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英语课堂分组教学

大学英语课堂分组教学
大学英语课堂分组教学

大学英语课堂分组教学初探

[摘要]在大学英语教学不断实践和探索的过程中,英语课分组教学是英语课程改革的必由之路。本文分析了分组的重要性以及分组时注意事项。并且指出英语教师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有效采用更适合于学生语言发展的课堂教学方法是外语教学是否成功的关键之一,小组活动在课堂上始终起着积极的作用。

[关键词]英语分组教学;必要性;作用

一、引言

目前大学英语教学存在诸多问题,包括教学思想相对滞后、模式、方法相对单一和陈旧、师资队伍建设有待加强、与中小学教学相对脱节以及应试教学倾向依然存在等五大问题。”

传统的大学荚语课堂教学程式化,缺乏活力,教师把主要精力放在语言点的教学上,缺乏对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学生进人大学后学习英语的目标是通过四、六级。教师上课大多采取的是“满堂灌”缺乏师生间的互动,无法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作用。久而久之去,这种教学模式会压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和热情。要想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新型教学模式,课堂分组教学是关键。

二、分组的重要性

1.分组教学能提高差生的英语成绩,较好地解决两极分化的问题。211大学大多采用分级教学的模式,但由于各个学生的先天素质、教育影响和主观努力程度的不同,同一个班级的学生在学习上也存在明显的差异。而分组会使虽是坐在同一教室的不同层次的学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郭勤 众所周知,我们的学生学习英语是属于在第一语言环境中的习得与学习,因此在英语课堂教学中,课堂活动的重要性比起其它学科更甚。英语课堂是学生习得与学习英语的主阵地,对于部分学生,有可能是唯一的学习时间和地点。学生在活动中理解语言知识、在活动运用语言、在活动中感受和领悟语言。教师通过活动呈现知识、通过活动观察学生的学习过程、通过活动判断学生学习的效果。活动贯穿于整个课堂教学过程,所以英语课堂活动的质量对于他们而言非常重要。 当前的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存在着种种的不尽人意: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关于活动有一种错误的倾向,即把活动定以为让学生唱唱跳跳活跃起来的各种形式。把活动分离于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的输入输出,分离于课堂教学中的语言知识的教和学,甚至把活动和学习对立起来,认为活动的时间多了,学习的时间就少了。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注重寓教于乐,小学英语教师应特别注重兴趣对学生学习英语的促进作用。但一些教师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忽视了教学的实效性。这些都是在教学活动的设计上缺乏科学性和必要性所致。作为教师,不应该仅从旁观者的角度去观察课堂活动的表面现象,而是从课堂活动的设计者的角度去认识和思考课堂活动的本质。

下面是我在近几年英语教学实践中得出的几点体会。 一、概念界定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就是英语教师根据正确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思想和英语教育原理,按照一定的教学目的和要求,针对具体的教学对象和教材,对英语教学的整个程序、具体环节及有关曾面所作出的预期的行之有效的策划和设计。 1 、明确什么是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的设计即设计和组织英语课堂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学内容设计语言交际场合及情景,设计课堂活动,组织并引导学生参加语言交际,在活动中学会运用课堂上所教的语言,并会用英语进行交际。 2 、基于新基础理念下的英语课堂活动设计,要重视新基础实验的重要理念的解读、渗透、融合和运用。其重要理念是:把课堂还给学生,以师生互动、学生互动和人与计算机互动的“动态生存”方式进行外语教学,更好的发挥教师的智慧和指导作用,促进学生有效地进行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探究。 二、活动的设计和实施原则 1 、活动应确立明确的教学目的。 以下五个方面或几个方面的相互渗透 语言知识 语言技能 情感态度

大学英语课堂活动教学方法研究.doc

大学英语课堂活动教学方法研究- 摘要:大学英语课堂教学应着眼于课堂互动,以学生为中心,采取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语言最主要的功能就是交际,书面语是口语的书面记录,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与写只是同一技能的两种形式,两者相辅相成,说的能力增强了,写的能力会相应提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关键词:大学英语;课堂活动;教学方法 在传统英语教学中,总是强调语言形式及语法规则,课堂模式基本是一支粉笔,一张嘴加一本书,教师是演讲者,而学生只能是听众,几乎没有机会表达自己的想法,因而学生对英语不感兴趣。事实上英语作为一种语言,在教学过程中应该考虑到其特性。语言是用来交际的,语言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培养学生以书面语或口语形式进行交际的能力。《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中明确规定,英语学习要“重视语言学习的规律,正确处理听、说、读、写、译之间的关系,确保各项语言能力的协调发展。目前要特别注意加强听说技能的培养。”笔者认为,语言本来就是口语,书面语是口语的书面记录,是在口语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说与写只是同一技能的两种形式,两者是相辅相成的,说的能力强了,写的能力会相应提高。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说的能力。 一、英语教学中的师生关系 要培养学生说英语的能力,在课堂教学中必须处理好师生关系。良好的师生关系是上好语言课的前提。教师首先应该意识到语言是学会的,而不是教会的,作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以及实现

教学目标的引导者,教师在整个课堂中起指导作用。所以,教师应该把每一节课当成一出戏,课堂是舞台,教师是导演,而学生则是演员。演员如何演好一出戏关键在导演。导演要事先安排好每一节课的内容,发挥演员的主体作用,调动演员的能动性,使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其次,学生应该意识到语言能力是要靠自己的努力获取的。仅仅带着两只耳朵来上课是不够的,一定要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去,把自己当成课堂的主角。只有教师和学生相互配合,课堂才能精彩。此外教师还应将每节课的教学内容提前告知学生,课堂上学生有备而来,师生配合才能默契。 二、课堂活动教学方法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可利用现有的教材,采用多种方法,通过多种途径,引导和激励学生的主动参与。 1.课堂即席提问 以《21世纪大学实用英语综合教程第一册》(以下简称教材1)第一单元Text A课文为例。课文围绕标题College—A Transition Point in My Life讲述学生在入学之初所碰到的困惑,以及后来经过自己的努力,逐步适应学校生活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学生意识到大学是人生中的转折点。在课文导入部分,当向学生提问“Why do you want to be a college student? What are your worries when you first got to college?”因为该问题与学生的生活息息相关,所以学生立刻就给出了各自的答案。如上大学是为了学到新的知识,结交新的朋友,为了将来找一份好工作等等。而进入校园后的困惑有独自生活的不习惯,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饭菜不合口等。课文讲解结束后,针对课文内容,教师给学生提问“Why did the author say that college life is the transition point in one’s life?”学生通常会根据文章的最后一句话总结出:“Because it’s the point from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设计

浅谈高中英语阅读课课堂教学设计 发表时间:2013-01-21T11:23:15.637Z 来源:《新校园》学习版2012年第9期供稿作者:杨彩红 [导读] 高中英语的阅读课文的选材丰富,是渗透着思想情感的教育,对学生的身心发展会产生较强的感染作用。 张圆 (兰州市六十中,甘肃兰州730060) 摘要:高中英语阅读材料贴近现代生活,许多阅读课文渗透着思想情感的教育,是高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本文对高中英语阅读课教学设计进行初步探讨,提出一种新的阅读课的课堂教学设计,强调学生在阅读教学中的主体性和参与性,重视学生的参与以及学生用英语获取信息、运用信息、处理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注重学生的知识拓展以及对英语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阅读课教学;教学设计 英语阅读课是扩充学生词汇量、丰富学生语言和提高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重要课程和途径,是学生拓宽视野,获取知识和信息的重要渠道。新课程标准指导下的Senior Englishfor China 新教材阅读课教材内容十分广泛,包括人文地理、科学发明、历史与文学、体育与健康、宇宙空间、新闻媒体、报刊杂志、旅游与休闲、人权等各种题材。体裁则更加丰富多彩,有记叙、说明、议论、小说、书信、戏剧、游记、幽默等。这样就具有话题广泛、信息量大、语言知识丰富等特征。它是各单元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经典范文,也是学生吸收和运用信息的主渠道。以高中英语阅读课文为例,对高中英语阅读课文课堂教学设计进行初步探讨,大致分为以下四个环节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每个环节在教学中的侧重点不同,但又缺一不可。 一、导入(Leading in)———引出话题 课文导入环节是为了对阅读作教学准备,引起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和求知欲。设计好导入环节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采用启发式教学方法,激活学生思维,让学生对文章所给的信息产生好奇的心理,给学生独立思考、大胆想象和自我发挥创造了思维空间,从而激发他们去捕捉文章中的信息。在教学中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使用的导入方式有以下几种: 1.背景介绍式(the way to introduce background information) 这种导入模式可以启发学生对有关话题的思考,常用于涉及西方文化的背景知识,比如外国的政治、历史、文学、地理、风俗习惯等题材的文章,我们可以利用PPT 来进行背景展示,也可以通过录像、文字资料、旅游指南、音乐、视频等进行介绍,目的是提供背景信息,启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提升课程周边知识量。在阅读课The British Isles (高二Unit5)的教学中,让学生了解其历史、文化、自然风光等知识,还可以通过世界地图或者教学挂图来让学生了解the British Isles 的地理位置及其它的组成部分。 2.提问式(the way to ask questions) 这是一种常用的导入模式,教师通过教学参考资料或者课文中的重点和难点提出问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常识进行回答,或者带着问题去阅读。提出的问题不仅与本单元的主题有关,而且与阅读材料关系密切。此任务型活动需要学生根据问题的启发,发表自己的见解。学生找到文章中的有关章节并不难,难点在于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将答案概括出来。例如,在进行课文Table manners at a dinner party (高一Unit6)的教学时,笔者要求学生先讨论以下问题: (1)What table manners does the text about? (2)How does the text develop, in the order of content or in theorder of time? 3.讨论式(the way to discuss) 高中英语教材大多数内容都与我们的日常生活密切相关,比如,饮食健康、旅游、自然灾害、疾病与急救常识、环境保护等。在上课前先组织学生讨论与课文有关的话题,能激活学生头脑里的生活体验,启发学生预测课文的内容,展开简短的讨论,以便通过阅读验证自己的推测,让学生在阅读文章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例如,让学生例举平时在身边发生的紧急情况,比如溺水、交通事故、房子着火、出血、哽住、煤气中毒等,要求他们分组讨论如何自救,从而为阅读课文The rescue(高一Unit5)作好铺垫。 二、课文教学———课文呈现(Presentation) 课文教学是阅读课教学的核心部分,它是学生从文章中吸取信息而进行加工处理的一个阶段,学生要从所给的篇章中找出文章的细节描写、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找出文章的主题句和主题段、归纳文章的语言知识,培养学生对获得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特别是注重提高学生用英语进行思维和表达的能力。在课文教学时,打破传统的授课模式,不再逐字逐段地为学生翻译句子或者向学生“满堂灌”或“满堂问”,而是要指导学生进行篇章分析,找出每段的中心词和中心句(key word and sentence),理解文章的体裁,掌握每个段落的大意(general idea),归纳出整篇文章的主题,最后让学生欣赏文章。课文阅读教学应该分为以下两步来进行: 1.快速浏览(Skimming)———初步感知 快速浏览是为了获取特定的信息而阅读,要求学生在限定的时间内找到问题的出处,并迅速找到问题的答案。在进行课文Kwanzaa(高一Unit14)设计与课文有关的的几个问题,要求学生通过快速浏览来回答: (1)What is the name of the festival? (2)What is the festival about? (3)When do people celebrate Kwanzaa? 教师要让学生养成正确的阅读习惯,训练学生“Z”字型的阅读方式,避免一个词一个词地逐行阅读,而是要快速用眼、用心、用大脑去扫描文章,集中精力用大脑去捕捉每段文字所传达的信息并对信息进行简单的加工和处理。 2.详细阅读(Careful reading)———深化理解 详细阅读是课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学生掌握课文内容的关键。首先要引导学生仔细阅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情节和细节,可以让学生分析段落、段落大意以及段落之间存在的内在逻辑联系。在详细阅读这一环节还可以给学生设计多项选择题或者正误判断题让学生讨论。分段细读,注意细节,帮助学生深化理解。例如,进行课文Chuck’s friend(高一Unit 1)的教学时,设计划分文章段落大意的题,目的在于教会学生理清文章的层次,进一步理解阅读材料的内容。 详细阅读之后,在学生基本掌握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通过播放录音,要求学生在听的过程中注意英语的语音语调和句子的停顿,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有效性

小学英语课堂活动设计的有用性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构建以活动为中心、以任务型教学为途径的教学模式将成为小学英语教学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如果在设计活动时只注重了活动的趣味性和学生的主体性,而忽视了活动的有用性,则会导致活动流于形式,表里不一,这样不但学生基本能力得不到培养,而且教学任务也难以完成。如何提高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活动设计的有用性在教学设计中尤其严重。 一、活动教学中的误区 1、重活动形式,轻活动目的。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应注重寓教于乐,小学英语教师应特别注重兴趣对学生学习英语的促进作用。新课程倡导以活动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张通过表演、唱歌、游戏、竞赛、猜谜和画画等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培养学生初步用英语进行听、说、读、写的能力。课堂活动应有利于学生获得语言知识和发展语言技能。如果教学活动过于重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忽视了教学的实效性,脱离了教学内容,偏离了教学目标,那么再风趣的教学活动也难以收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2.重个体活动,轻全体参与。 活动设计要充分考虑每一位学生,能吸引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而不是只有能力强或水平高的学生才能完成。而在许多课堂上,一些看似热烈的活动,细看才知只有部分学生参加,而其他学生则成了观众。 比如《How are you》,如果设计了一个情景对话让三位同学操练所学的交际用语,即使教师要求其他学生必须listen carefully,但仍会有一部分学生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看了热烈。 3、重机械操练,轻真实交际。 机械化操练是巩固新授句子的方法之一,但也应该意识到它是否带给学生真正意思上的理解,是否操练得有实效。 二、提高活动教学有用性的策略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设计 一、课程设置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大学英语课程是我院各非英语专业开设的必修公共基础课,是一门理论(含实践)课,分基础英语阶段和行业英语阶段。第一至第三学期开设,128学时,8学分。其中第一、第二学期为基础英语阶段,96学时6学分,第三学期为行业英语阶段,32学时,2学分。 2.课程作用:大学英语课程培养学生实际应用英语的能力,侧重培养职场环境下语言交际能力,使学生逐步提高用英语进行交流与沟通的能力。同时,大学英语课程使学生掌握有效的英语学习方法和策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意识,为提升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及未来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知识目标: (1)掌握3500个英语单词以及由这些词构成的常用词组,能在口头和书面表达时加以熟练运用。另需掌握500个与行业相关的常见英语词汇。 (2)能在职场交际中熟练运用所学语法知识。 2.能力目标: (1)能听懂日常生活用语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一般性对话或陈述。 (2)能就日常话题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话题进行比较有效的交谈。 (3)能读懂一般题材和与未来职业相关的英文材料,理解基本正确。 (4)能就一般性话题写命题作文,能模拟套写与未来职业相关的应用文,如信函、通知、个人简历等。内容基本完整,表达基本准确,语义连贯。 (5)能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 3.素质目标: (1)具备较强的英语自主学习能力、跨文化交际意识和较高的综合文化素养。

(2)具备专业培养目标中相关专业素质。 (三)课程设计: 1.设计理念:本课程基于教育部《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要求(试行)》和各非英语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学生英语应用能力职业发展能力,采取分段式设计,模块化组织、立体化教学的课程设计理念。 2.设计思路 (1)分段式设计:将学生在校期间的英语学习过程分为两个阶段:基础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Phase 1: Core Skills Development)和行业英语阶段即学生的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Phase 2: 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这两个阶段分别对应学生的社会生存能力和职业生存能力。 ①英语综合技能发展阶段(Core Skills Development Phase) 本阶段培养学生英语语言综合技能,使其形成较为系统的英语基础知识结构,具备社会生存能力,为下一阶段的学习打下坚实的语言基础。本阶段实行目标教学,要求学生学完本阶段学习后能顺利通过全国高等学校英语应用能力考试(A级)(PRETCO-A)。 ②职业专门技能发展阶段(Specialized Skills Development Phase) 本阶段以专门用途英语(ESP)为主组织教学,将学院现开设各专业按专业群归类,开设医护英语、机电英语、IT英语、商务英语、酒店英语、财会英语、艺术设计英语等行业英语。开发相应行业英语教材和自主学习资源,一部分用作课堂学习,一部分用作学生自主学习和将来继续学习。行业英语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力,提高就业竞争力,使学生具备职业生存能力。 (2)模块化组织:将教学内容按听说、阅读、写作和翻译四个模块进行组织,

高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

高中英语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策略和意义 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开展英语合作学习是实践新课程标准的重要途径。本文就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合作学习的模式,教师在合作学习中的角色以及合作学习评价中要注意的问题等几个方面对中学如何开展英语合作学习进行了探讨。 现在很多高中学校班额大,人数多的问题非常突出,以至于教师授课效果不明显.在英语教学中,班级授课制仍是英语课常教学的主要形式.其单一的教学组织形式束缚着学生英语实践活动的全面发展,制约着学生英语运用能力的提高.英语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费时多,效果差”等现象.由于缺乏学习交流,不少学生失去了学习英语的兴趣.因此,在中学英语教学中引进能面向全体学生,有利于学生语言实践活动全面开展的学习方式——合作学习就显得很有必要了. 具体如下 (一)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及实践 1.优化小组分配 首先,教师要从合作学习小组的组织结构着手.要正确划分小组,这里教师要以此提高学生个人的学习成效和达成该团体的学习目标为原则.可根据学生的性别,兴趣,能力,英语成绩等主要方面进行合理搭配划分学习小组,将这称为指令性划分.也可随机性划分,根

据教学环节或学习任务随机进行分组.还可以自由性划分,根据学生彼此之间的关系,兴趣爱好等自行组合,在宽松,和谐的合作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此外,让学生换组合作学习,也可让学牛体验和学会如何与不同背景,不同学习能力,有着不同想法和思维的同学合作.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分配角色,根据不同的合作任务由2—6人组成,确保每位组员都能担任一定的角色,负起每个角色应该承担的责任.为便于团结协作和培养各项能力还规定组内成员应定期互换角色,体验不同的学习责任. 2.有效开展合作学习任务活动开展合作学习的任务选择非常重要,必须选择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战性,开放性、探索性的问题才能开展合作学习。这些活动,学生都乐于参与、上台表演,不仅锻炼了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胆量,更提高了他们运用英语交际的能力,培养了学生灵活运用英语的习惯。这些任务的选择都非常具有探索性、开放性和挑战性,使小组合作更为积极有效。 3.教师对合作学习过程的调控在合作学中,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向导和促进者,有时还是学习的合作者。教师必须深入到每个小组,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组织小组成员进行交流。教师要认真观察和了解每个小组的活动情况,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非常顺利时,教师应及时给予表扬;当小组活动出现问题时,教师应及时进行干预并为学生提供有效的指导,发现个别学生不能认真参与交流,做与合作学习无关的事情,或个别小组交流不认真,教师都要及时地加以引导,提出明确的要求,确保合作学习能够顺利开展,并且不流于形式。

英语课堂活动设计

小学生英语课堂游戏 1.吹气球 blow the balloons 游戏说明:学生边说单词边做吹气球的动作,声音随着气球的大小发生相应的变化,用于操练单词。 2.大小声 opposite tune ~ 游戏说明:学生与教师进行唱反调的游戏,教师声音大,学生声音小;教师声音小,学生的声音相应变大,可用于单词或简单句型的操练。 3.放风筝 fly a kite 游戏说明:教师手中拿一风筝模型,学生的声音随教师手势的高低做出相应的变化,可用于单词和简单句型的操练。 4.拍手停 clap hands 》 游戏说明:教师与学生边拍手边说单词,教师停则学生停;此游戏可用于单词操练,可以集中学生注意力。 5.长大个 grow taller 游戏说明:学生的语音根据教师的手势变幻,声音由小变大,可用于单词操练并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 6.木头人 wooden child > 游戏说明:教师或选一名学生背对学生进行单词操练,当教师或学生转过身时其他学生保持原来的动作变成木头人。 7.模仿秀 imitate show 游戏说明: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模仿小动物进行单词操练。 8.二人转 turn and turn ; 游戏说明:两名学生各持一张单词卡片,根据教师口令做动作,同时观看另外一名学生

手中的单词卡片,看哪一位同学能以最快的速度认出另一位同学手中的卡片。该游戏用于考查学生对单词的掌握程度。 9.运气球 pass the balloons 游戏说明:两组学生边运气球边说单词,看哪组学生运球好,单词说的又流利。 10.传球、拍球 pass or bounce the ball ! 游戏说明:请两组学生边传球边传单词或句子,看哪组同学传的又快又好,可用于单词或句型的分组操练。 11.和卡片跳舞 dance with cards 游戏说明:教师手持卡片,学生根据教师手中卡片的变化做出相应的舞蹈动作,可用于单词的操练 12.翘翘板 play on the see-saw 《 游戏说明:教师与学生操练单词,但学生与教师做出相反的动作。 13.蜘蛛侠 spider man 游戏说明:蜘蛛侠为了救人要爬上高楼,需要同学们的帮助,大家的声音越大蜘蛛线就会到达楼顶,该游戏可用于操练单词和句型。 14.照镜子 look at the mirror — 游戏说明:学生与老师做同样的动作并操练单词或句型。 15.狼来了 the wolf is coming 游戏说明:学生围成一圈,当教师说出一个约定的单词时,学生向自己的座位跑去,慢的学生就会被教师抓住,为保证安全,人多时可分组进行。 16.猜声音 guess the sound 、 游戏说明:教师请一名学生背对同学,另一名同学拍打前一名同学的小手并说出单词,回座后,请前一名同学猜出是哪一位同学,用于单词的操练或句型的练习。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安排(第一学期)

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方案 为了提高全院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促进英语学习氛围的形成,外语外贸系大学英语教研室计划在本学期开展以下第二课堂活动: 1、影视欣赏:每周五晚上(9月份:19:30---21:30;10月份以后:19:00---21:00)在主校区和南校区各派一名大学英语教师为学生播放经典英文原声电影,播放期间教师进行穿插讲解(见附件一); 2、英语角:每周一晚上(9月份:21:30---22:30;10月份以后:21:00---22:00)在主校区和南校区各派两名大学英语教师组织学生开展英语角活动,同时邀请英语演讲比赛培训班的学生、口语较好的学生和部分英语专业的学生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起引导作用。每次活动设定一个主题,内容包括主题演讲和自由会话等环节(见附件二); 3、英语电台:每周周日到周四的晚上在主校区和南校区播放英语节目,包括大学英语教程、散文欣赏、VOA英语、疯狂英语、英语歌曲欣赏等(见附件三)。 4、英语手抄报比赛:本学期将以班级为单位,围绕“Campus Life(校园生活)”主题,开展英语手抄报比赛,届时将评出优秀作品。 通过以上系列活动,使学生能够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掌握一些课外知识,

了解英语语言的风俗习惯,扩大学生的英语词汇量,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 外语外贸系大学英语教研室 2007年8月28日 附件一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影视欣赏”安排表(主校区) 时间:星期五19:30(9月份)/19:00(10月份以后) 地点:1-D-101 周 日期影片中文片名指导老师次 1 9月7日Air Force One 空军一号欧阳文立 2 9月14日The Princess Diaries Ⅱ公主日记2 李霞 3 9月21日The Rock 石破天惊吴斐 6 10月12日True Lies 真实的谎言朱誉 7 10月19日Forrest Gump 阿甘正传安志宏 8 10月26日Roman Holiday 罗马假日娄珍连 9 11月2日The Patriot 爱国者罗晓语 10 11月9日The Sound of Music 音乐之声唐艺朗 11 11月16日Georgia Rule 乔治亚法则张丹 12 11月23日The English Patient 英国病人刘艳平 13 11月30日 A Knight's Tale 圣战骑士王家义 14 12月7日Pride & Prejudice 傲慢与偏见石蕊 15 12月14日Rush Hour 3 尖峰时刻曹娟 大学英语第二课堂活动“影视欣赏”安排表(南校区) 时间:星期五19:30(9月份)/19:00(10月份以后) 地点:南1-313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高中英语新教材课堂设计

高中英语教学论文:高中英语新教材课堂设计 所谓的教学情景就是学习的课堂氛围。一般说来,它是指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教学内容、学习条件、师生关系和课程设计等因素构成的心理和物理环境的总和。在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中,良好的课堂教学情景不仅使教学变得非常有趣,更重要的是能够很好地激活学生的思维和求知欲它与实际的语言交际的情景——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语境结合起来构成学生学习、运用外语的外部条件。 通过近几年的教学探索与实践,笔者认为课程设计对于教学情景的设置有较大的影响。本又试从课文导入、教学活动安排思考题布置等方面对如何设置教学情景做一初步探讨,侧重于分析课堂设计在教学情景设置中的作用。 一、教学情景的创建 1.采用多姿多彩的导入形式,为创造良好课堂教学情景做准备 课堂教学导入有时也被叫做热身活动。Warming-up exercise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 在课堂教学中广泛采用的导入有多种:如事例导如、问题导入、妙语导入、审题导入、自荐导入等。对中学生学习外语而言,单调乏味的开场白往往提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只有丰富多采、求新猎奇的 活动菜单才能使学生胃口大开。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敢于标新立异,创造多姿多彩的课堂教学导入形式,从听听说说,读读写写,玩玩唱唱中引入课文,让学生尽快进入最佳的学习状态,为教学情景的展开做好铺垫。 高一第5单元第一课是对话课,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说话掌握采用语言。我这样设计了本课的导人活动:先请大家说出自己最喜爱的流行歌手,然后令其上讲台尽力模仿之(唱歌、动作、说话、都行、类似湖南卫视(欢乐总动员)节目程前主持的模仿秀),其余学生当评委,评出模仿秀。学生纷纷跃跃欲试,想尽其所能地展示自己。待模仿秀产生后,我就自然地引入本课主题,请同学们以记者的身份采访他。此时学生交际热情高涨,大有要把被问者难倒之势,无形中他们己使用了大量的采访用语。这时我把其中一些地道的采访用语写在黑板上,然后告诉学生,If you want to know more about the way of asking questions in the interview . listen to the dialogue .(要想了解更多的采访用语请听以下录音对话)。通过热身活动,学生处于学习的亢奋状态,思维一下子激活起来,急于想通过录音了解自己的未知信息,这种带着任务及兴趣听录音,不仅听得准、记得牢,而且为下一教学步骤——教师设置采访情景,学生自编对话作好了心理与知识上的准备。 又如第5单元第二课(卓别林),该课主要介绍卓别林生平。按照陈旧的教学模式其步骤往往是:(1)学生快速阅读(2)做阅读理解题(3)教师讲解文中语言点。如此陈旧的教学方法,学生听来索然无味,教师苦不堪言,尤其严重的是此种教学方法会极大地挫伤学生学英语的积极性。结合卓别林表演艺术的特点,我采用了以下导入方式:播放一段轻松的小夜曲,随着委婉的轻音乐,拉开了当天热身 活动的序幕。“Today ,we‘ll have a game first . Mr.Mrs ,if you are brave enough ,please come up and walk in front of the classroom ,Each should try your best to walk in a special way ,just try to make yourself different from others. We’ll see who will do best and get first in the game .”(今天我们先做一个游戏,勇敢的女士们、先生们,请走上前来,用你认为最独特的步态展示你与众不同的魅力。我们将拭目以待,看谁能摘取此次比赛的桂冠)。紧接着马上把音乐换成有刺激性的能够引起强烈情绪冲动的劲歌。受音乐的感染,我情不自禁的模仿了一下迪斯科的舞步,学生们一下群情激奋,争先恐后地拥上讲台,尽可能别出心裁地走出与众不同的步态。其中有个女生所模仿的女模特,其神似与形象简直令人拍手叫绝,为此她获得了竞赛桂冠。高度激活的师生情绪就为顺利完成课文学习作好了充分的准备。这时我

高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专题讲座 高中英语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王媛(北京教育学院,教授) 教学大纲: 一、教学活动概述 二、词汇教学活动设计 三、语法教学活动设计 四、语篇教学活动设计 文本内容: 一.教学活动概述 (一)什么是教学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为实现教学目标所设计的用于课堂的各种学习方式。从学生学习的角度来说,也可以称作学习活动。也就是一系列具体的学习步骤。在英语教学中,通过活动使学生感知语言、掌握语言、运用语言去交际。 (二)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体现科学性、趣味性与实践性的统一 活动设计必须科学合理,且具一定的艺术性和思想性。这也就是说,活动内容既要丰富多彩,又要适时适量;活动形式既要新颖有趣,又要避免华而不实。活动要紧密结合学生的学习实际和生活实际,有利于发展学生智力,培养积极的情感态度。 (三)教学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1.教学活动要有明确的目的 设计一项教学活动时,首先要明确活动的目的:是要对所学语言进行操练还是进行运用?活动完成后学生应取得哪些进步?切忌只考虑活动的新颖性或独特性而忽略了活动的目的性。

2.教学活动要难易适中 如果难度过大,超越了学生的实际水平,活动就不可能开展。活动设计的过于容易,对学生不具挑战性,不会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不利于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发展。活动设计中还要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需求。对那些不宜使用本活动的群体要采取补救措施。例如,原定的教学活动是讨论 3 个问题,适用于中等学生以上,对于差一些的学生就要采取补救措施,要再增加2 个更容易的问题使差些的学生也能回答。 3.要有预备方案 为了尽量减少教学活动设计在教学实践中的低效,教师要慎重设计教学活动。同时设计备用方案。备用活动在难易程度上、活动形式上都要有别于第一套活动方案。课堂实践中可以根据情况将两套活动方案混合使用。例如:What do you think of their idea? 预备:Do you agree with them? 4.合理利用多媒体 图文并茂、声像俱全的多媒体能为创造接近真实的生活情景提供有力支撑,能给学生多种感官的冲击和刺激。而且能加强学习的密度、强度,节省教学时间,提高教学效率。但并不是一切教学活动都要使用多媒体。有些活动借用更直观、简洁的手段就能达到预期的结果时就不要使用多媒体。教学活动设计中教师要把如何合理使用多媒体,优化活动设计列为活动设计中重点考虑的层面之一。 5. 教学活动量的设计不宜过多 一节课学生能接受的内容是有限的。教学活动内容量的设计也要遵循认知规律,根据学习者的情况合理设计。如果教学活动内容的量过大,学生接受不了,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 6. 教学活动设计要注重学生的参与 某些教师只有在小组活动、或者专项句型操练中才给学生开口的机会。例如,听力、阅读语料的学习前对一些重点生词与词组进行认知是降低学习难度、分解学习难点的一种方法。这个认知活动不是教师一方的活动,是一个教师与学生互动的活动。在设计认知步骤的活动中,教师要做到能让学生开口的地方就要让他们参与进来,即使是耗时很短暂的活动,也要坚持这个原则。 例如:earthquake show picture, ask :What ' s happening?

教学设计方案-大学英语

教学设计方案

附件1 课堂学习单 Unit 2 The humanities: Out of date? Text structure 1.What is the aut hor’s purpose to write this tex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hat is the author’s argum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How does the author support his or her argument?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中英语如何开展分组教学

高中英语如何开展分组教学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英语逐渐成为一种重要的交流语言。本文中主要介绍了高中英语教学中的教学方法,分组教学法的实施。 关键词:英语教学分组 中图分类号:G6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4)04-0188-01 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活动的形式很多,而且活动的内容、参与的人员、要达到的目的、活动的方式等方面不同又有不同的分类。从活动参与的人员来看,我们可以有学生个体活动(individual work)、双人活动(pair work)、小组活动(group work)和班级活动(class work)。各种活动形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和作用。其中小组活动无论从参与人数和参与者活动的频率都是处于相对平衡,既有一定的参与面,又能保证参与的频率。因此,在以语言运用为重点的英语课堂中,小组活动是广大教师普遍使用的课堂活动形式,而且有许多有效的经验和有益的体会,但也有很多令人不解的困惑。如:如何分组、如何分工、如何调控、如何评价等。所有这些归于一个问题:如何提高小组活动的效率?根据我的教学经验,要提高课堂小组活动的效率,我们应该关注以下几方面:

一、小组活动内容设计要易操作 从很多课堂实例分析,许多课堂小组活动很难真正有效深入展开的原因在于教师设计的活动。这些活动往往过大、过泛、过烂、过难,如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英语1》的教师参考用书第85页教学方法建议(二)的三个讨论题。“伟人”概念十分模糊,学生很难切入话题。在小组活动设计时,教师应注意:(1)话题要小,可以控制活动时间;(2)设问要具体,有助于学生思考;(3)内容要新颖,能够诱发学生参与;(4)难度要适宜,保证学生有话可讲。 二、小组活动目的定位要准确 我们不应该把小组活动当作活跃课堂外显气氛、体现课堂表面互动的添加剂,因为即使在表面上学生参与了小组活动,但没有明确的目的或目的定位不准,这些添加剂只是为活动而活动。这不但浪费课堂教学时间,而且会渐渐削弱学生活动的参与欲。一般来说,课堂教学是由一连串活动构建成的活动链,每个活动都是在这个链中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也就是前者的目的定位后者的实施,后者的展开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这样学生才能循序渐进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小组活动的目的定位也应纳入其中,即使是课堂教学的最后一个活动(小组活动往往是如此),其目的也是为了下一个活动,即课后活动(如课后作业、课外活动)。 三、分组要做到以人为本

探究大学英语课堂活动的几种新模式

2012年第10期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No.10,2012 第28卷JOURNAL OF EDUCATIONAL INSTITUTE OF JILIN PROVINCE Vol .28(总298期) Total No .298 收稿日期:2012—07—29 作者简介:刘璃蔧(1976—),女,黑龙江尚志人,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探究大学英语课堂活动的几种新模式 刘璃蔧 (辽宁对外经贸学院,辽宁大连116052) 摘要:课堂教学是大学英语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学习语言知识、提高语言技能和培养语言综合运用能力的主要途径。而课堂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开展教学活动的稳定结构形式,它是决定教学质量、提升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本文通过分析传统大学英语课堂现状,提出交互式英语教学及情景式英语教学,意在探究出几种提高大学英语课堂效率的新模式。 关键词:课堂教学;情景教学;交互式教学中图分类号:G642.4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580(2012)10—0076—02 一、大学英语课堂现状 首先,大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过于单一,课堂内容呆板、形式单一。如今,大学英语教师依然是大学英语课堂的主体,课堂教学内容没有吸引力,学生上课期间只知道记笔记,课下忙着写作业、背单词。这一传统的教学模式阻碍了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得应届高校毕业生无法在工作中用英语交际。其次,高校教师自身缺乏创新精神。缺乏创新的教师是无论如何也培养不出具有创新精神的大学生。导致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是作为单一的接受者, 这种接受式教学方法越来越暴露出自身的局限性。所以,大学英语教师应该找到一种合适的课堂教学法来改变当前的大学英语课堂现状。 二、交互式英语教学 (一)交互式英语教学的定义 交互式教学法是20世纪70年代初出现的一种新的教学法。它以语言功能为纲,着重培养交际能力,也被称为交际法或功能意念法。交互式教学强调语言教师必须以“学生”为中心,并提供有意义的 语言材料, 创建具有真实自然的语言环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有效率的学习。教学过程围绕教学大纲特 定任务而展开。它最初是一种以支架式教学(scaf-folding )思想为基础来训练学生的阅读策略的教学模式。 (二)交互式英语教学的特点 1.通过双向有效互动达到教学目的。首先应加强教师和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要保持积极的交往互动,通过有效的双向互动从而达到掌握课堂内容,实现教学目标。 2.鼓励学生参与互动。学生在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是教学主体, 所以一切应以学生为中心,学生作为课堂接受的主体不是单纯地接受知识而是要调动 所有器官来获取生动的知识, 要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作为教师,应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出发来设 计教学内容和活动。 3.提倡学生全面发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既强调知识的学习,又应强调能力的发展。不仅使学生 的知识增加、 能力提高,而且使学生的非智力品质即情商得到发展,于是综合性知识教育便成为交互式 教学的必然要求。 4.激励学生探究,打开学生的视野。交互式教学是一种极具开发性的教学方式。交互式教学能为学生提供大量的社会实践机会,使学生进入社会实践的广阔时空,鼓励学生长期处于一种积极向上的心理状态。 5.交互式教学鼓励了学生质疑的能力。布鲁纳的教育真谛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 。在交互式教学中,教师对课堂教学内容进行充分准备,例 6 7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高校一门公共课程,涉及的学生面广,应该坚持立德树人,将思政教育有机融入到大学英语教学中。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发掘大学英语课程中蕴含的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和资源,坚持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到大学生英语知识的学习中,提升思政教育的亲和力和大学生英语课程的正确价值导向,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以及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思政教育,做到润物细无声。 首先,我们不可否认大学英语是一门语言基础课程。有教师认为既然是语言基础课就应该以语言教学为主,思想教育那是马哲、邓论、毛思等课程老师的任务,与我们无关。对这种看法,本人不敢苟同。我们经常说,做学问首先应该学会做人,做人有时比做学问更加重要。本人在平时的教学中就十分注重学生的思想教育,或许做了些辅导员该做的事。一日,我正为部分学生学习懒散而痛心疾首,一个成绩不错的学生对我说:“老师,你没必要跟他们生气,你把自己的课上好就行了,他们学不学是他们自己的事。做思想工作是辅导员的事,你没必要管那么多。”诚然,有很多老师都有如此想法。在《新视野大学英语(第二版)》的修订原则中有这么一点,“在语言技能、语言应用、语言文化等方面体现了语言基础课的要求,兼顾语言的工具性和人文性”。由此可见,连课本在编写时,都考虑兼顾工具性和人文性,我们在教学中为什么就不能兼顾呢?其实本人认为,大学英语作为一门语言课程,它也是一门很好的人文教育课程,因为语言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在对学生进行语言知识传授的同时,可以很好地进行人文思想的教育。另外,一个语言教师比一个数学教师或是思想政治课的教师更能有效地传递人文信息,因为他能运用自身的语言优势,而且其教育是潜移默化的,更容易让学生接受。因此,一个语言教师对学生人格的塑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个人学问再高,但若其素质低下,道德品质败坏,其终究是社会的败类,在一定程度上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恐怕比那些没多少学问的人还要大。作为语言教学的教师,应该积极利用自身优势,将人文教育贯穿于语言知识教学中,有效地将二者统一起来。其中大学英语课程的人文性,实际上与我们提倡的思政教育是不谋而合的,二者是有机统一的。 在市场经济的时代,学生的思想也受到了巨大冲击,少了些理想主义,多了些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大学英语教学的应试教育倾向明显,“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相当普遍。老师的教学似乎就是为了让学生通过四、六级,在毕业时,找工作能有个敲门砖。而学生的学习似乎也很明确,就是通过四、六考试,那样就万事大吉了。这样人文教育或者说是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英语教学中就被有意无意地忽略了。而大学英语作为一门公共必修的语言课程,不仅要体现英语的工具性特征,更应发挥其特有的人文优势,使学生真正成长为高素质的人才。我们应该帮助学生扣好人生中的一粒扣子。所谓“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作为大学英语教师,我们应该守好大学英语课程这段渠,种好大学英语这个责任田,培养有责任,有担当的一代新人。 现以《新视野大学英语》第3版第三册第1单元section A为例,来进行课程思政的教学设计。这篇课文的题目是Never, ever give up!教学步骤分为以下几步: 一、导入。 在这一部分,以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进入主题。 1.What's success? 2.What do you think are the secrets of success? 通过这两个问题引发学生对成功的探讨。 二、课前活动。 1.首先给学生播放一段有关如何使梦想成真的音频,就短文内容提出问题:What are the three steps mentioned in the talk to make one's dreams come tru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