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___消费者行为习题

第三章___消费者行为习题
第三章___消费者行为习题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概要

1.微观经济学研究消费者行为,目的并不在于指导消费者在现实生活中具体购买哪种商品,而是为了从理论上对消费者行为加以概括,从而为研究市场需求提供理论基础。

2.基数效用理论假定,消费者在消费中所获得的主观满足程度,可以用统一的效用单位来精确地衡量,消费者在各种消费中获得的效用没有质的不同,只有量的差异,这为研究消费者行为提出了较为苛刻的要求;而序数效用理论则假定,消费满足程度的高低,仅仅表现为消费者偏好的强弱,不需要也不能够用效用单位精确地衡量。由于序数效用理论放松了假定,但仍然能够获得与基数效用一致的结论,故而是理论上的进步。

3.基数效用理论依据的公理性假设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这一规律来源于对日常经验的归纳,不能通过逻辑推理加以证明。而序数效用理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假定各种商品间的边际替代率是递减的,在持续地以一种商品替代另一种商品的过程中,被替代的商品数量越来越少,这一点意味着大多数消费者并不仅仅消费一种商品,而是同时消费几种商品。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也是对经验的归纳,是公理性假设,不能被逻辑推理所证明。

4.消费者均衡是指消费者在收入和商品价格既定的条件下,所购买的商品数量能使主观满足程度达到最大的状态。无论是基数效用理论,还是序数效用理论,

都能推导出相同的消费者均衡条件:MU

X /MU

Y

=P

X

/P

Y

。撇开基数和序数意义上的区

别,两种理论对消费者行为的描述殊途同归。

基本概念

效用边际效用边际效用递减规则消费者均衡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消费者预算线基数效用序数效用

选择题

1.在MRS递增的情况下,均衡点是消费者只购买其中一种商品,这一判断是()

A.错误

B.正确

C.需依据商品性质而定

D.假设与结论没有关系

2.已知消费者的收入是100 元,商品X的价格是10元,商品Y的价格是3元,假定他打算购买7单位X,10单位Y,这时商品X和Y的边际效用是50和18,如要获得最大效用,他应该()

A.A.停止购买

B.增加X,减少Y

C.增加Y, 减少X

D.同时增购X,Y

3.若某条无差异曲线是水平直线,这表明该消费者对()的消费已达饱和。(设x由横轴度量,y由纵轴度量)

A.商品Y

B. 商品x

C. 商品x和商品y D。货币

4. 若消费者甲的MRS

XY 大于消费者乙的MRS

XY

,那么甲应该()。

A.用X换乙的Y B、用Y换乙的X C、或放弃X或放弃Y D、无法判断

5.对于一条向上倾斜的无差异曲线,我们知道()

A.消费者收入增加了;

B.消费者偏好有了改变;

C. X或Y的价格有了改变;

D.对理性的消费者来说不可能发生。

6. 预算线的位置和斜率取决于()

A.消费者的收入水平

B.消费者的收入和商品价格

C.消费者偏好

D.消费者的偏好、收入和商品价格

7.随着收入和价格的变化,消费者的均衡也发生变化,假如在新均衡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均低于原均衡状态的边际效用。这意味着()

A.消费者生活状况有了改善B.消费者生活状况恶化了C.消费者生活状况没有变化 D.无法判断

8.假设消费者预算方程是P

1X

1

+P

2

X

2

=M。如果政府决定征U单位的总额税、对商品

1征T单位的数量税和对商品2补贴S,新的预算线公式是()。

A.(P

1+T)X

1

+(P

2

-S)X

2

=M-U B.(P

1

-T)X

1

+(P

2

+S)X

2

=M-U

C.(P

1-T)X

1

+(P

2

+S)X

2

=M+U D.(P

1

+T)X

1

+(P

2

-S)X

2

=M+U

9.若MRS=0,则无差异曲线的形状为()。

A.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B.平行于纵轴的直线

C.直角线

D.单元弹性为零的曲线

10.若需求函数为Q=400-2P,当价格为150美元时的消费者剩余是()

A.2500单位

B.5000单位

C.7500单位

D.17500单位

11.当两种商品X、Y的效用函数为XY时,下列哪一个效用函数代表了相同的偏好序()。

A.U(X,Y)=(X-5)(Y-5);

B.U(X,Y)=(X+5)(Y+5)

C.U(X,Y)=(X/5)(Y/5)

D.U(X,Y)=(X-5)(Y+5)

12.已知效用函数为U=log

a X+log

a

Y,预算约束为P

X

X+P

Y

Y=M。消费者均衡条件为

()。

A.P

X Y=P

Y

X B.P

X

X=P

Y

/Y C.P

X

/X=P

Y

Y D.P

X

X=P

Y

Y

13.消费者行为的“均衡状态”可表述为:()

A.在该状态下,价格既定,消费者为了达到更高的满足水平需要更多的收入;

B.消费者实际上总是处于该状态下;

C.如果消费者有足够的收入,会希望调整到这种状态;

D.在该状态下,消费者不愿意拥有更多的任何商品。

14.消费者剩余的概念反映这样的事实:()

A.在某些购买量下,消费者从购买中所获利益超过生产者从销售中所得到的利益;

B.对消费者来讲,许多商品的购买非常便宜,如果必要的话,为得到这些商品,他们愿意支付的价格远远大于他们实际支付的价格;

C.当消费者收入增加或者他们必须支付的该商品价格下降时,总效用增加;

D.当需求价格弹性缺乏时,较少的货币支出可使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商品。

15.对于效用函数U(x,y)=(x+y)/5来说,无差异曲线()

A.是一条直线

B.其边际替代率递减

C.切线斜率为正

D.上面的说法均不正确16.如果消费者消费的X、Y商品的价格之比是1.25,它们的边际效用之比是2,为达到最大效用,消费者应()

A.增加购买X和减少购买Y;B.增加购买Y和减少购买X;C.同时增加购买X

和Y;D.同时减少购买X和Y;

17.无差异曲线上的任意一点的商品X和商品Y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它们的()A.价格之比 B.数量之比 C.边际效用之比 D.边际成本之比

18.无差异曲线为一条斜率为负的直线,这表示两种商品是()

A.以固定比例替代的 B.完全替代的 C.互补的 D.互不相关的

判断题

1.在无差异曲线图上存在无数多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的收入有时高有时低。()

2.总效用决定产品的价格,而边际效用决定消费的数量。()

3.在同一条预算线上,货币收入是不变的。()

4.达到消费者均衡时,各种商品提供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相等。()

5.消费者剩余是消费者的主观感受。()

6.无差异曲线越接近于直线,说明两种商品之间的替代性就越大。()

7.如果在新的消费者均衡状态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低于原均衡状态,则意味着消费者的生活状况恶化了。()

8.如果边际效用递减,总效用相应下降。()

9.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消费者选择商品的不同组合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

10.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那么他总是把他的一半收入花费在X 商品上。()

计算题

1、某人每周花 360元买X和Y,Px=3,Py=2,效用函数为:U=2X2Y,求在均衡状态下,他如何购买效用最大?

2、求最佳需求,maxU=X

1+(X

2

-1)3/3

S.T 4X

1+4X

2

=8

(1) 如果效用函数变为U=3X

1+(X

2

-1)3,而预算约束不变则最佳需求会改变吗?

(2)如果效用函数不变,而预算约束变为2X

1+2X

2

=4, 则最佳需求会改变吗?

3、某人的收入为10000元,全部用于购买商品X和商品Y(各自的价格分别为50、20元),其效用函数为u=xy2。假设个人收入税率为10%,商品X的消费税率为20%。为实现效用极大化,该人对商品x、y的需求量应分别为多少?

4、所有收入用于购买x,y的一个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收入为100,y的价格为10,当x的价格由2上升至8时,其补偿收入(为维持效用水平不变所需的最小收入)是多少?

5、若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4,他会把收入的多少用于商品Y上?

6、设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2lnx+(1-α)lny;消费者的收入为M; x,y

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

X ,P

Y

;求对于X、Y两商品的需求。

7、某人的效用函数依赖于全年不劳动的闲暇天数X,和对商品Y的消费量,购买Y的支出全部来源于其劳动天数L所得的工资。假设日工资为100元,商品Y 的价格为50元,问该人若想实现效用最大化(U=X2Y3),则他每年应安排多少个劳动日?

8、消费X ,Y两种商品的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U = X3Y2 ,两种商品的价格分别

为 P

X = 2 ,P

Y

= 1 ,消费者收入为 M = 20 ,求其对 X ,Y 的需求量。

9、令消费者的需求曲线为P=a-bQ,a,b>0,并假定每单位商品征收t 单位的销售税,使得他支付的价格提高到P(1+t)。证明,他的消费者剩余的损失将总是超过政府因征税提高的收益。

问答题

1、什么是总效用,什么是边际效用?两者的相互关系如何?

2、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内容及原因。

3、消费者均衡的含义及其实现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达到这个条件就能实现消费者均衡?

4、无差异曲线的含义及无差异曲线的特征是什么?

5、何谓边际替代率?它为什么会递减?

6、序数效用论与基数效用论的区别和联系。

7、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的论述:“没有什么能比水更有用。然而水却很少能交换到任何东西。相反,钻石似乎没有任何使用价值,但却经常可交换到大量的其他物品。”请给出解释。

8、如将高收入者的收入转移给低收入者,能否增加全社会的总效用?

9、免费发给消费者一定量的实物(如食物)与发给消费者按市场价计算的这些实物折算的现金,哪种方法给消费者最大的效用?为什么?

10、在我国过去的计划经济中,政府实行票证配给制度,请问这种制度实行的好处是什么?坏处是什么?

11、你先拥有了一只鞋,当你获得与之相配的另一只鞋时,这第二只鞋的边际效用似乎超过了第一只鞋的边际效用,这是不是违反了边际效用递减规律?12、若消费者张某的收入为55元,全部用于购买食品(F)和衣服(C),食品和衣服的价格分别为5元和10元。已知两类商品对张某的边际效用值如表所示,试求张某购买食品和衣服各多少?

效。

答案

选择题

1.B.在MRS递增的条件下,增加一种商品的消费所能替代的另一种商品越来越多,这时消费者就会倾向于购买一种商品,而不是选择多种商品组合.

2.C.MU

X /P

X

Y

/P

Y

,这意味着花一元钱购买X商品所能得到的边际效用,要小于花

一元钱购买Y商品所能得到的边际效用,故而消费者应减少对X商品的消费,增加Y商品的消费.

3.B.无差异曲线为水平直线,表明无论怎样增加X商品的消费,只要Y商品消费量不变,消费者的效用水平都保持原状,因而增加X商品的消费,不能提高效用水平,说明消费者对X商品的消费已经饱和。

4.B.对消费者甲而言,每增加一单位X商品所能替代的Y商品较多,说明甲对Y 的评价较低,对X的评价较高,因此应该用Y换乙的X.

5.D.无差异曲线向上倾斜意味着,同时增加两种商品的消费仍然保持相同的效用,这种情况只有当消费处于饱和状态时才会发生,对理性的消费者而言,不会将消

费扩张到这一水平.

6.B.预算线记为P

X X+P

Y

Y=M,可见取决于商品价格和消费者收入,至于消费者偏

好则决定的是无差异曲线的形状。

7.A.商品的边际效用降低,说明消费者对于商品的消费数量增加,生活状况改善.

8.A.征收总额税表明消费者收入降低,征收产品数量税相当于提价,补贴相当于降价,选A.

9.C.当X商品数量为横轴,Y商品数量为纵轴时,如果是MRS

XY

=0,说明为保持相同效用,增加X商品不能替代Y商品,无差异曲线为水平于横轴的直线;反之,若

MRS

YX

=0,无差异曲线为垂直于纵轴的直线,当MRS=0表明两种商品相互不能替代,即为直角线.

10.A.根据消费者剩余计算公式可得.

11.C.C代表X与Y的消费数量同比例降低,从而是相同的偏好序.

12.D.MU

X =1/X,MU

Y

=1/Y,根据均衡条件MU

X

/MU

Y

=P

X

/P

Y

,得Y/X=P

X

/P

Y

,即为D.

13.A.消费者均衡是在收入和价格既定条件下,消费者主观满足程度最大化的状态,并非每一次消费活动都能达到这一状态,故B错;对应于每一种收入水平,都有一个均衡状态,故C错;消费者均衡不仅反映主观意愿,也反映客观约束,单纯从意愿来看,消费者仍然希望获得更多商品,故D错.

14.B.根据消费者剩余的定义,可得B正确;A、C、D均错.

15.A.画图可知只有A正确.

16.A.因为P

X /P

Y

小于MU

X

/MU

Y

,即MU

X

/P

X

大于MU

Y

/P

Y

,所以为获得最大效用,应

增加购买X,减少购买Y。

17.C.需要注意的是,在没有实现消费者均衡时,边际替代率不等于商品价格之

比,由于题目没有指出该点为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故不能选A。18.B.无差异曲线为直线,表示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为常数,可以完全替代。

判断题

1.错误。无差异曲线图反映的是消费者主观上对各种商品组合的评价,与收入无关。

2.错误。边际效用决定产品的价格,而总效用取决于消费的数量。

3.正确。预算线反映的是消费者购买商品时所面临的货币收入的约束,同一预算线代表同一货币收入水平。

4.错误。消费者均衡时,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除以相应的价格水平相等。

5.正确。根据消费者剩余的定义。

6.正确。无差异曲线越接近于直线,说明商品之间的替代比率趋向于固定常数,不会越来越小。

7.错误。边际效用低于原有状态,表明消费者购买的商品数量有所增加,即生活状况改善。

8.错误。当边际效用开始递减直至等于零这一阶段,总效用仍然上升。

9.错误。无差异曲线表示同一个消费者选择的商品的不同组合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

10.正确。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MU

X /MU

Y

=P

X

/P

Y

,得Y/X= P

X

/P

Y

,即P

X

X=P

Y

Y=(1/2)

M

计算题

1.解:max:U=2X2Y

S.T 360=3X+2Y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得:W=2X2Y+λ(360-3X-2Y) dW/Dx=MUx-3λ=4xy-3λ=0

dW/Dy=MUy-2λ=2x2-2λ=0

求得:4Y=3X,又360=3X+2Y,得X=80,Y=60

2.解:运用拉格朗日函数,L=X

1+(X

2

-1)3/3+λ(8-4X

1

-4X

2

)

dL/dX

1

=1-4λ=0

dL/dX

2=(x

2

_1)2-4λ=0 显然,(X

2

-1)2=1,求得:X

2

=0,X

1

=2;或X

2

=2, X

1

=0

代入总效用函数,可将X

2=2, X

1

=0舍去,因此最佳需求为X

2

=0,X

1

=2

当U=3X

1+(X

2

-1)3时,同理求得X

1

=2,X

2

=0,即最佳需求不变.

当预算约束变为2X

1+2X

2

=4时,同理求得:X

1

=2,X

2

=0,最佳需求也不变.

3. 解:M=10000(1-10%)=9000

Px=50(1+20%)=60

Py=20

预算约束式:60x+20y=9000 由此可得 y=450-3x 代入u=xy2的得u=9(x3-300x2+22500x)

由du/dx=9(3x2-600x+22500)=0得

x

1=150 x

2

=50 由于x

1

=150时,u=0不合题义,所以该人需求量为x=50,

y=300。

4. 解:最初的预算约束式为2x+10y=100

效用极大化条件MU

x /Mu

y

=P

x

/P

y

=2/10

由此得y/x=1/5

x=25,y=5,u=125

价格变化后,为维持u=125效用水平,在所有组合(x,y)中所需收入为m=8x+10y=8x+10·125/x

最小化条件(在xy=125的约束条件下)

dm/dx=8-1250x-2=0

解得x=12.5,y=10,m=200

5.解:由U=XY4,得MU

X =Y4,MU

Y

=4XY3,根据消费者均衡条件得Y4/P

X

=4XY3/P

Y

变形得:P

X X=(1/4)P

Y

Y,将其代入预算方程得P

Y

Y=(4/5)M,

即收入中有4/5用于购买商品Y。

6.解: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L=2lnX+(1-α)lnY+λ(M-P

X X-P

Y

Y)

对X 、Y 分别求一阶偏导得2Y/(1-α)X=P

X /P

Y

代入P

X

X+P

Y

Y=M

得:X=2M/(3-α) P

X Y=(1-α)M/(3-α) P

Y

7.解:预算约束式为50Y=100L,即Y=2L=2(365-X)

构造拉格朗日函数L= X2Y3-λ(Y +2X -730)

对X 、Y 分别求一阶偏导得Y =3X ,进而得X =146,Y =438,L =219, 即该人每年应安排219个工作日.

8. 解:P

X X + P

Y

Y = M

2X + Y = 20

U = X3(20-2X)2 = 400X3— 80X4 + 4X5效用极大 1200X2 -320X3 + 20X4 = 0

解得X

1 = 0 ,X

2

= 6 ,X

3

= 10

X = 0或10时U = 0 ,不合题意所以X = 6 ,Y = 8 。

9.解:设价格为P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

1,由P=a-bQ

1

,得Q

1

= (a-P)/b。

又设价格为P(1+t)时,消费者的需求量为Q

2,则Q

2

=[a-P(1+t)]/b

消费者剩余的损失

=∫

0Q1(a-bQ)dQ-PQ

1

-[∫

Q2(a-bQ)dQ-P(1+t)Q

2

]

=∫

Q1Q2(a-bQ)dQ+ P(1+t)Q

2

-PQ

1

=(aQ-bQ2/2)∣

Q1Q2+ P(1+t)Q

2

-PQ

1

政府征税而提高的收益= P(1+t)Q

2-PQ

1

消费者剩余损失—政府征税得到的收益

=(aQ-bQ2/2)∣

Q1Q2=(aQ

1

-bQ

1

2/2)- (aQ

2

-bQ

2

2/2)

=(2tP+t2P2)/2b

因为b、t、P>0 所以(2tP+t2P2)/2b>0

因此,消费者剩余的损失要超过政府征税而提高的收益。

问答题

1.答:总效用是指一定时期内消费者消费一定量商品所获得的总满足感,记为TU = f(Q);而边际效用是指当商品的消费量(或购买量)增加一点时总效用的增加量,记为MU= △TU/△Q。如果消费量的增量非常小,趋近零,则边际效用就是总效用对消费量的一阶导数,即:MU = dU/dQ。总总效用与边际效用有如下关系:(1)只要边际效用大于零,总效用必定上升;(2)当边际效用为零时,总

效用达到最高点,即饱和点;(3)当边际效用为负值时,总效用曲线开始下降;(4)边际效用是总效用的一阶导数,反过来,总效用的数值就等于边际效用的积分。

2.答:边际效用递减法则,是指在一定时期内,边际效用随着商品消费量的增加而不断减少。这一规律是对经验的归纳,不能证明,但可以加以解释。导致边际效用递减的原因有:(1)根据微积分原理,商品稀缺时,边际效用大于零,总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等于零,由此可见边际效用递减;(2)消费者对反复刺激的反应趋于下降;(3)商品有多种用途,消费者按轻重缓急次序依次满足各种需要,先满足的需要边际效用高,后满足的需要边际效用低。

3.答:消费者均衡是指在效用函数确定时,在收入和商品价格均既定的条件下,消费者通过对商品数量的选择,使总效用达到最大的状态。消费者均衡的条件是:

MU

1/P

1

= MU

2

/P

2

= ------ =λ。其中MU/P表示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MU/P,

即1元钱的支出使消费者新增的效用单位。当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与价格之比相等时,表明消费者无论选择哪一种商品,每元钱所获得的新增效用都将相同,这时候消费者就不会改变目前的购买方案,购买达到最优状态。

4.答:无差异曲线是商品空间中,反映偏好相同的商品组合的点的连线。无差异曲线具有如下性质:(1)其切线斜率为负值;(2)消费者对较高位置的无差异曲线所对应的商品组合更偏好;(3)任意两条无差异曲线不相交;(4)无差异差异曲线凸向原点。

5.答:x对y的边际替代率记为MRS

xy

= —△y/△x,它表示在偏好不变的情况下,对一组商品组合而言,增加一个单位的x可以放弃几个单位的y。在持续以x替代y的过程中,一定量x所能替代的y的数量(保持偏好不变)是递减的,

这就是边际替代率递减。原因是,开始时,x数量较少,y相对较多,一个单位x可以抵消多个y。随着x数量增加,x消费者对x偏好下降,一单位x能够抵消的y的数量下降。同时,y方向也有同样的变化。开始时,y数量较多,随着替代发生,y数量减少,偏好增强,能替代一定量x的能力增加,故只需要少量y的减少就可以抵消一单位x的增加。

6.答:基数效用理论假定,消费者在消费中所获得的主观满足程度,可以用统一的效用单位来精确地衡量,消费者在各种消费中获得的效用没有质的不同,只有量的差异;而序数效用理论则假定,消费满足程度的高低,仅仅表现为消费者偏好的强弱,不需要也不能够用效用单位精确地衡量。基数效用理论依据的公理性假设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而序数效用理论采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方法,依据的假设是边际替代率递减。无论是基数效用理论,还是序数效用理论,都能推导出

相同的消费者均衡条件:MU

X /MU

Y

=P

X

/P

Y

。撇开基数和序数意义上的区别,两种理

论对消费者行为的描述殊途同归。由于序数效用理论放松了假定,但仍然能够获得与基数效用一致的结论,故而是理论上的进步。

7.答:商品的交换价值(价格)并不取决于该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取决于它的边际效用。尽管水的使用价值很高,但是水资源相对丰裕,致使最后一单位水带给消费者的边际效用很低,所以水只能以很低的价格出售。而钻石尽管似乎没有使用价值,但钻石十分稀缺,得到钻石的成本很高,对消费者来说边际效用高,所以钻石价格高昂。在经济学中,有一个比喻,叫“狗尾摇动狗身子”,其中商品价格和数量是狗身子,而边际效用则是狗尾巴。

8.答:由于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低收入者的货币边际效用要大于高收入者的边际效用,所以把相同部分的收入从高收入者手里转移到低收入者手里,从全社

会来看,损失的总效用要小于增加的总效用,最后全社会的总效用是增加的。9.答:用现金的方法给消费者会带来更高的效用,因为发了现金,消费者可根据自己的偏好选择自己需要的商品,而发实物不一定是消费者所需或最需要的,这时消费者的总效用就难以得到最大满足。

10.答:短缺经济时,政府通过配给制,从而是需求曲线左移,达到抑制商品价格的作用,一方面,可以使得穷人也能买到他们需要的东西,同时,政府也可收购到便宜的商品(尤其是粮食),为其积累财富,但同时也带来了不利的影响,政府干涉了市场的运行,可能使商品均衡点不能达到,票证的不可购买,造成了低效率-物品通常不能被最愿意和最有支付能力的人购买,而且还会促使人们有强烈动力建立黑市。

11.答:这不违背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因为边际效用是指物品的消费量每增加(或减少)一个单位所增加(或减少)的总效用的量。这里的“单位”是指一完整的商品单位,这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有效性的前提。这个定律适用于一双鞋子,而不适用于单只鞋子,因此不能说第二只鞋的边际效用超过了第一只鞋。

12.答:根据基数效用理论的消费者均衡条件Mu

i /P

i

=λ,可以由两类商品的边

际效用值和价格求得MU

F /P

F

以及MU

C

/P

C

,如表所示。

F F C C

5个单位食品、3个单位衣服,或者购买6个单位食品、5个单位衣服。考虑到张某只有55元的收入,所以第三种选择不可能实现(支出为80元,超过55元),而第一种选择并没有把收入全部用完(支出为25元),这样,第二种选择为最佳(支出为55元,正好等于其收入)。所以,张某应该买5个单位食品和3个单位衣服。

13.答案略。参见梁东黎、刘东《微观经济学》P62-64,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消费者行为学习题与案例剖析

第1-1节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 (三)判断题 1、缺乏有关的商品信息是形成潜在消费需求的原因之一。 2、消费者心理是其行为的基础,而行为是其心理的表现。 3、市场营销既是适应消费者心理的过程,同时又是对消费者心理加以引导,促成其行为实现的过程。 (四)名词解释 1、现实消费者 2、潜在消费者 3、消费者心理 4、消费者行为 (五)选择题 1、以下哪些因素可能会形成潜在消费需求 A需求意识不明确 B 购买欲望不强烈 C购买能力不足 D 缺乏有关的商品信息 2、《消费者行为学》在学科性质上的特点有() A 综合性 B 特殊性 C 应用性 D 具体性 3、首先提出将心理学应用到广告活动中的是() A 斯科特 B 卢因 C 科特勒 D 法约尔 4、消费者行为学的研究对象有 A 消费者的购买行为 B 消费者的心理活动基础 C 消费者群体的心理与行为 D 消费者心理与市场营销 5、消费心理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正式诞生的标志是() A 1960年美国心理学会成立了心理学科分会。 B 1901年美国心理学家斯科特出版《广告心理学》 C 德国心理学家冯特在莱比锡创立了第一个心理学实验室。 D 美国工程师泰勒创立了“泰勒制”。 第二章: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体系 (三)判断题 1、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包括两大类,即自然环境因素和社会环境因素。 2、心理因素是对消费者行为影响最为直接的自变量。 3、生理因素在影响消费者行为活动的诸因素中处于支配性的主导地位。 4、消费者的身高、体形等生理特征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5、一般说来,一个地区人口的密度与分布情况不会对消费者行为产生影响。 6、参照群体会引导消费者的消费方式,指导其购买选择。 7、生理需要的内容和形式并非一成不变。 8、任何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都包括认识、情感和意志这三个相互联系的具体过程。 (四)名词解释 1、心理过程 2、社会阶层 3、需要 (五)选择题 1、一般行为模型B=f(P,E)是由谁提出的() A 卢因 B 斯科特 C 科特勒 D 法约尔 2、以下属于社会群体环境因素,并影响消费者行为的是() A 家庭 B 社会阶层 C 社会组织 D 参照群体 第三章:消费者的心理活动过程 (三)判断题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客观世界在人脑中的主观映象。 3、消费者的差别阈限是绝对的,往往与环境有关。 4、知觉是感觉的相加。

EE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复习

1.有些消费者会较其他消费者更频繁或更多的为他人提供信息,从而在更大程度上影 响别人的购买决策,这样的消费者被称为意见领袖() 2.一项关于减肥食品营养价值评价的研究中,互不相识的一组同学所作的判断,强烈 的受到小组中其他成员的影响,这种现象称为阿希现象() 3.科尔曼地位指数法从职业、教育、居住的区域、家庭收入四个方面综合测量消费者 所处的社会阶层() 4.购买决策类型中消费者介入程度最低的是有限型决策() 5.非正式的工作群体不能影响消费者的行为。( ) √ΧΧΧ√ 6.消费者在购买中的自信程度与其掌握的产品知识成正比。() 7.自我意识是天生的。() 8.观察法一般适用于行为发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里。() 9.态度形成的因素越复杂,越不容易改变。() 10.效度指的是量表的可靠性。() √ΧΧ√Χ 11.对于改变那些已有的强烈态度,单面信息往往比双面信息更加有效。() 12.消费者减少风险的方法之一是购买高价格的商品。() 13.在巴普罗夫的试验中铃响是无条件刺激。() 14.有些情况下,同一个产品既会被定义为工业品又会被定义为消费品。() 15.投射技术属于定量研究。() 16.只要有需要,就一定会产生动机。() ΧΧΧ√ΧΧ 17.从事任何研究项目,首先应该全面收集与此项目相关的第二手资料() 18.根据自己的拥有物来界定自我,是指消费者理想的自我。() 19.观察法一般适用于行为发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里。() 20.习惯型购买也被称作是忠诚型购买,表现为较长期地重复选择某一品牌。() √ΧΧΧ 21.当消费者购买某个品牌的产品后得到正强化,他在下一轮购买时选择该品牌的概率 较大。() 22.自我意识是天生的。() 23.对于改变那些已有的强烈态度,单面信息往往比双面信息更加有效。() 24.“低球技术”的两个要求之间没有直接的联系。() √ΧΧΧ 判断 “低球技术”……联系(错) 从事……资料(对) 对于改变……有效(错) 当消费者……较大(对) 非正式……行为(错) 根据……自我(错) 购买决策……有限型决策(错) 观察法……跨度里(错) 科尔曼……阶层(对) 态度形成……改变(对)

(完整word版)消费者行为学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专门研究,开始于()。 A)19世纪3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40年代 2.在消费者品牌选择规则中,允许品牌中较劣的属性与较优的属性相互补偿的是()。 A)期望值选择规则 B)联结式规则 C)重点选择规则 D)编纂式规则 3.将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运用于消费者动机分析,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下列厂商给消费者提供的各种利益和价值中,不能使消费者对其产生满意感的因素是()。 A)商品具有的独特形象 B)商品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能 C)商品的外形美观 D)品牌良好的声誉 4. 消费者的绝对感觉阈限值越大,其感受性()。 A)越小 B)因人而异 C)越大 D)不受绝对阈限值的影响 5. 人的大脑对外部信息的知觉,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种加工:数据驱动加工和概念驱动加工。对于数据驱动的加工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数据驱动的加工通常是先对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 B)数据驱动的加工特别强调外界刺激的作用,强调外部输入信息对加工过程的驱动 C)数据驱动的加工又称为自上而下的加工,是从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 D)数据驱动的加工是从较低水平迈向较高水平的 6. 关于消费者的记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消费者的记忆包括识记、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B)消费者的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保持在2分钟以内的记忆 C)消费者经过复述,可以将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转移到长时记忆中 D)消费者的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相比,其容量是相当大的,甚至被认为是无限的 7. 下列关于消费者态度测量的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务完成法属于常用的行为反应测量方法 B)生理反应测量法属于常用的行为反应测量方法 C)距离测量法属于常用的行为反应测量方法 D)消费者态度中的情感成分一般用语意差别量表来进行测量 8. 如果一个消费者的教条性倾向较小,他会()。 A)对不熟悉的事物持开放立场 B)更愿意选择已经成名的产品 C)更容易接受带有“权威诉求”的新产品广告 D)对陌生事物非常不安并怀有戒心 9. 消费者对于文化的学习有两种类型,其中文化移入()。 A)指学习外来新文化 B)指学习本民族的文化 C)保持了民族文化的延续 D)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个性 10. 科尔曼社会地位指数法中,采用的测量指标包括()。 A)社会互动 B)价值取向 C)个人业绩 D)居住的区域

消费心理学期末大题.答案学习资料

消费心理学作业 班级:网络经济1401 姓名:李娜 第一次作业 研究消费行为的意义是什么? 消费行为是指消费者在处理与消费有关的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即消费者在寻找/选择/购买/使用/评估和处置与自身需求相关的产品和服务时所表现出来的行为。随着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企业和营销人员面临的压力也越来越大,面对变幻莫测的市场,他们希望不但知其然,而且要知其所以然,并力图寻找到解决市场问题的更强大的工具和撬动市场真正杠杆,或找到打开营销困惑的“金钥匙”。 营销的真正基础是理解消费者,赢得市场的“金钥匙”就是要准确抓住消费者的心理。在营销管理的专业修炼中,消费者行为学是核心修炼课程;在营销实战中,只有能摸准市场脉搏并理解消费者心理的人才是真正的高手。我们相信,“理解消费者行为”是当前引领营销深入发展的新的驱动力,是创新营销的基本功。 消费者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说,往往是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消费者,每时每刻都在消费,而且每一次的消费行为看上去似乎都是那么简单、平淡;陌

生的是,消费者的心理和行为又非常复杂,有时候一种心理或行为反应发生之后,连我们自己都无法弄懂自己。消费者购买产品决策的过程是:环境影响/问题认知/信息搜集/购买评价/店铺选择/客户满意度或忠诚度。企业研究消费者心理与行为是着眼于消费者建立和发展长期的交换关系。通过消费心理与消费行为的研究,企业可以提供合适的产品和传递合适的产品信息来激发或满足消费者的需要,从而建立起良好的交换关系,使企业能在激烈的竞争中更好的生存和发展。第二次作业 怎样降低觉察到的知觉风险? 如何降低知觉知觉风险对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做出有重要影响,将会使消费者推迟、更改购买决策,在消费者决策的不同阶段,消费者的知觉风险不同,企业应该通过在各购买阶段有针对性的沟通,以及提高品牌知名度、有效沟通、口碑相传等方式降低消费者的知觉风险。 消费者购买决策的做出是一个十分复杂的行为,其中包括社会、个体、心理等很多复杂因素的综合影响,对消费者购买行为的关注无疑会给企业的营销决策提供切实的依据。随着消费者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压力的增加,知觉风险因素在消费者决策中的作用开始越来越凸现。 一、消费者知觉风险日益加大 消费者有可能会产生某种紧张感,消费者自身有缓解紧张的机能,会

消费者行为学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1、购买体验 2、关系营销 3、焦点激励 4、危机公关 5、品牌关系质量 二、判断与选择 1、消费情景的主要类型包括()。 A.传播情景 B.使用情景 C.处置情景 D.购买情景 2、下面不属于售点激励的策略是()。 A.终端促销 B.电视广告 C.导购人员 D.改善商品陈列 3、下列可用于零售终端促销的促销工具是()。 A.价格折扣 B.商品展示 C.兑换印花 D.竞赛与抽奖 4、关系营销的策略重点在于()。 A.着眼于顾客的保持 B.短期销售 C.对满足客户预期做有限的承诺 D.所有员工都关心产品质量 5、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增加顾客的附加价值()。 A.增加情感利益 B.增加财务利益 C.增加社交利益 D.增加结构性联系 6、下列指标中不能用于衡量顾客行为忠诚度的是()。 A.购买比例 B.购买总量

D.购买概率 7、公司会因为消费者忠诚度带来的经济收益包括()。 A.忠诚顾客增加产品购买 B.营销成本降低 C.品牌溢价 D.介绍新消费者 三、埴空题 1、任何品牌要赢得消费者,要通过两道关:选择“我”和。 2、消费情境有4种类型:传播情境、购买情境、使用情境和。 3、增进关系的四个阶梯依次是、、、赢得顾客忠诚度和实现顾客关系盈利能力。 4、满意使指消费者对一个产品可感知的效果与他的相比较后所形成的愉悦或失望 的感觉状态。 5、公司与顾客的关系状态是分等级的,一般是先从全体购买者中争取满意顾客,再争取产生,最后培养出忠诚顾客。 四、思考题 1、终端怎样影响消费者的购买? 2、为什么会花一些本来没有打算花的钱? 3、随着互联网的出现,购物情境会发生变化吗?根据经验,认为哪些方面可能会有哪 些变化? 4、影响消费者满意度的因素有哪些?可以通过控制或影响哪些因素提高消费者满意 度? 5、怎样衡量消费者的忠诚度?顾客满意、重复购买和忠诚有什么区别? 6、影响消费者忠诚度的因素有哪些?公司可以用哪些策略提升消费者忠诚度? 五、案例题 如何劝说消费者购买“御芙蓉” 背景 在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御芙蓉”产品原来是一种针对中老年人,以补肾为主,同时也可以改善性功能的保健品。当时补肾保健品市场基本上还是一片空白,先行者用“御芙蓉”品牌打入市场。 “御芙蓉”开始是在北京上市,1994年在北京市场大概投入了1000多万元,但基本上没有产生市场回报。 1995年底“御芙蓉”南下,在广州重新上市。1997-1998年初,“御芙蓉”销售额取得突破,达2亿元,最高月销售额达3千万元,其影响延续到现在。 但1998年之后,其销售额下跌了9成左右,市场份额基本上都让另一补肾保健品“汇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第一节效用与偏好 所谓“偏好”就是消费者根据自己的意愿对可供消费的商品组合进行的排列,它反映的是消费者个人的兴趣或嗜好。这种偏好是决定消费者行为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假定其它因素不变,那么,一个人可以自由选择将要购买什么和不购买什么,其最终的选择将是由他的个人偏好决定的。 为了这—分析目的,现代经济学家假定消费者的偏好是稳定的,也就是说,消费者是以一种理性的、可 为了确保这一假设,经济学家又对偏好做出了一些假定,通常把它们称为消费者偏好公理或理性公理。 公理一:完备性。即消费者能够按照其偏好而对所有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进行排序。 公理二:传递性。设有三种可供选择的商品组合X、Y和Z,如果他对X的偏好胜于Y,对Y的偏好胜于Z,那么,他对X的偏好必定胜于Z;或者,如果他对X和Y的偏好无差异,对Y和Z的偏好也无差异那么,他对X和Z的偏好也必定无差异。 公理三:“不饱和性”公理。即消费者对数量多的商品组合(例如5个苹果和4个梨)的偏好永远强于对数量少的商品组合(例如4个苹果4个梨) 经济学家既用效用这个概 1. 效用(utility)是指商品或劳务所具有的满足消费者欲望的能力,或者说,效用是指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或劳务时所感受到的满足程度。所谓欲望是指人们对物品缺乏的心理感受和求得满足的主观愿望。满足它取决于两种因素:一是由商品的自然属性所决定的商品的可用以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能力;二是人们在消费商品时对满足需要程度的主观感受。 如何衡量商品效用的大小呢?在西方经济学中有两种理论:一种是认为可以用某种效用单位来计量效用的基数效用论;另一种是认为效用不能计量,只能从不同效用的大小序列中进行比较分析的序数效用论。 2. 效用如何度量,有两种不同的理论。第一种是基数效用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是可以计量并加总求和的。因此,效用的大小可以用基数词(1,2,3,……)来表示。所谓效用可以计量,就是指消费者消费某物品所得到满足的程度可以用效用单位来进行衡量。所谓效用可以加总求和是指消费者消费几种物品所得到的满足程度可以加总而得出总效用。根据这种理论,可以用具体的数字来研究消费者效用最大化问题。 第二种是序数效用论。其基本观点是,效用作为一种心理现象无法计量,也不能加总求和,只能表示出满足程度的高低与顺序。因此,效用只能用序数词(第一,第二,第三,……)来表示。虽然两种理论对效用 3. 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理论都接受边际学派的—条基本定律,并认为这条定律适用于所有的商品,即在进行商品购买的选择时,人们通常把他们的收入分配于许多不同种类的商品。这种多样化的一个原因是,当他们消费越来越多的任何一种商品时,他们从这种商品的新增单位中得到的满足程度必定从某一点开始减少。这就是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可表述为在一定的时间内,在其他商品的消费数量保持不变的条件下,随着消费者对某种商品消费量的增加,消费者从该商品连续增加的每一消费单位中所得的效用的增量即边际效用递减。和边际效用。 总效用(Total utility)指消费者在一定时间内消费一定数量的商品或劳务所获得的总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gial utility)指在一定时间内消费者增加一个单位商品或劳务的消费所得到的新增加的效用。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作业

欢迎阅读 201x ——201x 学年第二学期 消 费 者 11) 自由联想法:给被调查者分别出示写有“旅行社、去哪儿、季节……”等有关旅游消费愿望、动机、偏好的一些词语卡片,让被调查者自由联想,任意地说出所想到的词语,调查者做好记录。

2)控制联想法: i.给被调查者出示一些写有“山水风景、红色旅游、都市购物……”等不同类 旅行社 ______ ______ ______ 酒店 ______ ______ ______ 美食 ______ ______ ______ 出游方式 ______ ______ ______ 出游目的地 ______ ______ ______

出游动机 ______ ______ ______ 出游方式 ______ ______ ______ 旅游购物 ______ ______ ______ 2.造句测验法 给被试者一些不完整的句子,让被试者迅速补充成完整的句子,通过被测试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你喜欢_____季出游。 14)您_____喜欢旅游,一年中平均出游_____次,省内_____次,省外_____次, 出境_____次。 15)您最理想的单次旅游消费花费在_____与_____之间。 作业二:

分别用“李克特量表法”和“语义差别量表法”对旅行社、旅游饭店、旅游景区、旅游项目、旅游产品(线路、商品、餐饮、住宿、交通)的游客满意度或服务质量进行态度测量设计(即设计完整的调查表格) 1. 李克特量表法 该量表是一种在瑟斯通量表的基础上更为简便的态度测量表。该表使用陈述性 A. 指导语量值。。 B. 指导语:(类同上)

消费者行为学习题集

第一章导论 1、根据购买者对产品的态度而划分的群体,叫细分 A:地理变量 B:人口变量 C:心理变量 D:行为变量 2、按照一般的分类方法,消费品可以分为 A:便利品 B:选购品 C:特殊品 D:非寻求品 3、企业决定所使用的分销方式,一般的选择有。 A:普遍性销售 B:选择性销售 C:中间商销售 D:独家经营 4、有些商品永远都是非寻求品 5、在有些情况下,同一个产品既会被定义为工业品又会被定义为消费品 6、在今天的市场上,一个企业不可能服务所有的客户 7、人口密度属于人口变量细分市场 1D;2ABCD; 3ABD;4对;5对;6对; 7错(地理因素) 名词解释 消费者行为 消费者市场 产品定位 市场细分 简述 1、简述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意义 2、消费者市场有什么特点 3、什么是市场细分?市场细分的原则有哪些? 第二章消费者研究 1、心理学把这种自觉地确定目的,并为实现目的而有意识地支配和调节行为的心理过程,叫() A:认识过程 B:情感过程 C:意志过程 D:意识过程 2、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弗洛伊德 B:华生 C:马斯洛 D:冯特 3、主题统觉测验属于消费者研究中的()方法

A:实验法 B:投射技术 C:访谈法 D:观察法 4、实验法有以下两种形式:() A:现场实验法 B:实验室实验法 C:自然实验法 D:人为实验法 5、从事任何研究项目,首先应全面搜集与此项目有关的第二手资料 6、投射技术属于定量研究 7、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是华生 8、观察法一般适用于行为发生在相对较长的时间跨度里 9、最早从事消费心理研究的是美国社会学家凡勃伦 1C; 2D; 3B; 4BC;5对;6错;7错;8错; 9对 名词解释 1、能力 2、实验法 3、投射技术 4、访谈法 简述 1、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历史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2、社会心理学研究的内容包括哪些方面 3、研究消费者行为的方法有哪些? 4、第二手资料的来源主要有哪些? 第三章消费者的感知 1、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如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这说的是感觉的()现象A:对比 B:适应 C:敏感 D:感受性 2、听到消息的开头即引起听到其他部分消息的需要,这种现象被称为() A:晕轮效应 B:蔡格尼克效应 C:刻板印象 D:心理定势 E、习惯定向3、我国古代“智子疑邻”的典故,就是典型的()

第3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 / 5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一、单选题 1. 以下哪一个论述是错误的 A. 当总效用最大时,边际效用等于0 B. 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消费者的偏好具有凸性 C. 如果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00(,),,U X Y X Y αβαβ=<<,则对该消 费者而言,商品X 和商品Y 是完全互补关系 D. 对于消费者而言黄金很贵,水很便宜是因为水的边际效用较黄金的边际 效用更小。 2. 如果某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min{bY aX U =,则对该消费者而言( ) A. 商品X 和Y 可以完全替代; B. 商品X 和Y 可以完全互补; C. 消费者的无差异曲线是线性的; D. 消费者要保持效用不变,则减少一个单位的X 就必须增加一个单位的Y 。 3. 以下有关边际替代率的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 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B. 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是因为边际效用是递减的 C. 如果X 商品和Y 商品是完全替代的关系,则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 于1 D. 无差异曲线如果凹向原点,则意味者边际替代率是递增的 4. 以下关于消费者预算线的论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消费者预算线的斜率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之比 B. 消费者预算线的斜率总是与边际替代率相等 C. 如果消费者意愿接受的两种商品相交换的比率恰好等于这两种商品的价 格之比,则意味着对于消费者而言,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与消费者 的预算线的斜率相等 D. 以上论述都不对 5.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形成的切点被称为消费者均衡点。以下对消费者均衡点 描述不正确的是( ) A. 消费者在均衡点上达到总效用最大化; B. 均衡点意味着边际替代率等于两种商品价格之比; C. 均衡点意味着消费者用最后一单位货币去消费两种商品所产生的效用相 等;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 一、判断对错题 1、消费者行为理论是研究消费者如何最大化其收入和财富的理论。() 2、理解消费者行为必须了解消费者偏好及其在消费决策时的预算约束。() 3、消费者在选择购买能使其满足程度最大化的商品组合时需考虑其偏好和收入。() 4、完备性、传递性和越多越好假定是基于事实而对消费者偏好的规律性总结。() 5、无差异曲线代表了所有能带给消费者相同满足程度的市场篮子的组合。() 6、如果边际效用递减,则总效用也必然减少。() 7、理性的消费者应该在某商品的边际效用开始递减时停止购买该种商品。() 8、预算线总能与某一条无差异曲线相切并在切点上达到消费者均衡。() 9、在画某一条特定的消费预算线时,假定货币收入和两种商品的价格既定。()*10、货币收入不变,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且另一种商品价格下降将使新的预算线与原来的预算线相交。() 11、在同一条无差异曲线上,越靠左上方的点代表的效用水平越高。() 12、在同一无差异曲线图上代表不同消费者偏好的无差异曲线不可能相交。() 13、理性的消费者会尽可能达到其收入水平所允许的最高水平的无差异曲线。()*14、边际效用理论和无差异曲线分析都与需求规律一致。()*15、消费者的收入水平越高,其预算线的斜率越大。()*16、总效用决定商品的价格,而边际效用决定了消费的数量。()*17、如果在新的消费者均衡状态下,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低于原均衡状态,则意味着消费者的总效用增加了。()*18、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是指消费者消费某种消费品时,随着消费量的增加,其最后一单位消费品的效用递减。()*19、在均衡点处,消费者所消费的各种商品的边际效用相等。()**20、如果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U=XY,那么消费者把他的收入的一半花在X上。() 21、无差异曲线表示不同消费者消费两种商品的不同数量组合所得到的效用是相同的。() 22、在无差异曲线图上存在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是因为消费者的收入有时高有时低。()*23、在一个坐标系里,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每条无差异曲线互不相交且平行。()24、当两种产品的边际替代率的绝对值递减时,无差异曲线凸向原点。()*25、无差异曲线和效用函数都是用来刻画消费者偏好的。() 26、预算线的移动表示消费者的收入发生变化。() 27、在同一条预算线上,消费者的货币收入是不变的。() 28、价格变化一定会引起预算线斜率的变化。()*29、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表示横轴商品的相对价格。()30、显示偏好分析表明在一定条件下可以根据消费者的消费选择来确定其偏好。() 二、单项选择题 1、边际效用递减规律说的是:()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考试参考答案 特别鸣谢:李南兴、蔡赛男、赵晴瑶、高德李、我 一、名词解释: 1.态度: 态度是人们对于事物所持有的肯定或否定、接近或回避、支持或反对的心理或行为倾向。 2.个性: 个性的含义: 个性是个人在适应环境的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系统的、独特的反应方式。它是由个人在其遗传、环境、成熟、学习等因素交互作用下形成的,并具有很大的稳定性。 3. 自我意识: 自我意识是个体对有关自己一切方面的知觉、了解和感受的总和,是指自己可意识到的执行思考、感觉、判断的部分。 4. 动机: 人们为什么采取行动的原因。动机既为行动提供力量,又提供方向。它可能是积极的(促动消费者去做某事);也可能是消极(促销消费者避免做某事)。 5. 情绪(情感): 情绪和情感是人对客观世界的一种特殊的反映形式,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己需要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一般是指与生理的需要和较低级的心理过程(感觉、知觉)相联系的内心体验。 情感:情感是指与人的社会性需要和意识紧密联系的一种内心体验。 6. 消费: 指人们为满足需要而消耗各种物质产品及非物质产品的行为和过程 7. 消费心理: 是指消费者心里发生的一切心理活动,以及由此产生的一切消费行为,包括消费者观察商品、搜集商品信息、选择商品品牌、决策购买方式、使用商品形成心理感受和心理体验、向生产经营单位提供信息反馈等等心理行为。 8. 家庭生命周期: 家庭生命周期是指一个家庭建立发展过程中经历的阶段,是影响消费者消费倾向的重要因素之一,在家庭的不同发展阶段上,消费者心理以及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是有差别的。

9. 文化: 文化是体现出一个社会或一个社会群体特点的那些精神的、物质的、理智的和感情的特征的完整复合体。文化不仅包括艺术和文学,而且包括生活方式、基本人权、价值体系、传统和信仰。 10. 购后冲突:(百度的答案) 每个消费者可能都有这样的体验,在做出某个重要的购买决定后,还会特别在意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决定,关心该决定是否明智。这种因某个购买而引起的心理焦虑、怀疑和不安被称为购后不和谐或购买后冲突。 11. 展露的意思: 刺激物的展露是指将刺激物展现在消费者的感觉神经范围内,使其感官有机会被激活。刺激物的展露是引起消费者注意和激发购买行为的前提。企业营销人员应当制定相应的营销策略来增加消费者接触刺激物的可能 12. 感情: 是指消费者在一定的刺激下所产生的直接的心理上的感受和体验,如生气、高兴、愉快、惊喜、紧张、放松、舒适、感动等。在感情反应的状态下,消费者往往伴随有一定的身体体验,使其似乎已成为人们身体的一部分 二、简答题 1.消费者市场的特点: (1)顾客多、范围广。 (2)需求差异性大。 (3)需求弹性大。 (4)购买量少,频率高。 (5)非理性购买较强。 2.几种典型的消费观: (1)实用型消费观 (2)节俭型消费观 (3)传统型消费观 (4)创新型消费观 (5)炫耀型消费观 (6)独特型消费观 3.马斯洛的层次需求理论: (1)自我实现需要 (2)自尊需要(名望、地位、自尊) (3)社交需要(情感、友情、归属)

消费者行为学试题

试卷代号: 1322 中央广播电视大学 2011—2012 学年度第二学期“开放本 科”期末考试 消费者行为学试题 2012 年 7 月 注意事 项 一、将你的学号、姓名及分校 (工作站 )名称填写在答题纸的规定栏内。考试结束后。 把试卷和答题纸放在 桌上。试卷和答题纸均不得带出考场。监考人收完考卷和答题纸后才 可离开考场。 二、仔细读懂题目的说明,并按题目要求答题。答案一定要写在答题纸的指定位置上:写在试卷上的答案 无效。 三、用蓝、黑圆珠笔或钢笔 (含签字笔 )答题,使用铅笔答题无 效。 一、单项选择题 (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答题纸上。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 1.在生活中无论个人自愿与否, 都会被他人使用、 利用或剥削, 用以在市场中获取商业利益的人, 属于 ( )。 A .消费者 B .被消费 者 C .个人消费者 D .集团消 费者 2.个体在内外条件刺激下,对某些事物希望得到满足时的一种心 理紧张状态被称为 ( )。 A .需求 B .动机 C .需要 D .驱力 3.不以人的活动目的和内容为转移,具有典型的、稳定动力特征 的心理活动被称为 ( )。 A .气质 B .性格 C .能力 D .兴趣 4.个人对于特定对象的肯定或否定的内在 反应倾向被称为 ()。 A .动机 B .兴趣 C 。情绪 D .态度 5.人的感官察觉微弱刺激 的能力称为 ()。 A .绝对感觉 阈限 B .绝对感受性 C .差别感受性 D .差别阈 限 6.下列表述正 确的是 ( )。 A .实际的质量上升,消费者感知不变,购买重复性下降 D .实际的质量下降,消费者感知下降,消费者反应一般,不会选择此品牌 7·由面对面互动所形成的、具有亲密人际关系和浓厚感情色彩的社会群体被称为 A .初级群体 B .次级群体 C .正式群体 D .非正式群体 ( )。 8·网络营销具有极强的互动性,可促进消费者的主动性沟通,真正实现了企业与消费者的 A .一对多营销 B .一对一营销 C .关系营销 D .整合营销 ( )。 9.在影响人们绿色消费的诸自身因素中,

《消费者行为学》试卷及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试卷(A卷) 一、名词解释:(20分) 1.消费者行为 2感觉与知觉 3.消费能力 4.“顾客让渡价值” 一、填空(20分) 1、消费者行为学是研究各类消费者的()及其()和 ()的一门应用科学。 2、注意可分为()和()两种。成功的公关活 动可以使消费者由()转向(),从而引发消费需求。 3、消费者性格不同,消费行为也不同,归纳起来有四种类型,即() 型、()型、()型、()型。 4、消费者决策过程可分五个阶段:()、()、()、 ()、()。 5、消费流行是()在消费活动中的反映。随着社会发展, 消费流行发展趋势是()、()、()。 一、选择(20分)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生产消费和生活消费都是理性消费。 B、生产消费多属专业化,而且缺乏弹性。 C、生产消费是从生活消费中派生出来的。 2、()是营销人员针对消费者购买主导动机指向,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向消费者提供商品信息,使消费者购买动机强化,进而采取购买的过程。 A、热情接待B诱导C、信息 3、()是指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每增加一单位所增加的满意度。 A、总效用 B、边际效用 C、基数效用 4、关于消费风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不会发生风险。 B、企业应保证消费者没有风险。 C、消费者在消费行为中都有可能发生风险。 二、问答(40分) 1、概括说明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 2、简述消费者的信息处理过程。 《消费者行为学》模拟试卷(B卷) 一、名词解释(20分) 1、消费群体 2、注意 3、消费需求 4、消费者的审美心理 二、填空(20分)

1、消费心理是消费行为(),而消费行为则是消费心理活动的()。一般消费理论用“()-----()-----()”的模式来表示消费行为的基本过程。 2、消费需求的内容包括对商品()的需求,对商品()的需求,对商品()的需求,对商品()的需求,对商品()的需求。 3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有个人因素和外部因素。个人因素包括()因素和()因素,外部因素包括()、()和()的因素。 4、社会文化是一种历史的、社会的现象,它包含的内容很多,包括()、()、()、()、()等。(选填五项即可) 三、选择(20分) 1、在家喝一杯咖啡价格约10元,在咖啡屋约20元,而刘先生一定要到有良好服务、环境优雅、旋律优美的大咖啡厅消费50元。刘先生的消费行为属于()。 A、理性消费 B、感性消费 C、不合理消费 2、()一般是指短时间内的与生理需要相联系的一种体验,比如欢喜、气愤、忧愁等。 A、情绪 B、情感 C、思维 3、()是一种以低价将新产品投放市场的策略,其着眼点是薄利多销,等打开市场后,再将价格提高到一定的水平。 A、习惯性定价策略性 B、撇脂策略C渗透策略 4、关于商品广告。下列说法不够正确的是()。 A、商业广告只是为企业营销服务的,不是为消费者服务的。 B、商业广告具有沟通功能,即告知、说服和提醒功能。 C、现代商业广告不但要讲真话,而且要注入情感色彩,由推销走向服务。 四、问答(40分) 1、简述消费需求的特征。 2、商品价格具有哪些心理功能? 《消费者行为学》模拟试题(C卷) 一、名词解释(20分) 1、生活消费和生产消费 2、思维及其特点 3、感性消费 4、企业形象 二、填空(20分) 1、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建立在()科学、()科学、()科学和()科学理论基础上的应用科学。 2、为了使有“潜在欲望”的消费者转变为采购者,可采取诱导的方式。诱导方式主要有()性诱导{包括()诱导、()诱导和()诱导}、()性诱导、()性诱导。 3、消费者经验获得与积累的途径总的说来有两种,一是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经济学基础

第三章消费者行为理论 教学目的:本章通过基数效用论和序数效用论来分别分析需求曲线背后的消费者行为,并从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中推导出需求曲线。通过本章的学习,应使学生理解一些基本概念,并能运用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来分析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的购买选择行为;并能运用有关原理对某些现实现象进行分析。 教学内容:掌握效用、总效用、边际效用的含义;用图形描述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理解边际效用递减规律的含义;掌握消费者均衡的公式,并能理解其经济学含义;了解无差异曲线的含义与特征;了解消费者预算线的含义;用图形说明如何达到消费者均衡,以及计算消费者均衡。 教学重点难点:总效用与边际效用的关系;边际效用递减规律;无差异曲线的概念和特点;边际替代率的概念及边际替代率递减规律;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对消费者均衡的分析;运用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分析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和总效应。 教学时数:4课时 前一章曾经假定,消费者对商品的需求量与其价格之间具有反方向关系,生产者对商品的供给量与价格之间具有同方向关系。但是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特定关系存在,也就是反映这种关系的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是如何形成的?这就要分析消费者行为和生产者行为。 本章消费者行为理论,其中心是说明消费者在某些约束条件下如何实现效用最大化。根据对效用能否计量加总的理解,西方经济学有两种对消费者行为的分析法:基于基数效用论上的边际效用分析法和基于序数效用论上的无差异曲线分析法。 第一节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2课时) 引言:从朝三暮四的故事引出消费者偏好的概念 一、基本概念 1.欲望与效用 消费者行为的出发点是欲望,它是指消费者对物品的一种缺乏的感觉和想得到满足的愿望。它是人们一切经济活动的根本动机,推动消费者从事劳动、决策购买、实现消费,最终获得满足。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感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 当较低层次的欲望满足或基本满足后,就会产生新的或更高层次的欲望。这

消费者行为学期末试题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 期末考试试卷 班级学号姓名总分 (考试形式:闭卷时间:90分钟) 一、填空题(将正确的答案填在横线上)(每空2分,共20分) 1.消费者行为具有期望性、一致性、、不确定性、时代性、等特点。 2.从消费品的角度考察消费者,可以把消费者分为现实消费者、、和。 3.根据商品的购买方式可将消费品分类为简便品、和。 4.消费者行为分析应遵循的原则是原则、科学性原则、原则、分析-综合性原则和联系性原则。 5.当代大学生消费的基本内容,主要分为基本生活消费、、休闲及娱乐消费、人际交往消费。 6.能力的差异表现在类型差异、和表现时间差异三个方面。 二、判断题(判断正误,并在括号内填“√”或“X”)(每题1分,共10分) 1.消费者对其购买产品满意与否直接决定着以后的购买行为。 ( ) 2.消费者的品牌信念可能与产品的真实属性并不一致。() 3.消费者的偏好和购买意图总是导致实际购买。() 4.人们对于刺激物的理解是通过感觉进行的。() 5.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始于搜集信息。 () 6.马氏“需求层次理论”中,各层次关系的变化遵循由低级到高级的变更发展规律。 ( ) 7.相关群体的作用之一,便是诱发别人的消费欲望。 ( ) 8.马氏“需求层次理论”的特点之一,是需求强度的大小与需求层次的高

低成正比,即需求的层 次越低,其强度就越小。 ( ) 9.消费者市场的购买行为多属于理性的、专业化购买行为。 ( ) 10.消费者市场的需求属于派生需求。( ) 三、单项选择题(在下列选项中选择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序号填在题内)(每题2分,共30分) 1. ______是人类欲望行为最基本的决定因素。 A.文化B.性格C. 国家 D.社会 2.某种相关群体的有影响力的人物称为。 A.“意见领袖” B.“道德领袖”C.“精神领袖” D.“经济领导者”3.影响消费行为最广泛、最深远的因素是。 A.文化因素 B.社会因素C.个人因素 D.心理因素 4.马斯洛认为需要按其重要程度分,最低层次需要是指。 A.生理需要 B.社会需要C. 尊敬需要 D. 安全需要5.消费者购买过程是消费者购买动机转化为的过程。 A.购买心理 B.购买意志C.购买行动 D.购买意向6.就消费需求与购买动机的关系而言。 A. 需求是动机形成的基础B.动机是需求产生的基础 C. 动机即是需求,需求同时又反映动机 D.需求等于动机 7.购买动机主要研究消费者。 A. 购买什么 B.为何购买C. 如何购买 D.何时购买8.在复杂的购买行为中,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的第三个阶段是。 A.确认 B.收集信息C. 备选产品评估 D.决定购买9.参与者的介入程度高,品牌差异大的购买行为属于。 A.习惯性购买行为 B.寻求多样化购买行为

消费者行为学习题及答案

消费者行为学习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 关于消费者行为的专门研究,开始于()。 A)19世纪30年代 B)20世纪30年代 C)19世纪末20世纪初 D)20世纪40年代 2.在消费者品牌选择规则中,允许品牌中较劣的属性与较优的属性相互补偿的是()。 A)期望值选择规则 B)联结式规则 C)重点选择规则 D)编纂式规则 3.将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运用于消费者动机分析,具有多重价值和意义。下列厂商给消费者提供的各种利益和价值中,不能使消费者对其产生满意感的因素是()。 A)商品具有的独特形象 B)商品具备了一定的基本功能 C)商品的外形美观 D)品牌良好的声誉 4. 消费者的绝对感觉阈限值越大,其感受性()。 A)越小 B)因人而异 C)越大 D)不受绝对阈限值的影响 5. 人的大脑对外部信息的知觉,包含相互联系的两种加工:数据驱动加工和概念驱动加工。对于数据驱动的加工形式,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数据驱动的加工通常是先对小的知觉单元进行分析 B)数据驱动的加工特别强调外界刺激的作用,强调外部输入信息对加工过程的驱动 C)数据驱动的加工又称为自上而下的加工,是从有关知觉对象的一般知识开始的 D)数据驱动的加工是从较低水平迈向较高水平的 6. 关于消费者的记忆,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消费者的记忆包括识记、再认或回忆三个基本环节 B)消费者的短时记忆是指信息保持在2分钟以内的记忆 C)消费者经过复述,可以将感觉记忆中的信息转移到长时记忆中 D)消费者的长时记忆与短时记忆相比,其容量是相当大的,甚至被认为是无限的 7. 下列关于消费者态度测量的观点,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任务完成法属于常用的行为反应测量方法 B)生理反应测量法属于常用的行为反应测量方法 C)距离测量法属于常用的行为反应测量方法 D)消费者态度中的情感成分一般用语意差别量表来进行测量 8. 如果一个消费者的教条性倾向较小,他会()。 A)对不熟悉的事物持开放立场 B)更愿意选择已经成名的产品 C)更容易接受带有“权威诉求”的新产品广告 D)对陌生事物非常不安并怀有戒心 9. 消费者对于文化的学习有两种类型,其中文化移入()。 A)指学习外来新文化 B)指学习本民族的文化 C)保持了民族文化的延续 D)形成了独特的民族个性10. 科尔曼社会地位指数法中,采用的测量指标包括()。 A)社会互动 B)价值取向 C)个人业绩 D)居住的区域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题目及要求

消费者行为学论文: 一、期末论文主题请围绕以下议题确定论文题目,并提交论文,也可自选。 1、师大新校区大学生消费者行为研究 日常餐饮消费(食堂和小摊贩使用者比较研究)日常购物地点选择(校内超市和校外大型超市的比较研究)网络购物(男生与女生消费差异比较研究)请客吃饭中的就餐点选择(食堂和校外饭店的比较研究)服装品牌的选择倾向(本土品牌和洋品牌选择比较研究)追星及名人崇拜与消费(大学粉丝群体的特点研究)大四与大一同学的消费差异研究 手机品牌消费研究电脑品牌消费与DIY 消费的差异研究南方大学生和北方大学生的消费文化差异研究 2、师大新校区具体产品的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快餐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超市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电信CDMA (天翼品牌)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保健牙膏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DIY 电脑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考研培训班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书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自行车修理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服装店营销策略研究基于大学生消费行为的网络商店营销策略研究 3、大学生消费行为的分析与引导 4、关于绿色消费行为的思考 5、当代大学生消费结构与消费行为探析 6、解读女性消费者行为学的理论范式 7、区域差异的消费行为研究 8、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消费者行为 9、论大学生的消费行为及其社会心理特点 10、消费体验理论评述 11、个人消费行为模型分析 12、消费者行为学研究理论和方法评析 13、非理性消费行为理论分析 14、中年女性消费行为特点与营销策略 15、广告信息对消费行为的影响及作用 16、影响农民消费行为的制约因素及化解 17、农村不同收入群体消费行为特征分析 18、大学生通信业务消费行为分析 19、大学生不良消费行为的现状, 原因和对策 20、对从众消费行为的分析与思考 21、转型时期中国消费行为研究 22、网上消费者消费行为研究 23、品牌形象的消费行为学研究 24、大学生消费心理和消费行为的研究 二、期末论文要求 要求在调研基础上展开论文创作。论文应具有一定的学术味道及应用性,能体现营销专业学生的专业背景,并自觉运用本学期消费者行为学习中讲过的理论。

消费者行为学练习题

《消费者行为学》综合练习题 一、填空题 1.消费者是指购买、使用各种消费品(包括服务)的个人或居民户。 2.人的一生要消费许多物质和非物质产品,有的基于生理需要,叫做本能性需要;有的基于享受和发展的需要,叫做社会性需要。 3.消费者行为是指消费者为获取、使用和处置消费品所采取的各种行为以及先于且决定这些行为的决策过程。 4.消费者对自身的需求有时并不能十分清楚的意识到,企业可以利用这个特点来激发消费者的需要,这是消费者行为的可诱导特点,但在实际操作中应注意合乎社会、法律的规范。 5.消费者行为研究的发展历程包括萌芽时期、应用时期和变革与发展等三个阶段。 6.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始于19世纪么到20世纪初,美国学者凡勃伦的炫耀性消费,作为一门学科是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并首先在美国的大学出现。 7.消费者行为研究的方法很多,如实验法、观察法、问卷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跨文化研究发法等等。8.根据消费者决策过程所经历阶段的不同,消费者购买决策分为三种类型扩展型、 有限型和名义型。 9.扩展型决策是指消费者对某产品和品牌不熟悉的情况下所作出的决策,发生在消费者介入程度较高,品牌差异程度较大,消费者购买斟酌的时间较长的情况下作出的决策。 10.影响消费者购买行为的个人因素主要有人口统计,个性与自我冲突和生活方式。 11.对于特定的购买问题消费者是否广泛搜集信息取决于三方面介入程度、产品差异程度 和时间压力。 12.扩展型决策过程包括:认识问题、搜集信息、评价 品牌、购买和购后评价等五个步骤 13.名义型购买决策通常发生在购买介入程度很低的情况下,包括两种类型忠诚型和习惯型。 14.问题认识是由于意欲状态与感知状态存在差距,促使其采取某种决策行为,其原因在于差距大小、问题的相对重要性。 15.消费者一旦确定有必要采取行动解决问题时,就会从个方面搜集信息,其方式主要有 内部信息、外部信息两种。 16.消费者需要是指消费者在生理和心理上的匮乏状 态,根据其历史起源划分为生理性需要和社会性需要。 17.马斯洛的需求层次可划分为生理、安全、归属和爱、自尊和自我实现。 18.当多种动机被同时激发时,会出现一种难以避免的现象,即为购买动机的冲突,通常消费者面临的冲突情形有双趋冲突、双避冲突和趋避冲突。 19.消费者购买动机受挫后,会通过各种行为方式表现出来,常见的有攻击、退化、抑制和替代。 20.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 21.知觉是人脑对刺激物各种属性和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它是对感觉信息加工和解释的过程。 22.知觉风险主要包括功能风险、物质、经济、社会、心理风险和时间风险。 23.影响理解的刺激物因素主要有三类即刺激物的实体特征、语言与符号和次序。 24.学习是指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因经验而产生的行为和行为潜能比较持久的变化。 25.根据学习的效果学习可以分为加强型、削弱型和重复型。 26.消费者学习的方法包括模仿法、试误法和观察学习法三种方法。 27.顿误是主体对目标和达到目标的手段之间关系的理解,不必靠学习和经验,只要个体理解这个情形中各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就会自然产生。 28.观察学习过程中,观察学习的对象叫榜样,对其的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