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编基础物理学》第三章答案

《新编基础物理学》第三章答案
《新编基础物理学》第三章答案

习题三

3-1 半径为R 、质量为M 的均匀薄圆盘上,挖去一个直径为R 的圆孔,孔的中心在12

R 处,

求所剩部分对通过原圆盘中心且与板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

分析:用补偿法(负质量法)求解,由平行轴定理求其挖去部分的转动惯量,用原圆盘转动惯量减去挖去部分的转动惯量即得。注意对同一轴而言。

解:没挖去前大圆对通过原圆盘中心且与板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为:

2

112

J M R =

由平行轴定理得被挖去部分对通过原圆盘中心且与板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为:

2

2

2

2

213(

)(

)2

4

2

4

2

32

c M R M R J J m d

M R =+=

?

?+

?=

由①②式得所剩部分对通过原圆盘中心且与板面垂直的轴的转动惯量为:

2

121332

J J J M R =-=

3-2 如题图3-2所示,一根均匀细铁丝,质量为M ,长度为L ,在其中点O 处弯成120θ=?角,放在xO y 平面内,求铁丝对O x 轴、O y 轴、O z 轴的转动惯量。 分析:取微元,由转动惯量的定义求积分可得 解:(1)对x 轴的转动惯量为:

2

02

2

20

1(sin 60)

32

L

x M J r d m l d l M L L

=

=

=

?

?

(2)对y 轴的转动惯量为:

2

02

2

20

15()(sin 30)

3

22

96

L

y M L M J l d l M L L

=

??+

=

?

(3)对Z 轴的转动惯量为:

2

2

112()32212

z M L J M L =?

??=

3-3 电风扇开启电源后经过5s 达到额定转速,此时角速度为每秒5转,关闭电源后经过16s 风扇停止转动,已知风扇转动惯量为2

0.5kg m ?,且摩擦力矩f M 和电磁力矩M 均为常量,求电机的电磁力矩M 。

分析:f M ,M 为常量,开启电源5s 内是匀加速转动,关闭电源16s 内是匀减速转动,可得相应加速度,由转动定律求得电磁力矩M 。 解:由定轴转动定律得:1f

M M

J β-=,即 11252520.50.5 4.125

16

f

M J M

J J N m ππβββ??=+=+=?

+?

=?

3-4 飞轮的质量为60kg ,直径为0.5m ,转速为1000/m in r ,现要求在5s 内使其制动,求制动力F ,假定闸瓦与飞轮之间的摩擦系数0.4μ=,飞轮的质量全部分布在轮的外周上,尺寸如题图3-4所示。

分析:分别考虑两个研究对象:闸瓦和杆。对象闸瓦对飞轮的摩擦力f 对O 点的力矩使飞轮

题图3-2

逐渐停止转动,对飞由轮转动定律列方程,因摩擦系数是定值,则飞轮做匀角加速度运动,由转速求角加速度。对象杆受的合力矩为零。

解:设闸瓦对飞轮的压力为N ,摩擦力为f ,力矩为M , 飞轮半径为R,则依题意得, M fR J β==

① 0.4f N N μ== ② (0.50.75)0.5F N ?+=? ③ 2

2

600.25J m R ==? ④

10002605

πβ?=

? ⑤

解:①②③④⑤式得314F N =

3-5 一质量为m 的物体悬于一条轻绳的一端,绳另一端绕在一轮轴的轴上,如题图3-5所示.轴水平且垂直于轮轴面,其半径为r ,整个装置架在光滑的固定轴承之上.当物体从静止释放后,在时间t 内下降了一段距离S .试求整个轮轴的转动惯量(用r t m S 、、和表示). 分析:隔离物体,分别画出轮和物体的受力图,由转动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及运动学方程求解。

解:设绳子对物体(或绳子对轮轴)的拉力为T , 则根据牛顿运动定律和转动定律得:

m g T m a -= ① J T r β= ②

由运动学关系有: a r β= ③ 由①、②、③式解得:2

(-)J m g a r a = ④

又根据已知条件 00v =

2

12

S a t ∴=

, 2

2S a t

=

将⑤式代入④式得: 2

2

(1)2g t

J m r S

=-

3-6 一轴承光滑的定滑轮,质量为 2.00,M kg =半径为0.100,R m =一根不能伸长的轻绳,一端固定在定滑轮上,另一端系有一质量为 5.00,m kg =的物体,如题图3-6所示.已知定滑轮的转动惯量为2

12

J M R =

,其初角速度 010.0/,rad s ω=方向垂直纸面向里.求:(1)

定滑轮的角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2) 定滑轮的角速度变化到0ω=时,物体上升的高度;(3) 当物体回到原来位置时,定滑轮的角速度的大小和方向 分析:隔离体受力分析,对平动物体由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对定轴转动物体由转动定律列方程。 解:(1) ∵ m g T m a -= R J T β=

题图3-4

题图3-5

题图3-5

R a β= ∴ ()2

2

2

2

281.7/122m g R m g R m g

ra d s m R J

m

M

R

m R M R

β=

=

=

=+++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2) ∵ βθωω

22

02

-=

当0ω= 时, rad 612.022

==

β

ωθ

物体上升的高度2

6.1210 m h R θ-==?

(3) 10.0/ra d s ω=

=

方向垂直纸面向外.

3-7 如题图3-7所示,质量为m 的物体与绕在质量为M 的定滑轮上的轻绳相连,设定滑轮质量M=2m ,半径R ,转轴光滑,设00t v ==时,求:(1)下落速度υ与时间t 的关系;(2)

4t s =时,m 下落的距离;(3)绳中的张力T 。

分析:对质量为m 物体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滑轮应用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列方程。 解:(1)设物体m 与滑轮间的拉力大小为T ,则

m g T m a -= ①

2

12

M T R J M R ββ===

a R β= ③

v at = ④

解:①②③式得2

4.9/a m s =,并代入④式得 4.9v t = (2)设物体下落的距离为s ,则

2

2

11 4.9439.222

s a t m =

=

??=

(3)由(1)的②式得, 4.9T m g m a N =-=

3-8 如题图3-8所示,一个组合滑轮由两个匀质的圆盘固接而成,大盘质量110M kg =,半径0.10R m =,小盘质量2

4M

kg =,半径0.05r m =。两盘边缘上分别绕有细绳,细绳

的下端各悬质量122m m kg ==的物体,此物体由静止释放,求:两物体12,m m 的加速度大小及方向。

分析:分别对物体12,m m 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滑轮应用刚体定轴转动定律 解:设物体12,m m 的加速度大小分别为12,,a a 与滑轮的拉力分别为12,,T T

题图3-7

m

图3-6

1111T m g m a -= ①

2222m g T m a -= ②

1a r β= ③ 2a R β=

21M T R T r J β=-= ⑤ 2

2

12112

2

J M R M r =

+

把数据代入,解上述各式得

2

10.6125/a m s = 方向向上 22 1.225/a m s = 方向向下

3-9 如题图3-9所示,一倾角为30°的光滑斜面固定在水平面上,其上装有一个定滑轮,若一根轻绳跨过它,两端分别与质量都为m 的物体1和物体2相连。 (1)若不考虑滑轮的质量,求物体1的加速度。

(2)若滑轮半径为r ,其转动惯量可用m 和r 表示为2

J km r =(k 是已知常量),绳子与滑轮之间无相对滑动,再求物体1的加速度。 分析:(1)对两物体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列方程。

(2)两物体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对滑轮应用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列方程。 解:设物体1、物体2与滑轮间的拉力分别为1T 、2T 它们对地的加速度为a 。

(1)若不考虑滑轮的质量,则物体1、物体2与滑轮间的拉力1T 、2T 相等,记为T 。则对1、2两物体分别应用牛顿第二定律得,

sin 30m g T m a T m g m a

-=-=

解上两式得:2

/4/a g m s =,方向竖直向下。 (2)若考虑滑轮的质量,则物体1、物体2与滑轮间的 拉力1T 、2T 不相等。则对1、2两物体分别应用牛顿第 二定律,和对滑轮应用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得

1m g T m a -=

2sin 30T m g m a -= ② a r β= ③

12M T r T r J β=-= ④ 2

J km r =

解上述各式得:2

/2(2)

g a m s k =

+,方向竖直向下。

3-10一飞轮直径为0.3m ,质量为5.0kg ,边缘绕有绳子,现用恒力拉绳子的一端,使其由静止均匀地绕中心轴加速,经 0.5s 转速达每秒10转,假定飞轮可看作实心圆柱体,求:(1)飞轮的角加速度及在这段时间内转过的转数;(2)拉力及拉力所作的功;(3)从拉动后10t s

=题图3-8

题图3-9

时飞轮的角速度及轮边缘上一点的速度和加速度。

分析:利用转动定律,力矩作的功定义,线量与角量的关系求解。 解:(1)角加速度为:22

102 1.2610/0.5

ra d s t ωπβ?==

=?

转过的角度为:2

2

2

11 1.26100.515.72

2

t ra d θβ==???=

转过的圈数为: 2.52N θ

π

=

=圈

(2)由转动定律M fR J β==得

2

2

0.550.15 1.2610

47.10.15

J f N R

β????=

=

=

力矩做的功为:0

47.10.1515.7111A M d M J θθθ=

==??=?

(3)角速度为:2

3

1.261010 1.2610/t rad s ωβ==??=? 边缘一点的线速度为:32

0.15 1.2610 1.8810/v R m s ω==??=? 边缘一点的法向加速度为:22652

0.15 1.2610 2.3710/n a R m s ω==??=? 边缘一点的切向加速度为:22

0.15 1.261018.84/a R m s τβ==??=

3-11 一质量为M ,长为l 的匀质细杆,一端固接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可绕杆的另一端O 无摩擦地在竖直平面内转动,现将小球从水平位置A 向下抛射,使球恰好通过最高点C ,如题图3-11所示。求:(1)下抛初速度0v ;(2)在最低点B 时,细杆对球的作用力。 分析:由机械能守恒定律、牛顿第二定律、角线量关系求解。 解:(1)如图3-11,取向下抛点作势能零点,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

2

01122

2

l m v J M g

m g l ω

+=+ ①

J=2

1

3

M l ②

0v l ω= ③

解①②③得,0v =

(2)取最低点作势能零点,

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和牛顿第二定律得,

2

2

11222

m v J M g l m g l ω

+

=+ ①

2

v N m g m

l

-= ②

v l ω= ③ 2

13

J M l =

题图3-11

解:①②③④得,1573m M N m g m M

+=

+

3-12 物体质量为3,0kg t =时位于1

4,6r i m i j m s υ-==+? ,如一恒力5f j N = 作用

在物体上,求3s 后,(1)物体动量的变化;(2)相对z 轴角动量的变化。

分析:写出)(t r

的表达式及力f 对Z 轴的力矩M 。由动量定理、角动量定理求解。

解:(1)由动量定理得,动量的增量为:

310

515t P f d t j d t j kg m s -?=

?=

?=????

(2)由角动量定理得,角动量的增量为:

30

t t L M d t M d t ?=

?=??

?

而()M r t f =?

2

2000015()()()()()(4)(6)26

x y r t x t i y t j x v t i y v t a t j t i t t j =+=++++=+++ ③

5f j =

把③④代入②解得:(205)M t k =+

把⑤代入①解得:33

21

(205)82.5L M d t t k d t k kg m s -?=

?=+?=???

?

3-13 水平面内有一静止的长为L 、质量为m 的细棒,可绕通过棒一末端的固定点在水平面内转动。今有一质量为12

m 、速率为v 的子弹在水平面内沿棒的垂直方向射向棒的中点,

子弹穿出时速率减为

12

v ,当棒转动后,设棒上单位长度受到的阻力正比于该点的速率(比

例系数为k )试求:(1)子弹穿出时,棒的角速度0ω为多少?(2)当棒以ω转动时,受到的阻力矩f M 为多大?(3)棒从0ω变为01

2ω时,经历的时间为多少?

分析:把子弹与棒看作一个系统,子弹击穿棒的过程中,转轴处的作用力的力矩为零,所以击穿前后系统角动量守恒,可求待击穿瞬间棒的角速度。棒转动过程中,对棒划微元计算元阻力矩,积分可得总阻力矩,应用转动定律或角动量定理可求得所需时间。

解:(1)以子弹和棒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取子弹和棒碰撞中间的任一状态分析受力,子弹与棒之间的碰撞力f 、'f 是内力。一对相互作用力对同一转轴来说,其力矩之和为零。因此,可以认为棒和子弹组成的系统对转轴的合外力矩为零,则系统对转轴的角动量守恒。

2

222

2

2

13m v L m v L J J m L

ω?=

?

?

+=

解上述两式得:038v L

ω=

(2)设在离转轴距离为l 得取一微元d l ,则该微元所受的阻力为:

df kvdl kl dl ω==

该微元所受的阻力对转轴的力矩为:

dl l k ldf dM

f

2

ω==

则细棒所受到的总阻力矩为:

2

3

13

L L f

f

M

d M

k l d l k L ωω=

=

=

?

?

(3)由刚体定轴转动定律得,

3

13

f

d M

J J

k L d t

ωβω==-=

即上式可化为:3

13

d J

kL d t ω

ω

-=

对上式两边分别积分得:0

3

2

13

t d J kL d t ωωω

ω

-=

??

解上式积分得:3

3ln 2J t kL

=

把2

13

J m L =

代入上式得:ln 2m t kL

=

3-14两滑冰运动员,质量分别为70A

M

kg =,80B

M

kg =,它们的速率1

7,A m s

υ-=?,

1

8B m s

υ-=?在相距1.5m 的两平行线上相向而行,当两人最接近时,便拉起手来,开始绕

质心作圆周运动并保持两人间的距离1.5m 不变。求:(1)系统总的角动量;(2)系统一起绕质心旋转的角速度;(3)两人拉手前后的总动能,这一过程中机械能是否守恒,为什么? 分析:利用系统质心公式,两人组成系统前后角动量守恒和动能公式求解。 解:(1)设两人相距最近时以运动员A 作原点,由质心公式得,两运动员的质心为:

70080 1.5

0.87080

A A

B B

A

B

M x M x x m M

M

+?+?=

=

=++

两人组成的系统对质心的总的角动量为:

2

1

(1.5)7070.8808(1.50.8)840A A B B L M v x M v x kg m s

-=+-=??+??-=??

(2)两人拉手过程中,所受力对质心转轴的力矩之和为零,则两人组成系统前后角动量守恒。

2

2

(1.5)A B L J M x M x ωωω

??==+-????22

即:840=(700.8+800.7)

解上式得:10/rad s ω= (3)两人拉手前的动能为:

2

2

2

2

0111170780842752

2

2

2

K A A B B E M v M v J =

+

=

??+

??=

两人拉手后的动能为:

2

222

11(700.8800.7)1042002

2

K E J J ω

=

=

??+??=

因此,系统前后的机械能不守恒。我们可以把两人拉手的过程看作完全非弹性碰撞,因此系统前后机械能不守恒。

3-15 如题图3-15所示,一长为2l 、质量为M 的匀质细棒,可绕棒中点的水平轴O 在竖直面内转动,开始时棒静止在水平位置,一质量为m 的小球以速度u 垂直下落在棒的端点,设小球与棒作弹性碰撞,求碰撞后小球的反弹速度v 及棒转动的角速度ω各为多少? 分析:以小球和棒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取小球和棒碰撞中间的任一状态分析受力,棒受的重力M g 和轴对棒的支撑力N 对O 轴的力矩均为零。小球虽受重力mg 作用,但比起碰撞时小球与棒之间的碰撞力f 、'f 而言,可以忽略不计。又f 、'f 是内力,一对相互作用力对同一转轴来说,其力矩之和为零。因此,可以认为棒和小球组成的系统对O 轴的合外力矩为零,则系统对O 轴的角动量守恒。

解:取垂直纸面向里为角动量L 正向,则系统初态角动量为m u l ,终态角动量为J ω(小棒)和m vl -(小球),有角动量守恒定律得

m ul J m vl ω=- ①

因为弹性碰撞,系统机械能守恒,可得

2

2

2

11122

2

m u

m v J ω=+

② 又2

2

11(2)12

3

J M l M l ==

联立式①,②,③解得

336(3)M m v u

M m

m u M m l

ω-=

+=

+

3-16 一长为L 、质量为m 的匀质细棒,如题图3-16所示,可绕水平轴O 在竖直面内旋转,若轴光滑,今使棒从水平位置自由下摆。求:(1)在水平位置和竖直位置棒的角加速度β;(2)棒转过θ角时的角速度。

分析:由转动定律求角加速度,由在转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求角速度。 解:(1)有刚体定轴转动定律M J β=得,

细棒在水平位置的角加速度为:2

32123L

m g

M g

J L m L β==

=

细棒在竖直位置的角加速度为:2

0013M J

m L

β===

(2)细棒在转动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题图3-16

题图3-15

2

2

1sin 2

2

13L m g

J J m L

θω

==

解上述两式得:ω=

3-17 弹簧、定滑轮和物体如题图3-17所示放置,弹簧劲度系数k 为1

2.0N m -?;物体的

质量 6.0m kg 为。滑轮和轻绳间无相对滑动,开始时用手托住物体,弹簧无伸长。求: (1)若不考虑滑轮的转动惯量,手移开后,弹簧伸长多少时,物体处于受力平衡状态及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

(2)设定滑轮的转动惯量为2

0.5kg m ?,半径0.3r m 为,手移开后,物体下落0.4m 时,它的速度为多大?

分析:(1)不考虑滑轮的转动惯量,由物体受力平衡求伸长量x , 再求弹性势能。

(2)若考虑滑轮的转动惯量,则弹簧、滑轮、物体和地球 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解:(1)若不考虑滑轮的转动惯量,设弹簧伸长了x 距离 时物体处于受力平衡状态, 则:m g kx =

63()2

m g g x g m k

?=

==

此时弹簧的弹性势能为:2

22

112(3)92

2

p E kx g g J =

=

??=

(2)若考虑滑轮得转动惯量,设物体下落的距离为h 时,它的速度为v ,滑轮的角速度为ω,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2

2

2

11122

2

m g h m v J kh

v r ω

ω

=+

+

=

把数据代入上述两式得,

2

2

1116100.460.520.4

2

2

2

0.3v v ω

ω

??=??+

??+

??=?

解上述两式得: 2.0/v m s =

3-18一转动惯量为J 的圆盘绕一固定轴转动,起初角速度为0ω.设它所受阻力矩与转动角速度成正比,即M k ω=-(k 为正的常数),求圆盘的角速度从0ω变为01

2ω时所需的时间.

分析:由转动定律及角加速度的定义,对角速度积分可求解。 解:根据转动定律:

M J β=

题图3-17

d J

k d t

ωω=- d k d t J ω

ω

=-

∴ 两边积分: 0

2

1

d d t k t J

ωωωω

=-?

?

得 (ln 2)t J k =

3-19 质量为m 的子弹,以速度0v 水平射入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质量为0m 、半径为R 的圆盘边缘,并留在该处,0v 的方向与射入处的半径垂直,圆盘盘心有一竖直的光滑固定轴,如所示,试求子弹射入后圆盘的角速度ω。

分析:在子弹射入圆盘的过程中,子弹和圆盘组成的系统对转轴的角动量和力矩为零,因此对转轴的角动量守恒。

解:设子弹射入后圆盘的角速度为ω,则由角动量守恒定律得,

2

2

001()2

m v R m R m R =+

ω 解上式得:0

022m v m R m R

ω=+

3-20一均质细杆,长1L m =,可绕通过一端的水平光滑轴O 在铅垂面内自由转动,如题图3-20所示。开始时杆处于铅垂位置,今有一子弹沿水平方向以1

10v m s -=?的速度射入细杆。设入射点离O 点的距离为

34

L ,子弹的质量为细杆质量的

19

。试求:(1)子弹和细杆开始

共同运动的角速度。(2)子弹和细杆共同摆动能到达的最大角度。

分析:子弹射入细杆过程中,子弹和细杆组成的系统角动量守恒;细杆摆动时,机械能守恒。 解(1)子弹打进杆的过程中子弹和杆组成的系统角动量守恒, 设子弹开始时的角速度为0ω,弹和杆一起共同运动的角速度 为ω,则由角动量守恒定律得:

0(J J J ωω=+子子杆) ①

又2

216)43(9L m L m J ==

子 ② 2

3

1mL J =

杆 ③

题图3-19

01040333

1

44v L

ω=

=

=

? ④

把②③④式代入①式并解得:40/19

ra d s ω=

(2)设子弹与杆共同摆动能达到最大角度为θ角, 在摆动的过程中杆和子弹及地球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 则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

13311((

co s )(

co s )2

9

4

4

2

2

m g J J L L m g L L ω

θθ+=

-

+-

2

子杆) ⑥

把②③⑤式及10g =,L=1代入⑥式解得:8496.0cos =θ。rad 56.0=θ

李坤望《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和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看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和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和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和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和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和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口国来讲,贸易条件变化对国际贸易利益的影响是相反的。 7.如果国际贸易发生在一个大国和一个小国之间,那么贸易后,国际相对价格更接近于哪一个国家在封闭下的相对价格水平?

统计学第三章作业及答案

第三章统计学作业作业 一、判断题 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2.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3.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4.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定组 限。() 5.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可称为次数分布。 () 6.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7.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B.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D.编制统计表 2.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必须是重叠的B.必须是间断的 C.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D.必须取整数 3.下列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的是()。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B.产品按品种分组 C.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D.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A.60---70分这一组B.70---80分这一组 C.60—70或70—80两组都可以D.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A.简单分组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D.结构分组 6.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A.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B.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C.组数的多少不同D.组距的大小不同 7.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料如下: 2,5,4,4,3,4,3,4,4,2,2,4,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A.单项式分组 B.等距分组 C.不等距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8.在分组时, 凡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将此值归入下限所在组 C.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另立一组 9.次数分配数列是() A.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10.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邻组的组限必须()。 A.重叠 B.相近 C.不等 D.间断 11.将某地区国有企业按利润计划完成程度分为以下四组,正确的是()。

【精选】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答案

《统计学》第一次作业 一、单选题(共10个) 1.统计工作的成果是( C )。 A. 统计学 B. 统计工作 C. 统计资料 D. 统计分析和预测 2. 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 A. 抽象的数量关系 B. 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 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 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3. 对某地区的全部产业依据产业构成分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这里所使用的计量尺度是( A )。 A. 定类尺度 B. 定序尺度 C. 定距尺度 D. 定比尺度 4.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普查,总体单位是( D )。 A. 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 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 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 每一个工业企业 5.统计总体的同质性是指( B )。 A.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B. 总体各单位具有某一共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C. 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或数量标志 D. 总体各单位具有若干互不相同的品质标志属性或数量标志值 6.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D ) A. 企业设备调查 B. 人口普查 C. 农村耕地调查 D. 工业企业现状调查 7.某灯泡厂为了掌握该厂的产品质量,拟进行一次全厂的质量大检查,这种检查应当选择( D)

A. 统计报表 B. 重点调查 C. 全面调查 D. 抽样调查 8.重点调查中重点单位是指(A ) A. 标志总量在总体中占有很大比重的单位 B. 具有典型意义或代表性的单位 C. 那些具有反映事物属性差异的品质标志的单位 D. 能用以推算总体标志总量的单位 9.书籍某分组数列最后一组是500以上,该组频数为10,又知其相邻组为400-450,则最后一组的频数密度为( A) A. 0.2 B. 0.3 C. 0.4 D. 0.5 10.在组距分组中,确定组限时(B ) A. 第一组的下限应等于最小变量值 B. 第一组的下限应小于最小变量值 C. 第一组的下限应大于最小就量值 D. 最后一组的上限应小于最大变量值 二、多选题(共5个) 1. 按照统计数据的收集方法,可将统计数据分为( AC )。 A. 观测数据 B. 截面数据 C. 实验数据 D. 间数列数据 2. 定比尺度的特点是( ACDE) A. 它有一个绝对固定的零点 B. 它没有绝对零点 C. 它具有定类、定序、定距尺度的全部特性 D. 它所计量的结果不会出现“0”值 E. 它可以计算两个测度值之间的比值 3.下列标志中,属于品质标志的有( BD )。 A. 工资 B. 所有制 C. 耕地面积 D. 产品质量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一. 判断题部分 1 : 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 2: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 ( × ) 3: 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 均分配次数。 ( × ) 3 : 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 ∨ ) 4: 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 志值在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 ( ∨ ) 5: 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 6: 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 叠的方法确定组限。 ( ∨ ) 7: 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 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 ( ∨ ) 8: 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 或 100%。( × ) 9: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 可称为次数分布。 ( ∨ ) 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 的差异。( ∨ ) 12: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第三章 统计资料整理 ×)

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 小。( × ) .单项选择题部分 2: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 A 、 必须是重叠的 B 、必须是间断的 C 、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D 、必须取整数 3: 下列分组中属于按 品质标志分组 的是( B )。 A 、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 、产品按品种分组 C 、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 、家庭按年收入分组 4 : 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 B )。 A 、60---70 分这一组 B 、 70---80 分这一组 C 、60— 70或 70—80两组都可以 D 、作为上限的那一组 5: 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 分组属于( B )。 A 、简单分组 B 、复合分组 C 、分析分组 D 、结构分组 6: 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 A 、选择的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 B 、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1: 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B A 、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C 、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 )。 B 、 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D 、编制统计表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

课后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 选择题 1.国际经济学在研究资源配置时,是以()作为基本的经济单位来划分的。 A. 企业 B.个人 C.政府 D.国家 2.国际经济学研究的对象是() A国际商品流动B世界范围内的稀缺资源的最优配置 C国际收支平衡D各国之间的经济活动和经济关系 3.从国际间经济资源流动的难易度看,()流动最容易 A商品B资本C人员D技术 答案提示:1.D 2. B D 3.C (二)问答题 1.试述国际经济学和国内经济学的关系。 答案提示:(1)联系:国际经济学与国内经济学研究的经济活动是相似的,面临的主要问题也是相似的;(2)最主要的区别是国际经济的民族国家性。 第二章古典的国际贸易理论 (一)选择题 本国生产A、B、C、D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4、15,外国生产这四种产品的单位劳动投入分别为12、18、24、30,根据李嘉图模型,本国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优势?在哪种产品上拥有最大比较劣势?() (a)D、A(b)C、B(c)A、D(d)B、C 答案:C (二)问答题 1.亚当·斯密对国际贸易理论的主要贡献有哪些? 答案提示:亚当·斯密的主要贡献是:(1)抨击了重商主义;(2)提出了绝对优势之一概念;(3)强调国际分工是使国民财富增加的最重要手段。 2.绝对优势理论和比较优势理论的区别是什么? 答案提示:(1)绝对优势理论强调,国与国之间劳动生产率的绝对差异导致的技术水平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2)比较优势理论强调,劳动生产率的相对差异导致的技术水平的差异是产生国际贸易的主要原因。 (三)计算题 1.根据下面两个表中的数据,确定(1)贸易前的相对价格;(2)比较优势型态。 表1 X、Y的单位产出所需的劳动投入 A国 B国 X Y 6 2 15 12

会计学基础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 一、单选题(每题1分,共19分) 1. 账户是根据(A )开设的。 A 会计科目 B 财务状况 C 报表项目 D 资金运动 2. 在借贷记账法下,资产类庄户的期末余额一般在( A )。 A 借方 B 增加方 C 贷方 D 减少方 3?进行复式记账时,对任何一项经济业务登记的账户数量应是( D )。 A 一个 B 两个 C 三个 D 两个或两个以上 5. 借贷记账法试算平衡的依据是( B )° A 资金运动变化规律 B 会计等式平衡原理 C 会计账户基本结构 D 平行登记基本原理 6. 借贷记账法下的“借”表示( A )° A 资产、费用增加 B 负债增加 C 所有者权益增加 D 收入增加 7. “应收账款”账户的期初余额为借方 3 000元,本期借方发生额 8 000元,本期贷方发 生额7 000元,该账户的期末余额为( A )° A 借方4 000元 4. A B 在借贷记账法下, 期初贷方余额 期初借方余额 期初借方余额 期初贷 方余额 所有者权益账户的期末余额等于(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借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本期贷方发生额

B贷方8 000元

C 借方5 000元 D 贷方5 000元 8. 下列错误中,能够通过试算平衡查找的是( D ) A 重记经济业务 B 漏记经济业务 C 借贷方向相反 D 借贷金额不等 9. 明细分类账户对总分类账户具有( B )作 用。 A 统驭控制 B 补充说明 C 指导 D 辅助 10. 负债类账户的余额一般在( A 借方 B 贷方 C 借方或贷方 D 一般无期末余额 11. 某项经济业务的会计分录为: 借:资本公积 5 000 贷:实收资本 5 000 该分录表示(B )° A 一个资产项目减少 5 000元,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 5 000元 B 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 5 000元,另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减少 5 000元 C 一个资产项目增加 5 000元,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 5 000元 D 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增加 5 000元,另一个所有者权益项目也增加 5 000元 12. 某企业“应收账款”总分类账户共有三个二级明细账户,其期初余额为 账分别为:甲厂借方 4 000元,乙厂借方2 500元,则丙厂为( A )° A 借方1 500元 B 贷方1 500元 C 借方6 500元 D 贷方6 500元 13. 某企业资产总 额为100万元,当发生下列三笔经济业务后,其资产总额为( A ) 万元:向银行借款 20万元存入银行;用银行存款偿还货款 5万元;收回应收账款 4万元存 入银行。 A 115 B )。 8 000元,明细

统计学原理第三章习题答案

统计资料整理第三章 判断题部分一.1:对统计资料进行分组的目的就是为了区分各组单位之间质的不同。) ×( )统计分组的关键问题是确定组距和组数。(×2: 3:组中值是根据各组上限和下限计算的平均值,所以它代表了每一组的平)(×均分配 次数。3:分配数列的实质是把总体单位总量按照总体所分的组进行分配。)∨( 4:次数分配数列中的次数,也称为频数。频数的大小反映了它所对应的标)∨志值在 总体中所起的作用程度。(5:某企业职工按文化程度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是一个单项式分配数列。)×( 6:连续型变量和离散型变量在进行组距式分组时,均可采用相邻组组距重)叠的方法确 定组限。(∨7:对资料进行组距式分组,是假定变量值在各组内部的分布是均匀的,所)(∨以这种分组会使资料的真实性受到损害。8:任何一个分布都必须满足:各组的频率大于零,各组的频数总和等于1 )×或100%。( 9: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和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分配数列,都 ) ∨( 可称为次 数分布。)×10:按数量标志分组的目的,就是要区分各组在数量上的差异。( 11:统计分组以后,掩盖了各组内部各单位的差异,而突出了各组之间单位)∨(的差异。 :分组以后,各组的频数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于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12. 用也越大;而各组的频率越大,则组的标志值对全体标志水平所起的作用越)×小。(二.单项选择题部分。 B )1:统计整理的关键在( A、对调查资料进行审核 B、 对调查资料进行统计分组 C、对调查资料进行汇总 D、编制统计表 )。:在组距分组时,对于连续型变量,相邻两组的组限( A 2A、必须是重叠的 B、必须是间断的 、必须取整数、可以是重叠的,也可以是间断的 C D。的是( B )3:下列 分组中属于按品质标志分组 A、学生按考试分数分组 B、产品按品种分组、家庭按年收入分组、企业按计划完成程度分组 D C4:有一个学生考试成绩为7 0分,在统计分组中,这个变量值应归入)。( B A、60---70分这一组 B、70---80分这一组 、作为上限的那一组两组都可以 D8060—70或70—C、5:某主管局将下属企业先按轻、重 工业分类,再按企业规模分组,这样的)。分组属于( B A、简单分组 B、复合分组 C、分析分组 D、结构分组 。简单分组和复合分组的区别在于( B ) 6:、选择的分组标志多少不同 B、选择的 分组标志的性质不同A. D、组数的多少不同、组距的大小不同答案:C7:有20 个工人看管机器台数资 料如下: 2,5,4,4,3,4,3,4,4,2,2,4, A )3,4,6,3,4,5,2,4。如按以上资料编制分配数列,应采用( B.等距分组A.单项式分组 D.以上几种分组均可以 C.不等距分组8:在分组时, 凡 遇到某单位的标志值刚好等于相邻两组上下限数值时,。一般是( B )将此值归入下限所 在组 A.将此值归入上限所在组 B.另立一组此值归入两组均可 D. C.)次数分配数列是( D 9: 按数量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A. B.按品质标志分组形成的数列 C. 按统计指标分组所形成的数列 D.按数量标志和品质标志分组所形成的数列。划分连

统计学课程作业及答案

统计学作业2 单项选择题 第1题某地区有10万人口,共有80个医院。平均每个医院要服务1250人,这个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强度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发展水平指标 答案:B 第2题某企业2002年工业总产值比1992年增长了3倍,则该公司1992-2002年间工业总产值平均增长速度为() A、11.61% B、14.87% C、13.43% D、16.65% 答案:A 第3题某工业企业的某种产品成本,第一季度是连续下降的。1月份产量750件,单位成本20元;2月份产量1000件,单位成本18元;3月份产量1500件,单位成本15元。则第一季度的平均成本为()。 A、17.67 B、17.54 C、17.08 D、16.83 答案:C 第4题已知4个水果商店苹果的单价和销售额,要求计算4个商店苹果的平均单价,应该采用()。 A、简单算术平均数 B、加权算术平均数 C、加权调和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答案:C 第5题如果分配数列把频数换成频率,那么方差()。 A、不变 B、增大 C、减小 D、无法预期变化 答案:A 第6题某厂5年的销售收入如下:200万、220万、250万、300万、320万,则平均增长量为()。 A、120/5 B、120/4 C、320/200的开5次方 D、320/200的开4次方 答案:B 第7题直接反映总体规模大小的指标是()。 A、平均指标 B、相对指标 C、总量指标 D、变异指标 答案:C 第8题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和()。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答案:C 多项选择题

国际经济学课后习题答案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第一章 1.为什么说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答案提示:当生产处于生产边界线上,资源则得到了充分利用,这时,要想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必须降低另一产品的生产,也就就是说,增加某一产品的生产就是有机会机本(或社会成本)的。生产可能性边界上任何一点都表示生产效率与充分就业得以实现,但究竟选择哪一点,则还要瞧两个商品的相对价格,即它们在市场上的交换比率。相对价格等于机会成本时,生产点在生产可能性边界上的位置也就确定了。所以,在决定生产与消费时,相对价格比绝对价格更重要 2.仿效图1—6与图1—7,试推导出Y商品的国民供给曲线与国民需求曲线。 答:参见教材第一章第二节内容,将图1-6a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的供给,以纵坐标表示x商品供给,得出相应生产可能性边界线,然后将图1-6b中,以横坐标表示y商品供给,以纵坐标表示y的相对价格,通过类似推导可得出国民供给曲线,国民需求曲线作类似推导可得。 3.在只有两种商品的情况下,当一个商品达到均衡时,另外一个商品就是否也同时达到均衡? 答:两种商品同时达到均衡。一种商品均衡时,由其相对价格,机会成本,需求可知另一种商品得相对价格,机会成本与需求。 4.如果生产可能性边界就是一条直线,试确定过剩供给(或需求)曲线。 答案提示:略,参见书上 5.如果改用Y商品的过剩供给曲线(B国)与过剩需求曲线(A国)来确定国际均衡价格,那么所得出的结果与图1—13中的结果就是否一致? 答案提示:国际均衡价格将依旧处于贸易前两国相对价格的中间某点。 6.说明贸易条件变化如何影响国际贸易利益在两国间的分配。 答案提示:一国出口产品价格的相对上升意味着此国可以用较少的出口换得较多的进口产品,有利于此国贸易利益的获得,不过,出口价格上升将不利于出口数量的增加,有损于出口国的贸易利益;与此类似,出口商品价格的下降有利于出口商品数量的增加,但就是这意味着此国用较多的出口换得较少的进口产品。对于进

统计学第三章课后题及答案解析

第三章 一、单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的中心工作是() A.对原始资料进行审核B.编制统计表 C.统计汇总问题D.汇总资料的再审核 2.统计汇总要求资料具有() A.及时性B.正确性 C.全面性D.系统性 3.某连续变量分为五组:第一组为40—50,第二组为50—60,第三组为60—70,第四组为70—80,第五组为80以上,依习惯上规定() A.50在第一组,70在第四组B.60在第二组,80在第五组 C.70在第四组,80在第五组D.80在第四组,50在第二组 4.若数量标志的取值有限,且是为数不多的等差数值,宜编制() A.等距式分布数列B.单项式分布数列 C.开口式数列D.异距式数列 5.组距式分布数列多适用于() A.随机变量B.确定型变量 C.连续型变量D.离散型变量 6.向上累计次数表示截止到某一组为止() A.上限以下的累计次数B.下限以上的累计次数 C.各组分布的次数D.各组分布的频率 7.次数分布有朝数量大的一边偏尾,曲线高峰偏向数量小的方向,该分布曲线属于()A.正态分布曲线B.J型分布曲线 C.右偏分布曲线D.左偏分布曲线 8.划分连续变量的组限时,相临组的组限一般要() A.交叉B.不等 C.重叠D.间断 二、多项选择题 1.统计整理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 A.统计分组B.逻辑检查 C.数据录入D.统计汇总 E.制表打印 2.影响组距数列分布的要素有() A.组类B.组限 C.组距D.组中值 E.组数据 3.常见的频率分布类型主要有() A.钟型分布B.χ型分布 C.U型分布D.J型分布 E.F型分布 4.根据分组标志不同,分组数列可以分为() A.组距数列B.品质数列 C.单项数列D.变量数列 E.开口数列 5.下列变量一般是钟型分布的有()

统计学原理作业答案

《统计学原理》作业一 一、判断题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各个方面。(×) 2.统计调查过程中采用的大量观察法,是指必须对研究对象的所有单位进行调查。(×) 3.总体的同质性是指总体中的各个单位在所有标志上都相同。(×)4.个人的工资水平和全部职工的工资水平,都可以称为统计指标。(×)5.对某市工程技术人员进行普查,该市工程技术人员的工资收入水平是数量标志。(√) 6.社会经济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方面,但它在具体研究时也离不开对现象质的认识。(√) 7.品质标志表明单位属性方面的特征,其标志表现只能用文字表现,所以品质标志不能直接转化为统计指标。(√) 8.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的属性特征,质量指标反映现象的相对水平或工作质量,二者都不能用数值表示。(×) 9.某一职工的文化程度在标志的分类上属于品质标志,职工的平均工资在指标的分类上属于质量指标。(√) 10.总体单位是标志的承担者,标志是依附于总体单位的。(√) 二、单项选择 1.社会经济统计的研究对象是( C )。 A、抽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B、社会经济现象的规律性 C、社会经济现象的数量特征和数量关系 D、社会经济统计认识过程的规律和方法

2.构成统计总体的各个单位称为(A )。 A、调查单位 B、标志值 C、品质标志 D、总体单位 3.对某城市工业企业未安装设备状况进行普查,总体单位是( B )。 A、工业企业全部未安装设备 B、工业企业每一台未安装设备 C、每个工业企业的未安装设备 D、每一个工业企业 4.标志是说明总体单位特征的名称(C)。 A、它有品质标志值和数量标志值两类 B、品质标志具有标志值 C、数量标志具有标志值 D、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都具有标志值 5.总体的变异性是指( B )。 A.总体之间有差异 B、总体单位之间在某一标志表现上有差异 C.总体随时间变化而变化 D、总体单位之间有差异 6.工业企业的设备台数、产品产值是( D )。 A、连续变量 B、离散变量 C.前者是连续变量,后者是离散变量 D、前者是离散变量,后者是连续变量 7.几位学生的某门课成绩分别是57分、68分、78分、89分、96分,“学生成绩”是( B )。 A、品质标志 B、数量标志 C、标志值 D、数量指标 8.在全国人口普查中(B )。 A、男性是品质标志 B、人的年龄是变量 C、人口的平均寿命是数量标志 D、全国人口是统计指标 9.下列指标中属于质量指标的是( B )。 A、社会总产值 B、产品合格率 C、产品总成本 D、人口总数

国际经济学第五版第三章答案

第三章 ) Answers to End-of-Chapter Questions 1. Use the information in the table on labor productivities in France and Germany to answer the following questions.使用该信息表上关于法国和德国的劳动生产率,以回答以下问题。 Output per Hour Worked单 位工作小时的产出 France Germany Cheese 2 kilograms 1 kilogram Cars 0.25 0.5 a. Which country has an absolute advantage in cheese? In cars?哪个国家有奶酪的绝 对优势?汽车呢? b. What is the relative price of cheese in France if it does not trade? In Germany, if it does not trade?什么是奶酪在法国的相对价格,如果它不交易?在德国,如果不 进行交易? c. What is opportunity cost of cheese in France? In Germany?法国奶酪的机会成本是 多少?德国呢? d. Which country has a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cheese? In cars? Show how you know.在奶酪生产上,那个国家有比较优势?在汽车生产上呢?解释你的结论 e. What are the upper and lower bounds for the trade price of cheese?奶酪交易价格的 上下边界是什么? f.Draw a hypothetical PPC for France and label its slope. Suppose that France follows its comparative advantage in deciding where to produce on its PPC. Label its production point.画一条假设的法国生产可能性曲线并标出其斜率。假设法国根 据其比较优势决定生产可能性曲线上生产点,标出其生产点。 If the trade price of cars is 5 kilos of cheese per car, draw a trade line showing how France can gain from trade.如果贸易价格是每辆汽车换5千克奶酪,画出交易线 说明法国能够得到的贸易利得。 Answers: a. France has the absolute advantage in cheese and Germany in cars. This follows because France’s productivity is higher in cheese and Germany’s is higher in cars. 法国有干酪和德国车的绝对优势。在此之前,因为法国的生产力是奶酪更高,德 国是汽车高 b. The autarkic relative price of cheese in France is one-eighth car per kilogram; in Germany it is one-half car.奶酪在法国的自给自足的相对价格是每公斤八分之一 的汽车;在德国它是二分之一的汽车 c. Opportunity costs are equal to relative prices.机会成本等于相对价格

统计学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思考题与练习题 参考答案 【友情提示】请各位同学完成思考题与练习题后再对照参考答案。回答正确,值得肯定;回答错误,请找出原因更正,这样使用参考答案,能力会越来越高,智慧会越来越多。学而不思则罔,如果直接抄答案,对学习无益,危害甚大。想抄答案者,请三思而后行! 第一章绪论 思考题参考答案 1.不能,英军所有战机=英军被击毁的战机+英军返航的战机+英军没有弹孔的战机,因为英军被击毁的战机有的掉入海里、敌军占领区,或因堕毁而无形等,不能找回;没有弹孔的战机也不可能自己拿来射击后进行弹孔位置的调查。即便被击毁的战机找回或没有弹孔的战机自己拿来射击进行实验,也不能从多个弹孔中确认那个弹孔就是危险的。 2.问题:飞机上什么区域应该加强钢板?瓦尔德解决问题的思想:在她的飞机模型上逐个不重不漏地标示返航军机受敌军创伤的弹孔位置,找出几乎布满弹孔的区域;发现:没有弹孔区域就是军机的危险区域。 3.能,拯救与发展自己的参考路径为:①找出自己的优点,②明确自己大学阶段的最佳目标,③拟出一个发扬自己优点,实现自己大学阶段最佳目标的可行计划。 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调查。

2.探索、调查、发现。 3、目的。 二、简答题 1.瓦尔德;把剩下少数几个没有弹孔的区域加强钢板。 2.统计学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思路,即基本步骤就是:①提出与统计有关的实际问题;②建立有效的指标体系;③收集数据;④选用或创造有效的统计方法整理、显示所收集数据的特征;⑤根据所收集数据的特征、结合定性、定量的知识作出合理推断;⑥根据合理推断给出更好决策的建议。不解决问题时,重复第②-⑥步。 3.在结合实质性学科的过程中,统计学就是能发现客观世界规律,更好决策,改变世界与培养相应领域领袖的一门学科。 三、案例分析题 1.总体:我班所有学生;单位:我班每个学生;样本:我班部分学生;品质标志:姓名;数量标志:每个学生课程的成绩;指标:全班学生课程的平均成绩 ;指标体系:上学期全班同学学习的科目 ;统计量:我班部分同学课程的平均成绩 ;定性数据:姓名 ;定量数据: 课程成绩 ;离散型变量:学习课程数;连续性变量:学生的学习时间;确定性变量:全班学生课程的平均成绩;随机变量:我班部分同学课程的平均成绩,每个同学进入教室的时间;横截面数据:我班学生月门课程的出勤率;时间序列数据:我班学生课程分别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四个月的出勤率;面板数据:我班学生课程分别在第一个月、第二个月、第三个月、第四个月的出勤率;选用描述统计。 2.(1)总体:广州市大学生;单位:广州市的每个大学生。(2)如果调查中了解的就是价格高低,为定序尺度;如果调查中了解的就是商品丰富、价格合适、节约时间,为定类尺度。(3)广州市大学生在网上购物的平均花费。(4)就是用统计量作为参数的估计。(5)推断统计。 3.(1)10。(2)6。(3)定类尺度:汽车名称,燃油类型;定序尺度:车型大小;定距尺度:引擎的汽缸数;定比尺度:市区驾车的油耗,公路驾车的油耗。(4)定性变量:汽车名称,车型大小,燃油类型;定量变量:引擎的汽缸数,市区驾车的油耗,公路驾车的油耗。(5)40%;(6)30%。 第二章收集数据 思考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作业答案归纳

统计学作业答案归纳 1、据一次抽样调查表明居民每日平均读报时间的95%的置信区间为〔2.2,3.4〕小时,问该次抽样样本平均读报时间t 是多少?若样本量为100,则样本标准差 是多少?若我想将允许误差降为0.4小时,那么在相同的置信水平下,样本容量 应该为多少? 解:样本平均读报时间为:t = 24.32.2+=2.8 由()96 .121002.24.322.24.305.0?-=?-==s n s z E =3.06 2254.006.396.12 2 22205.02=?=?=E s z n 一家调查公司进行一项调查,其目的是为了了解某市电信营业厅大客户对该电信 的服务的满意情况。调查人员随机访问了30名去该电信营业厅办理业务的大客 户,发现受访的大客户中有9名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好。试在 95%的置信水平下对大客户中认为营业厅现在的服务质量较两年前好的比率进 行区间估计。 4.据某市场调查公司对某市80名随机受访的购房者的调查得到了该市购房 者中本地人购房比率p 的区间估计,在置信水平为10%下,其允许误差E = 0.08。则: (1)这80名受访者样本中为本地购房者的比率是多少? (2)若显著性水平为95%,则要保持同样的精度进行区间估计,需要调查 多少名购房者。 解:这是一个求某一属性所占比率的区间估计的问题。根据已知n =30,2 /αz =1.96,根据抽样结果计算出的样本比率为%3030 9?==p 。

总体比率置信区间的计算公式为: ()n p p z p ?1??2/-±α 计算得: ()n p p z p ?1??2/-±α=30%()30 %301%3096.1-??± =(13.60%,46.40%) 5、某大学生记录了他一个月31天所花的伙食费,经计算得出了这个月平均每天 花费10.2元,标准差为2.4元。显著性水平为在5%,试估计该学生每天平 均伙食费的置信区间。 解:由已知:=x 10.2,s =2.4,96.1025.0=z ,则其置信区间为: 314 .296.12.10025.0?±=±n s z x =〔9.36,11.04〕。 该学生每天平均伙食费的95%的置信区间为9.36元到11.04元。 7、某电子邮箱用户一周内共收到邮件56封,其中有若干封是属于广告邮件,并 且根据这一周数据估计广告邮件所占比率的95%的置信区间为〔8.9%, 16.1%〕。问这一周内收到了多少封广告邮件。若计算出了20周平均每周收 到48封邮件,标准差为9封,则其每周平均收到邮件数的95%的置信区间 是多少?(设每周收到的邮件数服从正态分布) 解:本周收到广告邮件比率为:p =2 161.0089.0+=0.125 收到广告邮件数为:n ×p =56×0.125=7封 根据已知:x =48,n =20,s =9,093.2)19(025.0=t

[经济学]《国际经济学》练习题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从国际经济资源流动的难度看,最容易流动的要素是(A) A.商品 B.资本 C.人员 D.技术 2.在比较利益模型中,两种参与贸易商品的国际比价(C) A.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上 B.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下 C.在两国贸易前的两种商品的国内比价之间 D.与贸易前的任何一个国家的国内比价相同 3.比较利益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驱动力是(A) A.劳动生产率的差异 B.技术水平的差异 C.产品品质的差异 D.价格的差异 4.在绝对技术差异理论与相对技术差异理论中,机会成本是(D) A.递增 B.递减 C.先递增后递减 D.不变 5.不能解释产业内贸易现象的理论有(B) A.重叠需求理论 B.要素比例理论 C.规模经济理论 D.垄断竞争理论 6.能反映规模经济理论本意的是(B) A.规模报酬递减 B.规模报酬递增 C.规模报酬不变 D.规模成本递增 7.不改变贸易结构,只改变贸易规模的增长方式有(C) A.偏向进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B.偏向出口的生产要素增长 C.生产要素等比例增长 D.悲惨的增长 8.最佳关税水平应等于(B) A.零进口关税 B.零进口关税与禁止性关税之间的水平

C.禁止性关税 D.禁止性关税以上 9.世界贸易组织秘书处设在(B) A.日内瓦 B.纽约 C.布鲁塞尔 D.乌拉圭 10.在国际卡特尔订价中,当产品的需求弹性越小,卡特尔订价水平就(B) A.越低 B.越高 C.不变 D.不确定 11.下述哪一种不属于投机性外汇交易(D) A.双边套汇 B.多边套汇 C.套利 D.套期保值 12.下述几种货币中,哪一种是实行联合浮动的货币(D) A.英镑 B.日元 C.美元 D.人民币 13.下述哪一种属于国际收支的事后项目(D) A.进出口 B.利息收支 C.直接投资 D.特别提款权变动 14.在分析货币贬值对贸易收支的影响时,小国所面临的供给弹性是(D) A.零 B.小于需求弹性 C.大于需求弹性 D.无穷大 15.发展中国家主要采取的汇率制度是(C) A.固定汇率制 B.浮动汇率制 C.钉住汇率制 D.联合浮动制 16.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中,最早出现金融动荡的国家是(B) A.印度尼西业 B.泰国 C.日本 D.韩国 17.劳动力在各国间的流动通常会使劳动力流出国(D) A.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B.财政总收入增加,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C.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提高 D.财政总收入减少,公共设施利用率下降 18.产业内贸易更容易发生于(C) A.富国与穷国之间 B.类似的高手入国家之间

统计学 第三章练习题答案及解析

3 %1%2%5.1++ 453025453025++++统计学第三章出题优课后习题答案 原多项选择第三题D 选项解释有误,现在已经重新更改。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商场某月商品销售额为1200万元,月末商品库存额为400万元,这两个总量指标( )。 A. 是时期指标 B. 前者是时期指标,后者是时点指标 C. 是时点指标 2. 国民总收入与国内生产总值之间相差一个( )。 A. 出口与进口的差额 B. 固定资产折旧 C.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 3. 有三批产品,废品率分别为1.5%、2%、1%,相应的废品数量为25件、30件、45件,则这三批产品平均废品率的计算式应为( )。 A. B. C. D. 4. 下列各项中,超额完成计划的有( )。 A. 利润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B. 单位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C. 建筑预算成本计划完成百分数103.5% 5. 某厂某种产品生产量1月刚好完成计划,2月超额完成2%,3月超额完成4%,则该厂该年一季度各月平均超额完成计划的计算方法是( )。 A. 2%+4%=6% B. (2%+4%)÷2=3% C. (2%+4%)÷3=2% 453025%1%2%5.1++++3%1%2%5.1??

6. 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分别为18件和15件。若甲乙两组工人的平均日产量不变,但是甲组工人数占两组工人总数的比重下降,则两组工人总平均日产量( )。 A. 上升 B. 下降 C. 不变 D.可能上升,也可能下降 7. 当各个变量值的频数相等时,该变量的( )。 A. 众数不存在 B. 众数等于均值 C. 众数等于中位数 8. 如果你的业务是提供足球运动鞋的号码,那么哪一种平均指标对你更有用?( ) A. 算术平均数 B. 几何平均数 9. 某年年末某地区城市和乡村平均每人居住面积分别为30.3和33.5平方米,标准差分别12.8和13.1平方米,则居住面积的差异程度( )。 A. 城市大 B. 乡村大 10. 下列数列的平均数都是50,在平均数附近散布程度最小的数列是( )。 A. 0 20 40 50 60 80 100 B. 0 48 49 50 51 52 100 B x f f f f x f f x f f f x f x x f x x 本题答案选;所以;表示工人数目。 量,表示某组工人平均日产均日产量,表示甲乙两组工人总平甲乙乙甲甲乙甲乙乙甲甲↓↓+=++=∑∑∑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统计学课后作业答案

4.2 随机抽取25个网络用户,得到他们的年龄数据如下: 19 15 29 25 24 23 21 38 22 18 30 20 19 19 16 23 27 22 34 24 41 20 31 17 23 要求;(1)计算众数、中位数: 1、排序形成单变量分值的频数分布和累计频数分布: 网络用户的年龄 从频数看出,众数Mo有两个:19、23;从累计频数看,中位数Me=23。 (2)根据定义公式计算四分位数。Q1位置=25/4=6.25,因此Q1=19,Q3位置=3×25/4=18.75,因此Q3=27,或者,由于25 和27都只有一个,因此Q3也可等于25+0.75×2=26.5。 (3)计算平均数和标准差;Mean=24.00;Std. Deviation=6.652 (4)计算偏态系数和峰态系数:Skewness=1.080;Kurtosis=0.773 (5)对网民年龄的分布特征进行综合分析:分布,均值=24、标准差=6.652、呈右偏分布。如需看清楚分布形态,需要进行分组。 为分组情况下的直方图:

为分组情况下的概率密度曲线:分组: 1、确定组数: () lg25 lg() 1.398 111 5.64 lg(2)lg20.30103 n K=+=+=+=,取k=6 2、确定组距:组距=( 最大值- 最小值)÷组数=(41-15)÷6=4.3,取5 3、分组频数表 网络用户的年龄(Binned) 分组后的均值与方差:

Kurtosis 1.302 分组后的直方图: 组中值 50.00 45.00 40.00 35.00 30.00 25.00 20.00 15.00 10.00 F r e q u e n c y 10 8 6 4 2 Mean =23.30 Std. Dev. =7.024 N =25 4.11 对10名成年人和10名幼儿的身高进行抽样调查,结果如下: 成年组 166 169 l72 177 180 170 172 174 168 173 幼儿组 68 69 68 70 7l 73 72 73 74 75 要求:(1)如果比较成年组和幼儿组的身高差异,你会采用什么样的统计量?为什么? 均值不相等,用离散系数衡量身高差异。 (2)比较分析哪一组的身高差异大? 成年组 幼儿组 平均 172.1 平均 71.3 标准差 4.201851 标准差 2.496664 离散系数 0.024415 离散系数 0.035016 幼儿组的身高差异大。 7.6利用下面的信息,构建总体均值μ的置信区间: 1) 总体服从正态分布,且已知σ = 500,n = 15, =8900,置信水平为95%。 解: N=15,为小样本正态分布,但σ已知。则1-α=95%, 。其置信区间公式为 ∴置信区间为:8900±1.96×500÷√15=(8646.7 , 9153.2) 2) 总体不服从正态分布,且已知σ = 500,n = 35, =8900,置信水平为95%。 解:为大样本总体非正态分布,但σ已知。则1-α=95%, 。其置信区间公式为 2 α() 28.109,44.10192.336.10525 10 96.136.1052=±=?±=±n z x σ αx x 2 α() 28.109,44.10192.336.10525 1096.136.1052=±=?±=±n z x σ 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