_人的觉醒_论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潮

_人的觉醒_论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潮
_人的觉醒_论新时期文学创作中的人道主义思潮

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

论人道主义干涉及其合法性 引言 “干涉”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过问或制止,多指不应该管硬管”,因此,其在国际法中就被引申为:一国为了将某种行为或者结果施加给另一个国家,而对该国内外事务所进行的强行或者是专断的干涉,也可称为干预。这种干涉的结果实际上就是对被干涉国管理其国内外事务的一种控制,在性质上就是对被干涉国的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外交独立的侵犯和破坏。人道主义干涉往往变成为一种披着人道主义外衣的霸权主义。那么究竟什么是人道主义干涉呢? 一、人道主义干涉的定义 比较权威的国际法辞书给人道主义干涉所下的定义是:“一个国家由于另一个国家自己不愿意或不能够保护其公民的生命和自由,从而对该国使用武力。”① 分析这个定义可知,首先从形式上人道主义干涉是一种使用武力的行为,且仅限于使用武力而不包括其它诸如经济制裁、外交或者是舆论等形式;其次,人道主义干涉针对的是一国国民的生命和自由,是基本人权被侵犯,其目的是防范可能发生的非人道事件,或者是阻止正在发生的大规模的侵犯基本人权的行为,因此其针对的客体内容是公民的生命和自由;第三,从干涉的主体上看,必须是发生侵犯基本人权事件的国家之外的其他国家所实施的行为,如果本国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有效制止或者有意愿请求该干涉国的援助则不构成人道主义干涉。这里就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假使该干涉国并非本国所申请提供援助的国家,而对其进行了武力干涉是否构成人道主义干涉?我认为答案应是肯定的,这就涉及到第四点,从主观状态上,必须是这一干涉违背了被干涉国的意愿,即排除了申请援助的情形。正如学者们所指出的,“干涉是介入别国事务,严格说来,意味着强制性介入,并迫使别国进行违背意愿的事情”。②另外,对于干涉主体问题,理论 ①马克思·普朗克比较公法及国际法研究所、中山大学法学研究所国际法研究室:《国际公法百科全书》第 三辑“使用武力、战争、中立、和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②吴昊:《两难的困境:论国际人道主义干涉》,《北大法律周刊》1998年

福建师范大学汉语言文学奥鹏文学创作论

《文学创作论》期末复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2.《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成,其中,“( A )”是全书的弹论核。 A.诗辨C.诗法 B.诗体D.诗评 3.“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4.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5.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 C.《宋元戏曲考》D.《人间词话》 6.黑格尔说:“艺术之所以异于宗教与哲学,在于艺术用( C )形式表现最崇高的东西”。A.科学性 B.理性 C.感性 D.目的性 7.韦勒克、沃伦认为文学作品有四个层面:即( A )层面、意义层面、意象和隐喻层面以及由象征和象征系统构成的“世界”或“神话”层面。 A.声音 B.画面C.形象D.历史 8.“表现人的精神生活的艺术”中,尤其是文学中有三组原素,它们是人物性格、遭遇与事故、风格,持这一主张的是法国著名的文艺理论家,被老师预言为“为思想生活”的人(A )。A.泰纳 B.伊瑟尔C.孔德 D.拉封丹 9.弗洛伊德在他的早期研究中将人的心理状态或心理结构分为三个层面:意识、前意识、( D )。 A.理性意识 B.无意识C.感性意识D.潜意识

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之辨析

80年代人道主义思潮“个人”观念之辨析 内容提要:人道主义话语在80年代常被宽泛地称为一种"思潮",本文较为详细地描述了这一思潮在80年代的具体展开过程,尤其是其中的三种主要表现形态,即80年代前期以"阶级性"/"人性"作为对偶形式的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80年代中期的"主体论"和80年代中后期的"文化哲学"。侧重分析有着内在一致性的三种形态建构了何种"个人"观念,及其与80年代的新国家意识形态之间的或隐或显的关联形式。 本文主要观点为:人道主义话语在80年代以一种超越意识形态的关于人的普遍价值的面貌出现,但其在具体的历史语境之中,通过对个人观念的重塑,建构了一种新型的个人、社会和国家的关系形态,因而成为80年代的新主流意识形态。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以"人性"作为修辞策略,在关于"家"/"国"的书写中,将对民族国家的政治认

同转化为一种文化认同;"主体论"在其隐蔽的"个人"/"社会"的对立结构中,对应于"现代"/"传统"的论述模式,将个人主体性的倡导落实于关于"现代国民"的塑造之中;"文化哲学"则将"个人"的观念的建构转换为"审美生成"问题,通过对"审美"的非现实性和"解放"意义的强调,构造出一种自律、自我完成的中产阶级主体想象。 关键词:个人、国家、意识形态、现代性、人性、阶级性、马克思主义人道主义、主体论、国民、人学、文化哲学、审美解放 20世纪80年代是中国社会的重要转折时期之一,它意味着中国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结束由冷战阵营构造的"封闭"时期,在"现代化"和"改革开放"的口号下,步入全球资本市场的开端。这一转折期的最重要特征,如戴锦华所说,存在着一种"结构性裂隙",即"政权的延续、意识形态的断裂与社会体制的变迁"1。也就是说,这一时期尽管不是改朝换代而延续了共产党政权的统治形式,并且仍旧借重了毛泽东时代的国家话语形

文学创作论

文学创作论 “就我所知,我的性格最最特别;我观察自己,如同观察别人一样;我这五尺二寸的身躯,包含一切可能有的分歧和矛盾。 巴尔扎克在这里剖析了性格的二重内容(正反两大系列),而每一系列中又有多种性格原素,这种种性格原素,例如高傲与谦虚、懒惰与用功、疏忽与心细等,又可分别形成一组一组的对立统一联系,从而形成复杂的性格系统。巴尔扎克的性格本体就存在于这种二重组合之中。由于性格原素具有无数种组合的可能性,家已对此有所论述;现代作家中,最早自觉地从理论上说明这个问题的极其重要性;并从美学上加以概括的是鲁迅。他指出,把我国文学成就推向峰巅的《红楼梦》其美学价值,最重要的就表现在它打破了我国古代小说文学“叙好人完全是好,叙坏人完全是坏”(《中国小说的历史的变迁》)的性格单一化的传统格局,表现了“美恶并举”(《中国小说史大略》)性格的丰富性。所谓“美恶并举”,就是性格构成的二重组合。这种性格的二重组合,是《红楼梦》以及世界上许多伟大文学作品创造具有高级审美意义典型时取得成功的美学基础。这是一个理论性和实践性都极强的美学原理,我们可称之为“人物性格构成的二重组合原理。”切实地掌握这一美学原理,对于总结我国当代文学的历史经验,对于思考我国文学的现在和未来,都有很大的意义。 语言学概论 1.自言自语是个人可以控制的行为,这说明语言是个人现象吗?请分析说明。1)表面上看,语言表现为具体的人说的话和写的文章,但语言不是个人现象。 2) 语言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的发展也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努力的结果。而且,在一个人还没有出现的时候,语言就存在了,代代相传,不可能是个人现象。语言的产生与存在都是依赖于社会的,离不开社会的。个人虽然有创造性地使用语言的权利,但依然使用的是社会全体成员共同创造的语言材料。所以语言不是个人现象而是社会现象。 3) 语言的社会性并不否认个人的语言特点和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这种特点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不同的人对共同使用的语言材料的选择和运用是不一样的,这是构成个人语言特点的主要方面; 二是每个社会成员在运用语言时会不同程度地超出已有语言材料和语言规则,这往往可以成为语言发展变化的开端。 4) 总之,我们不否认个人在语言发展中的作用,但归根到底语言是社会现象,不是个人现象。 2、大与小有没有明确的界限。应如何看待词义中的这类现象。 《庄子》有云: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膠,水浅而舟大也。也就是说大和小并没有一定的界限,当各自的参照物不同的时候,各自的大小也不同,没有绝对的大小,大与小都是相对的。那这样说来大与小既有明确的界限又没有明确的界限。

国际援助的原因

对外援助理论: 现实主义: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的动机就是本国利益,无论什么类型的对外援助,本质上都是政治性的,摩根索6种类型:人道主义援助、军事援助、用于生计的援助、用于经济发展的援助、为了自身声望而给与的援助、贿赂性援助。(沃尔兹、鲍德温) 自由主义:主要是基于人道义务论,以个人为着眼点、强调尊重别人、倡导人道原则、尊重个人平等自由,承认人的尊严和价值,满足个体的欲求,对外援助有助于发展中国家人民基本需求的实现,这也是发达国家及其公民的道德义务所在。正义论。矫正正义和分配正义,矫正正义是补偿在殖民地犯下的过错,分配正义是指国际社会中富国也应该向弱国提供援助,实现资源公平分配。 依附理论:中心-外围结构,在2个地方存在,发达国家处于中心地位,发展中国家处于外围地区,中心国家通过包括外援在内的资本输出,发达国家使外围形成了对中心的依赖。(普雷维什、多斯桑托斯、弗兰克、阿明) 补充论:发展中国家实现经济起飞的基本条件是投资率是资本积累率达到10%以上,美国政府应该通过剩余产品和基金提供尽可能多的资金援助。这一模型主要是强调资本积累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发展经济学历史上有若干个极具影响力的经济增长理论,其中之一就是哈罗德·多马模型,国民收入增长率和国内储蓄率成正比,与资本产出率成反比。1966年经济学家钱纳利和斯特劳特提出了双缺口模型,认为多数发展中国家存在储蓄率和外汇不足,因此需要引进外部资源。重点支持工业发展 减贫论:西方经济学家经过多年的观察,发现在贫穷的发展中国家,社会在就业和分配的不平等程度远大于发达国家,发展的成果在很大程度上没有惠及穷人,认为社会发展应该先行于经济发展。因此在这种基础上形成了两种理论:增长中的再分配理论、基本需求理论。重点支持农业发展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优质)

《文学创作论》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梁启超“薰浸刺提”说对文艺社会作用的阐释,侧重于文艺作品的美感特征与接受者审美需求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方面,其对文艺的审美特征的探讨,是对( B )的一种深入研究。 A.庄子“言不尽意”说 B.孔子“兴观群怨”说 C.司空图“韵味”说 D.严羽“妙悟”说 2.魏晋南北朝是中国古代文论发展的高峰期,其问曾先后出现过文论史上的若干个“第一”,下面选项中正确的是( A )。 A.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第一部文论巨制——《文心雕龙》 B.第一部诗话——曹丕的《诗品》,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 C.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钟嵘的《文赋》,第一部文论专篇——曹丕的《典论.论文》 D.第一部创作论专篇——陆机的《文赋》,第一部诗话——钟嵘的《诗品》 3.《沧浪诗话》全书由“诗辨”、“诗体”、“诗法”、“诗评’’和“考证’’五部分组 成,其中,“( A)”是全书的弹论核。 A.诗辨C.诗法 B.诗体D.诗评 4.“才”、“胆”、“识”、“力”是诗人创作必备的主体性要素,叶燮认为,四者之中,“识”处于( D )的地位。 A.配合和中介 B.支配和协领 C.从属和边缘 D.核心和主宰 5.金圣叹学问渊博,通晓诸子百家,其一生衡文评书,曾将《离骚》、《庄子》、《史记》、《杜工部集》、( B )、《西厢记》合称作“六才子书’’并予以评点、批改。读者接触文学,往往首先接触具体的文学文本,文学文本的主要特征一般包括语言系统、表意、阅读期待、开放。 A.《红楼梦》 B.《水浒传》 C.《西游记》 D.《三国演义》 6.郭沫若曾在《文艺复兴》第2卷第3期的《鲁迅与王国维》一文中,肯定王国维“用科学的方法来回治旧学”,将王国维的( C )与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称为“中国文艺研究史上的双璧”。 A.《文学小言》 B.《屈子之文学精神》

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人道主义思潮

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人道主义思潮 [摘要]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主要存在两种思潮。一种是人道主义思潮,一种是科学主艾思潮。其中,人道主义思潮不仅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而且对东欧国家和苏联,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社会主义实践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文章对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人道主义思潮的形成、发展及基本观点进行了考察和探析,认为马克思主义在有限的、确定的意义上可以容纳人道主义的合理思想,但却不能把马克思主义归结为人道主义。 [关键词]人道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 在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展中,主要存在两种思潮:一种是人道主义思潮;一种是科学主义思潮。其中,人道主义思潮发端于卢卡奇、柯尔施,逐渐成为西方马克思主义思潮中的主流。这种思潮在发展中形成各种不同的派别,如黑格尔主义马克思主义、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弗洛伊德马克思主义等等。这些派别的产生背景与思想内涵虽然不尽一致,但却具有一个基本共识:即马克思主义是人道主义。这种认识不仅对西方的马克思主义研究,而且对东欧各国和原苏联,对中国的马克思主义研究和社会主义实践都产生了深刻、持久的影响。应该说,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人道主义有着当时时代的需要,但这种思潮也的确对马克思主义有着一定的曲解和误解。对这一思潮作一番新的考察不仅有利于我们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而且也具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 一、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人道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 西方马克思主义中的人道主义思潮肇始于20世纪20年代,是总结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及无产阶级革命失败教训的产物。大战中惨无人道的大规模杀戮值不值得反思?大好形势下发动的轰轰烈烈的无产阶级革命为什么竟然会失败?这样的问题不能不触发一代思想家进行深入和全面的思考,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发端,正是源于这种对新形势下无产阶级的任务、战略和路线的全盘思考。 从标志性成果而言,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柯尔施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葛兰西的《狱中札记》构成了西方马克思主义发端阶段的三块“里程碑”。这三位出身和学理背景不尽相同的思想家从不同角度突出了对于无产阶级这一革命主体自身问题的重视,突出了革命对于解放“人”的重视。其中,卢卡奇第一次提出了“马克思的人道主义”的概念,并把“马克思的人道主义”作为无产阶级的意识形态和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相区别。弗洛姆也正因此称卢卡奇为“第一个恢复马克思的人本主义的人”。可以说,以卢卡奇的《历史和阶级意识》为标志,逐步形成了一股将人置于马克思主义中心地位的人道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进入30年代后,对马克思主义的“人道主义”理解又获得了新的发展动力。一方面,马克思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于1932年首次以德文发表。该书论述了人性、异化和人道主义诸问题,其中异化问题是重点。书中,马克思把共产主义称为“实践的人道主义”、“积极的人道主义”、“完成了的人道主义”。这本书的发表在西方思想界掀起了轩然大波,引起了西方马克思主义者的极大兴趣,他们纷纷根据《手稿》对马克思主义作人道主义的理解。该书德文版初版者,德国右翼社会民主党人朗兹胡特和迈耶尔认定,《手稿》对于重新理解马克思主义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根据这部著作可以把马克思主义理解为“现实的人道主义”。比利时社会党人德曼更是首开“两个马克思论”之先河,用人道主义的马克思反对唯物主义的马克思。马尔库塞也为此发表了长篇论文《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他认为,《手稿》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整个马克思主义是一致的,“人本主义这一术语表明,对马克思来说共产主义的基础就是人的本质的某种实现”。 另一方面,法西斯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初逐渐抬头,并逐步汇成一股汹涌的潮流。在

福师《文学创作论》2017秋在线作业一及答案

福师《文学创作论》在线作业一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单选题 判断题 一、单选题(共5 道试题,共10 分。)V 1. * 形象是_D_。 A. 感情特征 B. 生活特征 C. 艺术形式特征 D. 感情特征,生活特征和艺术形式特征的三维结构 满分:2 分 2. 中国古典诗论中所经常强调的比兴手法,兴则遵循_B_程序。 A. 相似联想 B. 相近联想 C. 相反联想 D. 相同联想 满分:2 分 3. 诗歌形象是C_。 A. 生活特征、自我感情特征二位一体 B. 自我感情特征和符号特征二位一体 C. 生活特征、自我感情特征和符号特征三位一体 D. 生活特征和符号特征二位一体 满分:2 分 4. *' 在人的五官感觉中,最重要的无疑是A_ A. 视觉 B. 听觉 C. 嗅觉 D. 触觉 满分:2 分 5. 观察的最后任务是_D_。 A. 把握局部 B. 把握整体 C. 要在局部上把握主要特征 D. 要在整体上把握住主要特征 满分:2 分 二、判断题(共45 道试题,共90 分。)V 1. 许多反向联想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与相似、相近联想结合在一起的。有些反向联想因处于相近的地位而形象显得更鲜明。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2. * 艺术形象是再现生活和表现作家自我的统一。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3. *'从写作来说,工夫不仅仅在于找到主要特征,而是排除非主要特征。这在中国戏曲理论家李渔的理论中,叫做立主脑,减头绪。没有减头绪的魄力,文章就可能很芜杂。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4. * 有特点,就不是一般的总体的,而是一个点。这就是细节,细节不是全部。全部不及细节,因为它能唤起经验记忆,让读者去补充它。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5. 自我抒情优势,是诗与散文分化的起点。 A. 错误O B. 正确 满分:2 分 6. *'不同艺术形式的特殊规范有相对的稳定性,又有历史的灵活性。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7. 概括性使诗的意象不容易老化。 A. 错误O B. 正确 满分:2 分 8. 在特殊的文学形式逐渐走向成熟的过程中,美感经验才不断积累上升为审美规范。而作家也只有通过形式才能掌握浓缩在形式中的艺术技巧。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9. *'从根本上来说,作家的特殊心理素质就是多情,多愁善感。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10. *生活特征是纷繁的,确定主要特征并改变它与其他诸特征之间的关系,不完全以事物本身为准,这要看作家此时占优势的情趣的性质。 A. 错误 B. 正确O 满分:2 分 11. *概括性使诗的意象不容易老化。 A. 错误O B. 正确 满分:2 分 12. * 形象是生活特征、自我情感特征和形式特征(规范)的三维一体。当这三个要素形

国际红十字运动与人道主义救援课程资料1

国际红十字运动与人道主义救援中国红十字会成立于1904年,至今已有108年的历史,做了很多好事善事。中国红十字会是新中国在国际组织中恢复合法席位的第一个组织(1952年)。其活动从战场救护扩大到自然灾害救助以及各种人道主义救助和服务。 工作任务包括:备灾救灾、应急救护培训、开展红十字青少年活动、推动无偿献血、艾滋病防控和关爱、参加国际人道主义救援、组织社区服务、建设造血干细胞资料库、参与对外交往等十多个领域。 ?一个人红十字运动的创始人亨利?¤杜南 (1828-1910) ?一场战役索尔弗利诺战役(1859) ?一本书《索尔弗利诺回忆录》(1862) ?一个国际组织伤兵救护国际委员会(1863) 1875年改名为?°红十字国际委员会?± ?一部国际公约《关于改善战地武装部队伤者境遇之 日内瓦公约》(1864) “白底红十字”标志,是为了对红十字发祥地瑞士表示敬意,掉转瑞士国旗的颜色而成,其中不含有任何政治或宗教因素。 红十字标志的含义 l.标明性标志: 表明与红十字运动有关的人或物。 2.保护性标志: 表明一个受国际人道法保护,不应受到攻击的人或物。

1863年月10月26日至29日,欧洲16个国家的代表在日内瓦举行的首次外交会议决定。使用“白底红十字”作为在战场上从事伤员救护的医务人员、场所及其交通工具的保护标志,并将其列入大会通过的《红十字决议》之中。翌年又在《红十字公约》(即后来的日内瓦公约)中加以明确。 “白底红新月”这个标志在1929年被列入日内瓦公约,在伊斯兰国家广泛使用。 以色列的红大卫盾会使用标志。在不能使用红十字与红新月标志时,使用红水晶标志还可以为处于冲突局势下的战争受害者及人道工作者提供额外的保护。 ?提出保护的概念,保护是人道原则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 ?我们说如果战争中得不到救治的伤员,得不到救助的平民,在和平时期,得不到医治的病人都是没有尊严的。在所有运动开展的行动中尊重人类的尊严至关重要。 ?通俗的说,人道的原则就是同情,就是伸出援助之手帮助和保护他人,无论他们是谁,或是做了什么,人道的原则就是维护每个人的尊严,甚至包括那些被社会孤立的人。 人道 基本解释 1. [humanity]∶以爱护人的生命、关怀人的幸福、维护人的尊严、保障人的自由等为原则的人事或为人之道. 2.[human;humane]∶中国古代哲学中与“天道”相对的概念。 一般指人事、为人之道或社会规范 ?“人道”这个词语给予我们的第一认识,孽待战俘是不人道的,因为对艾滋病人歧视,不给艾滋病病人提供治疗是不人道的。 ?红十字运动是人类文明进步的产物,是“人道”理念的代名词。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

文学理论复习资料 1、填空题大家自己网上找些看看就好了,仅列出部分,其他自己网上查找。 2、名词解释也仅是根据老师平时讲课时提到的列出,并不可能完全都是。5篇文献必有一 篇名称是名词解释。 3、老师明确回复5篇文献只会出在简答题上,不会出在论述题上。 4、论述题一题是《文学理论》或《批评意识》整本书的概述,另一题可能是艾布拉姆斯的 文学四要素。 一、填空题 1.文艺学包括文学史、文学理论和文学批评三个分支。 2.文学理论的主要内容通常文学本体论、作品构成论、文学创作论、文学接受论、文学发展论等五个方面。 3.文学理论作为对文学普遍问题的理性思考,具有自己的品格,具体表现在如下方面:(1)科学性。(2开放性。(3实践性。(4)中介性。 4.美国现代学者艾布拉姆斯认为“每一件艺术品总要涉及四个要素”,他提出了一个研究文学的坐标,其中四要素是指世界、作品、艺术家、欣赏者。 5.关于艺术分类,最具有普遍性的分类方式,是根据其所使用材料和塑造艺术形象的手段不同,把艺术分为造型艺术、表演艺术、语言艺术和综合艺术四大类。 6.着眼于主体与对象世界的关系来区分意象的类型,可以将意象分为兴象、喻象、抽象。 7.“落红万点愁如海”,诗句中的意象类型属于有战略起点基础上,向更高目标发展的总体战略。 8.审美需要是人类的一种特殊的精神需要,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1. 精神愉悦性、2. 具体功利的超越性、3. 心灵的自由性。 9.文学媒介大体可以分语音媒介、纸质媒介、电子媒介、电脑媒介。其中,电子媒介又可以分为广播媒介、电影媒介、电视媒介。 10.真正的文学语言必须同时具备下述两个不同取向:其一,文学语言的具体性。其二,文学语言的多义性。 11.抒情文本的现象层,是指具体可感的生活片段,如人物、事件、场景、景物等。 12.文学文本的意蕴层面,一般可以划分为三个层面:是历史意蕴层次、第二是审美意蕴层次、第三是哲理意蕴层次。 13.网络文学的特点如下:第一,结构开放性、第二,传播便捷性、第三,技艺综合性、第四,语言解构性、网络游戏性。 14.文学创作的动态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准备阶段、构思阶段、言语传达阶段。 15.创作准备阶段一般包括: 1.素材积累、2,情感体验、 3.创作动因生成、 16.艺术构思的主要方法一般包括:(1)整合法、(2)简化法、(3)漫画法、(4)倒错法、(5)变异法等。 17.文学风格的含义具有多层次性,在表现形态上,文学风格体现为作家的个性风格、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等。 18.关于文学起源的理论很多,历史上影响较大的理论主要有摹仿论、表现论、实用论、语言论、游戏论和文化论。

文学创作论

第一讲假定论 第一节逼真的幻觉 *文学反映现实不是对生活的描红 *逼真不等于真实 *艺术的“真实”是一种假定的“真实” *艺术的“假定”是一种创造 第二节生活真实和作家真知、真情的统一结构 *艺术形象是“第二自然”——人化了的自然 *世界、内心、形式三者的交互作用,才可能形成一个成熟的艺术作品。 * “神遇而迹化”,“神”为主导。所谓“神”,即作家的情感与个性。个性的强弱,个性的鲜明度,个性的独特性,都决定着“迹化”的不同效果。 第三节生活真实性与艺术假定性的相互制约 假定形式使真实性得到更充分的发挥,把生活中的“逼真”改造为艺术的真实。所谓“艺术的假定形式”,往往是经过长期创造,积淀下的“有意味的形式”。 文学创作中的假定性:虚构 如何把握虚构的“度”:离生活太远,则可能导致虚假;过于贴近生活,则拘泥于生活细节,缺乏创造性和想象力。 材料: 诗有认假为真而妙者。唐人《宿华山》云:“危栏倚遍都无寐,犹恐星河坠入楼。”宋人《咏梅花帐》云:“呼童细扫潇湘簟,犹恐残花落枕旁。”有认真为假而妙者。宋人《雪中观妓》云:“恰似春风三月半,杨花飞处牡丹开。”元人《美人梳头》云:“红雪忽生池上影,乌云半卷镜中天。”——袁枚:《随园诗话》 “我不想使画中的人物真实。真正的画家画物体,不是根据物体的实况,……而是根据自己的感受来画的。我崇拜米开朗基罗的人物形象,尽管它们的腿太长,臀部太大。” “如果我的人物是准确的,我将感到绝望,……我就是要制造这些不准确、这些偏差,重新塑造和改变现实,是的,他们能不真实,你可以这样说——但是比实实在在的真实更真实。”——凡·高 第四节假定性和逼真性在不平衡中发展 * 假定性与逼真性是艺术发展历史上的一对矛盾。 * 将现实大幅度地变化,突出假定性,或将描摹现实发展到高度逼真的地步,这两者是艺术家的不同追求.前者以表现主义为代表,后者以现实主义为典型。 * 两者在艺术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冲突,也不断地媾和。 第二讲形象论 第二节以生活的主要特征统帅五官可感觉细节 重视细节,不等于陷入琐碎,相反,文学作品中的细节,不但是感性的,而且细节之间能够互相呼应,形成细节的共同体。 一、最起码的“形象思维”就是有特点的细节思维 没有特点的细节是缺乏生命力的,艺术创造追求具有特点的细节,而且是具有创新表达方式的有特点的细节。 细节的有特点、有意味,虽然不能代表作品整体的成功,但一部成功的作品往往在细节上表现出非常独特的智慧和感受力。 二、有特点的细节能以局部更好地表现整体(细节的超越性)

【最新推荐】人道主义援助协议书word版本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人道主义援助协议书 篇一:人道主义帮助协议书 (改) 人道主义帮助协议书 甲方:青岛XXXXX有限公司。乙方:,男,族,住所:, 身份号码:,电话: 甲方和乙方经充分协议,就乙方从事承揽业务受伤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一、201X年月日,乙方从第三方(钢厂)承揽了钢筋运输业务,在将钢筋运到甲方处卸货时不慎受伤,依照法律承揽人应自担损失,但由于乙方家庭困难,甲方出于人道主义决定对乙方进行适当帮助。 二、乙方在城阳区古镇骨科医院进行救治的医疗费用由将代为支付(甲方已全部承担乙方的医疗费用)。 三、甲方对乙方的误工损失、营养费损失等进行适当帮助,经协商帮助金额为元(大写:) 四、本协议签订后,甲、乙方间再无任何纠纷,乙方不得无理取闹影响甲方生产经营,否则,甲方取消对乙方的人道主义帮助,要求乙方应返还甲方已支付的医疗费、误工费等,并要求乙方承担总帮助金额20%的违约金。 五、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 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月日 篇二:人道主义帮助协议书(改) 人道主义帮助协议书 甲方:青岛XXXXX有限公司。乙方:,男,族,住所:,

身份号码:,电话: 甲方和乙方经充分协议,就乙方从事承揽业务受伤一事,达成如下协议: 一、201X年月日,乙方从第三方(钢厂)承揽了钢筋运输业务,在将钢筋运到甲方处卸货时不慎受伤,依照法律承揽人应自担损失,但由于乙方家庭困难,甲方出于人道主义决定对乙方进行适当帮助。 二、乙方在城阳区古镇骨科医院进行救治的医疗费用由将代为支付(甲方已全部承担乙方的医疗费用)。 三、甲方对乙方的误工损失、营养费损失等进行适当帮助,经协商帮助金额为元(大写:) 四、本协议签订后,甲、乙方间再无任何纠纷,乙方不得无理取闹影响甲方生产经营,否则,甲方取消对乙方的人道主义帮助,要求乙方应返还甲方已支付的医疗费、误工费等帮助费用,并要求乙方承担总帮助金额20%的违约金。 五、本协议一式两份,双方各执一份。 甲方:乙方: 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月日 篇三: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提供人道主义援助 根据《联合国宪章》,联合国的宗旨之一是:“促成国际合作,以解决国际间属于经济、社会、文化及人类福利性质之国际问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联合国在满目疮痍的欧洲大陆首次开展了国际合作以帮助欧洲重建。如今联合国为国际社会所依重,在超出一个国家应对能力之外的自然和人为灾害地区协调人道主义救援行动。 联合国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和联合国系统 秘书处的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通过机构间常设委员会协调应对突发事件。机构间常设委员会涵盖了联合国系统中主要负责提供紧急救助的实体。一个协调的全系统人道主义援助方法非常必要,它能够快速而有效地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援助。人道主义事务协调厅的中央应急响应基金是一个能促进快速响应紧急状况的现金流机制。它能在捐款资助还未到位前帮助人道主义机构解决现金流的问题。有哪些重要的联合国机构提供人道主义援助?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开发署)、联合国难民事务高级专员办事处(难民署)、联合国儿童基金会(儿基会)和世界粮食计划署(粮食署)对救助援助行动起着主要作用。开发署负责减轻、预防和防备自然灾害的业务活动。一旦发生紧急情况,开发署的驻地协调员会在国家层面上协调救助和恢复工作。帮助难民

福师20年8月《文学创作论》考前辅导资料

2020年8月份《文学创作论》考前复习资料 答案如下 一、论述题 1.为什么说雄辩的细节能“以少总多”?请结合具体作品进行论述。 【参考答案】 第一、形象的可感性,并不是一切细节可感性的总和。 第二、养成堆细节暗示性的鉴别力,不但要善于从许多细节中排除那些暗示力的鉴别力,而且要敢于排开那些虽然有暗示力,但已被长期使用而失去光泽细节。细节之所以为艺术,就在于它能超越细节的有限性。 第三、要避俗,要求新。 2.“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请结合此诗谈谈文学想象的特点。 【参考答案】 一、主观特点是诗人的孤独感,客观特点是月光照着诗人的影子。这还不是艺术的想象,“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就不一样了,月亮就不是月亮了,举杯邀月,就不把月亮当月亮,而是把它当作有生命的对象了。这样,月亮就成了我的朋友。但是,艺术的想象之妙在于:“对影成三人”,不仅仅月亮成了朋友,而且影子也成了朋友。有了这样的想象,诗人的孤独之感就得到充分的表现。本来是,只有一个饮酒,很孤独,现在三人共饮了,应该是不孤独了吧。 二、但是,更加孤独了,因为月亮和影子,从另一个角度,更衬托得诗人孤独了。文学的想象就是让客观对象的形态性质发生变异,使之和主体之间的关系发生变异,有了这种变异,感情就渗透进去了。本来是互不相干的,现在变成了互相安慰。接着他写,不但是静态的孤独,而且还有动态:“我歌月徘徊,我舞影凌乱”,形成一种由静到动的变异,“我舞影凌乱”是客观事实,“我歌月徘徊”是想象。二者相对起来,形成一种结构,正好表现亲密和谐、达到心灵默契的程度。 3.“有意注意要得到无意注意的补充,无意注意得到有意注意的鉴定。当有意注意限制了观察的范围时,无意注意则来冲破这种限制;当无意注意提供的信息陷入迷乱时,有意注意会对之加以注释和梳理。”你如何解读这段话? 【参考答案】 第一、许多作者带着收集材料的目的去体验生活,结果却写不出像样的东西。 第二、对生活的最佳观察是在无意中进行的。 第三、高度错综复杂的感情活动都是在无意识领域中完成准备的。 4.为什么说过分地强调科学的想象的作用,甚至用它来否定文学的想象是幼稚可笑的? 【参考答案】 第一、作家和科学家的想象力有时候是一致的,作家的幻想往往是科学发现的前导。 第二、科学的想象和文学的想象是有相近之处。想象对于一切创造性的学科都是必要的,

《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精神

《悲惨世界》的人道主义精神 一、雨果与《悲惨世界》的图景 《悲惨世界》是维克多?雨果的作品,是一部以史诗笔法写成的现实主义杰作。雨果以卓越的艺术魅力展示了资本主义社会奴役劳动人民、逼良为娼的残酷现实。雨果的这部传世之作,创造了一部反映法国现代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的长篇史话。全书时间跨度长达近半个世纪,个人命运与历史题材的结合,从滑铁卢战役揭开序幕,着笔于波旁王朝时期和七月王朝初期的社会生活,战场、贫民窟、修道院、法庭、监狱、新兴的工业城市、巴黎大学生聚集的拉丁区、硝烟弥漫的街垒等,展示了一幅蔚然壮观的19世纪初期法国社会历史画面。它气势磅礴、色彩瑰丽,最大限度地体现了雨果在叙事方面的过人才华。 故事发生在19世纪的欧洲。1802年,因偷取一块面包而被判处19年苦役的冉?阿让结束了苦役场的苦难生活。获释后在前往指定城市的途中,疲惫的冉?阿让被好心的主教米里哀收留过夜,却不想他偷了银器潜逃。主教大人善意的谎言让冉?阿让幸免再次被捕。感于主教大人的恩惠,冉?阿让化名马德兰来到蒙特勒小城,从此洗心革面,重新做人。10年后,经过努力,冉?阿让成为一名成功的商人并当上市长。https://www.360docs.net/doc/a27218646.html, 但是,冉?阿让的相貌引起了警长沙威的注意。沙威是苦役场看守的儿子,曾经看见过冉?阿让。即将去世的芳汀想看一眼寄养在孟费眉客店老板德纳第家的私生女珂赛特。但在处理芳汀的问题上,冉?阿让和沙威出现了意见上的分歧。此时在市长办公室里,沙威说有一个名叫商马第的人正在替自己受审,冉?阿让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后,选择了投案自首。 身陷囹圄的冉?阿让得知芳汀身亡的消息后,成功越狱。冉?阿让接走了珂赛特并把她带到了巴黎。珂赛特以冉?阿让女儿的名义进入贝内迪克修道院后,冉?阿让改名福施勒旺,在修道院当上了一名园丁。 8年后,平静的生活因马利尤斯看上了珂赛特而再起波澜。此时,冉?阿让和靠在巴黎街头招摇撞骗为生的德纳第狭路相逢。德纳第设计陷害冉?阿让的阴谋正好被马利尤斯听到,在调任巴黎就职的沙威带人来抓捕时,德纳第被捕入狱,而冉?阿让却在混乱中趁机逃走。 此后冉?阿让几次搬家,在艾潘妮的帮助下,马利尤斯找到了珂赛特。看着一对相爱的恋人,冉?阿让成全了两人。然而,当冉?阿让讲明珂赛特和自己的身世后,马利尤斯却对冉?阿让拒而不见。最终马利尤斯接受了 冉?阿让,但此时已经命悬一线的冉?阿让惟一的愿望就是珂赛特能在自己死后,为他立一块无字的墓碑。https://www.360docs.net/doc/a27218646.html, 二、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实质 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的基本含义是“博爱、仁慈、宽恕和道德感化”。雨果坚信道德感化的力量,坚信“爱”能改造社会。雨果认为,世界上存在两种法律:高级的法律是仁慈和爱,它可以杜绝罪恶,唤起良知,进而改革社会拯救人类;低级的法律是刑罚,它依靠惩治只能加深犯罪。前者的体现者为米里哀主教,他用道德感化和博爱唤醒了冉?阿让的良知,使他成了真正的人;而后者的代表警官沙威,则如鹰犬一般跟踪冉?阿让,迫害孤女寡母,如同冷血的动物,他最后的精神崩溃投河自尽,表现了现存法律在崇高道德面前的渺小、虚弱及它的破产。只有崇高的道德,才是社会上的真正的“法律”。用这种“法律”,才能改造人的灵魂,让它成为崇高圣洁的灵魂。如果说《巴黎圣母院》中爱斯美拉达和加西莫多是心灵美的典型,那么在《悲惨世界》中的米里哀主教、冉?阿让更体现雨果人道主义精神的实质——博爱、仁慈、宽恕和道德感化。 三、雨果在 《悲惨世界》中的人道主义精神具体体现 (一)对贫苦人民的不幸遭遇的同情https://www.360docs.net/doc/a27218646.html, 1.男人的贫穷潦倒 冉?阿让的一生充满着坐牢、苦役和颠沛流离的经历。他出身贫苦,为了谋生干过多种低下的工作。他为了姐姐家饥寒的孩子偷了一块面包,因此被判刑,前后坐牢19年。但当他走

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2017秋福师《教育社会学》在线作业一满分答案 试卷总分:100 测试时间:--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40 分。) 1. ()是指社会所发生的急剧的、具根本性意义的变迁,是社会变迁中的高潮,是一种显著的突变过程,变迁的实现是以新旧阶级之间的政权易手为标志,它对教育的影响常常是突发的、冲击性的。 A. 社会剧变 B. 文化革命 C. 教育革命 D. 经济革命 满分:2 分 2. ()是社会成员对教师职业的意义、价值、声誉的综合评价 A. 教师义务 B. 教师职业声望 C. 教师专业地位 D. 教师权利 满分:2 分 3. ()学者菲兰把学生从一种社会环境进入并适应另一种社会环境的现象, 称为“越界”,即学生的社会位移 A. 美国 B. 英国 C. 澳大利亚 D. 法国 满分:2 分 4. ()强调研究者与被研究者在时空上完全隔离开来,不存在互动的一种研 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 分 5. ()把课程看成一种生成的社会现象,课程并非是教育目标所能限定的东西,而是在传递过程中被创造、建构出来的、可变的东西 A. 功能主义范式 B. 解释论范式 C. 新马克思主义范式 D. 结构主义范式 满分:2 分

6. ()是教育制度所必须的物质要素,也是变化最快的要素 A. 教育规范系统 B. 教育设备 C. 象征的标识 D. 教育组织和人事系统 满分:2 分 7. 教育功能的失调一般发生在教育制度生命周期的第四个阶段,即() A. 群体化形成阶段 B. 成熟阶段 C. 形式主义阶段 D. 瓦解阶段 满分:2 分 8. ()犯罪学家西塞?朗姆布罗索认为犯罪、越轨是因遗传而在生物学上变态的结果,会在面部特征上有所显露 A. 意大利 B. 德国 C. 英国 D. 美国 满分:2 分 9. ()是教育社会学中使用最普遍的定量研究方法 A. 调查法 B. 现场法 C. 隐蔽法 D. 人种学研究 满分:2 分 10. ()是指一个社会成员或社会群众,从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转到另一个社会阶级或阶层的位置移动 A. 人口流动 B. 社会流动 C. 人才流动 D. 社会迁移 满分:2 分 11. ()流行于19世纪末与20世纪初,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涂尔干、美国的佩恩等,认为教育的功能在于使人社会化 A. 社会化过程说 B. 相互关系说 C. 教育与社会相互关系说 D. 特殊社会现象说 满分:2 分

中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案例的分析

中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案例的分析 印度洋海啸和菲律宾台风”海燕”是 21 世纪比较严重的区域性自然灾害,给受灾地区造成了极大的破坏,生命及财产损失难以预估。灾难发生后,国际社会纷纷对受灾地区施以援手,而中国也秉持着人道主义精神向受灾国提供人道主义援助。两次援助中国政府都在第一时间宣布提供现汇及物资以帮助受灾国度过难关,但两次援助也有所不同。一是民间援助在两次灾难中展现的态度有所不同,印度洋海啸中国民间全力参与,捐钱捐物,而在菲律宾台风中中国民间基本未开展任何援助活动。二是两次灾难中国人道主义援助在国际社会产生的反响不禁相同,印度洋海啸中国受到国际社会广泛称赞,而菲律宾台风则产生了对中国的质疑声。分析来看,中国的对外人道主义援助受中国外交形势的影响很大,西方部分国家仍从意识形态出发看待中国援助,使中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具有了政治博弈的色彩。 第一节中国对外人道主义援助案例--印度洋海啸 20XX 年 12 月 26 日,格林威治时间(UTC)0 点 58 分,一场巨大的地震伴随着海啸从苏门答腊西海岸开始,以急剧的速度席卷东南亚、南亚、西亚,最终结束于非洲东海岸。此次灾难共波及到 14 个国家,数亿人口。据震后推算,此次地震和海啸释放的能量估计在×1017焦耳,或 2600 万吨 TNT 炸药, 或 1500颗广岛原子弹爆炸的能量。这是自 20 世纪有记录以来第三大能量规模的地震。 地震引起了对地球表面 20-30 公分的震荡,相当于太阳和月亮导致的潮汐力引起的地球震荡的效果。地震引起的冲击波传播到世界各地,甚至连远在美国的俄克拉荷马州也记录到 3 毫米的垂直振动。地震最初被记录为 级,20XX 年初被修改为级,但美国地质调查局至今仍坚持应将地震震级更改为级。 1这场史无前例的地震和海啸给受灾国及当地居民带来了难以估 计的严重后果。灾难造成将近 30 万人死亡(最严重的海啸死亡人数记录),其中有近四分之一是儿童,数百万人无家可归流落街头,基础设施及房屋大面积损毁,公路及海岸线均遭到严重破坏,数十万艘渔船倾覆海底。地震海啸所过之处千疮百孔,满目疮痍,惨不忍睹。(表 4-1 为部分受灾国家伤亡失踪情况不完全统计)。经济方面,受灾地区的经济被摧毁殆尽。特别是依靠渔业及旅游业作为主要收入的国家,经济发展受到极大影响。像斯里兰卡主要的经济活动即为渔业,为大约

人道主义精神

什么是人道主义精神 2011-6-27 13:10 提问者:匿名|浏览次数:3014次 2011-6-27 13:27 最佳答案 人道主义是起源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一种思想体系,提倡关怀人、爱护人、尊重人,做到以人为本、以人为中心的这样一种世界观。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又把人道主义的内涵具体化为“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人道主义在资产阶级革命时期起着反对封建制度的积极作用。 人道主义宗旨: 关心人类幸福,尤其表现在对慈善活动和社会改革感兴趣;人道主义原则的实践或表现——亦称“博爱主义”、“慈善行为”。 狭义的人道主义指15世纪前后文艺复兴时期一种与研究哲学、伦理学、艺术和语文中古代文献相联系的世俗思潮和文化教育运动,其目标是按照古代的典范,创立一种摆脱教会权威的、建立在知识和理性基础上的对世界和对人的看法。它以个性自由发展的思想对抗封建时代的教会独裁,以尘世的需要和情欲的论点对抗中世纪禁欲主义的道德观。它从一开始就是资产阶级革命的思想武器。广义的人道主义指社会思想中一种进步的观点或潮流,其主要内容包括:①提倡人的尊严,确认人是最高的价值和社会发展的最终目的;②重视人的现世幸福,确认满足和发展人具有的实在的尘世需要和才能;③相信人的可教化性和发展能力,要求实现个性的自由和全面发展;④追求人类的完善,要求建立人与人之间互相尊重的真正人的关系。苏联和东欧国家的哲学家一般把人道主义发展史划分三个阶段,即古代人道主义、资产阶级人道主义和社会主义人道主义。 参考资料:https://www.360docs.net/doc/a27218646.html,/view/80813.htm 人道主义 求助编辑百科名片 人道主义是关于人的本质、使命、地位、价值和个性发展等等的思潮和理论。它是一个发展变化的哲学范畴。人道思想是随着人类进入文明时期萌发的,但人道主义作为一种时代的思潮和理论,则是在15世纪以后逐渐形成的,最初表现在文学艺术方面,后来逐渐渗透到其他领域。 目录 简介 起源 发展 人道主义宗旨 人道主义干涉 原则 1、理性价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