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习题与部分解答

课程习题与部分解答
课程习题与部分解答

《人工智能》

课程习题与部分解答

第1章绪论

1.1 什么是人工智能? 它的研究目标是什么?

1.2 什么是图灵测试?简述图灵测试的基本过程及其重要特征.

1.3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思想和思潮起了重要作用?

1.5 在人工智能的发展过程中,有哪些思想和思潮起了重要作用?

1.7 人工智能的主要研究和应用领域是什么?其中,哪些是新的研究热点?

第2章知识表示方法

2.1 什么是知识?分类情况如何?

2.2 什么是知识表示?不同的知识表示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

2.4 人工智能对知识表示有什么要求?

2.5 用谓词公式表示下列规则性知识:

自然数都是大于零的整数。

任何人都会死的。

[解]定义谓词如下:

N(x): “x是自然数”, I(x): “x是整数”, L(x): “x大于0”, D(x): “x会死的”, M(x): “x是人”,则上述知识可用谓词分别表示为:

L

I

x

?

x∨

N

x

)

)]

(x

(

(

)

)[

(

x

D

?

(x

x→

M

)[

(

)]

(

)

2.6 用谓词公式表示下列事实性知识:

小明是计算机系的学生,但他不喜欢编程。

李晓新比他父亲长得高。

2.8 产生式系统由哪几个部分组成? 它们各自的作用是什么?

2.9 可以从哪些角度对产生式系统进行分类? 阐述各类产生式系统的特点。

2.10简述产生式系统的优缺点。

2.11 简述框架表示的基本构成,并给出框架的一般结构

2.12框架表示法有什么特点?

2.13试构造一个描述你的卧室的框架系统。

2.14 试描述一个具体的大学教师的框架系统。

[解] 一个具体大学教师的框架系统为:

框架名:<教师-1>

类属:<大学教师>

姓名:张宇

性别:男

年龄:32

职业:<教师>

职称:副教授

部门:计算机系

研究方向:计算机软件与理论

工作:参加时间:2000年7月

工龄:当前年份-2000

工资:<工资单>

2.16把下列命题用一个语义网络表示出来

(1)树和草都是植物;

(2)树和草都是有根有叶的;

(3)水草是草,且生长在水中;

(4)果树是树,且会结果;

(5)苹果树是果树的一种,它结苹果。

[解]

2.17在基于语义网络的推理系统中,一般有几种推理方法,简述它们的推理过程。

2.18 简述语义网络中常用的语义联系。

2.19 用一个语义网络表示:

“我的汽车是棕黄色的”

“李华的汽车是绿色的”

[解]参考课件。

2.10 用语义网络和框架方法表示下列知识:

John gives a book to Mary

[解]参考课件。

第3章搜索推理技术

3.1 在人工智能中,搜索问题一般包括哪两个重要问题?

3.2 简述搜索策略的评价标准。

3.3 比较盲目搜索中各种方法的优缺点。

试用宽度优先搜索策略,画出搜索树、找出最优搜索路线。

[解]

(1)搜索树参考课件。

(2)最优搜索路线:S0→S1→S5→S10.

3.5 对于八数码问题,设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如图3.2所示:

S1= S g=

3.2

试给出深度优先(深度限制为5)和宽度优先状态图。

[解]

(1) 深度优先(深度限制为5)状态图为

(2)宽度优先状态图为

3.6 什么是启发式搜索? 其中什么是评估函数? 其主要作用是什么?

3.7 最好优先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有什么优缺点?

3.8 对于八数码问题,设初始状态和目标状态如图3.2所示。设d (x)表示节点x在搜索树中的深度,评估函数为f (x)=d (x)+w(x),其中w(x)为启发式函数。试按下列要求给出八数码问题的搜索图,并说明满是一种A*算法,找出对应的最优搜索路径。

(1)w (x)=h(x)表示节点x中不在目标状态中相应位置的数码个数;

(2)w (x)=p(x)表示节点x的每一数码与其目标位置之间的距离总和。

(3)w (x)=0,情况又如何?

[解] (1) 8数码的搜索过程如图所示:

在上面确定h(x)时,尽管并不知道h*(x)具体为多少,但当采用单位代价时,通过对不在目标状态中相应位置的数码个数的估计,可以得出至少需要移动h(x)步才能够到达目标,显然h(x)≤h*(x)。因此它满足A*算法的要求。

最优搜索路径: 如图粗线所示。

(2) 此时8数码搜索图可表示为:

这时,显然有h(x)≤p(x)≤h*(n),相应的搜索过程也是A*算法。然而,p(x)比h(n)有更强的启发式信息,由w(x)=p(x)构造的启发式搜索树,比w(x)=h(x)构造的启发式搜索树节点数要少。

(3)若w(x)=0,该问题就变为宽度优先搜索问题。

3.9 如图3.3所示,是5个城市之间的交通路线图,A城市是出发地,E城市是目的地,

两城市之间的交通费用(代价)如图中的数字,求从A到E的最小费用交通路线。

图3.3 旅行交通图

本题是考察代价树搜索的基本概念,了解这种搜索方法与深度优先和宽度优先的不同。首先将旅行交通图转换为代价树如图3.4所示。

图3.4 交通图的代价树

(1) 如果一个节点已经成为某各节点的前驱节点,则它就不能再作为该节点的后继节点。例如节点B相邻的节点有A和D,但由于在代价树中,A已经作为B的前驱节点出现,则它就不再作为B的后继节点。

(2) 除了初始节点A外,其它节点都有可能在代价树中多次出现,为了区分它们的多次出现,分别用下标1、2、3…标出,但它们都是图中同一节点。例如C1和C2都代表图中节点C。

对上面所示的代价树做宽度优先搜索,可得到最优解为:

A→C1→D1→E2

代价为8。由此可见,从A城市到E城市的最小费用路线为:

A→C→D→E

如果采用代价树的深度优先搜索,也会得到同样的结果:

A→C→D→E

但注意:这只是一种巧合,一般情况下,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不一定相同。再者,代价树的深度优先搜索可能进入无穷分支路径,因此也是不完备的。

3.10 对于图3.4所示的状态空间图,假设U是目标状态,试给出宽度优先搜索与深度

优搜索的OPEN表和CLOSED表的变化情况。

图3.5 状态空间图

[解] 宽度优先搜索的OPEN表和CLOSED表的变化情况:

1. OPEN=[A]; CLOSED=[ ]

2. OPEN=[B,C,D]; CLOSED=[A]

3. OPEN=[C,D,E,F]; CLOSED=[B,A]

4. OPEN=[D,E,F,G,H]; CLOSED=[C,B, A]

5. OPEN=[E,F,G,H,I,J]; CLOSED=[D,C,B, A]

6. OPEN=[F,G,H,I,J,K,L]; CLOSED=[E,D,C,B,A]

7. OPEN=[G,H,I,J,K,L,M](由于L已在OPEN中);

CLOSED=[F,E,D,C,B,A]

8. OPEN=[H,I,J,K,L,M,N]; CLOSED=[G,F,E,D,C,B,A]

9. 以此类推,直到找到了U或OPEN=[ ]。

深度优先搜索的OPEN表和CLOSED表的变化情况:

1. OPEN=[A]; CLOSED=[ ]

2. OPEN=[B,C,D]; CLOSED=[A]

3. OPEN=[E,F,C,D]; CLOSED=[B,A]

4. OPEN=[K,L,F,C,D]; CLOSED=[E,B, A]

5. OPEN=[S,L,F,C,D]; CLOSED=[K,E,B, A]

6. OPEN=[L,F,C,D]; CLOSED=[S,K,E,B,A]

7. OPEN=[T,F,C,D]; CLOSED=[L,S,K,E,B,A]

8. OPEN=[F,C,D]; CLOSED=[T,L,S,K,E,B,A]

9. OPEN=[M,C,D](由于L已经在CLOSED中;

CLOSED=[F,T,L,S,K,E,B,A]

10. OPEN=[C,D]; CLOSED=[M,F,T,L,S,K,E,B,A]

11. OPEN=[G,H,D]; CLOSED=[C,M,F,T,L,S,K,E,B,A]

12. 以此类推,直到找到了U或OPEN=[ ]。

第4章自动推理

4.1什么是推理的控制策略?有哪几种主要的推理驱动模式?

4.2自然演绎推理的基本概念与基本的推理规则。

4.3 什么是合取范式? 什么是析取范式? 什么是Skolem 标准化? 如何将一个公式化为这些形式?

4.4 将下列公式化为Skolem 标准型:

),,,,,(w v u z y x wP v u z y x ??????

[解] 在公式中,)(x ?的前面没有全称量词,)(u ?的前面有全称量词)(y ?和)(z ?, 在

)(w ?的前面有全称量词)(y ?,)(z ?和)(v ?。所以,在),,,,,(w v u z y x P 中,用常数a 代替

x, 用二元函数f(y,z)代替u, 用三元函数g(y,z,v)代替w,去掉前缀中的所有存在量词之后得出Skolem 标准型:

)),,(,),,(,,,(v z y g v z y f z y a vP z y ???

4.5化为子句形有哪些步骤?

[解]

(1)利用等价谓词关系消去谓词公式中的蕴涵符“→ ”和双条件符“←→ ”。 (2)利用等价关系把否定符号“┐”移到紧靠谓词的位置上。 (3)重新命名变元名,使不同量词约束的变元有不同的名字。 (4)消去存在量词。 (5)将公式化为前束形。

(6)把公式化为Skolem 标准形。 (7)消去全称量词。 (8)消去合取词。

(9)对变元更名,使不同子句中的变元不同名。 4.6将下列谓词公式化为子句集:

(1) (?x)[~P(x)∨~Q(x)]→(?y)[S(x,y)∧Q(x)]∧(?x)[P(x)∨B(x)] (2))]]](),([~))],(()([[)([y P y x Q y y x f P y P y x P x →?∧→?→?

[解] (1) 转换过程遵照下列9个步骤依此为: A. 消去蕴涵符符号:

)]()()[()]}(),()[()](~)([~){~(x B x P x x Q y x S y x Q x p x ∨?∧∧?∨∨?

B.减少否定符号的辖域:

)]()()[()]}(),()[()]()(){[(x B x P x x Q y x S y x Q x p x ∨?∧∧?∨∧?

C. 变量标准化:

)]()()[()]}(),()[()]()(){[(w B w P w x Q y x S y x Q x p x ∨?∧∧?∨∧?

D. 消去存在量词:

)]()()[()]}())(,([)]()(){[(w B w P w x Q x f x S x Q x p x ∨?∧∧∨∧?

E. 化为前束型:

)]()([)]}())(,([)]()(){[)((w B w P x Q x f x S x Q x p w x ∨∧∧∨∧??

F. 把母式化为合取范式:

)]}()([)())](,()(){[)((w B w P x Q x f x S x p w x ∨∧∧∨??

G . 消去全称量词:

)]()([)())](,()([w B w P x Q x f x S x p ∨∧∧∨

H. 消去合取词:

))(,()(x f x S x p ∨ )(x Q

)()(w B w P ∨

I. 子句变量标准化后, 最终的子句集为:

))(,()(x f x S x p ∨ )(y Q

)()(w B w P ∨

(2) 参见课本P122 A. 消去蕴涵符符号:

)]]](),([~~))],(()([~[)()[~(y P y x Q y y x f P y P y x P x ∨?∧∨?∨?

B. 减少否定符号的辖域:

)]]](~),([))],(()([~[)()[~(y P y x Q y y x f P y P y x P x ∧?∧∨?∨?

C. 变量标准化:

)]]](~),([))],(()([~[)()[~(w P w x Q w y x f P y P y x P x ∧?∧∨?∨?

D. 消去存在量词:

))]]]((~))(,([))],(()([~[)()[~(x g P x g x Q y x f P y P y x P x ∧∧∨?∨?

E. 化为前束型:

))]]]((~))(,([))],(()([[~)()[~)((x g P x g x Q y x f P y P x P y x ∧∧∨∨??

F. 把母式化为合取范式:

))],(()(~)()[~)((y x f P y P x P y x ∨∨??))]]((~)([~))](,()([~x g P x P x g x Q x P ∨∧∨∧

G . 消去全称量词:

))]]((~)([~))](,()([~))],(()(~)([~x g P x P x g x Q x P y x f P y P x P ∨∧∨∧∨∨

H. 消去合取词:)),(()(~)(~y x f P y P x P ∨∨

))(,()(~x g x Q x P ∨ ))((~)(~x g P x P ∨ I. 更改变量名:

)),(()(~)(~11y x f P y P x P ∨∨ ))(,()(~222x g x Q x P ∨

))((~)(~33x g P x P ∨

4.7 把下面的表达式转化成子句形式

(1))]()()[()]()[()]()[((x Q x P x x Q x x p x ∨?→?∨?

(2))]],,()[()],()[)[(()]()[(z y x R z z x Q z x x P x ?∨??→?

(3))]]],()[(~)],()[)[(()()[(x y R z y x Q z y x P x ?→??→? [解]

(1) ))()()(())()()()((x Q x P x x Q x x P x ∨?→?∨? ))()()(())()()()((x Q x P x x Q x x P x ∨?∨?∨?? ))()()(())()()()((x Q x P x x Q x x P x ∨?∨??∧??

))()()(())()()()((x Q x P x x Q x x P x ∨?∨??∧?? ))()()(())()()()((z Q z P z x Q x x P x ∨?∨??∧??

))()(())()()()((a Q a P y Q y x P x ∨∨??∧?? )))()(())()()()((a Q a P y Q x P y x ∨∨?∧??? ))()(())()((a Q a P y Q x P ∨∨?∧?

))()(())())()()((a Q a P y Q a Q a P x P ∨∨?∧∨∨?

则子句集为

)}()(())()),()()({a Q a P y Q a Q a P x P S ∨∨?∨∨?= (2) )],,()(),())[(()()(z y x R z z x Q z x x P x ?∨??→?

)]),,()(),())[(()())(((z y x R z z x Q z x x P x y ?∨??→?? )]),,()(),())[(()()()((z y x R z z x Q z x x P x y ?∨??∨???

)]),,()(),())[(()())(((z y x R z z x Q z x x P x y ?∨??∨???

)]),,()(),())[(()())(((u y t R u z t Q z t x P x y ?∨??∨???

)),),(()()),(()())(()((221u y y f R u z y f Q z y f P y ?∨?∨??

)),),(()),(())(()()()((221u y y f R z y f Q y f P u z y ∨∨???? )),),(()),(())(((221u y y f R z y f Q y f P ∨∨? 则子句集为

)},),(()),(())(({221u y y f R z y f Q y f P S ∨∨?=

(3) )]],()()],()[)[(()()[(x y R z y x Q z y x P x ??→??→?

)]],()()],()[()[()()[(x y R z y x Q z y x P x ??∨???∨?? )]],()()],()[)[(()()[(x y R z y x Q z y x P x ?∨???∨?? )]],()()],()[)[(()()[(x y R u y x Q z y x P x ?∨???∨?? )]],(),()[()()[(x y R y x Q y x P x ∨??∨?? )],(),()()[)((x y R y x Q x P y x ∨?∨??? ),(),()(x y R y x Q x P ∨?∨?

则子句集为

)},(),()({x y R y x Q x P S ∨?∨?= 4.10 求证G 是F1和F2的逻辑结论。 ))),()()(()()((:1y x L y Q y x P x F ?→?→?

))),()()(()()((:2y x L y R y x P x F →?∧? ))()()((:x Q x R x G ?→?

[证明] 首先将21,F F 和G ?化为子句集: F 1: ))),()()(()()((y x L y Q y x P x ?→?→?

))),()()(()()((y x L y Q y x P x ?∨??∨??? ))),()(()()()((y x L y Q x P y x ?∨?∨???? 所以))},()(()({1y x L y Q x P S ?∨?∨?=

F 2:))),()()(()()((y x L y R y x P x →?∧? ))),()(()()()((y x L y R x P y x ∨?∧??? ))),()(()()((y a L y R a P y ∨?∧?? 所以)},()(),({2y a L y R a P S ∨?= :

G ? ))()()((x Q x R x ?→? ))()()((x Q x R x ?∨??? ))()()((x Q x R x ∧?? ))()((b Q b R ∧? 所以)}(),({3b Q b R S =

下面进行归结:

① ),()(()(y x L y Q x P ?∨?∨? ② )(a P

③ ),()(y a L y R ∨?

④ R(b) ⑤ Q(b)

⑥ L(a,b) ③和④

⑦ ),()(y a L y Q ?∨? ①和② ⑧ ),(b a L ? ⑤和⑦

⑨ Nil ⑥和⑧ 所以,G 是F 1,F 2的逻辑结论。

4.12利用归结原理证明:“有些患者喜欢任一医生。没有任一患者喜欢任一庸医。所以没有庸医的医生”。

[解] 定义谓词为: P(x): “x 是患者”, D(x): “x 是医生”, Q(x): “x 是庸医”, L(x,y): “x 喜欢y ”, 则前提与结论可以符号化为:

A1: ))),()()(()()((y x L y D y x P x →?∧? A2: ))),()()(()()((y x L y Q y x P x ?→?→?

G: ))()()((x Q x D x ?→?

目前是证明G 是A1和A2的逻辑结论, 即证明G A A ?∧∧21是不可满足的. 首先, 求出子句集合:

A1: ))),()()(()()((y x L y D y x P x →?∧?

))),()(()()()((y x L y D x P y x ∨?∧??? ))),()(()()((y a L y D a P y ∨?∧??

A2: ))),()()(()()((y x L y Q y x P x ?→?→?

))),()()(()()((y x L y Q y x P x ?∨??∨??? ))),()(()()()((y x L y Q x P y x ?∨?∨????

G ~: ))()()((x Q x D x ?→??

))()()((x Q x D x ∧?? ))()((b Q b D ∧?

因此G A A ?∧∧21的子句集合S 为:

)}(),(),,()()(),,()(),({b Q b D y x L y Q x P y a L y D a P S ?∨?∨?∨?=

归结证明S 是不可满足的:

)

()5()()4(),()()()3()

,()()2()

()1(b Q b D y x L y Q x P y a L y D a P ?∨?∨?∨? S ),()6(b a L (2)(4) ),()()7(b a L y Q ?∨? (1)(3)

),()8(b a L ? (5)(7)

(9) Nil (6)(8)

4.14已知:能阅读的都是有文化的; 海豚是没有文化的; 某些海豚是有智能的;

用归结反演法证明:某些有智能的并不能阅读。

[证明] 首先定义谓词:

R(x): x 能阅读, L(x): x 有文化 D(x): x 是海豚, I(x): x 有智能 将前提形式化地表示为: A1: ))()()((x L x R x →?

A2: ))()()((y L y D y ?→? A3: ))()()((z I z D z ∧? 将结论形式化地表示为: G: ))()()((w R w I w ?∧?

即要证明G A A A →∧∧321为真. 即证明G A A A ?∧∧∧321是不可满足的. 把它化为子句集为:

)}()(),(),(),()(),()({w R w I A I A D y L y D x L x R S ∨??∨?∨?=

现在用归结证明S 是不可满足的:

)

()()5()

()4()

()3()

()()2()()()1(w R w I A I A D y L y D x L x R ∨??∨?∨? S

)()6(A R (4)(5) )()7(A L (1)(6)

)()8(A D ? (2)(7) (9) Nil (3)(8)

4.15某人被盗,公安局派出所派出5个侦察员去调查。研究案情时: 侦察员A 说:“赵与钱中至少有一人作案”; 侦察员B 说:“钱与孙中至少有一人作案”; 侦察员C 说:“孙与李中至少有一人作案”;

侦察员D 说:“赵与孙中至少有一人与此案无关”; 侦察员E 说:“钱与李中至少有一人与此案无关”。 如果这5个侦察员的话都是可信的,试问谁是盗窃犯呢?

[解]

第一步: 设谓词P(x)表示x 是作案者,所以根据题意:

A: P(zhao)∨P(qian) B: P(qian)∨P(sun) C: P(sun)∨P(li) D: ~P(zhao)∨~P(sun) E: ~P(qian)∨~P(li) 以上每个侦查员的话都是一个子句。

第二步:将待求解的问题表示成谓词。设y 是盗窃犯,则问题的谓词公式为P(y),将其否定并与ANS(y)做析取得: ~P(y)∨ANS(y)第三步:求前提条件及~P(y)∨ANS(y)的子句集,并将各子句列表如下:

(1) P(zhao)∨P(qian)

(2) P(qian)∨P(sun) (3) P(sun)∨P(li)

(4) ~P(zhao)∨~P(sun) (5) ~P(qian)∨~P(li) (6) ~P(y)∨ANS(y)

第四步:应用归结原理进行推理。

(7) P(qian)∨~P(sun) (1) 与 (4) 归结 (8) P(zhao)∨~P(li) (1) 与 (5) 归结 (9) P(qian)∨~P(zhao) (2) 与 (4) 归结 (10) P(sun)∨~P(li) (2) 与 (5) 归结 (11) ~P(zhao)∨P(li) (3) 与 (4) 归结 (12) P(sun)∨~P(qian) (3) 与 (5) 归结 (13) P(qian) (2) 与 (7) 归结 (14) P(sun) (2) 与 (12) 归结 (15) ANS(qian) (6) 与 (13) 归结 (16) ANS(sun) (6) 与 (14) 归结 所以,本题的盗窃犯是两个人:钱和孙。

4.16 已知:张和李是同班同学,如果x 和y 是同班同学,则x 的教室也是y 的教室。现在张在J1-3上课,问李在哪里上课?

[解] 首先定义谓词:

C(x,y): x 和y 是同学At(x,u): x 在u 教室上课 则已知前提可表示为

C(Zhang, Li)

)).(),(),((u y At u x At y x C u y x →∧??? At(Zhang, J1-3)

将目标表示成谓词:典At(Li, v),采用重言式,得到子句集合S 为:

),,(),(),(),,({u y At u x At y x C Li Zhang C S ∨?∨?= )},(),(),31,(v Li At v Li At J Zhang At ∨?- 归结过程如下:

S v Li At v Li At J Zhang At u y At u x At y x C Li Zhang C ??

?

?

???

∨?-∨?∨?),(),()4()31,()3(),(),(),()2()

,()1(

(5)),(),(),(v x At Li x C v Li At ?∨?∨ (2)(4)归结 {Li|y, v|u} (6)),(),(v Zhang At v Li At ?∨ (1)(5)归结 {Zhang|x} (7))31,(-J Li At (3)(6)归结 {J1-3|v} 最后就是所得到的答案:李在J1-3上课。

第5章 不确定性推理

5.1什么是不确定性推理?不确定性推理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5.2在主观Bayes 方法中,如何引入规则的强度的似然率来计算条件概率?这种方法优点是什么?主观Bayes 方法有什么问题?试说明LS 和LN 的意义。

5.3设有规则:

R1: IF E1 THEN (20, 1) H R2: IF E2 THEN (300, 1) H

已知证据E1和E2必然发生,并且P(H)=0.03,求H 的后验概率。

[解] 因为P(H)=0.03, 则O(H)=0.03/(1-0.03)=0.030927 根据R1有

O(H|E1)=LS1×O(H)=20×0.030927=0.6185 根据R2有

O(H|E2)=LS2×O(H)=300×0.030927=9.2781 那么

)()

()

|()()|()|(2121H O H O E H O H O E H O E E H O ??=

55.185030927.0030927

.02781

.9030927.06185.0=??=

所以H 的后验概率为 99464

.055

.185155

.185)|(1)|()|(212121=+=+=

E E H O E E H O E E H P 5.4设有规则:

R1: IF E1 THEN (65, 0.01) H R2: IF E2 THEN (300, 0.0001) H 已知:P(E1|S1)=0.5, P(E2|S2)=0.02,

P(H)=0.01, P(E1)=0.1, P(E2)=0.03 求:P(H|S1S2)

[解] 根据R1,因为P(E1|S1)=0.5>P(E1)=0.1,则有

3963414.01

01.06401

.0651)()1()()|(1=+??=+-?=

H P LS H P LS E H P

.18170)]()|([)

(1)

()|()()|(111111=-?--+

=E P S E P E P H P E H p H P S H P

根据R2,因为P(E2|S2)=0.02

000001.01

01.09999.001

.00001.01)()1()()|(2=+?-?=+-?=

?H P LN H P LN E H P

.0066670)|()

()

|()()|()|(222222=??-+

?=S E P E P E H P H p E H P S H P

根据上面的计算,因为:

010101.00.01

-10.01

P (H)-1P (H)O(H)===

222.00.1817

-10.1817

)S |P (H -1)S |P (H )S |O(H 111===

006712.00.006667

-10.006667

)S |P (H -1)S |P (H )S |O(H 222===

则有

1475.0O(H)O(H)

)

S |O(H O(H))S |O(H )S S |O(H 2121=??=

12854.0)

S S |O(H 1)

S S |O(H )S S |P (H 212121=+=

5.5何谓可信度?简述可信度模型及其各部分含义。 5.6设有如下规则:

R1: IF E1 THEN H (0.9) R2: IF E2 THEN H (0.6) R3: IF E3 THEN H (-0.5)

R4: IF E4 AND (E5 OR E6) THEN E1 (0.8)

已知CF(E2)=0.8, CF(E3)=0.6, CF(E4)=0.5, CF(E5)=0.6, CF(E6)=0.8, 求CF(H)=?

[解] 由R4得到:

CF(E 1)=0.8×max{0,CF(E 4 AND (E 5 OR E 6))=0.8×max{0,min{CF(E 4),CF(E 5 OR E 6)}} =0.8×max{0,min{CF(E 4),max{CF(E 5),CF(E 6)}}=0.8×max{0,min{0.5,0.8}} =0.8×max{0,0.5}=0.4 由R 1得到:

CF 1(H)=CF(H,E 1)×max{0,CF(E 1)}=0.9×max{0,0.4}=0.36 由R 2得到:

CF 2(H)=CF(H,E 2)×max{0,CF(E 2)}=0.6×max{0,0.8}=0.48 由R 3得到:

CF 3(H)=CF(H,E 3)×max{0,CF(E 3)}=-0.5×max{0,0.6}= -0.3 根据结论不确定性的合成算法得到:

CF 1,2(H)=CF 1(H)+CF 2(H)-CF 1(H)×CF 2(H)=0.36+0.48-0.36×0.48=0.67 CF 1,2,3(H)=CF 1,2(H)+CF 3(H)=0.67+(-0.3)=0.47 或者

53.0}

3.0,67.0min{13

.067.0|})(||,)(min{|1)()()(32,13123,2,1=--=-+=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5.7设有如下规则:

R1: IF E1 THEN H (0.8) R2: IF E2 THEN H (0.6) R3: IF E3 THEN H (-0.5)

R4: IF E4 AND (E5 OR E6) THEN E1 (0.7) R5: IF E7 AND E8 THEN E3 (0.9)

在系统运行中已从用户处得CF(E2)=0.8, CF(E4)=0.5, CF(E5)=0.6, CF(E6)=0.7, CF(E7)=0.6, CF(E8)=0.9, 求H 的综合可信度CF(H)。

[解] (1)求证据E4,E5,E6逻辑组合的可信度

)}}

(),(m ax{),(m in{))((654654E CF E CF E CF E OR E AND E CF =5.0}}7.0,6.0m ax{,5.0m in{==

(2)根据规则R4,求CF(E1)

))}((,0m ax{7.0)(6541E OR E AND E CF E CF ?=

)}}(),(m in{,0m ax{7.0654E OR E CF E CF ?=

)}}}(),(m ax{),(m in{,0m ax{7.0654E CF E CF E CF ?= }}}7.0,6.0m ax{,5.0m in{,0m ax{7.0?= }5.0,0max{7.0?=

35.05.07.0=?=(3)求证据E7,E8逻辑组合的可信度

6.0}9.0,6.0m in{)}(),(m in{)(8787===E CF E CF E AND E CF

(4)根据规则R5, 求CF(E3)

54.06.09.0)}(,0m ax{9.0)(873=?=?=E AND E CF E CF

(5)根据规则R1, 求CF1(H)

28.035.08.0)}(,0m ax{8.0)(11=?=?=E CF H CF

(6)根据规则R2, 求CF2(H)

48.08.06.0)}(,0m ax{6.0)(22=?=?=E CF H CF

(7)根据规则R3, 求CF3(H)

27.054.05.0)}(,0m ax{5.0)(33-=?-=?-=E CF H CF

(8)组合由独立证据导出的假设H 的可信度CF1(H),CF2(H)和CF3(H),得到H 的综合可信度:

)()()()()(21212,1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

63.048.028.048.028.0=?-+=

36.027.063.0)()()(32,13,2,1=-=+=H CF H CF H CF

或者

49.0}

27.0,63.0min{127

.063.0|})(||,)(min{|1)()()(32,13123,2,1=--=-+=

H CF H CF H CF H CF H CF

5.8 设有如下规则:

R1: A1→B1 CF(B1,A1)=0.8 R2: A2→B1 CF(B1,A2)=0.5

R3: B1∧A3→B2 CF(B2,B1∧A3)=0.8

初始证据A1,A2,A3的CF 值均设为1,而初始未知证据B1,B2的CF 值均为0,即对B1,B2一无所知。求CF(B1),CF(B2)的更新值。

[解] (1) 对知识R1,R2,分别计算CF(B1)。

CF1(B1)=CF(B1,A1)×max{0,CF(A1)}=0.8×1=0.8 CF2(B1)=CF(B1,A2)×max{0,CF(A2)}=0.5×1=0.5 (2) 计算B1的综合可信度。

CF 1,2(B 1)=CF 1(B 1)+CF 2(B 1)-CF 1(B 1)×CF 2(B 1) 0.8+0.5-0.8×0.5=0.9 (3) 计算B2的可信度CF(B2)。这时,B1作为B2的证据,其可信度已有前面计算出来,而A3的可信度为初始指定的1。

由规则R3得到

CF(B2)=CF(B2, B1∧A3)×max{0,CF(B1∧A3)}

= CF(B2, B1∧A3)×max{0,min{CF(B1),CF(A3)} =0.8×max{0,0.9}=0.72

所以,所求得的B1,B2的可信度的更新值分别为

CF(B1)=0.9, CF(B2)=0.72

5.9 什么是概率分配函数、信任函数、似然函数与类概率函数? 5.10 如何用证据理论描述假设、规则和证据的不确定性,并实现不确定的传递与组合? 5.11 已知f1(E1)=0.8, f1(E2)=0.6, |U|=20, E1∧E2→H={h1,h2} (c1,c2)=(0.3, 0.5),计算f1(H)。

[解] 先计算f1(E1∧E2):

f1(E1∧E2)=min{f1(E1),f1(E2)}=min{0.8,0.6}=0.6

再计算m({h1},{h2}):

m({h1},{h2})=(0.6×0.3, 0.6×0.5)=(0.18, 0.3) 于是

Bel(H)=m(φ)+m({h1})+m({h2})+m({h1,h2})

=0+0.18+0.3+0=0.48 Pl(H)==1-Bel(~H)=1-0=1 最后得

f1(H)=Bel(H)+|H|/|U|(Pl(B)-Bel(B)=0.48+2/20(1-0.48)=0.53.

5.12 考生考试成绩的论域为{A,B,C,D,E},小王成绩为A 、为B 、为A 或B 的基本概率分别分配为0.2、0.1、0.3。Bel({C,D,E})=0.2。请给出Bel({A,B})、Pl({A,B})和f1({A,B})。

[解] 由题意知道:

M({A})=0.2, M({B})=0.1, M({A,B})=0.3 则

Bel({A,B})=M({A,B})+M({A})+M({B})+M (Φ)=0.6 Pl({A,B})=1-Bel(?{A,B})=1-Bel({C,D,E})=0.8

F({A,B})=Bel({A,B})+|

||

},{|ΩB A (Pl({A,B})-Bel({A,B})

=0.6+2/5(0.8-0.6)=0.68.

第6章 机器学习(了解)

6.1简单的学习模型由哪几部分组成?各部分的功能是什么?

6.2可以从哪几个角度来分类机器学习方法?按各类方式阐述主要的机器学习类型。 6.3何谓归纳学习?何谓变型空间学习?

6.4画出归纳学习的双空间模型,并简述各部分功能。

微课导学案

<>导学案1.学习目标 我会听、说、读、写: rode a horse ; rode a bike ; went camping ; went fishing ; hurt my foot . 2. 我会用 Where did you go last Saturday? I went to a forest park . 3.我知道:健康的爱好让生活更美好。 一、熟练Chan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rode a horse\rode a bike\went camping\went fishing Did you like it? Yes ,I did.It was great. What did you do last weekend? I hurt my foot. Oh, it was terrible./’ter?bl/ 互评(√)(×)计()分 二、小组展示Groupwork. Learning tip (学习小提示): 1.分工读短语 rode a horse rode a bike Went camping went fishing hurt my foot 2.与台下同学互动你做我猜短语 3.分角色表演对话 A: Where did you go last Saturday? B: I went to a forest park .

A: What did you do there? B: I rode a bike. 4.当小记者采访台下同学 For example: A: Hello, B: A:How was your last weekend?(last night...) B: A:Where did you go? B: A:What did you do there? B: A:Goodbye. B:Bye. 互评(√)(×)计()分 三、重点导学(选词填空) How What Where Who When 1. A: was his last weekend? B: It was great. 2.A: did you go last Monday? B: I went to the cinema. 3.A: did you do yesterday? B: I saw a film. 4.A: are you going there? B:Tomorrow. 5.A: did you go with? B:My father. 互评(√)(×)计()分 四、公示排行榜 奖励“今日之星”

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二、单项选择题 1. B 2.D 3.A 4. C 5.D 6. C 7. A 8.D 9. A 10.C 11. A 12.C 13. B 14. C 15.D 16. B 17. A 18. C 19. C 20.B 21. B 22. D 23. A 2 4. C 25.A 26.C 2 7. D 28. A 29.C 30.B 31. B 32.D 33. C 34.A 35.D 36. B 37.D 38. A 39. C 40.D 41.A 42.A 43.B 44.C 45.D 46.A 47.D 48.C 49.B 50.A 51.C 52.A 53.D 54.C 55.A 56.B 57.C 58.D 59.B 60.C 61.B 62.D 63.A 64.C 65.D 66.A 67.B 68.C 69.B 70.C 二.多项选择题 71.AC 72.BD 73.AC 74.AB 75.CD 76.ABC 77.AB 78.ABCD 79.ABCD 80.ABD 81.BCD 82.ABCD 83.BC 84.AB 85BCD 86.AB 87.AB 88.ABCD 89.ABCD 90.ABCD 91.ACD 92.ABC 93.BCD 94.ABC 95.ABCD 96.ABD 97.ABCD 98.ABD 99.AB 100.CD 101.CD 102.ABC 103.ABCD 104.ABD 105.ABC 106.ABC 107.ABCD 108.ABCD 109.ABCD 110.ABCD 111.AB 112.BD 113.ABC 114.ABC 115.BCD 116.ABC 117.BC 118.AB 119.CD 120.ABCD 121.ABCD 122.ABD 123.BCD 124.AD 125.ABCD 126.ABCD 127.ABCD 128.ABD 129.AD 130.BC 131.ABCD 132.ABCD 133.ABCD 134.AB 135.BCD 136.ABCD 137.ABC 138.ABCD 139.ABCD 140.ABD

知识竞赛题库及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修订版)知识竞赛 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 1、《安全生产法》的修改应由()进行: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法制办 2、修改后的《安全生产法》一般由()讨论通过并正式施行: A.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 B.国务院安全生产委员会 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或其委员会、常务委员会 D.国务院法制办 3、以下不属于本次《安全生产法》修改总体思路的是() A.强化依法保安 B.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 C.强化政府监管 D.强化安全生产责任追究 4、关于《安全生产法》的立法目的,下列表述不准确的是: A.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B.防止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 C. 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D.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5、《安全生产法》确立了()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 A.国家监察与地方监管相结合 B.国家监督与行业管理相结合 C.综合监管与专项监管相结合 D. 行业管理与社会监督相结合 6、关于安全生产工作的机制,表述错误的是(): A.政府监管 B.生产经营单位参与 C.行业自律 D.社会监督 E.员工参与 7、对生产经营单位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新的安全生产法的态度是(): A.提倡 B.强制 C. 鼓励 D.原则性要求 8、除()外,以下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要求,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履行: A.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行政规章 B.国家、行业或地方安全标准 C.地方政府安全监管方面指令 D.行业安全生产自律公约 9、工会在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方面的职权表述正确的是(): A.验收劳动防护用品质量并监督发放 B.对生产经营单位的违法行为,可以组织员工罢工 C.监督企业主要负责人安全承诺落实情况 D.通过职工代表大会可以决定企业的安全生产决策 10、作为生产经营单位,其主要负责人不包括(): A. 法人代表 B. 分管负责人 C. 安全管理机构负责人 D. 外设机构负责人 11、《安全生产法》对()的安全生产工作任务、职责、措施、处罚等方面做出了明确的规定。 A.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B. 各级行政机关及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C.各级人民政府及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 D. 各级人民政府及其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 12、《安全生产法》之所以称为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法律,是就其在各个有关安全生产法律、法规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而言的,是指它在安全生产领域内具有(),主要解决安全生产领域中普遍存在的基本法律问题。 A. 适用范围的基本性、法律制度的广泛性、法律规范的概括性 B. 适用范围的广泛性、法律制度的概括性、法律规范的基本性 C. 适用范围的概括性、法律制度的基本性、法律规范的广泛性 D. 适用范围的广泛性、法律制度的基本性、法律规范的概括性 13、依据《安全生产法》的规定,除须由决策机构集体决定安全生产投入的之外,生产经营单位拥有本单位安全生产投入的决策权的是():

国际贸易题库-附答案

国际贸易题库-附答案

国际贸易题库 一、填空题(每空1分): 1、剔除了价格变动的影响计算出来的对外贸易额称为。 2、是否反映在海关的是有形商品贸易与无形商品贸易的一个主要区别。 3、对外贸易依存度是指所占的比重。 4、如果一国在某种商品上既有出口也有进口且进口量大于出口量,则该国是此种商品 的。 5、体系是以关境作为统计对外贸易的标准。 6、贸易条件可表示为一国整体进出口商品的。 7、我们将一国出口总额与进口总额相等的情况称之为。 8、国际贸易商品结构指一定时期内在国际贸易中的地位。 9、国际贸易地理方向通常用各洲、各国或各地区的出口贸易额占 的比重来表示。

的,区别在于考察交换活动的角度不同。 5、按总贸易体系进行对外贸易统计时,是把所有运入国境的货物都列为进口。 6、总贸易体系与专门贸易体系是只适用于货物贸易的统计制度。 7、对外贸易额是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一国出口贸易额与进口贸易额之和。 8、对一国的外贸和经济发展来说,长期的贸易顺差并不一定绝对有利。 9、对外贸易商品结构通常以一国商品在世界出口总额或进口总额中所占比重来表示。 10、出口贸易依存度指一国一定时期内的出口贸易额占对外贸易总额的比重。 11、商品直接由生产国运到消费国,也可能是转口贸易。 12、某些国家缺乏国际支付手段,外汇不足是易货贸易产生的主要原因。 1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形成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生产和出口制成品,发展中国家 生产和出口初级产品的国际分工和贸易格局。 14、对外贸易额与对外贸易量没有本质区别,

只是计量单位不同。 15、无形商品贸易无需履行海关手续,也不反映在海关的贸易统计上。 三、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 1、国际贸易额指用货币表示的一定时期内世界各国的()的总和。 A对外贸易额B出口贸易额C进口贸易额 2、净出口是指()。 A一国的出口额大于进口额 B某种商品的出口量大于进口量 C本年度出口额超过上年度出口额 3、商品生产国与消费国通过第三国进行交易,对第三国来说这属于()。 A三边贸易B转口贸易C易货贸易 4、()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贸易发展的显著特点之一。 A服务贸易与技术贸易日益发展 B工业原料和制造品的比重开始上升 C商品交易所和期货交易开始出现

OS习题课部分答案

OS习题课部分答案存储管理

2、某系统采用请求分页式管理,页面淘汰算法为LRU,每个作业占15页,其中一页用来存放程序,每一页存放200个整型变量,考虑如下程序: int a[20][100],b[20][100],i,j; for(i=1;i<=20;i++) for(j=1;j<=100;j++) a[i][j]=0; for(i=1;i<=20;i++) for(j=1;j<=100;j++) b[i][j]=a[i][j]; 设数组ab均按行存储,程序已经调入主存,变量ij放在程序页中,问此程序会产生多少次缺页中断?最后留在内存中有哪些页面? 解: 数组a,2000个元素,共需占用10个页面,每两行一页 数组b,2000个元素,共需占用10个页面,每两行一页 第一个循环,a[I,j]=0会将a矩阵全部调入内存被赋值0,发生10次缺页中断,还剩4块;第二个循环,先读a,再写b,剩余的空闲4块内存,可放入b数组的0~7行,此时内存已满,若用A1表示a数组的a[0]和a[1]行占据的页面编号,则a数组的A0~A19和b数组的B0~B3页面(b[0]~b[7]行)均被读入内存, 即b[i][j]=a[i][j];的循环中从b[8]行开始要进行LRU淘汰,根据该循环特点,b[8]行=a[8]行与b[9]行=a[9]行这两次循环的页面访问是A4B4A4B4,整个循环序列为: 3.考虑以下程序: int a[100][150],b[150][200],c[100][200],i,j,k; For (i=1;i<=100;i++) for(j=1;j<=200;j++) for(k=1;k<=150;k++) c[i][j]=c[i][j]+a[i][k]*b[k][j];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小学语文教学论》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大课程——小教学观”认为()。 A.课程不仅包含教学活动,还包含丰富的内容,课程是内容与过程的统一 B. 课程与教学具有各自相对独立的实践活动内容与指涉对象 C. 课程只是教学活动的内容与对象,即教学内容 D. 教学活动的外延相对而言宽广地多 2.下列不属于“语言文化”说的观点的是()。 A.语言学习、语文课程离不开文化的学习,人的语言能力中包含着一定的文化素质 B. 语言与文化构成了一个民族存在的象征,语言是文化的物质载体,文化才是语言的实质性内容 C. 语文教学是对学生进行文学教学,语言只是文学的内容与实质而已 D.语文教学应该是“语文教育”,是一种“大语文观” 3. 教会学生规范、准确、流畅、流利地与人交流,教会学生善于用书面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思想、认识、立场与感情,是小学生()的重要组成部分。 A.基本语文知识学习 B. 基本语言能力训练 C. 语言思维能力训练 D. 基本人文素养教育 4. 有效教学的核心构成要素是()。 A.教学目标 B. 教学方式 C. 教学评价 D. 教学效果 5. 我国现行《大纲》或《标准》把小学阶段的识字量确定为()字左右。 A. 1700 B. 2000 C. 2500 D.3000 6. 以下哪一项不是我国小学语文教学改革的趋势?() A.语文化 B. 一体化 C. 整合化 D. 简单化 7.德国教育家瓦·根舍因的创造的教学进程设计策略是()。 A. 问题——探究式教学设计 B.传递──接受式教学设计、 C. 自学──辅导式教学设计 D.范例式教学设计 8.下列哪项不是立体多维的知识结构?() A. 教什么的知识 B. 教给谁的指使 C. 如何教的知识 D. 工具性知识/实践性知识和背景性知识 9.小学生口语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前提条件是()。 A. 听话能力 B. 说话能力 C. 表达方式的选择 D. 表达愿望与信心 10.某教师就中央电视台的“焦点访谈”、“实话实说”等节目中所涉及的话题对学生进行口语训练,这种教学法是()。 A. 教学内容延伸法 B.看图说话法 C. 主题会话法 D.情景创设法 11.狭义上讲,小学语文教材是指()。

健康教师知识竞赛题库(修改后定稿)

农安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健康知识及健康行为竞赛题库 一.选择题 1. 煤气中毒事故现场处理正确的是(ABC) A.救护者应以俯身进入房间,立即打开门窗通风 B.关闭燃气总开关,迅速疏散人群 C.到室外拨打报修电话或打急救电话 D.关闭门窗 2. 狗咬伤的伤口处理时最正确做法是( D ) A.只注射狂犬疫苗 B.伤口清洗后要缝合好,包扎好 C. 要立即用大量的水洗伤口 D. 立即用肥皂水冲洗、碘酒消 毒,伤口不要缝合包扎,必要时要打狂犬疫苗 3. 下列哪组疾病与吸烟关系密切?( A ) A.冠心病、肺癌 B.感冒、病毒性肝炎 C.肺癌、艾滋病 D.冠心病、病毒性肝炎 4. 提高肺结核的治愈率,减少传播他人,首先要做到哪几点?(ABC) A .早发现 B.早诊断 C.早治疗 D.多喝水 5. 下列疾病中哪些是可以通过动物传播的?( ACD ) A.鼠疫 B.痢疾 C.狂犬病 D.高致病性禽流感 6. 经常酗酒可以引起(D ) A.脂肪肝 B.肝硬化 C.急性酒精中毒 D.以上病都可以发生 7. 什么是绿色食品( D )

A.叶绿素含有丰富的食品 B.四季常青的食品 C.绿色包 装的食品 D.在生产、运输、销售等过程中没被污染的食品 8.发现病死禽后应该向哪个部门报告?(D ) A . 医院 B. 工商局 C.居委会 D.畜牧部门 9. 预防艾滋病必须做到( D ) A. 不和病人共同进餐 B.不和病人拥抱、握手 C. 不和病人共用厕所、共在一个游泳池中游泳 D.洁身自好,不进行婚外性接触,不共用注射器 10. 造成环境恶化最主要根源有哪些?( A ) A. 无节制的消耗资源和污染环境 B.全球气温升高 C. 工业生产 D.汽车尾气 11.维生素在体内的作用是(D ) A. 提供热量 B.供给血液原料 C.合成激素的原料 D.调解机体多种生理功能 12. 母乳喂养知识不正确的是( D ) A.第一次交替喂哺,每次喂哺先让一乳被吸空 B. 要两乳交替喂哺,每次喂哺先让一乳被吸空,然后再哺另一乳 C.满月前,小儿哭了就喂奶,以后待奶汁稳定分泌后再定时喂奶. D.母乳喂养,同时可以喂些水,必要时加进口奶粉。 13.根据药物使用安全的高低,我国把药物分为哪几类?( AB ) A.处方药 B.非处方药 C.中药 D.西药 14. 生病时完整的治疗方案,除了药物治疗,还包括哪些?(BCD)

国际贸易试题及答案

第一章商品的品名、品质、数量与包装习题参考答案 一、将下列外贸术语英文名称和中文名称用线连接起来 1.Warning Mark 5.警告性标志 2.Customary Tare 2 习惯皮重 3.Bulk Cargo 1.散装货 4.Sale by Brand 4.凭品牌买卖 5.Trade Mark 3.商标 二、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打“√”错误的打“×”)1.× 2.× 3.× 4.× 5.× 6.√ 7.√ 8.√ 9.×10.× 11.× 12.× 13.× 14.× 15.× 三、填空题(请在各小题的画线处填上适当的词句) 1.看货成交看样成交 2.净重 3.溢短装的数量溢短装的价格溢短装的选择权 4.实际皮重平均皮重习惯皮重约定皮重 5.品质机动幅度品质公差 6.交货品质与样品大致相同 7.定牌无牌 8.收货人名称参考号码目的地件数号码 9.690 691 692 693 694 695 10.1016 907.2 四、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小题中,选择一个最适合的答案) 1.B 2.D 3.B 4.C 5.D 6.A 7.A 8.B 9.B 10.A 11.A 12.C 13.C 14.B 15.B 五、多项选择题(下列各小题中正确答案不少于两个,请准确选出全部正确答案)1.ABCD 2.ABC 3.ABC 4.BD 5.ABCD 6.ABC 7.ABD 8.CD 9.AC 10.ABC 11.ACD 12.BD 13.ABC 14.ABC 15.AC 六、翻译并解释下列名词 1.Gross for Net 以毛作净:实际上就是以毛重作为净重计价,常用于低值农产品。 2.Duplicate Sample 复样:凭卖方提供的样品进行交易磋商和订立合同,并以卖方样品作为交货质量的依据,称“凭卖方样品买卖”。在向国外客户寄送代表性样品时,应留存一份或数份同样的样品,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4 2 携手促发展 导学案课件 微课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4.2 携手促发展:导学案+课件+微课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了解我国的发展为世界发展带来的积极影响,增强学生自豪感、责任意识、全球意识、开放意识、合作意识等。 能力目标:培养分析认识世界经济和政治发展特征的能力。 知识目标:知道我国谋求发展的原因;理解怎样更好促进发展;坚持合作共赢。 【重点难点】 重点:促进发展,我国应该怎样做 难点:坚持合作共赢 预习案 1、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积极谋求发展? 2、我国可以从哪些方面培育新动能? 3、我国积极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什么意义?

4、中国坚持合作共赢理念的内涵是什么? 5、中国是如何与相关国家和地区坚持合作共赢的? ①中国重视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致力于共同建设一个繁荣的世界。 探究案 1.材料一:进入2018年以来,一个明显的趋势是,中国的一线城市正不约而同地在战略定位上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根据北京新版总体规划,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学城、怀柔科学城是官方确定的北部研发科技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是符合北京未来发展定位的新高地。 材料二:2018年5月22日,山东省科技厅、财政厅等四部门近期联合发文公布烟台市新认定2017年度高新技术企业190家,至此烟台市高新技术企业总体数量达到453家,排名全省第4位。符合条件的高新技术企业可享受15%所得税率及研发费加计扣除等税收优惠,同时获得高企称号,对于企业在招投标、产品销售、企业上市、投融资等方面都具有积极意义。 (1)材料共同说明了什么? (2)这些高新技术应该包括哪些技术? (3)材料一和材料二的做法有什么意义?

2、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当地时间2018年5月21日,在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出席二十国集团(G20)外长会。王毅表示:二十国集团成员要以合作共赢为目标,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以国际法和国际规则为依据,平等协商解决问题;以多边机制为依托,共同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以改革为导向,完善全球治理体系。 (1)参与全球规则制定有什么意义? (2)如何理解“合作共赢”的理念? (3)我国如何实现与相关国家和地区的合作? 训练案 1.习近平说:中国人自古就主张和而不同。我们希望,国与国之间、不同文明之间能够平等交流、相互借鉴、共同进步,各国人民都能够共享世界经济科技发展的成果,各国人民的意愿都能够得到尊重,各国能够齐心协力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在构建和谐世界的过程中,我们青少年应该: ①努力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②培养全球意识,以开放的心态认识世界。③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保护人类共有的家园——地球。④积极参加各种活动,为中国走向世界,让世界了解中国作出贡献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2.在“一带一路”发展中,各国为更好地利用“一带一路”发展友好合作应该: () ①加强沟通,互利互惠;②独立自主,唯我独尊;③承担责任,履行义务;④公平公正,共享成果。 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3.要传承丝绸之路友谊,弘扬丝绸之路精神,作为中学生,应该:() ①树立远大理想,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②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高自身素质;③树立平等、开放、竞争、参与的国际意识和全球观念; ④增强民族自豪感、自信心和自尊心,积极弘扬中华文化,让世界了解快速发展的中国。

幼儿园课程练习题库参考答案1

华中师范大学网络教育学 《幼儿园课程》练习测试题库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 D )1.将课程看作是学习者获得的直接经验的学者是。 A.皮亚杰 B.斯宾赛 C.克伯屈 D.杜威 ( A )2.从计划的维度来定义课程的学者有。 A.塔巴 B.博比特 C.弗洛伊德 D.坎贝尔 ( C )3. 美国著名教育家杜威将和课程的本质联系起来。 A.学科知识 B.活动过程 C.儿童经验 D.教学计划 ( B )4. 与课程是学校组织的活动的观念同一渊源的课程观是。 A.学科课程观 B.经验课程观 C.活动课程观 D.目标课程观 (A)5.强调知识学习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核心课程 D.广域课程 (A)6.强调儿童经验的丰富的课程是。 A.分科课程 B.综合课程 C.核心课程 D.广域课程 ( A )7.强调课程必须适合幼儿的身心特点和发展规律,这是幼儿园课程的。 A.适宜性 B.活动性 C.基础性 D.文化性 ( B)8.幼儿园课程不具有强制性,这是其。 A.游戏性 B.非义务性 C.基础性 D.文化性 ( A )9.在研究幼儿时将幼儿当做一个人分析他们的生存和发展需要,这种研究角度是。 A.哲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教育学 ( B )10. 研究他们内在的发展需要,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兴趣,研究儿童学习能力上的年龄特征,这种研究角度是。

A.哲学 B.心理学 C.社会学 D.教育学 ( D )11.蒙台梭利的早期教育课程注重儿童的。 A.智力 B.动作 C.艺术 D.感知觉 ( C )12. 是瑞吉欧教育体系中课程的主要特征。 A.知识学习 B.动作训练 C.方案教学 D.感知觉训练 ( A )13.我国的幼儿园教育家先生提倡在幼儿园实施“单元教学”。 A.陈鹤琴 B.张雪门 C.张宗麟 D.戴自俺 ( C )14.美国课程学者认为目标是课程编制的核心,被叫做“行为目标之父”。 A.杜威 B.斯宾赛 C.泰勒 D.坎贝尔 ( C)15. 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生成的课程目标。 A.总体目标 B.中期目标 C.生成性目标 D.预成性目标 ( B )16. 是指以适应儿童的心理特点的方式来组织课程内容而形成的内容顺序。 A.逻辑顺序 B.心理顺序 C.内容顺序 D.学科顺序 ( C )17.幼儿园课程的主要特点是由决定的。 A.文化 B.经济发展 C.幼儿的身心特征 D.环境 ( A )18. 早期教育方案强调“整个儿童”的培养。 A.认知学派 B.蒙台梭利 C.结构主义 D.班克街(Bank street) ( C )19. 是瑞吉欧教育体系的倡导者和领导者。 A.杜威 B.蒙台梭利 C.马拉古兹 D.维果斯基 ( B )20.我国第一个《幼稚园课程标准》的颁布是在年。 .1932 C (C )21.首先将“学前教学”引进教育学的人是。 A.杜威 B.张雪门 C.乌索娃 D.维果斯基 ( B )22.英国课程学者提出了课程编制的过程模式。 A.艾宾浩斯 B.特纳 C.斯坦豪斯 D.斯波代克 ( D )23. 是课程设计者在教育活动开始之前预设的教育目标。

国际贸易试题及答案

厦门大学网络教育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国际贸易实务》复习题 一、填空题 1.交易磋商的一般程序是询盘、发盘、还盘和_接受四个环节;其中发盘和接受是达成交易、合同成立的不可缺少的两个基本环节和必经的法律步骤 2._重合同守信用是我国开展对外贸易与经济合作的重要原则,也是履行国际货物买卖合同时必须遵守的一项原则。 3.在国际货物买卖中,商品的作价方法多种多样,常见的有固定价格、非固定价格和价格调 整条款三种。 二、单项选择题 1.期货交易( B ) A.可以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进行 B.必须在期货交易所内按交易所规定的开市时间交易 C.必须在期货交易所进行但没有时间规定 D.必须在交易所规定的时间进行,但交易不限于交易所内 2、FOB、CIF、CFR与其他贸易术语的重要区别是( A ) A.以装运港船舷作为划分风险的界限B.象征性交货 C.卖方办理保险 D.买方负责安排运输工具 3.销售包装的作用是(C ) A.防止出现货损货差B.保护商品 C.促销 D.B和C 4、按《公约》的解释,如违约的情况尚未达到根本性违反合同的程度,则受害的一方( C )。 A.只可宣告合同无效,不能要求赔偿损失 B.只能提出损害赔偿的要求,不能宣告合同无效 C.不但有权向违约方提出损害赔偿的要求,而且可宣告合同无效 D.可根据违约情况选择以上答案 5、相对卖方而言,( A )术语的货价高些。 A. CIF B. FCA C. FOB D.EXW 6.独家代理和包销两种贸易方式,( A ) A.前者是委托代理关系,后者是买卖关系 B.前者是买卖关系,后者是委托代理关系 C.都是委托代理关系 D.都是买卖关系 7.汇票根据( A )不同,分为银行汇票和商业汇票。 A.出票人 B.付款人 C.受款人 D.承兑人 8.L/C与托收相结合的支付方式,其全套货运单据应(B ) A.随信用证项下的汇票B.随托收项下的汇票 C.50%随信用证项下的汇票,50%随托收项下的汇票

浅谈导学案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结合

浅谈导学案教学与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结合 榆林市第八小学吴春梅 本学期,我校开始实行“导学案”的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是以教师的导学案为依托,以教师的指导为主导,以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师生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这种教学模式一改过去老师上课单纯的讲,学生被动的接受新知识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在这种模式中,学生根据教师设计的导学案,提前完成将要学习的新内容,学生也可提出自己的观点或见解、困惑或体会等。我个人认为,导学案的实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利于学生之间的良性的竞争合作,有利于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培养和养成,更有利于语文教学中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 小组合作学习也是目前比较流行且有效的教学手段之一,它以学习小组为基本组织形式,充分的利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活动,是新课程理念下课堂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环节。它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了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培养了学生的责任感、合作精神和集体精神,加强了学生的社会适应性。个人认为,学校开展的导学案的教学模式是可以和我们的小组合作学习融合且发展到一起去的!下面结合我的语文教学谈一下自己对导学案的与小组合作学习的几点看法与思考。 一、导学案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是相互促进、相互联系的。

导学案的设计意图和目的是十分明确的,主要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通过学生的超前预习或学习,学生可以掌握大部分的知识,老师通过对学生学案的检查和分析,提取出老师需要讲解的重点和难点,把更多更自由的时间教还给学生,从而让学生实现不同程度的发展;小组合作学习借助小组的优势和资源,通过有效的组织,让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优生充当老师的角色,对整个小组的学习情况进行安排和监督,从而节省了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的时间,不同层次的学生都得到了发展,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学生有了更充分的交流和学习时间。 二、导学案教学模式与小组合作学习是互补的。 导学案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是对学生初次学习的一个检查和检测,有利于学生形成良好的个人独立思考习惯,也有利于学生的自我评价和自我分析;小组合作学习注重学生的交流和合作,是对一个团队学习能力、组织能力的检查和检测,有利于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的养成,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但是,我觉得,这两个方面是缺一不可的,学生在自主学习之后,不论是优生还是后进生一定有自己不明白或者学的不是很好的环节,这些东西都需要通过小组合作来完成;小组合作也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合作,它也有竞争,也有分工,良好的小组合作学习的开展可以很好的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习惯、积极参与、踊跃发言的习惯、倾听的习惯、遵守课堂纪律和合作规则的习惯等等。所以,我觉得导学案的教学模式和小组合作学习是相互补充的,逐渐的形成了一个整体,一种合力。

TCP IP课程复习题+部分答案(修改版)

2015年TCP/IP网络编程复习题 一、选择题 1、要对IP协议直接访问,必须使用()套接字 ①数据流②数据报③原始④没有办法 2、下列套接字函数可产生套接字的是() ①send ②accept ③connect ④close 3、使用数据报套接字进行网络通信的应用层协议是() ①FTP ②POP3 ③PPP ④SNMP 4、要建立数据报套接字,在socket函数中需要使用的参数是()。 ① SOCK_DGRAM②SOCK_STREAM ③ SOCK_RAM ④SOCK_PACKET 5、下面的属于IPv4地址结构的是()。 ① sockaddr_in ②sockaddr ③ addr ④in_addr 6、初始化信号量应该使用的函数名是()。 ① pthread_cond_init ②pthread_create ③ sem_init ④pthread_mutex_init 7、下列哪个协议是应用层的() ①IGMP ②HTTP ③ARP ④ICMP 8、下列哪个协议是应用层的() ①CSMA ②SMTP③TCP ④ICMP 9、在Linux下,下列哪个函数用来关闭一个套接字() ①closesocket,②WSACleanup ③close④exit 10、在数据流式套接字中()套接字函数将产生网络报文 ① socket ②bind ③ sendto ④connect 11、下列套接字函数中,不能用于数据流通信的是() ①socket ②bind ③ send ④recvfrom 12、下列套接字函数中,需要地址结构作为参数的是() ①socket ②recvfrom ③ send ④close 13、 listen函数的作用是() ①接受连接请求②设置等待连接状态③连接套接字到目的地④指定本地地址 14、 winsock中提供的用于消息机制的函数是() ①WSAStartup ② WSAEventSelect ③WSACleanup ④WSAAsynSelect 15、将长整形数值从网络顺序转换为本机顺序的函数( )

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幼儿园课程试题库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B 4. C 6. C 7. A 9. A 11. A 13. B 14. C 16. B 17. A 18. C 19. C 21. B 22. D 23. A 2 4. C 2 7. D 28. A 31. B 33. C 36. B 38. A 39. C 二.多项选择题 85BCD 三、名词解释 141.课程——课程的本质就是教育工作者根据社会发展和学习者个人成长的需要,在一定的教育理论指导下,为促进学习者有效地学习或实现可期望的身心发展而计划、选择和组织的教学活动的总和。在各种教育机构中,课程是由一系列的教育教学活动目标、内容和方式方法以及评价构成的教育教学活动的体系。 142.幼儿园课程——幼儿园课程是教育工作者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全面和谐发展而计划的,

在幼儿园的教育情景中组织和实施的,以幼儿为主体的各种形式的学习活动的总和。 143. 分科课程——以有组织的学科内容为课程组织的基础。是根据各级各类学校培养目标和科学发展的水平,从各门学科中选择出适合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发展水平的知识,组成各种不同的教学科目而形成的课程。 144.活动课程——活动课程有多种称谓,如“儿童中心课程”、“生活课程、”“经验课程”等等。它与分科课程相对,是打破学科之间的逻辑界限以学生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基础,通过学生自己组织的一系列的活动而实施的课程。 145.综合课程——综合课程又称为“广域课程”、“统合课程”和“合成课程”。它是指以特定的方式将若干门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融合、组织在一起进行教学的一种课程。 146.核心课程——是指一种独特的课程类型,即以儿童的某一重要的生活问题,或者是人类社会的某种基本活动为核心来选择和组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的课程。这种核心课程也被称作“问题中心课程”。 147.国家课程——国家课程也称为“国家统一课程”,是指由中央政府负责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148校本课程——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 149.显性课程——显性课程又被称作“正规课程”,是指学校按计划开设的、由专门的教师负责组织实施课程。 150.隐性课程——隐性课程又称为“隐蔽课程”、“潜在课程”、“无形课程”、“自发课程”等。它是在学校情境中以间接的、内隐的方式呈现给学生的课程,具体来说,隐性课程指的是那些在学校政策和课程计划中没有明确规定的,但却实实在在构成了学生在学校学习经验中常规、有效部分的教育内容和结果。 151.课程目标——课程目标是在学校教师指导下,学生某种学习活动的具体的行为变化的表现和阶段性、特殊性的学习结果。 152.课程内容——课程内容肯定是在学习者还没有掌握之前就已经存在于人类的科学和文化之中的,能供儿童学习,而且对儿童的发展有意义、有价值的各种形式的素材,它们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153.课程实施——人们一般认为,课程实施就是将静态的课程方案转化为动态的课程实践的过程,即是将设计好的课程方案付诸于实践的过程。 154.项目活动——项目活动是根据儿童的生活经验和兴趣确定活动的主题,并以该主题为中心加以扩散,编制主题网络,将概念予以分化、放大,让儿童通过自己的学习,探索概念的

全市《指南》知识竞赛题库(已修改11.12)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知识竞赛题库 概述(4题) 1.为深入贯彻《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和《国务院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教育部制定了《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 2.《指南》分为说明和正文两大部分。从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描述幼儿的学习和发展。每个领域按照幼儿学习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内容分为若干方面。每个方面由学习与发展目标和教育建议两部分组成,共有32个学习和发展目标,87条教育建议。 3.目标部分分别对3—4岁、4—5岁、5—6岁三个年龄段末期幼儿应该知道什么、能做什么,大致可以达到什么发展水平提出了合理期望。 4.《指南》以为幼儿后继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良好素质基础为目标,以促进幼儿体智德美各方面的协调发展为核心,通过提出3-6岁各年龄段儿童学习与发展目标和相应的教育建议,帮助幼儿园教师和家长了解3-6岁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建立对幼儿发展的合理期望,实施科学的保育和教育,让幼儿度过快乐而有意义的童年。 健康领域题目(30题) 1.《指南》在健康领域中分为3个子领域,分别是身心状况、动作发展、生活习惯与生活能力。 2. 在健康领域中关于幼儿身心状况的目标有3条,分别是(1)具有健康的体态;(2)情绪安定愉快;(3)具有一定的适应能力。 3.在健康领域中关于幼儿动作发展的目标有3条,分别是(1)具有一定的平衡能力,动作协调、灵敏;(2)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3)手的动作灵活协调。4.健康是指人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方面的良好状态。 5.发育良好的身体、愉快的情绪、强健的体质、协调的动作、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基本生活能力是幼儿身心健康的重要标志,也是其它领域学习与发展的基础。 6.5~6岁幼儿能经常保持正确的站、坐和行走姿势。 7.保证幼儿每天睡11~12小时,其中午睡一般应达到2小时左右。 8.午睡时间可根据幼儿的年龄、季节的变化和个体差异适当减少。 9.椅子的高度以幼儿写画时双脚能自然着地、大腿基本保持水平状为宜;桌子的高度以写画时身体能坐直,不驼背、不耸肩为宜; 10. 3~4岁幼儿有比较强烈的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的安抚下逐渐平静下来。4~5岁幼儿有比较强烈情绪反应时,能在成人提醒下逐渐平静下来。 11.幼儿做错事时要冷静处理,不厉声斥责,更不能打骂。 12.5~6岁幼儿能适应车、船等交通工具造成的轻微颠簸。 13.幼儿每天的户外活动时间一般不少于两小时,其中体育活动时间不少于1小时,季节交替时要坚持。 14.3~4岁幼儿能沿地面直线或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走一段距离。4~5岁幼儿能在较窄的低矮物体上平稳地走一段距离。

国际贸易实务—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1)

一单项选择题 1、我方出口大宗商品,按CIF Singapore 成交,运输方式为Voyage Charter,,我方不愿承担卸货费用,则我方应选择的贸易术语的变形是( C )。 A、CIF Liner Terms Singapore B、CIF Landed Singapore C、CIF E x Ship’s Hold Singapore D、CIF Ex Tackle Singapore 2、按照《INCOTERMS2000》的解释,以FOBST成交,则买卖双方风险的划分界限是(B 以船舷为界)。 4、在CIF条件下,Bill of Lading对运费的表示应为( A )。 A.Freight Prepaid B.Freight Collect C.Freight Pre-payable D.Freight Unpaid 5、在进出口业务中,能够作为物权凭证的运输单据有( B )。 A.Rail Waybill B.Bill of Lading C.Air Waybill D.Parcel Post Receipt 6、预约保险以( B )代替投保单,说明投保的一方已办理了投保手续。 A、B/L B、Shipping advise from abroad C、Mate,s receipt D、Sales contract 7、我某公司与外商签订一份CIF出口合同,以L/C为支付方式。国外银行开来的信用证 中规定:“Latest shipment 31st, May, L/C validity till 10th, June.”我方加紧备货出运,于5月21日取得大副收据,并换回正本已装船清洁提单,我方应不迟于( C )向银行提交单据。 A.5月21日 B.5月31日 C.6月10日 D.6月11日 8、某批出口货物投保了CIC 的WPA,在运输过程中由于雨淋致使货物遭受部分损失,这样的损失保险公司将( C )。 A、负责赔偿整批货物 B、负责赔偿被雨淋湿的部分 C、不给于赔偿 D、在被保险人同意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负责赔偿被雨淋湿的部分 9.在短卸情况下,通常向( B )提出索赔。 A. the seller B. the carrier C. Insurance Company and the carrier D. the seller, insurance Company and the carrier 10. 下列我方出口单价的写法正确的是( C ) A、$35 per yard CIFC Hongkong B、GBP500 per carton CFR net England C、USD2000 per M/T FOB Tianjin D、EUR100 per dozen FOB net less 1% discount

工程力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工程力学课程试题库及参考答案 一、判断题: 1.力对点之矩与矩心位置有关,而力偶矩则与矩心位置无关。 [ ] 2.轴向拉压时无论杆件产生多大的变形,正应力与正应变成正比。 [ ] 3.纯弯曲的梁,横截面上只有剪力,没有弯矩。 [ ] 4.弯曲正应力在横截面上是均匀分布的。 [ ] 5.集中力所在截面上,剪力图在该位置有突变,且突变的大小等于该集中力。 [ ] 6.构件只要具有足够的强度,就可以安全、可靠的工作。 [ ] 7.施加载荷使低碳钢试件超过屈服阶段后再卸载,材料的比例极限将会提高。 [ ] 8.在集中力偶所在截面上,剪力图在该位置有突变。 [ ] 9.小柔度杆应按强度问题处理。 [ ] 10.应用平面任意力系的二矩式方程解平衡问题时,两矩心位置均可任意选择,无任何限制。 [ ] 11.纯弯曲梁横截面上任一点,既有正应力也有剪应力。 [ ] 12.最大切应力作用面上无正应力。 [ ] 13.平面平行力系有3个独立的平衡方程。 [ ] 14.低碳钢试件在拉断时的应力为其强度极限。 [ ] 15.若在一段梁上作用着均布载荷,则该段梁的弯矩图为倾斜直线。 [ ] 16.仅靠静力学平衡方程,无法求得静不定问题中的全部未知量。 [ ] 17.无论杆件产生多大的变形,胡克定律都成立。 [ ] 18.在集中力所在截面上,弯矩图将出现突变。 [ ] 二、单项选择题: 1.图1所示杆件受力,1-1、2-2、3-3截面上轴力分别是 [ ] 图1 ,4F,3F B.-4F,4F,3F,F,0 ,4F,3F

2.图2所示板和铆钉为同一材料,已知bs []2[]στ=。为充分提高材料利用率,则铆钉的直径应该是 [ ] 图2 A.2d δ= B.4d δ= C.4d δ π= D.8d δ π= 3.光滑支承面对物体的约束力作用于接触点,其方向沿接触面的公法线 [ ] A.指向受力物体,为压力 B.指向受力物体,为拉力 C.背离受力物体,为压力 D.背离受力物体,为拉力 4.一等直拉杆在两端承受轴向拉力作用,若其一半为钢,另一半为铝,则两段的 [ ] A.应力相同,变形相同 B.应力相同,变形不同 C.应力不同,变形相同 D.应力不同,变形不同 5.铸铁试件扭转破坏是 [ ] A.沿横截面拉断 B.沿45o 螺旋面拉断 C.沿横截面剪断 D.沿45o 螺旋面剪断 6.图2跨度为l 的简支梁,整个梁承受均布载荷q 时,梁中点挠度是45384C ql w EI =,图示简支梁跨中 挠度是 [ ] 图2 A.45768ql EI B.45192ql EI C.451536ql EI D.4 5384ql EI 7.塑性材料冷作硬化后,材料的力学性能变化的是 [ ] A.比例极限提高,弹性模量降低 B.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 C.比例极限不变,弹性模量不变 D.比例极限不变,塑性不变 8.铸铁试件轴向拉伸破坏是 [ ] A.沿横截面拉断 B.沿45o 斜截面拉断 C.沿横截面剪断 D.沿45o 斜截面剪断 9.各向同性假设认为,材料沿各个方向具有相同的 [ ] A.外力 B.变形 C.位移 D.力学性质 10.材料不同的两根受扭圆轴,其直径和长度均相同,在扭矩相同的情况下,它们的最大切应力 和相对扭转角之间的关系正确的是 [ ] A.最大切应力相等,相对扭转角相等 B.最大切应力相等,相对扭转角不相等 C.最大切应力不相等,相对扭转角相等 D.最大切应力不相等,相对扭转角不相等 11.低碳钢试件扭转破坏是 [ ] A.沿横截面拉断 B.沿45o 螺旋面拉断 C.沿横截面剪断 D.沿45o 螺旋面剪断 12.整根承受均布载荷的简支梁,在跨度中间处 [ ] A.剪力最大,弯矩等于零 B.剪力等于零,弯矩也等于零 C.剪力等于零,弯矩为最大 D.剪力最大,弯矩也最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