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 谱 目 录

族 谱 目 录
族 谱 目 录

族谱目录

黄姓开姓始祖陆忠 (1)

文芳公六修续修族谱述 (3)

第六次续修谱族谱诗 (11)

最新黄帝老祖墓-黄帝 (21)

春申君歇有公墓 (23)

江夏黄公墓 (24)

117世祖峭公墓 (26)

118世楚公墓 (27)

世界黄氏宗亲总会 (28)

历届主办大会单位纪要 (29)

古黄国历史文化陈列馆落成典 (30)

江夏堂 (31)

古黄国疆域示意图 (32)

贵州地图 (33)

织金县地图 (34)

江夏始祖黄香公像 (35)

117世祖峭公像 (36)

官吴郑氏像 (37)

黄氏峭公祠 (40)

第八届二次世界宗亲总会在广东深圳胜利召开 (42)

第九届第三次世黄恳亲大会 (47)

第十届第一次世黄恳亲大会 (48)

春申君陵园 (51)

目录[隐藏] (59)

一、黄姓概况 (59)

二、黄姓源腾 (61)

三、黄国历史 (64)

四、黄氏精神 (68)

六、黄姓迁徙 (72)

七、黄氏名人 (81)

山谷堂: (118)

九、黄姓祠联 (119)

十、黄姓世系 (128)

十一、黄姓政权 (133)

春申君——黄歇公 (129)

黄霸 (139)

湖北省云梦县义堂镇黄孝村——黄香公墓园 (147)

黄香(江夏始祖) (152)

峭祖儿郎简介表 (177)

邵武传世之祖黄峭公 (186)

峭祖训子诗 (195)

黄氏“认祖诗”源出峭山 (200)

峭公二十一子迁徙 (204)

编定各支领谱字号 (211)

猫场老谱所载黄氏族谱目录原文) (212)

会源胜境总括诗 (215)

黄氏源流 (219)

会源黄氏始修族谱序 (221)

会源黄氏二修谱序 (224)

会源黄氏三修族谱序 (226)

会源四修谱序 (228)

会源黄氏五修族谱序 (230)

纲首 (231)

黄氏源流仕宦 (232)

会源后代仕宦绅士 (234)

醒世箴言 (235)

朱柏嚧先生治家格言 (336)

罔極篇 (237)

贻谋篇 (238)

文昌帝君勸孝友 (239)

人生品行十二要 (242)

一.黄氏族训: (243)

二黄氏族规 (243)

宗约?家训?祭祀:育人敬祖 (249)

祖训(家规) (254)

家规 (266)

黄氏大宗祠(峭山公宗族)始祖--117世源流纪实272

前具载前自 (308)

逆源诗 (309)

峭公之子 (楚公支下) 世系源流纪实 (310)

入黔始祖 (315)

阿弓镇地图 (319)

阿弓始祖尔文公墓碑 (318)

尔文公后裔速查表 (320)

入黔始祖(仲祥公宗支)玉公房世系 (326)

<第二房“玉”公支下> 328

入黔祖------第八世 (331)

八世祖<兴庆公房世系> (331)

八世祖<兴仁公房世系> (331)

九世祖国勋公支下兴昌公房世系 (332)

九世祖兴华公房世系 (333)

九世祖<兴仁公房世系> (333)

九世祖<兴春公房世系> (334)

九世祖<兴科公房世系> (314)

十世(兴昌公支下)德云公房世系 (335)

<德亮公幺房世系> (335)

十世(兴庆公支下) 世系

<德昌公房世系) (336)

十世(兴庆公宗支) (336)

<德先公房世系> (336)

十世兴发公支下(德成公房世系) (336)

十世(兴仁公支下)德芳公房 (337)

十世(兴春公支下)<德福公房世系> (338)

十世(兴科公宗支)德禄房世系 (339)

(德盛公房世系) (339)

十一世(兴昌公支下)德云公房世系 (342)

十世(兴昌公支下)德亮公房世系 (343)

十一世祖国顺公支下德芳公房世系 (347)

十一世祖国清支下<德福。德禄公房>世系 (348)

十一世兴科公支下德盛公房世系 (352)

十二世于后

入黔始祖(仲祥公宗支下) 世系源流纪实 (360)

阿弓宗支(第二房“忠”公支下) (360)

入黔始祖尔文公(仲祥公之子)--第六世祖 (364)

七世祖忠公支下天相公房世系 (367)

八世祖金科支下世系 (367)

八世祖天相公支下(金凤公房世系) (368)

金祥公支下世系 (372)

九世祖金科公支下国安公房世系 (372)

九世祖金凤公支下国有公房世系 (373)

九世祖<金祥公支下兴润公房>世系 (374)

(国文公房世系) (374)

十世祖国安公支下兴有公房世系 (375)

十世祖金科公派 <兴贵支下德安公房世系> (376)

十世祖金科公派{兴贵公支下德清公房}世系 (376)

十世祖金凤公派国有公支下兴邦公房世系 (376)

国有公支下兴伍公房 (377)

国有公支下兴忠公房世系 (378)

十世祖金祥公派(兴全公支下德云公房)世系 (378)

十一世祖金科公派(兴有公支下德武公房)世系 (379)

十世祖金科公派<兴贵公支下德安公房>世系 (380)

十世金科公派<兴贵公支下德清公房世系>。 (380)

十一世祖金风公派<国有公支下世系> (381)

<兴邦公房世系> (382)

十一世兴忠公房世系 (382)

金祥公支下兴润公房世系 (383)

十二世德福。德恩房 (383)

十二世祖金科公派<兴贵公支下德安公房>世系 (383)

金科公派<兴全公支下德云公房>世系 (385)

<织金县磨中生长人氏> (385)

十二世祖金科公派<兴有公支下德武公房>世系 (386)

十三世金科公<兴贵公支下德安公房>世系 (386)

阿弓始祖尔文公支下福云公宗支<树清公房世系> (389)

入黔始祖尔文公(仲祥公之子)世系源流纪实 (392)

<第四房“信”公宗支>

一世祖尔文公(仲祥公之子) 147世 (395)

二世祖福云公(尔文公之子) 148世 (396)

三世祖信公(福雲公四子) 149世 (397)

四世祖天才公支下世系 150世 (397)

五世祖金秀公(天才公五子) 151世 (399)

六世祖国柱公(金秀公次子) 152世 (400)

六世祖国发公(金秀公次子) 152世 (401)

六世祖国安公(金秀公次子) 152世 (403)

七世祖金秀公房支下(长房国柱支下世系) 153世 (403)

七世祖兴合公(国发公长子) 153 (406)

七世祖兴富公(国发公次子) 153 (407)

七世祖兴贵公(国发公三子) 153 (409)

八世祖国柱公长房支下兴周房世系 154世 (411)

八世祖国柱公长房支下兴芝公房世系 154世 (410)

八世祖国发公二房(幺房兴贵公支下世系) 154 (409)

九世祖德明公,字<德明>号“少奎”(兴合公长子 (411)

九世祖德泽公,字<德泽>号“少山” (兴合公次子)154世 (412)

九世祖德仲公(兴富公长子) 154 (413)

九世祖德达公(兴富公次子) 154 (414)

九世祖二房国发公派(第三房兴贵公宗支世系)154世

德祥公, (416)

九世祖二房国发公派(第三房兴贵公宗支世系)154世

德昌公, (418)

九世祖二房国发公派(第三房兴贵公宗支世系)154世

德隆公, (420)

九世祖二房国发公派(第三房兴贵公宗支世系)154世

德兴公, (420)

十世祖<国柱公长房支下兴芝公长房世系>155 (421)

十世祖国发公第二房(兴富公长房支下世系) 155 (426)

十世祖国发公第二房(兴贵公长房支下世系) 155 (428)

十一世长房国柱公支下兴芝公(志才公房)长房世系156世 (433)

十一世二房国发公支下兴和公(德明公房)长房世系156世 (435)

十一世二房国发公支下兴和公(德泽公房)二房世系156世 (439)

十一世二房国发公支下兴富公(德仲公房)长房世系156世 (440)

十一世二房国发公支下兴富公(德达公房)幺房世系156世 (441)

十一世二房国发公支下兴贵公(德祥公房)长房世系156世 (441)

十一世二房国发公支下兴贵公(德昌公房)二房世系156世 (443)

十一世二房国发公支下兴贵公(德隆公房)三房世系156世 (448)

十一世二房国发公支下兴贵公(德兴公房)幺房世系156世 (449)

十二世国发公支下兴和公派德明公房世系 157世 (449)

十二世国发公支下兴富公派德仲公长房支下世系157 (450)

十二世国发公支下兴贵公幺房德昌公二房世系15世 (450)

十一世长房国柱公支下兴周公(忠贤公房)长房世系156世 (451)

附录

十二生肖对照表十二生肖纪年对照表 (452)

福建邵武黄峭公子黄楚裔 (455)

黄氏楚公世系【福建地区】 (464)

《江夏黄氏宗谱》摘抄目录 (509)

邵武黄氏峭公后裔联谊会第六届代表大会隆重召开 (519)

世界黄氏宗亲总会恳亲及会员大会在马尼拉举行521 韩黄赵一家历史来历 (523)

贵州江夏黄氏研究 (535)

世界黄氏宗亲千人代表团将赴河南固始寻亲谒祖538 河南潢川:百岁老侨领揭幕春申陵 (539)

峭公之子楚公后裔续修族谱谱碟发放 (542)

2012年续修宗谱后补充世系表 (545)

中国传统的记谱法(乐谱)

中国传统的记谱法基本有十三种,分别是:工尺谱、琴谱、燕乐半字谱、弦索谱、管色谱、俗字谱、律吕字谱、方格谱、雅乐谱、曲线谱、央移谱、查巴谱、锣鼓经 在当今,中国汉字记谱主要是用宫、商、角、清角(和)、徵、羽、变宫(变)分别来表示do、re、mi、fa、sol、la、si,而在工尺谱中,则表示为上、尺、工、合、六、五、一。而在汉字下方画斜线和在汉字旁家部首(例如加“亻”等)来表现音高。 琴谱是用文字将古琴曲的定弦法、弹奏手法和分句法等记录下来。 燕乐半字谱所用的符号大多形似半个汉字,多用于记录燕乐!故得名! 弦索谱是一种指位谱,原理与今吉他指位谱相似。至今已失传! 管色谱是一种音位谱,最初可能是管乐器指法符号的演变。 俗字谱即工尺谱的前身。 律吕字谱使用十二律吕名记录曲调中各声音高的一种记谱法。我国曾用此记录雅乐。目前仍广泛用与日本和韩国。 方格谱是太簇律由低到高列出十二律,在音图最右边一行注律吕字样,每格代表一个半音,自左而右每格代表一个相对等长时值单位。 雅乐谱是明代记载祭祀孔子所用的音乐的曲谱形式。 曲线谱是用曲折的线条来记写曲调进行的乐谱。 央移谱是藏传佛教使用的曲谱,是在七条平行线上划出各种曲线组成的一种曲谱。 查巴谱是一种在方格中划曲线的曲谱。 锣鼓经是一种打击乐的曲谱。又叫“锣经”、“锣鼓谱”和“法器谱”等。 工尺谱最晚于晚唐五代已产生。其音高符号,属于首调唱名法(当然也有用固定唱名法的),如“上(…1?)、尺(…2?)、工(…3?)、凡(…4?)、六(…5?)、五(…6?)、乙(…7?)等等。它的调号以上字调(降B)、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

调(降E)、六字调(F)、五字调(正宫调G)、乙字调(A)等为标记,其中以小工调、正宫调、尺字调、乙字调最常用。 工尺谱的节奏符号,称为板眼。一般板代表强拍,眼代表弱拍,共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加赠板的一板三眼等形式。散板就是自由节奏;流水板是每拍都用板来记写,一般是1/4的节奏,一板一眼就是一个板与一个眼合成2/4的节拍;一板三眼就是一个板和三个眼合成的4/4节拍;加赠板的一板三眼,只有在昆曲的南曲中才有,大致相当于4/2节拍。 这种记谱法到清乾、嘉年间发展到极至,出现用工尺谱记写的管弦乐合奏总谱——《弦索备考》,即著名的《弦索十三套》。 我国现在大多用五线谱写谱,而前些年我国最流行的是简谱,那么在古代我国是用什么记谱的呢? 在我国古代,记谱的方式是工尺谱。在古代,无论是词、曲、戏曲等音乐,都是用工尺谱记谱的。工尺谱是什么呢?它是一种以音高符号为“工、尺”等字而得名的一种记谱形式。 工尺谱最晚于晚唐五代已产生。其音高符号,属于首调唱名法(当然也有用固定唱名法的),如“上(‘1’)、尺(‘2’)、工(‘3’)、凡(‘4’)、六(‘5’)、五(‘6’)、乙(‘7’)等等。它的调号以上字调(降B)、尺字调(C)、小工调(D)、凡字调(降E)、六字调(F)、五字调(正宫调G)、乙字调(A)等为标记,其中以小工调、正宫调、尺字调、乙字调最常用。 工尺谱的节奏符号,称为板眼。一般板代表强拍,眼代表弱拍,共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加赠板的一板三眼等形式。散板就是自由节奏;流水板是每拍都用板来记写,一般是1/4的节奏,一板一眼就是一个板与一个眼合成2/4的节拍;一板三眼就是一个板和三个眼合成的4/4节拍;加赠板的一板三眼,只有在昆曲的南曲中才有,大致相当于4/2节拍。 这种记谱法到清乾、嘉年间发展到极至,出现用工尺谱记写的管弦乐合奏总谱——《弦索备考》,即著名的《弦索十三套》。 首调制工尺谱与简谱雷同,只是直书与横书之差异,工尺谱以板眼标示节拍,与简谱的底限节拍符号比较,简谱比较精密. 固定调制工尺谱是南管音乐文化的主要根据,就是演奏的风味精随.它存在南琵琶的指法与音阶节奏等,也是箫法的根据,若译成简谱或线谱,符号会更多,更难一目了然,若简化了指法,就会演奏不出南管风味,匡住了原来箫弦的灵活的空间. 我认南管工尺谱是一种很有效率的记谱模式,虽然箫法需要经过学习才能了解,没有在谱中明确标示给箫的意义,这只要再一套箫法手册来补足,虽然至今仍无,在我计划中. 一开始我学习南管时先译谱学习,後来发现是缘木求鱼,才下定决心学工尺谱,至今仍很多人不相信工尺谱的优点,觉得很可惜!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南管旋律中的音符有主辅关系,主音是琵琶骨干音,辅音是润腔旋律,润腔旋律是灵活应用由箫发挥,但又有琵琶指法的相对关系作为贯晢(连,停)依据或润腔规则.若只译琵琶谱,会发现很简单,箫法也跟著消失,若连润腔旋律都译,就会只有一种标准,参考某人的吹奏者当下作为後人的版本,琵琶指法变了,箫法死了,其结果是南管变成一般华乐. 我对上述两大系的工尺谱都有所接触,我认为前项被取代已属必然,因无所特色,只有文化流传意义吧!後者是很难被取代的,除非要放弃其原有的美学特色. 我认为南管的工尺谱只要南管还在,它应该不会消失.至少台湾的教育体系纳入了,就好

淄博市语文中考试题含答案

机密★启用前试卷类型:A 淄博市2015年初中学业考试 语文试题 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区县、毕业学校、姓名、考试号、座号填写在答题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并核对监考教师粘贴的考号条形码是否与本人信息一致。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答案不能写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 4.答案不能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修改。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第Ⅰ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顷.刻(qǐnɡ)庇.护(bì)戛.然而止(jiá) B.癖.好(pì)亢.奋(kànɡ)叱咤.风云(chà) C.藩.篱(fān)呜咽.(yè)锋芒毕露.(lù) D.蓦.然(mò)缄.默(jiān)褒.贬分明(bāo)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矫健绮丽脍炙人口出其不意 B.睥睨羁绊鸦雀无声不可名状 C.芳馨沉缅迥乎不同剑拔驽张 D.轩榭恪守锐不可当与日俱增 3.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古巴芭蕾舞大师阿隆索编排的经典舞剧《天鹅湖》,以独树一帜 ....的风格谱写了一曲“足尖上的传奇”。

B.中华传统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 为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提供了丰厚的滋养。 C.在第23届山东省运会跆拳道比赛中,淄博小将张金龙过五关斩六将 ......,勇夺金牌。 D.“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都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 4.下列句子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新中国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粒种子,在短暂的写作生涯中,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 B.纪录片《记住乡愁》,用故事的形式,把活在乡村里的传统文化和长在老百姓心里的价值观展示了出来。 C.有了“互联网+”,“一带一路”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又一个用新技术、新理念组建而成的新生态系统。 D.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要不断教育世人,尤其是年轻一代牢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给予)陛下。(《出师表》) B.惟危.(危险)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 C.戴朱缨宝饰之帽,腰.(动词,腰佩)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圣人非所与熙.(同“嬉”,开玩笑)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散文家、诗人。他曾以清新诗意的文字引领我们投入“春”的怀抱,也曾用朴素真挚的语言为我们描绘父亲感人至深的“背影”。 B.许多旅游景点声称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其实“桃花源”只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 C.“思乡”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唐代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和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D.《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作品,它真实地记录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苦难与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负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

2015年淄博市中考语文试卷

二0一五年淄博市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试题 第I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顷.刻(qìng)庇.护(bì)戛.然而止(jiá) B.癖.好(pì)亢.奋(kàng)叱咤.风云(chà) C.藩.篱(fān)呜咽.(yè)锋芒毕露.(lù) D.蓦.然(mò)缄.默(jiàn)褒.贬分明(bāo)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矫健绮丽脍炙人口出其不意 B.睥睨羁绊鸦雀无声不可名状 C.芳馨沉缅迥乎不同剑拔驽张 D.轩榭恪守锐不可当与日俱增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古巴芭蕾舞大师阿隆索编排的经典舞剧《天鹅湖》,以独树一帜 ....的风格谱写了一曲“足尖上的传奇”。 B.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 C.在第23届山东省运会跆拳道比赛中,淄博小将张金龙过五关斩六将 ......,勇夺金牌。 D.“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 4.下列句子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新中国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粒种子,在短暂的写作生涯中,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 B.纪录片《记住乡愁》,用故事的形式,把活在乡村里的传统文化和长在老百姓心里的价值观展示出来。 C.有了“互联网”,“一路一带”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又一个用新技术、新理念组建而成的新生态系统。 D.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不断教育世人,尤其是年青一代牢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5.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给予)陛下。(《出师表》) B.惟危.(危险)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 C.戴珠缨宝饰之帽,腰.(动词,腰佩)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圣人非所与熙(同“嬉”,开玩笑)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散文家,诗人。他曾以清新诗意的文字引领我们投入“春”的怀抱,也曾以朴素真挚的语言为我们描绘父亲感人至深的“背影”。 B.许多旅游景点声称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其实“桃花源”只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 C.“思乡”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唐代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和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D.《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罗马.罗兰的作品。它真实地记录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苦难与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负全人类苦难的伟大情怀。

略述中国历代音乐记谱法

略述中国历代音乐记谱法 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中华民族经过数千年的磨砺与融合,凝聚与发展,形成中华民族特有的文化格局,先祖们在与自然斗争的同时,靠着智慧与百折不挠的精神,使我国的文化得以记载和传承下来,音乐文化也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以它独特的方式保存下来。 乐谱的价值在于它能够把转瞬即逝的乐调以某种特殊的方式记写下来,使得后人可以恢复原曲使曲调“死而复生”。 1.早期的记谱法就现有的资料,我们可以得知,中国的乐谱产生的较早。早在周代,公元前11 世纪―公元前7 世纪就曾有过乐谱的雏形。约在公元前2 世纪成书的《礼记》中就有名叫“投壶”和“燕射”的仪式上敲击大小鼓的符号,共有两种。一个是圆圈一个是方框,分别表示击大小鼓,敲一下记一个字。中国早期的大多数谱式都沿用了以圆圈或圆点,方框点拍的方式。这种记谱方式较容易,但《礼记?投壶》中的符号没有音高意义,只是击重节律的鼓点,所以算不上是真正的乐谱。但表明古人已经有记谱的雏形了。 而真正最早的乐谱是文字谱,从公元前4 世纪《管子?. 地员篇》中,宫商五音字谱,到《吕氏春秋》中的十二律吕子谱,距 今都有几千年的历史,这两种字谱都与乐律学有关,但不是记录音乐旋律的乐谱而是记录音高的字谱系列。我们相信,汉代就有乐谱,只是没有传到现代,在公元前1 世纪成书的图书目录中就记载有歌曲谱,例如:目录中有一本书叫《河南周歌诗七篇》与文对应的

是《河南周歌声曲折七篇》。“歌诗”就是“歌词”,“歌声曲折”就极可能是“歌曲曲调”。那自然就是歌曲谱了。实际上,保存至今最早的旋律谱是琴谱,《碣石调?幽兰》它以文字形式记录演奏时左、右两手指法位置。它是一首用四千九百五十四个汉字详细记录每个音在古琴上第几根弦,第几徽位,以此来记录音乐,此谱虽为唐人抄写,但却是南朝两代的音乐。这种记谱法是按照前人叙述的方式去演奏,而并不是直接记出节奏、音高,因此它与我们今天的记谱法概念有很大的差距。 2.古琴减字谱我国已知的古谱据统计有二十多种,但唐代最流行的是减字谱与燕乐半字谱。唐人曹柔首创减字谱,“乃作减字法。字减而义尽,文约而音该”。以前的古琴谱是用文字详细叙述每个音左右手的弹奏指法的,形式比较繁琐,而减字谱的出现把原来要用很长一句话来记载一个音的左右手弹法变得简单多了。恰如明代琴曲《太古遗音》中所指出:“其文极繁,动越两行,未成一句”,减字谱用简笔字拼成某种符号作为左右两手在古琴音位以及各种手法的标记,是一种只记弹奏音位与方法而不记音名的记谱法。一般来说,它是由左右手的指法符号拼合而成的。例如:“散勾一弦”是由三个简笔字划组成,“艹”表示散音,即空弦音; “ㄅ”是指向内勾弦,叫“勾”;“一”即表明弦位,即一弦。宋元以来,中国传统音乐中的瑰宝一一古琴音乐之所以保存至今,主要是得益于减字谱。它记录古琴音乐的仔细程度和科学度是现代五线谱也不能替代的,在原有音乐信息忠实贮存方面,显示出一定的优越

2019最新届中考语文 专题十一 文言文阅读真题再现(含解析)(考试专用)

专题十一文言文阅读 一、(2018·淄博中考)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后面的题目。 细柳(节选) 细柳娘,中都之士人女也。或以其飘枭可爱,戏呼之“细柳”云。柳少慧,解文字。而生平简默, 未尝言人臧否 ..。但有问名①者,必求一亲窥其人。阅人甚多,俱言未可,而年十九矣。父母怒之曰:“天下迄无良匹,汝将以丫角老②耶?”女曰:“我实欲以人胜天,顾久而不就,亦吾命也。今而后,请惟父母之命是听。”时有高生者,世家名士,闻细柳之名,委禽③焉。既醮④,夫妇甚得。生前室遗孤,小字长福,时五岁,女抚养周至。 福年十岁,始学为文。父既殁,娇惰不肯读,辄亡.去从牧儿遨。谯诃⑤不改,而顽冥如故。母无奈之,因呼而谕之曰:“既不愿读,亦复何能相强?但贫家无冗人,便更若衣,使与僮仆共操作。不然,鞭挞勿悔!”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数日,苦.之,泣跪庭下,愿仍读。母返身面壁,置不闻。不得已,执鞭啜泣而出。残秋向尽,体无衣,足无履,冷雨沾濡,缩头如丐。里人见而怜之,纳继室者,皆引细娘为戒,啧有烦言。女亦稍稍闻之,而漠不为意。福不堪其苦,弃豕逃去;女亦任之,殊不追问。积数月,乞食无所,憔悴自归,不敢遽入,哀求邻媪往白.母。女曰:“若能受百杖,可来见;不然,早复去。”福闻之,骤入,痛哭愿受杖。母问:“今知改悔乎?”曰:“悔矣。”曰:“既知悔,无须挞楚,可安分牧豖,再犯不宥⑥!”福大哭曰:“愿受百杖,请复读。”女不听。邻妪怂恿之,始纳焉。濯发授衣,令与弟同师。勤身锐虑,大异往昔,三年游泮⑦。 (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 【注释】①问名:古代婚姻礼仪之一,指男方去女方家提亲。②以丫角老:终身做姑娘。③委禽:送聘礼,表示定婚。④醮(jiào):嫁。⑤谯诃:责备呵斥。⑥宥(yòu):宽恕。⑦游泮:进县学,成为秀才。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标3处) 于是衣以败絮使牧豕归则自掇陶器与诸仆啖饭粥 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1)未尝言人臧否 ..臧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辄亡.去从牧儿遨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数日,苦.之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哀求邻媪往白.母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或以.其飘枭可爱/今以.蒋氏观之 B.福不堪其.苦/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乐谱中常用的提示记号

简谱中常用的提示记号 [杜光:怎样识简谱] (一) 速度记号 音乐进行的快慢称为速度。用来标明乐曲在进行中快慢的记号称为速度记号。 (二) 力度记号 音乐中音的强弱称为力度。用来标记力度强弱的记号称为力度记号。 下面为常见的力度记号: 中文意大利文缩写 最弱 ppp (较少用) 很弱 pp 弱 p 中弱(稍弱) mp 中强(稍强) mf 强 f 很强ff

最强fff(较少用) 渐强Cresc. 渐弱dim.或decresc. 强后即弱fp (三)表情术语 表情术语是指明歌(乐)曲在演唱(奏)时表情要求的文字标记。表情术语的作用主要为帮助演唱(奏)者更好、更快地理解和表达音乐作品的感情。 (四)其他记号 1.连线记号 连线记号用弧线标记。 连线记号通常有两种用法: (1)连线(又称延音线)。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相同音高的音符,唱(奏)成一个音,其时值与拍数为几个音符之和。 (2)圆滑线。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音高的音符,使其唱(奏)得连贯、圆滑。在歌曲中,一字多音的旋律分句常用连线;在管弦乐曲中,则表示连奏或一弓奏完。 2.延长记号

延长记号用标记。 延长记号通常有三种用法: (1)记在音符和休止符的上面,如:或,表示该音符或休止符可根据作品表现的要求而自由延长时值(一般可延长一倍的时值)。 (2)记在小节线上,表示两小节之间要休止片刻。 (3)记在双纵线上,表示乐曲到此结束。因为这种记号通常标记在乐曲的中 间部分,因此也称“中途终止记号”。如 3.断音记号 断音记号也称顿音或跳音记号,在简谱中用或标记。记有断音记号的音符都应唱(奏)得短促而富有弹性。 断音记号有以下两种: (1)在音符上方加记一个空心小三角,表示演唱(奏)原音符时值的1/4。 (2)在音符上方加记一个实心小三角,表示演唱(奏)原音符时值的1/2。4.保持音记号 保持音记号又称持续音记号。用短横线记在音符的上方,表示该音符稍强并充分保持其音值,即表示该音要演唱(奏)得饱满有力。

中国特有记谱法工尺谱

中国特有民间记谱法--工尺谱 工尺谱是为我国所特有的记谱方法。在民间流传甚广。直到今天许多老艺人还是习惯用工尺谱来演唱或记谱。在研究整理民族音乐遗产、向民间音乐学习方面,它仍有着积极的特殊的意义。工尺谱系何时开始创用,已很难考查。根据历史记载,古代对工尺谱各音的写法与今天通用的写法也颇不一致。目前我国各地所流行的工尺谱,在写法上和读上也仍然大不相同。详尽地、系统地研究工尺谱,是个专门的学问,也是一件艰巨而复杂的工作。这里所介绍的仅是这方面的一般常识。工尺谱在传统写法上是由右而左作直行书写的,但近二三十年来,也有以简谱的形式横行书写的。 工尺谱历史悠久,唐代即已使用燕乐半字谱,如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写本《唐人大曲谱》。至宋代即为俗字谱,如张炎《词源》中所记的谱字,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的旁谱、陈元靓《事林广记》中的管色谱等。一直发展到明、清通行的工尺谱。这种记谱法到清乾、嘉年间,出现一种用工尺谱记写的管弦乐合奏总谱——《弦索备考》即《弦索十三套》。 工尺谱最初可能是由管乐器的指法符号演化而成,由于它流传的时期、地区、乐种不同,因而所用音字、字体、宫音位置、唱名法等各有差异。在工尺谱中,音的高低是用“上尺工凡六五乙”七个汉字及其变体来标记的,可相当于do、re、mi、fa、sol、la、si。即工凡、乙(亻上)之间为半音,其他相邻两音之间为全音。同音名高八

度,则可将谱字末笔向上挑,或加偏旁亻,如上字的高八度写作上或仩。 工尺谱中音的长短是用板眼符号(记在每拍的第一个音的右侧。、或×代表板,·或о代表眼。)、每拍中所包含的字数、字体的大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来表示的。如果一个音的时值超过一拍以上时,那末就在这个字的下面加一直线。直线所占的时间根据音的长短标记的总原则。近四十年来,在工尺谱的直行书写中,除了以上所讲的音值标记外,往往还在字的左侧或右侧加用纵线来表示。纵线的记写和意义与简谱音符下的横线相同。一拍内包括六七个以上的字或节奏较复杂时,大都用加赠板(拍的细分)的方法来记写。在工尺谱中,乐句与乐句之间常留有一定空隙,以表示乐句的划分。乐段的标记则有两种方法:一种是段与段之间留有较大的空隙,一种是分段记写。在工尺谱中,音的休止叫做歇板和歇眼。歇板和歇眼的记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歇板或歇眼处写一“勺”字,而在这个“勺”字的右侧注明板或眼的符号;一种是在歇板或歇眼处留出一定的空隙,在这个空隙的右侧,即记板眼符号的地方,记以歇板或歇眼符号。歇板符号用“x”或“△”来标记。 上面所讲的歇板和歇眼的写法,都是表示一拍开始时的休止,但在旋律进行中,往往不是在一拍的开始处休止,在这种情况下,比较清楚的写法是在休止的地方写上一个“勺”字。如果要在一拍半的音后面休止半拍时,一般都用歇眼符号“△”写在板的符号“×”的下面来表示。工尺谱中调的标记,数十年前和现行的已大不相同。工

常用音乐符号解释

音乐英语词汇 (aliquot tone,harmonics,flageolet tone 即upper partials)(voice)register 音区 (whole)tone 全音 a cappella 无伴奏合唱 absolute music 纯音乐,非标题音乐 absolute pitch 绝对音高(听觉) abstract music 抽象音乐 accent 重音 accidental(s)变音记号 accordion 手风琴 acoustics 声学 Added-sixth chord 加六度和弦 allemande 阿勒曼德 altered chord 变和弦 Anti- impressionism 反印象主义 anticipation 先现音 anvil 乐砧 aria 咏叹调 arpeggio 琶音 ascending 上行 atonality 无调性 augmentation 展开 augmented sixth chord 增六和弦 augmented triad 增三和弦 augmented 增(音程) authentic cadence 正格终止 ballata 叙事曲 ballet 芭蕾 band music 军乐 band 军乐队 bar 小节(bar line小节线,measure) bariton 男中音 Baroque 巴洛克 bass clarinet 低音单簧管 bass clef 低音谱号 bass drum 大鼓 bass tuba 低音大号 bass 低音号 bass 男低音 bassoon 大管(巴松) bel canto 美声 binary form 二段式,二部曲式(AB)

传统音乐——工尺谱(特选借鉴)

传统音乐——工尺谱 陈古伦 工尺谱是中国传统的记谱法之一,因用工、尺等字记写唱名而得名。它与许多重要的民族乐器的指法和宫调系统紧密联系,在中国古代跟近代的歌曲、曲艺、戏曲、器乐中应用广泛。工尺谱是中国所特有的记谱方法,在民间流传甚广,直到今天许多老艺人还是习惯用工尺谱来演唱或记谱。在研究整理民族音乐遗产、向民间音乐学习方面,它仍有着积极的特殊的意义。工尺谱历史悠久,唐代即已使用燕乐半字谱,如敦煌千佛洞发现的后唐明宗长兴四年(933)写本《唐人大曲谱》。至宋代即为俗字谱,如张炎《词源》中所记的谱字、姜夔《白石道人歌曲》的旁谱、陈元靓《事林广记》中的管色谱等。一直发展到明、清,成为通行的工尺谱,这种记谱法到清乾、嘉年间,出现一种用工尺谱记写的管弦乐合奏总谱——《弦索备考》即《弦索十三套》。 工尺谱最初可能是由管乐器的指法符号演化而成,由于它流传的时期、地区、乐种不同,因而所用音字、字体、宫音位置、唱名法等各有差异。近代常见的工尺谱,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样作为表示音高(同时也是唱名)的基本符号,可相当于sol、la、si、do、re、mi、fa(或升Fa)、sol、la、si。同音名高八度,则可将谱字末笔向上挑,或加偏旁亻,如上字的高八度写作“仩”。反之,同音名低八度,则可将

谱字的末笔向下撇,如“”。若高两个八度则末笔双挑或加偏旁彳,如“”,若低两个八度则末笔双撇,如“”。 工尺谱的节奏符号,称为板眼。一般板代表强拍,眼代表弱拍,共有散板、流水板、一板一眼、一板三眼、加赠板的一板三眼等形式。散板就是自由节奏;流水板是每拍都用板来记写,一般是1/4的节奏,有实板与腰板两种形式:实板是指与乐音同时打下的板,腰板则是在乐音发出前或后打下的板;一板一眼就是一个板与一个眼合成2/4的节拍;一板三眼就是一个板和三个眼合成的4/4节拍;加赠板的一板三眼,只有在昆曲的南曲中才有,大致相当于4/2节拍。如果一个音的时值超过一拍以上时,那末就在这个字的下面加一直线,直线所占的时间根据音的长短标记的总原则。尺谱用“丶”或“×、-”或“□、○、●、△、”等作为节拍符号,也就是板眼符号。音的休止叫做歇板和歇眼,其记法有两种:一种是在歇板或歇眼处写一“勺”字,而在这个“勺”字的右侧注明板或眼的符号,如果要在一拍半的音后面休止半拍时,一般都用歇眼符号“△”写在板的符号“×”的下面来表示;一种是在歇板或歇眼处留出一定的空隙,在这个空隙的右侧,即记板眼符号的地方,记以歇板或歇眼符号。歇板符号用“棥被颉啊痢崩幢硎荆鄯庞谩皲”或“△”来标记。 工尺谱的记写格式,通常用竖行从右至左记写,板眼符号记在工尺字的右边。工尺谱中的强弱记号、反复记号、表情记号、速

简谱入门教程

简谱入门学习 第一讲音的概念 1、音的概念 第一节音的形成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这看不见又摸不到的“音”倒底是什么呢? “音”是一种物理现象。它是由于物体受到振动,而产生“波”,再由空气传到您的耳朵里,通过大脑反馈,您听到的就是“音”。 第二节音的分类 物体的大小、薄厚与振动的强弱不同,所产生音的高低也就不同,这样就形成了高音、低音、强音、弱音。 第三节音的性质 音的性质可以分为:高与低、强与弱、长与短,还有音色等几种。 由于音的性质有这么多的不同,所以才会产生出不同的乐音来。使我们可以听到各式各样的旋律。也通过不一样的音色,让我们辨别出哪一种声音是由钢琴弹出来的,哪一种声音是小号吹出来的。二胡和小提琴同样都是弦乐器,可是它们的声音又各自有所不同。也可以区分人声,哪些是女高音,那些又是男低音等等这些不同的发声体,你会发现: 音的性质在音乐领域里的意义是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的。 第二讲乐谱的知识 1、什么是乐谱 第一节什么是乐谱 在人类历史的长河中,人们为了能使音乐保留下来,并且便于学习与交流,创造出各种各样的记谱方法。象我们唱歌,或者演奏某一种乐器,仅仅靠记忆,或者是口传心授都是不够的,必须要有乐谱。按照作曲家提供的乐谱,才能演奏和演唱出美妙动听的音乐。也由于有了乐谱,才使得很多的优秀作品流传下来。 乐谱实在是保留曲目、交流文化的重要工具。 所谓简谱,是指一种简易的记谱法。 简谱是记谱法一种。由于它简单明了、通俗易懂,在记谱、读谱上有很大的方便。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读过书的中国人几乎都认识它。简谱有它的优点,但也有它的缺点。 1、什么是简谱 简谱是用阿拉伯数字1、2、3、4、5、6、7来记录音高的一种记谱法,这种记谱法的是法国的修道士苏埃蒂1665年提出来的。后来,将它加以改进和积极推广的竟然是法国著名的哲学家、文学家卢梭。由于这种记谱法不方便于记录多声部的、复杂的音乐,在欧洲几乎从未普及过。1882年前后,美国人梅森到日本讲学时把它传入日本,19世纪曾有一度在日

国际象棋棋谱的记录方法

国际象棋棋谱的记录方法 古往今来有很多记谱法,如完整代数记谱法,是一个正在淘汰中的记谱法,描述记谱法是已经淘汰了,但是要看古典文献时,还用得着。还有很多记谱方法,像图像代数记谱法、可逆代数记谱法、简易可逆代数记谱法、史密斯记谱法、坐标记谱法、ICCF数字记谱法等等。都是些已经被淘汰,或者正在被淘汰,或者只能用在特殊的场合的记谱法。现在,只有简易代数记谱法被绝大多数的人认可、大多数最新出版的图书使用和百分之百的国际象棋电脑软件接受。所以,要记住的就一个,简易代数记谱法。下面是为大家带来的国际象棋棋谱的记录方法,欢迎阅读。 1.棋盘和每个格子的代码 以白棋为标准,棋盘上的8条竖线(列file)从左到右用a、b、c、d、e、f、g、h八个英文字母表示,棋盘的8条横线(行rank)由下而上由阿拉伯数字1、2、3、4、5、6、7、8表示,这样,棋盘上的每一个格子都是横线和竖线的交叉,交叉点上的英文字母和数字合起来就是这个格子的代码。 2.棋子的代码 中文英文代码 王KingK 后QueenQ 车RookR 象BishopB

马KnightN 兵Pawn无代码(实际上是用所在竖线的符号) 3.记谱的符号 符号英文中文 x Capture吃子 + Check将军 ++Doublecheck双将 # Checkmate将死 O-O King-sideCastling短易位 O-O-OQueen-sideCastling长易位 ! Goodmove好着 !! Verygoodmove妙着 !?Interestingmove 有趣的走法 ?!Dubiousmove 有疑问的走法 ?Weakmove坏着 ??Blunder败着 1/2-1/2Draw和棋 1-0Whitewin白胜 0-1Blackwin黑胜 =Promotion升变(走棋的时候是升变,评棋的时候是局面平衡) 4.代码、符号和走子

中国音乐通史---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原始乐舞:歌、舞、乐合而为一的原始乐舞是远古时期的主要音乐形式,节奏是原始音乐的基本因素。 雅乐:是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神灵、祖先等典礼中所演奏的音乐。特点:齐奏为主、曲调简单、节拍缓慢 礼乐制度:周代的礼乐制度是以礼仪和音乐的等级化为核心 的一种文化制度。 楚辞:是战国时期流行的一种歌曲体裁,是运用楚地的文学样式、方言声韵、历史风俗、音乐来进行创作,具有鲜明地方特 色的艺术作品。 鼓吹乐:是一种以吹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并兼有歌唱的 艺术形式。 清商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承袭汉、魏相和诸曲,与南方的民间音乐相融合而形成的俗乐总称。 吴歌:古代江苏一带的民歌,其风格抒情、细腻,多以表现

男女间的爱情为主。 西曲:古代湖北一带的民歌,内容多为抒发游子思归的别离之情,是长江流域商业繁盛的产物。 百戏:百戏上乘周代散乐是多种民间艺术的汇合。它包括了商觝、杂技、魔术、歌舞等多种艺术形式。在古文和汉墓百戏画像石有很多百戏节目的记载和石刻。“鱼龙曼延”、“总会仙唱”、“东海黄公”等这些节目表演规模庞杂。妙趣横生常有歌手、击鼓、击铙、击钟、吹箫、弹瑟等乐器为之伴奏。 歌舞戏:南北朝末年兴起的一种有故事情节、有角色化妆表演、载歌载舞,或同时兼有伴唱和管弦伴奏的戏曲雏形。代表节目有《大面》、《钵头》、《踏谣娘》。 文字谱:是目前所见到的最早的记谱法实例。用文字记述弹琴的指法与和弦位的一种记谱法,即用文字详细描述演奏古琴的手法。间接记录了音高,也保留了一部分节拍、节奏的信息。属于“音位谱”系统的记谱法,也称“手法谱”。 燕乐:又称宴乐,即宴饮之乐,是专指天子及诸侯宴饮宾客 时所用的音乐。

【考拉微店】山东淄博市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考拉微店】山东淄博市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作者:————————————————————————————————日期:

2015年山东淄博市语文中考试卷及答案 第I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顷.刻(qìng)庇.护(bì)戛.然而止(jiá) B.癖.好(pì)亢.奋(kàng)叱咤.风云(chà) C.藩.篱(fān)呜咽.(yè)锋芒毕露.(lù) D.蓦.然(mò)缄.默(jiàn)褒.贬分明(bāo)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矫健绮丽脍炙人口出其不意 B.睥睨羁绊鸦雀无声不可名状 C.芳馨沉缅迥乎不同剑拔驽张 D.轩榭恪守锐不可当与日俱增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古巴芭蕾舞大师阿隆索编排的经典舞剧《天鹅湖》,以独树一帜 ....的风格谱写了一曲“足尖上的传奇”。(成语:独树一帜) B.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成语:生生不息) C.在第23届山东省运会跆拳道比赛中,淄博小将张金龙过五关斩六将 ......,勇夺金牌。(成语:过五关斩六将) D.“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成语:不以为然) 4.下列句子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新中国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粒种子,在短暂的写作生涯中,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 B.纪录片《记住乡愁》,用故事的形式,把活在乡村里的传统文化和长在老百姓心里的价值观展示出来。 C.有了“互联网”,“一路一带”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又一个用新技术、新理念组建而成的新生态系统。 D.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不断教育世人,尤其是年青一代牢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5.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遗:给予)陛下。(《出师表》) B.惟危.(危:危险)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 C.戴珠缨宝饰之帽,腰.(腰:动词,腰佩)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圣人非所与熙.(熙:同“嬉”,开玩笑)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散文家,诗人。他曾以清新诗意的文字引领我们投入“春”的怀抱,也曾以 朴素真挚的语言为我们描绘父亲感人至深的“背影”。 B.许多旅游景点声称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其实“桃花源”只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 C.“思乡”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唐代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和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D.《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罗马·罗兰的作品。它真实地记录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苦难与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负全人类苦

国际象棋记录棋谱的记号

国际象棋记录棋谱的记号 记法 棋盘的每一个格子由一个坐标来标识。横向的一排方格称为一“行”(rank),纵向的一排方格称为一“列”(file)。 棋盘上由同色方格斜角相连而形成的斜行称为“斜线”(diagonal)。棋盘上的斜线共有26条,长短不一。最长的斜线有8格,最短的2格。斜线用始末两端的方格代号表示,例如a1-h8斜线、ci-h6斜线。a1-h8斜线和h1-a8斜线又称“主斜线”(main diagonal)或“大斜线”(long diagonal)。 为了便于记录棋谱,棋盘上离白方最近的那一行定为1,最远的那一行定为8。位于白方最左边的那一列定为a,最右边的那一列定为h。这样,白方左下角的第1格的坐标就是a1,白方王所在的原始位置就是e1,黑方-{后}-所在的原始位置就是d8。 除兵以外,每种棋子都用一个英文字母表示: K代表王, Q代表-{后}-, R代表车, N代表马, B代表象。 兵则不用字母表示。 记录王车易位,则以O-O表示短易位,以O-O-O表示长易位。 目前通用的国际象棋记谱法是先写棋子的字母,再写由哪格走到哪格。例如Ng1-f3,表示马由g1格走到f3格。 也可以简略地只写目的地,不写来源地。例如Rd3表示车走到d3格。

当一方有两个同样的棋子可以到达同一个方格时,则需要写出所走棋子起始格的行或者列,例如Rad3表示在a3的车走到了d3。 如果一方吃掉对方的棋子,则记谱时加上x。例如Bb5xc6或Bxc6,表示原先位于b5格象走到c6格,并且“吃”了对方的一个棋子。 “将军”时,记谱时加上+。例如Qc5+表示-{后}-走到c5格并且“将军”对方的王。 其他一些常用的记录棋谱的记号还有: # 表示棋赛结束。 ! 好着 !! 妙着 ? 坏着 ?? 失着 1/2-1/2 表示棋赛的结果是和棋。 1-0 表示棋赛的结果是白方胜。 0-1 表示棋赛的结果是白方输。 正式的计时比赛中,如果一方所剩的时间不到5分钟,则此方可以允许不再记谱。

2015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2015年山东省淄博市中考语文试题、答案 第I卷 一、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每小题2分,共14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A.顷.刻(qìng)庇.护(bì)戛.然而止(jiá) B.癖.好(pì)亢.奋(kàng)叱咤.风云(chà) C.藩.篱(fān)呜咽.(yè)锋芒毕露.(lù) D.蓦.然(mò)缄.默(jiàn)褒.贬分明(bāo) 2.下列词语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矫健绮丽脍炙人口出其不意 B.睥睨羁绊鸦雀无声不可名状 C.芳馨沉缅迥乎不同剑拔驽张 D.轩榭恪守锐不可当与日俱增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古巴芭蕾舞大师阿隆索编排的经典舞剧《天鹅湖》,以独树一帜 ....的风格谱写了一曲“足尖上的传奇”。(成语:独树一帜) B.中华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 ....、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成语:生生不息) C.在第23届山东省运会跆拳道比赛中,淄博小将张金龙过五关斩六将 ......,勇夺金牌。(成语:过五关斩六将) D.“低头族”的注意力都集中在手中的方寸屏幕上,往往对身边的世界不以为然 ....。殊不知,无论移动终端中的虚拟世界多么精彩,却无法替代现实世界的真实美好。(成语:不以为然) 4.下列句子表达不恰当的一项是() A.在新中国文学的天幕上,路遥犹如一粒种子,在短暂的写作生涯中,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一道难以磨灭的辉煌。 B.纪录片《记住乡愁》,用故事的形式,把活在乡村里的传统文化和长在老百姓心里的价值观展示出来。 C.有了“互联网”,“一路一带”不再是一个普通的地理概念,而是一个又一个用新技术、新理念组建而成的新生态系统。 D.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就是不断教育世人,尤其是年青一代牢记历史,珍惜和平,避免重蹈历史覆辙。 5.下列句子中,加点文言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是以先帝简拔以遗.(遗:给予)陛下。(《出师表》) B.惟危.(危:危险)楼一座,直接霄汉。(《山市》) C.戴珠缨宝饰之帽,腰.(腰:动词,腰佩)白玉之环。(《送东阳马生序》) D.圣人非所与熙.(熙:同“嬉”,开玩笑)也,寡人反取病焉。(《(晏子使楚》) 6.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朱自清,散文家,诗人。他曾以清新诗意的文字引领我们投入“春”的怀抱,也曾以朴素真挚的语言为我们描绘父亲感人至深的“背影”。 B.许多旅游景点声称是陶渊明的“桃花源”,其实“桃花源”只是作者虚构出来的理想社会,在现实世界中并不存在。 C.“思乡”是文学作品的永恒主题。唐代温庭筠的“望江南(梳洗罢)”和元代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都是表达思乡之情的名作。 D.《名人传》是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罗马·罗兰的作品。它真实地记录了贝多芬、米开朗琪罗和托尔斯泰苦难与坎坷的一生,赞美了他们与命运抗争的崇高勇气和担负全人类苦

国际象棋棋谱记录方法大全

国际象棋棋谱记录方法大全 在实践中觉得掌握正确的记谱法,不仅可以提高比赛的效率,而且为后期存档、分析带来方便。 书中讲了三种记谱法,其中的完整代数记谱法是一个正在淘汰中的记谱法,描述记谱法是已经淘汰了,但是要看古典文献时,还用得着。 国际象棋棋谱记录的方法“座标记谱法关于国际象棋的记录方法是不少的,现在世界上通用的是“座标记谱法。 前面已经讲过,棋盘上每一个格子都有它的名称。 在记录棋局时,棋子的名称后面写上棋子所在格子的名称,就表示了这个棋子的位置。 例如在c3格上有一只马,就写成“马c3"。 如棋子走动,就在后面加上“——,表示“走到的意思,然后再记下它到达的新位置。 例如:“马c3——d5",就表示马从c3这个位置跳到d5那个位置上。 如果这一着吃了对方的棋子,则把“——改成“:(或者改为一个“x"号)。 例如:“马c3:d5"就表示马从c5格走到d5格上去,而且吃了对方棋子。 棋谱里或记录时,还要用到许多其他符号。 国际象棋棋谱记录其他方法还有很多记谱方法,像图像代数记谱法、可逆代数记谱法、简易可逆代数记谱法、史密斯记谱法、坐标记

谱法、ICCF数字记谱法等等。 都是些已经被淘汰,或者正在被淘汰,或者只能用在特殊的场合的记谱法。 现在,只有简易代数记谱法被绝大多数的人认可、大多数最新出版的图书使用和百分之百的国际象棋电脑软件接受。 所以,要记住的就一个,简易代数记谱法。 所以下面所说的就是如何使用简易代数记谱法来记录棋谱。 2. 棋子的代码中文英文代码王King K后Queen Q车Rook R象Bishop B马Knight N兵Pawn 无代码(实际上是用所在竖线的符号) 3. 记谱的符号符号英文中文x Capture 吃子+ Check 将军++ Double check 双将# Checkmate 将死O-O King-side Castling 短易位O-O-O Queen-side Castling 长易位! Good move 好着!! Very good move 妙着!? Interesting move 有趣的走法?! Dubious move 有疑问的走法? Weak move 坏着?? Blunder 败着1/2-1/2 Draw 和棋1-0 White win 白胜0-1 Black win 黑胜= Promotion 升变(走棋的时候是升变,评棋的时候是局面平衡) 4. 代码、符号和走子有了上面的代码、符号,我们就可以记录我们的走子过程了。 例如,白方e2格子上的兵要走到e4格子上,就记录为1.e4,如果黑方应以e7格子上的兵到e5格子上,就记录为1...e5(点三个点意思是下面是黑棋走的,如果与白棋连在一起,就不用点了);如果马吃e5上的兵,就记录为Nxe5(吃其他子也是这样记录);如果是象吃掉f7格子

记谱法的沿革

记谱法的沿革 于点 华东师范大学 艺术教育系 2014级 10140530110

记谱法的沿革 于点华东师范大学艺术教育系 10140530110 摘要:记谱法是音乐记录的重要形式和直接手段,它反映了人类音乐文化的发展历程。目前,学界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记谱法的历史研究、创新性记谱法研究、记谱法与音乐教育研究、记谱法的解译研究、中外记谱法比较研究、记谱法与其文化生境关系研究等方面。成果颇丰,但是面临的问题依然很多。 关键词:记谱法中外音乐 导论:我国的记谱法源于四千余年前,而西方的记谱法至少在公元9世纪已经出现。无论中外记谱法在音乐普及中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记谱法从构成因素类型可以分为:文字谱、音位谱、奏法谱、图标谱、数字谱等;从表达形式可以分为:具体型乐谱、意向型乐谱;从流通功能可以分为:通用性记谱法、乐(器)种性乐谱、宗教(民族)性乐谱、新技术乐谱等。 一、记谱法的历史研究 对记谱法的源流和发展历程的研究,篇目很多,如马春莲《论音乐记谱法的演进与发展》、肖东英《论记谱法体系的起源与发展特点》、蔡觉民《西方传统记谱法的变迁》等。又如朱默涵《古琴传统记谱法沿革探微》则对古琴这一文人乐器记谱法专门进行梳理,内 容详实。此类研究对象涉及中外记谱法,种类繁多,相关研究人员对其产生的时间、流变 沿革等问题予以梳理。 二、创新性记谱法研究 记谱法的创新是吴道恭《论六线谱》是我国较早的一部专门研究记谱法的著作。作者 详细论述了六线谱的创制缘由、思路及记谱规范等问题。此类研究还有石峰《标图谱记谱法》、吕钰秀《声图谱:一种新的记谱法――以琵琶文曲<思春>为例》、魏官泽《坐标式音乐记谱法》等论文,这些研究也分别对图标谱、声图谱、坐标谱等进行阐述,交待相关 记谱问题。当然还有一些在五线谱、简谱等基础上局部创新的研究,由于篇幅所限不再赘述。不足之处在于,一是此类研究成果的接受面非常窄,二是研究成果本身的适用面参差 不齐,很多问题还需要时间的检验。 三、记谱法的解译研究 由于中国传统音乐记谱法的自身特点,给后人留下很多至今无法解决的难题。特别是 关于记谱的破译方面,符号晦涩难度大。老一辈学者叶栋、黄翔鹏等,今人陈应时、刘崇 德等对此着力颇多。 陈应时《浅谈唐传两种琵琶谱的记谱法》、《论敦煌乐谱的记谱法》等论文材料丰富、论据有力、论证扎实。刘崇德《新定九宫大成南北词宫谱校译》、《碎金词谱今译》等著 作是解译成果的集中展现。漆明镜《<魏氏乐谱>解析凌云阁六卷本全译谱》对其工尺谱的声器乐进行了解析,并和律吕谱、现代音高进行了对应分析,对一些特定符号解析和现代音乐的时值、三连音、装饰音等一一对应。此类研究还有程天健《西安鼓乐记谱法及其读 谱研究》等。笔者《道教曲牌音乐发展研究》中,也对《玉音法事》记谱法进行了部分试析。但是整体来说,曲谱的解译研究部分仍存在争议和不确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