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权责任法第一讲

侵权责任法第一讲
侵权责任法第一讲

第一讲侵权法概论

■侵权法概述

■侵权行为概述

1

第一节侵权法概述

一、侵权法的概念与性质

(一)名称

1.损害赔偿法

2.侵权行为法(不法行为法);侵权责任法;侵权法

2

(二)概念

调整有关因侵害他人财产、人身的行为而产生的侵权责任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

1.侵权法所调整的社会关系是一种特定的社会关系(侵权责任关系)

2.侵权法是一组相关法律规范的总和

(实质侵权法与形式侵权法)

3.侵权法属于我国民法的一个部分

(是否属于债法?)

3

侵权责任关系:

A主体特定性

B以既有民事权益为前提

C侵害事实为发生原因

D民事责任为内容

E适用强制性规范

4

(三)性质

1.私法

2.强行法

3.保护法

5

二、侵权法的功能(立法目的)

查士丁尼《法学阶梯》:皇帝的威严荣光不但依靠兵器,而且需用法律来巩固…法律的真正意义在于,使无力者有力,悲观者前行。

6

法规侵权责任法.doc(第1条)

1.弥补损害(补偿功能)

2.预防侵权(预防功能)

3.保护民事权益(保护功能)

7

注意:侵权法的保护功能的“度”

案例分析:“亲吻权”案

思考:侵权法的开放性(侵权法保护对象的界定)?

法规侵权责任法.doc(第2条)

梁慧星教授:要求断然删除(草案规定)!

理由?

8

理由:

(1)“民事权益”一语含义宽泛,包含一切民事权利和民事利益在内,显然超出侵权责任法保护范围;

(2)不仅混淆了侵权法的适用范围,且未规定侵权责任的任何构成要件,与侵权责任归责原则的规定相抵触;

(3)该条为“结果责任原则”,有损害,即有责任,与民法发展趋势背道而驰;(4)从立法机关的说明来看,此条为无害条款,但容易造成裁判实践的误解、误用!

9

对比:

《日本民法》第709条:因故意或过失侵害他人权利或受法律保护的利益的人,对于因此所发生的损害负赔偿责任。

《德国民法典》第823条:(1)因故意或者过失不法侵害他人生命、身体、健康、自由、所有权或者其他权利者,对他人因此而产生的损害负赔偿义务;(2)违反以保护他人为目的的法律者,负相同的义务……

10

思考题:死者人格利益、商业秘密以及纯经济损失等亦在侵权责任法的保护之列?本条所列举的“监护权”在性质上是否属于民事权利?

注意:本条的适用须谨慎!

针对原告所主张的权益,应考量的因素: 1.是否属于私法范畴(受教育权?); 2.有无确定性(同居权、配偶权、生育权、消费者知情权?) 3.能否救济?

11

德国案例:孕妇要求维生素生产者赔偿抚育费用案

被告作为抗生素的生产者,因没有说明该药品的某些副作用,从而有可能产生了侵权法所规定的生产者责任。

即便判定被告不作为的行为违法,那也只有在原告的、在第823条第1款意义上的法益受到损害时,被告才承担侵权行为法上的责任。

12

法院考虑到了原告因意外怀孕和分娩而带来的身体上的负担可被视为是由被告造成的身体损害,但分娩后才产生的抚养义务并不属于对原告造成的身体负担。

对损害一般人格权的诉讼理由(例如认为损害原告生育计划的自主权)法院并不支持:这样一项权利并不为第823条第1款中的“其他权利”所认可,否则,

“其他权利”的保护范围就会最终无限制地超出立法者为其设置的界限。

13

王泽鉴:“捣毁私娼馆、正当防卫与损害赔偿”

某种利益之所以成为侵权行为法保护的权利,必须具有社会公开性并及排他的归属范畴,如所有权或人格权。

企业经营是由财产、商誉、顾客关系等个别部分组成,并未凝聚成为一个实质的客体,不具有社会公开性及排他的归属范围,难以将其权利化……营业的构成部分受到侵害时,应依其性质而定其适用的法律。

14

案例1:“自贡扎染”之争:全国首例“非遗”侵权案

非遗的评定是国家非遗行政主管部门通过特定程序进行的,属国家公权范畴,非遗字样的使用也应是国家公权调整范畴,而非民事权益。

同时,“自贡扎染工艺”这项传统手工艺技能,是自贡人民的共同财产,并不属于任何个人或某个企业,国家评审“非遗”,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传承这种保护和传承,而非赋予传承单位以“民事权益”。

15

案例2:律师周立太状告电视剧《佳人当道》出品人侵权败诉

周的自传体小说《我的前半生》作品中引用的裁判文书和新闻报道、评论等内容属于客观事实,不具有独创性,原告对其不享有著作权。

周创作完成《我的前半生》之前,为民工维权的人物原型和故事素材已在全国范围内,通过网络、新闻、司法裁决等公开披露,成为社会公众知悉的公知事实。对于公知的新闻事实,任何人都可以利用其作为素材创作作品。

16

理论深化:“后侵权法时期”的人格权立法问题

法规侵权责任法.doc(1-2)

《侵权责任法》§2初显“赋权”功能,但基于逻辑完满、现实回应的考虑,仍应进行人格权单独立法。

17

1.该法列举了财产权利,但财产权单独立法早已事实既成;

2.虽列举人格权名称,但未臻完整,且人格权之内容仍付阙如,各种权利之界分亦未清楚;

3.除消极保护外,法律还应对人格权进行正面规定;

4.侵权责任构成(权利侵害)要求单独规定人格权。

18

三、我国侵权法的渊源及新进展

(一)现有侵权法之法源

1.宪法

2.民法通则

3.单行民事法规和其他立法文件

4.司法解释

问题:最高人民法院在其公报中公布的有关案例,能否构成我国侵权法的法源?

5.民事习惯与法理

19

注意:宪法作为侵权行为法的渊源的特殊性

案例分析:齐玉苓诉陈晓琪侵害姓名权和受教育权案

《关于以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害宪法保护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是否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批复》[2001]法释25号:陈××侵犯姓名权的手段,侵犯了齐××依据宪法所享有的公民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并造成了具体损害,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

20

比较:

最高法院(1988)民他字第1号批复:经研究认为,对劳动者实行劳动保护,在我国宪法中已有明文规定,这是劳动者所享有的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任意侵犯。被告身为雇主,对雇员理应依法给予劳动保护,但被告却在招工登记表中注明…工伤概不负责任?,这是违反宪法和有关劳动保护法规的,也严重违反了社会主义公德,对这种行为应认定为无效。

21

(二)《侵权责任法》的制定及颁行

1. 《侵权责任法》的制定

(1)官方草案

A.侵权法一审稿

B.侵权法二审稿

C.侵权法三审稿

22

(2)梁慧星建议稿

(3)王利明建议稿

(4)杨立新建议稿

(5)徐国栋建议稿

(6)侯国跃建议稿

(7)朱岩建议稿

23

2.《侵权责任法》的颁行

2009年12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2010年7月1日施行十二章,92条

侯国跃:“全国人大常委会无权通过《侵权责任法》”,中国民商法律网

24

链接:侵权法具有高度的概括性

曾世雄教授:“侵权法只要一个条文就可以了”!

25

(三)《侵权责任法》总体评价

梁慧星:中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中起支架性作用的法律;这部法我很满意,真的挑什么内容上的硬伤,技术上的漏洞,我现在还没有发现。

侯国跃:“《侵权责任法》的六大不足”,北大法律信息网(2009年12月27日)

A立法程序有欠妥当 B体系结构不够科学

C抗辩事由不够完整 D责任方式有欠准确

E“法律衔接”未能“无缝”F“无害条款”影响质量

26

侯国跃:“《侵权责任法》的现实意义”,《重庆法制报》2009.12.30

(1)有助于完善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2)有利于充分保障社会主体的民事权利

(3)有利于引导社会公众的行为方式

(4)有助于促进和谐社会的构建

27

杨立新:“侵权责任法对社会生活的重大影响”,《人民法院报》2010.1.13 (1)标志着中国民法典的主体部分已经完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完成

(2)全面张扬民事权利,进一步增强全社会的民事权利意识

(3)全面规定侵权责任制度,能够进一步调动人民群众维权的自觉性和规范化

(4)全面规范民事审判活动,实现侵权纠纷案件法律适用统一化

(5)整合侵权法司法解释,进一步完善司法对民事权利的保护

28

王利明:“论《侵权责任法》的中国特色”,中国民商法律网

(1)侵权责任法在保护范围上具有中国特色

(2)侵权责任法在立法体系上具有中国特色,通过归责原则体系构建了完善的侵权责任法体系

(3)侵权责任法在对一般法与特别法的衔接上具有中国特色

(4)侵权责任法完整的归责原则体系具有中国特色

(5)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具有中国特色

(6)第四章关于责任主体的特殊规定具有中国特色

(7)数人侵权的规定具有中国特色

29

四、侵权法与其它法律的关系

(一)侵权法与刑法

(二)侵权法与行政法

(三)侵权法与经济法

(四)侵权法与劳动法

(五)侵权法与合同法

30

(五)侵权法与保险法

王泽鉴:侵权行为法不应成为填补损害的唯一或主要制度,而应与其他制度共存,担任着不同的任务。

草案侯国跃建议稿.doc(第48条)

31

第二节侵权行为概述

一、侵权行为的概念

(一)语源

tort(不法行为)

《大清民律草案》

(二)定义

1.立法定义

法规侵权责任法.doc(第6-7条)

32

2.学理定义

行为人违反法律规定的义务,以作为或者不作为的方式,侵害他人人身或财产权益,依法应当承当损害赔偿等法律后果的行为。

33

二、侵权行为的特征

1.是违法行为,属于法律事实中的事实行为

2.通常是一种有过错的行为

耶林:使人负损害赔偿的,不是因为有损害,而是因为有过失,其道理就如同化学上之原则,使蜡烛燃烧的,不是光,而是氧,一般的浅显明白。

34

3.包括作为和不作为两种方式

问题:作为之义务之来源?

4.侵害对象是人身权益和财产权益

案例分析:张姝隐私权案

5.责任形式包括但不限于损害赔偿

法规侵权责任法.doc(15)

35

三、侵权行为与类似行为的关系

(一)侵权行为与犯罪行为

私犯、准私犯。与法律部门的划分相对应。

1.区别

(1)法律依据不同(2)侵害客体不同

(3)危害程度不同(4)主观恶性不同

(5)行为形态不同(6)法律后果不同

(7)责任主体不同(9)时效不同

(8)责任的实现程序不同

36

2.联系

(1)都是违法行为

(2)都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3)存在责任聚合的可能

案例1:拖布头案(朱某的行为应受民法调整)

案例2:肖某监督天友乳业被刑拘案

37

案例分析:全国首例侵害“贞操权”案

链接:最高法院《关于人民法院是否受理刑事案件被害人提起精神损害赔偿民事诉讼问题的批复》(法释[2002]17号)

法规精神损害司法解释.doc(第1条)

法规侵权责任法.doc(第4条)

38

(二)侵权行为与行政法上的违法行为

1.侵权行为与行政违法行为

(1)区别

A违反的法律规范不同

B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同

C法律后果不同

D违法人承担责任的对象不同

(2)联系:可能构成行政附带民事赔偿责任

39

2.侵权行为与违法行政行为

(1)区别

A发生领域不同

B主体不同

C承担的责任不同

(2)联系:可能构成行政附带民事赔偿责任

40

(三)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

1.联系

(1)都是民事违法行为

(2)承担的都是民事责任

(3)承担的主要民事责任形式都是损害赔偿

(4)可能产生责任竞合的问题

法规合同法.doc(第122条)

41

2.区别

(1)是否以合同为前提不同

(2)违反的义务的性质不同

(3)行为的主体不同

(4)侵害的对象不同

(5)承担责任的归责原则和构成要件不同

(6)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形式不同

(7)损害赔偿的范围不同

思考题:违约人应否承担精神损害赔偿责任?

42

案例1:旅游纠纷案

案例2:中国首位变性人状告整形医院案

案例3:饭店服务员大打出手案

案例4:读者告新华字典有错获得赔偿案

案例5:胡某诉易中天、新华书店、上海文艺出版社等产品质量纠纷

43

原告:要求停止出版发行和销售第十版《新华字典》,并返还购书款33元和赔偿2万元。

法院:《新华字典》作为具有广泛影响力的汉语工具书,应当精益求精、不断改进。马捷认真勘误的做法首先值得肯定,勘误行为占用了一定的时间,付出了一定的劳动,勘误结果有利于出版社。作为实际受益人,商务印书馆理应向原告支付合理的勘误补偿费,以补偿原告损失。法院按照每千字3元的标准(浙江出版界勘误费的标准是每千字2元以内,法院认为勘误《新华字典》的难度较高,因此酌情加了1元),判决被告支付补偿费1980元。

问题:何种诉因?责任性质?补偿依据?

44

原告:新华书店、上海文艺出版社和易中天生产销售不合格图书的行为,属于欺诈行为,请求退还购书款25元、赔偿购书款25元,支付勘误补偿费9830

元。

法院:易中天虽为《品三国》(上)一书的作者,但图书产品的制作和出版者是出版社而非作者,故《品三国》(上)一书的产品生产者应为上海文艺出版社,并非作者易中天。胡荣碧以该书的产品质量存在问题为由起诉,其适格当事人为该书的销售者和生产者,该书作者易中天不是适格的当事人。

胡荣碧基于《品三国》(上)一书存在产品质量问题提出诉求,应提供证据证明《品三国》(上)一书质量与图书质量管理的规定不符。该书质量监督管理机关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对该书错漏处进行审核,其审核意见表明该书属合格产品。胡荣碧所称差错系不同古籍版本之间差异,属于学术纠纷,不能以不同古籍版本之间差异来认定《品三国》(上)一书为不合格产品,故胡荣碧之诉讼请求证据不足,本院对其诉讼请求不予支持。

45

思考题:

1.图书是否属于《产品质量法》上的“产品”?如果是,谁是生产者?

2.如何判断图书质量不合格?如何判断图书存在缺陷?

3.因图书质量问题引发的违约之诉与侵权之诉有何区别?

46

(四)侵权行为与缔约过失行为

法规合同法.doc(第42-43条)

1.联系

(1)都是民事违法行为

(2)承担的都是民事责任

(3)承担的民事责任形式都包括损害赔偿

(4)可能产生责任竞合的问题

47

董安生:可以将缔约上过失和故意行为均作为特殊侵权行为之一种,以完善侵权行为法,进而克服传统侵权法的欠缺,而没有必要建立和发展缔约过失责任来损害民事违法行为的基本格局。

(董安生:《民事法律行为》,P160)

48

(1)适用法律不同

(2)违反的义务的性质不同

(3)侵害的对象不同

(4)承担的法律责任的形式不同

(5)损害赔偿的范围不同

49

(五)侵权行为与无因管理

法规民法通则.DOC(第93条)

法规民通意见.DOC(第132条)

1.联系

(1)都是事实行为

(2)都是债产生的原因

(3)无因管理是侵权行为的阻却违法事由(4)请求权有并存的可能

50

2.区别

(1)法律性质不同

(2)制度目的不同

(3)权利义务的内容不同

(4)赔偿的范围不同

51

(六)侵权行为与不当得利

法规民法通则.DOC(第92条)

法规民通意见.DOC(第131条)

1.联系

(1)都是债产生的原因

(2)可能发生交叉

非给付型不当得利(如无权处分)

52

(1)法律性质不同

(2)制度目的不同

(3)责任对过错的要求不同

(4)权利义务内容不同

(5)是否涉及精神损害不同

(6)善意恶意对责任范围的影响不同53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的理解和适用

关于《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的理解和适用 发布日期:2011-04-13 文章来源:互联网《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以下简称《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规定“个人之间形成劳务关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造成他人损害的,由接受劳务一方承担侵权责任。提供劳务一方因劳务自己受到损害的,根据双方各自的过错承担相应的责任。”该条文虽用语简略,但内涵丰实,外延广泛。通过分析《侵权责任法》的法律渊源、该条文的劳务关系的含义和个人劳务关系中的损害赔偿责任的承担和法律适用,有助于准确、全面地把握第三十五条的法律精神。 一、《侵权责任法》与《民法通则》、司法解释的关系 (一)从立法阶位上讲,《民法通则》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而《侵权责任法》由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侵权责任法》的法律阶位低于《民法通则》。因此,《民法通则》是《侵权责任法》的主要法律渊源①。按照法律适用的原则,在适用低阶位的《侵权责任法》时,如与高阶位的《民法通则》相冲突,应优先适用《民法通则》。由于《侵权责任法》是从《民法通则》中独立出来的单行法律,具有《民法通则》中侵权损害赔偿部分的特别法性质,又由于该法是《民法通则》颁行之后多年来司法实践的积累丰富和完善,因此,在适用侵权责任法时,对个别出现的法律冲突,按特别法优先适用原则,适用《侵

权责任法》的规定。 (二)《侵权责任法》颁行于现有的司法解释之后,如《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人身损害赔偿解释》)、《关于审理名誉权案件若干问题的解释》等,必然会出现与相关民事侵权司法解释冲突的规定,现有司法解释的法律阶位低于《侵权责任法》,且《侵权责任法》又属新法,无论按法律阶位抑或按新旧法适用的原则,都应优先适用《侵权责任法》,现有司法解释与《侵权责任法》冲突的规定,应不再适用。当然,由于侵权责任法作为基本法律,其规定必然用语简约,无冲突的现行司法解释规定从外延上对其规定有具体化诠释的作用,因此,现行司法解释仍是审理民事侵权案件的法律渊源和依据。 二、个人劳务关系的法律含义 《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五条的规定中“个人劳务关系”,属于法条中的核心词语。有人认为,个人劳务是指在接受劳务一方与提供劳务方之间的特定关系,主要表现为提供劳务一方在受雇期间所实施的行为,直接为接受一方创造经济效益以及其它物化利益,接受劳务一方承受这种利益,提供劳务一方据此得到报酬②。与第三十五条文对照,该观点将个人劳务关系仅限于有偿个人劳务关系,有将第三十五条个

最高院关于交通事故的30个实用问答(完整版 · 附司法解释)

最高院关于交通事故的30个实用问答(完整版· 附司法解释) 1、机动车驾驶人与登记车主不是一个人的时候,发生交通事故后,责任该怎么承担? 这个问题根据《侵权责任法》第49条的规定,首先由交强险在保险限额内优先承担,不足的部分,原则上有机动车使用人来承担,但是登记车主有过错的除外:那么怎么才算登记车主有过错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就认定登记车主有过错: (一)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机动车存在缺陷,且该缺陷是交通事故发生原因之一的; (二)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无驾驶资格或者未取得相应驾驶 资格的; (三)知道或者应当知道驾驶人因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等依法不能驾驶机动车的; (四)其它应当认定机动车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有过错的。 2、挂靠车辆发生交通事故责任该怎么承担? 这个问题,在该司法解释没有颁布之前,各地法院的判决大相径庭,判什么的都有,大致有四种,(一)判决挂靠人与被挂靠人承担连带责任;(二)判决被挂靠人不承担任何责任,所有的损失应由实际车辆所有人来承担(三)判决被挂靠人承担补充责任,该判决结果在司法实践中不具有操作性,很多受害人的损失往往得不到执行。(四)判决

被挂靠人在收取管理费的范围内承担补充责任,该判决的方式也不能最大限度的弥补受害人的损失,该司法解释是出台,会让各地法院有一个统一的裁判标准,就是挂靠人与被挂靠人共同承担连带责任。这样做,可以更大限度的弥补受害人的损失。 3、私下转让车辆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的,责任该如何承担? 这个问题分两种情况而定。第一种,仅一次转让没有办理过户手续的,根据《侵权责任法》第50条的规定,应该由实际受让人来承担,第二种情况,就是多次转让均为办理过户手续的,根据该司法解释第四条的规定,由最后一次转让并交付的受让人承担赔偿责任。 4、套牌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后,该如何承担责任? 根据该司法解释的规定,属于机动车一方的责任,由套牌车辆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赔偿责任。被套牌车辆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同意套牌的,应承担连带责任。 5、拼装车、报废车辆进行私下转让的,发生交通事故后,该如何承担责任? 拼装车、报废车辆进行私下转让的,发生交通事故后,根据《侵权责任法》第51条、及该司法解释的最新规定,应由转让人与受让人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6、学员在驾校学习期间发生交通事故的,该如何承担责任,是驾校还是学员? 根据该司法解释的第七的规定,应由驾校培训单位来承担赔偿责任。

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的界分——以侵权责任法的扩张为视野

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的界分——以侵权责任法的扩张为视野 摘要: 随着现代社会的深入发展,侵权责任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张,日益向传统合同法的调整领域渗透,合同法与侵权责任法之间的传统界限遭受重大挑战。从法律体系的角度看,侵权责任法的过分扩张不仅会影响民法的内在体系,并进而会妨碍到民法典体系的构建,而且有可能牵涉到公正司法问题。在此情况下,从二者秉执的基本理念、保护的权益范围、必备的责任构成要素等方面,重新思考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的界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关键词: 侵权责任法合同法界分民法体系 一、界分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的意义 德国学者瓦格纳教授指出,在近几十年的比较法研究中,侵权责任法无疑是最为热门的课题之一,这不但因为人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遭受各种损害的风险,还源于侵权责任法因为风险和损害类型的发展而随之发生的变化。从比较法上看,尽管侵权责任法和合同法的调整范围因受到每个国家私法体系传统和法学部门功能地位的影响而有所不同,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呈现出相互交融的趋势,其中最为显著之处是,侵权责任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张,逐渐渗入传统合同法的调整领域,合同法的调整范围受到侵权责任法的不断侵蚀。这主要表现在:侵权责任法产生了第三人故意引诱他人违约的责任,由此部分地实现了对债权的保护;侵权责任法扩大了对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使传统民法中通过合同法保护的履行利益也可能在侵权责任法中得到救济;侵权责任法中经济侵权(eco-nomic harm)制度的发展导致合同法的保护对象部分地成为侵权责任法的保护对象;侵权责任法产品责任制度的发展使不适当履行违约责任的适用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侵权责任法中医疗损害责任、交通事故责任均使得原本可以由合同法调整的责任关系也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了。凡此种种,皆显现了侵权责任法的扩张趋势。侵权责任法的这种扩张,不仅深刻影响到了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的传统适用范围及法律适用,而且对民法体系也产生了强烈冲击。 应当看到,侵权责任法的扩张是法制文明在新的时代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一方面,作为保障私权的法及救济损害的法,侵权责任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功能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当事人通过合同法保障自己的权利有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传统合同法律关系表现了强烈的相对性,合同关系的产生和延续一般不会与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发生。而现代合同交易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特

医患沟通模拟情景演练

“沟通交流技巧”模拟情景演示考核 一、活动时间: 9月13日 二、参加人员:知识竞赛参赛人员 三、考核方式: 将各科室日常诊疗中常见的医患矛盾或沟通难点作为考核背景,通过情景再现的方式演绎实际工作中与患者沟通交流的情景。如与焦虑患者如何沟通,与不配合诊疗操作的患者如何沟通,与对医务人员不理解、对诊疗效果不满意、对医院规章制度不了解的患者如何沟通,沟通失败时如何进行服务补救等。从面对患者或家属的种种猜忌、烦躁、埋怨甚至呵斥、愤怒,到最终赢得病人和家属理解与支持的过程。 四、考核要求: 运用倾听、鼓励、反馈、提问等技巧,也包括表情、手势、体态及社会的距离等,获得病人及家属认可。 五、考核目的: 为进一步加强医院文化建设,实践人文医学的管理和服务理念,提高全员综合素质,把对病人的尊重、理解和人文关怀体现到医疗服务全过程,增强医患之间沟通与交流,有效防范医疗纠纷、投诉的发生。 情景模拟一:

住院患者擅自离院,外出期间不慎摔伤,晚间、患者家属来院言辞激烈,对医护人员表示不满、要求给予合理解释,你如何接待。 考核内容: 1、患者擅自离院---是否依法履行告知签字义务, 对外出患者监护管理制度是否落实(电话追踪),及时上报。 2、患者摔伤后给医院来电---根据患者病情给予指 导,给予心理安慰与疏导。 3、患者及家属来院就诊---评估患者摔伤情况、协 助患者就诊,向患者家属做好沟通解释工作。 4、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沟通失败---医务人员应当 立即向所在科室负责人报告,科主任现场处理。 考核要点: 医疗机构应保证患者住院期间的安全,入院时依法履行告知签字制度;对擅自离院患者,启动追踪制度;对精神反常、情绪低落、无陪护患者要尽到充分的注意义务,及时掌握住院患者心理状态,避免因注意义务缺失而造成的医疗纠纷。 《侵权责任法》第六十条患者有损害,因下列情形之一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一)患者或者其近亲属不配合医疗机构进行符合诊疗规范的诊疗。 情景模拟二:

司法考试电子书下载大全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下载 (新起点)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律法规汇编 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应试指导-案例分析专题例解 (刘东根)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法律法规深度汇编 (众合)2010年重要部门法读本系列-侵权责任法司考读本 (众合)2010年重点法条解读及配套练习 (众合)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专题讲座(诉讼51讲) (众合)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专题讲座(行政、小法、论述59讲)(众合)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专题讲座(民法60讲) (众合)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专题讲座(国际法、商经49讲) (众合)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专题讲座(刑法48讲) (众合)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专题讲座-配套练习 (众合)2010年版专题讲座系列勘误汇总 (众合)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应试指导-常考问题900例 (众合)2010年司法考试必读法律法规汇编 (众合)2010国家司法考试最后冲刺模拟试题 (众合)2010国家司法考试卷四主观题99例 (众合)2010司法考试模拟考场套题 (万国)2010年司考考试单元强化自测及详解(诉讼法) (万国)2010年司考考试单元强化自测及详解(理论法学及行政法)(万国)2010年司考考试单元强化自测及详解(民法) (万国)2010年司考考试单元强化自测及详解(国际法与商经法)

(万国)2010年司考考试单元强化自测及详解(刑法) (万国)2010年司法考试重点法条解读 (万国)2010考前冲刺突破100分 (万国)2010考前冲刺最后突破试题(密卷) (万国)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案例文书论述108例 (万国)2010国家司法考试考前冲刺大纲送你90分 (万国)2010国家司法考试专题讲座--配套练习 (万国)2010国家司法考试专题讲座--诉讼、司法制度与论述 (万国)2010国家司法考试专题讲座--理论法学与行政法 (万国)2010国家司法考试专题讲座--民法 (万国)2010国家司法考试专题讲座--商经与三国法 (万国)2010国家司法考试专题讲座--刑法 (2010飞跃版)司法考试法条瘦身--“二八定律”考点精粹 (2010飞跃版)2010司法考试教材精读30天 海天2010年司法考试法之光--新知特刊 新起点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名师教案 指南针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攻略--行政法 指南针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攻略--民法 指南针2010年国家司法考试攻略--刑法 指南针2010年司法考试必读法律法规汇编 张能宝2010司法考试精神和体系(诉讼类45专题) 张能宝2010司法考试精神和体系(行政、小法、司法制度46专题)

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完整版

劳动合同法实施细则2018全文 一、总则 1、《劳动合同法》第二条中的“等组织”不仅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还包括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基金会等其他依法登记注册成立的单位。 2、在工商行政部门登记取得营业执照的分公司,经用人单位授权或同意,可以依法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当分公司不能履行对劳动者的义务时,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 3、国家机关、社会团体招用除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人员以外的劳动者,即与其建立了劳动关系,应当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4、劳动合同法所指的劳动者,应当年满16周岁,且尚未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退休金。 5、公务员和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农村劳动者(乡镇企业职工和进城务工、经商的农民除外)、现役军人、家庭直接雇佣的保姆以及已享受基本养老保险待遇或领取退休金的人员等不适用劳动合同法。 6、用人单位招用与外单位保持全日制劳动关系的劳动者,

应当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7、用人单位招用自主择业转业退伍军人,应当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8、用人单位招用外国人,应当办理外国人就业证,并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9、用人单位招用港、澳、台地区的人员,应当办理港、澳、台人员就业证,并依法订立劳动合同。 10、外国企业驻华办事机构、外国使领馆、国际组织驻华机构招用劳动者,按照现行有关法律、法规规定办理。 11、用人单位制定、修改或者决定直接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规章制度或重大事项时,应当经职工代表大会或者全体职工讨论,提出方案和意见,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经过与工会或者职工代表平等协商后,由用人单位决定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的实施。 12、总公司以下发文件的形式要求子公司执行总公司制定的规章制度,子公司在履行《劳动合同法》第四条规定的程序后,该规章制度才能作为子公司用工管理的依据。 13、用人单位经过民主程序制定的规章制度或决定的重大事项,自动适用于新招用的员工,但用人单位必须履行公示或告知义务。 在规章制度或者重大事项决定实施过程中,若新招用的员工认为不适当的,有权向用人单位提出,通过协商予以修改

民法通则-物权法-担保法-合同法-侵权责任法-著作权法-商标法-专利法-婚姻法-继承法(DOC)

关于民事法律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单选】 A、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 B、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即自然人和法人 C、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不作为 D、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均由法律规定 【考点】民事法律关系 【解析】大多数情况下,民事法律关系是由当事人根据其意思自主设定的,法律只对意思表示规定严格的条件。但是这并不是说,民事法律关系只能由当事人自主设立,所以A 是错误的,不能选; 民事法律关系的主体主要是自然人和法人,国家有的时候也直接参与民事活动,但是基于民事主体的平等性,国家出现在民事活动中时,其身份只是公法人。另外,在一些特定的民事法律关系中,其主体可以是不具有法人资格的其他社会组织,所以B的说法太绝对,错误,不选; 民事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民事主体之间基于客体所形成的具体联系,即民事权利和民事义务,其权利义务可以是当事人的自主设定,也可以是法律直接规定的,所以D错误,不能选; 民事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物、行为、智力成果,其中行为包括作为与不作为,C是正确的,为本题答案。 【答案】C (一)主体:自然人;法人;其他组织(合伙、个独企业、分支机构等) (二)客体: 债权:行为(作为、不作为) 物权:物、权利 知识产权:智力成果 人身权:人身利益(身份、人格) (三)内容 必须是受民法调整调整的关系,区别于道德伦理关系以及不归法律调整的生活关系; 必须是就是平等主体之间的关系,区别于行政法律关系等; 必须是有约束力的财产关系与人身关系;如债权、物权关系、人身权关系等; 可以由当事人自由约定,如买卖、抵押权质权等,也可能直接由法律规定,如留置权。

物权人在其权利的实现上遇有某种妨害时,有权请求造成妨害事由发生的人排除此等妨害,称为物权请求权。关于物权请求权,下列哪一表述是错误的?【单选】 A、是独立于物权的一种行为请求权 B、可以适用债权的有关规定 C、不能与物权分离而单独存在 D、须依诉讼的方式进行 【考点】物权请求权 【解析】选项A说法正确。《物权法》颁布之前,我国民法未将物上请求权作为一项独立的请求权对待,而是将其置于侵权请求中。如《民法通则》第六章第三节“侵权的民事责任”,将各种侵害物权人的权利或妨害物权的请求权都在侵权责任中加以规定。对于侵权民事责任方式,《民法通则》规定了停止侵害、排除妨害、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等责任形式。《物权法》颁布实施以后,物权请求权已作为一种独立的请求权,该法第三十四条、第三十五条、第三十六条分别规定了返还原物请求权、排除妨害请求权和消除危险请求权、恢复原状请求权。 选项B说法正确。根据民法通则及其他民事法律、法规的规定,我国民法对物权的保护方法主要有五种:请求确认所有权、请求恢复原状、请求返还原物、请求排除妨碍与消除危险、请求赔偿损失。这五种保护方法是物权的最基本的保护方法。其中,前四种保护方法是物权的保护方法,而赔偿损失则是债权的保护方法。因此,物权请求权可以适用债权的有关规定。但是应注意的是:在物权受到侵害时,应当首先考虑运用物权的保护方法;在物权的保护方法不适用或不够用时,再考虑适用债权的保护方法。 选项C说法正确。物权的自我保护,是指所有人行使其物权受到侵害时依法享有的请求权,即物权人在其物权受到侵害后,依据民法的规定,请求侵害人为一定的行为。因此,物权请求权是以物权为基础的,不能与物权分离而单独存在。 选项D说法错误。物权人在其物权受到侵害时,可以直接向侵害人提出请求;如果侵害人没有依物权人的请求为适当行为,物权人则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物权人也可以直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请求法院保护其物权。因此,物权请求权并非必须依诉讼的方式进行。 【答案】D

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的理解与适用1(20111011094734)

侵权责任法相关规定的理解与适用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所研究员梁慧星 编者按:8月25日,在天津召开的民商事审判理论专业委员会2011年年会暨“疑难侵权案件理论与实务研讨会”上,梁慧星研究员作了专题演讲,内容丰富,思想深刻,对我们深入理解与把握好侵权责任法,审理好侵权案件,有极大的帮助。为此,特将其演讲的主要内容分两期在“民商审判”版连续刊出,以飨读者。 侵权责任法是在特定时期即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制定的,是在总结民法通则关于侵权责任的立法经验、人民法院的裁判实践经验(尤其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侵权责任的司法解释),以及民法学界30多年来关于侵权责任的研究成果,并广泛参考、借鉴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侵权立法经验和判例学说的基础上制定的。总体而言,这部法律的理念和内容是进步的,其立法技术也是先进的。 侵权责任法的逻辑结构体系 按照一般解释学,要理解事物的局部必须理解事物整体,而要理解事物整体又必须理解事物的局部,这就是所谓“解释学循环”。解释法律,同样有所谓“解释学循环”:要正确理解法律的某个用语、条文或制度,必须以对整个法律体系的理解为前提;而离开对法律的用语、条文和制度的理解,则又不可能理解整个法律体系。而按照体系解释方法,要正确解释、适用某个法律条文,须正确把握该条文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所处的位置,及与其他法律条文之间的逻辑关系,须正确理解、掌握侵权责任法的逻辑结构体系。 侵权责任法仅有92个条文,其规模当然不能与有428条的合同法相比。但我们绝对不能因为侵权责任法条文少,就误认为其逻辑结构体系简单。实际上,侵权责任法的逻辑结构体系,要比合同法复杂得多。合同法条文虽多,基本上就是一个“总分”(总则、分则)结构,总则部分从合同订立(第二章)到违约责任(第七章)属于递进关系,分则部分(第九章至第二十三章)属于并立关系,其逻辑结构体系相对简单。而侵权责任法是一个多层次的、多重的、复杂的逻辑结构体系。

程啸《侵权责任法》知识点梳理

一、侵权责任法的概念与特征 狭义:仅指以“侵权责任法”或“侵权法”为名的某部法律。大陆法系不存在。 大陆法系的民法中,侵权行为与违约行为、不当得利、无因管理皆属于 概念债的发生原因。民法对侵权行为的规定分为两部分:构成要件和责任承担。 构成要件规定在债编分则中,责任承担规定在债编总则中。 广义:实质意义上的侵权责任法,即所有规范侵权责任之构成要件与法律后果的规范的总称。在我国,除了《侵》,广义的还包括《民法通则》?《产品质量 法》、《道路交通安全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民用航空法》等。 私法:调整平等民事主体之间的民事权利与民事义务关系 特征 强行法:与合同法、物权法相比,具有更多的强行法色彩。对侵权责任的构成要件和法律效果的规定属于强行性规范,不能任由当事人协商改变。 二、侵权责任基本法与侵权责任特别法 基本法:《侵权责任法》。第6条确立的过错责任。凡是《侵》或者其他单行立法没概念有特别规定时,均适用该规则。第2、3章的基本规定同样。 特别法:《侵》第5条:其他法律对侵权责任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规定。不得随意规定各类侵权行为。只有当某些侵权行为不应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而应适 用无过错责任或过错推定责任时,才有必要由特别法单独加以规范。 适用关系:《侵》第5条的关系。其他法律对侵权责任另有特别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其他法律”指的就是侵权责任特别法。即,优先适用特别法。 《侵》生效后,凡是明确修改了旧的立法规定的地方,一律应当适用《侵》。 对于某些侵权责任,原来的法律和司法解释作出了明确规定,但《侵》对其 未置明文。对此,不可做出硬性规定:《侵》取消了原规定,或不方便作出。 三、侵权责任法在民法中的地位 独立成编:不同于其他大陆法系国家,将侵放入债法中,而是单独成编。 一是有利于侵权责任法的发展;二是我国侵权责任承担方式并不局限与损 害赔偿。八种之多。侵权行为并非单纯的债的发生方式。 与债法总:损害赔偿是最重要、最常见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侵权损害赔偿之债与因则的关系同、不当得利、无因管理而发生的债权债务关系具有很多共性,可以适用共同的规则。这些规则应当由债法总则规定。我国目前没有债法总则。 与人格权:我国《民法通则》主要以“对侵害人格权的侵权行为的规定”来规定人法的关系格权,仍未脱离侵权法的窠臼。是否单独制定人格权法,争论激烈。 与物权法:侵权责任的承担为物权提供了保护方式。并且物权是侵权法保护的核心的关系物权法中的规定补充了侵权责任法,例如:对占有的保护、相邻关系。

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十九条规定 篇一:最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完全解读 最新《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完全解读.txt逆风的方向,更适合飞翔。我不怕万人阻挡,只怕自己投降。你发怒一分钟,便失去60分钟的幸福。忙碌是一种幸福,让我们没时间体会痛苦;奔波是一种快乐,让我们真实地感受生活;疲惫是一种享受,让我们无暇空虚。生活就像"呼吸""呼"是为出一口气,"吸"是为争一口气。20XX年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逐条完全解读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制定本条例。 【解读】:本条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的制定目的,也即通常所称的立法目的。由于《劳动合同法》部分条款规定得不明确,在实践中导致有一些条款难以操作,为了贯彻实施劳动合同法,消除操作上的困局,有必要制定实施条例。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等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解读】:为了促进和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消除社会各界对劳动合同法的"误读"与"消极评价",政府有关部门、工会等组织应当将劳动合同法的正面宣传视为己任。 第三条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解读】: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机构遍布,实践中律师、会计师与其执业机构关系一直不明不白,各地各法院也对此处理不一,本条对劳动合同法所称的用人单位做了延伸解释。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四条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解读】:按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分支机构属于民事诉讼法第四十九条规定的其他组织,是指合法成立、有一定的组织机构和财产,但又不具备法人资格的组织,包括:(1)法人依法设立并领取营业执

《侵权责任法》第67条的理解与适用

侵权责任法》第67 条的理解与适用 摘要:自《侵权责任法》颁布以来,对第67 条的适 用,学界一直存在着不同的观点。每种观点对第67 条的适用,都有着一定的影响。本文以学界存在的不同观点为基准,对其进行一定的评析,并提出适用第67 条的方法。 关键词:共同侵权;分别侵权;对外责任;内部责任 、对《侵权责任法》第67 条的不同观点 对于数人环境侵权的责任分担,《侵权责任法》第67 条 规定,多个污染者污染环境的,根据污染物的种类、排放量等因素来确定各个污染者的责任大小。这一法条我国立法者首次明确规定了两个或两个以上污染者污染环境致人损害的责任该如何分担,弥补了司法适用中关于多数人环境侵权致人损害的空缺,但是对这一条文该如何理解,是理解为共同侵权,还是理解为分别侵权,学者都有各自不同的看法。 对此,学界主要有以下三种观点: 一)无意思联络并承担按份责任的分别侵权 参照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民法室(下面简称 为民法室)的解释,第67 条规定的多数人环境侵权的行为要件有以下四个方面:第一,有数个侵权主体;第二,不仅每个污染者有污染环境的行为,而且每个污染者的行为之间

同样的看法,他认为, 《侵权责任法》第 67 条规定的是在环 没有意思联络;第三,每个污染者的行为与其造成的损害结 果在总体上具有因果关系;第四,造成了同样的危害结果。 根据数人侵权有无意思联络,民法室认为可以分为以下 两种情况考虑:第一,在数个污染者有意思联络的情况下, 应该直接适用侵权责任法第 8 条的规定,那么根据第 8 条的 规定,污染者之间承担的就是连带责任;第二,在数个污染 当然,如果没有意思联络,则不属于共同侵权行为,污染者 就不承担连带责任而是承担按份责任。根据对上述观点的理 解,我们就可以认为,此种观点下第 67 条就属于无意思联 络的分别侵权。 对此,实务界和立法界采用一致的观点,他们也认为, 第 67 条中规定各个污染者只是对自己应该承担的份额承担 责任,这既不是一种连带责任也不是承担全额赔偿。它确定 的是一种对外责任分担的标准,不是一种内部责任分担标准。 对此,王利明教授也同意此种观点。 二)承担按份责任的共同侵权 在学理界,关于无意思联络分别侵权的观点,也有学者 持不同的看法。其中就有学者认为,本法第 67 条规定的情 形属于市场份额的情形,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共同侵权行 为中的共同危险行为的责任认定方式。对此杨立新教授也持-b< 者无意思联络的情况下,则应该适用本法第 67 条的规定。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释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解析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以下简称劳动合同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各级人民政府和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劳动行政等有关部门以及工会等组织,应当采取措施,推动劳动合同法的贯彻实施,促进劳动关系的和谐。 第三条依法成立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合伙组织和基金会,属于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 解析:本条明确确定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合伙组织、基金会等组织或机构在招用人员时,要符合劳动合同法的规定。 第二章劳动合同的订立 第四条劳动合同法规定的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可以作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未依法取得营业执照或者登记证书的,受用人单位委托可以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 解析:本条明确确定用人单位设立的分支机构,在具备营业执照、登记证书或用人单位书面委托文件的前提下,拥有招用劳动者并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权利。 第五条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经用人单位书面通知后,劳动者不与用人单位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无需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但是应当依法向劳动者支付其实际工作时间的劳动报酬。 解析:本条对劳动者拒绝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作出明确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如果劳动者推托或者拒绝与企业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用人单位必须书面通知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劳动者依然拒绝订立的,用人单位应当在不超过用工之日起一个月内书面通知劳动者终止劳动关系。结算劳动报酬时不需要支付经济补偿。 第六条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

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的界分——以侵权责任法的扩张为视野(1)

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的界分——以侵权责任法的扩张为视野(1) 关键词:侵权责任法合同法界分民法体系 内容提要:随着现代社会的深入发展,侵权责任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张,日益向传统合同法的调整领域渗透,合同法与侵权责任法之间的传统界限遭受重大挑战。从法律体系的角度看,侵权责任法的过分扩张不仅会影响民法的内在体系,并进而会妨碍到民法典体系的构建,而且有可能牵涉到公正司法问题。在此情况下,从二者秉执的基本理念、保护的权益范围、必备的责任构成要素等方面,重新思考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的界分问题,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一、界分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的意义 德国学者瓦格纳教授指出,在近几十年的比较法研究中,侵权责任法无疑是最为热门的课题之一,这不但因为人们每时每刻都面临着遭受各种损害的风险,还源于侵权责任法因为风险和损害类型的发展而随之发生的变化。[1]从比较法上看,尽管侵权责任法和合同法的调整范围因受到每个国家私法体系传统和法学部门功能地位的影响而有所不同,[2]但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呈现出相互交融的趋势,其中最为显著之处是,侵权责任法的适用范围不断扩张,逐渐渗入传统合同法的调整领域,合同法的调整范

围受到侵权责任法的不断侵蚀。[3]这主要表现在:侵权责任法产生了第三人故意引诱他人违约的责任,由此部分地实现了对债权的保护;侵权责任法扩大了对纯粹经济损失的保护,使传统民法中通过合同法保护的履行利益也可能在侵权责任法中得到救济;侵权责任法中经济侵权(eco-nomicharm)制度的发展导致合同法的保护对象部分地成为侵权责任法的保护对象;侵权责任法产品责任制度的发展使不适当履行违约责任的适用受到了相当大的冲击;侵权责任法中医疗损害责任、交通事故责任均使得原本可以由合同法调整的责任关系也可以适用侵权责任法了。凡此种种,皆显现了侵权责任法的扩张趋势。侵权责任法的这种扩张,不仅深刻影响到了侵权责任法与合同法的传统适用范围及法律适用,而且对民法体系也产生了强烈冲击。[4] 应当看到,侵权责任法的扩张是法制文明在新的时代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一方面,作为保障私权的法及救济损害的法,侵权责任法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和功能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当事人通过合同法保障自己的权利有时会受到一定的限制,因为传统合同法律关系表现了强烈的相对性,合同关系的产生和延续一般不会与合同当事人之外的第三人发生联系。而现代合同交易模式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定相对人之间发生的合同关系很可能与第三人发生不同程度的联系,甚至极可能损及第三人权益,或者当事人权益可能受到第三人

功能法

2.1 功能法简介 功能教学法产生时又叫意念法、交际法或意念-功能-交际法,它是在心理语言学、社会语言学的理论基础上,20世纪70 年代在欧洲兴起一种新的外语教学法,780年代以来逐渐发展为交际法并衍生了许多变体,如结构-功能法,功能-结构法,平衡活动法等等。功能法主要依据社会语言学家海姆斯( Hymes )的交际能力理论及韩礼德(Halliday)的系统功能语言学而形成,是一种以语言功能项目为纲、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方法。 2.2 功能法的特点 此法的主要教学思想,是根据学生表达、交流什么观念、思想,就选学能够负载那些观念、思想的言语形式和语言规则;即按学生需要取材,由内容决定形式。在这一点上,功能法真正把语言和思维分开了。语言只是表达、负载思维的工具、符号。以往的外语教学法都主张先掌握了工具,再去做家具,修房屋,建工厂,造工业品。但很可能你费心费力掌握了许多工具,而实际只需要劈点柴火,别的什么也用不着。那就太劳而无功了。并且掌握工具的过程太枯燥,太长。功能法看到了这个毛病,就来个180 大转弯,从需要做什么活儿出发,去掌握相应的工具。需要做家具的只掌握锯,斧,刨的用法和木工本领,其它的一概不学。所以它要把人们的观念、思想进行分门别类,订出一个《意念-功能大纲》,代替外语教学中传统使用的《语法大纲》、《结构-句型大纲》,以及《情景大纲》。意念指观念、思想,功能指表达观念,思想的语言。但是,人们的观念,思想千差万别,筛选哪些去进行分类呢?功能法的取舍标准是人们的社会需要。因为人不能脱离社会,人在社会中的存在、地位决定他的观点、思想的范围、性质。可是人的社会地位、相互关系五花八门,这样筛选制定的意念-功能大纲必然极其庞大,任何学生都学习不完。因而还有第二道筛选,即根据具体学生需要表达什么,理解什么,就学那些意念-功能;根据选学的意念功能去选学相应的语言形式。但是,落实到具体人头,学生之间的需要仍会不同。因而功能法又设计过单元—学分体系。其办法是将教学内容分解成单元或小单元,每个单元针对学生的一项要求,单元之间互相联系构成整体。全体学生先学共同需要的单元(内容一般都是语言的共核);再根据自己的需要选学其它单元,不需要的不学。学完一个单元给一个学分,学满了规定数量的学分,就能达到语言的最低水平或预定达

对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六条的理解与释义

对《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六条的理解与释义 患者在接受医方诊疗的活动中,由于自身所拥有的医学知识非常有限,造成在诊疗方案的选择上医方拥有相对占优的决定权,因为诊疗的全过程直接关系到患者今后的生活质量乃至生命,在尊重人权、保护人权的大背景下,医方确有必要在施行某些特殊的诊疗措施时使患方知情并同意。知情同意对患方是权利,对医方则是法定义务,违背法定的义务必然会引起纠纷甚至会承担赔偿责任。知情同意权是由知情、理解、同意三个要素所构成的,知情是前提,理解是核心和关键,同意是结果,知情同意权属于基本人权。 2009年颁布的《侵权责任法》第五十五条规定: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应当向患者说明病情和医疗措施。需要实施手术、特殊检查、特殊治疗的,医务人员应当及时向患者说明医疗风险、替代医疗方案等情况,并取得其书而同意;不宜向患者说明的,应当向患者的近亲属说明,并取得其书而同意。医务人员未尽到前款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明确了其告知的对象是患者本人,只有在不宜的情况下才告知其近亲属代替患者本人。但医疗实践中经常会遇到一些生命垂危的三无(无身份证明、无钱、无家属)病人,本着保护生命权益第一的原则,《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六条规定,因抢救生命垂危的患者等紧急情况,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意见的,经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可以立即实施相应的医疗措施。此规定赋予医疗机构在特殊情况下享有医疗特权,使医疗机构

不至于因诊疗程序上未获得患方知情同意而畏首畏尾不作为,使患者错过最佳救治时间,立法的主旨是维护患者生命健康利益。 查阅国内已发表的文献,对《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六条的释义基本上为字而解释,即(1)患者处于生命垂危的紧急状态,需要立即进行抢救;(2)不能取得患者或者其近亲属的意见;(3)医疗措施需经患者所在医疗机构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批准才能施行。由于字而解释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操作,确有必要对此条款进行扩充和限制解释,指导医疗机构在不能获得患者和其近亲属知情同意时把握好使用这种医疗特权的尺度。 一、相关术语的释义 (一)生命垂危 生命垂危,是指患者濒临死亡,存活概率已经较小,若不马上采取紧急的医疗措施,该患者可能很快死亡。 (二)紧急情况 紧急情况,对患者而言是指疾病突然发作、遇突发意外伤害等,此时身体处于危险或非常痛苦的状态,在临床上常见的有交通事故或高楼坠落引起的严重多发性外伤、心脏疾病引起的心绞痛和心脏骤停、急性中毒等。对医方而言则是指医务人员需要在第一时间作出紧急决断、迅速采取相应的诊疗措施来挽救濒临死亡的患者。 (三)字而解释、扩充解释和限制解释 按照对法律条文解释尺度的不同,法律解释可以分为字而解释、扩充解释和限制解释,三种解释均属于文义解释。字而解释,是对法律

(完整word版)医疗纠纷处理的现行法律依据

医疗纠纷处理的现行法律依据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与《侵权责任法》的比较 1、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四十九条规定:医疗事故赔偿,应当考虑下列因素,确定具体赔偿数额: (一)医疗事故等级; (二)医疗过失行为在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中的责任程度; (三)医疗事故损害后果与患者原有疾病状况之间的关系。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医疗机构不承担赔偿责任。 而《侵权责任法》第五十四条规定: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有过错的,由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只有构成医疗事故的,医院才承担赔偿责任。 而根据《侵权责任法》则是只要医院和患者存在诊疗关系、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并且医疗机构有过错,医疗机构就应该赔偿。 2、医疗事故鉴定。 根据《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否构成医疗事故需要通过医学会的医疗事故技术鉴定来确定,从而确定医疗机构是否应该承担赔偿责任。 而根据《侵权责任法》,医疗机构承担赔偿责任的前提条件并不要求一定要构成医疗事故,所以就无需进行医疗事故的技术鉴定。

3、医疗损害赔偿范围及标准。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条、第五十一条的规定中,不仅死亡赔偿金并没有列为赔偿项目,而且条例规定的范赔偿围比较窄、标准比较低。 很明显,构成医疗事故的都是医疗损害中比较严重的部分,但是死亡患者家属拿到的赔偿却比非医疗事故的医疗损害致死的情况少,这显然是违背法理,有失公平的。 而《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 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残疾生活辅助具费和残疾赔偿金。造成死亡的,还应当赔偿丧葬费和死亡赔偿金。 应当明确的是,《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作为国务院颁布的行政法规,是下位法、旧法,而《侵权责任法》是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的法律,是上位法、新法,根据上位法优于下位法、新法优于旧法的法律适用原则,对上述存在的冲突应该适用《侵权责任法》的相关规定。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是一部行政法规,其中涉及到对造成医疗事故的责任人、医院的行政责任的追究,是以医疗事故的认定为标准的,故而对于《条例》中不与《侵权责任法》相抵触的内容,在没有新的法规或说明的情形下,继续适用。 《侵权责任法》对医疗侵权责任的规定 第五十四条患者在诊疗活动中受到损害,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

浅谈对《侵权责任法》第八十六条的理解与思考

浅谈对《侵权责任法》第八十六条的理解与思考 我国《侵权责任法》第八十五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及其搁置物、悬挂物发生脱落、坠落造成他人损害,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所有人、管理人或者使用人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第八十六条规定:建筑物、构筑物或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承担连带责任。建设单位、施工单位赔偿后,有其他责任人的,有权向其他责任人追偿。 因其他责任人的原因,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造成他人损害的,由其他责任人承担侵权责任。 这两条规定改变了《侵权责任法》颁布实施之前我国《民法通则》第一百二十六条对于建筑物等侵权的规定,首先是从侵权物件的表述上增加了一个“构筑物”;其次是侵权责任主体由之前的所有人和管理人变成了第八十五条的所有人、管理人和使用人以及第八十六条的建设单位、施工单位;三是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倒塌致人损害的责任单独规定在了第八十六条当中,并且在归责原则、赔偿义务人等方面做出了与第八十五条不同的规定。 本文拟考究《民法通则》规定的建筑物等致损的相关规定,结合《侵权责任法》的新规定,从归责原则、侵权物、赔偿义务人等几个方面,浅谈作者对《侵权责任法》第八十六条的理解。 一、归责原则 归责原则,是从法条中总结出来的、行为人因实施了法条规定的行为导致了该法条规定的危害后果时,是否以过错的有无作为承担责任要件的规则和标准。概括来说,国内外民事立法中采用的归责原则基本可以分为过错责任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无过错责任原则和公平责任原则。过错原则是指在侵权责任判定过程中以行为人有过错作为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的必要条件之一;过错推定责任可以看成是过错责任的一种特殊表现形态,行为人承担侵权责任也以过错为必要条件之一,但是这里的过错不由受害人举证,而是由行为人举证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法律就当然地推定行为人有过错;无过错责任原则是在社会发展导致工

(完整word版)《侵权责任法》复习纲要

《侵权责任法》复习纲要 一、基本概念 侵权责任 民事主体因实施侵害或损害他人民事权益的行为而应承担的具有国家强制力的不利民事法律后果 过错责任原则 以过错作为归责的判断标准,判断行为人对其造成的损害是否应承担侵权责任的归责原则过错推定责任原则 根据法律规定推定行为人有过错,行为人不能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应当承担侵权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 行为人损害他人民事权益,不论行为人有无过错,法律规定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的,依照规定公平责任原则 受害人和行为人对损害的发生都没有过错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由双方分担损失。 共同侵权行为 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行为人,由于共同的过错致他人合法权益致人损害的,应当承担连带责任的侵权行为。 共同危险行为(2.5) 二人及以上共同实施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危险行为,并就其所造成的损害后果不能判断谁是真正侵权人的侵权行为 无意思联络的数人侵权 数行为人并无共同过错,因行为偶然结合而致受害人遭受同一损害 产品责任: 指产品生产者、销售者因生产、销售缺陷产品致使他人遭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有致使他人遭受人身财产损失之虞而应承担的赔偿损失、消除危险、停止侵害等责任的特殊侵权责任。医疗损害责任 指医疗机构及其从业人员在医疗活动中,未尽相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诊疗技术规范所规定的注意义务,在医疗过程中发生过错,并因这种过错导致患者人身损害所形成的民事法律责任。 高度危险责任 是指高度危险行为人实施高度危险活动或者管领高度危险物,造成他人人身损害或者财产损害,应当承担损害赔偿责任的特殊侵权责任。 物件损害责任 自己管领下的物件造成他人损害,应当由物件的所有人或者管理人承担侵权责任的特殊侵权责任。 二、简答题及归纳分析题 1、简述《侵权责任法》第2条规定的侵权责任法所保护的民事权益的范围。 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姓名权、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婚姻自主权、监护权、所有权、用益物权、担保物权、著作权、专利权、商标专用权、发现权、股权、继承权等人身、财产权益。 2、简述《侵权责任法》第15条规定的侵权责任承担方式的种类。 停止侵害;排除妨碍;消除危险;返还财产;恢复原状;赔偿损失;赔礼道歉;消除影响、恢复名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