁,平均57.8岁。行直肠镜活检确诊为直肠癌,癌肿距肛门<5cm。患者入院后均在全麻下行直肠癌Miles术,术后恢复顺利,住院(22.0±6.0)d出院。排除Miles术后复发、合并严重内科疾患,或依从性差、自理生活能力欠缺,不能进行回访 的患者。将患者按照入院时间分组,将2009年1~12月收治的350例分为对照组,2010年1~12月收 治的370例分为观察组, 两组性别、年龄、疾病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1.2 方法 1.2.1 健康教育方法 对照组按照直肠癌Miles术常规护理, 即做好入院健康教育、 术前准备、术后护理及出院前健康教育。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针对造口护理实施分阶段强化健 康教育,具体如下。1.2.1.1 术前强化知识 ①入院24h。由主管医生向患者及家属介绍病情及手术方案,负责护士根 据患者对疾病的认识态度,宣教造口相关知识,同时由心灵关怀师进行针对性的心理干预。②入院48h 。发放图文并茂的造口护理手册,并逐一讲解,播放造口护理VCD,邀请患者及家属一同观看。③入院72h 。负责护士在模型上演示造口护理及常见并发症的处理,同时要求患者及家属动手操作。④术前24h 。由造口治疗师或护理组长再次以提问的方式了解患者及家属对造口知识的掌握程度,反复进行评估-教育-评价,使患者及家属对于术前术后 护理有充分的了解, 能够顺利地接受手术[2] 。同时进行造口定位,让患者通过躺、坐、站不同角度选择 造口位置,使造口在腹直肌内、周围皮肤5cm以内平坦易于佩戴造口器材、患者自己能看到造口并方 便护理, 避开皱折、瘢痕、骨隆突及腰部的位置[3] ,在选定的位置用75%乙醇消毒后予以1mL注射器针 头划一空心圆,后用油性笔着色,以便术中区分造口位置。 1.2.1.2 术后强化操作 ①开放造口。术后即刻或 1~2d开放造口, 由造口治疗师或负责护士配带用物于床旁,观察和评估造口及造口周围皮肤情况,用生理盐水清洗造口,造口黏膜及周围皮肤喷洒造口护肤粉、粘贴造口袋,指导患者家属观看换袋过程,同时用水胶体敷料将造口与切口隔开,指导取造口侧卧位,防止排泄物、分泌物污染及刺激腹部切口。在患者床头卡上粘贴代表造口的玫瑰花标识,以便护士识别并 及时观察护理造口。②观看造口护理。术后第3~4天,指导患者和家属观看造口护理操作,包括造口的清洗顺序、造口袋的剥离、粘贴方法、造口护肤粉的使用,造口保护膜的应用、适应证及防漏膏的正确使用。同时鼓励患者观看和触摸自己的造口,鼓励其以积极心态面对并接受造口,如患者精神好、鼓励患者参与换袋。③参与造口护理。术后5~9d,指导患者参与换袋过程,包括清洗或测量造口大小、详细介绍拆除造口底板、裁剪和粘贴造口袋的技巧和注意事项,向 ·28·Journal of Nursing Science Apr.2012 Vol.27 No.8(Surgery  Edition)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