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b数据的输入输出及赋值

vb数据的输入输出及赋值
vb数据的输入输出及赋值

数据的赋值及输入输出

一、赋值语句

[格式]

左边=右边

[功能]

将右边的值赋给左边

[说明]

1.“=”此时为赋值号,左右不可交换

2.左边是变量名或控件的属性名3.右边可以是常量、变量或表达式等[注意]

1.最好让左右两侧数据类型一致2.当左右数据类型不一致时,当两类型“相容”时,系统自动将右侧的

数据类型转换成左侧数据类型后,

赋给左边(右边服从左边)

3.当左右数据类型不一致时,且两类型“不相容”时,可以用系统函数

等进行人为转换。

二、输入语句

[功能]从键盘获取数据给相应变量。用InputBox函数和赋值语句合成完成输入

[格式]

变量名=InputBox(“提示信息”[,……]) [说明]

InputBox有7个参数,只有第一个不能省。

[说明]

1.由InputBox函数输入的内容默认为字符型,输入时不需要加双引号。

2.当输入的内容是数字字符串时,系统可以自动转换成数值后赋给左侧数值型变量。

3.系统会将非0数值当成True来用,将0当成False来用。但是,当True 参加算术运算时当-1用;False当0用。

三、用文本框完成输入/输出

由TextBox文本框控件与赋值语句合成(默认Name名:Text1、Text2……)[格式]

变量名=文本框控件Name值.Text

[说明]

1.由此句输入的内容默认为字符型,输入时不需要加双引号。

2.可将此句最右侧的“.Text”省略

3.此句还可以用来输出程序运行结果使用格式:

文本框Name值.Text=输出表达式[注意]

当用于输出时,若在同一个文本框中多行输出时,首先要将其属性MultiLine 设为True,然后再使用字符串连接符&连接上vb Cr Lf系统常量或

Chr(13) & Chr(10)

[举例]

例1.输入质量求重量。

【法一:用InputBox、Print】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Const g As Single = 9.8

Dim GG!, m!

m = InputBox("请输入质量:kg") GG = m * g

Print "重量是:"; GG; "牛顿" End Sub

【法二:用文本框输入、输出】Option Explicit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Const g! = 9.8

Dim GG!, m!

m = Text1.Text

GG = m * g

Text2.Text = GG

End Sub

例2. 输出一个由*构成的等腰三角形。

【法1:Print输出到窗体上】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Print " *"

Print " ***"

Print " *****"

Print "*******"

End Sub

【法2:输出到文本框】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Text1 = " *" & vbCrLf & " ***" & vbCrLf & "*****" End Sub

四、输出语句

用Print 方法实现输出

[格式]

Print 若干输出对象

[说明]

1.此句功能是将“输出对象”输出到窗体等对象上

2.当输出对象为多个时,用逗号或分号作分隔符

3.逗号隔得开一些,分号靠的紧些4.仅有Print没有输出对象时,表示输出一个空行

5.若前一个Print语句最后以分号或

逗号结束时,下一个Print语句的内容接着在同一行输出。

[注意]

Print的完整使用格式:

控件的Name属性值.Print 输出对象[功能]将结果输出到控件上,省略左侧“控件的Name属性值.”时默认输出到当前窗体上。

国家二级VB机试(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多重窗体与环境应用)-试卷1

国家二级VB机试(数据的输入与输出、多重窗体与环境应用)- 试卷1 (总分:5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总题数:25,分数:50.00) 1.PrintFormat(1234.56,"###.#")语句的输出结果是 (分数:2.00) A.123.4 B.1234.6 √ C.1234.5 D.1234.56 解析:解析:Format函数可以使参数按照指定的格式输出,其格式为:Format$(数值表达式,格式字符串),该函数的功能是按“格式字符串”指定的格式输出“数值表达式”的值。其中#代表任意数值,小数部分多余的将进行四舍五入处理。 2.以下不能用Print方法输出数据的对象或窗口是 (分数:2.00) A.窗体 B.立即窗口 C.图片框 D.代码窗口√ 解析:解析:Print方法可以在窗体上显示文本字符串和表达式的值,并且可以在图片框、立即窗口或打印机上输出这些信息。 3.下列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x=5 Print x+1;x+1 (分数:2.00) A.6 6 √ B.5 5 C.6 7 D.5 6 解析:解析:Print方法可以在窗体上显示文本字符串和表达式的值,本题中两次输出x+1的值,但是x 没有任何变化,因此两次均输出6。 4.语句PrintFormat$(23846.5,"000,000.00")的输出结果是 (分数:2.00) A.23846.5 B.23,846.5 C.23,846.50 D.023,846.50 √ 解析:解析:Format函数可以使参数按照指定的格式输出,其格式为:Format$(数值表达式,格式字符串),该函数的功能是按“格式字符串”指定的格式输出“数值表达式”的值。其中#代表任意数值,小数部分多余的将进行四舍五入处理,左边不够的位数补0。 5.假定Picture1和Text1分别为图片框和文本框的名称,则下列错误的语句是 (分数:2.00) A.Print25 B.Picture1.Print25 C.Text1.Print25 √ D.Debug.Print25

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案)

1. 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教学目标】 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3.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 【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教学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教学过程】 1.情境导入 在现代社会里,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 如:听MP3, 看 电影, 玩游戏, 打字排版, 画卡通画, 处理数据等等, 那么, 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 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 但是, 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 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 听得见”的。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 )翻译成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为了实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 和循环结构, 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 输入语句 输出语句 赋值语句 条件语句 循环语句 2..探究新知 我们知道, 顺序结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的基本结构。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基本上对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如右图)计算机从上而下按照语句排列的顺序执行这些语句。 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分别用来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 输出结果的功能。 用描点法作函数3 2 32430y x x x =+-+的图象时, 需要求 出自变量与函数的一组对应值。编写程序, 分别计算当5,4,3,2,1,0,1,2,3,4,5x =-----时的函数值。 程序: (一)输入语句 在该程序中的第1行中的INPUT 语句就是输入语句。这个语句的一般格式是:

VB中输入输出语句

VB中输入输出语句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掌握输入函数inputbox 2、掌握输出语句print的用法 3、初步学会分析程序 过程与方法:经历分析问题、算法设计、编写程序、调试程序等用计算机解决问题的过程。 情感与态度:培养学生分析处理问题的能力与合作学习能力,增强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INPUTBOX的用法 2、PRINT语句的用法 教学难点: PRINT语句的用法 教学过程: 一、赋值语句 格式:变量=表达式 “=”为赋值符号,它的含义是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左边的变量 A=30 A=A+10 A=30 变量A 30 A=A+10 40 注:老师讲解学生认真听并理解赋值号和数学中等号的不同之处 InputBox函数的一般格式: InputBox(提示内容,[标题],[输入框起始值],[x坐标位置] ,[y坐标位置]) 每执行一次InputBox函数,用户只能输入一个数据,且这个数据是字符串类型(string)。 例:p=InputBox("请输入密码","密码框") 注:以实例逐个讲解输入函数的各个参数,让学生看到每个参数加上后的效果,学生认真听,理解inputbox()函数的使用方法。 三、输出数据 Print基本格式: print输出内容 1、如果输出的内容是数、变量、表达式,则输出的是数、变量、表达式的值。如果是用引号引起来的字符串,则原样输出。 2、输出的内容可以是一个或多个。如果是多个输出,则各输出内容之间可以用逗号或分号来分隔。 3、输出的内容后面没有符号,则表示下一个print换行输出;如果print中没有

输出内容,则表示输出一个空行。 注:输出语句是编写程序必需掌握的基本语句,老师以实例讲解每个输出要点,输出语句的各个规则,学生观摩并记住print的用法。 四、实战练习 试编写一个程序,交换两个变量的值。 程序: Dim a, as integer,b as integer A=inputbox(“A=”,”输入A”) B=inputbox(“B=”,”输入B”) C=A A=B (先用学生的方式看看交换后的结果, B=C 用比喻的方式让学生容易接受,如交换两怀水一定要弄第3个容器)Print “交换后A=“;A,”交换后B=“;B

VB数据输出和输入

VB数据输出和输入 一、数据输出——print 1、Print方法:可以在窗体上显示文本字符串和表达式的值,并可在其他图形对象或打印机上输出信息。 其一般格式为:[对象名.]print[表达式][,│;] (1)、这里的“对象名”可是以是窗体(form)、图片框(picture)、或打印机(printer),也可以是立即窗口(debug)。如果省略对象名,则在当前窗体上输出。 (2)、“表达式”是一个或多个表达式,可以是数值表达式或字符串。对于数据表达式,输出表达式的值;而字符串则照原样输出。如果省略“表达式”,则输出一个空行。 当输出多个表达式或字符串时,各表达式用分隔符(逗号、分号或空格)隔开。如果输出的各表达式之间用逗号(,)分隔,则按标准输出格式(分区输出格式)显示数据项。即以14个字符位置为单位把一个输出行分为若干个区段,逗号(,)后面的表达式在下一个区段输出。 如果各输出项之间用分号(;)或空格作分隔符,则按紧凑输出格式输出数据。 2、与print方法有关的函数 为了使信息按指定的格式输出,Visual Basic提供了几个与print 配合使用的函数,包括Tab、Spc、Space$和format$,这些函数可以与Print方法配合使用。

(1)、Tab函数。格式:Tab(n)。把光标移到参数n指定的位置开始输出信息。例如:print tab(10);123 将在第10个字符位置处输出数据123。 (2)、Spc函数。格式:Spc(n)。在print输出中,用Spc函数可以跳过n个空格。说明: ①、参数n是一个数值表达式。其取值范围为0~32767的整数。Spc函数与输出项之间用分号隔开。例如:print “你好”;Spc(8);”中国”将首先输出“你好”,然后跳过8个空格,再输出“中国”。 ②、Spc函数和Tab函数作用类似,而且可以互相代替。但是,Tab函数需要从对象的左端开始计数。而Spc函数只表示两个输出项之间的间隔。 ③、空格函数。格式:Space$(n)。用来返回n个空格。 Space$(n)函数与Spc(n)函数的区别: Space$(n)函数与Spc(n)函数的功能也很相似,但在使用方法上不同。 Space$(n)函数里的“$”是字符串类型说明符,可返回一个字符串值。可用于字符串的运算,使用时可以用字符串连接符连接。 而Spc(n)函数是与Print方法配合使用的函数,可直接控制输出位置。 3、格式输出 用格式输出format函数可以使数值或日期按指定的格式输出。一般格式为:format$(数值表达式,格式字符串)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一、选择题 1.下列给出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 ①INPUT a;b;c②INPUT x=3 ③PRINT A=4④PRINT20,3] A.①② B.②③ C.③④D.④ 2.下列所给的运算结果正确的有() ①ABS(-5)=5; ②SQR(4)=±2; ③5/2=2.5; ④5/2=2; ⑤5MOD2=2.5 ⑥3^2=9. A.2个B.3个 C.4个D.5个 3.执行下列算法语句后的结果(xMOD y表示整数x除以整数y 的余数)为() INPUT“x,y=”;x,y A=x*y B=x MOD y C=A*y+B PRINT A,B,C END (运行时从键盘上输入16和5) A.A=80,B=1,C=401 B.A=80,B=3,C=403 C.A=80,B=3.2,C=403.2 D.A=80,B=3.2,C=404

4.将两个数a=25,b=9交换,使a=9,b=25,下面语句正确的一组是() a=b b=a b=a a=b c=b b=a a=c a=c c=b b=a A B C D 5.程序:INPUT A A=A*2 A=A*3 A=A*4 A=A*5 PRINT A END 若输入的是2,则输出的值是() A.16 B.120 C.240 D.360 二、填空题 6.程序Ⅰ程序Ⅱ x=0 x=x+2 x=x+3 PRINT x END INPUT x y=x*x+6*x+10 PRINT y END (1)程序Ⅰ的运行结果为________; (2)若程序Ⅱ与程序Ⅰ运行结果相同,则程序Ⅱ输入的值为________. 7.程序:

输入、输出、赋值语句同步练习2

输入、输出、赋值语句 1、计算机的程序设计语言很多,但各种程序语言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 , , , , 。 2、 在程序语言中,下列符号分别表示什么运算 * ;\ ;∧ ;SQR ( ) ;ABS ( )? , , , , 。 3、下列程序运行后,a ,b ,c 的值各等于什么? (1) a=3 (2) a=3 b=-5 b=-5 c=8 c=8 a=b a=b b=c b=c PRINT a ,b ,c c=a END PRINT a ,b ,c END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指出下列语句的错误,并改正: (1)A=B=50 (2)x=1,y=2,z=3 (3)INPUT “How old are you ” x (4)INPUT ,x (5)PRINT A+B=;C (6)PRINT Good-bye! 5.将两个数8,17a b ==交换,使17,8a b ==,下面语句正确一组是 ( ) 6. ) 3b =

a a b =+ b a b =- PRINT a ,b A 1,3 B 4,1 C 0,0 D 6,0 7 下列给出的赋值语句中正确的是( ) A 4M = B M M =- C 3B A == D 0x y += 8 对赋值语句的描述正确的是 ( ) ①可以给变量提供初值 ②将表达式的值赋给变量 ③可以给一个变量重复赋值 ④不能给同一变量重复赋值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④ D ①②④ 9、已知f (x )=x 3-3x 2 +2x+1,写出任意一个x 的值对应的函数值f (x )的求法程序. 10.已知华氏温度和摄氏温度的转化公式为: 5(32)9=-?摄氏温度华氏温度 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一个华氏温度,输出其相应的摄氏温度。 11.编写一个程序,输入两个非零实数,输出他们加、减、乘、除的结果。 12.已知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是,,a b c ,它的面积可用海伦—秦九韶公式计算。 S =2a b c p ++= 设计一个算法程序,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长,,a b c ,输出三角形的面积S 。 13.春节到了,糖果店的售货员忙极了。已知水果糖每千克10.4元,奶糖每千克15.6元,果仁巧克力每千克25.2元,那么依次购买这三种果糖,,a b c 千克,应收取多少钱?请你设计一个程序,帮售货员算账。 14.编写一个程序,输入梯形的上底、下底和高的值,计算并输出其面积。 15.编写一个程序,交换两个变量a 、b 的值,并输出交换前后的值。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一、知识概述 算法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法,我们把问题看成函数,那么可以把算法看成将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个过程. 输入语句 在一些算法中,变量的初始值要根据情况经常改变.一般我们把程序和初始数据分开,每次进行运算时,即使初始数据改变,也不必改变程序部分,只要每次运行程序时,输入相应的数据就可以了.这个过程在程序语言中要用“输入语句”来控制,我们以BASIC 语言为例. 输入语句的意义是:在编写程序时可以把程序和初始数据分开,达到用程序解决一类问题的目的.换种说法,就是在程序中用字母(变量)代替数参与运算和执行. 1、输入语句的格式 INPUT“提示内容”;变量 例如:INPUT“x=”;x 注:程序语言中的变量与函数 在设计算法的过程中,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常常很简单、很清楚,但表述参与运算的数值的频频变换却很麻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在程序中引入变量.前面通过对函数概念的学习,我们已经了解了变量的含义:在研究问题的过程中可以取不同数值的量称为变量. 程序中一些重要的函数也很有用处,如取平方根函数,取绝对值函数 . 变量与函数是中学数学里最重要的和最基本的概念,在算法的设计里面仍然发挥着重要的和基本的作用,它们会使算法的表达变得非常简捷、清楚. 2、作用和要求 功能:实现算法的输入变量信息(数值或字符). 要求:(1)输入语句要求输入的值是具体的常量; (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输入的是什么信息,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原原本本”的在计算机屏幕上显示,提示内容与变量之间要用分号隔开;

(3)一个输入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中间用“,”分隔;输入语句还可以是“提示内容1”;变量1,“提示内容2”;变量2,“提示内容3”;变量3,……的形式.例如:INPUT“a=,b=,c=,”;a,b,c. 输出语句 任何求解问题的算法,都要把求解的结果“输出”.由此可知,任何程序语言也必须有“输出语句”来控制输出,不同的程序语言都有自己的输出语句和表现形式.但功能都是一样的,也就是以某种形式把求解结果“输出”出来.下面我们还是以BASIC语言为例. 1、输出语句的一般格式 PRINT“提示内容”;表达式 例如:PRINT“S=”;S 2、作用和要求 功能:实现算法的输出信息(表达式). 要求:(1)表达式是指算法和程序要求输出的信息; (2)提示内容提示用户要输出的是什么信息,提示内容必须加双引号,提示内容要用分号和表达式分开; (3)如同输入语句一样,输出语句可以一次完成输出多个表达式的功能,不同的表达式之间可用“,”分隔;输出语句还可以是“提示内容1”;表达式1,“提示内容2”;表达式2,“提示内容3”;表达式3,……的形式;例如:PRINT“a,b,c:”;a,b,c. 思考1:输出语句中的表达式和输入语句中的变量有什么区别与联系? 输入语句提示内容后面跟的是变量,这是一个字母,它的作用是将用户输入的数值代入程序中,而输出语句后面跟的是表达式,如3x+2中含有变量,变量参与了运算后形成了表达式.单纯的变量也是一个表达式,也就是说变量是表达式的一种特殊情况,表达式可以是常量、变量或含有变量的运算式.如“PRINT 3”输出的结果为实数3,“PRINT x”是将变量“x”的值输出. 【拓展·归纳】(1)输出语句又称“打印语句”,将表达式的值在屏幕上显示出来; (2)表达式可以是变量、计算公式或系统信息; (3)输出语句有计算功能,能直接输出计算公式的值.

1.2.1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练习题)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一、选择题 1.某一程序中先后相邻的两个语句是:x=3*5;x=x+1; 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x=3*5的意思是x=3×5=15,此式与算术中的式子是一样的;②x=3*5是将数值15赋给x;③x=3*5也可以写为3*5=x;④该语句程序执行后x的值是16. A. ①③ B. ②④ C.①④D.②③ 答案:B ) 2.已知变量a,b已被赋值,要交换a,b的值,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A.a=b,b=a B.a=c,b=a,c=b C.a=c,b=a,c=a D.c=a,a=b,b=c 解析:选D.利用赋值语句交换a,b的值需引入第三个量c. 3.在Sci l ab的文本编辑器中有如下程序: a=input(“chinese”); b=input(“math”); c=input(“fo r eign l anguage”); ! ave r=(a+b+c)/3 其中第一步程序语句的作用为( ) A.请求将语文成绩的变量输入给a B.请求输入语文成绩,并将它赋值给a C.将表达式input(“chinese”)的值赋给a D.将变量inpu t(“chinese”)的值赋值给表达式a 解析:选B.这里应注意输入语句与赋值语句的作用. 4.计算机执行下面的程序段后,输出的结果是( ) : a=1; b=3; a=a+b;

b=a-b; p r int(%io(2),a,b); A.1,4 B.4,1 C.0,0 D.6,0 解析:选A.第一步,a=1+3=4;第二步,b=a-b=4-3=1,p r int(%io(2),a,b)输出的顺序为b,a,所以输出b,a应分别为1,4. ` 5.下面程序运行时输出的结果是( ) A=10; B=-5; C=A+B; A=B+C; B=A+C; C=C+A+B; print%io2,A,B,C; A.5,0,10 B.10,5,0 C.5,10,0 D.0,10,5 解析:选B.执行顺序为C=A+B=10-5=5,A=B+C=-5+5=0,B=A+C=0+5=5,C=C+A+B=5+0+5=10.故最后的结果为A=0,B=5,C=10. 6.关于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input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 B.p r int语句可以在计算机屏幕上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 ! C.赋值语句就是将赋值号左边的值赋给赋值号右边的变量 D.赋值语句不能给变量重复赋值,只能赋一次值 答案:B 7.在我们写程序时,对于“A.0个 B.1个 C.2个D.3个 解析:选B.①赋值语句中“=”号左右两边不能互换,即不能给常量赋值.左边必须是变量,右边必须是表达式,应改为B=3;②赋值语句不能给一个表达式赋值;③一个赋值语句只能给一个变量赋值,不能出现两个或多个“=”;④该语句的功能是将当前的T平方后再赋给变量T.故选B. 9.下列给出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 )

VB数据的输入与输出练习题

一、数据的输出: 1、Print Format(1234.56,”###.#”)语句的输出结果是 A)123.4B)1234.6C)1234.5D)1234.56 2、以下不能用Print方法输出数据的对象或窗口是 A)窗体B)立即窗口C)图片框D)代码窗口 3、语句Print Format$(23846.5,”000,000.00”)的输出结果是 A)23846.5B)23,846.5C)23,846.50D)023,846.50 4、假定Picture1和Text1分别为图框和文本框的名称,则下列错误的语句是 A)Print25B)Picture1.Print25C)Text1.Print25D)Debug.Print25 二、InputBox函数: 5、执行下列语句strInput=InputBox(“请修正稿字符串”,”字符串对话框”,”字符串”),则变量strInput 的内容是: A)“请输入字符串”B)”字符串对话框”C)”字符串”D)空字符串 6、有下面的程序段:x=InputBox(“字符串”,”请输入”)print x A)“字符串”B)”输入”C)”请输入”D)空白(即未输出任何内容) 三、MsgBox函数 7、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MsgBox语句的返回值是一个整数 B)执行MsgBox语句并出现信息框后,不用关闭信息框即可执行其它操作 C)MsgBox语句的第一个参数不能省略 D)如果省略MsgBox语句的第三个参数,则信息框的标题为空 8、假定有如下语句:x=MsgBox(“string1”,,”string2”,”String3”,2)执行语句后,显示一个信息框,单击“确定”按钮,则x的值为 A)string1B)string2C)string3D)1 9、设程序中有以下语句:MsgBox“Visual”,,”Basic”,”等级考试”,2,执行语句后,以下关于信息框叙述中正确的是 A)提示信息是Visual B)提示信息是Basic C)标题栏显示为Visual D)标题栏显示为“等级考试” 10、窗体上有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其事件过程如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x=”VisualBasicProgramming” a=right(x,11) b=Mid(x,7,5) c=MsgBox(a,,b) End Sub 运行程序后单击命令按钮。以下叙述中错误的是 A)信息框是的标题是Basic B)信息框中的提示信息是Programming C)c的值是函数的返回值D)MsgBox的使用格式有错 四、字形

第四章 输入输出语句

第四章输入输出语句 一、选择题 1.若变量已正确说明为float类型,要通过语句scanf("%f %f %f ",&a,&b,&c);给a 赋于10.0,b赋予22.0,c赋予33.0,不正确的输入形式是:() A、10<回车>22<回车> 33<回车> B、10.0,22.0,33.0<回车> C、10.0<回车>22.0 33.0<回车> D、10 22<回车> 33<回车> 2.x、y、z被定义为int型变量,若从键盘给x、y、z输入数据,正确的输入语句是() A、INPUT x、y、z; B、scanf("%d%d%d",&x,&y,&z); C、scanf("%d%d%d",x,y,z); D、read("%d%d%d",&x,&y,&z);3.以下程序段的输出结果是() int a=1234; printf("%2d\n",a); A、12 B、34 C、1234 D、提示出错、无结果4.若有说明语句:int a,b,c,*d=&c;,则能正确从键盘读入三个整数分别赋给变量a、 b、c的语句是() A、scanf("%d%d%d",&a,&b,d); B、scanf("%d%d%d",&a,&b,&d); C、scanf("%d%d%d",a,b,d); D、scanf("%d%d%d",a,b,*d); 5.根据定义和数据的输入方式,输入语句的正确形式为 已有定义:float f1,f2; 数据的输入方式: 4.52↙ 3.5↙ A、scanf(“%f,%f”,&f1,&f2); B、scanf(“%f%f”,&f1,&f2); C、s canf(“%3.2f %2.1f”,&f1,&f2); D、scan f(“%3.2f%2.1f”,&f1,&f2); 6。根据定义和数据的输入方式,输入语句的正确形式为 已有定义:float f1,f2; 数据的输入方式:4.52 3.5↙ A、scanf(“%f,%f”,&f1,&f2); B、scanf(“%f%f”,&f1,&f2); C、scanf(“%3.2f %2.1f”,&f1,&f2); D、scanf(“%3.2f%2.1f”,&f1,&f2); 7. 下面程序的输出是______ main() { int k=11; printf("k=%d,k=%o,k=%x\n",k,k,k); } A、k=11,k=12,k=13 B、k=11,k=13,k=13

VB的基本数据类型

VB的基本数据类型: 数据:计算机能够处理数值、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均称为数据。 数据类型:根据数据描述信息的含义,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种类,对数据种类的区分规定,称为数据类型。数据类型的不同,则在内存中的存储结构也不同,占用空间也不同 数值型数据(主要数据类型)日期型字节型 货币型逻辑型字符串型对象型变体型 一、数值数据类型 数值类型分为整数型和实数型两大类。 1、整数型 整数型是指不带小数点和指数符号的数。 按表示范围整数型分为:整型、长整型 (1)整型(Integer,类型符%) 整型数在内存中占两个字节(16位) 十进制整型数的取值范围:-32768 ~ +32767 例如:15,-345,654%都是整数型。而45678%则会发生溢出错误。 (2)长整型(Long,类型符&) 长整数型在内存中占4个字节(32位)。 十进制长整型数的取值范围: -2147483648 ~ +2147483647 例如:123456,45678&都是长整数型。 2、实数型(浮点数或实型数) 实数型数据是指带有小数部分的数。 注意:数12和数12.0对计算机来说是不同的,前者是整数(占2个字节),后者是浮点数(占4个字节) 实数型数据分为浮点数和定点数。 浮点数由三部分组成:符号,指数和尾数。 在VB中浮点数分为两种: 单精度浮点数( Single ) 双精度浮点数( Double ) (1)单精度数(Single,类型符!) 在内存中占4个字节(32位),,有效数字:7位十进制数 取值范围:负数 -3.402823E+38 ~ -1.401298E-45 正数 1.401298E-45 ~ 3.402823E+38 在计算机程序里面不能有上标下标的写法,所以乘幂采用的是一种称为科学计数法的表达方法 这里用E或者e表示10的次方(E/e大小写都可以) 比如:1.401298E-45表示1.401298的10的负45次方 vb里面可以这样表示:8.96E-5 例:21e5(正号省略)表示: 21乘以10的5次方的一个单精度数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教学设计

《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特点,并会运用他们写一些简单的程序;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过程与方法:实例使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在此基础上由算法语句表示算法,从而细致的刻画算法,进一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帮助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算法,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使他们认识到计算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增强计算机应用意识,让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二、背景分析 1、内容分析:通过前面的学习,学生了解了算法的含义及其本质特征;学习了用算法步骤和程序框图表示算法的方法,理解了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步骤有明确的顺序性,但是对在一定条件下才会被执行的步骤,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会被重复执行的步骤,自然语言的表示就显的困难,而且不直观、不准确;用程序框图的方法表示算法,使算法的结构更加清楚、步骤更加直观和精确;但这两种形式计算机不识别,只有转化为计算机识别的程序语言,计算机才能理解和执行,而且程序语言可以更细致的刻画算法,学习程序语言表示算法是为了借助于计算机执行算法,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及其思想。所以本节课的 学习重点:学生理解基本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特点及用法.,并在此基础上编写由算法语句组成的程序,帮助学生进一步体会算法及其思想。 2、学清分析:由于程序语言学生前未接触,种类很多,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都有各自特殊的含义和适用条件,而且算法语句有着严格的语法规则,他的正确与否,需要用计算机来检验,所以本节课的 学习难点:将程序框图转化为算法语句组成的程序。

变式练习(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变式练习 1.用公式法求方程x 2-2x +1=0的两个根. 解:LET A=1 LET B=-2 LET C=1 LET D=SQR(B^2-4*A*C) LET X1=(-B+D)/(2*A) LET X2=(-B -D)/(2*A) PRINT X1,X2 END RUN 1 1 2.设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a =18,b =15,c =27,试编写BASIC 程序求三角形面积. 已知三边求面积的公式为 P =(a +b +c )/2,S=))()((c p b p a p p ---. 解:程序如下 INPUT a,b,c LET p=(a+b+c)/2 LET S=SQR(p*(p -a)*(p -b)*(p -c)) PRINT S END RUN ?18,15,27 127.2792 3.已知底和高求三角形的面积. 分析:S=A *H /2,要求从键盘正确输入底和高的值. 解:程序如下: INPUT “a=”;a INPUT “h=”;h s=a*h/2 PRINT “s=”;s END 4.春节到了,糖果店的售货员忙极了.请你用键盘输入语句设计一个程序,帮助售货员算账.其中,水果糖每斤2.4元,奶糖每斤3.6元,果仁巧克力每斤6.9元. 解:程序如下: INPUT “输入水果糖的质量:”;a INPUT “输入奶糖的质量:”;b INPUT “输入果仁巧克力质量:”;c PRINT “应付款:”;a*2.4+b*3.6+c*6.9 END 5.计算并打印出半径为5 cm 、高为24.5 cm 的直圆柱的底面积S 和体积V . 解:程序如下: LET S=3.1415926*5^2

131-2基本算法语句——赋值、输入、输出语句

1.3.1-2赋值、输入、输出语句 学习目标:(1)正确理解赋值语句、输入语句、输出语句的结构;(2)充分地感知、体验 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3)通过实例,理解3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输入语句、输 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的表示方法、结构和用法,能用这三种基本的算法语句表示算法,进一 步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 一、问题情境 1.问题1:已知我班某学生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数学和英语学科成绩分别为80、100、89,试设计适当的算法求出这名学生三科的平均分.并画出流程图。 2.怎样将以上算法转换成计算机能理解的语言呢? 下面我们将通过伪代码学习基本的算法语句. 三、建构数学 1.伪代码: 伪代码是介于自然语言和计算机语言之间的文字和符号,是表达算法的简单而实用的好方法.为了今后能学好计算机语言,我们在伪代码中将使用一种计算机语言“BASIC 语言”的关键词. 2.赋值语句: 赋值语句是将表达式所代表的值赋给变量的语句.例如:“x y ←”表示将y 的值赋给x ,其中x 是一个变量,y 是一个与x 同类型的变量或表达式. 说明:①赋值语句中的赋值号“←”的左右两边不能对换,它将赋值号右边的表达式的值赋给赋值号左边的变量; ②赋值语句左边只能是变量名字,而不是表达式,右边表达式可以是一个数据、常量或表达式; ③对于一个变量可以多次赋值. 例1.写出求23x =时多项式32 73511x x x +-+的值的算法.

说明:①以上两种算法,算法1要做6次乘法,算法2只要做3次乘法,由此可见,算法的好坏会影响运算速度; ②算法2称为“秦九韶算法”,其算法特点是:通过一次式的反复计算,逐步得出高次多项 式的值;对于一个n次多项式,只要做n次乘法和n次加法. 附:秦九韶(1202—1261年),字道古,普州安岳(今四川安岳)人.他是我国古代最有成就的数学家之一.著有数学名著《数书九章》(又名数学九章》).该书共十八卷,分为大衍、天时、田域、测望、赋役、钱谷、营建、军旅、市易等九大类,每类用九个例题全书共八十一题)来阐明各种算法.这部中世纪的数学杰作,许多方面都有创造,而书中最突出的成就是“大衍求一术”和高次方程的数值解法“正负开方术”,是具有世界意义的成就.3.输入、输出语句: 输入、输出语句分别用“Read”(或者“Input”)和“Print”来描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1)输入语句与赋值语句的区别在于:赋值语句可以将一个代数表达式的值赋于一个变量,而输入语句由于要求输入的值只能是具体的常数,不能是函数、变量或表达式,因此输入语句只能将读入的具体数据赋给变量. (2)输出语句的主要作用是:①输出常量、变量的值和系统信息;②输出数值计算的结果. 例如:可以将问题1中的算法改进为求任意三门功课的平均值的算法. 说明:输入语句“Read a,b”表示输入的数据依次送给a,b;“Print A”表示输出运算结果A.四、数学运用 1.例题: 例2.“鸡兔同笼”是我国隋朝时期的数学著作《孙子算经》中的一个有趣而具有深远影响的题目:“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 请你先列出解决这个问题的方程组,并设计一个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通用算法,并画出流程图,写出伪代码.

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课题: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初步了解基本的算法语句中的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特点. (2)理解基本算法语句是将算法的各种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 (3)结合Scilab的程序语言,初步掌握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结构以及如何编写对应的Scilab程序及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上机编写程序,在了解三种语句的应用规则的基础上,运用算法语句实现运算. (2)通过模仿,操作,探索的过程,体会算法的基本思想和基本语句的用途,提高学生应用 数学软件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对三种语句的了解和实现,发展有条理的思考,表达的能力,提高逻辑思维能力. (2)学习算法语句,帮助学生利用计算机软件实现算法,活跃思维,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 (3)结合计算机软件的应用, 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在计算机上实现算法让学生体会成 功的喜悦.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赋值,输入和输出语句的基本结构特点及用法. 2.教学难点:三种语句的意义及作用. (三)教学方法 引导与合作交流相结合,学生在体会三种语句结构格式的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交流,充分挖掘三种算法语句的格式特点及意义,在分析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总结三种算法语句的思想与特征.运用计算机教学, (四)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1:提出问题 教学内容: 教师提出前面的例子:鸡兔同笼问题的一个算法: S1: 输入鸡和兔的总数量M S2: 输入鸡兔腿的总数N S3: 鸡的数量 4 2 M N A -= S4: 兔的数量B=M-A 如何才能把这些文字语言写成计算机识别的程序语言并能够运行呢? 对于题目中的输入,输出及鸡和兔的数量的表示A,B的表示使同学们对程序语言的表述产生了兴趣,抓住时机进入下一个环节,介绍定义. 在上一节,我们学习算法和程序框图时,就指出了用顺序结构,条件分支结构和循环结构就可以表示任何算法.如何将算法的这些控制结构,转变成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语言和能在计算机上实现的程序呢?现在计算机能够直接或间接理解的程序语言有很多种,这些程序语言都包含了一些基本的语句结构: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条件语句和循环语句.本节课我们就结合Scilab的程序语言,学习赋值语句,输入和输出语句进行分析,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这些语句地结构以及在解决数学问题中的应用.

第四章 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

第四章·微型计算机的输入输出接口 1.1外部设备及其信号: (1)外部设备: (a)输入设备。 (b)输出设备。 (c)复合输入输出设备(例如外存储设备)。 (2)外部设备的信号: (a)数据信号: 数据信号是外部设备信号的主要部分。按照信号的物理形态,可以 分为以上几种: 1)数字量:以二进制形式表述的数据、图形或文字信息。 2)模拟量:现场的物理量(温度、压力、流量、位移等)通过传感器件,转换为大小与之对应的电压或电流信号。这些量呈连续变化的形态,称为模拟量。 3)开关量:只有0和1。 4)脉冲量:例如时钟信号。 (b)状态信号: 状态信号表明外部设备当前的工作状态,用来协调CPU与外部设备 之间的操作。 (c)控制信号: 控制信号是CPU向外设发出的命令,它指定设备的工作方式,启动 或停止设备。 数据信号、状态信号、控制信号都是以数据的形式,通过数据总线与CPU 进行传输的。 1.2I/O接口的功能: (1)设备选择功能(CPU通过地址代码来标识和选择不同的设备) (2)信息传输功能 (3)数据格式转换功能 (4)联络功能(通知CPU或外设取走数据,数据传输完成) (5)中断管理功能(向CPU申请中断,发送中断类型号,中断优 先权的管理) (6)复位功能 (7)可编程功能 (8)错误检测功能(例如进行奇偶校验)一般错误有两种 (a)物理信道上的传输错误 (b)数据传输中的覆盖错误(即CPU还没有取走数据就被新来的数据冲掉) 1.3 I/O端口的编址方法: (1)I/O端口与内存统一编址:把内存的一部分地址分配给I/0端口,一个8位端口占用一个内存单元。 优点:访问内存存储单元和I/O端口使用相同的指令,降低了CPU 电路的复杂性。 缺点:I/O端口占用内存地址,相对减少了内存可用范围。且难以区 分访问内存和I/O的指令,降低了程序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输入语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 (20)

第一章 1.2 1.2.1 【基础练习】 1.下列给出的输入输出语句正确的是() ①输入语句INPUT a,b,c,d,e ②输入语句INPUT X=1 ③输出语句PRINT A=4 ④输出语句PRINT10,3*2,2/3 A.①②B.②③ C.①④D.③④ 【★答案★】C 【解析】①INPUT语句可以给多个变量赋值,变量之间用“,”隔开;②INPUT语句中只能是变量,而不能是表达式;③PRINT语句中不用赋值号“=”;④PRINT语句可以输出常量、表达式的值.故①④正确. 2.下列算法:①z=x;②x=y;③y=z;④输出x,y.关于算法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交换了原来的x,y B.让x与y相等 C.变量z与x,y相等 D.x,y仍是原来的值 【★答案★】A 【解析】本算法利用了中间变量z,使x,y的值进行了互换. 3.运行下面的程序,若输入x=1,则输出结果y=() INPUT x x=x*2 x=x*3 y=x*x+6 PRINT y END A.36B.42 C.48D.54 【★答案★】B 【解析】由程序知x=1×2=2,x=2×3=6,y=62+6=42. 4.下面的程序输出的结果为() A.27B.9

C. 2+25D.11 x=6 y=3 x=x/3 y=4*x+1 PRINT x+y END m=1 n=2 p=3 p=m n=p m=n PRINT m,n,p END (第4题图)(第5题图) 【★答案★】D 【解析】该程序的运行过程是:x=6,y=3;x=6÷3=2,y=4×2+1=9.x+y=2+9=11,所以输出11. 5.下列程序的运行结果为________. 【★答案★】1,1,1 【解析】此程序主要以赋值语句来设计,其作用是首先对变量m,n,p分别赋值1,2,3,然后将变量m的值赋给p,再将变量p的值赋给n,最后将变量n的值赋给m,所以最后变量m,n,p的值都等于1,运行结果输出1,1,1. 6.把下列程序用程序框图表示出来. A=20 B=15 A=A+B A=A*B PRINT A+B END 【★答案★】解:程序框图如所示. 7.读下列两个程序回答问题.

VB的基本数据类型

VB的基本数据类型 : 数据: 计算机能够处理数值、文字、声音、图形、图像等信息,均称为数据。 数据类型: 根据数据描述信息的含义,将数据分为不同的种类,对数据种类的区分规定,称为数据类型。 数据类型的不同,则在内存中的存储结构也不同,占用空间也不同数值型数据(主要数据类型)日期型字节型货币型逻辑型字符串型对象型变体型 一、数值数据类型数值类型分为整数型和实数型两大类。 1、整数型是指不带小数点和指数符号的数。 按表示范围整数型分为: 整型、长整型(1)整型(Integer,类型符%)整型数在内存中占两个字节(16位)十进制整型数的取值范围: -32768 ~ +32767例如: 15,-345,654%都是整数型。 而45678%则会发生溢出错误。 (2)长整型(Long,类型符&)长整数型在内存中占4个字节(32位)。 十进制长整型数的取值范围: -48 ~ +47例如: 123456,45678&都是长整数型。 2、实数型(浮点数或实型数)实数型数据是指带有小数部分的数。

注意: 数12和数 12.0对计算机来说是不同的,前者是整数(占2个字节),后者是浮点数(占4个字节)实数型数据分为浮点数和定点数。 浮点数由三部分组成: 符号,指数和尾数。 在VB中浮点数分为两种: 单精度浮点数(Single)双精度浮点数(Double)(1)单精度数(Single,类型符!)在内存中占4个字节(32位),,有效数字: 7位十进制数取值范围: 负数- 3.402823E+38 ~ - 1.401298E-45正数 1.401298E-45 ~ 3.402823E+38在计算机程序里面不能有上标下标的写法,所以乘幂采用的是一种称为科学计数法的表达方法这里用E或者e表示10的次方(E/e大小写都可以)比如: 1.401298E-45表示 1.401298的10的负45次方vb里面可以这样表示: 8.96E-5例: 21e5(正号省略)表示:

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第一课时)

1.2.1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结构。 (2)会写一些简单的程序。 (3)掌握赋值语句中的“=”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 (1)让学生充分地感知、体验应用计算机解决数学问题的方法;并能初步操作、模仿。 (2)通过对现实生活情境的探究,尝试设计出解决问题的程序,理解逻辑推理的数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节内容的学习,使我们认识到计算机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增强计算机应用意识,提高学生学习新知识的兴趣。 重点与难点 重点:正确理解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的作用。 难点:准确写出输入语句、输出语句、赋值语句。 学法与教学用具 计算机、图形计算器 教学设想 【创设情境】 在现代社会里,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和工作不可缺少的工具,如:听MP3,看电影,玩游戏,打字排版,画卡通画,处理数据等等,那么,计算机是怎样工作的呢? 计算机完成任何一项任务都需要算法,但是,我们用自然语言或程序框图描述的算法,计算机是无法“看得懂,听得见”的。因此还需要将算法用计算机能够理解的程序设计语言(programming language )翻译成计算机程序。 程序设计语言有很多种。如BASIC ,Foxbase ,C 语言,C++,J++,VB 等。为了实现算法中的三种基本的逻辑结构:顺序结构、条件结构和循环结构,各种程序设计语言中都包含下列基本的算法语句: 这就是这一节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算法语句。今天,我们先一起来学习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板出课题) 【探究新知】 我们知道,顺序结构是任何一个算法都离不开 的基本结构。输入、输出语句和赋值语句基本上对 应于算法中的顺序结构。(如右图)计算机从上而下 按照语句排列的顺序执行这些语句。 输入语句和输出语句分别用来实现算法的输入信息, 输出结果的功能。如下面的例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