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认识小数同步练习D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认识小数同步练习D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认识小数同步练习D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认识小数同步练习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0.8 读作()

A . 八点零

B . 点八

C . 零点八

D . 零八

2. (2分)(2018·云南) 的值是一个()。

A . 有限小数

B . 循环小数

C . 无限不循环小数

3. (2分) (2020三下·十堰期末) 50米赛跑,前3名成绩分别为小亮9.3秒,小东10.1秒,小明9.8秒,()是冠军。

A . 小亮

B . 小东

C . 小明

4. (2分) 0.07=()

A .

B .

C .

D .

二、填空题。 (共4题;共6分)

5. (2分)在横线上填上“>”、“<”或“=”。

60秒________6分3米________30分米

6. (1分) 5元2角写成小数是________元。

7. (1分)填上合适的小数.

________

8. (2分)“8.32”读作________,五点二六写作________。

三、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9. (2分) (2019三下·峄城期末) 0.5和0.6之间没有小数。()

10. (2分)小数一定比整数大。

11. (2分)判断对错.

0.50读作零点五十.

12. (2分) (2020三上·雁塔期末) 大于0.1而小于0.3的一位小数只有0.2.()

四、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3. (5分)有红、黄两根同样的彩带,各长13.5分米,红色彩带用去7.8分米,黄色彩带用去6.9分米,哪根彩带剩下的部分长?长多少分米?

14. (5分)学校举行运动会。陈阳、多多和李良三人的跳远成绩分别是1米4分米、1.3米、1米50厘米。

请你给他们三人排名次。

15. (5分)妈妈买水果花了15.6元,买蔬菜花了1.5元,哪种物品花的钱多?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答案:1-1、

考点:

解析:

答案:2-1、

考点:

解析:

答案:3-1、

考点:

解析:

答案:4-1、

考点:

解析:

二、填空题。 (共4题;共6分)答案:5-1、

考点:

答案:6-1、

考点:

解析:

答案:7-1、

考点:

解析:

答案:8-1、

考点:

解析:

三、判断题。 (共4题;共8分)答案:9-1、

考点:

解析:

答案:10-1、

考点:

解析:

答案:11-1、

考点:

解析:

答案:12-1、

考点:

解析:

四、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答案:13-1、

考点:

解析:

答案:14-1、

考点:

解析:

答案:15-1、

考点:

解析:

人教版三年级下册数学认识小数 教案

认识小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会读、写小数。 2.初步理解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知道小数和分数之间的联系。 3.让学生通过参与学习过程,感悟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读小数;正确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一位小数的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助学单。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学习数学离不开认数,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认识了整数和分数。今天我们再来认识数家族的另一个成员——小数。(板书课题: 认识小数) 二、探究新知 1.认、读小数。 师:小数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老师搜集了一些材料,一起来看看。 师出示课件:①一本作文本的价钱是0.85元。

②一本书的厚度是3厘米。 ③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是1.09元。 ④一口挂钟的价钱是285元。 ⑤一片创口贴的价钱是0.1元。 ⑥一本书的定价是25.25元。 师:读一读这些材料,你能找到小数吗?生:读材料找小数。 师:找到小数了吗? 生:学生读出小数 师:剩下的是什么数?(整数) (师操作课件把材料分成左右两部分) 小数整数 ①一本作文本的价钱是0.85元。②一本书的厚度是3厘米。 ③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是1.09元。④一口挂钟的价钱是285元。 ⑤一片创口贴的价钱是0.1元。 ⑥一本书的定价是25.25元。 2、介绍小数点 师:同学们都认为像这样的数就叫小数,那这些小数与以前学习的整数有什么区别? 生:多了一个小圆点。 师:这个小圆点就叫小数点。(课件出示“小数点”)

师:就是这个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左右两部分。它可是小数的重要标志。 3、读小数 师:这些小数除了长得跟整数不太一样,还有什么区别?(或读起来有什么区别?) 生:读起来不一样。 师:怎么不一样?读一读这些小数。 生:读小数。 师:也来读一读整数。读起来有什么区别? 生:小数点左边部分和以前学的整数读法一样,小数点读点,小数点右边部分按照顺序读出每个数字就可以了。(2—3人)师:小结。(例如:25.25读作:二十五点二五。) 师:会读小数了吧?那读出下面的小数P94①题 4、小数的意义(①以元为单位的) 师:这些小数都是表示价格的吧?你知道这些小数表示多少钱吗? 课件出示一本作文本的价钱是0.85元→()元()角()分一瓶矿泉水的价格是1.09元→()元()角()分 一片创口贴的价钱是0.1元→()元()角()分 一本书的定价是25.25元→()元()角()分 生:口答

三年级数学第一课练习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练习卷 班级:姓名:得分: —、选择题。 1.太阳( )是东升西落。 A.一定 B.不一定 C.不会 2.小明座位的西南方向是张强的座位,那么小明在张强的( )方向。 A.东南 B.西北 C.东北 3.三(1)班教室的黑板在教室的西面,那么老师讲课时面向( )面。 A.东 B.南 C.西 D.北 4.张丽面向南站立,当她向后转之后,她的左面是( ),右面是( )。 A.东 B.西 C.北 5、小华站在操场上,面向东南方,他的背面是()方。 A、东北 B、西北 C、西南 6、小刚放学回家时往西南方向走,那么他上学时该往()方向走。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7、商店和学校都在广场的正南方,商店离广场500米,学校离广场200米,那么学校离商店()米。 A、300米 B、500米 C、700米 二、填空题 1、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后面是(),你的左面是()。你的右面是()面。 2、我们已经认识的八个方向分别是:(),(),(),(),(),(),(),()。 3、与东南角相对的是(),与北相对的是()。 4、地图通常是按照上()下(),左()右()绘制。 6、东北风是从()面吹向()面的风。 7、、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面,你的左面是()面,你的右面是()面。 8、地图通常是按上()、下()、左()、右()绘制的。

三、判断:对的画“√”,错的画“×”。 1、人的影子在西方,太阳应在东方。( ) 2.和西北相对的方向是西南。( ) 3.在森林中可以利用树叶的疏密来识别方向。( ) 4.面对早晨的太阳,你的右手边是南方。( )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大全

(此文档为word格式,下载后您可任意编辑修改!) 教学目标: 1.会笔算三位数的加、减法,会进行相应的估算和验算。 2.会口算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会笔算一位数乘二、三位数,并会进行估算;能熟练地计算除数和商是一位数的有余数的除法。 3.初步认识简单的分数(分母小于10),会读、写分数并知道各部分的名称,初步认识分数的大小,会计算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 4.初步认识平行四边形,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会在方格纸上画长方形、正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知道周长的含义,会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能估计一些物体的长度,并会进行测量。 5.认识长度单位千米,初步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认识质量单位吨,初步建立1吨的质量观念,知道1吨=1000千克;认识时间单位秒,初步建立分、秒的时间观念,知道1分=60秒,会进行一些有关时间的简单计算。 6.初步体验有些事件的发生是确定的,有些则是不确定的;能够列出简单实验所有可能发生的结果,知道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有大小的,能对一些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做出描述。 7.能找出事物简单的排列数和组合数,形成发现生活中的数学的意识和全面地思考问题的意识,初步形成观察、分析及推理的能力。

8.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提高学习数学的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9.养成认真作业、书写整洁的良好习惯。 10.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一、测量(7课时) 千米的认识………………………………………4课时左右 吨的认识3课时…………………………………3课时左右 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9课时) 加法………………………………………………3课时左右 减法………………………………………………3课时左右 加法和减法的验算………………………………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1课时 三、四边形(6课时) 四、有余数的除法(5课时) 五、时、分、秒(3课时) 填一填、说一说………………………………………1课时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单元试题全册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考试试题 一、填空: 1、早晨,当你面对太阳时,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 2、晚上,当你面对北极星时,你的后面是( )面,你的左面是( )面,你的右面是( )面。 3、地图通常是按上( )、下( )、左( )、右( )绘制的。 4、 二、选择: (5分) 1、 A 、小兔 B 、小象 C 、小狮子 D 、小熊 三、实践操作: 1、“走进科技馆大门,在展厅的正北面有电脑屋,南面有气象馆,在展厅的东北面有环保屋,西北面有天文馆,在展厅有东南面有生物馆,西南面有航模馆。”请你根据小亮的描述,把这些馆名的序号填在适当的位置上。 森林学校的北面是( )家;南面是 ( )家;东面是( )家; 西面是( )家。 邮局在学校的( )面;超市在学校的 ( )面;书店在学校的( )面; 碧海园在书店的是( )面。 小象 小狮子 小熊 小兔

①环保屋②电脑屋③天文馆④航模馆⑤气象馆⑥生物馆 2、按要求涂色。 (1)在的东南面涂红色;(2)在的东北 面涂黄色;(3)在的西南面涂蓝色; (4)在的西北面涂绿色。 六、解决问题:(20分) (1)花园街的西面有()、 ()、()。 (2)图书馆在小林家的(),小吃店在 超市的()面,小川家在小林家的 ()面。 (3)请你画出小林去音像店所走的路线。(4)请你说一说小川去邮局,可以怎么走? 2、说一说3路公共汽车的行车路线。(5分) 汽车站广场水利局 少年宫电影院实验小学 (1)从汽车站出发到实验小学的路线:

(2)从实验小学出发到汽车站路线: 3 王阿姨平均每天卖多少个皮球?(6分) 三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试卷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 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 课件可以用于对学习过程进行诊断、评价、处方和学习引导的各种信息和信息处理。下面WTT为大家带来,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大家。小学三年级数学开学第一课课件教学目标: 1、借助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交流、合作,自主认识新的时间单位“秒”,知道“1分 =60秒”。 2、通过动手操作等丰富的学习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1秒及1分(60秒)的时间观念。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渗透爱惜时间的教育,教育学生要珍惜分分秒秒。 教学重点:借助丰富的活动,让学生体验一段时间,建立正确的时间观念。 教学难点: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教学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学生)口算卡片,每人准备一个时钟。 教学步骤:

一、情境导入 (播放新年联欢晚会的片段) 谈话:新年的钟声将敲响,让我们一起来倒计时。(课件出示钟面,伴随着“滴答”声,让学生共同进行倒计时) 谈话:刚才,我们进行倒计时,像这样计量很短的时间,我们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秒。今天,我们就共同来认识这个新朋友。(板书课题) 二、探究新知 (一)认识时间单位“秒” 1、师:你知道怎样计量用“秒”做单位的时间吗?请仔细观察你们所带的钟表,看看有什么发现。 2、学生自主探索,共同探究。 3、学生反馈: ①时钟有3根针,走得最快的那根是秒针。 ②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就是5秒。 ③如果是读取电子表上的时间时,让学生可以利用以前学过的电子表的读法进一步类推。 4、体验1秒钟 ①师:1秒到底有多长呢?让我们闭上眼睛,仔细听一听。(利用时钟的“滴答声”让学生感受。)钟表发出“滴答”一声所经过的时间就是1秒。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小学三年级数学知识点归纳 三年级上册 知识点概括总结 1.毫米:是长度单位和降雨量单位,英文缩写MM。 1毫米=0.1厘米; =0.01分米; =0.001米; =0.000001千米 2.厘米:是一个长度计量单位,等于一米的百分之一。长度单位,符号为:cm.,1厘米=1/100米。 1厘米=10毫米 =0.1分米 =0.01米 =0.00001千米 . 3.分米:是长度的公制单位之一,1分米相当于1米的十分之一。 0.0001千米(km)=1分米 0.1 米(m) = 1 分米 10 厘米(cm) = 1 分米 100 毫米(mm) = 1 分米 10 分米 = 1 米(m) 0.1 分米 = 1 厘米(cm) 0.01 分米 = 1 毫米(mm) 4.千米:千米又称公里,是长度单位,通常用于衡量两地之间的距离。是一个国际标准长度计量单位,符号 km。 1 千米(公里)= 1,000 米(公尺)= 100,000厘米(公分) = 1,000,000 毫米(公厘) 5.吨:质量单位,公制一吨等于1000公斤

6.加法:是基本的四则运算之一,它是指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数、量合起来,变成一个数、量的计算。表达加法的符号为加号(+)。进行加法时以加号将各项连接起来。把和放在等号(=)之后。例:1、2和3之和是6,就写成︰1+2+3=6。 7.加法各部分名称 “+”是加号,加号前面和后面的数是加数,“=”是等于号,等于号后面的数是和。100(加数) +(加号) 300(加数) =(等于号) 400(和) 8.加法性质 (1)加法交换律:a+b=b+a (2)加法结合律:a+b+c=a+(b+c) 9.减法:是四则运算之一,将一个数或量从另一个数或量中减去的运算叫做减法。 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10.减法的性质:减去一个数,等于加这个数的相反数。 11.验算:算题算好以后,再通过逆运算(如减法算题用加法,除法算题用乘法)演算一遍,检验以前运算的结果是否正确。 12.验算的作用:验算能够有效地检查出计算过程中出现的错误,但对解题思维上的错误无太大用处,通过验算(用结果来推导条件)所得的数据与原数据比较来建议运算是否正确。 13.四边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四条线段依次首尾相接围成的封闭的立体图形叫四边形。由凸四边形和凹四边形组成. 14.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15.周长:环绕有限面积的区域边缘的长度积分,叫做周长,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图形的周长。周长的长度因此亦相等于图形所有边的和。 16.估计:根据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 17.余数:在整数的除法中,只有能整除与不能整除两种情况。当不能整除时,就产生余数,取余数运算:1.指整数除法中被除数未被除尽部分。 例如27除以6,商数为4,余数为3。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套试题

学习-----好资料 第一单元时、分、秒 一、填空题。 1、时针从上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就是()。 2、学过的时间单位有()()()。计量很短的时间时,常用比分小的单位()。 3、时针走一大格是(),分针走一大格是(),秒针走一大格是(),走一圈是()。 4、1时=()分1分=()秒120秒=()分 180分=()时5分=()秒4时=()分 2时20分=()分75分=()时()分 3分13秒=()秒100秒=()分()秒 5、填合适的时间单位。(时、分、秒) (1)、一节课40()。(2)、李静跑50米的时间是12()。 (3)、爸爸每天工作8()。(4)、小明跳50下绳约需30()。 6、体育老师对第一小组同学进行50米跑测试,成绩如下:小红9秒,小明8秒,小丽11秒,小 军10秒。()跑得最快,()跑得最慢。 7、6分○60秒160分○3时4分○200秒3时○300分 250分○5时60秒○60分10分○600秒120分○2时 二、判断题。 1、秒针走一大格,分针就走一小格。() 2、火车下午1:05从南京出发,当天下午3:50到达上海,火车共行驶了2小时45分。 () 3、时针在4与5之间,分针指着10,这时是5:30. () 4、在百米赛跑中,东东用了140分。()。 5、明明每天早晨7:15从家出发,7:35分到校,她路上用了20分钟。()。 三、选择题。 1、一场电影大约播放()。 ①500秒②8时③100分 2、小丽1分钟写4个大字,写20个大字需多长时间?列式为()。 ①1×4 ② 4×1 ③20÷4

学习-----好资料 3、从9时到11时30分,经过了()①3时30分②2时30分③1时30分。 4、新闻联播晚上7时开始,用时30分,()结束。 ①7:30 ②6:30 ③8:30 5、学校早上8:25上第一节课,这节课上40分,中间休息10分,()上第二节。 ①9:05 ②8:75 ③9:15 四、解决问题。 1、火车9:20开,李华从家到火车站要35分,李华至少要在几时几分从家出发才能赶上火车? 2、李明从下午4:40到下午5:10一直在看动画片,她一共看了多长时间? 3、从湛江到南宁的火车经过玉林的时间是中午11:40分,现在要晚点25分,它什么时候到达? 4、一根24米长的木棒,每4米据一段,据一次要4分。据完这木棒要多长时间? 5、小芳走楼梯,从一楼到二楼用了9秒,若每层楼之间楼梯数相同,她用同样的速度上到七楼,需要多长时间? 6、东环小学下午2:50上课,4:45放学,同学们下午在校多长时间?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实录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认识小数》教学实录 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六册第88页。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认识小数,会读写小数。 2.会用小数表示简单的米数和元数。 3.利用新知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感悟小数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为后续学习奠定认知基础。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 (同学们,昨天我们已经见过面了,还记得怎么称呼我吗?在这里上课有什么不一样吗?对,有很多老师等着看我们的精彩表现呢!怎样才能让听课的老师都能听到你们的精彩发言呢?好,咱们先来试着用用话筒,可以给大家做个自我介绍。 同学们的爱好真广泛,那你们喜欢旅游吗?在出门之前你都准备些什么?)准备好学习用品了吗?我们现在开始上课好吗?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同学们,再过几天就到五一假期了,王老师全家也打算出去游玩,你们想不想知道王老师为这次出游准备好了哪些东西呢?(生:想)好,请看大屏幕(稍快) 仔细观察这些食品以及价格,想一想你能根据这些标价上的数把他们进行分类吗? 师:你是怎么分的?(生答,师课件展示) 师:为什么这样分呢? 师:对了,2、30都是我们以前认识的整数。而像这四个数19.90、0.85、3.80、5.98又叫什么数呢?仔细观察这些数,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生答)像这样的数就叫做小数。(板书:叫做小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小数(板书课题:认识小数)。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认识小数点 师:请同学们看大屏幕,刚才同学们已经发现了,这些小数中都有一个醒目的标志小圆点(点击课件:小数点闪烁),谁知道这个小圆点叫什么名字?师:你们知道得真多,这个小圆点就叫做小数点。(课件出示) 师:小数点把小数分成了两部分,小数点左边的数就是小数的整数部分,小数点右边的数就是小数的小数部分,而小数点的家就在整数部分和小数部分的中间靠下的地方,它是一个圆圆的小点,读的时候读作“点”(点击课件) 2、读小数 师:那现在谁能试着读一读这个小数?(19.90元) 师:(1)同学们都会读小数了,真了不起,那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一样吗?哪个地方不一样? (2)刚才出现了两种不同的读法,那你们认为小数的读法和整数的读法一

三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课 数字编码练习 新人教版(汇总版)

数字编码 一、填空题。 1、邮政编码由()位数字组成;前()位数字表示省(自治区、直辖市)。 2、身份证号码中的生日码一共有()个数字,是身份证号码中的第()位至第()位。 3、身份证号码中倒数第2为是()码,单数表示(),双数表示()。 4、某人身份证号有三个连续号码看不清,出生日期为1981一6—16,补全他的身份证号码:2301031981()67754。 二、判断题。 1、有一位公民的身份证号码是130226************,这是一位男性。() 2、13****197805260316这个身份证持有人是一位女性。() 3、小红的身份证号码是****27198407125821,小红是1971年9月8日出生的。() 4、某人的身份证号码是220324************,此人是女性,出生日期为2002年3月18日。() 三、选择题。 1、某小区有28栋住宅楼。小区为每家住户编了门牌号。“032401”表示3号楼2单元4层1室。小刚家住在15号楼3单元5楼2室,小刚家的门牌号码应该是()。 A、015352 B.153502 C.15352 D.153520 2、杨老师的身份证号码是420603************,杨老师的出生日期是()。 A.1980年10月26日 B.2006年3月19日 C.1960年3月19日 D.1980年2月6日 3、邮政编码是由6位数字组成,前两位数字表示()。 A.投递局 B.县 C.市 D.省 4、某人的身份证号码是320721************,到今年12月17日,这个人满()周岁。 A.19 B.20 C.21 D.22 四、解答题。 1、小光是试验小学一年级学生,他的编号是2003102361,表示2003年入学,一年二班,学号是36号的男生,则同校同班27号的女生小丽编号是多少?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本文从网络收集而来,上传到平台为了帮到更多的人,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另外祝您生活愉快,工作顺利,万事如意!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全册知识点总结 第一单元时分秒 1、钟面的认识:三根针,时针、分针和秒针。 钟面上有12个数字,12个大格,60个小格。 计量很短的时间,常用秒。秒是比分更小的时间单位。 2、秒针走1小格是1秒,走1大格是5秒,走1圈(60小格)是60秒; 分针走1小格是1分,走1大格是5分,走1圈(60小格)是60分,也就是1时; 时针走1大格是1时,走1圈是12时。 3、1时=60分 1分=60秒(相邻时间单位之间的进率是60) 半时=30分一刻=15分 3时=(180 )分 想:1时=60分,3时就是(3)个60分,也就是(3)个60分相加,即(180)分。 300分=( 5 )时 想:1时=60分,300分里面有(5)个60分,也就是(5)时。 4、单位的应用(根据平时的经验来填空,教师利用情境教学让学生体会1秒钟、 1分钟、1小时的长短。) 一节课45()眨眼一次大约1()小明睡了9()5、经过时间的计算方法: (1)数格法:可以看钟面,数格后再计算。 (2)计算法:经过时间=结束时间-开始时间 拓展:开始时间=结束时间-经过时间 结束时间=开始时间+经过时间 “时刻”表示一个特定的时间点,没有长短,只有先后。 “时间”表示两个日期或两个时刻的间隔。 终止时刻:如果时间拖后,要用加法;如果时间提前,要用减法。 易错点: 比较大小:3时○300分(没有掌握时间单位的进率)

经过时间:一列火车晚上8:30从甲地开出,第二天早上6:30到达乙地。这列火车行驶了多长时间? 终止时刻:一辆汽车3:20开出,5:25分到达终点。由于天气原因,现在晚点13分,这辆汽车今天何时到达终点? 第二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 一、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 重点:掌握两位数加减两位数的口算方法。 难点:在计算的过程中体会算法的多样性。 知识点一:两位数加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1:把其中一个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个一位数,用另一个两位数先加整十数,最后加一位数。 例如:35+34=69 把34分成30和4,先算35+30=65;再算65+4=69 方法2:把两个两位数分别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算整十数加整十数,再算一位数加一位数,最后把两次所得的和加起来。 例如:35+34=69,先算30+30=60,再算5+4=9,最后60+9=69 易错点:个位加个位满十时不向十位进一。 知识点二:两位数减两位数的口算 方法1:把减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先用被减数减整十数,再用所得的差减一位数。 方法2:把两位数拆成整十数和一位数,整十数减整十数,一位数减一位数(够减时),再把两个差相加。 要点:方法2只适合用于个位够减时,个位不够减时不适用。 易错点:口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时,忘记加进位数或退位数。 二、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全册教案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上册教案 第一单元测 第一课时 认识长度单位——毫米 教学内容 教材第2—3页的内容及练习一第1至第2题。 教学目标 1、认识长度单位毫米,建立1毫米的长度概念,会用毫米厘米度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 2、培养学生的估测意识和能 3、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和合作学习的能力,并感受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毫米,会用毫米度量物体长度。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估测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言 二、估测数学书的长、宽、厚的长度。 师:请同学们观察数学书的长、宽、厚,并估一估大约有多长,然后把估测的结果填入下表? 估计实际测量数学书的长数学书的宽数学书的厚 生1:数学书的长大约是21厘米、宽大约是14厘米、厚有1厘米。 师:你是怎么想的? 生1:因为1厘米大约有一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长大约就有21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宽有14个指甲长那么长,数学书的厚有1个指甲长那么厚。 三、学生动手测量实际长度 1、让学生用学具测量数学书的长、宽、厚。 2、让学生先在小组上交流,然后再在全班上交流。 四、揭示课题: 板出:毫米的认识 五、建立1毫米的概念 1、认识尺度上的1毫米有几长。 2、闭上眼睛想一想1毫米有多长。然后再比一比1厘米和1毫米,你发现了什么? 3、举例子说说生活中那些物品的长度是1毫米。 六、认识厘米与毫米之间的进率 让学生看尺子,数一数1 厘米长度有几个小格,然后汇报小结1厘米里面有10个1毫米。板出:1厘米=10毫米 七、巩固发展 1、完成数学课本第3页的做一做。 2、指导学生完成练习一的第一、第二题。 3、找出自己周围物品,并用毫米作单位量一量它的长度。 八、全课小结。 第二课时 分米的认识 教学内容:教材第4—第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实践,使学生意识到量比较长的物体的的长度可以用分米作单位。 2、认识分米,建立1分米的长度概念。 3、培养学生估测意识和能力。 教学重点:

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

三年级数学《认识小数》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内容认识小数,知道以元为单位,以米为单位的小数的实际含义。 2.知道十分之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3.能识别小数,会读写小数。 教学重点:认识小数。 教学难点:知道十分之几可以用一位小数表示,百分之几可以用两位小数表示。 教具、学具准备:主题图,投影片,商标标签。 教学过程: 一、引入小数 1.出示文具标价牌。 开学了,妈妈给小华买了一些文具。 书包 45元文具盒 18元圆珠笔 3.50元 铅笔 0.20元橡皮 0.15元日记本 3元 (在黑板上依次贴出商品的标价牌。) 2.区别整数与小数。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你能不能把这些文具标价中的数分成两类?怎样分? 根据学生的回答,移动黑板的上文具标价牌分成两类。 书包 45元圆珠笔 0.50元

文具盒 18元铅笔 0.20元 日记本 3元橡皮 0.15元 左边这组数45、18、3是我们以前学过的,都是整数。准还能举出其他整数的例子? 3.引入课题。 右边这组数它们有一个什么特点?(数中间都有一个小圆点。)像这样的数叫做小数。(拿走黑板上三个整数标价牌。)今天我们就要学习一些关于小数的初步认识。 板书:认识小数 二、认识小数 1.你会读小数吗? 让学生试读文具标价的三个小数。 2.认识以元为单位小数的实际含义。 哪些同学已知道,它们分别表示多少钱? 元角分 3. 5 0 3元5角 0. 2 0 2角 0. 1 5 1角5分 3.完成88页表格中的填空。 4.你还在哪里见过小数? 三、教学例1 1.出示例1情景图。 让学生说出图意和图中同学们提出的问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 第七单元第一课 认识小数 同步练习(I)卷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第一课认识小数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亲爱的小朋友,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你们掌握了多少知识呢?今天就让我们来检测一下吧!一定要仔细哦! 一、选择题。 (共4题;共8分) 1. (2分) 5.4读作() A . 5点4 B . 五四 C . 五点四 2. (2分)零点零九写作() A . 9.00 B . 0.09 C . 0.9 D . 009 3. (2分)“0.3元○3元”,比较大小,在○里应填的符号是() A . > B . < C . = D . × 4. (2分)把0.0096写成分数是() A .

B . C . 二、填空题。 (共4题;共7分) 5. (3分)填上适当的数. 7dm=________cm 20cm=________dm 40dm=________m 6. (2分)小数可以分为两部分,小数点左边是它的________部分,小数点右边是它的________部分. 7. (1分)填上合适的小数. ________ 8. (1分)一个数的十位、十分位上都是6,百位、百分位上都是8,个位上是0,这个数写作________ 三、判断题。 (共4题;共8分) 9. (2分) (2019三下·罗山期末) 小数总是比整数小。() 10. (2分) (2019三下·峄城期末) 0.5和0.6之间没有小数。() 11. (2分)判断对错 4÷9的商是无限小数. 12. (2分) (2020四下·嵩明期末) 大于1.6而小于1.8的一位小数只有1.7。() 四、解答题。 (共3题;共15分) 13. (5分)有红、黄两根同样的彩带,各长13.5分米,红色彩带用去7.8分米,黄色彩带用去6.9分米,哪根彩带剩下的部分长?长多少分米? 14. (5分)中华牙膏有两种包装,它的售价情况如下:3支一包,售价8.7元,4支一包,售价10.8元。购买哪种牙膏比较合算?

最新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公式概念(已整理)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班别:姓名: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做题时先标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4、知道其中一个方向,可以通过顺时针方向按东、南、西、北的顺序确定其它的方向。 5、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物体为观察点,再进行判断。 6、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示方向的——司南。指南针是用来指示方向的,它的一个指针永远指向(南方),另一端永远指向(北方) 7、会看简单的路线图,会描述行走路线 一定写清楚从哪儿向哪个方向走,走了多少米,到哪儿再向哪个方向走;同一个地点可以有不同的描述位置方式;(例如:学校在剧场的西面,在图书馆的东面,在书店的南面,在邮局的北面。)同一个地点有不同的行走路线;一般找比较近的路线走; 8、生活中的方位知识 (1)、早上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傍晚,面向太阳,前面是西,后面是东,左面是南,右面是北。晚上,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 (2)、.我们通常用指南针来指示方向,指南针是我国四大发明之一。生活中白天用太阳辨别方向,夜晚用北极星辨别方向。春天来了,燕子从南方飞往北方,秋天来了,大雁从北方飞往南方过冬。 (3)、风从那边刮过来,那边就是风向。影子的方向与太阳的方向相反;风筝,旗帜飘扬的方向与风向相反。 (4)、北斗星永远在北方。早上太阳在东方,中午在南方,傍晚在西方。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原数; (4)任何数减0都得原数。 2、整十、整百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先用0前面的数除以一位数,再看被除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得数的末尾加上几个0. 3、没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 商×除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 有余数的除法: 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4、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余数的(1)一位数除两位数(商是两位数)的笔算方法:先用一位数除十位上的数,如果有余数,要把余数和个位上的数合起来,再用除数去除。除到被除数的哪一位,就把商写在那一位上面。 精品文档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试题大全(打印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试题 一、看清题目,细心计算。(36分) 1、直接写出得数。 35+24= 480-70= 160+240= 340-150= 78+22= 62-14= 700+80= 350+170= 430-280= 54÷9= 2、用竖式计算并验算。 457+348 802 - 633 526+274 46÷5 700 - 546 376+95 86÷9 406 – 237 二、认真读题,谨慎填空。(28分) 1、2米=()分米4000千克=()吨 20毫米=()厘米5吨=()千克 2、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①一个西瓜重3000()②一车西瓜重4() ③数学课本厚约8()④教室的长约8() 3、比120少80的数是( )。( )比50千克多170千克。 4、14除以3,商是(),余数是()。 5、一个正方形的边长是4分米,它的周长是()。 6、在括号里填上最大的数 ()×9﹤70 26﹥4×()5×6﹤()

90﹥9×()()×2﹤16 ()×7﹤50 三、反复比较,慎重选择(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8分) 1、一个鸡蛋重50( )。 【① 吨② 千克③ 克】 2、除数是8,余数最大是( )。 【① 6② 7③ 8】 4、用两个长8厘米,宽2厘米的小长方形拼成一个大长方形,拼成的长方形周长最大的是( )厘米。 【① 40② 36③ 24】 五、走进生活,解决问题。(20分) 1、一块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6米,它的周长是多少? 2、有65块巧克力,每8块装一盒,可以装几盒?还剩几块? 3、粮店运来大米865千克,上午卖出278千克,下午卖出388千克,还剩下多少千克?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练习题

627÷3= 725÷6= 912÷3= 280÷5= 840÷7=40×54=10×80=11×40=30×20=23×30=570÷3= 216÷2= 840÷4= 604÷2= 880÷4=42×60=28×14=38×40=12×73=46×30=780÷6=252÷9=563÷4=963÷9=212÷4=77×48=36×29=24×13=23×81=64×98=

152÷5=314÷3=870÷9=315÷3=264÷2=38×15=74×63=20×38=18×70=45×46=1250÷5=4760÷4=1800÷4=5400÷6=3000÷5=64×14=19×81=72×32=95×26=83×56=1400÷7=2400÷6=5400÷9=2100÷7=2800÷4=17×15=26×20=25×48=33×60=33×14=

306÷6=912÷8=3550÷5=1600÷2=1220÷4=38×15=74×63 =20×38=18×70=24×36=249÷9= 94 ÷ 9=96÷3=84÷4=815÷4=20×90=76×40=29×24=36×15=45×36=460÷7= 271÷5= 513÷3= 159÷4= 909÷9=19×45=16×32=16×78=76×18=21×19=

242÷6=872÷8=63÷3=75÷5=513÷9=15×67=19×24=78×79=21×34=23×78=782÷4= 646÷3= 254÷7= 645÷9= 323÷5=61×23=76×98=54×14=23×19=64×45=205÷5= 648÷8= 187÷6= 329÷5= 843÷4=58×36= 40×11= 44×49= 12×34= 72×47=

2020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0新北师大版数学三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课:小熊购物 教学内容:P2 --4 教学目标: 1、通过“小熊购物”的情景,发展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结合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先乘后加减的运算顺序,体会到书写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 3、引导学生掌握脱式计算的书写要求,能正确进行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计算。 4、培养学生书写规范,计算认真的良好习惯。 重点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乘加、乘减两步式题的运算顺序。 教具准点:口算题卡、ppt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开火车) 3×5= 4×8= 7×6= 36-17= 80-43= 9×3= 8×5= 37-15= 8+15= 36+7= 2、观察下面每个算式里含有哪些运算?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36+5-18 45-18+20 指名口答,引导学生认识:只有加、减法计算的两步式题一般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 二、探索新知 出示小熊购物的主题图,引导学生观察。 1、提示学生仔细观察主题图,提问:你能知道那些数学信息? 2、提出问题:假如你们是顾客,你想买哪两种食品?每种食品的数量不限。 指名口述自己的想法,教师选学生提出其中一个问题,引出例题:胖胖要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需付多少钱? 3、解决问题。 (1)列算式:3×4+6 6+3×4 (2)理解算理,掌握算法。 组织学生讨论:3×4+6 6+3×4 各表示什么意思。 ①算式“3×4+6”中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要先乘。12+6=18(元)表示4块面包和1个蛋糕共付18元。 ②算式“6+3×4”红的“3×4”表示4块面包共付12元,所以3和4也要先乘。6+12=18(元)表示1个蛋糕和4块面包共付18元。 这两种情况所付的钱都是相等的。所以,3×4+6与6+3×4这两个算式都可以求出买1个蛋糕和4个面包共付多少元。 (3)引导学生用脱式计算。 3×4+6 6+3×4 以上两个算式有什么共同点?(都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 讨论:含乘、加计算的两步式题应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4)认识脱式计算的格式。(板书) 解法一: 3×4+6 解法二: 6+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12+6 =6+12 =18(元) =18(元)答:该付18元。 三、尝试独立解决新的问题 1、提问:壮壮有20元,买3包饼干应找回多少元? 2、让学生在小组内合作、讨论。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方法解答。 a.3×4=12(元) 20-12=8(元)答:应找回8元。 b.20-3×4 (PS:先算的一步用直线划起来) =20-12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解决问题200道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数学解决问题200道 16、我校三年级⑴班有4个小组,每个小组有9人,他们在植树节共植树180棵。平均每人植树多少棵? 17、将牛奶倒入同一个空瓶里。如果倒入4杯牛奶,则连瓶重375克,如果倒入6杯牛奶,则连瓶重535克,算一算这个空瓶重多少克? 18、一本软面抄元,一支钢笔元。买一本软面抄和一支钢笔一共要付多少元? 19、63名少先队员去历史博物馆参观,租3辆客车,平均每辆坐多少人? 20、一块菜地的长是20米,宽是15米,这块菜地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21、小飞爸爸的体重是84千克,爸爸的体重是妈妈的2倍,是小飞的4倍。小飞妈妈的体重是多少千克?小飞的体重是多少千克? 22、林叔叔一天卖完了8箱冰棍,每箱冰棍有50根,每根2元。林叔叔一共卖了多少钱? 23、电视台打算在暑假为小朋友们播出动画片《百变马丁》。共54集。 ⑴每天播出一集,至少要几个星期才能播完? ⑵如果只在每星期的周一至周六播出一集,需要几星期才能报完? 24、有750粒棒棒糖,分给5组,每组有5人。 ⑴平均每个组分到几朵花?

⑵平均每人分到几朵花? 25、小富买8本一样的笔记本,要给老板80元,一个笔记本多少元?小富觉得太贵,想换种便宜点的,老板介绍了一种7本77元的,老板说的话可信吗?为什么? 26、三年级⑴班有学生48人,每两人用一张课桌,一共要用多少张课桌?把这些课桌平均摆成3列,每列摆多少张? 27、为了吸引更多的游客,对某市世界之窗的门票,各个旅行社都亮出了自己的底价。小荣和小华选择了78元2人(只能玩其中几个项目)的套餐价,如果要玩遍所有项目,每人需要另外各交42元,那么小荣玩遍所有项目需要多少钱? 28、一支铅笔元,比一支水笔便宜元,买一支铅笔和一支水笔一共要付多少元? 29、青龙小学的学生到电影院看电影,电影院共有18排座位,每排24个。现在有学生418个,够坐吗?如果够,多多少个座位?如果不够,少多少个座位? 30、光华小学准备为腰鼓队购买服装,下面是队员们的身高记录。(单位:厘米) 女生:126 134 124 132 144 130 127 127 128 130 男生:137 128 134 141 130 141 137 126 132 126 请你将队员们的身高统计在一张复式统计表里。 31、一艘货船7小时航行210千米,照这样的速度,这艘货船一天可航行多少千米? 32、一场篮球赛从上午9时30分开始,进行了120分,比赛结束时的时间用24时计时法表示是多少? 33、有1角、5角、1元、5元的纸币各一张,从中选出两张,一共可以组成多少种不同的币值?

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概念

小学三年级下册数学概念 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 1、口诀要牢记: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2、东与西相对,南与北相对。(东北对西南,东南对西北) 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转。 3、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4、判断一个地方在什么方向,先要找到一个为中心点,在进行判断。 5、判断方向我们一般使用:指南针和借助身边的事物。我国早在两千多年就发明了指四方向的——司南。 第二单元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 1、口算时要注意: (1)0除以任何数(0除外)都等于0; (2)0乘以任何数都得0; (3)0加任何数都得任何数本身; (4)任何数减0都得任何数本身。 2、验算除法: (1)被除数÷除数=商(2)被除数÷除数=商……余数 商×除数=被除数商×除数+余数=被除数 被除数÷商=除数(被除数—余数)÷商=除数 3、笔算除法顺序:确定商的位数,试商,检查,验算。 4、笔算除法时,那一位上不够商1,就添0占位。(最高位不够除,就向后退一位在商。) 5、除法计算时,记住每一次减得的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第三单元统计 1.求平均数公式:总数量=每份数相加总数量÷总份数=平均数 平均数×总份数=总数量总数量÷平均数=总份数

2.通常条形统计图有纵向统计图和横向统计图两种。 3.条形统计图中,一定要看清楚一格是表示1个,2个,5个,10个,还是更多单位(数量)。 4、平均数表示的是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它与平均分不是一个概念。 第四单元年月日 (一)年月日 1.重要的日子: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月1日元旦节。 3月12日植树节,5月1日劳动节,6月1日儿童节,7月1日建党节, 8月1日建军节,9月10日教师节,10月1日国庆节。 2.一个当中1、3、5、7、8、10、12 这7 个月是31天,4、6、9、11这4 个月是30天。3.平年2月28天,闰年2月29天。平年全年365天,闰年全年366天。平年与闰年大月、小月天数是相同的,只有二月,闰年比平年多一天。 4.季度: 一年分四季度,每3个月为季, 一、二、三月是第一季度(平年有90天,闰年有91天), 四、五、六月是第二季度(有91天), 七、八、九月是第三季度(92天), 十、十一、十二月是第四季度(有92天)。 5.公历年份是4的倍数一般都是闰年,但公历年份是整百数的,必须是400的倍数才是闰年。6.推算星期几的方法例:已知今天星期三,再过50天星期几? 解析:因为一个星期是七天,那么由50÷7=7(星期)……1(天),知道50天里有7 个星期多一天,所以第50天是星期四。 (二)24计时法 1、普通计时法又叫12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两个12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必须加上大概的时间段词语(如凌晨、早上、上午、下午、晚上) 2、24时计时法,就是把一天分成24时表示,在表示的时间前可以加或可以不加表示的大概时间段得词语。 3、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时,超过下午1时的时刻用24时计时法表示就是把原来的时刻加上12。比如,午3日→3+12=15时 反过来要把24时计时法表示的时刻表示成普通计时法的时刻,超过13时的时刻就减12,并加上下午,晚上等字在时刻前面。比如,16时等于16-12=下午4时。 4、计算经过时间,就是用结束时刻减开始时刻。 结束时刻—开始时刻=时间段(经过时间) 比如10:00开始营业,22:00结束营业,营业时间为:22:00—10:00=12(小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