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园合作案例分析

家园合作案例分析
家园合作案例分析

家园合作案例分析

魏书生曾说过这么一句话:“走入学生的心灵中去,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广阔而又迷人的新天地,许多百思不得其解的教育难题,我都会在那得到答案。”因此,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我认为与家长沟通,全方面的了解学生是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前几天,王小强(化名)的妈妈找到了我,“老师,怎么办呀?我实在没办法了!”一见面这几句没头没脑的话把我给问晕了。要知道王小强可是我们班里为数不多的机灵鬼。他见识多,思维敏捷,善于观察,能言会道,经常以解决数学难题而出名,语文背诵的文章也是班里背的最快的一个。不过聪敏的王小强常常是让我喜忧参半,常有恨铁不成钢的想法。课堂上只要他集中精力那一准有精彩的发言,可一旦兴奋点一过,那他准又是走神一族,做小动作、开小差,手里经常把弄一些诸如铅笔或橡皮啊等等。课间他也会想出许多点子和他那些志同道合的伙伴疯玩,什么给同学起外号,成立“帮派”等等,花样百出,危险不断。今天又发生了什么事?我忙安抚他妈妈,请她坐下,说:“别急,什么事慢慢说。”他妈妈这才平静了,告诉我事情的原委。原来王小强一家原来在怀柔,妈妈为了让孩子得到良好的教育就在海淀选择了一所学校就读。由于父母工作单位较远,每天放学只能让他独自回家。回家后,他就看电视、不写作业,等爸爸妈妈回来后才开始写。由于时间晚了他写作业就非常马虎,错误很多,妈妈检查后常要重写,很晚才睡。后来她妈妈让退休在家的姥姥负责督促,可是孩子不听老人的话,经常顶嘴,对待作业总是马马虎虎。现在妈妈叫他重写他也不愿意了,还和妈妈顶撞起来,气得妈妈没了办法,找我来讨教了。听了他妈妈的话,我这才知道他会钻大人空子,还敢与熟悉的亲人不讲道理、顶撞他们。我和王小强的妈妈说:“王小强在校可是一个懂事的孩子,很多道理不用多说,他就明白,只是自控能力稍微差了些。今天听了你的话,我这才发现他在家还有另一面。为什么你不早和我联系呢?”王小强妈妈说:“我们怕麻烦老师。再说孩子要面子,一听说我们要找老师谈谈就认错,还哀求我们,所以我们也就算了。今天实在感到没办法了才向您反映。”听了她的话我为我工作的不细致感到惭愧,同时也感到家校联系的重要。

现在的孩子很喜欢表现,他们都愿意听到赞扬声,特别是在学校里,在班集体中,他们更愿意听到老师的赞赏,看到同学们的羡慕。但在家中,他们是父母的中心,是长辈的太阳,于是他们就毫无顾及地为所欲为了。这确实需要家长和老师及时沟通、联系,建立强大的家校联合教育体系,使孩子保持家校的一致性。另外善用他们的表现欲和荣誉感,巧加奖罚,使其明理。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不能着急,不能指望一朝一夕能有所获,和孩子打交道要做好充分准备,打持久战、打战术战略配合。要善于利用孩子心理,动之情,晓之理,必要时还要责之巧。

经过对王小强反差行为的细致分析,我给了他妈妈一些建议:首先我会找时间找王小强谈心,会在放学后家访实地勘察。其次希望家长给孩子定一个放学回家后的规定,要求孩

子在规定时间内做完作业,在规定时间内看电视,玩游戏。一定时间内孩子坚持做到了要给予表扬或奖励(让他看动画片;购买他喜欢的玩具、图书;带孩子外出旅游……),如在规定期没有完成任务则可以不要他完成,书面写出情况让其交与老师,请老师裁定。再有当孩子在家出现错误后如不接受家长教育并改正的话,一定要及时与老师联系,共同使劲帮助他及早认识、及早改正,不要总顾及面子。听了我的话,王小强妈妈不住点头,决定配合我,一定要治好他的毛病。

案例反思:

通过以上这个案例我觉得,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存在着较为严重的脱节现象,特别是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手段和态度等方面不能很好地结合,学校与家庭之间分别进行教育,不能形成合力,达不到教育应有的效果。因此,尽快改变家庭和学校之间出现的教育配合失调,改善家庭和学校合作教育环境,建立有效的家校合作机制,是学校实现教育目标、提高办学质量的重要基础。今天已经是信息化时代,不少学校建起了电子校园网,学校与家长的沟通更加方便,家长可以通过网络了解自己子女的在校情况。学校的老师亦可借助留言信箱给家长写信息,及时进行沟通,共同教育和培养学生。

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是一种双向互动活动,是家庭教育与幼儿园教育的相互配合。一方面,幼儿园视家长为促进其孩子学习过程中的积极合作者,保证使家长了解孩子在幼儿园生活的方方面面,认真考虑家长提出的意见和建议,邀请家长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发动家长为幼儿园教育提供教育资源,并对家长的教养方式和与幼儿园合作的方法进行指导;另一方面,家长要向幼儿园提出自己对教育孩子的看法,对幼儿园为孩子提供的一切作出反应。 (2)家园合作要考虑幼儿园和家庭双方的需求,但家园合作围绕的核心是儿童,他们是幼儿园的家庭服务的共同对象,促进儿童的全面发展是家园合作追求的最终目标。 (3)家园合作需要合作双方有积极主动的态度,它包括家长对孩子的爱心与责任感、对幼儿园乃至整个教育的信任与支持,也包括教师对家长的热情接纳和对家长参与的信心。 (4)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即幼儿园教师和家长要有平等的态度,任何一方居高临下的指挥者的态度都会让另一方退缩。这就要求,教师不能以自己是专业教育工作者,比家长懂得更多的教育知识,具有更强的教育能力自居,而应该把自己看成是与家长一样的儿童 教育的主体,相互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儿童的发展。另一方面,家长也要看到,儿童既是自己的子女,也是国家的未来,自己有责任与教师合作共同培养孩子。任何形式的不闻不问都是一种失职。鉴于教师在合作中的领导地位,我们认为,教师有责任唤起家长的主人翁意识,激发他们积极合作的态度。 心理学原理表明,家长合作的态度取决于合作是否满足了他们在教育孩子的需要。当幼儿园满足了家长的合理需求时,家长 合作的愿望和热情回更高,态度也会积极;相反,当家长有某种合理的要求,而幼儿园没有加以注意,甚至当家长被自身的一些问题(如婚姻危机、失业、经济困境等)缠身是,那么家长就不会热心于家园合作。在许多不成功的案例中,家园合作活动的目标的确定、活动的实施等都是以幼儿园为中心,只考虑幼儿园单方面的需要,而置家长的需求与处境不顾,家长是否乐意、是否有时间、是否有能力,都不被幼儿园关注,只能被动地参加。这样的做法自然是不能激发家长对家园合作的兴趣的。因此,幼儿园应加强与家长的情感沟通与信

家园共育案例

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家园合作案例分析 北街幼儿园周光屏摘要:有效的家园合作不但可以建立融洽的家园关系,更能促进幼儿快乐成长。本文通过新转岗教师亲历的家园合作案例,剖析解读了案例发生的原因,教师积极探寻家园合作的策略,最终赢得家长的理解与支持,不但形成了和谐的家园合作关系,更提升了自己的专业素养。孩子、家长、教师在家园合作中实现了共同成长! 关键词:家园合作矛盾理解 我是刚调入北街幼儿园的一位小学教师,步入新的工作单位,我喜忧参半。喜的是终于调入城区工作,实现了我多年的夙愿,忧的是来到一所市一级园,并从事教学工作,我的能力是否能胜任?怀着忐忑的心情,我投入到了开学的工作中。报到的第一天,园领导安排我任大二班的语言老师,我欣然接受了这份工作,接下来和搭班彭老师交流工作时,得知大二班的孩子调皮之极,家长很不配合教学工作,这无疑更让我感到工作压力之重。下面真实的案例证实了这样不和谐的家园合作境况。 一、案例描述: (一)案例一:《我的开学“第一课”》 开学第一天。我班幼儿人数已经达到44个,我班午睡床位只有38个,为不增加家长负担,我们想尽量把所有孩子都安排午睡,这就意味着有6个孩子只能两两挤在一张床上睡。我和彭老师商量左林和左语是亲堂姐弟,挤在一起可能意见不太。开学第二天,左奶奶就到幼儿园兴师问罪,说他们是原班生,即使原班生要挤,凭什么要挤他们,有几个挤着睡的家长也跟着闹起来,我们怎么解释也不顶用,闹得不欢而散。听彭老师讲,她是个专挑老师刺的老太婆,经常小题大做,与老师开战。怎样才能让家长理解并配合我们的工作呢?我思索着。 (二)案例二:《这是谁的错》 开学第二周的一个早晨,左奶奶带着左灵和左语两个孩子来园,一见我就板着脸对孩子说:“叫老师啊。”“老---师----早!”左青灵腼腆地低声说着,“早上好!”我微笑着与她们打招呼。她奶奶一语不发,望着左青灵大声说:“自己跟老师说,昨天被谁打了?”本来一向就内向的孩子被吓坏了,低着头,自己玩弄着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及答案74202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及答案一、小军是个3岁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父母不理解的是:小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妻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名却常常做不到。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试问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的这一类行为,并为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3岁个月的孩子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阶段。这时候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很低,所以他们进行的思维总是与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行动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离开所接触的事物,离开动作就没有了思维,所以称之为直觉行动性思维。如孩子画画时,他不可能先想好要画什么,而是拿起笔就画,画出来像什么他就说是什么。也就象案例中描述的“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小的家长很关注孩子的发展,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这些做的很好,值得肯定!但要清楚:思维要借助于词来实现,与语言的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此时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幼儿语言水平的培养,通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平时父母要多教、多和孩子说话,说话时大人要使用正规的语言,要丰富孩子的词汇,多提供一些概括性的词

汇,如动物、家俱、交通工具等,多讲故事。游戏是孩子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中父母可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给孩子讲解一些有比较性,概括性的概念,如大、小,多、少,上、下,也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出相同的东西,借以培养孩子善于区别事物不同点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即去帮助解决,而要留点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例如东西拿不到怎么办?皮球滚到哪里去呢?培养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些玩具给孩子,如积木、拼图、组装玩具等,让他自己摆弄玩具,可以使他在玩中去认识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提高小思维水平的重要基础。一天,是中的生日,她带来了各色糖果与同伴们一起分享生日的快乐。在离园前,我班为月月举行了一个小小的生日会,大家唱生日歌、道生日祝福,月月也将糖果逐一分发给每一位小朋友。当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孩子们纷纷举着糖果欣喜地说:“这是过生日,发给我的糖。”还有的孩子走出教室门就急忙拆开圆圆的糖果送进嘴里,边吃边奔跑下楼。过了一会儿,果果的爷爷带着果果匆忙走进教室,爷爷说:“老师,刚刚发生非常吓人的事情,果果在玩滑梯的时候,一下子脸通红,甚至快要发黑了,我想会不会给糖噎着了,我立即叫他弯腰,拍他的背,让他把嘴里的糖吐出来,后来咳时候终于把糖吐出来了。”当时,听着就感觉一阵后怕,要是万一象“果冻事件”似的,圆圆的糖果导致幼儿窒息,这是多可怕的事情,连忙询问果果:“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果果似乎也被刚才的情景吓愣了,摇摇头说:“没有。”又接着说:“以后吃

案例--家园合作

家园合作——伴爱共同成长! 尊敬的各位领导老师,今天我要交流的题目是:家园合作——伴爱共同成长。 时间如流水转眼间这学期已接近尾声,这学期作为一名年轻的新班长,感觉到身上所担负的责任与义务更加的强烈,除了要照顾到每一位幼儿,调节好班里的团队合作,还要搞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而对于像我这样的年轻新班长,可能能处理好与家长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家园合作的极大意义会相对比较难些,而家长对于幼儿园来说是一个特殊而庞大的群体,做好家长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怎样才能做好家长工作,使家长成为我们密切的合作伙伴呢? 下面我来谈一谈自己担任班主任工作以来的几点体会和做法。也希望各位领导和老师给予宝贵的意见。 一、家园合作的意义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应与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在组织与实施中,《纲要》又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家园合作是幼教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从家庭环境进入迥然不同的集体环境的新入园幼儿来说,家园合作的意义显得尤为重要。 1.家园合作是人的发展的需要 2.家园合作有利于家长资源的充分利用 3.家园配合一致,促进幼儿健康和谐发展 一、“沟通系情”使心与心互相靠近 (一)入园前的家园合作需要把握好三个过程

1.提前报到、进行家访。 家访一维系情感的纽带家访不仅可以密切家园情感,而且可以帮助教师更细致地了解幼儿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个性特点和家庭环境、父母素养以及他们在对待幼儿教育问题上所持的观点等,尤其对特殊儿童家访显得更加重要。家园合作首先要求合作的双方要有平等的态度,任何一方居高临下以指挥者的态度都会让另一方退缩。教师与家长都是儿童教育的主体,相互间是合作伙伴的关系,共同的目标是促进孩子的发展。七月中下旬进行家访,其实家访的时候我并没有把自己当一名老师,而是一位朋友去看望孩子,这样更能拉近和家长之间的距离,不会因为我是老师家长就会敬畏会拘束,更能了解到孩子最真的情况。也是在交谈中初步的了解了家长的性格。当我和我们班韩老师接到家访的任务后,为了尽快的完成任务为试园做准备,我们俩立即开了个两人组的小会,确定了家访的时间,以及明确的分工,不到两天半的时间我们就完成了家访工作,家访期间主除了告知家长试园的时间,与家长、幼儿互相认识并主要了解幼儿的基本情况(性格特点、爱好、特长)及家长要求。通过家访,我有了更多的意外收获:文静内向的笑笑在家里竟然十分健谈;活泼爱动的泽泽却有不爱清洁的坏习惯……我发现,每个孩子都有他的另一面,家访让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育,也便有针对性、有重点地做好新生入园工作。 2幼儿试园参加亲子活动 在双方有了初步的了解后,于幼儿正式入园前组织试园活动,一共8次,每次时间为半天,试园期间让家长、幼儿初步了解一日作息时间安排,并让幼儿选择自己喜欢的标志图片,贴在自己的各种用品上,再让他们寻找自己的小标志来认识自己的用品,并了解各物品的取放位置和用途;通过教学活动了解每个幼儿

幼儿教育案例分析及答案

幼儿教育案例及答案 一、小军是个3岁个月的孩子,十分活泼可爱父母很喜欢他可令父母不理解的是:小无论做什么事情之前从不爱多思考比如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在绘画或要解决别的问题时也是这样夫妻俩认为这样不好,便总是要求孩子想好了再去行动,可小名却常常做不到。父母时常为此而烦恼。试问父母的态度和行动对吗?请从儿童思维发展的角度分析的这一类行为,并为的父母提出科学的教育建议。 3岁个月的孩子处于直觉行动性思维阶段。这时候幼儿的语言能力还很低,所以他们进行的思维总是与对事物的感知、和自身的行动分不开的。也就是说他们的思维是在动作中进行的,离开所接触的事物,离开动作就没有了思维,所以称之为直觉行动性思维。如孩子画画时,他不可能先想好要画什么,而是拿起笔就画,画出来像什么他就说是什么。也就象案例中描述的“玩插塑时让他想好了再去插而他却是拿起插塑就开始随便地插插出什么样就说插的是什么”小的家长很关注孩子的发展,注意观察孩子的行为表现,这些做的很好,值得肯定!但要清楚:思维要借助于词来实现,与语言的功能是不可分割的。此时发展孩子思维能力的关键是幼儿语言水平的培养,通过培养幼儿的语言能力可以促进其思维的发展。平时父母要多教、多和孩子说话,说话时大人要使用正规的语言,要丰富孩子的词汇,多提供一些概括性的词汇,如动物、家俱、交通工具等,多讲故事。游戏是孩子喜欢的一种活动,在游戏中父母可以用自问自答的形式来给孩

子讲解一些有比较性,概括性的概念,如大、小,多、少,上、下,也可以让孩子在游戏中找出相同的东西,借以培养孩子善于区别事物不同点的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当孩子遇到困难时,不要立即去帮助解决,而要留点时间和机会让他自己想办法解决,例如东西拿不到怎么办?皮球滚到哪里去呢?培养孩子自己动脑筋解决问题的能力。提供一些玩具给孩子,如积木、拼图、组装玩具等,让他自己摆弄玩具,可以使他在玩中去认识一些事物之间的联系,积累丰富的经验,这些都是提高小思维水平的重要基础。一天,是中的生日,她带来了各色糖果与同伴们一起分享生日的快乐。在离园前,我班为月月举行了一个小小的生日会,大家唱生日歌、道生日祝福,月月也将糖果逐一分发给每一位小朋友。当家长来接孩子回家的时候,孩子们纷纷举着糖果欣喜地说:“这是过生日,发给我的糖。”还有的孩子走出教室门就急忙拆开圆圆的糖果送进嘴里,边吃边奔跑下楼。过了一会儿,果果的爷爷带着果果匆忙走进教室,爷爷说:“老师,刚刚发生非常吓人的事情,果果在玩滑梯的时候,一下子脸通红,甚至快要发黑了,我想会不会给糖噎着了,我立即叫他弯腰,拍他的背,让他把嘴里的糖吐出来,后来咳时候终于把糖吐出来了。”当时,听着就感觉一阵后怕,要是万一象“果冻事件”似的,圆圆的糖果导致幼儿窒息,这是多可怕的事情,连忙询问果果:“你现在感觉怎么样?有没有感觉哪里不舒服?”果果似乎也被刚才的情景吓愣了,摇摇头说:“没有。”又接着说:“以后吃东西的时候要告诉大人,而且要坐定了吃,吃完了再玩。”并嘱咐家长要回家注意观察,幼儿身体是否有不适的现象,

家园合作三部曲

家园合作三部曲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早在50年代就指出家园结合的必要性。我们必须树立大教育观,加强与家庭的沟通、合作,实现家园共育,推进幼儿教育现代化,有效地全面提高幼儿素质,为造就社会主义一代新人打下良好基础。教育实践证明:只有家园双方形成教育合力,才能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就能形成1+1>2的强大合力,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在还没正式工作前,老师们也早已给我们灌输家长工作的重要性。所以还没工作的时候这种意识就已经根生地固,正当我工作后,我便体会到家长工作的重要性。每天都会有家长向我们问起幼儿在园表现,尤其刚开学,早上来园下午离园甚至晚上电话。孩子们的一举一动,哪怕是今天有没有把饭都吃掉,今天有没有跟老师阿姨打招呼了,今天有没有得到老师的表扬了,家长们都很重视。孩子的成长离不开老师和家人,因此,只有我们双方共同努力才能为幼儿创设成长的摇篮。 一、第一部曲——平等交流为家园合作构建平台 当孩子出生后,家长就看着他长大,对孩子的了解比教师要深刻的多,如果孩子的成长可以比喻为一座建筑,那幼儿园和家庭就是基石,我们与家长彼此间的粘合度和平衡系数决定了建筑的坚固性,我们给予孩子们的是他们一生要受用的承重系数。相信,家长和老师我们一切都是为了孩子。

有了这个共同的目标,我们两者才会有信心一起打造好。 《纲要》中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教师首先要在思想上树立平等的观念,不要以为只有自己懂教育,认为自己比家长高明,而要以平等、尊重、虚心的态度对待家长,这样才能取得家长的信任、理解和配合,共同教育好幼儿。 新生来园前,为了熟悉幼儿,我们进行了家访。家访中对家长和孩子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我们可以见到每一位家长对孩子的期望都是不同的,有的更注重运动健康,有的更注重自理能力,而有的是全方面交给我们老师。这样,通过家访以及平时与家长的交流,我们更加应该察言观色,了解每一位家长的需要,建立家园感情、平等的一条通道。 二、第二部曲——主动沟通为家园合作添砖加瓦 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一致,是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为了促进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必须加强幼儿园教师与家长的沟通。幼儿教师与家长的沟通主要指在对幼儿的看法与教育的态度、方法上相互交换意见,并求得一致的认识,采取共同的行动。及时的沟通可以加强了解、促进合作,使幼儿教师和家长情感相融、心心相应,从而对幼儿进行共同一致的教育;缺乏沟通会使幼儿教师与家长之间

幼儿园家园合作方案

幼儿园家园合作方案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与支持。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家园共育已成为幼教界的共识,成为幼教发展的大趋势。为了促进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和谐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家园共育方案。 一、目的: 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家长树立家教中的可持续发展观,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原则与家教方法 二、理论指导: ①科学发展观; ②《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③在2009年全省教育工作会议上的报告《坚持改革创新推动教育发展》; ④《学前儿童家庭教育》彭建兰胡小萍编著。 四、具体措施: (一)更新教育观念 1、教师的观念 (1)情感交流是家园有效配合的基础 家园共育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家园共育是幼儿园素质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情感交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要与家长交朋友、为家长、为幼儿着想,争取到家长的配合。 (2)摆正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把家长放到与教师同等的地位,本着合作互助的友好态度,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2、家长的观念 良好的教育应该是社会、学校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教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可见,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来让家长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呢? (1)利用好宣传栏 我们充分利用家园宣传栏,向家长介绍班级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的内容、方法及教育意义,让家长了解新型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并可以根据主题参与,提建议。通过宣传栏的充分运用,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就逐步与幼儿相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2)开展家长学校 通过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制度,成立家长学校,挂牌并定期开展活动,聘请具

幼儿园家庭教育案例分析教学内容

幼儿园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中四班张任弛家长幼儿刚入园的会出现诸多不适现象。 不适应症一:宝宝哭闹难入园。 有的孩子入园特别难,哭天喊地,还有的孩子抱着家长的腿就是不让家长走,搞得家长欲走不忍,欲留不能。有的家长听到孩子哭闹很不放心,便躲在墙角、门后、窗外观望,还有的家长为防孩子哭闹,送孩子上幼儿园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长时间将孩子留在家里。 分析与建议:家长不要怕孩子哭,孩子是哭给大人看的。家长送完孩子后要赶紧离开。其实家长走后,孩子大多停止哭闹,因为老师有许多平息孩子情绪的办法。家长的心不要太软,只要孩子不生病,家长就要坚持将孩子送到幼儿园,千万不要因为孩子的哭闹而中断。家长要明确告诉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该上幼儿园了,就像妈妈上班一样,这是任务。”千万不要说“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幼儿园”等灰色的语言,这样会让孩子感到幼儿园是一个可怕的地方。另外,家长在送孩子去幼儿园的路上,不要反复叮嘱孩子要守纪律懂礼貌、唱歌时要大声、画画时要画好等,这些过高的要求、禁令或者劝告,也会使孩子望园心怯,甚至产生焦虑情绪。 不适应症二:回家以后发脾气。 有的孩子从幼儿园回到家后,变得爱发脾气、闹情绪,家长就以

为孩子在幼儿园里受了天大的委屈,对此不知所措。 分析与建议:孩子在家里习惯了任性而为,初入幼儿园,对于诸多规距难以适应,如想玩玩具时老师不让玩,不想睡觉时老师非让上床。而回家后,就彻底放松了,发一点小脾气也很正常。所以,当孩子发脾气时,家长先不要去管他,让他把脾气发出来,然后再去安抚,并讲清道理。如果孩子哭闹得异乎寻常,家长要主动与老师沟通一下,向老师问问孩子的情况,看看是不是老师表扬别的小朋友而没有表扬自己的孩子引起的,以便让老师多给孩子一点儿鼓励,进行正面教育。对于有的孩子无原则的哭闹,家长千万不能一味迁就,要有原则,不该做的事情就是不能去做。但孩子哭完,要给孩子喝点水,以免上火。 不适应症三:穿衣、如厕都不会 有些家长,特别是老人,对孩子太过溺爱,孩子在家里的所有事情一律包办。这些孩子进入幼儿园后,连吃饭、穿衣、如厕都不知如何应对。 分析与建议:在孩子1岁半到两岁的时候,家长应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动手的能力,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要试着让孩子自己上厕所,自己穿衣服,自己吃饭。入园后结合幼儿园的要求,家长要配合幼儿园的老师,教孩子学会漱口、洗手,用毛巾擦手、擦嘴,用勺子吃饭,认识自己的衣服、鞋子等。同时,教孩子学说一些日常生活用语,使孩子能较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如:饿了、渴了、热了、上厕所等;该说话的时候要讲话,有事情要大胆地告诉老师。这样可以使家庭教

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教学设计

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幼儿园与家庭合作的方法。 2.能力目标:具备将家园合作的方法运用于实践的操作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熟练掌握家园合作的两种方法。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将家园合作的理论知识及方法运用到实践中。 教学方法: 讨论法、问题探究法、小组合作法、任务驱动法等。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温故知新。 【教师活动】教师提问:幼儿园为什么要与家庭合作? 【学生活动】学生回答,老师点评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播放视频,引出学生亲身参与过的几个幼儿园活动场景——亲 子游戏、家长开放日、家长会等,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场景和案例向同学们提出以下问题:幼儿园或者家庭能不能独立教育好幼儿?导入新课。 (三)研读文本,完成任务 发放导学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幼儿园能不能独立做 好幼儿教育? 【教师活动】展示家园合作的图片、文字 1.幼儿的教育离不开家庭 (1)组织学生阅读本课教材P160页,提问:幼儿园教育为什么离不开家庭教育?幼儿家长与幼儿教师相比,具有哪些教育优势?(2)出示课件及图片。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探究问题:作为一个孩子,你们认为家庭教育重要吗?体现在哪些方面? (想一想)你们在小时候爸爸妈妈都给你们教过哪些知识? (3)展示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图片、文字 【教师活动】指导学生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幼儿园教育离不开家庭的原因。并安排任务给学生 【学生活动】(小组合作探究) 完成导学案任务一:幼儿的教育为什么离不开家庭

家园合作郊游活动方案

家园合作郊游活动方案 (一)活动名称:到虎英公园郊游 (三)活动对象:大班幼儿及家长、教师 (四)活动时间: (六)活动目标: 1、激发幼儿运用不同的感官感知与探索周围的自然环境,感受到周围自然环境的客观存在。 2、通过让幼儿观察周围环境,让幼儿能感受到自然环境的美,并喜欢周围 环境。 3、开拓幼儿视野,增长知识,亲近自然、感受生活,让幼儿在与大自然的接触中感受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增强环保意识。 4、为父母和孩子有创设一个情感交流的机会,增进家长与小朋友之间的亲子感情。 5、通过郊游活动拉近幼儿园与家庭的距离,使家庭与幼儿园的教育融入到 一起去。 (七)活动准备 1、活动前通知家长做好准备,给孩子穿 上园服,带一套衣服、毛巾、帽子及去游玩所需的物品,自带饮用水等。 2、准备好幼儿来园、离园登记表,郊游时所需的纸巾、药品……等等。 3、为每一位家长准备一个装垃圾的袋子。 4、教师提前一周把去郊游的日期及安排告诉家长。 (八)活动的具体步骤与过程 1、家长来园集中。做好登记工作,让每位家长都把当天所使用的手机号码写下来。发给家长每人一张郊游须知。 2、家长到齐后,向家长讲述特别要注意配合的地方:A、一定要注意幼儿的安全,防止走失,不要让幼儿去池塘或水池边玩。B、全部家长到达目的地后,跟着本班老师,不要自已走开了,统一进园。C、进园后,要听老师及导游的安

排。D、下午的上车时间是3:30,家长一定要准时到出口外坐车。并且记好老师及园领导的电话号码,有事记得打电话给我们。 3、准备上车,家长进行分组,让家长记住自已在哪一辆车、跟着哪个老师。 4、上车。车上进行爱护环境,保护环境的教育。 5、到达目的地后组织家长进园并再一次统计人数。 6、参观园内的名人雕塑,并请一位家长来向大家讲解。 7、休息时间,让幼儿与家长们坐一起与同伴们分享自己带来的食物,家长指导幼儿把垃圾放到垃圾筒里或放在垃圾袋里,不要随地乱丢。 8、开展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活动,大家一起把虎英公园草地上的垃圾捡干净。 9、集合准备上车。 10、返回幼儿园。 11、家长登记好离园时间后,离园。 12、郊游活动结束。 (九)后续活动 1、语言活动:讲述一位名人的故事,由家长当评委,对每一个孩子的表现进行评价。 2、绘画活动: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分析 赵忠心《家庭教育》指出:按照传统的说法,家庭教育是指在家庭生活中,由家长,即由家庭里的长者(其中主要是父母)对其子女及其他年幼者实施的教育和影响。这是狭义的家庭教育。广义的家庭教育,应录是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实施的一种教育。在家庭里,不论是父母对子女,子女对父母,还是长者对幼者,幼者对长者,一切有目的、有意识施加的影响,都是家庭教育。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一: 刚刚(化名),是一个家庭情况较为特殊的孩子。孩子的爸爸妈妈都有残疾并且常年在外打工,孩子留有奶奶在家照顾。这个孩子在家基本处于无人管的状态,家庭教育难以谈起。毫无疑问,孩子在校出现一些列问题:平时不能完成作业,学习成绩较差,有偷窃行为,说话不文明,不讲卫生等等。当我接触这个孩子,我便有了和他“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我常常把孩子叫到办公室,让他单独作业。孩子一开始不适应,怯生生的,认为老师找他不会长久。我反复找他,就是让他把没有完成的作业补完。每次做完后,我给他一个大大的“优”字。渐渐地,孩子到办公室的次数少了。我在班会上,对他的表现及时加以表扬……“代理家长”为什么不能“代理教 育”?“隔代教育”为什么成为“无人教育”?我在思索这样的问题。现在农村家庭普遍出现因打工潮带来的新问题:有的家长把孩子寄住在亲戚家或者学校,父母几乎一年回来一次,见面恨不得“乖乖宝宝”“心肝心肉”,很难落实对孩子的思想教育,更不说对孩子处于真心真情的批评指责了。这样长期下

去,错过孩子行为纠正最佳期,以后改正起来就难了。 让人思考的是:即便家长在外打工,也能通过一些手段不放弃对孩子的家庭教育。比如,家长要多与孩子沟通,多打电话,多发些信息;让孩子时刻感受父母没有远离,父母就在身边,自己不觉得孤单。家长再忙,也要经常回家看看孩子,或者通过假期,把孩子接过去体验体验做父母劳动的辛苦。农村的这些留守儿童需要社会的关注,老师对这些特殊孩子要倾注更多的耐心更多的爱。 幼儿家庭教育案例分析二: 康康是个聪明的孩子,平时在班级里也能与其他小朋友友好相处,很少与人发生争执、矛盾。可是在进入中班的第二个学期中,一次康康告诉老师他将贴片放到鼻子里了。当时班上的老师就带着看看到园里的医务室进行查看,并给康康的家长打电话,让家长带孩子到医院看下。在园里医务室中检查并未发现孩子的鼻腔内有异常,不久康康的奶奶、爷爷赶到幼儿园他们看了看孩子,并询问了一些情况,原来孩子手上的贴片只剩半个了,孩子又扣过鼻子便以为贴片留在了自己的鼻子里。了解了实情,老师和家长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这时孩子的家长告诉孩子,他们要回家了让孩子继续留在幼儿园里。孩子听后不愿意,表示也要回家。家长没有理会孩子的要求,于是康康便大哭、大闹了起来坚决要回家去。看到孙子哭的这样伤心两位老人也就心软了,便给老师请了假将康康接回家中。从那天起,康康就再也不愿意来幼儿园了。每次康康的家长把孩子送到班级门口。孩子便会大声的哭闹,弄的别的孩子都没法正常进行活动。老师用尽了各种方法哄他、给他讲道理可这些都不顶用,他就是要老师给他家长打电话把他接回家。为了不影响其他孩子的正常活动,只要给他家长打电话先将孩子接回家

幼儿园家园合作总结

小一班二零一零年第二学期家园合作总结 ------小一班时光飞逝,转眼间孩子们来到幼儿园已经一个学期了。还记得刚上幼儿园的他们,一个个都都是哭哭啼啼的拉着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的衣服不让他们走。可现在的他们不但每天能自己走进幼儿园,还学会了许多的本领。看到他们一天天的进步,我们感到由衷的欣慰。回想这一个学期的点点滴滴,我们真是感慨良多。为了让以后的工作能更上一层,现将本学期的工作作如下总结: 一、适应幼儿园生活 为了让新入园的孩子能够更快更好的适应幼儿园生活,对老师和环境不陌生,我们在开学前就已经为孩子们营造了一个温馨、愉快的环境,还向他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询问了他们平时有哪些生活习惯并将它记录下来。为了让他们能在情感上适应幼儿园的生活,我们在平时就亲亲、抱抱孩子,还允许他们带喜欢吃的食物和玩具来幼儿园。 二、从生活的点滴做起(生活及保育) 孩子们的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会吃饭、挑食偏食现象严重;不会自己大小便,经常有孩子小便小在裤子里;不会睡觉,少数孩子还不睡觉;不会自己穿鞋,多数幼儿还分不清鞋子的左右。我们两位老师,在学期初的第一个月,没好好的吃过一次饭。从生活的点滴开始,耐心、细心的不断重复、引导孩子,对于个别能力弱的孩子还进行个别的指导,如:手把手的教孩子穿、脱衣服的方法,手把手的带孩子入厕、洗手、擦毛巾鼓励孩子自己动手、认真进餐,学习户外锻炼和操节等。 本学期天气变化较大,一会高温,一会冷空气,这给小班的保育工作带来了难度,但我们没有因为困难就回避。我们积极做好孩子的衣服添换工作,并及时提醒家长做好预防工作。对于体弱和生病的孩子,我们对他们加强关注,并按时为他们服药及提醒他们多喝水。午睡时为每个孩子盖好被子,并在午睡期间多次巡视,检查及帮助孩子盖好被子。在用餐时,孩子们每次能将自己的饭菜吃完,少数孩子还要添饭;在吃点心时每次都能把所有点心都吃完。一个学期下来,孩子们的身高、体重都有了不同程度的增长,少数幼儿增长明显。在我们的努力下,我们班的出勤率一直能保持在93%以上。 三、班级管理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精选共三篇

幼儿园小班案例分析精选 【篇一】 小班幼儿正处于自我意识萌发时期,往往会以自我为中心。有的幼儿霸占心理很重,认为什么都是我的,不会谦让;有的幼儿较胆怯,羞于交往,害怕对方拒绝自己,但其内心也是渴望能和同伴说笑游戏的;有的幼儿缺乏起码的礼貌知识,在活动中撞倒了对方或踩痛了对方连一句"对不起"部不说。因此,帮忙小班幼儿在生活小事中构成良好的自我意识,对其自我人格的建构和社会性发展具有深远的好处。 片断一:小朋友上厕所 一次活动后休息时,孩子们有的喝水,有的上厕所。这时,厕所里传来了争执的声音:"这是我第一个抢到的!老师,他推我!" "不行,我就要第一个!" "哇!"哭声…… 原先,小朋友一齐拥到厕所里,由于人多厕盆少,有些小朋友就要等待入厕。可天天就是不愿等,一进去就要抢第一。其他小朋友可不乐意了,他就动起了武力…??像这样的事情几乎每一天都上演好几次。 小班幼儿刚刚从家庭中走出来,他们的独占心理比较明显。在他们的意识中,"我抢到的就是我的。""我抢不到就打你、咬你。"因此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常常发生冲突。环境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我们想透过厕所环境的创设和利用,帮忙幼儿获得用心的自我意识。 我们明白幼儿模仿力极强,个性是小班幼儿,他们能透过模仿去学习攻击性行为,同样也能够透过模仿去学会谦让、互助、分享和合作等一些行为。故事《小蚂蚁搬豆》中井然有序、团结合作的小蚂蚁形象深深感染着孩子,给幼儿树立了好榜样。于是我们把可爱的小蚂蚁画下来,一个一个排好队贴在厕所的墙面上,而且高度和幼儿的视线一般齐。这样,他们上厕所时,看到排着队的小蚂蚁,自然而然地就排好队等待入厕。在等待的过程中,还能够数数小蚂蚁,复述故事中的情节:小蚂蚁排好队,一个跟着一个,很快就把豆豆运到了家里…??"渐渐地,我们再也不用每次休息时都要向幼儿唠叨一句:"上厕所时要排好队,不要争抢。"耳边经常听到的是:"老师,我排好队了。老师,我让东东第一个小便。"……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案例分析

幼儿园家园合作的案例分析 一、案例展示 案例一:隆隆是我们班上比较好动、爱打架的孩子之一。他有时候会有意无意打到其他小朋友,星星被隆隆打到的次数比较多。后来,渐渐地星星也开始攻击性行为增多。我问星星原因后得知他以前把隆隆打他的行为回家告诉了父母,他爸爸得知后便教育孩子如果其他小朋友欺负到你,你就一定要打回去,不能受欺负。星星的爸爸还教他如何和别人打架,让别人不敢欺负他。 案例二:小胖有时候也会有意或是无意中打到毅毅。后来渐渐地,有时候毅毅先打了小胖,惹得小胖去攻击毅毅。事后,毅毅却跑到老师面前去告状说小胖打他。毅毅回家后告诉他爸爸小胖经常打他。最后,毅毅的爸爸沉不住气跑到幼儿园来找老师,还打算找小胖的父母理论。 二、具体分析: 这两个案例表面上看好像只是幼儿的矛盾冲突引发家长的介入,而其实质应该是家园合作上出现了裂痕。家长对教师班级管理以及教育方式上的不信任,最终导致了家长采用与教师相悖的方式教育幼儿。正如美国教育社会家威拉德·沃纳所指出的“从理想的观点出发,家长和幼儿教师在一下两个方面享有共同点:都希望事情朝着最有利于孩子的方向发展;但事实上,他们却生活在不信任和敌意的环境中。都希望孩子好,但却是不同的“好”,所以由此引发的冲突不可避免。” 在上面两个案例中,我猜测家长也许认为教师在面对孩子的冲突时不能有效的管理或是在冲突时偏袒另一方的孩子。而教师则会认为在孩子间发生冲突家长常常会出于感情的原因,倾向为自己的孩子找理由或是对自己班上的孩子出问题家长应该和自己协商,而不应该采取与教师相悖的方式教育孩子。长此下去,必然造成家长与教师之间的误解与矛盾。 三、解决途径: (一) 加强教师与家长之间的沟通 加强教师与家长的沟通时促进幼儿园班级管理的一个有效途径。教师应利用家长会,向家长宣传自己的教育理念和一些新的教育方法;利用家长接送孩子的机会主动出示孩子每天的活动记录,有哪些突出表现;与家长一起制定共同的学习任务;向家长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个性倾向等等。当然,任何一种方式都不是万能的,而当采取都种多样的方式沟通。重要的时要让家长产生信任和理解

小班幼儿养成午睡的好习惯案例分析

小班幼儿养成午睡的好习惯案例分析 如何培养幼儿午睡良好习惯 睡眠就是幼儿一日生活中的重要环节。从医学保健角度分析:幼儿睡眠时,身体各部位与脑及神经系统都在进行调节,氧与能量的消耗最少,利于恢复疲劳,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生长激素比 平时增加3倍。所以,睡眠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幼儿的生长发育、身体健康、学习状况。然而,我们在幼儿园却经常瞧到这样的一些现象:某某小朋友在床上象热锅上的蚂蚁,翻来覆去,可又不得不躺在床上,从而产生焦虑、怒恨等不良的情绪;有的抬头东张西望、自言自语,自说自话唱歌哼歌,并不停的做一些不良的小动作,象咬被角、挖耳鼻、玩小物件,吸吮手指、打口水仗,有蒙着头睡觉等,还偶有的发生梦惊大叫,到了起床时间醒不来,起不了床,午睡成了孩子们的负担。因此,消除幼儿午睡中存在的不良现象,提高幼儿睡眠的质量就成为了极其重要的问 题。 分析幼儿午睡问题的原因,从家庭中瞧:部分幼儿由爷爷奶奶带的或由保姆带的,过分的宠爱,在睡眠时间上由着孩子的性子,高兴什么时候睡就什么时候睡,早上懒得起来,来园时间不仅晚,影响学习,还影响了午睡质量。也有的就是因为照顾孩子的父母或保姆对正确的睡眠姿势 认识不够,忽视其对孩子身心健康的影响,平时目视无睹,久而久之影响孩子的睡眠质量。 改善幼儿午睡现状的对策 我们着重从如何改善幼儿的午睡状况进行探索,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 改进午睡时间 根据个别差异,调整其午睡时间: 不同的孩子由于年龄、生活环境、先天素质、健康等原因,都有其不同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行为方式、在发展过程中显示出鲜明的个性与其独特的发展过程,并由此带来每个孩子不同的个体需要。午睡时发现,有的早睡晚醒、一觉睡足的,像Ashley,戴燃,子优,明明,诚诚,天天,能很快入睡,到起床时还就是睡得较香,老师会先请醒了的小朋友起床,后叫她们;言言就是属于早睡早醒的,她可能上次厕所后就难以再入睡了,安静地躺床上,可就是静不下心闭眼再 睡会,就等着先起床。晚睡早醒的有范路易、张兆顺、竺子宸,等到要起床时,就迫不及待等老师来。晚睡晚醒的像沈嘉良、赵容凡等等,一旦到起床,老师便不忍心叫醒她们,非要到最后两个再叫起来。因此,在可能的情况下,老师就根据幼儿不同的个性与需要作出个别的对待,或者由孩子自己做出选择。对晚睡早起,中午不想睡觉,精力还特充沛的,我们可以采用让孩子自己 安静躺床上静下心,或者让孩子在活动室里做些安静的活动,在过程中,要求孩子学会控制自己,避免发出声音。总之,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需要,教师合理的安排对她们来说就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的情况下,对个别孩子个别对待,一方面体现了成人的认可与接纳,满足睡眠少的孩子,带给孩子一份安全与尊重;另一方面,孩子从中获得自信与自爱。 (二) 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 1、改变幼儿的睡眠姿势。 幼儿的睡眠姿势千姿百态:有张着口的,有像小狗似趴着睡觉的,有蒙着头睡觉的。但从卫生学角度瞧,一个人的睡眠姿势对人体睡眠的生理效应的提高有很大的影响,许多医学卫生资料都告诉我们:俯卧睡眠会压迫心脏,使血液循环受到影响;张口呼吸睡眠,会因呼吸浅,肺部扩张,久了易引起“漏斗胸”;而蒙头睡觉,会因呼吸不到新鲜的空气,致使醒了也不解乏。因此,我们把培养正确的睡眠姿势列为培养良好睡眠习惯的关键。通过讲故事,讲道理等形式引导幼儿能 自然地以正确的姿势睡眠,并充分利用图片让幼儿直接观察错误的睡眠姿势会给身体带来哪 些不良影响,在此基础上,老师给予经常性的提醒,在巡视中及时改正不正确的姿势。 2、采用及时补强法。 美国哲学家詹姆斯,多伯森曾提出:当一个人的行为得到满意的结果时,这种行为就会重复出现,并且要让补强发挥最大的效用,就应在令人满意的结果出现后的短暂时间内提供奖励或表

幼儿园家园合作

幼儿园家园合作 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过:"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稚园一方面能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方面共同合作方能得到充分的功效。"新《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随着幼教改革的不断深化,家园共育已成为幼教界的共识,成为幼教发展的大趋势。为了促进家园共育,促进幼儿和谐发展,我们制定了以下家园共育方案。 目的: 提高幼儿园教育质量,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指导家长树立家教中的可持续发展观,指导家长掌握科学的家教原则与家教方法。 具体措施: (一)更新教育观念 1、教师的观念 (1)情感交流是家园有效配合的基础 家园共育对教师提出了新要求,教师要认识到家园共育是幼儿园素质是幼儿园素质教育的必由之路。教师要注重与家长的情感交流,进一步树立服务意识要与家长交朋友、为家长、为幼儿着想,争取到家长的配合。 (2)摆正教师与家长之间的关系 我们要把家长放到与教师同等的地位,本着合作互助的友好态度,才能得到家长的认同和支持。 2、家长的观念 良好的教育应该是社会、学校与家庭教育密切结合,这样才能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的提高。《纲要》中明确指出:"幼儿园应主动与家长配合,帮助创设良好的家庭教育环境,向家长宣传科学保教幼儿的知识,共同担负教育幼儿的任务。"可见,家庭教育指导工作是幼儿园的一项重要内容,而且关键在于教师,怎样来让家长树立新的教育理念呢? (1)利用好宣传栏 我们充分利用家园宣传栏,向家长介绍班级近期开展的主题活动的内容、方法及教育意义,让家长了解新型的教育观念、教育模式、教育方式,并可以根据主题参与,提建议。通过宣传栏的充分运用,家长的教育观念、方法就逐步与幼儿相一致,形成教育合力。 (2)开展家长学校 通过建立家庭教育工作制度,成立家长学校,挂牌并定期开展活动,聘请具有丰富教育理论知识、有着先进幼教工作经验的专家和优秀教育工作者不定期地为家长讲课,具体地指导家长,提升家长的理论层次和教育水平。 (3)家园联系册和日常沟通

家园共育案例分析

家园共育案例分析:挑食 17号学员:张海燕 活动思路:现在的孩子因为在家受到家长溺爱,,一味迁就孩子的要求,满足孩子的不正当要求。孩子想吃什么家长就给买什么,孩子不想吃的就一定不买。久而久之就让孩子形成了挑食、偏食的习惯。因为现在挑食、偏食、不会自己吃饭的孩子特别多,但是进入幼儿园之后我们又要求孩子尽量养成自己吃饭的习惯,所以在家访时,我们就特别向家长了解了每位孩子的饮食习惯,并且向家长讲解一些正确的幼儿饮食观念和方法让家长在家中也能慢慢的培养孩子养成习惯,以求达到家园同步帮助孩子更快速有效的成长。 活动事件:在家访中我们就了解到柚子小朋友在家中特别受到老人的宠溺,孩子想吃就吃不想吃就随便他,没有养成定点定时定量进餐的习惯。因此,我们也特别向他们讲解了让孩子养成良好饮食习惯的重要性,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要求家长也能和我们老师一起努力纠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开学后,柚子的奶奶也经常性询问老师柚子在学校进餐的表现,我们也经常性的关注柚子的表现,及时的把他的表现反馈给家长,使其在家中能有针对性的加以巩固。这一天,柚子的奶奶把柚子送来后在窗

外叫住了我又向我询问起柚子的吃饭情况怎么样了,我如实的把柚子的近期表现进行了反馈,告诉他奶奶柚子进餐比之前有所进步,但还不是很稳定,有时候能吃的很快,有一天还吃了第一名,但是有时候就又会吃吃玩玩,东张西望,吃的比较慢。他奶奶听到孩子吃的比较慢时马上拉长了脸说“怎么又不肯吃啊。”我对他奶奶的表现有些奇怪,孩子刚进园一个多月,进餐情况反复不稳定是很正常啊,怎么他奶奶一副孩子特别反常的样子,难道孩子现在家中表现出来的进餐习惯已经非常好了吗?于是我就问他奶奶孩子在家中进餐情况怎么样,他奶奶一副没救了的样子说:“在家里都不肯吃的!”我又追问家长在遇到孩子不肯吃饭的时候都是怎么应对的呢?她奶奶就说:“我们也拿他没办法,只能随便他了。他怎么在学校也不肯吃饭的啊?”我听了当时真的很无语,其一,孩子刚入园也才一个多月,一个月的时间要让孩子马上把家中养成了几年的坏习惯一下子改掉这可能吗?而且,孩子家中的家长又不配合幼儿园的教育,在园内紧紧,在家里就松松,这样的双重标准孩子又怎么可能养成好的习惯呢。 案例分析:有些家长对幼儿期家庭教育的重要性缺乏认识,认为将孩子送到学校就觉得他没事了,孩子的教育都是老师的事情,而且孩子一到学校那么他身上所有的坏习惯就全都会改掉了,孩子要有什么问题也都是老师的责任,和家长没有关系。家长对孩子的态度依然和以前一样,包办、代替、过度保护、溺爱、无限满足孩子的任何要求等等,他们明明知道有些行为是不好的,但就是抱着“教育是学校的是,改变是老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