畹町概况

畹町概况
畹町概况

"畹町"系傣语,意为"太阳当顶",所以人们喜欢把畹町叫做"太阳当顶的地方"。畹町又名勐回,意为"大山洼子寨"。畹町人口二万多,市区仅五千多人,是全中国最小的城市之一,也是云南的三个边境开放城市之一。

畹町市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南部,南与缅甸为邻,西、北隔瑞丽江与瑞丽县相望,东北与潞西县接壤,是一个具有热带、亚热带风貌和民族特色的边境口岸城市。全市面积95平方公里,国境线全长28.64公里,亦有边境"袖珍城市"之称。畹町市与缅甸九谷山水相依,鸡犬之声相闻,为西南陆路通往缅甸和东南亚国家的主要通道,故又有"西南国门"之喻。畹町河对岸是缅甸的九谷镇,两国鸡犬之声相闻,边民自由往来,友好互市。

畹町虽小,却也饱经沧桑。100多年前,这里是一片豺狼出没的荒野之地。一条羊肠小道,就是通往境外的"驿道";畹町河边的一间破茅屋,权当过往商贩饮马歇脚的"驿站"。

明清分属勐卯安抚司和遮放副宣抚司。民国初沿之。民国二十一午(1932年)置碗叮镇。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军封锁了中国所有的出海口,1938年秋滇缅公路(现云南境内段称昆碗公路)通车后,畹町为中方一侧的终点。滇缅公路成了国际反法西斯阵营援助中国战略物资的唯一陆上通道,畹町就成了中美英三国盟军的大本营,物资的集散地,每天有成百上千辆军从这里将物资运往内地,几十万中国远征军从这里出入国境。

解放后,1950年为潞西县人民政府畹町办事处,1954年2月设碗叮镇(县级镇),直属德宏州。1985年1月31日经国务院批准,设畹町市。

畹町辖城关街道办事处,和芒棒、混板两乡。共有16个自然村。市人民政府驻城关民主街。世居畹町的少数民族有傣族、景颇族、德昂族。傣族,分布在河谷、平坝地区的浪板乡、芒棒乡的回环、芒另、芒棒村,居住条件优越,生活较为富裕。景颇族,原住在崇山密林中的芒棒乡的弄弄、拱东村, 1969年为方便生产迁入坝区。德昂族,多分布在芒棒乡的回环、芒另、芒棒村和混板乡的华我村。

畹町经济开发区概况

畹町经济开发区位于云南省西部,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南部,与缅甸邻邦一河之隔,与缅北重镇九谷市隔河相望,总面积103平方公里,国境线长28.646公里,地处国道320线的终点,系我国陆路通往缅甸及东南亚国家的咽喉,国家一级口岸。全区居住着傣、景颇、德昂、汉等15种民族12000余人。畹町地理位置独特,气候条件优越,自然风光优美,全区平均海拔830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年均气温19.7度,平均日照总时数为2343小时。

畹町历史上是驰名中外的军事重镇,1938年滇缅公路建成通车,成为抗战期间我国与国际联系的唯一陆路交通要道,大批国际援华物资从畹町口岸入关运送到国内抗战前线,中国远征军20余万人两度从畹町出境转战于缅甸、印度等抗日战场。为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期战争胜利立下了赫赫战功。它又是全国有名的“一城两

国”、“一桥两国”。

畹町经济开发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和优越的商贸条件,它背靠祖国大西部,外向东南亚、南亚国际大市场,距省会昆明仅8020余公里,距芒市机场67公里,距缅北商贸中心腊戌188公里,距缅甸首都仰光987公里。

改革开放以来,畹町发展成为中外皆知的商贸重镇,通向东南亚、南亚的“桥头堡”。20世纪90年代中期,即畹町市建市10周年时,在“贸、工、旅、农”经济发展战略的指导下,经济快速发展,累计边贸进出口总值30多亿元,财政收入近2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市场功能明显增强,社会事业全面进步,全市人民按当时的标准率先进入小康,为畹町的发展铸就了辉煌。

畹町行政区划调整后,全区在工委、管委的领导下,经过艰苦奋斗,努力解放思想,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真抓实干,使畹町的社会经济得到了健康有序持续发展。2003年底,畹町GDP达9310万元,同比增长9.5%;边境贸易商品进出口总值达58758万元,同比增长10.6%;工业产值5001万元,同比增长8.5%;农业产值2944万元,同比增长12.9%;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665万元,同比增长13.5%;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7974元,同比增长4.6%;农民人均收入1964元,同比增长3.8%。

2003年以来,畹町经济开发区工、管两委本着求真务实,与时俱进的态度,重新定位了经济社会发展思路:“依托口岸,兴科重教,营造大环境,贸工旅农结构合理,创建边境口岸园林城市”。

畹町地处前景广阔的“中华经济圈”、日趋成熟的“东盟经济圈”和崭露头角的“南亚经济圈”三者的结合部,是打入代表世界经济未来发展方向的亚太地区、印度洋地区,参与国际经济大循环的重要口岸。目前,东南亚已成为美国、日本、西欧等发达国家积极投资的重点目标,这里拥有1500亿美元商品交换能力的大市场,而畹町是云南省乃至全国当之无愧的通向东南亚的“桥头堡”。

畹町在20世纪已向人们展示了它的风采和魅力;在新的世纪里,畹町正展开她热情的双臂,期待着人们进一步的了解她、热爱她、建设她。这颗边陲明珠,伴随着新世纪的发展,将更加璀璨。

滇池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滇池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情况 摘要:主要研究了滇池流域水资源短缺而且污染的情况下的解决方法。用系统科学的方法,从水污染综合治理、水资源开发利用、小范围跨流域调水等方法逐步解决滇池流域水资源短缺与水污染问题。 关键词:滇池流域水资源水污染解决方法 滇池流域位于长江、珠江、红河及澜沧江四大流域的分水岭,是云南境内最大的低降雨区,人均水资源量仅700立方米左右可利用水资源数量有限。加之滇池是我国污染最严重的十大湖泊之一,导致了滇池中的水不能直接作为生活用水。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治理滇池的污染,还要从附近的流域调水用来满足昆明市基本生活用水。近年来滇池的治理工作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是形势仍然不容乐观,加上2007年通过掌鸠河云龙水库引水工程一期、已开工建设的清水海水资源管理工程等,也仅在一定程度上缓解滇池流域内的生活、生产用水紧张局面,仍不能解决最根本的问题。 开发利用情况 滇池流域目前已建大型水库1 座, 中型水库7座, 小( 一) 型水库34 座, 开发利用程度较高, 不具备再兴建大型蓄水工程的条件。在不考虑供水水质影响的情况下,年供水量8.13亿立方米,其中蓄水工程供水2.82亿立方米,河道引水工程供水0.19亿立方米,滇池提水4.32亿立方米,地下水供水0.69亿立方米,外地域调水0.11亿立方米。在对现有工程除险加固, 增加其蓄水能力的同时, 必须提高水利科技水平, 实行科学管理, 充分发挥水利工程效益。应加快外流域引水的进程, 对于滇池流域仍有开发价值的一些小型支流可结合小流域治理进行开发,实现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对滇池流域现有农业灌溉渠应结合土地整改全面规划, 实现干、支、斗、农4 级渠系的续建配套, 加强防渗处理, 力争把渠系水利用系数由目前的50%提高到65% 左右。调整农业产业结构, 优化灌渠灌溉制度和灌溉技术, 大力提倡和实施节水灌溉, 加强管理, 利用价格手段促进农业节水, 变粗放型用水为集约型用水。在对工矿企业进行达标排放改造的同时, 实施工业节水措施, 提高工业用水的重复利用率。 存在的问题 1.人口及机械增长过快 调查结果表明, 生活污染是近年来滇池的主要污染来源, 昆明市建成区面积占流域面积的5%,但输出污染物量占全流域污染物总量的50% 以上,其主要原因在于人口和机械数量增长太快。2000 年 第五次人口普查结果表明, 昆明市建成区人口(171.5 万) 已接近昆明城市总体规划2010年预测的主要城市人口数( 172.9 万) , 并呈继续上升趋势。 2.滇池沿岸过度开发 滇池沿岸工农业生产、生活、旅游等人为活动严重干扰滇池生态环境, 湖滨带土地

一般引水隧道常见地质问题

2.2地质构造特征 (1)断层及其特征 隧洞施工中共揭露大小断层25条,其中对隧洞围岩稳定影响较大的断层特征和分布情况见表2。其中,F230、F4’两条断层规模较大。其他断层也不同程度地对洞身围岩稳定性有一定影响,断层发育洞段岩石裂隙发育,岩石破碎,洞顶易产生塌落现象。 (2)节理发育情况及其特征 在引水口工程区发育的4组节理中,从隧洞地质编录资料显示,走向345°~ 355°这组节理最为发育,但大多层内发育,切层的很少。走向270°~ 290°这组节理在桩号1+900以前较为发育,且部分贯穿隧洞。走向 10°~30°这组节理在桩号2+470以后较为发育。走向60°~70°这组节理只是在局部洞段发育。洞室节理密度一般在1~2条/m。层状岩层中,4组节理均呈高角度切割层面致使岩石呈块状,局部破碎,顶部及两壁易产生塌落,掉块现象。部分洞段270°~290°走向节理与洞轴线夹角较小、呈纵向切割,并延伸较远,对围岩稳定性影响较大。 2.3水文地质情况

引水隧洞区地下水类型为基岩裂隙水,地下水分布情况及水量的大小主要与地形、裂隙发育情况和降水有关。 引水隧洞桩号0+336(F230断层)以前为二迭系地层,钻孔资料显示地下水位高程222.03m,洞室在地下水位以上,没有滴水、渗水现象。桩号0+336~0+900洞段,地下水位高程227.4m~257.44m,洞室大部分在地下水位以下,且该段上覆岩层受沟谷切割,地下水与外界地表水联系密切,较多数洞段渗水现象严重。根据寺院坡T442长观孔资料显示,地下水位高程在270m左右,桩号0+900以后,引水隧洞基本在地下水位以下。从隧洞开挖后的情况看,桩号0+900~2+360段渗水、滴水、线流点较多,尤以0+900~0+990、1+882~1+905、2+127~2+136段较为突出,局部洞顶、洞底线流水量达0.05L/S。 2.4岩石的力学性质 引水口工程区各岩组的岩石抗压强度指标见表3。二迭系P23-3、P23-5、P24岩组为粘土岩,属软岩;二迭系P23-2、P23-4、P23-6岩组,三迭系 T11、T12、T13-2、岩组为钙质、泥钙质砂岩,属坚硬岩;三迭系T13-1、T14岩组为钙硅质砂岩,属极坚硬岩。

抚仙湖的形成及特点

抚仙湖的形成及特点 陈爱林 滇中六大湖泊犹如散落在云贵高原上的一颗颗珍珠,最为璀璨夺目的当数抚仙湖。抚仙湖位于云南省玉溪市境内,宋朝大理国时代名罗伽湖,为罗伽部属地;明朝改名抚仙湖,相传有二仙并肩搭手屹立倒映湖中,又说玉山抚其上宛如仙人,故名。抚仙湖水深155米,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面积212平方公里,蓄水量206亿立方米,水质优良,是云贵高原上最大的优质淡水储备库。 一、抚仙湖地区的早期地质历史。 现在抚仙湖周缘地貌为古生代、中生代古夷平面被抬升、错断,经河流切割改造而成的滇中地区高原、丘陵地形。其山脉属云岭向东延伸辐射的正支乌蒙山系。最高点是位于境内西北部的梁王山主峰海拔2820米。最低点是南盘江与海口河交汇处海拔1292米。 在不同的地质时代,抚仙湖地区的地形地貌有天壤之别,但它们都孕育了纷繁的生命。 由于地质构造的因素,云南省范围内出露了自25亿年以来的地层,使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能够破解25亿年以来云南乃至全球生命的发源和进化历史。 25亿年前,云南处在深海之中,只有藻类在这里生活,它们形成海洋草原,死后与海底火山喷发物一起形成一套深海相火山-复理石沉积构造。

17亿年前,发生龙川造山运动,形成滇中坚硬古陆核,但仍为海洋覆盖。 9亿年前和7亿年前,发生了晋宁运动和澄江运动,使云南变成了浅海环境,形成了最古老的岩层基底,沿红河-洱海-金沙江以东,南盘江以北广大地区形成了古陆和陆表海交替出现的格局。在澄江县城北部形成紫红色粗砂岩就是澄江运动时期古陆留下的风化产物,其中形成的铜矿床为抚仙湖地区的古人类从石器时代迈入青铜时代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两个运动之后,出现了全球第一次大规模磷元素富集,并在海洋里形成磷矿沉积,磷矿里保存了最原始的多细胞生物,形成了具有矿化外壳的小壳化石。磷元素的富集为生命大爆发创造了条件。 5.3亿年前后,抚仙湖地区地表环境发生了巨变,海洋中的生命形式也发生了巨变,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的第一批后生动物出生在海洋里,它们包含了现今地球上所有动物的先祖,取代了藻类世界,开创了统治地球的历史。地球的生命发展史由此改变,最原始脊椎动物云南虫、海口鱼等出现在海洋里,使智慧生命——人类的起源成为可能。澄江帽天山记录了当时生命发展史和地质发展史。科学家对采自澄江帽天山和昆明海口的岩石样品的古地磁测定,澄江一带位于南纬11.3o,是古陆环绕的浅海区域,西部逶迤着位于现今宁蒗—永胜—楚雄—易门—石屏一带的川滇(康滇)古陆,玉溪位于川滇古陆的海陆交汇处,东部横亘着长椭圆状孤立的牛首山古岛,其周缘以曲靖-罗平-丘北-开远界定。由此组成的滇东海盆呈向北张口的喇叭形:南有峡口接文山海域;北与上扬子广海相连。这块浅海既有古岛屏障保护,形成相对稳定、有利的生态环境,又有潮口相通,接受深海营养和富氧海水补充,海水清澈透明,气候温暖,水深不超过100米,特殊的地理地貌造就了寒武纪生命

水文水资源实习..

《水文学与水资源》实习报告 指导教师:黄新会 学生姓名: 学生学号: 二零一叁年五月

一、实习的目的 认识课本中学习的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具体物,同时思考一些现实问题。 同时,研究存在于大气层中、地球表面和地壳内部各种形态水在水量和水质上的运动、变化、分布,以及与环境及人类活动之间相互的联系和作用。是关于地球上水的起源、存在、分布、循环、运动等变化规律,以及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服务的知识体系。 人类逐步认识水文现象、过程及其运动规律并运用这些规律为人类生活和生产服务的历史。自古以来,人类在日常生活和生产活动中特别是在与水旱灾害作斗争中,对经常遇到的各种水文现象和变化规律进行探索,在不断认识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逐渐发展了海洋科学。水文科学的发展,经历了一个由萌芽到成熟,由定性到定量,由经验到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今天,水文科学已发展成由一系列分支学科组成的涉及整个水资源并与多个边缘科学相互渗透的与社会科学紧密联系的一门综合性科学。水文科学发展的历史时期大体可划分成:以原始观测和定性描述为主要特征的萌芽时期、以定量观测和初步理性认识为主要特征的奠基时期、以广泛应用和迅速发展为主要特征的成长时期和以新技术的引入和开展水资源研究为主要特征的现代化时期。

二、实习的时间 2013年5月17日至5月19日 三、实习的地点 昆明市水文与水资源局昆明市水文站 四、实习的内容 (一)水文站参观 1、昆明市水文站概况 昆明水文站于1928年设立,位于昆明市中心敷润桥,地理位置东经102043′,北纬25003′,流域集水面积735 km2,该站设有水位、流量、降水、水质4个监测项目。属省级报汛站。主要是测盘龙江的水文要素,盘龙江属四类水质,源于昆明市北郊的崇山峻岭之中,而后由北向南纵穿昆明城而过,从而成为了昆明四城区的分界线(2004年9月后)。其上的德胜桥是四个城区边界的交点所在,故称“一桥跨四区”。之后再向南流,最终在昆明南郊汇入滇池。经松花坝水库出库后穿昆明市区流入滇池。盘龙江自松花坝水库至滇池河道全长26.5km,径流面积142平方公里。盘龙江作为昆明主要的水景观河道有着极好的条件。上游有松花坝水库汛期弃水和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通水后的近期余水可以直接补给。主要开展水资源及水环境监测、评价;负责水文水资源、水情和水环境监测站网的规划、建设和管理;负责水文水资源及水环境监测、水情测报预报、水资源调查评价、水文分析计算、水旱灾害规律研究、水文水资源信息系统建设和

中国河流名称

河流名称 黑龙江干流 海拉尔河额尔古纳河黑龙江库都尔河特尼河伊敏河鄂依那河维特很河 锡尼河莫尔格勒河克鲁伦河乌尔逊河根河图里河得耳布尔河哈乌尔河莫尔道嘎激流河恩和哈达河额木尔河库连河老槽河盘古河西尔根气河呼玛河卡马兰河塔哈河外拉根河古龙干河宽河法别拉河拉尔滨河公别拉河逊河辰清河额裕尔河沾河库尔滨河乌云河结烈河嘉荫河浓江细河 松花江流域 纳文河嫩江二道白河二道江第二松花江松花江罕诺河窝都河那都里河 古里河多布库尔河欧肯河门鲁河科洛河甘河阿里河奎勒河郭恩河霍日里河讷谟尔河诺敏河毕拉河格尼河阿伦河音河乌裕尔河鸡爪河津河双阳河雅鲁河济沁河 罕达罕河绰尔河查伊河托欣河呼尔达河洮儿河归流河蛟流河那金河五道白河富尔河古洞河头道江汤河松江河蒙江那尔轰河辉发河大沙河一统河三统河金沙河木箕河漂河蛟河五里河_牛河鳌龙河团山子河沐石河饮马河双阳河岔路河雾开河伊通河拉林河呼兰河溪浪河牛河大泥河卡岔河二道河大荒沟河阿什河呼兰河 小呼兰河伊吉蜜河安邦河欧根河格木克河努敏河克音河通肯河扎音河海伦河二道乌龙河泥河肇兰新河蜚克图河少陵河漂河木兰达河双汾河白杨木河蚂蚁河亮子河岔林河西北河牡丹江沙河黄泥河珠尔多河尔站河蛤蟆河海浪河头道河二道河三道河乌斯浑河巴兰河倭肯河八虎力河松木河汤旺河双子河伊春河大西林河五道库河查巴旗南岔河梧桐河鹤立河都鲁河安邦河乌苏里江流域乌苏里江松阿察河穆棱河大石头河向阳河裴德河七虎林河阿布沁河挠力河大索伦河蛤蟆通河七星河奇尔沁河别拉洪河 东北地区其他国际河流 绥芬河图们江鸭绿江小绥芬河瑚布图河红旗河布尔哈通河朝阳河海兰河嘎呀河桦皮甸子河前河大汪清河密江河珲春河十九道沟八道沟五道沟浑江大鹿圈河哈泥河清河富尔江蒲石河草河 辽河干流 老哈河西辽河辽河双台子河大辽河坤兑河英金河西路嘎河锡泊河召苏河蹦蹦河羊肠子河孟克河西拉木伦河百岔河查干木伦河嘎苏代河教来河新开河东辽河招苏台河二道河亮子河寇河清河柴河秀水河养息牧河柳河养畜牧河绕阳河东沙河西沙河苏子河蒲河太子河细河汤河沙河海城河 大凌河及辽东沿海诸河流域 大凌河细河小凌河女儿河六股河狗河大石河北戴河大洋河哨子河英那河碧流河沙河复州河大清河 滦河流域 闪电河滦河黑风河八里河吐力根河小滦河兴洲河伊逊河伊马吐河武烈河老牛河 柳河瀑河青龙河潮河 海河流域 海河蓟运河潮白河北运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运河还乡河红土河黑河汤河潮河温榆河青龙湾河原子河黄水河浑河御河十里河壶流河洋河南洋河洪塘河清水河妫水河天堂河北京排污河凤河大石河中易水白沟引河赵王新渠瀑河漕河水河唐河大沙河磁河小白河中亭河牧马河清水河乌河冶河桃河石津总干渠滏阳河北澧河午河槐河天平沟黑龙港河漳河浊漳西源浊漳北源清漳河清漳东源卫河共产主义渠淇河汤河安阳河漳卫新河捷地减河马厂减河 华北地区沿海诸河流域 洋河沙河陡河北排水河南排水河宣惠河马颊河徒骇河江江河德惠新河赵牛河秦

抚仙湖的形成及特点

抚仙湖的形成及特点 爱林 滇中六大湖泊犹如散落在云贵高原上的一颗颗珍珠,最为璀璨夺目的当数抚仙湖。抚仙湖位于省市境,宋朝国时代名罗伽湖,为罗伽部属地;明朝改名抚仙湖,相传有二仙并肩搭手屹立倒映湖中,又说玉山抚其上宛如仙人,故名。抚仙湖水深155米,是我国第二深水湖泊;面积212平方公里,蓄水量206亿立方米,水质优良,是云贵高原上最大的优质淡水储备库。 一、抚仙湖地区的早期地质历史。 现在抚仙湖周缘地貌为古生代、中生代古夷平面被抬升、错断,经河流切割改造而成的滇中地区高原、丘陵地形。其山脉属云岭向东延伸辐射的正支乌蒙山系。最高点是位于境西北部的梁王山主峰海拔2820米。最低点是南盘江与河交汇处海拔1292米。 在不同的地质时代,抚仙湖地区的地形地貌有天壤之别,但它们都孕育了纷繁的生命。 由于地质构造的因素,省围出露了自25亿年以来的地层,使地质学家和古生物学家能够破解25亿年以来乃至全球生命的发源和进化历史。 25亿年前,处在深海之中,只有藻类在这里生活,它们形成海洋草原,死后与海底火山喷发物一起形成一套深海相火山-复理石沉积构造。 17亿年前,发生造山运动,形成滇中坚硬古陆核,但仍为海洋覆盖。

9亿年前和7亿年前,发生了晋宁运动和澄江运动,使变成了浅海环境,形成了最古老的岩层基底,沿红河-洱海-金沙江以东,南盘江以北广区形成了古陆和陆表海交替出现的格局。在澄江县城北部形成紫红色粗砂岩就是澄江运动时期古陆留下的风化产物,其中形成的铜矿床为抚仙湖地区的古人类从石器时代迈入青铜时代奠定了深厚的物质基础。两个运动之后,出现了全球第一次大规模磷元素富集,并在海洋里形成磷矿沉积,磷矿里保存了最原始的多细胞生物,形成了具有矿化外壳的小壳化石。磷元素的富集为生命大爆发创造了条件。 5.3亿年前后,抚仙湖地区地表环境发生了巨变,海洋中的生命形式也发生了巨变,以澄江动物群为代表的第一批后生动物出生在海洋里,它们包含了现今地球上所有动物的先祖,取代了藻类世界,开创了统治地球的历史。地球的生命发展史由此改变,最原始脊椎动物虫、鱼等出现在海洋里,使智慧生命——人类的起源成为可能。澄江帽天山记录了当时生命发展史和地质发展史。科学家对采自澄江帽天山和的岩石样品的古地磁测定,澄江一带位于南纬11.3o,是古陆环绕的浅海区域,西部逶迤着位于现今宁蒗—永胜——易门—石屏一带的川滇(康滇)古陆,位于川滇古陆的海陆交汇处,东部横亘着长椭圆状孤立的牛首山古岛,其周缘以-罗平-丘北-开远界定。由此组成的滇东海盆呈向北口的喇叭形:南有峡口接海域;北与上扬子广海相连。这块浅海既有古岛屏障保护,形成相对稳定、有利的生态环境,又有潮口相通,接受深海营养和富氧海水补充,海水清澈透明,气候温暖,水深不超过100米,特殊的地理地貌造就了寒武纪生命大爆发。由于地处低纬度热带、亚热带信风区,是热带风暴活动的中心区。台风能形成能量巨大的螺旋状气旋,引起高达10米的风暴潮,同时,还可引起波高数十米、波长数

最新寻甸简介

◆经度位置:102°41′E—103°33′E,25°20′N—26°01′N, ◆在昆明市东北部,横跨金沙江、南盘江两流域之间。 ◆东临马龙县、沾益县、会泽县,有公路穿山越岭相连; ◆西与富明县、禄劝县相依; ◆北与东川区、会泽县接壤,有东川铁路相通; ◆南接嵩明县,川原平衍。 ◆全县土地总面积3966平方公里,从东到西纵距80余公里,由南至北绵延60余公里。 地形地貌 ◆寻甸县境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向东南倾斜阶梯状。以乌蒙山系的梁王山、小海梁子等山脉为主,山间 点缀着低凹谷地或湖盆。全县山区、高寒山区占总面积的87.5%。北部受金沙江水系的河流强烈切割,河谷深切,山势陡峻;中部地势略高,山顶浑圆平坦,东南部低中山丘原之间散布各类大小不等的山间盆地(坝子)。 ◆寻甸县东有小尖山,小凉山,凤梧山;西有大黑山,九龙山;南有老黄山;北有石老虎山等。有名的山峰 90余座。位于中部的六哨乡平均海拔在2500米以上。 ◆最高点是阿旺和金源两地交界处的巨龙梁子,高达3294米,突兀于群巅之上。位于西部的鸡街、马街和东 南部七星、河口区,海拔在2500米以下。 ◆最低点是金源乡沧溪乡小树棵,海拔仅有1450米。 自然气候 ◆地形高差大,气候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冬春两季受西风环流控制,大陆季风气候明显,干旱少雨;夏 秋季主要受太平洋西南、印度洋东南暖湿气流控制,海洋季风突出,多雨,凉爽潮湿。5-10月为雨季,11月至次年4月为旱季。 ◆明显的特点有两个: 一、河谷区与高山区气候差别大; 二、四季干湿冷暖基本分明。 水文条件 ◆有大小河流20余条。主要河流有牛栏江、柯渡河、四甲河、功山河、大白河等。最大的河流牛栏江是金沙 江水系的重要支流,源于嵩明县嘉丽泽,自南而北,贯穿县境,长约70公里,经塘子、城关、七星、河口四个乡镇,流入会泽县。 ◆天然淡水湖泊一个——清水海。为高原断陷喀斯特湖。据记载,在230年前的一天夜里,寻甸一带发生了 强烈地震,地河从山谷裂口涌出,加上周围山水注入,形成了清水海。以“水深碧,虽时雨后涨不能浊其清”而得名。湖水是寻甸县的主要灌溉水源,1956年开挖胜利渠,1972年建成2976米的隧道和东西北干渠,灌溉金所、羊街两个坝子的农田5600亩。1979年建有一座水电站,装机容量320千瓦。 ◆引水济昆工程:2010年10月29日,“清水海供水工程”在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正式开工建设。这个旨在“引 水济昆”的工程概算总投资18.63亿元,引水总量为1.7亿立方米。清水海引水工程和掌鸠河引水工程,在14组水源中分列一、二位,两大工程预计能满足昆明市200年用水需求。 植被 ◆山地区植被覆盖较差,以灌丛、杂草为主,少部分为杂木林或云南松,植被覆盖率约20%。 历史变迁 ◆清雍正八年(1730),置迤东兵备道(相当于现在的副省长),后又改为迤东兵备道兼水利道,道台驻寻甸 县城,管辖13府。民国1912年以此地多水患,故众议删去水点,改为寻甸。民国二年(1913)降州为县,设寻甸县。 ◆新中国建立后,属曲靖专区管辖,1956年设寻甸回族自治县。1958年嵩明、寻甸合并,仍称寻甸县。1960 年撤销寻甸回族自治县,称寻甸县;1961年又恢复为嵩明、寻甸两县建制。1979年1月成立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1979年12月20日,正式成立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仍属曲靖地区。 ◆1998年12月6日,曲靖市管辖的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划归昆明市管辖。

输水引水与灌溉工程计算软件介绍

输水引水及灌溉工程计算软件 目录 1.软件的编制过程及功能………………………………………………………………2.软件的特色与创新…………………………………………………………………3.使用说明……………………………………………………………………………4.各程序编制说明……………………………………………………………………4.1 开敞式水闸孔径计算……………………………………………………………4.2 胸墙式水闸(孔流)孔径计算……………………………………………………4.3 消能计算…………………………………………………………………………4.4 矩形断面涵洞水力计算…………………………………………………………4.5 明渠均匀流水力计算……………………………………………………………4.6 明渠非均匀流水力计算…………………………………………………………4.7 矩形渡槽水力计算………………………………………………………………4.8 U形渡槽水力计算……………………………………………………………… 4.9 多管矩形断面倒虹水力计算……………………………………………………4.10 多管圆形断面倒虹水力计算……………………………………………………4.11 圆形压力管道(单管)水力计算………………………………………………4.12 压力管弯道局部水头损失系数计算……………………………………………4.13 无压隧洞水力计算………………………………………………………………4.14 水闸稳定计算及底板计算(弹性基础粱法)……………………………………4.15 弹性基础粱计算………………………………………………………………4.16 重力式挡土墙及闸墙计算………………………………………………………4.17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按《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4.18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按《水工钢筋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SDJ 20-78)………………………………………………………………………………… 4.19 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计算………………………………………………4.20 钢筋混凝土矩形断面渡槽槽身结构计算………………………………………4.21 U 型薄壳渡槽结构计算…………………………………………………………4.22 钢筋混凝土箱形管结构计算…………………………………………………

昆明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昆明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 承建水源工程情况汇报 一、集团公司概况 昆明自来水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15年,经过近百年的发展,已成为集水源开发、供水生产经营、水质监测、供水工程设计和建设等配套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大型供水企业集团。承担着昆明市约500万人口的生产、生活和消防供水任务。公司现有职工2281人,下辖控股中外合资企业昆明通用水务自来水有限公司、云南丰源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全资子公司昆明自来水集团工程有限公司,给水设计院、清水海水源开发建设分公司等。 昆明市主城区现拥有12座自来水厂,城市日供水设计能力142.5万立方米(七水厂二期完成后,将达到162.5万立方米),输配水管网DN100以上干管总长2600多公里,供水服务面积260多平方公里。在多年的城市供水管理实践中,已摸索出多手段、多水源联合调度确保城市供水安全平稳运行的有效模式。由于昆明市是全国严重缺水的14个城市之一,近10年来集团公司作为项目业主先后承担了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清水海工程等水源开发建设及呈贡新区供水配套设施的建设任务。掌鸠河工程的建成不仅使集团公司拥有了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资源,在保障城市供水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清水海工程预计2011年完工通水,到时昆明

城市将形成三个主供水源即松华坝、云龙和清水海水库联合调度的格局,将极大地提高昆明城市供水的保障率。对促进昆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起到积极的作用。截止目前,集团公司资产总额已超过100亿元。 一、水源工程建设及营运管理情况 (一)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 1、项目概况 作为全国14个严重缺水的城市之一,1990年和1993年,省政府两次在昆明召开现场办公会,明确实施外流域引水济昆,解决昆明城市供水问题。经过细致的前期工作,1997年正式向国家发改委呈报了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项目建议书。 根据1999年省发改委对工程初步设计的批复,工程建设主要包括四个部分: 水源工程:新建云龙水库一座,总库容4.84亿立方米。径流面积745平方公里,水面20.66平方公里,多年平均径流量3.02亿立方米,每年可以向昆明提供原水2.2~2.5亿立方米。云龙水库属多年调节性水库,功能定位为城市供水专用水库。 输水工程:掌鸠河引水供水工程输水线路总长97.72公里,为全封闭输水。其中,隧洞总长约为87公里,其余为明铺钢管。为长距离、低承压、重力自流输水。 净配水工程:新建第七自来水厂,设计日供水能力为60万立方米。一期工程日供水40万立方米水处理工艺已建成

32 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改善滇池水环境引水调控关键技 …

3.2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改善滇池水环境引水调控关键技术及应用 简要信息 【获奖类型】应用二等奖 【任务来源】云南省水利厅 【课题编号】环020503,HJ110224,HJ110234,HJ090064,HJ010604 【课题起止时间】2008年3月~2013年5月 【完成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云南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研究院 北京大学 【主要完成人】马巍、李锦秀、浦承松、周丰、李翀、骆辉煌、黄伟 立项背景 滇池古称滇南泽,地处长江、红河、珠江三大水系分水岭地带,流域面积2920km2,是云南省人口最集中、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是昆明市的母亲湖,维系着昆明城市生态系统的健康发展,关乎昆明市的生存发展。滇池流域水资源匮乏,河湖生态环境用水被严重挤占,湖周无清洁水来源,大量的城市生活和生产废污水早已成为湖区水资源的主要来源之一,从而直接导致近些年来滇池流域水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湖泊水环境质量很差,蓝藻水华常年大面积爆发。 自“八五”以来,滇池湖泊治理一直受到国家和云南省地方政府的长期关注和高度重视。按照胡锦涛总书记和温家宝总理的重要指示,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滇池治理工程,在滇池水污染成因、水资源条件分析及总结近20年来滇池治理经验的基础上,科学提出了实施环湖截污和交通、外流域调水及节水、入湖河道整治、农业农村面源治理、生态修复与建设和生态清淤六大工程。在流域内污染源综合治理的基础上,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是滇池综合治理的关键,是加快湖泊水体循环与交换、从根本上提升滇池流域水环境和水资源承载能力、恢复滇池水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关键性措施,是“十二五”期间实现滇池流域健康水循环的支撑性工程,可为滇池环湖截污提供良好的替代水资源条件,并与其他五项污染源控制措施相互配合,顺利实现滇池流域综合治理方案的总体目标。 基于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规划论证、项目设计及工程运行管理期间存在的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