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至3岁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与家庭护理

1至3岁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与家庭护理
1至3岁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与家庭护理

1至3岁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与家庭护理

预防接种是指有针对性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人对某种传染病产生免疫能力,从而预防该传染病。

计划免疫是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实施基础免疫(即全程足量的初种)及随后适时的加强免疫(即复种)。

常见疾病:

婴幼儿腹泻、小儿肺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营养与喂养

1.婴儿期膳食以高能量、高蛋白的乳类为主,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婴儿期提倡纯母乳喂养,婴儿4个月左右,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喂养,必须按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逐渐添加辅食,以补充营养。并为过渡到断奶后的饮食做准备。同时注意训练婴儿的咀嚼功能。指导家长添加辅食的具体步骤和辅食制作方法,每增加一种新辅食,都应注意观察婴儿的粪便,以判断辅食增加是否过量、婴儿胃肠道是否适应。

2.断奶wHO提倡母乳喂养至2岁。断奶季节选择春、秋季较为适宜。断奶开始时,应逐步减少每天母乳的次数,以牛奶、粥等代替。

3.幼儿期膳食此期处于断奶之后,牛奶仍为主要食品,1~2岁时每日需500ml,2~3岁时每日需250ml左右。膳食安排应以“三餐二点制”为宜。由于幼儿期生长发育较婴儿期减缓,营养需要量相对下降等原因,18个月左右可出现生理性厌食。因此,食物制作的要细、烂、软,色、香、味,且经常变换口味,以增进幼儿的食欲。合理膳食!

二、早期教育

婴幼儿期早期教育以感知、语言、动作训练为主,同时注意动作的发展及与周围人相互关系的培养等。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婴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①良好的睡眠习惯。小儿睡眠习惯的培养应从新生儿开始,努力做到“五不”和“三要”。“五不”即睡觉前不哄、不拍、不抱、不摇、不口中含东西;“三要”,即一要让小儿定时自动入睡,二要为小儿安排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三要培养良好的睡姿(以右侧我为最佳)。睡眠时间:1岁:15~16个小时;2~3岁:12~14个小时;

②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定时定量、专心进餐、细嚼慢咽的习惯。做到少吃零食,不挑食、偏食、不边玩边吃。③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被、勤剪指(趾)甲,饭前便后洗手。

2.视、听、语言能力的训练使婴幼儿多接触各种事物。启发婴儿用语言表达需要,促进感知觉发展,培养其观察力。幼儿期是语言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经常与他交谈,鼓励其多说话,锻炼幼儿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3.及时训练动作动作是心理的外部表现,动作的发展促进儿童心理发展。从婴儿期添加辅食时起,即可训练用勺进食,促进眼、手协调动作发展。指导家长按各月龄生长发育的特征并结合婴儿的实际能力适时训练其动作。

4.与周围人相互关系的培养玩耍中鼓励婴幼儿主动与他人接触,并建立友好的情感,培养良好的情绪和行为。

三、体格锻炼

婴幼儿要多做户外活动,进行空气、日光、水“三浴”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时间可由最初的5~10分钟,逐渐延长到1~2小时。但要避免阳光直射面部。(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进行日光浴)

四、常见疾病:

1.婴幼儿腹泻:受凉腹泻、受热腹泻、消化不良性腹泻、吃不洁食物腹泻、精神性腹泻等;

2.呼吸系统感染-小儿肺炎:受凉(风寒)、受热(风热)-上呼吸道感染(感冒)、下呼吸道感染;

3.营养性缺铁性贫血:

4.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5.龋齿:预防龋齿主要有四点:①儿童必须养成良好的口腔卫生习惯。3岁前学会餐后漱口,3岁后学会正确的刷牙方法,做到饭后5分钟内刷牙。家长应注意给儿童选择适合其年龄的牙刷。②控制食物中的糖。③氟化物防龋。

④鼓励母乳喂养,饮食营养要均衡,特别注意含钙丰富食物的摄人及维生素D 的补充。

6.弱视:儿童应每半年进行1次视力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视力问题,及时矫正。

7.小儿肥胖症:①摄入过多。②活动过少。③出生时体重超重。④儿童不良情绪。

8.营养不良;

9.脊柱弯曲。

常见意外事故

1.气管异物:(1)院前急救:当发现气管异物时,如儿童可以呼吸,家长应保持镇静,鼓励其用力咳嗽以争取将异物咳出。除非能看见异物,否则不要盲目用手指取异物。1岁以下婴儿的救护。用前臂托住婴儿胸部让婴儿面朝下,头部低于躯干倒立,用几个手指在肩胛骨之间给予有力而不过分的冲击。

(2)预防:由于4岁以下儿童咀嚼功能低下,注意避免进食较小、较硬而光滑的食物,如花生、瓜子等;幼儿不宜吃口香糖及果冻。

2.灼烫伤指因接触热油、热水、热汤和热蒸气等高温物质、腐蚀性化学物质或放射线引起的皮肤和组织损伤。

(1)院前急救:①热液烫伤。应立即脱去被热液浸湿的衣物,然后将受伤部位浸入冷清水中降温,如衣物与皮肤粘在一起,切勿撕拉,只须将未粘着部衣物剪去,不要将水泡刺破,保护好创面,及早送医院治疗。②强酸或强碱灼伤。应马上用大量冷清水冲洗至少20分钟。

(2)预防:使家中或托幼机构内的儿童远离能够引起灼烫伤的危险物品。汤菜须温度适宜后方可给儿童进食;成人在端热水、热饭菜时应注意避开来回奔跑的儿童。

为预防跌倒、中毒、溺水等意外伤害的发生,应指导家长不应将婴幼儿单独留在较高的位置上;将易吞的东西、有毒物品等危险物品放在婴幼儿触及不到的地方;注意使用有盖电源;经常检查玩具的安全性;不能将婴幼儿单独留在浴盆、水池及湖泊附近以保障儿童的安全。

儿童常见病护理手册

儿童常见病护理 没有什么比宝宝生病更让 一家人揪心的了!特别是家人 常常会就生病的宝宝护理,以 及该不该再去医院等问题产生 纷争,甚至会引发婆媳大战。 【腹泻篇】 和秋冬季不同,在春夏之交宝宝若出现腹泻多为饮食不洁引起的。此时,广东的气温已经比较高,食物易变质,所以最好不要给宝宝吃剩菜,如果要吃一定要经过彻底加热。还要提醒家长,已经开了口的饮料,过夜后就不要给宝宝再喝,饮料中的糖分比较高,非常适合细菌生长,宝宝一旦喝过一口里面就已经有了细菌,过夜后的细菌量会非常高(有些细菌20分钟繁殖一代),宝宝再喝易引起腹泻。 Q:就医时我是不是需要带着宝宝拉过的纸尿裤给医生看? A:是有必要的。医生会特别关注宝宝的便便中是否有血和黏液,这些提示可能是细菌感染。如果路途较远或不方便带,可以用手机把宝宝拉的便便拍下来,就医时给医生看。

Q:什么方法止泻效果又快又好? A:这是宝宝腹泻后,大多数家长最关心的问题。有的甚至要求医生给宝宝注射“止泻针”,打一针即好。医生一般不会开强力止泻药,因为宝宝腹泻是个将病毒排出体外的过程,强力止泻反而不利于病毒排出。和止泻相比,医生会更关心预防宝宝脱水的问题,如果宝宝出现了脱水症状,需要立即就医,由医生评估宝宝脱水的程度,重度脱水的宝宝甚至需要留医,因重度脱水可能会迅速发展为休克,需要立即抢救。对脱水的干预不能等到出现脱水症状再开始,而是要从一开始腹泻就要采取补水措施。 Q:我如何知道宝宝是不是脱水了? A:记住这句话即可判断——“摸摸头、摸摸手,看看眼,看看口”。“摸摸头”指的是如果宝宝头部的前囟出现凹陷,提示可能脱水;“摸摸手”指观察

常见儿童疾病防治知识

---------------------------------------------------------------最新资料推荐------------------------------------------------------ 常见儿童疾病防治知识 缺铁性贫血【主要表现】皮肤粘膜苍白、疲乏、厌食、异嗜癖(喜欢吃泥土、墙壁灰等)、烦躁不安、反应迟钝、智商低等。 【诱发因素】 1. 饮食中、母乳或乳制品铁含量不足。 2. 铁丢失过多,如寄生虫病、慢性失血。 3. 其他如腹泻、急慢性感染等。 【预防措施】及时添加副食,多食含铁丰富且铁吸收率高的食物: 动物肝、瘦肉、大豆及其制品。 【治疗】一但确诊宝宝有缺铁性贫血,应尽快到妇幼保健机构进行系统治疗。 ☆【温馨提示】养成宝宝良好的饮食习惯,适当的运动对贫血儿童的治疗有很大作用。 佝偻病【概述】因维生素 D 缺乏造成钙、磷代谢紊乱,导致骨骼发育障碍为特征的全身慢性营养性疾病。 【主要表现】早期: 烦躁、睡眠不安、夜惊、多汗、枕秃等。 后期: 骨骼改变如方颅、前囟迟闭、出牙迟、肋串珠、鸡胸甚至O形或X形腿。 1 / 4

【诱发原因】日光照射不足、维生素 D 摄入不足、维生素 D 吸收不良及消化障碍。 【治疗】如有上述症状及体征,尽早到妇幼保健机构咨询,根据医生的建议采取合理的治疗及预防措施☆【温馨提示】 1、提倡母乳喂养,尽早户外活动,接触日光,补充维生素 D制剂。 2、及时添加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的辅食,如动物肝脏、蛋黄、脱脂牛奶、鱼肝油、坚果等。 3、补充维生素 D 的同时补充钙剂。 小儿肺炎【概述】由细菌和病毒引起,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细湿啰音为特征的肺部感染性疾病。 冬、春季节多发。 【诱发因素】上呼吸道感染治疗不彻底诱发肺炎;孕期羊水污染易引起吸入性肺炎;分娩环境不洁净易引起细菌性肺炎;出生后宝宝接触带菌者如(感冒),易受到传染引起感染性肺炎。 【治疗】如有上述症状及体征,及时到妇幼保健机构咨询治疗。 ☆【温馨提示】 1. 保持室内安静,空气新鲜。 2.饮食要易消化、高热量、富含维生素。 3.咳嗽时轻拍宝宝的背部,多饮水。 3.避免宝宝与感冒人群接触。 4. 适当锻炼增强婴幼儿抵抗力。 小儿腹泻【概述】由病毒、细菌、寄生虫、真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_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肺炎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发热时绝对卧床休息.呼吸困难者取半坐卧位.高热时多饮水. 3、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注意喂养技术,防止咳呛. 4、密切观察病情及用药反应,注意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变化.观察皮肤有无出血点瘀斑,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师保持呼吸道畅通,输氧或使患儿做好输氧护理,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一次. 5、输液患儿,注意控制输液速度,每分钟以8-10滴为宜,以防肺水肿发生.有心力衰竭的患儿,一切治疗护理尽量集中操作,避免过多惊扰,保证患儿安静和休息. 6、恢复期患儿可适当户外活动,但应避免受凉.

婴幼儿腹泄护理常规 1、执行儿科护理常规. 2、严格执行床边隔离,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取头侧卧位 3、严格饮食管理,按医嘱禁食或喂少量补盐液,恢复期给易消化,营养好的饮食,宜少量多餐,由淡到浓 4、详细观察大便及呕吐物次数,量,色和尿量.并注意T,P,R,BP 变化,如有脱水症状及时通知医生. 5、做好皮肤护理,防止臀红及尿路感染.勤翻身,防止发生褥疮.有呕吐的患儿做好口腔护理 6、按医嘱调节输液速度,保持输液管道通畅,无药物外漏. 7、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应密切观察病情,备齐抢救药物,器械,以利抢救. 8、出院时应宣传科学喂养,注意饮食卫生等.

急性肾炎护理常规 1、按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2、急性期绝对卧床休息,至少2周. 3、饮食按医嘱.浮肿期进无盐饮食,限制入水量,保证热卡,浮肿消退后给低盐饮食,避免长期不合理忌盐. 4、测体重每周一次,浮肿厉害时隔日测一次,按医嘱准确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并观察小便量和色. 5、按医嘱测BP并记录.注意精神状态,浮肿程度,如有血压过高伴呕吐,头痛者,及时报告医师. 6、口腔护理每日2-3次,保持皮肤清洁干燥,对浮肿患儿,操作应轻柔,防止皮肤破溃,保持床铺清洁,干燥,做好消毒隔离工作,预防交叉感染.重症患儿输液治疗时,应严格按医嘱控制输液量及速度,切忌输液过多过快而加重病情. , 7、长期使用激素的患儿,应注意观察有无低钾,低钙以及消化道出血和感染的表现. 8、出院时做好卫生宣教.嘱家长督促患儿避免剧烈活动,一年不宜参加体育活动.

03.第三章儿童保健及疾病的防治

第三章儿童保健及疾病的防治 同步练习题 一、选择题 A1型题 1.婴儿在l岁内必须完成的基础计划免疫是: A.卡介苗 B.脊髓灰质炎疫苗 C.麻疹疫苗 D.百白破三联疫苗 E.以上皆是 2.胎儿期及围生期的保健重点包括: A.预防遗传性疾病及先天性畸形物 B.保证充足营养 C.重视产前检查 D.给予良好的生活环境 E.以上皆是 3.婴幼儿保健重点是: A.做好家庭访视工作 B.培养独立生活能力 C.加强心理卫生教育 D.完成基础计划免疫 E.预防近视和龋齿 4.死亡率最高的期是: A.胎儿期 B.新生儿期 C.幼儿期 D.学龄前期 E.学龄期 5.麻疹疫苗的初种年龄是: A.3月小儿 B.4月小儿 C.5月小儿 D.8月小儿 E.1岁小儿 6.新生儿死亡多发生在: A.生后3天内 B.生后7天内 C.生后10天内 D.生后15天内 E.生后20天内 7.新生儿保健重点应在: A.生后1小时内 B.生后3天内 C.生后7天内 D.生后15天内 E.生后20天内 8.家庭访视是针对: A.新生儿 B.幼儿 C.学龄前儿 D.学龄儿童 E.青少年 9.正常小儿腋下温度为: A.36℃~37℃ B.36.1℃~37.2℃ C.36.2℃~37.3℃ D.36.4℃~37.4℃ E.36.4℃~37.5℃ 10.给小儿体检时最后检查的是: A.前囟 B.心肺 C.腹部 D.口咽部 E.四肢

11.小儿既往史是指: A.出生史 B.喂养史 C.生长发育史 D.预防接种史 E.食物过敏 12.出生后逐渐消失的反射是: A.腹壁反射 B.握持反射 C.提睾反射 D.吞咽反射 E.角膜反射 13.小儿药物选择正确的是: A.烦躁不安时可用镇静药 B.咳嗽时可用镇咳药 C.腹泻时可用止泻药 D.便秘可用泻药 E.儿童发热时首先激素退热 14.下列何种疾病禁用激素? A.休克、脑水肿 B.过敏性疾病 C.肾病综合征 D.血液病 E.水痘 15.小儿治疗要综合分析,治疗方案包括: A.护理治疗 B.饮食治疗 C.药物治疗 D.心理治疗 E.以上都是 16.WHO推荐使用的口服补液盐的张力为: A.1/5张 B.2/3张 C.3/5张 D.1/3张 E.2/5张 17.关于静脉补钾浓度,正确的是: A.0.1%~0.6% B.0.3%~2% C.0.5%~3% D.1%~2% E.0.2%~0.3% 18.婴儿肺炎不能进食时,每日静脉补液量应在: A.60~80ml/kg B.90~120ml/kg C.100~120ml/kg D.120~50ml/kg E.150~80ml/kg A2型题 1.某小儿4月,接种百白破三联疫苗12小时,体温37.2℃,局部红、肿、热、痛,红肿直径 2.0㎝,该小儿应考虑为? A.接种后全身反应 B.接种后局部弱反应 C.过敏性休克 D.晕针 E.接种后局部强反应 2.某小儿,5岁,喜问、好模仿,求知欲强,现保健重点是预防: A.免疫性疾病 B.感染性疾病 C.营养性疾病 D.保护视力、预防龋齿 E.心理性疾病。 3.某小儿,8个月,因腹泻而住院,其室温应调节在: A.18℃~20℃ B.20℃~22℃ C.22℃~24℃ D.24℃~26℃ E.24℃~27℃

幼儿夏季疾病预防小知识

幼儿夏季疾病预防小知识 盛夏处暑,幼儿调养的重点在于防暑降温和预防夏季传染病。夏季常见病、多发病包括:中暑、暑热症、乙型脑炎、细菌性痢疾、食物中毒等。其病因分别为幼儿体内器官和体温调节中枢发育未完善;蚊虫叮咬传播;饮食不洁及粪便传播。针对以上原因,宜采取以下各项措施预防疾病: 1、注意大人与孩子的个人卫生: 饭前便后要用流动水和肥皂洗手。勤洗脸、洗澡,可在洗澡水里加入花露水清暑解热,浴后扑爽身粉预防热痱。定期用药,消灭四害。可用蚊帐、蚊香、纱窗等防止蚊虫叮咬。同时接种乙脑疫苗预防 2、在日常饮食方面: 由于天气炎热,食品容易变质。因此尽量不要吃隔夜隔顿菜,凉拌食物尤其要注意饮食卫生的安全。绿色蔬菜要经充分浸泡,洗净煮透后才能食用。多喝白开水少吃冷饮。夏季人体为蒸发散热,外周血管处于充分扩张状态而胃肠道血液循环相对较少,此时胃肠道粘膜对冷热刺激都比较敏感。食入大量冷饮使其血管猛烈收缩,血循进一步减少,会引起消化功能降低,甚至消化不良和胃炎。 3、在日常运动方面:

生命在于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促进幼儿的生长发育。但在炎热的夏季在幼儿运动时应当注意运动时尽量选择室内时间不要长于30分钟,最好每隔15分钟到阴凉的地方休息一会,并提前补充500毫升左右水分,还可以经常往脸上洒些水,帮助散热。可准备一些十滴水、仁丹、风油精等防暑降温药品。 4、保证幼儿充足的睡眠: 充分睡眠,夏季孩子出汗多,热量消耗快,所以必须保证孩子充足睡眠,使大脑和身体各系统都得到放松和休息,养成睡好睡足的习惯。不同年龄的儿童除了夜间平均要睡9-10小时之外,3-6岁的儿童还应每天午睡1-2小时,保持良好精神状态。在早晨等适当时间让孩子加强体格锻炼以以增强体质和抗病能力。同时注意休息,避免过劳。同时应当顺应气候的变化、正确的使用空调 5、日常出行方面: 日常出行家长应尽量选择清晨或者下午避免温度过高时带幼儿出行出行时应给幼儿备好合适的衣服在清晨气温稍低可以给幼儿穿戴长袖的秋衣,当温度升高时应该可以给幼儿换上合适的短装谨防中暑并且在出行时应当准备适量的水要随时给幼儿喂水如果孩子跟你要水喝那就是他体内已经缺水了。作为家长应当在幼儿缺水之前给其补水。同时要避免孩子到人多的超市、影院等公共场所,因为通风不畅,空气混浊,容易造成交叉感染!

儿科常见病护理常规

第一章呼吸系统疾病护理常规 小儿支气管肺炎护理常规 一、常规护理 1、保持病室清洁、空气清新和流通。保持室内相对温度18~22℃,湿度以60%为宜。 2、体温升高者采用物理降温或遵医嘱给予药物降温,有高热惊厥史者应及早降 温,同时使用镇静剂。 3、给予营养丰富、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鼓励患儿多饮水。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痰液。缺氧时给予低流量氧气吸入,痰液黏稠可 雾化吸入稀释痰液。 5、尽量保持患儿安静休息,调整适当卧位,利于患儿休息。 6、遵医嘱给药,严格掌握药物使用时的剂量、时间、浓度。严格控制输液速度 及液量。 7、加强口腔护理、皮肤护理,预防并发症。 8、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监测生命体征,记录24小时出入量,准备急救物品 及药品。 二、专科护理 1、痰多不宜咳出时要指导患儿进行有效地咳嗽,且更换体位,协助翻身、拍背。 遵医嘱给予超声雾化吸入,稀释痰液或使用止咳祛痰剂。必要时用吸痰器吸出痰液。 2、注意观察有无呼吸急促、鼻翼扇动、面色或口周发绀,甚至出现三凹征等呼 吸困难症状,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病情恶化时拍背和给予呼吸机辅助呼吸。 3、合并心力衰竭的患儿需监测生命体征和尿量,注意用药及时、准确,并观察 用药后的反应。应用洋地黄药物注意观察用药前后心率的变化,避免使用钙剂。用利尿剂时记录出入量,观察有无低血钾的发生。注意监测心率、呼吸、血氧饱和度、血压的变化,做好抢救准备。

急性支气管炎护理常规 一、一般护理 1、保持病室空气清新,室内相对温度18~22℃,湿度以55-60%为宜。定时开窗通风,以减少炎症对支气管黏膜不良反应的刺激,有利于排痰。 2、患儿取半卧位或舒适的体位,指导家长经常为患儿更换体位、轻拍背部;指 导并鼓励患儿有效咳嗽,有利于痰液排出。 3、给予雾化吸入,以湿化气管,稀释痰液。雾化后协助排痰,必要时用吸引器 及时清除痰液,保持呼吸道通畅。 4、遵医嘱给药抗生素、化痰止咳、平喘药,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5、喘息性支气管炎患儿,主要观察有无缺氧症状,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减轻 喘息症状。 二、维持正常体温 1、密切观察体温变化,定时测量体温,每2~4小时1次,必要时随时测量。 2、体温超过38.5℃时,给予物理降温:冷敷、冰敷、温水浴等;或遵医嘱给予 药物降温,防止惊厥的发生。 3、观察退热效果,及时更换汗湿衣服,避免受凉,并注意保暖。 4、给予高热量、高蛋白、丰富维生素、易消化饮食。注意多饮水。 5、保持口腔清洁,增进饮食。婴幼儿可在进食后喂适量温开水;年长儿应在晨 后、餐后、睡前漱洗口腔,以清洁口腔。 三、健康教育 1、向家长讲解疾病的病因、临床特点、治疗和护理知识。 2、指导家长适当开展户外活动和体格锻炼,增强抵抗力。 3、指导家长根据天气变化增减衣物,避免受凉或过热。 4、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场所,防止交叉感染。 5、教育小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6、加强营养,积极防治贫血、营养不良、维生素D缺乏病。按时预防接种。

幼儿冬季疾病预防与保健

幼儿冬季疾病预防与保健 天气渐渐变冷,人类机体也在发生着微妙的变化,对于免疫系统发育还不够成熟的幼儿来说,由于抵抗力弱,耐受力比成人差,因而容易受到细菌、病毒侵害。冬季是幼儿感冒及其他疾病的多发季节,怎样才能让幼儿增强体质和自身免疫力,预防疾病的发生呢?加强常见疾病的防治,对维护身体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常见幼儿冬季疾病 、常见的呼吸道疾病有感冒伤风、扁桃体炎、肺炎、流脑等。 1. 感冒伤风 冬天因天气寒冷,门窗经常关闭,加上现在空调的普及,室内外温差较大,呼吸道黏膜不断受到时暖时寒温度的刺激,抵抗力减弱,这给病原微生物提供了可乘之机,特别是当环境通风不好时,感冒更容易在人与人之间迅速传播。由于小儿体温调节中枢和循环系统发育尚不完善,不能及时调节体内和体外温度的突然变化,很容易患感冒等病症,预防之道就是要注意气候变化,要随温度变化选择衣物;特别是夜凉之时,要注意为孩子盖被。白天风大时要加衣服,孩子在外面玩得满头大汗回家时要注意帮他擦拭,不要把衣服脱掉吹风,否则容易感冒。同时增加户外活动,增强体质,保持活动环境的良好通风,尽量避免出入公共场所;要适当多饮水,多吃水果,增强机体代谢;经常使用冷水洗脸洗鼻,也有助于感冒的预防。除了预防保健外,还要避免孩子接触病人。记住不要服用过多的抗感冒药,更不要轻易用抗生素,因为90%以上的感冒是病毒引起的,抗生素非但无效,反而有副作用及增加耐药细菌。较好的办法是多休息、多饮水,适当用些中药及冷毛巾外敷降温。 2. 气管炎 很多孩子在感冒伤风之后,跟着来的就是支气管发炎,常常咳得喘不过气来,有的孩子甚至咳了两三个月还不见好,主要的原因就是家长们在孩子初咳时没加注意,随便买点药吃,结果越吃越坏,咳得更凶。孩子感冒伤风时要预防支气管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 家庭护理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一、发烧 发烧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最易引起父母的担心。 (1)定义:体温高于下列温度,则称为发烧 肛温:38℃口温:℃腋温:℃背温:℃,小儿发烧除了体温上升外,可能会有如下症状:食欲不佳、嗜睡、哭闹不休、活动力减退、昏睡、昏迷、抽筋、头部僵硬、发紫、呼吸困难等。 (2)处理措施 减少穿衣盖被、多喝开水、睡冰枕、温水浴、保持空气流通,维持室温26-28℃、随时监测儿童体温变化。 可给宝宝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绿豆汤、鲜梨汁、鲜苹果汁,少食多餐,每天以6-7次为宜。 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3)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宝宝的前额,2-3分钟更换1次。 冰枕:将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除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宝宝的枕颈部。 温水浴:让宝宝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温水侵湿纱布,擦洗宝宝的上肢、下肢、颈部、额部、腋下及腹股沟。 (4)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请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用药;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服药用量不可太大,要严格按照年龄体重计算孩子的用量;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二、水痘 (1)定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冬春两季多发,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该病的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为14日。 (2)症状: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伽疹、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3)家庭护理措施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皮疹已破溃可涂龙胆紫或新霉素眼膏,瘙痒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4)饮食禁忌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

婴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 肺炎是儿童时期的一种常见病,多见于婴幼儿,是目前引起5岁以下小儿死亡的首要原因。 病因:婴幼儿肺炎多由细菌(如肺炎双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病毒(如呼吸道合胞病毒、流感病毒、腺病毒)、支原体等病原微生物引起。 婴幼儿肺炎的特点:与一般肺炎不同,婴幼儿肺炎值得我们警惕的有三大特点:①病情不典型(易与感冒混淆)②合并症多(如呼吸衰竭、心力衰竭)③死亡率高。 临床表现:①发烧不同年龄、不同病原体所致肺炎多有发烧,体温可从38℃左右的低烧到39℃甚至40℃的高烧。 ②咳嗽较为频繁,早期常为刺激性干咳,以后程度可略为减轻;进入恢复期后常伴 有痰液。 ③气促多出现在发烧、咳嗽之后。病儿常常有精神不振、食欲减退、烦躁不安、轻 度腹泻或呕吐等全身症状。 ④呼吸困难病儿常出现口周、鼻唇沟发紫症状,而且呼吸加快,每分钟可达60-80 次,可有憋气,鼻翼扇动。 健康小儿安静时的呼吸次数因年龄不同而有所差异,2个月内的婴儿呼吸次数应少于60次,2-12个月的婴儿应少于50次,1-4岁应少于40次。 如何与感冒区别 1、体温小儿肺炎大多会发烧,而且一般都在38℃以上,并持续2-3天以上不退,即 使使用退烧药也只能暂时退一会儿。若是一般感冒,虽也发烧,但以38℃以下为多,持续时间也较短暂,使用退烧药效果明显。 2.咳嗽及呼吸。 小儿肺炎大多有咳嗽或喘憋,且程度较重,常有呼吸困难。而感冒引起的咳嗽一般较轻,不会引起呼吸困难。 3.精神状态。 感冒病儿一般精神状态无改变,照常玩耍;肺炎患儿大多精神状态不佳,常有烦躁、哭闹不安或者昏睡、抽风。 4.饮食。 感冒病儿饮食较正常,或仅为进食(奶)量稍减。但一旦罹患肺炎,食欲明显下降,不吃东西,不吃奶,或者一喂奶就因憋气而哭闹。 5.睡眠。 感冒一般不影响睡眠;肺炎往往睡不熟、易醒、爱哭闹,尤其在夜间有呼吸困难加重的趋势。 护理 勤开窗户,以保证室内空气流通。室温以18-20℃为宜(新生儿可提高到20-24℃),并保持适当湿度(约60%),以防呼吸道分泌物变干而不易咳出。 保证孩子充分休息。房间要安静,尽量减少探视;最好将测体温、换尿布、喂药等操作一次完成,以免影响孩子的休息,因为孩子的哭闹、活动会使缺氧症状加重,增加心脏及肺部的负担, 要勤换衣服,经常让孩子变换体位,减少肺部淤血,促进炎症吸收。轻拍打孩子的背部,便于痰液排出。补足水分。多水分、高热量、高维生素。高烧病儿多给流质饮食,如牛奶、

儿童保健及疾病预防

模块十七生命发展保健 任务4 小儿保健和疾病预防 【案例】 7岁小儿,2012年11月10日,上午9时前来接种疫苗。注射麻疹减毒活疫苗时出现头晕、面色苍白、出虚汗、手足冰凉,家长主诉小儿未曾进食,注射疫苗前因惧怕打针哭闹不止。 思考: 1.请指出该小儿出现什么问题。 2.针对上述表现应该如何处理? 3.请说出小儿初种麻疹减毒活疫苗的时间。 【职业综合能力培养目标】 1.专业职业能力:具备为小儿做被动体操、洗浴、抚触的能力,为小儿接种疫苗时严格无菌操作的能力。 2.专业理论知识:掌握新生儿、婴儿、幼儿期的保健特点、小儿计划免疫程序、预防接种注意事项、反应及处理。 3.职业核心能力:具备对小儿预防接种适应症评估的能力,尤其异常接种反应病情判断及抢救配合能力;培养学生无菌操作观念及合作意识;具备在护理过程中进行有效沟通,对接种疫苗后小儿家长进行健康指导的能力。 【新课讲解】 第一节不同年龄期小儿的保健特点 一、胎儿期保健 (一)预防遗传性疾病和先天畸形 为了小儿的健康成长,应采取有效措施,预防和减少先天畸形的发生。如有遗传性疾病家族史者婚前应进行遗传咨询;禁止近亲结婚;预防孕期感染,特别是妊娠早期,孕母如感染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肠道病毒以及弓形虫等可以引起流产或小儿畸形,如先心病、聋哑、小头畸形等;此外一些慢性病如

结核病、严重心、肾疾病、糖尿病等,应定期产前检查,必要时需终止妊娠。 (二)提供良好的生活环境 孕母应注意生活规律,保持心情愉快、休息充足,注意劳逸结合,避免妊娠期发生合并症,预防流产、早产的发生。 (三)保证充足的营养 胎儿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完全依赖孕母供给,若孕母长期缺乏营养,则胎儿生长发育就会受到影响。对婴儿先天性佝偻病、缺铁性贫血等疾病的预防,应着重在妊娠后期3个月,因为此期的营养既要保证孕母与胎儿的营养需求,又要准备孕母产后哺乳,充分地储备新生儿的营养需要,且胎儿最后3个月内生长发育速度加快,对营养物质的需求量也相应增加。因此,妊娠后期更应加强营养。 (四)预防产伤和产时感染 帮助孕母选择正确的分娩方式,合理使用器械助产。凡有胎膜早破、杨水污染、宫内窒息、胎粪吸入、脐带脱垂等情况,胎儿感染机会明显增加时,可预防性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感染发生。 二、新生儿期保健 新生儿保健重点应在生后1周内。 1.家庭访视次数: ①出院后1-2天②生后5-7天③生后10-14天④生后27-28天 2.家庭访视内容: (1)了解基本情况:如新生儿出生、吃奶、睡眠、哭声、大小便等情况及母亲泌乳情况。 (2)详细全面体格检查:观察新生儿面色、呼吸、皮肤黏膜和脐部,测量身长、体重、体温和脉搏等。 (3)指导日常护理:新生儿居室温度应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为55%~65%。

幼儿常见疾病预防

幼儿疾病防治 传染疾病 1、手足口病 症状描述: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幼儿传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传染性强,由飞沫通过呼吸道、不洁净的玩具或手经口进行传播。主要症状为手心、脚心、口腔等部位出现皮疹或疱疹。伴有发热、咳嗽、流涕、流口水、食欲不振等现象。多数症状较轻可自愈,病症严重者会出现脑膜炎、心肌炎等并发症,需及时送院治疗。 基本预防:1、发病期间不去人流量多的地方、不接触发病人群。2、保持室内通风,饭前便后勤洗手。3、饮食应清淡、可口、卫生、易消化。 2、水痘 症状描述: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常见急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可发病,尤以冬春季多发,通过接触或飞沫传染,且传染性极强。多发人群以婴幼儿为主,主要症状为出现发热、周身性皮疹、疱疹、痂疹等。此病为自限性疾病可自愈,病后可获终身免疫,但如果再次感染复发会出现带状疱疹。同时,此病会伴有水痘脑炎、原发性水痘肺炎等严重的并发症,如发现出疹后持续高热不退、呕吐、头痛、烦躁不安或嗜睡需及时送院治疗。 基本预防:1、患者需隔离,居室内保持通风,光线充足。但通风时需注意防止受凉。 2、发热时多喝水,饮食上忌食辛辣食物,应供给易消化、富含维生素的食物。例如 水果蔬菜等。3、衣被等不易过厚过紧,保持接触物品的清洁卫生。4、保持双手指甲卫生,避免用手接触抓破疱疹,以免化脓感染留下疤痕。 3、腮腺炎 症状描述:腮腺炎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好发于春季,多见于5—15岁儿童和青少年。通过接触患者或飞沫吸入传染,且传染性极强,接触患者后2—3周发病。主要症状有发热、头痛、乏力等前驱症状。继而出现腮腺肿大,以耳垂为中心局部皮肤会灼热触痛。腮腺肿胀后2—3日达到高峰,伴有张口困难、流口水等症状。 其中,非化脓性肿胀疼痛为突出的病症。如果患者治疗不及时或者治疗措施不得当,可能发生化脓性腮腺炎或转化为复发性腮腺炎,严重者会侵犯中枢神经系统,引起脑膜炎、儿童后天性获得性耳聋等严重的并发症。 基本预防:1、患者需隔离,卧床休息。尽量减少外出机会,避免去人流量大的场所。 出门带口罩。2、饮食上忌食辛辣酸辣,以及甜味、干性食品。应提供富含营养、易消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幼儿园常见疾病预防与管理制度 一、幼儿健康检查: 1、幼儿初次入园须经街道妇幼保健站进行健康检查,填写健康检查表和保健卡。 2、经体检、化验等项目检查确无传染性疾病,且最近二个月内无传染病接触史者方可入校。 3、在园幼儿离校3个月以上者,返校时须重新体检。对有传染病接触史的幼儿要进行检疫,经体检证实健康者方可回班。 4、定期了解幼儿生长发育状况,掌握在园群体幼儿生长发育水平,及时发现疾病和异常情况并进行预防、治疗。 5、定期体检,全园幼儿每年全面体检一次,体检率达100%,半年测身高、体重一次并做好健康分析、评价,常见病统计及缺点矫治。每年普查龋齿、氟透、驱蛔,测听力一次。3周以下学生执行生长监测,一年四次测身高、体重并做好分析评价。 6、体检中发现营养不良、贫血等异常者均应转入体弱儿进行专案管理。 7、对体检中发现的疾病或问题儿童如沙眼、龋齿、等要建立档案,及时予以矫治,矫治与转归情况详细记入缺点矫治登记或档案中。

8、坚持晨检及全日观察制度,认真做好一摸(有无发烧);二看(咽部,皮肤和精神);三问(饮食,睡眠);四查(有无携带不安全物品);五记录;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二、教师健康检查: 1、教师每年全面体检一次,发现肝炎或其它传染病者,必须立即离职治疗,待痊愈后,持市县(区)以上医疗保健证明,方可恢复工作。患慢性痢疾、乙型肝炎、表面抗原阳性、滴虫性阴道炎、化脓性皮肤病、麻风病、结核病、精神病等保教人员应调离工作。 2、皮肤病期间及患精神病者不得从事保教和炊事员工作。 三、食堂管理员健康检查制度 学校食堂管理员的健康,直接影响师生的健康。为此,特制定食堂从业人员的健康检查制度。 1、食堂管理员必须政治思想好,心理素质好,有健康的身体,责任心强。 2、食堂管理员由学校一年一聘,学年初,学校与伙食团从业人员签定聘任合同。 3、食堂管理员必须具有有效健康证明持证上岗,食堂从业人员每年到法定机构体检一次,体检符合要求,由县疾病控制中心发给健康证,方可从事食堂工作。

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

幼儿常见疾病预防与处理 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一、传染病的临床特点及其发生和流行的基本环节 (一)什么是传染病 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一类疾病。传染病的基本特征如下: 1.有病原体; 2.有传染性; 3.有流行性、季节性; 4.有免疫性。 (二)传染病的一般临床特点 从病原体侵入人体到发病以至恢复,一般经过4个阶段 1.潜伏期 从感染病原体到出现最初症状,称为潜伏期。潜伏期的长短因病原体的种类、数量、毒力及人体免疫力的不同而不同。 2.前驱期 病原体不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可引起患者头痛、发热、乏力等全身反应,称为前驱期.为时1~2日。 3.症状明显期 患病后逐渐出现某种传染病特有的症状,如猩红热出现细密皮疹,乙型脑炎出现颈项强直等典型特征。.多数传染病发病过程中伴随发热,但不同传染病发热持续时间长短不同。 4.恢复期 症状逐渐减轻至完全康复。 (三)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3个环节 1.传染源 指体内有病原体生长、繁殖并能排出病原体的人或动物。一般可分为3种: (1)病人; (2)病原携带者; (3)受感染的动物。 2.传播途径 病原体自传染源排出,侵入他人体内的过程称为传播途径。主要有6种传播方式: (1)空气飞沫传播; (2)饮食传播; (3)虫媒传播; (4)日常生活接触传播; (5)医源性传播; (6)垂直传播。 3.易感者 指对某种传染病缺乏特异性免疫力,容易受感染的人。人群中对某种传染病的易感者越多,则发生该传染病流行的可能性就越大。

二、传染病的预防 (一)管理传染源 管理传染源,应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治疗。 1.早发现病人及病原携带者,可有效控制传染病的传播。 2.若发现传染病人或怀疑传染病人,应及时报告卫生防疫部门,以预防并控制传染病的流行。 3.及时隔离病人、接触者及怀疑传染病人,有条件的托幼园所应设隔离室。 (二)切断传播途径 做好日常消毒工作;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经常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管理好幼儿的饮食、注意炊事用具、餐具的消毒等。 (三)保护易感者 1.增强儿童体质,提高非特异性免疫能力。 2.预防接种。 三、幼儿常见传染病的预防 (一)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传染性极强,多发于冬春季。易感者多为6个月以上的婴幼儿。 1.症状 感染水痘后,潜伏期约10~21天。发病初期1~2天多有低热,随后出皮疹。皮疹出现顺序为头皮→面部→躯干→四肢。 2.护理和预防 护理:保持皮肤清洁,防止小儿搔抓皮肤,可用炉甘石擦剂止痒。 预防:保持小儿活动室、睡眠室空气流通。少带幼儿到公共场所,避免让幼儿接触病人。发现病儿应及时隔离、治疗,隔离至皮疹全部干燥、结痂,没有新皮疹出现方可回班。接触者检疫21天。病儿停留过的房间开窗通风3小时。 (二)风疹 风疹是由风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风疹病毒在体外生存能力很弱,因此传染性较小。本病多发生于冬春季。 1.症状 潜伏期约10~21天。前驱症状较轻,表现为低热、咳嗽、流鼻涕、乏力、咽痛、眼发红等类似感冒的症状,同时身后、枕部淋巴结肿大。在发热的1~2天内开始出皮疹,从面部、颈部开始,24小时内遍及全身。手掌、足底没有皮疹。皮疹一般在3天内消退。出疹期间病儿精神良好。 (三)猩红热 猩红热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主要经飞沫传播,也可由被污染的用具、食物、玩具等传播,多发生于冬春季。 1.症状 潜伏期2~5天。病初以发热、头痛、咽痛、呕吐为主,咽部发红,扁桃体红肿,有脓性渗出物。1~2天内出皮疹,从耳后、颈部、胸部迅速波及躯于、四肢。全身皮肤潮红、布满针尖大小的点状红色皮疹,手压可退色。在腋窝、肘弯、腹股沟等处,皮疹细密如条条红线。面部充血潮红,口唇周围皮疹稀少,呈环口白圈。舌面光滑、舌乳头肿大,像杨梅,称“杨梅舌”。皮疹2~4日内消失,1周左右开始脱皮。少数病儿可并发急性肾炎等疾病。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教知识讲解

儿科常见疾病健康宣 教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 概念: 简称上感,俗称“感冒”,主要是指鼻、鼻咽和咽部的急性感染。本病是小儿时期最常见的疾病,常诊断为“急性鼻咽炎”、“急性咽炎”、“急性扁桃体炎”等。该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以冬春季节及气候骤变时多见。多为散发,偶见流行,主要是空气飞沫传播。一次患病后产生的免疫力不足,故可反复患病。 健康教育要点: 1. 密切观察体温、神志、面色变化,避免并发症发生。 2.保持呼吸道通畅。鼻粘膜充血、水肿明显致鼻塞、流涕者,可遵医嘱采取麻黄素滴鼻剂,并注意清理呼吸道分泌物。 3.给予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鼓励病儿多饮水。 4.加强体格锻炼,多到户外活动,增强机体对气温变化的 适应能力。 5.根据天气变化适当增减衣服;居室要定期通风换气,室温勿过高或过 低,并保持一定湿度。已感染的患儿避 免接触其他儿童。尽可能不带婴儿去公 共场所,以防交叉感染。 6.家中有“上感”病人,应尽量与婴儿隔离,如无条件还与之 接触者,患者应戴口罩,家中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肺炎 概念: 是指各种不同病原体及其他因素(如吸入羊水、动、植物油及过敏反应等)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和肺部固定湿罗音为各型肺炎的共同表现。 健康教育要点: 1.保持安静,减少氧的消耗,给予精神安慰, 病室通风良好。 2.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更换体位,叩击背部促 进咳痰。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超声雾化吸入后 应,小婴儿可予以吸痰。 3.保证营养及水分:呼吸道感染患儿的食欲下降,可少量多餐给以易消化、高营养的饮食;嘱患儿多饮水。在咳嗽时,应停止喂哺或进食,以免食物呛入气管;呼吸困难的婴幼儿应将患儿抱起取半卧位喂哺,以免乳计吸入气管引起窒息。 4.密切患儿生命体征,病情变化及时通知医师。 5.教育患儿咳嗽时用手帕或纸捂嘴,不随地吐痰,防止病菌污染空气传染 他人。寒冷季节或气候骤变外出时,应注意保暖,避 免受凉。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资料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

小儿常见疾病的预防及家庭护理一、发烧 发烧是儿童最常见的症状,最易引起父母的担心。 (1)定义:体温高于下列温度,则称为发烧 肛温:38℃口温:37.8℃腋温:37.5℃背温: 37.5℃,小儿发烧除了体温上升外,可能会有如下症状:食欲不佳、嗜睡、哭闹不休、活动力减退、昏睡、昏迷、抽筋、头部僵硬、发紫、呼吸困难等。 (2)处理措施 减少穿衣盖被、多喝开水、睡冰枕、温水浴、保持空气流通,维持室温26-28℃、随时监测儿童体温变化。 可给宝宝食用高热量、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如米汤、绿豆汤、鲜梨汁、鲜苹果汁,少食多餐,每天以6-7次为宜。 及时带宝宝去看医生 (3)家庭实用物理降温法:头部湿冷敷:将湿毛巾敷于宝宝的前额,2-3分钟更换1次。 冰枕:将冰块捣碎,与水一起装入冰袋(或热水袋)内,排除空气后,拧紧袋口,放在宝宝的枕颈部。 温水浴:让宝宝在30℃左右的温水中沐浴20-30分钟。

擦浴:用30%-50%的酒精或温水侵湿纱布,擦洗宝宝的上肢、下肢、颈部、额部、腋下及腹股沟。 (4)家庭护理注意事项 请在医生指导下给宝宝用药;给发热宝宝用药不可操之过急,如服用一次后,热度不退,再次服药需间隔4-6小时;服药用量不可太大,要严格按照年龄体重计算孩子的用量;不宜在短时间内让宝宝服用多种退热药,降温幅度不宜太大、太快,否则宝宝会出现体温不升、虚脱等情况;在给宝宝服用退热药后,如果宝宝出汗较多,要及时给他补充水分,以免发生虚脱。 二、水痘 (1)定义:水痘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初次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传染率很高,冬春两季多发,主要发生在婴幼儿,该病的潜伏期为12-21日,平均为14日。 (2)症状:以发热及周身性红色斑丘疹、疱疹、伽疹、而且各期皮疹同时存在为特点,该病为自限性疾病,病后可获得终身免疫。 (3)家庭护理措施 呼吸道隔离,卧床休息,皮疹已破溃可涂龙胆紫或新霉素眼膏,瘙痒者可给予炉甘石洗剂及抗组织胺药物。 (4)饮食禁忌

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儿科常见疾病的护理常规 一、儿科一般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保持清洁、舒适、安静,空气流通,温度、湿度适宜(温度20度左右,湿度60%左右)。患儿应注意休息,避免剧烈的活动及游戏,以防咳嗽加重。卧床时须经常更换体位,使呼吸道分泌物易于排出。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病室,以防交叉感染(抢救患者除外) 3、入院时做入院宣教,修剪指甲,必要时更换衣裤 4、入院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及体重(7岁以下患儿可以免测脉搏、呼吸、血压,病情需要或特殊情况者例外) 5、基于营养丰富的食物,保证营养素均衡摄入。特殊疾病患者饮食遵医嘱执行。鼓励患儿多饮水,使痰液稀释易于咳出,鼓励患儿进食,但应少量多餐,以免因咳嗽引起呕吐 6、儿科科室普通患者陪护一人,危重患儿可陪护2人。 7、,每日进行晨间护理及分级护理。及时、准确执行医嘱,每日记录大便次数1次,每周测体重1次,血压一次(7岁以上),并记录于体温单上 8、根据患儿年龄及病情正确调整输液速度,有特殊疾病或使用特殊药物,如心衰、休克、脱水,使用多巴胺、西地兰等,遵医嘱执行相应的输液速度

9、做好患儿的健康指导及心理护理 10、健康教育(1)增强体质,预防感冒;流行病期间避免到公共场合;有出院带药者,讲解服药方法和注意事项。(2)根据不同病种做好相应的出院指导 11、出院后做好床单位的终末消毒

二、小儿喂养及辅食添加护理常规 合理喂养是小儿从外界摄取能量和各种营养素的基本保证,其喂养方法有母乳喂养、部分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 (一)母乳喂养 1、早开奶,按需哺乳。新生儿生后半小时即可开始哺乳,婴儿2个月前,提倡按需哺乳,以后可以采取按时喂养,一般2~3小时喂一次 2、哺乳前母亲清洗双手及乳头,一般采取坐位,抱起婴儿哺喂,哺喂时心情愉快,全身放松,专心哺喂 3、哺乳时两侧乳房先后交替进行,尽量让婴儿吸空一侧再换另一侧,每次哺乳时间约15~30分钟。 4、哺乳后将婴儿直立抱起,头部靠在母亲肩头,用手轻拍其背部数分钟,排除吞入的空气,然后置婴儿于右侧卧位,头颈稍抬高,防止溢乳,半小时后可翻身 5、注意事项 (1)尽量不要躺着喂奶以免婴儿呛咳窒息,也勿让婴儿含着奶头入睡 (2)乳母保证充足的睡眠和休息,饮食应营养丰富、膳食平衡,少食辛辣有刺激性食物,多喝汤、水,保证母乳乳量充足。 (3)有以下疾病者不宜哺乳;结核活动期,急慢性传染病,甲亢,重症心、肝、肾脏疾病

1至3岁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与家庭护理

1至3岁儿童常见疾病预防与家庭护理 预防接种是指有针对性地将生物制品接种到人体内,使人对某种传染病产生免疫能力,从而预防该传染病。 计划免疫是根据儿童的免疫特点和传染病的发生情况制定的免疫程序,有计划和有针对性地实施基础免疫(即全程足量的初种)及随后适时的加强免疫(即复种)。 常见疾病: 婴幼儿腹泻、小儿肺炎、营养性缺铁性贫血和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 一、营养与喂养 1.婴儿期膳食以高能量、高蛋白的乳类为主,注意维生素D的补充。婴儿期提倡纯母乳喂养,婴儿4个月左右,不论采取何种方法喂养,必须按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细到粗、由一种到多种的原则逐渐添加辅食,以补充营养。并为过渡到断奶后的饮食做准备。同时注意训练婴儿的咀嚼功能。指导家长添加辅食的具体步骤和辅食制作方法,每增加一种新辅食,都应注意观察婴儿的粪便,以判断辅食增加是否过量、婴儿胃肠道是否适应。 2.断奶wHO提倡母乳喂养至2岁。断奶季节选择春、秋季较为适宜。断奶开始时,应逐步减少每天母乳的次数,以牛奶、粥等代替。 3.幼儿期膳食此期处于断奶之后,牛奶仍为主要食品,1~2岁时每日需500ml,2~3岁时每日需250ml左右。膳食安排应以“三餐二点制”为宜。由于幼儿期生长发育较婴儿期减缓,营养需要量相对下降等原因,18个月左右可出现生理性厌食。因此,食物制作的要细、烂、软,色、香、味,且经常变换口味,以增进幼儿的食欲。合理膳食! 二、早期教育

婴幼儿期早期教育以感知、语言、动作训练为主,同时注意动作的发展及与周围人相互关系的培养等。 1.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发展婴幼儿的独立性和自主性①良好的睡眠习惯。小儿睡眠习惯的培养应从新生儿开始,努力做到“五不”和“三要”。“五不”即睡觉前不哄、不拍、不抱、不摇、不口中含东西;“三要”,即一要让小儿定时自动入睡,二要为小儿安排一个舒适的睡眠环境,三要培养良好的睡姿(以右侧我为最佳)。睡眠时间:1岁:15~16个小时;2~3岁:12~14个小时; ②良好的饮食习惯。养成定时定量、专心进餐、细嚼慢咽的习惯。做到少吃零食,不挑食、偏食、不边玩边吃。③良好的卫生习惯。勤洗澡、勤换衣被、勤剪指(趾)甲,饭前便后洗手。 2.视、听、语言能力的训练使婴幼儿多接触各种事物。启发婴儿用语言表达需要,促进感知觉发展,培养其观察力。幼儿期是语言形成的关键时期,应经常与他交谈,鼓励其多说话,锻炼幼儿丰富的语言表达能力。 3.及时训练动作动作是心理的外部表现,动作的发展促进儿童心理发展。从婴儿期添加辅食时起,即可训练用勺进食,促进眼、手协调动作发展。指导家长按各月龄生长发育的特征并结合婴儿的实际能力适时训练其动作。 4.与周围人相互关系的培养玩耍中鼓励婴幼儿主动与他人接触,并建立友好的情感,培养良好的情绪和行为。 三、体格锻炼 婴幼儿要多做户外活动,进行空气、日光、水“三浴”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对外界环境的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时间可由最初的5~10分钟,逐渐延长到1~2小时。但要避免阳光直射面部。(上午10点以前;下午4点以后进行日光浴) 四、常见疾病:

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现状与对策

社区儿童保健服务现状与对策 李玲,回淑琴 郑州市第五人民医院 郑州市 450003 关键词 儿童;保健;健康知识;社区 中图分类号:R16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 3422(2007)04 0049 02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传统生物-躯体疾病诊治为主的医学服务模式,转向健康促进、保健指导为主流的预防控制医学服务模式,人们更关注自身健康,儿童保健服务日益受到家长的重视。要求优质、多层次的保健服务的呼声也愈来愈大,而外地暂住人口的增多,使学龄前儿童数量急剧上升。为进一步了解本地区儿童保健管理状况,探讨今后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方向,本文对儿童保健现状进行了分析、探讨。 1 保健服务现状 1.1 儿童健康知识需求状况 我国现有3 6亿儿童和青少年及每年2000万新生儿,随着我国第一代独生子女步入育龄期,历史上第一次出现了为数众多的独生子女父母,由此带来了育儿观念、阅读需求等改变。在儿童健康知识需求方面,一是城乡差别、地域差别显著。农村的卫生资源及健康教育相对不足,健康教育工作在部分地区未能纳入乡村发展规划。此外,缺乏主动求知的意识,也是造成保健知识的缺乏和行为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二是儿童健康知识的社会潜在需求十分巨大,知识需求的层次也越来越高。家长迫切希望为他们提供科学系统的育儿知识,能及时解决现实问题。呈现出儿童健康知识需求广泛性、多样性的特点[1~2]。 1.2 暂住人口儿童保健管理存在问题 由于暂住人口中绝大多数儿童家长来自农村,流动性大,文化素质相对较低,对儿童保健的重要性缺乏认识,加之儿童保健的宣传力度不够,部分家长无法及时与当地保健部门取得联系,基本上是被动接受保健。这些因素都制约了外来儿童的保健管理工作。 1.3 社区儿童保健服务水平 由于人员和工作条件限制,社区妇幼保健工作大多由地段医院的医务人员完成。儿童保健服务也多局限于简单的能规范开展专科保健及早期婴幼儿智力开发和营养评价、心理咨询等工作。适宜的健康教育也较缺乏。由于服务质量与群众需求有差距,就难以吸引广大社区群众,从而影响了社区儿童保健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方法与对策 2.1 重视健康教育和知识普及 健康知识普及与传统的医疗保健区别点主要在于强调了个人或群体的参与和分担责任。因此,儿童健康教育应被视为是一种必需的社会资源,是一项社会工程,这就要求政府和社会各界改变 重治轻防的观念,在提供医疗服务的同时,还应抓好儿童健康教育与健康知识普及的工作。加大健康教育投入,有效利用现有卫生资源,采用适当卫生知识宣传途径,提高外来人口的卫生知识水平。 2.2 儿童保健方式创新 健康保健知识是人们普遍的需求,但由于地域环境及文化背景的不同,对健康保健知识也会有不同的需求。因此要根据受众的知识所需,细分市场,有针对性地开展内容细化,提高科普资源的利用效率。面对当前的儿童健康知识需求特点[3],宣教方式也应不断创新。如提供多种知识传播渠道,以丰富的内容和形式的新颖吸引受众,并达到能双向互动和个性化服务。专业指导人员更应以传播学的理念和方法对儿童健康知识普及进行指导,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使儿童获得必要的卫生知识,树立健康的价值观,培养和巩固健康行为。充分利用医疗保健机构现有人员、设备、技术优势,走临床与保健相结合的道路,是搞好社区儿童保健服务切实有效的新模式。 2.3 培养合格的社区儿童保健人才队伍 医务人员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不断提高自身技术水平是提升社区儿童保健工作质量的关键。儿童保健要求从业人员对儿童健康检查、访视、体弱儿管理、 ! 49 ! Journa l ofM ed i ca l Foru m V o.l28 N o.4 February200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