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介经营与管理考试

媒介经营与管理考试
媒介经营与管理考试

《媒介经营与管理》目录:

第一章媒介经营管理及其学科概述第二章传媒市场

第三章媒介经营管理环境分析

第四章媒体营销策略

第五章媒介形象塑造

第六章媒介产品的开发与分析

第七章媒体竞争策略

第一章媒介经营管理及其学科概述

一、媒体:指从事信息的采集、加工制作和传播的社会组织,即传媒机构。

1、黄升民:媒体具有信息组织、利益组织、控制对象三重属性。

2、传媒业成为产业的条件:

(1)必须从事生产或经营活动,——最基本条件

(2)必须尤其重视经营活动

(3)构成宏观产业的基本单位是企业

(4)产业的存在条件在于市场

二、经营与管理

1

是一种宏观把握,对所有要素起统领的作用。(填空题)

(1)组织是管理的载体

(2)明显目的性

(3)四大基本功能: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4)要以人为本

(5)是一种不断变革、创新的社会活动

2

经营是商品经济的产物。经营是现代化企业的最基本活动,包括

人力、物力、财力、组织、环境等五大不可缺少的要素。

职能:(1)预测市场

(2)协调内外活动,适应市场变化

(3)发现、利用机会

3

制、科学把握和有效协调,是对媒介组织内部所有人力、物力、财力的

控制与协调,力求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当然包括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区别:管理要解决的主要是企业内部的一些问题,而经营解决的主要是企业外部的一些问题,以及协调内外活动。

4、媒介经营管理的层次和范围

分高层、中层和基层三个层次,呈金字塔形状

(1)高层管理:经营战略层或决策层。决定媒介经营管理的方向和走势,(2)中层管理:经营管理层。保证经营管理目标的落实和方案的实施(3)基层管理:作业管理层,指制作层。是媒介任务和目标的具体操作,没有这一层基础性工作,前两层管理将失去意义。

——关系:按系统论原理,不同等级的层次具有不同的地位、功能和作用。在多级结构系统中,系统的最高层是决定、主导力量,而系统的最低层往往是基础结构,中层次起着连结和沟通的作用。

(资金、人力、物力、信息、管理理念、策划、制作、推广、销售)5、媒介经营管理的职能和原则

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革新

双效统一原则、导向性原则、整体性原则、互动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法制性原则、程序性原则、专业性原则、发展性原则

三、媒体经营与管理的基本原理

1、影响力营销

(1)媒体经济的本质是一种影响力经济,媒体营销的本质在影响力营销。(2)媒体影响力:媒体提高自身的报道内容影响受众对事物的认识的能力。(3)基础:客观、公正、;理性的报道,其效果是通过在最大范围内传播可信事实实现。

(4)注意力经济不等于影响力经济

A影响力经济是注意力经济衍生而来,是对注意力经济学说的升级与提高。B注意力经济突出受众对媒介发布的信息的注意。影响力经济解决的是信息发布者、媒介或者信息企业和它的消费者之间的互动关系。

C媒体在市场中的收益取决于影响力的大小。

(5)传媒影响力的发生于建构主要依赖一下三个环节

A接触环节

B保持环节

C提升环节

(6)影响媒介影响力的因素

社会公信力、良知与正义、报道内容、有效发行量、经济指标

二、传媒产品

1、具体形态:(1)物质形态:报纸、杂志、节目

(2)附加值:吸引注意力

2、传媒产品的售卖机制

(1)第一次售卖:媒体物质产品,消费对象是受众

(2)第二次售卖:受众的注意力。对象是广告主

(3)第三次售卖:传媒无形资产,消费对象普通受众、广告主。

第二章传媒市场

第一节传媒市场的形成历程

一、市场与传媒市场

根据传媒产品的商品属性,定义为新闻传媒商品的流通领域和交换关系。传媒市场形成所需条件:

(1)具有具有特定要求或者欲望的潜在顾客。

(2)物品能否满足潜在顾客的需求和欲望。

(3)潜在顾客需要有购买欲和购买能力。

二、传媒市场的形成

1、实质:传媒市场化的进程。

2、从经济学角度看,传媒市场化指传媒经营机制以市场为导向,通过市场获得传媒活动所耗的劳动力、物质资源的价值补偿并有一定盈余,从而使传媒机构在经济上得以自主的过程。

3、现代传媒市场的形成始于19C30年代,美国纽约《太阳报》创刊。

三、中国传媒市场化进程

1、第一阶段:萌芽时期19C初~20C初。与西方市场化进程同步。

这一时期是中国社会经济由封建经济转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

演变过程。清代民间《京报》开始考出版平衡收支,实现盈余。此后又

有《民报》《申报》…标志着我国近代报业向产业化、市场化迈进。

2、第二阶段:初步探索阶段20C~20C40年代

主角是民族资产阶级自办的报纸。中国资本家开始摆脱落后的管理

方式,开始了资本主义工业化管理。

3、第三阶段:1949~1956 新中国成立后进行的市场化第一次尝试。1949 12月,全国第一次报纸经理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提出报纸实行企业化经

营的方针。实质是使得报纸盈利,减少国家补贴。但是1957年反右斗

阵使这次互动终结。

4、第四阶段:20C50年代中期到70年代末,中国特殊的非市场化阶段。

计划经济文革成为意识形态的喉舌

5、第五阶段:20C70年代末至今仍在进行的第二次市场化进程。

(1)《人民日报》实行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成为市场化进程重要标志(2)80年代后,进入新的发展阶段。90年代以来,明显加快。

第二节传媒市场的二重性

1、来源于大众传媒的双重属性:经济属性:企业管理、产品功能

政治属性:事业性质、宣传功能

2、传媒产品与一般商品的根本区别在于:传媒产品介入了两个独立的商品与服务市场领域。发行市场——内容支撑型。广告市场——广告支撑型。

3、传媒产品消费者的二重性:

(1)受众:受众与传媒产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构成了有形的传媒产品买卖关系——发行市场

(2)广告商:广告商与传媒产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构成了无形的传媒产品买卖关系——广告市场

4、传媒产品使用价值的二重性:

(1)消费者使用价值:受众满足“知”的欲望,消除对外界认识不确定性。

广告商发布广告信息,达到宣传目的。

(2)传媒生产者的使用价值:宣传自己的主张。

第三节中国传媒市场的特点

一、市场竞争呈现多元化趋势

据经济学理论,在市场经济体制下,成熟的市场一般会呈现四种形态:

1、完全的竞争市场:生产者进入该市场没有限制,出现同质产品生产者。

2、垄断的竞争市场:市场存在众多生产者,其商品或服务尽管同属一类,却是异质产品。

3、寡头市场:由少数几个生产者所占据的市场,通过相互达成协议,控制市场。

4、垄断市场:指只有一个生产者所占据的市场。

——我国传媒市场竞争还不是成熟的市场竞争,四种市场形态并存。

二、传媒市场细分化趋势日益明显。

传媒内容逐渐向分众化、个体化发展,传播过程也由单向性向交互性转化,传播向小众化、个人化方向发展。(地区、时间、人口、内容)

三、传媒市场总体上空前繁荣,但东、西地区、城乡间发展极不平衡。

无论是传媒产品的发现市场还是广告市场,这种地域之间、城乡之间发展的不平衡都是由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差距所决定的。

第三章媒介经营管理环境分析

1

成效的外部环境和内部条件的总和。

2、媒介经营管理环境是主要特点:

1)客观性:影响媒介的环境要素是客观存在的,媒介经营活动必然受到影响和制约。

2)复杂性:环境要素千姿百态、千差万别,宏观的微观的、外部的内部的、直接的间接的,不易分辩和把握,对从事管理人素质要求相当高、全面。3)系统性:环境要素相关,构成多层次、多视角、多元化的大系统,要素之间彼此咬合、制约和影响,因此必须按规则协调运转。

4)多变性:在计划方案时,环境要素未运转前是静态的,很好把握,可一旦进入活动状态各要素的排列组合关系就发生了变化,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这种变化导致了复杂情况的出现,于是管理者就需要调整方案、思路和方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

3、媒介经营管理的宏观环境构成及分析

宏观环境包括政治、经济、法律、人口、教育、自然和科技等环境因素。

这里主要包括四大要素,有人称为PEST 分析法。

(一)政治环境(Political):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政治制度、体制、形势和方针政策等。大众传媒所受到环境影响,其中政治制度最大,一个国家的政治体制决定其对大众传媒干预程度,决定媒的管理形式。

(二)法律环境: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法律法规,包括国家立法和行业管理法规。(三)经济环境(Economic):是指媒介经营过程中所面临的各种经济条件、经济特征、经济联系等客观因素。区域经济发展水平决定媒体的经营水平,两者呈正向相关或马太效应(强者恒强,弱者恒弱)“马太效应”良性与恶性循环存在,发达地区与落后地区经济贫富悬殊的现状,拉大媒介经营的差距,剥夺了受众平等获取信息的要求。

(四)社会文化环境(Social and cultural):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和社会结构、民族特征、教育水平、文化传统、价值观、道德规范、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社会生活方式和消费观。

(五)科学技术环境(Technological):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科学技术水平、科学技术政策以及科技发展的动向等。技术对媒介发展来说更为重要和直接,因为媒介就是科技的产物,是技术的附属品。

对媒体经营管理的影响表现在:对产品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的影响。

二、传媒产业环境与趋势

1、媒体共栖现象:两种或以上媒体的生存空间出现重叠或者传媒的传播特性相互渗透、。

2、主要表现:(1)各种媒介间共同生产、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2)大多受众同时接触各类不同媒介。

3、各种媒介各有所长,各有特点,之间不具有完全可替代性。

1)电视:传媒业老大。接触率最高、时间最长

2)广播:期待复兴。调动听众想象力;多重程序并行消费;突发事件中的“第一媒体”

3)杂志:潜力无限。细分化、专业化。

4)报纸:机遇与挑战并存。我国报业市场繁荣、差距大、空间巨大

5)网络媒体:媒体“新贵”:指以网络为渠道与手段从事新闻与信息传播的机构。——优势:技术优势、传播优势、政策优势、业务政策

三、国外传媒集团抢占中国市场策略

1、公关开路:上层路线

2、娱乐先行:规避政治、政策风险;易被大众接受

3、本土化战略:产品、渠道、人员

三、媒介经营管理微观环境分析

(1)媒介的行业性质(简答题,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

政治上:大众媒介是具有上层建筑的属性,是政治的“代言人”,是党和政府的喉舌和政策、方针的传达者、宣传者;

经济上:本身就具有经济属性,社会经济活动的一部分,只不过它的产品比较特殊,具有鲜明的精神性和文化性,同时它又是传播经济信息、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和不可估量的力量;

文化上:本身产品是文化,而是大众化的,深受百姓欢迎的,同时它又是大众文化的宣传工具,是大众文化的有力推动者、扩展者,没有媒介文化无法普及,无法从高雅处、从“不胜寒”处走下神坛、走向民间,并四处开花、提高了整个民族文明素养;

生活上:媒介已成为人们的一部分,人们一时一刻离不开媒介,甚至

媒介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尽管媒介能够丰富生活、充实生活,但绝不能决定、主宰生活,人不能成了媒介工具和媒介产品的奴隶。

(2)媒介行业竞争存在状况

A现有竞争对手的竞争B新进入者的竞争

C替代品的竞争压力D行业客户分析

5、我国当今报纸发行模式?

(1)《广州日报》邮发与自办发行相结合的发行模式;

(2)《扬子晚报》(南京)省会与地市渗透结合的发行模式;

(3)《华西都市报》“敲门发行”模式;

(4)《广成都商报》公司分销制的发行模式;

(5)《京华时报》整合营销发行模式;

(6)《北京青年报》“小红帽”发行模式;

(7)《南方都市报》“多版本”发行模式(广州版、深圳版)

6、当前我国媒介经营管理环境的新特点

(1)媒介经营方面

1)媒介资本投入由单一封闭转向多渠道融资,其中广告成为媒介的主要经济支柱。

2)经营成本逐年上升,广告市场趋向理性回归。

3)媒介间竞争加剧。

4)媒介经营的非均衡发展。

(2)媒介市场方面

1)媒介的市场功能确立。

2)媒介的经营市场形成。

(3)宏观环境方面

1)政治生存环境前所未有的宽松,媒介的传播规律得到肯定和尊重,媒介的属性得到重新认识,媒介开始按传播规律和市场规律经营。

2)媒介管理法规逐步健全。

3)新传播技术对媒介的影响力加大。

4)受众从被动接受媒体到主动选择和主动参与媒体。

5)媒介整合时代的到来。

第四章:媒体营销策略

媒体营销策略:通过市场细分、市场目标选择和市场地位来赢的优势。——核心内容:运用市场细分选目标市场,从竞争的角度确定市场定位,进而有机整合一切可利用的营销要素制定市场营销组合,以实现营销目标。

一、媒介市场细分化

个分体市场的过程。每一细分后的分体市场对应都是需求相似的一类受众群体。20C50年代由美国市场学家温德尔斯密提出。

1、从受众多元化细分(不考)

2、从受众心理需求来分——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生理需要、安

全需要、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五个由低到高、由物质到精神的层次。

(二)媒体市场细分:

1、含义:指传媒根据受众的购买行为与习惯差异性,将其一特定传媒

产品整体市场分割为若干个消费者群体,以选择和确定目标市场的活动。

2、客观依据:现实及潜在受众对某种媒体产品需求的差异。

3、对象:对某一特定产品有现实或者潜在需求顾客群体,而不是产品

4、目的:在于帮助传媒发展并评价市场机会,以正确选择和确定目标市场。

5、细分受众市场的依据:

(1)地理变量:地区、地理方位、城市规模、时候

(2)人口统计变量:(最常用)

(3)心理变量:生活方式、社会阶层、个性偏好

(4)行为变量:受众对媒体产品的了解程度、态度、购买时机、利益追求(新闻型、服务型、娱乐型、综合型)、参与程度(核心受众、不稳定受众、潜在受众、非受众)

6、受众分类:

(1)现实受众:确定接触使用的受众。分为稳定受众、不稳定受众(2)潜在受众:在媒体受众目标范围内

(3)非受众

7、受众接触媒体的的动因:

(1)中心动因:基于对媒体产品品牌的认可;使用过后感到满意(2)边缘动因:偶然

8、受众的消费模式:

(1)常规型消费:品牌吸引力、品牌依赖

(2)选择型消费:理性消费者。注重价格和质量

(3)冲动型消费:吸引力。注重娱乐性和实用性

9、受众的营销策略:受众追求价值最大化

选择的概率=获得的报偿/成本=(功能收益+情感收益)/(价格+其他)=受众价值最大化

(1)提高实用性,增加功能收益。

(2)优化设计,提高用户体验,增加情感收益。

(3)价格适中,降低非货币成本。提高快捷、便利的服务

10、对不同类型的受众:扩大现实受众、吸引潜在受众、研究非受众

11、细分市场有效性的条件

(1)可测量性:规模、购买力、特征

(2)可达到性:实用性

(3)可收益性

(4)可行性:

启示:

(1)根据不同层次的需要选择对应的媒介和相应的栏目或节目

(2)在需要并存的情况下,人们会根据“优势需要”去选择媒介及媒介中的内容。

(3)媒介要引导并促成受众由低级需要向高级需要发展。

(4)需要层次越高到达的人越少,高品质节目、高品质报纸受众少,通俗节目和通俗报纸受众群大。

(5)需要层次越高,对应的节目内容就越需有个性化,就越要求适位定位,更进一步细分市场。

二、目标市场选择:

1、含义:传媒所选择和确定的营销对象,即传媒能够为之提供有效产品和服务的受众群。目标市场选择是在细分市场的基础上进行的。

2、媒介目标市场选择

(1)评价细分市场考虑因素:

1)考虑规模、发展速度和前景,具备一定规模的市场才有利润空间,具有发展前景的市场才有可为。

2)细分市场结构的吸引力。

3)考虑公司的目标和资源,要与自己的技术和资源对比,综合理性考虑看是否有能力和条件。

4)考虑受众的合理性。

5) 动态把握细分市场,警惕变坏、群片坏

(2)目标市场选择策略

1)无差异性市场策略:2)完全差异性市场策略:3)市场专业化策略4)产品专业化策略:5)选择性专业化策略:6)集中性市场策略:三、市场定位

1

2、媒介市场定位的重要性

竞争激烈的媒介市场所致受众地位的变化所致受众需求多元化所致

3、从全世界范围看,可把媒介的发展历程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

一是大众受众时代:国外在60年代,国内在80年代。

二是受众分众时代:国外在70年代,国内在90年代。

三是适位受众时代:国外在80年代,国内刚有起色。

四是受众一对一时代:90年代开始出现。

4、媒介定位的类型

(1)避强定位:从目标市场角度说也属于“差异化竞争策略”,这种策略给受众的印象好,能迅速在市场上站稳脚跟。

(2)缺口定位:寻找市场漏洞或空隙进行定位,抓住机会占领它。产品缺口、销售缺口、利用缺口等

(3)迎头定位:就是与最强对手硬碰硬的对着干,能激发上进,但风险大,因此要估计好自己的实力,防止对手反扑,避免“鸡蛋碰石头”。

(4)重新定位:原定位错误或虽然正确但推出产品后市场状况、目标受众偏好等发生了变化,因此需进行二次定位。

(5)差异化定位:找到与竞争对手的差异来定位。

5、媒体竞争的“三维竞争”:如何满足受众?如何胜过竞争对手?如何增强自身实力与特色?

6、媒体市场定位的步骤:

(1)识别可能的竞争优势:产品差异、服务差异、人员差异、形象差异(2)选择合适的竞争优势:

7、主要错误定位:过宽、过窄、混乱

第五章媒介形象塑造

1、媒介形象:通常指媒介的社会形象,是人们对媒介长期观察、认识而产生的知觉性整体看法、最终印象和综合评价,一般由媒介的外在和内在的特征和风格构成,常常经由公共宣传、广告宣传和公共关系等有意识地刻意树立而成。

2、媒介形象塑造的内涵(特点)

(1)评价者是社会公众;

(2)其产生是媒介刻意塑造和追求的结果;

(3)是公众的整体、综合、理性认识;

(4)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层面,是内在与外在特征的统一;

(5)需长时间积淀;(6)具有稳定性,影响持久。

3、媒介形象的构成

(1)媒介的外在总体特征和风格:是构成媒介形象的“硬件”,通过物质的要素构成,并形成了有形媒介的有形形象,外在特征和风格可以使人一目了然,在大脑中产生鲜明形象。

(2)媒介的内在总体特征和风格:是构成媒介形象的“软件”,通过精神要素构成,并形成了媒介的无形形象,为广大公众经过综合感知而形成。

4、树立良好媒介形象的意义

(1)良好的媒介形象可以帮助媒介赢得公众的信任

(2)良好的媒介形象为稳定和吸引人才创造了优越的条件

(3)良好的媒介形象可以取得社会各界公众的支援和帮助

(4)良好的媒介形象是媒介宝贵的无形资产

5、我国媒介的形象及传播的特殊性:

(1)与一般企业不同,更加注重文化性和公益性;

(2)我国媒介的喉舌职责决定了媒介形象传播的舆论导向性;

(3)媒介塑造形象占据天时、地利的天然优势,因为它掌握着有效的传播渠道和工具资源,能够实时地、直接地或通过节目内容间接地传播媒介理念、定位和宗旨;

(4)媒介的传播内容和传播过程以及它的权威性、公正性和真实性等构成了媒介信誉的基础,有利于形象塑造;

(5)媒介的编辑、记者的主持人等都既是媒介产品的制造者,又是媒介产品的传播者,同时更是媒介形象的主要体现者,他们是直接的、最可感的、最令人信服的“形象代言人”;

(6)由于媒介组织长期暴露的特殊性,所以其形象维护难度更大。

6、媒介形象塑造的内容(包括哪三个方面? 填空题)

(1)媒介主体形象

即媒介内部成员的形象,如主持人的形象、记者的形象、媒介经营人员的形象、媒介领导者的形象

(2)媒介客体形象

媒介客体形象是经过媒介全体员工的工作疑结成的媒介产品或服务的形象,电视节目、广播节目、报纸等,客体形象的好坏,将直接影响到公众和媒介消费者心目中整个媒介形象的好坏。客体形象可以概括为三个方面的形象:产品形象、服务形象、公关形象

(3)媒介延伸形象

指媒介运营过程中所置身和利用的各种条件和环境的形象特征。包括人造物质环境条件(采访设备、制作设备、报社、电视台电台的办公大楼等)和人造自然环境条件(工作环境的绿化、美化、装饰等)。

7、媒介形象塑造的手段

(1)名牌策略,媒介使用名牌战略、精品战略、造星战略来提升媒介的品质,扩大社会影响,达到形象塑造和形象推广的目的。

(2)公关策略,策划各种有广泛社会影响的公关活动,如参加公益活动、参与公益事业、赞助文化事业等来提升媒介的形象。

(3)公共宣传策略,利用自己和借用其他媒体的版面、时段和传播渠道宣传媒介的相关信息,如媒介获奖、员工获奖、收视调查、阅读调查结果等传递媒介信息、传播媒介形象。

(4)受众服务策略,为受众提供各种便利的收视、收听服务和便利的定阅服务;依托媒介的优势,力所能及地服务观众;开放媒介,让受众参与和参观。

8、媒介形象传播

·媒介形象传播:是媒介形象塑造的一个过程,是传播者运用一定的传播媒介与传播对象相互作用的过程,即媒介形象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传播的目的就是将媒介形象信息传递给社会公众,使媒介形象深植于公众心目中。

·媒介识别标志的基本形式

1)是表音形式:表音形式即由媒介名称的关键文字或某些字母组合而成。

2)是表形形式:表形形式即由比较简明的几何图形或象形图案构成。

3)是音形组合形式:音形组合形式是把上述两类结合起来,即由文字和图形组合而成。

第六章:媒介产品的开发与分析

1、媒介产品的特殊性

媒介产品是一种精神消费和信息消费的特殊产品。必须具有政治性、文化性和审美性。

(1)一方面,媒介产品要在这些要素范围之类受其规范和约束;

(2)另一方面,媒介产品一定要反映出公众的文化意识和文化需求,媒介产品要被受众所接受。

2、新面貌

(1)纸质媒体走向纸质与电子的结合,广播电视从单一媒介形式走向了多媒体化、多功能化;

(2)网络的功能拓展到学术研究、管理等等。(谈认识)

(3)新媒体的产品形式不能取代传统媒体产品,各有所长,传统媒体仍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甚至发挥主导型作用。

3、媒介产品开发的策略

(1)市场空白开发策略

(2)产品组合开发策略

(3)产品系列开发策略

(4)单一产品开发策略

(5)产品全面开发策略

4、媒介产品定位:媒介组织要生产开发并占领适合于某一方面消费者(细分市场)特别需要的媒介产品,这一过程就是媒介产品的定位。

5、媒介产品的生命周期

媒介产品生命周期与一般的产品一样,也要经过引入期、成长期、成熟期和衰退期,用坐标表示形成一条S型曲线。

媒介产品生命周期就是指媒介产品进入市场到被市场淘汰的过程。

第七章媒体竞争策略

一、识别竞争者

1.识别竞争的依据[3点]

⑴提供相似产品或劳务;

⑵具有相同目标顾客;

⑶产品具有相近价格。

2.竞争者的分类[4类]

⑴一般竞争者:营销同类(同种)产品的企业。

⑵品牌竞争者:营销相同价位和产品的企业。

⑶形式竞争者:营销产品功能替代的企业。

⑷行业竞争者:为争取相同支付能力顾客而竞争的企业

二、确定竞争者的目标[5个]

⒈提高市场占有率。

⒉长期稳定收益。

⒊短期内出清产品。

⒋先亏后盈,将竞争性企业或产品挤出市场。

⒌提高信誉(加强完善的服务)。

三、确定竞争者的战略[8种]

⒈以优取胜战略

①产品的内在质量优。

②产品的外在质量优。

③服务质量优。

⒉以新取胜战略。

⒊以美取胜战略。

⒋以快(速度)取胜战略。

⒌以诚取胜战略。

⒍以廉取胜战略。

⒎以多取胜战略。①功能多。②品种多。

③造型(款式)多。④花色多。

⒏以有利信息取胜战略。

四、判断竞争者的反应模式[4种]

⒈从容不迫型竞争者。①自信。②轻视。③条件限制。

⒉选择型竞争者。对某些方面(如价格、广告)竞争快速反击。

⒊强劲(凶猛)型竞争者。对竞争快速、强烈、全面反击。

⒋随机型竞争者。是否反击、如何及何时反击等具有不确定性。

新版东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考研经验考研参考书考研真题

在很多年之前我从来不认为学习是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那个时候我混迹于人群之中,跟大多数的人一样,做着这个时代青少年该做的事情,一切都井井有条,只不过,我不知做这些是为了什么,只因大家都这样做,所以我只是随众而已,虽然考上了一个不错的大学,但,我的人生目标一直以来都比较混乱。 但是后来,对世界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我忽而发现,自己真的不过是这浩渺宇宙中的苍茫一粟,而我自身的存在可能根本不能由我自己来把握。认识到个体的渺小之后,忽然有了争夺自己命运主导权的想法。所以走到这个阶段,我选择了考研,考研只不过是万千道路中的一条。不过我认为这是一条比较稳妥且便捷的道路。 而事到如今,我觉得我的选择是正确的,时隔一年之久,我终于涅槃重生得到了自己心仪院校抛来的橄榄枝。自此之后也算是有了自己的方向,终于不再浑浑噩噩,不再在时代的浪潮中随波逐流。 而这一年的时间对于像我这样一个懒惰、闲散的人来讲实在是太漫长、太难熬了。这期间我甚至想过不如放弃吧,得过且过又怎样呢,还不是一样活着。可是最终,我内心对于自身价值探索的念头还是占了上峰。我庆幸自己居然会有这样的觉悟,真是不枉我活了二十多个春秋。 在此写下我这一年来的心酸泪水供大家闲来翻阅,当然最重要的是,干货满满,包括备考经验,复习方法,复习资料,面试经验等等。所以篇幅会比较长,还望大家耐心读完,结尾处会附上我的学习资料供大家下载,希望会对各位有所帮助,也不枉我码了这么多字吧。 东北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的初试科目为:(101)思想政治理论(202)俄语或(203)日语或(204)英语二和(334)新闻与传播专业综合能力或(440)新闻与传播

专业基础参考书目为: 《新闻理论十讲》,陈力丹,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年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 《新闻写作教程》刘明华等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 《广告学概论》(第三版),陈培爱,高等教育出版社 《媒介经营与管理》,严三九,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10月 《网络传播概论》(第三版)彭兰,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关于英语 其实我的英语基础还是比较差的,起码在考研之前,这让我在英语学习中有一个非常大的坎要过,不过好在只要过了这个坎,英语成绩一定会有一个大幅度的提升,为了度过这个坎,我用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去看英语,用到的资料就是木糖英语的真题和单词,什么娱乐活动都没有,就只是看英语不停的坎,付出了读文章读到恶心的代价,虽然当时觉得真的很痛苦,但是实际上现在想来还是值得的,毕竟英语的分数已经超乎我的想象。 如果你的英语也很差,真的没必要自卑,拿自己的弱项去对抗别人的强项,徒增烦恼。在我复习的时候我不仅做了真题还顺带着背了真题里面的出现的高频率单词,这个基本上是背了两遍,虽然没有背的很熟,但是也丰富了词汇量,做真题,再背一背真题里出现的好句子。 关于单词,一共50个list,我每天就背一个list,背完后把单词抄到纸上,到晚上后就用铅笔把中文意思写出来(因为考研英语对拼写要求很低,所以大部分我们看到单词只需要反射出来什么意思就好!!!!!第一遍用了50天,同时可以每天做点阅读,每天做几篇模拟题(因为真题很重要,需要珍惜),第二

中国传媒大学 媒介经营管理试卷(B卷) 答案

2019年秋季媒介经营管理期末试卷B 参考答案,完整答案在后面 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 1. 经营是(A )的产物 A. 商品经济 B. 集体协作 C. 社会分工 D. 劳动社会化 2. “经营”行为的出现原因不包括(D ) A. 商品经济高度发达 B. 买方市场占据主导 C. 商品数量和种类繁多 D. 企业以生产为中心 3. 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成立,这一标志性事件发生在我国媒介经营管理发展的(C)阶段 A. 自发经营阶段 B. 自主经营阶段 C. 市场化经营阶段 D. 深入市场阶段 4. 媒介宏观环境分析不包括(D ) A. 政治环境 B. 经济环境 C. 社会环境 D. 地缘环境 5. 媒介的有形资源不包括(D ) A. 生产设备 B. 原材料 C. 厂房 D. 商标 6. 根据如年龄、性别、家庭人口、家庭类型等统计变量对媒介市场进行划分,属于( B ) A. 地理细分 B. 人文细分 C.心理细分 D. 行动细分 7. 现代西方媒介组织的基本模式是(D ) A. 一权统配制 B. 两权分离制 C.三权并列 D. 股份制 8. (B )认为消费者总是喜欢那些质量最好,性能最优、功能最多的产品。 A. 生产观念 B. 产品观念 C.推销观念 D. 营销观念 9. (C )就是起初定一个很高的价格,然后慢慢降下来,从不同的消费者群众获得最大的撇脂利润 A. 最高档期利润 B. 最高市场份额 C.最高市场撇脂 D. 产品质量领先 10. 媒介品牌的建立实际上就是在建立(A ) A. 品牌资产 B. 品牌元素 C.品牌识别 D. 品牌结构 二、多选题(每题4分,共20分) 1. 媒介战略的层次包括(ABC ) A. 公司层战略 B.事业层战略

2013媒介经营与管理期末复习题

2013媒介经营与管理期末复习题 考试要求: 1、有字(不要开天窗) 2、接近(答案要和题目相关) 3、如能有自己的观点,且有独道的看法,分数更高) 4、闭卷 一、问题: 1、媒介市场细分的常规方法: ●细分方法:(不同变量作为市场划分的依据) 1、地理区域细分---按受众所处地理位置划分。 2、行业细分---按受众所在行业划分。 3、人口统计细分---按年龄、性别、婚否、收入、教育程度、信仰等。 4、时间细分---按时间因素划分,如老人节目的设置。 5、受众兴趣细分—或称利益细分。 6、受众的受传行为----如报纸购买和阅读习惯、频率。 7、生活方式细分---与其它变量结合分析,能更深刻地解释消费者的行为。 2、媒介消费者的特点 (1)碎片化的受众 碎片化的受众导致了消费需求的碎片化,而小众媒介又在传播上强化了这种需求,使得受众的需求进一步固化和异化,从而造就了多变的、差异化的受众。受众碎片化是在大众市场基础上,由不同分众市场板块不断撞击而形成的,这种碎片化的影响体现在消费者的消费行为、品牌选择、媒介接触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展现出的是一个个立体、生动、高度同质化的消费者集合体。 (2) 病毒性受众 在新媒介语境下,每一个个体的受众都是自媒体,我们都可以将其看做是一个病毒传播者,而新媒介就是病毒传播的主要途径。 受众的个性和自主性的加强使得受众的病毒特征更为突出。在信息极大丰富的今天,通过交互性媒介的口耳相传成为人们传播病毒的主要方式。

2008年5月18日晚,加多宝集团在央视的赈灾募捐晚会上宣布捐款1亿元,顿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大论坛、贴吧纷纷发帖询问,一些社区网站、门户网站纷纷发布相关新闻。王老吉用一个正话反说的方法,炒作“封杀”王老吉,在各大论坛上炒作这样一个名为《封杀王老吉》的帖子:“王老吉,你够狠!捐1个亿,胆敢是王石的200倍!为了整治这个嚣张的企业,买光超市的王老吉!上一罐买一罐!不买的就不要顶这个帖子啦!”接下来不断出现王老吉在一些地方断销的新闻。⑤ 这是典型的由病毒性受众发起的病毒攻势被企业成功利用的病毒营销案例。受众的病毒性特征来源于对信息的刺激反应,这种刺激反应足以让受众进行主动传播,并使信息的爆炸和影响呈几何级数增长,从而达到信息快速复制、传播的目的。(3) 分享的受众 分享是人的本性,特别是在新媒介匿名环境下,受众更乐于 与他人分享。分享是一种体验,也是一种沟通,因为体验能够创造意想不到的效果,而沟通是受众个性化、主体性增强的重要表达渠道。当受众分享完某个事件后,无论结果如何,都会开始一种新的活动,或者通过另外一种方式进行沟通和传递信息,以使分享能够进一步进行。(4) 游戏型受众 新媒体具有游戏特质,如博客、视频网站等,它们与受众的游戏特质能够产生共鸣并发生聚变反应。一方面,受众的游戏特质使媒体进一步向游戏型转变,或者加强内容的游戏比例;另一方面,媒介的游戏诱惑又进一步激发受众的游戏意识,使受众沉湎于游戏而不能自拔。这种互涉性一方面使受众和媒介相互促进,一方面又彼此掣肘,制约着彼此的进一步发展。 (5)批判型受众 新媒介的数字化传播速度为受众的批判提供了快速传播通道。一些博主、版主等为了提高点击率、影响力及关注度,对社会的各种现象进行批判,观点鲜明、言辞激烈,甚至夸大其词或不择手段。这样,一方面吸引人们的注意,另一方面又引起新的批判,从而使“事件”扩大化以影响现实世界。 批判性受众是对媒介及社会的一种监督,但批判性受众需要培养、教育与引导:培养他们的批判和质疑精神,这样有利于社会的进步和媒体的完善;教育他们要以科学的精神严肃对待,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以促进社会和谐为目的,正确使用新媒介;引导他们批判什么、如何批判,等等。批判是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时代赋予受众的一种权利。 3、媒介集团化的特点 (1)媒介管理战略的全局性和综合性; (2)媒介组织机构的多元化和多层次;

媒介经营与管理-知识重点-严三九著。

绪论 媒介经营管理的定义: 广义:指运用媒介产业的人力、物力、财力等资源,通过领导、计划、组织、控制等行为,使产业资源(包括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发挥最大效用。 狭义:指出售媒介的广告版面时段的有关经济活动和管理运作。 宏观:国家、社会、对媒介的制度、体制的规定和要求。 微观:指具体的媒介单位对自身的行政、生产、营销、财务、人事、技术、安全管理等的规定和要求。 特殊性:1.媒介必须把追求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2.媒介管理中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即信息资源管理。 3.媒介组织的内部机构有着特殊的设置和构架。 意义*****:1.有利于媒介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协调,从而协同发展。 2.有利于媒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和“双赢”。 3.有利于媒介提高自身品质,从而应对时代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媒介的生存环境:***** 1.国外媒介产品将会更多地进入中国。 2.中国媒介的工作只能和管理体制将发生变化,会越来越向国际惯例,国际通行规 则靠拢。 第一章媒介组织结构 组织形式***** 1.直线制(单线制) 2.职能制(复线制) 3.直线—职能制(生产区域制)

4.事业部式 5.矩阵制 6.集团控股制 媒介组织的定义: 各级各类的报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媒体的内部治理结构和各级管理组织结构。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的组织,既不是纯粹的市场竞争的企业,又不是彻底的国家机关、完全的公益机构。它是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群体。 主要特征: 1.具备管理组织的一般特性 2.生产特殊的文化产品 3.组织成员从事大众传播活动 4.以实现社会与经济功能的统一为目的 5.趋于垂直或水平整合化 媒介组织包括:管理主体,客体,环境,目的。 媒介组织结构设计的8个原则: 1.任务目标 2.分工协作 3.统一指挥 4.管理幅度 5.责权对等 6.集权分权 7.执行部门与监督部门分设 8.协调有效 媒介组织结构随着社会环境、科学技术的变化下,作出的相应调整与变化体现在: 1.结构组织趋于简化,制作与播出分离。

媒介经营与管理作业

《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学习心得小结 经过一学期的对于《媒介经营与管理》这门学科的学习,使我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行业的整个运行,经营和管理过程在广度上和深度上都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和了解。 在这个基础上,我也产生了关于这一门学科自己的一些见解和看法,也许不尽准确和全面。 首先,我认为,一个企业的运行和赢利,是分为不同的几种情况的。其中,赢利部分主要分为两大类,即:商业赢利和非商业赢利。在我看来,商业赢利是理所应当,是支撑企业继续运行和发展的,也是最为众人所知晓的一种情况。而另外一种情况,虽然不是企业运行和发展中的主线,却也不能被国家,社会和广大民众所忽视,那就是非商业赢利。 何为企业的非商业赢利?企业的非商业赢利,通俗来说就是企业在运行和发展的过程中,最终获得的除以商业手段获得的经济效益之外的赢利,如社会的认可,群众的口碑等等。 与企业的商业赢利相比,非商业赢利具有以下几点特征。第一,非商业赢利是企业以不片面追求经济效益为目的和前提的情况下,进行的一些关乎社会民生和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的,有助于呼吁和提高广大民众思想觉悟和和整体素质的社会活动等等。其这一不同点集中表现在企业在进行这项赢利时的出发点与其进行商业赢利单纯的为达到经济效益的目的不尽相同。第二,非商业赢利与商业赢利相比,在过程上也截然不同。企业的非商业赢利手段是不求丝毫经济效益和任何经济回报的可谓“零收入”的活动,如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公益宣传,广告和活动,相信大家在现实生活当中也经常看到。这一不同点是通过比较其与商业赢利的手段不同所得到的。第三,作为:“非商业”赢利,这个概念与商业赢利相比,是绝对抽象的。这种赢利可以说是绝对非物质的。企业自始至终获得的都是与经济利益无关的无形的效益。可是这种无形的效益却不能说是绝对隐形的,它对企业今后的发展可谓是益处良多。企业在最终以投资大量资本的代价之下,获得了相应的甚至实质上超出商业赢利很多倍的赢利,那就是强大的社会认可和民众的支持,实际上可以说是企业得到的更大的收益。这一不同点是从商业赢利和非商业赢利的性质上来说的,也可以说是二者最大的不同的点。 其次,在谈过企业的商业赢利和非商业赢利的不同之处之后,下面我要谈一谈作为企业和行业最主要的两种赢利方式,它们之间存在着怎样不容忽视的联系。在我看来,这二者之间是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的。首先,商业赢利离不开非商业赢利。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企业要想在自身的领域更长远更稳定的发展下去,凭的是什么?它需要拥有与其他企业相比之下怎样的过人之处才能立于不败之地?答案是:民众的信任和良好的口碑,社会的认可等等。那这样一些企业赖以生存的条件如何具备,要从何处去获得?这就要靠一个企业通过自身平时较多的投入资本去积极的参与社会事务,为社会的进步和民众的觉醒作出属于自己独特的贡献来获得了。这些无形的赢利对于企业日后的发展是极其有利的,为企业的发展壮大和不断进步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和群众基础。在企业获得了这项隐形的财富之后,之后随之而来的就是巨大的经济收益,也就是所谓的商业赢利了。其次,非商业赢利是以商业赢利为基础的。一个企业如果计划要获得一定的非商业赢利,那么大量的资金投入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这就要求企业积极发展生产,努力提高效益,进益求精,争取获得最大程度的经济效益,并运用这笔资金来作

媒介经营与管理之考试要点梳理

考试方式: 1.简答(10*4=40)100-150字即可 2.论述(20*3=60)→结合案例 《媒介经营与管理》课程重要知识点 第一讲媒介经营管理概论 一、管理特征【了解】 1.普适性:适用于各种组织形态和组织中的各个阶层。 2.目的性:有明确目标,通过各种手段促成目标的完成,如创造利润并增殖。 3.功能性:管理者的功能主要包括计划、组织、领导、控制。 4.人本性:以人为本,把调动人的积极性放在首位,实现高水平、高效率、高效益的管理。 5.创新性:管理需要不断变革和创新,根据条件的变化调整管理方式,适应新环境和新要求。 二、管理科学要素(7M) 人力()资金()方法()原料() 机器()市场()士气() 三、经营活动的主要内容 1、预测:对市场的供需状况、技术的进步、资源的变化、竞争的态势做出科学的预测。

2、决策:对企业的发展方面、目标与达成目标的举措做出正确决策。 3、规划:产品方向、品种、数量、质量、人员的使用、技术设备的更新等做出计划并明确步骤。 4、运作:为实现企业的发展目标而开展的与市场活动有关的各种工作,如资金筹集、生产资料采购、产品销售、市场开拓、新产品研制、机构调整、协调对外 四、现代媒介的生存环境 第二讲媒介策划 一.媒介策划实质——市场营销策划【了解】 “市场营销是指买方市场条件下的一整套引导思想、货物与劳务从生产者流转到消费者,有效地实现各种不同的供给能力与

各种不同的需求相适应的策略与方法。” —美国著名市场营销学者尤金?麦卡锡 营销就是与市场有关的人类活动,即以满足人类各种需要和欲望为目的,将潜在交换变为现实交换的活动与管理过程。 营销就是要实现与潜在顾客的交换。 二.媒介组织交换的对象包括两类消费者:【了解】 信息消费者(用户) 广告消费者(广告客户) 三、两次售卖示意图

媒介经营与管理热点考点

一、绪论 1.媒介经营管理属于新闻传播业务。 2. 新闻传播学:历史理论、业务 3. 媒介经营与管理:新闻事业管理、广告经营管理 4. 媒介经营管理研究的范畴 a.微观(新闻、广告的产制) b.中观(媒介的运营管理) c.宏观(国家对媒介的规制) 4. 垂直管理: 中央新闻出版局广电局 省新闻出版局 市××市出版局 县 二、产业经营动态 1.跨媒介经营(破除媒体资源配置单一制) e.g. 牡丹江新闻传媒集团,以电视为主;成都传媒集团,以报业为主;CCTV-2与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南方广播影视传媒集团与报业传媒集团;金鹰网、芒果TV 2.跨地域经营(破除媒体市场采邑制) e.g. 青芒果、上海广播电视台和宁夏电视台 3.跨级别经营(破除媒体行政体制) e.g. 光明日报报业集团与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合作经营的《新京报》 4.跨所有制经营(破除媒体企业身份制) e.g. 华谊兄弟与多家国营电视媒体的商业合作 5.跨行业经营(破除媒体产业垄断制) e.g. 电视媒体跨业经营网站和手机电视等新媒体;报纸等平面媒体跨业经营;电视媒体和新媒体等 三、媒介融合 1.媒介融合概念:印刷的、音频的、视频的、互动性数字媒体组合之间的战略的、操作的、 文化的联盟。 2.媒介融合分类 ①所有权融合:大型传媒集团拥有不同类型媒介,因此能实施这些媒介之间的内容相互推 销和资源共享,将各自在同一地区的不同媒介融合。 ②策略性融合:指所有权不同的媒介之间内容上共享。 ③结构性融合:与新闻采写、分配方式有关(借助平台)。 ④信息采集融合:指新闻报道层面上,一部分新闻从业者需要以多媒体融合的新闻技能完 成新闻信息采集。 ⑤新闻表达融合:记者、编辑要综合运用多媒体的、与公众互动的工具与技能完成对新闻 事实的表达。 3. 媒介融合形式(技术/软件融合)

媒介经营与管理 试题

媒介经营: 一、名词解释 1.传媒经济:(1)以传媒业为核心所组成的经营管理类的学科。 (2)是大众传播学和微观经济学交叉的结果,作为微观经济学的分支,从属于 微观经济。 (3)它的形成在西方欧美等国有悠久的历史,尤其在美国。在中国形成时间较短,有较大的发展空间,它在传媒业竞争中起重要的决定作用。 2.传媒市场:(1)以传媒为中心的另类传媒产品市场所组成的整体市场,包括硬件(印刷类、电子类)的传媒市场和软件(稿件市场,广播电视节目市场、图书、报刊市场等)的传媒市场,以后者为主。传媒市场是一种包含内容相当广泛的信息市场。 (2)特点:a.产品多属于无形产品(如信息); b.产品多属大众产品; c.与信息技术市场成同步运行的态势; d.运营所追求的首要目标是社会效益(尤其在社会主义制度下) 3.市场细分:指经营者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特点,把一个市场分割成若干个小市场,然后根据不同的细分市场,组织产品的生产和营销活动,目的是提高细分市场在整体市场中的竞争力,扩大细分市场在整体市场所占有的比重,市场细分化是民营活动中必备的思路之一。 对市场的细分,可进行多重细分,市场细分越细,说明对消费者的了解越充分,对自身的经营条件(如资金、设备、技术、人才等)越明确,对经营活动越有利。 4.市场营销组合(4P理论):包括产品本身,产品价格,分销渠道、促销四种方式。 其中,产品本身是基本因素,价格是唯一不增加成本的因素,分销渠道是卖家让渡消费者,促销方式包括广告,销售促进,公关,人员推销和直销等方式。 5.传媒效益:(1)效益是指正向的效果,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效益是指生产性活动中投入和产出之间的关系。(2)传媒效益是指利用一定的传媒工具进行信息传媒所带来的效益,它是处于传播者效益和受众效益之间,是实现传播者效益和受众效益的桥梁,传播者效益和受众者效益则是整个传播的两极,失去任何一极,传媒效益则无从谈起。 6.印刷媒介:(1)一般指报纸、杂志书籍等以纸质稿为主的传媒渠道。(2)从大众传播的角度来看,是指在传播途径上通过印刷技术、印刷设备,把文字,图画等信息符号的原稿复制在纸上,有编辑人员,印刷人员的报社,杂志社,图书出版社等传播组织的传播渠道,包括五要素:印刷技术,印刷设备,符号信息,编辑人员,组织机构。 7.电子传媒技术 (1)电子传播也是一种现代社会重要的传播工具,是以电的掌握和应用为前提条件。从18世纪起。人类开始传播有关的信息内容,从电报的出现作为电子媒介的市场。 (2)与印刷媒介相比较,电子媒介是一种新型的传播媒介。 (3)包括电子媒介机构,如电(视)台,网站,电影制片厂和通讯部门等 (4)机械设备,具体是指广播电视节目的制作和传输的设备,电影制片厂的拍摄设备,卫星及地面站的设施,电话等的传真设备。

媒介经营与管理案例分析——中国好声音

媒介经营与管理案例分析 文章摘要:前几年有许多选秀节目备受我们追捧,如《超级女生》、《加油!好男儿》,随着选秀节目的层出不穷,如今选秀逐渐走了下坡路,在被称作“选秀末世”的年代,《中国好声音》为何能一枝独秀,一夜爆红?它的经营与管理是在哪些方面取胜的?背后是怎样的模式创新?它是怎样把歌曲推销出去,让你心甘情愿地为它买单?它又能带给企业哪些启示,正宗好凉茶,正宗好声音。熟悉的《中国好声音》如此深入人心,玄机究竟在哪里? 栏目简介:《中国好声音——The V oice Of China》,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它的定位是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由刘欢、那英、庾澄庆、杨坤四位导师言传身教,为中国乐坛发展提供了一批怀揣梦想、具有天赋才华的音乐人,改变了以往选秀节目只是选秀的局面,树立了中国电视音乐节目的新标杆。 播出频道:浙江卫视 主持人:华少(伊一) 栏目定位:大型励志专业音乐评论节目 开播时间:2012年7月13日 栏目时长:90分钟,巅峰之夜长达4个多小时 播出时段:直播:每周五晚21:30 重播:每周二上午7:30 周六下午4:30 栏目分析:《中国好声音》在传媒经营管理方面取胜的原因 ⑴对传媒环境的透彻分析:对传媒环境的分析,是实施经营管理活动的基本前提,也是实施战略管理的核心环节之一,同时也有助于传媒及时识别和把握传媒机会,趋利避害,从而使节目更能适应传媒环境的复杂性、多变性等特征的生存方式。我着重分析以下四点: ①受众的消费取向:拒绝“选秀”标签,导师盲选,在海选阶段的选手已经有一定的水准,歌声与梦想是贯穿节目的精髓,俘获了受众,此外节目真实、真诚,四位导师具有令人信服的公众形象,点评精彩。 ②广告客户:最初加多宝对刚刚引进的好声音前景未知,6000万的独家冠名费可谓一场豪赌,节目播出后20天时间内中国好声音的广告费从15万上升到了36万,加多宝赢了;音乐梦想巅峰之夜,浙江卫视全程直播,4个多小时的直播中,粗略统计有14轮广告播出,“好声音”插播广告创下15秒116万的天价;广告创收已超过1亿元,而这个数字待最终结算完还将上涨。11月2日加多宝以2亿的费用拿到了第二季好声音的冠名 ③好声音的人力资源分析:制作团队,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节目录制,音响效果超好。中国好声音请来了中国第一贝斯手之称的零点乐队王笑冬担任乐队总监,北京奥运会开幕式的音响总工程师金少刚为音响总监。改变了以往音乐节目只是放伴奏,偶尔因为收声效果去压低现场的局面。除此之外,还有四位给力的导师,那英、刘欢、庾澄庆、杨坤,再加上那些已经有一定音乐水准的选手,可谓人力资源有了保障。 ④好声音的财力资源分析:灿星制作以约300万元购买了《The V oice》的中国版权。《中国好声音》播出后的回报;市场扩张的可能性;传媒产品的竞争力分析;广告收益分析。 ⑵好声音的策划与生产制作 ①节目策划灵感来源:《中国好声音》的节目版权,原本属于荷兰节目《The V oice》,该节目2010年在荷兰的首播,即吸引了该国18%的人口观看。现在,超过45个国家购买了《The V oice》的版权,在本土复制其节目模式。荷兰版《The V oice》让IPCN的CEO杨媛草很震撼,觉得它很值得推敲。看到其不错的市场前景,杨媛草决定将这款节目的版权引进中国。 ③生产与制作:《中国好声音——The V oice Of China》,是由浙江卫视联合星空传媒旗下灿星制作强力打造,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直播分离,由灿星传媒公司制作,浙江卫视购买播出。

媒介经营管理课堂练习

从“双性互动”原理看媒介产业未来发展趋势 张艺伟1996年1月,中国第一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成立,此后南方报业集团、羊城晚报集团、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等报业集团先后成立。报业发展的集团化作为媒介发展的先行军,迅猛地拉开了中国媒介产业化的序幕,中国的传媒业开始通过自身重组和外部扩张等多种方式整合资源、面向市场,不断探索经营模式和新的盈利模式,实力和影响力都得到了极大地增强。特别是最近几年,媒介产业更是异军突起,在市场份额和自身结构方面有了很大的改变。2011年中国传媒产业的总产值为6379亿元,比上年增长15.2%。 相关资料表明,我国媒介产业化是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开始的,但是这一发展并未引起社会各界足够的重视,到了九十年代中后期,随着几家传媒机构进入资本市场并创造了不凡的成绩,我国传媒产业化才引起了足够的关注。伴随着传媒行业的新变化,理论上的研究也多了起来。学术界对媒介的属性有了一定的认知和概述。1995年,李良荣在《试论当前我国新闻事业的双重性》一文中,第一次明确界定了我国新闻业具有双重属性,即“形而上的上层建筑属性和形而下的信息产业属性”,也可以表述为媒介产业的意识形态属性和商业属性,我们有称之为“双性互动”。 下面笔者试着通过媒介“双性互动”原理分析媒介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媒介双重属性的拉锯战 由于媒介自身的特殊性,决定了其政治属性和商业属性就如矛盾的两方面,会永久的存在。双方在媒介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博弈,展开没有终点的拉锯战。 (一)意识形态方面,政治属性的绝对优势 当今,媒介存在形式多种多样,从原来的纸质媒体报纸、杂志、书籍到电子媒体时代的电视、广播等以及今天数字媒体时代的互联网、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未来将会有更多的形式出现。但是不管形式如何变化,作为大众传播媒介的内容,其意识形态始终受到一定的制约,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一部分。 对于报纸媒体来说,对中国领导人的行程、重大的社会、政治事件,这样的新闻的发布要严格按照一定的程序,从一定意思上来说,中国所有的报纸都可以称之为“党报”,我们在抱怨其不活泼的风格的同时,也不能忽视其党性原则的制约因素。 对于电视节目,就拿燃烧了今年整个夏天的《中国好声音》来说,可谓在经济领域获得了极大的成功,广电总局专门下文对其进行表彰,其颁奖词是这样写的:“坚持正确导向,注重社会效益,体现以人为本,追求改进创新……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迎,产生了良好社

媒介经营与管理方案计划学习知识梳理

第一章 1.如何理解媒介经营管理的意义? 答:第一,有利于媒介对资源进行合理的配置和协调,从而协同发展。第二,有利于媒介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和“双赢”。第三,有利于媒介提高自身品质,从而应对时代的挑战和激烈的市场竞争。 2.如何理解媒介经营管理的生存环境? 答:第一,全球化与媒介业的竞争。第二,区域化与媒介业的分众。第三,数字化与媒介业的“换血”。第四,娱乐化与媒介业的“洗脑”。 3.如何理解媒介经营管理的原则? 答:第一,坚持党性,把持方向。第二,整体把握,促进协调。第三,发扬民主,贯彻法制。第四,依循程序,谋求发展。 4.为什么要学习媒介经营管理? 答:第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激烈竞争、全球传媒产业的形势发展及人才紧缺的实际需要。第二,传媒业谋求生存的必然需要。第三,媒介单位竞争越来越激烈,紧迫感,危机感加剧。第四,全媒体时代的媒介业必须尽快提高现代化的经营管理水平,以及对信息传播全球化的挑战。 第二章 1.媒介组织及其主要特征是什么? 答:媒介组织是社会中一个特殊的组织,既不是纯粹的市场竞争的企业,又不是彻底的国家机关,完全的公益机构。它是专门从事大众传播活动以满足社会需要的社会单位或群体。它有以下特征:第一,具备管理组织的一般特征。第二,生产特殊的文化产品。第三,组织成员从事大众传播活动。第四,以实现社会与经济功能的统一为目的。第五,趋于垂直或水平整合化。 2.媒介组织结构设计的原则有哪些? 答:1.任务目标原则。2.分工协作原则。3.统一指挥原则。4.管理幅度原则。5.责权对等原则。 6.集权分权原则。 7.执行部门与监督部门分设原则。 8.协调有效原则。 3.媒介组织结构设计的内容有哪些? 答:第一,确定组织设计的基本方针和原则。第二,设计组织结构的框架。第三,设计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第四,设计管理规范。第五,设计职能分析和职能。6.设计各类运行制度。第七,人员配备和训练管理。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学习体会(2020年九月整理).doc

《媒介经营与管理》的学习体会 人总是在认真中感觉时间过的很快,不知不觉,《媒介经营与管理》这门课已经接近尾声。回过头来,颇有许多收获。 一学期以来,学到了很多,记忆深刻的当然是我们组共同完成的课题“媒介的开发与营销”这章。明白了媒介产品是一种有一定特殊性的精神商品,所以媒介产品也就只是一种商品而已。知道了媒介开发的各种策略,以及4P,5C究竟是何物?,老师让我们自己做,给予我们自己动手实践的能力。这才能让我们记住,很喜欢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而且通过老师的讲课懂得了媒介的双重属性,媒介不仅是一种公益事业更是一种信息产业。随着经济的发展,媒介经营管理随之运营而生。感觉大学生学习这门课程是非常有必要的。作为一种促进媒介生态和谐发展的行为,媒介经营管理与媒介自身的壮大和社会功能的发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现代意义上的媒介经营管理是指媒介经营的管理者借助传播手段、传媒的功能价值和公众的认知度以及社会影响力将传播职能与经营管理有机结合起来,从而实现传媒组织的社会效应及经济效应的最大化。媒介经济来源主要依靠广告收入,使得一个媒体经营状况的好坏,很大程度上由这个媒体的广告收入的多少来决定。但是这样的经营模式最大的弊端在于媒介本身缺乏足够的主动性,广告来源需要看广告商的喜好和主观意识。这使得媒体之间常常为广告播出权展开激烈争夺,导致了广告生态的恶化。每一种媒介都有自己的覆盖范围和服务范围。比如央视辐射全国,所以节目类型,主持人特点都要兼顾到各个地域,各个民族,尽可能地使其具有

全国的共性特种。而各省是电视台就可能带有地方特色,包括方言,地域性名人。 在这门课的学习中,我学到了老师的认真,寓教于乐的态度,每次没有特殊情况都能准时到班。虽然没有养成每次都记笔记的好习惯,但是老师在QQ上上传的文件我每次都下载认真的观看。老师的这种教学方式能让我们每一个人都参与到课堂上来,共同完成这门课程的学习,共同成长。在小组学习中,分工合作,在合作中体现乐趣,在乐趣中学到知识。在小组分工中,我参与了整理材料这一块。在网上搜集了大量的资料,整理出来,学到了很多没有接触过的知识。4P,5C以及Xbox的成就和它的经营战略以及它的业务模式。 老师的教课方式与大多老师都有所不同,能听取同学们的意见并加以改正。从老师平时讲课以及PPT的制作都能看出老师的认真,让我们在学习的同时,能感受到老师这份敬业的精神。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希望老师能延续这种教学方式,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让同学们更好的吸收您所传授的知识。

媒介经营与管理试题

媒介经营管理考试要点总结 以下15道思考题题目中用红色标出的是按照大家的课堂笔记和课件的整理而来的,黑色标出的是自己查找资料整理的,不一定准确。仅供参考,为了不被老巫婆抓,大家还是背背吧,祝大家考试顺利! 1.网络新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 与传统媒体产品同质化和运营模式的同质化不同,网络媒体呈现出产品和盈利模式的多元化态势,某种意义上讲,一种网络媒体产品往往呈现出一种盈利模式。 (1)基于基本网络服务项目的免费而派生的各类网络广告模式。网上新闻、网上资讯浏览、免费电子邮件、免费即时通讯等基本网络服务项目的免费而派生的传统网络广告、百度竞价排名广告、网络游戏广告、博客广告、微博广告 (2)基于派生的各类网络增值服务的各种收费模式。A、电子邮件的收费模式(VIP邮箱); B、无线增值的收费模式:(2000-2004)年高速发展,2005年后逐步下降。短信、彩铃、彩信、WAP服务、手机游戏、IVR(互动式语音应答); C、互联网增值的收费模式,典型的如腾讯; D、网络游戏的收费模式; E、电子商务的收费模式; F、网络威客的收费模式; 2.我国报业网站目前仍处于花钱买吆喝初级阶段的主要原因?其解决思路? 原因:大多数报业网站不能实现盈利的原因是十分复杂的:目前我国报纸网站不论在影响力方面还是盈利能力都与商业网站存在较大的差距 主要原因:缺乏适应特定网民需求的独立的媒体化产品形态;缺乏稳定清晰的盈利模式。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体制滞后、经营意识落后、人才资金的缺失、内容缺乏创新,等诸多方面因素的现实瓶颈制约。 解决思路:(课件上有些乱,我也整不动了,各位自己看着课件分析一下~(╯﹏╰)b) 3.传统媒体的主要盈利模式 长期以来,我国传统媒体的盈利模式一般都遵循着“二次售卖”模式,即媒体将媒介产品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卖给媒体受众,再将受众卖给广告商,通过收取广告费来获得利润。在这一模式下,媒体靠“买内容”盈利,利润往往很小或不盈利甚至亏损。但从利润总额来看,由于广告收入的增加,可以弥补相应的损失,甚至能够增加利润总量。这种盈利模式的关键因素是媒体要占有较大的媒体传播市场份额,才能依次获得较多的广告收益。 4.在媒介产品(品牌)经营是遵从“内容为王”还是“渠道为王”?如何处理媒介内容与渠道的关系? (1)“内容为王”解决了传媒产品的内容问题,但没解决市场问题。 在媒体资源过剩的压力下,传媒过去依靠垄断而获取巨额利润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报纸、电台、电视台纷纷把经营的核心转移到内容的制作上来,希望依托高品质的内容战胜竞争对手,即内容为王理念的产生。 “内容为王”的理念提升了媒体产品的质量,解决了长久以来我们媒体节目和报道缺少精品的问题,使媒体不断的推陈出新,创新能力得到加强。然而,在媒体资源过剩,品牌混战的年代,媒介产品的客观差异越来越小,互相模仿和内容同质化严重,仅仅依靠内容来取胜是远远不够的,激烈的市场争夺需要强大的渠道建设和销售能力。报纸从过去的依托邮局进行发行到现在自办发行公司,在努力构建自己的发行网络;除了订阅,市场监管宽松的杂志则比较容易的进入全国各个报亭,渠道相对畅通;而电视节目的发行渠道则相对困难,虽然有着“制播分离”的要求,但由于行政体制的分割,电视节目在全国自由流通的渠道还未建立;网络成为渠道最为畅通的媒体,但由于网络不具备独立的新闻采集权,所以内容一直是网络媒体发展的心病。

最新媒介经营管理考试题目答案

精品文档名词解释 媒介管理: 百度百科:指研究媒介管理者协调、组织、领导和控制媒介员工的工作和充分利用媒介资源 来达到既定的媒介发展目标的过程。 在现代社会,媒介如同一般的企业厂商,要制造产品(信息)和分销产品(信息) 。因而将媒介实体视为厂商的话,它也需要“管理”和“经营”,才能顺利发展。简单地说,运用媒 介的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以期有效地实现媒介所设定的目标,即是媒介管理。 媒介二元市场 与其他产业相比。媒介运作的市场是独特的,典型的二元产品市场是它的主要特征。媒介只创造一种产品,却活跃于两个性质完全不同的市场。媒介的这种运作方式也被称为二次销售,它从根本上影响了媒介的赢利模式。 媒介运作的第一个市场,是产品市场,即内容市场。这一市场根据传播的具体内容还可以细 分为信息市场和文化市场。在这一市场上媒介销售的是内容或是具体的包含了内容的载体。 如印刷媒体第一次销售的是报纸或杂志本身,广播电视第一次销售的是频道或节目,网络提 供的是信息和服务。媒介将内容提供给受众,换取的是他们的金钱或者是注意力。在当今的信息时代,注意力越来越成为一种稀缺的资源。 一般认为,媒介运作的第二个市场是广告市场。媒体第二次销售的是广告,准确说是读者或 观众的受众近用权(aCCeSS to audiences),表现出来的是收视率和发行量等指标,购买者是广告主。 多元化经营:多元化经营是指企业为发挥其核心优势,充分利用已有的企业资源,提高资本 的经营效益,不是将其经营活动只局限于某一产品或只涉足某一行业,而是同时生产和经营多种产品或涉足多个行业以谋求企业长远发展的一种商业经营模式。 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概念是1990年美国密西根大学商学院教授普拉哈拉德 (CKPrahalad )和伦敦商学院教授加里?哈默尔(Gary Hamel)在其合著的《公司核心竞争力》(The Core Compete nee of the Corporati on ) —书中首先提出来的。他们对核心竞争力的定义是:“在一个组织内部经过整合了的知识和技能,尤其是关于怎样协调多种生产技能和整合不同技术的知识和技能。”从与产品或服务的关系角度来看,核心竞争力实际上是隐含在公司核心产品或服务里面的知识和技能,或者知识和技能的集合体。 三、简答题 媒介市场分析的步骤 1、确定市场的类型 2、理解管理组织的总体目标 3、分析公司商品的需求属性 4、确定市场结构 5、考察经济环境 报纸经济效益聚焦化 精品文档即几家规模大实力雄厚的传媒机构获取了极大利益比例的市场利益。

媒介经营与管理复习要点

媒介经营与管理重点 一、填空 1、媒介研究对象专指媒介组织。 2、媒介营销的突出特点就是二次营销 3、政府介入市场运作的手段:制订法规;优惠待遇;补贴政策;赋税手段 4、媒介的本质特征:信息传播组织、利益组织 5、媒介经营的宏观环境:政治法律环境、经济环境、人口环境、自然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 6、媒介经营面临的微观环境1)传媒内部环境分析2)传媒竞争者分析3)消费者分析 另外,替代产品、潜在进入者、产业内的竞争者共同作用,构成了媒介组织的竞争环境,即传媒产业的竞争力量。 7、传媒消费者包括:视听消费者、广告消费者 8、媒介定位是媒介营销的起点 9、媒介市场细分的表现:广播电视频道的专业化浪潮和报刊杂志的个性化定位。大而全的传媒正在失去观众和读者,“专而精”的传媒正在兴起和赢得青睐。 10、传媒营销组合策划包括:1)传媒产品的基本分析(Product )2)传媒产品价格规划(price)3)传媒产品的市场扩散通路(place )4)传媒产品的促销策略(promotion ) 11、传媒产品竞争的本质:创造价值 12、媒介产品开发战略:1)单一产品开发战略2)产品全面开发战略3)产品组合开发战略4)产品系列开发战略5)新产品开发战略 13、广播电视的节目经营包括:广播电视的节目策划、节目生产、节目编排(包括各类节目所占的比例)、节目的包装与推介、节目的交易、交流与购销等问题。 14、节目市场的内涵包括:1)普通受众市场2)节目交易市场3)节目素材市场4)其他市场 15、电视节目制作形态:电视台自制节目、委托制作、外包、买断、购买。 16、媒介价格战略包括:产品价格战略和广告价格战略。 17、传媒产品价格规划基本策略:成本导向性定价策略;竞争导向性定价策略;需求导向性定价策略;市场撇脂策略 18、媒介广告定价策略:1)收视率定价策略2)市场需求定价策略3)招标定价策略4)针对特殊客户的议价定价策略 19、电视节目交易的支付采取两种方式:现金支付和贴片广告 20、国内电视节目发行渠道:1)自建发行网络2)委托发行 21、影响电视节目编排因素包括:竞争因素、节目本身的因素、观众因素、广告客户因素 22、媒介竞争战略(迈克尔·波特提出)包括:成本领先战略、差异化战略、目标集中战略 23、媒介成长战略的基本模式:密集型成长战略;一体化战略;多样化战略 24、媒介密集型成长策略包括:1)市场渗透战略2)市场开发战略3)产品开发战略 25、多样化战略的本质是: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散。多样化战略可以分为:同心多样化战略和复合多样化战略。

传媒经营与管理

名词解释 新闻事业:是“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 .它是由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新闻期刊社、新闻电影制片厂等专门机构,运用报纸、广播、电视、新闻图片、新闻期刊、新闻电影等传播媒介进行的新闻传播活动。 媒介产业:( media industry)又称传媒产业,是信息产业和文化产业中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中有报社、报业集团、通讯社、出版社(集团) 、电台、电视台、广告公司等。 经营:最初之义是经始营造,即度量、谋划、运作、建造之意。据此延伸的一般意义,是指依据一定的原则进行谋划和运作来获取利益的活动。 管理:所谓管理,就是在一定的社会制度等外部环境中,一个组织为了实现其目标,由管理者对组织内部资源进行计划、组织、领导、控制,促进其相互配合,以取得最大效益的动态过程。 传媒经营与管理:就是根据媒介市场的总体情况确定自身发展的战略目标,运用传媒的人、财、物以及其他社会资源,通过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等手段,实现媒介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最大化的过程。 传媒经营管理是一个动态的活动过程,它贯穿于传媒运营的多个环节。社会效益、 经济效益、 决策职能:决策是管理者针对出现的问题或机会而作出的解决方法的抉择 计划职能:是确定组织的阶段性目标后安排其实现方式的一种管理行为,此处的阶段性目标是指组织目标在时间上的分解。 组织职能:组织这个职能就是围绕组织结构这个主题而设计、运作、变革。它为计划的落实提供保证。也可以说,组织负责“组织”的计划的实施。 指挥职能:社会组织建立后,使之发挥作用,这就是指挥的职能。 控制职能:控制是在组织运作中进行监督,并根据监督情况修正运作方式和目标本身以使组织有效实现其目标的过程。 协调职能:协调是指企业内外的一切工作都要互相配合,保持整体平衡,不发生重复、脱节的问题。协调包括内部协调和外部协调。 激励职能:激励就是采取举措满足员工的需要以使其为组织运作更加有效而努力奉献。 目标管理;从形式上看,目标管理是一种程序和过程,它使组织中的上级与下级一起商定组织的共同目标,并由此决定上下级的责任和分目标,并把这些目标作为经营、评估和奖励每个单位与个人贡献的依据和标准。 组织层次:是指组织往往分为不同的等级,以便各司其职,各负其责。 管理跨度:又称控制幅度,是指一名管理者可能直接管理或领导的下属人数。组织层次与组织规模成正比关系, 规模越大则层次越多。在组织规模一定的情况下,管理层次与管理跨度成反比例关系,即扩大管理跨度可以减少管理层次;反之,缩小管理跨度则需要增加管理层次。 集权:表示管理权力或职权,主要是决策权,保留在高层管理者手中,绝对的集权是可能的,但仅限于极小的组织。 分权:权力或职权更多的分散给低层管理者,一般来说,一定组织的分权是一切组织共同的特征,绝对的分权是不可能的。

媒介经营管理综合练习

媒介经营管理综合练习 一、填空(判断)题: 1、发行网络对报纸发行工作的意义有:1)有利于组织报纸的收订与分发;2)有利于收集有关报纸发行的各种资料;3)有利于组织发行宣传工作。 2、准确、及时、到位,是对投递质量最基本的要求。 3、广告收入是广播电视收入的主体。 4、收视率高的时间段叫黄金时间,在黄金时间播放的广告可称为黄金时间广告。 5、黄金时间广告和特约广告的单价都有在普通广告价格的基础上增加若干个百分点,甚至增加几倍。还有一种收费更高的广告,称为赞助广告。 6、经济信息广告、寻人广告和事务性广告的收入所占比例很小。公益性广告是没有广告收入的广告。 7、1996年1月29日,经中宣部和国家新闻出版署批准,我国首家报业集团——广州日报报业集团正式挂牌宣告成立。 8、我国报业集团具有自己的特征和优势有:1)我国的报业集团通常具有广泛影响力的党报为核心所组成的经济联合体;2)我国报业集团具有坚持国家所有制,坚持“喉舌”性质,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的特点。 9、报业集团组织的四个层次:第一层次为报业集团的控制层和核心层;第二层次是报业集团的控股层;第三层次是半紧密层。第四层次是以契约为纽带的松散层,是集团的协作企业。 10、创办报纸必须具备的条件:1)有确定的、能切实担负领导责任的主办单位和主管部门;2)有符合法律规定、体现一定专业分工范围的编辑方针;3)有稳定的资金来源。 11、新闻单位可以实行企业化管理的原因:1)新闻单位是从事报纸生产的经济实体;2)新闻产品是商品,新闻机构从事的生产是商品生产;3)新闻单位所从事的商品生产是全面满足整个社会广泛而复杂需要的社会生产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环节;4)新闻单位具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提供资金积累的能力,新闻产品生产力可以成为我国社会总生产力的构成部分。 12、我国新闻单位现行领导体制和组织机构的不足之处在于:1)浓厚的行政机关特征;2)等级森严、层次过多;3)单一型媒体格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