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池州的历史沿革

安徽池州的历史沿革
安徽池州的历史沿革

安徽池州的历史沿革

一)池州的历史沿革

夏、商、周时期,池州属于扬州(大约地跨今江西、安徽、江苏、浙江等省)的范围。春秋时期,池州属于吴地。吴灭,归越。战国时期隶楚。秦郡县天下,分全国为三十六郡,池州为鄣郡所辖。西汉元封二年(公元前109)汉武帝改鄣郡为丹阳郡,郡治姑熟(今当涂县北境地),池州属之,古石城县就是这年建立的。南朝梁时,石城县隶南豫州之南陵郡。隋开皇三年,改郡为州,时归宣州;十九年改古石城县为秋浦县,仍归宣州。唐武德四年(公元621)于秋浦地始设池州,秋浦县属之。贞观元年州废,秋浦县再隶宣州。永泰元年(公元765年)复立池州时,州、县的治所迁移到今池州城。五代时,吴主杨溥于吴顺义六年(公元962)取南朝梁昭明太子青年时代游石城时,吃了石城味道鲜美的鱼,封其水为贵池的美誉,改秋浦县为贵池县,从此,贵池县名一直沿用至今。南唐时,升池州为康化军;宋改为州;元改池州为池州路总管府;明复改为州。明洪武辛丑二十一年(公元1361)改池州为九华府,后又改为华阳府,不久又定为池州府,辖贵池、铜陵、太平、东流、至德、石埭等县,是军、州、府的治所。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池州属江南布政使司,康熙五年(公元1666)池州属江南省左司,清

末,安徽下设三道,池州属芜湖道,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安徽划分为十个行政区,池州为第八区。抗日战争期间,池州隶属于皖南行署;抗战胜利后池州复为第八区,贵池一直为池州所辖。

1949年解放初,成立皖南行署池州专员公署。1952年池州专员公署撤销。

1965年复立,1980年又撤,1988年再建,辖贵池市、东至县、青阳县、石台县、九华山管理处,人口150万。2000年12月池州撤地建市,成为江南古老而年轻的省辖市。

(二)古城形成的历史概貌

池州城是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古城,传说它为唐武德年间尉迟敬德创筑。按唐窦《池州重建大厅壁记》所云,池州城创筑于唐永泰年间李芃在池州当刺史的时候,以此说,距今是一千二百多年。

唐会昌五年(公元854)杜牧在池州任刺史时,曾为城南门制造刻漏,并留下《刻漏记》一文传世,这时的城廓已具有一定的规模。

宋代,城廓多次被毁,但也有过多次的修复和增筑,至嘉定十二年,城廓基本固定,城墙的周长为一千零六丈,约合今三公里半。嘉定十六年(公元1223)知州史定之修城,端平二年(公元1235)知州王伯大筑城,而且三改秋浦门为秀山门。

明正德十二年(公元1520)知府何绍正筑城,并设了七门,南三门:中为通远门,左为毓秀门,右为钟英门;东一门为九华门;西一门为秀山门;北二门:左为迎恩门,右为望京门。七个城门上各建有楼,通远、九华、秀山、迎恩四门外还筑了月城护卫。为了防御,城楼上设了警铺。明万历三年(公元1573)九月,兵备副冯叔吉、知府王颐加筑城墙,城楼设警铺27处。

清代,城廓又有过几次修筑,乾隆二十九(公元1764)王寅奉命修筑池州城,计修缮城墙一千四百二十八丈,这时的城墙一周几乎已达四公里,外墙高二丈三尺,里墙又高出外墙三分之一。城西北部以山为基,大小山头削平四尺至五尺不等。城墙基底宽为二丈三尺,上宽可以跑马。

抗日战争时期,日寇的铁蹄踏进了池州,迎恩门外的月城被毁。解放战争时期,古城未动枪炮迎来了大军渡江,城廓基本完好。后来逐年拆除,尚存部分残垣。但那巍巍的七门,那环城四公里高筑的城墙还在不少人的记忆中留存。因为它是古代池州历史文明的一个重要标志。

解放前,池州城内有三状元、九华、吉舜、郭西、牌坊、孝肃等十五条古街道。今除少数街道名已经废弃外,大部分古街道仍保留着。孝肃、牌坊两条街道青石路面,古风犹存。

(三)江南的名城要地

池州城濒临大江,是江左要冲,历代一直为不少政治家

和军事家们所瞩目。志载:“池州之城,临瞰大江,为金陵上游之地,当吴越之冲。”又载:“池之为郡,在江南实要会地;控引荆、襄、襟带吴越,有石城可居,长江可凭。”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自唐永泰元年复立池州作为州的治所时起,至今,一千多年来,古城几乎一直是一个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因之,历代不少名臣受命来池州任职,治理这个地方。唐德宗时当过宰相的萧复,任过中书令的裴度,晚唐著名诗人杜牧等都在这里当过刺史。宋代名臣包拯,以及周必大、王伯大等在这里任过知州。

作为冲要之地,这里曾设立过种种军事机构,不少名将被派遣到这里驻守。唐永泰元年置州不久,池州和宣州、歙州共置一观察使,或兼都防御团练守捉处置等史。五代杨吴时设宣州,池州都游奕使,南唐升池州为康化军,置节度使,不久即改设为池州团练使。宋代江南分东、西两路。江东置宣抚使,守太平和池州,而池州有驻有御前诸军统制。宋建炎四年,复合江东、西路为江南路,置帅于江(九江府)、池二州,时有安抚史。罢帅后,池州水军尚设都统制和副都统制官,皆领军事。南宋抗金名将岳飞“驻节庐山,往来于岳、鄂”,数莅池州。他并于绍兴四年(公元1134)由池州出师庐州。张俊曾节制池州军马。元朝的著名将领达鲁花赤阿塔赤?卜颜铁木儿,也曾驻军于池州城。明代在池州设兵备

道,抗清名将史可法巡抚安庆、池州、太平军务,他曾于池州城西效杏花村演武场操练军马。清顺治二年(公元1645),设立在安徽等处巡抚及池、太(太平府)等处总兵官,驻守池州。

不仅封建统治者及其所属的政治家、军事家们重视这个要冲,历代反抗封建统治阶级的农民起义军的领袖们,也把池州作为一个军事要地而争战、重守。唐末黄巢领导的起义军,元末徐寿辉、陈友谅领导的一支起义军,朱元璋的起义军,以及清太平天国的起义军,都曾占领、驻扎过池州城。特别是太平天国的起义军,驻守池州城达八、九年之久。

(四)人才辈出人文荟萃

池州市历史悠久,山青水丽。在这块美丽富饶的土地上,历代人民辛勤劳动,装点了这片沃土,而且又十分重视文化素养的提高。史料载,宋代的八桂书院、齐山书院、绣春书院;明代的翠微书院、诸才书院;清代的池阳书院、秀山书院等,当时在江南都是很有影响的,并育出不少人才。

唐时的胡楚宾,高宗时招为右史。他“为文甚敏,酒酣挥洒自如”、“豪迈自负,与李白匹之”。当时民谣有:“前有胡楚宾,后有李翰林,词同三峡水,字值万黄金”之说。唐乾宁中及第的殷文圭,事吴时,于杨武义元年拜为翰林学士。他的儿子殷崇义为南唐时的宰相。南唐时伍乔,官至户部员外郎。宋时的樊知古,“沉雄有略”,曾有宋太祖平定江南,

造渡江的浮桥,当浮桥移到采石时,“三日搭成,不差尺寸”、“步卒渡江,如履平地”。这可说是长江上最早的大桥了。宋嘉定十年的武科状元华岳,为殿前司官。他为人正直,“轻财好侠,疾邪忧国”,曾多次讷谏北伐,并因除奸相史弥远事败被杀。著述有《翠微南征录》、《翠微北征录》。再如唐伍唐圭,宋汤允恭,明文科状元黄观,明末复社重要人物吴次尾,清代的桂超万、刘瑞芬、曹大镐以及儿科专家夏禹铸等,也都是很出名的人物。

如前所述,这里千多年来一直是州、县的治所,是一个州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不少名臣受命来这里治理,众多骁将被遣来这里护卫。他们来到此地,和池州人民一道共同创造了池州的历史,建设了古池州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前面所述的萧复、裴度、齐映、杜牧、包拯、岳飞、史可法等,仅仅是历代来此地为官、做将或执行军务中较为知名者。此外,历代还有不少名公巨卿、文人雅士,因羡慕池州山川的美好,纷至沓来。他们登山弄水,抒怀咏歌,流连忘返,不仅在池州留下了足迹,也留下了佳作。

梁昭明太子青年时代曾来石城游历。他爱石城秀山的美景,喜食石城水的美鱼,赞扬石城“水鱼美”。汉代的名士高获,早年和汉武帝很有交谊,但他不愿做官,隐居石城,死后又葬在此地。唐朝大诗人李白,他爱秋浦的风光,“欲安家焉”,曾滞留三年之久。他多次到秋浦来,游遍了秋浦

的山川,作诗四十多首。清溪乡的碧岩,里山乡的江祖石,梅街镇桃坡村的水车岭、桃坡,刘街乡的虾湖、黄山岭,棠溪乡的曹村白笏坡,石门桃花坞等地都是他足迹所到、诗中所咏的地方。

再如唐代的罗隐、张祜、白居易,宋代的梅尧臣、苏辙、司马光、朱熹、杨万里、苏舜钦,元代的萨都刺,明代的王阳明、董其昌等都曾来到这里。府志、县志上收录了他们的作品;山崖上记下了他们的行踪。这些都成了池州人民宝贵的精神财富,在池州的文明史上闪耀着光辉。

(五)处处是文物古迹

池州市历史悠久,地上、地下文物极其丰富。

经文物普查和考古发现,新石器时期,商、周时期的古文化遗址41处,古代名人墓葬17座,古代冶炼遗址25处,摩崖石刻、石窟、碑记13处400余幅,名胜古迹50余地,还有革命纪念建筑物和遗址30多处所。在这些古代文物和革命遗迹中,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5处,县(区)级文物保护单位54处。

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长江中下游南岸,东连铜陵,南接黄山,西邻江西,北濒长江。历史悠久,文化丰厚,风光旖旎。唐武德四年(公元621年)设州置府,入赵宋,至清季,一直作为府路之治,领有贵池、青阳、铜陵、石埭、至(建)德、东流六县。民国元年,撤府留县,遂使舆图仅

载贵池,而世人少识池州。新中国成立后,池州专(地)区二撤三建,最后一次于1988年8月复建,2000年6月改建为省辖市,下辖一区(贵池)三县(东至、石台、青阳)。池州人口156万,面积8272平方公里。

池州摊

贵池民间素有“无傩不成村”的谚语。几乎清代以前居住于此的家族都有傩事活动。目前,流行在贵池东、南部的众多村落以及青阳县的陵阳、杜村等乡。它的活动,仅仅以家族或不同家族因地缘关系或姻亲关系而建立起的社祭祀圈为范围。反映出古老的农耕文化特色。

傩,源于原始社会的逐疫,甲骨文中即有室内驱赶疫鬼的卜辞。《论语?乡党》已有“乡人傩”的记载。到了汉代,宫迁每年举行“大傩”仪式,除了戴面具摹仿十二种神兽,舞蹈驱除鬼魅外,还有手执鼗鼓的侲子合唱礼神的歌曲。贵池的逐疫活动也称作“傩”,当是沿袭了中原的古代傩文化传统。倡贵池地处长江以南,古代为吴越和荆楚之地,属水稻作业区,所以,贵池傩又具有自己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它是中原文化与越、楚文化长期交融的产物。傩在贵池流传的历史,不见史籍记载。明代《嘉靖池州府志?风土篇》最早对贵池一带的傩事活动作了简单勾勒。记载的活动内容与今日对比,仍然基本相同。清人郎遂编纂的《杏花村志》记载池州府治的四乡傩队八月十五日朝觐梁昭明太子萧统(池人

奉为“土主”)的活动最为详细。证明,在清顺治以前,贵池每当秋季,要举行全境范围的朝觐“土主”活动体现着对土地春祈、秋报的农耕文化传统。从现存的仪式舞蹈、戏剧和音乐以及民俗活动各方面考究贵池傩是长期文化积淀的

产物。它既有着原始的自然崇拜的内涵,也受到儒、道、佛教文化的影响;在艺术方面,古代文化的层累面也很清晰地展现,如汉代的绂舞、矰舞,唐代的胡腾舞、西凉伎等;在戏剧方面,也可以看出变文、词话、傀儡、村俚歌谣及至宋杂剧、南戏对傩文化的影响。因此,贵池傩具有多学科的研究价值。

清咸丰以后,由于多次战争影响,傩事活动在贵池逐渐式微,一些家族的傩戏失传,未失传者也由于中辍时间过长而呈现伎艺的退化。60年代后期,傩事活动曾一度匿迹。1982年以来,在一些村庄陆续恢复演出活动。

现在,池州傩在刘街乡姚村、太和村等地流传已久。每年正月十五日,都要在固定地点举行大型的傩戏演出、祭奠等活动。充分表达了古朴的农民对未来生活的美好祈祷与期待...

文南词

文南词是戏曲剧种。又称文词戏,民国36年(1947),湖北黄梅县盲艺人胡金山流落在原至德县青山梅塘,先是算命糊口,后靠放牛为生。在放牛场上教会了当地一班青年唱

文词腔的部分戏文。后江西省杨梓乡金凤业余文词戏剧团胡志远来梅塘传教,首演大型古装文词戏剧目《苏文表借衣》。1958年原至德县青山乡梅塘村正式建立了业余文词戏剧团,上演过《三气周瑜》、《白蛇传》等一批传统文词戏剧目。1959年县剧团戏曲音乐工作者钱艺河,根据青山公社民间艺人刘汝民等人提供,从音乐角度,对“文词”和“南词”进一步挖掘和整理,排演出《烟花女子告状》、《三戏牡丹》传统折子戏参加省、地专业和业余会演。1978年和1982年,排演新创作的小戏《抢木匠》参加省、地会演,获音乐奖和表演奖,并称号剧种为“文南词”。以后渐被情节动人、悠扬悦耳的黄梅戏所替代。

青阳腔

戏曲剧种。因形成于青阳县而名;又因古时青阳县属池州府,还称“池州调”。青阳腔与徽州腔驰名于明清两代,誉为“徽池雅调”,成为“天下时尚”的新调。宋代,我国东南沿海一带萌生的南戏,后来形成号称“四大声腔”之海盐腔、余姚腔、弋阳腔和昆腔,先后都在池州流行过,很快与青阳丰富的民歌、九华山佛俗说唱、大型宗教戏剧“目连”"(俗‘还愿戏’)等民间艺术融合,约至元代形成青阳腔。《中国大百科全书》载:“青阳腔是在(明)嘉靖年间,因弋(阳)腔流入当地,与地方语音及民歌小曲结合形成”,广为流传。并创造了腔、滚结合的歌唱形式——“滚调”,实现了戏曲

声腔上的重大革新,在我国戏曲声腔史上起着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作为南戏中一支突起的新军,青阳腔兴盛于明清,持续500余年,有《青阳时调》、《时调青阳》、《时调青昆》、《昆池新调》、《滚调乐府》等青阳腔剧本选集并广为流传。青阳腔属南戏高腔体系,其剧本是曲牌联套传奇体制,其行当继承了古南戏的七角制(生、旦、净、末、丑、外、贴),后发展为九角制(增加小、夫二角)。明代诸刊本收剧目近百种(不含重复剧目)。青阳腔在声腔上属南曲五声系统,其演唱特征:①用锣鼓伴唱,不用管弦;②一唱众和,独唱与帮腔结合;③运用腔滚结合的歌唱方法--滚调。青阳腔哺育了第二代走向全国的徽调,也滋养了第三代地方大戏黄梅戏,包括京剧、赣剧、湘剧、川剧等戏曲剧种,都直接或间接地吸收了该唱腔,借鉴其唱法,得到了丰富和发展。清乾隆年间,史称"花部"的全国地方戏曲剧种纷纷兴起,青阳腔度过了自己的黄金时代,在各流行地区入乡随俗,生根开花,结合当地的民歌俗曲,繁衍成当地的戏曲剧种;而青阳腔剧种自咸丰三年(1853)始,由于兵燹(青阳县为太平天国战争的主战场之一)、瘟疫,青阳腔艺人纷纷弃家外流谋生,该剧种在发祥地青阳日渐式微,却在江西省湖口县生存和发展,至1987年全县有37个青阳腔业余剧团。青阳县后从湖口"迎回"失传多年的青阳腔,恢复上演《送饭?斩娥》、《夜等?追舟》、《百花赠剑》、《思凡下山》4出青阳腔传统折子戏。1989年10月,青阳县文化局

组织创作上演新编青阳腔小戏《月圆桥》参加安徽省第二届艺术节池州分场调演,获剧本创作和表演奖。1991年4月由安徽省艺术研究所、安庆市黄梅戏研究所、池州地区文化局、青阳县文化局联合编辑出版《青阳腔剧目汇编》(上、下集),收集青阳腔大小剧目94个。1992年5月3日,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安徽省艺术研究所、池州地区文化局、青阳县人民政府联合举办的全国青阳腔学术研讨会在青阳开,与会专家、学者在会上交流学术论文24篇,并以《古腔新论》结集出版。

新整理赞美安徽风景的优美段落 描写安徽城市风光句子

赞美安徽风景的优美段落描写安徽城市风光句子 赞美安徽风景的优美段落描写安徽城市风光句子第1段: 1.自古以来,安徽人杰地灵,名人荟萃。从帝王将相到文人墨客,人才辈出。随便列几位:像古代的老子、庄子、管仲、曹操、李绅、包拯、朱熹、朱元璋、方苞、吴敬梓、近代的张乐行、李鸿章、詹天佑,现代的陈独秀、陶行知、胡适、张恨水、朱光潜、江上青、邓稼先、严凤英,以及当代我们国家的主领导人,安徽因他们而自豪,因他们而骄傲,因他们而更加美丽。 2.江淮子弟争前仆而后继,徽地战火与此战相始终!百子山上,锄奸石青光耀千古;缅甸林里,戴安澜以血证轩辕!卫立煌策马扬鞭,逐日人光复全缅!上将孙立人,被创一十三,蕴藻浜血战,仁安羌大捷,灭倭寇之凶焰,救盟军逾七千,追亡逐北,连战连捷! 3.安徽,土地广袤而肥沃,人民勤劳而勇敢,文化源远而流长,自古以来人杰地灵.徽班进京,造就了中华国粹――京剧;桐城学派,开启了一代文风,另外宣纸、徽墨也成为安徽文化的佐证,徽商,作为商人典范现在还出现在经济学从书中,徽菜,作为八大菜系之一,也为人所交口称道. 4.在历史上,我省出现了许多历史文化名城,同时在科技、经济、文化上也有辉煌的成就。如出现的华佗及其医学、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文房四宝、新安医派、徽州商帮、芜湖米市,安徽名茶、建安文学、新安理学、新安画派、徽剧、桐城文派等,

真是举不胜举,你学过的《孔雀东南飞》、《儒林外史》、《醉翁亭记》等名作也是安徽的创作,安徽的名牌。 5.安徽山川壮丽,地跨长江、淮河、新安江三大流域。长江流经安徽境内约400公里,淮河流经本省境内约430公里,皖南主河流新安江流经境内约242公里。皖西枕大别山脉,系长江和淮河的天然分水岭。雄峙于皖南的黄山山脉,沿北东方向蜿蜒160多公里,为长江、新安江两大水系的分水水源地。其间山高谷深,群峰异起,劈地摩天,气势磅礴。三大主峰莲花峰、光明顶、天都峰海拔均在1800米以上,为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胜地。人们常说,五岳归来不看山,黄山归来不看岳。你一定会从这句话中领略黄山的神奇吧。 6.观宣城文天祥衣冠冢、敬亭山,看池州齐山、万罗山。巢湖牡丹,倾倒诗仙;中庙悠久,元代始建。汤池乃泉之都,度假村迎外宾而频繁。冶父乃小九华,伏虎寺纳高朋之万千。周公瑾墓,建于东汉。霸王灵祠,唐代纪念。龙潭洞猿骨⑥,年逾三万。凌家滩古遗⑦,三千余年。名胜兮尽游,古遗兮尽览。 7.安徽,北邻山东,南靠浙江、江西,东接江苏,西连湖北、河南,地处中华中部,历来皆是兵家必争之地.安徽境内有两座名山,一是就九华山,作为佛教四大名山之一,九华山的宗教意义越来越小,但是在中国特色的经济发展形势下,作为一个旅游胜地,九华山又重新获得新生!一是黄山,他是安徽人心目中真正的圣地。 8.中国有句古话:惟能爱故乡,方能爱故国。我和许多在

阜阳历史文源

阜阳可供参观的历史文源 摘要:阜阳拥有丰富的可参观的历史古迹。阜阳风景优美,颍州西湖历史上曾与杭州西湖齐名,颍上县八里河公园为国家AAAAA级风景区、阜阳生态园和迪沟生态园均为国家AAAA级风景区。阜阳剪纸、颍上花鼓灯、界首彩陶等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阜南县出土的商代青铜器龙虎尊被列为中国十大国宝青铜器之一。 关键字:阜阳,历史文源,风景名胜,历史名人。 阜阳襟带淮河,怀抱西湖,淮河的重要支流沙颍河、汾泉河呈“Y”形在阜交汇,东城河、南城河、西城河、东清河、中清河、西清河、一道河、二道河、济河、古泉河等河网纵横交错,慧湖、瑶池、西城河内河、八中塘等沟塘星罗棋布,“水”构成了阜阳最重要的自然景观元素。城区拥有大小18条河流,在北方城市并不多见。阜阳的18条河流都已打通,形成了统一的水系,重现了古颍州“三清贯颍”美景,18条河流如18根蚕丝,织造出皖北的“滨水城”。 一:历史沿革 阜阳市历史悠久,人文蔚盛。历史上以颍州(今阜阳市区)为中心的南部开发较早。西周以后,在今阜阳境内即建立了妫姓的胡子国,临泉境内的沈子国,颍上境内的慎等。

春秋战国时,又出现了太和原墙的原阳,倪邱的新,临泉的寝等县邑。由此地域概念逐渐形成。秦代始置汝阴县,汉属汝南郡。三国魏置汝阴郡。北魏孝昌四年(公元528年)置颍州[3],隋设汝阴郡,唐设颍州,宋设顺昌府,元属汝宁府,明属凤阳府。明代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颍、亳二州首次并为统一版图。弘治九年(公元1496年)亳县复升为州,分出。 清雍正二年(1724年)升颍州为直隶州。雍正十三年(1735年)升颍州为颍州府,并以颍州本辖新置附郭县,乾隆皇帝依奏赐名阜阳县[4]。颍州府不仅包括今阜阳市、亳州市全境,而且含今六安地区霍丘县的大部分地界。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设立阜阳地区专员公署,下辖八县一个行政办事处。 1998年2月,亳州市从阜阳市划出,由省直辖。2000年5月,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亳州市、涡阳、蒙城、利辛三县划归亳州市管辖。目前,阜阳市辖界首市和太和、临泉、颍上、阜南四县及颍州、颍泉、颍东三区。 二:风景名胜 2.1 颍州西湖 颍州西湖位于阜阳市西9公里处,系安徽省级风景名胜区、省级湿地自然保护区、国家3A级旅游景区、国家湿地公园。远景规划70平方公里,省政府批准一期规划24.32

安徽池州市2021届高三理综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卷 高三理科综合能力测试化学部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P 31 Cl 35.5 Co 59 Pt 195 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 7.化学与人类社会的生产生活有着密切联系。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乙醇、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消毒液均可将病毒氧化而达到消毒的目的 B.“霾尘积聚难见路人”,雾霾所形成的气溶胶有丁达尔效应 C.热的纯碱溶液可洗去仪器表面的矿物油 D.ABS树脂、光导纤维和碳纤维都属于有机高分子化合物 8.普伐他汀是一种调节血脂的药物,其结构如图所示。在一定条件下普伐他汀可以转化为有机物A。有关普伐他汀及有机物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普伐他汀的分子式为C23H36O7 B.普伐他汀和有机物A均能使溴水和酸性高锰酸钾褪色 C.1 mol有机物A最多可与6 mol H2发生加成反应 D.普伐他汀转化成有机物A的反应类型是氧化反应 9.某种钠离子的二次电池,其放电工作原理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放电时,石墨上的电势比MnPO4上的高 B.充电时,石墨接直流电源的正极 C.放电时,正极反应为NaMnPO4+e-=MnPO4+Na+

D.充电时,Na+由右侧经过离子交换膜迁移到左侧 10.黄铜矿(主要成分CuFeS2)在空气中进行煅烧,生成Cu、Fe3O4和SO2气体,为了验证生成的气体能与某些钡盐溶液反应和测定该黄铜矿的纯度,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气流顺序是a→b→e→f→g→h→c→d B.通网的作用是除去未反应的氧气 C.实验结束后,还需向装置中通入过量的空气 D.实验中的Ba(NO3)2溶液可用BaCl2溶液代替 11.下列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及实验结论均正确的是 12.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Y和Z同主族,且Z的原子序数是Y 的2倍。n、q、s是上述元素的单质,m、p、r是由这些元素组成的二元化合物,其中m的水溶液显碱性。上述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Z的常见氧化物均为酸性氧化物 B.W和X形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Z>Y>X D.四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能促进水的电离 13.用0.1 mol·L-1 NaOH浴液滴定20 mL 0.1 mol·L-1 H2A溶液,所得滴定曲线如图所示(已知: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中考语文试卷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中考语文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语文知识积累 (共4题;共24分) 1. (4分)请根据拼音写汉字。 kù________似马zōng________奥mì________翻来fù________去 2. (8分)请将下面诗文语句补充完整。 (1)过尽千帆皆不是,________ 。(温庭筠《望江南》) (2)________ ,直挂云帆济沧海。(李白《行路难》其一) (3)东风不与周郎便,________ 。(杜牧《赤壁》) (4)________ ,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5)江山如此多娇,________ 。(毛泽东《沁园春?雪》) (6)已所不欲,________ 。(《论语?卫灵公》) (7)《过零丁洋》中“________?________ ”两句诗表明了诗人文天祥以死明志的决心和崇高的民族气节。 3. (10分)(2017·湖州) 根据要求,完成下面题目。 (1)解释下列句中加下划线的词语。 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曹刿论战》) ②在宋城上而待楚寇矣(《公输》) (2)“安”“寇”都是“ ”首部,表明这两字词语较早的意义与哪一件事物有关? 4. (2分)(2017·杭州模拟) 文学常识与名著。 (1)下列有关名著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 . 菲利普夫妇和胡屠户分别是小说《我的叔叔于勒》和《范进中举》中的人物,他们虽然国际和时代不同,但都和法国契诃夫笔下的奥楚蔑洛夫一样具有“变”的特点。 B . 《孙权劝学》《香菱学诗》《我的叔叔于勒》分别出自宋代史学家司马光、清代的小说家曹雪芹、法国短篇小说家莫泊桑之手。 C . 《故乡》的作者是鲁迅,它和我们学过的《藤野先生》《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都选自《呐喊》,《故乡》描绘了辛亥革命后十年间中国农村衰败、萧条、日趋破产的景象。 D . 《水浒传》中冒充李逵拦路打劫,后被李逵一刀打翻在地的人是李鬼。《格列佛游记》中,格列佛第一次出游,发现小人国是以绳技或在绳子上跳舞的技术来选拔官员的;他第四次出游,来到慧骃国(国名),展示了人兽颠倒的怪诞景象。 二、现代文阅读 (共6题;共77分)

千载诗人地——池州

千载诗人地——池州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这是唐朝诗人杜牧的诗句。而我的家就在杏花村的所在地—池州。池州市位于长江中下游南岸,与铜陵接壤,南连九华山、黄山,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这里环境优美,既有首批省级风景名胜齐山、秋浦胜境等,又有生态良好的老山、十八索等省级自然保护区。池州正是由于她的山美水美,自古就是文人墨客荟萃之地,素有“千载诗人地”美誉。唐代诗人李白曾五游秋浦,留下了许多优美诗句,历史上诸多名人如黄盖、杜牧、包拯都曾出任过池州的地方官,也正是这些流传至今的千古佳话及名句,犹如一张张名片吸引着无数游客想一睹这个“小家碧玉”的芳容,下面就由我来带大家欣赏这座江南小城吧! 纵观整个池州最醒目的就是她的山水。池州山水,清秀绚丽,让人流连忘返。这山自然是九华山,她是首批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著名的游览避暑胜地,现为国家5A级旅游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九华山山体由花岗石组成,山形峭拔凌空,素有“东南第一山”之称,至今保留着乾隆御赐笔金匾“东南第一山”。另有城南的齐山,曾与九华山齐名,因数峰等齐,故名齐山。前人有诗赞云,“山离城郭两三里,景胜西湖六七分”。而这水自然是从石台山区,纳众流蜿蜒而来秋浦河,碧水清流,婉如潇湘,在池口入江。汤显祖赞曰“铜陵山北九华西,秋浦风烟似会稽”。难能可贵的是,池州还有条穿城而过的清溪河,李白曾在这里沿溪游赏、垂钓,写下了闻名的《清溪行》,“清溪清我心,水色异诸水。借问新安江,见底何如此?人行明

镜中,鸟度屏风里。向晚猩猩啼,空悲远游子”。 池州除了拥有以上的风景名胜以外,还有着经数载风雨洗礼过的古代建筑及文化遗址。池州的古代遗址可谓是星罗棋布,如清溪塔、白牙山塔、兴济桥等明朝年间留下的古代建筑,昭明太子钓台、李白钓台、七星墩遗址等省级重点文物。其中的“一村两塔”尤为出名,“一村”就是城西的杏花村,古时方圆十里皆为杏花,杜牧当年任池州刺史时,在这里留下了流传千古的诗词《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沦落在荒郊野外的杏花村随着这首诗名播青史,饮誉中原。“两塔”,一座是位于城东北白牙山东端的百牙塔,一座位于城东北清溪山的清溪塔,双塔距今已有几百年的历史,但亦然保存完整,傲然耸立,凌云对歭,俨然池城的卫士。 池州的美不仅仅是由于她优美的环境,最重要的是她拥有着属于自己的浓厚文学气息的,比如说被誉为“戏剧的活化石”的中国傩戏,发源地之一就是池州,傩戏以其丰富的内涵、淳朴的表演,引起了中外学者的关注。而池州的傩戏至今仍保持着当初的那份古朴、粗犷的原始风貌,隐藏着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直到现在,池州的部分乡镇还有着“无傩不成村”的美誉。除了戏曲,池州还有与凤阳花鼓灯相媲美的罗成民歌,她历史悠久,唱腔丰富,题材广泛,特色鲜明,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涌现出以姜秀珍为代表的一批优秀的民歌手,民歌演唱盛况空前,为我们留下了一笔珍贵的文化财富。现与山西五台山、浙江普陀山、四川峨眉山并称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是“地

池州某项目可行性分析报告

池州项目(恋日港湾)可行性分报告.doc 池州项目(恋日港湾)可行性分析报告 新视窗企业广告策划公司 二OO四年八月 目录 第一章前言 第二章项目概况 第三章市场分析 第四章项目分析及项目定位 第五章项目投资估算及盈利分析

第六章项目开发经营风险分析 第七章结论与建议 第一章前言 一、报告编制目的 1、在对项目开发经营环境进行详细分析的基础上,结合项目所处的区位环境,对该地块的市场价值进行合理的评 估。 2、对项目的可行性与开发经营策划提出初步意见,并对项目的规划设计、 建筑方案设计、环境艺术设计提出相应的建议。 3、结合公司的状况和项目的特点,探索项目开发经营的可行方式。 4、对项目进行投资分析和风险分析。 5、对项目决策及其实施的优化提出建议。 二、报告编制依据 1、池州市规划局规划方案; 2、国家建设部及池州市颁布的与房地产相关法律与政策; 4、池州市2003年及2004年上半年房地产发展统计报告; 5、现场勘察和实地调研所得资料。

第二章项目概况 一、项目建设背景 根据池州的城市总体规划发展要求及随着老城区的改造步伐加快,该片区将是老城区重要的住宅区。我们经过对池州全面认真的市场调研,对项目区位环境进行反复的分析比较,根据池州目前的房地产现状与发展趋势,只要做出能满足池州市城市居民新的住房要求和高品质,同时定位准确,完全不用担心项目的销售,而且有丰厚的利润。 二、项目概况 该地块位于池州市长江南路与南湖西二路交叉口。池州二中包围其中,有良好的文化气氛。道路交通便捷,有烟柳桥与古城区相连。项目占地299亩,具有一定的开发规模,并能给品牌的创造提供保障,给公司带来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河南项城市历史沿革及现状分析

沧桑巨变,古今相依 ——项城市历史沿革介绍及现状分析 摘要 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居黄河冲积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颍河中游。境域南北长49.5公里,东西宽35.25公里。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1′-115°40′,北纬33°03′-33°30′ 。西邻上蔡县、商水县,东连沈丘县,北与与淮阳县隔河相望,南与平舆县接壤,东南与安徽临泉县毗临。河南省5个重点扩权市之一。项城拥有悠久的历史,丰厚的文化底蕴。项城与周口毗邻,交通发达,在同级市区中,拥有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进展快,工农业协调发展,正在迅速成为优秀的中原历史文化名城。光阴荏苒,项城经历沧桑巨变,从历史到现在古今相依,都有那么一番让人难以捉摸的感觉。 关键字:项城历史沿革现状分析 Ⅰ、基本概况 项城市位于河南省东南部,居黄河冲积平原南部,淮河主要支流沙颍河中游。地理坐标为东经114°21′-115°40′,北纬33°03′-33°30′ 。境域南北长49.5公里,东西宽35.25公里。总面积1083平方千米,总人口116.9万人。西邻上蔡县、商水县,东连沈丘县,北与与淮阳县隔河相望,南与平舆县接壤,东南与安徽临泉县毗邻。河南省5个重点扩权市之一。全市辖3乡12镇6个办事处,总面积1083平方公里,人口117万人。 项城市历史悠久辉煌,文化底蕴深厚,是黄河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项城人杰地灵,西楚霸王项羽,“建安七子”之一的应瑒,民国首任总统袁世凯,世界著名物理学家袁家骝,著名诗词家张伯驹等,皆是“一日嘉名万代传”的项城籍人士。袁氏旧居、袁氏行宫、南顿故城、高丘古寺等文物古迹极具开发价值。 Ⅱ、历史沿革 项城在周初年为项子国。是西周时封疆划界分封的子爵。到东周春秋时,仍为项子国。鲁僖公十七年夏,鲁国灭掉项子国,从此项子国国名即被取消,仅存项地名。战国时期,楚灭鲁,项地即改属于楚国。楚襄王时,将楚都由郢徙于陈,以项为别都(即陪都)。秦始皇并兼六国,统一中国后,废除封建制,实行郡县制,改陈地为颍川郡,以陈为县。项地归属于颍川郡,只有项地名而无项郡或项县名。 秦末楚汉相争之后,楚败汉胜,汉高祖在项地设置项县,属汝南郡。到东汉时,沿袭西汉的地方行政区划而无变更,仍为项县,属汝南郡。三国时期,仍为项县,在曹魏统辖境域之内。项县隶属陈国。晋代行郡国制。

安徽省池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安徽省池州市经济可持续发展现状分析 池州作为皖南丘陵山区的典型代表之一,由于特殊的地理环境特征,更由于人口压力的增加,土地和资源不适当的开发和利用,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如旱涝灾害频繁且加重,水土流失依然严重,开山采矿引发的地表破坏还在蔓延等,不仅影响了市域生态经济系统的稳定性和生态功能的发挥,也制约着池州市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顺利实施。进行池州市生态经济的定量评价研究,分析生态经济的动态演变趋势,对池州乃至皖南山区实现生态经济持续、协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生态经济系统的基本矛盾是经济系统对自然需求的无限性与生态系统对自然资源供给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 一研究区概括 安徽池州,位于安徽省西南部,北临浩荡长江,南接雄奇黄山。东接铜陵,南邻黄山,北与安庆隔江相望,西望庐山,与江西九江、景德镇、上饶市毗邻。是皖江经济带和“两山一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池州地处东经116°38′至108°05′,北纬29°33′至30°51′。气候温暖,四季分明,雨量充足,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属暖湿性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6.5°C,年均降水量1400--2200mm,年均日照率45%,年均无霜期220天,最长286天。 二具体研究 1生态足迹的供需变化 1996-2004年池州市生态足迹和生态承载力的比较,揭示了生态经济系统自然资源环境供需的动态变化,结果显示,1996-2004年池州人均生态足迹呈增加趋势,而人均生态承载力呈减少趋势。池州人均生态足迹从1996年的1.1906hm^2增加到2004年的1.8433hm^2,增幅为54.28%。人均生态承载力从1996年的0.6759hm^2减少到2004年的0.6430hm^3,减幅为4.87%,二者的差距越来越大;人均生态赤字由0.5147hm增至1.2003hm,总生态赤字由78.13万hn^2增至186.53万hm^2.生态赤字的存在说明池州市人口对自然资源的利用已超出自然生态系统的生态承受能力范围,生态足迹与生态承载力之间的矛盾加剧,生态系统退化,人地关系紧张。一般而言,生态足迹赤字部分主要靠进口和(或)枯竭本地的自然资源来解决,而池州市经济社会发展相对落后,进出口贸易较小,所以该地区只能靠过度消耗自身的自然资源存量来弥补生态承载力供给的不足,这同样说明池州市目前的发展模式是不可持续的,生态处于不安全状态。 2各类生态足迹的供需结构变化 从池州市各年的生态系统的供需结构来看,林地和建筑的供给大于需求,存在较大的可利用空间。林地的生态盈余最大,这符合池州森林覆盖率57.5%的实际,表明池州市多年来坚持的“治山治水”的政策很有成效,但从侧面也说明池州市人民还没有从传统的农业模式中解放出来,对林业资源的优势还没有充分利用,这将会加大对耕地的压力。建筑用地存在生态盈余反映丘陵山区城镇化水平低的特点,与之相反的是耕地、水域、草地的承载力供给不能满足生态足迹需求。其中耕地的生态赤字最大,池州的耕地面积人均占量仅为

安徽省池州市东至县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数学

东至三中2020-2021学年度(上)期中考试 高一数学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5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方程x 2+2x +1=0的根构成的集合为{?1,?1} B. {x ∈R|x 2+2=0}={x ∈R|{2x +1>0 x +3<0 } C. 集合M ={(x,y)|x +y =5,xy =6}表示的集合是{2,3} D. 集合{1,3,5}与集合{3,5,1}是不同的集合 2. 若A 、B 是全集I 的真子集,则下列四个命题: ①A?B =A ; ②A ∪B =A ; ③A ∩(?I B)=?;④A ∩B =I; 中与命题A ?B 等价的有(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3. 下列结论正确的个数为( ) ①两个实数a ,b 之间,有且只有a >b,a =b,a 1,则a >b ; ③一个不等式的两边同加上或同乘以同一个数,不等号方向不变; ④一个非零实数越大,则其倒数就越小; ⑤a >b >0,c >d >0?a d >b c ; ⑥若ab >0,则a >b ?1 a <1 b . A. 2 B. 3 C. 4 D. 5 4. 已知函数f (x )的定义域A ={x |0?x ?2},值域B ={y |1?y ?2},下 列选项中,能表示f (x )的图象的只可能是( )

A. B. C. D. 5.设偶函数f(x)的定义域为R,当x∈[0,+∞)时,f(x)是增函数,则 f(?2),f(π),f(?3)的大小关系是() A.f(π)>f(?3)>f(?2) B. f(π)>f(?2)>f(?3) C. f(π)0 ?x2+(2?b)x,x≤0在 R上为增函数,则b的取 值范围是() A.(1 2,+∞) B. (1 2 ,2] C. (?1 2 ,2] D. [1,2]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选项中,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地的得5分,部分选对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

安徽省池州市2020届高三4月联考文科综合地理试题版含解析

池州市2016-2017学年高三第二学期高三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文科综合地理试题 第Ⅰ卷(选择题共140分) 本卷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旗云”为珠穆朗玛峰上的一种奇观,因出现时其形如旗,被称为“旗云”。云沿着山顶飘向一边,仿佛一面迎风招展的旗帜。珠穆朗玛峰7500米以下被冰雪覆盖,7500米以上由于高空风大,山坡陡峭,降雪不易堆积,多为碎石坡面。读“旗云”示意图,完成l-3题。 1. “旗云”多在 A.阴雨天出现 B.日出前后出现 C.晴朗白天出现 D.晴朗夜间出现 2.下列大气现象的成因与“旗云”差异最大的是 A.山谷风 B.华北季风 C.湖陆风 D.盛行西风 3.据图可知,“旗云”飘动的位且置 A.越向上掀,高空风越大 B.越向下倾,高空风越小 C与太旧辐射的强弱有关 D.下倾,不易登山 甘肃省酒泉市的瓜州,地处河西走廊西端,因风能丰富彼称为“世界风库”。近几年,甘肃酒泉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建设全面启动,这标志着我国正式步入了打造“风电三峡”工程阶段。据此,定成4-5题。 4.甘肃省风能资源丰富的原因是该地区 ①深居内陆,温差大②受夏季风影响明显 ③狭管效应,风力加大④多草原,缺乏风力屏障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5.甘肃酒泉建设千万千瓦级风电基地,有利于 A.解决甘肃能源缺乏状况 B.充分利用当地可再生能源 C.增加当地的就业机会 D.发挥甘肃劳动力丰富优势 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是中国首个航空港经济发展先行区,吸引苹果、中兴和酷派等多家手机生产厂家入驻。据统计,截至2015年底累计生产手机4亿部,2015年手机产量达1.39亿部,另有手机研发中心、生活小镇、准时达电子商务、苹果手机翻新维修、航空物流园等多个相关项目建成和推进。据此,完成6-8题。 6.郑州航空港实验区将力争打造成全球智能终端(手机)制造基地作为发展目标,其主要得益于该地 A.自然资源丰富 B.劳动力资源充足 C.消费市场广阔 D.协作条件优越

池州编写生产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池州xx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规划设计/投资分析/产业运营

池州xx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池州,简称“池”,别名“秋浦”,安徽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 区27城之一,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 森林城市。池州市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 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截至2019年,全市辖1个区、3个县: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和青阳县。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8.5万人。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所在地。公 元621年设州置府迄今近1400年。历代名人李白、杜牧、陶渊明、苏轼、 岳飞等都曾驻足池州,并留下宝贵的文化珍品。同时还有“中国戏剧活化石”贵池傩戏、“京剧鼻祖”青阳腔和东至花灯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和源远流长的佛文化、茶文化;又素以生态闻名,有“天然大氧吧” 之称,市域内森林覆盖率近60%,大气环境质量稳居安徽省前列,主要河流水质均在优、良以上,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国家标准的35倍,2013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2019年,荣获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2019年,池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831.7亿元,比上年增长7.9%。 我国5米以上客车销量较为平稳,历年销量处于20-25万辆之间。 2016年销量达到26.5万辆,同比增长3.2%,为过去几年最高销量,主要

是因为新能源补贴退坡预期下年底抢装;2017年客车销量24.7万辆,同比减少6.8%,主要是受2016年抢装透支拖累。客车按用途分为座位客车、公交客车以及其他类型客车,其中座位客车主要包括客运客车、旅游客车、 通勤用客车等。2017年我国5米以上客车中座位客车、公交客车及其他客 车销量占比分别为41.4%、40.4%、18.2%,主要以座位客车、公交客车为主。从各类型客车历年销量上看,座位客车稳中有降,公交客车稳步上升。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14194.66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012.34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0.54%;流动资金4182.32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9.46%。 达产年营业收入28677.00万元,总成本费用22629.07万元,税金及 附加264.32万元,利润总额6047.93万元,利税总额7146.45万元,税后 净利润4535.95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610.50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42.61%,投资利税率50.35%,投资回报率31.96%,全部投资回收期4.63年,提供就业职位624个。 报告针对项目的特点,分析投资项目能源消费情况,计算能源消费量 并提出节能措施;分析项目的环境污染、安全卫生情况,提出建设与运营 过程中拟采取的环境保护和安全防护措施。 ......

高三历史常识:东汉宰相列表及简介

高三历史常识:东汉宰相列表及简介 对于东汉历史感兴趣的同学,可能会很轻松地说出东汉的每一位皇帝,但大家可能并不了解皇帝身边的助手。其实,掌握越多历史常识,对于 我们的历史学习越有帮助,我们更容易理解历史书中所描述的历史事件。下面,小编为大家分享东汉宰相列表及简介,我们一起来了解东汉的那些名将。 高三历史常识:东汉宰相列表及简介1、东汉大司马列表《后汉书·百官志一》:“太尉,公一人。掌水土事。掌四方兵事功课,岁尽即奏其殿最而行赏罚。凡郊祀之事,掌亚献;大丧则告谥南郊。凡国有大造大疑,则与司徒、司空通而论之。国有过事,则与二公通谏争之。世祖即位,为大司马。建武二 十七年,改为太尉。”今据《后汉书》诸《帝纪》作此表,在位年数不足一年者,按一年计算。大司马《后汉书·孝光武帝纪上》载:“建武元年秋七月壬午,以大将军吴汉为大司马。”序次爵位姓名籍贯在位年数在位时间皇帝东汉大司马(25年—51年)1舞阳忠侯吴汉南阳宛(今河南南阳)18年25年—44年汉光武帝《后汉书·孝献帝纪》载:“永汉元年九月乙酉,以太尉刘虞为大司马,董卓自为太尉。”此时大司马与太尉并存。序次爵位姓名籍贯在位年数在位时间皇帝东汉大司马(189年—198年)1襄贲侯刘虞东海郯(今山东郯城)4年189 年—193年汉献帝2无李傕北地(治今陕西高陵)[1]1年195年—196年汉献帝3无张杨云中(治今内蒙古托克托)2年196年—198年汉献帝[1]李傕生于约公元160-170年,北地郡人,永和六年(141年)春,征西将军马贤为羌人击败身亡,东汉惊恐,将北地郡迁至冯翊(郡治高陵,今陕西高陵县西南)。东汉建 安十八年(213年),北地郡治富平县,在今陕西富平县。李傕出生时,北地郡治在今陕西高陵。[2]《彭城从亭里刘氏》作“以汉宣帝子楚孝王刘嚣为开派

我的家乡——美丽安徽

我的家乡——美丽安徽 有一个美丽而又充满神圣的地方,它非常纯洁,善良,它用心哺育着几千 万人民。他就是我的家乡——美丽的安徽。下面就让我来介绍一下我的家乡吧! 我的家乡居住在偏北地区,全省南北长约570公里,东西宽约450公里, 总面积13.96万平方公里,约占中国国土面积的1.45%。我家乡的名字还有 来历呢,我的家乡也就是安徽,于清康熙六年(公元1667年)始建省,因最初江南左布政使司地辖安庆、徽州、宁国、池州、太平、庐州、凤阳七府,及滁、和、广(德)三州,官方文书便简称为“安徽宁池太庐凤滁和广等处承宣布政 使司”,其后又成为“安徽布政使司”,最后从安庆、徽州各取两个首字,简 称“安徽”。安徽地名由此出。东周时期安庆是古皖国所在地,“皖”为“美好”之意,“皖山皖水”意为“锦绣河山”,安徽省简称“皖”即由此而来。 我的家乡还有好多美丽的风景线,比如我们的首都北京的八达岭长城,它 居住北京市延庆县军都山关沟古道北口。八达岭长城是中国古代伟大的防御工 程万里长城的一部分,是明长城的一个隘口。八达岭长城是明长城向游人开放 最早的地段,八达岭景区以其宏伟的景观、完善的设施和深厚的文化历史内涵 而着称于世。八达岭长城还有一个传说。 传说:“十口金镢露着袢,十口金锅露着沿,百样草药到处见。”这是流 传在八达岭上的歌谣。怎么回事呢?有一段故事传说。秦始皇修长城时候,征 集了全国各地的民工和能工巧匠。北方人还好说,特别是南方人来到北方,不 服水土,再加上吃不饱,劳动又重,死的人就多了。阎王小鬼把死在长城上的 魂拘去,到城隍庙里注销户口。城隍爷打开户口簿,挨个一查,说;“这些人 都不到死的岁数,不能注销。”小鬼回禀阎王,阎王来找城隍说理,说他们已 经死了,填了长城馅,为什么不给注销户口?城隍说:“他们寿数未尽,根本 就不该把魂拘来。”俩人各说各的理,谁也不服谁。没办法,就去找玉皇大帝 打官司。玉皇大帝听了俩人争执的理由,官司一时不好断,就让他俩先回去, 然后让太白金星下到凡界去做调查。太白金星变化成一个老头,来到长城上一 了解,确是死人太多,冬季一日上千,夏季一日上万。死的原因,主要是两个:一是吃不饱,二是活太重。同时还了解到修长城是为了防御外族侵略。太白金 星回天禀告了玉皇大帝,玉帝为了拯救民工,加速长城的工程速度,就派老君 爷和药王爷下凡。老君爷造了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这两样可是宝贝。那十口 金锅煮上饭,不管有多少人吃,也吃不完。民工们再也不饿着肚子干活了。那 十把金镢更是厉害,不管多大的石头,用金镢一比划,一块四棱见线的大石条 就出来了,民工们再也不用费力开凿石条了。药王爷为了治民工们的病,就在 长城内外撒下了许多药籽,长出了许多草药,什么柴胡啦、知母啦、苍术啦, 不下几十种,民工们有了病,一吃就好。有了这几样宝贝,工程速度果然很快,不久,就把万里长城修好了。那十口金锅,十把金镢,老君爷没收回去,一直 就在八达岭埋着,光听说露着沿,露着袢,就是谁也找不到。药材可是到处都有。回头再说阎王爷和城隍爷的官司。修长城的民工,阳寿未尽,本来就不该死,不应把魂拘去,玉皇大帝断的是城隍有理,阎王无理,阎王的官司打输了。所以后来,人们给城隍修了庙,叫城隍庙,给玉帝修了庙,叫玉皇庙,也给老

池州项目投资计划书(项目分析)

池州xx投资建设项目投资计划书 word模板可编辑

报告说明— 池州,简称“池”,别名“秋浦”,安徽省地级市,长江三角洲中心 区27城之一,是长江南岸重要的滨江港口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国家 森林城市。池州市位于安徽省南部,北与安庆市隔江相望,南接黄山市, 西南与江西省九江市为邻,东和东北分别与芜湖市、铜陵市、宣城市接壤。截至2019年,全市辖1个区、3个县:贵池区、东至县、石台县和青阳县。总面积8272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48.5万人。池州素有“千载诗人地”之誉,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是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的九华山所在地。公 元621年设州置府迄今近1400年。历代名人李白、杜牧、陶渊明、苏轼、 岳飞等都曾驻足池州,并留下宝贵的文化珍品。同时还有“中国戏剧活化石”贵池傩戏、“京剧鼻祖”青阳腔和东至花灯等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 遗产和源远流长的佛文化、茶文化;又素以生态闻名,有“天然大氧吧” 之称,市域内森林覆盖率近60%,大气环境质量稳居安徽省前列,主要河流水质均在优、良以上,空气中的负氧离子含量是国家标准的35倍,2013年,荣获“中国人居环境奖”,2019年,荣获中国最具生态竞争力城市。2019年,池州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831.7亿元,比上年增长7.9%。 合成纤维是将人工合成的、具有适宜分子量并具有可溶(或可熔)性 的线型聚合物,经纺丝成形和后处理而制得的化学纤维。通常将这类具有 成纤性能的聚合物称为成纤聚合物。与天然纤维和人造纤维相比,合成纤

维的原料是由人工合成方法制得的,生产不受自然条件的限制。合成纤维 除了具有化学纤维的一般优越性能,如强度高、质轻、易洗快干、弹性好、不怕霉蛀等外,不同品种的合成纤维各具有某些独特性能。 该xx项目计划总投资13612.19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10117.91 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74.33%;流动资金3494.28万元,占项目总投资的25.67%。 达产年营业收入23659.00万元,总成本费用18464.05万元,税金及 附加225.07万元,利润总额5194.95万元,利税总额6136.56万元,税后 净利润3896.21万元,达产年纳税总额2240.35万元;达产年投资利润率38.16%,投资利税率45.08%,投资回报率28.62%,全部投资回收期4.99年,提供就业职位368个。

安徽省二甲以上医院名录,要最新的,准确的。池州市

安徽省二甲以上医院名录,要最新的,准确的。池州市 安庆 安庆中医院 (二甲) 安庆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甲) 安庆市宜城医院 (二甲) 海军安庆医院 (二甲) 桐城市中医医院 (二甲) 安庆市第六人民医院 (二甲, 特色:精神) 宿松中医院 (二甲) 望江县人民医院 (二甲) 合肥 合肥市第三人民医院 (二甲) 安徽省立友谊医院 (二甲) 安徽省立新安医院(二甲) 合肥市友好医院 (二甲) 安徽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 (二甲) 合肥市传染病医院 (二甲, 特色:传染) 安徽省红十字会医院 (二甲) 蚌埠 蚌埠市第一人民医院 (二甲, 特色:儿童) 怀远县中医院 (二甲) 蚌埠二院 (二甲) 天长市人民医院 (二甲) 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 (二甲) 蚌埠市中医院(二甲) 淮南 淮南东方医院 (二甲) 淮南东方肿瘤医院 (二甲) 淮南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甲) 淮南广济医院 (二甲) 淮南市第四人民医院 (二甲) 阜阳 阜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甲) 阜阳市第五人民医院 (二甲) 阜阳市第六人民医院 (二甲) 颍上县人民医院 (二甲) 巢湖 庐江县人民医院 (二甲) 巢湖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甲) 和县人民医院 (二甲) 芜湖 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 (二甲) 芜湖县中医院 (二甲) 芜湖市第四人民医院 (二甲, 特色:精神) 宣城 宣城中心医院 (二甲) 宁国市人民医院 (二甲) 滁州 滁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甲) 来安县人民医院 (二甲) 六安 六安市第四人民医院 (二甲) 六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甲) 亳州 亳州市人民医院 (二甲) 铜陵 铜陵市第四人民医院 (二甲) 池州 池州市第二人民医院 (二甲) 黄山 祁门县人民医院 (二甲)

池州市民俗旅游风情

安徽民俗文化之池州石台县传统风俗池州古老而神奇,民风纯朴,风情独特。美丽的山川,丰富的饮食,寻常的起居,日常的劳作,都演绎成美好的传说和地方掌故,寄托着池州人民对真善美的憧憬和追求。 饮食:大米为主食,兼食面粉。逢年过节,夹吃面条、汤园、糯米粑、饺子等。菜肴口味重,喜酸好辣,常以辣椒为佐料,冬季家家腌菜、腌肉、晒干菜、做豆腐乳。喜用火炉砂罐吃炖菜,俗称“吃炉子锅”。居民习惯喝绿茶。 居住:民间建筑以砖木结构为主。建筑十分考究宅基方位。旧时,凡建房均先请地理先生架罗盘定门向,若为地形所限,门向不吉,则将大门一侧内移直至对上“吉”向。这种风俗,在乡村中仍有时兴,多注重坐北朝南。建房架梁,民间视为大事,须择吉日良辰,亲友要送礼祝贺,屋主要大宴宾客。 礼仪:民间注重礼尚来往,据县志所载,凡“冠、婚、丧、祭”都要送礼,名目繁杂。现在送礼除物品外,常另加红包。另外,民间结婚、丧葬(俗称“红白喜事)的礼仪与习俗仍然繁琐。 贺婚礼:亲友对男家送贺联、烟、酒、钱以及糕点等;对女家送衣物、被面、枕头及梳妆用品等,称为“劝嫁”。 丧葬礼:亲友馈送香箔、食物、挽联等,儿女姻亲还要送豆米等。现送烟、酒、被面、花圈者居多。 祝寿礼:老人过大生日(一般为六十岁),亲友一般送寿联、寿桃、寿面、滋补品及衣物、生日蛋糕等。 月子礼:生孩子没有满月前,亲友馈赠老母鸡、鸡蛋、面条、糯米、干豆角、孩子衣物等,称“月子礼”。产妇上半月吃婆家亲属的食品,下半月吃娘家亲属送的食品。今送月子礼仍盛行,但产妇分吃食品已废。 建房入宅礼:建亲房,亲友赠红绸、烟、酒等之类贺喜。住时新房时,贺联文“乔迁之喜”。亲友分发米相赠,以示“祝发”。

池州市重点项目办2011年度工作总结

池州市重点项目办2011年度工作总结 和2012年工作安排 (市重点项目办2012年1月29日) 一、重点工作完成情况 (一)省“861”项目主要指标完成情况。2011年列入省“861”行动计划重点项目198个,总投资2841.4亿元,年度计划投资125.1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170.6亿元,占计划的136.5%;计划新开工项目68个,已开工建设74个,开工率108.8%,计划竣工项目17个,已竣工23个,竣工率135.3%。省“861”项目主要指标均超额完成年度任务。 (二)“433”工程重点项目完成情况。2011年列入市“433”工程重点项目371个,总投资4026.6亿元,年度计划投资238.59亿元,西恩新材料、冠华黄金冶炼等一批项目开工建设,铜冠年产10万吨锌、勤上光电一期等一批项目竣工投产,正威半导体产业园、恒天利达发动机及特种车等重大项目前期工作顺利推进,全年累计完成投资240.3亿元,占全市固定资产投资的75%以上,充分显现了“433”重点项目对投资增长的引领带动作用。 (三)市政府领导联系项目进展情况。2011年安排市政府领导联系项目36个,涉及电子信息、节能环保、新材料、新能源、先进制造、交通、文化旅游、新型化工等多个领域,总投资2214.5亿元,年度计划投资73.2亿元,全年累计完成投资73.6亿元,完成年度计划的100.5%。在市政府领导的亲自指挥、调度和协调下,有效解决了项目推进中的一些问题:如正威产业园项目用地等前期工作问题、艾可蓝资金支持、会展中心及时复工、兑现白鹰集团补偿资金、宁安城际地方配套资金、勤上光电新厂区规划审批等,推动重点项目按时间节点计划推进。

安徽临泉县历史沿革

阜阳临泉县历史沿革 临泉,古称沈地。西周初,周武王的儿子周成王封聃季载于沈地,建立了沈子国。公元前506年,沈为蔡国所灭,后楚国又灭蔡国,此处即属于楚,为楚国平舆邑。 秦始皇统一中国后,推行郡县制。全国设36郡,310余县,我县当时被设为平舆县。 西汉时我县仍为平舆县,并在今同城镇设同阳县东汉时仍为平舆县,同阳县改为同阳候国,封阴庆为同阳候。属汝南郡。 两晋时期平舆、同阳两县仍并存。 南北朝时,此处为南北战争要冲,平舆、同阳两县先后废止。 隋朝时实行州、县制。公元583年开始设沈丘县,复设同阳县。先后属沈州和颍州。 唐朝时,公元618年在县境东南增设高塘县,6年后又废,公元627年,沈丘、同阳两县废。公元706年,重设沈丘县。属颍州。 宋朝时,沈丘县属顺昌府。 元朝时,沈丘县属颍州行省。姜寨、同城、瓦店属河南行省。元朝末年,沈丘城中百姓北逃,城空而废。 明朝初年,废沈丘县,降为沈丘镇,属凤阳府颍州。西部姜寨、瓦店,同城属汝宁府。公元1497年,在距今临泉县城西北30里的乳香台(今沈丘县老城)复设沈丘县。 清朝建立不久,沈丘镇属江南省(包括今江苏、安徽两省),公元1667年安徽省正式成立,沈丘镇属安徽阜阳县。

1935年正式成立临泉县,因县城滨临泉河而得名。驻地在沈丘集。1947年10月临泉解放,由于革命形势的需要,先后在临泉境内设临泉市、临泉县、泉阳县和泉南县。 1949年2月又同归为临泉县。 临泉风俗民情 临泉县有着灿烂的文化和悠久的历史,远在七、八千年之前,我们的祖先就生息和劳动在这里,创造了灿烂的文化,留下了大量的遗迹。在近现代革命战争中,我们的先辈为我争自由、求解放,也生活和战斗在这时留下了光辉的足迹。 老丘堆位于县城西1千米流鞍河南岸。又叫沈子墓,长50余米,宽20余米,高10余米。相传聃(丹)季载受封于沈,死后埋葬于此。但据考古学家认定,迹里是新故事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址,因为此处遍地是陶制器皿碎片和残断的石器,生产工具。出土有石斧、石锛、石箭头、石刀、陶方鼎、陶纺轮等,还有骨刀、骨针、骨箭头、骨鱼叉等。老丘堆原来很大,因处于流鞍河岸边,长期受到暴雨冲刷和农民深翻耕作,现在相当小了。这里地势较高,地面干燥,前有大平原,后临流鞍河,是原始社会的一个村落。已被国务院列为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费子街遗址在涎河汇入泉河西岸的杨桥集费子街村。高出河床3米,长300米,宽150米,周围环水,中间有河流冲击形成的一条大沟。在这里采集有石锛、陶网坠、陶纺轮等古代文物。属大汶口文化晚期、龙山文化早期的遗址。 岗上遗址在黄岭集东北1千米处的岗上村头。长800米,宽200米,高3米。南部和西部是断层,断层处暴露出有烧土层和遗迹层。出土有蚌镰、骨镞、骨针、骨镖、石镞、石斧、陶纺轮、陶罐、獐牙、鹿角等大量遗物,属新石器时代的遗址。 在上术三处遗址出土的文物中,有石器、陶器、骨器、蚌器,但是没有发现青铜器,表明当时社会尚处于氏族公社会时期,还没有进入奴隶制社会。人类已经过着定居的生活。捕鱼用的网坠、狩猎用的箭头,则表明渔猎工具的进步和生产力的提高,这只有在氏族社会的晚期才能出现,说明母系氏族公社会已过渡到父系氏族公社。社会的分工大致是:农业生产、渔猎为男子所担任;制陶、饲养家畜、纺织缝纫是女子的事情;年老的人负责指导、传授经验,并做些轻便事务;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