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融合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融合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融合

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的融合

摘要:中国古典园林源远流长,风格独树一帜。在快速进步的社会,创造出一种既保持古典园林风格,又与现代建筑和景观相结的新景观。不断推动中国园林的与时俱进。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现代建筑和景观新景观

Abstract: The classical Chinese garden has a long history, unique style. The rapid progress of society, to create a new landscape toa maintain a classical garden style, but also with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knot. Continue to promote the ChineseGarden of times.

Keywords: Chinese classical gardens of modern architecture and landscape landscape

中国古典园林的概述:“园林”一词是我国的特有名称。是一种从苑囿发展而来的山水园林形式,凝聚了中华民族政治思想、社会经济、文化艺术、科学技术和自然观念发展的精华。中国古典园林追求天人合一思想,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所谓“虽由人作、宛自天开”,源于自然而高于自然。

但近些年来,中国园林陷入了既没有继承古典园林的精华,又没有创造出新的景观形式的尴尬。原因是古典园林都是由高高的围墙封闭,供少数人游玩居住的。都是私人园子的范畴,一般的人是不能随意进出的。这便决定了中国古典园林的封闭性和私密性,而古典园林过于纠结细节的繁琐也并不符合当今“快餐时代”的要求。古典园林与现实的大众需求产生了矛盾,而这一需求恰能被理性的西方建筑和景观所满足,无论是“纯理性”的格罗皮乌斯(Walter Gropius)和“少就是多”的密斯?凡?德罗(Mies van der Rohe),还是以彼得?沃克为代表:对形式的追求,材料的主体以获得景观的本体,使设计回到光线,空间,场所和植物这些造园要素中的极简主义。都符合了现代社会的从而造成近现代营造西方园林的狂潮。中国古典园林的服务人群和内向性决定了它的历史局限性。但西方景观就没有它的局限性吗?答案是否定的。西方建筑和园林具有明确的轴线引导,讲究几何图案的组织,一切为人工创造为特点。大的几何图形的广场形式确实可以满足普通人民的健身娱乐要求,但在中国很多地方以机械效仿,生搬硬套,这种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文化大搬移”必定会产生一些没有生命的景观垃圾。而且西方园林设计过于平面化,使景观设计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和人产生了很大的距离。设计思想过于苍白,一味追求形式美,抛弃了实用功能和延承历史文脉的本质要素。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源远流长,其风景式造园的风格与手法已成为人类重要的文化遗产,时隔千年,中国的传文化及古典元素延用至今,只有真正了解了中国古典艺术的精髓才能古为今用,巧妙的将中国古典元素与现代景观完美的结果,从而打造出全新的景观系统。

中国传统造园艺术拥有着不可抗拒的魅力。不论是谁,只要身临其境也必定会被其独特的景观艺术所感染。而如今,东西方文化交流日益频繁,相互之间的影响愈来愈深,纯粹古典形式的中式园林不复存在了。但是它的一些精髓却留了下来。古典园林追求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重视空间问题,空间意象往往还有象征性、模糊性和抽象意义。而这些现代意义上的概念,早就出现在我国传统中式园林的营造过程中,为世人所惊叹,并逐渐地运用在所谓的现代园林之中。

国内园林的研究实例:

苏州西山恬园——将自然山水、文化底蕴、诗一般的山水田园生活和古典园林景观融合在一起,向往文人生活情趣的人们再现纯粹古典园林。由于引用太湖之水修

造运河水系,使庭院的水景有了活的循环水源。在植物配置上基本应用

本土植物,采用满贯修枝的办法使园林植物快速成型。

苏州西山恬园在建筑和景观上采结合苏州的地域特征和文化传承,采用的是纯苏式园林的设计手法,处处展现出“意境”之美和“文化”之美,难怪作为西山恬园样板房

的设计者,中国注册室内高级设计师赵一峰做出这样的评价:“通过我们

这次给西山恬园做样板房,它也使我更加认识到,一个好的设计作品,

应首先从大环境(一个地区)到中环境(一个城市)到小环境(一个区

域,一个庭院)的整体上去思考。空间一切的存在都不是孤立的,而是

相关事物的相互联结,相互制约,相互作用。因为历史文化是根,是她

启迪了我们设计作品。以前在我的文章和作品中我曾说过,冲突是美,

和谐亦是美。而今天我还要说,室内设计空间不只在于你表现什么,更

在于你如何去表现。波特曼空间是美的,流水别墅也是美的,苏州园林

则更美。”建筑作为一种文化符号,既是对历史的一种重建,又是历史在

当下的延绵。没有历史感的生活是一种没有从何而来不知向何去的空白

生活。“西山恬园”以重建江南古村落的气魄,鲜明的中式建筑形式与时下

都市建筑形成巨大的反差,召唤过往的历史生活,再现传统的市井图貌,

吁请生命的绵延过程,让人们在古典建筑园林的文化符号中找回自己的

根,找回一种生存的依据,一种远古的当代回声,使貌似仿古的建筑群

落激荡起当代人干涸的生命的本真缘泉,感到悠扬得至真至善。它或许

是世外桃源,阻隔着都市的喧嚣浮躁;或许是山外飞鸿,传递着心中的

清越之音,或是高林深影,勾画着虚静禅意,或是湖泊静月,吟咏着淡

淡诗整个建筑是黛瓦、粉墙的纯苏式园林别墅,共有60栋。鲜明的中国

传统园林别墅风格不仅保留了传统的建筑符号,更糅合了众多中国古典

建筑元素,而且讲究空间的尺度、亲和的线条和亲近自然的人居质量,

古式大门、前院、后院、天井、围墙等构成相对私密又内外对流的空间,

体现出苏州园林典雅古朴的生活气息。

芙蓉古城——沿袭中国古代城市规划思想,充分利用与发挥各个地区、各种先天条件的优越性,讲究山水相配,并按照一定的风水空间结构进行组合,改善整

体环境。同时,吸纳现代建筑设计对居住的合理性要求, 带来符合现代

生活方式的舒适感。

芙蓉古城在建筑上秉承中国传统民居特色,以川西民居为主,同时融入江苏民居、云南民居、唐风建筑等中国传统建筑精髓所构成了古建筑群的再现,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巧妙组合各种特色建筑符号,既保留了老成都特点,又在各种原有地方风格上加以创造和发展,使中国的建筑古文化在现代的建筑语言上得以实现

唐风建筑组团位于芙蓉古城东北区,17座厚重方正的唐代皇家园林庭院错落分布,宏阔壮丽。建筑、山体、水体、树木、花、草、小品浑然一体;户外茶香花艳、沁人心脾;街道两侧学宫楼观,囿游池沼,再现唐代人们妙用自然,盛极一时的造林艺术。

苏州建筑组团位于芙蓉古城西南区,建有被誉为“无声之诗,立体之画”的苏杭私家庭院14座。在园中游赏,如品诗赏画,如与自然一体。或见小桥流水、粉墙黛瓦,或见曲径通

幽、峰回路转。悠悠江南风情,深深古城庭院,其情温馨,其乐融融。

川西建筑组团位于芙蓉古城中心商业区,12座外朴内秀的川西园林民居,以自由模式打破了中国古代建筑绝对对称的定式。文石垒堤,楼台临水,凭窗邀月,鸟语花香。芙蓉大道纵贯园区,宫灯高悬,幡旗招展,皇城巍巍,文化浓郁,再现老成都悠悠风情。

云南建筑组团位于芙蓉古城东南区,建有层次分明,清溪纵横的云南民居院落12座。房屋古朴庄严,肃穆壮观,结构布局宏伟、气势磅礴,置身其中如临丽江风情。沙滩游泳池、生态花卉隔墙相绕,皇城、文化广场临园而立,实乃可赏、可玩、可住、可游之所。天井和花园是中国传统宅院的精髓所在前庭(花园)、后院(花园)和内天井恰似为建筑增开了几扇容纳不同风景的“窗”,令天生丽质的紫宸园更加风姿绰约。叩门入前庭,葱茏的老树、错落的山石可把世俗烦怨一一荡涤,心灵顿时从浮躁中沉潜下来;拾级而上,便见风雨不浸的天井花园于室内巧笑嫣然,更显从容悠闲;即使端坐于客厅,也能透过落地窗将后花园的风景尽收眼底,翠竹婷然玉立,竹荫撒落大半个院子,清风徐来,竹叶轻啸,好一种淡定自在的居家意境。

万科第五园——从一开始就确立了以现代建筑元素来重新解读中国古典居住文化的思路和意图,要打造继广东四大名园(东莞可园、顺德清晖园、番禺余荫山房、

佛山梁园)之后的“第五园”,建造岭南原创现代中式名园。

万科·第五园地势起伏,北低而南高,高差目测应该在20米左右,这个地势差,比17英里稍小一些,比东海岸要稍大一些。但总体上说,地势过渡比较平缓。项目三面青山环抱,靠雅宝、南坑两个水库,地块周边均规划为住宅用地。万科在取得第五园地块后,目前依然窥视周边约50万平米的住宅用地。万科在其开发历史上都是引进世界现代建筑设计和规划手法,为迅速扩张、逐渐实现部品产业化,还将四季花城、城市花园等欧陆风格社区开发模式大规模复制到其它城市。由于万科已经准区域垄断坂雪岗片区,因此为了避免内部自家的兄弟项目发生内耗竞争,万科城西化、第五园中式则并不难理解。在万科·第五园的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徽派建筑元素和晋派建筑元素的影子。但是最值得一提的是,万科·第五园并没有简单地复古和照搬,而是扬弃式继承,将传统与现代、中式与西式很好地嫁接和结合,以期即可营造出适合中国人居住的传统居住环境,又可符合现代人的生活习惯。比如在小区已经看不到传统意义上的马墙、挑檐、小窗等与现代生活脱节的建筑手法。但是,个性的白墙黛瓦、变通的小窗、细纹的墙脚、清砖的步行道、密集的青竹林、天井绿化、不可窥视镂空墙、通而不透的屏风、方圆结合的局部造型、青石铺就的小巷、半开放式的庭院、墙顶采光天窗及多孔墙等、承载文化的牌坊、可增加通透性的漏窗、富有文化色彩的三雕(石雕、砖雕、木雕)等与现代生活不背离的设计手法则得到了继承。小区广场阶梯造型处一排5个的古代石雕狮子柱更是原汁原味,而密集的阶梯充满了韵律的动感。空调室外机

盖板、江西窑烧青砖等则实现了部品批量制造,有点现代气息。正是这些建筑表现手法,很容易唤起曾经在民居生活过的人的心理共鸣。形成与传统中式建筑形态近似而内在神似的的良好效果,传统的中式建筑需要这样的提升、进化和嫁接。

北京香山清琴——周边为清代皇家园林三山五园的风景区,是在一个传统文化丰厚的土地上营造的高档别墅,属于极高端项目。灰色屋顶筒瓦,搭配纯木门窗,彰显回归自然的趣味。园区规划中有中央水系,布局以小溪、瀑布、小桥等为主题,形成了姿态各异的八景:清琴聚珠、金滩曲水、瑶池鱼乐、静谷琴声、忱恋流泉、镂月天香,云石飞泉、枫林秋色。

香山?清琴山庄的整体规划由园林景观、建筑、院落和配套几部分组成。沿袭自然为本的中式园林风格,使建筑融汇在林木、溪流之间,强化一种建筑与自然不可分割的血缘关系。为了强调顶级别墅的私密性和独享性,特别采用了“三重围合”的设计手法:大围合:香山、玉泉山三面环抱,朝向东南,上风上水的自然坡地围合。中围合:分布在园区外延的40万平方米生态群落及别墅的院墙围合。小围合:每栋别墅的内置式私家庭院和花园的围合。

“三重围合”的设计迎合了香山?清琴特有的坡地地势,建造者“天人合一”的价值观使建筑错落有致地“生长”于西山的大环境中,从而产生出中国传统建筑所特有的“移步换景”效果。

传统大气的灰、白、红三色,强调建筑意境中的返璞归真,居住意境的淡泊与超然。灰色屋顶筒瓦,搭配纯木门窗,彰显回归自然的趣味。园区规划中有中央水系,布局以小溪、瀑布、小桥等为主题,形成了姿态各异的八景:清琴聚珠、金滩曲水、瑶池鱼乐、静谷琴声、忱恋流泉、镂月天香,云石飞泉、枫林秋色。

在户型设计上,则突出现代建筑的超大起居室和超大面积的跨层挑空形态,多角度开敞的观景窗。

香山清琴?麓院与清琴山庄仅一街之隔,138栋建筑沿主干道两侧排布,该项目在沿袭了清琴山庄的中式居住风格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园区景观规划。以自然界中植物的四季变化为主题,在社区主干道上安排了主题小品景观。景观规划同时还考虑业主居住的私密性,在每户庭院的主入口营造山水意境,巧妙借鉴中国传统建筑中的“影壁”造型,既起到了天然玄关的隐蔽效果,又营造了中国传统居住强调的私密感。

此外,项目区域内还设置了咖啡厅、餐厅、小型超市、商务中心、银行服务系统、医务室等居住和商务配套。值得一提的是,开发者还特别划分了三个独立会所,即商务会所、儿童活动中心和老人会馆,以适应不同年龄群体的生活习惯。

现代景观的特征:审美的多样化、场所功能的需求、设计尺度的扩大。

现代景观的不足;

(1)现代景观设计过于平面化。

人们往往惊叹于设计图纸平面图案的美妙绝伦,但事实上,亲身置身于施工完的景观现场,完全体会不到设计者的“独具匠心”。大尺度的平面布置,使景观设计成为纯粹的装饰品,和人产生了很大的距离。然中国园林注重空间变化,讲究竖向尺度,重视与人的交流与对话。不同境界的次要景象围绕着主要景象,形成一个主次分明,景色多变的园林景观。每种景象本身又是一幅立体式的空间画面,随着观赏方位和角度的改变,都会使画面变化。通过并对景象进行详尽的分析比较和组合,设计出几条最佳的游览路线。这些路线把各种最佳动态观赏点和静态观赏点有机串联在一起,使所观赏的景象形成一幅有开合变化、虚实对比和节奏韵律的、统一的连续画面。现代景观设计者应该把握这其中的设计思想,在设计中把实际情况和平面图纸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从一开始就能从空间的角度、与人的交流方面考虑其设计,这样的景观设计才能散发出勃勃生机。

(2)景观中的元素过去孤立,不能很好的融合在一起。

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运用园林艺术和工程技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植物、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造美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游憩境域的过程,从而使环境具有日常使用功能、美学欣赏价值,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设计理念是设计行为的先行者。在园林设计思考中,如何把握“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如何合理自然地运用中国元素,达到“天人合一”的最高精神境界,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在具体的设计中,就是如何因地制宜布置建筑、园林雕塑艺术,如何运用花、木、草等植物并呈现中国元素的味道,同样,利用自然环境组织借景,构成具有自然情趣的、具有中国独特地域风格的自然风景式园林,确是设计理念的总体考量。

(3)设计师对中国古典文化的不了解

设计师们在创造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衔接在一起的时候如何阐释和,他既指整体建筑对称,均衡,协调。 包括对楼台,水榭,风亭,小桥,曲水,假山,月门,奇石,怪树,荷池,按照阴阳五行,生克调和的原则布局。 这一点你参考一下中国古典园林。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北方皇家园林和江南私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北方园林以建筑为主,南方园林以造景为主。 中国四大园林: 河北:承德避暑山庄 江苏:留园 北京:颐和园 江苏:拙政园 另外,溪石、景墙、翠竹、石器、回廊、重檐起翘、勾心斗角、白墙灰瓦也是重要特征。 在景观主体风格上除了对称,更重要的是呼应。讲究深庭重院,曲通幽径,移步换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及文化要素于现代景观中的运用:

1.现代景观设计虽不同于园林设计,但它是以园林为基础发展起来的,在许多方面都涉及到园林学方面的理论和技巧。中国古典国林凝聚了上千年来祖国的文化内涵,很多是闻名世界的优秀景观,分析和研究中国古典园林。有助于我们更好地挖掘景观设计创意的文化内涵,培养设计人员的文化素养。

2.由于中国的传统是文人造园,因而中国园林可以说是与山水画和田园相生相长,并同步发展的。而这两者从它一开始的时候就十分重视神思和韵味。唐代大诗人李白就曾多次提到南朝诗人谢灵运的诗句“池塘生青草,园柳变鸣禽”。对于南朝另一位诗人谢眺,李白也十分倾倒,并说“解道,澄江净如练,令人长忆谢玄晖(谢眺)”。可见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出现的山水诗就已经蕴含着令人神往的境界。绘画的情况也是这样,例如,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就曾漫游过名山大川,对于大自然有深刻的感受,所以在他所作的山水画中也饱含着“千岩竟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这样诗一般的意境。

3.由古典园林,诗、画以及其它艺术如戏剧,文学,雕塑等,触发景观设计创意,从其中提炼文化内涵,体现设计者的审美观,价值观和人生观,成为景观设计中最有生气的最能反映天地自然与设计者内心世界的一种因素,运用于现实的景观设计,是我们取得完美设计成果的一条成功之路。

4.中国古典园林作为中国人生活环境中最美的部分,作为整个国家文明和品质的象征,是具有生命的文化遗产,但在现代化建设快速发展的今天,在当今世俗风气的影响下,已经发生了改变。设计师用肤浅的眼光,过多的依赖现代物质材料、采取草率的方式来对待园林设计。而对我们来说,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并非一无是处,应该说,传统思想在今天仍然影响着我们社会的方方面面。如果,园林设计和古典园林的保护规划缺少传统文化的考虑,就会失去灵魂,失去根。希望设计出既具有古典意境美,又符合现代品位的作品。

中国古典园林的构景手法:

一、抑景

中国传统艺术历来讲究含蓄,所以园林造景也绝不会让人一走进门口就看到最好的景色,最好的景色往往藏在后面,这叫做“先藏后露”、“欲扬先抑”、“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取抑景的办法,才能使园林显得有艺术魅力。如园林入口处常迎门挡以假山,这种处理叫做山抑。

二、添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塔,如没有其他景点在中间、近处作过渡,就显得虚空而没有层次;如果在中间、近处有乔木、花卉作中间、近处的过渡景,景色显得有层次美,这中间的乔木和近处的花卉,便叫做添景。如当人们站在北京颐和园昆明湖南岸的垂柳下观赏万寿山远景时,万寿山因为有倒挂的柳丝作为装饰而生动起来。

三、夹景

当甲风景点在远方,或自然的山,或人文的建筑(如塔、桥等),它们本身都很有审美价值,如果视线的两侧大而无当,就显得单调乏味;如果两侧用建筑物或树木花卉屏障起来,使甲风景点更显得有诗情画意,这种构景手法即为夹景。如在颐和园后山的苏州河中划船,远方的苏州桥主景,为两岸起伏的土山和美丽的林带所夹峙,构成了明媚动人的景色。

四、对景

在园林中,或登上亭、台、楼、阁、榭,可观赏堂、山、桥、树木……或在堂、桥、廊等处可观赏亭、台、楼、阁、榭,这种从甲观赏点观赏乙观赏点,从乙观赏点观赏甲观赏点的方法(或构景方法),叫对景。

五、框景

园林中的建筑的门、窗、洞,或乔木树枝抱合成的景框,往往把远处的山水美景或人文景观包含其中,这便是框景。

六、漏景

园林的围墙上,或走廊(单廊或复廊)一侧或两侧的墙上,常常设以漏窗,或雕以带有民族特色的各种几何图形,或雕以民间喜闻乐见的葡萄、石榴、老梅、修竹等植物,或雕以鹿、鹤、兔等动物,透过漏窗的窗隙,可见园外或院外的美景,这叫做漏景。

七、借景

大至皇家园林,小至私家园林,空间都是有限的。在横向或纵向上让游人扩展视觉和联想,才可以小见大,最重要的办法便是借景。所以计成在《园冶》中指出,“园林巧于因借”。借景有远借、邻借、仰借、俯借、应时而借之分。借远方的山,叫远借;借邻近的大树叫邻借;借空中的飞鸟,叫仰借;借池塘中的鱼,叫俯借;借四季的花或其他自然景象,叫应时而借。

古典园林的居住环境的理想化于现代景观的运用

中国古典园林居住的环境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及丰厚人文底蕴。作为一个被应用于多种用途的实践专业,现代景观设计调色板上的素材也扩展到了传统园林设计无法想像的境地。植物不再是景观设计中占统治地位的主导元素,而只是一种可供选择的景观材料,土地、岩石、水、混凝土、砖、木头、瓦、钢、塑料等许许多多自然和人工素材在现代景观设计中得以运用。在小尺度的先锋派城市园林设计中,几乎没有自然材料的景观空间极大地挑战了传统景观定义的局限。

与景观设计材料的丰富相辉映的是现代景观设计手法的多样。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正在向多元化趋势上发展,从追求庄严及清晰结构的古典主义与新古典主义、追求优美的自然主义、主张功能和社会尺度的现代主义、强调复合生态的生态主义到主张新视觉的极简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等,无论复杂还是简单的形式内容、结构体系、材质,都超越了传统的规则式与自然式设计手法的论争,适应了多种范畴和尺度的景观设计实践,满足了不同的设计需求,创造了各异的景观形象。

现代景观作为城市景观的一个重要元素,各种设计手法及设计元素也在此演练和体现。然而,作为人类感知自然的媒介,园林景设计的三个潜在关怀——美学、环境和社会,在现代园林景观的发展中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淡化,相反,强调景观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景观中社会公平的体现,强调景观中对人的精神愉悦的诉求越来越清晰地成为构成其价值体系的基石。也许实践中所关怀的价值也许侧重不同,但每一个优秀的设计都是以上三个价值方面的平衡与综合,而不仅仅是图案化的形式或者功能的简单满足。

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与现代居住区景观设计

中国传统园林的本质特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这是创造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必须汲取的营养。

1模山范水的景观类型

地形地貌、水文地质、乡土植物等自然资源构成的乡土景观类型,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空间主体和构成要素。乡土材料的精工细作、园林景观的意境表现,是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特色之一。中国园林强调“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人对自然的认识与感受。中国园林是由建筑、山水、花木等组合而成的一个综合艺术品,富有诗情画意。

《相地》一章把园址的用地归纳为六类即山林地、城市地、村庄地、郊野地、傍宅地、江湖地,进行评价。计成认为最理想的用地是山林地,最讨巧的用地是江湖地,认为“略成小筑,足徵大观”。而居住区园林场地一般地势比较平坦,形状规则,这种类型的基地,一般没有天然地势或自然景观可以利用,对于园林特色的营造是不利的。因而不少设计中开挖水体构筑水景,堆挖微地形或小假山种植植物,并在地形上铺设自然式道路,构造具有人工自然气息的佳境。不同于古典园林中的自然,居住区园林环境在各个场所功能空间也是区别对待,或强调视觉礼仪感或追求自然精致,或围合或开放,根据流线和受众的不同园林形式内容多样化。现代居住区园林设计中也常是在有限的建筑空间环境里,尽可能地调动各种造景要素,营造自然与人工气息夹杂的居住环境。

2适宜人居的理想环境

追求理想的人居环境,营造健康舒适、清新宜人的小气候条件,是园林的物质生活基础。由于生活环境相对恶劣,中国传统城市与园林都十分注重小气候条件的改善,营造更加舒适宜人的生活环境,如山水的布局、植物的种植、亭廊的构建等,无不以光影、气流、温度、湿度等人体舒适性的影响因子为依据,形成适宜居住生活的理想环境。

此外当今随着时代的发展,小区建筑多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外立面现代简洁,即使有仿欧式小区,也完全不同于中国古典园林建筑,通过传统园林手法的适当运用,小区园林意境有了新的延伸与体现。园林中的意境可以借助于山水、建筑、植物、山石、道路等来体现。其中园林植物是意境创作的主要素材,

园林植物产生的意境有其独特的优势,它可以不受各种设计风格的影响发挥作用。这不仅因为园林植物有自然优美的姿态、丰富的色彩、沁人的芳香、美丽的芳名。而且园林植物是具有生命的活机体,是人们感情的寄托。而且,居住区园林的树木栽植,不仅为了绿化,还要具有画意。窗外花树一角,即折枝尺幅;山间古树三五,幽篁一丛,乃模拟枯木竹石图。重姿态,不讲品种,能“入画”,各地树木品种也多有特色。

然而现在一些居住区园林设计纷纷栽植外地品种,追求名贵稀奇,甚至是从外地调来完全不适合其生长条件的品种,以吸引业主眼球,有猎奇猎艳之嫌。这种做法不利于营造有本地特色、最适宜的、可持续发展的景观,造成南北植物特色差异性渐渐缩小,品种雷同,个性渐失。至于画意,一些小区设计中更是体现的有限,纷纷追求景观的气势和展览性,追求视觉冲击力,以规则性几何形态和大量的色块色带来体现,强调阵列累加效果,容易造单调景观,破坏园林意境。

可喜的是,这几年来,在居住区建筑纷仿国外建筑风格的热潮之中,已有一部分居住区园林

设计师和开发商在重新思考,开始运用古典园林设计手法来考虑今天的小区景观设计。虽然是限于建筑风格的制约,园林设计仍有着比较大的灵活性。例如空间布局上采取的自由式布局、隐轴线手法、步移景异、微地形景观等;设计手法上广泛运用对景、框景、障景、借景和点景(一些形态优美,体量较大的景石往往题名来点明意境或主题)等;小区出入口处设置标识性景墙、花石小品等;广泛运用山石、植物、水体等自然造景要素,结合园建小品,创造人工自然环境。

3巧于因借的视域边界

古典园林不拘泥于庭园范围,通过借景扩大空间视觉边界,使园林景观与城市景观、自然景观相联系、相呼应,营造整体性园林景观,无论动观或静观,都能看到美丽的景致。许多现代园林设计师都把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把地平线作为空间参照,这与传统园林追求的无限外延的空间视觉效果是殊途同归的。

居住区园林设计中可以因借的景观因素有限,但只要有可能都应充分利用。如将公共优美景观尽量均衡分布面向住户,多方位开拓景观视线对应于重要景观,强调可达性及共享性。同时建筑亭廊花架、风雨走廊等观景、点景类构筑设施,尽可能地挖掘赏景的充分必要条件。而对于位于郊区的居住区园林常邻近大型水体湖泊等可借景因素,也往往在高处、开敞处建造观景平台以眺望美景。

4循序渐进的空间组织

动静结合、虚实对比,承上启下、循序渐进、引人入胜、渐入佳境的空间组织手法和

空间的曲折变化,常常将园林整体分隔成许多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不同个性的空间,并且将形成空间的诸要素糅合在一起,参差交错、互相掩映,将自然、山水、人文、景观等分割成若干片段,分别表现,使人看到的空间的局部而非一览无余,这些古典园林设计手法在现代各种尺度的居住区园林中同样可以精心设计加以应用。

5小中见大的空间效果

古代造园艺术家们抓住大自然中各种美景的典型特征,提炼剪裁,把峰峦沟壑一一再现在小小的庭院中。“以有限面积,造无限空间”。

将居住区园林划分多个功能分区和景点、水面的设置、游览路线的逶迤曲折以及亭廊的装饰等都是“小中见大”的空间表现形式。例如部分一层或下沉小院的设计,尤其需要小中见大,尺度适宜,而一些别墅豪宅的超大院落,则又需要适当分割整体划分,不可以显示出空旷和单调。

“大”和“小”是相对的,关键是如何利用自然之景,把握最佳尺度,营造园林意境。

6耐人寻味的园林文化

人们常常用山水诗、山水画寄情山水,表达追求超脱、与自然协调共生的思想和意境,传统园林中常常通过楹联匾额、刻石、书法艺术、文学、哲学、音乐等形式表达景观的意境,从而使园林的构成要素富于思想内涵和景观厚度。在现代景观设计中以及西方园林中,一些造园元素,如石刻、书法、文学典故、声音等等,也是随处可见的。这些要素在细微之处使园林获得了生命和文化韵味,是我国园林文化的一脉相承和发扬。

居住区园林景观的主题和各景点创意皆可从文化上寻找源头。如一些小区从太阳、露珠、星河、自然水体等自然要素入手,体现到整体设计中,居住区园林景观显得生动而有灵魂。而局部景点的设计,更是易于从园林文化着手,如利用雕塑、景石等刻画主题,或利用有特色内涵的植物、有一定符号的园建小品等,精心刻画,将文化融于自然。

7整体协调的园区氛围

对于居住区园林中的小品选择要审慎,不可随意而为。不协调的东西少强加于它。灯具、垃圾箱、标识牌等都是园林一部分,其品类大小形式各具特征。例如照明灯应隐,装饰灯宜显,形式要与建筑、园区园建等形式协调。

结语

一个好的园林作品,是从“乡土”中“生长”出来。对中国传统园林的研究,是了解本土地域文化的捷径。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必须依赖于本土风景园林师的艰苦努力。我们必须关注风景园林的本土化研究,积极探索富有地域性景观文化特征的风景园林作品。1.开阔思路,拓展中国园林的设计领域

中国传统园林的主要局限性之一,在于习惯闭门造车,与外界的联系较弱,是在封闭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园林文化特色。面对西方思潮的冲击,现代园林设计师要开阔思路,挖掘古典园林的现实意义,把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空间布局形式、造园要素以及文化等等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使中国园林和文脉在祖国大地上遍地开花,得到延续和发扬光大。

造园既可以遵从中国古典园林设计手法,也可以借鉴西方的表现形式,两者都不排斥。古今结合、古为今用、洋为中用,是必然的趋势。对古今中外的造园史、造园术以及它们的美学思想、历史文化条件进行探讨,继承传统,吸取精华,取西方之长,补中国园林之短,融中国文化思想之内涵与西方现代之观念创造中国特色的现代园林。纯粹的模仿和复制往往是不成熟的,对西方及古典园林一知半解而妄加抄袭拼凑是不可取的。只有端正态度,融会贯通,方可运用自如,创造出更精彩、层次更高的新园林,再创中国园林的辉煌时代。

新中式景观分析

经历了古典园林辉煌后的我国园林,到了近现代,由于城市化进程的激烈演进,以及西方园林景观概念的传入,其发展之路几度调整,从全部照抄西式园林景观的浮躁冒进到探索寻求新时代中式园林的实践尝试。重拾古典园林精髓、创造城市精神,一批中式风格的景观设计项目应运而生,虽然还不够成熟,但也初步形成了我国本土地域化的新中式景观。 一、概念特征 新中式风格诞生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新时期,伴随着国力增强,民族意识逐渐复苏,东方文化又重新在世界范围内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中国元素”这一符号在世界范围内具有越来越高的艺术价值。人们开始从纷乱的“摹仿”和“拷贝”中整理出头绪,在探寻中国设计界的本土意识之初,逐渐成熟的新一代设计队伍和消费市场孕育出含蓄秀美的新中式园林风格。它以当代的景观设计语言表现传统中国园林的精神内涵,将现代元素和传统元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现代人的功能需求和审美爱好来打造富有传统韵味的园林景观,让传统艺术在当今社会得到合适体现。 可以说,新中式园林是对中国古典园林的一种提升,同时也是对古典园林精髓的一种与时俱进的表达。其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基本内容,一是中国传统风格文化意义在当前时代背景下的演绎,二是对中国当代文化充分理解基础上的当代设计。新中式风格使用传统的造园手法、运用中国传统韵味的色彩、中国传统的图案符号、植物空间的营造等来打造具有中国韵味的现代景观空间,展现“水?桥?房”的空间格局、“黑?白?灰”的民居色彩、“轻?秀?雅”的建筑风格、“情?趣?神”的园林意境。它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体现了时代特色,突破了中国传统风格中沉稳有余,活泼不足等常见的弊端。 二、传承发展 新中式景观作为我国本土地域化的景观,在全球文化交融而带来的西方现代景观对中国特色园林吞噬的情况下,其出现是必然的,但它不是对传统的复古,而是传统的继承。其景观设计从古典园林中汲取适合当代的设计精华,将古典园林本土化的东西消化、推敲、重构、传承、接力,融合于当代景观设计下,用另一种视角、另一种手法来开拓,最终达到新景观对古典园林的承形、延意、传神。当下新中式景观的传承发展大概可以归纳为源、衍、意。1. 源—新中式景观造园思想源于古典园林 新中式景观的造园思想源自古典园林,直接表现在对古典园林景观布局与造园手法的再现。中国古典园林经历了3000多年的发展,融合中国儒家、道家、佛家等文化,形成了本于自然,高于自然,人与自然和谐的哲学造园思想。依次而产生的内向与外向、看与被看、主从与重点、空间的对比、藏于露、引导与暗示、疏与密、虚与实、渗透与层次、空间序列、花木配置等中国传统造园艺术的技巧和手法,时至今日,依然影响着中国现代景观的设计。古典园林景观布局再现。中国古典园林源自中国人对自然山水的情感,反应的是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融合关系,体现在“缩千里江山于方寸”,在小空间中创造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意境。新中式景观设计的布局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和人对空间的感受出发,模仿古典园林的布局形式,创造现代语境下的新型园林空间。上海世博园中国园中的设计就将“亩”与“园”相结合,形成了“九亩园”的布局,创造出富有当代魅力和传统园林精神的“亩中山水”系列。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屋顶层次类型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屋顶层次类型 古建筑屋顶除功能性外,还是等级的象征。其等级大小依次为:重檐庑殿顶>重檐歇山顶>重檐攒尖顶>单檐庑殿顶>单檐歇山顶>单檐攒尖顶>悬山顶>硬山顶>盝顶。此外,除上述几种屋顶外,还有扇面顶、万字顶、盔顶、勾连搭顶、十字顶、穹窿顶、圆劵顶、平顶、单坡顶、灰背顶等特殊的形式。 A、庑殿顶又称四阿顶,有五脊四坡,又 叫五脊顶,前后两坡相交处为正脊,左右两坡 有四条垂脊。重檐庑殿顶庄重雄伟,是古建筑 屋顶的最高等级,多用于皇宫或寺观的主殿, 如故宫太和殿、泰安岱庙天贶[kuàng]殿、曲 阜孔庙大成殿等。单檐庑殿顶多用于礼仪盛典 及宗教建筑的偏殿或门堂等处,以示庄严肃 穆,如北京天坛中的祈年门、皇乾殿及斋宫、 华严寺大熊宝殿等。 B、歇山顶又称九脊顶,有一条正脊、 四条垂脊、四条戗脊。前后两坡为正坡,左 右两坡为半坡,半坡以上的三角形区域为山 花。重檐歇山顶等级仅次于重檐庑殿顶,多 用于规格很高的殿堂中,如故宫的保和殿、 太和门、天安门、钟楼、鼓楼等。一般的歇 山顶应用非常广泛,但凡宫中其他诸建筑, 以及祠庙坛社、寺观衙署等官家、公众殿堂 等都袭用歇山屋顶。 C、悬山顶又称挑山顶,有五脊二 坡。屋顶伸出山墙之外,并由下面伸出 的桁(檁)承托。因其桁(檁)挑出山 墙之外,“挑山”之名由此而来。悬山 顶四面出檐,也是两面坡屋顶的早期做 法,但在中国重要的古建筑中不被应用。

D、硬山顶有五脊二坡,屋顶与山墙齐平。 硬山顶出现较晚,在宋《营造法式》中并未有 记载,只在明清以后出现在我国南北方住宅建 筑中。因其等级低,只能使用青板瓦,不能使 用筒瓦、琉璃瓦,在皇家建筑及大型寺庙建筑 中,没有硬山顶的存在,多用于附属建筑及民 间建筑。 E、攒尖顶无正脊,只有垂脊,只应用于面积不大的楼、 阁、楼、塔等,平面多为正多边形及圆形,顶部有宝顶。 根据脊数多少,分三角攒尖顶、四角攒尖顶、六角攒尖 顶、八角攒尖顶……此外,还有圆角攒尖顶,也就是无 垂脊。攒尖顶多作为景点或景观建筑,如颐和园的郭如 亭、丽江黑龙潭公园等。在殿堂等较重要的建筑或等级 较高的建筑中,极少使用攒尖顶,而故宫的中和殿、交 泰殿和天坛内的祈年殿等却使用的是攒尖顶。攒尖顶有 单檐、重檐之分。 F、盝[lù]顶是一种较特别的屋顶,屋顶上部为平顶,下部为四面坡或多面坡,垂脊上端为横坡,横脊数目与坡数相同,横脊首尾相连,又称圈脊。盝顶在古代大型宫殿建筑中极为少见。 G、卷棚顶又称元宝脊,屋面双坡相交处无明显正脊,而是做成弧形曲面。多用于园林建筑中,如颐和园中的谐趣园,屋顶的形式全部为卷棚顶。在宫殿建筑中,太监、佣人等居住的边 房,多为此顶。 H、扇面顶顾名思义,就是扇面形状的屋顶形式, 其最大特点就是前后檐线呈弧形,弧线一般是前短后 长,即建筑的后檐大于前檐。扇面顶的两端可以做成歇 山、悬山、卷棚形式。一般用于形体较小的建筑中,会 让建筑看起来更为小巧可爱。

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设计

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设计 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设计作者:佚名 时间:2008-8-4 浏览量: 中国有悠久的园林景观营造传统,从构思精巧的苏州园林到大气恢宏的皇家园林,无不向世人展示着中国古典园林景观的艺术成就。然而,如同所有建筑设计一样,景观的设计与建造必须时时更新以适应时代的变迁。 中国古老的景观艺术似乎并没有跟上中国社会高速发展的脚步,于是今天,我们看到中国出现了欧洲古典园林景观、欧洲新古典主义景观、英国乡村风情景观等等风格各异的西式园林景观。香港、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亚以及美国景观设计师的作品轮番上演。使人不禁发问:什么才是“中国特色的现代景观”呢? 国内的一种批评声音时时出现:“现在国内的景观规划设计过于追求西式风格,放弃了中国的优秀传统”。对此,同济大学景观与园林规划设计学科教授刘滨谊认为,对于追求西式

风格的景观设计并不能一概而论。 刘滨谊向记者指出:“在我们担心丧失自身传统的时候,首先要思考的是,我们自身的传统是什么,尤其要分清哪些是能够古为今用的优秀传统。换句话问,什么才是中国自己的现代景观风格形式?”刘滨谊进一步指出,国内存在着两种不同的理解。 与欧洲设计师注重实用性、关注生态价值的探讨不同,国内的设计师更加迫切的希望是找到一条“中国特色”的道路。对于什么是“中国特色”,目前国内大致存在两种意见。一种理解认为:“中国自己的东西就是传统的古典园林景观以及体现在近现代建设中的城市公园、风景名胜区的规划设计。其形式通常以亭台、楼阁、假山、小桥、曲径、池水、松竹梅菊等符号化了的景观元素为特征。 另一种理解则认为:现代中国的景观规划设计应该引入现代的元素、构成材料以及现代艺术形式,同时又要保持“中国精神”。但是,刘滨谊认为,做到这一点很难,至少他至今还少

004-国内外近现代园林的发展

第四章 国内外近现代园林的发展 第一节 中国近现代园林 1840年鸦片战争后,特别是1911年辛亥革命以后,中国园林史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其主要标志是出现了城市公园及西方国家的造园思想和技艺大量传入中国。 从鸦片战争到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这个时期,是中国园林的近代史阶段。此期内,中国园林所发生的变化是空前的。园林为公众服务的思想,把园林作为一门科学加以研究的思想得到了发展。在一些高等院校里(如中央大学、浙江大学、金陵大学等)开设了造园课程。1928年,还成立过“中国造园学会”。 1840年鸦片战争后,帝国主义国家利用不平等条约,在中国领土上建立租界,他们用掠夺中国人民的财富在租界里营造公园,以满足殖民者的游憩生活需要,并长期不准中国人进入。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上海外滩公园,或称“外滩花园”(现黄浦公园,建于1868年)、虹口公园(建于1902年)、法国公园(又名顾家宅公园,现复兴公园,建于1908年)、天津英国公园(现解放公园,建于1887年)、法国公园(现中心公园,建于1917年)等。1926年,在五卅运动和北伐战争的影响下,上海的公共租界工部局才内定将公园对中国人开放,后于1928年付诸实施。 除了租界公园和殖民地城市公园(如哈尔滨董事会花园,今兆麟公园,1906年建)之外,随着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在中国的传播,清朝末年也出现了一批中国人自建的公园。其中较著名的有:齐齐哈尔仓西公园(今龙沙公园,建于1897年),无锡城中公园(建于1906年),北京农事试验场附设公园(建于1906年,现归入北京动物园),成都少城公园(建于1910年,现人民公园),南京玄武湖公园(建于1911年)等。这些公园多为地方当局所开辟,少数为乡绅集资筹建。 辛亥革命后,北京的皇家苑囿和坛庙陆续开放为公园。其中,先农坛于1912年开放为城南公园,社稷坛1914年于开放为中央公园(今中山公园),颐和园于1924年开放,北海于1925年开放。此期中,中国沿海和长江流域的许多城市也陆续建立了一批城市公园。其中,有些是新建的,如广州中央公园(现人民公园)和黄花岗公园(均建于1918年)、武昌首义公园(1916年建)、四川万县西山公园(1924年建)、重庆中央公园(1926年建)、南京中山陵园(1926~1929年建)等;也有些是将过去的衙署园林或孔庙开放,供公众游览,如四川新繁县东湖公园(1926年开放),上海文庙公园(1927年开放,现南市区文化馆)等。此后,从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至1949年,由于民族灾难深重,战火纷飞,城市建设每况愈下,中国各地城市的园林建设基本上处于停顿状态。

我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园林就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就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与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就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园林大都就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景物可因借随机……”。其意思就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山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就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就是智慧与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木就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与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与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与观景的建筑。建筑与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与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就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瞧来,国家的山河都就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就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与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2、私家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和特点

中式园林 中国古典园林是指以江南私家园林和北方皇家园林为代表的中国山水园林形式,在世界园林发展史上独树一帜,是全人类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 任何一样事物的构成都有一定的构成要素,中国的园林也不例外。总的说来中国古典园林共由六大要素构成:筑山,理池,植物,动物,建筑,匾额,楹联与刻石,为表现自然,筑山是造园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这些自然风景构成的中式园林有着它独特的魅力。(一)本于自然、高于自然 自然风景以山、水为地貌基础,以植被作装点,山、水、植物乃 是构成自然风景 的基本要素,当然 也是风景式园林 的构景要素。但中 国古典园林绝非 一般地利用或者 简单地模仿这些 构景要素的原始状态,而是有意识地加以改造、调整、加工、剪裁,从而表现一个精练概括的自然、典型化的自然。 (二)建筑美与自然美的融糅

法国的规整式园林和英国的风景式园林是西方古典园林的两大主流。前者按古典建筑的原则来规划园林,以建筑轴线的延伸控制 园林全局;后 者的建筑物 与其他造园 三要素之间 往往处于相 对分离的状 态。但是,这 两种截然相 反的园林形式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把建筑美与自然美对立起来,要么建筑控制一切,要么退避三舍。 中国古典园林则不然,建筑无论多寡,也无论其性质、功能如何,都力求与山、水、花木这三个造园要素有机地组织在一系列风景画面之中。突出彼此谐调、互相补充的积极的一面,限制彼此对立、互相排斥的消极面。 (三)诗画的情趣 园林的景物既需“静观”,也要“动观”,即在游动、行进中领略观赏,故园林是时空综合的艺术。中国古典园林的创作,能充分地把握这一特性,运用各个艺术门类之间的触类旁通,融铸诗画艺

中国古典园林建筑分类

个人愚见不外乎园林中的那几种造园要素,山石、园林建筑小品,水体,植物等等那些在学校已经让老师给耳朵磨出茧子的东西,且因势利导地将其组织在一起而创造出的一些景致,也可说是一种排列组合。这些要素可以说是缺一不可,尤其是植物。园林、园林,贵在其中有一个林字,这也是中国古典园林决不可缺少的、也是绝不能忽视的一部分(不管是北方的皇家园林还是南方的私家园林),现在的中国园林人要想在世界园林界站稳脚跟,就必须要学好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中国古典山水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是不的两个体系,不同就不同在对园林的诠释上,一个是天人合一,一个是人定胜天,这也就造就出西方园林中的大的绿地模纹和类似凡尔赛宫的被剪成圆柱体的树木排成的树阵的出现,而中国的园林中出现大块的模仿山势的假山,曲折的小路,以及四季多变且模仿自然植物群落中的林冠线和林缘线的植物造景手法。中国古典园林的植物造景手法是西方园林所不能匹敌的,不光是造景本身,其中所蕴含的寓意也会让人有一番回味。像南方私家园林中最常见的竹与石的搭配,白墙上攀爬的枯藤等等,无一不让人觉得很有嚼头,还有让人们津津乐道的梅兰竹菊四君子的恭谦,松柏的傲骨,牡丹的富贵等等,植物在这里被古人们赋予了人性化的品质,是中式园林中的又一层含义,这是西方园林所欠缺的。 在九十年带初的中国园林建设中,我们看到了不少运用西方现代园林中有关平面构成技法所造就的一大批广场,游园,其中一广场为最。出现了中国园林所没见过的树阵,大草坪、大模纹、大面积广场铺装(据说还有能和天安门广场面积差不多的)等新的造景手法,并风靡一时,全国上下一盘棋,全开始纷纷效仿。中国古典山水园林的技法却没了踪影,荡然无存。 好在这几年,中国的园林人终于有所醒悟,这还得亏是日本现代园林给我们提的醒。日本古典园林完全是受中国古典园林的影响,但它不是单纯的抄作业,要不日本的现代园林很可能也是大广场,大草坪了。他兼收了中国园林中的造景意境,加入了西式园林中的平面构成手法,糅合在一起造就了日本现代园林景观 ,摒弃了中国私家园林的小家子气,加入了西方园林中的恢宏大气(但不是傻、大、粗),很适合现代城市的口味,不显得十分突兀。 中国古典艺术讲究的是神、势、气,中国艺术历来主张"师法造化","观象于天,观法 于地",以"天人合一"为最高境界②,古代中国先哲们的时空观是互补共生的,并不像西方近代哲学和科学将时间与空间割裂开;这种古代中国的艺术哲学是一种朴素的整体美学观。其艺术创造追求于象形、图解,追求"术而不作,慎终追远" ②。因此特别强调精神,强调人的主动性,强调主体的思、品、悟;人的审美感知的形成就个体来说,有其生活经历、教育熏陶及文化传统的原由③。 我们都知道研究中国古典艺术必然牵涉到"意境"一词,"意境"一说最早可追溯至佛经。佛家认为"能知是智,所知是境,知来冥境,得玄即真"④。按字面来理解"意"即意象,属于主观范畴,"境"即景物,属于客观范畴,也谓哲学中常提到的"能指"与"所指"。但王国维在其《人间词话》中却认为:"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也,故能写真感情、真景物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④。然而,"意境"作为一个更加具体的美学概念,不能被简单的看作是意与境的叠加,背后蕴含着丰富的情感、心理学和哲学意味,它的包容特征使其成为中国古典美学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范畴。

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

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

一、单项选择 1.自然旅游资源一般指() A.山地、海景、文化艺术 B.江河、历史文化古迹、动物 C.河流、瀑布、植物 D.湖泊、泉、民族民俗 2.中国探险、登山旅游山地是() A.四姑娘山、衡山、贡嘎山 B.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公格尔峰 C.慕士塔格峰、华山、四姑娘山 D.乔戈里峰、华山、博格达峰 3.中国的花岗岩名山风景区有() A.武夷山、三清山、九华山 B.泰山、齐云山、崂山 C.华山、衡山、黄山 D.千山、雁荡山、齐云山 4.下列一组景观中,属于“黄山四绝”的是 A.巧石、奇松、温泉、瀑布 B.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C.瀑布、云海、温泉、奇峰 D.碧水、奇峰的、温泉、云海 5.下列一组高峰中,属于黄山主峰的是() A.玉泉顶、大汉阳峰 B.天都峰、大塔山 C.玉京峰、祝融峰 D.莲花峰、光明顶 6.武陵源景区属()岩石组成的山地 A.花岗岩 B.火山岩 C.石英砂岩 D.大理石岩 E.岩溶山地 7.我国风景名山中,属于流纹岩山体的是() A.长白山 B.衡山 C.三清山 D.雁荡山 E.九寨沟 8.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称的风景名山是指() A.黄山 B.桂林山水 C.武陵源 D.庐山 E.三清山 9.长白山位于() A.黑龙江 B.辽宁 C.内蒙古 D.吉林 E.新疆 10.长白山天池属于()湖泊 A.构造湖 B.堰塞湖 C.火口湖 D.河成湖 E.冰川湖 11喀纳斯湖位于() A.西藏 B.黑龙江 C.新疆 D.青海 E.内蒙古 12.黑龙江在我国境内的最长支流是() A.鸭绿江 B.辽河 C.松花江 D.海河 E.南溪江 13.钱塘江流经()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既没有系统的理论知识,又缺乏成功的经验可以照搬,另外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发展,既不能依赖于抄袭国际风景园林大师的作品,也不能生搬硬套中国传统的园林形式;应深入研究西方风景园林和中国传统园林杰作中所蕴含的本质特征。可以说,设计观念的国际一体化和设计手法的中国本土化,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方向和捷径。 中国丰富的自然景观资源和卓越的园林文化遗产是现代风景园林师的宝贵财富。其中蕴含的自然文化理念和再现地域景观的手法,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并融汇贯通于实践之中。实际上,现代国际风景园林设计大师无不从前人的理论与实践中吸取了大量的设计理念与灵感。就中国传统园林而言,有许多极富现代意义的理念和手法值得现代风景园林师去继承和发扬,归纳为以下几点[5]: (1)“天人合一”的自然文化:自然是风景园林设计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泉。中国传统园林所追求的天人合一思想,在于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自然文化是中国园林的核心与精华所在。“虽由人做、宛自天开”强调的就是按照自然的客观规律来造园,要以自然景物为主体,更要强调人对自然的深刻认识和艺术再现。这与国际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发展趋势十分接近,表现出人类认知方式国际一体化的倾向。 (2)“因地制宜”的景观特色:风景园林设计的宗旨之一在于充分利用地域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资源,再现地域的自然景观类型和地域文化特色。与西方传统园林一样,中国传统园林也是再现本土自然景观典型特征的范例。对地域性景观的深入研究,因地制宜地营造适宜大环境的景观类型,是现代风景园林设计的前提,也是体现其景观特色的所在。但关键在于继承因地制宜的思想,而不是山水园林的形式本身。 (3)“巧于因借”的园林整体:中国传统园林以自然山水为依托,通过借景、隐喻等手法将园林景物与周边景观相联系,起到扩大空间效果的作用,并使各个空间之间相互渗透、彼此呼应,形成整体。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也要求将场地的视域空间作为设计范围,把地平线作为空间的参照,强调风景园林设计与地域性景观的融合,这与传统园林追求无限外延的空间整体不谋而合。 (4)“小中见大”的视觉效果:中国传统园林在相对局促的空间中,借助对比、突出三维空间、加强空间的深远效果、采用环形游线形成散点视点视线、避免一览无余的逼迫式景点布置,以及借助山体和屋顶起翘将人的视线引向天空等手法,达到扩大空间感的目的,获得震撼人心的效果。这对现代风景园林设计寻求的在有限的空间中表现广袤的地域性景观特征的手法颇有启示。 (5)“舒适宜人”的环境营造:园林是人类追求最理想的人居环境的产物,创造更加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是享受园林生活乐趣的前提。园林的叠山理水、植物配置、亭廊构建,乃至城市布局,都在很大程度上考虑到如何利用自然气候条件,在园林中营造出舒适宜人的小气候环境。在现代风景园林设计中,光影、气流、温度、湿度等影响人体舒适度的气候因子,也是十分重要的设计依据。 (6)“循序渐进”的空间格局:在人工环境和自然环境之间营造过渡空间,是中西方园林的通用手法。中国传统园林多建造在人工性的城市环境之中,需要在人工与“自然”之间营造出一系列过渡性空间,并以庭园或园中园的方式来起到联系和过渡作用。园林空间因此而划分成一系列不同形状、不同尺度和序列主题的庭园空间,但彼此之间又密切联系。 由此可见,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发展趋势是:以国家风景名胜遗产的保护管理为切入点,建立风景名胜区体系,保护人类文化、自然遗产及其所处的环境,优化国土景观,协调人与自然的关系,对社会的发展和环境的保护、优化起到促进作用。进而参与论证社会经济发展,并把风景园林学科领域扩大到地球上更大的地域。借助国际一体化的风景园林设计理念,借鉴中国传统园林设计手法,营造具有深刻内涵和本土特色的风景园林作品。

第三章中国旅游景观

,. 一、单项选择 1.自然旅游资源一般指() A.山地、海景、文化艺术 B.江河、历史文化古迹、动物 C.河流、瀑布、植物 D.湖泊、泉、民族民俗 2.中国探险、登山旅游山地是() A.四姑娘山、衡山、贡嘎山 B.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峰、公格尔峰 C.慕士塔格峰、华山、四姑娘山 D.乔戈里峰、华山、博格达峰 3.中国的花岗岩名山风景区有() A.武夷山、三清山、九华山 B.泰山、齐云山、崂山 C.华山、衡山、黄山 D.千山、雁荡山、齐云山 4.下列一组景观中,属于“黄山四绝”的是 A.巧石、奇松、温泉、瀑布 B.奇松、怪石、云海、温泉 C.瀑布、云海、温泉、奇峰 D.碧水、奇峰的、温泉、云海 5.下列一组高峰中,属于黄山主峰的是() A.玉泉顶、大汉阳峰 B.天都峰、大塔山 C.玉京峰、祝融峰 D.莲花峰、光明顶 6.武陵源景区属()岩石组成的山地 A.花岗岩 B.火山岩 C.石英砂岩 D.大理石岩 E.岩溶山地 7.我国风景名山中,属于流纹岩山体的是() A.长白山 B.衡山 C.三清山 D.雁荡山 E.九寨沟 8.有“奇峰三千,秀水八百”之称的风景名山是指() A.黄山 B.桂林山水 C.武陵源 D.庐山 E.三清山 9.长白山位于() A.黑龙江 B.辽宁 C.内蒙古 D.吉林 E.新疆 10.长白山天池属于()湖泊 A.构造湖 B.堰塞湖 C.火口湖 D.河成湖 E.冰川湖 11喀纳斯湖位于() A.西藏 B.黑龙江 C.新疆 D.青海 E.内蒙古 12.黑龙江在我国境内的最长支流是() A.鸭绿江 B.辽河 C.松花江 D.海河 E.南溪江 13.钱塘江流经()

中国古典园林试题及答案

中国古典园林同步试题及答案 一、判断题(在正确的括号内填A 错误的填B,每小题0.5分,共25分) 1、欧洲、西亚、中国被推崇为世界三大园林体系。() 2、欧洲体系园林以“规整和有序”为园林的艺术特色。() 3、园林中的厅堂一般坐南朝北。向南望,是全园最主要景观。() 4、皇家园林规模宏大,假山假水较多,圆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形高大。() 5、西亚园林体系强调水法,把水当做园林的灵魂,使水在园林中尽量发挥作用。() 6、苏州环秀山庄假山是中国园林大规模假山的仅存者,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7、唐、宋时期中国园林进入转折期,官僚、文人自建园林或参与造园工作,将诗与画融入园林的布局与造景中。() 8、秦、汉时期出现了以官室建筑为主的宫苑,秦始皇建上林苑,引渭水作长池,并在池中筑蓬莱山以象征神山仙境。() 9、北方园林是以西安为代表。() 10、中国山水园林表现的是几何美。() 11、园林中的匾额、楹联、刻石内容多引用前人现成诗句,或略作变通,具有点景的作用。( ) 12、北方类型的园林也称黄河类型,按气候带划分也可称温带园林。() 13、岭南类型园林造园条件比南、北方园林都好。() 14、春秋战国时期,园林已经有了成组的风景,出现了以宫室建筑为主的宫苑。() 15、中国古典园林布局形式以自由、变化、曲折为特点,要求景物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 16、岭南类型的园林也称“广东类型”,按气候带划分可归类于“亚热带园林”。() 17、现代保存下来的园林大多属于明、清时期。() 18、游览古典园林讲究“游”与“停”的结合。()

19、园林中楼阁类建筑,可以说是全园的野境、画境、意境的汇集点,堪称情景交融的理想境界,是大可驻足的重点游览点。() 20、无锡寄畅园是取苏东坡的“取欢仁智乐,寄畅山水阴”句中的“寄畅”两字名园。() 21、园林中的假山一般有石山和土山两种。() 22、中国古典园林叠山的根本目的是起到登高望远、扩大空间的作用。叠山的石材主要有两种:一是浙江武康的花岗岩,质地坚硬,用于假山的基础部分,称叠脚。二是太湖石,置于假山的上部,供游人玩赏品味,称收顶。() 23、北京颐和园内的谐趣园、圆明园内的廊然大公均为仿无锡寄畅园而建。() 24、“亭”古代就有停止的意思,它是供人休息、纳凉、避雨与观赏四周景色的地方,因而亭的四周景色往往相当优美,是观赏景色的佳境。() 25、公元前11世纪,秦始皇曾建“灵囿”。() 26、在园林中,轩一般指地处高旷、环境幽静的建筑物。() 27、中国古典园林的精华集中在江南。() 28、园林中的桥不但有增添景色的作用,而且用以隔景,在视觉上产生扩大空间的作用。() 29、承德避暑山庄是清朝皇帝为了实现安抚、团结中国边境少数民族,巩固国家统一的政治目的而修建的一座夏宫。() 30、承德避暑山庄着名的七十二景与康熙、乾隆有关。() 31、北京颐和园是以昆明湖、万寿山为蓝本。() 32、留园三绝是:玉玲珑、楠木殿、鱼化石。() 33、楼阁是园林中的二类建筑,是否有平座是楼与阁的主要区别。() 34、苏州的拙政园,按其占有者身份划分,属私家园林;按其所处地理位置划分,属扬子江类型园林。() 35、唐代诗人李白在辋川别业中养鹿放鹤,是为了寄托“一生几经伤心事,不向空门何处销”的解脱情趣。() 36、轩,取自杜牧“层轩皆面水,老树饱经霜”的诗意。() 37、杭州西湖北面的保俶塔,与南面重建的雷峰塔,是一组绝妙的对景。()

中国古典园林的特色论文

园林景观设计 :xxx 班级:xxx 学号:123456

中国古典园林的主题分析 摘要:我国古典园林一般以自然山水作为景观构图的主题,建筑只为观赏风景和点缀风景而设置。园林建筑是人工因素,它与自然因素之间似有对立的一面,但如果处理得当,也可统一起来,可以在自然环境中增添情趣,增添生活气息。园林建筑只是整体环境中的一个协调、有机的组成部分,它的责任只能是突出自然的美,增添自然环境的美。这种自然美和人工美的高度统一,正是中国人在园林艺术上不断追求的境界。 关键词:古典园林山水对立统一 山水,是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自古以来,人们在利用和改造山水的过程中,与山水结成各种对象性关系。在实践中,山水既为人们提供必需的生活资源,又是人们实践的主要对象,人们从自身的需求出发,把山水视作实用的对象、崇拜的对象、审美的对象,对山水加以欣赏、歌颂和赞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们生活的提高,人们乐于游山玩水,观赏名山大川绮丽风光中,对山水美的欣赏与人们的精神生活、道德观念联系起来,作为真、善、美的一种象征,以物喻人,移情寄性。使山水的

审美情趣进入以物“比德”和赏景“畅神”的境界。山水何以为美?春秋时代的孔子告诉我们“知者乐水,仁者乐水”,何也?“出云风以通天地之间,阴阳合和,雨露之泽,万物以成,百姓以食。”将山看成沟通天地,和合阴阳的重要事物及雨露源泉,是抚育万物,养育百姓的根本,具有与“仁者”无私品德相比美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而水,孔子认为它无私给予万物,“似德”:所到之处有生命成长,“似仁”:下流曲折而循其理,“似义”:浅者流行,深者不测,“似智”;赴百仞之谷不疑,“似勇”;不清以入,鲜洁以出,“似善化”;至董必平,“似正”;其万折必东,“似意”;所以,君子见大水必观赏,这就是说,水具有与“君子”或“知者”的德、仁、义、智、勇等品质相类似的特征,所以它是美的,令人愉悦的。 一、山水园林是传统审美观的积淀 中国古典园林的历史悠久,从奴隶社会末期到封建社会解体,在3000余年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世界上独特的山水风景园林体系。 自然山水是美的载体,园林里只要有山有水,便有林壑之美,横生画意诗情。青山碧水足可令人们心旷神怡,引起人们丰富的想象,或借山水以寄意,或借山水以抒情。古往今来,无论是古代的“游圃”,后来的宫苑,还是民间私人宅园,凡属名园都是得山水性情。山衬水、水

中国古典园林类型、特色及特点

中国古典园林的类型、特色及特点 1、中国古典园林的四大类型: 1)、皇家园林皇家园林一般规模较大,在艺术风格上以庄重华丽为主,在规则中求得变化,在华丽中求得闲雅。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随着社会经济、社会文化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以及统治阶级的美学思想和审美艺术风格的改变,皇家园林从密集而庄严的宫殿建筑群的园林逐渐演变为自然的山水型园林风格。 2)、私家园林私家园林最早出现汉代,和皇家园林在内容上没有大的区别,后来由于文人参与造园,园林与文学、绘画关系密切,更加抒情写意,使私家园林在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境界,尤其江南私家园林。 3)、寺庙园林寺庙园林常选择在风景如画的自然景观较美的山水胜地,建筑能和自然环境巧妙结合,是贫苦百姓借朝拜进香可以进入的园林,具有公共园林的功能。由于许多寺庙园林将自然风景渗入了人文景观,逐渐发展为今天的风景名胜区。 4)、自然风景园林自然风景园林是人们把具有天然景观特点的地区,经过逐渐开发建设而形成的著名游览点。古代称为景并有赋予诗意的名称,一个风景园林往往有多个景,如杭州西湖十景,扬州瘦西湖二十四景,济南大名湖八景等。这些景往往在景观最好的地点,并在最好的观赏位置布置园林建筑。建筑的布置和设计以突出自然环境和景观特点为目的。 2、中国古典园林地方特色 1)、江南园林 江南园林在面积不大的范围内,凿池堆山、栽花树木,结合各式建筑布局经营,因势随形、匠心独运,创造出一种重含蓄、贵神韵的咫尺山林、小中见大的景观效果。 江南园林堆山多用太湖石和黄石,石量应用很大,掇制假山或峰石散置特置手法多样技艺高超。江南气候温和湿润,花木种类繁多,园林植物讲究造型和姿态、色彩、季相特征,多自然种植以落叶树为主,配合常绿构成四季景观。建筑以乡土建筑为创作源泉,个体玲珑轻盈、空间通透,多用白墙、灰瓦、青砖,建筑形式极其丰富多彩,工艺水平精致。园内各式各样空间:山水空间、建筑空间、庭园空间、天井等,空间富于变化适于静态和动态观景。 2)、北方园林 北方园林规划布局中轴线、对景线运用较多,园林赋予凝重、严谨的格调。北方石材少、有北太湖石、青石,手法如江南,但风格不同,北方水资源缺乏,水池面积不大,水景受到限制。植物配置方面,观赏树种少,缺少常绿树和冬季花木,能做到三季有景、冬季萧寒景象。建筑形象稳重、敦实,封闭感较强,有刚健之美。园内空间划分较少,整体感较强。 3)、岭南园林 岭南园林规模小、多宅园,一般是庭院和庭园组合,建筑比重大。庭院和庭园形式多样,组合密集。建筑平屋顶做成天台花园,通透开敞更盛于江南,外观轻快活泼,重视细部装饰。叠山常用英石,石景分为壁型和峰型,与水结合成水石庭水局是岭南一绝。理水手法多种多样不拘一格。岭南观赏植物品种繁多四季花团锦簇、绿荫葱翠,还有外来热带树种。由于受西方影响,建筑装饰、规则式水池出现在园林中。总体而言,园林中建筑形象在造景起着重要作用,但由于体量偏大,数量多,深邃有余而开朗不足。 4)、巴蜀园林 巴蜀园林自然天成,古朴大方,以“文、秀、清、幽”为风貌,以飘逸为风骨。文指著名园林都与著名文人有关,园林中蕴含浓郁的文化气质如李白、杜甫、三苏、陆游等都留下了优秀的传统,为巴蜀园林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由文而秀,巴蜀名园多小巧秀雅,石山甚少,水岸朴直,以清简见长。植物繁茂、品种丰富、多用常绿阔叶林作背景,以水面取虚放扩创造空间的变化和虚实对比。建筑密度不大,形象秀雅,风格倾向于四川民居。由于四川是道教的主要发源地,名园渗透了相当浓厚的飘逸风骨。其主要表现是:不拘成法的多

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与创新 摘要:中国传统园林在世界园林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创造了辉煌的历史。作为现代景观设计的从业者应该加强对传统园林艺术的研究,吸取有用的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基于此本文分析了中国传统园林同现代景观设计的传承以及创新。 关键词:传统园林;现代景观设计;传承;创新 引言 当前,社会发展速度加快,人类文明程度也得到了很大提高。人们对自己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这为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开辟了一个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其也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设计出既时尚又环保的园林景观是设计者关注的重点。现代园林景观设计传承了古代园林景观设计的优点,同时也创新了古代园林景观设计的理念以及方法等,从而促进了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发展,进而设计出宜人的园林景观。 1、我国现代景观设计发展概况 现代景观设计的前身是园林设计,其最基本、最实质的内容还是以园林为核心。追根溯源,园林在先,景观在后。园林经过圃—囿—园3个阶段的形态演变,到现代有了新的发展,其环境规模扩大,包括区域的、城市的、现代的,形成了景观。在众多形式和风格殊异的园林设计中,中国的园林以善于将情景交融的自然景色表现出来,在世界园林之中独树一帜,对世界园林有相当大的影响。西方国家的园林,侧重点在以刚制柔,将建筑物作为中心、园林陪衬,但是在布局上则受到了阿拉伯对称以及硬直边的影响,导致有机体整体表现出僵化。日本的园林在造园的过程之中将禅的理念融入其中,发展到现在具有浓厚的宗教哲学色彩。园林的理念是用以助静思,多以静观,少为生活之用。拥有者我国园林可思可用,可观可游的特色,既可超脱凡俗又可以时期游人置身之中而保护了园林的神貌。 尽管经济迅速发展的中国日益成为风景园林师一展身手的国际舞台,然而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的国际地位还十分低下,缺少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设计师和作品。一方面,中国现代风景园林缺乏可以直接继承的传统%另一方面,对于国际风景园林设计理念与发展趋势缺乏深刻认识。没有经过消化吸收的。文化大搬移。在景观规划中必定会产生一些没有生命的景观垃圾,现阶段对各种园林风格的拿来主义,使得我国现代景观设计没有自己的特色,模仿痕迹严重。 2、传统园林与现代景观设计的差异 我国传统园林总的来说经历了一个较为长久的发展过程,依据园林的隶属关系主要可以分成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寺庙园林和公共园林。而其主要的功能是便于观赏,在设计之上提倡人同自然之间的和谐统一,将自然精华之美同园林的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中国古典园林赏析 园林是我国传统建筑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中国园林博大精深,在世界园林史上独树一帜。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代表的中国造园艺术,是以追求自然精神境界为最终和最高目的,从而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目的。中国古典园林历史悠久,文化含量丰富,个性特征鲜明,又多彩多姿,极具艺术魅力,它深浸着中国文化的内蕴,是中国五千年文化史造就的艺术珍品。 一、中国古典园林基础知识 中国古典园林大都是文人、画家与匠人合作的结晶。园林概念首次出现在明代,计成在其造园巨著《园治》一书中所述:“大凡造园,不分市村城郊,地段以僻静为胜……景物可因借随机……”。其意思是,在一定地段范围内,或对天然山水进行利用改造,或人力兴造山水地貌,结合景载与植载,并安插布局相适宜的建筑,从而构成一个兼具游览、居住、观赏的环境。 中国古典园林有三大要素,即山水地形、花草树木、园路建筑。山是永恒稳定的象征,大园山大,主山多是土山,山石用在重点部位称“山骨”;小园山小,可全用山石堆叠;水是智慧和廉洁的象征,水从山泉流出,通过曲折的溪涧最后汇成大池,成为园林的主体水面。花草树木富有生机,象征着欣欣向荣。花草树木是自然式的,讲究意境,花木种类的选择都要顺应地形、朝向等自然气候条件与植物的生长习惯,同时特别注意保留原有的古树和植被,使之成为全园植物的骨干。园路建筑讲究“曲径通幽”,建筑分散在自然要素之中,与自然的景物交织在一起。园中的主要建筑往往和主山池相对,自然景色最集中的地方往往有点景和观景的建筑。建筑和园路还起着分隔空间和组织游览路线的作用。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基本类型 (一)按所有者身份分类 1、皇家园林 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在统治阶级看来,国家的山河都是属于皇家所有的,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建筑体型高大,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等。

中国旅游景点大全

中国旅游景点大全 北京: 八达岭长城 在距北京75公里的延庆县境内,是明代万里长城的典型,保存比较完整。 故宫 明清两代的皇宫,也是我国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 天安门 原是皇城的正门,有五座城门、上有九楹金碧辉煌的重楼,下临金水河和五座汉白玉桥,面对广阔的广场。 颐和园 原为帝王的行宫花园,有宫殿、园林建筑3000余处。 天坛 中国现存最大的祭祀建筑群。 圆明园 以前是比颐和园更大的一个庭院,已成废墟,现正逐渐修复。明十三陵 位于北京市昌平县,有明朝13个皇帝及其后妃的陵墓。 天津: 天津旧城 天津旧城位于海河上狮子林桥的西面,主要为明清建筑。 水上公园

天津水上公园是一所综合公园,建于1951年。 河北: 山海关 明长城东端的一座关隘,在今河北省秦皇岛市东北,依燕山,傍渤海,形势险要,有“天下第一关”之称。 承德避暑山庄 位于承德市的这座离宫,是清代皇帝夏日避暑的场所,也是中国现存最大的帝王宫苑。 北戴河 位于河北省秦皇岛市区西南1500米处,是一处天然海滨浴场,也是我国著名的海滨避暑胜地。 外八庙 承德的外八庙,是清代修建的一个规模庞大的寺庙群,是一个凝聚了汉、蒙、藏等多民族建筑风格和艺术的古建筑宝库。 山西: 五台山 在山西省五台县境内,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恒山悬空寺 北岳恒山在山西省境内绵亘数白里,苍松翠柏间散布着楼台殿宇,悬崖峭壁上多镌有古人题咏。恒山上的悬空寺,在中国众多的寺庙中,称得上是奇妙的建筑。 云岗石窟

在山西大同市西,53个石窟内有51000余尊佛像,其中最大的佛像高17米。 晋祠 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位于太原市西南郊25公里处的悬瓮山麓。 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是黄河流域的一大奇观,是我国第二大瀑布。它位于山西省吉县城西南25公里的黄河壶口处。 内蒙: 成吉思汗陵 成吉思汗即元太祖铁木真,他曾经是一位叱咤风云、显赫一世的蒙古族英雄,他的业绩对于我国各民族的融合河现今版图的格局具有重要意义。 山东: 泰山 位于山东省泰安县,是中国五岳之一。 曲阜三孔(孔庙、孔府、孔林) 山东省曲阜市春秋时期为鲁国都城,也是孔子的故乡。由于历代王朝的统治者尊崇孔子,其后代把孔庙、孔府和幕园建成了辉煌巨大的古建筑群。 蓬莱阁 坐落在山东半岛的蓬莱阁,自古就有“仙境”之称。

浅谈中国园林景观发展史

浅谈中国园林景观发展史 【摘要】 古代园林发展为现代景观设计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参照物,古代园林艺术有许多宝贵的经验技术与指导思想都为现代景观设计师提供了很好的设计教案。研究本土的古典园林史有助于帮助我们更好的理解自己民族国家的风土文化,为设计出更具地方风格特色的景观作品提供重要的文化基石保证。本文以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为依据阐述了在经济基础不断变化中作为上层建筑和文化载体的园林景观是如何演变发展的。 通过以下三部分来进行阐述: 一、前言阐述中国古典园林与现代景观之间的关系。 二、分阶段介绍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历史。 三、介绍古典园林如何过渡到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中国古典园林,现代景观设计,发展演变史 一、前言 纵观世界园林历史,历经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信息文明等四个阶段。原始文明的园林处于萌芽阶段,观赏种植不分且归部落所共享,主观是为了祭拜和解决温饱的问题。到了农业文明农业得到长足发展和封建制的确立决定了园林直接归统治者与少数贵族

富贾所有,具有封闭性和内向性。中国是一个以农业文明为主流文化的国家,中国古典园林史实际上就是一部农业文明条件下的园林史。近代历史原因中国园林没经过大工业文明直接进入现代文明,这时中、西方园林才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融合。所以中国造园艺术的发展史从历史发展的角度来看分为两个大的阶段,一个是深具本国文化内涵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的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一个是引进西方造园理论与现代景观概念的现代景观设计的发展。 古典园林和现代景观都是在一定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综合作用下形成的优美景观艺术作品,而自然条件复杂多样,人文条件更是千奇百态,剖开各种现象从共性上来看无论是古典园林还是现代景观设计的形成都离不开大自然的造化、社会历史的发展和人们的精神需要等三大背景,两者间不仅有个性同时也具有共性的,是可以被吸收、学习、继承发展的关系。 二、中国古典园林发展演变 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处在原始文明后期和历经整个农业文明到工业文明的初期这个阶段,由于地理位置安居亚洲东部和社会历史的发展等原因,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处在一个相对封闭稳定的状态下,故而能在稳固中前进变化,发展出独具特色的世界三大园林体系之一的中国古典园林风格。通常把中国古典园林的发展分为五个时期:1、萌芽期2、生成期3、发展期4、全盛期5、成熟期。[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