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复习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复习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复习

第三章《圆的基本性质》复习

一、知识点回顾

1、等弧:在同圆或等圆中,能够互相重合的弧。

2、确定点与圆的位置关系:r 表示圆的半径,d 表示同一平面内点到圆心的距离,则有 ?点在圆外; ?点在圆上; ?点在圆内。

3、经过 确定一个圆。

4、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推论:平分弦( )的直径垂直于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平分弦的直径平分弧所对的弦。

5、圆心角定理: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 相等,所对的 相等。

6、圆周角定理: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的圆周角的一半。

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 ;90 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 。

7、半径为R ,n 的圆心角所对弧长l 的计算公式:l = 。

半径为R ,圆心角为0n 的扇形面积的计算公式:=S 扇形 = (l 是扇形的弧长)

8、r 为圆锥的底面半径,l 为母线长,圆锥的侧面积:=S 侧 ; 圆锥的全面积:=S 全 。

二、例题解析

例1:下列语句中正确的有( )

(1)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2)相等的弧所对的弦相等;(3)平分弦的直径垂直于弦;(4)弦的垂直平分线必过圆心。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练一练: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1)直径是弦,但弦不一定是直径;(2)半圆是弧,但弧不一定是直径;(3) 半径相等的两个半圆是等弧;(4)一条弦把圆分成两段弧中,至少有一段优弧。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2、有下列四个命题:(1)直径相等的两个圆是等圆;(2)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3)圆中最大的弦是通过圆心的弦;(4)一条弦把圆分成两条弧,这两条弧不可能是等弧,其中真命题是( )

A. (1)(3)

B. (1)(3)(4)

C. (1)(4)

D. (1)

例2:如图,△ABC 中,=90BAC ∠ ,AB=3cm ,AC=4cm ,AD 是高线,AE 是中线。 (1) 以点A 为圆心,3cm 为半径作A ,则点B ,D ,E ,C 与A 的位置关系怎

样?

(2) 以以点A 为圆心作A ,使点B ,D ,E ,C 四点中至少有一点在圆内,且

至少有一点在圆外,求A 的半径r 的取值范围。

练一练:

如图,在Rt △ABC 中,=90ACB ∠ ,=30A ∠ ,BC=1,CD AB ⊥,DE BC ⊥D ,E

分别为垂足,F 为AB 的中点。若以D 为圆心,1

2

CD 的长为半径画O ,试判定

点B ,E ,F 与O 的位置关系。

例3:如图,P 为O 外一点,APC ∠的两边分别交O 于点A ,B 和点C ,D 。如果PA=PC 。求证:AB=CD

例4:如图,A ,B ,C 是O 上三个点,连接 AB 和 AC 的中点的弦DE 交弦AB ,AC 于点F ,G 。若=70BAC ∠ ,求AFG ∠的度数。

例5:如图,△ABC 中,AB=AC=13cm ,BC=10cm ,求它的外接圆半径。

练一练:如图,A ,B ,C ,D ,E 的半径都是1,顺次连结五边形ABCDE ,

求图中五个扇形的面积之和(阴影部分)。

例6:如图,AB ,CD 是O 的直径,O 的半径为R ,AB CD ,以B 为圆心,

以BC 为半径作 CED ,求证: CED 与 CAD 围成的新月形ACED (阴影部分)的面积等于△BCD 的面积。

练一练:已知如图,AB 为半圆O 的直径,C 为半圆的上一点。

(1) 请你只用直尺和圆规,分别以AC 、BC 为直径,向△ABC 外侧作半圆。(不

必写作法,只需保留作图痕迹)

(2) 若AC=3,BC=4,求所作的两个半圆中不与O 重叠的部分的面积和。

例7:如图,ABC △是⊙O 的内接三角形,AC BC =,D 为⊙O 弧AB 上一点,延长DA 至点E ,使CE CD =. (1)求证:AE BD =;

(2)若AC BC ⊥

,求证:AD BD +=

课堂练习:

1、已知P 为O 内一点,且OP=2,如果O 的半径是3cm ,那么过点P 的最短弦为 cm 。

2、在半径为4的圆中,垂直平分半径的弦长为 。

3、如图,在O 中,AB ,CD 是两条直径,弦CE//AB , CE 的度数为70 , BC 为 度。

(第3题) (第6题)

4、已知扇形的圆心角是150度,弧长为20πcm ,则扇形的面积为 cm 。

5、在O 中,圆心角=90AOB ∠ ,点O 到AB 的距离为4,则O 的直径为 。

6、如图,半径为3cm 的O 中,A ,B ,C 是圆上三点,且=45ACB ∠ ,则弦AB= cm 。

7、如图,A 是O 上一点,半径OC 等于2,若=45A C D ∠ ,则弦AD 的长是 。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8、如图,在两个同心圆中,三条直径把大圆分成相等的六部分,若大圆的面积为2,则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是 。

9、如图,AB 为O 的直径,AB=AC ,AC 交O 于点E ,=45BAC ∠ ,若AE=1,则

2BC = 。

10、如图,A 是半径为5的O 内的一点,且OA=3,过点A 且长小于8的弦有( ) A. 0条 B. 1条 C. 2条 D. 无数条

(第10题) (第11题)

11、我们知道,“两点之间线段最短”,“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结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在此基础上,人们定义了点与点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类似地,若点P 是O 外一点(如图),则P 与O 的距离应定义为( ) A. 线段PO 的长度 B. 线段PA 的长度 C. 线段PB 的长度 D. 线段PC 的长度

12、已知圆锥形模具的母线长、半径分别是12cm ,4cm ,求得这个模具的侧面积是( )

A. 2100cm π

B. 280cm π

C. 260cm π

D. 248cm π

(完整版)最新版浙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各章节重难点.doc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各章节重难点 第一章有理数 1.1从自然数到有理数 正数:大于零的数 负数:小于零的数 零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负分数和正分数统称为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理数整数 正整数 零 负整数 正分数 自然数 分数 负分数 1.2数轴 数轴:规定了原点、单位长度和正方向的直线叫做数轴。 任何一个有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表示。 相反数:如果两个数符号不同,称其中一个数为另一个数的相反数。也称这两个数互为相反数。注意,零的相反数是零。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零除外)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并且到原点的距离相等。 1.3绝对值 绝对值:一个数在数轴上对应的点到原点的距离叫做这个数的绝对值。 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绝对值相等。 注:任何数的绝对值大于或等于零。(非负数) 1.4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一般地,我们有: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总结:两个正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大;两个负数比较大小,绝对值大的数反而小。 第二章有理数的运算 2.1有理数的加法 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等于零;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在有理数运算中,加法的交换律和结合律仍成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浙教版九年级上册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

2020学年九上数学期末综合复习卷 一、单选题 1.抛物线y=(x﹣2)2+1的顶点坐标为() A.(2,1) B.(2,﹣1) C.(﹣2,﹣1) D.(﹣2,1) 2.衣柜不透明的盒子中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它们除颜色外都相同,若从中任何摸出一个球,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摸到红球是必然事件 B.摸到黑球与摸到白球是随机事件 C.摸到红球比摸到白球的可能性大 D.摸到白球比摸到红球的可能性大 3.在⊙ O中,半径为6,圆心O在坐标原点上,点P的坐标为(3,4),则点P与⊙ O的位置关系是( ) A.点P在⊙ O内 B.点P在⊙ O上 C.点P在⊙ O外 D.不能确定 4.现给出以下几个命题:(1)长度相等的两条弧是等弧;(2)等弧所对的弦相等;(3)圆中90°的角所对的弦是直径;(4)矩形的四个顶点必在同一个圆上;(5)在同圆中,相等的弦所对的圆周角相等。其中真命题的个数为() A.1 B.2 C.3 D.4 5. 将抛物线y=2x2的图象先向右平移2个单位,再向上平移3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 A.y=2(x-2)2-3 B.y=2(x-2)2+3 C.y=2(x+2)2-3 D.y=2(x+2)2+3

6.已知二次函数y=2x2的图象不动,把x轴、y轴分别向上、向右平移2个单位长度,那么在新的坐标系下抛物线的解析式是() A.y=2(x-2)2+ 3 B.y=2x2+8x+6 C.y=2(x + 2)2-1 D.y=2(x + 2)2 + 3 7.若△ ABC~△ DEF,它们的面积比为4︰1,则△ ABC与△ DEF的相似比为() A.2︰1 B.1︰2 C.4︰1 D.1︰4 8.已知△ ABC的三边长分别为6cm ,7.5cm ,9cm ,△ DEF的一边长为4cm ,当△ DEF的另两边长是下列哪一组时,这两个三角形相似() A.2 cm,3 cm B.4 cm,5 cm C.5 cm,6 cm D.6 cm,7 cm 9.已知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对称轴为直线x=1,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ac>0 B.当x>0时,y随x的增大而减小 C.2a﹣b=0 D.方程ax2+bx+c=0的两根是x1=﹣1,x2=3

浙教版七年级第三章实数教材分析

第三章实数 本章的主要内容是有理数的开方、平方根、立方根、无理数和实数及其运算。从有理数到实数是数的第二次扩展。经过本章的学习,第三学段所应学的数系扩展已完成,从本章开始,今后所遇到的问题(除特别说明)都将在实数范围内讨论,这给教学带来许多方便。数系从有理数扩展到实数后,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律都没有发生变化,本章的内容避开涉及二次根式的内容,所有运算都转化为有理数的运算。 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对实数概念的建立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且应用非常普遍。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对应关系直观地反映了数的扩展状况,这种数与点的一一对应关系,使数轴成为解释和解决许多数学问题的有效工具,也是数形结合的研究方法的重要依据。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实数与数轴上点的一一对应关系是本章教学中的重点。平方根的概念是通过逆运算来建立的,而且有多种不同情况,这是学生从未经历过的。无理数的概念比较抽象,它是一个确定的数,却不能把它完全直观地表示出来。平方根的概念、无理数的概念是本章教学中的主要难点。 本章教学时间约需8课时,具体安排如下: 3.1 平方根1课时 3.2 实数1课时 3.3 立方根1课时 3.4 用计算器进行数的开方1课时 3.5 实数的运算1课时 复习、评价2课时,机动使用1课时, 合计8课时 一、教科书内容和课程教学目标 (1)本章知识结构框图如下:

(2)本章教学目标如下:

(3)本章教学要求 ① 了解平方根、算术平方根、立方根的概念与表示。 ②认识开平(立)方与平(立)方之间的联系,会用平(立)方运算求平(立)方根,会用计算器求平方根和立方根。 ③ 了解无理数和实数的概念,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 ④ 能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 ⑤ 了解近似数与有效数字的概念;在解决实际问题中,能用计算器进行近似计算,并按问题的要求对结果取近似值。 二、本章编写说明 (1)教材由实际计算需要引出平方根的概念。随着根号2这些数的出现,就必须建立新的数的概念----无理数。无理数的概念的建立,为数从有理数扩展为实数奠定了基础。 (2)立方根也是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数的概念。虽然这一节在实数一节之后,但仍起着加深对实数的认识的作用。在实数范围内进行开立方的运算,无论从认知的角度,还是从表述的角度,都较为方便。 (3)随着数集的扩展,数的运算也必须随着扩展。这不仅是实际计算的需要,也是数发展自身的需要。没有扩展数的运算,数系的扩展就没有意义。实数部分新增的运算是开方运算,在本章中,开方运算主要是利用计算器来进行,也就是通过近似计算,把实数的运算化归为有理数的运算。 三、本章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 (1)要重视从有理数到实数的发展过程的教学。要充分运用实际例子克服这一数的扩展过程中的抽象性,使学生体验到平方根、无理数、实数等概念是由于人们生活和生产实践的需要而产生的,在我们的周围普遍存在着。通过实际例子帮助学生了解这些抽象概念的实际意义,并学会在实际情境中使用它们。 (2)要从全套教材的结构来认识本章的地位,并把握好要求。注意不能增加算术平方根的性质和二次根式方面的内容,这些内容将在八年级下册继续学习。

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二次函数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 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 四、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 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 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左右对称地描点画 图.一般我们选取的五点为:顶点、与y 轴的交点()0c ,、以及()0c ,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2h c ,、与x 轴的交点()10x ,,()20x ,(若与x 轴没有交点,则 取两组关于对称轴对称的点). 画草图时应抓住以下几点: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与x 轴的交点,与y 轴的交点.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上第二章知识点整理

第2章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1.生物对刺激有反应,非生物对刺激没有反应。所有生物都具有共同的特征: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能遗传和变异、能进化。 蜗牛:触角两对,口(摄取食物);足(腹足)运动、爬行;眼;壳(保护)。有视觉、触觉、味觉、嗅觉。没听觉。 2.我们把生物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的特征叫做生物的应激性。 3.生物与非生物的差别: 生物非生物 1对刺激有反应(有应激性)对刺激没有反应(无应激性) 2能生长不能生长 3需要营养(会新陈代谢)不需要营养(不会新陈代谢) 4有严整的结构无严整的结构 5能生殖和发育不能生殖和发育 6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没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7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不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 4.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 2 个区别: (1)运动:有些植物可以局部运动,动物可以自由快速运动。 (2)光合作用:植物可以,动物不可以。 细胞 年,英国科学家罗伯特·胡克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木栓切片时,发现了细胞。细胞很小,一般只有一到几十微米之间。 2.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 细胞构成的。 3.动物细胞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外界 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4.植物细胞 细胞壁:最外层,由纤维素组成,具 有支持保护作用,使植物具有一定的形 状。 叶绿体:内含叶绿素,是进行光合作 用的场所,椭圆形。 液泡:含有细胞液。 细胞膜:保护作用,并且控制细胞与 外界物质交换。 细胞质:许多生命活动的场所。 细胞核:球状,含有遗传物质,起传宗接代的作用。 5.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的结构比较: 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都具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除此之外,植物细胞还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年英国科学家布朗发现了植物细胞内有细胞核。19 世纪 40 年代,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提出了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细胞所构成。 显微镜的结构与使用 (1)镜和物镜:两者结合起来,有放大作用。它们的放大倍数分别可在目镜和物镜上面,目镜和物镜放大倍数的乘积就是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越长,倍数越高。目镜越短,倍数越高。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实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精.选)

新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三章《实数》知识点及典型例题

?=??②= 注意掌握以下公式:①

考点一、关于“……说法正确的是……”的题型 考点二、有关概念的识别 考点三、计算类型题 考点四、数形结合 类型五、实数绝对值的应用 考点六、实数非负性的应用 考点七、实数应用题 将考点与相关习题联系起来 考点一、关于“……说法正确的是……”的题型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有理数只是有限小数B.无理数是无限小数 C.无限小数是无理数π是分数 D. 4 2、有下列说法:①有理数和数轴上的点一一对应;②不带根号的数一定是有理数;③负数没有立方根;④ 是17的平方根。其中正确的有() A.0个 B.1个 C.2个 D.3个 3、下列结论中正确的是() A.数轴上任一点都表示唯一的有理数B.数轴上任一点都表示唯一的无理数 C. 两个无理数之和一定是无理数 D. 数轴上任意两点之间还有无数个点 考点二、有关概念的识别

数的个数有( ) A. 1 B. 2 C. 3 D. 4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81 3 B. 1的立方根是±1 1=±1 D. 55的 平方根的相反数 3、一个自然数的算术平方根为a ,则与之相邻的前一个自然数是 考点三、计算类型题 126 ) A.4.5

浙教版教材数学九年级上册

第1章 反比例函数 我们把函数()k y k x =≠为常数,k 0叫做反比例函数。这里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k 叫做比例系数。 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是由两个分支组成的曲线。当0k 时,图象在一、三象限;当0k 时,图象在二、四象限。 反比例函数(0)k y k x =≠的图象关于直线坐标系的原点成中心对称。 当0k 时,在图象所在的每一象限内,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减小;当0k 时,在图象所在的每一象限内,函数值y 随自变量x 的增大而增大。 第2章 二次函数 我们把形如2y ax bx c =++(其中a ,b ,c 是常数,a ≠0)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 二次函数2y x =的图象是一条关于y 轴对称,过坐标原点并向上伸展的曲线,像这样的曲线通常叫做抛物线。抛物线与它的对称轴的交点叫做抛物线的顶点。 二次函数2(0)y ax a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关于y 轴对称,顶点是坐标原点。当0a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当0a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高点。

二次函数2(0)y ax bx c a =++≠的图象是一条抛物线,它的对称轴是直线2b x a =-,顶点坐标是(2b a -,244ac b a -)。当0a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上,顶 点是抛物线上的最低点;当0a 时,抛物线的开口向下,顶点是抛物线上的最高点。 12b x x a +=-, 12c x x a = 第3章 圆的基本性质 圆 圆心 半径 弦 直径 圆弧简称弧 半圆 略弧 优弧(大于半圆) 半径相等的两个圆能够完全重合。我们把半径相等的两个圆叫等圆。 d r ? 点在圆外;d r =?点在圆上;d r ? 点在圆内。 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个点确定一个圆。 经过三角形各个顶点的圆叫做三角形的外接圆,外接圆的圆心叫做三角形的外心,这个三角形叫做圆的内接三角形。 圆是轴对称图形,每一条直径所在的直线都是对称轴。 垂直于弦的直径平方这条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分一条弧成相等的两条弧的点,叫做这条弧的中点。 圆心到圆的一条弦的距离叫弦心距。 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弦所对的弧。 平方弧的直径垂直平分弧所对的弦。 顶点在圆心的角叫做圆心角。 在同圆或等圆中,相等的圆心角所对的弧相等,所对的弦也相等。 我们把1°圆心角所对的弧叫做1°的弧。 在同圆或等圆中,如果两个圆心角、两条弧、两条弦、两个弦心距中有一对量相等,那么它们所对应的其余各对量都相等。 顶点在圆上,它的两边都和圆相交,像这样的角叫做圆周角。 一条弧所对的圆周角等于它所对圆心角的一半。 半圆(或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90°的圆周角所对的弦是直径。 在同圆或等圆中,同弧或等弧所对的圆周角相等;相等的圆周角所对的弧也相等。 弧长计算公式:r 180n l π= 扇形面积计算公式:2 1 3602n r s lr π== 圆锥的侧面 母线(斜边) 圆锥的底面 圆锥的全面积(侧面积与底面积的和) =r s l π侧 2=r s l r ππ+全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期末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试卷满分:12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回答第Ⅱ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5.考试范围:浙教版七上全册。 第Ⅰ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3的倒数是 A.3 B.1 3 C.–1 3 D.–3 2.据资料显示,地球的海洋面积约为360000000平方千米,请用科学记数法表示地球海洋面积约为多少平方千米 A.36×107B.3.6×108 C.0.36×109D.3.6×109 3.在–4,0,–1,3这四个数中,最小的数是 A.–4 B.2 C.–1 D.3 4.若3a2b c m为八次单项式,则m的值为 A.3 B.4 C.5 D.7 5.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3+2=–5 B.(–3)×(–5)=–15 C.–(–22)=–4 D.–(–3)2=–9 6 .如图,点 A位于点O的 A.南偏东35°方向上B.北偏西65°方向上 C.南偏东65°方向上D.南偏西65°方向上 7.已知|x|=5,|y|=2,且|x+y|=–x–y,则x–y的值为 A.±3 B.±3或±7 C.–3或7 D.–3或–7 8.如果∠A的补角与∠A的余角互补,那么2∠A是 A.锐角B.直角 C.钝角D.以上三种都可能 9.将一堆糖果分给幼儿园的小朋友,如果每人2颗,那么就多8颗;如果每人3颗,那么就少12颗.设有糖果x颗,则可得方程为 A. 8 2 x- = 2 3 1 x+ B.2x+8=3x–12 C. 8 3 x- = 2 2 1 x+ D. 8 2 x+ = 2 3 1 x- 10.一个自然数的立方,可以分裂成若干个连续奇数的和.例如:23,33和43分别可以按如图所示的方式“分裂”成2个、3个和4个连续奇数的和,即23=3+5;33=7+9+11;43=13+15+17+19;…;若63也按照此规律来进行“分裂”,则63“分裂”出的奇数中,最大的奇数是 A.37 B.39 C.41 D.43 第Ⅱ卷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实数单元测试题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3章实数单元测试题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 一、单选题(计30分) 1 ) A.3 B.3- C. D.3± 2.实数 1.732-,2π ,0.121121112?,中,无理数的个数有( ) A .2个 B .3个 C .4个 D .5个 3 ) A .2~3之间 B .3~4之间 C .4~5之间 D .5~6之间 4.9的平方根是3±,用下列式子表示正确的是 A.3= 3=± C.3=± 3= 5.下列四个实数中,是有理数的是( ) A.π 6.若x ,y 满足2x+20=() ) A.4± B.2± C.4 D.2 7.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 A.3是9的平方根 B.6 是(-6)2 的算术平方根 C.-5 是 25 的算术平方根 D.19 8.一个正数的两个不同的平方根是 a +4 和 2 a ?1,则这个正数是( ) A .1 B .4 C .9 D .16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实数可分为正实数和负实数 B .有理数都是有限小数 C .无限小数都是无理数 D .实数包括有理数和无理数 10.若a b c ==-= ,,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

A .a b c >> B .c a b >> C .b a c >> D .c b a >> 二、填空题(计32分) 11.已知a 平方根是8±,则它的立方根是_______ 12.0.25的算术平方根是___,﹣ 827的立方根是__. 13.若 ,则x=____________. 14.比较大小:12______12 . 15_____. 16.已知无理数1a b <+<,并且,a b 是两个连续的整数,则ab 的值为___________. 17 1.732=,=___________. 18a ,小数部分是b ,则a b -=________. 三、解答题(计58分) 19.计算: (1) (2) |1 200=,求2x -的平方根,

2017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知识点汇总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二次函数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 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 a≠)的函数,叫做二次函数。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系数0 a≠,而b c,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 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的二次式,x的最高次数是2. ⑵a b c ,,是常数,a是二次项系数,b是一次项系数,c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 =的性质: y ax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 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4. ()2 y a x h k =-+的性质: 三、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 1. 平移步骤: 方法一⑴ 将抛物线解析式转化成顶点式()2 y a x h k =-+,确定其顶点坐标()h k ,; ⑵ 保持抛物线2y ax =的形状不变,将其顶点平移到()h k ,处,具体平移方法如下: 【或左(h <0)】向右(h >0)【或左(h 平移|k|个单位 2. 平移规律 在原有函数的基础上“h 值正右移,负左移;k 值正上移,负下移”. 概括成八个字“左加右减,上加下减”. 方法二: ⑴c bx ax y ++=2沿y 轴平移:向上(下)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 m c bx ax y +++=2(或m c bx ax y -++=2) ⑵c bx ax y ++=2沿轴平移:向左(右)平移m 个单位,c bx ax y ++=2变成 c m x b m x a y ++++=)()(2(或c m x b m x a y +-+-=)()(2) 四、二次函数()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的比较 从解析式上看,()2 y a x h k =-+与2y ax bx c =++是两种不同的表达形式,后者 通过配方可以得到前者,即2 2424b ac b y a x a a -? ?=++ ?? ?,其中2424b ac b h k a a -=-= ,. 五、二次函数2y ax bx c =++图象的画法 五点绘图法:利用配方法将二次函数2y ax bx c =++化为顶点式 2()y a x h k =-+,确定其开口方向、对称轴及顶点坐标,然后在对称轴两侧,

2017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2017新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知识点

九年级上册 第一章 二次函数 一、二次函数概念: 1.二次函数的概念:一般地,形如2y ax bx c =++(a b c ,,是常数,0a ≠)的函 数,叫做二次函数。 这里需要强调:和一元二次方程类似,二次项 系数0a ≠,而b c ,可以为零.二次函数的定义域是全体实数. 2. 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结构特征: ⑴ 等号左边是函数,右边是关于自变量x 的二次式,x 的最高次数是2. ⑵ a b c ,,是常数,a 是二次项系数,b 是一次项系数,c 是常数项. 二、二次函数的基本形式 1. 二次函数基本形式:2y ax =的性质: a 的绝对值越大,抛物线的开口越小。 2. 2y ax c =+的性质: 上加下减。 3. y a x h =-的性质: 左加右减。

轴的交点. 六、二次函数2y ax bx c =++的性质 1.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 ,. 当2b x a <-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有最小值244ac b a -. 2.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对称轴为2b x a =-,顶点坐标为2424b ac b a a ??-- ???,.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增大;当2b x a >-时,y 随x 的增大而减小;当2b x a =-时,y 有最大值244ac b a -. 七、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表示方法 1. 一般式:2y ax bx c =++(a ,b ,c 为常数,0a ≠); 2. 顶点式:2()y a x h k =-+(a ,h ,k 为常数,0a ≠); 3. 两根式:12()()y a x x x x =--(0a ≠,1x ,2x 是抛物线与x 轴两交点的横坐标). 注意:任何二次函数的解析式都可以化成一般式或顶点式,但并非所有的二次 函数都可以写成交点式,只有抛物线与x 轴有交点,即240b ac -≥时,抛 物线的解析式才可以用交点式表示.二次函数解析式的这三种形式可以互 化. 八、二次函数的图象与各项系数之间的关系 1. 二次项系数a 二次函数2y ax bx c =++中,a 作为二次项系数,显然0a ≠. ⑴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上,a 的值越大,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小, 开口越大; ⑵ 当0a <时,抛物线开口向下,a 的值越小,开口越小,反之a 的值越大, 开口越大. 总结起来,a 决定了抛物线开口的大小和方向,a 的正负决定开口方向,a 的大小决定开口的大小. 2. 一次项系数b 在二次项系数a 确定的前提下,b 决定了抛物线的对称轴. ⑴ 在0a >的前提下, 当0b >时,02b a -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左侧; 当0b =时,02b 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就是y 轴; 当0b <时,02b a ->,即抛物线对称轴在y 轴的右侧. ⑵ 在0a <的前提下,结论刚好与上述相反,即 当0b >时,02b a ->,即抛物线的对称轴在y 轴右侧;

浙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册教案

1.1从自然数到分数 一、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浙江版)七年级上册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自然数的意义和用处;了解分数(小数)的意 义和形式;了解分数产生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2、能力目标:通过自然数和分数的运算,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3、情感目标:初步体验数的发展过程,体验数学来源于实践,又服务于 实践,增强学生用数学的意识。 三、教学重点 使学生了解自然数和分数的意义和应用。 四、教学难点 合作学习中的第2题的第⑵小题。 五、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六、教学过程 ㈠创设情境 出示材料:(多媒体显示) 请阅读下面这段报道: 2004年8月13日到8月29日,第28届奥运会在雅典召开,我国体育代表团以32枚金牌,17枚银牌,14枚铜牌,获得奖牌榜的第二名,为国家争得 了荣誉。我国金牌数约占总金牌数的 1 10 。跨栏运动员刘翔在男子100米栏决 赛中以12秒91的成绩获得冠军,并打破奥运会纪录,平了世界纪录,刘翔是我国运动员在世界大赛中短距离竞赛项目获得冠军的第一人。 提问:你在这篇报道中看到了哪些数?请你把它们写下来,并指出它们分别属于哪一类数?如果将12秒91写成12.91秒,12.91又属于什么数?(由雅典奥运会有关报道引入,既合时事形势,又具有爱国主义教育,并使学生体验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提出课题:今天我们复习自然数、分数和小数及它们的应用 [板书课题]第1节从自然数到分数 ㈡提问复习 问题1:先请同学们回忆小学里学过的自然数,哪一些数属于自然数?你了解自然数最初是怎样出现的吗? 注意:自然数从0开始。 问题2:你知道自然数有哪些作用? (让学生思考、讨论后来回答,教师提示补充) 自然数的作用: ①计数如:32枚金牌,是自然数最初的作用; ②测量如:小明身高是168厘米; ③标号和排序如:2004年,金牌榜第二。 注意:基数和序数的区别。

浙教版新版科学七年级上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章科学入门 姓名: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 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记正确:记录的数值=准确值+估计值+单位 了解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刻度尺的最小刻度值决定的。根据实际测量的要求和测量对象,会选择合

浙教版七年级(上)第三章实数导学稿3.2 实数

3.2实数 年级:七年级 学科:数学 主备: 审核:七年级数学备课组 学习目标:1从感性上认可无理数的存在,并通过探索说出无理数的特征,弄清有理数与无理数的本质区别,了解并掌握无理数、实数的概念以及实数的分类,知道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2、体验用有理数估计一个无理数的大致范围的过程,掌握 “逐次逼近法”这种对数进行分析、猜测、探索的方法 3培养勇于发现真理的科学精神,渗透“数形结合”及分类的思想和对立统一、矛盾转化的辨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无理数、实数的意义,在数轴上表示实数。 难点:无理数与有理数的本质区别,实数与数轴上的点的一一对应关系。 学习方法:主动参与合作交流, 探索、发现,注重知识形成的过程 一、自学训练 1、下列各数654.0 、2 3π、0)(π-、14.3、80108.0、ππ--1、 1010010001.0、4、 544514524534.0,中无理数的个数是 ( ) (A) 1 ( B) 2 (C) 3 (D) 4 2、有下列说法: (1)无理数就是开方开不尽的数;(2)无理数是无限不循环小数; (3)无理数包括正无理数、零、负无理数;(4)无理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点来表示。 其中正确的说法的个数是( ) A .1 B .2 C .3 D .4 3.()2 0.7-的平方根是( ) A .0.7- B .0.7± C .0.7 D .0.49 4、计算:3825-,结果是( ) A.3 B.7 C.一3 D.一7 二、交流与整理 1.概念的整理 无理数与实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在-52,3π 3.14,01-, 21中,其中: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新)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上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科学入门 一、科学在我们身边 作为科学的入门,本节内容从自然界的一些奇妙现象入手,通过对这些自然现象的疑问,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从而理解科学的本质——科学是一门研究各种自然现象,并寻找相应答案的学科。观察、实验、思考是科学探究的重要方法。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改变着世界,但是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个问题。它对我们的生活既带来了正面的影响,也带来了负面的影响,从而理解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并使之更好地为人类服务。二、实验和观察 观察和实验是学习科学的基础,实验又是进行科学研究最重要的环节。要进行实验,就要了解一些常用的仪器及其用途和实验室的操作规程。 试管:是少量试剂的反应容器,可以加热,用途十分广泛。试管加热时要用试管夹(长 柄向内,短柄向外,手握长柄)。给试管内的液体加热时,液体体积不能超过试管容积的1/3,试管夹应夹在距离试管口1/3处,试管外壁不能有水。加热时试管要倾斜450,并先均匀预热,再在液体集中部位加热。热的试管不能骤冷,以免试管破裂。 停表:用来测量时间,主要是测定时间间隔。 天平和砝码:配套使用,测量物体的质量。 电流表:测定电流的大小。电压表:测定电压的大小。 显微镜:用来观察细胞等肉眼无法观察的微观世界的物质及变化。 酒精灯:是常用的加热仪器,实验室的主要热源。酒精灯的火焰有三层,分别是外焰、内焰、焰心,其中外焰温度最高,焰心温度最低,使用时用外焰加热。熄灭时要用两次盖灭法。 烧杯:能用于较多试剂的反应容器,并能配制、稀释溶液等。 表面皿:可暂时盛放少量的固体和液体。药匙:用来取用少量固体。 玻璃棒:主要用于搅拌、引流、转移固体药品。 试剂瓶:用来盛放试剂,打开后瓶盖应倒放在桌上,倾倒液体时标签应朝向手心。 胶头滴管:用来取用少量液体,用它往试管中滴液体时,试管应竖直,胶头滴管在试管口上方约0.5厘米处竖直向试管中滴入液体,绝不能把胶头滴管伸入试管内。 认识自然界的事物要从观察开始。首先要有正确的观察态度,不能为了观察而观察,要明确观察目的,全面、细致地观察实验现象,通过比较、分析,正确地描述、记录实验现象。 由于人体感官具有局限性,所以运用感觉器官的观察——直接观察往往不能对事物做出可靠的判断。为了能正确地进行观察,做出准确的判断,我们可以借助工具,扩大观察的范围和进行数据的测量。 三、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测量和观察是我们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所谓测量是指将一个待测的量和一个公认的标准量进行比较的过程。根据不同的测量要求,测量对象,我们应能选用合适的测量工具和测量方法,尽可能使用国际公认的主单位——即公认的标准量。 1、长度的测量。 国际公认的长度主单位是米,单位符号是m。了解一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并掌握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l 千米(km)=1000米(m) 1米(m)=10分米(dm)=100厘米(cm)=1000毫米(mm)=106微米(m)=109纳米(nm) 测量长度使用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方法是本节的重点和难点) (1)了解刻度尺的构造。 观察:零刻度线 最小刻度值:读出每一大格数值和单位,分析每一小格所表示的 长度和单位,即为最小刻度值。 量程:所能测量的最大范围。 (2)使用刻度尺时要做到: *放正确: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刻度尺紧靠被测量的物体(垂直于被测物体)。 思考:刻度尺放斜了造成的测量结果是什么?(读数偏大) 零刻度线磨损了怎么办? (找一清晰的刻度线作为零刻度线,如图所示,但读数时要注意) *看正确:眼睛的视线要与尺面垂直。 思考:视线偏左和偏右时,读数会怎样? (视线偏左读数偏大,视线偏右读数偏小) *读正确:先读被测物体长度的准确值,即读到最小刻度值,再估读最小刻度的下一位,即估计值。数值后面注明所用的单位——没有单位的数值是没有意义的。

七年级科学上册 知识点总结 浙教版

科学七年级上知识点总结 科学的入门 长度和体积的测量; 温度的测量:实验室中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水银,酒精等液体热胀冷缩的性质制成的; 质量的测量质量常用来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时间的测量iu 科学探究的过程 1.善于发现和提出问题 2.针对问题,依据自己已有的科学知识和经验,建立猜测和假设 3.依据探究的目的制定探究的计划 4.通过观察,实验等多种途径获取事实和证据,对假设进行检验。 5.对探究的过程进行评价,并与他人讨论和交流。 观察生物 生物与非生物 生物是一类具有能呼吸,能生长,能繁殖后代,对外界刺激有反应等特征的物体; 动物与植物最主要的区别:植物能利用太阳光制造营养物,而动物要从外界摄取营养物质 动物根据有无脊椎分为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分为体外长有毛皮,胎生的哺乳类及体外没有毛皮的卵生类; 卵生类又分为体外有羽毛,体温恒定的鸟类及体温不恒定的爬行类,两栖类和鱼类; 无脊椎动物分为身体多细胞类及身体单细胞类; 植物分为有种子的植物和没有种子的植物

有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是否有果皮包被分为被子植物及裸子植物; 没有种子植物分为有茎和叶分化的及无茎和叶分化的(藻类植物); 有茎和叶分化的分为有根的蕨类植物和没有根的苔藓植物,它们都用孢子繁殖; 细胞学说提出动物和植物都是由相同的基本单位即细胞构成; 一个母细胞经过一系列复杂的变化后,分裂成两个细胞的过程叫细胞分裂; 在细胞分裂的过程中,有的子细胞,长到与母细胞一般大小时能继续分裂;而有的子细胞则发生变化,形成具有不同形态和功能的细胞,这个过程叫细胞分化。 在细菌的细胞内看不到成形的细胞核,因此也被称为原核生物; 霉菌与细菌一样,需要现成的有机物生活,但在细胞结构上,它与植物细胞相似,有细胞核,属于真菌。(根据细胞内有无细胞核,可将细胞分为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 植物,动物和真菌的细胞都有细胞核,属于真核生物; 细胞分化成各种不同形态和不同功能的细胞群,这些细胞群就是组织; 植物的基本组织主要包括具有保护功能的保护组织,能输送物质的输导组织,能制造和储存营养物质的营养组织,起支撑和保护作用的机械组织,能分裂产生新细胞的分生组织等; 在叶的表面有一层表皮,起保护作用,是一种保护组织; 在叶片的中部,有进行光合作用的叶肉细胞,它们是植物的营养组织; 在叶脉处,有输导组织,能输送由根吸收的水分,无机盐以及由叶制造的营养组织; 人体四大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和神经组织;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备课本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科学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浙教版科学九年级上册教学计划 教师_______日期_______ 一、指导思想 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激发他们学习科学的兴趣, 帮助他们建立学习的成就感和自信心, 合运用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增强实践实验能力和培养创新精神。《科学》是一门综合理科课程。科学课程通过科学探究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活动的过程和方法发展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养成学生良好健康的生活方式、 二、学情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九年级(1)和(14)班的科学教学工作。上个学期的学习情况及多次的考试成绩来看(1)班学生的基础知识掌握的还不够。这个班的男生多虽然很聪明,但是很爱偷懒,学习科学也有较浓厚的兴趣上课纪律也较好。所以总体表现还不错,但是个别学生的学习态度有些问题,需要特别关注,督促其认真学习。(14)班的学生对基本的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掌握,但对于部分知识点少数同学理解不透。往往对具体的问题束手无策,有待进一步提高实验动手操作能力有男孩强于女孩的现象。女生动手操作能力待进一步提高。且学生的的基础参差较大。 学生学习态度及习惯分析,大部分同学能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上课认真,发言积极,课后能即使反馈课堂中不能弄清的问题。

学习自觉性教强,但也有个别同学的依赖性较强。学习的目的性不明确,作业敷衍之事时有发生,对科学缺乏兴趣。基于这班学生的这种学习状况,我想我的教学仍然以基础知识为主,加强引导和注意鼓励相结合,努力鞭策和有效疏通相结合。而这个学期的科学知识较上个学期相比又明显困难了一些要想让我的教学效果更好。我想我必须做到提高学生动手意识地同时,提高学生等的动手能力将抽象的内容具体化、实际化、生活化。 三、教材分析 教材的概貌九年级上共4 4章以“转化和平衡”这一统一的科学概念进行整合。第1、2两章的教学内容密切相关。它们与八年级下教科书中的“模型、符号的建立与作 第1章“物质及其变化”是在八年级下册基本掌握了分子和原子的构成、元素与元素符号、化学式、相对分子量的计算、化学反应与化学方程 学习物质分类打下基础。 第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