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长亭送别教案苏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长亭送别教案苏教版必修5
高中语文长亭送别教案苏教版必修5

长亭送别

总体设计

教材概述

《长亭送别》是《西厢记》的第四本第三折,是剧中最为脍炙人口的精彩片段之一。由莺莺主唱,是塑造莺莺形象的重场戏之一。这折戏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它以赶赴长亭、长亭别宴、长亭话别、惜别目送为序,展现了一卷情景交融的暮秋别离图,主要通过19支曲子,集中刻画了莺莺送别时复杂的心绪,成功地塑造了一个感情细腻、纯真而又充满内心矛盾的少女形象。莺莺的离愁别绪,反映了自由爱情与封建礼教的尖锐矛盾,表现了封建礼教对人性、人情的严重束缚和压制。

这折戏景物描写与抒情、叙事融为一体,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烘托出人物复杂的感情和微妙的心理。曲词雅俗相济,自然而华美,修辞手法多样,显示了王实甫深厚的语言功力。把握、鉴赏女主人公的艺术形象,鉴赏剧作曲词的音韵美和体会其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是学习的重点和难点。

思路方法

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应在疏理剧情的基础上,淡化戏剧情节,重点赏读若干支曲词。教学中以文学鉴赏为纽带,以诵读为辅助,组织学生合作讨论来理解词句,把握人物形象,分析思想内容及艺术手法。

使用教具:投影或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三维目标

1.分角色朗读和美读,在读中领略优美曲词的艺术魅力。

2.引导、点拨学生对曲词的赏析、学习和领悟曲词的艺术手法。

3.在鉴赏曲词的基础上改写唱词,对已学知识进行巩固。

4.理解人物形象及“愿天下有情人皆成眷属”的主题。

教学设计

第1课时

导语设计

情景导入

放音乐《梁祝》,在悠扬的乐曲声中,明确:爱情,一个古老永恒又年轻常新的字眼。才子佳人、怨女痴男,多少悲欢离合,多少血泪辛酸。由此,无数的文人墨客,几多真挚的描写、热烈的咏叹。便有了:关关雎鸠的吟唱,孔雀永远的飞翔,那哭倒的长城,哭不倒的爱情,沉没的百宝箱,沉没不了的爱的向往,还有罗密欧与朱丽叶,梁山伯与祝英台,千古绝唱,唱着“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万般追问“问世间情为何物,只教人生死相许”。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中国古典戏曲,走进王实甫的《长亭送别》,去品味这千古爱的绝唱。

诗词导入

“黯然销魂者,惟别而已矣。”可以说,古往今来,最动人的文字是有关离别的文字,最难写的文字也是离别的文字。也许一个故事并不能深深地打动你,但几句离别的诗词却可以让你潸然泪下。《长亭送别》就是这样的文字,美得让人心痛,美得让人窒息。《长亭送别》的美,美在何处?美在故事、美在人物、美在情境、美在曲词。让我们走进《长亭送别》,去品味那“辞藻警人,余香满口”的美。

推进新课

知识积累

作家作品

《西厢记》全名《崔莺莺待月西厢记》。作者王实甫,元代著名杂剧作家,今保定定兴县人。他一生写作了14种剧本,《西厢记》大约写于元贞、大德年间(1295~1307),是他的代表作。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信息筛选

明确:《西厢记》突破了杂剧一本四折的形式,是五本21折的连本戏。《长亭送别》,共十九支曲文,按时间的推移、情节的发展,可概括为四个层次,四幅画面,到长亭的路上,筵席上,吃饭后话别,最后两节是张生走后。艺术触角伸展到人物的心灵深处,集中刻画的是莺莺送别张生时细致复杂的心境、意绪。小组讨论,给这四幅画面命名,最好四个字。

明确:送别途中:【端正好】【滚绣球】【叨叨令】

长亭饯别:【脱布衫】【小梁州】【幺篇】【上小楼】【幺篇】【满庭芳】【快活三】【朝天子】临别叮嘱:【四边静】【耍孩儿】【五煞】【四煞】【三煞】【二煞】

惜别目送:【一煞】【收尾】

合作探究

一、朗读全文

1.请四位同学分别朗读1~3、4~11、12~17、18~19支曲词,教师在每次朗读前介绍剧情,其他同学边听边勾画出表达莺莺情感的重要词语。

剧情一:暮秋时节,一辆轻车驶向长亭,车上坐的正是相国千金崔莺莺,面对满眼的秋色,想着即将远去的夫君,她不禁悲从中来。(学生读)

剧情二:车到长亭,她有多少的话要对张生说,可有母亲和普济寺的长老在场,她只能把情思埋在心里,视线却一直被张生所牵。(学生读)

剧情三:母亲先行离开了,莺莺终于有了可以单独和张生在一起的短暂时间,她可以一吐衷肠了。(学生读)

剧情四:十里相送终有一别,望着张生渐渐远去的身影,莺莺心中的愁苦有谁能知呢?(学生读)

2.整体把握崔莺莺的内心情感

我们读到的曲词是崔莺莺在长亭送别张生时的内心独白,是她内心情感的真情流露。她流露出一些怎样的情感呢?用四字短语概括。

缠绵不舍痛苦忧愁担忧牵挂郁闷怨恨

3.分角色有感情朗读全文。

二、分析人物形象

《西厢记》故事美,人物美。让学生找出老夫人、张生、莺莺的语言,确立人物对功名和爱情的态度。

1.老夫人,她的语言动作不多,看似次要,实际上却是极重要的一个人物,如果少了她,《西厢记》就没有了矛盾冲突,没有了波澜起伏,故事也就变得索然无味。有关她的言语行动主要在节选的第二部分——临行饯别,请同学们找到并阅读有关部分,结合具体文字分析老夫人的心理和思想观念。

安排座位——不承认崔张二人的夫妻关系。

“辱没”——蔑视张生,封建等级观念。

“重功名,轻爱情。”

催促敬酒——想尽快结束饯别宴。

明确:从老夫人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当时社会的一大部分人心中的婚姻爱情观,那是一种功名利益之余的闲情,可有可无。

2.在那重功名轻爱情的社会中,贵为相国千金的莺莺对白衣秀士张生除了离愁之外还有怎样的感情和心理?表现出她怎样的心理观念?结合课文语句谈一谈。

举案齐眉的渴望重爱情(从[满庭芳]一曲中可看出)

一往情深的坚贞轻名利(从[朝天子]一曲中可看出)

明确:分析人物性格不能脱离当时的社会环境,把功名利益作为爱情婚姻的基础,这是在当时社会得到认同的一种观点,崔莺莺却反其道而行,这显然是叛逆的,并且她反叛的绝不仅是一种观念,还有那观念背后的封建制度、封建礼教。正因为如此,崔莺莺的形象在文学史中才那么光辉耀目。

3.在饯别宴上许多话说不出口,因为还有必须回避的外人在。饯别宴结束后,张生临

别前,当须回避的人离开后,莺莺又叮嘱了哪些话?表现了她怎样的心理?

关心——旅途风霜

担心——考不中状元不归、停妻再娶妻

4.既然是两情相悦心灵投合的爱情,莺莺的担心是否是多余的?学生各抒己见。

明确:(1)爱愈切,就愈担心,符合人之常情;

(2)平安是福(孙飞虎抢亲风波后,更加珍视平安);

(3)中不了状元,老夫人会赖婚(三辈儿不招白衣女婿),张生也许会不归(金榜无名誓不归),不敢想像将来;

(4)中了状元,会成为高门大户甚至是帝王之家择婿的对象,也许还会有异乡花草的吸引……生活中这样的事比比皆是;

(5)主要是男尊女卑的社会现实,在当时的社会,始乱终弃的例子不胜枚举。比如汉代有一位遭遗弃的女子用从一到万的数字串联起自己的凄凉心境,希望借此感动负心的丈夫。请同学们找出表明女子遭遗弃的根本原因是哪句话?

投影显示:

一别之后,两地相思。只说是三四月,又谁知五六年。七弦琴无心弹,八行书无可传,九连环从中折断,十里长亭眼望穿。百思想,千系念,万般无奈把郎怨。万语千言说不完,百无聊赖十倚栏。重九登高望孤雁,八月中秋月圆人不圆,七月烧香秉烛问苍天,六月伏天人人摇扇我心寒,五月石榴如火偏遇阵阵冷雨浇花端,四月枇杷未黄我欲对镜心意乱。急匆匆,三月桃花逐水转;飘零零,二月风筝线儿断,噫!郎呀郎,也不得下一世你为女来我为男。

这首诗的最后一句点明了这种状况的根源就是“男尊女卑”。男尊女卑的社会不改变,那被遗弃的女子除了思念,除了辗转,除了痛苦,除了等待之外,便只有深深的哀怨,而哀怨又注定了于事无补。所以莺莺在临别时的句句叮咛中流露出那么多的忧虑,那么多的惶恐,那么多的无奈与愁苦,而这正是因为她对自己的爱情与婚姻没有把握,不能自主。

5.小结:如果等级门第不再森严,张生便不必跋涉千里,为娶妻求取功名;如果男尊女卑不复存在,莺莺便没有了临别前忧心将来,满怀愁苦与无奈。观念总是先于制度产生的,在变革中伴随着阵痛。崔张的爱情发生在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封建时代,他们有对爱情自由与婚姻自主的渴望,就注定了他们满怀愁绪。莺莺的离愁别恨固然反映了她对爱情的执著,同时也是她对不能掌握自身命运的悲哀和抗争,不应理解为单纯的儿女情长。

方法点拨

一、故事之美

身为名门闺秀的莺莺和琴剑飘零的书生相爱本身,在很大程度上就是对以门第、财产、权势为条件的传统择偶标准的违逆。

《长亭送别》一折表现的则是崔张爱情取得初步胜利后的又一次曲折——张生去赶考,莺莺来送别,两人被迫分离。整折戏虽没有曲折复杂的戏剧情节,却有撼人的艺术魅力。这魅力主要来自作者精心安排的19支曲词。

这些曲词对处于长亭送别这一特定时空交叉点的莺莺的心灵作了细腻的刻画,多层次地展示了莺莺“此恨谁知”的复杂心理——既有对“前暮私情,昨夜成亲,今日别离”的张生的百般依恋,又有对即将来临的“南北东西万里程”的别离的万般痛苦;既有对“拆鸳鸯在两下里”的科举功名的深深怨恨,也有对当时司空见惯的身荣之后“停妻再娶妻”行为的不尽忧虑。这一复杂的心理内涵体现了莺莺纯净的灵魂美,也突出了她叛逆的性格。

二、人物之美

1.莺莺的深情之美。

莺莺对“白衣秀士”张生的爱,是相互倾慕的产物,丝毫没有掺杂世俗的考虑和利害的打算。她所追求的爱情已经不再停留于“才子佳人”的传统模式上了,更没有把“夫贵妻荣”作为婚姻的理想。她对礼教的背叛是彻底的。当然在这一过程中,她也有过矜持,有过顾虑,有过矛盾和思想斗争,但这不仅没有削弱她形象的光辉,反而在其形象上增添了端庄深沉的色彩,使这个叛逆者的形象更为真实动人。这一切在由她主唱的《长亭送别》一折中得到集中表现。

在她看来,金榜题名是“蜗角虚名,蝇头微利”,不是爱情的前提和基础。她只想“但得一个并头莲,煞强如状元及第”,她反复叮嘱张生“得官不得官,疾便回来”,与老夫人

汲汲于功名富贵的态度形成鲜明对照;同时她对未来也有深深的忧虑。莺莺的态度突出地表现了她的叛逆性格和对爱情的执著,就是她的离愁别绪也闪耀着重爱情轻功名反礼教的思想光辉,她的叛逆是对不能掌握自己命运的悲哀和抗争。

2.张生的钟情之美。

张生虽然有时也有软弱的一面,但对爱情却是执著专一的。他毫不顾虑自己的“白衣”地位,大胆追求自己钟爱的女人;长亭分别之际,他“蹙愁眉”“长吁气”“阁泪汪汪不敢垂”,根本不愿意离去,但为了婚姻,只得忍痛“伯劳东去燕西飞”。

能力提升

1.请同学们结合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一下本文所揭示的主题。

明确:作为相国小姐的莺莺和琴剑飘零的张生相爱,这本身就是对封建社会传统的联姻方式的否定。不求门当户对,只求真情永远。为了爱,视功名如粪土,这在很大程度上显示了对封建传统道德的反抗。因而,本折的主题可以概括为:通过莺莺送别张生的情景,刻画了莺莺别离时的痛苦心情和怨恨情绪,表现了两人之间真挚的爱情,突出了莺莺的叛逆性格,突出了歌颂婚姻自由,反对封建礼教的主题。

2.深入分析探讨主题。将《西厢记》的结局与唐代诗人元稹的《会真记》的结局进行对比分析,体会王实甫的创作意图以及爱情观。投影:

唐代元稹在他的《会真记》结尾写道,张生没有考中状元,名落孙山,他反省说莺莺是天生尤物,红颜祸水,是能让沾上她的人亡国亡身的灾祸。于是将她遗弃另娶。

王实甫在《西厢记》第五本中安排张生中状元回来迎娶莺莺的情节。

问:反映了王实甫怎样的创作意图和爱情观?

明确:歌颂自由爱情,体现“愿善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题,强化了对封建礼教观念和封建婚姻制度的叛逆。

拓展探究

李存葆在《飘逝的绝唱》中说,当代世界,“暴力对美色的霸抢远未结束,权力对美色的侵吞仍显贪婪”;以金钱为媒,“用钞票铺设婚床”的现象更为多见。你思考过这些问题吗?作为已步入青春期的年轻人,你认为什么样的爱情观才是正确的?(学生的回答思想健康即可,不求整齐统一)

参考:社会丑恶现象是客观存在的事实,不必隐晦,自然也不要夸大。年轻人早一些接触“爱情观”问题亦无坏处,可避免他们在独立面对生活时的迷失。爱情是人世间至真至纯的一种感情,应珍惜爱情,切记千万不要亵渎了“爱情”这一神圣的字眼。要有更高的追求——爱情固然美好,但爱情绝不是人生的唯一。

课堂小结

人生是一幅色彩斑斓的画卷,不同的阶段有不同的人生内容,爱情虽是人生美好的硕果,却不应在青春过早播种!将朦胧的好感当做爱情的萌发,匆忙许下荒唐的承诺,将会结出青涩的苦果。身为中学生的我们应把大好时光放在学习上。

作业设计

熟读全文,把你喜欢的一个画面改写成现代话剧片段。

板书设计

西厢记·长亭送别

王实甫

第2课时

导语设计

诗词导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离别之恨自《诗经》开始就有描写。六朝时江淹的《别赋》

则对离别之愁作了淋漓尽致的描写,其开篇句“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一语中的,点出了离别的本质所在。在江淹看来,离别是会让人的灵魂也为之飞扬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秋风渐起,黄叶飘零,又一对心爱的人要别离了,他们是怎样畅叙别情的呢?打开课本,请听《长亭送别》中莺莺的心声。

复习导入

《西厢记》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被认为是抒情艺术的典范篇章。《长亭送别》是《西厢记》中最脍炙人口的片段之一。它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上节课我们欣赏了它的故事美和人物美,接下来我们感受曲词的艺术魅力。

推进新课

合作探究

1.抽查背诵,看谁背得好。分角色朗读全文。

2.赏析曲词。教师引导:祝肇年先生说:“《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淡雅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它给人以深沉的美感享受。”同学们,你在这“美妙的感受”中,最爱哪支曲子,能把你那“美妙的感受”用语言描述出来吗?

学生思考后自由发言。不求完美,学生能说对一点就予以鼓励。

示例一:【端正好】作者只捕捉几样形象,略加点染,便绘就了一幅动人的长亭送别图。碧云密布,黄花遍地,西风渐紧,北雁南归,由上到下,耳闻目睹,好一幅空间广阔、色彩斑斓的图画。这四句,一句一景,衬托出了莺莺为离别而烦恼的痛苦压抑心情。后两句自问自答,经霜的树林,在充满别离愁绪的莺莺眼中,尽是离人的斑斑血泪,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凝重的离愁。

示例二:【滚绣球】一曲,更是字字珠玑,句句玉声,“恨相见得迟,怨归去得疾”。一个“恨”字,一个“怨”字,写出了莺莺内心的悲苦无奈,也道出了莺莺蕴藏于心的抗争情绪。垂垂的柳丝,在莺莺的眼中成为拴马的缰绳,疏朗的树林,成为可挂住斜阳的绳索。拉住心爱的人儿不再前行,拖住将落的夕阳,让时光永驻。周围的景物一切都成为莺莺抒发心中离愁的对象。经历了千辛万苦,多少波折,才结束了苦苦相思,还未等倾吐衷曲,又被狠心母亲逼迫分离。“听得道一声‘去也’,松了金钏;遥望见十里长亭,减了玉肌”夸张地表现了在感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尤其是“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更是妙绝,马儿慢慢行,是莺莺的希望,更是张生的心愿,再慢也要前行,车儿只得快跟。一慢一快,紧相追随,多希望马停车偎,比肩并坐,疏林挂日,更不复夜,千秋万代,永在长亭。这一番微妙的心理,真是把莺莺的情思,写得淋漓尽致,真不知作者是如何写出来的。

示例三:【叨叨令】一曲,将“车、马、花、靥、被、枕、衫、袖、书、信”这些常用词带上“儿”字,加上一些叠音形容词。如熬熬煎煎、娇娇滴滴、昏昏沉沉之类,用排比句巧妙组合衔接,并间以反复的感叹,造成音韵的回环往复。产生一唱三叹、声情并茂的艺术效果,把莺莺柔肠百结的离别苦痛写得哀哀切切,见情见意,莺莺那种如泣如诉、呜呜咽咽的声气口吻,宛然在侧。

示例四:【一煞】一曲,以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郊外黄昏的画面。和【端正好】中的清晨景象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冷,“青山隔送行,疏林不做美,淡烟暮霭相遮蔽”,是写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流露出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是写耳闻,进一层表现她的惆怅和眷恋;“无人语”不仅是写在寂寞的夕阳古道上听不到一点人说话的声音,更是写莺莺感叹张生离去,欲语无人,夕阳古道,原来还有窃窃私语,现在却归于一片寂静。这情景本来就够冷清凄凉了,偏偏这时候传来马的嘶鸣,它打破了夕阳古道上的沉寂,也撕裂了莺莺本来就破碎的心。马鸣之处,正是张生所在之地。听到了马的叫声而见不到骑马远去的亲人,莺莺的心情可想而知。“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加烘托出当时环境的凄凉和莺莺痛不欲生的悲哀。这支曲子以景衬情,化情入景,情景交融,生动地展现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能力提升

1.熟读【端正好】【滚绣球】【一煞】【收尾】四支曲子,从中任选一首,保留其意境,把它改写成现代诗歌,并试作点评。

示例【端正好】:是谁丰富了湛蓝的天空/又无情地飘离/是谁装点了苍白的大地/却是路上带寒的秋菊/风,肆意狂乱了思绪/碎片也由南飞的大雁携去/看得林中霜叶也悄然醉了/哪是霜叶自醉/是染上了离人红泪。

点评:原曲前一句是具有深秋特征的四种景物的直接罗列,后一句设问点题,情景交融,含蓄而深沉。改诗则活用原诗意象,加入更多神奇的联想、想像,突破了原曲意象,丰富了原曲意境:云彩在“无情地飘离”,化静为动、化含蓄为显露;大地变得“苍白”,由“带寒的秋菊”“装点”;西风可以“肆意”吹碎离愁别绪,而被吹散的离愁的“碎片”正被南飞的大雁携去;林中红叶看了这一切,如痴如醉。这些意象想像新奇,情感表达热烈而真挚。而且承载这一切的诗歌语言及表现手法也极具现代诗的风采。

示例【滚绣球】:修长的柳丝挽不住远行的脚步,/萧瑟的树林止不了迫近的日暮。/唉!马儿怎会了解离别的苦楚?/夕阳又怎会体会相思的孤独?/幸福的清泉为你在瞬间干枯,/从今以后,伤心向谁来倾诉!

点评:考虑到原作与今天的生活差异,对原作进行了语境转换,运用拟人、反问、夸张的手法,刻画了莺莺不忍离别的痛苦内心。改诗不求形似求神似,较好地表达出原作的情调意趣。

示例【一煞】:青山你为何挡住去路/是在挽留谁呢/苍翠的树林呀/你为何如此憔悴/傍晚的云气/为何要急于挥洒你的身影/小道伴着落日沉静/秋风抚过农田/偶尔听见马蹄声飞扬/将离去的车儿定格。

点评:原曲语言极尽华美,气氛十分忧伤。改诗则通过连用四个疑问,组成排比,加上拟人的修辞手法,意象鲜活,情感直露、热情。其中把“疏林”改为“憔悴”,“夕阳古道无人语”改为“小道伴着落日沉静”最为优美。

示例【收尾】:层层的山峦中/响彻云霄的鞭声响起/将那夕阳也击打破碎/那离愁呵,长如水,沉如铅/一辆车儿,如何载得起?如何拖向前?

点评:在残阳里闪现了一下又随即隐没在群山暮霭中的张生的鞭声,是很难被莺莺听见的,更不可能击碎夕阳,但运用超现实的夸张却将莺莺的痛苦表现得淋漓尽致,鞭声扩大了千万倍,是莺莺极目远望、心力交瘁的形象外化。再通过想像,运用比喻,将离愁具体化。恰当地再现了原曲的意韵。

2.归纳改写方法:改写既不是翻译原曲,也不是完全抛开原文的创作。正确的做法是,保留原来曲词的意境,尽可能借鉴原来的表达手法,发挥现代诗歌的特长,进行艺术的再加工再创造,在富有创造性的语言实践中,加深对原作的理解感悟,提高鉴赏能力。

规律总结

一、情境之美

1.借途中之景传感伤之情。

莺莺乘车去长亭,她的离情就寄寓在一路上的景色之中。“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前4句,一句一景,以具有深秋时令特征的景物,点染出莺莺为离别所烦恼的痛苦压抑之情。后两句写离别之情,一个“染”字沟通了景与情的联系,使得大自然的景物融入了凝重的离愁,蒙上了一层沉郁忧伤的色彩,萧瑟的秋景与悲凄的心境化而为一,无法分开,创造了委婉深沉、令人感伤的悲凉意境,此曲不愧为千古绝唱。

2.借席上之境传愁苦之情。

“将来的酒共食,尝着似土和泥”“暖溶溶的玉醅,白泠泠似水”,杯盘酒菜都能传情。但最使莺莺关情的当然还是张生,“我见他阁泪汪汪不敢垂,恐怕人知;猛然见了把头低,长吁气,推整素罗衣”。席上多人之境毕竟不同于西厢两人天地,张生再难受也要矜持。此时他的委屈难言之情只有莺莺偷偷看在眼中。两人这种细腻隐微无奈的情绪正与离筵特定之境吻合。

3.借席后之境传叮嘱之情。

席终人散,只剩下两人与红娘。莺莺这才可以向张生倾诉衷情。“荒村雨露宜眠早,野店风霜要起迟”——尽管肝肠寸断,还不忘千叮咛万嘱咐,体贴入微的话语传递出缠绵深情,温柔贤慧。“你休忧‘文齐福不齐’,我只怕你‘停妻再娶妻’”“若见了那异乡花草,再休似此处栖迟”——莺莺终于把藏在心底最重要的话说出来了,虽然突兀,分量却极重,一往深情中也可窥见莺莺内心巨大的心理压力。有此无外人之境,才有此自然直露的表白。

4.借别后之景传惆怅之情。

“……夕阳古道无人语,禾黍秋风听马嘶。”青山疏林,淡烟暮霭,夕阳古道,禾黍秋风,构成一幅深秋萧瑟黄昏图。张生远去,莺莺怅然痴立,极目远送,流露出欲见不能的惆怅和不忍离去的眷恋。“无声”和“有声”两相映衬,更烘托出莺莺内心的凄凉和痛不欲生的悲哀。此时此地,以景衬情、化情入景,生动地展现了莺莺“离愁渐远渐无穷”的心境。

二、曲词之美

王实甫既吸收了古典诗词语言的精华,又吸收了当时民间鲜活的口语,创造了色彩斑斓的元曲词汇。

其中许多曲词既有唐诗宋词的意境,又有元人小令的风格,诗情画意跃然纸上。如:“碧云天”句、“下西风黄叶纷飞,染寒烟衰草萋迷”、“两意徘徊,落日山横翠”、“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四围山色中,一鞭残照里”等,像这样华丽秀美的语句,人们耳熟能详。

王实甫尤其善于运用修辞来形象地表现人物心理。如“昨宵今日,清减了小腰围”,夸张地表现了离情折磨下的身心交瘁。再如“未饮心先醉,眼中流血,心内成灰”,化用了柳永《诉衷情近》中的“未饮先如醉”,一字之差,更加夸张,语意更加沉重,表现了莺莺饯别时的极端愁苦。

王实甫注重文采,也擅长本色,如“马儿迍迍的行,车儿快快的随”“准备着被儿、枕儿,只索昏昏沉沉的睡”等都具有民间口语的风格,朴素自然,雅俗共赏。本色同文采奇妙结合,便形成了既典雅又质朴、既清丽华美又生动活泼的语言特色。此特色正是形成全剧“花间美人”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

总之,《长亭送别》是一首真挚的抒情诗,是一幅浓郁的水墨画,是一支撩人心弦的离歌。它处处给人以深沉的美感,将永远散发迷人的艺术魅力。

分析鉴赏

《西厢记》的语言特色

《西厢记》包含丰富的修辞技巧,有人作了统计,全剧运用的积极修辞手法达到三十四种之多,可以说是集我国古代戏曲修辞之大成,成为我国古代戏曲修辞手法运用的理想范本。

作者采用古典诗词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既吸收了古典诗词语言的精华,又提炼、融会生动的民间口语,加重文章的斑斓色彩,增强语言的形象性和表现力,使这部作品辞藻纷呈,艳丽典雅。在博取众长的基础上,熔铸冶炼,形成自身华丽秀美的语言特色。这种特色是形成全剧“花间美人”艺术风格的重要因素,没有语言上这种五色缤纷的艳丽姿采,“花间美人”就要黯然失色。其文采灿然的语言特点,绝不是堆砌辞藻,雕字琢句得来的,它和形式主义的专门搞文字藻绘的作品毫无共同之处。全剧虽然华美,文采璀璨,却自然、流利、通畅,绝无滞涩、雕琢、造作的毛病。因此明代戏曲评论家何元朗认为:“王实甫才情富丽,真辞家之雄。”(《四友斋从说》)王世贞云:“北曲故当以《西厢》压卷。”(《曲藻》)莺莺这个艺术形象的典型意义及时代局限性:莺莺的倔强与叛逆的行为表现了她的轻功名、重爱情的反封建精神,但是我们也可以窥见封建时代妇女身上所承受的巨大压力,以及在男尊女卑的社会里妇女悲惨屈辱的地位。莺莺的痛苦是一种不能主宰自己命运的痛苦,所以让人无限同情;她的倔强与叛逆让人无限佩服。

《长亭送别》一折戏,历来被誉为写离愁别恨的绝唱,不仅在于它反映了女主人公勇敢、大胆地追求自由爱情,反对封建礼教的思想,它深深打动人们的更重要的原因在于情景交融的艺术特色。最后一幅“夕阳古道无人语”的画面与“晓来谁染霜林醉”相比,氛围更加萧瑟凄凉。离别后,“此去经年,应是良辰好景虚设。便纵有千种风情,更与何人说?”

拓展探究

古今中外,诗词歌赋中都有不少写离别的诗句、歌曲。如:

汉:《孔雀东南飞》“生人作死别,恨恨那可论”,“举手长牢牢,二情同依依”。

唐:李商隐“相见时难别亦难……”

宋:柳永《雨霖铃》“多情自古伤离别……”

元:马致远《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现:徐志摩《再别康桥》“轻轻的我走了,正如我轻轻的来……”

问:它们的共同点是什么?

明确:情景交融,多种手法的运用。

课堂小结

《西厢记》是一部迷人的诗剧,全剧从头到尾是一首优美动人的爱情诗,它有明快的抒情喜剧的节奏,有“词句警人,满口余香”的艺术语言,有情景交融、诗情画意的环境氛围,所有这一切,汇合成一种独特的风貌和格调,形成了非常优美的“花间美人”的艺术风格。

作业设计

1.搜集有关“送别”的诗、词、曲、文、赋,试作专题研究。

2.请同学们展开想像,假如来年春天仍在十里长亭:

(1)张生金榜题名,衣锦还乡,崔莺莺长亭相迎……

(2)张生名落孙山,落魄而还,崔莺莺长亭相迎……

(3)张生一去不复返,杳无音信,崔莺莺长亭思盼……

根据以上三种情境,任选一种情境,写出一段情景交融的话,写成现代诗歌或仿写都可以,要讲究一点文采。(点拨:想像要丰富,又应合理。地点未变,时间已变,要注意春天景物与崔莺莺的心情一致,要做到情景交融)

板书设计

长亭送别

王实甫深沉的美感????? 故事之美人物之美情境之美曲词之美

资料选编

一、“天下夺魁”的《西厢记》

历史上,“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这一美好的愿望,不知成为多少文学作品的主题,《西厢记》便是描绘这一主题的最成功的戏剧。

《西厢记》故事,最早起源于唐代元稹的传奇小说《莺莺传》(又名《会真记》),叙述书生张珙与同时寓居在普救寺的已故相国之女崔莺莺相爱,在婢女红娘的帮助下,两人在西厢约会,莺莺终于以身相许。后来张珙赴京应试,得了高官,却抛弃了莺莺,酿成爱情悲剧。这个故事到宋金时代流传更广,《西厢记》就由此加工创造而成。

《西厢记》最突出的成就就是从根本上改变了《莺莺传》的主题思想和莺莺的悲剧结局,把男女主人公塑造成在爱情上坚贞不渝,敢于冲破封建礼教的束缚,并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得到圆满结果的一对青年。这一改动,使剧本反封建倾向更鲜明,突出了“愿普天下有情人都成了眷属”的主题思想。在艺术上,剧本通过错综复杂的戏剧冲突,来完成莺莺、张珙、红娘等艺术形象的塑造,使人物性格特征生动鲜明,加强了作品的戏剧性。

《西厢记》的曲词华艳优美,富于诗的意境,每支曲子都是一首美妙的抒情诗。这个剧一上舞台就惊倒四座,博得男女青年的喜爱,被誉为“西厢记天下夺魁”。

二、“秋思之祖”

清代梁廷楠《曲话》卷五云:“世传实甫作《西厢记》,至‘碧云天,黄花地,西风紧,北雁南飞’,构思甚苦,思竭扑地,遂死。”曲坛上这一逸闻,正好说明作者呕心沥血之苦,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真是无雨无以丽其姿,无严霜无以煊其色!可以说是剧曲中一首“秋思之祖”。

《西厢记》中的重要情节

①佛殿相逢:唐贞元年间,“上朝取应”的洛阳才子张君瑞于河中府(今山西永济)普救寺佛殿偶逢相国崔珏(已故)千金崔莺莺。莺莺“眼角儿留情”,“回顾觑”,张生“怎当他临去秋波那一转”,遂借“塔院侧边西厢一间房”住下“温习经史”。(《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②墙角联吟:莺莺月下至西厢侧花园焚香,张生于墙角吟诗:“月色溶溶夜,花阴寂寂春;如何临皓魂,不见月中人?”莺莺心动,依韵和之:“兰闺久寂寞,无事度芳春;料得行吟者,应怜长叹人。”莺莺的才情进一步打动了张生。(《张君瑞闹道场杂剧》)

③月夜听琴:孙飞虎兵围普救寺欲得崔莺莺,张生修书,召白马将军杜确解围。老夫人许亲复赖婚,张生深夜弹琴作歌,词真意切,令莺莺“芳心自懂”,情难自持。(《崔莺莺夜听琴杂剧》)

④红娘传书:张生托红娘传书,“相思恨转添,漫把瑶琴弄。乐事又逢春,芳心尔亦动。此情不可违,虚誉何须奉?莫负月华明,且怜花影重。”表达了亟盼与莺莺月下相会之意。莺莺复书:“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隔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张生如约跳墙莽撞而入,却遭莺莺羞辱,怏怏而去。(《张君瑞害相思杂剧》)

⑤崔张成婚:张生染病,莺莺放心不下,托红娘问汤药,传情诗:“休将闲事苦萦怀,取决摧残天赋才。不意当时完妾命,岂防今日作君灾?仰图厚德难从礼,谨奉新诗可当谋。寄语高唐休咏赋,今宵端的云雨来。”是夜,莺莺冲被封建礼教束缚,迈出决定性一步:与张生私下成婚。(《草桥店梦莺莺杂剧》)

设计点评

新课标“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尽量多让学生自己来读,来感受,教师只在他们难读懂难理解的时候加以点拨。学生读懂了多少呢?作为教师,可能不必关注这个问题。而应该胆子放大一点,不喧宾夺主,相信学生,相信他们在不断的思维撞击中终究会获得对文本的体验。对此,本设计可算是一个尝试。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