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

浅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
浅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

浅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

摘要:和平与发展作为当代世界的主题,是对当代世界新变化、新特.汽的高度概括,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符合当今社会演进的逻辑,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世界主题战略问题

邓小平同志在1985年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间题或者说发展间题。”这一论断高度概括了当今世界的特征,改变了中国长期奉守的“战争与革命”的时代观,表现出了伟大战略家的理论勇气与世界胸怀。可谓是“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所谓世界主题,是指在一定历史时段内,反映世界基本趋势,并对未来发展具有全局性战略意义的本质特征。辨析与认识世界主题,不但是一个国家制定对外战略和政策的前提,同时也是制定国内政策,调整经济结构、政治运作与军事战略的主要依据。

回望上个世纪的世界发展历程不难发现,战争与革命一直是主导世界形势的两大基本特征。19世纪末以来,自由资本主义进人垄断资本主义即帝国主义,各种矛盾的冲突进人总的暴发阶段,于是战争频仍,兵炙不断。尤其是,1914年一1919年和19年一1945年爆发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空前的劫难,战争成了20世纪上半叶主题。此外,在全球尺度上革命的浪潮也风起云涌。先是俄国无产阶级革命取得成功,继而又爆发了一系列的无产阶级革命。在二次大战后、社会主义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空前高涨,共产党在巧个国家掌握了政权,亚非拉”130多个国家先后取得政治独立。革命无疑是这一时期的另一主题。

20世纪下半叶,世界形势出现重大转变:一方面,虽然发生了美苏间的对峙和华约北约两大军事集团的冷战,虽然区域性的小规模的战争此起彼伏、但制约世界大战的因素却不断增长,没有爆发全球性战争。另一方面,革命的势头出现了高潮突降,除1959年古巴革命取得成功外,再无新的进访履;东欧的共产党阵营也分崩离析,风流云散。在此种情况下,战争与革命显然不能真实反映当代世界的基本特征。相反,二战结束后,人们开始深刻反思战争的起源与恶果,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迅速成长。阻遏新的大战爆发,阻遏核武器的扩散,成了世界性的话语。经济增长、政治稳定、文化繁荣、国民康乐则成了主要追求目标。一句话,和平与发展已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主流。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世界主题有其客观必然性。首先,战争危险虽然存在,但是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一方面,战后社会主义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崛起,大大削弱了霸权主义控制世界的能力,成为一支强大的制衡力量。另一方面,处于弱势地位的130多个第三世界国家,均希望休养生息,图谋发展,而不希望发生战争。再一方面,西方国家的广大民众在摧患了战争的痛苦与磨难后,和平的意愿空前强烈,因而积极推展和平运动、驱策当局铸剑为犁、堰武修文。

其次,引发世界大战的因素显著减少。(1)随着殖民体系的彻底崩溃,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经济相互关系逐渐加强,经济活动国际化,跨国公司成为国家间经济关系的重要载体,因而毋需通过武力占领国外领土,争夺势力范围。

(2)由于历史原因,欧洲一直是战争策源地,并引发了两次世界大战。而今,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强了欧洲国家间的合作和相互依赖性,他们之间的战争因素已基本排除。(3)核武器在对全球造成威胁的同时,也使拥有核能力的国家彼此间谨慎从事,不敢贸然动手。

第三,经济全球化使发展问题提升为全球问题。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加深,发展中国家的许多问题,像债务、人口、能源、环境这样的问题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关系整个世界资源合理分配及合理使用的间题。80年代以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贫富悬殊拉大,这一矛盾若不解决,势必对整个世界经济产生消极影响。

第四,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关系的重点发生了转变,从政治对立、军事对抗走向政治对话、竞争共存。80年代以来,以中国为代表的社会主义国家同资本主义国家的关系有了重大调整,双方合作领域不断扩大,也都承认存在可以相互借鉴的经验。虽然意识形态、制度不同,但在相互尊重国家主权的前提下,并不影响国家间的正常交往。

由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将当代世界主题判断为和平与发展,是对当代世界新变化、新特点的高度概括,有着坚实的科学依据,符合当代社会演进的逻辑,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它对中国外交指导思想和理顺国内政策有重大意义。自

上世纪刃年代中期始,国际上就对世界局势新动向提出了种种看法。但中国共产党长期认为世界性的战争如第三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在实际决策上,搞一、二、三线建设布局和“山、散、洞”方针,违反了生产力配置和经济发展空间布局最优化的基本规律,造成了极大的浪费。在对外援助上过于强调履行国际主义义务,脱离了国家经济建设实际。中国长期反帝又反修,两条战线作战,反使自

己受夹击之势。政策上的失误不仅分散了宝贵的人力、物力、财力,最主要的是贻误了发展的时机,同发达国家和新兴工业国家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确立以后,理顺了中国内政外交之间的关系,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营造了一个良好的外部与内部环境,使我们将精力和关注点投放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和社会全面发展上,这也是中国改革开放取得突出成就的一个重要保证。

不过,我们在坚持和平与发展这两大主题的时候,还应当注意以下两个方面。

第一,我们必须考虑到,和平与发展的主题要在我国深人人心还需要一个过程。这是因为,战争与革命的主题在一部分人的头脑中仍然根深蒂固,在行为与语言中仍时不时地流露出战争意识与革命思维。革命、战争似乎仍是一种主流话语。还有一部分人虽然接受和平与发展的主题,但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对这种信念产生怀疑和动摇。我国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关键时候保持清醒头脑,顶住压力,坚持和平与发展仍是主导世界潮流的两主题,使我们没有陷人军事冲突和沉重的军备泥潭中,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发展机会。

第二,发展这一主题的内涵已发生了变化。小平同志一开始认为发展问题就是经济问题,这在我们刚刚改革开放且确立了以经济发展为中心的指导方针后不久,无疑是正确的。然而,十多年过去了,我们的经济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这时的发展就不单单是经济的增长问题,还应包括社会文化的进步、人权的改善、生态环境的保护等,注意同代人在发展的过程中兼顾后代人的利益,发达国家的发展不应损害发展中国家的利益。也就是说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非单纯的经济指数的增长。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当今普遍接受的观念。

总之,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不会轻易改变和扭转,其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和完善。

论文在线 :s://

关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

关于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 摘要:这篇论文从一个学生历史角度分析了当今世界和平和发展的现状(为何和平和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还有讨论了有关将来的趋势,以及在这样的形势下,各个国家相应的政策,中国在此政治趋势下的表现和态度。最重要的是在将来,和平是大势所趋,众望所归。 关键词:和平与发展,趋势,原因,未来展望,关系,中国态度 当代国际问题纷繁复杂,各国都面临着一系列与人类共同命运有关的难题,如资源枯竭、生态失衡、毒品贩卖等,种种问题困扰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而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以我的一个大学生的角度来看和平与发展或许不太深刻,但是至少我们深刻的了解到战争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特别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灾难深重的世界大战,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几千万人死于战争,4亿万美元的社会财富毁于战火;但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核武器这样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如果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无疑将给人类造成更加惨重的浩劫,使人类的文明面临毁灭的危险。因此,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战后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一)、在翻阅以前历史书上对于全球化时代世界政治经济十大趋势,我精简摘抄了以下十点。 一、世界各国经济上相互依存将日益加深 二、高科技要求各国联合攻关 三、生态环境不分东西和南北 五、民族国家的作用将逐步削弱。出现了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四、跨国经营将打破国内与国际业务之间的界限 六、探索适应新时代的经济、政治体制苏联解体、华约解散标志着持续达半个世纪的冷战结束。西方国家一度得意洋洋地宣称资本主义不战而胜,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终结。自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国际社会出现了一种对传统的自由市场经济的理论和实践,乃至对资本主义体制产生怀疑的思潮。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美欧实行的自由放任资本主义经济造成社会贫富分化现象日益严重,社会不满情绪上升,劳资关系紧张,犯罪问题越来越多。在此形势下,公众要求政府重新分配社会财富、实现社会公正的情绪日益增强。为了寻找解决这一主要发生在欧美发达国家的一系列社会问题,西方国家一些领导人提出了“第三条道路 七、全球文化在流动中相互交融 八、各国共同着手解决具有全球性的问题 九、全球化成为遏制世界大战爆发的重要因素 十、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将以渐进的方式逐步形成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不可能一蹴而就,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聚少成多的过程。随着全球化的深人发展,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正从双边到多边、从地区到全球的各层次,从政治、经济、文化、安全、贸易、金融、科技等各领域综合推进。预计,一个适应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框架将会出现在21世纪的地平线上。 从以上十点看来,和平与发展注定是当今世界的最主要的讨论对象。 (二)、之后的当前世界政治格局发展的主要特点是多极化在继续发展。这主要是因为: 第一,多极化趋势的出现绝不是偶然的。它孕育于两极格局的演变之中,两极格局终结之后,并没有出现单极格局或美日欧联合主宰世界的局面,世界舞台上的几大力量都在继续发展,都

谈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邓小平理论的科学论断。科学观察和分析时代的特征,正确估量和把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体趋势,直接影响到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战略的选择和确定 正文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大战是20世纪前半期留给我们的时代印记。20世纪以前,人类从未有过“世界级”的大战,但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将30多个国家卷入其中。这场从欧洲开始的冲突,使约185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然而,仅仅过了20年,大战再次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全世界的独立国家几乎无一幸免,约600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几乎毁于一旦。二战后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冷战对世界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走上了世界权力的顶峰,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成为超级大国,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它先后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行“第四点计划”,与许多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军事同盟条约,建立海外军事基地。50年代发动侵朝战争,60年代参加越南战争,80年代则出兵入侵格林纳达和巴拿马。谋求全球利益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旨。

苏联作为超级大国也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入侵阿富污、向第三世界扩张、攫取战略要地;在中国边境集结重兵、制造事端;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等。在全球范围内,苏联打破由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在军事、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同美国展开激烈的争夺。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和紧张。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和争夺霸权是对世界和平与各国安全的严重威胁。 经历了那么多的战争,世界人民慢慢的认识到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两次战争让世界人民认识到了和平的可贵,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这就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出现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即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使世界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的生产、流通、投资等日益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经济发展只有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同时,各国之间又充满了矛盾和激烈竞争,而矛盾和竞争的核心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与此同时,世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都开始出现分化,矛盾趋向缓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国际形势总体上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发展趋势。尽管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地区的战争仍有发生,但制止战争的因素也在逐步增长,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总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时代的潮流。这就是世界人民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政治生活》第十课第一框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和平与发展问题 教学方法: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教学中通过联系有关历史地理知识和实例,让学生感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代主题,以及世界人民如何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二、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当前的国际社会仍然是十分复杂,一些国家和地区会发生冲突,甚至战争,也有些国家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协调下,解决了一些国际冲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问题。我国面对这一现实,应如何看待当今国际的总体形势?如何开展对外交往,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这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101页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20世纪下半叶,世界和平形势有了很大变化,避免了世界性战争的发生这是世界人民共同努力的结果。但是,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问题仍然突出,战争的隐患依然存在。 (二)讲授新课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

3.1《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 第一课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一、知识:了解当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知道危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因素。理解和平与发展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二、能力:提高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理解谋求和平与发展,促进合作与进步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正确认识当代世界的主题,自觉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树立全球观念,培养开放,平等,参与的国际意识,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各国共同发展而努力。 重点、难点和平与发展问题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9.11等几组图片说明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根本问题是什么? (二)、讲授新课: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可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1)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和平的意义:让人安居乐业,国家和睦相处,社会安定祥和,经济蓬勃发展。 (3)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努力,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因此,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4)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影响和平的因素) 战后虽没有发生大的世界战争,但局部冲突不断,世界仍很不安宁。当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西方一些国家插手和利用这些纠纷,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是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艰巨任务。 2、发展问题 (1)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追求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追求发展也成为时代的主流。 (3)世界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新课标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理解当前时代主题为和平与发展,并结合时事分析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明确建立国际新秩序是和平与发展的不二途径。学生通过电视等媒体对国际社会有简单接触,但少有实质了解,同时学生对一些国际事件好奇心极强。本课采用情景创设、步步紧扣的教学方法展开,发挥学生小组合作和自主探究能力,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二、教学三维目标 (一)知识目标 通过导入活动和探究活动,识记和平与发展已成时代主题。 通过视频《Tell Me Why》和非洲儿童图片,中东剧变、美国二十年代的军事活动表,了解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是解决世界和平和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通过对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的了解及批判,理解解决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途径是建立国际新秩序。 (二)能力目标 通过小组讨论“世界上哪些地区和国家还在‘让子弹飞’?哪些国家和地区还在‘将贫穷进行到底’?”,提高小组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欣赏视频和图片,思考其反映的问题,增强思维发展及拓展训练的能力。 通过对现实国际纷争的了解,提升自主探究的能力及理论联系现实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心时事,认识世界大局,提升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鉴别。 通过了解发展的两极分化,认识到对中国等发展中国家而言,发展方为第一要务。 通过理解全球发展的不平衡性,认识到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济差距,增强忧患意识。 通过了解我国对建立国际新秩序的贡献,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重点、难点

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建立国际新秩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四、教前准备 导学案预习。 五、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视频运用、问题情境创设法、导学案法、任务创设法。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材处理和思路设计 (一)思路设计 欣慰:和平与发展已成时代主题 桎梏: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救赎:建立国际新秩序 (二)过程设计

2020高中历史《中外历史纲要》第9单元当代世界发展的特点与主要趋势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第23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时代潮流 知识点一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1.确立依据 (1)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尽管发生了冷战和多次局部战争,但是70多年以来,没有发生过新的世界大战,一些局部冲突也得到政治解决。 (2)由于长期和平的国际环境,世界范围内的经济、政治、社会、科技、文化等各方面都获得了惊人的发展,极大地改变了各国和整个世界的面貌。 (3)二战后亚非地区的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纷纷获得独立,经过几十年的和平发展,发展中国家在世界经济、政治生活中正在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2.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是指世界的总体和平,发展是指世界的繁荣与发展。 (2)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和平的保障,两者相辅相成。 3.制约战争的因素:人类进入21世纪,世界多极化继续发展,经济全球化不可逆转,全球和区域合作方兴未艾,各国之间的相互依存日益紧密。 [特别提醒] 和平与发展是从世界的角度分析的,和平与发展是趋势,目前并未完全成为现实。 知识点二人类发展面临的问题 1.发展方面 (1)世界经济增长的动力依然不足,发达经济体需求萎缩、经济复苏乏力对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影响巨大。 (2)南北差距和贫富分化日益严重。 2.和平与安全方面 (1)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如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发生的阿拉伯国家与以色列的争端、叙利亚内战造成了大规模人道主义灾难;等等。 (2)核扩散、恐怖主义、网络安全、重大传染性疾病、跨国刑事犯罪、生态环境恶化、气候变化等安全威胁持续蔓延。 (3)海洋权益和极地资源争夺等日趋激烈。 (4)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特别提醒] 当今世界,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途径 (1)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 (2)改变国际旧秩序,建立国际新秩序包括:平等享有主权(内政不容干涉)、平等参与权(国际事务)、平等发展权(特别是发展中国家)、共同发展权(各民族、各种文明)。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知 识 点: 期末考核 得 分: [75] 试题分值: 100.0 学生答案: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经历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要坚持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基础上,同一切愿于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邓小平在国际形势动荡的情况下,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 (三)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理念、原则、追求。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第三,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旧的安全观是以军事联盟为基础、以加强军备为手段的安全观。旧安全观无助于保障国际安全,更不能营造世界持久和平。新的安全观的核心是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只有倡导这新的安全观,才能应对国际安全挑战,维护各国安全利益。 (五)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其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这一政策在我国外交工作的实践中不断得到丰富和发展。独立自主和平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义

论中国传统文化对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义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10级软件工程 E01014348 乔瑞 【摘要】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深入,我们的世界早已成为了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然而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在面对日益趋近的其他民族和其他文化时,是接受,是拒绝,都会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起到极其重要的影响。中国文化,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世界上唯一绵延上下五千年的文化,势必会在这场全球文化大碰撞,大融合中扮演一个重要的角色,也势必会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中国传统文化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 【正文】 谈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首先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概念与特性。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 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

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凝聚之学,中国传统文化是内部凝聚力的文化,这种文化的基本精神是注重和谐,把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群体、人与自然有机地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文化关系;二是兼容之学,中国传统文化并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即便在中国古代对外交往受到限制的条件下,还是以开放的姿态实现了对外来佛学的兼容,三是经世致用之学,文化的本质特征是促进自然、社会的人文之化,中国传统文化突出儒家经世致用的学风,它以究天人之际为出发点,落脚点是修身、治国、平天下,力求在现实社会中实现其价值,经世致用是文化科学的基本精神。 那么中国传统文化在世界范围内又有着怎样的应用呢? 我们可以很快就找到一个距离我们最近的例子——日本。众所周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日本,因为兼顾多个战场,持久的军备物资的消耗几乎使本国的经济完全崩溃,加之美国的两颗原子弹的毁灭性打击几乎彻底将日本从世界抹去。然而,战后的日本并没有就此没落,反而是在吸收西方先进技术的同时,继续在家庭、学校、公司、政府部门保持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体制,以兼收并蓄的方式得以在短时间内迅速崛起成为世界强国。不否认日本在发展过程中确实得到了很多西方国家的帮助,但是对于一个国家而言,体制才是一切发展的基础,如果不是日本能够长期坚持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基本体制,那么估计也就没有今天的日本了。 当然,中国传统文化不止是在亚洲有着广泛的追随者,在非洲,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案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 一、教育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当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知道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2)明确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2.能力目标。 (1)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和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例如,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当代发展的趋势、世界多极化与单极化的斗争、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等。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关注祖国在世界舞台中的地位和作用,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树立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信念。 (2)认识我国与先进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树立勇于接受挑战的意识 (3)树立全球观念,尊重世界多样性,关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的观念。 (4)培养和平观念,热爱和平,树立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贡献的信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和平问题和发展问题。 三、教学内容 第一目: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 这部分对20世纪世界的和平形势作概括性的描述,并配有一幅“欢庆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照片。同时引述了有关二战后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数据的资料。安排这些材料的目的是引导学生感知当代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关知识。通过对比20世纪上下半叶世界战争与和平形势的变化,认识时代主题的转换,即从“战争与革命”转换为“和平与发展”,使学生明确二战后,要和平是时代的主流,发展也是时代的主流。其中设的四个问题是贯串整个框题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寻求答案,启动自己的思维,主动建构知识。 (1)20世纪上半叶和下半叶世界战争与和平的形势有何不同?产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20世纪上半叶人类两度惨遭世界大战劫难;20世纪下半叶,虽然仍有局部的战乱,但总体上维持了和平局势,没有爆发世界性战争。 之所以产生这种变化,最基本、最主要的原因是战后一切反对战争、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增长,而且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 (2)根据上述材料,应如何概括当代和平与发展的形势? 战后世界和平是主流;但世界的和平局面又是不稳定的,威胁世界和平的隐患依然存在。战后世界发展是主线,但与此同时,整个世界的经济形势依然严峻。 (3)当今世界是否已经解决了和平与发展的问题? 世界的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 (4)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什么?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第一,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各国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民心向背,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第二,世界经济的发展加深了各国利益的相互交织和相互依赖,冷战结束后多极化进程使世界各种主要力量彼此制衡,对霸权主义战争政策的牵制力量在增加,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 第三,核武器等毁灭世界的战争工具形成的“恐怖平衡”,也成为制约战争的一个重要因素;第四,广大发展中国家力量的发展,对世界和平与发展起着不可低估的作用,通过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的重视。第五,生存与发展是广大发展中国家的首要任务,继续发展和保持优势也是发达国家面临的问题,对内图稳,对外思和,是多数国家的政策取向,对抑制战争起到积极作用。 发展问题之所以带有战略性和全局性,是因为它不仅与第三世界各国人民的进步事业,同时也与全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紧密相连。发展不仅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繁荣昌盛的基础,也是人类文明迈向更高阶段的基础。没有全人类协调、平衡、坚实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就没有持久的世界和平与稳定,已经实现的和平与稳定也难以巩固。发展问题既是发展中国家自己的责任,也是发达国家的责任。在和平稳定中谋求发展,是当今世界的头等大事。谋求发展,不仅成为各国关注的核心,也成为一种现实可能。 进入新世纪后,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但是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旧秩序没有根本改变。影响和平与发展的不确定因素在增加。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的因素相互交织,恐怖主义危害上升。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世界还很不安宁,人类面临着许多严峻挑战。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2005年9月,胡锦涛在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大体上说,20世纪可以一分为二:前半个世纪战争与革命相互交织;后半个世纪形成了有利于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总趋势,时代主题从战争与革命逐步向和平与发展转换。面对国际形势的这种新变化,邓小平以敏锐的洞察力深刻地指出,和平与发展成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邓小平关于“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论断,在1987年党的十三大报告中被概括为“当代世界主题”,在1997年党的十五大报告则被表述为“当今时代的主题”。尽管提法不同,但它们都是指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提出,对于我们党正确认识国际形势,制定正确的内外政策,抓住机遇,加快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从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两大问题以后,世界经历了许多深刻变化,发生了许多重大事件。但是,时代的主题没有变,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已成为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或世界主流。 第一,世界形势总体趋缓。冷战结束后,虽然世界上地区性冲突和局部战争不断,但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是可以避免的。越来越多的国家愿意坐下来进行谈判协商,以解决纠纷。政治多极化虽然步履艰难,但仍然为各国所追求。绝大多数国家包括美国的一些盟国,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越来越不满。包括中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已经成为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的主要力量。这些说明,世界范围内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第二,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明显增多。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整个世界越来越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世界各国利益的相互关联和相互依赖日益加深。 第三,重视发展战略已成为各国的主要政策取向。正如江泽民指出的:“经济优先已成为世界潮流,这是时代进步和历史发展的必然。当前对每个国家来说,悠悠万事,唯经济发展为大。发展不但关乎各国国计民生,国家长治久安,也关系到世界的和平与安全。” 第四,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各国人民的普遍愿望。冷战结束以后,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都不愿看到南北之间发展的差距、贫富的悬殊再扩大下去,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此外,当今世界面临许多突出的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人口增长过快,资源开发盲目无序,生态环境日趋恶化等,这些问题的解决,归根到底都要取决于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的解决。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是世界人民共同的心愿,但这并不意味着世界已实现了和平与共同发展。和平与发展仍然是人类不懈追求的目标,解决这两大问题的进程仍然坎坷曲折。首先,威胁世界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天下并不太平。近几十年来,世界范围的大战没有打起来,但小规模的地区性冲突乃至局部战争时起时伏。近十多年来,就先后发生了海湾战争、科索沃战争、阿富汗反恐战争、伊拉克战争等局部战争。其次,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了新的表现。某些国家大肆鼓吹“新干涉主义”,企图建立由西方价值观主导的世界,竭力推行单边主义,干涉别国内政,导致了一些国家和地区矛盾激化,局势紧张,对世界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可以用)

6.3 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的主题教案 〔新课导入〕利用教材引言导入: 5000多年历史里,人类经历战争14550次,和平期仅为392年,如果把这5000年当做一天来计算,在24小时就有23小时在打仗,损失的财富折合黄金可铺宽1500千米,足绕地球8周的黄金带,可见,战争给人类带来的灾难是巨大的。每个历史年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都有需要解决的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不同的时代具有不同的主题,那么,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呢?——和平与发展。 由于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的存在,和平与发展这两个主题,至今一个也没解决。 一、呼唤和平、渴望发展的历史潮流: 我们都知道,困扰世界进步的全球性问题有很多,主要有哪些呢? 贫困、腐败、疾病、犯罪、移民、金融危机、恐怖主义、人口问题、资源问题、粮食问题、环境与生态问题、国际毒品问题、难民问题、艾滋病问题等。 那么,为什么只有和平与发展这两个问题成为当今时代主题呢? 因为和平与发展问题对人类的生存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 我们先来看和平问题。 1、和平问题: (1)含义:和平问题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重要性: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3)和平成为时代主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世界各国的努力,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二战后,世界维持了总体的和平局面的主要原因:①饱尝战乱之苦的人们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战争曾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不幸和灾难。据统计,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整个欧洲及西亚、非洲和远东抛进了硝烟和死亡的阴影,15亿人卷入战争漩涡,3000多万人伤亡,无数的财产受损。第二次世界大战,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17亿人卷入战争,9000多万军人和平民在战争中伤亡,经济损失高达4万亿美元。帝国主义国家为了争夺财富和资源而发动的世界战争,给许多国家经济、社会造成极其巨大的破坏。正因为如此,各国人民都不愿看到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再推行新的霸权和强权,都不愿看到南北之间发展的差距、贫富的悬殊再扩大下去。各国人民都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渴望实现国际关系的民主化,渴望促进共同发展和共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 ②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核大国不得不考虑自身的安全而不敢贸然发动战争。 至20世纪80年代,美、苏拥有核武器的数量已达6万多枚,爆炸能量约达150万吨tnt,足以把人类及地球上的一切生物毁灭20次,那就意味着全世界60多亿人口,每人平均得随2吨烈性炸药爆炸。这对人类的生存是很严重的威胁。核战争不仅使双方的安全受到威胁,而且对整个人类生存的环境破坏是人类难以承受的。在任何情况下打核战争都是对全人类的犯罪。 ③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家之间相互依存的程度日益加深,国际上各种力量相互制约,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4)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影响和平的因素依然存在。 世界和平面临诸多难题与挑战,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主要表现有: ①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存在,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因素之一,超级大国的新帝国主义野心膨胀,经济扩张、文化渗透和军事冒险的势头不减,破坏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

1.如何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2. 知 识 点: 期末考核 得分:[75] 试题分 值: 100.0 学生答案: ?(一)第二次世界大战特别是冷战结束后,国际关系和国际格局经历了重大变化。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关系民主化不断推进。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努力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做出更大贡献。 (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我国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要坚持在独立自主、完全平等、互相尊重、互不干涉内部事务的基础上,同一切愿于我党交往的各国政党发展新型的党际交流和合作关系,促进国家关系的发展。邓小平在国际形势动荡的情况下,确定了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韬光养晦、有所作为、善于守拙,决不当头的方针。 (三)实现和平发展,是中国人民的真诚愿望和不懈追求。和平、发展、开放、合作、和谐、共赢是我们的主张、理念、原则、追求。中国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发展的道路;是一条勇于参与经济全球化而又坚持广泛合作、互利共赢的发展道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基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选择,是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是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四)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第一,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第二,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

最新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推动和平与发展》

推动和平与发展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懂得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以积极的心态去推动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2)初步培养学生树立和平与发展的意识。 2.能力: (1)能够用国际视野了解战争带来的影响; (2)学习搜集、处理、运用信息的方法,提高媒介素养,能够积极适应当今社会。 3.知识: (1)明确和平来之不易,消除一切形式的贫困,促进可持续发展; (2)知道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现象日趋严重。 【教学重点】 (1)推动和平与发展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树立和平与发展的意识。 (2)了解和感受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 如何落实可持续发展。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制作相关课件,准备图片素材/视频,教学道具。 2.学生准备:课本。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千百年来,不同肤色、族群的人们在这个星球上繁衍生息,发展壮大,从封闭走向开放,从落后走向先进,从野蛮走向文明。在发展的过租中,人类遇到过各种闲难、挫折,

甚至灾难,但从未停止携手共进的脚步;人类之间有过矛盾、冲突,甚至战争,但从未放弃对和平的追求。人类的命运彼此相依,未来需要共同守望。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推动和平与发展”。 二、新课讲授 (一)维护世界和平 1.我们生活在和平的年代,对和平的生活习以为常。但回顾历史,战争让人类付出了惨重代价,给人类带来的伤痛难以愈合。 2.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人类历史上规模空前的全球性战争,也是人类历史上的一场浩劫。共有五十多个国家参与反法西斯战争,中国人民以巨大的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东方主战场,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也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支持。正是在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奋战下,反法西斯战争最终采取得胜利。 3.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饱受战争之苦的各国人民看到战火后的满目疮痍、生灵涂炭,看到人们在战争中失去家园、流离失所,也看到核武器的使用所带来的毁灭性后果,深深感受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巨大灾难,追求和平日益成为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4.当今世界,人们越来越致力于以和平谈判代替武力解决争端。成立联合国,不断建立健全维护和平的机制;派驻维和部队;签署核不扩散条约……人类运用多种方式维护和平,为实现和平不断进行新的探索。世界上维护和平的力量不断壮大,和平成为时代的主题。 5.当前,世界整体上维持和平的态势,但局部战争与冲突从未间断,霸权主义、民族问题、宗教冲突、领土争端和恐怖主义等威胁和平的种种因素依然存在。 6.其中,恐怖主义日益成为威胁世界和平的重要因素。恐怖主义违背人类的道义和规则,严重威胁普通民众的生命安全,造成社会动荡不安,与世界人民追求和平的愿望背道而驰。 7.驱散战争的阴影、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 探究与分享:你可知道,是谁在为我们守卫着和平? (二)推动可持续发展 1.消除贫困,让人们都过上繁荣和充实的生活,平等和有尊严地在健康的环境中充分发挥每个人的潜能,与自然和谐共生,建设和平、公正、包容的社会,是当今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有感

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有感 集团标准化小组:[VVOPPT-JOPP28-JPPTL98-LOPPNN]

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有感—————“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题目: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有感 姓名:周骜麟 院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电子商务(应用技术) 学号: 指导教师:高德华 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有感 关于和平与发展民间与学界有很多争议,甚至有的人还怀疑“和平与发展是否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们认为,这些疑虑主要源于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理解不全面。那么我们如何去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呢? 一、和平与发展是一种存在状态 邓小平在论述和平与发展问题时,首先是一种存在状态,是世界大战可以推迟、可以避免的一种和平状态,世界各国人民能够利用这种和平的国际环境去搞好国内经济建设的一种和平状态,是要我们抓住世界大战还打不起来的时机,加快发展中国经济。 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威胁世界和平,双方的争夺战一日也没有停止过,但这些争夺、对峙乃至危机一般都被严格控制在“只扩大势力范围和遏止对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导致大国本身的全面战争和世界范围的紊乱”的战略意图内。1978年12月,在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专门阐述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的理由: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两个超级大国,都还不敢打。一是双方都有毁灭对手的力量,二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三是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邓小平仍然认为世界大战可以避免。1989年3月,他指出:“经过多年的奋斗,现在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世界大战可以避免。”1990年3月,在东欧发生剧变、苏联动乱的情况下,他仍强调:“看起来,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脚的。”他还指出:“对国际形势还要继续观察,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看得清楚,总之不能看得一片漆黑,不能认为形势恶化到多么严重的地步。” 冷战结束后,世界总体局势趋于缓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各国为了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构筑有利于自己的地位,纷纷调整了对外政策。最为显眼的是各大国建立起的各种形式的战略伙伴关系。1996年4月,《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10月,中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在中俄、中美伙伴关系的推动下,中日两国于1998年11月宣布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中欧在1998年4月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另外,美俄、日俄、美欧、日欧,也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在各国纷纷调整对外政策,大国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的情况下,各国都抓住机遇努力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案

《和平与发展:时代的主题》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识记和平与发展是当代的主题,危及和平与发展的主要根源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 2、理解建立国际新秩序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有效途径。 (二)能力目标 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判断国际社会政治现象的能力,以及自主学习、探索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关心祖国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命运的民族责任感,以及热爱和平,维护本国利益和维护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相统一的理念。 2、认识我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增强忧患意识和勇于挑战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 和平与发展问题 教学方法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教学建议 教学中通过联系有关历史地理知识和实例,让学生感悟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代主题,以及世界人民如何维护和平,促进发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我们经常从报刊、电视中看到一些国家和地区不断发生冲突,甚至战争,导致社会混乱、人民流离失所,不得安生。也看到各国人民在联合国和其他国际组织的协调下,解决了一些国际冲突、经济发展、环境保护等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问题。这说明当前的国际社会仍然是十分复杂的,如何看待当今世界的总体形势?我国如何面对这一现实,开展对外交往,以维护我国的国家利益?这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二)进行新课 一、历史的沉思,时代的启示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20世纪下半叶,世界和平形势有了很大变化,避免了世界性战争的发生,这是世界人民共同

努力的结果。但是,世界并不太平,和平与发展问题仍然突出,战争的隐患依然存在。 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每个历史时代,都有自己的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这个主要矛盾和根本任务就是那个时代的主题。邓小平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可见,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1)含义: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世界和平的维护将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材料,并思考所提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上述因素中,最重要的是世界人民渴望和平,反对战争。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经过世界各国人民的努力,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新的世界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 起来。因此,要和平成为时代的主流。 (3)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 教师活动:引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链接”材料,并思考所反映的问题 学生活动:积极思考并讨论问题 教师点评:战后虽没有发生大的世界战争,但局部冲突不断,世界仍很不安宁。 但今世界,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的表现,有的大国常常打着“自由”“民主”“人权"的幌子,侵犯别国主权,干涉别国内政。民族、宗教矛盾和边界、领土争端导致的局部冲突此起彼伏。西方一些国家插手和利用这些纠纷,使问题更加复杂化。国际各种形式的恐怖活动危害着人们的安宁生活,贫困、毒品等问题更加突出。 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仍是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世界人民还面临着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艰巨任务。 2、发展问题 (1)含义: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追求发展成为时代的主流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在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经济特征。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追求发展也成为时代的主流。

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有感

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有感 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

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有感—————“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题目: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有感 姓名:周骜麟 院系: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 专业:电子商务(应用技术) 学号: 指导教师:高德华 读《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有感 关于和平与发展民间与学界有很多争议,甚至有的人还怀疑“和平与发展是否还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我们认为,这些疑虑主要源于对和平与发展是时代主题的理解不全面。那么我们如何去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呢? 一、和平与发展是一种存在状态 邓小平在论述和平与发展问题时,首先是一种存在状态,是世界大战可以推迟、可以避免的一种和平状态,世界各国人民能够利用这种和平的国际环境去搞好国内经济建设的一种和平状态,是要我们抓住世界大战还打不起来的时机,加快发展中国经济。 冷战时期,美苏争霸威胁世界和平,双方的争夺战一日也没有停止过,但这些争夺、对峙乃至危机一般都被严格控制在“只扩大势力范围和遏止对方意识形态的影响、不导致大国本身的全面战争和世界范围的紊乱”的战略意图内。1978年12月,在党的十一界三中全会上邓小平进一步指出“战争是可以避免的”。1985年6月4日,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议上的讲话专门阐述了世界大战可以避免

的理由:有资格打世界大战的两个超级大国,都还不敢打。一是双方都有毁灭对手的力量,二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三是世界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日益突出,这种形势,无论美国、苏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都不能不认真对待。由此得出结论,在较长时间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战争是有可能的,维护世界和平是有希望的。20世纪80年代末,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邓小平仍然认为世界大战可以避免。1989年3月,他指出:“经过多年的奋斗,现在国际形势趋向缓和,世界大战可以避免。”1990年3月,在东欧发生剧变、苏联动乱的情况下,他仍强调:“看起来,我们过去对国际问题的许多提法,还是站得住脚的。”他还指出:“对国际形势还要继续观察,有些问题不是一下子看得清楚,总之不能看得一片漆黑,不能认为形势恶化到多么严重的地步。” 冷战结束后,世界总体局势趋于缓和,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各国为了在未来的世界格局中构筑有利于自己的地位,纷纷调整了对外政策。最为显眼的是各大国建立起的各种形式的战略伙伴关系。1996年4月,《中俄联合声明》宣布两国建立平等信任、面向21世纪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1997年10月,中美决定“共同致力于建立面向21世纪的建设性战略伙伴关系”。在中俄、中美伙伴关系的推动下,中日两国于1998年11月宣布建立“致力于和平与发展的友好合作伙伴关系”。中欧在1998年4月宣布建立“面向21世纪的长期稳定的建设性伙伴关系”。另外,美俄、日俄、美欧、日欧,也建立了各种形式的伙伴关系。在各国纷纷调整对外政策,大国建立新型伙伴关系,多极化趋势更加明显世界形势总体趋于缓和的情况下,各国都抓住机遇努力发展本国经济。国际社会更加关注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大多数国家开始把注意力放在调整自己的发展战略上。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