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

2019年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
2019年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

人教版第三单元《物质构成的奥秘》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题2分,共38分)

1、下列各组元素中,元素符号的第一个字母相同的一组()

A.氮、氧、氦、氩B.钙、铜、铬、氯

C.磷、硫、碳、硅D.铂、铍、钡、溴

2、物质是由分子、原子等微粒构成的。用分子的相关知识解释下列现象,正确的是()

A.缉毒犬能根据气味发现毒品,是由于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B.给篮球打气时气体被压缩,分子变小了

C.水降温会结冰,是因为结冰时水分子静止不动

D.1L白糖与1L食盐相混合,其体积小于2L,这是因为分子与分子之间有间隙

3、科学家计划用质子数为20的钙原子,轰击核电荷数为98的锎元素靶,使两元素的原子核合在一起,合成核电荷数为118的新元素。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该变化是化学变化

B.新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8

C.新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8

D.变化过程中元素种类没有发生改变

4、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依元素的相关信息,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铱元素是金属元素

B.铱元素的原子序数为77

C.铱的化学式Ir2

D.铱元素的相对原质量为192.2

5、如图表示四种原子的结构模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丁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同

B.乙、丁不属于同一种元素

C.甲、丙的核电荷数不同

D.甲、乙为互为同位素原子

6、如图中“”和“”分别表示氧原子和碳原子,能保持一氧化碳化学性质的粒子是()

7、如图描述的是水发生某种变化的微观实质,其所描述的变化是()

A.液态水结冰B.水的蒸发C.水的分解D.冰的熔化

8、为探究分子的运动及影响分子运动速率的因素,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图中无色透明塑料瓶的材质、大小、形状完全相同,瓶内用细线固定有用滤纸折叠成的大小和形状相同的小纸花,小纸花上都均匀喷有酚酞溶液,按照图3的操作方式分别用注射器向图1和图2的塑料瓶中同时注入5滴浓氨水,然后将针孔处密封,再将两个塑料瓶分别同时放入等体积的冷水和40℃的热水中。下列选项中错误的是()

A.观察到的现象是小纸花由下而上依次变红色,并且图1比图2变色快

B.图1、图2采用对照实验的方法,变量只有一个,被控制的量有多个

C.若图3中的小纸花上喷有石蕊溶液,而注射器向瓶中注入的是浓盐酸,可以观察到小纸花的颜色从下至上变为红色

D.上述实验说明,温度升高,分子运动加快

9、下列关于宏观事实的微观解释,错误的是()

A.浓氨水挥发-氨分子不断运动

B.氢气然烧生成水-分子种类改变

C.温度计内汞柱液面上升一汞原子体积变大

D.干冰升华后体积增大一二氧化碳分子间的间隔变大

10、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25m3氧气可以装入0.024m3的钢瓶中--氧分子的体积变小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分子在不断运动

C.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D.氢气和液氢都可以做燃料--相同物质的分子,其化学性质相同

11、科学研究表明:海洋生物可利用氮的多寡是影响海洋生产力的重要因素,且氮的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会产生大量温室效应气体。因而,氮循环的波动对全球气候变化有着重要影响。上述有关表述中的“氮”指的是()

A.原子B.分子C.元素D.物质

12、构成物质的粒子有分子、原子、离子等。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从分子的角度看,糖水和水的本质区别在于前者含有多种分子,后者只含一种分子

B.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单质,保持它们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都是碳原子

C.氧气和臭氧都是由氧元素组成的,但是二者化学性质差异很大,是由于构成它们的分子不同

D.二氧化硫、液氧、液氮都是由分子构成的,氦气、铁水都是由原子构成的,碳酸钙则是由离子构成的13、不同种元素最本质的区别是()

A.质子数不同B.核外电子数不同

C.中子数不同D.最外层电子数不同

14、如图是探究分子运动的实验。下列相关现象与结论正确的是()

A.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该实验说明盐酸能使酚酞溶液变色

C.甲、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都会改变

D.乙、丙烧杯内溶液的颜色都会改变

15、用如图装置探究分子运动,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A.该实验说明分子在不断运动

B.氢氧化钠吸水放热,加速浓氨水的挥发

C.该实验通过酚酞溶液变红可证明氢氧化钠呈碱性

D.该装置的优点:现象迅速出现、药品用量少、环保无污染

16、2019年1月3日,嫦娥四号探测器成功软着陆月球背面。月球上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如图是铝、钛、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铝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B.钛原子的核内有22个质子

C.铁原子核外电子数为26

D.铁与稀盐酸反应会生成FeCl3

17、物质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组成(或结构)相互联系是化学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对物质性质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的化学性质比较稳定,是因为它们的原子结构都相对稳定

B.氧化汞、水都能分解得到氧气,是因为它们的分子中都含有氧原子

C.降温能使水结冰,是因为在较低的温度下水分子静止不动

D.盐酸溶液、稀硫酸溶液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它们都含有H+

18)

A、A

B、B

C、C

D、D

19、如图为元素周期表第四周期的局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砷和硒均属于金属元素

B.锗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x小于69.72

C.镓原子的核电荷数为31

D.Se2+的核外电子数为34

二、填空题:(共62分)

20、分子、原子、离子都是构成物质的微观粒子,例如氧气是由(填具体粒子的名称,下同)构成的,氯化镁是由构成的。图中B处应填入(填“原子”、“分子”或“离子”)。

21、元素组成万物

2019年是“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元素周期表迎来了它150周岁的生日。

(1)人们很早就意识到物质都是由几种亘古不变的基本成分--“元素”组成的。

①古人曾认为水是组成物质的元素之一,在你学过的知识中能说明“水不是元素”的实验事实是。

②如图是两个微粒的结构模型示意图,这两个微粒是否属于同种元素?你的观点及依据是。(2)1869年,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制作出第一张元素周期表,为预测新元素的结构和性质提供了线索,如图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内容和铝原子结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表中元素都是金属元素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g

C.铝原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变成Al3+

D.锗原子中质子数等于中子数

E.铝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能量最高

②图中空白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小明根据元素周期表预测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用R 表示)与铝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他的依据应是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要比较R与Al的活动性强弱,实验方案为。

(3)如图是二氧化碳循环的部分过程。

该循环中,生成物葡萄糖中的元素来源于(填化学符号)。

德谟克利特曾说过“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在该循环过程中,“不会消灭”的微粒有(填符号)。无论经过多少化学变化,这些微粒永远“不会消灭”的原因是

(4)人体是一个巨大的元素仓库,青少年需要适当补钙。某钙片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这种钙片在胃中消化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咀嚼有利于钙片消化,其原理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除此之外,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写一种即可),请举例说明。

22、趣小组的同学在探究分子的特征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请你参与他们的探究活动,回答有关问题:

烧杯A中盛有10mL浓氨水;在烧杯B、C中分别盛有20mL蒸馏水,并分别滴加3滴酚酞试液于蒸馏水中,得到无色溶液。用只大烧杯把A、B两烧杯罩在一起,几分钟后,观察现象。

(1)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是。请你用分子的知识解释出现该现象的原因。(2)由该实验可知氨水具有的性质是:。

(3)实验中烧杯C的作用是。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你的改进建议是。22、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请根据图示回答相应问题

(1)原子序数为1、7、8的三种元素形成的氮肥的化学式是。

(2)图2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以下判断错误。

A.原子序数Z>Y B.核外电子数:X=Y C.Y和Z处于同一周期

(3)从图2中分析,X是氧元素,则Z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

(4)具有相同原子数和电子数的分子或离子叫等电子体,等电子体具有相似的结构和性质,下列各组粒子中不属于等电子体的是(填字母序号)。

A.CO和N2 B.SO2和CO2 C.PO43-和SO42-

(5)写出一条第二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变化规律:。

(6)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23、(1)某兴趣小组探究分子的特性时做以下三组实验.已知:碱性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而氨水呈碱性,打开盛装浓氨水的试剂瓶时能够闻到强烈刺激性气味.请回答实验中的有关问题:

某同学进行有关分子性质的探究实验: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试管中看到的现象是,此现象说明了.

(2)已知①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②由于分子质量小,所以化学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对质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③氨气分子的相对质量是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质量是36.5.如图2所示,在玻璃管两端分别放入蘸有浓氨水和浓盐酸的棉花团.发现C处产生的白烟较多.由此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

参考答案

二、填空题:

20、解:氧气是由氧分子构成的;氯化镁是由镁离子和氯离子构成的;其中原子构成分子,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离子,所以B处填写原子。

故填:氧分子;镁离子和氯离子;原子。

21、(1)解: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

②决定元素种类的是质子数,这两个微粒核内质子数不同,所以不属于同种元素。

故答案为:①水通电分解生成氢气和氧气;②不属于同种元素;这两个微粒核内质子数不同。

(2)解:①A.表中元素不都是金属元素,硅元素是非金属元素,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铝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6.98,单位不是g,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铝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电子变成Al3+,该选项说法正确;

D.锗原子中质子数不等于中子数,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E.铝原子最外层3个电子能量最高,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CE。

②图中空白处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31;

根据元素周期表预测该元素组成的单质(用R表示)与铝有相似的化学性质,他的依据应是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R最外层电子数是3,在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是+3,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在空气中被氧化的化学方程式是4R+3O

2=2R2O3;

若要比较R与Al的活动性强弱,实验方案为:把R放入硫酸铝溶液中,R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说明R比铝活泼。

故填:31;最外层电子数相等;R

2O3;把R放入硫酸铝溶液中,R表面析出银白色固体,说明R比铝活泼。(3)解:葡萄糖中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该循环中,生成物葡萄糖中的元素来源于二氧化碳和水,

其化学式分别是CO

2、H2O。

德谟克利特曾说过“无中不能生有,任何存在的东西也不会消灭”。CO

2、H2O分子中含有碳原子、氢原子和氧原子,在该循环过程中,“不会消灭”的微粒有C、H、O;无论经过多少化学变化,这些微粒永远“不会消灭”的原因是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改变,所以物质不灭。

碳酸钙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

3+2HCl=CaCl2+H2O+CO2↑。

咀嚼有利于钙片消化,其原理是增大了反应物的接触面积,除此之外,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还有温度、反应物的浓度等,如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合理即可)。故答案为:

CO2、H2O;C、H、O;分子分成了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原子的种类、数目和质量都不改变,所

以物质不灭;CaCO

3+2HCl=CaCl2+H2O+CO2↑;反应物的浓度;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在氧气中燃烧,产生蓝紫色火焰(合理即可)。

22、解:(1)实验中可以观察到B烧杯中的溶液颜色变成红色,AC烧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出现该现象的原因是A烧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故填:B烧杯中的溶液颜色变成红色,AC烧杯中没有观察到明显的现象;A烧杯中的氨分子运动到B烧杯中溶于水呈碱性,使酚酞试液变红。

(2)由该实验可知氨水具有挥发性,水溶液显碱性的性质,故填:氨水具有挥发性,水溶液显碱性。(3)实验中烧杯C的作用是为了对照,故填:对照。

(4)该装置有一个明显的不足之处是实验装置密封性差,氨气逸出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可以将实验装置改成密封体系,故填:实验装置密封性差,氨气逸出到空气中,污染空气;将实验装置改成密封体系。23解:(1)由原子序数为1(氢元素)、7(氮元素)和8(氧元素)的三种元素组成的氮肥是NH4NO3.故

填:NH

4NO3。

(2)A、同一周期中,由左至右原子序数依次递增,因此原子序数:Z>Y,该选项说法正确;

B、同一族中,由上至下核外电子数依次递增,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C、Y和Z处在同一行中,处于同一周期,该选项说法正确;

故填:B;

(3)X是氧元素,则Y元素是硫元素,硫原子最外层有6个电子,则Z(即氯)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7;故填:7;

(4)A.每个一氧化碳分子和每个氮气分子的原子个数和电子个数都相等,属于等电子体。

B.每个二氧化硫分子和每个二氧化碳分子的电子数分别是32和22,不属于等电子体。

C.每个磷酸根离子和每个硫酸根离子的原子个数和电子个数都相等,属于等电子体。

故填:B;

(5)第二周期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变化规律是从左到右,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增;故填:从左到右,原子的核电荷数依次递增;

(6)元素是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所以钠元素与氯元素的本质区别是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故填:质子数不同(或核电荷数不同)。

24、解:(1)在试管中的滤纸条上相间滴有无色酚酞溶液,试管口塞上一团蘸有浓氨水的棉花,由于氨分子的运动,会观察到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故填:滤纸条上由试管口向试管底逐渐变红,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2)已知①浓氨水能挥发出氨气,浓盐酸能挥发出氯化氢气体,二者接触反应会产生白烟(即氯化铵固体);②由于分子质量小,所以化学上引入了分子的相对质量来表示分子的质量,即相对分子质量.③氨气分子的相对质量是17,氯化氢分子的相对质量是36.5.由此可知,分子的运动速率与相对分子质量的关系是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故填:相对分子质量越小,分子的运动速率越快.

三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检测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检测卷 一、看拼音,写词语。 lǚxínɡ()jiù mìnɡ()méi yóu()l iúlèi()shènɡ xià()jiēzhù()pínɡděnɡ()jì suàn() 二、找出每组中加点字读音错误的词语,把序号填在括号里。 1.①伐.木(fá)②拆.开(chāi)③咱.们(zhán)() 2.①吱.嘎(zī)②缩.小(suō)③诱.人(yòu)() 3.①吞咽.(yàn)②召.开(zhāo)③根茎.(jīnɡ)() 三、判断对错,对的打“√”,错的打“×”。 1.“冷”和“怜”的部首相同。() 2.“斧”是上下结构,部首是“父”。() 3.“几”是多音字,在“几乎”这个词中读jī。() 4.“齿”的读音是cǐ,音序是C。() 四、比一比,组成词语。并按规律再写一组。 油()由() 睁()争() ___()___() 五、给多音字选择恰当的读音。 shāo shào 1.体育课上,老师让同学们原地稍.()息,稍.()微休息一下。 dádā 2.妈妈答.()应我晚饭后回答.()我的问题。 六、先用给出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语,再把词语分别填入句子中。 冷:()() 1.面对这种突发事件,青头显得很()。 2.秋天来了,鸟儿们飞走了,树林里变得()起来。 油:()()

3.运动会上,同学们都拼命给自己班的运动员()。 4.大公鸡看着自己鲜红的冠子,()的羽毛,得意极了。 七、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伐木人用斧子把树砍倒了。(改成“被”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是能做一棵会跑的树,那一定会很好。(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用修改符号修改下面的句子。 学习了《去年的树》这篇课文,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八、把句子补充完整。 1.____________________ ,理不辩不明。 2.______________________,无理寸步难行。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万古胜负在于理。 九、阅读理解。 1.阅读课内语段,回答问题。 日子一天天过去,寒冷的冬天就要来到了。鸟儿必须离开树,飞到很远很远的地方去。 树对鸟儿说:“再见了,小鸟!明天春天请你再回来,还唱歌给我听。” 鸟儿说:“好的,我明年一定回来,给你唱歌。请等着我吧!” 鸟儿说完,就向南方飞去了。 (1)选段写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的对话。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鸟儿必须离开树。 (3)树请求小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小鸟回答树的话中,从“__________________”这个词语可以看出,小鸟很讲信用。 2.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小黑羊 羊群里有一只黑色的小绵羊,而其他的羊都是白色的。它们总是对小黑羊说:“走开!你这黑色的丑八怪!”小黑羊可伤心了。它独自跑得远远的,藏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附答案)

人教版一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选一选。(每题3分,共9分) 1.在动物下面画“√”。 2.在蔬菜下面画“√”。 3.在水果下面画“√”。 二、圈一圈,把每组中不同类的圈起来。(每题2分,共6分) 三、分一分。(12分)

四、按要求分类。(每题8分,共16分) 1.按花的样子分一分,在下面涂一涂,填一填。 2.按卡(kǎ)片的形状分一分,在下面涂一涂,填一填。 五、分类。(每题8分,共24分)

1.按不同的活动分类。 2.涂一涂。 3.如果分成两组,可以怎样分? 六、按要求做题。(2题6分,其余每题4分,共14分) 1.按形状分一分,填写下表。

2.如果分成三组,可以怎样分?把分组的结果表示出来。 3.根据分组的结果,提一个问题并解答。 七、一(2)班同学最喜欢吃的水果的情况如下图。(1题10分,2题9 分,共19分) 1.根据上图填写下表。 2.根据上面的统计结果回答问题。 (1)喜欢吃()的人数最多,喜欢吃()的人数最少。 (2)喜欢吃苹果的比喜欢吃香蕉的多()人。 (3)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答案 一、1.(√ )()(√ )() (√ )(√ ) 2.(√ )(√ )()() (√ ) 3.(√ )()(√ )(√ ) () 二、1.圈第3个 2.圈第4个 3.圈第3个 三、生活用品:①③⑦⑧⑨ 体育用品:⑤?? 学习用品:②④⑥⑩ 四、略 五、1. 2. 略[点拨]涂色时要从下往上涂。 3. [点拨]分类标准不唯一。

六、1. 333 3 2. 3.白色图形与灰色图形一共有多少个? 4+4=8(个)(答案不唯一) 七、1. 67548 2. (1)桃子葡萄(2)1 (3)喜欢吃葡萄的比喜欢吃苹果的少几人? 7-4=3(人) (答案不唯一)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评估测试卷四 新人教版

七年级语文第三单元评估测试卷四 一、基础知识及运用 1、为下列词语中加粗的字注音: 酝酿镶边唱和枯涸 2、依据下列词语中的拼音写出汉字: 黄yùn zhù 蓄níng 神清liè 3、解释下列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⑴、花枝招展: ⑵、玄奥: 4、默写《春》一课中两组优美的排比句: ⑴、描写春花色彩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描写春雨形态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下列语句后面的括号内,写出句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⑴、有许多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⑵、春天像小姑娘,花枝招展的,笑着,走着。() ⑶、收起青鳊鱼似的乌桕叶的影子。() 二、古诗文阅读理解 6、依据上下文提示默写: ⑴、_____________,若出其中。_____________,若出其里。 ⑵、乱花渐欲迷人眼,_____________。

7、解释下列文言语句中加粗词语的含义: ⑴、山岛竦()峙 ⑵、几处早莺争暖树() ⑶、路转溪头忽见() ⑷、枯藤老树昏()鸦 8、诗句“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描绘了什么样的画面? 9、“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三、现代文阅读理解 (一)阅读下面《春》片断,回答文后的问题: 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园子里,田野里,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坐着,躺着,打两个滚,踢几脚球,赛几趟跑。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部编版四年级语文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第三单元测试卷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基础积累 一、看拼音,写词语。(8分) fán xīnɡmàn mièténɡ luóménɡ lónɡ ()()()() zhāo xiáhuā suìxiāo sǎjì jìnɡ ()()()() 二、选择题。(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波涛.(tāo)交叉.(chā)朝晖.(huī)炫.耀(xuàn) B.膝.盖(xī)指挥.(huī)徜.徉(chánɡ)白桦.(huà) C.躲.避(duǒ)拥挤.(jǐ)绽.放(zhàn)胆怯.(qiè) D.水瓶.(pínɡ)绣.花(xiù)一抹.(mǒ)晕.皱(yūn) 2.下列词语搭配不正确的一组是() A.胆怯的小白菊涂银霜 B.徜徉的白桦绽花穗 C.毛茸茸的枝头披雪花 D.银色的光华洗尘垢 3.下列句子中省略号的用法不一样的一项是() A.想着想着,我的心里,好像有一颗种子在生根、发芽…… B.好像绿色的墨水瓶倒翻了,到处是绿的…… C.突然一阵风,好像舞蹈教练在指挥,所有的绿就整齐地按着节拍飘动在

一起…… D.到哪儿去找这么多的绿:墨绿、浅绿、嫩绿、翠绿、淡绿、粉绿…… 4.下列句子使用的修辞手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A.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 B.给雨润过的泥路,一定是凉爽又温柔。 C.炫耀着新绿的小草,一下子洗净了尘垢。 D.抖去水珠的凤蝶儿,在木叶间自在闲游。 5.对下面的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大海啊!哪一颗星没有光?哪一朵花没有香?哪一次我的思潮里没有你波涛的清响? A.这首诗写的是冰心对大海的感受,是对大海的颂歌。 B.诗人通过星光与花香来表现大海对自己的巨大影响,抒发了热爱大海的 情怀。 C.这首诗运用排比和连续的反问,加强了抒情的效果。 D.这首诗格调清新自然,语言凝练含蓄,意境凄清悲凉。 6.下列对现代诗歌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歌常常表达了诗人独特的感受,蕴含着丰富的想象。 B.诗歌读起来朗朗上口、悦耳动听,对节奏并没有强烈的要求。 C.读着“永不漫灭的回忆”和“我只躲到你的怀里”这些温情的诗句,我 体会到诗歌中充满着真挚的情感。 D.从“阳光也是绿的”“在朦胧的寂静中”这些诗句里,我感受到诗歌语言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班别:姓名:座号得分:第一部分基础积累与运用(40分) 一、我会看拼音,写词语。(8分) jīnɡxīn qīnɡ liánɡ pīn mìnɡ xī wànɡ()()()()yán rè yóu piào dǒu dònɡ fēnɡ shōu ()()()()二、选择正确的读音,在下面画上“”。(5分) 扇子(shān shàn)欢乐(lè yuè)异乡(yì yǐ) 散步(sàn sǎn)磨坊(fānɡ fǎnɡ) 三、我能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6分) 轻轻地()()地学习 精心地()()地离开 甜甜地()()的作家 四、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5分) 大()失色垂头()气千()万() 引()注目五彩()纷凌空() 一本()翩翩()欢蹦() 五、我会按要求写词语。(5分) 1、描写心情的词语 2、描写秋天的词语 3、表示颜色的词语 六、我会对对子。(5分) 天对,雨对,大陆对。 秋月白对,水绕对。 雨中山果落对。 光明对,聪明对, 山清对,鸟语对。 七、我会默写一首秋天的古诗。(6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阅读《秋天的雨》片断,回答问题。 秋天的雨,有一盒五彩缤纷的颜料。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金黄色是给田野的,看,田野像金色的海洋。橙红色是给果树的,橘子、柿子你挤我碰。争着要人们去摘呢!菊花仙子得到的颜色就更多了紫红的淡黄的雪白的美丽的菊花在秋雨里频频点头 1、给文中最后两句话加上标点符号。(2分) 2、在文中找出颜色的词,填在下面的括号里。(5分)

精 第三单元 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意蕴.(yùn)绮.绣(yǐ)皲.裂(jūn)烨.然(yè) B.敝.衣(bì)缟.素(gǎo)撰.写(zuàn)容臭.(xiù) C.缊.袍(yùn)拜谒.(yè)貂裘.(qiú)叱.咄(cì) D.惆怅.(chàng)诋.毁(dǐ)唐雎.(jū)不屑.(xiè) 2.下列句子加点字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故患.有所不辟也(祸患,灾难) B.寡人欲以五百里之地易.安陵(交换) C.万钟于我何加 ..焉(施加) D.所识穷乏者得.我与(同“德”,感激,恩惠) 3.下列各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舍鱼而取熊掌者.也。贤者.能勿丧耳。 B.行道之.人弗受。而不知人之.乐。 C.安陵君其许.寡人。潭中鱼可百许.头。 D.此之谓失其.本心。其.如土石何 4.下列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 A.乡为身死而不受,今为宫室之美为之。 B.虽千里不敢易也,岂直五百里哉? C.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 D.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樱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每一本在你心目中值得阅读和记住的书,都是因为其中蕴藏 ..着未来你更期待的那个自己。 B.所谓成功,就是专心的人彼此之间长期竞争而产生的结果 ..。 C.在“中国诗词大会”的赛场,参赛选手自信满满,对答如流 ....。 D.晚会上,梧州市粤剧名家潘楚华将成名作《女驸马》唱得字正腔圆,令观众刮目相看 ....。 6.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A.教育是否兴盛强大,是一个国家兴盛强大的标志。(删去“是否”)

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及答案

七年级英语第三单元综合检测卷 (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1分,共15分) ( )1 .We go to school on weekdays and go to cinema at weekends. A. /;the B. the; the C. the;/ D. /;/ ( )2. Mrs Green enjoys Beijing opera a lot. She often goes to the . A. school B. office C. restaurant D. theatre ( )3.一Is this new car? 一No. is over there, the red one. A. your; Mine B. your; My C. your; My D. yours; Mine ( )4.一Mum is cooking fish in the kitchen. Can you it? 一No, I can't. I have a bad cold a runny nose. A. See B. sound C. taste D. smell ( )5.一Look at the trousers, Andy. They look like yours. 一No. Mine black and white. A. is B. has C. have D. are ( )6.He enjoys_______badminton. A.played B.to play C.pl ay D.playing ( )7.This town is about two hundred kilometers__________Nanjing. A.far B.far away.C.far away from D.away from ( )8.一What shall we do tomorrow? 一Why_______to the cinema? A.don't;go B.not go C.don’t going D.not you go ( )9.It _______only 20 minutes to the park by bike from my home. A.brings B.takes C.carries D.needs ( )10.—Let’s go to the park to play football,shall we? —_______It’s getting too late.A.Why not? B.That’s all right C.Better not D.Never mind ( )11. Hurry up, or you will the early bus. A. forget B. miss C. leave D. catch ( )12. The woman under the tree are mothers. They are old friends. A. Tom and Jacky B. Tom’s and Jacky’s C. Tom and Jacky’s D. Tom’s and Jacky ( )13 . Xu Beihong is for his paintings of horses. A. fresh B. famous C. interesting D. important ( )14. is the bus stop from here? It’s about five minutes on foot. A.How long B.How far C. How many D. How often ( )15. 一Why not go to the theatre tonight? 一. A. It doesn't matter. B. Thank you. C. Sorry to hear that D. Sounds great! 二、完形填空(每小题1分,共10分) A man comes home from work late. His 5-year-old son is 1 for him. “Daddy can you give me $10?” his son asks. The father is very 2 and says, “ If you want to buy a toy, you can go back to your 3 and go to bed.” Later, the man 4 maybe he really needs to buy something. The boy doesn't ask for

部编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带答案)

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基础达标。(35.5分) 1.用“____”选出正确的读音。(4.5分) 档.案(dǎng dàng) 作.坊(zuōzuò) 鸡爪.子(zhǎo zhuǎ) 积累.(lěi lèi) 吏.治(shǐlì) 石拱.桥(ɡǒnɡɡònɡ) 周济.(jǐjì) 毛驴.(lúlǘ) 鸟笼.(nónɡlónɡ) 2.选择正确的字,组成词语。(6分) [术数] ______量______学医______ ______语 [洲州] 苏______ 沙______ 亚______ 德______ [宝保] ______安______护珍______ ______贝 3.看拼音,写字词。(7分) 4.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回答问题。(7分) 学( )五( ) ( )( )闻名( )( )遥望 双龙( )( ) 名( )中( ) 来来(____)(____) 形态( )( ) (____)(____)楚楚 (1)古时候用“______________”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 要用车来拉。 (2)我会仿照画“____”的词语写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3)我会用画“”的词语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选词填空。(4分) 价钱价格 (1)用蚕丝织成的帛( )太贵,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2)由于连年丰收,农产品( )低廉。 发明发现 (3)人们用蚕茧制作丝绵时( ),盛放蚕茧的篾席上,会留下一层薄片, 可用于书写。 (4)造纸术是我国古代四大( )之一。 6.句子训练。(7分) (1)造纸术影响了世界。(扩句,至少扩两处)(1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清明上河图》这幅画上的人物,就有好几百个 :有.从乡下来的农民, .... 有.撑船的船工,有.做各种买卖的生意人,有.留着长胡子的道士,有.走江湖的医生,有.摆小摊的摊贩,有.官吏和读书人……(仿写句子,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加标点。(4分) 桥面两侧有石栏栏板上雕刻着精美的图案有的刻着两条相互缠绕的龙嘴里吐出美丽的水花有的刻着两条飞龙前爪相互抵着各自回首遥望还有的刻着双龙戏珠 二、教材回顾。(1题6分,2~5题每空0.5分,6题3分,共18.5分) 1.根据提示,写出传统节日以及含有传统节日的诗句。 (1)包饺子吃年夜饭放爆竹贴春联(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扫墓踏青(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高插戴茱萸(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下面是某服装店某一天的销售数量统计表,根据统计表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每题2分,共12分) 某服装店某一天的销售数量统计表 1.卖出的服装黑色比红色多。() 2.卖出的服装M号的比L号的少。() 3.每种颜色的服装都是L号卖得多。() 4.每种号码的服装都是白色卖得多。() 5.卖出的服装中白色的最多。() 6.卖出的M号服装中红色最少。() 二、先填表,再回答问题。(填表6分,其余每空3分,共18分) 某一天三个不同的连锁店在下午5:00~5:30两种鸡翅的销售量情况如下:香辣鸡翅的销售情况 奥尔良鸡翅的销售情况 你能把两个表合成一个表吗?试一试吧!

1.()的香辣鸡翅卖得最多。 2.长乐中路的()比()卖得多。 3.两种鸡翅中,()鸡翅的销售量最多。 三、下面是丽丽调查的本校三年级同学的身高情况统计表。(每空2分,共22分) 1.男生身高在()段的人数最多,有()人。 2.女生身高在()段的人数最少,有()人。 3.身高在131~140的学生有()人,身高在121~130的学生有()人。 4.通过比较发现()身高比()身高偏高一些。 5.本校三年级男生有()人,女生有()人,共有()人。 四、学校要开运动会,聪聪统计了三(1)班五位同学的1分钟跳绳和踢毽子的成绩。(1题4分,其余每题3分,共10分) 1.跳绳比赛中,谁的成绩最好?踢毽子比赛中,谁的成绩最好?

2.如果要挑选3位选手参加比赛,你认为选哪三位同学? 3.如果进行体育测试,你觉得谁的成绩可能最差? 五、(变式题)下面是实验小学三(2)班同学数学第三单元测试成绩记录单。(1题10分,其余每题5分,共20分) 男生成绩记录单 女生成绩记录单

单元检测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第三单元达标测试卷 一、填空。(每空1分,共20分) 1.48×230的积是()位数,510×30的积的末尾有()个0。2.根据第一道算式的结果,写出其他算式的得数。 125×4 =500 125×12 =() 125×16 =() 1250×8 =(1250×4 =() ) 3.某班有59人去春游,每人的车费和门票费共计198元,一共大约要准备()元。 4.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80千米,从甲地到乙地一共行驶了5小时,甲、乙两地相距()千米。本题是已知()和(),求(),数量关系是()。 5.186×47的积的个位是(),425×60的积的末尾有()个0。6.如果口算45×19,可以先口算45×20=(),然后再减去()个45,最后结果是()。 7.下面的等式各应用了什么运算律。 (1)48×69=69×48() (2)32×25×4=32×(25×4)() (3)25×(40+8)=25×40+25×8() 二、判断。(对的画“√”,错的画“×”)(每题1分,共6分)

1.计算450×20时,先算45×2得90,再在90的后面添两个0,得9000。() ) ( .运用乘法运算律就一定能使运算简便。2. 3.乘法的估算结果比实际结果都小。() (0,积的末尾就有几个0。) 4.两个乘数的末尾共有几个() /5.一辆汽车每小时行驶75千米,记作75千米时。 6.一辆汽车2小时行驶了170千米,这辆汽车的速度是340千米/时。() 三、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填在括里)(每题1分,共5分) 1.503×50的积中间()。 A.只有一个0 B.有两个0 D.有三个C.没有0 2.230×470的积是23×47的积的()倍。 A.10 B.100 D20 .1000 C.3.最大的三位数与比最小的两位数大1的数的乘积是()。A.99909 B.99009 D.10989 C.1009

沪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评估测试卷

小学数学五年级(上)第三单元评估测试卷 班级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_ 第一部分(共51分) ?填空题。(24% )(每题3分) 1 ?将一组数值的总和除以这组数值的个数,所得到的数叫做这组数值的() 2 ?如右图,这几个同学在进行跳短绳比赛,他们下数 分别是: 71 , 88 , 80 , 76, 88, 91 , 70 , 76。 他们平均每人1分钟跳绳()下。 家庭人口数12345 户数21026137 3 ?下面是一幢居民楼内的家庭人口情况统计表: 4 ?下表是小亚一周喝牛奶量的统计表: 这幢居民楼内每户家庭的平均人口是()人。(用“四舍五入”法将得数保留一位小 数) 星期■一-二二-三四五六日牛奶(ml)2802002500280230300 小亚这一周平均每天喝()毫升牛奶。 5 ?小胖在期中考试中,语文85分,英语97分,数学要考()分才能使三门学科的平 均成绩达到92分。 书架第一层放书38本,第二层放书24本,第三层放书20 本,第四层放书的本 数和第一层一样多。这个书架平均每层放书()本。 7 ?水果超市给学校送水果,第一次送来35千克,第二次送来的是第一次的1.2 倍。把这些水果平均分给20个班级,每个班级能分到()千克的水果。 8 ?有两个教室,甲教室50平方米里有30个学生,乙教室100平方米里有40个学生。()教室比()教室拥挤。(在括号里填写“甲”或“乙”)

二?判断题。(对的在括号内打“V”,错的打“x”)(15% )(每题3分) 1 ?在使用平均数表示人数时,只能是整数。..................... () 2 .在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时,这组数据中的所有数(包括0)都要参加计 3 .小丁丁用一周时间看完一本科技书,每天看书时间如下: 0.5小时、0.8小时、0.2小时、1小时、0小时、0.5小时、 0.6小时。计算小丁丁平均每天看书时间的算式是: (0.5 + 0.8 + 0.2 + 1 + 0.5 + 0.6)* 6 ................................................ () 4.雏鹰小队和向阳小队的同学练习毛笔字,雏鹰小队有12人,向阳小队有9人。在相同的 时间内,雏鹰小队一共写了108个大字,向阳小队一共写了90个大字。雏鹰小队的队员写字 速度更快一些。....................... () 左面是21名同学最近一周做家务劳动次数的条形统计图。他 们这周一共做家务劳动56 次,平均每人这周做家务劳动3次 (用“四舍五入”法将得数保留整数)。…() .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字母编号填入括号内)(12%)(每题3分) 1 .五年级三个班级的学生为幼儿园的小朋友做大红花,五(1)班两小时做了68朵,五(2) 班两小时做了80朵,五(3)班两小时做了75朵。平均每班每小时做()朵大红花 D. (68 X 2 + 80 X 2+ 75 X 2)- 3 2 .科技馆举行为期一周的航天科技展。前五天平均每天有12000人参观,后两天共有41500 3.某超市上周营业额统计结果为:周一至周五平均每天 3.8万元,周六至周日平均每天5.2 A. (68 + 80 + 75)- 2 B. (68 + 80 + 75) - 3 C. (68 + 80 + 75)- 3 - 2 人参观这一周平均每天有()人参观。 A. (12000 +41500 )- 2 B. (12000 X5 + 41500) - 7 C. (12000 + 41500)- 7 D. (12000 X 5+ 41500 X 2)十7 万元。这个超市上周平均每天的营业额是()万元。 A. 4.5 B. 14.7 C. 3.8 D. 4.2 5.

部编版三(下)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三(下)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时限:60分钟满分:100分]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 温馨提示:小朋友,经过一个单元的学习,你一定积累了很 多知识,现在请认真、仔细地完成这张试卷吧。加油! 第一部分基础知识(54分) 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6分) 县.城(xiàn xiàng ) 创.造(chàng chuàng) 鲜.见(xiān xiǎn)废.品(fèi fèn) 作.坊(zuōzuò) 社.会(sèshè)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zhìhuìlìshǐshèjìmùtóng fúhào jìshùwěi dàjīng yàn ōu zhōu lùqǔ 三、对号入座(选字组词)。(4分) 酒洒 白( ) ( )脱料( ) ( )落 洲州 沙( ) 苏( ) 杭( ) 亚( ) 四、精挑细选(给加点词语选择正确的解释,填序号)。(9分) 1.千门万户曈瞳 ..日。( ) A.太阳刚出来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B.太阳落山时光辉灿烂的样子。 C.月亮刚出来时的样子。 2.遥知兄弟登高 ..处。( ) A.在高处眺望。 B.爬上高楼。 C.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3.遍插茱萸 ..少一人。( )

A、一种鲜花、花蕊好看惹人喜爱 B、依据个人的喜好随便插戴的花的统称 C、一种香气浓烈的植物,古人在重阳节有插戴英的习俗。 五、我会写近义词。(6分) 积累——闻名——精美—— 宝贵——欣赏——悠闲—— 六、句子大课堂。(10分) 1、石拱桥世界闻名的洨河上有一座安济桥叫 (连词成句,并加上恰当的标点符号) 2、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用关联词语将两句话连成一句话) 3、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既.减轻了流水对桥身的冲击力,使桥不容易被大水冲毁,又.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节省了石料。(用加点的关联词语造句) 4、张择端画的画,是多么传神啊!(仿写感叹句) 5、我们使《清明上河图》看到了八九百年以前的古都风貌,看到了当时普通百姓的生活情景。(修改病句) 七、走进诗词苑。(9分) 1、《元日》的作者是代诗人。这首诗描写了这一天热闹、欢乐和万象更新的动人景象,表达了。 2、“清明时节雨纷纷”这句诗交代了和,“路上行人欲断魂”则写出了行路人的心境。 3、“遥知兄弟登高处,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这首诗抒发了作者对亲人的之情。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三年级语文第三单元测试卷 班级:姓名:座号:评分: 一、积累。(47分)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fēi wǔ yī rán shì zi dǒu dòng lěng què ( ) ( ) ( ) ( ) ( ) mò fáng bō luó yán rè xiāng tián qì wèi ( ) ( ) ( ) ( ) ( ) 2、我会组词。(5分) 杨()异()遥() shàn() 扬()导()摇() shān() 3、我会填空。(6分) ()地盯着轻轻地()()的颜料 ()地离开婉转地()()的衣裳 4、根据“资料袋”“读读背背”填空。(8分) (1) ,,水绕对云横。(2)雨中山果落,。(3) ,,大陆对长空。(4) ,赤日对苍穹。(5)在中国,风筝有年的历史。最初的风筝是用做的。 5、课文内容我会填。(10分) (1)我们()做着,心中()了憧憬和()。 (2)小喜鹊衔来树枝造房子,小松鼠找来松果当(),小青蛙在()挖洞,()舒舒服服地睡大觉。 (3)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 (4)()兄弟登高处,()茱萸少一人。 6、默写。(8分) (1)古诗《夜书所见》 (2)《秋天的雨》文中描写菊花的句子。二、运用。(53分) 1、我的发现。(3分) 红:橘红桃红,我发现 ,我还能接着写两个这样的词语、。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或作答。 (1)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朝诗人王维的“ , ”表达对家人的思念。(2分) (2)《秋天的雨》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秋天的雨的?(4分) (3)读了《听听,秋的声音》一文,你从秋天的声音中体会到了什么?(2分) 3、我是阅读小能手 (一) 我们去放风筝。一个人用手托着,另一个人牵着线,站在远远的地方,说声“放”,那线一紧一松,风筝就凌空飞起,渐渐高过树梢了。牵线人飞快地跑起来。风筝越飞越高,在空中翩翩飞舞着,我们快活地喊叫着,在田野里拼命地奔跑。村里人看见了,说:“放得这么高!” 从早晨玩到下午,我们还是歇不下来,牵着风筝在田野里奔跑。风筝越飞越高,似乎飞到了云彩上。忽然吹来一阵风,线嘣地断了。风筝在空中抖动了一下,便极快地飞走了。我们大惊失色,千呼万唤,那风筝越来越小,倏地便没了踪影。 我们都哭了,在田野里四处寻找,找了半个下午,还是没有踪影。我们垂头丧气地坐在田埂上,一抬头,看见远远的水面上半沉半浮着一个巨大的木轮,不停地转着,将水扬起来,半圈儿水在闪着白光。那是我们村的水磨坊。 “那儿找过了吗?” “没找过,说不定‘幸福鸟’就落在那儿呢。”大家说。 我们向那房子跑去,继续寻找我们的“幸福鸟”…… (1)找出描写放风筝时表示动作的词语。(2分) (2)用“”画出描写孩子们放风筝时、断线时、找风筝时心情变化的语句。(2分) 扇

部编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3单元评价测试卷(有答案)

第三单元评价测试卷 一、读一读,用“√”标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3分) 挪.移(nuóná)蒸.发(zhēng zēng)急遽.(suìjù) 揉.动(róu yóu) 惶.恐(huāng huáng) 流逝.(shīshì) 二、读拼音,结合语境写词语。(6分) 三、查字典,填空。(4分) “媚”字在字典中的释义:①美好,可爱;②巴结,逢迎。“媚”字在“阳光明媚”一词中应选第种意思。课文中“阳光明媚”的意思是。由此,我还知道“春光明媚”的意思是。“媚”字在“谄媚”中应选第种意思。 四、选择。(10分) 1.“母亲发现男孩儿蹲在那儿一动不动,发现他在哭,在不出声地流泪。”从这句话中可以看出男孩当时的心情是()。(2分) A.失望委屈 B.兴奋期待 C.焦急无奈 D.伤心痛苦 2.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3分) A.放学后,偌大的操场一个人也没有,显得非常空虚 ..。 B.听了我的话,爷爷叹息 ..一声,说:“你怎么还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啊!” C.草原上野狼对黄羊群的骚扰没有休止 ..,这是自然界所固有的规律。 D.时光易流逝 ..,我们要珍惜。 3.下列词语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 A.斜斜的太阳初升的太阳灿烂的太阳火红的太阳 B.凝然的双眼凝重的表情凝结的冰层凝视的目光 C.焦急的心情兴奋的心情难过的心情惆怅的心情 D.伸开的泡沫张开的翅膀敞开的大门翻开的书本 4.对《那个星期天》一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本文着重表现了“我”童年的无知,看到母亲为了生计不停地忙碌,还硬要母亲陪自己出去玩。

B.母亲没有兑现承诺,给“我”幼小的心灵带来伤害,这让“我”难以忘怀;母亲辛劳忙碌的身影也在“我”的记忆中挥之不去。 C.本文既表现了“我”的无知,也表达了母亲的劳碌和母爱的伟大。 D.本文中母亲没有兑现对“我”的承诺,因此她不是一位好母亲。 五、按要求写句子。(9分,每小题3分) 1.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仿写比喻句) 2.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仿照句子写一写老师生气时的样子) 3.请根据情境“我走在上学的路上”写写自己愉快的心情。 六、根据课文内容填空。(8分) 1.《匆匆》一文的作者是。课文紧紧围绕着“”二字,细腻地刻画了时间,表达了作者对 之情。文章中有很多语句值得我们积累,如:。 2.《那个星期天》一文的作者是史铁生。课文主要写了作者对童年的一个星期天的回忆,课文是按“我”——的心理变化顺序来写的。 七、课内阅读我最棒。(12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得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走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选文开始的问句的作用是:。(2分) 2.时间的匆匆体现在生活中的、、、等方面。(2分) 3.“我掩面叹息”,“叹息”的是()(多选)(3分) A.明知时间易逝,而自己却毫无办法来阻止。 B.这一天来,又毫无所获。 C.时间都浪费在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上,自己没有做出有意义、有价值的事情来。 D.自己碌碌无为的一生。 4.“我掩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中的“闪”字用得好,体现在哪儿?(3分) 5.选文的内容和俗语()意思相近。(填序号)(2分) A.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B.机不可失,时不再来 C.光阴似箭,日月如梭 D.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八、课外阅读我能行。(13分) 读书惜时(节选) 人皆有喜好,我只对书情有独钟。只是书买得多了,有时竟不能读完。于是可爱地幻想,等以后退休了,无事可干的时候,再来读这些书,不是也其乐无穷吗?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题号基础阅读(一)阅读(二)表达完成态度 等第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携带(xié)爪牙(zhuǎ)拱桥(ɡǒnɡ) B.风貌(mào) 社会(shè) 工匠(jiànɡ) C.咖啡(kā) 摊贩(fàn) 选择(zhé) D.交税(suì) 朝鲜(xiǎn) 笼子(lónɡ) 2、下列词语书写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桃符伟大白洒阿拉伯 B.经验欧州历史赵州桥 C.奇异大约画册造纸术 D.石拦放牧技术欲断魂 3、先把词语补充完整,再根据词语意思填空。(10分) 学()五()()()闻名()()遥望来来()()()()各异()()中外 ⑴.古时候形容一个人学问高,是因为书多的时候需要用车来拉。() ⑵.形容很多事物形状、姿态、形式不尽相同,各有特色。() ⑶.以上词语中有一组是近义词,他们分别是()() 4、选出每组词语中不是同类的选项,将序号填在括号里。(6分) ⑴.A.元宵节B.端午节C.国庆节 D.中秋节( ) ⑵.A.贴春联B.包饺子C.吃月饼 D.看春晚( ) ⑶.A.造纸术B.高速铁路C.指南针 D.火药( ) 5、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8分) 虽然……但是……因为……所以…… 不但……而且……不是……而是…… ⑴.骑马的人( )没撞上轿子,( )吓到了旁边的两头小毛驴。

⑵.赵州桥( )坚固,( )美观。 ⑶.( )帛的价钱太贵,( )只有少数人能用,不能普及。 ⑷.学习这件事,( )缺乏时间,( )缺乏努力。 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12分) ⑴.蔡伦做出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张择端画的画十分传神。(改成感叹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对于这种浪费水资源的现象,我们怎么能不闻不问呢?(改成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站在桥栏杆边欣赏风景的人,被小毛驴惊扰了。(改为把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根据积累填空。(5分) ⑴.千门万户曈曈日,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借问酒家何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独在异乡为异客,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文房四宝:____________________。花中君子: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理解。(25分) 1.课内阅读。(8分) 大约在一千九百年前的东汉时代,有个叫蔡伦的人,吸收了人们长期积累的经验,改进了造纸术。他把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原料剪碎或切断,浸在水里捣烂成浆;再把浆捞出来晒干,就成了一种既轻便又好用的纸。用这种方法造的纸,原料容易得到,可以大量制造,价格又便宜,能满足多数人的需要,所以这种造纸方法就传承下来了。 (1)根据选段判断,对的打“√”,错的打“×”。(3分) ①造纸术是东汉时代的蔡伦发明的。( ) ②这种造纸方法的原料是树皮、麻头、稻草、破布等。( ) ③蔡伦造出的纸虽然轻便,但不好用。( ) (2)蔡伦是怎样造纸的?把序号填在正确的位置。(填序号)(2分) ①晒干纸浆②浸泡原料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三单元测试卷 一、我会填。(每空2分,共22分) 1.买东西时,找回的钱数=付出的钱数-()的钱数。 2. 李阿姨带了100元,买了一个书包和一个文具盒。 (1)如果剩下的钱最多,她应该买()元的书包和()元的文具盒。 求剩下多少钱,列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剩下的钱最少,她应该买()元的书包和()元的文具盒。 求剩下多少钱,列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张华买了《故事大全》和《连环画》两本书,《故事大全》23元,比《连环画》贵8元,买这两本书共需多少元?应先算(),再算出两本书共需()元。 4.王大爷家养了12只公鸡,养的母鸡的只数比公鸡的2倍多8只,王大爷家共养鸡()只。 5.玩具厂男职工有32人,女职工分成4个小组,每组有18人。男职工比女职工少()人。 二、我会选。(每空3分,共15分)

1.某超市运回3车水果,每车装26箱,每箱重24千克,用“26×24” 可以求出(),用“26×24×3”可以求出()。 A.运回水果的箱数 B.每车运水果的质量 C.一共运水果的质量 2.光明小学三年级有2个班,每个班分6个组,每个组种5棵树。 三年级一共种了多少棵树?下面算式错误的是()。 A.5×6×2B.6×2×5 C.6÷2×5 3.梨树有54棵,桃树有5行,________,求梨树比桃树多多少棵。 缺少的条件可以是()。 A.梨树每行有9棵 B.桃树每行有9棵 C.梨树有6行 4.同学们参加体操比赛,男生30人,女生26人,每8人一组,可以分成()组。 A.7 B.4 C.13 三、看图列式计算。(每题6分,共18分)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