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圣陶思想

叶圣陶思想
叶圣陶思想

叶圣陶的教育理论及其形成和发展

叶圣陶教育理论的精髓,大致可概括成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旨在“做人”──这是教育的宗旨、目标。

叶氏认为,教育的宗旨不是别的,就是让受教育者学会“做人”。如果把受教育仅仅看作是读书,仅仅看作是读懂几本教科书,那是不正确的。读书,读教科书,只是一种手段,最终目的在学会做人。受教育,学做人,手段不止于读书,更不止于在学校里读教科书;出了校门,走上社会,接触各种各样的问题,处理各种各样的矛盾,吸收各种各样的信息,都是受教育。在“做人”的问题上,应该是活到老,学到老,学无止境

的。

说到“做人”,人有各式的人,做有各种做法。叶氏说:“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做国家的够格的公民。”什么是叶氏心目中的“够格”呢?首先,要懂得人活着是为了推动社会和国家向前发展,是为公而不是为私。早在1932年,他就向中学生们提出了“何所为而学习”的问题,他认为:“学习不能没有中心;换句话说,学习这个,学习那个,要明白何所为。将趋向‘封建时代的权威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呢,还是趋向‘使人类的劳动力无限发展的集体主义’?对这个问题不作决定,学习就像盲人骑瞎马。”这是做人的方向,做人的根本。在现代社会,只有怀有集体主义广阔胸襟的人,才能是一个真正有益于人类、有益于社会、有益于国家的人。其次,要懂得世间某些事物的道理和做法,即遇到问题和矛盾能“知”也能“行”。叶氏说:“做一个人必须与物跟事打交道,打交道必须凭藉知和能。你不懂得道理和做法,交道就打不成,你的生活必将一塌糊涂,这如何要得?”有知识,也有本领,这是做人的起码条件。在现代社会,新的问题、新的矛盾、新的事物不断涌现,各种社会关系益趋复杂,一个“够格”的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他需要的“知”和“能”,无论在量上还是在质上,要求都将比以往高得多。受教育即学做人这个带根本性的理论问题,

又将在实践上充实新的历史内容。

做人,怎么做法?叶氏认为,在校学生说起来是在学做人,实际上,“学”的过程也必须是“做”的过程。不能说,学生时代只是未来做人的“准备”阶段;否则,就意味着做学生与做人是一前一后的两回事,决无这个道理。叶氏说:“学生在学校里念书做功课,理由是预备将来做人,将来做事,这是成千成万的教师父母们如是想的,也是成千成万的学生们信守着的。换句话说,学生过的并不是生活,只是预备生活。所以一切行为,一切思虑,都遥遥地望着前面的将来,却抹杀了当前的现在。因此,从初级小学以至高等大学校里的所有一个个生物只能算‘学生’,还不能算‘人’,他们只学了些‘科目’,还没有作‘事’。”这种观念是非常有害的,因为将来固然重要,现在却是通向将来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同样重要。现在学会做一个够格的学生,将来才能真正成为一个够格的公民。学,就是要做,就是要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实行。所以,叶氏十

分强调受教育者在求知求能的过程中,必须倾注全部心力去求真知和真能,决不能仅止于头脑里能懂、口头上能说,必须行动上真正能做才行。

既然教育的宗旨在使受教育者学会做人,那么做人是人人必须学会的,否则要影响整个人类文明的进步,影响整个社会和国家的发展,所以教育的受益者必须是受教育者的全体,而不是少数个别“超群”人物。叶氏在40年代就曾大声疾呼:“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作点事的人而设计;教育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结果使这些人光荣显耀,站在众人的头顶上,伸出手来,收受众人的供养。”到了粉碎“四人帮”之后的1978年,他在呼吁“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的时候,又强调:“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要做到个个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说多数学生善于使用这个工具还不够),语文教学才算对极大地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尽了分内的责任,才算对实现四个现代化尽了分内的责任。”“多数”还不够,必须是全体。这对那种以为普通教育仅仅是为了培养少数“尖子”的

教育思想是严肃的否定。

第二,重在“习惯”──这是实现教育宗旨的关键。

叶氏教育理论的闪光点,不仅是在强调教育的根本目标在养成够格的社会成员和国家公民,而且是在强调“养成”的关键就是要努力培养各种各样良好的习惯。学会做人,质言之,就是要逐步养成各种各样做人的好习惯。

叶氏要求受教育者个个成为真知真能的人。这“真能”的标志是什么?叶氏的观点是:要习惯成自然。叶氏说:“无论哪一种能力,要达到了习惯成自然的地步,才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不达到习惯成自然的地步,勉勉强强的做一做,那就算不得我们有了那种能力。”“习惯养成得越多,那个人的能力越强。我们做人作事,需要种种的能力,所以最要紧的是养成种种的习惯。”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叶氏确信:教育的本旨就在

于养成良好的习惯,并且终身以之。

习惯,是一种持久而稳定的行动方式。习惯有好的,也有坏的。好的习惯养成了,终身得益;坏的习惯养成了,终身受累,甚至还会殃及旁人、贻害社会。叶氏认为,在说不尽的众多习惯中,有两种习惯万万不可养成:一是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二是妨害他人的习惯。所谓“不养成什么习惯的习惯”,就是对待任何事情都随随便便,想怎样就怎样,不上任何规矩,也根本不想上什么规矩,一切随心所欲。这样的想法和做法成了习惯,于是一切真正好的习惯都无法养成。“够格”的要求就在于要严于律己,求其“入格”,一切都无所谓的人,是永远达不到这个要求的。所以,从实质上看,这就是一种不愿接受任何教育的习惯。另外一种是“妨害他人的习惯”,小而言之如随地吐痰、大声喧哗;大而言之如侵吞公物、侵略别国。这些都是以个人至上主义为核心的有害行为。一切为非作歹的人,其起始的一步就在“妨害他人”。

叶氏认为,养成好习惯,要从“早”抓起,从“小”抓起。从“早”抓起,就是强调要抓“开端”,抓起始的第一步。叶氏说:“大凡一辈子需用的事最需养成好习惯。在习惯没有养成之前,取个正当适宜的开端,集中心力,勉强而行之。渐渐的不大觉着勉强了,渐渐的习惯成自然,可以行所无事了。这就是好习惯已经养成,足够一辈子受用。如果开端不怎么正当适宜,到后来就成了坏习惯。”所谓从“小”抓起,就是强调要从细微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上注意养成好习惯,这样,才能在对待大事、处理大局上也处处正当适宜。叶氏在抗战期间论述“革自己的命”的必要性时,曾对“立身为公”作过精辟的分析,他说:“说到养成行为习惯,必须在最微细最平常的场合入手,积渐

功深,遇到不微细不平常的场合也自然而然能够为公。公家的信封信笺硬是不写私信,买什么票上什么车硬是遵守秩序,这些事似乎无关大体,但是成了习惯之后,就可以保证自己不至于贪污,不至于侵犯他人的自由。”学生在校读书,言行举止多数不是什么关涉社会和国家的大事,然而好习惯就应该从这些细小的事上逐渐培养起来。

叶氏说:“养成习惯,换个说法,就是教育。”这样看来,在叶氏心目中,养成习

惯和接受教育,是二而一的事。

第三,贵在“自得”──这是实施教育的原则。

叶氏确认,实施教育的关键既在养成种种好的习惯,那么习惯的养成必须靠受教育者自己尝试着去做,尝试着按照规定的要求去做。习惯的养成靠自励,一切知识和能力的获取靠自得;外力灌注是无济于事的,至少是劳多而功少的。

对于教育,叶氏提出过一条著名的原则,即: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他说:“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所谓“不需要教”,是怎样的一种境界呢?就是: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换句话说,就是具备了自我教育的本领。在叶氏看来,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是一个具备足够的自学能力的人,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教育的人;否则,算不得是个受过教育的人。因此,叶氏进一步强调说:“所有各级各类学校以及补习、进修机构的主要职能,全都在引导来学

的人向自学方面不断进展。”

叶氏曾经从知识的广度和深度两个方面来论证自学能力的重要。从知识的广度上看,在现代社会要做个“够格”的现代人,应该掌握的知识太多太多,说也说不尽。各种教育机构只能取其重要的、基本的,作为例子教给学生;其他的更多的东西,必须由学生学会举一反三,自己去学习,去研究,去掌握,去扩充。从知识的深度上看,人类的知识财富,其积累主要不是机械相加,而是发展演进。因此,受教育者对于现成的知识,决不可“光知守而不知变”;一定要在接受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有所发现,有所改革,有所创新才是。这种发现、改革、创新,是别人不能代庖的;

必须在自学过程中逐步到达这样的境地。

要培养自学能力,教者就必须在“导”字上下功夫。也就是说,善教者必须首先是个善导者。叶氏说:“教师当然须教,而尤宜致力于‘导’。导者,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卒底于不待教师教授之谓也。”这里的关键是要随时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学生对于教师,养成了种种依赖的习惯,这是教育的失败。要理解一个问题,依赖教师的讲述;要记录知识的要点,依赖教师的板书;要知道章句的错失,依赖教师的批改;再进一步,检查自己学得怎样,依赖教师的测试;约束自己的言行举止,勿使放纵,依赖教师的管教。这样下去,离校以后他还能成为一个具有自治、自理能力的人吗?所以叶氏竭力主张,教育工作“如扶孩子走路,虽小心扶持,而时时不忘放手也”。这“时时不忘放手”,正是叶氏形象表述的一条教育原则。

坚信教育的原则在“自求得之”,还须充分认识任何受教育者都有“自求得之”的内在潜力。叶氏说:“善于启发的老师都把学生看成有机的种子,本身具有萌发生长的机能,只要给以适宜的培育和护理,就能自然而然地长成佳谷、美蔬、好树、好花。”学生,即使是刚刚接受启蒙教育的孩子,也不是一无所知一无所能的木头,他总有接受新知识、掌握新本领的某种基础,善教者无非是善于利用这种基础,通过启发诱导,让学生凭借自己原有的潜力去获取新知识,锻炼新本领。而拙于教者,总是过低地估计学生的学习潜力,在学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努力去理解、去掌握的地方,还在喋喋不休,

以致学生听而生厌、昏昏欲睡。

教育的方式方法,可以多种多样,但实施教育的原则应该是确定的。叶氏说:“方法问题,我以为总不宜定于一(定于一相当于近年来流行的‘一刀切’)。”而多种多样的方式方法,其目标都应该是“达到不需要教”的境地,“把学生培育成在各个方面

都超过他们的前辈的新的一代”。

第四,效在“直观”──这是实施教育的一种有效方法。

“纸上得来总觉浅,须知此事要躬行。”教育即读书这种陈腐观念,造成了学校教育单纯地、片面地重视书本知识的偏颇。而叶氏则主张教育要求得最佳效果,就必须重视直观。叶氏提出的“直观”,决不仅仅是指课堂教学中运用图片或其他直观教具。它

的内涵要丰富、深刻得多。

叶氏认为,学校生活也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甚至可以说是社会生活的一个缩影,学生在学校里接受教育,实际上就是学习怎样生活,怎样做人,因此,学校应该为学生设置种种环境,让他们能在这种种环境里直接去学习生活、学习做人。早在任教于吴县甪直高小的时候,叶氏就同吴宾若、王伯祥等好友在学校里开辟“生生农场”、开办“利群书店”,还设置“百览室”“音乐室”“篆刻室”,组织戏剧队、演讲队等等,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实践活动,让学生早早地去接触生活,锻炼生活能力。在30年代,他针对当时学校教育脱离实际的严重弊病,尖锐地指出:国语科光读书固然不妥,“而自然科、社会科的功课也只是捧着一本书来读,这算什么呢?一只猫,一个苍蝇,一处古迹,一所公安局,都是实际的东西,可以直接接触的。为什么不让小孩直接接触,却把这些东西写在书上,使他们只接触一些文字呢?这样地利用文字,文字就成为闭塞智慧的阻障”。直到现在,他对这一点仍然坚信不疑:教育必须重视直观,而直观“就是跟事物直接接触”。从学校范围内说,有条件的要开辟动植矿标本室、理化实验室、图书阅览室、实习工场、种植园地之类;从学校范围之外说,要组织学生到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天文馆、地质馆、科技馆、图书馆去参观学习;再扩大言之,工厂参观,农村访问,社会调查,假期旅行等等,也是使学生从直观中受到教育的好途径。所以,叶氏的“直观”论,是教育面向生活、面向实际、面向社会的简要而朴素的表述。

叶氏的“直观”教育,不仅指直接接触各种事、各种物,而且还指直接接触各种人。古人有“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说法,所以,叶氏强调一个人在青少年时期应该多接触品行端正的人,接触足以为人楷模的人,使他们从中受到好的影响。叶氏说:“要使学生‘真能’实践好行为,有没有直观的门径呢?我说有。其一,教师以身作则,事事处处为人师表,这是学生最亲切的直观。其二,让学生多接近各方各面的先进人物,也是极为有益的直观。”从高尚、正直的成年人身上,青少年会看到自己的未来,这是十

分重要的直观。

叶氏强调“直观”的效能,是同他坚信教育的实践性、感染性和综合性直接联系着的。教育不仅要使人“知”,更要使人“行”,要能够实地去做,这就非直接去接触事物不可;教育不仅要诉诸人的理智,更要诉诸人的情感,要能够在情感上受到感染和熏陶,产生潜移默化的效果,而这种情感只有在直接接触有关的人、有关的事物的过程中才能萌发,才能激起波澜;教育不仅要传授某项知识和技能,而且要使受教育者各方面都得到发展,从而真能适应实际生活的需要,所以必须讲究综合性和整体性,而这种综合性、整体性的教育往往在直接接触事事物物的过程中才能有效地实现。

叶氏的教育理论博大精深,体现了鲜明性和丰富性的统一。以上概括的四个方面当然远不能穷尽他的理论建树的全部,但我相信这至少是他理论宝库中的某些精髓。这些理论观点,对于观察、研究、推进我们当前的教育工作仍然具有指导和借鉴的意义。

叶圣陶教育理论的形成,有着丰富、深厚的基础。

我国千百年来传统教育中的精华,是叶氏教育理论形成的重要基础。叶氏是五四时期高举科学、民主的旗帜,勇猛地抨击当时的封建旧教育的战士。他的革新教育,正是以批判和否定旧式教育的“古典主义”和“利禄主义”为起点的。而他的抨击、批判和否定,都是集中在旧式教育为封建专制主义服务的反科学、反民主的腐朽本质上。对于旧时代一些先哲和学者提出的符合教育规律的理论观点和实践经验,他决不妄加否定,相反,对于这些有价值的民族教育的精华,他总是精辟地加以阐述,以期在新的历史时期能重放光彩。他在很早以前就曾说过:“中国人虽然需要现代化,但是中国人的现代化,得先知道自己才行。”这里所谓的“知道自己”,就是要明白自己的过去,尊重自己的历史,对传统文化的一切利弊得失了然于胸。叶氏是真正做到了这一点的,在他的教育理论中我们既可以看到对于传统教育中那些糟粕的尖锐批判,同时也可以看到对于

传统教育中那些精华的吸取和改造。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一条重要的教育原则。叶氏一贯主张教育要注重启发,要引导学生举一而反三。在最近为陈侠《论教育规律及其他》一书作序时,他还强调:“愤悱启发是一条规律。”孟子说:“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提倡“自得”,叶氏在这一点上可以说是倾注全力反复加以申说的,并且把“自得”的必要性提到“终身教育”的高度来予以解释,赋予时代的新的内容。荀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从受教育者方面肯定了学习必须求得自身真得实益的道理。叶氏为此专门写过一篇题为“‘为己’”的文章,精辟地解释了荀子的“为己”说:“为己,就是说所学都归自己受用,生活从而美满。为人,就是说所学跟生活不发生关系,学如未学,徒然说些空话,摆个空架子,使人家误认为他已经学了。”叶氏认为,如果认定“为己”的目标,那么就必须抛弃死读书的做法,而要把印在书本上的各种道理跟做法“化为咱们的知和能”,要“随时随地使各种功课跟咱们的思想行为打成一片”,从而使自己真正成为有益于社会的人。以上所说的这些古代先哲的名言,无疑

是叶氏教育理论体现民族特色的重要基础。

在教育和教学的方法上,叶氏也是弃所当弃,取所当取,决不抱历史虚无主义态度。孔子提倡“温故”,认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后世的书塾学馆,也大都强调要温理旧课。叶氏对此有自己的感受,他说:“从前书塾里读书,既要知新,又要温故,在学习的过程中,匀出一段时间来温理以前读过的,这是个很好的办法。现在教学国文,应该采取它。”他认为,通过温故,“回味那已有的了解与体会,更寻求那新生的了解与体会,效益决不会比上一篇新的来得少。”再如古代学文讲究“吟诵”,叶氏深以为然,认为“语文学科,不该只用心与眼来学习;须在心与眼之外,加用口与耳才好。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对吟诵的科学依据作了透彻的说明。但他也注意到了传统吟诵法在运用上的缺陷:其一是“多数不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单在吟诵上用工夫”,这自然不是好办法;其二是实行“强记”,这种“强记的办法是要不得的,不久连字句都忘记了,还哪里说得上体会”?所以叶氏认为,光注重内容与理法的讨究,而忽视吟诵,是一种偏向;光注重吟诵,而忽视内容与理法的讨究,也是一种偏向。“惟有不忽略讨究,也不忽略吟诵,那才全而不偏。”

可见,对于传统教育理论的精华以及教育实践的经验,叶氏都十分珍视,并且能用比较科学的观点和方法去进行分析,从而有选择地予以吸取。这种立足于民族优秀传统

的创造精神,是叶氏教育理论的一个鲜明特色。

自清末民初,特别是自五四运动以来,西学东渐,日本以及西方一些先进国家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科学方面所取得的新成就,不断输入我国;随之而来的,是科学和民主的革新思潮的形成和发展。叶氏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不但从学校开设的一些课程中,接触到了西方文化,而且课余博览《民立》《天铎》《社会》《大汉》以及《东方杂志》《教育杂志》等各种进步报刊,从中广泛涉猎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等方面的新的观点和新的观察问题的方法。从事实际教育工作之后,更是经常结合工作阅读当时的权威刊物《教育杂志》,取精吸髓,用以思索自己面临的各种问题。当时,在教育界,一方面通过报刊广泛引进日本或西方一些先进的教育理论研究成果,一方面又邀请国外教育专家来华考察,希望他们运用新的观点和方法对我国教育的状况作分析。这些活动,对矢志寻求革新之路的叶氏无疑有极大的影响。与此同时,在我国国内也先后涌现出了一大批先进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们中间有些是叶氏的前辈,有些与叶氏同龄,彼此有密切的交往和深挚的情谊,这些思想界的探索者和开拓者也都对叶氏有这样那样的影响。因此,概括地说,中外许多著名思想家、教育家的理论研究成果,也是叶氏教育理论形成和发

展的重要基础。

例如关于“习惯”说。早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欧美一些心理学家已经对习惯问题作了深入的研究,并确认养成习惯是人类教育的一个重要课题。1914年7月号的《教育杂志》曾发表天民所著《柯尔文氏之本能及习惯说》,详细地介绍了美国心理学教授柯尔文关于“心理学即行动之学”的崭新观点,其中大量引述了19世纪以来哲姆士、雷丁格、路戛等人的研究成果。哲姆士曾从生理学角度解释习惯的含义,说:“凡刺激与对刺激而起之反应,常反复于一定之方向,则神经系中自然构成一抗阻最少之发散路。此即所谓习惯也。”哲姆士还揭示了习惯养成之法则:一是“集中”,即以强固的决心,集中全力毅然从事;二是“慎始”,即抓住最初机会,取个适宜的开端;三是“训练”,即反复实践,使之习惯成自然。1933年,步毓森写过一篇专论,题为“习惯与教育”,根据国外有关习惯问题的论述,论证了教育与习惯之间的密切联系。这些研究和讨论,对于叶氏“习惯”说的形成显然有相当大的影响。

在叶氏的“自得”说和“直观”说中,都分明体现了培养学生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的要求,这是对传统教育单纯注重知识灌输、单纯强调教师讲解的一种否定。关于中国传统教育的这一弊端,可以从美国教育家孟禄在20年代所作《中国教育讨论》的讲演中找到一种对比性的剖析。孟禄说:“中国人教授多用注入式,西洋人教授多用启发式,……西洋人考察教员教授的好坏,多拿教员和学生在讲堂上双方说的话多少作标准。若是教员在讲堂上只是讲,学生也只是听,差不多这个教员就不能算合格的教育者了。”又说:“中国今日的中学教学方法,是一种讲演式的教授法,学生居于被动的地位,无自动的精神。……现在美国教育最新的趋势,不仅使学生自动参与学习历程,并进一步使学生自动解决具体的问题。”30年代初,当时的国际联盟应中国政府的请求,决定由国际文化合作社委派一个专家考察团,到中国实地考察教育。其中主要成员有柏林大学教授、前普鲁士教育部长裴克,波兰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法尔斯基,法兰西大学教授郎吉凡,伦敦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陶内等。该考察团在中国上海、南京、天津、北京、定县等地先后考察了约三个月,后将考察报告题为“中国教育之改进”,由国立编译馆出版。其中对中国学校教育的状况作了这样的评述:“学校中用得最普遍的教学法,就是演讲法。教师一味把知识灌输全级儿童,学生只有被动的接受。在中国的学校内,先生不大问学生,学生也没有什么独立的工作可做。用这种方法,只养成学生对于四周环

境起一种沉思的态度,不会供给创造和活动的动机。”所有这些,都在叶氏早期探索教

育革新之路的过程中提供了强有力的佐证。

当然,叶氏教育理论的形成,丝毫也不能离开他自身长期从事的教育实践活动。叶氏提倡“自得”,并解释说:“自得就是什么知识都经过自己的辨别跟融化,什么技能都经过自己的试练跟熟习,从而占有这些东西,跟这些东西发生血肉的关系。”他自己在吸取中外古今一些思想家、教育家的理论观点或实践成果的时候,总是牢牢地把自己的脚站定在自身实践的基础之上。叶氏曾说自己“50岁以前断断续续当教师”,在这几十年的教学生涯中,从幼稚班、初小、高小、普中、师范以至大学预科、大学本科、职业学校、广播函授学校等等,各级各类的学校几乎都接触过。他接触到什么新鲜的教育学说,就结合自身的实践进行思考,觉得有道理就拿来试行,所以他的许多理论观点可以说都是经过自身实践的检验的。正如他在《过去随谈》中所说,自从进学校当了教员之后,“职业的兴趣是越到后来越好,这因为后来的几年中听到一些外来的教育理论与方法,自家也零星悟到一点,就拿来施行”。这听、悟、行三个字,也许就是叶氏探索教育革新之路的基本过程,即:广泛吸收,深切领悟,择善而行,从而加以理论上的总

结、提高。

教材是教育工作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早在20年代,叶氏就决定要为中小学编纂一套既能体现时代精神又符合青少年学习规律的语文课本。但他清楚地意识到,理想的范文很难从现成的文章中找到,最好是编辑者自己确定标准、自己动手来撰写。他这样想,也便这样去做。1931年他进开明书店国文部当编辑,便立志亲自动手撰写一部小学国语课本。1935年,叶氏又与夏丏尊为探求语文教学的科学序列,合作编辑了初中用书《国文百八课》;1946年以后,又陆续与朱自清、郭绍虞、吕叔湘等人合作编辑《开明新编国文读本》甲种本和乙种本等多种体例的语文课本,多方面去进行革新的尝试。

关于教材编辑工作的理论,就是在这长时间、多方面的实践基础上逐步形成的。

至于叶氏教育理论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即语文教育理论的形成,还与叶氏本人在学识和素养上的特殊品格有密切关系。叶氏既是出色的教员,又是高明的编辑;既是卓越的文学家,又是公认的语言大师;既是文章高手,又是教育专家;既博古,又通今。总之,涉足的领域十分广泛,而在每一个领域,他的造诣都超越常人。这样一位在语言学、文章学、文学、教育学、心理学等各个方面都有高度修养的人,他就能够多侧面、多角度地来考察语文教育中存在的各种现象或问题,并且获得比较准确、比较全面的认

识;发为议论,也必然比较周妥。

传统教育中的精华、中外思想家教育家们的理论建树、自身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这就是叶氏教育理论形成的三大基础。如果把他的教育理论比喻成花果,那么叶氏自身的教育实践活动应该是滋生理论之树的肥壤沃土,而传统教育中的精华则是经过严格挑选之后施加的肥料,中外思想家、教育家们的理论建树则是日照和雨露。

叶氏的教育理论有一个形成、发展和逐步趋于丰富成熟的过程。他的理论本身也还远远没有“到顶”,它为我们提供的创造的天地更是十分宽广。

叶氏在教育问题上的基本指导思想,是几十年来一以贯之,始终不变的。早在20年代,叶氏投身于文化教育事业的时候,就认定了“以诚立身”的信条。他说:“我常觉得‘诚’这个字是无论什么事业的必具条件。我们心情倾注了某事某物,便将我们的全生命浸渍在里面,视为我们的信仰和宗教,这就能‘诚’了。”因此,他一生崇尚真诚,痛恨伪饰,不欺世,不媚俗,坚信真理,坚信事物本身固有的规律,而决不肯因为

政治风云的变幻而轻易改变自己的看法和信念。但是,他又是一个力主改革、反对因循守旧的革新者。他认为一个真正的教育家应该懂得“知变,求变,善变,有所改革,有所创新”,因为“执一不二,光知守而不知变,不求变,不善变,是极不适宜于做人之道的,尤其是在多变激变的二十世纪的八十年代”。他的一生也可以说是不断地探索,不断地求变,不断地改革的一生。因此,在教育领域里的某些具体问题上,他的看法总是随着实践的日益丰富、学习的不断深入而不断有所发展,甚至更新。

例如关于教育的宗旨在“做人”,这是一个带有根本性质的重要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叶氏几十年来一贯这样认识,毫不动摇。但是,做的是怎样的“人”?这“人”的历史的、阶级的内涵,则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逐步明确、逐步充实的。在五四运动前后,我国封建宗法统治彻底瓦解,封建主义的旧式教育被资产阶级的新式教育猛烈冲击,培养具有独立意志、人格和能力的“人”,这个教育任务被人们提到了空前的高度来加以讨究。叶氏在长篇教育小说《倪焕之》中,曾提出过这样一个问题:“教育事业是要养成‘人’的,──‘人’应该把他养成怎样,‘人’应该怎样把他养成?──这非有理想不可。”当年叶氏笔下的倪焕之,他的“理想”是什么呢?“他相信中国总有好起来的一天;就是全世界,也总有一天彼此不用枪炮相见,而以谅解与同情来代替。这自然在各个人懂得了怎样做个正当的人以后。养成正当的人,除了教育还有谁能担当?一切的希望在于教育。”作为一个小说中的艺术形象,多少可以反映出作者对教育宗旨的某种意向,即教育的宗旨在于培养“正当的人”,人与人之间都能谅解和同情。经历了五卅运动,现实斗争深刻教育了人们,到30年代,叶氏就明确提出了为私还是为公而学习的问题,要求每一个受教育者都要成为“健全的公民”,都要趋向“使人类的劳动力无限发展的集体主义”,而抛弃“封建时代的权威主义和资本主义的个人主义”。“人”的概念,在叶氏心目中显然已经有了新的、更充实的内容。到了1949年新中国成立的时候,叶氏已经十分敏锐地意识到,在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事业中,人民已经是“全新的人民”,他们“在人生观,世界观,思想方法,处事条理,工作态度,工作技能种种方面,都跟以往有本质上的不同”。我们的教育,要为这样的“全新的人民”服务,要培养这样的全新的人。从这一点上,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叶氏思想发展的鲜明轨

迹。

对于教育的革新问题,在早年,叶氏曾把希望寄托在具有革新精神的少数教育家身上,总认为教育的革新似乎仅在乎革除教育本身的弊端。他说:“念书,念得通透了,就去教学生。学生照样地念着,念得与老师一样通透了,也去教学生。顺次教下去,直至无穷。试问,‘你们自己的发现呢?’‘没有。’‘你们自己享用多少呢?’‘没有想到。’这就是一部教育史了。”这部教育史是教人承袭老例、抛弃自己、永远“照印老版子”的历史,必须要有洞察这一弊端而立志改革的有识之士出来治校或执教,这部历史才能朝着全新的方向发展。这是叶氏20年代前期的主要意向,他当时投身教育改革的第一线正是出于这样的强烈愿望。到了30年代,他的认识显然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在上海各界欢迎意大利无线电发明家马可尼来华的热潮中,他写了一篇杂感,其中鲜明地提出了一个观点:“历代的政治经济规定了传统的教育方式,……教育不会独自改头换面的,要到政治经济都改变了以后,才会以另一种方式出现。”把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政治制度同教育联系了起来,并且确认教育的改革取决于政治经济的改革,这无疑是认识上的一个飞跃。时代推进到了40年代末期,20多年的政治风云和严酷现实,长期以来对于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广泛接触,使叶氏越来越认识到政治影响教育、教育服务于政治,这二者密切不可分,而且发展到一定的时候,“进步的政治必然跟教育渐渐并

家”,“一切政治化为最广意义的教育,”那将是“无限伟大”的成功。在这理想的一天到来之前,凡是立志于改革教育的,必须同时要立志于改革政治。叶氏在1946年写的一篇纪念陶行知的文章中说:“教育原不是孤立的事项,有这么样的中国,就有如现在模样的教育。有人说,要把教育办好了,才可以把中国弄好。这自然见出对于教育的热诚和切望,可是实做起来未必做得通。还是调转来说,要把中国弄好了,才可以脱出前一派教育(即陈腐的教育──引者注)的窠臼,彻头彻尾地推行后一派的教育(即进步的教育──引者注)。”所以他们对于陶行知先生“一方面竭力提倡‘生活教育’,一方面身任民主运动的先锋”,由衷地赞赏和拥护。

至于在国文教学方面,叶氏的许多观点也是不断地在发展着、完善着的。例如对于国文教科书的编纂,在三四十年代,叶氏曾竭力主张要改变以读单篇短章为主的习惯做法,提倡要把“整本的书”作为国文教材让学生研读,并在好几篇文章中,申述了光读单篇短章的缺点和研读“整本的书”的价值;但到40年代末期以后,他这种看法却有了修正,认为初中应该读典范的单篇短章,高中阶段则可以“兼采现代语的整本的书”。从20年代中期开始,叶氏就在编辑国文教科书上倾注了很多心血,尤其是在挑选古今范文方面作出了卓越的贡献,不少现代作家的作品首次发表就被叶氏选中,编进教科书,从此成为“传统名篇”,如鲁迅的《故乡》、朱自清的《背影》、老舍的《济南的冬天》、夏衍的《野草》等等;但越到后来他越加清楚地意识到,选编优秀作品固然重要,确定语文训练的序列更为重要。1979年他在祝贺中学语文教学研究会成立的时候,要求研究会对“语文训练的项目和步骤”认真加以调查和研究,他说:“咱们一向在选和编的方面讨论得多,在训练的项目和步骤方面研究得少,这种情形需要改变。”

吕叔湘先生在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所作的序中,第一次提出了“圣陶先生的语文教育思想”这样一个学习和研究的命题,并认为叶氏的许多教育论文尽管“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但在现在仍然没有过时,仍然有现实的指导意义。原因何在呢?吕先生说:“这是因为现在有很多问题表面上是新问题,骨子里还是老问题,所以这些文章绝大部分仍然富有现实意义。”换句话说,在语文教育──其实何止是语文教育──中,有很多问题叶氏在几十年前就早已揭示过,并提出了他和当时一些同志的卓越见解,而这些问题直到现在还是没有在实践上真正得到解决,所以叶氏教育理论中的这些问题的确还没有过时。此外,叶氏教育理论中所体现出来的那种不断探索、不断发展、不断从新理论新经验中吸取营养以期进一步接近真理的求实精神,更没有过时,也永远不会过时。当今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新的科技革命正在向各个领域挑战的现代信息社会,新事物层出不穷地涌现,教育面临着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的历史使命。叶氏一生所坚持的不断探索、勇于革新的精神,更是我们当前实现“三个面向”伟大任务所不可

缺少的财富。

叶圣陶教育思想

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对个性化作文教学的启示 江苏省震泽中学顾小兵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叶圣陶先生以睿智的目光深邃的思想,透视了语文教育的种种弊端,挖掘出了语文教育真谛,阐发了很多真知灼见,而其中关于作文教学的精辟论述,对于改进当今作文教学模式,提高作文教学质量,仍有非常多的指导意义。重温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领悟其精髓,并付诸实践,不断反思,会受益不少。 一、叶圣陶作文教学思想概述 我们如果梳理一下叶老的作文教学思想,可以提取几个较有代表性的关键词:“应需”、“求诚”、“写生”。 “应需”是就写作教学目的而言,叶圣陶先生认为作文应立足于“应需”而不是“应试”,“练习作文是为了一辈子学习的需要,工作的需要,生活的需要,并不是为了应付升学考试,也不是为了当专业作家”①“惟练似宜通乎课内课外,不宜专以课内作文为主。课外应需而作文,固用也,而亦练也。学生能明乎此,则随时随处认真,不以课内作文为特殊事项,进步殆可较大。复次,课内作文最好令作应需之文,易言之,即令叙非叙不可之事物,令发非吐不可之议论。课内练习,固将求其应需,非欲其徒然弄笔也。”因此,师生的观念要有所转变:不应该为作文而作文,为考试而作文;而要真正把思想从“应试教育”转变到以创新能力培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还要重视“非文学的文章”(即普通文)的训练。也就是说作文应该是自我愿意、乐意的表达,是出自情感上的需求和意志上的目的。是主动自觉地写,是自由的写,不仅仅是题材、体裁的自由,更是精神心灵的自由。是自己需要写作,把作文当作自身倾吐的需要,当作表达思想的需要,当作生活与学习的需要,当作生命成长的需要,是实实在在的“我要写”,是由自己决定表达什么,怎么表达。 “求诚”是就写作内容而言,叶圣陶说:“我们作文,要写出诚实的、自己的话,”“鸣出内心的感受”;“在人群中表白自我”,“假如有所表白,这当是有关于人间事情的,则必须合于事理的真际,切乎于生活的实况;假如有所感兴,这当是不倾吐不舒快的,则必须本于内心的郁积,发乎情性的自然。这种要求可以称为‘求诚’。”②求诚就是说真话、说实话、说心里话、说自己的话,而不是说假话、说大话、说套话、说违心的话、说言不由衷的话,要求学生或叙写自己的①《叶圣陶序跋集》,三联书店出版社1983年版,第262页。

叶圣陶语文教育摘录

学生为什么要学习国文呢? 学习国文就是学习本国的语言文字。语言人人能说,文字在小学阶段已经学习了好几年,为什么到了中学阶段还要学习?这是因为平常说的语言往往是任意的,不免有粗疏的弊病;有这弊病,便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必须去掉粗疏的弊病,进到精粹的境界,才算能够尽量运用语言。文字和语言一样,内容有深浅不同,形式有精粗的差别。小学阶段学习的只是些浅的和粗的罢了,如果即此为止,还算不得能够尽量运用文字;必须对于深的和精的也能对付,能驾御,才算能够尽量运用文字。 语言文字的学习,就理解方面说的,是得到一种知识;就运用方面说,是养成一种习惯。这两方面必须联成一贯;就是说,理解是必要的,但是理解之后必须能够运用;知识是必要的,但是这种知识必须成为习惯。语言文字的学习,出发点在“知”,而终极点在“行”;到能够“行”的地步,才算具有这种生活的能力。 要从国文科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阅读是“吸收”的事情,从阅读咱们可以领受人家的经验,接触人家的心情;写作是“发表”的事情,从写作,咱们可以显示自己的经验,吐露自己的心情。 得到阅读和写作的知识,从而养成阅读和写作的习惯,就是学习国文的目标。 国文教本中排列着一篇篇的文章,使学生试去理解它们,理解不了的,由教师给与帮助

(教师不教学生先自设法理解,而只是一篇篇讲给学生听,这并非最妥当的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阅读的知识。更使学生试去揣摩它们,意念要怎样地结构和表达,才正确而精密,揣摩不出的,由教师给与帮助;从这里,学生得到了写作的知识。 写作的历练在乎多练,应用从阅读得到的写作知识,认真地作。写作,和阅读比较起来,尤其偏于技术方面。凡是技术,没有不需要反复历练的。

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

叶圣陶先生语文教育思想 纲要:改革教学方法 1、语文教学要从生动形象的直观开始 2、叶圣陶提出了“预习、讨论、历练”的三教段理论: 启迪:在教师方面来说,一定要变“讲”为“导”(1)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多看,多读,多想;(2)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多写,多改,多想。 3、语文审美教育的重要性 (1)国文教育悬着明晰的目标:养成阅读书籍的习惯,培植欣赏文学的能力,训练写作文章的技能。 4、切实提高语文鉴赏水平和语感能力 改革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的改革,也是叶圣陶语文教育整体改革观中的重头戏。教学得法,事半功倍,学生受益且一辈子受用;教学不得法,事倍功半,学生受罪甚至学了比不学还要糟糕。 叶圣陶极力提倡中小学语文教学要从生动形象的直观开始,他说:“许多东西用语言文字是绝对说不清的。像一只杯子,你怎么用文字来正确的说清楚它的形状呢?……要讲清一个茶杯,恐怕一百个

字还不够;在这一百个字当中,有生字,有虚字,而等到学生把生字认得记得了,把虚字弄清楚了,整个茶杯也就没有了。”又如要让学生认识橘子,老师在黑板上写一个“橘”字,旁边再画一个圈圈,再作一番讲解,其结果,“孩子们所识得的只是一个圈圈,那就何不把一只橘子放在桌子上让孩子们看,岂不简单明了得多。”显然,这种从直观入手进行教育的方法,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规律,能够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印像更为深刻。 叶圣陶曾经严肃地指出,学校里的各种功课,“国文教学受的传统影响最深,书塾的一套办法传到学校的国文课,这是国文教学劳而少功的一个原因。”为着摆脱传统教育的影响,排除书塾的一套办法,让学生们多多受益,叶圣陶提出了“预习、讨论、历练”的三教段理论:每个学生在上课之前都要先通读课文,了解课文的大概,并自觉利用工具书独立解决课文中字词的障碍,同时能通过预习提出心得、疑问和难点。等到上课时,学生应该在老师的主持和指挥下积极地参加对课文的讨论,由于每个学生在预习时的收获和困惑各不相同,所以课堂讨论时通过相互取长补短,集思广益,问题就可以解决一大半,而剩下的那一小半,只要由教师三言两语的指点和引导就能开窍。最后的历练应做到课内课外相结合,历练得多了,学生就能养成学习语文的一系列良好的习惯,就能收到举一反三的好效果。(三教段理论值得一试)按照叶圣陶的三教段理论,在教师方面来说,一定要变“讲”为“导”,自己尽量少讲,把大量的时间都让给学生:阅读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多看,多读,多想;作文教学要让学生自己去多写,

叶圣陶的教育名言

叶圣陶的教育名言 1、培育能力的事必须继续不断地去做,又必须随时改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才会成功。 2、读书忌死读,死读钻牛角。 3、教是为了不需要教。就是说咱们当教师的人要引导他们,使他们能够自己学,自己学一辈子,学到老。 4、各种学科除了各自的目标之外,有个共通的总目标,就是:教育学生,使之成为国家的合格公民。 5、教育是什么?就单方面讲,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

6、学校教育应当使受教育者一辈子受用。 7、教师工作的最终目的,无非是培养学生具有各种良好的习惯。 8、当教师的人,应当讲究修养。 9、凡为教者必期于达到不须教。 10、理想是事业之母。 11、人们最高精神的连锁是文学,使无数弱小的心团结而为大心,是文学独具有力量。文学能揭穿黑暗,迎接光明,使人们抛弃卑鄙和浅薄,趋向高尚和精深。 12、在现代中国做一个人,决不可放弃丰富自己,充实自己的每一个机会。

13、教师教任何功课(不限于语文),讲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讲,换个说法,教都是为了达到用不着教。怎么叫用不着讲用不着教?学生入了门,上了路了,他们能在繁复的事物之间自己探索,独立实践,解决问题了,岂不是就用不着给讲给教了?这是多么好的境界啊! 14、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 15、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 16、小学教育的价值,就在于打定小学生一辈子有真实明确的人生观的根基。 17、国文是儿童所需要的学科,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 18、教师和学生是朋友,在经验和知识上,彼此虽然有深浅广

狭的差别,在精神上却是亲密体贴的朋友。 19、一辈子坚持自学的人就是一辈子自强不息的人。 20、惊涛骇浪解释:涛:大波浪;骇:使惊怕。汹涌吓人的浪涛。比喻险恶的环境或尖锐激烈的斗争。出自:唐田颖《玉山堂文集海云楼记》:人当既静之时,每思及前经所履之惊涛骇浪,未尝不惕然。示例:又觉得身体动荡,仿佛在的小船里。出处:《地动》 21、教育之要点,当天逾养成儿童正确精神之思想能力。 22、教师工作者的全部工作就是为人师表。 23、师范教育是推进和革新教育事业的根本。 24、端正教育思想是改革教育最紧要之点。

叶圣陶教育思想精髓

叶圣陶教育思想精髓 叶圣陶是20世纪我国卓越的教育家。他的一生从事教育和教学工作70多个春秋,几乎亲历了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的各个时代和教育改革的整个过程,加上他同时作为新文化运动战士、著名文学家、出版家、社会活动家的极其丰富而又相互交融的社会实践和人生修养,从而形成了他博大精深、特色鲜明的教育思想。 叶圣陶教育思想最主要最本质的特点,就是不追求教科书式的抽象、静态的理论体系构建,而是始终走在时代前列,植根中国社会变革和教育改革实践,与广大师生的教育与学习生活息息相通,不断地提出、探索和回答教育改革特别是基础教育改革现实中的重大问题,不懈地对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以及传入中国的外国近现代教育理论进行反思批判和继承创新,并以中国广大教育工作者和受教育者喜闻乐见的语言形式来表达其对中国现代教育的真知灼见,对中国特色现代教育理论作出了具有独创性、系统性的重要贡献。 叶圣陶认为,教育要为全社会而设计,要为训练成对社会作点事的人而设计;教育决不能为挑选少数选手而设计,结果使这些选手光荣显耀,站在众人的头顶上,伸出手来,收受众人的供养”。 (一)教育的价值和目的:以育人为本,以兴国为旨,面向全体国民和每个学生,着眼整体人生和终身受用,培养能够全面发展、具有良好习惯的现代中国人 (二)教育的过程和本质: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教育过程是引导学生自己学习,学会自学,以至坚持终身自学的过程,教育就是教人自我教育,同时教学相长,互相教育。 (三)教育的发展和重点:顺进化之理,应未来之需,充分发挥教育开创文化的功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不断实现教育自身的创新 (四)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叶圣陶确定的六大行为习惯: 1、把一件事情做到底; 2、孝敬父母; 3、说了就一定努力去做; 4、用过的东西要放回原处; 5、认真写字; 6、从错误中反思自己。 这是所有家长和老师都应特别关注的,其目的就在于帮助督促孩子们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增强生存能力,习惯越自然越好,能力越增强越好。

叶圣陶 课文只是个例子

例子说”: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20世纪著名的教育家、文学家,是中国现代文化教育的一代宗师。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是一种代表我国现代语文教育发展方向的民族的科学的语文教育理论,也是一门最具中国特色的现代学科教育学,在叶圣陶整个教育思想中占有特殊重要的地位。 叶圣陶先生一生从事语文教学研究工作,在语文阅读教学研究方面,造诣很深,提出了系统的教学理论。他对语文教材、课文有着精辟的阐述,给中国语文教学留下了丰富的理论资源和教学经验。叶老1978年3月在北京语言学科规划座谈会上作的《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讲话中指出:“语文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他还多次提到“课文无非是例子”“教材的性质同于样品……”。叶老认为,语文教材是从学生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读物中举出来的“例子”或“样品”,学生如果能够读懂这些篇章,也就能去阅读同类的东西,这是它的示范功能和迁移功能,我们可以把这些相同、相似的见解称之为“例子说”。 叶老的“例子说”揭示了语文教材的性质和教材编写的原则、标准。教材是教学思想、教学目的的体现,教学思想、教学目的制约着教学方式、方法的选用,教学方式、教学方法又直接影响着教学效果。所以,选择“例子”,运用好“例子”,发挥好“例子”的作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例子”的标准:文质兼美典范之作 什么文章可以作为“例子”?叶圣陶先生所说的“例子”有什么标准呢?这儿的“例子”是指一篇篇文质兼美、具有语文教育功能、典范的文章或文学作品。语文教材就是由一篇篇范文——“例子”组成。这些文质兼美、脍炙人口的典范文章,要思想内容好,语言文字好,还要适合教学。要科学合理,分量上恰如其分,要适应学生实际,操作上方便教师教学。叶老多次强调语文教材的选择标准,要从众多同类读物中精选,学生能够读懂这些“例子”或“样品,也就能去阅读同类的文章,具有举一反三的作用。 “例子说”是叶老对语文教材的科学定位,也是他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科学的教材观念就要求实施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式、方法,采取相应的措施,这样才能真正落实教学内容,并且转化为学生的知识与能力。叶老认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够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摸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这就表明,叶老的语文教材“例子说”是他“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语文教育思想必然体现。把“课文”称为“例子”、“样品”,并强调:“熟悉了样品,也就可以理解同类的货色”,“选本的阅读是举一,推到其他东西的阅读是反三,一贯的目的在养成阅读的好习惯”。 由此可见,“例子”、“样品”很重要,作为教材的编者应把好选材关,要达到“例子”、“样品”的标准,真正起到“举一”的作用。我们现在看到的教材种类很多,国家、地方的都有,好的不少,既典范,又有代表性、时代性,还便于教学。但也看到有的教材选的篇目不典型,不规范,作为学生一般了解是可以的,但作为“例子”、“样品”,就显得不够格,我认为这样的文章可以放进课外读本中。在今后的教材编写、修订中应按标准选择“例子”。 “例子”的教学:明确目标教有所得 从理论上分析,语文教材中的一篇篇课文,思想内容好,表达形式佳,堪称“例子”、“样品”,能够为阅读教学提供诸多方面的原料。“例子”是具体、典型的材料,从具体典型的材料出发,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容易理解和接受。另一方面,由于语文训练

叶圣陶教育思想

叶圣陶的教育思想 叶圣陶(1894-1988)原名绍钧,字秉臣。江苏苏州市人,著名作家、教育家、出版家。 叶圣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曾参与发起“文学研究会”。1919年参加北京大学学生组织的新潮社,并在《新潮》上发表小说和论文。1922年出版第一本短篇小说集《隔膜》。1923年出版的《稻草人》是我国第一部童话集。1928年创作了优秀长篇小说《倪焕之》。朱自清与叶圣陶为至交,对叶的短篇小说有中肯的评价,参见我们的导读文章《叶圣陶的短篇小说》。另外,我们还在原典精读栏目中转载了《稻草人》和《倪焕之》的不分内容,参见:最后在拓展泛读栏目附有其详细的创作书单。 叶圣陶同时也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先后在中学、大学任教,建国后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务,为我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 在深沉的现实关怀统辖下,叶圣陶既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又在此基础上有着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关于教育的目的,他主张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教育是人类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一种工具,教育应该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参见《教育与人生》。关于教育的方法,他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修养,身教重于言教。(参见《教师的修养》)。他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他反复强调习惯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他的这些教育观点可以参见叶老的教育总结性文章《如果我当老师》。 叶圣陶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尤其对于语文课(包括之前所谓“国文科”)教学有着十分精到的论述,无怪有人说不读叶圣陶无以教语文。对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论述最为精当的,是吕叔湘先生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所作的序,参见《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叶老的很多文章都是直接来自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因而有着很强的实战性和指导性,例如他对于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外书的利用(参见《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和《略谈学生读书》),他对于学生作文的论述和建议(参见《叶圣陶谈写作》和《和老师谈写作》)等等,相信会给您以启发。 早在1920——1921年间,叶圣陶就为少年儿童创作了《儿和影子》、《拜菩萨》、《成功的喜悦》、《小鱼》、《两个孩子》和《损害》等多篇小诗,这些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充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现代意义 基础教育的课程改革给语文教育带来了新的生机,注入了新的活力。语文教育也正经历再次淬火,它在反思中前行。但在实施新课程改革中,也出现了一些无视传统经验、无视教育规律的倾向,这不能不引起关心语文教育的各届人士的高度关注。我们认为,在当前的情势下,认真学习与研究叶圣陶等老一辈教育家的语文教育思想,实在是一件十分必要而有意义的工作。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他经过半个世纪的思考,而概括出来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至理箴言。早在1922年,叶老就提出“目的在使其自生需要,不待教师授与”的观点,在这之后又多次提出类似的看法。解放后,他在不同的场合又反复强调这一观点。1962年,他又指出:“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叶老在这里对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途径,这种认识,较之早期更加深入、系统。这一思想最完整、最严密、最精确的表述是1977年12月给《中学语文》杂志的题词:“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在这里,叶老对这一观点作了较全面的阐述:一是辩证指出教与学的关系,二是指出教与学应达到的境界,三是实现这一标准的具体方法、途径。此后,叶老又多次围绕这一问题作出过解释。1983年6月他在民进外地来京参观教师茶话会上说:“刚才有一位同志说到我说过‘教是为了不教’,后来我加了四个字:‘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我觉得这样表述比较明白。是不是不教了,学生就学成了呢?非也。不教是因为学生能够自己学习了,不再需要老师教了……达到不需要教,就是要教给学生自己学习的本领,让他们自己学习一辈子。” 叶圣陶提出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教育哲学思想纲领,是他大半个世纪中对语文教育的真切体认与深刻感悟,是其教育思想的高度浓缩,他以此为纲构建了一个完整的体系,蕴含着十分丰富的内容,许多认识与新课程标准有着高度的一致。 要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就必须确定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叶圣陶先生一再强调的。所谓“自能读书,不待老师讲;自能作文,不待老师改”,换句话说,就是具备了自我教育的本领。叶老认为,一个受过教育的人必须是一个具备足够的自学能力的人,能够随时随地进行自我教育的人;否则,算不得是个受过教育的人。他认为,在现代社会要做个“够格”的现代人,应该掌握的知识太多,各种教育机构只能取其重要的、基本的,作为例子教给学生;其他的更多的

20条叶圣陶教育箴言

20条叶圣陶教育箴言 叶圣陶先生,思想大家、教育名家,而他给自己的定位永远是“一位教师”。今天,小编帮你精选了一些叶圣陶先生的教育箴言,供您细细品读。 1、教育的最终目的在于使学生能自学自励,出了学校,担任了工作,一直能自学自励,一辈子做主动有为的人。 2、关于教育的见解,千差万别,可是扼要地区别起来,也很简单。大致可以分为相反的两派。就教育的目标说,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工具,另一派希望受教育者成为人,独立不倚的人,不比任何人卑微浅陋的人。 3、我们更应该纠正的是对于考试的根本态度。现在有人要用考试为一个个的圈儿,把读书人的心拴住;被考试者则把它看作一道道的关口,希望能侥幸通得过去;这样还有什么教育的意义留存下来呢?我们竭诚地希望负责教育者注意:考试只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占一个小小的位置,把它过分的重视,甚至忘却了求取知识的本义,对于学生是无益有害的。 4、教育是什么?往简单方面说,只须一句话,就是要养成良好的习惯。德育方面,要养成待人接物和对待工作的良好习惯;智育方面,要养成寻求知识和熟习技能的良好习惯;体育方面,要养成保护健康和促进健康的良好习惯。

5、我当然要教小朋友识字读书,可是我不把教识字、教读书认为终极的目的。我要从这方面养成小朋友语言的好习惯。有一派心理学者说,思想是不出声的语言,所以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教识字、教读书只是手段,养成他们语言的好习惯也就是思想的好习惯,才是终极的目的。 6、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能力,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7、凡是人生的一切,从外铄得来的,虽言表名理,行合正谊,也不过是被动的。若是从“自觉”得来,便灵心澈悟,即知即行。 8、儿童总要在他们的实际生活中有所需求,自己去研究解决的办法,还要自己证实过、经验过,才会得到真的知识。 9、改进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决不应当加重学生的负担,也决不会加重学生的负担。 10、夫儿童之非缩小的成人,言教育者罔不知之,故成人之教养与观感虽未必不适于儿童,要不可挹次注往,必须自儿童之立场出发,方得谓之纯良之儿童读物。 11、德目(德育的目的)不该是挂在口头的语言,写在纸面的文字,而该是贯彻一切行为的态度和精神。

叶圣陶作文教育思想及其践行

叶圣陶作文教育思想及其践行 自贡市沿滩区永安镇中心小学校宁贵芳 叶圣陶先生的作文教学思想博大精深,语文课的诸多理念与之一脉相承。可是在实施新课改过程中,有些老师采用“头脑风暴”的方式将其洗劫一空,割断了新课改与传统教学思想精髓之联系,偏离了正确方向。今天诸如作文教学中模式化、陈旧化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学生作文痛苦、虚假、无个性现象普遍。这些问题的解决当然只靠继承传统作文教学思想不加创新运用就能解决,但让我们重温老一辈教育家的思想精髓,无疑会对今天的作文教学或多或少有所启迪。 一、倡导立真求诚,作文与做人统一。 作文与做人统一的思想植根于叶老深厚博大的教育思想,起源于他对教育本质的把握,这一观点成为他倡导并亲自实践的全部教育思想的核心。他抨击养成记诵广博的“活书橱”、学舌很巧妙的“人形鹦鹉”、或大或小的官员以及靠教读为生的儒生学员,可是不能养成善于运用国文之一种工具来生活的普通公民的旧时教育;认为“受教育的意义和目的是做人,做社会的够格的成员,做社会的够格的公民。”(《叶圣陶散文乙集》,《读书和受教育》)指出学习语文就是“养成运用国文这一种工具来应付生活的普通公民”,因为“各种学科又像轮辐一样辏合于一个教育的轴心。”(《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第56页,以下简称《论集》)从这个根基上出发,作文作为众学科之一员,也必须为培养社会够格的公民服务,是社会的成员尽可能运用语言这一工具。从这个根基上出发,作文与做人就必须也必然要统一了。这一思想是一根红线一直贯穿于叶老作文教学理论体系,成为主导思想。 叶老继承了我国劳动人民诚朴的美德和古代知识分子修身治德的优良传统,并且始终和人民站在时代的前列,随时代一起进步。“求诚”是他一生始终遵循的处世准则,也是他始终倡导的人生品质。他治学作文,待人处事,时时处处表现出一种认真谨严、兢兢业业、真诚坦率的道德风范,堪称做人典范。他历来强调教育中加强品德培养,他借用别人的话说:“一切知识的根本就是道德。若不在德行上扎根,纵有知识,并无是处。”他还说,“追求知识固然重要,尤其重要的却是问清楚目标,必须使追求的结果增加德行的份量才好,决不能说追求是无所为而为,为知识而知识。” 良好的道德品质就是如此重要,近者,它可以推动学生发奋学习;远者,可以促使他们日后一丝不苟,勤恳工作,为社会进步贡献力量。这种“求诚”的品

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

叶圣陶的作文教学思想 叶圣陶先生是一位现代著名作家,同时也是一位语文教育理论家。叶老的作文教学思 想是他长期从事写作实践和教育工作的理论概括,内容之丰富,认识之深刻,乃国内少有的。因此,认真学习叶老的作文教学思想,对推进当前作文教学改革,进一步探求语文教 学科学化和民族化的道路,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强调为文诚实。 叶老在《语文教学二十韵》里提出的“立诚最为贵”的观点,是他数十年来一贯坚持、反复申说的主张。早在1919年他写第一篇语文教育论著的时候,就强调学生作文“必求合乎论理,而不贵乎虚衍”。到三十年代,他明确提出了衡量文章优劣的两根标尺,即“诚实”与“精密”。而所谓“诚实”就是“怎样想就怎样写”,“文章必须与写作者的思想、性质、环境等一致”,“从原料讲,要是真实的、深厚的,不说那些不可征验、浮游无着的话;从写 作讲,要是诚恳的,严肃的,不取那些油滑、轻雹卑鄙的态度。”也就是说,写文章“无非是一点,我听到的,看到的,真懂得,真体会到的东西来告诉读者或听众,并不是舞文弄墨,随便说两句花言巧语欺骗读者和听众”。到了八十年代,叶老又强调;“在作文教学中,首先要要求学生说老实话,绝不容许口是心非,弄虚作假。”学生作文,首先要问有没有这回事;其次,才看写的好不好。“话与文都不是可以‘做作’的,有几分品德知识能力只能 说几分的话,写几分的文。”可见,作文关系到怎样做人和做怎样的人的问题。 文章是反映客观世界现象的。但它不是单纯地反映现象,而是通过对客观现象的叙述、描写或议论,来揭示它的本质意义,并表明作者的看法的。文章能否忠实地反映客观世界 的真实面貌,正确地揭示它的本质意义,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叶老说:“无论写什么 东西,立尝观点总得正确,思想方法总得对头。”因此,我们对小学生进行作文训练,就不能为作文而作文,而应该加强作文训练的思想性。换句话说,就是要培养学生具有辩证唯 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这样,他们才能对观察到的事事物物作出正确的判断, 辨别出真伪、善恶、美丑来。“作文是学生思想水平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具体体现。”我们从 文章表达能力的强弱,可以看出思想水平的高低。做老实人,写老实文,作文和做人是统 一的。为此,我们在指导学生怎样作文的同时,还要指导学生怎样做人。 2.强调言语交际。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存在着一个带有根本性的弊端,那就是脱离社会需要,有文学化 的倾向。追究这种作文教学弊端的成因,不能不检讨我国传统作文的消极影响。我国的科 举制自隋代开始,实行了一千三百余年,封建社会末期最为腐朽的“八股取士”控制了科 举考试达五百年之久。这五百年间,学校教育的重心就是训练学生读八股文,作八股文, 所学非所用,所用非所学。为此,叶老指出:“关于作文教学,大概先得想想学生为什么 要作文。要回答似乎并不难,当然是:人在生活中工作中随时需要作文,所以要学作文。 在从前并不是人人需要,在今天却是人人需要。写封信,打个报告,写个总结,起草个发 言稿,写一份说明书,写一篇研究论文,诸如此类,不是各行各业要经常做的事吗?因此,要求学生要学好作文,在中学阶段打下结实的基矗至于作诗作小说,并不是人人所需要, 学生有兴致去试作,当然绝对不宜禁止,但是这并非作文教学的目标。”叶老说得多么中肯,“中学阶段打下结实的基幢,小学阶段更应打好基矗这里的“基幢当然只能是实用性表达 本领的基础,而绝对不是为文学创作铺路。 叶老为什么强调按照言语交际的需要来改革我们作文教学呢? 首先,是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其次,我们再来看看外国的教改动态。现今的欧美和 日本的写作教学中都很重视从社会生活的实际需要出发,决定作文训练的体裁和题材。他

读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感

读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有感 一、叶圣陶的作文教学的“求诚”思想 读叶老的写作教学理念,总有一个声音在耳边盘旋——“作文先做人”。在他看来,一 个人的德行是一切的基础。就像一棵树,要变成参天大树一定需要坚实的根基、肥沃的土地。如果文如大树,这德性就是树的根基。在叶圣陶这里,被他称为“求诚”。这种理念对我们如今的作文教学还有着深远的影响。 1、有真、善才会美 在《作文论》第二章里,叶老就提出作文应是写“诚实的自己的话”。在叶老看来这是提笔写作的第一前提,必须是心中有所想,并有写下的冲动,才能真正做到我手写我心。即使所想与前人相同,也不用担心。比如“所写的东西只要是自己的,实在很难得遇到与人家雷同的情形。试看许多文家一样地吟咏风月,描绘山水,会有不相雷同而各极其妙的文字,就是很显明的例子。原来他们不去依傍别的,只把自己的心去对着风月山水 ........................。”这正是返璞归真式的求真,。 如今不少学生的作文,空话假话的虚伪大行其道,玩文字游戏的浮夸在满分作文里还占据着半壁江山。虚情假意、无病呻吟,这些文风无论是在道德上还是审美上都没有什么意义。而令人担忧在是不少教师还认为这是优秀作文,那将会贻误更多的学生。 2、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如何让心中有话想说,并让这话有质量,还得追根溯源,这心中的话到底来自哪里。叶老认为它来自生活的充实,这对我们现今的作文教学依旧有着深远的意义。 现在有不少学生初中毕业依旧不会写作文,因为每次考试前就背几篇备用,完全是应试主义的,他们的成绩往往也不高。如果去观察这些孩子,很多人的眼神是空洞涣散的,只有在下课和同学谈到某款游戏、某部动画片时眼神才会散发出光彩。你问他对生活的感受,他甚至会听不懂你在问什么。他们和真实的生活是疏离的,他们只有在网络电视中才能找到自己。如果让他们去写命题作文,他们完全没有方向,因为他们生活的源头是枯竭的。 在叶老哪里有很深刻的分析:“更有些人对于什么都淡漠,只是消极地对待,觉得什么东西总辨不出滋味,一切都是无边空虚,世界是各不相关联的一堆死物,生活是无可奈何的 消遣。所以致此的原因,在于与生活的核心向来不曾接近过,永久是离开得远远。 .........................” 要写出真正好的作文,必须先有健康的生活态度,内心与真实的生活贴近。“有了真切的经验、思想,必将引起真切的情感;成功则喜悦,失败则痛惜,不特限于一己.对于他人也会兴起深厚的同情。而这喜悦之情的享受与痛惜之后的奋发,都足以使生活愈益充实。” 3、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如已做到前两点,文章来源于生活的真实,也来源于自己的真实感受,还应进一步扩大自己的视野。仿佛登山,应让自己努力登上山顶,能尽力看到风景的全貌,才不至于一叶障目,并且视野开阔的人才能拥有海纳百川的心胸和气度。落实到具体的文章中,在记叙文写作中,才能在看似平淡的生活中看到波澜所在,并给予它传神的刻画;在议论文写作中,才能有更深刻客观的观点。 “我们如为成见所缚,意气所拘,就会变改议论的态度;虽自以为还准对着求诚。实则已经移易方向了。……事物当前,利害所关。不能不生好恶之心,这好恶之心譬如有色的眼镜,从此看事物,就不同本来的颜色。”从叶老的这句话中我们不难看出,只有拥有了豁达的胸襟,开阔的视野,才会令自己不存或少存偏见,也才会留下真正有价值的文章。有的人

叶圣陶教学理念

叶圣陶教学理念 叶圣陶是一位著名的教育家。1912年中学毕业后,因家境清贫即开始当小学教师,并先后在中学、大学任教,建国后先后出任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副署长兼编审局局长,教育部副部长兼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教育部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等职务,为我国的教育和文化事业兢兢业业,鞠躬尽瘁。 在深沉的现实关怀统辖下,叶圣陶既有着丰富的教育实践经验,又在此基础上有着深厚的教育理论知识。关于教育的目的,他主张教书与育人紧密结合,教育是人类获得生存资料和经营生活的一种工具,教育应该有助于帮助学生认识自己、革新自己、成就自己。参见《教育与人生》。关于教育的方法,他认为教师应该具备一定的修养,身教重于言教。(参见《教师的修养》)。他认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他反复强调习惯在学习中的作用,认为“教育就是培养习惯”,主张“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予,而在相机诱导”。他的这些教育观点可以参见叶老的教育总结性文章《如果我当老师》。 叶圣陶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经验,尤其对于语文课(包括之前所谓“国文科”)教学有着十分精到的论述,无怪有人说不读叶圣陶无以教语文。对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论述最为精当的,是吕叔湘先生为《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所作的序,参见《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序》。叶老的很多文章都是直接来自语文教学第一线的,因而有着很强的实战性和指导性,例如他对于语文教学活动中课外书的利用(参见《给学生阅读的自由》和《略谈学生读书》),他对于学生作文的论述和建议(参见《叶圣陶谈写作》和《和老师谈写作》)等等,相信会给您以启发。 早在1920——1921年间,叶圣陶就为少年儿童创作了《儿和影子》、《拜菩萨》、《成功的喜悦》、《小鱼》、《两个孩子》和《损害》等多篇小诗,这些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充分体现了“五四”以后科学与民主的时代精神,既能教育孩子,又提醒了成人对儿童教育问题的关注。1921年冬天起,他致力于童话创作。1923年,出版了第一部童话集《稻草人》,这部作品,鲁迅在1935年称它为“给中国的童话开了一条自己创作的路”。1931年,又出版了第二部童话集《古代英雄的石像》。以后,又写了《聪明的野牛》、《鸟言兽语》、《冥世别》等童话,还创作了童话歌剧《蜜蜂》、《风浪》等。

叶圣陶教育理念

叶圣陶教育理念Prepared on 21 November 2021

叶圣陶教育理念之教是为了不教的学习与实践 叶老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简单来说就是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的方法。“教”是为了“不教”,显然以教师的教作为前提,这里,“教”是手段,“不教”是目的。 我作为一名新教师正处在教学改革的风口浪尖,一方面要不断历练来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需要不断学习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通过学习叶老前辈的教育理念,我有一些感想和体会。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课堂教学既然是一听一讲的关系,教师当然是主角,学生就是听众,就算偶尔举手回答个问题,也只能算是配角。这样一来,学生处出在很轻松的位置,慢慢地就会习惯了老师讲,变得越来越依赖老师,所以叶老提出了改变这一个现象的理念就是:教是为了不教。 我认为我们老师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转变教学观念和教学行为、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只有放下老师的架子和学生融为一体,才能创设出民主、平等的学习气氛,才能恰当的应用生本教育的模式,与此同时教师必须充分相信学生,相信学生能够通过发现、探究、研讨、交流等学习过程达到学习的目的。 以前我认为一节课如果老师全是自己讲可以讲很多内容,也可以轻松地完成教学进度,后来接触了生本教育,我很感兴趣,我开始尝试用生本模式上课。但是一段时间后,我发现教学进度赶不上,因为一节课可能就讲了几道题或者讲了一两个知识点。之后我发现老师一节课讲了很多,学生总是被动的接受,自以为讲完了,但是学生掌握多少,不得而知,效果并不好。因此,只有学生自己想学了,变为课堂的主人他们才能真正的学会,学好! (2)要学会逐步实现“以学定教”转变为“不教而教” 它要求教给孩子想学的东西,但这并不能说明我们作为老师,学生想学生们,我们就教什么,而是紧紧抓住学生学习的欲望和兴趣去设计活动或课程,给他们空间去想象,时间去讨论、归纳和总结,让他们在大量的学习材料上筛选自己需要的进行知识内部的整合,从而达到“不教而教”。 (3)老师要不断提高自身的素质 生本教育学生是主角,并不意味着老师成为了观众,成为了可有可无的摆设,而是需要老师以新的身份出现在课堂上。老师要有丰厚的本学科知识同时对其他领域也要有所涉猎,另外老师要有一颗童心,以学生的角度视察这个世界,包容学生的错误并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 总之,叶老前辈提出的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将是我今后教学实践中的重要指导思想,我将义无反顾地朝着这个方向努力前进。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 叶圣陶先生从一九一二年起从事语文方面的教学、编辑、出版工作,前后六十多年,对于这半个多世纪里我国语文教育工作中的利弊得失知道得深切详明,写下了大量文章,收在这论集里的就有一百多篇。凡是关心语文教育问题的人都应该读一读这本论集。这本论集的文章大部分是解放以前写的,到现在还有深刻的现实借鉴意义。因为里头论述的都是语文教育中的根本问题。 论集里的文章,涉及的面很宽,性质也多种多样,有商讨语文教育的理论原则的,也有只谈论一篇文章或者评议一两个词语的。最重要是关于语文学科的性质:语文是工具,是人生日用不可缺少的工具。二是关于语文教学的任务:教语文是帮助学生养成使用语文的良好习惯。 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的精髓如果用一句话来加以概括,那就是他经过半个世纪的思考,而概括出来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这一至理箴言。早在1922年,叶老就提出“目的在使其自生需要,不待教师授与”的观点,在这之后又多次提出类似的看法。解放后,他在不同的场合又反复强调这一观点。1962年,他又指出:“我近来常以一语语人,凡为教,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以其欲达到不需要教,故随时宜注意减轻学生之依赖性,而多讲则与此相违也。”“尝谓教师教各种学科,其最终目的在达到不需要教,而学生能自为研索,自求解决。故教师之为教,不在全盘授与,而在相机诱导。”叶老在这里对如何达到这一目标提出了具体的要求与途径,这种认识,较之早期更加深入、系统。这一思想最完整、最严密、最精确的表述是1977年12月给《中学语文》杂志的题词:“我想,教任何功课,最终目的都在于达到不需要教。假如学生进入这样一种境界:能够自己去探索,自己去辨析,自己去历练,从而获得正确的知识和熟练的技能,岂不是就不需要教了吗?而学生所以要学要练,就为要进入这样的境界。 给指点,给讲说,却随时准备少指点,少讲说,最后做到不指点,不讲说。这好比牵着手走,却随时准备放手,在这上头,教者可以下好多工夫。”在这里,叶老对这一

(三)叶圣陶《教育与人生》 读书心得

(三)叶圣陶《教育与人生》读书心得 叶圣陶老先生是著名的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在他的《教育与人生》一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对我们教师的教育工作有极大的指导作用。该书中的所选论著文体丰富多彩、语言自然灵动、文化底蕴深厚、现代特色浓郁,值得一读。叶圣陶老先生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提出正是基于学生的今后的发展,学生的终生发展的教育思想正是关注人的发展的具体体现。 首先,教师心中有学生,要想到学生未来的发展,要想到学生今后的不需要教也能终生学习这个目标。有了这样的目标,教师就可能时时处处考虑到,现在的每一堂课,都将使学生获得整个一辈子的能力,每一次的教都将使学生获得“自求得之”的具体方法。其次,教师的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牢固树立学生的主体的观念,老师的身份角色,是“导”,是辅导、引导、开导。 再次,教师在面对学生时,应该肯定学生的差异,而绝对不能强求一律,强求整齐划一,应该强调学生是有个性的人,每个学生都是不同的,一个学生就是一个世界。我们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差异,千万不可用“一把尺子”来衡量所有学生,也不能用一种方法对待所有学生。“生活是丰富多彩的,学生的个性是千姿百态的,而我们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也应该丰富多样。让我们的教育能够让我们的教学活动塑造人的个性。 总之,教师“导“,应该以学生的学为重心,以教学的对象为主体,充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让教师的导,具有丰富性、多样性的特点。心中有了学生,想到了学生的未来,就能自然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有了主体地位,就能关注学生的个性,而一旦关注了充满个性的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就显得十分重要了。教师要努力把微笑带进课程教学中。一进课堂,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满足学生的表现欲,不要轻易批评学生的活跃好动,适时地应用激励性语言、动作和神态,来激发学生的新的求知欲望,使课堂成为学生自由挥洒的天地,语文课上成诗意的语文课。苏霍姆斯基说过:学校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的把知识从一个头脑传授到另一个头脑中去,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着心灵的接触。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 陶行知是中国现代史上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对我国教育的现代化做出了开创性的贡献。郭沫若曾经评价陶行知说:“两千年前的孔仲尼,两千年后的陶行知。”美国东南联合大学副校长布莱恩·库朋也曾高度评价陶行知:“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不仅是中华民族教育史上的一枝奇葩,也是世界教育之林的一面旗帜。”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和理论虽经历史的打磨,至今仍不失其教育价值,对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也具有很强的借鉴价值和指导意义。陶行知的教育思想十分丰富,这里我们只选择其核心理论加以介绍。本期就让我们走近陶行知,靠近一种思想,重温一种精神。 一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陶行知教育思想的精髓可以概括为一个理论,三大原理,四种精神,五大主张。 一个理论即生活教育理论,这是陶行知教育思想的名称。 三大原理是: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生活即教育,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本体论,也叫起源论,陶行知认定教育来源于生活,主张教育要依靠生活,改造生活。社会即学校,是生活教育理论的场所论。认定社会本身就是一所大学校,主张教育要依靠社会的力量,应济社会的需要。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方法论。认定在生活中教法、学法、做法是不可分割的。主张事情是怎样做的,学生就应该怎样学;学生是怎样学的,教师就应该怎样教。教法和学法都来源于做法,统一于做法。 四种精神是:“爱满天下”的大爱精神;“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奉献精神;“敢探未发明的新理,敢入未开化的边疆”的创造精神;“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的求真精神。 五大主张是:行是知之始、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六大解放。行是知之始,是陶行知的哲学思想,认为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在劳力上劳心、以教人者教己、即知即传都是具体的教学方法。在劳力上劳心,即主张手脑并用;以教人者教己,即主张教学相长;即知即传,则是主张随学随教。六大解放,是陶行知创造教育思想和民主教育思想的反映,可以理解为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原则。六大解放是指解放儿童的头脑、双手、嘴、眼睛、时间和空间,还儿童以自由,从而解放儿童的创造力。 二新教育、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 早在一个世纪之前,陶行知先生就已经在倡导“新教育”,并针对当 时的教育状况,对新教育、新学校、新教师、新学生做过比较深入的讨论。 (一)新教育 1、“新教育”的标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