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评价

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评价
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评价

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评价

发表时间:2018-08-23T13:37:59.847Z 来源:《心理医生》2018年8月23期作者:万祥鸿

[导读] 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而言,采用阿莫西林和果胶铋两个结合在一起的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

(镇远县人民医院贵州镇远 557700)

【摘要】目的:研究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阿莫西林和果胶铋进行联合治疗之后的实际效果。方法:在本院中选择一些慢性胃炎患者,总共100例,时间范围是2017年3月23日—2018年5月26日。根据分段随机的原则分为两组,每组各50例。一组是对照组,采取简单的阿莫西林治疗方法,一组是观察组,采用阿莫西林+果胶铋的方案。之后对比两组治疗过后的实际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慢性胃炎患者各方面症状都得到了改善,而治疗的有效率达到了96.00%,相比而言,观察组的数据比较突出,P<0.05。结论:对于慢性胃炎患者而言,采用阿莫西林和果胶铋两个结合在一起的治疗方式,可以更好地改善症状。

【关键词】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胃炎;联合治疗;效果评价

【中图分类号】R57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8)23-0121-02 相比于其他一些胃炎来说,慢性胃炎引起的原因很复杂,发病的比例比较高,而且一般都集中在年龄比较大的群体中[1]。本文为了研究对慢性胃炎患者进行阿莫西林和果胶铋进行联合治疗之后的实际效果,在本院中特定时间范围内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比较之后得出研究结论。详细的操作过程在下文中进行展示。

1.资料、方法

1.1 资料

在我院选择于2017年3月23日—2018年5月26日时间范围内进行就诊的慢性胃炎患者,例数为1O0例,根据分段随机的原则进行分组实验,每一组50例。

对照组。在这一组中,男性和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别为34、16例,最高的年龄数值和最低的年龄数值分别为55岁、39岁(45.62±4.15)岁;

观察组。在这一组中,男性和女性慢性胃炎患者分别为29、21例,最高的年龄数值和最低的年龄数值分别为59岁、38岁(46.18±4.73)岁。

在对两组慢性胃炎患者以上的详细资料进行对比检查之后,可以发现差异并不是很大,P值>0.05。

1.2 方法

首先对对照组进行阿莫西林的治疗方案。对在这一组中的慢性胃炎患者,每天都要服用阿莫西林,频率为3次,每次都要达到0.5g[2]。服用的方式是口服。

其次对观察组进行阿莫西林和果胶铋的联合治疗,阿莫西林的具体服用方式和频率和对照组一样即可。果胶铋的服用频率则为1天3次,每次的用量范围都要在100mg~200mg之间。

对两组的治疗周期都控制在一周。

1.3 观察指标

首先,分别观察两组慢性胃炎患者具体症状的改善情况,症状分别包括幽门螺旋杆菌清除率,还有炎症、其他症状等:如果进行治疗3天之内,患者的胃炎症状已经消失不见了,而且胃黏膜病灶也不见了,那么就是显效;

如果在一周之内,患者的胃炎症状已经和之前相比大大改善了,病灶的状态也削减了不少,那么就是有效;

如果一周之内,患者本身的胃炎状况完全没有变化,还发生恶化,那么就是无效。

其次,详细记录下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炎症症状消失的具体时间,还有腹泻等症状的消失时间等。

1.4 统计学处理

选择SPSS20.0软件对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具体数据详细剖析,以“%”为单位,呈现出两组慢性胃炎患者最后治疗的实际效果,采取卡方值的方式进行检验;并且用“%”来呈现出两组慢性胃炎患者各自炎症症状指标的改善数据,用同样的方式进行再次检验。P<0.05,即,两组数据的差别度有实际参考意义。

2.结果

2.1 比较两组症状指标的改善数据

首先,对两组慢性胃炎患者的症状指标进行了对比观察,对照组和观察组各方面的临床指标数据如下表显示,可以看得出,后者数据比较突出,P<0.05。表1。

2.2 比较两组的有效数据

首先,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最后的有效率数据达到了96.00%,相比于对照组慢性胃炎患者的有效数据72.00%,两组数据相差很突出,所以P<0.05。具体情况参见表2。

3.讨论

在慢性胃炎的患者中,都会有幽门螺旋杆菌的存在,这会给患者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会引发视网膜的病理变化,严重的还会引发脑卒中等并发症[3]。针对这一症状,在进行治疗的时候一般都会选择药物,选择阿莫西林主要是消除炎症的突出功效,除此之外,还会有采用果胶铋的方式,这一种药物主要可以形成保护膜,而且直接针对幽门螺旋杆菌[4],能够有效提升治疗慢性胃炎的效果。

慢性胃炎中西医治疗

写在课前的话 慢性胃炎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疾病,在人群中普遍存在。对于慢性胃炎,目前在治疗上还没有特效药物。通过本次学习我们来了解一下目前慢性胃炎的中西医治疗的概况。 一、慢性胃炎在西医方面的概述和治疗 (一)概述 慢性胃炎是指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慢性胃炎发生在胃黏膜上,它是一个慢性病程,是炎症改变或者发展到萎缩性病变。 (二)流行病学 慢性胃炎是一种常见病。在接受胃镜检查的病人当中,可有80%—90%都有慢性胃炎,一般女性少于男性,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率会越来越高。 (三)分型 慢性胃炎的分型是一个历史概况。 1728年,Stahl首先提出慢性胃炎的概念。 1947年,Schindler提出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胃炎、萎缩性胃炎和肥厚性胃炎三大类。 1973年,Strickland提出慢性胃炎分成A、B两型。A型是指胃体部弥漫性萎缩,胃窦黏膜基本正常。通常是由自身免疫性疾病引起的。B型是指胃窦部的炎症和萎缩,胃窦黏膜基本正常,通常是由幽门螺杆菌感染和化学损伤所造成的。 1988年,Wyatt提出慢性胃炎分成三大类,分别叫A、B、C。A(Autoimmune)是指自身免疫性,B(Bacterial)是指细菌性的,C(Chemical damage)是指化学损伤性的。 1982年,在我国慢性胃炎学术会议上,有人提出慢性胃炎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1990年,在第九届世界胃肠病学大会上,提出了一种悉尼胃炎分类法,在1996年的时候被更新。它从组织学上方面进行分类,以病变为核心,作出三种诊断,包括急性胃炎、慢性胃炎、慢性特殊类型胃炎。诊断时需要在前面加上病因诊断,在后面要有形态学描述。根据描述有无炎症、活动度情况、有无萎缩、有无肠化生、有无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胃炎在程度上可给予分级,分成无、轻、中、重四级。 目前,慢性胃炎的诊断主要靠内镜诊断,以肉眼所见描述为主,胃黏膜有无充血、水肿、黏膜是否易脆、有无渗出、扁平糜烂、隆起糜烂、皱襞萎缩或者增粗、结节状,黏膜下血管有无显露、黏膜内有无出血等。根据内镜下肉眼所见的。可确定7种内镜下的胃炎诊断,包括充血渗出型、平坦糜烂型、隆起糜烂型、萎缩型、出血型、反流型、皱襞增生型。 2000年,中华医学会消化分会要求从临床、内镜、病理组织学上进行分类,可将慢性胃炎分为浅表性、萎缩性、特殊类型。

中医治疗慢性肠胃炎

慢性肠炎是消化系统难治性疾病之一 ,临床以反复发作 ,缠绵难愈为其特点。由于该病的发病原因尚不十分清楚 ,故无特效的治疗方法。依据其临床表现 ,慢性肠炎属中医“泻泄”范畴。该病发生的原因虽多 ,但归纳起来有三个方面 : 一是脾胃虚弱 :多因饮食不节 ,过食寒凉 ,暴饮暴食 ;或劳倦过度 ,情绪不畅 ,忧思伤脾 ;或感受外邪等损伤脾胃 ,脾伤则食后腹胀 ,腹部疼痛 ,大便稀或者有黏液 ,肠鸣坠胀 ;胃伤则不思饮食。 二是木不疏土 :肝属木主疏泄 ,脾属土主运化。若平时心情不畅 ,忧思郁虑 ,导致肝气不足 ,不能疏泄脾土 ,必然影响脾的运化功能 ,中医称为“木不疏土”。肝木不疏泄脾土 ,则脾虚失升 ,清气下流 ,也会发生泻泄。 三是火不生土 :中医说的火是指肾阳 ,土是指脾胃。脾的运化功能除肝的疏泄外 ,还有赖于肾阳的温煦作用。这种作用称为“火能生土”。若肾的阳气不足 ,不能温煦脾土 ,导致脾胃的纳化功能减弱 ,也可发生泻泄。中医称为“火不生土”。临床上有的病人在鸡叫五更时 ,腹部作痛 ,痛即泻泄 ,手足不温 ,这便是“火不生土”所致。 慢性肠炎多属本虚标实之病 ,常常以虚中挟实的面目出现 ,但仍以脾虚为主。因此 ,对其治疗也应该从调理脾胃入手 ,可用健脾理肠方来治疗。药取党参 15克 ,炒白术 10克 ,炙黄芪15克 ,赤石脂 30克 (包煎 ),茅梅 30克 ,炒苡仁24克 ,防风 10克 ,炒白芍 24克 ,木香 10克 ,炙升麻 6克 ,儿茶 3克 (冲服 ),元胡 15克 ,炒乌梅15克。上药先用温水浸泡 30分钟 ,加水煎煮两次 ,每次沸后 30分钟 ,合并药汁 ,浓缩至 300毫升 ,每天三次 ,每次 100毫升 ;也可将上药焙干 ,研成极细粉末 ,每天 3次 ,每次 15~ 20克 ,温开水冲服。 20天为 1疗程。服药期间忌食辛辣油腻之品和肥甘厚味。若能配合药粥辅助治疗 ,则疗效较为明显。 相关链接慢性肠炎喝药粥 慢性肠炎若能在辩证论治的前提下 ,配合药粥疗法 ,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之效。 苡仁粥 :取苡仁、粳米各 30~ 50克 ,白糖适量。蒋苡仁、粳米洗净 ,加水共同煮粥 ,待粥熟时 ,加入白糖 ,糖溶即可食服。具有健脾祛湿功效。适用于脾虚湿盛之久泻不止 ,腹部胀痛 ,不思饮食 ,苔腻的慢性肠炎者。 莲子粥 :取莲子肉、粳米各 30克 ,炒扁豆10克 ,小红枣 10枚 ,白糖适量。将上药与粳米洗净 ,置锅内共同煮粥 ,粥熟时加入白糖溶化即可食服。具有健脾、益气、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气虚弱 ,神疲乏力 ,久泻不止 ,纳食减少的慢性肠炎者。 山豆粥 :取山药、茯苓、苡仁、赤小豆、泽泻、炒扁豆各 100克 ,粳米 30克。将中药六味、焙干研成粗末 ,置锅内用小火加热 ,不断翻动 ,炒至米成黄色发出微香时 ,取出放凉 ,置干净食用塑料袋内密封。使用时取 20克与粳米共同煮粥食服。具有健脾益气 ,渗湿止泻的功效。适用于脾虚不能运湿 ,湿自内生 ,表现为腹痛肠鸣 ,泻泄日久的慢性肠炎者。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

慢性胃炎的中西医结合辩证治疗 摘要】目的探讨慢性胃炎的临床特点及中西医结合辨治效果。方法通过对39 例慢性胃炎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情况进行总结。结果 39例患者治愈26例,好 转者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4.87%。结论运用中西医结合辨治慢性胃炎能 够得到理想的效果。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慢性炎症或萎缩性病变,是临床上的一种常见病,属中医学之“胃脘痛”、“纳呆”、“吞酸”、“嘈杂”等病范畴。中医认为,慢性胃炎多因长期饮食不节,情志不遂,劳逸失常等,导致肝 气郁结,脾失健运,胃脘失和,日久中气亏虚,从而引发各种症状。纤维胃镜检 查可见:粘膜表面红肿,或糜烂剥脱,萎缩时呈灰白、灰黄、或灰绿色等改变。 通过近5年的临床工作及资料总结,现将慢性胃炎治疗心得总结如下:【关键词】中西医辨治慢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2-0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5085(2014)13-0271-01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共总结资料完整者39例,均经纤维胃镜确诊为慢性胃炎。其中 男21例,女18例,年龄在39~64岁,平均年龄54.6岁。病程最短者3个月, 最长者5年。依据《临床中医内科学》标准进行辨证分型:其中肝胃不和型9例,胃络瘀滞型7例,胃阴亏虚型11例,脾胃虚寒型5例,湿困脾胃型7例。 1.2 临床表现慢性胃炎没有特异性症状,而且症状的轻重与胃粘膜的病变情 况往往不一致。患者出现症状多为消化不良等表现,如胃脘部痞满或疼痛不适, 饭后饱胀,嗳气打呃。少数可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若年老体弱或病程较久, 还可有贫血、消瘦、腹泻或舌淡等症候,表示病情较重。 2 治疗方法 结合患者的病史资料,运用中医药理论知识为指导辩证施治,并联合西药维 生素B12针治疗。 2.1 中医药辩证施治:临床辨证分型参照《临床中医内科学》拟定,具体分 型辨治如下: 2.1.1肝胃不和型:症见胃脘痞满隐痛,两胁撑胀疼痛,嗳气频频,时有泛酸,食欲减退,舌质红苔薄白微黄,脉象弦细。证属肝郁气滞、胃失和降,宜疏肝理气、健脾安胃。采用舒肝理气和胃解郁之法。药用柴胡、白芍各15克,茯苓、 白术、香附、醋元胡各10克,川楝子、当归、乌药、枳壳、佛手各10克,甘草 各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2.1.2胃络瘀滞型:症见胃脘部刺痛或锐痛,痛处拒按,时感胃部灼热嘈杂, 纳差,舌质暗紫或有瘀斑,苔薄黄,脉象涩滞。证属气滞血瘀、郁热伤胃。治宜 活血化瘀、行气理胃。药用丹参、连翘各20克,香附、元胡各12克,三棱、莪术、五灵脂、蒲黄、川楝子、乌药各12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2.1.3胃阴亏虚型:患者症见胃脘部灼热疼痛,嘈杂不适,饥而不欲食,口干 口渴,大便难,舌质红有裂纹,舌苔光剥或少苔,脉象弦细数。证属胃阴亏虚、 肝脾不和,治宜益阴养胃、疏肝健脾。药用北沙参、玉竹、白芍各15克,天花粉、麦冬、草决明、山楂各12克,川楝子、醋元胡各10克,甘草6克。每日一剂,水煎服。 2.1.4脾胃虚寒型:患者症见胃脘部坠胀不舒,食欲不振,呕吐酸水,隐隐作痛,遇寒加重,得暖则轻,饿时疼甚,进食稍减,大便稀溏,神疲乏力,舌质淡、

对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

对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探讨 目的探析将阿莫西林与果胶铋相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进行临床治疗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12年2月~2013年3月收治的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和观察两个小组,其中给予对照组患者果胶铋和克拉霉素治疗,而观察组的患者则给予果胶铋和阿莫西林治疗。结论在经过一段时间的临床治疗之后,观察组的治愈率为70.25%,治疗总有效率为95.12%,而对照组的治愈率为49.12%,治疗总有效率为78.53%,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治疗效果显著。结果将阿莫西林与果胶铋相结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进行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仅可以有效提高疾病治愈率,在一定程度上还能有效降低复发率,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和应用。 标签: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内科疾病,在临床上主要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或者饱胀以及消化不良等症状,发病时,可导致穿孔、溃疡以及出血等比较严重的并发症,由于该病具有病因复杂、病程长的特点,不仅在临床上比较难以彻底治愈,还不利于患者的正常饮食,在一定程度上严重影响患者的心理状况和营养状况[1]。据相关报道显示,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逐渐提高,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上升的趋势,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因此,本文主要将我院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阿莫西林与果胶铋相结合对其进行临床治疗,疗效显著,具有应用价值。现将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为2012年2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11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这些患者在入院之后,均经过胃镜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其中,60例患者为男性,50例患者为女性,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为(5 2.3±6.2)岁,病程1~15年,平均病程为(5.2± 3.1)年,70例患者为轻度萎缩,30例患者为中度萎缩,10例患者为重度萎缩,两组患者的年龄、病程和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方法对于对照组的患者,在临床上运用果胶铋和克拉霉素进行联合治疗,其中,果胶铋的剂量为2粒/次,口服3次/d,而克拉霉素剂量则为0.25 g/次,口服2次/d。对于观察组的患者,在临床上运用果胶铋和阿莫西林进行联合治疗,其中,果胶铋的剂量为2粒/次,口服3次/d,而阿莫西林的剂量则为0.5 g/次,口服3次/d。在进行临床治疗的过程中,如果有患者出现腹胀症状,则可以适当添加潘立酮,剂量为10 mg/次,口服3次/d。同时,医护人员还应该对患者进行健康指导,比如注意休息、调理饮食、调整情绪以及纠正生活习惯等。 1.3疗效评价在对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价时,主要分为3个标准:①痊愈:患者没有出现任何临床症状,经过胃镜检查,胃粘膜病灶完全消失;②有效:患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 目的探讨中西医综合治疗在慢性胃炎中的效果。方法采用2011年5月~2012年6月本院接诊收治的124例慢性胃炎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对照组44例,采用奥美拉唑、阿莫西林及左氧氟沙星治疗,观察组80例,在上述西药治疗的基础上按照中医辨证方法,分型进行中药治疗,对比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对照组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9.55%;观察组痊愈20例,显效35例,有效2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6.25%。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在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上有明显优势(P<0.05)。对照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77.27%,观察组幽门螺旋杆菌根除率95.00%,观察组与对照组对比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胃炎,临床效果显著提高,临床值得广为推广。 标签:中西医;慢性胃炎;中医辨证;效果 慢性胃炎属于胃病中的一个常见疾病,是由各种原因所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性病变,发病率高,疾病反复难愈。长期的慢性胃炎多会出现一定程度的胃黏膜萎缩,并伴有胃泌素分泌上的减少,使患者出现胃痛及胃胀等临床症状。同时临床学者在对慢性胃炎进行组织学及内镜诊断研究中发现,至少95%以上的慢性胃炎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相关[1]。中医上将慢性胃炎归属于“胃脘痛”“嘈杂”“吐酸”“呕胆”“胆瘅”等范畴[2]。与饮食不节,情志不舒等所导致的脾失健运、胃失和降、肝气郁结相关,并在此基础上引起了众多症候。在慢性胃炎的治疗上,临床医师多采用西医西药治疗,或者针对幽门螺旋杆菌采用三联用药治疗,但是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效果差,疾病还是容易出现反复及复发[3]。本院在西医常规治疗方法上按照中医辨证分型的方法,对慢性胃炎患者用中药辅助治疗,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11年5月~2012年6月,本院共接诊治疗慢性胃炎患者124例,其中男68例,女56例;年龄17~75岁,平均(36.5±2.4)岁;病程5个月~31年,平均(5.4±1.2)年。按照胃炎分型,有70例为慢性浅表性胃炎,32例属于慢性萎缩性胃炎,22例属于慢性糜烂性胃炎。经过医学伦理委员会通过,两组患者都自愿签署了知情同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4例,其中男28例,女16例,平均年龄(36.9±1.2)岁,浅表性胃炎26例,萎缩性胃炎10例,糜烂性胃炎8例;观察组80例,其中男40例,女40例,平均年龄(36.1±1.5)岁;患者中,浅表性胃炎44例,萎缩性胃炎22例,糜烂性胃炎14例;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上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胃炎

中医中药治疗慢性胃炎 【摘要】慢性胃炎属于祖国医学”胃脘痛”范围。主要症状以胃脘疼痛、脘腹胀痛、嗳气呃逆或口苦,泛吐清水。胃脘痛的特点是时而隐痛,但痛无定时。伴胃中灼热、嘈杂感。脘腹胀痛以上腹痞满,但食后更甚,嗳气则舒。慢性胃炎现代医学专指胃而言,中医学则论胃及脾,脾与胃相并而论。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治疗 慢性胃炎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胃粘膜慢性炎症性改变,是一种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的慢性胃病,临床一般分为慢性浅表性、慢性萎缩性与慢性肥厚性3类。由于溃疡病、胃息肉与胃癌等都可并见慢性胃炎,彼此关系密切,因此加强对慢性胃炎的研究,对于防治上述疾病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1分型辨证治疗 1.1肝胃气滞型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或萎缩性胃炎之初期,多因情志不畅而诱发。胃部饱胀以进食后为甚,或胃部胀痛连胁,嗳气频作,得矢气稍适,或恶心欲呕,口苦泛酸,大便排出不畅等症,舌边尖稍红,苔薄白,脉弦。治宜疏肝和胃、理气消胀。方用柴胡疏肝散。 1.2脾虚胃热型多见于慢性浅表性胃炎、糜烂性胃炎反复发作,或萎缩性胃炎活动期,表现为本虚挟有胃热,呈虚实寒热错杂之象。证见胃部嘈杂,或胃部灼痛,痛无定时,饥时觉痛,饱时觉胀,口苦干而不多饮,纳食量减,大便时稀时秘等,舌质淡或淡红,舌苔薄黄,脉细弦。治宜健脾补气,和中清胃。方用半夏泻心汤。 1.3脾胃虚弱型多见于萎缩性胃炎,或浅表性胃炎久病实证已消除仍余脾虚证。证见胃部虚痞,或隐隐作痛,按之较舒适,喜进热食,食后腹胀,或呕吐清涎,面色萎黄,神疲乏力,大便溏薄等,舌质淡、体胖,苔白润,脉细弱。治宜健脾补气,温中和胃。方用香砂六君子汤。 1.4胃阴不足型多见于慢性萎缩性胃炎,或其他证型胃炎久病久治伤阴所致,证见胃痛日久,胃部微灼痛,或嘈杂不适,口干纳呆,或食后饱胀,大便干结,舌质红少津,苔薄白稍于,脉细数。治宜养阴益胃、缓急止痛。方用益胃汤。 2偏方治疗胃炎方剂——清中消痞汤 2.1组成:太子参15克,麦门冬15克,制半夏7.5克,柴胡6克,生白芍10克,炒栀子7.5克,丹皮7.5克,青皮10克,丹参15克,甘草6克。 2.2功能:养阴益胃,清中消痞。主治:浅表性胃炎、返流性胃炎、萎缩性胃炎等病,症见胃脘痞塞,灼热似痛,似饥不欲食,口干不欲饮,五心烦热,纳

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胃炎的效果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a29626493.html, 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胃炎的效果研究作者:陈志飞 来源:《今日健康》2015年第05期 【摘要】目的:对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治疗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研究。方法:选取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胃炎患者,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进行对照研究,观察并比较果胶铋联合克拉霉素和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临床效果。结果: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分别为72.4%和93.1%,两组治疗效果差异显著,治疗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阿莫西林果胶铋胃炎 胃炎是临床上一种较为常见并且多发的消化系统疾病,指的是由于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以上腹痛、腹胀、恶心、反复出血等为主要的临床症状,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生活质量[1]。本院对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胃炎患者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取得了十分显著的效果,现将研究结果报 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4年04月-2015年04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58例胃炎患者,所有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符合胃炎的相关临床诊断标准。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各29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3例;年龄34-73岁,中位年龄(46.8±7.8)岁;病程9个月-11年,平均病程(6.1±2.6)年。治疗组患者中男性患者有17例,女性患者有12例;年龄35-75岁,中位年龄(47.2±7.5)岁;病程10个月-10年, 平均病程(6.2±2.4)年。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因为P>0.05,两组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给予果胶铋联合克拉霉素进行治疗:0.25 g/次的克拉霉素(扬子江药业集团生产),2次/d早晚服用;3粒/次的果胶铋(湖南华纳大药厂有限公司生产),4次/d于餐前以及睡前30min服用。 1.2.2 治疗组

慢性胃炎的护理

慢性胃炎的护理 【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感染目前认为H.pylori感染是慢性胃炎最重要的病因。H.pylori 是一端有鞭毛的螺旋状菌,幽门腺粘膜表面的环境最适于该细菌的定居。H.pylori含尿素酶可分解尿素产生NH3,不仅能保持细菌周围的中性环境。而且能损伤上皮细胞膜并能分泌多种毒素渗透人粘膜而致中性粒细胞浸润,引起炎症。 (二)饮食和环境因素长期H.pylori感染增加了胃粘膜对环境因素损害的易感性。若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和水果可导致胃粘膜萎缩、肠化生以及胃癌的发生。 (三)自身免疫病人血液中存在抗壁细胞抗体和抗内因子抗体,使壁细胞总数减少。致胃酸分泌减少或丧失;内因子分泌减少或丧失影响维生素B12的吸收而发生恶性贫血。本病可同时伴有桥本甲状腺炎、Addison病或白斑病等。 (四)其他因素由幽门括约肌功能失调等因素造成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因其内的胆汁和胰液等能溶解粘液,破坏胃粘膜屏障,促使H+及胃蛋白酶反弥散人粘膜,引起粘膜的炎症;长期大量服用非甾体抗炎药可抑制胃粘膜前列腺素的合成,破坏胃粘膜屏障;烟草中的尼古丁不仅可影响胃粘膜的血液循环,而且能使幽门括约肌松弛,故长期吸烟者可助长胆汁反流而造成胃窦炎。 【治疗要点】 对无症状或症状轻微的慢性胃炎,有人主张不加治疗。对H.pylori感染引起的慢性胃炎,尤其有活动性者应给予灭菌治疗。目前根除方案很多,但可归纳为以胶体铋剂为基础和以质子泵抑制剂为基础的两大类.具体根除方案见“消化性溃疡”一节。 对未能检出H.pylori的慢性胃炎,应分析其病因。有胆汁反流者,可用消胆胺或铝碳酸镁吸附。因非甾体抗炎药引起的,应立即停暇并用制酸剂或硫糖铝等胃粘膜保护药。此外,胃肠促动力药可加速胃排空,可用多潘立酮(吗丁啉)。有烟酒嗜好者,应嘱戒除。 自身免疫胃炎无特殊治疗。有恶性贫血者,可注射维生素B12加以纠正。 【主要护理措施】 (一)休息病人生活要有规律,注意劳逸结合,避免晚睡晚起或过度劳累,保持心情愉快。急性发作或症状明显时应卧床休息。护理人员应为病人创造安静、舒适的休养环境,保证病人充足的睡眠。 (二)饮食注意饮食规律及饮食卫生,选择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少量多餐,不暴饮暴食。避免刺激性和粗糙食物,勿食过冷过热易产气的食物和饮料等。养成细嚼慢咽的习惯,使食物和唾液充分混合,以帮助消化。胃酸高时忌食浓汤、酸味或烟熏味重的食物,胃酸缺乏者可酌情食用酸性食物如山楂等。 (三)疼痛护理病人有上腹疼痛时可给予局部热敷与按摩或针灸合谷、足三里等穴位。督促并指导病人及时准确服用各种灭菌药物及制酸剂等,以缓解症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临床研究 发表时间:2015-06-24T13:38:27.887Z 来源:《世界复合医学》2015年第5期供稿作者:谭秀娟 [导读] 由于人们工作的忙碌,不能够有规律的进行饮食,人们患慢性胃炎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 谭秀娟 伊春市金山屯区人民医院黑龙江伊春 153026 【摘要】目的:对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和讨论。方法:随机选择2014年6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42例,随机平分为采用常规西医治疗的对照组和除西医治疗外加入中医治疗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治疗痊愈率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在两组治疗有效率和痊愈率的比较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治疗的实验组在数据方面较仅采用西医治疗的对照组有着显著的优势。结论:采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能够有效的治疗慢性胃炎,对临床上提高慢性胃炎治疗的治愈率、有效率起到积极的作用,值得在治疗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胃炎;治愈率;有效率;中西医结合 【中图分类号】R853.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276-7808(2015)-05-199-01 由于人们工作的忙碌,不能够有规律的进行饮食,人们患慢性胃炎的现象也越来越常见。若不能够及时的对慢性胃炎进行治疗,则会导致病情恶化,严重时甚至导致癌变。西医方面对慢性胃炎的治疗目前还没有能够完全治愈的治疗方法,所以提高慢性胃炎的治疗效果,找到能够有效治疗此病的方法是很有意义的。此次我院将西医治疗与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现作如下报道。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选择2014年6月~2014年1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慢性胃炎患者42例,采用统一的慢性胃炎诊断标准。42例患者中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20例。患者的年龄26~64岁,平均年龄(46.7±5.3)岁。将患者随机平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21例。患者在年龄、病程、病变情况等方面的差异不显著且在治疗期间患者绝对不服用实验计划外药物,实验结果无其他变量影响,实验结果具有研究意义。 2、实验方法:在治疗开始前为所有患者进行胃镜检查以记录下患者胃粘膜的病变情况,对患者主诉症状进行记录以便于与治疗后进行对比。 1)对于对照组的患者采取常规的西医疗法,按照患者病症的严重程度给药,对于胃酸增高且症状较轻的患者给予雷尼替丁、西咪替丁等H2受体阻滞剂,较严重的患者可以使用奥美拉唑进行治疗;对症。由于腺体的萎缩、壁细胞和主细胞减少或消失导致胃液的分泌液于胃酸分泌贫乏的患者可以给予胃蛋白酶合剂进行治疗,还可以给予减少。从而引起患者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助消化的药物如多酶片。在伴有疼痛时应给予适量阿托品镇痛。此临床上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一直停留在西药治疗的层面上,而西药治疗次实验中对照组患者用药选择为阿莫西林1g、奥美拉唑20rag和甲硝的疗效不是很明显,目前还无法对慢性胃炎起到根治的作用,会留下唑0.4g,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 2)对于实验组的患者在服用与对照组相同的西药的同时连续服用中药汤剂一个月。中药治疗原则遵循,脾胃同治为本,治胃勿忘治肝,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调整药量。结合以上用药原则使用的中药组方为:厚朴12g、枳实10g、干姜5g、黄连12g、麦芽10g、神曲8 g、甘草10g、茯苓15g、白术10g、半夏8g、丹参5g将上药水煎成汤剂,每日两次口服,连续服用一个月。 3)观察项目及判定标准:在治疗过程中密切注意患者的身体变化情况,在一个月后统计痊愈患者和患者的恢复情况。对于胃镜提示胃粘膜炎症基本消失,患者自觉症状消失的患者可以判定为痊愈;对于胃镜提示炎症区域明显减少,患者症状明显减轻为有效;对于胃镜检查提示胃粘膜炎症无明显好转甚至恶化,患者症状无明显改变为无效。 4)统计学方法:此次实验所得数据采用SPSS16.0进行分析。对于数据间的相互关系采用X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在一个疗程的治疗后对两组患者治疗的有效率及痊愈率进行比较,对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统计分析,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治疗的实验组治疗有效率为90.7%、痊愈率为69.8%;仅采用常规西医疗法的对照组的治疗有效率为62.8%、痊愈率为41.9%。两组患者在治疗有效率和痊愈率的比较中,采用中西医结合疗法的实验组均比仅用西医疗法的对照组好。具体数据见表l。 对实验组和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痊愈率比较,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和痊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论 慢性胃炎是临床上最常见的胃病,是胃粘膜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由于腺体的萎缩、壁细胞和主细胞减少或消失导致胃液的分泌液减少。从而引起患者出现消化不良、食欲减退、上腹部不适等症状。临床上对慢性胃炎的治疗一直停留在西药治疗的层面上,而西药治疗的疗效不是很明显,目前还无法对慢性胃炎起到根治的作用,会留下或多或少的复发的隐患且不良发应的发生率较高。本次实验我院尝试采用中西医结合的疗法与常规使用西药治疗对慢性胃炎的疗效进行了对比研究分析。结果表明中西医结合的疗法能够在各种慢性胃炎的治疗中起到更好的效果。 本次研究中采用阿莫西林、奥美拉唑和甲硝唑作为西药的实验药品对患者用药。阿莫西林能够发挥其强大的杀菌作用,对幽门螺杆菌等敏感菌所致的胃肠道感染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来对抗胃粘膜的炎症。奥美拉唑能够选择性的作用与胃粘膜壁细胞,对胃酸的分泌起到有效抑制的作用。对酸性的抑制能力十分强大,且作用范围大,对H2 受体拮抗剂治疗无效的胃炎也能够起到治疗作用。甲硝唑是硝基眯唑类人工合成抗菌药。甲硝唑能够干扰乙醛代谢,故在治疗期间患者应忌酒,尤其是肝脏功能有障碍的患者应酌情减少药物的使用量。三者结合为仅使用西药的对照组患者进行治疗。 而加人中药后,对患者症状的减轻,患者痊愈可能性的提高均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中药在用药原则上最根本的原则就是”标本同治” 在考虑到患者胃粘膜方面修复、抗菌消炎的同时,对病之源头脾虚进行了调理。采用枳实、厚朴行气消满;采用黄连清热去虚火,干姜去实寒;白术、茯苓健脾养胃;麦芽、神曲健脾开胃;丹参活血化瘀;甘草对各种药物进行调和,能够起到健脾的作用。中药方剂的作用能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 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对照组50例,采用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50例,在对照治疗的基础上加服加味半夏泻心汤,观察两组病例疗效差异。结果:治疗组有效率为96%,对照组有效率为78%,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胃炎,疗效优于单纯西药治疗。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疗法;加味半夏泻心汤;治疗应用 慢性胃炎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慢性胃膜炎性病变,可局限为胃的一部分(常见于胃窦部或胃体),也可弥漫累及整个胃部。本病临床常见,属多发病,病程迁延,可表现为进餐后上腹饱胀不适,无规律性上腹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食欲减退等消化不良的症状,少数病例伴典型恶性贫血时,可出现舌乳头萎缩和周围神经病变,如四肢感觉异常,特别在两足,少部分可发展为胃癌。慢性胃炎中医属于胃脘病,有寒、热、虚、实之辨。本文将慢性胃炎100例行胃镜和胃膜活体组织检查确诊,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的情况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临床资料 将2003年10月~2007年10月间来本院门诊经胃镜或胃膜活检确诊的100例慢性胃炎患者,按就诊编码奇偶数分别为对照组、治疗组各50例。治疗组中男性为36例,女性为14例,年龄15~65岁,病程1~31年,幽门螺杆菌感染40例;对照组50例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年龄15~65岁,病程1~28年,幽门螺杆菌感染42例。两组病历中有长期烟酒及服药品者31例,胆汁反流16例,贫血12例,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 1.2 诊断标准 (1)上腹部饱胀不适(特别是餐后),无规律性上腹隐痛、嗳气、泛酸、恶心、呕吐等; (2)胃镜检查胃窦或胃体黏膜见红白相间、花斑状或苍白散在糜烂,黏液分泌增多,灰白色或黄色渗出物,黏膜充血。胃黏膜活组织检查示浅表炎性细胞浸润,腺体正常或减少; (3)经快速尿素酶试验检查幽门螺杆菌感染。 凡符合上述前两项即可诊断。

阿莫西林与果胶铋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阿莫西林与果胶铋两种药物联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17-12-11T15:58:31.827Z 来源:《心理医生》2017年31期作者:刘雪梅1 冯淑娥2 [导读]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胃病,其主要有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萎缩为主等病理改变。 (1银川市第二人民医院消化内科宁夏银川 750011) (2海原县三河镇卫生院宁夏中卫 755200) 【摘要】目的:本文主要就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对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方法:选取本院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所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给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就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愈率以及总有效率均要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借助于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的方式来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时,其能够取得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和研究。 【关键词】阿莫西林;果胶铋;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图分类号】R9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8231(2017)31-0115-02 慢性萎缩性胃炎作为一种常见胃病,其主要有胃黏膜固有腺体数量减少、萎缩为主等病理改变,导致该病发生的原因比较复杂,现阶段多认为与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素质以及遗传等因素有关。患者在患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之后,其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以及食欲不振等临床症状,如果未得到及时的治疗也可能导致癌变的发生,并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本文主要就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且就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的治疗效果进行了分析研究,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内科于2016年3月-2017年9月期间收治的120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60例,男32例,女28例,年龄30~75岁,平均年龄(50.1±3.3)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6.9±2.3)年,给予阿莫西林进行治疗;观察组60例,男33例,女27例,年龄31~74岁,平均年龄(49.8±3.5)岁,病程2~13年,平均病程(7.0±2.4)年,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资料上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阿莫西林胶囊(珠海联邦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字准号:H44021351)进行治疗,0.5g/次,3次/d;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联合果胶铋(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国字准号:H20059949)进行治疗,3粒/次,4次/d。两组患者在经过一个月治疗之后,对具体的治疗结果进行对比分析。 1.3 评价标准 痊愈:患者在经过治疗之后所有临床症状均消失,经胃镜检查胃黏膜病灶消失;有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得到了明显改善,胃镜检查黏膜病灶消失一半以上;无效:患者在治疗后临床症状以及黏膜病灶无明显改善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通过SPSS 20.0数据统计软件来对所有的实验数据进行采集与分析,借助于t来进行计量资料的检验工作,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经过1个月的治疗之后两组患者的临床症状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改善,但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3.讨论 对慢性胃炎进行分类,可以将其分为萎缩性、非萎缩性以及特殊类型这三大类,其中又以慢性萎缩性胃炎最为常见。因为慢性萎缩性胃炎缺乏有特异临床表现,因此患者多表现为上腹不适、恶心呕吐以及腹胀腹痛等症状,因此难以得到患者的重视,但是若未能够进行及时正确的治疗,就会导致胃上皮或者化生的肠上皮在再生过程中出现一定程度的异常发育,并可能导致胃癌的发生。现阶段在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过程中尚缺乏一个临床上的理想治疗手段,这也就要求相关的医疗工作人员能够进一步加强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方法的研究力度。 阿莫西林作为广谱青霉素,其属于β-内酰胺类抗生素的一种类型。借助于阿莫西林能够直接作用于细菌菌体内的青霉素结合蛋白,抑制细胞壁合成,从而让菌体失去渗透屏障而裂解。此外在服用阿莫西林之后还可以通过细胞的自溶酶而产生一定的抗菌作用,因此被用于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治疗过程中。果胶铋作为果胶与铋所生产的一种复合物,其能够在患者胃肠液中形成胶体性良好的融合,与患者胃肠溃疡面以及炎性反映面还具备有良好的亲和性,因此能够对胃肠黏膜处的受损细胞起到良好的保护效果。通过果胶铋的服用能够刺激患者的胃黏膜上皮细胞进行黏液的分泌,来促进受损细胞的自身修复工作,其对于幽门螺旋杆菌也具备有良好的灭杀效果,因此在现阶段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治疗过程中,也多是将果胶铋作为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此外在应用果胶铋来进行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治疗时,其还能够促进胃肠性能的恢复,在治疗过程中也无并发症发生。 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91.7%)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0%),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综上所述,给予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的治疗方法,其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临床应用与推广。【参考文献】 [1]杨志贵.阿莫西林与果胶铋联合使用治疗85例胃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5,9(10):138-139.

慢性胃炎的调查报告

慢性胃炎的调查报告 班级:学号:姓名: 【摘要】随着生活节奏的加速和工作上的压力的加剧,一些人开始饮食无常,从而严重营养的胃的消化功能,出现了这样那样的胃炎疾病,其结果不但可能并发其它的疾病增加病人的痛苦,还会给工作和生活带来或大或小的困扰,影响社会的发展和和谐社会的完善。【关键词】慢性胃炎;疾病;调查;预防;知识 【正文】 一、调查目的:本课题旨在使自身以及社区人员能够对慢性胃炎有所了解,积极做到三早,即“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 二、调查对象: 三、调查内容:慢性胃炎的分类和病因等胃炎的基本知识,社区人员对胃炎的了解程度以及社区人员患胃炎情况等。 四、调查时间:2012年4月7日至2012年4月8日(双休日) 五、调查方式:1.通过网络和图书馆等处查找有关资料。 2.与社区人员交谈。 3.经行问卷调查 六、调查结果:慢性胃炎指各种病因引起的胃粘膜的炎症。 1 慢性胃炎分类 慢性胃炎根据病理组织学改变和病变在胃的分布部位,结合可能病因,分成非萎缩性(以往称浅表性)、萎缩性和特殊类型三大类。 2 慢性胃炎原因 2.2慢性胃炎原因 2.1幽门螺杆菌感染 幽门螺杆菌是慢性胃炎最主要病因。幽门螺杆菌通过产氨作用、分泌空泡毒素A(VacA)等物质而引起细胞损害;其细胞毒素相关基

因(cag A)蛋白能引起强烈的炎症反应;其菌体胞壁还可作为抗原诱导免疫反应。这些因素的长期存在导致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感染幽门螺杆菌后少有自发清除,因此慢性胃炎常长期持续存在,少部分慢性非萎缩性胃炎可发展为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极少数慢性多灶萎缩性胃炎经长期演变可发展为胃癌。 2.2饮食和环境因素 世界范围的对比研究显示萎缩和肠化生发生率的地区差异大体与地区间胃癌发病率的差异相平行。这提示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生和发展还涉及幽门螺杆菌感染之外的其他因素。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饮食中高盐和缺乏新鲜蔬菜水果与胃黏膜萎缩、肠化生以及胃癌的发生密切相关。 2.3自身免疫 自身免疫性胃炎以富含壁细胞的胃体黏膜萎缩为主;患者血液中存在自身抗体如壁细胞抗体(PCA),伴恶性贫血者还可查到内因子抗体(IFA);本病可伴有其他自身免疫病如桥本甲状腺炎、白癜风等。上述表现提示本病属自身免疫病。自身抗体攻击壁细胞,使壁细胞总数减少,导致胃酸分泌减少或丧失;内因子抗体与内因子结合,阻碍维生素B12吸收不良从而导致恶性贫血。 2.4 其他因素 幽门括约肌功能不全时含胆汁和胰液的十二指肠液反流入胃,可削弱胃黏膜屏障功能。其他外源因素,如酗酒、服用NSAID(如阿司匹林、速效感冒伤风胶囊)等药物、某些刺激性食物等均可反复损伤胃黏膜。 3 慢性胃炎症状 由幽门螺杆菌引起的慢性胃炎多数患者无症状;有症状者表现为上腹痛或不适、上腹胀、早饱、嗳气、恶心等消化不良症状。有无这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

中医药治疗慢性胃炎 *导读:慢性胃炎是常见疾病,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慢性胃炎又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化生。慢性浅表性胃炎进一步发展,部分可演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常见疾病,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慢性胃炎又分为慢性浅表性胃炎和慢性萎缩性胃炎,后者出现胃黏膜固有腺体萎缩和化生。慢性浅表性胃炎进一步发展,部分可演变为慢性萎缩性胃炎。 中医一般将慢性萎缩性胃炎分为5大症型: 阳虚症:主要表现为胃部隐痛或胀,遇冷加重,舌淡,脉细或迟。治法是温中散寒,健脾助运。 阴虚症:主要表现是胃部隐痛或灼痛,肝舌燥、舌红、少苦脉细数,治法是滋阴清热,养胃生津。 气虚症:有胃部痛闷、食后胃部发堵、乏力、舌淡、脉弱等表现,治法是补中益气。 瘀血症:胃部刺痛,或刀割样痛,痛处固定,舌质紫暗,脉涩是症状特点,治法为活血化瘀,通络止痛。 湿热症:主要症状是胃部胀痛,口苦口黏,舌尖边红,苔黄腻,脉滑,治法是清热化湿,通降气机。 需要注意的是:病人不一定表现为一个病症,好多病人是虚

中有实的病情,同时出现2个甚至更多的症型,就应该症型间相互参照,灵活辨证用药。慢性萎缩性胃炎伴重度肠化或重度不典型增生者宜手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轻至中度肠化或不典型增生者,应密切随访,一般6-12个月胃镜复查1次,同时用中药治疗,有一定效果,根据气阴两虚、虚火内灼、脾胃虚弱三个症型,分别采用甘平养胃方、配甘养胃方、甘温养胃方治疗,也可用平萎汤加减治疗。 作者介绍:曹扬,从事内科、消化内科工作20余年,擅长中医、中西医结合诊治胃肠道、肝胆胰疾病,并熟练掌握消化道内窥镜的检查和镜下治疗技术。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发表时间:2017-07-25T16:12:34.317Z 来源:《医药前沿》2017年7月第19期作者:曾越栋 [导读] 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 (平昌县人民医院四川巴中 636400) 【摘要】目的:探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在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接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进行此次研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45例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的为对照组,45例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明显好于对照组的80.00%(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病理变化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具有非常好的临床疗效,临床推广应用价值显著。【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阿莫西林;果胶铋 【中图分类号】R573.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7)19-0059-02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amoxicillin bismuth pectin in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Methods The patients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5 to December 2016 among patients with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90 cases were randomly selected for the study of patients with treatment group, and 45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amoxicillin treatment as the control group, with 45 cases amoxicillin bismuth pectin treatment as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95.56%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80% i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after treatment,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the pathological changes of integral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e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Amoxicillin combined with bismuth pectin treatment of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has a very good clinical efficacy, clinical application value. 【Keywords】 Chronic atrophic gastritis amoxicillin colloidal bismuth pectin 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常见慢性胃炎,其临床表征为胃黏膜腺体数量逐渐减少、萎缩。发病原因较为复杂,多与饮食不规律、幽门螺杆菌感染、自身免疫因素、遗传因素、胃黏膜损伤因子持续作用等有密切关系[1]。其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多有上腹部不适、隐痛、胀气、嗳气、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上腹部受纳障碍症状[2]。本病有食后加重、病程绵长、迁延不愈等特点。一旦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导致出血、穿孔、癌变等,严重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危及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本次研究着重探讨分析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 基本资料 在本院2015年12月—2016年12月间接诊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进行本次研究,并对病患实施分组治疗,45例采用阿莫西林治疗的为对照组,45例采用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治疗的为观察组。对照组中男性23例,女性22例;年龄32~76岁,平均年龄(46.5±3.5)岁;病程2~11年,平均病程(7.2±2.1)年;临床表现:18例腹胀,8例恶心呕吐,19例纳差;腺体萎缩程度:3例重度,12例中度,30例轻度;肠上皮化增生程度:4例重度,10例中度,31例轻度。观察组中男性22例,女性23例;年龄33~77岁,平均年龄(46.8±3.9)岁;病程2~12年,平均病程(7.5±2.6)年;临床表现:17例腹胀,9例恶心呕吐,19例纳差;腺体萎缩程度:4例重度,11例中度,30例轻度;肠上皮化增生程度:3例重度,11例中度,31例轻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等方面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示组间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两组患者均经胃镜及病理检查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且符合《慢性胃炎中西医结合诊治共识意见》[3]中的相关诊断标准,临床表现多有上腹部不适、隐痛、胀气、恶心、嗳气、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上腹部受纳障碍症状。 排除标准:排除胃溃疡、糜烂性胃炎、消化道出血、心肝肾肺等严重疾病、糖尿病、恶性肿瘤、妊娠期和哺乳期妇女、近期接受过抗菌素治疗等。 1.2 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治疗,口服阿莫西林胶囊(珠海联邦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44021351),服用方法:0.5g/次,3次/d。 1.2.2观察组患者给予阿莫西林联合果胶铋(山西云鹏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059949)治疗,服用方法:阿莫西林为0.5g/次,3次/d;果胶铋为3粒/次,4次/d。 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4周为1个疗程,疗程结束后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1.3 观察指标[4] 1.3.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显效:治疗后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胃镜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黏膜病灶基本消失或转为浅表性胃炎,黏膜颜色表现为粉红色。有效:治疗后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胃镜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黏膜病灶较治疗前缩小1/2,黏膜颜色为粉红色与苍白色相间。无效:治疗后所有慢性萎缩性胃炎临床症状依然存在,胃镜病理检查结果提示黏膜病灶无任何改变。总有效率=[(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 1.3.2观察两组患者胃镜病理检查结果中胃黏膜腺体萎缩、异型增生、肠上皮化增生、慢性炎症及活动性等病理变化积分情况。 1.4 数据处理 将本次研究中所得数据均录入到SPSS17.0统计软件中进行统计分析处理,其中计数资料用(%)表示,两组间同类数据的对比实施卡方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两组间同类数据的对比实施t检验;若比较结果提示P<0.05,则可以认定此项数据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对照组治疗有效例数为36例,治疗总有效率为80.00%;观察组治疗有效例数为43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5.56%。观察组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χ2=5.075,P=0.024<0.05为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