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双向细目表

2012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双向细目表
2012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双向细目表

2016年全国新课标卷III (生物)双向细目表

2014年高考全国卷II生物科双向细目表

由6道选择题(第1题~第6题,每题6分,共36分)、6道非选择题(必考题:第29题11分,第30题10分,第31题10分,第32题8分,必考共39分;选考题:第39题、第40题,选考15分;非选择题共54分)组成,总分90分。其中,各题考查的知识点与能力要求如下表:

2013年全国新课标Ⅰ卷(生物)双向细目表

2013年课标II卷生物试题双向细目分析表

2012年全国新课标卷(生物)双向细目表

高中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介绍及填写要求(讲稿)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介绍及填写要求 一、试卷的编制程序 试卷的编制程序主要分为:确定考试目标、制定命题细目表、编选试题、组配成卷、试卷难度猜测、试答全部试题、制定标准答案和评分细则七个步骤。 考试目标包括考试内容、考查目的和各种量化指标(例如,试卷难度比例、考试时间、分值分配等)。 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要依据《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和教科书中涉及的各项知识所要求把握的程度来确定试题的分布范围、难易程度、重点、难点,要全面反映考试内容,保证试卷对考试内容的覆盖率,对试题的数量以及难度比例的确定要适当,既要考虑大部分学生考试成绩达标,又要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成绩能拉开距离。 编选试题要依据命题原则,紧扣命题内容,围绕命题双向细目表,严格选择材料,进行编选试题。同时要在编制试题过程中同步写出每一道试题的答案,以便发现问题并及时纠正。 编选试题还应留意以下三个方面内容:①、题目内容、考试水平、试题难度应符合细目表;②、题目叙述简练、清楚、内容正确无误,符合科学性;③、编选试题的数量要比最后确定的试题数量多一些,以备筛选。 组配试卷试题拟好或选取好后要按填空题、选择题、解答题的顺序排列,每大题又按先易后难的顺序编排,形成梯度,组配成卷,并编拟好指导语。 猜测难度组卷完成后,根据前面猜测的试题的难度,估算学生各题的得分,从而估得全卷得分,由此估算全卷难度。再结合考试目的,适当调整若干试题的难度、试题类型、试卷结构,使全卷试题的难度系数达到与考试目的的难度系数相符。 试答试题命题结束后,命题教师必须对试题进行试答,并记录答题时间。一般情况下,用于实际考试的时间,为命题教师试答时间的三倍。根据试答试题的情况和答题的实际时间,对试题内容做最后一次调整。 制定标准答案及评分细则参考答案应具体明确,正确无误,各层次的分值要标明。试题赋分根据试题难度和答题时间进行分配,试题难度较大,需花较长时间解答的,分值应大些。 二、如何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 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编者按:在备受广大老师关注的课程改革教学中,考试作为教学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发挥积极的教学评价与教学导向作用。而且让我们从学生的考试中获得有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等许多相关信息,因此作为教师就要进行命题研究,做好试卷的命制与质量分析,才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才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才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命制一份合格的试卷呢?制定双向细目表能够减少我们命题的盲目性,就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做如下说明。希望对老师们今后命题能够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浅谈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二)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它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三)、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 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和侧重面)。 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依据,建立了考核的标准,体现了考试的目的。它的突出特点在于: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覆盖面;使考试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二、如何制定双向细目表 在认真阅读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试目的和学科《课 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出命题及制卷的具体计划.这个计划应包括测 试内容(知识、能力)、题量、题型、时限、不同知识点所考查的学习水平以及所占的比例等 各个方面的具体内容,并用命题双向细目表的形式反映出来. 命题双向细目表要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规定的考试内容、考试范围和教科书中涉及的 各项知识所要求掌握的程度来确定试题的分布范围、难易程度、重点、难点,要全面反映考试 内容,保证试卷对考试内容的覆盖率,对试题的数量以及难度比例的确定要适当,既要考虑大 部分学生考试成绩达标,又要考虑不同水平学生的成绩能拉开距离. 附:命题双向细目表具有三个要素:考查目标、考查内容以及考查目标与考查内容的比例。

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 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 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这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Ioom)目标分类划分的,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每前一目标都是后面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1)知识(识记):是对知识的回忆。其中包括对具体事物、普遍原理、方法、过程、模式、结构等方面的回忆。 (2)领会(理解):是最低层次的理解。它与完全理解并不是同意词,与完全掌握信息也不是一回事。领会是指对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理解。 (3)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概念的使用。这些抽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概括化的方法,也可能是专门性的原理、观念和理论。

(4)分析:是将交流的内容分解成几个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分清一个事物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系。 (5)综合:是将所分解的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是对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和进行排列组合以构成一个比较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程。 (6)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也就是说,对材料和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定性的判断。 双向细目表的突出特点在于: 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覆盖面;使考试有较好的内容效度。命题双向细目表不宜随意更改,只能随考试大纲的修订而修改。 制定了试题(卷)的质量标准。本人认为应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命题的目的性命题前教师要确定好考试(考查)的目的、意图。 2、根据考核、考查的目的要求确定试题的难易度、梯度。一般 的难易梯度为1:4:5。 3、认真分析教材,理清知识脉络,确定命题的重点和难点 4、拟定试题的框架,题型的设置及每个试题的题量。 5、确定每个试题的知识点分布情况。 6、根据命题的预设结合课本知识选配试题。

命题双向细目表

命题时您知道如何使用命题双向细目表吗? 正规考试命题,必须先制作双向细目表。我参加过中考命题培训及实践,对制作双向细目表深有体会,通过一张试卷要体现内容太多太多,毕业、选拔、教学导向,要完成相关的技术指标:难度、效度、信度、区分度,只有通过双向细目表来规划、约束才能避免命题者的主观倾向,保证试题的质量。 看起来,双(多)向细目表离一线教师很远,它是命题组需要考虑的事,再具体一些是命题责任人需要考虑的事。教师平时出卷时,几乎也没有人会去做一个细目表后再命题。但深入的思考一下,命题细目标离我们又很近。说“近”的原因之一是:用细目表的规划下命出的试卷来考察我们的学生,检测我们的劳动成果,如果我们能了解命题细目表的制作过程,那我们的教学就会更有的放矢。其二,虽说我们出卷不做细目表,但是老师在出题的时候总有计划的,想考些什么?怎么考?考出什么水平?出卷人脑子中总有个形,所以出来的卷子才不会出格,只是没有正规出题那么细,那么严格。 研究中考细目表,是聪明的教师必做的一件事。一位首次参加中考命题的教师说:“以后我可知道怎么教学啦”。考题就是教学导向,可是能参加中考命题的人太少,那么研究出题细目表,领会命题人意图就尤为重要了。 什么是双(多)向细目表?简单来说,双向细目表是测验的计划书、蓝图和命题的依据。它是以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为两个轴,分别说明各项测评目标。建立双向细目表可以帮助命题者理清能力层次和学习内容的关系,以确保测验能反映考察的内容,并能够真正评量到预期之学习结果。 在新课程命题,会根据要求制作多项细目表。命题者应该明确检测的目的,弄清以下几个问题: 期望教师的教学效果是什么? 如何监测这些教学效果?怎样反映教师的教学效果?期望学生学习成果是知识?理解?应用?思维能力?操作技能?还是态度? 中考命题要执

考试命题原则及双向细目表

试卷作业命题原则及双向细目表 一、衡量试题(卷)质量的标准。 衡量考试的质量通常有四个重要的指标:即考试的效度、信度、试题的难度和区分度。 1、效度。考试的效度是指通过考试能够确实测量到的所欲测量内容的程度。 2、信度。考试的信度是指考试结果的可靠性程度,即学生答题情况能反映学生知识、能力水平的程度。 3、难度。试题的难度即试题的难易程度,可用通过率或得分率来表示。一般来说,试题的难度以适中为宜,试题太难或太易都不会有好的区分度,其信度也会降低。 4、区分度。试题的区分度是指试题对不同被测试者鉴别其能力的程度。 二、教师组编试卷的前提是研究。 教师组编试卷有对知识点分布、能力要求和学生基础的针对性,与套题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因此,教师在新课教学和高三复习过程中适时地进行试题组编是非常必要的。 教师在组编试题前要做好以下几方面的认真研究: 1、研究课标或考纲。 任何测试都是针对具体的学科内容的。教学中要求学生掌握哪些知识内容,不同知识内容在该科教学中的相对重要性有多大,不同知识内容所应实现的知能目标是什么,这些都是测试设计中要解决的问题。因此要课标或大纲。 2、研究教材。 教材是重要的教学资源,凝聚了众多的教学经验和理论思考。新课程强调对课本的使用要从封闭走向开放,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要变“教教材”为“用教材教”。通过研究教材清楚教学内容在学科中的相对重要性,从而合理分配题量、分值比重。 3、研究学生。 研究学生才能了解学生,进而清楚学生掌握知识、运用知识的能力,为命题时考察点的选择和试卷难度控制提供指导。 对于高三年级的模拟试卷,命题时还要研究社会热点、历年高考试题,预测命题方向。 三、试卷组编程序。 1、命题教师在研究考纲、教材和学生的基础上,制作试题双向细目表。 2、以试题双向细目表为命题框架,进行试题的筛选、组编。 3、命题人进行试卷试答,并对试题作适当调整或修改。 4、完成卷头设计,包括科目、测试名称、答题时间、满分、命题人和审题人。 5、制作试题标准答案及评分标准。

浅谈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浅谈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般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这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目标分类划分的,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每前一目标都是后面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1)知识(识记):是对知识的回忆。其中包括对具体事物、普遍原理、方法、过程、模式、结构等方面的回忆。 (2)领会(理解):是最低层次的理解。它与完全理解并不是同意词,与完全掌握信息也不是一回事。领会是指对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理解。 (3)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概念的使用。这些抽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概括化的方法,也可能是专门性的原理、观念和理论。 (4)分析:是将交流的内容分解成几个要素或组成部分,以便分清一个事物中各要素或各部分的层次关系。 (5)综合:是将所分解的各个要素或组成部分组合成一个整体。是对各个要素或各个组成部分进行加工的过程和进行排列组合以构成一个 比较清楚的模式或结构的过程。 (6)评价:是为了特定的目的对材料和方法的价值所作出的判断。也就是说,对材料和方法符合标准的程度所作出的定量或定性的判断。 布鲁姆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这六个层次是从学习过程的理解能力来 划分的,它适应于任何一门学科,而且有很高的实用价值。 双向细目表的突出特点在于:

期末试卷答案双向细目表

七年级生物(下)期末测试题 (时间50分钟内容前三章满分100分 2011-5-6) 七年班姓名得分: 一、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题号对应的表格内。共60分) 1.有关人类的起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类是由上帝创造的 B.人是女娲用泥捏出来的 C.人是自然产生的 D.人是由森林古猿经过长期进化而来的 2.下列不属于类人猿的是: A. 黑猩猩 B. 大猩猩 C. 长臂猿 D. 森林古猿 3.类人猿与人类的根本区别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身高、体重不同 B.制造工具的能力不同 C.脑发育的程度不同 D.运动方式不同 4.人类产生生殖细胞的器官是: A.子宫和阴囊 B.卵巢和精囊腺 C.卵巢和睾丸 D.输卵管和输精管 5.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场所是: A.子宫 B.输卵管 C.阴道 D.卵巢6.新的生命是从何时开始的 A.卵细胞和精子 B.胚胎形成 C. 婴儿出生时 D.受精卵形成 7.人体胚胎发育所需要的营养主要来自: A. 胎盘 B.脐带 C. 卵巢 D. 胚胎本身 8.胚胎的发育场所是: A. 脐带 B.羊水 C.胎盘 D.子宫9.胎儿获得营养物质的途径,正确的是: A.脐带→胎盘→母体→胎儿 B.母体→胎盘→脐带→胎儿 C.胎盘→脐带→母体→胎儿 D.母体→脐带→胎盘→胎儿 10.人一生中身体发育和智力发展的黄金时期是: A. 童年期 B. 青春期 C. 成年期 D. 老年期 11.下列不是青春期所具有的生理特点是: A.身体开始发胖 B.身高突然增加 C.生殖器官开始发育 D.女孩出现了月经,男孩出现了遗精12.下列各项中,与控制人口过快增长没有直接关系的是: A. 少生 B. 优生 C. 晚婚 D. 晚育 13.人体内主要的供能物质是: A. 水和无机盐 B. 蛋白质 C. 脂肪 D. 糖类 14.既不参与构成人体细胞,又不为人体提供能量的营养物质是: A.水 B.维生素 C.糖类 D. 蛋白质 15.正处在生长发育时期的青少年,应多吃下列哪一组食物: A. 谷类 B. 甜食 C. 含脂肪成分多的 D. 含蛋白质和钙、磷多的 16.被现代科学家称为人类的“第七类营养素”的是: A. 无机盐 B. 膳食纤维 C. 胡萝卜素 D. 维生素C 17.下列结构中,不与食物直接接触的是: A. 口腔 B. 唾液腺 C. 十二指肠 D. 胃 18.淀粉、蛋白质、脂肪被消化后的营养物质分别是: A. 葡萄糖、氨基酸、甘油和脂肪酸 B. 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葡萄糖 C. 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氨基酸 D. 氨基酸、葡萄糖、甘油和脂肪酸 19.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的主要场所是: A. 口腔 B. 胃 C. 小肠 D. 大肠 20.下列消化液中,不含消化酶的是: A. 唾液 B. 胃液 C. 肠液 D. 胆汁 21.下列食物成分中,不经消化即可被人体吸收的是: A.淀粉 B.脂肪 C.蛋白质 D.葡萄糖 22.下列叙述中,哪一项与小肠的吸收功能无关 A. 小肠内表面有环形皱襞 B. 小肠内有多种消化酶 C. 小肠长约5~6米 D. 小肠内表面有小肠绒毛 23.食物和气体的共同通道是: A. 咽 B. 口腔 C. 喉 D. 食道 24.气体进入人体的通道顺序是: A. 鼻、咽、喉、支气管、气管 B. 鼻、喉、咽、气管、支气管 C.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 D.鼻、咽、口腔、喉、气管、支气管 25.鼻腔不具有的功能是: A. 温暖、湿润进入鼻腔的空气 B. 气体进出的通道 C. 清洁进入鼻腔的空气 D. 气体交换的场所 26.边说边笑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 A.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B.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 C.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D.环状软骨扩大 27.某人平静时的胸围长度是85厘米,尽力吸气时的胸围长度是95厘米,尽力呼气时的胸围长度是83厘米,这个人的胸围差是: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请老师们作业时参阅) 作者:梁文利 评论数/浏览数:64 / 1849 发表日期:2011-08-13 19:06:50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它使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二)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所谓“双向细目表”,实际上就是教材内容和学习结果两个维度,其中一维反映教学的内容,另一维反映学生的学习水平。目前在“学习水平”这一维,普遍采用布卢姆等人关于认知领域教育目标的分类,即把学习结果或认知水平分为“知识、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种

水平。教材内容这一维则根据具体学科内容加以确定。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案例1:高考文综Ⅱ卷政治试题双向细目表 表格1:试题内容与考查范围、考点双向细目表 试题题号 试题内 容(涉及热 点) 考点考查范围 2 4 计算商品价值 量,社会必要 劳动时间,个 别劳动时间, 商品使用价 值总量,交换 价值问题,单 位商品价值 量 经济常识

2 5 稿酬多种分配 方式 经济常识 2 6 税收税收的使 用 经济常识 2 7 外汇储 备迅猛增加 对外贸易经济常识 2 8 画师的 作品 主观能动 性与尊重客 观事实、认知 哲学常识 2 9 启示主体和客 体的关系 哲学常识 3 人类在 太空活动 矛盾哲学常识 3 1 珠宝商 的感叹 人生价值哲学常识 3 2 艾滋病 防治和管理 办法 权利与义 务的关系 政治常识

英语试题双向细目表模板

第 1 页 共 2 页 英语试题双向细目表模板 题型 题号 分值 考查内容 知识点 难易度 预计难度 原题出处 课标要求 听 力 部 分 1-5 5分 听对话选图片 记录信息 五题易 0.8 仁爱教学资源 (命题组成员根据样题要求进行选取素材编制) 根据语调和重音提取信息;听懂正常语速对话和短文,并做出反应;语段记录简单信息。 (课标五级) 6-10 5分 听对话选择正确答语 记录信息 五题易 0.79 11-15 5分 听对话选答案 情景交际 14难 0.75 16-20 5分 听短文,填空。 整理信息 17易;18.20难 0.73 21-25 5分 听短文选答案 整理信息 24.25难 0.70 补 全 对 话 51 5分 情景交际 语言的交际运用 易 0.78 教学资源盘 从口头到书面材料中提取信息解决简单的问题并描述结果 (课标四级) 52 53 54 55 单 项 选 择 1 1分 固定搭配 Hold on 易 0.79 教学资源盘 了解用语言形式的基本结构;常用表意的表达形式;常规的语法、句法的综合运用。 (课标五级) 2 1分 特殊句型 It ’s +形+for sb.to do sth. 中 0.7 3 教学资源盘 3 1分 形容词 large 中 0.73 练习册 4 1分 分数 two fifths 易 0.9 教学资源盘 5 1分 固定搭配 Stop from doing sth. 易 0.71 教学资源盘 6 1分 情景交际 Thank you 易 0.8 师说中考 7 1分 系动词 sound 易 0.76 师说中考 8 1分 一般现在时客观真理 move 易 0.77 仁爱练习册 9 1分 被动语态 be forced to 难 0.66 英语辅导报 10 1分 现在进行时表将来 Leave for 中 0.72 师说中考 11 1分 特殊疑问句 How much 易 0.67 英语辅导报 12 1分 介词 on 易 0.68 教学资源盘 13 1分 复合不定代词 Something 中 0.66 英语辅导报 14 1分 倒装句 So +主+be 难 0.65 英语辅导报 15 1分 主谓一致 There be 句型 中 0.76 据资料改编 16 1分 形容词 bigger 易 0.8 17 1分 介词 for 易 0.76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2018年高考模拟卷 数学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 满分150分 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卷共4页,选择题部分1至3页,非选择题部分3至4页。 考生注意: 1.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分别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纸规定的位置上。 2.答题时,请按照答题纸上“注意事项”的要求,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上规范作答,在本试题卷上的作答一律无效。 参考公式: 如果事件A ,B 互斥,那么 柱体的体积公式 )()()(B P A P B A P +=+ V =Sh 如果事件A ,B 相互独立,那么 其中S 表示柱体的底面积,h 表示柱体的高 )()()(B P A P B A P ?=? 锥体的体积公式 如果事件A 在一次试验中发生的概率是 p ,那么n V = 3 1Sh 次独立重复试验中事件A 恰好发生k 次的概率 其中S 表示锥体的底面积,h 表示锥体的高 ),2,1,0()1()(n k p p C k P k n k k n n ???=-=- 球的表面积公式 台体的体积公式 S =4πR 2 V = 3 1 h (S 1+21S S +S 2) 球的体积公式 其中S 1, S 2分别表示台体的上、下底面积, V = 3 4πR 3 h 表示台体的高 其中R 表示球的半径

选择题部分 (共4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原创)若集合},0x {N x a x A ∈<<=有且只有一个元素,则实数a 的取值范围为( ) A .(1,2) B. [1,2] C. [1,2) D. (1,2] 2.(原创)已知复数1z 对应复平面上的点(1,1)-,复数2z 满足122z z =-,则2|2i |z +=( ) A .2 C .10 3.(原创)“3<-b a ”是“圆056222=++-+a y x y x 关于直线b x y 2+=成轴对称图形”的( ) A .充分不必要条件 B .必要不充分条件 C .充分必要条件 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 4.(原题) 函数)0,0)(sin( )(≠≠+=???A x A x f ,则)(x f ( ) A .是非奇非偶函数 B .奇偶性与?有关 C .奇偶性与?有关 D .奇偶性与A 有关 (改编)函数)0,0,0(cos sin )(≠≠≠+=???b a x b x a x f ,则)(x f A .是非奇非偶函数 B .奇偶性与b a ,有关 C .奇偶性与?有关 D .奇偶性与b a ,无关 5.(原创)函数2 ln )(x x x f = 的图象大致是 ( ) A. B. C. D. 6.(原题)已知不等式组?? ? ??≤--≤-+≥022041y x y x x ,则y x z +=2的最小值是 (改编)已知不等式组?? ? ??≤--≤-+≥0 22041 y x y x x ,则11+-+=y x x y z 的取值范围是 ( )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复习过程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编者按:在备受广大老师关注的课程改革教学中,考试作为教学过程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学校教学工作中应受到足够的重视,并且发挥积极的教学评价与教学导向作用。而且让我们从学生的考试中获得有关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业水平、教师的教学水平与教学中的薄弱环节等许多相关信息,因此作为教师就要进行命题研究,做好试卷的命制与质量分析,才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升,才有利于学校的发展,才有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那么究竟如何才能命制一份合格的试卷呢?制定双向细目表能够减少我们命题的盲目性,就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做如下说明。希望对老师们今后命题能够起到一些帮助作用。 浅谈如何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题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试卷命题双向细目表 (一)什么是双向细目表 双向细目表是在命题中根据考试的目的和要求制定的测试内容和目标的具体计划,并以图表形式详细、明确地列出各项内容的量化指标,用以规范、指导编题和制卷。 (二)为什么在编制试卷时需要制定双向细目表 原因之一:命题双向细目表是设计试卷的蓝图。它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分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 原因之二: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命题双向细目表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反映测验内容、测验目标、题型与难度之间的关系。 (三)、使用“双向细目表”命制试卷的优点: ⑴.避免在命制试卷中出现内容覆盖面不到位的问题(想要考查的内容丢不了)。 ⑵.避免同一内容在不同题型中重复出现(此现象极容易发生)。 ⑶.便于考前复习,提高考试及格率(此点就教师而言,引领复习更能有针对性和侧重面)。 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依据,建立了考核的标准,体现了考试的目的。它的突出特点在于:保证了考题对要考查的内容有较宽的覆盖面;使考试有较好的内容效度。 二、如何制定双向细目表 在认真阅读学科《课程标准》、教材内容等相关内容的基础上,根据考试目的和学科 《课程标准》的要求,依据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制定出命题及制卷的具体计划.这个计划应

2019年全国新课标1、2、2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2019 年全国新课标Ⅲ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模考查知识点题号 题型 选择主观分 获取 能力要求 调动运描述阐 论证探值 题题解读用知识述事物究问题块(考点) 信息 经济混合所有制改革 12 √ 4 √√ 生活对外贸易 13 √ 4 √√ 14 √ 4 √√ 经济转型、国际经济合作等 15 √ 4 √√√ 通货膨胀 (2)企业经营战略、投资环境、 38(2)√14 √√√√宏观政策 政治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 16 √ 4 √√ 生活国际组织 17 √ 4 √√ 18 √ 4 √√ 文化自信、外交政策 19 √ 4 √√√√人大代表的监督 38(1)√12 √√√依法治国(党、人大、社会各方) 文化传统文化的特征 20 √ 4 √√ 生活辩证否定与创新精神 21 √ 4 √√ 中华民族精神的作用;39(2)√10 √√√√ 生活辩证否定与创新精神 21 √ 4 √√ 与哲关键部分的作用 22 √ 4 √√√ 学 23 √ 4 √√ 实践作用、创新思维 唯物史观:群众路线;39(1)√12 √√√√开放性试题39(3)√ 4 √√√√

1

2019 年全国新课标II 卷高考政治双向细目表 模考查知识点题号 题型 选择主观分 获取 能力要求 调动运描述阐 论证探值 题题解读用知识述事物究问题块(考点) 信息 经济价格与供求 12 √ 4 √√ 生活税收政策的作用 13 √ 4 √√ 14 √ 4 √√ 消费的反作用、消费结构 15 √ 4 √√√ 投资与融资 企业经营、走出去38 √14 √√√√ 政治全国人大常委会 16 √ 4 √√ 生 活 国家监察委员会的作用17 √ 4 √√ 18 √ 4 √√ 时代主题 党的领导、政府职能、党的领39 √12 √√√√导方法和工作方法、党和政府 的工作作风等 文化文化多样性 19 √ 4 √√ 生活文化的作用 20 √ 4 √√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爱岗敬40(2)√10 √√√√业) 民族精神新内容40(3)√ 4 生活矛盾的特殊性、系统优化 21 √ 4 √√ 与哲联系的客观性 22 √ 4 √√√ 学 23 √ 4 √√ 实践与认识 社会历史主体40(1)√12 √√√√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 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一种考查目标(能力)和考查内容之间的列联表。制作考试命题双向细目表,是命题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双向细目表可以使命题工作避免盲目性而具有计划性;使命题者明确测验的目标,把握试题的比例与份量,提高命题的效率和质量。同时,它对于审查试题的效度也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双向细目表是包括两个维度(双向)的表格,细目表也可以是多维的,一般用双向细目表。较常见的有四种: (1)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2)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题型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是上一个表的改进,增加了题型。 (3)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内容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该表可以体现题型数量、难易度、测验内容的分配问题。优点是试题取样代表性高,试题难易程度也可以作适当控制,表中数据容易分配。局限性是未能反映测验目标。 (4)反映题型与难度、测验目标之间关系的双向细目表。

难易度:A.较易 B.中等 C.较难 D.难度较大 认知度:Ⅰ识记Ⅱ理解Ⅲ简单应用Ⅳ综合运用 下面主要说明反映测验内容与测验目标(学习水平)和题型分数的双向细目表。即把要考查的知识内容与学习水平(能力)、试题的类型和分数呈现在一张表上,这样命题时,一目了然,便于操作。 该表是由一张概括程度比较高的知识内容和分类比较细的学习水平构成,在表中,纵、横两表头双向决定的每个点(交叉的格)为一个考察点,每个考察点要体现题型、题量、得分点三个参数。这样对试卷结构、对考查的主要内容就具有了明确的指向性。

举例,假设每一个得分点的分数值定为2分,以100分为满分,则整个试卷可以有50个得分点。再假定每个得分点考生平均能以一分钟时间答完题,并考虑考生复核、检查时间,那么这次测验时间可定为60分钟。另外,由于实际上不同考查点的重要性与难度不同,在所占分数上它们应当占有不同的比例;由于不同题型的解答难度不同,通常按不同题型给出不同的权重。这样通过各题型中每个得分点原有的分数值乘以各考查项目中得分的数目,就可以使不同考查得分达到需要的比例。如,选择题的权重取0.5,设每一道选择题只含有一个得分点,根据上面已定出的得分点的分数值,每个2分,则每一道选择题的实际分数为2分×1(得分点)×0.5(权重)=1分。 权重也叫权数,或加权。是表示每一个知识点在全部测量计划中所占的比重。权重的总和为100。在命题时,权重的分配一般根据教学大纲、考核大纲对每章指定的要求,权衡每章应占的比重。小的章节可以少占一些,重点内容可以多占一些,各章的权重分配完毕之后,再具体分配学习水平的权重。 一般双向细目表纵向为要考查的内容即知识点,横向列出的各项是要考查的能力,或说是在认知行为上要达到的水平,通常采用识记、理解、应用、分析、综合、评价六个等级。这是按美国教育家布鲁姆(B.Bloom)目标分类划分的,是从最简单的、基本的到复杂的、高级的认知能力。每前一目标都是后面目标的基础。即没有识记,就不能有理解,没有识记与理解,就难以应用。 (1)知识(识记):是对知识的回忆。其中包括对具体事物、普遍原理、方法、过程、模式、结构等方面的回忆。 (2)领会(理解):是最低层次的理解。它与完全理解并不是同意词,与完全掌握信息也不是一回事。领会是指对交流内容中所含的文字信息的理解。 (3)运用:是在特定的情况下,对抽象概念的使用。这些抽象概念可能是一般的观念、程序的规则、概括化的方法,也可能是专门性的原理、观念和理论。

物理高考双向细目表

近三年高考题分析(知识点顺序)双向细目表1

三年高考题分析 一、总体特点:题目内容常规正统,不偏,不难,不怪。因而,在复习中不必追 求高、难、怪。应该抓学生常规落实,抓正确率和得分率。落实是关键。二、知识分析:基本规律一致 选择:力学、运动学、交流电、天体圆周、固定各有一题,各占4分;电场、磁场、力与能量结合,各占一题的几率极大。 实验:电学是大比重,并且有和实际联系越来越紧密的趋势。力学开始渗透。 大题:24题基本是力学、运动学与能量的结合 25题主要电场、磁场、运动与能量的结合。 选做:常规、简单,轮换知识点,但也强调重点知识点,不偏。 三、反思:1、教学常规还是重点,抓根本才能举一反三。 2、电学实验应该继续加强,尤其和实际相联系,要突出重点。但是, 考虑到连续三年电学实验是重点,明年是否会侧重有所偏转?不 可不防。 3、基本知识点有些是必考的,比如力学、运动学、交电、天体圆周、 电场、磁场、力与能量结合,在选择中已经近似成为规律,那就 一定要加强练习。 4、大题注重过程和综合内容,在教学中应以每日一题的形式加强学 生的训练,适应综合能力的提高。 5、应以极大的耐心去复习选做知识,面广,难度低容易得分,学生 却容易忽视。 胶州教体局教研室 2010年

近三年考题分析及双向细目表(10.07)学科:物理组

理 科综合 Ⅰ.命题指导思想 一、命题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03年布《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实验)》、《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实验)》,依 据《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理科·课程标准实验2010年版)》和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山东卷考试说明》不拘泥于莫一版本 的教科书。 二、命题以能力测试为主导,着重考查考生对所学相关课程的基础知识、基本技 能的掌握程度和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理论联系实 际,,注重考查考生的基本科学素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