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农业地域类型高三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

2017农业地域类型高三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
2017农业地域类型高三一轮复习学案带答案

高三地理学案

.下列关于阿根廷潘帕斯草原大牧场放牧业的叙述,正确的是

②气候干旱、植被稀疏③大牧场土地租金昂贵④具有距海港近的区位优势

.世界著名大牧场放牧业的共同特点是

.地广人稀、地租低,经济效益低B.干旱、半干旱区域广,不适合发展种植业

该区域农业发展的优势区位是( D )

.区域中果树、蔬菜布局的主要区位优势是C

B.气候适宜

D.资金雄厚.与澳大利亚墨累—达令盆地农业地域类型类似的区域是图中的B

B.②

D.④

图6

B.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城镇数量少

人口稀疏区以大牧场放牧业为主 D.森林资源丰富,木材加工业发达

燕麦种植北界呈图示走向,主要是由于该国

东部地区的河湖密布,灌溉条件好

西部受暖流、地形影响,气温偏高

东南部土层较深厚,耕作技术高

西北部多晴朗天气,日照时间长

河南淅川是我国南橘北种的最后一站,因其个大、质优、早熟,深受消费者喜爱。下图为“汉中、淅川位置示意图”。读图回答15~16题。

与同纬度汉中相比,淅川柑橘上市较早的优越自然条件是

图15

(1)与全国高余粮区相比,简述高缺粮省市的主要分布区域及其形成原因。

保障高缺粮地区粮食供给的主要措施有。(

(2)据图16,简述江苏省人口变化一粮食增产关系的主要区域差异。(4分)

(3)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关注粮食的品质。江苏不少农业示范区推广种植有机大米,试分析种植有机大米的有利条件。(3分)

2017年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

2017年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 2017高考一轮复习已经开始,高考生物是理综复习的重点,为了使同学们更多的了解地理一轮复习技巧,小编整理了高考各科复习方法与技巧,供同学们参考。 高三第一轮复习复习时间是9月至明年3月初,复习时间长,且复习工作量大,又是第二轮复习与第三轮复习的基础及先行者,所以一轮复习尤为重要。小编整理了生物的一轮复习策略,快来看看吧。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 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通过复习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前提。一轮复习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二轮复习的质量和高考成败。 一、充分发挥《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的强大导向作用 在老师的引导下,在刚进入高考复习阶段就要认真研读上一年的《考试大纲》,明确高考的要求,知道自己应在哪些方面下功夫,以便使自己的复习目标与老师要求合拍,

与高考接轨。通过认真做前三年的本地所用的高考试题,体会考试大纲在试题中的体现方式,以及对知识、能力的要求程度。 二、用生物学的基本观点指导复习 贯穿于中学生物学教材的生物学观点主要有: 1.生物的物质性观点; 2.结构和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相统一的观点; 4.生命活动对立统一的观点; 5.生物进化的观点; 6.生物与环境相统一的观点。 同学们在复习过程中,要把知识点的归纳与整合放在相应的观点下,再加以整理。对这些观点的理解和认识应该贯穿于整个复习过程中,从历年来理综高考生物试题来看,一般都体现了这些重要的生物学观点。 三、夯实基础,构建知识网络,提高应试能力 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于高考必须具备的,对基础知识深刻理解,把握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双基教学是一轮复习的重中之重,没有基础就没有能力,打好了基础,能力才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1)

2017年全国统一高考物理试卷(新课标Ⅰ)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5题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第6~8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3分)将质量为1.00kg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kg?m/s B.5.7×102kg?m/s C.6.0×102kg?m/s D.6.3×102kg?m/s 2.(3分)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3.(3分)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m b,m c.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m a>m b>m c B.m b>m a>m c C.m c>m a>m b D.m c>m b>m a 4.(3分)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 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H+H→He+n,已知H的质量为2.0136u,He

2017四川对口高考数学试题

机密★启封并考试结束前 四川省2017年普通高校职教师资班和高职班对口招生统一考试 数学 本试题卷分第一部分(选择题)和第二部分(非选择题)两部分,第一部分1至2页,第二部分3至4页,共4页.考生作答时,须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考试题卷、草稿纸上答题无效.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题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0分) 注意事项: 1.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案标号填涂在答题卡上对应题目标号的位置上. 2.本部分共1个大题,15个小题.每个小题4分,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设集合A={0,1},B={-1,0},则A∪B=() A.? B.{0} C.{ -1,0,1} D.{0,1} 2.函数的定义域是() A.(1,,+∞) B.[1,+∞) C.(-1,+∞) D. [-1,+∞) 3.=() A. B. C. D.

4.函数 的最小正周期是( ) A.2 B. C. D. 5.已知平面向量 ) 1,1(0,1-==b a ),(,则 b a 2+=( ) A.(1,1) B.(3,-2) C.(3,-1) D.(-1,2) 6.过点(1,2)且与y 轴平行的直线的方程是( ) A. y =1 B. y =2 C. D. 7.不等式| -2|≤5的整数解有( ) A.11个 B.10个 C.9个 D.7个 8.抛物线 的焦点坐标为( ) A.(1,0) B.(2,0) C.(0,1) D.(0,2) 9.某班的6位同学与数学老师共7人站成一排照相,如果老师站在中间,且甲同学与老师相邻,那么不同的排法共有( ) A.120种 B.240种 C.360种 D.720种 10.设 ㏒ , ㏒ ,其中m ,n 是正实数,则mn ( ) A. B. C. D. 11.设某机械采用齿轮转动,由主动轮M 带着从动轮N 转动(如右图所示),设主动轮M 的直径为150mm ,从动轮N 的直径为300mm ,若主动轮M 顺时针旋转 ,则从动轮N 逆时针旋转( ) A. B. C. D. 12.已知函数 的图像如右图所示,则函数

2017-2018年高三化学复习详细计划安排

高三化学复习计划 高三化学备课组 一:高三现状分析 (1):学生现状 (2):教师现状 二:复习思路 第一轮(9月~2月)共分四大块 (1)必修1:共2个月(9_10.15) (2)选修3(涵盖必修2):物质结构与性质:共2周时间;(10.16~10.31) (3)选修4(涵盖必修2):化学反应原理:共2个月(11.1 ~12.31) (4) 选修5(涵盖必修2):有机化学基础: 共2个月(1.1 ~2.28) 第二轮:专题复习(2个月) 1:大专题(3月份)(1)化学计算(11课时) (2) 综合实验(9课时) (3):有机合成题(6课时) (4):无机推断题(6课时) 2:小专题(4月份):约10个小专题 第三轮:纠错和综合练习(5月份) 第四轮:回归课本(6.1~6.6) 三:具体复习计划 第一轮[共约6月时间] 必修一[共60课时] 1: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共17课时)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共8课时) ①化学实验常见化学仪器和化学实验基本操作(3课时) ②物质的分离和提纯(1课时) ③物质的检验和鉴别的方法(2课时) ④常见气体的制备(2课时) 第二节:物质的量(6课时) (1)基本概念和以物质量为中心的计算(1课时) (2) 物质的量浓度的计算(2课时) (3)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1课时) (4)以N A 为题的选择题(2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2: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13课时) 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课时) 第二节:离子反应(4课时) 第三节:氧化还原反应(4课时) [小结] 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含必修2第四章)[共12课时] 第一节:金属的化学性质(1课时) 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及其化合物 1:钠单质及其氧化物(1课时) 2:钠的碳酸盐(2课时) 3:铝及其化合物(2课时) 4:铁及其化合物(2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第四章:非金属及其化合物[共11课时] 第一节:硅(1课时) 第二节:氯(1课时) 第三节:硫及其化合物(2课时) 第四节:氮及其化合物(2课时) 第五节:过氧化氢(1课时) [小结]单元检测及试题分析(4课时) 模块检测:[4课时] 机动课: [共2课时] 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共14课时] 第一章:原子结构与性质 第一节:原子结构(1课时) 第二节:元素周期表和周期律(2课时)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3课时) 化学键(?课时) 第三章:晶体结构与性质(4课时) 模块检测:[4课时] 选修4:化学反应原理[共52课时] 第一章:化学反应与能量[共5课时] 第一节:化学反应与能量的变化(1课时)

(完整)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

2017届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教材、教学大纲、考试大纲为依据,以加强双基教学为主线,以提高学生能力为重点,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试技巧。 二、复习目标: 通过高三一轮复习使学生扎实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形成较熟练的生物学思想、思维、方法和技巧,培养学生较强的应用生物学知识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复习安排: 从高三开课开始,进入高三生物一轮复习。2017年1月22日前完成一轮复习。 四、高三复习策略: (一)重视基础知识:高考试题年年变,而解题所依据的基础知识却是相对不变的,所以扎实的生物学基础知识是学生取胜高考必须具备的。生物学科有其自身的特点,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要求较高,当然仅是熟记这些基础知识是远远达不到高考要求的,还必须深刻理解和把握这些基本概念、规律、原理的内涵和外延,做到提取准确,迁移灵活,运用合理。这样,才能解决考题中设置的新情景问题。(二)兼顾复习中的点和面:学科内的重点知识是支撑学科知识体系的主要内容,因而也是高考考查的重点内容,值得我们特别关注。同时也要有效避免“攻其一点、不及其余”。全面系统的复习,才能使学生面对考题内容、形式变化而泰然处之。对于一些非重点内容(如课本上的小资料、小问号、课外读等),由于平时疏于复习而往往在高考中失分,这是非常可惜的,因为这些内容往往在试题中出得并不难,因此有必要给以关注。 (三)加强能力训练

生物高考的解题能力主要包括:阅读分析信息的能力、提取应用信息的能力、综合表达信息的能力。信息的呈现可以是文字,也可以是图像、图表等等。这些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要引导学生在平时的月考、周练、限时练习中学会分析:试题考查的是什么知识点?怎么考的?从什么角度考的?为什么这样考?还可能怎样考?我的解法错在哪里?我的答案与标准答案有何差距?应如何消除这种差距?如何破题……通过对解题思维过程的训练而逐步提高解题能力。(四)讲练并重,精讲精练 要坚持讲解与练习有机结合的原则,要“精讲精练”,使学生能触类旁通、举一反三。讲:针对性要强,除重点、关键外,侧重讲解题方法和应注意的问题。注意知识的综合交叉,突出能力的培养,培养应变能力。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知识内容层层递进、深入,培养学生思维的规范性,深刻性、严密性。让学生通过回答问题,揭示问题,把不同的概念、原理以及不同章节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理清、理透,从而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练:以限时练习为主要形式,让学生在解题的能力、速度、规范性等方面逐渐适应高考的要求。题目的难度、梯度应顺应2010年试题难度的要求,题目设计注重能力型和应用型 (五)注重学法、解法指导(在整个复习过程中,指导并督促学生): 1、读书:在教师的指导下有重点、有目的地读教材;读自己认为有缺漏的部分 2、总结:自我归纳总结、及时反馈、及时纠错,总结解题经验,探索解题规律,养成规范表达的良好习惯,提高审题能力和解题能力,从知识点、解题思路、解题方法、解题技巧、应试心理等方面为高考做好充分准备。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2017年全国高考理综(物理)试题及答案-全国卷1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 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30B.5.7×102 C.6.0×102D.6.3×102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量,三个带正

电的微粒a,b,c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已知在该区域内,a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B. C.D.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已知的质量为 2.0136u,的质量为 3.0150u,的质量为 1.0087u,1u=9312。氚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3.7 B.3.3 C.2.7 D.0.93 18.扫描对到显微镜()可用来探测样品表面原子尺寸上的形貌,为了有效隔离外界震动对的扰动,在圆底盘周边沿其径向对称地安装若干对紫铜薄板,并施加磁场来快速衰减其微小震动,如图所示,无扰动时,按下列四种方案对紫铜薄板施加恒磁场;出现扰动后,对于紫铜薄板上下及其左右震动的衰减最有效的方案是

北京市2017年高三物理一轮专题复习动量定理

专题动量定理 知识梳理 动量定理是解决物理问题重要的方法之一,力学、电磁学都能用的。既可出现在近几年高考 教学目标 题型分类及方法点拨 类型一基本应用 方法点拨:这类题属于基础题型,解题关键是动量定理是矢量公式,一定要选取正方向(一般选末速度方向为正)。 例题1:质量是 60kg 的运动员,从 5.0m 高处自由下落在海绵垫上,经过 1.0s 停止。取g=10m/s2。求海绵垫对运动员的平均作用力的大小。

练习1.如图所示,一高空作业的工人体重600 N ,系一条长为l=5 m 的安全带,若工人不慎跌落时安全带的缓冲时t=1 s,则安全带所受的冲力是多大?(重力加速度g 取 10m /s2)。 练习2. 质量为 0.5 kg的弹性小球,从1.25 m 高处自由下落,与地板碰撞后回跳高度为0.8 m ,取10 m/s2. (1)若地板对小球的平均冲力大小为100 N,求小球与地板的碰撞时间; (2)若小球与地板碰撞无机械能损失,碰撞时间为 0.1 s ,求小球对地板的平均冲力. 类型二流体问题 方法点拨:这类主要是没有固定形状的物体(水,空气等),可以看做柱体来解题,即:m=ρV=ρSvΔt 例题2:有一宇宙飞船以v=10 km/s在太空中飞行,突然进入一密度为ρ=10-7 kg/m3的微陨石尘区,假设微陨石与飞船碰撞后即附着在飞船上.欲使飞船保持原速度不变,试求飞船的助推器的助推力应增大为多少.(已知飞船的正横截面积S=2 m2). 练习1:如图所示,用高压水枪喷出的强力水柱冲击煤层,设水柱直径为D,水流速度为v, 水的密度为ρ,水柱垂直煤层表面,水柱冲击煤层后水的速度为零. (1)求高压水枪的功率;

201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全套精品学案(含答案)

第一章化学反应及能量变化 第一课时氧化还原反应 【考纲要求】 1.理解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概念及这些概念间的相互关系。 2.掌握用化合价升降和电子得失的方法分析氧化还原反应,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3.学会分析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方法。 4.掌握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5.掌握用电子守恒法进行氧化还原反应的相关计算。 教与学方案笔记与反思 【自学反馈】 一、概念辨析 1.化学反应的分类: 。 2.氧化还原反应:。 (1)氧化剂:、(2)还原剂、 (3)被氧化:、(4)被还原、 (5)氧化产物:、(6)还原产物。 3. 氧化剂:得(电子)→降(价降低)→还(还原反应, 被还原)→还(还原产物) 还原剂:失(电子)→升(价)→氧(,被)→氧() 二、自我训练: 1.K2Cr2O7 + HCl = KCl + CrCl3 + Cl2 + H2O (1)元素被氧化,是氧化剂。 (2)是氧化产物,发生氧化反应。 (3)参加反应的盐酸中,起还原剂作用的盐酸与起酸作用的盐酸的质量比为(4)用短线桥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 2.配平下列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标出电子转移方向和数目,指出氧化剂、还原剂,氧化产物、还原产物 (1)Fe3C + HNO3= Fe(NO3)3+ CO2+ NO2+ H2O (2)P4+ CuSO4+ H2O= Cu3P+ H3PO4+ H2SO4 以上两个反应中,1mol氧化剂分别氧化了mol的还原剂。 3.判断氧化剂的氧化性强弱,还原剂的还原性强弱的常见方法: (1)同种元素不同价态物质之间的比较:

2017.4北京市房山区2017届高三一模考试物理试题

房山区2017年高三第一次模拟(物理部分) 2017.03 1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热运动 B.一定质量的气体从外界吸热,其内能一定增加 C.物体的温度越高,分子热运动越剧烈,分子平均动能越大 D.分子间引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增大,斥力随分子间距离的增大而减小14.下列属于光的干涉现象的是

A.沙漠蜃景B.雨后彩虹C.多彩肥皂泡D.立体电影 15.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离原子核较远的轨道跃迁到离原子核较近的轨道上,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的能量减少 B.核外电子受力变小 C.氢原子要吸收一定频率的光子 D.核外电子做圆周运动周期变大 16.一简谐横波沿x轴正方向传播,t=0时刻的波形如图1所示,a、b是波上的两个质点.图2是波上某一质点的振动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机械波的传播速度为2m/s B.t=0时刻质点a的加速度比b的加速度小 C.t=0时刻质点a的速度比质点b的速度大 D.图2可以表示质点b的位移随时间变化 17.2017年,中国航天最大的看点应属嫦娥五号.根据计划,我国将在今年11月底前后发射嫦娥五号探测器,实现月球软着陆及采样返回.这意味着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的最后一步即将完成.为了了解相关信息,小明同学通过网络搜索获取了地月系统的相关数据资料如下表: 地球半径R =6400km 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9.80m/s2 月球表面重力加速度g'=1.56m/s2 月球绕地球转动的线速度v=1km/s

月球绕地球转动周期T=27.3d A.月球半径B.月球质量 C.月球的第一宇宙速度D.地-月之间的距离18.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篮球,从抛出到落回到抛出点所经历的时间是t,篮球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所受空气阻力大小恒为f,则在时间t内 A.篮球所受重力的冲量为零 B.空气阻力对物体的冲量上升过程比下降过程大 C.篮球动量变化量的大小大于抛出时的动量大小 D.篮球机械能的减少量为f H 19.如图所示为一个多用电表的简化电路图,其中表头G的电阻 R g=30?,满偏电流I g=1mA,R1=0.05?,R2=10k ?是滑动变阻器, R3=2970?是定值电阻,电源电动势E=3V,内阻忽略不计,下列说 法正确的是 A.当选择开关接1时,测量的是电压 B.当选择开关接2时,测量的是电阻 C.当选择开关接3时,测量的是电流 D.测量时,电流是由A表笔流出,B表笔流入 20.最近街头出现了大批的共享单车,它摒弃了固定的车桩,允许用户将单车停放在路边政府划定的停放区域,不允许骑到单位或小区里面.共享单车传动装置分为两种,一种是链条传动,一种是齿轮传动.每次使用之前,我们都用手机上的APP定位附近的自行车,然后扫二维码,中心控制单元通过无线移动通信模块与后台管理系统进行连接,把从GPS定位模块获取的位置信息发送给后台管理系统,根据开锁指令控制机电锁车装置开锁.单车的内部配置有自发电以及蓄电装置.这是一种装在自行车轮轴承中的发电机,在稳定骑行过程中,可以发出6V/3W的电能.发电装置根据充电管理模块的电量数据,动态调整轴承中发电机与车轮的接触松紧,能达到蓄电池电量稳定.对于共享单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单车上的蓄电装置在充电过程中,是将动能转化成电能,电能再转化为化学能 B.GPS定位模块接收的GPS卫星信号在传播时需要介质 C.单车在骑行时,前后车轮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均与自行车运动方向相反 D.采用链条传动的单车,链条上各点的线速度是相同的

2017版高考物理一轮复习:分层限时跟踪练19含解析

分层限时跟踪练(十九).. (限时4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 1.如图6-2-15所示,直线上有O、a、b、c四点,ab间的距离与bc间的距离相等.在O点处有固定点电荷.已知b点电势高于c点电势.若一带负电荷的粒子仅在电场力作用下先从c点运动到b点,再从b点运动到a点,则().. 图6-2-15 A.两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相等 B.前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大于后一过程中电场力做的功 C.前一过程中,粒子电势能不断减小 D.后一过程中,粒子动能不断减小.. 【解析】由题意知O点点电荷带正电,其周围部分电场线分布如图所示,负电荷由c到b再到a的过程中,电场强度不断变大,又bc=ab,故W ab>W bc,故A、B项均错误;负电荷由c→b→a过程中,电场力做正功,电势能不断减小,动能不断增加,故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C 2.如图6-2-16所示,A、B、C、D、E、F为匀强电场中一个边长为10 cm的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A、B、C三点电势分别为1 V、2 V、3 V,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6-2-16

A.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10 V/m B.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203 3V/m C.电荷量为1.6×10-19 C的正点电荷从E点移到F点,电荷克服电场力做功为1.6×10-19 J D.电荷量为1.6×10-19C的负点电荷从F点移到D点,电荷的电势能减小4.8×10-19 J 【解析】A、C连线中点的电势为2 V,因此BE连线为等势线,由几何知识知, A、C连线的长度为d AC=0.1 m×sin 60°×2= 3 10m,匀强电场的场强大小为E= U CA d AC =(3 V-1 V) 3 10m = 203 3V/m,故B对、A错;正点电荷从E点移到F点,电场力 做正功,故C错;电荷量为1.6×10-19C的负点电荷从F点移到D点,电场力做正功qU FD=qU AC=-1.6×10-19C×(1 V-3 V)=3.2×10-19J,故电荷的电势能减少3.2×10-19 J,故D错. 【答案】 B 3.如图6-2-17所示,xOy平面内有一匀强电场,场强为E,方向未知,电场线跟x轴的负方向夹角为θ,电子在坐标平面xOy内,从原点O以大小为v0、方向沿x 轴正方向的初速度射入电场,最后打在y轴上的M点.电子的质量为m,电荷量为e,重力不计.则() 图6-2-17 A.O点电势高于M点电势 B.运动过程中,电子在M点电势能最大 C.运动过程中,电子的电势能先减少后增加 D.电场力对电子先做负功,后做正功 【解析】由电子的运动轨迹知,电子受到的电场力方向斜向左上,故电场方向斜向右下,M点电势高于O点电势,A错误;电子在M点电势能最小,B错误;

(word完整版)2017年高考全国卷文科数学第一轮复习讲义一数列

(2017 高考文科数学)2016-4-30 讲义一数列 一、高考趋势 1、考纲要求 (1).了解数列的概念和几种简单的表示方法( 列表、图像、通项公式 ) .(2).了解数列是自变量为正整数的一类函数. (3).理解等差数列的概念. (4).掌握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 (5).了解等差数列与一次函数的关系. (6).理解等比数列的概念. (7).掌握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与前n 项和公式. (8).能在具体的问题情境中识别数列的等比关系,并能用有关知识解决相应的问题.(9).了解等比数列与指数函数的关系. 2、命题规律 数列一般在全国文科卷中平均考查分值为12 分。考察形式一般有两种,第一种是选择 题+填空题的形式,第二种是解答题的形式。并且全国文科卷解答题第一 题是数列和三角函数二选一。因此数列题在高考中属于“要尽量全部做对且 拿到满分”的“高期待值”题。

1

二、基础知识 +典型例题 1、等差数列的概念与运算 (1).等差数列的定义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开始每一项与前一项的差都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通常用字母 d 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如果等差数列 { a n 的首项 为 a 1 ,公差为 d,则它的通项公 式是( n N ) } a n a1 (n 1)d . (3).等差中项 a b 如果 A ,那么 A 叫做 a 与 b 的等差中项. 2 (4).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等差数列 { a n 的 前 项和公 式: n(n 1) n(a 1 a n ) N )n S n na1 d ( n } 2 2 (5).等差数列的判定通常有两种方法: ①第一种是利用定义,an- an- 1= d(常数 ) (n≥2), ②第二种是利用等差中项,即2an= an+ 1+an- 1 (n≥ 2). [ 来源学科网] 背诵知识点一: ( 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 n a1(n 1)d( n N ) (2)等差中项: a,b,c构成等差数列,则 a c 2b ( 3)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 S n na1n(n 1) d n(a1a n )(n N ) 2 2

2017年全国高考物理试卷及答案

2017·全国卷Ⅱ(物理)
14.O2[2017·全国卷Ⅱ] 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 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 圆环对它的作用力( )
图1 A.一直不做功 B.一直做正功 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 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 14.A [解析] 光滑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只有弹力,而弹力总跟接触面垂直,且小环
的速度总是沿大圆环切线方向,故弹力一直不做功,A 正确,B 错误;当小环处于最高点和
最低点时,大圆环对小环的作用力均竖直向上,C、D 错误.
15.D4[2017·全国卷Ⅱ] 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 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23982U→23940 Th+42He.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 粒子的动能 B.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 粒子的动量大小 C.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 粒子所经历的时间 D.衰变后α 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 15.B [解析] 衰变过程动量守恒,生成的钍核的动量与α粒子的动量等大反向,根据 p2 Ek=2m,可知衰变后钍核的动能小于α粒子的动能,所以 B 正确,A 错误;半衰期是一半数 量的铀核衰变需要的时间,C 错误;衰变过程放出能量,质量发生亏损,D 错误. 16.B7[2017·全国卷Ⅱ] 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 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 动.若保持 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 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 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
图1

2017高考一轮备考如何又快又准做数学选择题_答题技巧

2017高考一轮备考如何又快又准做数学选择题_答题技巧 高考数学选择题从难度上讲是比其他类型题目降低了,但知识覆盖面广,要求解题熟练、准确、灵活、快速。选择题的解题思想,渊源于选择题与常规题的联系和区别。下面是如何又快又准做数学选择题,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它在一定程度上还保留着常规题的某些痕迹。而另一方面,高考数学选择题在结构上具有自己的特点,即至少有一个答案(若一元选择题则只有一个答案)是正确的或合适的。因此可充分利用题目提供的信息,排除迷惑支的干扰,正确、合理、迅速地从选择支中选出正确支。高考数学选择题中的错误支具有两重性,既有干扰的一面,也有可利用的一面,只有通过认真的观察、分析和思考才能揭露其潜在的暗示作用,从而从反面提供信息,迅速作出判断。由于我多年从事高考试题的研究,尤其对选择题我有自己的一套考试技术,我知道无论是什么科目的选择题,都有它固有的漏洞和具体的解决办法,我把它总结为:6大漏洞、8大法则。“6大漏洞”是指:有且只有一个正确答案;不问过程只问结果;题目有暗示;答案有暗示;错误答案有严格标准;正确答案有严格标准;“8大原则”是指:选项唯一原则;范围最大原则;定量转定性原则;选项对比原则;题目暗示原则;选择项暗示原则;客观接受原则;语言的精确度原则。经过我的培训,很多的学生的选择题甚至1分都不丢。 下面是一些实例: 1.特值检验法:对于具有一般性的数学问题,我们在解题过程中,可以将问题特殊化,利用问题在某一特殊情况下不真,则它在一般情况下不真这一原理,达到去伪存真的目的。 例:△ABC的三个顶点在椭圆4x2+5y2=6上,其中A、B两点关于原点O对称,设直线AC的斜率k1,直线BC的斜率k2,则k1k2的值为 A. -5/4 B.-4/5 C.4/5 D. 2√5/5 解析:因为要求k1k2的值,由题干暗示可知道k1k2的值为定值。题中没有给定A、B、C 三点的具体位置,因为是选择题,我们没有必要去求解,通过简单的画图,就可取最容易计算的值,不妨令A、B分别为椭圆的长轴上的两个顶点,C为椭圆的短轴上的一个顶点,这样直接确认交点,可将问题简单化,由此可得,故选B。 2.极端性原则:将所要研究的问题向极端状态进行分析,使因果关系变得更加明显,从而达到迅速解决问题的目的。极端性多数应用在求极值、取值范围、解析几何上面,很多计算步骤繁琐、计算量大的题,一但采用极端性去分析,那么就能瞬间解决问题。 3.剔除法:利用已知条件和选择支所提供的信息,从四个选项中剔除掉三个错误的答案,从而达到正确选择的目的。这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尤其是答案为定值,或者有数值范围时,取特殊点代入验证即可排除。 4.数形结合法:由题目条件,作出符合题意的图形或图象,借助图形或图象的直观性,经过简单的推理或计算,从而得出答案的方法。数形结合的好处就是直观,甚至可以用量角尺直接量出结果来。 5.递推归纳法:通过题目条件进行推理,寻找规律,从而归纳出正确答案的方法。 6.顺推破解法:利用数学定理、公式、法则、定义和题意,通过直接演算推理得出结果的方法。 例:银行计划将某资金给项目M和N投资一年,其中40%的资金给项目M,60%的资金给项目N,项目M能获得10%的年利润,项目N能获得35%的年利润,年终银行必须回笼资金,同时按一定的回扣率支付给储户. 为了使银行年利润不小于给M、N总投资的10%而不大于总投资的15%,则给储户回扣率最小值为( )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物理试题答案解析

2017年全国一卷高考物理试题解析 14.将质量为1.00 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 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 短时间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 D .6.3×102kg m/s ? 【答案】A 考点:动量、动量守恒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 越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答案】C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速度大的球先过球网,即同样的时间速度大的球水平位移大,或者同样的水平距离

速度大的球用时少,故C 正确,ABD 错误。 考点:平抛运动 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 面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 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 项正确的是 A .a b c m m m >> B .b a c m m m >> C .a c b m m m >> D .c b a m m m >> 【答案】B 试题分析:由题意知,m a g =qE ,m b g =qE +Bqv ,m c g +Bqv =qE ,所以b a c m m m >>,故B 正确,ACD 错误。 考点:带电粒子在复合场中的运动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氘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氘核聚变反应方程是

14.3 洛伦兹力(练习题)-2017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解析版)

高考物理一轮复习(选修3-1) 专题十四磁场 第3课时洛伦兹力——练 1、【2014?北京市顺义区高三第一次统练】如右图所示空间有垂直纸面向外的匀强磁场,一质量为m=1 kg的带正电的绝缘小滑块,沿斜面先向上运动,当滑到最高点后又沿斜面下滑。关于滑块在斜面上的整个 运动中所受的洛伦兹力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一直垂直斜面向上.一直垂直斜面向下 C.先垂直斜面向上后垂直斜面向下.先垂直斜面向下后垂直斜面向上 2、【北京市丰台区2015—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高三物理练习】如图所示圆形区域内,有垂直于纸面方向的匀强磁场. 一束质量和电荷量都相同的带电粒子,以不同的速率,沿着相同的方向,对准圆心O 射入匀强磁场,又都从该磁场中射出. 这些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时间有的较长,有的较短. 若带电粒子在磁场中只受磁场力的作用,则在磁场中运动时间越长的带电粒子() A.速率一定越小B.轨道半径一定越大 C.周期一定越大D.在穿过磁场过程中速度方向变化的角度越小 【答案】A 【解析】

考点:带电粒子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 3、【北京市东城区2016届第一学期高三期末教学统一检测物理试题】科学研究中经常利用磁场来改变带电粒子的运动状态。现有两个速率相同的质子分别在磁感应强度大小为B 1、B 2的匀强磁场中做匀速圆周运动。已知212B B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两质子所受洛仑兹力大小之比2:1:21=f f B .两质子加速度的大小之比1:2:21=a a C .两质子运动的轨道半径之比1:1:21=r r D .两质子运动的角速度之比1:1:21=ωω 【答案】B 【解析】 考点:质子在磁场中的运动。 4、(2016大兴1模)洛伦兹力演示仪是由励磁线圈(也叫亥姆霍兹线圈)、洛伦兹力管和电源控制部分组成的。 励磁线圈是一对彼此平行的共轴串联的圆形线圈,它能够在两线圈之间产生匀强磁场。洛伦兹力管的圆球形玻璃泡内有电子枪,能够连续发射出电子,电子在玻璃泡内运动时,可以显示出电子运动的径迹。其结构如图所示。给励磁线圈通电,电子枪垂直磁场方向向左发射电子,恰好形成如“结构示意图”所示的圆形径迹,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201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发言稿

2017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发言稿

齐市第五十一中学高三化学一轮复习策略陈长玉 各位老师大家好!我是来自于齐市第五十一中学的高三教师,现在就我们学校在高三进行一轮复习的情况做一下汇报。 一.复习的宗旨及具体的计划 高三一轮复习是历时最长,内容最全面最系统的一次复习,其复习效果直接影响高考的成绩,因此,相应的复习策略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学校是一所普通高中,学生的入学基础比较差,能力也比较差,所以我们的一轮复习宗旨是以基础为主,注重让学生打好基础。我们是从今年的5月份期中考试之后开始进入一轮复习的,按照优化设计上的顺序挨章进行复习,预计期末考试可以复习到选修四结束,假期复习有机化学必修部分,开学三月份利用一个月的时间复习实验部分和选修三的内容。 二.复习策略 1.重视教材,落实细节 结合《教学大纲》和《考试说明》的内容,合理分散教材的难点,强化知识的重点,对知识点的处理应源于教材,高于教材。无论如何进行拓展,都要以教材为蓝本。由于我们的复习是基本按照教材的顺序,所以我们要求学生把教材带来,学生可以把习题与教材对号入座,相互影射,做到融会贯通。另外不要忽视书后习题的作用,其实学生觉得比较陌生的信息点往往是来自于教材的书后习题。比如说盐类水解的书后习题,化学与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的书后习题含金量都比较

高。其实我们在高一高二的教学中对书后习题已经进行了辅导,这一遍的复习我们主要是对一些重点的物质进行强化。回归课本,将课本上的知识点全部熟读吃透,力求扎实掌握。复习的过程中不回避常规问题,因为高考也不回避,而且还会作为重点考察内容。在复习中能够认真理解和透彻领悟知识点的内涵以及知识点之间的关联,建立完整的思维体系,才能以不变应万变,举一反三。 2.整合教材,归类复习 其实我们现在用的这套教材,有很多知识点是重复出现的,它最初的设计理念应该是让学生经过一种循序渐进方式去加强对一些难点内容的理解。比如说水解: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在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时,书上有一组图比较同浓度的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水溶液中滴入酚酞溶液,两种溶液颜色的对比;还是在这节资料卡片中提到的明矾净水,实践活动中提到的铝盐和铁盐的净水作用都是给学生一个水解的实例,最后在选修四的第三章第三节进行集中讲解水解的知识点。在复习的时候,我们在复习到化合物这节的时候,就把水解的概念给学生复习了,进行了教材的一个部分的重新整合。另外就是这几本教材中多次提到的一些物质,这些物质高考题中频频出现,而且又没有进行集中讲解。比如说过氧化氢,我查了一下过氧化氢除了在初中教材提到以外,高中教材在必修一,必修二,选修四的书后习题,演示实验,科学探究,科学视野的练习中一共出现了九处,分别体现了过氧化氢的强氧化性,弱还原性,不稳定性以及弱酸性。针对这样的物质我在复习到氧化还原部分时,做了

2017年高考全国1卷理综物理试题(含答案)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7题只有一项符 合题目要求,第18~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14.将质量为1.00kg 的模型火箭点火升空,50g 燃烧的燃气以大小为600 m/s 的速度从火箭喷口在很短时间 内喷出。在燃气喷出后的瞬间,火箭的动量大小为(喷出过程中重力和空气阻力可忽略) A .30kg m/s ? B .5.7×102kg m/s ? C .6.0×102kg m/s ? D .6.3×102kg m/s ? 15.发球机从同一高度向正前方依次水平射出两个速度不同的乒乓球(忽略空气的影响)。速度较大的球越 过球网,速度较小的球没有越过球网,其原因是 A .速度较小的球下降相同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多 B .速度较小的球在下降相同距离时在竖直方向上的速度较大 C .速度较大的球通过同一水平距离所用的时间较少 D .速度较大的球在相同时间间隔内下降的距离较大 16.如图,空间某区域存在匀强电场和匀强磁场,电场方向竖直向上(与纸面平行),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 向里,三个带正电的微粒a ,b ,c 电荷量相等,质量分别为m a ,m b ,m c ,已知在该区域内,a 在纸面内做匀速圆周运动,b 在纸面内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 在纸面内向左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A .a b c m m m >> B .b a c m m m >> C .a c b m m m >> D .c b a m m m >> 17.大科学工程“人造太阳”主要是将氚核聚变反应释放的能量用来发电,氚核聚变反应方程是 2 2311 120H H He n ++→,已知21H 的质量为2.0136u ,32He 的质量为3.0150u ,10n 的质量为1.0087u ,1u =931MeV/c 2。氚核聚变反应中释放的核能约为 A .3.7MeV B .3.3MeV C .2.7MeV D .0.93MeV

2017年高考数学详细解析

绝密★启用前 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 新课标II 卷 理科数学 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3i 1i +=+ A .12i + B .12i - C .2i + D .2i - 【答案】D 2.设集合{}1,2,4A =,{} 2 40B x x x m =-+=.若{}1A B =I ,则B = A .{}1,3- B .{}1,0 C .{}1,3 D .{}1,5 【答案】C 【解析】 试题分析:由{}1A B =I 得1B ∈,即1x =是方程2 40x x m -+=的根,所以 140,3m m -+==,{}1,3B =,故选C . 【考点】 交集运算、元素与集合的关系 【名师点睛】集合中元素的三个特性中的互异性对解题影响较大,特别是含有字母的集合,在求出字母的值后,要注意检验集合中的元素是否满足互异性.两个防范:①不要忽视元素的互异性;②保证运算的准确性. 3.我国古代数学名著《算法统宗》中有如下问题:“远望巍巍塔七层,红光点点倍加增,共灯三百八十一,请问尖头几盏灯?”意思是:一座7层塔共挂了381盏灯,且相邻两层中的下一层灯数是上一层灯数的2倍,则塔的顶层共有灯 A .1盏 B .3盏 C .5盏 D .9盏 【答案】B 4.如图,网格纸上小正方形的边长为1,粗实线画出的是某几何体的三视图,该几何体由一平面将一圆柱截去一部分后所得,则该几何体的体积为 A .90π B .63π

C .42π D .36π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该几何体是一个组合体,下半部分是一个底面半径为3,高为4的圆柱, 其体积2 13436V =π??=π,上半部分是一个底面半径为3,高为6的圆柱的一半,其体积 221 (36)272 V =?π??=π,故该组合体的体积12362763V V V =+=π+π=π.故选B . 【考点】 三视图、组合体的体积 【名师点睛】在由三视图还原为空间几何体的实际形状时,要从三个视图综合考虑,根据三视图的规则,空间几何体的可见轮廓线在三视图中为实线,不可见轮廓线在三视图中为虚线.在还原空间几何体实际形状时,一般是以正视图和俯视图为主,结合侧视图进行综合考虑.求解以三视图为载体的空间几何体的体积的关键是由三视图确定直观图的形状以及直观图中线面的位置关系和数量关系,利用相应体积公式求解. 5.设x ,y 满足约束条件2330 233030x y x y y +-≤?? -+≥??+≥? ,则2z x y =+的最小值是 A .15- B .9- C . D . 【答案】A 6.安排3名志愿者完成4项工作,每人至少完成1项,每项工作由1人完成,则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 A .12种 B .18种 C .24种 D .36种 【答案】D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意可得,一人完成两项工作,其余两人每人完成一项工作,据此可得,只要把工作分成三份:有2 4C 种方法,然后进行全排列,由乘法原理,不同的安排方式共有 23 43C A 36?=种. 故选D . 【考点】 排列与组合、分步乘法计数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