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平面图

第四章平面图
第四章平面图

第四章 平面图(planar graph )

4.1 平面图的基本概念

4.1.1平面图及平面嵌入

在一张纸上画图的图解时常常会发现,不仅需要允许各条边在结点上相交,而且还允许各条边在某些点上相交。这样的点称为交叉点;而相交的边,说成是相互交叉的边。

例4.1 在图4.1(a)中,给出了一个无向图,其中有三个交叉:边(v 1,v 4)和边(v 2,v 3)交叉;边(v 1,v 5)和边(v 2,v 3)交叉;边(v 1,v 5)和边(v 3

(a) (b)

图4.1 平面图

定义4.1 设图G=是一个无向图,如果能够把G 的所有结点和边画在平面上,且使得任何两条边除此了端点外没有其他的交点,就称G 是一个平面图(planar graph )。或称G 可嵌入平面S 。若G 可嵌入平面,则称G 是可平面图。画出的无边相交的图称为G 的平面嵌入(drawn in a plane)。无平面嵌入的图称为非平面图(nonplanar )。

Definition :a graph can be drawn in a plane so that no edges cross except at vertices. 例4.2 对于图4.1(a)中和无向图来说,将此图的图解重新画之后,它不包含任何交叉,如图4.1(b)所示。因此,给定的图是一个平面图。

例4.3 K 1(平凡图),K 2,K 3,K 4都是平面图,其中,K 1,K 2,K 3本身就已经是平面嵌入,K 4的平面嵌入为图4.2中(4)所示。K 5-e (K 5删除任意一条边)也是平面图,它的平面嵌入可表示为图4.2中(5)。

完全二部图K 1,n (n ≥1), K 2,n (n ≥2),也都是平面图,其中标准画法画出的K 1,n 已经是平面嵌入,K 2,3的平面嵌入可由图4.2中(6)给出。图4.2中(1),(2),(3)分别为K 4, K 5-e, K 2,3的标准画法。

v 3

4

5

v 2v 2

图4.2 可平面化图

例4.4图4.3(a)所示的立方体是否可平面化?

.

(a) (b) (c)

图4.3 可平面化立方体

解:图 4.3(a)的图解包括有交叉边。它对它的图解难重新画之后,没有任何两个边是交叉的。因此它是可平面的。见图4.3(b)和(c).

将结点和边画成彩色的可清楚地看出平面嵌入。

设G=是能够画于平面上的图解中的无向图,并且设

C=v1…v2…v3…v4…v1是图中的任何基本循环。此外,设x=v1…v3和x′=v2…v4是图中的任意两条不交叉的基本路径。在图4.4中,给出了两种可能的结构。显然,当且仅当x和x′或者都在基本循环C的内部,或者都在基本循环C的外部,G才是个非平面图,因为这时基本路径x和x′是相互交叉的。判断一个图是非平面图时,上面的性质甚为有效。

图4.4

例4.5 设有一个电路,它含有两个结点集V 1和V 2,且21V V =3。用导线把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结点,都与另外一个集合中的每一个结点连通,如图所示。试问,是否有可能这样来连线,使得导线相互不交叉?

图4.5

解:这个问题等价于判断图4.5是否是个平面图。可以看出,给定图中有一个基本循环C=v 1v 6v 3v 5v 2v 4v 1,如图4.6(a)所示。试考察三条边(v 1,v 5),(v 2,v 6)和(v 3,v 4)。上述的边中的每一条,或者处于C 的内侧,或者处于C 的外侧。显然,三条边中至少有两条边必定处于C 的同一侧,因此避免不了交叉,如图4.6(b)

(a) (b)

图4.6

在研究平面图理论中居重要地位的两个图,这就是完全图K 5和完全二部图K 3,3,它们都不是平面图。

3

V 4 V 5 V 6

3

6

图4.7

还有两个非常显然的事实,用下面定理给出。

定理4.1若图G是平面图,则G的任何子图都是平面图。

由定理4.1立刻可知,K n(n≤4)和K1,n(n≥1)的所有子图都是平面图。

定理4.2若图G是非平面图,则G的任何母图也都是非平面图。

母图:设G=,G'=为两个图(同为无向图或同为有向图),若V'V且E'E,则称G'是G的子图,G为G'的母图

推论 K n(n≥5)和K3,n(n≥3)都是非平面图。

本推论由K5,K3,3不是平面图及定理4.2得证。

还有一个明显的事实也用定理给出。

定理4.3设G是平面图,则在G中加平行边或环后所得图还是平面图。

本定理说明平行边和环不影响图的平面性,因而在研究一个图是否为平面图时可不考虑平行边和环。

4.1.2 平面图的面与次数

定义4.2 设G 是一个连通平面图(且已是平面嵌入),由图中的边所包围的区域称为G 的一个面(face),包围该面的诸边所构成的回路称为这个面的边界(boundary)。

例4.5图4.8具有6个结点和9条边,它把平面划分成五个面。其中r1,r2,r3,r4四个面是由回路构成边界,如r1由回路badb所围,r2由回路bdcb所围,,r3可看作从点c开始围绕,r3按反时针方向,得到一个回路cdefec所围。另外还有一个面r5在图形之外,不受边界约束,称作无限面。

图4.8

规定:面的边界的回路长度称作是该面的度数(degree of a plane ),记为deg(r)。

例如图4.8中,deg(r 1

)=3,deg(r

2

)=3, deg(r 3 )=5, deg(r 4 )=4,deg(r 5)=3

定理4.4 一个有限平面图,面的次数之和等于其边的两倍。

证明:因为任何一条边,或者是二个面的公共边,或者在一个面中作为边界被重复计算两次,故面的次数之和等于其边数的两倍。

例4.8图中,

18)deg(5

1

=∑=i i

r ,正好是边数的两倍。

4.1.3 极大平面图及性质

定义4.3 设G 为简单平面图,若在G 的任意不相邻的顶点u ,v 之间加边(u ,v),所得图为非平面图,则称G 为极大平面图。

从定义不难看出,K 1,K 2,K 3,K 4,,K 5-e(K 5删除任意一条边)都是极大平面图。还可以容易地证明下面两个定理。

定理4.5 极大平面图是连通的。

定理4.6 设G 是n(n ≥3)阶极大平面图,则G 中不可能存在割点和桥。 极大平面图的特点由下面定理给出。

定理4.7 设G 为n(n ≥3)阶简单连通的平面图,G 为极大平面图充分必要条件是:

(1) G 的每个面的次数均为3. (2) 设G 有m 条边r 个面,则3r=2m 。

(3) 设G 有n 个顶点,m 条边和r 个面,则m=3n-6,r=2n-4

例4.5 在图4.9所示的各平面图中,只有(3)是极大平面图。

a

d

e

图4.9

4.1.4、极小非平面图

定义4.4若在非平面图G中任意删除一条边,所得图为平面图,则称G为极小非平面图。

可以验证,K5和K3,3都是极小非平面图。

4.2 欧拉公式

4.2.1 欧拉公式及其推广

欧拉在研究多面体时发现,多面体的顶点数减去棱数加上面数等于2。后来发现,连通的平面图的阶数,边数,面数之间也有同样的关系。

定理4.8 (欧拉公式) 对于任意的连通的平面图G,有

n-m+r=2

n,m,r分别为G的顶点数,边数和面数。

例如下图中,r=4,n=6,m=8,则n-m+r=6-8+4=2

f

图4.10

证对边数m作归纳法。

(1) m=0时,由于G为连通图,所以G只能是平凡图,则有n=1,m=0,r=1,结论成立。

(2) 若m=1,即n=2,m=1,r=1,则 n-m+r=2,结论成立。

(3) 设m =k(k ≥1)时欧拉公式成立。即n'-m'+r'=2。证明当m =k+1时,结论也成立。

对G 进行如下讨论。因为G 是连通的,在有k 条边的连通图上增加一条边,仍为连通图。于是有下面两种情况:

① 若G 是树,则在G 中加一条边使G 仍为树。见图4.11(a)。此时,G 的点数和边数各增加了1,而面数没变。即m= m'+1,n= n'+1,r=r'。由归纳假设可知

n'-m'+r'=2

n-m+r=(n'+1)-(m'+1)+r'=n'-m'+r'=2

② 若G 不是树,则G 中含回路。用一条边连接图上的两个已知点u 和v ,如图4.11(b)所示。此时,边数和面数都增加了1,而结点数没变。即m= m'+1,n'=n ,r'=r-1,由归纳假设有

n'-m'+r'=2

: n-m+r=n'-(m'+1)-(r'+1)=n'-m'+r'=2 结论成立。

(a ) (b) 图4.11

欧拉公式中,平面图G 的连通性是不可少的。对于非连通的平面图有下面定理成立。 欧拉公式常用来判断一个图是非平面图。 例4.6 证明K 3,3是非平面图。

证:假设K 3,3是平面图。则图中的任何一个回路至少有4条边,作为面的边界的边至少是4r 。而在平面图中,任何一条边至多是两个回路的边界。因此有:2m ≥4r 应用欧拉公式:n-m+r=2得:2m ≥4(m-n+2)

对于K

3,3

, m=9,n=6 代入上式:

18≥4(9-6+2)=20 矛盾 所以,K 3,3不是平面图。 同理可证K 5不是平面图。

定理4.9(欧拉公式的推广) 对于具有k(k ≥2)个连通分支的平面图G ,有

n-m+r = k+1

n ,m ,r 分别为G 的顶点数,边数和面数。

证 设G 的连通分支分别为G 1,G 2,…,G k ,并设G i 的顶点数,边数,面数分别为n i ,m i ,r i ,i=1,2,…,k.由欧拉公式可知:

n i -m i +r i = 2,i=1,2,…,k

(4.1)

m=

∑=k

i i

m

1

,n=

∑=k

i i

n

1

,由于每个G i 有一个外部面,而G 只有一个外部面,所以

G 的面数r =

∑=k

i i

r

1-k+1,于是,对(4.1)的两边同时求和得

2k=

=k

i 1(n i -m i +r i )

=

=k i 1

n i -

=k

i 1

m i +

=k

i 1

r i

= n-m+r+k-1

n-m+r = k+1

将定理4.9称为欧拉公式的推广。由欧拉公式及其推广可以得到平面图的另外一些性质。

4.2.2 平面图的边数m 与顶点数n 的关系

定理4.10 设G 是连通的平面图,且每个面的次数至少为l(l≥3),则G 的边数m 与顶点数n 有如下关系:

m≤

2

-l l

(n -2) 由定理4.4可知:

2m =

=r

i 1

deg(R i ) ≥l ·r (4.2) :

r = 2+m-n (4.3)

将(4.3)代入(4.2)得

2m ≥l (2+m-n)

:

m ≤2-l l

(n -2)

推论 K 5与K 3,3都不是平面图。

证 若K 5是平面图,由于K 5中无环和平行边,所以每个面的次数均大于或等于l ≥3,由定理4.10可知边数10应满足

10≤

2

33- (5-2) = 9 K 5不是平面图。

类似地,若K 3,3是平面图,由于K 3,3中最短圈的长度为l ≥4,于是边数9应满足

9≤

2

44- (6-2) = 8 K 3,3也不是平面图。

利用欧拉公式的推广形式容易证明此定理。

而对于有k 个连通分支的平面图,边数与顶点之间的关系可由下列定理给出。 定理4.11 设G 是有k(k ≥2)个连通分支的平面图,各面的次数至少为l(l ≥3),则边数m 与顶点数n 应有如下关系:

m ≤2-l l

(n-k-1) 证明略。

定理4.12 设G 是n(n ≥3)阶m 条边的连通平面图,则

m ≤3n-6

证 由于G 是连通平面图,又因为n ≥3,故对图G 中的每个面来说,deg(r i )≥3,因而有:2m=

r r r i i 3)deg(1

≥∑=

再由欧拉公式: n-m+r=2

3n-3m+3r=6

3n-6=3m-3r ≥3m-2m=m 即m ≤3n-6 证毕。

定理4.13 若G 是连通的简单平面图,则5)(≤G δ。

证明:用反证法。若5)(≥G δ,则有6n ≤2m ,即3n ≤m ,由定理4.12,有3n ≤3n-6 ,矛盾。

4.3 平面图的判断

虽然欧拉公式有时能用来判定某一个图是非平面图,但是还没有简便的方法可以确定某个图是平面图。

4.3.1 库拉托夫斯基定理

为了讨论平面图的判别法,还需要给出下面两个定义。

在图4.12中,给出了两个图解。如图4.12(a)所示,试往图中的一条边上,插入一个新的次数为二的结点,把一条边分解成两条边,则不会改变给定图的平面性。另外,如图4.12(b)所示,把联系于一个次数为二的结点的两条边,合并成一条边,也不会改变给定图的平面性。

(a)(b)

图4.12

定义4.5设G1和G2是两个无向图,如果图G1与G2同构,或通过反复插入或消去2度顶点后是同构的,则称G1与G2是同胚(homeomorphic)。

例如:在图4.13中,(1)与K3同胚, (2)与K4同胚。

图4.13

在具体使用时,常用边压缩方法。

定义4.6图G的一个边压缩为:将图G中的两个邻接顶点v i,v j及边(v i,v j)压缩成一个顶点,可用一个新的符号w代替,使它邻接于v i,v j的顶点。一个G可压缩到图H是指G经过一系列压缩后得到H。

例如:边压缩的例子。

图4.15

定理4.14(库拉托夫斯基定理)图G是平面图当且仅当G中既不含与K5同胚子图,也不含与K3,3同胚子图。

本定理的证明略。

对等定理:图G是平面图当且仅当G中不含经过边的压缩能成为K5和K3,3的子图。

例4.7证明彼得松图不是平面图。

证明:方法1 用G表示彼得松图,令

G'=G-{(j,g),(c,d)}

G'如图4.16(3)所示,易知它与K3,3同胚,由库拉托夫斯基定理可知,G为非平面图。

图4.16

方法2:用G表示彼得松图,如图4.17(1)所示。将此图中的绿边压缩掉,得图4.17(2),显然,图4.17(1)与图4.17(2)同胚。而图4.17(2)为K5,是非平面图,由库拉托夫斯基定理可知,G为非平面图。

(1) (2)

图4.17

4.4 平面图的对偶图

4.4.1 平面图的对偶图

定义4.7 设G 是连通平面图,且G 有k 个面F 1,F 2,…F k (包括外部面)构造G 的对偶图G *

如下: (1) 在G 的每个面内设置一个结点v i *

(1k i ≤≤

)。

(2) 过F i 与F j 的每一条公共边e ,作一条仅作一条e *

=(v i *

,v j *

)(1k j i ≤≤,)与e 相

交,e *

不与其它任何边相交。

(3) 若e 为G 中的桥且在面F i 的边界上,则e *是以F i 中G *的顶点v i *

为端点的环,即e *

=(v i *

,v i *

).

从定义不难看出G 的对偶图G *

有以下性质: 1.G *

是平面图,而且是平面嵌入。 2.G *是连通图。

3.若边e 为G 中的环,则G *

与e 对应的边e *

为桥,若e 为桥,则G *

中与e 对应的边e *

为环。

4.在多数情况下,G *

为多重图(含平行边的图)。 5.同构的平面图(平面嵌入)的对偶图不一定是同构的。

图4.18中(1),(2)所示的图(黑线边的图)是同构的,但它们的对偶图不是同构的。

图4.18

4.4.2 对偶图的性质

平面图G 与它的对偶图G *

的顶点数,边数和面数有如下定理给出的关系。

定理4.15 设G *

是连通平面图G 的对偶图,n *

,m *

,r *

和n ,m ,r 分别为G *

和G 的顶点数,边数,面数,则

(1) n*=r

(2) m*=m

(3) r* =n

(4) 设G*的顶点v i*位于G的面R i中,则d G*(v i*)=deg(R i).

证: 由G*的构造可知,(1),(2)是显然的。

(3)由于G与G*都连通,因而满足欧拉公式:

n-m+r = 2

n*-m*+r* = 2

(1),(2)及上而两式可知

r* = 2+m*-n* = 2+m-r = n

(4)设G的面R i的边界为C i,设C i中有k1(k1≥0)条桥,k2个非桥边,于是C i的长度为k2+2k1,即deg(R i)=k2+2k1,而k1条桥对应v i*处有k1个环,k2条非桥边对应从v i*处引出k2条边,所以d G*(v i*)=k2+2k1=deg(R i).

说明:对于非连通的平面图,此性质不成立。例。

4.4.3 自对偶图

定义4.8设G*是平面图G的对偶图,若G*G,则称G为自对偶图。

例4.9 在图4.19(1),(2),(3)中黑线边图都是自对偶图。

图4.19

回路图(圈图):由n 个顶点和n个顶点依次成边所构成的基本回路图。分奇圈图和偶圈图。

轮图:在n-1(n≥4)边形C n-1内放置一个顶点,使这个顶点与C n-1上的所有顶点均相邻。所得n阶简单图称为n阶轮图。n为奇数的轮图称为奇阶轮图,n为偶数的轮图称为偶阶轮图,常将n阶轮图记为W n。图4.19(3)中,黑边图为奇阶轮图W5。可以证明轮图都是自对偶图。

4.5 平面图的着色

图着色问题的研究起源于四色猜想,也称作四色问题。是世界近代三大数学难题之一。

四色问题的内容是:任何一张地图只用四种颜色就能使具有共同边界的国家着上不同的颜色。用数学语言表示,即:将平面任意地细分为不相重迭的区域,每一个区域总可以用1,2,3,4这四个数字之一来标记,而不会使相邻的两个区域得到相同的数字。如下图:

图4.20

着色问题包含点着色,边着色,平面图的面着色等。统称为染色图(colouring Graph)。

4.5.1 点着色

规定点着色都是对无环无向图进行的。

定义4.9 对无环图G的每个顶点涂上一种颜色,使相邻的顶点涂不同的颜色,称为对图G 的一种着色。若能用k种颜色给G的顶点着色,就称对G进行了k着色,也称G是k-可着色的。若G是k-可着色的,但不是(k-1)-可着色的,就称G是k色图,并称这样的k为G 的色数,记作χ(G)=k。

对于点着色,有以下一些性质:

1. χ(G)=1当且仅当G是零图。

2. χ(K n)=n.

3. 偶回路的色数为2,奇回路图和奇阶轮图的色数均为3,而偶阶轮图的色数为

4.

4. 设G中至少含一条边,则χ(G)=2当且仅当G为二部图.

注:本性质中加G中至少含一条边的条件,是为了去掉零图这种特殊的二部图

定理4.16对于任意的无环图G,均有

χ(G)≤Δ(G)+1

证明:考虑到完全图G的色数:χ(G)=Δ(G)+1。

从完全图是删去一些边不会使正常顶点的着色数增大。

事实上,删去一些边后对完全图的正常着色不会改变,即原来完全图上的着色也是删除边后所得子图的一种正常着色,所以对任意图G,有:χ(G)≤Δ(G)+1 证毕。

当图G既不是完全图也不是奇圈图时,定理4.16给出的色数的上界可以改进。

定理4.17设连通图G不是完全图K n(n≥3),也不是奇回路图,则

χ(G)≤Δ(G)

本定理的证明略。本定理称为布鲁克斯(Brooks)定理。

例4.10 求下面所示各图的色数。

图4.21

解为方便起见,记图4.19中的4个图依次的为G1,G2,G3 (彼得松图)和G4. (1)G1为二部图,由性质4可知,χ(G1)=2.

(2) G2为6阶轮图W6,由性质3可知,χ(G2)=4.

(3) G3 是彼得松图。由于Δ(G3)=3,利用布鲁克斯定理可知:

χ(G3) ≤3,又因为G3中有奇回路,由性质3知,χ(G3)≥3,于是χ(G3)=3.

(4)由布鲁克斯定理可知,χ(G 4) ≤Δ(G 4)=4,又因为G 4中有奇回路,于是χ(G 4)≥3,因而χ(G 4)为3或4。

讨论:用用3种颜色还是4种颜色给图G 4着色?

为此,我们给出Welch Powell 着色法。 (1)将图中的顶点度数按递减次序排列。

(2)用第一种颜色对第一个点着色,并且按排列次序,对与前面着色点不邻接的每一个点着上同样的色。

(3)用第二种颜色对尚未着色的点重复(2),用第三种颜色继续这种做法,直到所有的点都着上色为止。

因此,用3种颜色不可能给G 4着色,于是只能是χ(G 4)=4.

4.5.2 地图及其面着色、面色数

连通无桥平面图的平面嵌入及其所有的面称为平面地图或地图,地图的面称为“国家”。若两个国家的边界至少有一条公共边,则称这两个国家是相邻的。

定义4.10 对地图G 的每个国家涂上一种颜色,使相邻的国家涂不同的颜色,称为对G 的一种面着色,若能用k 种颜色给G 的面着色,就称对G 的面进行了k 着色,或称G 是k-面可着色的。若G 是k-面可着色的,但不是(k-1)-面可着色的,就称G 的面色数为k ,记作

χ*(G)=k.

研究地图的着色可以转化成对它的对偶图的点着色,见下面定理。 定理4.18 地图G 是k-面可着色的当且仅当它的对偶图G *

是k-可着色的。

证 必要性。给G 一种k-面着色。由于G 连通,由定理4.15可知,n *

=r ,即G 的每个面中含G *

的一个顶点,设v i *

位于G 的R i 内,将G *

的顶点v i *

涂R i 的颜色,易知,若v i *

与v j *

相邻,则由于R i 与R j 的颜色不同,所以v i *

与v j *

的颜色也不同,因而G *

是k-可着色的。类似地可证充分性。

由定理4.18可知,研究地图的着色(面着色),等价于研究平面图的点着色。 对于平面图的点着色问题,到目前为止,人们从数学上证明了五色定理,用计算机证明了四色定理。

定理4.19 任何平面图都是5-可着色的。(五色定理)

证明:用数学归纳法对顶点作归纳假设证明。

设图G 的顶点个数为n 。当n ≤5时,定理成立。假设对顶点数为n-1的平面图定理成立,下面证明对顶点数为n 的图G ,定理也成立。

设图G 是n 个顶点的简单平面图,则有5)(≤G δ。则图G 中至少有一顶点v ,其度数deg(v)≤5。在图G 中删除顶点v 得到G ’,由归纳假设,G ’是5-可着色的。现将v 加入到G ’中,有两种情况:

(1)如果deg(v)<5,则对v 着以与其邻接的顶点不同的颜色。

(2)如果deg(v)=5,即v 与G ’中5个顶点相邻,但5顶点中有重复颜色,v 可以用第五种颜色着色。

假设v 与G ’中5个点相邻,5顶点着色各不相同,设5个顶点分别是a ,b ,c ,d ,e 。见图4.22(1)。

设在G ’中,顶点a 与c 之间是一条其顶点用红色(r )和黄色(y)交替着色的通路,这条通路与v 形成一条回路,组成一个面。b 在这个面的内部或在外部。见图4.22(2)。

如果同样b ,d ;c ,e ;c ,e ;b ,e ;a ,d 都有一个这样交替着色的通路,相互交叉。这时a ,b 1,b 2 ,b 3,b 4 ,b 5组成一个K 5。与G 是平面图矛盾。这是不可能的。

即然b ,d 之间不存在交替着色的通路,我们就可以对G ’中与顶点b 用另外两种颜色,比如说是白色(w )和绿色(g)着色而形成有通路中,交换其颜色。这种交换不会影响G ’中其它各顶点的着色。这样,可以将顶点v 着成白色。

如果顶点a 与顶点c 之间不存在两种颜色交替着色的通路,则可将顶点a 和顶点c 着成同一种颜色,顶点子v 则可着成另一种颜色。

总之,无论是那种情况,都可对图G 进行5-可着色。

(1) (2)

图4.22 4.5.3 边着色及边色数

定义4.11 对图G 的每条边涂上一种颜色,使相邻的边涂不同的颜色,称为对图G 边的一种着色。若能用k 种颜色给G 的边着色,就称G 是k-边可着色的。若G 是k-边可着色的,但不是(k-1)-边可着色的,就称k 是G 的边色数,记作χ'(G)=k .

关于边着色,有一个重要的定理,就是维津定理. 定理4.20 设G 是简单图,则Δ(G) ≤ χ'(G) ≤ Δ(G) + 1.

证明略。

维津定理说明,对简单图来说,它的边色数χ'(G)只能取两个值,或是它的Δ(G),或者是它的Δ(G)+1.但究竟哪些图的χ'(G)是Δ(G),哪些是Δ(G)+1,至今还是一个没有解决的问题。

由定义及定理4.20不难证明下面定理。

a

b

c d e

b

a(r) c(y)

d

e

(r)

(y) (r)

定理4.21设G为长度大于或等于2的偶圈,则χ'(G)=Δ(G)=2.设G为长度大于或等于3

的奇圈,则χ'(G)=Δ(G)+1=3.

例4.11 证明χ'(W4)=Δ(W4)=3,χ'(W5)=Δ(W5)=4.

解由维津定理和图4.23立刻可知结论是正确的。

图4.23

边着色性质:

1. χ'(W n)=Δ(W n)=n-1,其中n≥4.

2. G=为二部图,则χ'(G)=Δ(G).

3. 当n(n≠1)为奇数时,χ'(K n)=n,而当n为偶数时,χ'(K n)=n-1.

例4.12 求图4.24所示各图的边色数。

图4.24

解 (1)中无奇长回路,所以它为二部图,由性质2可知χ'=Δ=4.

由维津定理可知,(2)中χ'≥Δ=4,又存在4种颜色的边着色,所以χ'≤4,因而χ'=4.

习题

1.证明下面3个图都是平面图。

解(1),先找一个最大回路v 1v 2v 5v 3v 6v 1 ,如下图(a )所示;剩下的两条边v 1v 5和v 3v 4,一条可放在回路内部,一条可放在回路处部,如下图(b)所示。因此,图G(1)可平面化,所以图G(1)是平面图。

(a ) (b )

2.下面3个图都是平面嵌入,先给图中各边标定顺序,然后求出图中各面的边界和次数。

v 1

v 2

v 3

3 证明 若G 是n(n ≥3)阶m 条边的极大平面图,则

m=3n-6

证明:设图G 的面数为r,而图G 是极大平面图的充分必要条件是每个面的次数为3,又因为平面图的面的次数之和等于它的边数的两倍,即3r=2m

代入欧拉公式:n-m+r=2 2m m n 32=+- 得:m=3n-6 证毕。

4.设G 是n 阶m 条边的简单平面图,已知m<30,证明δ(G)≤4. 证明 用反证法。δ(G)≥5,

则有5n ≤2m<60,即n<12 又因为

5n ≤2m ≤6n-12

于是5n ≤6n-12 即n ≥12,矛盾。所以δ(G)≤4 又证:证明 用反证法。δ(G)≥5, 则有5n ≤2m

即3n ≤6/5m (1)

又因为 m ≤3n-6 即3n ≥m+6 (2)

四种脑波

目录 四种基本脑波 阿尔法脑波的作用 创造力 顶级表现 α波(ALPHA/α wave)是四种基本脑波之一。 [编辑本段] 四种基本脑波 四种基本脑波是:δ波(DELTA/δ wave),θ波(THETA/θ wave),α波(ALPHA/α wave)和β波(BETA/β wave)。这四种脑波构成脑电图(EEG)。脑电图是脑内电波的显示,但脑内电波的电压很小,只有百万分之几伏特。 阿尔法脑波的振荡平均为10次/秒。在脑波中阿尔法脑波是第一个被发现的。1908年奥地利医学家汉斯·伯格博士第一个提出发现,并称之为阿尔法波(ALPHA),因为在希腊字母的排序中ALPHA排在第一个,与英文字母A相同。 近百年来,无数的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阿尔法脑波,因此关于阿尔法脑波的基础研究的知识和结论积累丰富。 阿尔法脑波在大脑中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它并不总是存在。例如,在深睡情况下没有阿尔法波;如果一个人在激动状态下,或恐惧,愤怒时,大脑中也没有阿尔法脑波。 德尔塔脑波(DELTA)只在深睡时出现,塞他脑波(THETA)在浅睡时出现,阿尔法脑波在初睡或初醒时出现(即半睡半醒时),此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有自觉的警觉意识。倍他脑波(BETA)在清醒时出现,伴有需努力能够达到的注意力集中。德尔塔脑波振荡频率0—4赫兹/秒,塞他脑波4—7赫兹/秒,阿尔法脑波8—13赫兹/秒,倍他脑波13—40赫兹/秒。当然还有其他的脑电波的存在,但那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意外的刺激等。以上提到的四种脑电波构成了脑电图的一般排列。 [编辑本段] 阿尔法脑波的作用 每一种脑电波都有其相对应的不同的大脑意识状态。也可以说在不同意识状态下需要不同的脑电波才能最好地完成大脑的工作。如果大脑在某个具体情况下不能出现相应的脑波,我们就有麻烦了。例如,如果在想睡眠时大脑不出现德尔塔波和塞他波,这就是失眠症(INSOMNIA)。相反情况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适当的脑波的人,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才。 一个有用的比喻,我们可以把大脑的四个脑波看作是汽车的四个档位。德尔塔是一档,塞他是二档,阿尔法是三档,倍他是四档。没有哪一个档位适合所有的行驶状态,也没有哪一个脑波状态适应所有的生活挑战。如果汽车的某个档位不能使用,或

最新阿尔法脑波音乐及其神奇作用

阿尔法脑波音乐及其神奇作用 1 简介 大脑可能是宇宙中最为精密的神经电路设计,每一种心智机能都由多组神经回路协调完成。例如,处理视觉这种人类最重要的知觉时,大脑里有三十多个区域予以平行处理,有的区域处理色彩,有的区域处理形状,有的处理深度,有的处理速度等等。 同样的,大脑在处理理解力、记忆力、图像思考、抽象思考、线性推理、空间想像等,也各有不同的神经回路在运作着。 脑波音乐很巧妙地根据不同神经回路通过的大脑组织,给予不同的音频,来达成活化神经回路的目的,使得特定的心智机能可以充分被激发出来。 更为关键的是,左右声道的声波有一特殊设计的频率差,称为“双脑波差“,使得左脑与右脑的脑波成为同步,在此状况下,人的意识状态会改变,进入类似催眠状态,或者说,转移至不同的意识频道,而产生比平常意识状态更好的激发潜能效果。 你可能会觉得,左耳与右耳听到的声音并没有什么差别。是的,确实如此,大脑在处理脑波音乐时,会自动在听觉上合成一个新的声音,所以听不出差别。这种左右脑相结合的脑波也意味着一种过程,一种程

序,这种程序是每一个人注意力集中的过程,在多重音频“双脑波差“的组合下,而达到心识颠峰效应的效果,这些组合包含了音乐的混合、粉红色声音(最佳状态的声音,又称为白色的声响,就像当电视收不到电台的讯号,而停止传输任何画面时所发出来的声音,这种声音对人体的听觉而言是对等的。低频率的组件已经被放大,高频的组件被减低,因而创造出一个更悦耳的自然声音),以及/或者海浪的自然声音。 使用脑波音乐CD最巧妙的技巧在于,不要用思维分析你听到什么,你会自然进入高品质专注状态,在这专注状态下,悠哉悠哉去做你想做的事情,就能轻松获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2 效能 一般而言,脑波音乐可达到许多不同的效果: 提升创造力通过特定音频来激发相应的α脑波 开发集中力、注意力、记忆力透过α脑波音乐稳定情绪、专心投入,在入学考试、资格考、比赛活动中获得好成绩。 实现自我,改善性格透过α脑波音乐的诱导,使自己的个性魅力得以展现,成为具有个性魅力的人,在职场中实现自我的机会就会比较多,性格也就较为开朗。 促成事业、社交活动的成功α脑波音乐更容易让你发掘自己的内在潜能,唤起自信心,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获得事业的成功。

总平面图深度规定及技术经济指标详解

总平面图深度规定及技术经济指标详解 总平面图深度规定(总平面图上所必需的东西): (1)现状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尺寸),角点坐标、道路红线、建筑控制线,用地红线; (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的道路、绿化带等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间距; (4)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贮水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与各类控制线的距离,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或定位尺寸)、与相邻建筑物之间的距离及建筑物总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 (5)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停车场及停车位、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 (6)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并表示出护坡、挡土墙,排水沟等;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基本包括:总用地面积、总建筑面积(地上、地下部分分列,不同功能性质部分分列)、建筑

基底面积、绿地总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绿地率、停车泊位数、自行车停放数量等; (9)说明栏内注写: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测绘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说明其与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技术经济指标详解: 总用地面积:开发商办理土地使用手续时,经指界测量确定并办理手续的面积,就是红线内的土地面积总和。包括建设用地面积、代征道路面积和代征绿化面积。 总建筑面积:指在建设用地范围内单栋或多栋建筑物地面以上及地面以下各层建筑面积之总和。计算方法:在住宅建筑中,计算建筑面积的范围和方法是:(1)单层建筑物不论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层计算,其建筑面积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的外围水平面积计算。单层住宅如内部带有部分楼层(如阁楼)也应计算建筑面积。(2)多层或高层住宅建筑的建筑面积,是按各层建筑面积的总和计算,其底层按建筑物外墙勒脚以上外围水平面积计算,二层或二层以上按外墙外围水平面积计算。(3)地下室、半地下室等及相应出入口的建筑面积,按其上口外墙(不包括采光井、防潮层及其保护墙)外围的水平面积计算。(4)用深基础做地下架空层加以利用,层高超2.2米的,按架空层外围的水平面积的一半计算建筑面积。

关于α、β、δ、θ、κ型脑电波的意义(含对比表格)

正常睡眠分为两个时相:快波睡眠和慢波睡眠,两者可以相互转化。由一个慢波睡眠和一个快波睡眠组成睡眠周期,每个睡眠周期历时约90分钟。人们每晚的睡眠通常经历4~6个睡眠周期。 慢波睡眠 慢波睡眠由浅至深又可分为四期(S1~S4期)。第一、二期称浅睡期,第三、四期称深睡期。深睡期对恢复您的精神和体力具有重要价值。 在整个慢波睡眠中,以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可引起心率减慢,血压降低,胃肠活动增加,全身肌肉松弛,但没有张力和活力。 快波睡眠 在快波睡眠期,以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可出现心率增快,血压增高,呼吸快而不规则。典型睡眠节律按以下程序进行:觉醒→S1→S2→S3→S4→S3→S2→第一次快波睡眠→S2→S3→S4→S3→S2→第二次快波睡眠…… 1、右脑是感性脑: 人脑和动物脑有本质的区别,人类的脑不仅是肢体运动和身体各系统生理活动的控制中枢,更是思维和语言的器官,正是后者使人类脱离了动物界。人脑纵裂分成左、右两个半球,两半球经胼胝体,即连接两半球的横向神经纤维相连,每一半球都有其自己独立的意识思想链和自己的记忆。 美国罗杰斯佩里教授通过割裂脑实验,证实了大脑不对称性的"左右脑分工理论",并因此荣获1981年度的诺贝尔医学生理奖。按照这一理论,大脑左右半球具有两个相对独立的意识活动区,左脑是理性脑,又称为言语脑,司掌言语、文字、符号、分析、计算、推理、判断、构成、立体认识、推论的思考等,是我们读书、计算、作文时的动作重心,并且直接指挥身体右部的运动机能,如右眼、右耳、右手、右脚等动作,也就是说,左脑遵从自己一贯的原则,通过语言进行有序的条理化思维,即逻辑思维。 与此不同,右脑是感性脑,又称映像脑,司掌音乐、绘画、图形、色彩、映像、感情、非语言的观念、空间认识、立体认识、想象、创造、非理论的感性等,并且直接指挥身体的左部运动机能,如左眼、左耳、左手、左脚等动作,右脑倾向于以感觉形象直接思维,好奇心旺盛并且极富创造力,负责可视的、综合的、几何的、绘画的思考行为,观赏绘画、欣赏音乐、凭直觉观察事物、纵览全局这都是右脑的功能。计算机所取代的人脑的功能全部都是左脑的功能,右脑的独特功能和无限的创造力它一点无法取代,因此右脑能力的强弱成为IT时代竞争制胜的关键。 2.α波究竟是怎么回事 科学家经过大半个世纪的研究发现,人体的肌肉、神经,尤其是大脑都存在着电波,人的脑电波有4大类(α波、β波、θ波和δ波),其中的一大类即α波。我们到医院里去做脑电图时,医生先在你头部联上电极,然后让你先闭上眼睛“尽量不去思考”。眼睛是人体最重要的信息通道,闭上眼睛便可关闭60%~70%的信息来源。医生让你“想个最简单的事物”(例如“意守丹田”之类),此时描记下的脑电波便是α,即阿尔法波(8—14赫兹),在西方则称为“α节律”。 以前,大多数医生对脑电图的α波是熟视无睹的,因为它反映的是正常人常见的脑电图,与诊断疾病关系不大。不过近年来,国外的脑电图学者、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对α波已经刮

α脑波音乐的原理

α脑波音乐的原理 α脑波音乐的原理α脑波音乐是一种灵感音乐,产生于欧洲文艺复兴时期,音乐大师把宇宙中,自然界中,以及生命体的所有信息全部溶合在一起,弹奏出的音乐就是α脑波音乐。α脑波音乐是节拍在60-70之间,频率8-14赫兹的音乐。其作用原理是,8-14赫兹(1秒内振动的次数)α为优势脑波时,人的意识清醒,但身体却是放松的,它提供意识与潜意识的桥梁,由於在这种状态下,身心能量耗费最少,相对地脑部所获得的能量较高,运作就会更加快速、顺畅、灵感及直觉敏锐,,脑清醒且放松,注意力集中,情绪稳定且愉快,不易受外界干扰,大脑凭直觉、灵感、想象接收传递信息。现代科学积极倡导α波是为人们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状态,道理就在於此。 脑波音乐的开发是基于脑波和声学原理,是藉由声波的震动频率来诱发大脑的脑波产生同化现象,例如,每秒震动十次的音频会诱发同频的脑波,也就是介于α脑波区间,因此,从左耳进入的声波会影响左脑的脑波,右耳进入的声波会影响右脑的脑波。 大脑可能是宇宙中最为精密的神经电路设计,每一种心智机能都由多组神经回路协调完成。例如,处理视觉这种人类最重要的知觉时,大脑里有三十多个区域予以平行处理,有的区域处理色彩,有的区域处理形状,有的处理深度,有的处理速度等等。 同样的,大脑在处理理解力、记忆力、图像思考、抽象思考、

线性推理、空间想像等,也各有不同的神经回路在运作着。 人脑中有许多的神经细胞在活动著,而成电器性的变动,也就是说,有电器性的摆动存在,而这种摆动呈现在科学仪器上,看起来就像波动一样,脑中的电器性震动我们称之为脑波,用一句话来说明脑波的话,或许可以说它是由脑细胞所产生的生物能源,或者是脑细胞活动的节奏。 在听脑波音乐时,要注意选择适合的环境和心理准备: 1.室内的光线要明亮柔和,不要过于幽暗。空气要清新,最好室内有些花草植物,使环境富有生气。 2.在开始聆听音乐前,最好洗一把脸,清醒一下头脑;或者搓热双手,用掌心按摩脸部几分钟,效果应会更好。 3.闭目养神,静坐片刻,或做几次深呼吸。 4.聆听音乐时的心理状态,也会导致不同的效果,这是因为音乐的鉴赏是一种智力活动。 5.采用积极的态度,尽情徜徉在音乐中,可导致情绪智商良性化。 脑波音乐可达到许多不同的效果 1.提升创造力------通过特定音频来激发相应的α脑波 2.开发集中力、注意力、记忆力------透过脑波音乐稳定情绪、专心投入,在入学考试、资格考、比赛活动中获得好成绩。 3.实现自我,改善性格------透过脑波音乐的诱导,使自己的个性魅力得以展现,成为具有个性魅力的人,在职场中实现自我的机会就会比较多,性格也就较为开朗。 4.促使事业、社交活动的成功------脑波音乐更容易让你发

总平面图规划

五、总平面图规划 1. 施工平面图的设计原则 1.1 平面布置科学合理,施工场地占用面积少; 1.2 合理组织运输,减少二次搬运; 1.3 施工区域的划分和场地的临时占用区域应符合总体施工部署和施工流程的要求,减少相互干扰; 1.4充分利用既有建(构)筑物和既有设施为项目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建造费用; 1.5临时设施应方便生产和生活;办公区、生活区、生产区宜分区域设置; 1.6 应符合节能、环保、安全和消防等要求; 1.7 遵守当地主管部门和建设单位关于施工现场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 2. 施工总平面图设计内容 2.1设置大门,引入场外道路 施工现场设置两个大门,位置位于停车场处和综合办公楼处。 2.2布置现场办公区 现场办公区设置在预留预留丙烯罐组区,该区域面积为100m×150m,可成“门”字形布设办公室,安照单位布设监理办公区、业主办公区、总承包办公区、施工队办公区。 2.3 布置仓库、堆场 仓库、堆场布置在罐组5区域旁的预留罐组区,该区域面积为170m×70m,可满足施工使用。 2.4 布置预制厂 总的指导思想是:应使材料和构件的运输量最小,垂直运输设备发挥较大的作用;有关联的预制场地适当集中。预制场布置在罐组2和锅炉房间的预留罐组区及锅炉房旁的预留用地,该区域面积为167m×88m及70m×50m,可满足施工需要且距离仓库、材料堆场较近。 2.5 布置场内施工道路 施工现场的主要道路进行硬化处理,主干道设有排水措施。按照设计道路规划位置规划施工道路,施工道路要把仓库、加工厂、堆场和施工点贯穿起来,按货运量大小设计双行干道或单行循环道满足运输和消防要求。主干道宽度单行道不小于4 m,双行道不小于6 m。木材场两侧应有6 m 宽通道,端头处应有12m×12m回车场,消防车道不小于4m,载重车转

四种基本脑波及实际运用

四种基本脑波 四种基本脑波是: 3波(DELTA / S wave ) 8波(THETA / 9 wave ) 01波(ALPHA / a wave ) 3波(BETA / B wave ) 这四种脑波构成脑电图(EEG)。脑电图是脑内电波的显示,但脑内电波的 电压很小,只有百万分之几伏特。 a /阿尔法脑波(ALPHA )在大脑中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它并不总是存在。 例如,在深睡情况下没有a波;如果一个人在激动状态下,或恐惧,愤怒时,大脑中也没有a脑波。a脑波在初睡或初醒时出现(即半睡半醒时),此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有自觉的警觉意识。 S /德尔塔脑波(DELTA)只在深睡时出现。 9 /西塔脑波THETA )在浅睡时出现。 B /贝塔脑波BETA)在清醒时出现,伴有需努力能够达到的注意力集中。 每一种脑电波都有其相对应的不同的大脑意识状态。也可以说在不同意识状态下需要不同的脑电波才能最好地完成大脑的工作。如果大脑在某个具体情况下不能出现相应的脑波,我们就有麻烦了。例如,如果在想睡眠时大脑不出现德尔塔波和西塔波,这就是失眠症(INSOMNIA )。相反情况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

适当的脑波的人,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才。 一个有用的比喻,我们可以把大脑的四个脑波看作是汽车的四个档位。德尔 塔是一档,西塔是二档,阿尔法是三档,贝塔是四档。没有哪一个档位适合所有的行驶状态,也没有哪一个脑波状态适应所有的生活挑战。如果汽车的某个档位不能使用,或我们忘记了去使用,这台车就有问题了。例如我们起步用一档,然后直接挂到四档(省掉了二档和三档),汽车的油耗就会大幅增加,修车费也会不菲。大脑也是一样。但我们不幸看到的是,太多人使用大脑时省掉了二档和三档(塞他脑波和阿尔法脑波),如此驾驶大脑的结果是大脑工作效率低下和医疗费的上升。 口波(8 — 13赫兹)是四种基本脑波之一。我们通常所指的潜意识状态,即 指人的脑波处于a波时的状态。a波是连接意识和潜意识的桥梁,是有效进入潜意识的唯一途径,能够促进灵感的产生,加速信息收集,增强记忆力,是促进学习与思考的最佳脑波。当大脑充满a波时,人的意识活动明显受到抑制,无法进行逻辑思维和推理活动。此时,大脑凭直觉、灵感、想象等接收和传递信息。 a脑波的振荡平均为10次/秒。在脑波中a脑波是第一个被发现的。1908 年奥地利医学家汉斯 ?伯格博士第一个提出发现称之为阿尔法波(ALPHA ), 因为在希腊字母的排序中ALPHA排在第一个,与英文字母A相同。 近百年来,无数的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a脑波,因此关于a 脑波的基础研究的知识和结论积累丰富。

β脑波转为α脑波方法与技巧

β腦波轉為α腦波方法與技巧 由生活緊張β腦波轉為健康智慧快樂輕鬆自在的α腦波如何培養 身體健康為人生首要 慈悲智慧為人生快活泉源 為了生活不得不接受目前傳統的教育而產生競爭的緊張β腦波 當身體出現異常異狀時就可能尋求西醫或身心靈的輕鬆自在的α腦波 四種基本腦波是: δ波(DELTA / δwave) θ波(THETA / θwave) α波(ALPHA / αwave) β波(BETA / βwave) α/阿爾法腦波(ALPHA)在大腦中有時出現,有時消失,它並不總是存在。例如,在深睡情況下沒有α波;如果一個人在激動狀態下,或恐懼,憤怒時,大腦中也沒有α腦波。α腦波在初睡或初醒時出現(即半睡半醒時),此時身體處於放鬆狀態,並有自覺的警覺意識。 δ/德爾塔腦波(DELTA)只在深睡時出現。 θ/西塔腦波(THETA)在淺睡時出現。 β/貝塔腦波(BETA)在清醒時出現,伴有需努力能夠達到

的注意力集中。 在適當的時候出現適當的腦波的人,就是人們所說的天才 德爾塔腦波(DELTA),塞他腦波(THETA),阿爾法腦波(ALPHA)和倍他腦波(BETA)。德爾塔腦波振盪頻率0—4赫茲/秒,塞他腦波4—7赫茲/秒,阿爾法腦波8—13赫茲/秒,倍他腦波13—40赫茲/秒。 α腦波產生的方法: α腦波是人的四種腦波之一。通常所指的潛意識狀態,其實就是指腦波處於α腦波時人的行為所表現出來的狀 態,簡稱“α腦波狀態”。人的腦波處於α腦波狀態時,人的意識活動明顯受抑制,無法進行邏輯思維,處於無意識狀態。此時大腦憑直覺、靈感、慣性、想像等接受或傳遞消息。這時,所做的自我暗示,就可順利進入潛意識裡。反過來,人們也可以通過控制大腦的運動狀態控制人的潛意識,以達到有效激發無限潛能的目的。使孩子的注意力更加集中。1、呼吸放鬆法 身體放鬆,閉上眼睛。調整坐姿,端坐;調整呼吸:平靜,放鬆,專下心來,用力深呼吸(細、慢、勻、長)收腹,愉快,做深呼吸3---4次後,α腦波比較容易出現。打坐進入冥想狀態時呼吸變得緩和均勻,腦波變為α腦波。呼吸的深度和速度,與α腦波有密切的關係。 呼吸對安定精神和全身放鬆非常重要。心態平和全身放

总平面图设计规范(参考Word)

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 主编部门:中国工业运输协会 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施行日期:1994年5月1日 关于发布国家标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的通知 建标[1993]730号 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中国工业运输协会会同有关部门共同编制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已经有关部门会审。现批准《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规范》GB50187-93为强制性国家标准,自一九九四年五月一日起施行。 本规范由冶金工业部负责管理,其具体解释等工作由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负责。出版发行由建设部标准定额研究所负责组织。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 一九九三年九月二十七日 编制说明 本规范是根据国家计委计综〔1986〕250号文的要求,由我会秘书处会同有关单位共同编制而成的。 在本规范的编制过程中,规范编制组进行了广泛的调查研究,认真总结了多年来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实践经验,吸取了有关科研成果,参考了国外的有关标准,并广泛地征求了全国有关单位的意见,最后,由我会会同有关部门审查定稿。 本规范共分九章和三个附录,主要内容有:总则,厂址选择,总体规划,总平面布置,运输线路及码头布置,竖向设计,管线综合布置,绿化布置,主要技术经济指标等。 鉴于本规范系初次制定,在执行过程中,希望各有关单位结合设计实践和科学研究,注意积累资料,认真总结经验,并请将需要修改、补充的意见和有关资料寄交武汉钢铁设计研究院(武汉市青山区冶金大道12号,邮政编码:430080),以供今后修订时参考。 中国工业运输协会 1993年6月 第一章总则

第1.0.1条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遵循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统一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的原则和技术要求,做出符合国情、布置合理、生产安全、技术先进、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好的设计,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工业企业新建、改建及扩建的总平面设计。对工业企业在总平面设计中的特殊要求,可根据本规范的规定,制定本部门、本行业的规范。 第1.0.3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因地制宜,合理布置,节约用地,提高土地利用率。可利用荒地的,不得占用耕地;可利用劣地的,不得占用好地。 第1.0.4条改建、扩建的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合理利用、改造现有设施;力求通过改建、扩建,使工业企业总平面布置更趋于合理,并应减少改建、扩建工程施工对生产的影响。 第1.0.5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必须进行多方案技术经济比较,择优确定其设计方案。 第1.0.6条工业企业总平面设计,除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防火、安全、卫生、交通运输和环境保护等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在设防烈度六度及以上地震区、湿陷性黄土地区、膨胀土地区、软土地区和永冻土地区等特殊自然条件地区建设工业企业,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的有关规范的规定。

阿尔法脑波音乐

一、什么是阿尔法脑波 阿尔法脑波是四种基本脑波之一。这四种脑波是:德尔塔脑波(DELTA),塞他脑波(THETA),阿尔法脑波(ALPHA)和倍他脑波(BETA)。这四种脑波构成脑电图(EEG)。振荡平均为10次/秒。在脑波中阿尔法脑波是第一个被发现的。1908年奥地利医学家汉斯·伯格博士第一个提出发现,并称之为阿尔法波(ALPHA),因为在希腊字母的排序中ALPHA排在第一个,与英文字母A相同。 德尔塔脑波(DELTA)只在深睡时出…… 塞他脑波(THETA)在浅睡时出现。 阿尔法脑波在初睡或初醒时出现(即半睡半醒时),此时身体处于放松状态,并有自觉的警觉意识。例如,在深睡情况下没有阿尔法波;如果一个人在激动状态下,或恐惧,愤怒时,大脑中也没有阿尔法脑波。 倍他脑波(BETA)在清醒时出现,伴有需努力能够达到的注意力集中。 近百年来,无数的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阿尔法脑波,因此关于阿尔法脑波的基础研究的知识和结论积累丰富。 二、阿尔法脑波有什么作用? 每一种脑电波都有其相对应的不同的大脑意识状态。也可以说在不同意识状态下需要不同的脑电波才能最好地完成大脑的工作。如果大脑在某个具体情况下不能出现相应的脑波,我们就有麻烦了。例如,如果在想睡眠时大脑不出现德尔塔波和塞他波,这就是失眠症(INSOMNIA)。相反情况是,在适当的时候出现适当的脑波的人,就是人们所说的天才。 一个有用的比喻,我们可以把大脑的四个脑波看作是汽车的四个档位。德尔塔是一档,塞他是二档,阿尔法是三档,倍他是四档。没有哪一个档位适合所有的行驶状态,也没有哪一个脑波状态适应所有的生活挑战。如果汽车的某个档位不能使用,或我们忘记了去使用,这台车就有问题了。例如我们起步用一档,然后直接挂到四档(省掉了二档和三档),汽车的油耗就会大幅增加,修车费也会不菲。大脑也是一样。但我们不幸看到的是,太多人使用大脑时省掉了二档和三档(塞他脑波和阿尔法脑波),如此驾驶大脑的结果是大脑工作效率低下和医疗费的上升。这是如何发生的呢? 我们举例来描述现代人的生活。一个人在早晨还在深睡时(德尔他脑波状态)突然被闹钟叫醒,时间来不及了,马上行动(倍他脑波状态),紧张,焦虑和匆忙的一天开始了!!!喝一杯咖啡使自己保持清醒(倍他脑波状态),咖啡因可以抑制塞他脑波和阿尔法脑波,并提高倍他脑波。一整天在紧张,压力或焦虑下工作(大脑中倍他,倍他,还是倍他脑波)一直到晚上精疲力竭时,一头扎到床上开始大睡(直接进入德尔塔脑波状态)。一天当中连放松和感到困倦的时间都没有(没有时间进入阿尔法脑波和塞他脑波状态)。现代生活中太多的人这样驾驶

规划施工图(建筑总平面图)的绘制要求

规划施工图(建筑总平面图)的绘制要求 1本要求适用于修建性详细规划方案报建阶段及最终报审阶段图形文件的绘制,建筑总平面图也应参照本要求绘制。 2 规划图要严格采用建筑工程当地坐标系绘制,以AutoCAD中一个绘图单位代表1米,不得旋转、偏移、缩放。 3 属规划内容的实体(符号除外)不可以图块(BLOCK)形式或AutoCAD不能辨识的形式出现。 4 对要求绘制的闭合多义线(POLYLINE)规定如下: 4.1 同一多边形实体不应出现重复的线段,同一多边形不可重复绘制叠加在一起。 4.2具有相同属性内容的同类型轮廓线,邻接边必须完全重合且仅允许一次重复。不允许出现邻接边界重叠和交叉现象。 5 规划图应为二维图形,即所有实体的“Z”坐标值必须为“0”。 6 尺寸标注必须采用AutoCAD标注功能自动产生,不得将标注内容炸碎处理,如需文字补充说明,请另行定义文字,不得对尺寸标注的文字修改。坐标标注保证与AutoCAD中实际坐标一致。 7 电子文件中所有文字类标注均采用“宋体”,文字样式名称统一为“GHBZ”,尺寸类标注采用“天正建筑自动生成的标注”样式,所衬地形图除外。 8 电子文件内容应干净,不得含有不相关的内容,如无用的字体、线型、图层等。 9 图层要求 9.1 根据规划管理和信息化建设的实际需要,将图层分为标准图层和“参考”图层,分别提出要求。 9.2 标准图层为规定性内容,图层名称、实体类型、线型、颜色等必须遵循《规划图标准图层分类规定》(附表1)的要求,各规定图层上只能放置规定的数据内容,不得出现与本图层无关的数据内容。 9.3 其它图层的设置,为实现作图标准的统一,图层名称、实体类型、线型、颜色等也应大多遵循《规划图“参考”图层设置表》(附表2),同一类型的数据内容必须放置在同一个图层中。 9.4 “0”图层中除了可以作为插入图块的基准层以外,不能存放任何其他数据; 10 规划图内容参考以下要求

绿化设计总平面图标准及要求

绿化设计总平面图标准及要求

关于明确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绿化设计总平面图 制图标准及要求的通告 各建设项目单位: 为进一步完善我市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查行政许可事项,提高审查工作效率,经研究,我局要求所有建设项目的报建图纸在满足《长沙市建设项目附属绿化工程设计方案审查程序性规定》要求的基础上,还须单独提供绿化设计总平面图,该图纸将作为审查的重点。现将绿化设计总平面图制图标准及要求明确如下: 1、绿化设计总平面图应单独提供2份cad蓝图,并加盖具有风景园林工程设计资质的设计单位法人章。图纸比例尺为1:500或1:300。图纸上方应标出项目名称及图纸名称等相关信息(如:某小区绿化设计总平面图)。 2、绿地布局应明确示意,界定每块绿地的边界和范围。每块绿地应采用填充的方式进行表达,小区内公共绿地和其他附属绿地应采用不同的填充方式。为表达清晰,铺装装饰线不宜在图中体现。项目重点区域(临城市道路的绿化、消防扑救面、消防通道两侧、主次入口处、屋顶花园等)应标示出主要乔木种植点及其树种。 3、标出主要地形的竖向标高,包括水面及池底标高、地下建筑顶板种植区域及覆土标高、挡土墙护坡标高、屋顶绿化建筑顶及覆土标高。

4、标出主要尺寸,包括临城市道路绿带宽度尺寸、在绿带内设置的出入口宽度尺寸、建筑退让尺寸、组团绿地尺寸、道路及主要游路宽度尺寸等。 5、标出用地红线、绿线、地下车库范围线、建筑边线、组团绿地边线、采取微地形处理区域的等高线等,上述各线应标示清晰。 6、标出建筑栋号数及层数。 7、项目用地范围内在城市控规中有两个或两个以上不同性质地块的,应标出用地块地界线。界线上若布置有构筑物(如挡土墙、通透式围墙等),应在图纸上明确标示出。 8、在原审定规划总平面图的基础上,绿化设计方案中补充增加绿地的,应在图纸中标示出增加绿地的示意及其尺寸和面积。 9、提供经济技术指标表。 附:经济技术指标表(样表)

阿尔法脑波音乐介绍[创意]

阿尔法脑波音乐介绍[创意] 阿尔法脑波音乐介绍 什么是阿尔法脑波音乐, 阿尔法脑波音乐有别于普通的古典音乐,阿尔法脑波音乐不是用作艺术欣赏的,而是用来开发大脑、激发潜能、协调身心的。从脑科学来讲,不是所有的古典音乐都能激发美好的阿尔法脑波,甚至在同一首曲子中,也不是所有的乐章都能使人身心放松、精力充沛,所以就存在选择的问题。只有节拍在60—70,频率在8—14HZ范围内的音乐才是真正的阿尔法脑波音乐。 《阿尔法脑波音乐全集》与普通脑波音乐(潜能音乐)的最大区别是:它是通过声波频率的共振使大脑脑波产生8-14赫兹的脑波振动,促使右脑开始工作,是专业的阿尔法脑波音乐,具有强大的开发右脑潜能的功能,非常适合于胎教、早教、学习。而其他潜能音乐仅是古典音乐,音乐的频率都达不到8-14赫兹,接近于阿尔法脑波音乐,不是真正的阿尔法脑波音乐,使用效果差异甚大。 阿尔法脑波音乐的效能 1.提升创造力------通过特定音频来激发相应的阿尔法脑波 2.开发集中力、注意力、记忆力------透过脑波音乐稳定情绪、专心投入,在入学考试、资格考、比赛活动中获得好成绩。 3.实现自我,改善性格------透过脑波音乐的诱导,使自己的个性魅力得以展现,成为具有个性魅力的人,在职场中实现自我的机会就会比较多,性格也就较为开朗。 4.促使事业、社交活动的成功------脑波音乐更容易让你发掘自己的内在潜能,唤起自信心,产生良好的人际关系,并获得事业的成功。

5.安定情绪,提高生活适应能力------脑波音乐将帮助你解除由情绪压力而来的各种紧张、不安,提升精神,并开发的潜在能力。 有时也被用来帮助减肥、戒烟或缓解失眠症等。 6.激发灵感和创造力( 阿尔法脑波音乐对于不同的人群的作用: 孕妇——安胎顺产、宝宝智商高、情商好; 婴幼儿——不哭闹、睡得香、懂事早; 学生——学习轻松不疲劳、学习专注、记忆力好; 失眠人群——全身放松,入睡快,睡眠质量高; 公司、学校、医院用——提高工作、学习效率,稳定病人情绪。 ------------------------------------------------------ 1、什么是阿尔法脑波,阿尔法脑波是四种基本脑波之一。这四种脑波是:德尔塔脑波(DELTA),塞他脑波(THETA),阿尔法脑波(ALPHA)和倍他脑波(BETA)。这四种脑波构成脑电图(EEG)。脑电图是脑内电波的显示,但脑内电波的电压很小,只有百万分之几伏特。阿尔法脑波的振荡平均为10次/秒。在脑波中阿尔法脑波是第一个被发现的。1908年奥地利医学家汉斯?伯格博士第一个提出发现,并称之为阿尔法波(ALPHA),因为在希腊字母的排序中ALPHA排在第一个,与英文字母A相同。 近百年来,无数的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阿尔法脑波,因此关于阿尔法脑波的基础研究的知识和结论积累丰富。 阿尔法脑波在大脑中有时出现,有时消失,它并不总是存在。例如,在深睡情况下没有阿尔法波;如果一个人在激动状态下,或恐惧,愤 怒时,大脑中也没有阿尔法脑波。

小区规划设计总平面图设计1

浅谈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设计 佛山南方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李婵英王煜 [摘要] 按照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总平面图设计深度的要点,我们可以大概知道总平面图设计的内容,但是比较的笼统。本文通过对总平面图布置要点以及住宅小区总平面图设计因子的分析,来深入理解如何设计好住宅小区总平面图。 [关键词] 总平面图布置要点设计因子 前言: 在城市规划管理局或城、镇规划建设局批准的用地范围内,根据上级批准的设计任务书,结合地形、地质、气象、水文等自然因素,把建筑物、构筑物、交通运输、各种场地、绿化设施等,在平面图上进行合理、协调地规划、设计与布置,使一个工程的各个项目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这样的设计,称为总平面设计。 住宅总平面图设计可先从总平面图的布置要点入手,总平面图布置的要点如下: 1、保留的地形和地物; 2、测量坐标网、坐标值、场地范围的测量坐标(或定位坐标),道路红线、建筑红线或用地界线; 3、场地四邻原有及规划道路的位置(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和主要建筑物及构筑物的位置、名称、层数、建筑间距; 4、建筑物、构筑物的位置(人防工程、地下车库、油库、蓄水

池等隐蔽工程用虚线表示),其中主要建筑物、构筑物应标注坐标(或定位尺寸)、名称(或编号)、层数; 5、道路、广场的主要坐标(或定位尺寸),停车场及停车位、消防车道及高层建筑消防扑救场地的布置,必要时加绘交通流线示意; 6、绿化、景观及休闲设施的布置示意; 7、指北针或风玫瑰图; 8、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9、说明栏内注写:尺寸单位、比例、地形图的绘制单位、日期,坐标及高程系统名称(如为场地建筑坐标网时,应说明其与测量坐标网的换算关系),补充图例及其他必要的说明等。 以上要点是摘自国家建筑标准设计图集05J804总平面图设计深度的要点,表面看这9项要点觉得内容并不多,但事实并不那么简单。在设计的过程中,总平面图设计是个反复的过程,也是一个不断完善的过程,由于总平面图设计是整个建筑设计过程的开始,所以总平面图布置是否合理,是否完善,至关重要。 要点1、2、3主要是有关主管部门对本工程提供的设计依据及基础资料,我们必需把这些内容清楚的表达在总平面图上; 要点4、5、6的布置,必需因地制宜,根据地形、地质、日照、通风、防火、卫生、交通、以及技术经济合理性来布置,同时考虑功能分区、远近期结合的意图及发展用地,还要考虑对环境的要求及良好的服务功能,例如:漫步、休憩、晒太阳、遮阴、聊天等户外活动场所

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规划方案)图纸深度

修建性详细规划(总平面规划方案)图纸深度(一)修建性详细规划图 区位图(可附在总平面规划图上)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图例、图标、图签等; (3)独立于总平面规划图时,盖建设单位的印章、具备资质的设计单位的出图章。 总平面规划与绿地系统规划图 (1)图纸为蓝图,不得使用任何彩色线条或色块; (2)标明图纸要素:图名、指北针、比例尺、图例、图标、图签等; (3)图纸比例为1/500,制图单位为米; (4)图纸应当清晰、完整反映下列容: (5)建设用地红线及坐标、绿地、广场、硬地、停车场、水体、体育运动场地、公共服务设施和基础设施用地、历史文物保护用地及其他特殊用地; ①各类不同类型的用地,除标明围外,还要用文字清楚标注或用图例清 楚表示; ②不同等级道路的宽度和转弯半径,规划道路中线交点、拐点坐标、中 线转弯半径,规划河涌中线交点、拐点坐标、中线转弯半径,规划高 压线、珠江导治线坐标; ③铁路、高压走廊、规划河涌等各类规划控制线的控制宽度; ④建筑物、构筑物的垂直投影、外轮廓线,线条应当易于区别并符合建 筑制图规,.应明确标示建筑首层、外飘裙楼及标准层的外围尺寸。 ⑤保留和规划建筑物的功能性质、层数、建筑高度和编号,其中建筑物 的层数和编号应当易于区别,层数一般标注在建筑物的右上角; ⑥建筑物(包括首层建筑物)与建设用地红线、规划道路边线、规划道 路中线、铁路、高压线或高压走廊、规划河涌和其他规划控制线的距 离、建筑间距(建筑间距以建筑物高度的倍数表示); ⑦配套公共服务和基础设施项目在建筑物的具体位置和楼层,以所在的 建筑标号标示; ⑧各级公共绿地的布置,小游园及居住区公园的出入口、路网;

规划总平面图

规划总平面图、单体方案消防审核办理流程 1、申报材料 盖有设计单位出图章的总平面或单体方案原件一份 2、办理流程 3、办理时限 总平面审核当场办理,单体方案1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施工图消防审核办理流程 1、申报材料 新建工程 1)《建筑消防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和《自动消防设施设计防火审核申报表》填写规范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 2)立项批文、全套施工图、总平面规划图、地形图(标明建筑物位置)、设计部门防火设计自审意见。 改建工程 1)《建筑内部装修防火审核申报表》填写规范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 2)内部装修施工图纸、设计施工单位资质证书、所有装修材料的燃烧性能说明、设计部门消防设计自审意见。 2、办理流程 3、办理时限 申报材料准备齐全,自受理之日起,一般工程5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工业项目2个工作日内审核完毕。 公众聚集场所开业、大型活动举办安全检查 1、申报材料 1、《消防安全检查申报表》规范填写并加盖申报单位公章; 2、设计审核和消防验收意见书、消防安全管理制度、灭火及疏散预案; 窗口受理 经办人员审核并在图纸上签发审核意见 报建单位或个人凭受理通知单领取平面或单体方 案审核意见 经办人员审核设计文件后出具消防审核意见书 报建单位 或个人凭受理通知单到窗口领取审核 意见书 窗口受理

3、平面图、房产契约或租赁合同复印件、消防安全责任书等。 2、办理程序 3、办理时限 申报材料准备齐全,受理后4个工作日内现场检查,检查后3个工作日内签发《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建筑工程消防验收 1、申报材料 1、《建筑工程消防验收申报表》填写规范并加盖本单位公章; 2、建筑单位工程竣工申请验收报告、建设单位委托书。; 3、《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意见书》和经公安消防机构认可的变更设计报告; 4、自动消防设施调试检测报告和室内消火栓试压记录、装修材料见证取样检验报告; 5、各施工单位所承担的有关消防工程的文字汇总材料; 6、建设单位对工程建设情况、消防工程情况的文字汇总情况; 7、各消防施工单位施工资质、施工合同、开竣工报告及有关消防施工的有效隐蔽工程记录。 8、移动式灭火器配置清单、各种消防产品订货合同、产品检验报告、产品合格证。 2、办理程序 3、办理时限 申报材料准备齐全,7个工作日安排现场验收,验收后3个工作日内出具《建筑工程消防验收意见书》。 报建单位或个人凭受理通知单到窗口领取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经办人员审核资料并现场查看合格后出具消防安全检查意见书 窗口受理 经办人员现场查看合格后出具消防验收意见书 报建单位或个人凭受理通知单到窗口 领取验收意见书 窗口受理

基于脑电波人机交互的研究

2014-2015学年第一学期 《人机交互的软件工程方法》 课程大作业 学生姓名张坤 学号5011212408 所属学院信息工程学院 班级计算机16-4班 授课教师劳东青 塔里木大学教务处制

浅谈基于脑电波的交互技术 摘要 人机交互是指人和机器设备之间进行的信息传递与交流活动,人机交互领域的主要研究工作为如何使得人和机器设备之间具备方便快捷的交流方式。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机交互技术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许多新型的设计思想不断地被提出和实现,其中,不依赖人体四肢等常规方式对外界设备进行控制的脑机接口技术对未来社会生活和生产活动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相关应用前景十分广阔。本文设计并实现了基于脑电α波节律阻断现象控制外部设备的人机交互控制系统。 关键词:人机交互;脑机接口;α波

目录 绪论 (1) 1、神奇的电信号——脑电波 (1) 1.1脑电波的作用 (1) 1.2实例举例 (2) 1.3人机交互接口 (3) 1.4人机交互的成果 (3) 1.5内容概述 (5) 2、基于脑电a波的HCI系统 (7) 2.1脑电a波的概述及其在HCI系统中的应用 (7) 2.1.1 α波信号 (8) 2.1.2 α波信号的应用 (9) 2.2系统的框架和原理 (9) 3、脑电α波的提取 (10) 3.1硬件系统的设计 (11) 3.3输入端电极 (12) 3.4α脑电波提取实例 (14) 3.4.1α波提取 (14) 3.4.2α波去噪 (16) 4、人机交互脑电波的未来 (17) 参考文献 (18)

绪论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越来越依赖各种先进复杂的机器设备。如何高效便捷地使用各种机器设备对于提高生产力显得尤为重要。其中,人机交互技术作为一种新型的设备控制技术在己经越来越得到广泛运用。从普通的个人计算机到大型机器设备,人机交互技术使得机器设备的使用效率得到提高。同时,人对设备的操作能力也在得到不断的扩展,很多人体行为特征可以通过人机交互技术扩展为信息输出通道,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便利,人机交互技术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了和改变了社会生产方式。 1、神奇的电信号——脑电波 自古以来,人类梦寐以求洞察自身机能,自主调节机体内部功能。人类发现,要通过人体自身的心理活动控制相关的生理过程,必须能取得体内机能活动的准确信息,而且要有具备改变有关信息的心理指导。 有四种脑电波,四种基本脑波是:δ波(DELTA/δ wave),θ波(THETA/θ wave),α波(ALPHA/α wave)和β波(BETA/β wave)。这四种脑波构成脑电图(EEG)。脑电图是脑内电波的显示,但脑内电波的电压很小,只有百万分之几伏特。 阿尔法脑波的振荡平均为10次/秒。在脑波中阿尔法脑波是第一个被发现的。1908年奥地利医学家汉斯·伯格博士第一个提出发现,并称之为阿尔法波(ALPHA),因为在希腊字母的排序中ALPHA排在第一个,与英文字母A相同。 近百年来,无数的科学家花费了大量的时间用于研究阿尔法脑波,因此关于阿尔法脑波的基础研究的知识和结论积累丰富。 1.1脑电波的作用 通过生物反馈可以实现机体自我认识与自主调整,把控制焦点从依赖外界环境转移到内部自觉掌握。可成功地对体内某一系统、器官、神经组织,甚至单个细胞实现自主控制,以充分开发身体,高效运行体内机能。当代三分之二以上的人类疾病均可归根到生活过度紧张,思想忧虑引起。用生物反馈技术训练松驰身心,调节神经系统,解忧消愁,可以防治许多疾病,提高自身的免疫功能。 神经心理学研究证实,人体脑电波中8~12赫频率的α波段是成年人在安静、觉醒

园林设计总平面图

第九章园林工程图——园林总平面图 园林设计的五阶段 1、任务书阶段 2、基地调查和分析阶段 3、方案设计阶段 4、初步设计阶段 5、施工图设计阶段 方案设计阶段 ?设计图纸: ?1、场地现状图 ?2、总平面图 ?3、功能分区图 ?4、种植设计总平面图 ?5、主要景点的大平面图 ?6、主要景点的立面图或效果图 ?7、设备管网与场地外线衔接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 初步设计阶段 ?设计图纸(园林景观专业) ?1、总平面图 ?2、竖向布置图 ?3、种植设计总平面图 ?4、水景设计图 ?5、铺装设计图 ?6、园林景观建筑、小品设计图 ?7、设备管网与场地外线衔接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 施工图设计阶段 ?设计图纸(园林景观专业) ?1、总平面图、平面分区图及分区放大平面图 ?2、竖向布置图 ?3、种植设计总平面图及种植详图 ?4、水景设计图及详图 ?5、铺装设计图及详图 ?6、园林景观建筑、小品设计图及详图 ?7、设备管网与场地外线衔接的示意图或文字说明 园林工程图根据内容和作用的不同可分为: 园林设计图:包括园林总平面图、竖向设计图、种植设计图。 园林施工图:建筑施工图:园林建筑施工图、假山工程图、园路工程图、驳岸工程图。 结构施工图

设备施工图 总平面图是园林总体规划设计图的简称,它表明了一个区域范围内园林总体规划设计的内容,反映了组成园林各个部分之间的平面关系及长宽尺寸,它是反映园林工程总体设计意图的主要图纸,也是绘制其它图纸及造园施工的依据。 第一节总平面图的内容 总平面图是表现整个规划区域范围内各造园要素及周围环境的水平正投影图。总平面图图纸上应反映出地形现状、山石水体、道路系统、植物的种植位置、建筑物位置、风景透视线、定点放线的依据等。主要内容有: 一、图名、图例。 二、规划用地区域现状及规划的范围。 二、对原有地形地貌等自然状况的改造和新的规划。 四、以详细尺寸或坐标网格标明山石、建筑物、道路、水系系统及地下或架空管线的位置和外轮廓,并注明其标高。 五、以图例符号表示的园林植物及其种植位置等。 六、比例尺、指北针或风向频率玫瑰图。 七、标题栏和会签栏。 八、设计说明。 总平图主要为展现绿化的全貌,应简单、清楚、明了,细部可省略,以免造成因过于繁琐复杂而杂乱无章。 第二节总平面图的绘制要求与方法 由于园林设计总平面图的比例较小,设计者不可能将构思中的各种造园要素以其真实形状表达于图纸上,而是采用一些经国家统一制定的或“约定俗成”的简单而形象的图形来概括表达其设计意图,这些简单而形象的图形叫做“图例”,常用图例参考附表《风景园林图例图示标准》。 一、总平面图的绘制要求 (一)园林要素的表示法 城市园林绿地的类型较多,功能性质各不相同,但其组成要素基本上是一致的,即由园林植物、园林建筑、园林小品、园路、园桥、园石、水景等所组成。了解园林组成要素的特性、分类、以及在图上的表示方法,是我们学习园林制图必不可少的基础。 1、地形 在总平面图中要表明设计地形和原有地形的状态。 (1)地形的高低变化及其分布情况通常用等高线表示。等高线是以某个参照水平面为依据,用一系列等距离假想的水平面切割地形后获得的水平正投影(标高投影)图来表示地形的方法。 (2)在总平面图中,设计地形等高线用细实线绘制,原有地形等高线用细虚线绘制,等高线的高程可以标注,也可以不标注,如图1—1所示。 2、园林建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