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成因研究

广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成因研究
广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及成因研究

论文题目:广州近十年大气污染特征

与变化分析

中文摘要

以2000—2010年广州市国控测点的空气环境质量自动监测结果为基础数据,通过GIS软件Arc Map分析2000年——2010年广州市大气污染特征和主要污染物的变化规律。阐明广州市区主要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的年际变化特征、地域分布特征、季节变化特征。结果表明2000年——2004年广州大气污染呈上升趋势。2004年后,广州加大了大气污染整治力度,严峻的污染形势得到缓解,污染总体呈下降趋势。09年达到最低,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平均浓度达到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要求。2010年亚运会期间广州市空气质量每天均达标。另外,还发现各污染物质量浓度存在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冬季和秋季污染较严重,夏季较轻。

关键词:广州市,大气污染特征,SO2,NO2,PM10

Abstract

Based on the air pollution data of Guangzhou countries control point,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tmospheric pollution and the change rule of major pollutants during 2000 ~ 2010 in Guangzhou were analyzed

It uses the GIS software ArcMap. I clarify intramural variability, geographic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seasonal vari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Guangzhou major urban atmospheric pollutants which call SO2, NO2, and PM10.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PM10, SO2 and NO2 were increased during 2001~2004.Since 2004, Guangzhou increased air pollution control dynamics to ease the pollution situation. The air pollution is overall drop. The year average concentration of so2, no2 and pm10 met the second level of the national ambient air quality standard. The atmospheric quality is generally good. During the 2010 Asian games, the Guangzhou air quality reaches the standards every day. In addition, it also found that each pollutant concentration presented obvious seasonal change. The air pollution was severer in winter and milder in summer.

Key words:Guangzhou, Atmospheric pollution characters, Sulfur dioxide ,nitrogen dioxide ,inhalable particles

1 引言 (5)

1.1 研究意义 (5)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5)

2 数据及处理 (6)

2.1 研究数据来源 (6)

2.2 研究方法 (6)

2.2.1 API的算法 (6)

2.2.2具体的处理步骤 (6)

3结果与分析 (7)

3.1 广州市大气污染总体情况 (7)

3.2 广州市污染物变化情况 (9)

3.2.1 年度变化情况 (9)

3.2.2 分析近3年广州的大气污染情况的改善情况 (14)

3.2.3 季节变化差异 (15)

4、建议 (18)

5、结论 (18)

参考文献 (19)

1 引言

1.1 研究意义

先让我们来关注一则2011年03月31日来自南方日报的新闻:在维持了近一年的“优良”之后,记录广州空气质量的API数值在本月出现了两次超过100的记录,这也意味着广州的空气再次出现了“轻微污染”。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专家表示,从历史记录看,3月份历来都是轻微污染出现几率较大的时节,而就整个一季度而言,广州的空气质量好于往年。这则新闻再次引发人们的思考,究竟广州亚运会期间及延续的一段时间广州空气良好的状态是否只是昙花一现?最近气温多变,每晚开电脑查询未来七天的天气预报已成一种习惯。要是某一天,大气API值成为人们每天必查的内容。那时治理大气污染已经不再是政府或相关组织企业的事情,而是真正的深入到人们的生活。不过我不希望那时空气污染已经严重到必须每天关注的地步。

大气污染问题一直是我国的主要环境问题之一。近些年由于我国的机动车数量逐年增多,一些大城市开始出现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型的复合污染现象。在不久的将来,中国的机动车制造工业将有可能成为重点的产业部门,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会使得越来越多的机动车进入城市。然而,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于大气质量的影响也是不可忽视的。在城市的建设和发展中必须面对机动车数量的迅速增长和大气质量改善之间的矛盾,煤烟和机动车尾气型的复合污染的防治将是城市环境治理的重要一环。广州市是目前我国NO_x大气浓度年均值前列的南方城市,其机动车保有量也居于全国前列,是比较典型的大气复合型污染城市[1]。对广州市大气污染规律和成因的研究有助于掌握在大气复合型污染中,机动车排放的污染物对城市大气质量的综合影响,为今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

1.2 国内外研究情况

城市是一个高度依赖能源、物质和信息输入、输出,以维持其自身不断发展庞大的开放体系。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扩大,城市人口、城市工业和机动车辆也不断增加。与此同时,城市大气环境问题也日显突出并引起人们的普遍关注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很多国家制定了严格的标准以控制大气污染。如美国国会于1990年通过了《清洁大气法修正案》控制SO2的排放量。同时对一些重点源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2]。日本就大气污染物的总量控、限制燃料使用、控制机动车污染等方面制定了《大气污染防治法》[3]。我国也建立了一整套适合国情的大气污染控制政策体系,并使大气环境得到较好的改善。目前,关于城市大气环境的研究如城市大气污染特征、大气污染物浓度与气候环境、大气污染监控及预警、大气污染的治理技术和污染源区的分析等均取得了很多成果。

2 数据及处理

2.1 研究数据来源

本文数据来源于广州环保监测站和广州环保局环境质量通告。选取其中九个监测站2000——2010年大气质量数据,分别是西村监测站、宝岗监测站、吉祥路监测站、体育东监测站、麓湖监测站、赤沙监测站、黄埔大沙监测站、番禺市桥监测站和花都新华监测站,对广州市大气污染物SO2,NO2,PM10(Suspended particulate matter with aerodynamic diameter less than 10μm)也称可吸入颗粒,是指空气动力学径小于或等于10μm 的大气颗粒物。主要来源人类活动如工厂、家庭、交通运输、建筑施工等生的废气、烟尘、扬尘以及自然起源如火山喷发林火灾、海水泡沫而进入大气的火山灰、烟尘粒和被风吹起的扬尘等[4]。

2.2 研究方法

2.2.1 API的算法

我国目前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分为三级,按照国家要求广州市执行二级标准。目前被国家列入空气环境质量考核的指标有3项,分别是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和二氧化氮。空气污染指数(API)是一种反映和评价空气质量的数量尺度方法,就是将常规监测的几种空气污染物浓度简化成为单一的概念性指数数值形式,并分级表征空气污染程度和空气质量状况。当某种污染物浓度Ci,j≤Ci≤Ci,j+1时,其污染分指数

Ii=[(Ci-Ci,j)/(Ci,Cj+1-Ci,j)]×(Ii,j+1-Ii,j)+Ii,j [5]

式中:Ii第I种污染物的污染分指数; Ci第I种污染物的浓度值; Ii,j第I种污染物j十1转折点的污染分项指数值; Ci,j第j转折点上I种污染物的(对应于

Ii,j+1); Ci,j+l第j十1转折点上I种污染物(对应于Ii,j+1)浓度值;

各种污染参数的污染分指数都计算出以后,取最大者为该区域或城市的空气污染指数API

API=max(Il,I2……Ii……In)

2.2.2具体的处理步骤

(1)a、选取每个监测站2000年、2005年、2010年的大气质量数据,输入Arcmap 操作软件。对广州地区进行插值操作,得到广州地区的大气污染情况分布图

b、根据它们年度的差异,利用ArcMap归一化后生成年际差异的三维图,并进

行分析研究。并找出各污染物结合当地气象站的监测资料,对广州地区大气

污染物SO2,NO2,PM10分布特征和变化规律进行了认真的研究。

(2)选取2008——2010年这3年的大气质量数据分析大气污染的近况,和季节变化特征

3结果与分析

3.1 广州市大气污染总体情况

表1 2000——2009年广州市SO2,NO2,PM10浓度年均值

SO2 (毫克/m3) NO2 (毫克/m3) PM10 (毫克/m3)

2000年0.045 0.061 ----

2001年0.051 0.071 0.073

2002年0.058 0.068 0.082

2003年0.059 0.072 0.099

2004年0.077 0.073 0.099

2005年0.053 0.068 0.088

2006年0.054 0.067 0.076

2007年0.051 0.065 0.077

2008年0.046 0.056 0.071

2009年0.039 0.056 0.07

数据来源于广州市环保局环境质量通告

以下是根据2000——2009年广州市SO2,NO2,PM10浓度年均值得出的EXCEL折线图

图1 2000——2009年广州市SO2,NO2,PM10浓度年均值

由图1 2000——2009年广州市SO2、NO2 、PM10浓度年均值数据得到的折线图表明广州大气污染自2000年到2004年一直呈上升趋势,2004年污染最为严重,究其原因,2004年广州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5749.48亿元,比2003年增长19.7%,工业燃煤总量1742.02万吨,同比增长11.75%;燃油总量172.07万吨,同比增长19.72%。能源消耗量的大幅上升导致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增加,仅省属广东粤华发电有限责任公司二氧化硫年排放量就达3.43万吨,占全市排放总量的近五分之一。由于煤、油供应紧张,企业难于采购低硫煤、低硫油,30.4%的企业使用高硫煤,36.4%的企业使用高硫油,一些企业的脱硫治理设施未正常运转。全省遭遇4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全年降水量减少三至四成,登陆台风少,强对流天气少,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广州市有20%左右的大气污染物来自于珠三角地区,受到区域污染的影响。所以污染才那么严重。之后广州加大了治理力度。[6]2005年,广州市空气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环境空气质量由三级标准提高到二级标准,优良天数332天,占全年总天数的91.0%,比2004年提高7.9个百分点;环境空气中被列入国家考核的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等指标均达到国家城市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7]

针对2004年环境空气质量下滑的严峻形势,以控制二氧化硫超标排放为突破口,强化机动车、扬尘和饮食业油烟污染治理,综合整治大气环境。

一是严控二氧化硫超标排放。开展了对占全市二氧化硫排放总量85%以上的56家重点工业企业专项执法检查,环保、监察、经贸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加强二氧化

硫重点排放企业监管的意见》,建立了重点工业企业脱硫台帐制度,形成长效脱硫管理机制。96台锅(窑)炉已安装脱硫设施,56家重点二氧化硫排放大户形成年4.6万吨的削减能力,2005年,56家重点脱硫工业企业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1.5万吨,比2004年减少2.4万吨;全市二氧化硫排放量为14.9万吨,比2004年减少3.6万吨,[8]较好地实现了排放总量控制目标。

二是强化机动车污染治理。市政府发布实施《关于实施国家第二阶段机动车排放标准的通告》,有效实施新车源头污染控制;加强对在用机动车排气污染的监控,共抽检机动车48.97万辆,排气达标率81.58%;大力推进公交出租车使用清洁能源,全市现已有5811台公交车、9770台出租车使用LPG燃料。

三是强化扬尘污染控制。加强了施工工地和裸露地面污染防治,规范工地围蔽和余泥渣土清运工作,对全市252个停工或闲置工地进行整治,190个已经完成绿化或硬地化整治工作。

四是深化饮食业污染监管。开展饮食服务业污染扰民专项整治行动,全面推进饮食业户安装油烟污染治理净化装置,128家100餐位以上重点监管业户已有68家安装了符合要求的油烟治理设施,全市已有8532家饮食服务业户完成清洁能源改造。加快重点污染企业的易地搬迁改造,另外,全市新增绿地面积101.6平方公里,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0.54%。

之后的几年通过全面推进环境保护工程建设、深化环境综合整治、加大环境监督执法力度等措施,努力为市民创造良好的生活环境,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3.2 广州市污染物变化情况

3.2.1 年度变化情况

数据方面选取监测站2000年、2005年、2010年SO2,NO2,PM10的API值,

并将他们的差值用三维图显示,然后分析他们的变化情况。以下是他们的渲染图和三维图

图2 2000年SO2,NO2,PM10 污染图

图3 2005年SO 2,NO 2,PM 10 污染图

图4 2010年SO 2,NO 2,PM 10 污染图

由图2-图4显示2000年大气污染集中在市区,郊区花都、增城空气质量较好,三项指标中SO 2 的污染最严重。到了2005年,市区污染有增无减,SO 2 的污染扩散至番禺增城。NO 2 、PM 10 扩散到黄埔,到2010年,市区污染减轻很多。不过郊区污染似乎未有降低。郊区污染中以SO 2 最为严重。不过花都,番禺空气质量仍相对较好。

图5 2000年、2005年 SO2API 的差值三维图

图6 2005年、2010年 SO2API 的差值三维图

图7 2000年、2005年NO2API 的差值三维图

图8 2005年、2010年 NO2API 的差值三维图

图9 2000年、2005年 PM10API 的差值三维图

图10 2005年、2010年 PM10API 的差值三维图

图5-图10表明2000年——2005年广州市SO2.NO2.PM10的总体变化趋势:西村、吉祥路、宝岗、体育东、麓湖一带,浓度大幅度增加。变化比较少的有有花都,黄埔,番禺这些比较接近郊区的地方。SO2的变化幅度较其他2项要小。不过三项指标局部变化也有差异。其中SO2在西村,宝岗浓度变化相对较少;NO2在麓湖变化较少;PM10在吉祥路则相对其它2个的变化小很多,变化最大的反而是麓湖和体育东一带。而2005年——2010年,API值都出现明显降低的现象.尤其是市中心,空气质量良好,SO2 API从番禺向西北方向至花都,浓度变化不断递减。NO2污染情况在以西村为中心的广州市中心有所好转,黄埔也减低不少。赤沙和花都仍然维持本来的良好状态。而PM10在赤沙降得最多。

3.2.2 分析近3年广州的大气污染情况的改善情况

表二 2008——2010年广州市大气质量等级天数分布

统计指标

空气质量状况出现天数

优良

轻微污

轻度污

中度污

中度重污

重污

2008年95 170 12 0 0 0 0 2009年124 221 17 1 0 0 0 2010年114 241 8 0 0 0 0

表三 2008——2010年广州市大气首要污染物天数分布

统计指标首要污染物出现天数API范围

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

2008年51 13 213 21~128

2009年45 22 296 14~167

2010年 4 11 348 15~124

表二显示2008——2010年的大气质量等级天数分布逐年增加,表三显示SO2.NO2作为首要污染物天数分布也不断减少,对比分析可看出近几年空气质量持续好转,变化最显著的是SO2,作为首要污染物出现的天数越来越少。与加强减排力度(如完成电

厂脱硫)及加强机动车管理(如开始逐步供应国III车用成品油)等措施有关。

3.2.3 季节变化差异

图8 2008年SO2,NO2,PM10 季节变化图

图9 2009年SO2,NO2,PM10 季节变化图

图10 2010年SO2,NO2,PM10 季节变化图

由图8-图10可发现,广州大气污染呈现明显的季节变化规律,时间上表现为冬强夏弱。近年来,春天也相对呈严重的趋势。这是因为广州地处低纬度,高温、多雨、湿度大;风向以北和北北东及东和东南方向为主,具有通风不良和静风频率高、近地层的逆温频率高、热岛效应强等特征。贴近城区周围工业和建筑业、交通业的大气污染物向西区和市中心集聚,形成局地的堆积污染。冬天和春天污染浓度会相对严重,夏天最低。夏季一般雨水较多及混合层较高,有利于污染物的扩散有关,偏南的季候风也为珠江三角洲地区带来洁净的海洋性气流[9]。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各种气象因素的综合表现实际是地面不利的天气形势特征。如广州冬季的天气形势:高空常为副热带高压,低空为变性冷高压控制,地面和低空风速较小,静风频率高,并伴有较强的辐射低空逆温和强热岛。低层大气层结稳定,混合层厚度低等,所以,不利于空气中污染物的扩散和稀释,而且高压的范围愈大,移动愈慢,大气高浓度污染持续时间就愈长。夏季时,广州受热带暖气团控制,气层不稳定,有上升气流,降雨多,逆温和热岛都较弱,有利于污染物的稀释扩散,因而污染的浓度很低。可见,广州市大气污染的季节分布规律受天气形势的季节变化影响较大[10].

4、建议

(1)加快城市公共交通的发展和道路建设的步伐!推广环保型交通工具及尾气净化等新技术,合理分流市区交通压力并强化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工作,从而有效减轻市中心机动车排气污染

(2)要改善广州大气环境质量,不仅要在城市用地规划中考虑大气输送、扩散等自然通风条件对用地布局的影响,还应采取合理的规划措施如根据城市风、气温及天气形势的变化规律结合城市地形及其他自然条件和城市设施热量散发状况等,

对城市工业区、道路、建筑和绿地系统等进行合理布局以达到改善大气环境的目的。

(3)关键在于大气污染的防治管理, 提高环境监测管理水平, 通过建立大气污染的预测预报体系, 实行污染源的实时管理, 如在预测到不利于大气污染物扩散的气候气象条件下, 对重点污染源实施排放量削减控制, 限制机动车进入城区, 实行分流措施, 减小机动车尾气排放量。这些措施可减小污染物的积聚, 减轻污染程度,防止重污染

5、结论

数据显示,广州空气得到有效的治理,虽然2000年——2004年污染越来越严重,但SO2,NO2,PM10的浓度自2004年后逐年下降,达到国家二级标准。SO2.NO2.PM10污染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 时间上表现为冬强夏弱,气象条件对污染物浓度影响明显。其实只有这三项是没办法全面的衡量广州的空气质量状况。某些监测站把CO、粉尘、臭氧等作

为衡量指标,如果把这些都作为广州空气污染指标,或者广州空气质量将要有所下降。随着经济的发展,机动车保有量逐年增加是必然的,污染在所难免,汽车尾气仍是广州空气一个比较大的污染源。希望有一日广州能保持花园城市的称号,变成一个无需治理污染的花园。

参考文献

[1]吴文佳,广东大气污染状况和防治措施[J].广东工业大学环境科学和工程学院,

2010(31卷、1期)

[2]Air Act Amendments of 1990(Public Law 101-549),November 15,1990

[3]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编译室.外国环境保护法规选编.北京:中国社会科学

出版社,1979.

[4]冯建军 , 沈家芬 , 梁任重等,广州市PM10与气象要素的关系分析[J],中国环境

监测.2009(25卷、1期)

[5]徐媛婧,孙旻,游燕等2001 年~ 2008 年及奥运会期间天津市大气污染特征分析

[J].中国环境监测.天津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2010(26卷、2期)

[6]梁桂雄,广州市近年大气污染状况及防治管见[J].广州环境科学,1995(10卷、3期)

[7]黄清凤、邝俊侠、简鉴阳广州市大气污染排放现状与变化趋势分析[J],广州环境科学。

2001,第16卷第1期

[8] 黄刚,对广州市车辆废气污染问题的思考[J].广州环境科学.1997(12卷、3期)

[9] 1002 - 2031 (2004) 05 - 0051 – 05,汤惠君、田亚平,广州市大气污染的气象因素分析[J].城市问题.2004(4卷、121期)

[10]汤惠君,广州市大气污染分布规律[J].地理研究.2004(23卷、4期)

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及治理分析

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及治理分析 [摘要]中国是一个人口基数大的发展中国家。随着城镇化的逐渐深入和发展、人们对自然资源大范围的开采以及工业生产活动的不断增强,从而就造成了大气中污染物的大量产生,这就导致了环境中大气质量的下降趋势越来越明显,以至于给人们的日常生活以及部分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恶劣的影响。本文从大气污染的成因出发,进一步阐述了大气污染的相关治理措施。 [关键词]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治理分析 1大气污染产生的原因 城市中的气压分布情况以及大气的相对稳定程度受到大气污染的直接影响。目前,随着城市大气污染程度的加剧和大气氧化的增强,这就造成了大气中超过两种的污染物发生了较为复杂的变化,从而就出现了继发性污染物。这种污染物会随着大气中的物理现象而造成远距离的传播,最终污染源就会扩散到其他的区域。 一般来说,大气污染分为自然的和人为的污染。自然污染是无法避免的,而人为污染是因为随着工业生产的不断发展以及城镇化程度的逐渐加剧,尤其是大量使用煤、石油等一些不可再生资源的化石燃料,就会在大气环境中产生大量的粉尘、氮氧化物、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以及hydrocarbon,从而导致大气污染。而又因为大气污染的大流动性以及很强的扩散性以及造成大气污染的物质分布范围 并不仅仅与各地区的地理环境有着紧密联系,而且还和污染源的地形分布、所属类型以及排放的产量有关。

以上种种的条件就说明了大气污染的难控制性以及治理的艰 巨性,所以,目前对大气污染的防范以及治理已经成为了全社会共同关注的焦点性问题。 2影响大气污染的相关因素 大气污染的影响因素主要有气象、地理以及污染源这三个方面。 首先,从气象角度出发。 影响污染物扩散以及迁移的气象因素主要有:第一,空气流 动速率以及风吹的方向这类动力因子;第二,amount of solar ra diation、大气层结构的稳定程度等热力因子;第三,大气中湿度、雨、雪等等水分。大气环境中的污染源主要是在大气流动的过程中,被传送至下风向然后与空气相混合以及进一步稀释之后,污染源的浓度会慢慢降低,从而对大气环境的影响力也会变小。 然后,从地理因素出发。 大气的流动过程和地理条件如地形、地貌以及城镇的分布等 都有着紧密的联系,以上这些因素会在一定的区域内对大气中的温度、风向以及风速等等产生影响,从而也就会对大气中污染物的扩散产生一定的间接性影响。 最后,从污染源出发。 第一,工业生产活动产生的各种废气会最终排入到大气中, 而废气的组成结构较为复杂,既有多种气体,还有一些微小型颗粒,这样组成污染源的成分就各不相同,而不同污染源所导致的污染危害

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

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的内容,具体内容:空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欢迎阅读。空气污染... 空气污染对人类及其生存环境造成的危害与影响,已逐渐为人们所认识。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是什么呢?空气污染的治理措施有哪些呢?下面是我整理的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欢迎阅读。 空气污染形成的原因 大气污染主要由人的活动造成,大气污染源主要有:工厂排放、汽车尾气、农垦烧荒、森林失火、炊烟(包括路边烧烤)、尘土(包括建筑工地)等。 (1)工业:是大气污染的一个重要来源,工业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种类繁多,性质复杂,有烟尘、硫的氧化物、氮的氧化物、有机化合物、卤化物、碳化合物等。 (2)生活炉灶与采暖锅炉:城市中大量民用生活炉灶和采暖锅炉需要消耗大量煤炭,煤炭在燃烧过程中要释放大量的灰尘、二氧化硫、一氧化碳等有害物质污染大气。 (3)交通运输:汽车、火车、飞机、轮船是当代的主要运输工具,它们烧煤或石油产生的废气也是重要的污染物,成为大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之一。汽车排放的废气主要有一氧化碳、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

等,前三种物质危害性很大。 (4)焚烧农作物的秸杆、森林火灾中的浓烟 (5)焚烧生活垃圾、废旧塑料、工业废弃物产生的烟气 (6)吸烟 (7)做饭时厨房里的烟气 (8)垃圾腐烂释放出来的有害气体 (9)工厂有毒气体的泄漏 (10)居室装修材料(如油漆等)缓慢释放出来的有毒气体 (11)风沙、扬尘 (12)农业生产中使用的有毒农药 (13)使用涂改液等化学试剂 (14)复印机、打印机等电器产生的有害气体等。 (15)火山爆发产生的气体 我国大气污染的原因 我国现在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加强重视,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有这些: (1)、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

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

影响大气污染的地理因素 1.地形和地物的影响:地面是一个凹凸不平的粗糙曲面,当气流沿地面流过时,必然要同各种地形地物发生摩擦作用,使风向风速同时发生变化,其影响程度与各障碍物的体积、形状、高低有密切关系。 山脉的阻滞作用,对风速也有很大影响,尤其是封闭的山谷盆地,因四周群山的屏障影响,往往是静风、小风频率占很大比重,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扩散。 城市中的高层建筑物、体形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都能造成气流在小范围内产生涡流,阻碍气流运动,减小平均风速,降低了近地层风速梯度,并使风向摆动很大,近地层风场变得很不规则。一般规律是建筑物背风区风速下降,在局部地区产生涡流,不利于气体扩散。 2.山谷风:它发生在山区,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局地环流。山谷风在山区最为常见,它主要是由于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而产生的。如图2-14所示,在白天,太阳先照射到山坡上,使山坡上大气比谷地上同高度的大气温度高,形成了由谷地吹向山坡的风,称为谷风。在高空形成了由山坡吹向山谷的反谷风。它们同山坡上升气流和谷地下降气流一起形成了山谷风局地环流。在夜间,山坡和山顶比谷地冷却得快,使山坡和山顶的冷空气顺山坡下滑到谷底,形成了山风。在高空则形成了自山谷向山顶吹的反山风。它们同山坡下降气流和谷地上升气流一起构成了山谷风局地环流。 山风和谷风的方向是相反的,但比较稳定。在山风与谷风的转换期,风方向是不稳定的,山风和谷风均有机会出现,时而山风,时而谷风。这时若有大量污染物排入山谷中,由于风向的摆动,污染物不易扩散,在山谷中停留时间很长,有可能造成严重的大气污染。 3.海陆风:它发生在海陆交界地带,是以24小时为周期的一种大气局地环流。海陆风是由于陆地和海洋的热力性质的差异而引起的。如图2-15所示,在白天,由于太阳辐射,陆地升温比海洋快,在海陆大气之间产生了温度差、气压差,使低空大气由海洋流向陆地,形成海风,高空大气从陆地流向海洋,形成反海风,它们和陆地上的上升气流和海洋上的下降气流一起形成了海陆风局地环流。在夜晚,由于有效辐射发生了变化,陆地比海洋降温快,在海陆之间产生了与白天相反的温度差、气压差,使低空大气从陆地流向海洋,形成陆风,

大气污染原因浅析

从大气污染原因浅析我国大气现状及对策 摘要:我国现在的大气污染十分严重,不仅危害到人们的正常生活,而且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我们必须加强重视,因此就所学环境质量评价与系统分析课程,通过查阅相关资料,抽取环境的一个要素大气来进行研究,浅析大气污染的原因。以便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参考依据,提出更好的解决办法。 关键词:大气大气污染环境 正文:一:大气污染的定义: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二:大气污染物的分类: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其它有害物质:如重金属类,含氟气体,含氯气体等等。 三:大气污染的原因: (1)环境意识薄弱.对可持续发展战略认识不足。大气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可贵资源,大气环境资源的破坏是一种不可逆的过程,恢复良好的大气环境质量要比采取措施从根本上防治大气污染付出更多的经济代价。但这种观念长期以来并没有被一些部门和一些地区充分的理解和认识。他们只考虑近期的、局部的经济发展需要,在制订一些综合的经济政策、产业政策以及城市建设发展规划中缺乏对保护大气环境的考虑,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换取经济的快速发展,形成了盲

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2018年-科学研究院说课材料

“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 2018年度项目申报指南建议 (征求意见稿)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国务院《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等相关部署,按照《国务院关于深化中央财政科技计划(专项、基金等)管理改革的方案》要求,科技部会同环境保护部等相关部门及北京等相关地方科技主管部门,制定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大气污染成因与控制技术研究》重点专项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监测预报预警技术、雾霾和光化学烟雾形成机制、污染源全过程控制技术、大气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空气质量改善管理支持技术和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等6项重点任务科研攻关,为大气污染防治和发展节能环保产业提供科技支撑。 本专项总体目标是:深入落实《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和《加强大气污染防治科技工作支撑方案》,聚焦雾霾和光化学烟雾污染防治科技需求,通过“统筹监测预警、厘清污染机理、关注健康影响、研发治理技术、完善监管体系、促进成果应用”,构建我国大气污染精细认知-高效治理-科学监管的区域雾霾和光化学烟雾防治技术体系,开展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技术示范,形成可考核可复制可推广的污染治理技术方案,培育和发展大气环保产业,提升环保技术市场占有率,支撑重点区域环境质量有效改善,保障国家重

大活动空气质量。 本专项以项目为单元组织申报,项目执行期3年。2018年拟支持项目不超过15个,国拨经费约3亿元。鼓励产学研用联合申报,项目承担单位有义务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应用。对于企业牵头的应用示范类项目,其他经费(包括地方财政经费、单位出资及社会渠道资金等)与中央财政经费比例不低于1:1。如指南方向未明确支持项目数,原则上该指南方向只支持一个项目,但对于同一指南方向下采取不同技术路线的项目,如满足必要的条件,可以择优同时支持1-2项。所有项目均应整体申报,须覆盖全部考核指标。每个项目下设任务(课题)数不超过6个,项目参加单位总数不超过15个。 本专项2017年项目申报指南如下: 1.监测预报预警技术 1.1近海海洋边界层大气污染垂直探测技术 研究内容:研发和集成海洋大气边界层内湍流交换、主要污染成分及关键气象参数垂直结构和演化过程的垂直探测技术方法,突破激光雷达探测、海气通量观测、卫星遥感和GPS水汽探测集成的技术瓶颈,形成基于多元数据归一的海洋边界层立体探测技术系统,实时探明近海海洋大气边界层理化结构及其变化过程,并选择黄海、渤海等典型海域开展技术应用示范。

大气污染主要原因及治理对策的展望

谈当前我国大气污染主要原因及治理对策的展望 摘要:当前我国大气污染状况依然十分严重,主要表现为煤烟型污染。城市大气环境中总悬浮颗粒物浓度普遍超标;二氧化硫污染一直在较高水平;机动车尾气污染物排放总量迅速增加;氮氧化物污染呈加重趋势。面对着我国大气污染防治工作较为严峻的形势,综合分析造成我国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从而详细的论述了我国大气污染的防治及治理工作。 关键词:大气污染; 成因分析; 治理对策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高速发展,城市地区的大气污染也越来越严重,并成为国家发展中所面临的一个严重问题,而由于人们日常生活无时无刻离不开空气,而近年来大气污染所造成的阴霾天气的增多,社会大众也越来越关注大气环境状况. 1大气污染 1.1大气污染的定义: 在干洁的大气中,痕量气体的组成是微不足道的。但是在一定范围的大气中,出现了原来没有的微量物质,其数量和持续时间,都有可能对人、动物、植物及物品、材料产生不利影响和危害。当大气中污染物质的浓度达到有害程度,以至破坏生态系统和人类正常生存和发展的条件,对人或物造成危害的现象叫做大气污染。 1.2大气中污染是由某些有害物质转化成的二次污染物的浓度达到了有害程度的现象,称为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主要可以分为两类,即天然污染物和人为污染物。 1.2.1天然污染物 天然污染物是由于自然原因而形成。如火山爆发、森林大火产生的烟尘等。 1.2.2人为污染物 人为污染物是由于人们从事生产和生活活动而形成的。在人为污染源中,又可分为固定的(如烟囱、工业排气筒)和移动的(如汽车、火车、飞机、轮船)两种。引起公害的往往是人为污染物,它们主要来源于燃料燃烧和大规模的工矿企业。 1.2.3颗粒物及化学成分污染物 颗粒物:指大气中液体、固体状物质,又称尘。硫氧化物:是硫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二氧化硫,三氧化硫,三氧化二硫,一氧化硫等。碳的氧化物:主要包括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氮氧化物:是氮的氧化物的总称,包括氧化亚氮,一氧化氮,二氧化氮,三氧化二氮等。碳氢化合物:是以碳元素和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如甲烷、乙烷等烃类气体。

关于大气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

关于大气污染的调查报告范文 造成大气污染的原因既有自然因素又有人为因素,尤其 是人为因素,如工业废气、燃烧、汽车尾气和核爆炸等。随着人 类经济活动和生产活动的迅速发展,在大量消耗能源的同时,也 将大量的废气、烟尘物质排入大气,严重影响了大气环境的质量,特别是在人口稠密的城市和工业区所谓干洁空气是指在自然环境 下的大气(由混合气体、水汽和杂质组成)除去水汽和杂质的空气。其它主要成分是氮气,占78%,氧气,占21% ,其它各类含 量不到0.1%的微量气体(如氢、氦、二氧化碳) 大气污染对地球的影响很大,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首先是对人体健康的危害:人需要呼吸空气以维持生命。一个成年人每天呼吸大约2万多次,吸入空气达15——20立方米。因此,被污染了的空气对人体健康有直接的影响。,因此,若是 大气中污染物的浓度很高时,会造成急性污染中毒,或使病状恶化,甚至在几天内夺去几千人的生命。其实,即使大气中污染物 浓度不高,但人体成年累月呼吸这种污染了的空气,也会引起慢 性支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气肿及肺癌等疾病。 其次是对植物的危害:当大气污染物,尤其是二氧化硫、氟化物等对植物的危害是十分严重的。当污染物浓度很高时,会 对植物产生急性危害,使植物叶表面产生伤斑,或者直接使叶枯 萎脱落;当污染物浓度不高时,会对植物产生慢性危害,使植物 叶片褪绿,或者表面上看不见什么危害症状,但植物的生理机能 已受到了影响,造成植物产量下降,品质变坏。 大气污染对天气与气候的影响最为显著,也是危害最大的,如会减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从工厂、发电站、汽车、

家庭取暖设备向大气中排放的大量烟尘微粒,使空气变得非常浑浊,遮挡了阳光,使得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量减少。有时候,从 天空落下的雨水中含有硫酸。这种酸雨是大气中的污染物二氧化 硫经过氧化形成硫酸,随自然界的降水下落形成的。硫酸雨能使 大片森林和农作物毁坏,能使纸品、纺织品、皮革制品等腐蚀破碎,能使金属的防锈涂料变质而降低保护作用,还会腐蚀、污染 建筑物。天气和气候的影响还会增高大气的温度,在大工业城市 上空,由于有大量废热排放到空中,因此,近地面空气的温度比 四周郊区要高一些。这种现象在气象学中称做“热岛效应”。 另外是臭氧层的严重破坏问题。臭氧层占平流层总量的 十万分之一,虽然含量极低,却能吸收紫外线的功能,但是由于 人类破坏,臭氧层迅速耗减,被极度破坏。1985至1998年臭氧层破坏面积扩大了十倍,南极的臭氧层出现空洞。1998年1 0月前后,臭氧层破坏面积首次超过了2700平方公里, 其面积大于北美、加拿大和美国的面积总和。南极上空的臭氧层 是在20亿年里形成的,可是在上个世纪里就被破坏了60%!欧洲 和北美洲上空的臭氧层平均减少了10%——15%,西伯利亚上空甚 至减少了35%! 许多环境问题是跨国界的,甚至是全球的。像温室效应 和臭氧层破坏等大气污染,需要世界各国的努力才可能逐渐解决。如果人类一如既往地破坏环境,那么人类就一定会在不久的将来,如恐龙一般灭绝,地球也将会成为宇宙中一个遥远的历史,所以 我们要从现在做起,保护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我们相信,只要 大家共同努力,一定能够够共同见证一片蔚蓝的天空,一定能够 共创一个美好的明天。 调查结果:造成大气污染的途径主要是工业生产与交通 工具排放的废气和尘埃,工业生产排放出的尘埃颗粒物还吸附了

小论文——大气污染成因及治理措施

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 摘要: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人类需要发展但更需要保护环境,如何保护好环境是人们共同关心的问题。此文主要针对大气污染的成因及治理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索。 关键词:大气污染;成因分析;治理措施 目前,工业生产给环境带来的主要污染物为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废渣(即工业“三废”)。其中,工厂每天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工业废气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极大,尽可能将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到最低限度是非常必要的。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1]。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而且加剧建筑物,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 一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 1.1大气污染的概念及废气污染的成分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解读

《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解读一、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以下关于大气污染物排放连续监测装置的说法哪个错误()。 A.连续监测装置安装于排气筒 B.连续监测装置与环保部门联网 C.若连续监测装置出现故障,应报告当地环保部门 D.应采购环保部门指定的供货商和品牌 用户答案:[D] 得分:8.00 2.脱附气源一般不包括以下哪种工质()。 A.热空气 B.热烟气 C.高压蒸汽 D.低压水蒸汽 用户答案:[C] 得分:8.00 3.催化剂床层的设计空速不宜高于()。 A.1000/h B.2000/h C.3000/h D.4000/h 用户答案:[D] 得分:8.00 4.固定床吸附器采用活性炭纤维作为吸附层,床层风速可选择()。 A.0.15m/s B.0.5m/s C.0.7m/s D.0.12m/s 用户答案:[A] 得分:8.00 5.以下哪个特点不是电除尘器具备的()。 A.结构简单 B.高效

C.耐高温 D.处理风量大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二、多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无机卤化物废气包括哪些?() A.氟化氢 B.四氟化硅 C.硫化氢 D.溴气和溴化氢 E.氯气和氯化氢(盐酸酸雾) 用户答案:[ABDE] 得分:8.00 2.除尘管网应进行阻力平衡计算,以下并联管路压力损失的差额哪些符合要求()。 A.5% B.10% C.15% D.20% E.25% 用户答案:[C] 得分:0.00 3.污染源控制的基本原理是()。 A.密闭 B.隔离 C.负压抽风 D.全面排风 E.自然通风 用户答案:[ACD] 得分:0.00 4.用吸收法净化高温含尘的有毒有害烟气时,应进行哪些预处理()。 A.预除尘 B.烟气冷却 C.烟气调质 D.混风 E.保温

大气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探析(新版)

( 安全论文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品文档 / Word文档 / 文字可改 大气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探 析(新版) Safety is inseparable from production and efficiency. Only when safety is good can we ensure better production. Pay attention to safety at all times.

大气污染的原因及治理措施探析(新版) 摘要:人类需要发展但更需要保护环境,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 关键词:保护环境;大气污染;治理 工业和交通运输业迅速发展以及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将粉尘、硫氧化物、氮氧化物、碳氧化物、臭氧等物质排入大气层,使大气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大气污染属“煤烟型”污染,全国城市空气中总悬浮微粒浓度普遍超标,平均浓度达309微克/立方米;二氧化硫浓度水平较高,部分城市污染相当严重,北方城市平均值达到83微克/立方米。我国的本溪市也曾经因烟雾弥漫而被称为“卫星上看不到的城市”;而大气中硫化物、氮氧化物业重超标导致了全国大部分地区出现酸雨,宜宾、长沙等城市酸雨出现频率大于90%,长沙降雨的平均PH值已达到3.54,酸雨的降落不仅破坏生态环境,而且加剧建筑物,

铁道、桥梁的腐蚀与破损,给工农业带来巨大的损失。而由大气污染引起的温室效应和臭氧层破坏更是直接地威胁到人类的生存。随着人类工业化程度的不断提高,“保卫地球、保护我们生成的环境”不再仅仅是一句危言耸听的口号,而是关系到我们子孙后代能否生存的刻不容缓的大事。人类需要发展但更需要保护环境,如何保护好我们的环境是我们共同关心的问题。目前,工业生产给环境带来的主要污染物为工业废气、工业废水、废渣(即工业“三废”),其中工厂每天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各种各样的工业废气对人类的健康威胁极大,尽可能将污染物排放量降低到最低限度是非常必要的。 1.大气污染原因分析 1.1大气污染的概念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

石家庄市 大气污染 原因分析 政府行为对策

石家庄市大气污染原因分析政府行为对策 一、概述 二十一世纪的钟声已经敲响,回首二十世纪,我国经济获得了长足的发展,生产力水平大大提高。但是,传统模式下的生产力的提高在驱动经济增长和为企业带来的利润的同时,却使我们的地球家园变得千疮百孔,不堪重负。 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布了长篇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该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定义,即“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满足其需要的能力够成危害的发展”。这个定义鲜明的表达了两个基本观点: 人类要发展,尤其是贫困地区的发展; 发展要有限度,他不应危及后代人的发展。 石家庄市我国华北地区新型的一座现代化工业城市,是河北省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总面积15848平方千米,总人口845万。其交通发达,京广、石太、石德铁路和京深、石港、石太高速公路交汇于此。近年来,石家庄市工业迅猛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是,经济的快速增长带来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是他一跃成为全国著名的环境污染大市。而其中,尤以大气污染最为突出:尤其是在风力达到一定程度后,尘土满天飞舞,纵横肆虐,有些区域垃圾泛滥成灾。 二、石家庄大气污染现状及原因分析 1.1 石家庄大气污染现状 近年来,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大气污染日益严重,空气质量进一步恶化。河北省环境监测总站4月11日队本周空气质量检测表明,石家庄的首要污染物可吸入颗粒物(PM10)。由于它们直径很小,且夹杂着细菌,可以被人体吸入体内,引起疾病。同时,由于它们很轻,不宜沉降,总是漂浮在空中,阳光照射在这些微尘上,被吸收或散射,致使天空显得灰蒙蒙的,能见度明显下降。扬尘污染也比较严重,特别是雨后就更显得直观,汽车挡风玻璃上全是泥水,就连眼镜片上也满是泥水。由于少数地区垃圾处理不善,成堆的垃圾在地面上腐烂,随风一锤,一股恶臭扑鼻而来,让人倍觉恶心。工厂排出的废水、废气,也使大气污染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给市民的工作和生活带来严重的不便。 1.2 石家庄大气污染原因分析 1.2.1 地形和气候因素是影响石家庄市大气质量的基本原因 石家庄位于河北省中南部,西依太行山脉,东、南、北均为辽阔的华北大平原。而与此同时,石家庄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具有冬季寒冷少雪,春季干旱多风,夏季炎热多雨,秋季晴朗凉爽等特征。这些特定的地理和气候因素,是石家庄的大气污染面临严峻的挑战。由于东南风的作用,石家庄上空的可吸入颗粒物和其他污染物质随风西移,当遇太行山

2019咨询师继续教育《大气污染治理工程技术导则》解读92分试卷

1.单选题【本题型共5道题】 1.脱硫塔的防腐材料不宜使用以下哪种材料。() A.陶瓷 B.玻璃钢 C.树脂鳞片 D.合金 2.所谓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生物净化法不包括以下哪项() A.生物过滤法 B.生物消化法 C.生物滴滤法 D.生物滴滤法 3.除尘器输灰不采用以下哪个装置()。 A.皮带输送机 B.气力输送 C.埋刮板输送机

D.螺旋输送机 4.以下列举的除尘器中哪个除尘器净化效率最高()。 A.电除尘器 B.袋式除尘器 C.旋风除尘器 D.湿式除尘器 5.脱附气源一般不包括以下哪种工质()。 A.热空气 B.热烟气 C.高压蒸汽 D.低压水蒸汽 2.多选题【本题型共4道题】 1.当热力燃烧系统的燃烧室、蓄热室温度过低或火焰熄灭时,应该如何操作() A.立即发出报警信号

B.关闭有机废气进气阀门 C.启动安全放散装置 D.风机停机 E.加大燃料供应 2.工业上常用吸附剂有哪些()。 A.活性炭 B.分子筛 C.焦炭 D.硅胶 E.活性氧化铝 3.关于挥发性有机废气处理方案阐述,以下观点正确的是哪些() A.吸附法适用于低浓度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分离与去除 B.吸收法宜用于废气流量较大、浓度较高、温度较低和压力较高的挥发性有机废气的处理 C.冷凝法宜用于高浓度的挥发性有机废气回收,可作为降低废气有机负荷的前处理

D.膜分离法宜用于较高浓度挥发性有机化合物废气的分离与回收 E.吸附、吸收、冷凝和膜分离法主要用于不回收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场合 4.无机卤化物废气包括哪些() A.氟化氢 B.四氟化硅 C.硫化氢 D.溴气和溴化氢 E.氯气和氯化氢(盐酸酸雾) 3.判断题【本题型共4道题】 1.烟气旋转喷雾法脱硫是湿法脱硫工艺。() Y.对 N.错 2.在过滤器后、热力燃烧室或蓄热室前,应设置阻火器。() Y.对

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及分类

造成我国大气污染严重的主要原因 大气污染的原因 气体污染物在大气中平均停留时间少至几分钟,多至几十年、百余年。大气污染物一般分为两类:一级(原生)污染物,即由污染源直接排入大气的;二级(次生)污染物,是由一级污染物在大气中进行热或光化学反应后的产物。后者往往危害性更大。大气污染主要来源于人类生活及生产活动,大气的人为污染源主要有三种。 (1) 生活污染源人们由于烧饭、取暖、沐浴等生活上的需要,如炉灶、锅炉等燃烧化石燃料,而向大气排放的煤烟和SO2等,具有量大、分布广、排放高度低等特点,其危害性不容忽视。 (2) 工业污染源包括火力发电厂、钢铁厂、水泥厂和化工厂等耗能较多企业燃料燃烧排放的污染物,各生产过程中的排气(如炼焦厂向大气排放H2S、酚、苯、烃类等有毒物质;各类化工厂向大气排放具有刺激性、腐蚀性、异味性或恶臭的有机和无机气体;化纤厂排放的H2S、NH3、CS2、甲醇、丙酮等)以及生产过程中排放的各种矿物和金属粉尘。 (3) 交通运输污染源由飞机、船舶、汽车等交通工具(移动源)排放的尾气。在一些发达国家,汽车排放气己构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人为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有数十种之多,量多危害也较大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有以下五种。 (1) 颗粒物质颗粒物质的来源可分为天然来源和人为来源,而以人为来源为主。人为来源主要是燃料燃烧过程中形成的煤烟、飞灰等,各种工业过程排放的原料或产品微粒,汽车排放的含铅化合物,以及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SO2在一定条件下转化为硫酸盐等。天然来源,如风起尘埃,海浪溅出的浪沫,火山灰,森林火灾的燃烧物,宇宙陨星尘以及植物的花粉等。颗粒物质是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大气中的一些有毒物质绝大部分都存在于颗粒物质中,对人及动植物的危害很大。 (2) 硫氧化物SOx 大气中的硫氧化物主要是SO2,还有小部分SO3。主要来自发电厂和供热厂中含硫化石燃料(其中80%是煤)的燃烧,其次是冶炼厂、硫酸厂的排放气,有机物的分解和燃烧,海洋及火山活动等。SO2不但对人的呼吸道有强烈的刺激性,它对植物还会产生漂白的斑点、抑制生长、损害叶片和降低产量。当空气中有微粒物质共存时,其危害可增大3~4倍(如前述的伦敦烟雾就是例证)。SOx许多不良作用是由于SOx与水作用生成的硫酸造成的。硫酸和硝酸的酸雨己严重危害我国和世界许多地区,成为举世瞩目的三大全球性公害之一。 (3) 氮氧化物NOx 氮氧化物的种类很多,造成大气污染的主要是NO和NO2 等。现在,每年向大气排放NOx几千万吨。NO会刺激呼吸系统,还能与血红素结合成亚硝基血红素而使人中毒。NO2能严重刺激呼吸系统,并能使血红素硝基化,危害比NO的更大。

武陟县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团队技术服务内容及要求

武陟县大气污染防治专家团队技术服务内 容及要求 一、采购需求清单 二、商务要求 1.设备商务要求 (1)供货及安装期:合同签订后20日历天供货安装及调试完毕。 (2)质保期:设备货到验收合格后质保1年 (3)质量标准:合格 (4)付款方式:合同签订后支付合同额的40%,服务满半年内且完成常规数据分析及报告服务,支付合同金额的30%,服务期满,通过甲方对服务目标和服务成效进行评估通过后,支付30%剩余款项。 2.服务商务要求 (1)服务时间:一年 (2)服务区域:武陟县主城区重点管控区域(省控点周边2公里范围内) (3)付款方式:合同签订后支付合同额的40%,服务满半年内且完成常规数据分析及报告服务,支付合同金额的30%,服务期满,通过甲方对服务目标和服务成效进行评估通过后,支付30%剩余款项。 3.服务目标 自签订合同之日起,空气质量排名:全省每月考核排名退出倒20名,全市每月考核排名退出倒一,空气质量逐渐变好! 三、采购内容及服务内容 (一)大气污染防治咨询服务 1、总体服务目标 通过环境咨询服务项目,客观真实的分析武陟县环境空气质量现状和演变趋势,为甲方提供大气污染防治的治理和技术支持,进一步提高大气污染防治和监管执法实时化、精细化、

科学化,实现对污染物的实时监控、精准排查、精细化管理,有的放矢的治理区域环境污染,并结合短期考核目标以及环境保护中长期规划,配合甲方顺利的完成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完成省定考核目标、空气质量位居全省第一方阵、减少生态扣款;持续有效改善空气质量、打赢蓝天保卫战、配合大气污染联防联控区域工作的顺利展开。 2、数据研判分析 2.1.1研判会议 实现区域空气质量实时监测、统计分析、溯源追踪、巡源清源等功能,确定重点污染区域,为重点区域大气污染精细化管控提供合理建议。 (1)配合当地政府,实施“研判会商”的会议制度。利用国/省市控站、网格化数据对城市空气质量及变化规律进行研判,并提出政府管控建议。 (2)在每研判会议的基础上,根据当地政府环境监管需要,配合政府组织召开月度、季度、半年度以及年度城市大气污染防治会议及重污染天气重点管控等专项会议,并提供针对性分析报告及管控建议。 2.1.2污染治理规划 (1)结合2017-2018年度城市及周边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及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下降率情况,结合当地地理及气象条件,分析2019年度城市污染变化趋势,并对系统建设完成后城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进行预判及评估。针对武陟县道路交通、燃煤、建筑、烟尘、工业企业排放、生活污染等重点污染源制定相应管控任务及指标,以及重污染天气时各的管控措施建议。 (2)通过对本县月度综合指数及同比下降率进行计算,并与本县其他区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排名情况及与其他地市的差距及首要控制污染物,提出建议。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大气污染的防治措施 1大气污染的成因分析 1.1大气污染的概念 所谓大气污染是指人类生产、生活活动或自然界向大气排出各种污染物,其含量超过环境承 载能力,使大气质量发生恶化,使人们的工作、生活、健康、设备财产以及生态环境等遭受恶劣影响和破坏。污染源可分为天然污染源和人为污染源。天然污染源是指自然界向大气排放污染物的地点或地区,如排放灰尘、二氧化硫、硫化氢等污染物的活火山、自然逸出的瓦斯气,以及发生森林火灾、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地方。人为污染源则又可按不同的方法分类:按污染源空间分布方式可分为点污染源、面污染源、区域性污染源;按人们的社会活动功能可分为生活污染源、工业污染源、交通污染源等;按污染源存在的形式可分为固定污染源和移动污染源。 1.2废气污染的成分 对生态环境影响较大和人类健康威胁较大且绝对排放量较大的废气主要包括:含NOx、SO2、P、As、PH3、CO、HF、C2HCl3、C2H3Cl3,等污染物的有毒气体及其他气体。 1.3原因分析 1. 3. 1地形和气候因素是影响大气质量的基本原因 地形地貌和气象条件特殊,不利于大气污染物的稀释和扩散。以兰州市为例,全市总的地形特点是以西北的祁连山余脉和东南部的马卸山脉为最终点,相向成阶梯形,逐渐下降到以中部西东流向的黄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之河谷川地为鞍底,形成一巨大马鞍形,相对高差为2 181 m。另外裸露的谷侧山峰对谷间大气有明显的加热效应,由于山峰表面吸收太阳辐射温度升高,其表面温度高于空气温度,造成超绝热温度递减率,白天山峰对谷顶空气加热,谷底空气温度较低,形成脱地逆温.夜间谷间辐射,冷空气沿坡面下滑,形成夜间谷间辐射逆温.山谷盆地日间的脱地逆温层,以及夜间山谷冷胡效应形成的逆温层,是造成山谷大气污染的根本原因。 1. 3. 2城市建设是影响大气质量的重要原因 根据对主要大气污染的分类统计分析,其主要来源可概括为三大方面: (1)燃料燃烧;工业生产过程:交通运输等。各种工业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大气污染排放量虽仅占大气污染总排放量的1/5左右。但由于排放点比较集中。浓度较高,所以对工矿区或局部的大气污染较为严重。(1)燃料燃烧。在一些城市,天然气在居民的生活中还没有普及,煤仍然是人们的首选燃料。而在燃煤市场上,高硫煤仍占主导地位。由于经济条件的限制,人们不可能

[空气污染治理技术论文]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

[空气污染治理技术论文]治理空气污染的措施 空气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舒适感。下面是为大家精心推荐的空气污染治理技术论文,希望能够对您有所帮助。 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新技术 摘要:室内环境是人们生活和工作中最重要的环境,随着人们生活水平提高,室内装饰日趋精细,室内空气污染物的和种类日益增多,室内空气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到人们的生理健康、心理健康和舒适感。为了提高空气质量,增进身心健康,有必要对空气污染进行治理,因此,研究治理污染的新技术 __。 关键词:室内环境污染治理技术 一、膜分离净化技术 膜分离技术是一项简单、快速、高效、经济节能的新技术。用于气体分离的膜主要有有机聚合膜和无机膜。利用此技术可分离简单的芳香族化合物,效果非常明显。其基本方法是在过滤器中的多孔填料表面覆盖生物膜,废气流经填料床时,通过扩散过程,把污染成分

传递到生物膜,并与膜内的微生物相接触而发生生物化学反应,使废气中的污染物完全降解为 CO2和H2O。 二、化学性污染防治技术 以晶化的锐态矿纳米TiO2活性材料为基础,结合了光敏化、金属离子与非金属离子掺杂、金属氧化物复合、贵金属担载、表面修饰等诸多手段,采用纳米溶胶合成技术制备,突破了以往限制催化材料应用的两大技术难题:激发波段窄、纳米颗粒易团聚[1]。 此技术通过高密度成膜技术雾化激活,在墙壁、家具、地板等表面形成一层附着力极强的无毒纳米催化层,可以分解有害气体、释放氧负离子、作用时间长、超亲水抗污、无二次污染 三、益生菌加生物酶技术 益生菌加生物酶技术采用独特的“益生菌+生物酶”的综合防治技术。通过先进的生物技术手段,对强烈嗜捕性的生物菌进行诱导、驯化,使之成为共生、共代谢或辅助代谢的益生菌群。益生菌群与生物酶的有机结合,就具有了对甲醛、氨、苯和TVOC等有害物质的灭食机制,并利用其特有的催化功能,极为快速地破坏有机物的分子链,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分析及其治理措施

大气污染治理论文: 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分析及其治理措施 摘要:本文对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污染现状及因素进行分析,旨在寻求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的主要因素及其治理措施。分析结果表明:乌鲁木齐市大气污染的基本属于煤烟污染型,其空气质量呈逐年恶化的态势,特别是冬季污染天数有所增加,且污染时间基本集中在采暖期。据此,为改善乌鲁木齐市空气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城市综合竞争力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乌鲁木齐;大气环境污染;因素分析;治理措施 引言 乌鲁木齐市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地处欧亚大陆腹地[1]、天山北麓,为南北疆交通的枢纽,是全疆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中心。现辖7区1县、1个经济开发区和1个高新开发区,总面积1.2万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230平方公里[2]。该市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部为广阔的平原,城市用地发展有较大的局限性。因受地形地貌条件的支配,四季均有逆温出现,尤以冬季逆温出现频率最高,逆温层强度大,致使大气污染物不易稀释扩散。 近几年乌鲁木齐市的空气质量形势严峻,尤其是冬季大气污染日趋严重,已成为乌鲁木齐市对外开放和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因此,如何处理好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系是目前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 大气环境污染现状 1.1乌鲁木齐市大气环境现状 随着乌鲁木齐市的快速发展和人口的不断增加,其耗煤量也是不断增加,从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每年几百万吨增加到2008年的1320.79万吨(其中冬季采暖300多万吨),人均耗煤量居全国第一,并且乌鲁木齐市的采暖期长达半年,期间燃烧造成的煤烟长期笼罩在城市上空,污染非常严重。 据统计,乌鲁木齐市冬季空气中的二氧化硫、可吸入颗粒物二项主要污染指标分别超过国家环境空气质量二级标准的0.77和0.44倍。自2009年1月1日起,乌鲁木齐连续12天出现了污染天气,其中7日、11日的空气质量更是达到重度污染级别,最严重的是1月7日,污染指数更达到500,是环保仪器能监测的最大值,属重度污染。 1.22003年—2008年乌鲁木齐市环境质量变化趋势 2003年—2008年的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结果(见图1)分析,环境空气质量分级中,空气质量一级的天数总体明显下降;二级天数有所增加,尤其2008年达到了248天;三级天数基本持平; 四、五级天数在振荡中,有所增加;二级及好于二级和三级及好于三级的天数均为先下降后上升,但都没有超过起始值。但从总体来看,基本保持一致。

研究性学习结题报告: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研究性学习研究报告 茌平县第一中学高二九班李成真课题:空气污染现状及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城市空气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制约了我国城市经济的发展,威胁到国民的身体健康,因此,保护大气环境,防止空气污染的任务迫在眉睫,成为社会的焦点。特别是近几年PM2.5的提出及其危害越来越被人们所熟知,更是给市民们敲响了警钟。针对这些问题,本文将根据自己查阅文献及调查研究,分析当今空气污染状况及原因,并且提出应对空气污染的措施。 关键词:空气污染防治对策PM2.5 雾霾 引言:由于我国城市工业化进程较快,人口较为集中,而环境保护意识和措施都不到位,因此,燃煤、机动车尾气、工厂废气、逸散尘、沙尘暴等因素成为了城市环境污染的罪魁祸首,导致酸雨,雾霾。【1】本次研究我主要通过查阅近些年空气污染情况的数据,以及关注每天雾霾情况及PM2.5数值来了解污染情况。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因为能源结构、工业布局不合理,机动车尾气排放管理滞后,市民们环境意识薄弱,监管力度不够等等导致的。【2】对此,我提出了一些应对污染的办法,比如:提高人们防治污染的意识,加快工业改革,调整能源结构,控制汽车尾气。相信只要不断提高人们意识,相关部门加强监管力度,我们的环境肯定会变得越来越好。 研究方法与过程:为了了解空气污染的现状,我每天关注各大中小城市的空气质量状况。利用寒假的时间,我花费了大量时间上网查阅近些年的空气污染情况,并且查阅文献来获取相关资料。为了了解市民关于空气污染以及雾霾天气的罪魁

祸首

PM2.5的认知情况,同时希望借此机会能加强人们对于空气污染的重视程度,掌握一定的防范雾霾天气的小常识,我还发放了调查问卷(见附:调查问卷)100份,主要在广场,超市等人员密集区进行调查,并且达到了很好的效果。除此之外,我还前往茌平环保局对于一些专业名字进行咨询并且从那儿获取了一些关于空气污染详细信息。 结果:近年来,我国许多省份雾霾天气频发,导致的健康危害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013年我国出现了持续大规模的雾霾天气,PM2.5频频爆表,雾霾覆盖范围涉及了17个省市自治区四分之一的国土面积,影响人口约6亿。据环保部门监测数据显示,74个城市空气质量总体超标天数比例为68.4%,重度和严重污染的比例达到30.2%,其中PM2.5超标尤其严重,平均超标率为68.9%,最大日均值达到766μg/m3 。媒体报道的多为大中城市的污染指数,而大家所不知的是小城市由于政府管理力度小,违法小工厂小作坊更多,因此污染更严重,而我们聊城市加上处在华北平原的重灾区,空气质量可想而知,PM2.5含量多次进入全国大中小城市污染状况排名的前列。 说到这儿,不得不提的就是PM2.5。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是造成雾霾天气的元凶。在2012年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上,PM2.5监测时间表正式出台,PM2.5污染防治已经成为“十二五”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大量研究表明,对人体健康危害最大的颗粒物就是PM2.5,这些颗粒物可以穿过肺部并存留在肺的深处,主要对呼吸系统和心血管系统造成伤害。 针对空气污染及PM2.5的相关问题,我设计了一份调查问卷,旨在调查人们对于空气污染及PM2.5的了解。经过对100份有效调查问卷的整理归纳,我发现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