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

古诗《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
古诗《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

《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新教师,初登讲台没有经验,尽管每节课都认真准备,却总有“为什么就讲不好呢?”的困惑。最近,学校组织每年一届的“星光杯”课堂教学评优大赛,可以自由选择录不录像,借此机会我校的景老师也把自己的课录了下来,认真审视,问题到底出现在哪。

第一大问题是:教学设计没有站在学生角度考虑,提出的问题成人化。

不了解学生,不知道学生哪可能不会,相信这也是许多新老师存在的问题。比如这节课老师以故事的形式介绍作者李白的写作背景,老师是这么介绍的:“这里边有一个小故事,作者在写这首诗的时候,李白五十多岁的时候曾到永王手下做事,后来永王跟他哥哥争夺皇位失败之后,李白也受到牵连,被判罪了,流放夜郎,这首诗是他流放夜郎途中经过白帝城时写的。他到白帝城的时候,这个突然接到皇上赦免他无罪释放的命令,他非常高兴,随即调转船头,改逆流为顺流了,回到江陵,这首诗就是此时所作。”

备课时觉得这样解释学生都能听懂。可上课时讲到这里,解释完之后问学生逆流快还是顺流快时,学生懵了,不知道怎么回答。老师当时也懵了,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会不知道呢?当时老师特别着急,后来讲的也不近如人意。课后老师反复思索,他为什么不会。找来几个学生问了问他们才知道,原来他们是不明白什么叫“逆流”什么叫“顺流”。随即老师进行了一个小调查:明白“顺流”的孩子有21人,占75%,明白“逆流”的孩子一个都没有。“逆流”“顺流”不明白,这是老师课前没有想到的。后来又问了几个孩子对于这段话你还有什么不明白,他们说“赦免”“夜郎”也不明白。

通过这件事,年轻老师深刻意识到我们习以为常的很简单的事情,学生不一定知道。课前我们也认真备课,但我们备的是教材、知识本身,往往忽视了备学生,了解学情。上课前要弄清学生哪有可能不会,在他不会的地方上下功夫,讲透彻,才能教好学生。

第二大问题是:备课程式化,“浅问答”过多,课堂上留给学生读的机会不多。

还是讲得多,加上练习、做题和讨论又多,“读”就被挤压了。此外,讲课太琐碎,美文鉴赏变成冷冰冰的技术性分析,甚至沦为考试技巧应对。本来语文阅读是一种美好享受,现在变为苦差事了。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语文能力的综合培育,理解、感觉、体验、察悟,包括语感,主要是靠在大量阅读中逐步习得的。这就是“涵泳”,或者说浸润式习得,这是语文阅读教学最佳的境界。语文课要想办法让学生多读,尤其是诗词课,还有文言文的课,更要求阅读主体的融入,没有反复阅读,那情味就出不来,语感就出不来。集体朗诵也有必要,但不能取代个人的默读,如果缺少个人的阅读体验与感觉,没有个性化的阅读,教师讲得太多、太细、太零碎,就可能破坏“涵泳”的感觉。现在最需要改进的就是增加学生阅读的时间,让学生在默读与细读中咀英嚼华、涵泳浸润。

讨论和对话是需要的,但必须有个前提,那就是让学生自己先读,先有自己阅读的印象与感觉。有的课堂,师生之间有问有答,但很多“问答”无关紧要,是脱离课文的无“语文性”的“问答”,将它称为缺少思维深化的“浅问答”,真有点浪费时间。比如下面这段话:

生:因为他当时很高兴。

师:很高兴。

生:然后他又写出了这种夸张的手法。

师:他当时很高兴就写出了这种夸张的手法。还有其他意见吗?还表达了他什么心情?崔欣岳。

生:就是他很想到江陵。

师:很想到江陵,实际上是想到哪啊?他被判流放夜郎,在流放夜郎的半路上,他得到了这个命令,他实际上是想上哪啊?

生:想他原来去的地方。

师:原来去的地方?是什么呀?

生:他想……

师:你想要是你,哎,那个被判,这个,到别的地方了,之后你说,告诉你被无罪释放了,你自由了,你最想回到哪?

生:回家。

师:回家,那这个作者从白帝城到江陵,他……还表现了他什么心情?哎,特别高兴,特别想回家,表现了他急切的心情。好,同学们,请你带着这种愉快的心情来读下这两句话,自己读自己的。

第三大问题是:语言重复,重复自己的话,重复学生的话。

本节课老师一共提问了67句,其中重复自己的话22次,占总问话的33%,重复学生的话17次。老师总怕学生记不住,总是把问题说了好几遍,比如下面这段话:

师:诗中的多音字比较多,我们看看这首诗中有哪些多音字啊?看看你的书或者看前边的屏幕,看看这首诗中还有哪些多音字啊?(学生看书找多音字)先看第一句,有哪些多音字呢?好,王露,你来说下第一句,有哪些多音字?

生:第一个字就是多音字,朝zhāo。

师:噢,它还有什么音啊?

生:朝chāo。

师:那这里为什么读朝呢?你为什么读朝chāo呢?

生:因为朝zhāo是早晨的意思。

师:因为朝zhāo是早晨的意思,所以你读它zhāo,好请坐。

从这段对话能看出来,老师让学生找多音字重复了4遍,生怕学生们不知道干什么。这样就使得部分学生在边听边玩中也能知道老师在讲什么,给学生不认真听讲提供了机会。新教师很容易犯这个毛病,越是重点、难理解的地方越爱重复。三年级语文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在交谈中能认真倾听,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老师要相信学生,其实说一遍,学生也是可以听清楚的,要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第四大问题是:说话不规范,口语化现象严重。

平时这些问题自己察觉不到,当对着录像把每句话都写出来时,才发现这个问题相当严重。比如下边这段对话:

(学习生字“陵”的读音)

师:(指着大屏幕的陵字)这个字怎么读?那个刘佳欣带着大家读一遍。

生:líng。

师:刘佳欣再带着大家拼读一下。

生:líng。

师:好请坐。那个申博葳你再来读一遍(先叫的是申博葳,他读错了,读成了lín)

生:líng。

师:哎~,是陵,不要读错音,谁再来读一下这四个生字?那个……好,你来读(用手示意)。

像这段对话中的“那个”“这个”“哎”这些口头词在课上都不该出现。写教学实录时,老师才发现自己的口头语是“那个”。如“那个刘思远来回答”“那个你再好好想想”……口语化严重了。现在,老师尽量避免说“那个”。因为,老师发现班里有七八个学生都爱说“那个”,老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学生都看在眼里,耳濡目染的受到影响。学生越是喜欢你,越爱模仿你。也许很多新教师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影响力有那么大,但在孩子心目中老师做的就是对的。作为老师,要注意自己的言行,只有自己做的好,学生才能学得好。

对于新教师来说,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很多,比如对学生的评价不到位,学生回答完问题没有进行总结概括等等。但新老师也有自己的优势,我们年轻、精力旺盛、学习力强,只要我们肯于钻研,相信终有一天我们也会成为一名优秀的教师!

《三峡》:教学反思

《三峡》:教学反思 《三峡》:教学反思 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有以下几点值得反思,以利于今后的教学。 一、课型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时下文言文教学有着过分重视文言知识传授的倾向,使本来意蕴丰厚的糯髌分皇O铝俗帧⒋省⒕洌庀匀皇羌惫淖龇ǎ浣峁厝皇侵饬俗髌罚患洹把浴倍患洹拔摹薄N矣贸渎獾牡加镒匀坏匕蜒肟挝挠琶赖囊饩常蛎鞯刈髁艘痪湮难СJ督樯芎蟊憬肓丝挝牡难啊J紫龋胰醚岷鲜橄伦⑹团遄忠簦孕欣识量挝摹T诙磷甲忠舻幕∩希衫鲜Υ星槔识粒浜嫌琶赖睦智幌伦颖惆蜒娇挝牡囊饩持校缓笤儆裳露粒叨帘?a href=http://www./xdth/ target=_blank >体会,读中导,读中悟,在两遍三遍的朗读中,学生大多对文章有了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数同学都能流畅自如并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我把这一教学过程称为“品读”的过程。因为我特别欣赏洪镇涛老师创导的“品读”教学法。所谓“品”即发现,欣赏,咀嚼,感受。要想真正品出文章的味道,没有读的过程是不行的。“品”要以“读”为基础,而“品”过之后要用“读”来丰富语言的积累。先读后品,品品读读,反复诵读,涵泳文意,才是学好一篇文章的方法,特别是如《三峡》般美若仙境的文章? 二、教学过程中力求立意高远,还学生以自主学习的空间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记得在第一次给学生上文言文课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过为什么学习文言文,我理解其根本任务是让学生接受古代文化的熏陶渐染,提高人文素养。这样面对一篇文章,如果肢解开来读,必然失去其原有的韵味,所以在教学中,我力求让学生在整体中去解读语言,真正实现学生与古人的对话,学到活的知识而不是孤立的字词。于是第二个环节就是弄懂文意。依据新的课程标准,文言文阅读可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我大胆地删节了过去串讲这一环节,完全让学生借助注释来读课文,若有不能解决的问题,再拿到课堂上大家共同讨论解决。实践证明,有了前面品读的基础,学生是完全可以自行解决文意串讲这个问题的。

早发白帝城公开课教案

9 古诗二首—早发白帝城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能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字词。 2、领会诗的规律,能正确流利地朗诵诗歌,并会背诵。 3、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提高对于诗歌的感受力和鉴赏力,加深对祖国大好山河和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难点 理解诗歌内容,背诵诗歌提高对诗歌的鉴赏力。 教学准备 1、有关三峡景色的音像资料,挂图等。 2、有关李白的资料。 3、准备生字卡片。 4、适合诗歌朗诵的音乐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观察诱情。由情入文,老师利用音像资料或挂图将三峡美景展现学生面前,让学生在观景时产生赞叹之情,再由情入文,小朋友们,你们现在看到就是我国著名的“三峡”,这里的景色美不美,看到这样美丽的景色,你的心情又怎样呢?我国唐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李白,也到过三峡,当时他的心情也和你们一样,轻松而愉快,在这样的情绪中他留下了一首流传千古的诗歌,你们想学一学吗,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古诗《早发白帝城》。 二、新课 (一)自学 1、自读,轻声朗诵古诗,遇到不认识的字就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看书上注释,通过上下文猜字,借助字典等方法)自己解决。 2、正音,指名读古诗,尤其注意多音字的读法。发,朝,还,重。 3、互检,读给同桌听一听。 (二)识字 1、你认识了哪些字,找出来带大家读一读并组词。

2、游戏巩固。 (1)开火车读字组词。 (2)读一读,找一找,利用字卡,你读我找。 (三)写字 1、观察。观察字形,结构,在田字格中的位置,找出你认为需要注意的地方,提醒大家。 2、指导。对学生认为的难写的字进行范写指导,其他的字学生照书自行书写。 3、交流评价,(自评、同桌评、小组评)采用多种形式引导学生正确评价,有条件的还可采用大范围评价,如全班评。 (四)练习 1、读读我们写过的字。 2、这些词语应该怎样读,试着讲一讲它们什么时候怎么读。 重量重复重要重叠 归还还是还有还原 出发发现理发发明 “重“在形容词前读zhòng,表重复读chóng,还在副词时读hái,作动词用读huán,发在名词中读fà,在动词中读fā(学生可从词的角度意思来认识,不必讲解语法知识,可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理解,让学生说句子。) 第二课时 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古诗《早发白帝城》,谁能把它读一读,这首诗是什么意思呢,我们一起来学习。 二、新课 (一)解题 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你知道它是什么意思吗,(早上从白帝城出发)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原名紫阳城,城居高山,地势险要。 (二)交流

(完整版)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多媒体,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文,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李白)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大家已经学过了他的不少诗篇,同学们能背诵出来吗? (学生有表情地背诵《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静夜思》《赠汪伦》) 二、揭题释题,指导方法。 .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早发白帝城》也是李白的著名诗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 3.你们想知道白帝城是什么样的吗?老师这里有张白帝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片) 4.一大早,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一路上,他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指导自学 三、自学要求: .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阅网站,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2.正确、流利朗读本诗,体会诗中诗人的心情; 四、小组合作学习 .汇报各组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登陆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查阅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用自己喜欢方式诵读古诗,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汇报自学情况 .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二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_1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教材 语文教案( 2019 — 2020学年度第二学期 ) 学校: 年级: 任课教师: 语文教案 / 小学语文 /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案 编订:XX文讯教育机构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教材简介:本教材主要用途为通过学习语文的内容,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交流能力,学习语文是为了更好的学习和工作,为了满足人类发展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本教学设计资料适用于小学二年级语文科目, 学习后学生能得到全面的发展和提高。本内容是按照教材的内容进行的编写,可以放心修改调整或直接进行教学使用。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教具: 多媒体课件,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文,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 (李白)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大家已经学过了他的不少诗篇,同学们能背诵出来吗 (学生有表情地背诵《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静夜思》《赠汪伦》)

二,揭题释题,指导方法.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早发白帝城》也是李白的著名诗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 3,你们想知道白帝城是什么样的吗老师这里有张白帝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片) 4,一大早,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一路上,他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指导自学 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阅twxgs网站,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2,正确,流利朗读本诗,体会诗中诗人的心情; 四,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组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登陆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查阅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小学语文《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 小学语文《早发白帝城》教学反思 本周三早上,我执教了古诗《早发白帝城》。诗作者是唐朝着名诗人李白,课前我便布置同学们去搜集相关的资料,如写这首诗的历史背景,人物的生平及作品等。这样,有助于更好的理解诗的意思和诗人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根据生本课堂的理念指导,我设计的教学流程主要是以学生小组学习交流为主要活动,其中有这几项任务:1、介绍李白的生平、写本诗的背景或者其佳作。2、小组交流:a、读诗。b、借助注解和工具书理解难解字的意思。3、组内交流诗句的意思。教学中,我借助课前下载和制作的课件,让同学们欣赏观看,从中了解李白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创作了这首诗的,使同学们知道了李白在被流放的途中突遇大赦,格外惊喜地从白帝城乘船经过三峡到江陵去,于是灵感所致才写了这首诗。在感受诗人的'创作灵感和旷世才华后,引领同学们走进文本,自由读诗,感悟诗的意境,帮助理解诗中难解字的意思。通过小组交流讨论,让小组上台汇报学习成果,从反馈中看到大家完成任务的效果较好。于是,我乘热打铁地问道:“谁能介绍你的学习方法?让大家来一起分享。”总结起来有以下几种:看注解;看参考资料;上网查询;请教家长或家教等等。之后,我适机教学了生字“诗、帝、岸”,范写后要求同学们临写三个。从学生的朗读汇报中听到个别读音不准的字,尤其是多音字“朝、还、重”,我便把这几个多音

字整理出来让同学们在书上做好笔记,巩固认知。 最难的一个环节是自主理解诗意,同学们在以前学习古诗中掌握的便是把诗中每个字的意思串联起来,适当地调整词语的顺序和加入一些语言使句子通顺即可。在今天的小组学习中,我发现同学们基本上是在课前抄下了资料书上的诗句解释,读一遍就是完成任务了。这个现象颇让我头痛,因为这不是同学们自主探究得出的学习结果,失去了探究过程的结果能牢记吗同学们真的理解了诗句的意思吗果然,在课后负责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教师组在询问被抽查的同学这个问题时,正确率不高,有些同学只能大致说课后要求掌握的前两句诗“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的意思时表述不是很准确,有的甚至吞吞吐吐说不清楚诗句何意。但由于教学时间有限,我不能再尝试用别的方法来弥补这个环节的不足。课后我想,像这样的情况,主要是学生过于依赖参考资料所致,张校长就经常表扬那些能脱稿上台汇报学习成果的同学,因为那样做可以证明知识已经内化成学生所有,也能逼着学生成长。以后,我要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找到有效帮助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途径,使得小组合作学习真正达到实效。 诗文教学后,我为了引导同学们朗读时能读出古诗的韵味,有一个指导划分节奏的过程。我班同学以前已经有过划分节奏的经历,所以很快就做到了。之后,我请同学们按节奏进行朗读,从反馈中可以看到同学们在读的方面有了进步。原来设计中有熟读成诵的过程,但教学时间不足,所以这个环节我最终只是匆匆带过,来不及检验同学们对诗文掌握得如何。检测组的老师后来反馈说,正确率也不高,抽

《早发白帝城》教案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案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案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案设计 执教:八达小学李蓉晖 教学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 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 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 ⑴熟读古诗 ⑴理解诗意 ⑴想象意境 ⑴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二、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白,教师加以补充。 三、解题 师: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谁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城居高山,地势险要。 四、指导自学 课件展示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自由朗读本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利用注释读懂本诗,体会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五、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自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课前查阅的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六、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三峡》教学反思6则

范例一回想整个教学过程,我感到有以下值得反思 课型设计上进行了大胆的尝试和创新 时下文言文教学有着过分重视文言知识传授的倾向,使本来意蕴丰厚的古代作品只剩下了字、词、句,这显然是急功近利的做法,其结果必然是肢解了作品,只见其“言”而不见其“文”。我用充满诗意的导语自然地把学生引入课文优美的意境,简明地作了一句文学常识介绍后便进入了课文的学习。首先,我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弄清字音,自行朗读课文。在读准字音的基础上,由老师带感情朗读,配合优美的乐曲,一下子便把学生带到课文的意境中,然后再由学生仿读,边读边体会,读中导,读中悟,在两遍三遍的朗读中,学生大多对文章有了较深的印象,至少大多数同学都能流畅自如并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我把这一教学过程称为“品读”的过程。因为我特别欣赏洪镇涛老师创导的“品读”教学法。所谓“品”即发现,欣赏,咀嚼,感受。要想真正品出文章的味道,没有读的过程是不行的。“品”要以“读”为基础,而“品”过之后要用“读”来丰富语言的积累。先读后品,品品读读,反复诵读,涵泳文意,才是学好一篇文章的方法,特别是如《三峡》般美若仙境的文章。 范例二 《三峡》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佳作。虽然编者认为它是一篇地理著作,但我认为古人竟然能用这样优美的文笔对祖国的河山如此讴歌,真让我叹为观止。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这或许是中国古代文人共有的人文品格吧。谢灵运这样,陶弘景也这样,苏轼也这样,更不用说陶渊明、郦道元这些人了。郦道元在三峡中着重写了三峡雄奇壮丽的山和秀美可人的水。那山,连绵而高峻,挺拔而秀丽,仿佛是鬼斧神工雕琢出来的一样。你看:“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你看,那水,能漫上山陵,能看见倒影,寂静而清幽。它奔放,它清幽,它凄婉。在郦道元的眼中,山仿佛成了容载万物的容器,让那高峡容括所有水的美,水仿佛也有了灵性,“清荣俊茂,良多趣味”。 在讲课过程中,我将自己朗读文章的感受与学生交流,谈三峡的美,谈我到过三峡后的感受,但当我让学生谈自己阅读课文的感受的时候,学生只能感受到文章皮毛,只能说出文章写了三峡的四季,写了三峡的山山水水,却不能深刻体味作者对三峡的赞美。 我想,这或许是因为学生没有到三峡的缘故吧。如果他能到三峡看一看,感受肯定就不一样了吧! 当然,语文材料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比如课文里有赵州桥,有卢沟桥,有故宫博物院,有苏州园林,有钱塘江大潮,有西湖,学生不可能都去过,甚至我都没有全去过。语文材料与现实是有差距的,我们学习课文并不代表我们一定熟悉课文的材料。读书与实践是两回事,但是,如果学生长大,能有机会见识那些胜景,他又对这些景物有深刻的认知,感受应该不同吧。 文言文的学习,我们向来都是注重在识记,记住作者,记住文学尝试,记住字词翻译,记住文章的中心,记住文句的分析,记住一些“为什么”和“答案”。其实,我认为,光靠记忆,文言文学习的热情和对中国文化的热情会慢慢消失,而文言文的衰老,何尝不是语文教学的悲哀? 所以我尝试着让学生来给三峡进行描述,写些导游词,做些绘画,加入些诗词,做点朗诵。但矛盾又出现了,学生根本就做不聊,他们写不出导游词,也画不了画,更不能在画上添加自作诗词,当然朗诵可以进行,可只有别人的,什么时候才能成自己的呢? 范例三《三峡》教学反思 文言文是一种知识载体,它承载着传授知识的任务,但又绝不是惟一的任务,更不是根本任务。记得在第一次给学生上文言文课时,我就让学生讨论过为什么学习文言文,我理解

【三上人教部编版语文】语文园地六 教学反思(3篇)

人教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教学反思(3篇) 《语文园地六》教学反思 这个语文园地有4项内容,分别是交流平台、识字加油站、词句段运用、日积月累。“交流平台”版块是交流中心句在文中的不同位置;“识字加油站”出示了6个表示动物的词,两种偏旁,进一步巩固形声字的知识;“词句段运用”出 “日积月累”示了8个ABB式词语,训练用词造句能力和根据提示写片段的能力; 部分学习李白的古诗《早发白帝城》,正确、有节奏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理解和积累诗句。 一.教学效果:《语文园地》的设计内容较为丰富,既关注了字词句的训练,也关注了积累和阅读,同时注重引导学生在生活中认识汉字学习语文,突出了语文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为了将枯燥的语文学习变得生动有趣,本课教学尤为关注兴趣的激发。整个教学设计以畅游语文乐园这一情境贯穿始终,通过多媒体课件和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同时,关注了语文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的培养,拓宽了语文学习的范围,学生在完成了本课的学习之后能够举一反三,获得更多的知识,增强主动学习语文的意识。二.成功之处:(一)交代学习方法。1.今天我要交给大家一种新的学习古诗的方法——四步法。2.什么是“四步法”呢?第一步是熟读古诗;第二步是理解诗意;第三步是想象意境;第四步是练习背诵。(二)学生按照“四步法”开始学习诗句。1.老师指名读古诗,检查发音①强调字音:帝(dì) 辞(cí) 陵(línɡ) 还(huán) 猿(yuán) 啼(tí) 2.同桌互相读古诗,相互纠正读音。3.小组交流,互相说说自己对诗歌的理解。4.老师指名读古诗,其他同学想象诗歌所描绘的画面。5.练习背诵。【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同学们自学的能力,小组合作学习。(三)教师点拨。1.指名读,读出节奏。2.教师范读,学生听画节奏。“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3.学生练读。【设计意图】语文教学不仅要交给学生课本中的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语文的理念和方法。(四)拓展应用。1.出示古诗《华山》,结合“四步法”自学。2.总结、填空。(1)今天我们用“四步法”学习古诗,希望有更多的同学掌握这种方法来学习更多的古诗。(2)填空。《早发白帝城》这首诗是(唐)朝诗人(李白)所写,通过从(白帝城)

早发白帝城-古诗-赏析

早发白帝城-古诗-赏析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译文二】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译文三】 清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 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时间。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 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青山。

【注释】 1、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2、朝:早晨。辞:告别。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3、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从白帝城到江陵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郦道元《三峡》:“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障,隐天蔽日,自非亭午时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或泝)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时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或巚)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啭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还:归;返回。 4、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 5、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小学三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知识点、教案及教学反思

【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知识点 原文: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翻译: 清晨,朝霞满天,我就要踏上归程。从江上往高处看,可以看见白帝城彩云缭绕,如在云间,景色绚丽!千里之遥的江陵,一天之间就已经到达。 两岸猿猴的啼声不断,回荡不绝。猿猴的啼声还回荡在耳边时,轻快的小船已驶过连绵不绝的万重山峦。 注释: 发:启程。 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市奉节县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 辞:告别。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耸,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白帝: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山上有白帝城,位于长江上游。 猿:猿猴。啼:鸣、叫。住:停息。一作“尽”。 轻舟已过:一作“须臾过却”。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形容有许多。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 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 ⑴熟读古诗 ⑵理解诗意 ⑶想象意境 ⑷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二、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白,教师加以补充。 三、解题 师: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谁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城居高山,地势险要。(课件展示地图) 四、指导自学 课件展示自学要求:

语文:《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

新修订小学阶段原创精品配套教材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教材定制 / 提高课堂效率 /内容可修改 Teaching Record of "Early Release Baidi City" 教师:风老师 风顺第二小学 编订:FoonShion教育

《早发白帝城》教学实录 24古诗两首 早发白帝城(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望庐山瀑布绝句 (教学实录) 师:同学们已经学过不少古诗,现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那一首。 (学生纷纷自由背诵) [以旧引新,激发兴趣。] 师:谁愿意先背一首? 生:“泉眼无声惜细流……” 师:你能告诉大家背的是哪一首吗? 生:《小池》。 师:背得不错。谁能比他的声音更宏亮?

生:“春种一粒粟……” 师:你背的是哪一首? (生沉思) 师:谁来提示他? 生:他背的是《古风》。 师:对,背诗还要记住诗名。还有谁想背? 生:我背《早发白帝城》。“朝辞白帝彩云间……” 师:刚才听了几个同学的背诵,她的声音是最洪亮的。 (学生举手踊跃,又一位同学背诵。) 师:不错。今天我们还能学习两首古诗,一首李白的,一首杜甫的。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这两位诗人有了哪些了解? [注意了课内外结合,教师的着眼点不仅仅是学会这两首古诗。〕 生:杜甫被人们称为“诗圣”。 师:李白呢? 生:李白被称为“诗仙”。 师:人们对他们的诗篇喜爱之极,所以给他们这样的称号。还知道别的吗? 生:我知道李白多少岁死的……(众人笑) 师:应该说病逝。 生:李白是61岁病逝的。

师: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还了解些什么? 生:我知道李白写了九百多首诗。 师: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九百九十多首。知道杜甫吗? 生:杜甫一生不得意。 师:他一生是在穷困和战乱中度过的,但这一首诗却是在他心情愉快的情况下写的,这在他一生中也是很少见的。这一次,李白畅游庐山,写下了《望庐山瀑布》。(同时板书)师:我们已经学过《瀑布》一课,在叶圣陶先生的笔下,瀑布好像是一座珍珠的屏。李白是怎么描写庐山瀑布的呢?请同学拿出自学提纲。(打出投影片)谁来读一读? (生读自学提纲。自学提纲:1.读一读这首诗,想一想庐山瀑布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2.借助字典或联系诗句理解词语的意思,如“生”“遥”“川”“疑”等,并说说诗句的意思。3.记下不懂的问题。) 师:打开书,翻到51页。按照自学提纲一步一步地学,学完一道题再学一道题。 (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指导。) (学生又读,有了进步,群体练读。) (公开课上再次给读得不够的学生以时间,让其练读,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教风朴实。) 师:就这样边说边读,还有读懂的内容吗?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 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 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背诵《绝句》,说说诗意。

2、回忆上节课学习《绝句》的方法,课件展示学习步骤: ⑴熟读古诗⑵理解诗意⑶想象意境⑷练习背诵 3、师:今天,我们继续用上一节课的学习方法学习一首唐代诗仙李白的《早发白帝城》。 二、学生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简要介绍作者李白,教师加以补充。 三、解题 师:这首诗的题目《早发白帝城》,谁知道它的意思? 早:早上。发:出发。 白帝城:地名,在今重庆奉节城东白帝山上,位于长江三峡一带。城居高山,地势险要。(课件展示地图) 四、指导自学 1、自学生字词,自由朗读本诗,要求读得正确、流利; 2、利用注释读懂本诗,体会诗中流露出诗人怎样的心情; 3、画出不理解的地方,通过查阅工具书,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五、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自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课前查阅的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六、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诗人从哪里出发、要到哪里去、距离多远、需要多少时间?)复习“夸张”手法的运用。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导朗读一二行诗。 6、你对后两行诗是怎么理解的? 7、这两行诗表现了行船之快,我们应该用怎样的语气来读?(轻松、愉快) 8、指导朗读,学生试读。 七、体会诗人心情及诗歌意境 1、利用课前查阅的资料交流:为什么诗人会觉得船行得特别快?(顺水行舟;作者愉快的心理使然。) 2、正因为如此,所以诗人在第一句就写道“朝辞白帝彩云间”。为什么诗人说白帝城仿佛是在彩云中间呢?(地势高;作者心情高兴。) 3、展开想象:诗人在得到赦免的消息后,他会想些什么呢?你能想象出诗人顺流而下,行船经过三峡,见到长江两岸奇丽的景色时,那种欣喜的样子吗?学生自由描述。 4、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诗人喜悦的心情吧!让学生带表情齐声朗诵。 5、背诵。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13课《古诗两首》(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语文S版

古诗两首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习课文生字新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2.过程和方法:图文结合,理解诗意;朗读体验,体会诗情。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读古诗《早发白帝城》,体会诗人轻松愉悦的归来心情,以及一路的美好风光;读古诗《绝句》,体会迷人的春景,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理解诗意,体会诗情,感情朗读。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及相关资料。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播放长江三峡图片,激趣揭题 今天,老师带着大家来一游长江三峡吧!请看屏幕(电脑出示长江三峡图片) 看了长江三峡的美景,你有什么体会?(体会到三峡的雄伟、壮观等)历代著名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刘禹锡等都曾登白帝,游夔门,留下大量诗篇。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更是脍炙人口。故白帝城又有“诗城”之美誉。(板书课题。生齐读。) 二、交流资料,知诗人、解诗题 1.通过查资料,你们了解大诗人李白和他写这首诗的情况吗?引导学生在相互交流中了解李白,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 2.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相机小结:大诗人李白被称为“诗仙”,在文学史上占有辉煌的地位,但他的人生道路坎坷不平。李白五十几岁时曾在永王李璨的手下做事,后因永王李璨争夺皇位被镇压,李白因而受到牵连,被判罪,流放到夜郎。夜郎在今天的贵州省境内,当时是偏远荒凉的地方。李白在去夜郎的途中到了一个叫白帝城的地方(今重庆市奉节县东白帝山)。忽然传来皇帝赦免他的命令,你们想想,当时李白的心情会怎样?(惊喜、高兴)他随即乘船回到江陵,现在的湖北省内。《早发白帝城》是他在离开白帝城的途中写的。千百年来被人们所传诵。 3.那么,你知道“早发白帝城”这个题目的意思吗?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题目的理解。 三、读诗认字,抓字眼、明诗意 1.诗人李白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写下了一首怎样的诗呢?引导学生自读诗文,画出自己不认识的字。 2.对于学生不认识的字,引导他们用平时常用的方法:看拼音、问别人、查字典等自己解决。 3.谁愿意把诗读给大家听呢?用指名学生读诗的方式检查学生认字情况,引导他们把诗读流畅,注意“还、朝、重”三个字,点出它们在本文的读音。 4.诗读得不错,同学们还有哪些字、词不理解呢?引导他们用查字典或和同学交流的方式搞清楚重点字、词的意思。 5.谁有不理解的字、词呢? 学生可能回答有,也可能回答没有。若有,则在全班互动学习,鼓励其他同学帮助解决。若没有,则直接抓重点字“辞”、“还”、“啼不住”检测学生。(学生可能回答:“辞”在本诗

《早发白帝城》课堂实录

北师大版二年级语文第七单元?远行《早发白帝城》 课堂实录 《早发白帝城》是李白一篇极富浪漫主义色彩的诗歌,这首诗是作者在唐肃宗乾元二年(759),因受牵连蒙冤获罪,流放夜郎,行至白帝城,遇赦,乘船返回江陵途中所作。诗中强烈地表现出作者急切高兴的心情。 教学目标: 1.运用多种方法认识5个生字,会书写3个生字,在语境中学会多音字“还”。 2.理解古诗的内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高兴,急切的心情,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3.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新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1、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2、理解诗中的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准备: 1、相关资料了解古诗背景。 2、课件。 教学流程实录: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静夜思是谁写的,猜猜?(出示静夜思)

生:李白 生:是“诗仙”李白。 师:你们的课外知识真不少,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李白还有哪些了解? 生:我知道李白六十几岁死的。(众人笑) 师:应该说病逝。 生:李白是61岁病逝的。 师:李白虽然只活了六十多岁,却留下了许多不朽的诗篇。你还了解些什么? 生:李白又叫李太白,他有一本诗集叫《李太白全集》。生:我知道他写了九百九十多首诗。 师:流传至今的大约有九百九十多首。 师:(出示李白简介)是的,李白的一生写下了许多优秀的诗歌,人们又美称他为“诗仙”。你们会背他的诗吗?谁能美美的背给大家听一听? 生:我背的是《望天门山》,“天门中……” 师:背得不错,谁能比她的声音更洪亮 生:我喜欢背《望庐山瀑布》,唐李白…… 生:《古朗月行》……(掌声响起) 师:(鼓掌)真棒,同学们课下“每周一诗”的活动开展得真好!今天我们再来学习李白的一首诗,看谁能很快记住?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早发白帝城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古诗内容,体会思想感情,了解祖国山河的壮丽。 2.有感情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创设情境。 唐朝有一位非常有名的大诗人,他的一生写下了许许多多的优秀诗文,他的诗热情奔放、感情真挚,他被人们称为“诗仙”,是谁呢?(李白)李白是唐代最伟大的诗人,大家已经学过了他的不少诗篇,同学们能背诵出来吗? (学生有表情地背诵《望庐山瀑布》《夜宿山寺》《静夜思》《赠汪伦》) 二、揭题释题,指导方法。 1.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早发白帝城》也是李白的着名诗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2.“早发白帝城”是什么意思? 3.你们想知道白帝城是什么样的吗?老师这里有张白帝城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出示图片) 4.一大早,诗人李白乘船从白帝城出发,到千里之外的江陵去。一路上,他看见了什么听见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呢?让我们一起学习这首流传千古的佳作。 指导自学 三、自学要求: 1.自学生字词,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通过查阅网站,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2.正确、流利朗读本诗,体会诗中诗人的心情; 四、小组合作学习 1.汇报各组自学情况; 2.将不懂的问题在小组内提出,通过结合各自登陆古诗文专题学习网站,查阅资料一同解决问题; 3.用自己喜欢方式诵读古诗,体会诗人当时的心情。 五、汇报自学情况 1.指名学生用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汇报朗读。 2.这首诗写的是什么内容? 3.从一二两行诗中,你读懂了什么? 4.这两行诗是什么意思?(早晨离开了仿佛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千里迢迢的江陵一天就可以到了。) 5.指导朗读一二行诗。

四年级语文古诗两首(绝句早发白帝城)

古诗两首(绝句早发白帝城) 四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 1.学会本课8个生字。 2.朗读、背诵并默写两首古诗。 3.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 学习 古诗的兴趣。 4. 学习 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在具体语言环境中,初步了解古诗对仗工整的特点。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学习 目标: 学习

《绝句》这首诗。 教学步骤: (一)导入 引导同学们背诵以前学过的古诗,由此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再来 学习 两首诗:9 古诗两首 (二)自学《绝句》 1.读题、解题,作者简介。 《绝句》是古代诗词的一种,它的特点之一是每首诗共四句,每句一般为五个字或七个字,每句五个字的叫“五绝”,每句七个字的叫“七绝”这首诗是唐朝另一个著名诗人杜甫写的,当时唐朝开始衰败,又发生叛乱,诗人历尽艰辛才辗转到四川,在四川成都郊外建造了一间草堂,诗中描写的就是草堂前明媚秀丽的景色。 2.教师范读。 强调多音字:行(háng)泊(bó) 3.自学字词,理解词语,教师检查,学生质疑。 黄鹂:一种小鸟,也叫黄莺,叫声很好听。 白鹭(lù):一种水鸟,羽毛白色,腿细长,吃小鱼,小虾。 东吴(wú):古时候的东吴,就是今天江浙一带。

鸣:这里指鸟叫。 翠柳:绿色的柳树。 青天:蔚蓝色的天空。 含(hán):包含。 西岭:成都西面的岷山。 千秋雪:“千秋”就是千年,这时是虚指。“千秋雪”指终年不化的积雪。 泊:停泊。 万里:指非常遥远,不是实指。 4.检查自学诗意情况,想像画面。 (1)指名读诗句。 (2)练说每句诗意。 (新绿的柳枝上一对黄鹏在欢唱,蔚蓝的天空上,有一行白鹭从溪上飞起,向远处天空飞去。远处,西岭上覆盖着终年不化的积雪。这样的景色就像嵌在窗户里一样。门外停泊着要到万里之外东吴去的船只。) (观看彩图,诵读全诗,想像画面。) (整首诗描绘了草堂附近明媚秀丽的景色。) 5.反复诵读,体会感情。 (1)指导朗读。 我们要以欢快的语调,来读这首诗,读诗时还要注意抑扬顿挫和轻重快慢。 (2)教师范读。

《早发白帝城》教案

第七册《早发白帝城》教案设计 执教劳秋兰 一、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了解祖国河山的壮美,激发学生热爱祖国感情。 2、在弄懂重点词句的基础上,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有感情朗读、背诵诗歌,感受古典文化的韵味。 二、教学重点 了解诗中描绘的景色,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思想感情。 三、教学难点 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 四、教学媒体 课件、投影仪、录音带等。 五、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教师指导学生活动设计意图 (一) 以旧带新,揭示课题 同学们已学过不少古诗,现 在请你们自由背诵你最喜欢的第 一首。今天我们再学习一首古诗, 是李白的《早发白帝城》(板书), 通过课外查阅资料,你们对这位 诗人有哪些了解?(教师概括) 1、自由背诵 2、举手背诵 3、说说对诗人的了解 复习已学过 的古诗,使学 生从已知入 手探究未知, 唤起记忆,激 发兴趣。

(二) 自读诗文,理解词句1、解题目 2、指导学生自学(投影自学提 纲) 3、仔细读读这首诗,说说你读懂了哪些内容? 4、4、小结:读懂了每一句的意思, 把它们连起来就是这首诗的意 思,同学们可以试说一次。(巡堂5、指导)1、看题目,说说题目意思。 2、自学课文 ①读一读这首诗,结合插图,想想李白乘舟返回江陵时的情景怎样? ②借助字典,联系诗句理解词语“朝”“辞”“还”“啼不住”“万重山”等,并说说诗句意思。 ③记下不懂的问题 3、汇报交流 4、4、同桌互说 围绕以学定教的原则,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全程参与,适当安排自学环节,给学生创建自读自悟的机会。打破传统的逐字逐句串讲式教学模式,还给学生独立思考,发挥想象的空间。 (三) 融入意境,体会思想感情1、指导体会诗人思想感情。我们 知道了诗的内容,现在就让我们 跟诗人同行,观赏长江两岸壮美 的景色,体验诗人的心情。(投影 画面,配乐朗诵) 2、指导朗读。 ①放配乐录音朗读(提示:美好 的景色伴随诗人喜悦的心情,读 的时候要注意停顿和重音,要读 出轻松愉快之感。 ②自由试读,指明试读、教师范 读,学生练读。 ③指名感情朗读,集体诵读,能 背诵的站起来背诵,可以加上适 当动作。 1、(学生边听边结合画面根据诗句 意思想象诗中的情景) ①诗人在诗中描述了哪些景物? 表达了怎样的心情? ②从诗中哪个地方可以看出这种 心情? 2、同桌讨论,个别说;试读、品 读体会。熟读成诵。 运用媒体 优化教学,通 过画片的直 观形象的展 示,帮助学生 更好地理解 词句,入情入 境感情朗读, 体会诗人情 感,感受古典 诗文的魅力 和韵味,激发 学生的学习 兴趣。 (四) 质疑解难,总结学法1、刚才大家交流了读懂的内容, 还有哪些不懂的地方?教师适当 点拨。 2、总结学法(投影学习古诗方法: 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 情) 1、学生自主质疑、释疑、解难, 畅所欲言 2、学完古诗,学生回忆学法并归 纳。 学法的指 导使得学生 的语文能力 得到有效训 练。 (五) 总结全诗,布置作业投影作业内容 1、收集李白的古诗读一读,背一 背 2、收集借景抒情的古诗读一读、 背一背。 注意课内外 结合,培养学 生收集信息, 处理信息能 力,拓宽知识 面。

早发白帝城公开课教案

9 早发白帝城 教学内容: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 教学目的: 1 学会本首古诗中的生字新词。 2 在弄懂词句意思的基础上,了解诗歌内容,体会思想感情。 3 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重难点:有节奏、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师:今天我们学习古诗《早发白帝城》(板书) 1 预习情况,解释词语意思。 白帝城辞江陵还 2 出示地图从图上找到白帝城和江陵的大概位置。 师:作者什么时候从白帝城回江陵?那么他用的是什么交通工具呢?(船) 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轻舟已过万重山) 同学们思考:作者从白帝城出发到江陵坐船需要多长时间? 师:诗中用多长时间?(一天) 师:为什么用一天就可以到达千万里的路程? 3 教师简单讲诗的背景:李白在朝中做官时遭人陷害被皇帝流放到很远的地方,中途得到赦免回家乡。这时的李白是怀着异常高兴的心情返回家中的。正是因为这样他才写下了经典的《早发白帝称》。 师:那么我们应该以什么样的感情来朗读这首古诗呢?(轻松愉快的心情)板书:朗读古诗。(创新之处打节奏读古诗) 师:刚才大家说喜欢读古诗,因为读起来比较优美,我们以前用什么样的方法读古诗? (拍手打节奏:一句来两拍一句四拍一句七拍) 1 学生分别用三种节奏来朗读古诗,感受诗的节奏美。教师指导学生自由读、指名读,齐读。 2 小结用哪一种节奏读起来比较好?(一句两拍)大家再来读一遍。 板书:体会古诗 师:读完古诗,你从中知道了诗中写了那些内容?(学生回答) 师:诗中写了谁从什么地方到什么地方去?(李白从白帝城出发到江陵去)师: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诗的题目) 师:“发”是什么意思?(出发学生对出发可能不懂,教师稍加讲解。例:我们从学校出发到烈士陵园。) 学习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学生的要学习方法:自己理解,教师启发。 师:彩云间是什么意思?白帝城沐浴在彩云中间。(解释诗意) 早晨离开了沐浴在彩云中间的白帝城。 师:白帝城距江陵有多远?诗中写了吗?(相距千里) 师:一千里是真正的一千里吗?千里不是实数,是一个大概的数字。这样远

小学二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早发白帝城》是千古传颂的名家名篇,诗文语调精美易读,内容通俗易懂,而且语言精练,用词准确。以下是整理的小学二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相关资料,希望帮助到您。 【篇一】小学二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原文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注释: 发:启程。白帝城:故址在今重庆奉节白帝山上。杨齐贤注:“白帝城,公孙述所筑。初,公孙述至鱼复,有白龙出井中,自以承汉土运,故称白帝,改鱼复为白帝城。”王琦注:“白帝城,在夔州奉节县,与巫山相近。所谓彩云,正指巫山之云也。” 朝:早晨。 辞:告别。 白帝:即白帝城。 彩云间:因白帝城在白帝山上,地势高峻,从山下江中仰望,仿佛耸入云间。 千里江陵:从白帝城到江陵(今湖北荆州)约一千二百里,其间包括七百里三峡。 一日还:一天就可以到达。 还:归;返回。 啼:鸣,叫。 住:停息。一作“尽”。 轻舟已过:一作“须臾过却”。 万重山:层层叠叠的山峰。 译文: 早晨我告别高入云霄的白帝城,江陵远在千里船行只一日行程。 两岸猿声还在耳边不停地啼叫,不知不觉轻舟已穿过万重山峰。 【篇二】小学二年级语文《早发白帝城》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会五个生字,正确读写“白帝城、江陵、猿声”等词语。 2、朗读、背诵并默写古诗。 3、学习利用注释,展开想象,读懂古诗。 4、理解诗句意思,想像诗歌所描绘的景象,感受诗人的心境,激发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和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 教学重点 通过理解诗句,感受诗的意境美。 教学难点 理解诗中重点词句,读懂古诗。 教学方法 直观法、合作学习、情境感受。 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让学生课前查阅与这首古诗相关的资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