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屯溪老街保护规划》说明书11

《屯溪老街保护规划》说明书11
《屯溪老街保护规划》说明书11

屯溪老街保护整治更新规划

说明书

黄山市规划设计院

清华大学

二OO三年八月

项目名称:屯溪老街保护整治更新规划

编制单位:清华大学

黄山市规划设计院

设计证书:城市规划乙级 [皖]城规编022009

工程主持人:朱自煊 (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教授)

梅一峰 (黄山市城市规划局局长高级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万国庆(黄山市规划设计院注册规划师)

参加人员:

保护规划——朱自煊(教授)

万国庆(注册规划师)

韩建予(注册规划师)

何红玲(注册规划师)

程刚(助理工程师)

建筑专题——方必晖(注册建筑师)

张承侠 (高级建筑师)

钟舸(清华大学博士副教授)

袁牧(清华大学博士)

历史专题——陈安生(徽学专家)

交通专题——秦国元(注册规划师)

黄宏跃(助理工程师)

工程专题——江涛(工程师)

图纸制作——程刚、方必晖、宋学友、黄宏跃、蒋明华、石中钰

数据库专题——胡明星(东南大学博士副教授)

数据库调查——韩建予、方必晖、何红玲、卢愫懿、顾维芬

程刚、邹兵、王成志、宋学友、石中钰

蒋明华、胡秀娟

目录

前言 (5)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5)

二、规划实施以来的回顾总结 (5)

三、本次规划技术路线 (6)

第一章老街历史文化价值 (6)

一、屯溪—城市背景情况 (6)

二、老街历史简述 (7)

三、老街价值特色分析 (9)

四、老街价值综述 (13)

第二章现状分析 (14)

一、现状人口、用地 (14)

二、整体风貌环境 (14)

三、街巷格局 (15)

四、建筑环境评析 (15)

五、基础设施 (16)

六、居住环境 (17)

七、传统文化 (17)

八、旅游 (17)

九、综述 (17)

第三章规划准则 (18)

一、规划依据 (18)

二、指导思想 (18)

三、规划方针 (19)

四、规划原则 (19)

五、规划内容与目标 (19)

第四章保护整治规划 (20)

一、保护区界界定 (20)

二、建筑保护等级划分 (21)

三、综合保护措施 (24)

第五章老街更新规划 (28)

一、民居的更新 (28)

二、街巷系统的更新 (28)

三、街区功能的更新 (28)

四、基础设施的更新 (29)

第五章文化旅游发展规划 (29)

一、老街街区文化功能分区 (29)

二、旅游线路规划 (31)

第六章街区市政设施规划 (32)

一、市政基础设施现状 (32)

二、市政基础设施规划 (33)

第七章政策性措施建议 (35)

一、完善保护制度和管理机构 (35)

二、制定老街各项整治措施 (35)

三、修订老街保护管理办法 (36)

四、积极筹集资金和实施 (36)

五、严格产权控制 (36)

六、限定老街经营内容 (36)

七、旅游适度开发 (36)

前言

一、规划编制的背景

1985年清华大学和屯溪市政府首次编制屯溪老街保护规划,1993年清华大学再次对规划进行了修订。时至今日,已有十年的时间未对老街的保护管理经验进行系统总结了。

这十年当中,随着城市建设发展,老街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如老街的经营日益贫乏、单调、雷同,活力渐渐消失,老街的管理模式经过了数次变动,也出现了一些职能界定不清、职责不明、综合执法力度不够等问题。近年来城市建设发展迅猛,导致老街店铺改造更新速度加快,旧城改造逐渐“蚕食”老街,规划管理缺乏相应对策。老街规划编制的深度已显不够,老街保护规划亟需深化、细化。

随着黄山市委提出黄山旅游二次创业的口号,随着“打好黄山牌,做好徽文章”政策的逐步落实,随着皖南古村落西递、宏村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随着假日文化旅游的日益兴起,特别是去年江总书记视察屯溪老街时作出的大力弘扬徽州文化的指示精神,屯溪老街二次创业已提到了议事日程。

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纲要中已明确将老街地区作为中心城区的文化休闲旅游商贸功能区,屯溪老街面临着良好的发展机遇,同时又将面对更为严峻的挑战。

新世纪的屯溪老街需要更科学、更深层次的保护与更新规划,进行指导保护与利用老街历史文化资源。

二、规划实施以来的回顾总结

1979年清华大学编制的屯溪市总体规划中明确提出了保护老街的概念。1985年,当时的屯溪市政府首次邀请清华大学编制屯溪老街保护规划,在规划中明确了老街“整体保护和积极保护”的指导思想,以及“修旧如旧”的保护整治原则,提出了“保护自然山水环境和古朴的老城风貌、保护老街传统的格局及建筑风貌、保持老街商业繁荣、改善城区基础设施条件、增加城市绿地和各项服务设施、处理好新旧建筑之间的协调关系”等七个规划目标,并具体划分了老街保护整治更新的三个层次。

八十年代初期,屯溪市政府按照徽州行署提出的“旅、工、农”发展战略,着手进行老街的保护与旅游开发,恢复了老街商业和老字号,对老街商业建筑和环境进行了初步整治,使老街成为全国较为著名的历史文化传统街区。经过保护整治,老街面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商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基础设施明显改善,传统商业街的韵味更加浓厚,人们的保护意识日益提高,老街的综合效益得到充分的体现,老街的保护已得到一致的肯定。屯溪老街有了常设的管理机构和一般性的保护管理制度,市民意识普遍提高,老街的文化价值得到认同,老街街区的基础设施得到很大改善,已成为黄山市集中展示徽文化的重要窗口。

为了在原来成果的基础上更进一步、更深层次的进行保护整治更新,1993年清华大学再次对老街保护规划进行修订、调整,针对当时出现的新问题,进一步

明确了保护层次的划分原则和不同层次的保护要求,探索建立“国家级历史文化保护区”的保护方针、原则和方法。1993年的规划修订对老街的保护管理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要求,1996年国家建设部肯定了老街取得的成绩,向全国转发了屯溪老街的保护管理经验,推广屯溪老街的管理做法,将老街列为国家建设部历史文化保护区综合保护管理试点单位。

但是限于当时的管理机制和条件,老街规划一直尚未形成法律性规范化文件,老街的保护管理尚处于初级的粗放式管理。

近年来由于国家实行扩大内需的积极的财政政策,城市建设发展迅猛,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商业利益带来的老城区地价上扬,旧城改造速度明显“加快”,“蚕食”老街已成为现实,改建建筑屡屡突破规划控制高度要求,保护范围日渐萎缩;老街店铺装潢日趋“现代化”,原本古朴淡雅的老街有变得“珠光宝气”的危险。

随着政府机构改革的深入,老街的管理体制出现了一些新的变化,特别是法律的逐步健全,老街“粗放”的管理模式已不适应新形势的要求,老街综合执法力度不够、管理不严、手段落后、依据不足,使人们认为老街每况愈下,底气不足。老街地区的过度开发与老街保护管理措施的落伍,使老街面临品质下降、声誉下降的危险,因此对老街保护规划进行修订已成为当务之急,老街管理的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问题日益突出。

三、本次规划技术路线

1.重新审视老街的历史文化价值,对老街进行准确定位;

2.保持老街历史的延续性、生活的真实性和风貌的完整性;

3.将老街作为弘扬徽文化的一个重要展示窗口;

4.采取先进的GIS技术建立老街保护管理数据库;

5.建立老街历史建筑模式库,统一和限定老街保护区建筑风格;

6.着重研究老街的管理体制问题,为老街管理提供依据。

第一章老街历史文化价值

一、屯溪—城市背景情况

屯溪是山青水秀的小山城,与山水保持着和谐的关系,屯溪老街是一条沿江有机增长、与环境有机结合的老街,它保持着传统的文化理念,保持着纯朴的生活方式。

屯溪位于新安江上游,率水、横江汇合处,曾经是休宁县下辖的一个镇,现为黄山市辖区,市人民政府驻地。屯溪青山环绕,绿水萦回,名胜颇多,风物宜人。屯溪历史上曾是皖南商业重镇,城市老区沿新安江自西向东呈带形发展;1966年公路新桥建成后,阳湖也得到发展,城市发展形成老区、黎阳、阳湖三片隔江

相望的城区。

1988年底,屯溪城区城建总用地已发展至5.5平方公里,城区人口6.5万人。城市建设多集中在新安江北岸,老城向东与火车站连接成一体,公共服务设施比较集中在黄山路与新安路交叉口周围,以及火车站前的前园路两侧。黎阳与阳湖也有部分市级行政、文教等公共设施。2000年底,屯溪建成区总用地已发展至13.65平方公里,人口12.57万人。

屯溪区面积249平方公里,是黄山市政治、经济、文化和交通中心。

汉建安十三年(208年),吴主孙权派威武中郎将贺齐进剿“山越”,屯兵于水上,故史称“屯溪”。

屯溪老街北依华山,南临新安江,处新安江上游两大支流率水与横江的交汇处,形成了三江汇聚的地理环境。老街东起青春巷口,西至镇海桥(俗称老大桥),长 832米,街宽5-7米不等。老街依山顺水,蜿蜒弯曲,风格突出。

率水,发源于休宁县冯村六股尖,为新安江正源之水。率水由率山而得名,率水干流全长148.2公里,流域面积1522平方公里,按地势可分为三段:上溪口镇以上河段为上游,山势陡峭,河谷窄深,流水急浅多转折,具有深山幽涧特色,景色以幽静逸见长。上溪口镇到月潭乡河段为中游,地势相对平展,峡谷地区水深而流缓,有别于上游的险滩急流,景色秀丽怡人。月潭乡以下为下游,河面渐宽,间有河心沙洲,两岸多为低矮丘陵,颇具平阜之河气象。

横江,又名黟水、漳水、东港,发源于黟县漳岭的白顶山。横江干流全长69.8公里,流域面积959平方公里,河道平顺,水流悠缓,河漫滩地发育较佳,两岸翠荫绵延,远山如黛,江水清澈见底,景色秀美,古代休宁县“海阳八景”多在沿江一线。另据清康熙《休宁县志》山川图标识,自下汶溪至屯溪河段为“汶江”。在休宁方言中“汶”与“横”同音,后遂讹为“横江”。

率水与横江在屯溪汇合后称新安江,新安江在古代又名渐江、徽港,是钱塘江的主流,古代徽州连接杭州的重要水上通道,堪称徽州的母亲河,是徽州古代文明的摇篮。新安江全长242.31公里,流域面积5757.47平方公里,在浙江省淳安县新安江水库区入富春江。

新安江以江流清澈妩媚著称于世,历代文人雅士留下过无数赞美诗篇。南朝梁代沈约的“洞澈随深浅,皎镜无冬春。千仞泻乔树,百丈见游鳞”;唐朝李白“人行明镜中,鸟度屏风里”诸诗句,都真切地道出了新安江的神韵。近代著名作家郁达夫的《屯溪夜泊》,更为三江汇聚的屯溪增色:

“新安江水碧悠悠,两岸人家散若舟。几夜屯溪桥下梦,断肠春色似扬州。”

二、老街历史简述

屯溪老街,原名屯溪街,解放后改为人民路,1985年定名老街。

屯溪老街的形成与发展是与屯溪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徽州商品经济的活跃密切相关的。屯溪位于皖、浙、赣三省结合部,地处“两江交汇,三省通衢”的优越位置,驿道通畅,更因新安江舟揖便捷,向为皖南山区物资集散中心。南宋时期,徽州木材多由新安江下泛至都城临安。南宋淳熙《新安志》载:“(休宁)山出美材。岁联为桴,下浙江。往者多取富。”元末明初,屯溪率口人程维宗在屯溪建造店房47间,用以招徕商贾,囤居客货商物,此为老街之始,这是目前可见到的追溯屯溪老街形成的最早文字记载。

明弘治四年(1491),《休宁县志》中就已有“屯溪街”的名目记载,由此可见,屯溪老街的形成距今已有五百余年的历史了。

明、清两朝,徽商崛起,雄震海内,屯溪作为徽州水陆运输的交通枢纽,刺激了屯溪老街的迅速发展。尤其是在明嘉靖十五年(1536)屯溪镇海桥建成后,交通更为便捷,至明天启年间,屯溪即为休邑总市。

镇海桥,又名屯溪桥,俗称老大桥,为六墩七孔拱圈石桥,跨于横江近江口处,东西贯穿屯溪老街与西镇街。桥身长133米,两端引桥各15米。拱圈高10米,拱洞桥基跨度15或13米不等。桥墩砌等腰三角形,墩顶端避水石石尖翘起,利于分水。拱脚、拱圈均用褐红色麻条石交错砌筑,拱内横向联系紧密,使全拱紧连一体。拱圈顶端条石,凿斧形投放。条石用糯米、猕猴桃藤汁灰浆胶结。中洞有“禁止取鱼”四楷书石刻。桥面桥栏,采用屯溪下游浙江省淳安县茶园镇(现已成为新安江库区)所产之“茶园青石”铺设,桥栏用大条石堆砌三层,并用铁梢卡锁,形成整体。旧时镇海桥上繁荣若市,将桥东、西两片商业区联成一片。清康熙三十二年(1693)《休宁县志》中称“屯溪街,县东三十里,镇长四里”,就是指称桥东、西之镇区。

镇海桥横卧江上,桥下百舟竟发,桥上熙熙攘攘,加上景色秀丽的华山,形成了休宁县当时的海阳八景之一“屯浦归帆”。“屯浦归帆”反映的不仅仅是屯浦的自然特色,更重要的是“归帆”——交通运输的重要地位和商业繁华的景象,故屯溪民谚有“无船三百只”之说。清道光《休宁县志》中载有“屯浦归帆”咏景诗,诗云:

碧水萦回最上游,垂杨夹岸舣归舟;渔歌远近从风递,帆影高低带月收;

飞倦剧怜投树鸟,长闲终羡傍滩鸥;村烟起处楼台好,一片波澄万倾秋。”

清咸丰、同治年间,徽州炒青绿茶集中在屯溪精制,创制出驰名中外的“屯绿”名茶。“屯绿”以叶绿、汤清、香醇、味厚“四绝”蜚声海外,经久不衰,畅销50多个国家和地区,被誉为“绿色的金子”。由于“屯绿”外销兴盛,故尔屯溪老街茶号林立,茶工云集。《清史稿》称屯溪为“茶务都会”,老街从八家栈沿江向东经鱼埠头、盐埠头蜿蜒下伸,至镇东阁,形成以正街为主,河街、后街为辅并以巷弄相通的商业街区。老街店面鳞次栉比,店店毗连,绸布、百货、南北货、中药、酱园等大店都开设在老街上。河街原是船民、簰工、卖柴炭农民会聚活动场所,以粮食、烟酒、小吃豆腐店为主,后街多为经商客户居家之所,横街则是灯红酒绿、妓女卖笑之处。

屯溪老街上百年老店比比皆是,“石翼农”药号开创于明崇祯十三年(1640),“紫云馆”改建于清咸丰年间,“同德仁”开设于清同治二年(1863),“程德馨”创办于清咸丰十一年(1861),“郑景昌”的前身“大昌”开设于清同治年间。清朝末期,屯溪街已发展为钱庄、典当、银楼、药材、绸布、京广百货、南北货、盐、糖、日杂、瓷器、黄烟、锡箔、纸张、酒楼、饭店等行业比较齐全的繁荣市场了。清宣统三年(1911),外资以经销、代销方式渗入屯溪,其中有代销英美烟公司的“刘紫记”、经销美孚公司、亚细亚公司煤油的“同义公”和“协和”,经销太古洋行食糖的“余福泰”。1920年,屯溪单是茶号就有109家,茶工数千人。1934年,屯溪共有商店417家,分60个行业,从业人员4300余人,多数都集中在屯溪老街。

1929年3月底至4月中旬,安徽贵池丁香树地方武装朱富润(朱老五),率部100余人,号称“天下第一军”,越大赤岭至祁门县,经渔亭下休宁县城,4月4日,朱老五部进驻屯溪,劫掠富商资产,纵火焚烧商会、公安局,东镇、西镇及

河街三大商业中心区域悉遭焚毁,当时在屯溪街从业的黄秀秋,目睹这一惨状,特撰《屯溪浩劫记事诗》,诗中有句云:“山镇屯溪财赋雄,经营积累一朝空”。灾后,屯溪各界人士联合成立灾善后委员会,清理废墟,重建街市。1929年6月、10月,安徽省政府先后在两次会议上研究了屯溪市政测量队成立和屯溪市建筑图及纲要,很快按照原有风格重建了屯溪老街,只是道路比原先拓宽了近一倍。

抗日战争期间,大量机关、难民涌入屯溪,屯溪附近区域人口达20余万,屯溪老街市面一度畸形繁荣。随着苏、浙商人的内迁,老街又兴盛起西药、钟表、眼镜、照相、鞋革诸行业,特别是官僚、政客、富商大贾据此为安乐窝,旅社、酒楼应运兴隆,“川菜”、“沪菜”、“徽菜”争奇斗艳。1941年,由西向东,修建上、中、下三条马路,横穿老街南北。抗日战争胜利后,机关迁走,难民返乡,屯溪人口锐减,商业萧条,仅1946年就有120家商号报歇,店面多改为民居。

现存的屯溪老街核心地段,路面全用赭红石板铺筑,街道蜿蜒弯曲。老街两侧有武举巷、珠塘巷、祁红巷、渔池巷、海底巷、李洪巷、劳动巷、新河巷、立新巷、榆林巷、还淳巷、永新巷、凤林巷、梧岗巷、德仁巷、地盘巷、枫树巷、青春巷共18条巷弄,它们和上、中、下三条马路把老街和山水相沟通,呈鱼骨式结构形态。屯溪老街现有各类店铺227家,店铺进深大都在20米左右,总营业面积大约有14300平方米。

老街经过解放初期的石板路改造,特别是八十年代政府对老街建筑的保护更新和环境整治。街面下面已铺设有完整的排水管,供水已普及,电力线、电讯线、照明线均从两侧店铺内穿越,保证了老街真实的传统风貌。老街南北侧各有滨江路和延安路分担了城市东西向的主要交通流,保证了老街作为传统步行商业街的地位和作用。老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恢复了商业生机,已成为黄山市举足轻重的旅游购物商业街。86年安徽省人民政府确立老街街区为省级历史文化保护区。

屯溪老街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延续了明清时期的传统风貌,虽然在上世纪初遭受劫难又再次重建,但是文化尚存、建筑风貌依旧、个性鲜明。

三、老街价值特色分析

老街街面宽为5-7米,用赭红色麻石铺地。两侧店铺大都为两层,一层用作商业、作坊或库房,二层为住宿,为典型的下店上住、前店后坊型制。店铺开间不大(约在3-5米之间),进深较大,有的如同德仁药店进深达50余米,用若干天井采光。

老街建筑保持着传统的徽州古建筑风格,砖木结构,小青瓦,马头墙,古朴典雅。沿街店铺开敞式经营,采用木质排门,木本色或漆栗壳色。二层栏杆大都用车圆木,栏板雕绘花鸟虫鱼等图案,大多数店家都请名家题写店名,采用黑底金字或白字横匾。

街区两侧店铺古朴端庄,夹道而立,错落有致,一色的传统木结构、小青瓦、马头墙,保持着宋明清以来的徽州作坊和徽州民居的建筑风格,被誉为“活动着的清明上河图”。

老街的特色价值主要体现以下几方面:

1、景观特色

1)山、城、街、水的空间结构

屯溪老街的景观特色是依托于城市与自然(山与水)环境,有着很好的亲水特性,城市依山带水,老街又是城市最活跃的部分,小巷、马路将山水相沟通,并引入城市与老街。山、城、街、水呈平行的带状结构,是一个自然生长的有机整体。

老街建筑密度很高,以二层为主,依山就势,非常协调。近来城市建设速度的加快,山、城、街、水的空间结构虽受到一定程度的破坏,但老街却较完好地保存了下来。

2)老街的空间结构

屯溪老街空间结构呈鱼骨式形态,纵向封闭完整,蜿蜒曲折,横向通过小巷、马路与山水相沟通。

老街的空间尺度:

老街——大多数为二层楼房,檐口高度为7米左右,街宽5-7米,街道空间比例为1:1,具有亲切宜人的空间尺度。

马路——一、二、三马路是山与水最大最直接的联系通道,街道宽度大致为9-10米,二-三层楼房,檐口高度7-10米,空间比例为1:1-1.4之间。

小巷——与老街空间尺度形成对比,给人以幽深、引人入胜的感觉,同时它作为一种半公共空间通过居民住宅在视觉上也沟通山与水以及与老街的关系。宽度大致为1.5-2米,建筑侧墙高度9-10米,空间比例为1:5左右。

店铺——老街店铺上矮下高,上实下虚,首层层高为3.8-4.2米,是流动的半公共空间,二层楼高2.6-2.8米,是较封闭的私密空间。

3)老街分段景观特点

老街上两侧店铺密集紧凑,店面、作坊、住宅三位一体,至今仍保留着商家“前店后坊”或“前店后宅”的经营格局和特色。沿街店面大约有227家。从西面的老大桥到东面的牌坊,老街被三条近南北向的马路分成了四段。这四段的由于形成时间、建筑结构有所不同,其体现出景观也有所差异。

西入口—一马路:为老街的发源地,西端的屯溪镇海桥(俗名老大桥)已有400余年历史,此段空间变化跌宕,道路线性曲折有致,立面装修朴素,与前几段相比稍显破旧。既能直接通过小巷看到江边景色,又能领略到老街的幽深曲折。

一马路—二马路:此段由于商业开发较晚,但仍然保持着较朴素的格调。

二马路—三马路:此段是老街的精华,有许多老字号商铺,是较地道的徽派商业建筑,装修传统、地道,建筑布局由一进增加为两进,主要为一开间二层。从而形成了“前店后坊(宅)”的格局,其文化氛围也愈发浓厚。

三马路—东入口:此段历史较短,房屋多新建或改建,建筑多为一进式,反映到店铺的形式上,均只是一个店面,而没有储货或居住的功能,翻修风格较杂,面宽较宽,东部层数三层居多,尺度较大。

2.老街重要节点分析

1)入口

入口是老街景观与空间序列的起始点。

●老街东入口:牌楼与照壁之间的小广场原是一个尺度较为合适的入口广场,

但是近年旧城改造后使东入口数量增加,没有一定的空间和导入的处理,

使老街东入口较隐蔽,改造后新建的石牌坊西移后,广场上牌坊与照壁之

间又形成一个喇叭口状的导向性较强的老街主轴线,突出了老街入口,但

是入口广场的品质有待提高。

●老街西入口:老大桥桥头目前留出一个下沉式广场,并用二层过街楼做为

西入口的标志,体现了老街相对封闭、内向的性格特征。

2)交叉口

老街与一、二、三马路的交叉口是老街景观与空间序列中的重要节点,它们使老街较为统一的景观空间增加了变化,丰富了老街的景观。滨江路与一、二、三马路的交叉口是江边景色重要而且是最好的引入口,使老街能更好地与山水沟通,增加了景观层次。

3.建筑特征

1)建筑布局

商业街临街地段寸土寸金,使得店铺的加工、仓库及生活空间往纵向发展,因而形成了老街前店后坊、前店后库、前店后宅的布局特点。

●平面——老街商业建筑平面多为瘦长的矩型平面,是为适应沿街临河或前

街后河的街坊而产生的。因沿街每户不能占街面太宽,所以平面只能与街

道垂直,向纵深发展,侧墙均为实墙,不开窗,以便与邻户靠拢。老街的

建筑平面多为小开间,大进深的布置,以一开间为主,少数为一大一小的

两开间或均等的三开间。开间2.5-8米不等,多数在3~4米之间,店铺

进深6-20米,个别店铺进深达80米。二层临街为三开间布局,中间为一

大开间,两边为小开间。平面形式有沿街开敞式和内天井式,均设有堂和

门户。二层围绕天井形成房间和走廊。根据1996年作的调研:一开间店

面宽多在3-6米之间,占店面总数的80.9%;二开间占7.1%;三开间仅占

2.5%。

●立面——老街传统商业建筑的立面是构成老街商业空间和景观的重要元

素,老街连续立面既富有生机不单调又统一协调不显零乱,老街立面的基

本特点是:多为两层,少数三层或加一半层阁楼。檐口高度6-8米,临街

一层为完全敞开的商业空间,以灵活装卸的木板门与老街分隔。二层向街

道出挑0.6-0.8米,出挑部分或作为空廊、或作为房间使用。檐口向外出

挑1米,相邻房屋以马头墙分隔,也有相临房屋共用一面马头墙的情况。

老街的立面还呈现时间的连续性,因抗战时期,大量的上海、江浙一带人

口避难迁入屯溪,造成屯溪的畸形繁荣,老街店铺留下了石库门和仿西洋

的风格。各种不同时期的店面在老街共存,构成老街商业建筑立面的多样

性,也记载着老街不同时代的历史信息,形成了与时俱进的特征。

●剖面——首层房屋多用作店铺库房和作坊,层高为3.8-4.2米;二层房间

用作居住管理,层高稍低,为2.6-2.8米。店铺进深较大,一般设一个或

几个天井,上盖亮瓦天窗。天井的主要作用是解决大进深房屋内部的通风

采光;其次是将较长纵深的坡顶分隔成几个较小的坡顶,降低屋脊高度,

增加屋脊下空间的利用;各家房屋靠在一起,因而不可能将屋面雨水组织

成外排水形式,雨水都是在天井汇集后再通过地下管沟排到街道下面的雨

水管沟中去,这是天井的第三个作用,民间谓之“四水归堂”,有“肥水不流外人田”、“聚财”之意。

●结构——老街传统建筑为砖木结构,木构架承重,外包防火墙厚180MM。

基础做法为:最下层灰土夯实,上铺80-100MM卵石,卵石层上再铺大块青石板。屯溪地区历史上较少地震发生,所以对基础的要求不是很高,卵石层可以阻止地下水的毛细渗透,防止潮气上升。承重柱与柱基间以薄铁件垫起,也是为了有利通风,防止石板的凝结水侵蚀木柱。木结构做法为皖南民居传统做法,以叠梁解决横向大跨度(5—6米)承重。木结构造型轻盈,整个构架整体性较好。老式砖的尺寸为60×160×320MM,所以马头墙厚多为180MM,为防潮和保护下部墙体,从基础到墙面以上0.9-1.2米处,均以条石砌成。在临街门面处砌一条石,作为房产分界,称为界石。

马头墙以1/4砖层层出挑,一般每挑五砖砌入一长1.2米左右的木砖,最后一块出挑也必是一条木砖。墙体与整个建筑的木柱以铁质铆钉(当地称之为“铁壁虎”)相连,以增加整体稳定性。

2)装修与细部

●马头墙——马头墙造型轻巧,有文式和武式两种做法,区别在于墙头结束

的地方,文式以一方形砖墩结束,武式则是一飞挑的翘角。

●檐口——檐口铺瓦以滴水和勾头结束。

●雀替——雀替不仅是装饰构件,它更主要的起斜撑作用。图案有龙鱼狮人

物及花草。有的造型粗犷大方,图案简洁,线条流畅;有的精雕细琢,形象丰富而生动。色彩有的与整个建筑一样为栗壳色,也有的以较为浓艳的色彩描绘。

●装饰——二层出挑部分的横梁和梁头上均饰以花草或吉瑞图案,柱头为垂

瓦,还饰以象征吉祥的象鼻。檐口以“S”型木轩多为栗壳色,内部以木条板封齐。栏杆造型的栏板也较为常见。

●室内——地面为青石板或大青砖、木地板。天花做法一般为直接在梁柱橼

等构件上油漆,并饰以少量的木雕彩画图案。天井部分也多有雀替、象鼻等构件。

3)空间特点

●内部空间——作为商业店铺,营业空间和后面的仓储加工空间分隔明确。

前部为装修讲究的店面,中部为加工仓储部分,后部为厨房、仓库、卫生间等。天井是老街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可以作为营业空间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店中敞亮的厅堂接待客人和顾客,还可以为楼层的住家提供一个共享空间。

●外部空间——徽州民居中有“占天不占地”的说法,建筑向街道一侧层层

出挑,檐口出挑达1米左右,使得尽可能多地利用有限的空间。二层出挑,一来可以在保证街道一定的宽度的前提下,尽可能扩大内部使用空间;二则防止雨水和日晒损坏雀替雕花和金字招牌等构件。狭窄高深的小巷成为内部居住空间和街道商业空间的过渡。小巷上部的骑楼和拱门是这两个空间的界定的标志。小巷内居民的领域感便来自一进入小巷巷口的高耸阴凉的洞天般的感受。

4.传统文化

屯溪老街历史上是一个典型的水陆商业交通性聚落,它的布局形态、街巷空间乃至建筑单体均呈现出与大多数皖南古村落迥然不同的面貌。传统的皖南古村落大多是以中原士族后裔移民以家族、血缘关系维持的农业性聚落,而屯溪老街与休宁的万安老街、歙县的渔梁老街则是因经济、水路交通等因素兴起而发展的,有别于单一姓氏古村落的传统商业型街市。

屯溪老街又不同于万安和渔梁。万安和渔梁规模均小于屯溪老街,万安与渔梁濒临河流,其支巷均直达河边码头,并有数个私家码头。屯溪老街规模较大,且江面开阔,正街离河边较远,其间还有平行老街的横街和河街,公共码头很大,货物吞吐量大,商店规模大,是古徽州通往杭州的主要水路交通枢纽。

屯溪老街街市由座商、行商、摊贩组成,以座商为主,行商数量少而资力、活动力均强,摊贩都是小本为生。座商有独资,亦有合股,大店二三十人,小店三五人。屯溪街市商业经营方式上,继承了徽商“以诚待人,以信接物,以义为利,仁心为质”等传统商业道德,形成了自身的经营特色。

老街不少金字招牌体现了徽商讲求仁德的“儒商”经营思想。如“同德仁”中药铺内柜台上竖有一块立牌,上书“橘井流香”四个金色大字,向群众展示该店济仁施德的经营宗旨。又如“程德馨”酱园,见其名号立即令人想起唐代刘禹锡《陋室铭》中的名句“维吾德馨”,同时店堂内还有两块立招,上书“梅葛遗制、浓泛蒟香”八个大字,这两块招牌充分显示其制酱技术的正宗和产品的优良质量。

随着屯溪在区域地位的提高,屯溪已从一般性的交通型商业街市聚落而成为区域性的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因而屯溪老街已成为城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之成为城镇的一个主要文化、商业街区,服务内容已发生重大变化,文化内涵也增加了新的内容。

老街两侧店铺现多数经营文化或工艺商品,其店招体现了在文房四宝、书画艺术品等方面给人翰墨书香的感觉,弥漫着民族文化丰富的韵味。如“醉墨山房”、“文雕苑”、“一品斋”、“艺林阁”、“集雅斋”、“荟萃轩”、“徽宝堂”、“墨都画廊”等。

老街店号的书法艺术多出自王朝闻、启功、沈鹏、亚明、唐云、林散之、苗子、费新我等书坛魁星之手,另外也有省内名家和地方书法精英的墨迹。“三百观斋”拥有吴作人、沈鹏、罗工柳、刘炳森四位大师题写的匾额,可谓匠心独具。玲琅满目的老街店号招牌,构成了一座书法艺术的博物馆。

位于黎阳和阳湖的部分传统街区,与老街隔江相望,是老街与屯溪发展的有机组成部分,与屯溪老街三镇鼎立,共同构成屯溪山、城、街、水的空间格局,同样具有较高的价值。

四、老街价值综述

屯溪老街是保持和延续明清时期传统风貌的商业步行老街,是保持地方传统文化特色的文化老街,是徽州地域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又是一个具有多时代特征、具有鲜明个性价值的老街,在徽州同类型的老街中最具有代表性。

屯溪老街是展示徽文化的重要窗口;是国内外享有很高知名度的文化旅游老

街。

由于老街有着独特历史风貌的传统商业空间,及其体现出来的深厚的徽文化特色,因此具有较高的科学、艺术、历史价值。

第二章现状分析

一、现状人口、用地

老街街道办事处下辖公园居委会(2428人)、五福居委会(3872人)、人民路居委会(1931人)、河街居委会(1417人)、珠塘居委会(2156人)、新市居委会(3770人)六个居委会,总人口15574人,另流动人口1163人(五普人口),老街街区(延安路、滨江路、新安北路范围内)用地29.5公顷,人口统计约为12500人,人口密度为420人/公顷。

其中:传统街区面积约占三分之一,为10公顷,人口估计约2000人左右,人口密度仅200人/公顷。

比较1985年清华大学作的调研,当时老街六个居委会共有人口13633人,传统街区人口密度为370人/公顷。近年来老街外围如宇隆、青春、华馨、康大、山田等项目的旧城改造,增加了居住用地,加大了建筑的密度和容积率,老街街区人口增加,老街在城市中仍属于人口高密度区域。

老街地区范围内,以居住用地为主,约占66%,商业金融用地占24%,道路广场17%,绿化用地仅占3%。

从用地结构来看,居住用地最多,建筑密度也最大,绿地数量最少,道路交通用地仅3.5公顷,从现状交通状况分析,静态交通用地明显不足。

二、整体风貌环境

老街的整体风貌环境包括屯溪老城范围内的大山水环境,包括四周的青山、绿水,以及黎阳、阳湖老镇。三江汇流,江面开阔,北部小华山作为屏障,南、西与嵇灵山、狮子山对峙,构成屯溪老街所特定的山水环境,共同组成了老街发源和发展的历史环境。

该历史环境因城市建设发展,受到很大影响。

80年代中期建设的高层建筑——花溪饭店严重破坏了三江汇合处的空间尺度,华山宾馆的主楼阻挡了山、水视线,二马路通山视廊被四小不协调的四层教学楼遮挡,老街二马路口的万粹楼违反规划严重超高……。因滨江路的建设及沿江住宅的建设,使老街与水的依存关系遭受破坏、老街周边房地产的开发,过多的侵蚀到老街的深处,老街肌理受到一定的破坏,建筑高度、体量过大,老街、老城的空间尺度正逐步变异。

三、街巷格局

老街呈鱼骨状的街巷格局,其肌理及空间尺度基本得到保护,总体关系保存尚好,但一些巷道两侧民房的改造对传统街巷有一定的破坏。

四、建筑环境评析

多数的建筑风貌保持了传统,改造的建筑结构改变了原有的砖木结构形式,而代之以钢混结构为主。一些建筑在改造重建的过程中,违背了地方传统建筑的性格,建筑超高、装饰过繁、非本土手法使老街风貌正处于量变到质变之间。

1、小品

小品是老街整体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老街文化内涵、体现了以人为本、为人服务的风尚。但是老街的小品过多强调了使用功能而对老街环境产生了很大的破坏,老街的小品建设缺乏引导、多不规范,遮阳棚、店招、路灯、广告、铺地多数违背环境、缺乏文化内涵,甚至产生错误导向,如店招竖排、招愰大小不一、色彩不一。

●招牌、幌子——老街上一些商铺以及周边店铺如黄山商贸城,其店铺招牌、幌

子的样式多种多样,材料使用了五花八门的玻璃、塑料、铝合金、灯箱等,过于现代化,不符合老街古朴的建筑风格。目前门牌号码牌、街道名牌、巷道名牌的样式、材料也未经统一。

●路灯、灯饰——老街沿街的路灯比较少,样式一般而且稍显现代,对老街意境

没有充分表达。另外许多店铺门前都挂有自己的灯笼,灯笼形态多样,但又主要集中在宫灯、纱灯几种,店主在选择灯笼上很随意,景观表现则显得杂乱无章。

●磁卡电话——沿街磁卡电话亭的塑料质地及颜色与老街风格很不协调。

2、店铺陈设

●牌匾——一些店铺悬挂的是老字号店铺的招牌,但实际上经营的产品品种则完

全不同。如“怡凤”、“成龙”从前是销售妇女用品和儿童用品的地方,还有“同和秤店”、“程德馨”酱园、“昱升昌”杂货号等,现在均已人事全非、名不副实。另外,少数牌匾竖立,则显不伦不类;老街上的邮局、中国银行、建设银行等的标识均为全国通用标识,在老街上出现与老街风格亦不统一,有些混乱。

●店门——许多店铺的门采用了现代的铝合金卷帘门,色泽与木质建筑产生强烈

反差,与环境不协调。

●柜台——许多店铺的外观看起来古朴传统,为传统徽派建筑,但内部则融入许

多没有特色装修摆设。柜台的设计制作亦没有体现徽文化特色,为一般的玻璃、铝合金柜台。

●地面——老街大部分街道路面是由石板铺就而成的,但也有一些小巷的路面为

水泥路;老街的建筑虽在外观上保持了明清时的风格,但店铺内部,却被商家进行了现代化的装修,一些店铺的地面被铺上瓷砖、地板革,这些都是不符合老街风格的景观因素,与老街整体所表现出的传统文化氛围很不协调。

●商品——大部分商店经营的商品品种主要集中在以歙砚、徽墨为主的文房四

宝,以三雕(石雕、木雕、砖雕为主的传统建筑构件和竹画、山珍以及其他一些手工艺品,品种较少,多家店铺经营的商品相似,缺乏经营个性。

3、附属设施

●遮雨篷——由于徽州山区气候湿润多雨,老街上许多商家店铺在门口上方都装

上蓝色的遮雨篷,而老街本身就不宽,遮雨篷在遮雨的同时也遮住了游客的视线,限制了观赏的视野范围,抢占了视觉空间。

●电线杆、电线——虽然老街上电力、电讯等线路已整治,但是一、二、三马路

及一些小巷电杆林立,纵横交错的电线不但有一定火灾隐患,更在视觉上产生冲击,造成视觉污染。

●沿街摆摊——由于各个商铺的竞争,商家都将自己销售的商品摆放到了店面

外,挤占了一部分路面,抢占了街道空间,使得老街本身就不宽的路面显得更加狭窄拥挤,这一点在旅游旺季表现的尤其突出。

●晾晒衣物——黄山地区多雨,许多店铺二层的阳台成为晾晒衣服的场所,显的

杂乱无章,在视觉上造成老街局促凌乱的感觉。还有一些商家和居民有在老街路中央随意晾晒食品、杂物现象。

4、节点

日渐缺乏特色的老街路口、广场等节点有待于加强整治、提高品质,改善功能、强化特色。

东入口广场——主要问题是交通较乱,主次不清,风格混淆,空间过大,利用率低,新建的一品阁甚至比老街牌坊更为抢眼。

老街与三条横向马路节点——主要问题是缺乏公共休息空间,老街空间不连续,街角建筑风格不一,破坏景观的统一。铺地、路灯等小品不规范、档次太低。

五、基础设施

经过十几年的城市建设改造,老街大环境的市政基础设施条件得到极大改善,滨江路、延安路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不仅改善了城市交通条件,还提高了防洪标准、完善了给排水系统,提高了供电能力,但是老街腹地尚没有得以改善,由于老街年代久远,限于资金不足等原因,市政基础设施虽经多次改造,仍较薄弱:有些麻石铺砌路面破损严重;由于管径小,消防给水也不能满足;一些生活污水由于排污系统不完善,只能倾之路面或在一些无下水道连通的砖砌小窨井中任其流淌,遇大暴雨因排水不畅产生多处路面积水;沿路的空中电力、电讯线排列杂乱无章。随着近几年用电负荷增大,电线老化引起的火灾威胁也较大。

老街交通尚没有进行综合治理,较为混乱,四轮、三轮机动车、自行车混杂、随意性停放,没有规范旅游交通车、人力车的交通行为。老街本为步行街,却时常有自行车、摩托车、三轮车驶入;上、中、下三条马路本身也都没有严格实行交通管理措施,车辆随意停放阻碍交通。

交通混乱带来的不仅是交通阻塞产生的可能性,更多的是视觉景观上的严重破坏。

六、居住环境

老街传统街区内居住环境质量相对较差,缺乏完善的给排水设施,房屋年久失修,密度大,阴暗潮湿,传统的民居建筑已不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

七、传统文化

老街本身仅是一条平民生活的老街,主要体现的是一种商业文化,相对于徽文化体系而言,尚不足以表现出来更多的内涵。目前作为一条以旅游观光为主导功能的旅游文化商业街,引入了更多的地方文化性实物(商品)的展览、陈列内容,老街文化的保护继承和发扬已远远超出老街本身的意义,已成为展示徽州文化的重要窗口,但是传统文化的保护与展示尚没有整体性的规划,没有正确的引导及易产生误导现象。

八、旅游

老街由于其很高的知名度,已成为黄山旅游的一个热点地区(旅游景点),但是由于现在的老街既是旅游观光购物街同时是兼顾日常生活服务的城市旧城区,因而成为旅行社“免费赠送的午餐”,老街旅游以散客为主,没有专业介绍老街历史文化的组织、宣传、服务机构,没有老街旅游的的组织、管理机构,老街旅游仅仅是观光购物,没有很好的体现其内涵价值。

九、综述

老街存在问题归纳有以下几方面:

1、保护意识薄弱——

虽然从行政管理层到一般市民阶层、从老街经营户到游客,都认识到老街保护的重要性和一般性的做法,但是对于如何深层次保护管理、经营利用老街,如何在具体的日常行为和生活工作中去切实保护利用好老街文化资源,还缺乏相当的认识。

2、维修经费缺乏——

老街现存的不仅是街面的商铺建筑,保护的不仅是“老街”本身,还有老街两侧街区内大量的传统民居值得保护,这些传统建筑日久失修、基础设施缺乏改造、居住环境不符合卫生标准,还缺乏大量的维修经费来进行正常的保存、维护。

3、历史街区保护与土地开发的利益冲突——

有效的保护和合理利用促使老街的商业价值提升,但随之而来的是旧城改造势头过于凶猛,大量的传统民居在旧城改造的热潮中毁于一旦,取而代之的超高、超大“新徽派”建筑,不仅没有使传统街区风貌得到有效保护和延续,反而造成新的建设性破坏。

4、基础研究薄弱——

老街作为建设部的综合保护管理试点单位,理应有一个常设的老街保护研究机构,不断分析、研究,寻找问题,总结经验,制定相应的政策措施,使老街保护管理水平日益提高,经验在全国推广,但是由于体制、经费、人才等问题,老街保护的基础性研究尚很薄弱。

5、有针对性的法律法规体系尚未健全——

虽然老街的保护管理办法出台较早,且向全国推广,但是当时的管理办法尚存在许多不足,针对商店内部装修、商业经营内容、旅游经营、社区等问题尚没有相应的对策办法,管理处罚的力度不够,依据不充分。

第三章规划准则

一、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1990.4.1;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1982.11.19;

3、《黄山市城市总体规划》(1990-2010);

4、《黄山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五规划》。

二、指导思想

1、坚持高标准、高起点的要求,遵循国家和国际有关历史风貌地区的保护宪章和法律法规,并借鉴国内外的历史地段保护办法,总结老街规划实施以来的经验,使保护管理老街更为科学化、法制化,具有可操作性。

2、坚持可持续发展的指导思想,规划应具有战略性思路,总体规划,分布实施。

3、通过保护规划,保护城市文化资源,带动中心城区——屯溪城市特色的维护与发展。

4、适应黄山市委、市政府提出的黄山旅游二次创业精神,充分挖掘屯溪老街的历史文化内涵,带动黄山市人文资源保护与利用向高层次发展,取得社会、经济、环境等综合效益的提高。

三、规划方针

采取保护、整治、更新的方针。

1、保护——是针对老街传统商业建筑和老街地区传统城市风貌以及原有的山水环境而言,是对具有价值的古建筑及其风貌环境采取的措施。

2、整治——则是对老街地区建筑质量环境情况和基础设施等方面所进行的治理和改善,是对与风貌环境不协调的建筑环境采取的措施。

3、更新——则是适应现代生活和社会发展在商业活动和街市生活方面所进行的必要调整,是针对老街街区落后的生活环境采取的措施。

四、规划原则

坚持“整体保护”和“积极保护”原则,保持历史文化街区历史载体的真实性、历史风貌的完整性和生活的延续性。

●整体保护——不但要保护老街上的传统商业建筑和空间特色,还应包括

老街周围地区传统城市风貌的控制,以及整个屯溪旧城区山水环境的协

调。还包括老街商业的繁荣、居住社区的稳定、传统历史文化内涵的挖

掘、继承和发展。

●积极保护——把老街和城市看成统一的有机体,会随着社会的发展不断

变化新陈代谢,因此保护与更新相辅相成,要处理好保护与发展、传统

与更新的辩证关系。

规划从保护老街街面建筑外观,深入到进行一些有特色的传统建筑内部原貌的保护;从重点保护老街核心区,深入到老街背后两侧街区传统空间格局、肌理的保护。

五、规划内容与目标

1)保护老街地区的空间实体,包括对老街核心区的保护,老街周边地区的建设控制和山水环境的景观协调;

2)保护老街的历史文化内涵,弘扬徽州地方文化;

3)保护居民的生活的稳定,维护社区的活力;

4)建立老街商业建筑数据库,指导保护、整治与更新;

5)保护与发展相结合,将老街街区建成集历史传统文化、旅游、餐饮、商业、娱乐、住宅为一体的特色街区;

6)逐步改善老街地区城市基础设施交通条件、房屋质量和生活环境;

7)制订条例,实施老街保护管理规定。

第四章保护整治规划

一、保护区界界定

屯溪老街历史文化保护地段划定三个层次:保护区,建设控制区和环境协调区。规划在延续原规划的基础上进行适当调整、划定,进行精确界定范围。

1、保护区

范围:东至老街照壁,西至镇海桥西头,街区两侧按组成沿街店铺建筑的完整院落确定纵深范围。

保护区全长900多米,面积约4公顷,建筑面积约6万平米。

规划要求:

A.严格保护老街鱼骨状的街巷肌理,严格保护和恢复老街及巷弄的石板路面,保护现有的街巷空间界面和尺度。严格限制巷弄两侧5米范围内的拆

迁、改造。

B.保护区内建筑必须严格保护原有建筑风貌,修旧如旧,严格限制改建、新建建筑;

C.老街商业建筑必须保持传统的小开间、大进深、内天井格局;

D.沿老街建筑层高限定为两层(檐口高度约7米,屋脊和山墙高度不得超过9米),其后建筑高度以二层为主,局部不得超过三层,屋脊和山墙高度不得超过11米;

E.老街商店内、外部装饰装修应古朴雅致,严禁使用现代装饰材料和手法;

F.因结构原因确须拆除翻建的房屋必须按原样恢复,必须保持传统的青瓦坡顶、马头墙做法,切忌擅自增添部件和改变做法。

G.保护区内应适当降低建筑密度,传统民居建筑应重点进行内部改造,更新设施,严格限制单幢拆除改造。

H.老街以文化、旅游、商业为主要功能。

2、建设控制区

老街的主要风貌环境影响区域,由于近年“加大旧城改造的力度”,老街历史文化地区范围日渐萎缩,因此必须加强保护规划管理,控制旧城改造速度。

范围:东至康乐路,南至滨江路,西至西镇街,北至华山和西杨梅山的北侧山脚。

规划要求:

A.严格保护并加强一、二、三马路联系北部华山、老街和新安江水的山水景观视廊;

B.重视强化滨水地区景观、延安路与华山的景观,以及老街东西入口周边景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_模版

XXXX项目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变更履历

第1章引言 (1) 1.1 编写目的 (1) 1.2 背景 (1) 1.3 术语定义 (1) 1.4 参考资料 (1) 第2章外部设计 (3) 2.1 标识符和状态 (3) 2.2 使用它的程序 (3) 2.3 约定 (3) 2.3.1数据库设计的围 (3) 2.3.2 命名的总体规则及注意事项 (3) 2.3.3 数据模型设计工具要求 (4) 2.4 支持软件 (4) 第3章结构设计 (5) 3.1 物理结构设计 (5) 3.1.1 表空间物理存储参数 (5) 3.1.2 表空间SQL规程 (6) 3.1.3 数据库用户创建 (7) 3.1.4 数据库例程创建 (7) 3.1.5 角色授权 (7) 第4章运用设计 (8) 4.1 数据字典设计 (8) 4.1.1 表名的命名规 (8) 4.1.2 表字段命名规 (9) 4.2 安全设计 (9) 第5章风险评估 (10) 5.1 表汇总列表 (10) 5.2 实体关系图 (10) 5.3 表详细设计 (11) 第6章安全检查............................................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表汇总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6.1 实体关系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6.2 表详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7章绩效管理............................................ 错误!未定义书签。 7.1 表汇总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7.2 实体关系图........................................... 错误!未定义书签。 7.3 表详细设计........................................... 错误!未定义书签。第8章安全响应、预警和管理 ................................ 错误!未定义书签。 8.1 表汇总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学校专业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学院 ××专业数据库设计报告 题目: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目录 一、需求分析 (2) 二、概念设计 (3) 三、逻辑结构设计................................................................ 4-12 3-1表设计 ...................................................................... 4-7 3-2建表语句................................................................. 7-12 3-3关系图 .. (13) 四、数据导入 ............................................................... 13-14 五、数据库应用 (13) 5-1登陆模块 (14) 5-2排课模块 (14) 5-3选课模块 (14) 5-4信息查询模块 (14) 5-5功能结构图 (14) 六、总结 (15)

一、需求分析 本数据库为教务管理系统,主要是针对学校教学管理方面而设计的。学校教务处因为工作需要,必须对每个班的信息,学生的信息,教师的信息,专业信息有一定的了解,并以此为基础来安排课程。安排课程必须根据学校的软硬件设施来安排,所以要考虑到每门课程的上课时间、地点、人数,避免上课地点的冲突,还要安排特定的老师上课。学期结束后,还要记录学生的分数,以此作为下个学期的教学安排依据。 根据上述的初始条件和对本学校的调研考察,设计一个教务管理的数据库:记录教师和学生的基本信息,选课,课程安排等信息,方便老师,同学等用户对数据库的查询,修改等操作。尽量使数据库高效,存储简单。 以下为所附数据流图:

SQL server数据库设计实例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课程设计A报告 姓名:袁一帆学号:20121480 学院(系):管理学院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

班级:12级信管1 班

襄阳迈博信息科技有限公司企业考勤管理系统 一、系统目标设计 1系统开发的总体任务是实现企业员工考勤管理的系统化、规范化、和自动化。 2能够和人事管理系统、工资管理系统相结合,真正实现企业高效、科学、现代化的员工管理。 二、开发实际思想 1尽量采用公司现有软硬件环境,及先进的管理系统开发方案,从而达到充分利用公司现有资源,提高系统开发水平和应用效果的目的。 2员工考勤管理系统能够和考勤机相连接,从而完成自动、高效、科学的考勤信息输入。 3系统采用模块化程序设计方法,既便与系统功能的各种组合和修该,又便于未参与开发的技术维护人员补充、维护。 系统应具备数据库维护功能,即使根据用户需求进行数据的添加、删除、修改、被分等操作。 系统需求分析 1 考勤管理涉及企业人事管理的多个方面,如员工职务升迁、工资发放、奖金发放、员工医疗保险发放等等。本利自重的考勤管理系统需要完成功能主要有以下几点。 2 员工考勤信息处理。该莫完成员工考勤情况的输入、修改等操作。如果企业内有考勤机,可以将它的输出处理后,形成考勤管理系统考勤模块的

输入。 3 企业缺勤类型的设定。 4 企业考勤统计。该模块可对某个员工进行考勤情况的统计,生成统计报表。 5 缺勤时间,缺勤类型对工资的影响 6 缺勤时间,缺勤类型对升职的影响 数据字典 数据项 表1 名称员工编号 说明每个员工拥有唯一的编号 类型字符型 长度 4 有关数据存储员工基本信息存储 表2 名称员工姓名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完整版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背景 1 1.3参考资料 2 第二章外部设计 (3) 2.1标识符和状态 3 2.2命名约定 3 2.3设计约定 3 第三章结构设计 (4) 3.1概念结构设计 4 3.1.1实体和属性的定义 4 3.1.2设计局部ER模式

13 3.1.3设计全局ER模式 20 3.2逻辑结构设计 21 3.2.1模式 21 3.2.2外模式 32 3.3物理结构设计 32 第四章运用设计 (34) 4.1数据字典设计 34 4.2安全保密设计 34 4.3数据库实施 34 4.3.1创建数据库 34 4.3.2创建表 34

第一章引言 1.1编写目的 1、本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是关于寝室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字典以及运行环境、安全设计等。 2、本数据库设计说明书读者:用户、系统设计人员、系统测试人员、系统维护 人员。 3、本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是根据系统需求分析设计所编写的。 4、本系统说明书为开发软件提供了一定基础。 1.2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经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计算机应用普及以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学生信息管理仅靠人工进行管理和操作,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密保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其中有些是冗余或者针对同一目的的数据不相吻合,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文件等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同时也跟不上信息时代高速、快捷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消息的传播速度。然而现今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也成倍增长,人工管理信息的缺点日渐突出,面对庞大的学生信息量,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拥有快捷、高效的适应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正因为如此,学生宿舍管理系统成为了学生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应该能

项目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项目全称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承建方全称 文件ISO版本控制 目录 ?简介.......................................................................................................................... 1.1.目的.................................................................................................................. 1.2.范围.................................................................................................................. 1.3.定义、首字母缩写词和缩略语...................................................................... 1.4.参考资料.......................................................................................................... ?数据库环境..............................................................................................................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模板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模板) 编号: 日期:年月日 编制: XXXX

文档控制

目录 1概述 (1) 2数据库设计 (1) 2.1外部设计 (1) 2.1.1标识符 (1) 2.1.2使用程序 (1) 2.2支持软件 (1) 2.2.1数据库命名规则 (2) 2.2.2数据库对象命名规则 (2) 2.2.3字段命名规则 (3) 2.2.4SQL语句规则 (3) 2.3数据库的逻辑结构设计 (3) 2.3.1关系数据库的逻辑设计过程 (3) 2.3.2E-R模型转换为关系模型 (3) 2.4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3) 2.4.2视图设计 (1) 2.4.3存储过程设计 (1) 2.4.4触发器设计 (1) 2.5安全性设计 (2) 2.5.1防止用户直接操作数据库的方法 (2) 2.5.2用户账号密码的加密方法 (2) 2.5.3角色与权限 (2) 2.6优化 (2) 2.7数据库管理与维护说明 (3)

1概述 描述该数据库设计说明书适用的项目需求。 2数据库设计 2.1外部设计 2.1.1标识符 提示: 详细说明用于唯一地标识该数据库的名称或标识符以及附加的描述性信息。 说明: 本节不能裁剪。 样例: 本数据库名称为db_ymt。ymt是应用名称“银码头”的拼音简写。 2.1.2使用程序 提示: 列出将要使用或访问此数据库的所有应用程序,对于这些应用程序的每一个,给出它的名称和版本号。 说明: 本节不能裁剪。 样例: 银码头系统 Version1.0 使用本数据库。 2.2支持软件 提示: 简单介绍同此数据库直接有关的支持软件,如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定位程序和用于装入、生成、修改、更新数据库的程序等。说明这些软件的名称、版本号和主要功能特性,如所用数据模型的类型、允许的数据容量等。列出这些支持软件的技术文件的标题、编号及来源。 说明: 本节不能裁剪。 样例: Powerdesigner V10.0 用于设计和生成数据库结构。

数据库设计规范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规范说明书 1引言 引言是对这份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的概览,是为了帮助阅读者了解这份文档是如何编写的,并且应该如何阅读、理解和解释这份文档。 1.1编写目的 说明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是为哪份软件产品编写的,开发这个软件产品的意义、作用以及要达到的意图。通过这份数据库设计说明书详尽准确描述该软件产品的数据库结构。如果这份数据可设计说明书只是与整个系统的某一部分有关系,那么只定义数据库设计说明书中说明的那个部分或子系统。 1.2项目来源 具体说明本软件开发项目的全部风险承担者,以及各自在本阶段所需要承担的主要风险,首先风险承担者包括: 任务提出者: 软件开发者: 产品使用者: 1.3文档约定 描述编写文档时所采用的各种排版约定。排版约定应包括: 命名方法; 提示方法; 通配符号; 等等。 1.4预期读者和阅读建议 列举本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所针对的各种不同的预期读者。例如可能包括: 开发人员; 项目经理; 测试人员; 文档编写人员; 并且描述了文档中其余部分的内容及其组织结构,并且针对每一类读者提出最合适的文档阅读建议。

1.5参考资料 列举编写数据库设计规格说明书中用到的参考文献及资料,可能包括: 本项目的合同书; a.上级机关文件有关本项目的批文; b.本项目已经批准的计划任务书; c.用户界面风格指导; d.开发本项目时所要用到的标准; e.系统规定需求说明; f.使用实例文档; g.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h.本数据库设计说明书中所引用文件、资料; i.相关软件产品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等等; 为了方便读者查阅,所有参考资料应该按一定顺序排列。如果可能,每份资料都应该给出: a.标题名称; b.作者或合同签约者; c.文件编号或者版本号; d.发表日期或者签约日期; e.出版单位或者资料来源。 格式如下: [标识符]作者,文献名称,出版单位(或归属单位),日期 1.6术语与缩写解释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2数据库命名规则 完整并且清楚的说明本数据库的命名规则,如果本数据库的命名规则与机构的标准不一致的话,请作出解释。 3数据库设计说明 3.1数据库环境说明 a.说明所采用的数据库系统,设计工具,编程工具等; b. 详细配置。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_完整版

目录 第一章引言 (1) 1.1编写目的 (1) 1.2背景 (1) 1.3参考资料 (2) 第二章外部设计 (3) 2.1标识符和状态 (3) 2.2命名约定 (3) 2.3设计约定 (3) 第三章结构设计 (4) 3.1概念结构设计 (4) 3.1.1实体和属性的定义 (4) 3.1.2设计局部ER模式 (13) 3.1.3设计全局ER模式 (20) 3.2逻辑结构设计 (21) 3.2.1模式 (21) 3.2.2外模式 (32) 3.3物理结构设计 (32) 第四章运用设计 (34) 4.1数据字典设计 (34) 4.2安全保密设计 (34) 4.3数据库实施 (34) 4.3.1创建数据库 (34) 4.3.2创建表 (34)

第一章引言 1.1编写目的 1、本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是关于寝室管理系统数据库设计,主要包括数据逻辑结构设计、数据字典以及运行环境、安全设计等。 2、本数据库设计说明书读者:用户、系统设计人员、系统测试人员、系统维护人员。 3、本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是根据系统需求分析设计所编写的。 4、本系统说明书为开发软件提供了一定基础。 1.2背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提高,计算机科学日渐成熟,其强大的功能已为人们深刻认识,它已经进入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然而在计算机应用普及以前我国大部分高校的学生信息管理仅靠人工进行管理和操作,这种管理方式存在着许多缺点,如:效率低,密保性差,另外时间一长,将产生大量的文件和数据,其中有些是冗余或者针对同一目的的数据不相吻合,这对于查找、更新和维护文件等管理工作带来了不少困难,同时也跟不上信息时代高速、快捷的要求,严重影响了消息的传播速度。然而现今学校的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数量急剧增加,有关学生的各种信息也成倍增长,人工管理信息的缺点日渐突出,面对庞大的学生信息量,如何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使其拥有快捷、高效的适应能力已成为当务之急。正因为如此,学生宿舍管理系统成为了学生管理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内容对于学校的管理者来说都至关重要,所以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应该能

数据库系统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课程设计——学生信息管理系统 学院:机电工程学院 班级:09工业工程 组员:郎建鹏 学号:0911******* 指导老师:李峰平

目录 第一章系统分析 (2) 1 建立新系统的必要性 (2) 2 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 (2) 3 数据流程图 (3) 4 数据字典 (4) 第二章系统设计 (4) 1 数据库设计(E-R) (4) 2系统运行环境 (6) 3输入输出设计 (10) 第三章设计总结 (10) 参考文献……………………………………………………………… 图例说明………………………………………………………………

第一章系统分析 1 建立新系统的必要性 这次的课程设计是在学习完《数据库原理》和《delphi程序设计》基础上进行的一次系统性的训练,既是对所学知识的巩固,也是对自己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次锻炼。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方便学校对学生的信息进行录入、修改、查询,提高学校的工作效率。这一系统的开发成功,解决了手写速度慢、容易出错的现状。 学生信息管理可以帮助学校最迅速最准确的完成所需的工作。无论是在适用性、灵活性和易操作性方面都显示出了它的强大功能。 2 业务流程分析(业务流程图)

数据流图是结构化分析中不可缺少的有力工具,它描述了系统的分解,即系统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之间有什么联系等。但是,它还不能完整地表达一个系统的全部逻辑特征,特别是有关数据的详细内容。因此,仅仅一套数据流图并不能构成系统说明书,只有对图中出现的每一个成分都给出详细定义以之后,才能全面地描述一个系统。对数据流、数据存储和数据处理的详细描述,需要用数据字典(DD)。它包括数据流、数据存储、外部项和处理过程的详细条目。数据字典中把数据的最小单位定义为数据项,而若干数据项可以组成一个数据结构。数据字典是通过以数据项和数据结构的定义来描述数据流、数据存储的逻辑内容。 第二章系统设计 1 数据库设计(E-R) (1)管理员实体的E-R图 (2)普通用户实体的E-R图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doc

四川省山桐子能源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数 据库设计说明书 2013-5-20 第六小组成员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1 引言 1.1 目的 为了有效指导山桐子能源网站系统数据库的设计,特设计此概要设计说明该网站数据库所含有的各数据表及其机构,以作为系统开发实现的依据,本说明书主要阅读对象为业主方、承建方、监理方相关技术人员和项目责任人。 1.2 背景 说明: a.数据库名称shantz 开发软件sql2005 b.任务提出者:山桐子科技能源有限责任公司 c.目负责人:张林鹏 d.者:赵霞、杨露、陈齐瑜、冯明华、张林鹏、胡芸儿 本系统将使用sql server 2005作为数据库存储系统,sql server 2000企业版将由山桐子公司自行购买。 1.3 定义 该文档也需要将本文档中所涉及的所有术语、缩略语进行详细的定义。还有一种可简明的做法,就是维护在一个项目词汇表中,这样就可以避免在每个文档中都重复很多内容。 id编号,u_name 名称,u_pwd 密码, u_realname 确认密码,u_papert 证件,u_address 家庭住址,u_phone 电话号码,u_news 新闻, 1.4 参考资料 a.山桐子网站设计项目分析会议记录。 b.《桐子网站需求分析说明书》 c.国家标准《数据库设计说明书(gb8567----88)》 2 外部设计 2.1 标识符和状态 要求:详细说明用于唯一地标识该数据库的代码、名称或标识符,附加的描述性信息亦要给出。若该数据库属于尚在实验中、尚在测试中或是暂时使用的,则要说明这一特点及其有效时间范围。 1)数据库标示符:shuantongzi 用户名:admin 密码:123 权限:全部有效时间:开发阶段 说明:系统正式发布后,可能更改数据库用户/密码,请在统一位置编写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在发行前请予以改正。 2) 数据库标示符:hyzc 用户名:user 密码:456 权限:会员有效时间:开发阶段 说明:系统正式发布后,可能更改数据库用户/密码,请在统一位置编写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在发行前请予以改正。 2.2 使用它的程序 dreamweaver8、https://www.360docs.net/doc/a25531658.html,、sql 2005、ps、 2.3 约定 (1) 字符集采用 utf-8,请注意字符的转换。 (2) 所有数据表第一个字段都是系统内部使用主键列,自增字段,不可空,名称为:id,确保不把此字段暴露给最终用户。 (3) 除特别说明外,所有字符串字段都采用varchar(50) 类型,(无论汉字还是英文,都算一个字符)。 (4) 除特别说明外,所有小数的字段都采用 decimal(13,3) 的形式表达。 (5) 除特别说明外,所有日期格式都采用 date 格式,无时间值。 (6) 除特别说明外,所有整形都采用int 格式。 (7) 除特别说明外,所有字段默认都设置为 null 。 2.4 支持软件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基于WEB在线作业提交批改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撰写人员: 撰写时间:2014年4月17日

目录 1 引言 (3) 1。1 编写目的 (3) 1。2 背景 (3) 1。3 术语定义 (3) 1.4 参考资料 (3) 2 数据库设计的概要 (3) 2。1 选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3) 2.2 数据库/数据文件的形式及物理存贮 (3) 2.3 数据库分布 (4) 2。4 数据库的安全与保密 (4) 2。5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 (5) 2.6 自动磁盘管理和空间回收优化的考虑 (5) 3 数据库的详细设计 (6) 3。1 需求分析 (6) 3.1.1 系统功能图 (6) 3.1.2 数据流图 (6) 3.2 数据库概念设计 (7) 3。2.1 数据库E-R设计图 (7) 3。2.2 E-R设计图说明 (7) 3。3 数据库逻辑设计 (8) 3。3。1 数据库逻辑模式(逻辑图) (8) 3。3.2 数据库逻辑模式说明 (8) 3。4 数据库物理设计 (10) 3.4.1 数据库物理模式(物理图) (10)

引言 1.1 编写目的 编写本文档的目的是为了全面管理在此系统中任课教师、教师所授班级、教师布置和批改后的作业、学生、学生上传的作业等数据的安全完整,使基于WEB的作业提交批改系统的管理层次分明、井然有序。 本文档的预期读者是: ●设计人员 ●开发人员 ●项目管理人员 ●测试人员 ●用户 1.2 背景 该数据库的开发是基于在线的作业提交批改系统为背景而设计的“基于WEB在线的作业提交批改系统数据库”.该数据库的设计主要服务于由https://www.360docs.net/doc/a25531658.html,所开发的在线作业提交批改系统,以方便用户的使用。 使用该数据库的软件系统是Visual studio 2008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1.3 术语定义 无 1.4 参考资料 [1]《数据库系统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5 http:// [2]《ASP。NET数据库网站设计教程C#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10。3 http:// [3] 《软件工程导论》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2 http:// 2 数据库设计的概要 2.1 选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 该数据库所采用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关系数据库所使用关系语言特点是高度非过程化,即用户只需说明”做什么"而不必说明"怎么做"。用户不必请求数据库管理员为其建立特殊的存取路径,存取路径的选择是由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自动完成的。这也是关系数据库的主要优点之一。 2.2 数据库/数据文件的形式及物理存贮 该数据库将基于WEB在线的作业提交批改系统的数据库/数据库文件在用户面前是以外模式形式呈现的,此模式也称用户模式,是数据库用户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数据的逻辑结

ISO软件工程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ISO软件工程模板(7)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数据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a.[待开发数据库的名称和使用此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列出本项目的任务提出者、开发者、用户。]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和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 2.外部设计 2.1标识符的状态 [联系用途,详细说明用于唯一地标识该数据库的代码、名称或标识符,附加的描述性信息亦要给出。如果该数据库属于尚在实验中、尚在测试中或是暂时使用的,则要说明这一特点及其有效时间范围。] 2.2使用它的程序 [列出将要使用或访问此数据库的所有应用程序,对于这些应用程序的每一个,给出它的名称和版本号。] 2.3约定

[陈述一个程序员或一个系统分析员为了能使用此数据库而需要了解的建立标号、标识的约定。] 2.4专门指导 [向准备从事此数据库的生成、从事此数据库的测试、维护人员提供专门的指导。] 2.5支持软件 [简单介绍同此数据库直接有关的支持软件。说明这些软件的名称、版本号的主要功能特性。列出这些支持软件的技术文件的标题、编号及来源] 3.结构设计 3.1概念结构设计 [说明本数据库将反映的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的原始数据形式,包括各数据项、记录、系、文卷的标识符、定义、类型、度量单位和值域,建立本数据库的每一幅用户视图。] 3.2逻辑结构设计 [说明把上述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合并后重新组织起来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 3物理结构设计 [建立系统程序员视图。] 4.运用设计 4.1数据字典设计 [对数据库设计中涉及到的各种项目一般要建立起数据字典,以说明它们的标识符、同义名及有关信息。] 4.2安全保密设计 [说明在数据库的设计中,将如何通过区分不同的访问者、不同的访问类型和不同的数据对象,进行分别对待而获得的数据库安全保密的设计考虑。]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7.14数据库(顶层)设计说明(DBDD) 说明: 1.《数据库(顶层)设计说明)(DBDD)描述了数据库的设计。所谓数据库指存储在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文件中的相关数据的集合,它们可由用户或计算机程序通过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加以访问。DBDD 还描述了存取或操纵数据所使用的软件配置项。 2.DBDD 是实现数据库及相关软件配置项的基础。它向需方提供了设计的可视性,为软件支持提供了所需要的信息。 3.DBDD 是否单独成册或与SDD 合为一份资料视情况繁简而定。 数据库(顶层)设计说明的正文的格式如下: 1引言 本章应分为以下几条。 1.1标识 SSO :Single Sign On ,单点登录 CDM :Conceptual Data Model ,概念数据模型 PDM :Physical Data Model ,物理数据模型 1.2数据库概述 本数据库用于城市教育资源的管理。本数据库支持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MySql, SqlLite 等数据库管理系统。 1.3文档概述 本文档旨在详细描述城市教育资源管理系统中的数据库结构与设计。本文的读者可为系统的开发者,也可以是系统的维护者。 3数据库详细设计 3.1概念结构设计 教育管理人员 教育资源 管理 人员编号 人员职称 教学用地 人员 教学设备 学校 资金 m n m 招生人数 学校编号 学校等级 分配 学校性质(公立,私立)

人口分布分析查询系统的概念模型 3.2逻辑结构设计 学校信息(学校编号、学校等级、学校性质) 教育管理人员(人员编号、人员职称、管理权限) 带有下划线的数据为主键 3.3物理结构设计 数据存放的位置设定为D:城市教育资源管理系统\data。在存取方法的设计上采用索引方法。对于上述四个关系模式,分别以主键建立索引。 4x(数据库设计级别的名称) 数据标识数据含义类型保密性 SchoolID 学校编号整形无 PersonID 人员编号整形无 Schoolgrade 学校等级字符型无 Admin authority 管理权限字符型无 5用于数据库访问或操纵的软件配置项的详细设计 ORACLEDesigner 2000 SYBASEPowerDesigner Version 9.5 Microsoft office Word Professional Edition 2003 Microsoft office Word Visio Professional Edition 2003 6需求的可追踪性 1)能够接收输入和查询产品生命周期中下列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a)业务规则 b)业务模型 c)需求 d)使用用例 e)其他面向对象或基于组件的设计图 f)测试用例 2)能够与下列工具无缝集成—— a)【3AD(Object—Oriented An al:ysls and DeMgn,面向对象的分析与设计)或者基于组件的分析与设计应用程序。 b)缺陷与测试用例管理应用程序。 3)能够为所选择的软件版本建立和比较基本需求。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容管理系统(DWCMS) 版本历史 1. 引言 在使用任何数据库之前,都必须设计好数据库,包括将要存储的数据的类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数据的组织形式。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为了合理地组织和高效率地存取数据,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数据库系统,因此在系统的总体设计阶段,数据库的建立与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容。由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复杂性,为了支持相关程序运行,数据库设计就变得异常复杂,因此最佳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一种“反复探寻,逐步求精”的过程,也就是规划和结构化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以及这些数据对象之间关系的过程。 1.1 编写目的 数据库设计的好坏是一个关键。如果把企业的数据比做生命所必需的血液,那么数据库的设计就是应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一个系统的根基。用于开发人员进行项目设计,以此作为编码的依据,同时也为后续的数据库维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使用说明,也可以作为未来版本升级时的重要参考资料。数据库设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合适的数据模型。这个数据模型应当是满足用户要求,既能合理地组织用户需要的所有数据,又能支持用户对数据的的所有处理功能。并且要具有较高的式,数据完整性好,效益高,便于理解和维护,没有数据冲突。 1.2 背景

1.3 定义 Lmbang:辣妈帮 E-R图:实体关系图 1.4 参考资料 A. 《细说PHP》教程 B. 《DWCMS项目需求分析说明书》 C. 本项目相关的其他参考资料。 2. 外部设计 外部设计是研究和考虑所要建立的数据库的信息环境,对数据库应用领域中各种信息要求和操作要求进行详细地分析,了解应用领域中数据项、数据项之间的关系和所有的数据操作的详细要求,了解哪些因素对响应时间、可用性和可靠性有较大的影响等各方面的因素。 2.1 标识符和状态 数据库表前缀:lmbang_ 用户名:root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1引言 (2) 1.1编写目的 (2) 1.2背景 (2) 1.3定义 (2) 1.4参考资料 (2) 2外部设计 (2) 2.1标识符和状态 (2) 2.2使用它的程序 (3) 2.3约定 (3) 2.4专门指导 (3) 2.5支持软件 (3) 3结构设计 (3) 3.1概念结构设计 (3) 3.2逻辑结构设计 (3) 3.3物理结构设计 (4) 4运用设计 (4) 4.1数据字典设计 (4) 4.2安全保密设计 (4)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GB8567——88) 1引言 1.1编写目的 说明编写这份数据库设计说明书的目的,指出预期的读者。 1.2背景 说明: a.说明待开发的数据库的名称和使用此数据库的软件系统的名称; b.列出该软件系统开发项目的任务提出者、用户以及将安装该软件和这个数据库的计算站(中心)。 1.3定义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专门术语的定义、外文首字母组词的原词组。 1.4参考资料 列出有关的参考资料: a.本项目的经核准的计划任务书或合同、上级机关批文; b.属于本项目的其他已发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处引用到的文件资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软件开发标准。 列出这些文件的标题、文件编号、发表日期和出版单位,说明能够取得这些文件的来源。2外部设计 2.1标识符和状态 联系用途,详细说明用于唯一地标识该数据库的代码、名称或标识符,附加的描述性信息亦要给出。如果该数据库属于尚在实验中、尚在测试中或是暂时使用的,则要说明这一特点及其有效时间范围。

2.2使用它的程序 列出将要使用或访问此数据库的所有应用程序,对于这些应用程序的每一个,给出它的名称和版本号。 2.3约定 陈述一个程序员或一个系统分析员为了能使用此数据库而需要了解的建立标号、标识的约定,例如用于标识数据库的不同版本的约定和用于标识库内各个文卷、、记录、数据项的命名约定等。 2.4专门指导 向准备从事此数据库的生成、从事此数据库的测试、维护人员提供专门的指导,例如将被送入数据库的数据的格式和标准、送入数据库的操作规程和步骤,用于产生、修改、更新或使用这些数据文卷的操作指导。如果这些指导的内容篇幅很长,列出可参阅的文件资料的名称和章条。 2.5支持软件 简单介绍同此数据库直接有关的支持软件,如数据库管理系统、存储定位程序和用于装入、生成、修改、更新数据库的程序等。说明这些软件的名称、版本号和主要功能特性,如所用数据模型的类型、允许的数据容量等。列出这些支持软件的技术文件的标题、编号及来源。 3结构设计 3.1概念结构设计 说明本数据库将反映的现实世界中的实体、属性和它们之间的关系等的原始数据形式,包括各数据项、记录、系、文卷的标识符、定义、类型、度量单位和值域,建立本数据库的每一幅用户视图。 3.2逻辑结构设计 说明把上述原始数据进行分解、合并后重新组织起来的数据库全局逻辑结构,包括所确定的关键字和属性、重新确定的记录结构和文卷结构、所建立的各个文卷之间的相互关系,形成本数据库的数据库管理员视图。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内容管理系统(DWCMS) 版本历史 1.引言 在使用任何数据库之前,都必须设计好数据库,包括将要存储的数据的类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数据的组织形式。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为了合理地组织和高效率地存取数据,当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数据库系统,因此在系统的总体设计阶段,数据库的建立与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由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复杂性,为了支持相关程序运行,数据库设计就变得异常复杂,因此最佳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一种“重复探寻,逐步求精”的过程,也就是规划和结构化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以及这些数据对象之间关

系的过程。 1.1 编写目的 数据库设计的好坏是一个关键。如果把企业的数据比做生命所必须的血液,那么数据库的设计就是应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一个系统的根基。用于开发人员进行项目设计,以此作为编码的依据,同时也为后续的数据库维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使用说明,也能够作为未来版本升级时的重要参考资料。数据库设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合适的数据模型。这个数据模型应当是满足用户要求,既能合理地组织用户需要的所有数据,又能支持用户对数据的的所有处理功能。而且要具有较高的范式,数据完整性好,效益高,便于理解和维护,没有数据冲突。 1.2 背景 1.3 定义 Lmbang:辣妈帮 E-R图:实体关系图

1.4 参考资料 A. 《细说PHP》教程 B. 《DWCMS项目需求分析说明书》 C. 本项目相关的其它参考资料。 2. 外部设计 外部设计是研究和考虑所要建立的数据库的信息环境,对数据库应用领域中各种信息要求和操作要求进行详细地分析,了解应用领域中数据项、数据项之间的关系和所有的数据操作的详细要求,了解哪些因素对响应时间、可用性和可靠性有较大的影响等各方面的因素。 2.1 标识符和状态 数据库表前缀:lmbang_ 用户名:root 密码;020808 权限:全部 有效时间:开发阶段 说明:系统正式发布后,可能更改数据库用户/密码,请在统一位置编写数据库连接字符串,在发行前请予以改正。 2.2 使用它的程序 本系统主要利用PHP作为前端的应用开发工具,使用MySQL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内容管理系统(DWCMS) 版 本 历 史 1. 引言 在使用任何数据库之前,都必须设计好数据库,包括将要存储的数据的类型,数据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数据的组织形式。数据库设计是指对于一个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使之能够有效地存储数据。为了合理地组织和高效率地存取数据,目前最好的方式,就是建立数据库系统,因此在系统的总体设计阶段,数据库的建立与设计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由于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复杂性,为了支持相关程序运行,数据库设计就变得异常复杂,因此最佳设计不可能一蹴而就,而只能是一种“反复探寻,逐步求精”的过程,也就是规划和结构化数据库中的数据对象以及这些数据对象之间关系的过程。 1.1 编写目的 数据库设计的好坏是一个关键。如果把企业的数据比做生命所必需的血液,那么数据库的设计就是应用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一个系统的根基。用于开发人员进行项目设计,以此作为编码的依据,同时也为后续的数据库维护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使用说明,也可以作为未来版本升级时的重要参考资料。数据库设计的目标是建立一个合适的数据模型。这个数据模型应当是满足用户要求,既能合理地组织用户需要的所有数据,又能支持用户对数据的的所有处理功能。并且要具有较高的范式,数据完整性好,效益高,便于理解和维护,没有数据冲突。 1.2 背景 文件状态: [ ] 草稿 [ √ ] 正式发布 [ ] 正在修改 文件标识: 兄弟连 大腕组-LMB-DATABASE 当前版本: 2.0 作 者: 大碗小组 文件状态: 2014-01-01 版本/状态 作者 参与者 起止日期 备注 1.0 大腕组 大腕组成员2013-01-18 2014-01-08 测试版 2.0 大腕组 大腕组成员 2014-01-09 2014-02-13 正式版

一个完整的数据库示例--说明

一、表的结构及完整性约束 新建一个数据库jxsk,包括S、C、SC、T、TC五个表,结构如下:C表: S表: SC表: T表:

TC表: 二、安全性控制及视图机制 1、三类角色:depart、teacher、student depart的权限: teacher的权限:

student的权限: 2、有2个院系用户:d_jsj,d_xx,同属于depart角色。

有1个教师用户:t ,属于teacher 角色。

有一个学生用户:s,属于student角色。 3、创建计算机系教师视图t_view_jsj、计算机系学生视图s_view_jsj,并授予d_jsj 用户在这两个视图上的select、delete、update、insert权限。 计算机系教师视图t_view_jsj: create view t_view_jsj as select tno,tn,sex,age,prof,sal,comm,dept from t where dept='计算机' with check option

授予d_jsj用户在计算机系教师视图t_view_jsj 上的select、delete、update、insert 权限: grant select,update,delete,insert on t_view_jsj to d_jsj 计算机系学生视图t_view_jsj: create view s_view_jsj as select sno,sn,sex,age,dept,resume,native from s where dept='计算机' with check option 授予d_jsj用户在计算机系学生视图s_view_jsj 上的select、delete、update、insert 权限: grant select,update,delete,insert on s_view_jsj to d_jsj …… 4、创建一个视图,显示学号,姓名,院系,课程名,成绩。 create view score_view(学号,姓名,院系,课程名,成绩) as select s.sno,sn,dept,cn,score from s,sc,c where s.sno=sc.sno and https://www.360docs.net/doc/a25531658.html,o=https://www.360docs.net/doc/a25531658.html,o 三、完整性控制--触发器、规则 1、要求当删除C表中某课程信息时,同时删除SC和TC中与此课程相关的记录。create trigger c_delete_trigger on c after delete as delete from sc where cno in (select cno from deleted) delete from tc where cno in (select cno from deleted) go

某系统数据库设计说明书

XXXXXXXXXXXXXXXX项目 XXXXXXX系统 数 据 库 设 计 说 明 书 XXXX股份有限公司 XXXX年XX月

文档管理信息表 文档修订历史

摘要 本数据库设计说明书是以《XXXX学院-XXXX系统-需求分析说明书》为依据,在其需求规定的基础上编写而成。定义总体数据库设计。 XXXX学院XXXX系统使用业界普遍使用的面向对象设计思想进行设计,在数据库设计中使用ORM(对象-关系数据库映射)方法进行数据设计和数据关系管理,ORM方法以最基本的方式进行数据建模,将数据库中的关系数据映射成为利用程序控制的内存对象,数据的关联关系都交由程序管理和实现,而不在数据库的物理结构中进行设计,从而解决了数据库中关系数据无法直接表达多对多关联和继承关系,以及对象属性和状态变更和数据库物理结构不同步的问题。 本数据库说明书在需求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数据库结构,详细地介绍数据库的各个表结构,为进行后面的实现和测试做准备。

目录 摘要 (3) 目录 (4) 1.引言 (5) 1.1. 编写目的 (5) 1.2. 定义 (5) 1.3. 参考资料 (5) 2.外部设计 (5) 2.1. 标识符和状态 (5) 2.2. 使用它的程序 (6) 2.3. 约定 (6) 2.4. 支持软件 (6) 3.结构设计 (7) 3.1. 物理结构设计 (7) 3.1.1.系统数据总表 (7) 3.1.2.具体数据库设计 (7) 4.运用设计 (8) 4.1. 安全保密设计 (8) 4.1.1.防止用户直接操作数据库的方法 (8) 4.1.2.对应用系统的用户口令进行加密 (8) 4.1.3.对用户进行权限识别和分级 (9) 4.2. 优化 (9)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